是小米妥协还是乐华向腾讯妥协协

距离小米7发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对于小米7的报道曝光也是越来越多,相信大家也是相当的期待这次的小米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是技术上的革命,还是价格上的惊喜,相信最大的“惊喜”还可能会是使用当下最最流行的“刘海屏”,如果真的使用了“刘海屏”,那么就连屏下指纹解锁技术都拯救不了。

当然已有疑似小米7的渲染图被曝光,可以看出这次的小米7的屏占比是非常的高,图中屏幕下方有个指纹的标识好像真的是要采用屏下指纹解锁技术,当然从曝光的渲染图的屏幕上方也透入出将会使用“刘海屏”的设计,以及这次的后壳好像会要是使用玻璃材质,后置竖排双摄像头也是非常亮眼。

更是有人爆料出小米7的钢化膜,从爆料出的的钢化膜来看,这次小米7好像真的妥妥的要使用“刘海屏”的设计,有趣的是这次的钢化膜上方有相当多的开孔,不知道这些开孔都是些什么传感器,不知道小米到时候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有没有可能用上类似于iPhoneX的3D脸部解锁?

在配置方面,这次小米7稳的会用上高通骁龙845处理器,内存方面,这次应该会出8GB运存版本的,以及搭载和小米MIX2S一样的无线充电技术,不知道这次小米会不会为了控制造价成本而像市场妥协,或者小米7的价格会不会在3000元以下,如果做到3000元一下,那必定会是一款性价比超级高的手机。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

原标题:小米入驻京东,妥协能否挽回颓势?

范冰冰和李晨在微博上用两个“我们”公布了恋情,便迅速在娱乐圈和社交网络上引起了轰动。而在一大批公司对范爷和李晨恋情的借势营销中,小米和京东恋情也借机曝光。

在两年前小米入驻天猫的时候,网上便流传了京东打压小米的说法,究其根本不过是小米坚持自己的渠道,而京东对于3C产品的态度是自营,也正因如此小米迟迟没有入驻京东。如今小米和京东的联姻,依旧采用了京东自营的运营方式,那么小米为何妥协又为何选择了京东?

为什么说小米已面临颓势

小米的一反常态较为大家认可的观点便是小米已面临颓势,给出的理由大概有以下几点:一、竞争对手的压力;二,小米出海不利。而这些观点真的成立吗?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

万台。如果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小米在今年四个季度的销量约为1500万台、2000万台、2450万台、2300万台,究其总量不过8250万台,离雷军2015年销售1亿部的目标仍有差距,况且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

而不让雷军乐观的理由却很多,从2014年小米4上市至今,小米大约销售了5000万部的手机,而雷军29号在微博上公布了小米4销量突破一千万的消息,也就是说在小米的总销量中红米系列占了很大的比重,中高端手机的销量不足20%。而让小米感受到威胁的恐不是华为和联想,vivo以930万的销售量位居全球第十,OPPO的销售量也突破了800万台,就连魅族也一款魅蓝Note使销量猛增45%。在国内手机市场,学习小米的品牌越来越多,就连一直活跃在线下市场并以高端品牌自居的OPPO和vivo也开始尝试小米的爆款策略,小米的互联网优势越发的微弱。

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1.06亿部,环比猛跌12.7%,而华为、联想、TCL和小米都立下了年销量过亿的目标,乐视、ZUK、奇酷等新兴手机品牌蓄势待发。对于小米来讲,在市场需求有限甚至下跌的情况下,竞争对手多买了一部手机就意味着自己离目标又远了一步。从一定程度上说,小米已经迫于竞争对手的压力。

从媒体的报道来看,虽然小米在印度市场被爱立信起诉专利侵权,但不管是小米4i的发布还是红米系列的热销,都反映了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春风得意。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4年第四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占4%,从印度市场第四季度6200万部的出货量来看,小米的销售量在240万部左右,可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这一数字只是杯水车薪。中国厂商正扎根进军印度,富士康将投资35亿美元在印度建手机工厂,OPPO也开始在印度组建手机生产线,魅族、大神等也开始布局印度市场。面临专利短板的小米很难和华为、联想等在印度市场一决雌雄,这或许正是小米出海不利的出处。

为什么小米选择了向京东妥协

在小米3之后,小米明显加快了产品发布的节奏,小米4和小米Note仅有半年之隔,红米2、红米2A、红米Note等一系列中低端产品更是接踵而来。雷军的一亿部销量和十年内超越苹果的口号绝非是单纯的营销需要。小米在下一步大棋,那么改变销售策略便成了不得不为的决定。

我们先来看京东和小米的竞争对手合作的情况。5月11号,京东和魅族签订了60亿元的年度采购协议。5月19日京东与酷派大神签订了65亿元的年度战略合作协议。5月26号华为荣耀和京东1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家电网购分析报告》给出的数据是,2014年京东的销售额占到整体家电网购市场的59.8%,几乎是天猫的两倍。京东在3C市场的优势已经很明显,这或许正是手机厂商们相继和京东签约的主要原因。雷军多次宣称小米是中国第三大购物网站,以往小米的主要销售渠道都集中在自家官网,而当京东的流量比较可观时,小米的最佳选择便是摒弃前嫌。

小米和京东的合作发生在618大促之前,而小米在天猫的双十一活动中连续两年蝉联第一,而在京东上是否会或者说是否愿意延续这个奇迹还存在很大的变数。首先便是京东和天猫运营方式的不同,小米在天猫上把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销量取决于自己的运营能力。而京东在3C产品上采取了自营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体化的购物体验,在物流和配送上也一直走在同行的前面。但对小米来讲销量的多少却取决于京东态度,毕竟京东已经和魅族、大神、荣耀等签署了巨额的销售协议,不可能让小米一路绿灯。也就是说小米能否挽回销量颓势,把一定的决定权交给了京东,如果双方合作愉快,京东或将成为小米最大的乘凉树。

京东对小米的第二点诱惑便是联手腾讯之后的社交传播。京东作为微信的一级购物入口已满一年,虽然业界多次质疑微信和手机QQ并未带动京东移动端订单量的增长,但腾讯微京东在传播方面所做的贡献已班班可考。京东给出的消息是,过去的一年京东先后利用微信进行了56次社交营销活动,共吸纳了3.75亿人次的参与和互动。而这种传播最直接的作用便是京东在三四线以下城市用户数量的提升,易观智库5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京东微信购物来自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为41%,而京东整体移动网购平台上来自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为25%。

自小米开始,互联网手机品牌已有四年的历史,但网络渠道的受众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成了黄牛们的市场。反而京东在三四线城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同时京东县级服务中心的推出也加速了往4-6线市场的下沉。红米作为小米手机销量的主力军,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三四线以下的市场,却受到了物流和推广的限制。在京东打通了三四线及农村渠道之后,小米们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在销量的压力下,小米的销售策略必将更加灵活,魅族已有和苏宁、京东、迪信通等合作的先例,向京东妥协或许只是小米的第一步。

}

自两年前开始腾讯就频频出现在国产手机的发布会之上,注意这里指的是腾讯的游戏。因为在当下手游领域腾讯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手游成为了最近两年智能手机竞争的必争之地。

但是现在游戏这个玩意不是说你手机性能强,优化好单方面就可以宣布机型游戏性能强的。游戏体验要好必须是手游厂商与手机品牌厂商双方合作共同优化的结果,每个机型每个品牌都需要经历不同的优化才能达到消费者满意。而现在与腾讯联合成立游戏实验室成为了行业之风,至于是哪个品牌先开始的无从考究,不过最先应该是OPPO、vivo兄弟中的一个。

就在昨天小米官方正式宣布与腾讯联合成立游戏实验室,官方称“小米与腾讯游戏联合技术实验室成立!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你期待接下来?”,那还用讲吗?米粉们看到这一消息都得炸锅的,毕竟当下玩游戏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功能之一。注意小米是继华为之后间隔两三天时间宣布与腾讯成立联合实验室的。小米与腾讯这游戏实验室一成立,再加上小米机型一贯的同价格区间领先的参数优势,未来小米手机玩游戏……

截止目前为止全球前六的品牌:三星、OPPO、vivo、华为、小米都先后与 腾讯联合成立了游戏实验天之骄子,现在仅剩下苹果一家没有动向。这些品牌动作如此协调统一,这对于小品牌来讲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大家还记得当年魅族的什么机型发布上用了《王者荣耀》的字眼,最后还出面进行道歉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华向腾讯妥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