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颠覆性的改革到来,马云颠覆革命是要改变时代了吗

  阿里成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马云:要帮制造业改革

  马云说,我们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进军制造业,而是要帮助制造业进行改革和变革。

  9月19日,2018年云栖大会开幕,近12万人从世界各地来到杭州。马云回忆,10年前,第一次举办云栖大会时,只来了三四百个工程师,大家在一个酒店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展览,只是一个交流。如今,全国乃至世界上的高科技、黑科技在这儿云集。

  近两年,云栖大会上总有重磅消息传出,2016年云栖大会,马云首次提出“五新”战略(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2017年云栖大会,阿里巴巴达摩院成立,3年投入1000亿元,立足基础科学、颠覆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

  2018年云栖大会,消息也不少:

  马云主要谈了新制造,他说,我们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进军制造业,而是要帮助制造业进行改革和变革。“前年我提出五新,大家可能当时并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说要说这样的新,一晚上可以编出两百多个;也有很多人跟我讲,你这个新的字用得不对,我知道不对,但我们实在找不到对的词,所以姑且称之为新而已。”

  马云表示,未来的十到十五年,所有的制造行业所面临的痛苦远远超过今天大家的想象,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马云用了很多篇幅来说(物联网),他认为,IoT、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所有这些都会像蒸汽机、石油改变手工业一样,改变今天的生产车间。“物联网的本质,首先必须是一个智联网,没有智能的物联网,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植物人,其实我们有很多摄像头,而且都已经联网了,但是没有计算能力去处理,没有人工智能,摄像头只能用来罚款,这是对数据的浪费。 ”

  “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被认为是构建万物智联的三驾马车,在前两个领域,通过极具前瞻性地投入与战略性地坚持,阿里巴巴已经具备领先优势。物联网技术也在2014年启动研发,潜行多年。如今也迎来了初步成果。

  2018年3月,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深圳宣布:阿里巴巴全面进军物联网领域,这也是阿里在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后新的主赛道。物联网战略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业务板块混合推进。

  在2018云栖大会现场,还漂浮着一艘印着“阿里云天空物联网LoRa站”字眼的巨大飞艇,无论从任何方向进入云栖小镇,首先都会看到它。在这背后,是持续加码的阿里巴巴物联网战略:从集团的主赛道之一,到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再到当天发布的“达尔文计划”。

  在浙江,已有200家工业企业入驻SupET工业互联网,沉默的数据被唤醒,生产流程大幅优化,良品率上升带来利润增长,杭州智造正在成为“新制造”的典型样本。

  在非洲,阿里云携手肯尼亚政府,用IoT技术保护野生动物,24小时监测野生动物信息,自动识别进入保护区的盗猎者。

  在雄安,一座交通、能源、安防等民生基础设施和阿里云互相联通,实体城市和数字虚拟城市同生共长、相互映射的“未来之城”正在被建立。

  马云认为,新制造是“服务制造业”,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未来成功的制造业,都是用好互联网、云计算、IoT、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新制造企业。所有这些都会象蒸汽机、石油改变手工业一样,改变今天的生产车间。

  最后,马云呼吁所有制造业企业们,必须抓紧学习、抓紧改革,否则制造业将会面临巨大的痛苦,“过去十年零售业所面临的巨大痛苦很快会降临到制造业,我们必须要明白,任何一个国家不因为你是实体而保护你,而因为你是未来保护你,因为坚定的思想保护你”。

  以下为马云在2018云栖大会演讲全文:

  大家好,时间关系,我其实有很多东西想讲,但是被数学家们一搞,我就心里发虚,我就不一定讲得下去。

  昨天晚上很荣幸跟这些数学家进行了一番交流,我纠结了很久,我不知道该讲什么,但是这两个小时,我依然听懂得不多,但是我无比感动,我特后悔那个时候没有进入那个世界,当然也感觉很幸运没有进入那个世界,因为我进去了以后,可能被赶了出来。

  就像刚才那些公式,我除了1+1=2,勾股定理以外,其它我都没听懂,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公式,但是我感觉无比的美好,没有数学为基础,科学就可能没有基础,没有科学就没有这些应用,就没有这些技术。我觉得特别感谢那些默默无闻,在背后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些真正的英雄。

  阿里很荣幸能够发展到今天,能够为这些基础科学做一点事情,昨天也探讨到了数学有什么用,我认为因为“无用之用”,才是最大的价值。我们这个世界适应了任何事情希望都要有价值,都要能够马上采取效应,但是没有人类背后巨大的付出,就不可能有今天美好的未来,所有人都想到马上收获,就不可能有未来。

  云栖大会不知不觉办了第九届,今年第十年,但是第九届,今天这么多人来,由于场地限制,据说有6万人来,这个已经到了最大的极限,也是九年来参加的人数最多。所有来的人,到这里来都是因为相信而来。

  第一次我记得我们开会的时候,只来了三四百个工程师,大家在一个酒店里面,也没有什么东西可看,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展览,大家只是一个交流。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了全国乃至世界上优秀的高科技、黑科技在这儿云集,这儿和以往其它的科学的这种论坛和展览会不一样。我发现很多人到这儿来,不是来卖东西,不是来卖软件,不是来卖产品,而是展示自己的思想,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想。

  今天到这儿来的人,都是因为相信,我们因为相信而看见,所以特别看见,这也是我们每年都来,希望一年、一年不断搞下去,在这儿听见很多新的观点、新的思想。

  前年我提出了未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经济将进入到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新能源,大家可能当时并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说要说这样的“新”,晚上可以编出两百多个,也就是前面加了一个“新”,也有很多人跟我讲,你这个“新”的字用得不对,我知道不对。他们编了很多什么样的零售,我个人觉得我们实在找不到对的词,所以姑且称之为“新”而已。

  新零售实际上在重新定义零售,今天我想跟大家主要是讲讲新制造,因为新制造很快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和席卷性的机会。我前天在上海也讲了,未来的十到十五年,所有的制造行业所面临的痛苦远远超过今天大家的想象,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制造业不会消失,落后的制造业一定会消失

  有人说实体制造业正在消失,我认为制造业不会消失,只有落后的制造业才一定会消失。技术革命将会有五十年,未来的三十年将会是应用变革深入到方方面面,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思想意识的变革。IT主要是为了控制未来,而DT是要创造未来,IT把人变成了机器,而DT要把机器变成人一样。

  IT时代诞生了制造业,而DT时代要诞生创造,IT时代基本上依赖于知识,而DT时代要发挥人类的智慧,IT时代是以我为主,而DT时代是以利他为主。DT时代是平台思想,大家说什么是平台思想,平台不是规模,平台是利他,平魔法花学园1台是enable others,平台是为了让别人做得更好。

  有人说我的企业做大了,我自然会变成平台,我认为你只有让别人做得更好,让别人更加强大,只有这样的思想,你才可能成为平台。IT要求标准化、规模化,而DT要求独特化、个性化、灵活性,新制造就是基于DT时代思想的制造业。

  未来十到十五年,传统制造业企业将会非常痛苦,今天的外部环境下,在技术变革的大趋势下,依靠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企业必定越来越难,挑战也会越来越大,不拥抱新制造业的企业,就如同盲人开车,你都不知道谁是你的客户,客户到底需要什么。

  所有的制造业要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不能安于现状,特别是现在有些制造业利用了互联网,拓展了自己的营销,带动了一定的销售额,但是这并不表明你们具备了明天的能力,制造业不管你已经拥抱互联网还是没有拥抱互联网,必须思考未来的制造业该如何去走,未来成功的制造业一定是用好互联网,一定是IoT,一定是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型制造业企业,因为不好好用好这些新技术的企业都会失败,不是制造业不行,是落后的制造业不行,是你的制造业不行。

  新制造会重新定义制造业

  新制造将会重新定义制造业,新制造也将会重新定义客户市场,重新定义供应链,重新定义所有的制造和商业的运营和服务,它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不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行业结合就是新制造,也不是一个产品中加上芯片就是新制造,定义新制造的标准是不是按需定制,是不是个性化,是不是智能化,你知道你的客户是谁,你消耗的生产资料里面有没有数据,工业时代人类发明了流水线,可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数据时代同样可能也是流水线,但是流水线上却是个性化的生产。

  工业时代考验的是生产一样东西的能力,而数据时代考验的是生产不一样东西的能力。以前流水线五分钟可能生产2000件同样的衣服很厉害,今后五分钟要生产2000件不同的衣服是主页改不了更厉害。20年以前我们流行全城市、全村、全省的姑娘穿一件衣服是流行的,而现在每个姑娘要穿的衣服都必须是不一样的。

  按需制造的核心是数据,以前制造业靠电,未来的制造业靠数据,数据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以前制造业发展好不好是看电力指数,未来我们看数据,看计算指数。IoT、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所有这些都会像蒸汽机、石油,改变手工业一样,改变今天的生产车间。

  IoT现在才刚刚开始,今天的IoT很多还是以卖硬件、卖软件的人,找一个理由,卖得更好而已。但是物联网的本质,首先必须是一个智联网,没有智能的物联网,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植物人,其实我们有很多摄像头,而且都已经联网了,但是没有计算能力去处理,没有人工智能,摄像头只能用来罚款,这是对数据的浪费。

  芯片是核心技术,我们确实跟发达国家和发达企业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领域,我们有机会换道超车,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和市场,有机会发展自己的芯片,很多时候因为基础不好,才有可能跨越性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驱动未来制造业的数据,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云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大数据不是数据大,是计算大,只有计算能力强,大计算加云计算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数据。

  过去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互相看不上,传统制造业讲没有我们,哪来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说没有我们,你们到底卖给谁。未来不管看得上还是看不上,都需要一起结合起来过日子,因为谁也离不开谁。未来的数据,算法的专家不是在互联网公司内部工作,而是在车间里面写代码。新制造是服务制造业,我们要明白未来没有纯制造业,也没有纯服务业,不能再寄希望于制造业创造就业。

  新制造是“服务制造业”

  现在有人不断在输入希腊字母提要通过制造业回归就业,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未来的制造业不是就业的大军,因为未来的制造业可能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未来真正创造就业的主要力量是服务业。新零售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制造业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实体和虚拟的融合,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新制造的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于制造背后的创造思想、体验、感受以及服务能力。

  未来创造就业的重点不是制造业,我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一定是现代服务业成为就业的主要发动机,因为流水线上的大部分工作都会是标准化,只要是标准化的,机器都可以取代,但是体验、服务和创新创造是机器未必能够替代的。

  贸易战是为旧制造而打

  贸易战也是为旧制造而打,我们提出的新零售不是为了自己做零售,而是告诉大家,零售可以这么做。我们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进军制造业,而是要帮助制造业进行改革和变革,新制造从根本上会颠覆价值创造的模式,以前是制造者主导,未来是消费者主导。制造者主导的时候,是大企业得益,消费者主导的时候,是有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受益,新制造不是大企业的独家专利,而会变成中小企业的制胜法宝。

  中国90%以上的机器设备都没有互相连接,只是一个个独立载体,如果把制造业所有的机器设备、所有生产线数据全部打通,智能化,我们将会彻底改变、改革经济发展的方式。贸易摩擦是技术革命带来的必然,是中美两国成长过程当中的必然,长达三四十年的中美贸易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没有矛盾是不正常的,有矛盾是非常正常的。

  贸易摩擦中,肯定会有很多中小企业很困难,但是我也相信困难当中会冒出一批优秀的企业,那些用了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技术的企业,一定会成为未来的赢家。所有了不起的企业都是经过经济周期性的灾难,或者各种天灾人祸造成,只有经历过这种灾难的企业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企业,没有经历过灾难的企业,即使你今天做得很大,也未必能够赢在未来。

  面对今天的贸易战,各位企业家、各位创业者,我是相信这句话,他强任他强,月亮照大江,只有做好自己,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本次贸易战不可能在两个月、两年内解决,要有二十年的长期思想准备,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因为二十年,足够让任何一个企业成为未来的阿里巴巴,成为未来的亚马逊,阿里巴巴也只有十九年。

  我想我们必须要明白一点,未来制造业是Made In Internet,贸易不是集装箱,而是包裹为主,贸易的驱动者不是哪个工厂、哪个企业,而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当制造业没有了国界,贸易成为人人参与的时候,规则就需要重塑,传统的贸易战将不再存在。

  最后我也想讲创新要严防“叶公好龙”,新的技术是新的生产力,一切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创新要严防“叶公好龙”,无论是政府还是规模性、成熟性的企业。创新最大的阻力不是去包容失败、包容错误,而是我们需要明确知道,要防止昨天落后的利益群体如何设计,设下各种陷阱,来阻碍、破坏新的生产力。所以保护哭喊的落后力量,往往会成为破坏创新最重要的因素。

  制造业一定会变革,前几天我去了几趟淘宝造物节,今天年轻人的创造力,年轻人的创意、创新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不是中国的制造业不行,而是落后的制造业不行,不是中国没有创意,而是你没有创意,不是今天中国的年轻人不努力,而是我们这些年轻人不够努力。新制造的班车已经启动,如果不加速自己企业,不去拥抱未来的变化,不改革自己,我相信未来十到十五年,大家都会哭天喊地。

  所以我希望在这儿呼吁在座所有企业以及不在这儿的所有制造业们,必须抓紧学习、必须抓紧改革,过去十年零售业所面临的巨大痛苦很快会降临到制造业,因为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我们任何一个国家不因为你是实体而保护你,而是因为你是未来,而保护你,而是因为坚定的思想,我们会保护你。

  当然今天来参加云栖大会的所有企业,我们都相信未来,我们都是拥抱未来,否则我们不会花这么长的时间来这儿倾听。我也很感动,早上这么长时间,在座各位坐在这儿认真听讲、认真学习、认真思考,我希望云栖大会永远能够保持这种分享的精神,永远保持这种创新的场所,永远不是以卖产品为主,而是分享思想、交流思想为主的地方。我们希望云栖大会永远变成一个套话最少、套路最少、最务实、最面向未来的大会,再次谢谢大家。也希望在会议期间,每个人能够交更多的朋友,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谢谢大家。

}

6月1日,中国5G推进组在第一届全球5G大会上正式发布了《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这体现了我国5G网络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意味着我国从5G概念的研究已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如果说3G带来了通讯与娱乐的变革,4G带来通讯、娱乐与商务的变革,那么5G将如何改变人类与媒体的未来?

在3G、4G和5G等名词中,G是英文单词“generation”(第x代)的缩写。因此,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二代实现了数字化语音通信;

第三代是人们熟知的3g技术,以多媒体通信为特征;

第四代是正在铺开的4g技术,其通信速率大大提高,标志着进入无线宽带时代。

简单来看,5G的速度将会更快,而功耗将低于4G,从而带来一系列新的无线产品。中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曾经发言要求5G时代的电信设备大幅度降价:“4G到5G时代,单位比特的传输成本降低了1000倍,那么我们也希望电信设备价格也降低1000倍,成本是决定运营商在数据时代能否盈利的关键。”

实质上,5G对移动互联网的颠覆也是逐步演进的过程,它还将催生出无数新应用、新模式,产业。

比如时速100公里的汽车,在5G网络条件下从发现障碍到启动制动系统需要移动的距离将缩短到2.8厘米。

据实验推断,5G网络能够实现最高10Gbps的传输速度。这什么概念?下载一部最高清的蓝光电影只在毫秒之间!恐怕到时候你不再会抱怨“这什么鸟网速”,而是说“这什么破电脑”了吧。当前,4K高清电视产品琳琅满目,硬件性能已有过剩倾向,但当前难以与硬件相匹配的网络速度更是加剧了硬件的性能过剩状况。5G时代将完美解决高清资源播放不畅、保真不高的问题,高性能的影音播放设备才会真正发挥极致功效,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娱乐观感官体验。

2.虚拟现实的“现实化”

当前的VR产品风头正盛,行业、用户出现跟风热潮。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虚拟现实产品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分辨率的问题。很多专家都认为,分辨率不具备现实情景的清晰度,与虚拟现实不副。而无线网络的速率便成了清晰度的基础。更高清晰度的显示设备配合高速率的无线网络,才能模拟出更逼真的现实,实现虚拟现实的“现实化”。

前些日子无人汽车、无人载人飞机的相关消息也是广泛刷频。这种无人技术也是严重依赖于无线网络的基础之上,可以说,无线网络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无人产品的成败。这些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遭遇各种极端情况,这时,高速率的无线网络技术显得尤为重要,5G网络有望完美改善信号传输基础的薄弱环节。毕竟,5G网络的显著特征就是高速度、高容量、高连接性。无人产品在遇到极端天气和地形时,5G网络能够保证连接不中断;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接收多方指令避免事故的出现。

质疑的声音:过度吹捧的5G?

5G的粉丝们在4G刚出现时就开始吹捧,称这款次世代的无线通讯技术将具备无可限量的潜力,它能为用户带来闪电般迅捷的网速,为数以亿计的物联网设备提供联网接口,甚至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铺平道路。

但其实在无线通讯行业内部,也是最近才开始真正去定义5G网络的各项具体能力和参数,以及启动一些初期的测试和验证。

说白了,5G现在还只是在测试验证阶段,离正式出现还有3到5年时间。

日本最大的移动通讯运营商多克莫公司首席技术官Seizo Onoe曾忧伤地表示:“4G网络早在21世纪初就被研发出来了,可是没有人知道。今天,5G根本还没有被研发出来,可是大家却开始到处探讨5G的是与非,我只是想要尽力确保5G正在一条正确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当前4G并没有达到全面覆盖的程度,且4G广泛覆盖区域的市场及用户需求当前是可以被充分满足的,运营商在此投入了大量的建设成本且回收之路漫长,试问,5G路在何方?

当前的4G在覆盖率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尤其在很多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的用户依旧使用的是2G或是3G网络。而且有部分用户虽然花着4G的钱,但却一直用着3G的网。

就当前的4G网络环境而言,事实上是可以做到对无人机、VR设备完整的技术支持的。

不否认物联网需要依赖5G更快的信息传输网络,才能将更多的硬件设施无缝连接。然而更急需解决的相信应该是现有的物联网硬件设施、软件技术、安全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换句话说最有可能的境况是,即便到了2020年5G网络建设成熟,也不一定有成熟的物联网产品与之融合,正所谓怀才不遇。

VR方面,目前VR设备还有很多除了网络条件以外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在4G网络完全可以支持VR的试验性研发的基础上,民用级别的5G网络出现是否会造成某种程度的资源浪费?

5G时代的来临自然毋庸置疑,然后它的脚步快与慢直接关系到当下整体市场的发展,以点辐射面,影响的行业、应用及生活方式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5G在2020年建成的说法也许言之过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颠覆革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