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求这个共源放大电路的下截止频率?

5 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改善和增益带宽积 3)引入负反馈。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可以扩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2)增大fH,改善高频响应。有 其中: 所以应减小电阻和电容,选择特征频率高, 小的高频管,还要减小gmR’L。但是,减小gmR’L 会时放大电路电压增益下降。可见扩展频带和提高电压增益是有矛盾的。 5.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改善和增益带宽积 “增益带宽积”GBP,它是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usm 和通频带fBW的乘积。 是衡量放大电路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由于 增益带宽积为GBP: 可以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当晶体管和信号源选定后,增益带宽积也就大体确定。如果要使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宽,同时又要使它的电压增益高,则应选用 和 都很小的高频管。 3.5.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设多级放大电路每一级的电压增益分别为 , ,… , ,则总的电压增益为: 由式(6-45)可写出多级放大电路电压增益的波特图的表达式为: 因此,只要把各级电压增益的波特图进行叠加,就可以得到多级放大电路总电压增益波特图。 * GBP =Gain-Bandwidth Product 增益带宽乘积 3.5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3.5.1放大电路频率响应概述 3.5.3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3.5.4单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3.5.2RC电路的频率响应 3.5.5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本节重点 1.频率响应产生的原因和表示方法: 低频Au下降的主要因素取决于耦合电容C, 高频Au下降的主要因素取决于管子的极间电容。 2.RC低通和高通电路的频率响应: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通频带和截止频率 3.单管共射/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及相应参数的计算 中频响应、低频响应、高频响应、完整波特图 3.5.1 频率响应概述 一、 频率响应产生的原因 原因:晶体管的极间电容 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和分布电容 电容的容抗均随着信号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使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效果将不完全相同。这说明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增益)是频率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叫做“频率响应”或者“频率特性”。 3.5.1 频率响应概述 中频段:耦合电容、旁路电容容抗 小 ? 短路 晶体管结电容的容抗 大 ? 开路 不考虑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低频段:晶体管结电容 ? 开路 但是,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容抗增大,对信号传输的作用不可忽略。 3.5.1 频率响应概述 高频段:耦合电容,旁路电容 ? 短路 晶体管结电容和线路分布电容的容抗很小,对电流的并联分流作用不可忽略,同样会使增益的幅值减小,同时产生附加相位移。 二、 频率响应的表示方法 电路的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指电压增益的幅值和频率的关系。 相频特性: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和频率的关系。 通常把中频段的电压增益用Aum表示。当Aum 在高频端和低频段下降到0.707 Aum 时所对应的两个频率点叫做放大电路的“截止频率”。 二、 频率响应的表示方法 图6-1 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幅频特性指电压增益的幅值和频率 的关系。 相频特性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和频率的关系。 下限截止频率 上限截止频率 重要技术指标,不失真放大的频率范围 3.5.2 RC电路的频率响应 1. 高通电路及频率响应 2. 低通电路及频率响应 3. 波特图(Bode plot) 用对数坐标画频率特性曲线. 由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组成. 高通电路与低通电路的波特图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略去 、 ,开路 ,得到简化的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等效模型。 考虑到晶体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电容的作用,每个PN结均可用一个并联的结电容和结电阻等效。 3.5.3 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一、 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1.晶体管的混合参数 ? 形模型 图6-6 晶体管的高频物理模型 表示受发射结电压控制的集电结电流(压控电流源)。 晶体管混合参数 型等效电路 2.晶体管的混合参数 形等效电路 简化H参数等效电路 中低频时混合?形等效电路 当频率不高时,晶体管的结电容 和 的数值都很小,它们的影响

}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放大电路存在电抗元件,如电容、电感。因此输入信号的频率不同,电路的输出响应也不同。 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由此可知,在绘制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时,只要将各级对数频率特性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相加,即为幅频特性;将对应的相位差相加,即为相频特性。 2.7.3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多级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 多级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 例如,频率响应特性相同的两级共射放大电路,其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分别如图2.7.8(a)和图2.7.8(b)所示。 可以看出,在单级放大电路原下降3dB的f L1和f H1处,两级放大电路下降了6dB,f L>f L1;f H<f H1。虽然放大倍数提高了,但通频带却变窄了。 图2.7.8 2.7.3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同时可以看出,两级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与单级放大电路的相频特性相比,中频段的相移由-180°变成了-360°,最大附加相移由±90°增大到了±180°,相位差也扩大了一倍。 另外,两级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在低频段的斜率为+40dB/十倍频;在高频段的斜率为-40dB/十倍频,均比单级放大电路相应的斜率大了一倍。 2.7.3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多级放大电路的上、下限频率与每级放大电路的上、下限频率的关系可由下述公式近似估算 2.7.3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7 课堂提问和讨论 课堂提问和讨论 : 试解释下列名词:幅频特性、相频特性、通频带、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如何降低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 放大电路高频段电压放大倍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学生演讲和演板: 试画出工程上常用的简化三极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2.8 小信号低频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2.8.1 小信号低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2.8.2 小信号低频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整 2.8.1 小信号低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 1.小信号阻容耦合基极分压式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关系式 图2.9.1 I1=(5~10)IBQ(硅管)、 I1=(10~20)IBQ(锗管); VBQ=(3~5)V(硅管)、 VBQ=(1~3)V(锗管)。 小信号低频放大电路如图2.9.1所示。其电路设计主要是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通频带等。常依据的基本关系式 ,有 2.8.1 小信号低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通频带主要受电路中电容的影响,fH主要受三极管结电容及电路中分布电容的限制;fL主要受耦合电容Cb1、Cb2及旁路电容Ce的影响。为简化计算,通常采用以Cb1或Cb2或Ce单独作用时的转折频率作为基本频率,再降低若干倍作为下限频率的设计方法。电容Cb1、Cb2、Ce单独作用时对应的等效回路分别如图2.9.2(a)、(b)、(c)所示。 图2.9.2(a) 图2.9.2(b) 图2.9.2(c) 2.8.1 小信号低频放大电路的设计 工程上,常取Cb1=Cb2,故可选其回路电阻较小的一个进行计算。 若设计要求中,fL为已知量,则有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