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如何查余额能当银行卡使用吗?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来源:吃喝玩乐在深圳(ID:SZ_2015)综合自深圳生活、央视财经、央视新闻、经济日报等

对于社保卡,很多人都有,但是却普遍忽略社保卡的一些功能。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

其实大家口袋里一直有一笔钱,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不去领!

很多人说社保卡只能刷医保,

这个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并未去激活吧

社保卡的金融账户,相当于一个小金库

除了可以当银行卡使用,

医保报销、养老金都是打到这个账户里的

可能会错过不少福利哦~

彭女士的同事病故了,她陪同事妻子杨女士办理社保卡的销户手续。

到银行进行资金清算的时候被告知,同事社保卡中医保个人账户的钱能够取出,但金融账户中10多万元的异地就医零星报销款不能取出,原因是金融账户没有激活。

最终金融账户的钱要么只能按遗产方式处理,从云南赶到广州的杨女士只能选择把三位法定继承人叫到银行现场办理,要么通过公证委托一位继承人办理取现。不论选择哪种方式,杨女士还是得回云南一趟。

“不是因为这次办事,我也不知道原来社保卡里还有一个金融账户。”彭女士感慨,平常只是把社保卡当成了医保卡使用,以为看病才会用到,没想到上面还有金融账户,而且需要激活才能提现、转账。

不仅如此,在今年初,广东省人社局就发布过:尽快去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的相关提醒

广东省人社厅发布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的申领和发放办法,明确基本养老金按月发放到退休人员个人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内,并提醒各单位认真清理本单位人员社保卡发放情况,尽快激活社保卡的金融功能。

所以社保卡里的金融账户

下面来给大家普及一下!

什么是社保卡的金融账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明确社保卡将加载支付功能,支持各类缴费和待遇享受应用。对于该功能,可能不少人都没听过。

加载金融功能后的社会保障卡,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业务办理等社会保障卡基本功能的同时,可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服务。但这个金融账户必须到银行柜台激活才能提现、转账、消费。

社保卡激活金融账户后作用大

加载金融功能后的社会保障卡,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业务办理等社会保障卡基本功能。

目前的社保卡是一卡两个账户,分为医保个人账户和金融账户。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金融等服务,使用更加方便。

由于采用了芯片技术,新社保卡的安全性也更强。只是,只限在境内使用,目前暂不支持贷记功能,但是省内跨行取现免费。

人社部门逐步将涉及个人缴费、支付的各项业务,包括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等待遇的领取以及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后的费用支付等。

社保卡除了就医等基本功能,还能申请出国。据相关部门介绍,政务类应用事项也会纳入,涉及人社、民政、公安、卫生、公积金等应用事项,具体包括就业、社会保险公共业务、出入境申请预约等。

当下,有关机构将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生育津贴、工伤抚恤金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直接打入社保卡金融区资金账户,参保人员是能够到对应的银行网点支取、转账或直接进行购物消费的哦!

求职登记、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执业资格鉴定,以及参加政府经费补贴的职业培训项目,这些事情千万别忽视了。

拿着社保卡,可在相应银行营业网点自助终端上查询个人参保缴费信息、医保账户余额,还可以通过输入卡号在网站上查询持卡人的个人权益记录和个人住房公积金。

不是只有生大病、动手术才会用到社保卡,平时感冒、发烧、上火、胃痛等小病,都可使用社保卡,到指定可用社保卡的药店购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支付宝在线刷卡付医药费

这个功能很多人都容易忽略,只需打开支付宝app界面,点击城市服务-电子社保卡-添加社保卡,再打开智慧医院,挂号、预约取号、缴费……所有一切都能轻松实现。

你是不是很头疼每换一家单位,就得重新办理一张工资卡,手里六七张卡想想也是醉了。

现在有些企业就学聪明了,直接把工资发到社保卡的金融账户里,省去了多卡的麻烦。

社保卡签约社区门诊可享受门诊待遇。在有些城市,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持卡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签约后可享受医保门诊统筹待遇。

到底要怎样激活社保卡金融功能呢?

只需带着社保卡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社保卡面所示银行办理激活手续即可,激活时需要提供本人或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同时设置金融账户的交易密码和查询密码。

医保个人账户和金融账户的密码可分开设置,

毕竟另一个可以当银行卡,还是稳妥点好!

此外,社保卡还有一个“自助服务密码”,

主要是用在社保卡自助服务终端上查询个人资料,

这个密码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不影响卡的使用。

社保卡里面的钱怎么查?

一般社保卡内设立医保个人账户及银行金融账户,

医保个人账户余额的查询可到当地社保经办窗口、人社部门自助服务终端、服务银行前台或银行自助服务终端查询;

银行金融账户余额查询与普通银行卡账户资金查询渠道一致。

第一步:关注“深圳社保”微信公众号(以深圳为例)

第二步:点击底部菜单栏“业务办理”→“个人信息查询”

第三步:输入在统一用户平台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查询系统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

  社保卡不再仅仅用来看病报销,还能当成银行卡使用。记者昨日从省人社厅获悉,社会保障卡即将实现“一卡多用、全省通用”,在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等众多领域都可广泛使用。

  据介绍,社会保障卡现已加载金融服务功能,开始为今后需要预留接口,从单一医疗保险结算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其他业务应用拓展,并逐步拓展到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我们将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卡作为突破口,通过与金融功能结合,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逐步实现社会保障领域业务办理‘一卡通’。”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参保人员只要拿上社会保障卡,就相当于银行卡,在全省都通用。

  据悉,省人社厅还计划建立全省社会保障卡人员基础数据库,实现社会保障卡发放人群基础信息统一管理,为广大参保人员社会保障、金融消费提供最大便利。 (合肥日报 周围、许超众)

}

新卡具有银行卡查询功能  新本周试点发行5万张

  青岛市社会保障卡是经国家人社部和人民银行批准、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加载金融功能的IC卡。主要功能应用包括身份凭证、信息查询、医疗费用结算、社会费缴纳、待遇领取及医疗费用及时结算后的费用支付(个人自费部分)等。

  我市社保卡的发放对象为依法享受我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人员。发卡初期,先发放参加我市社会保险的参保人员,含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12月6日前试点发卡的范围是市内7区的部分参保人员。

  新社保卡分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卡(蓝色)、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卡(绿色)、特殊人员社会保障卡(红色)三类。就业及灵活就业人员应申领蓝色卡;城乡适龄未就业人员和学生、儿童、老年居民等非就业人员应申领绿色卡;离休、建国前老工人应申领红色卡。

  新社保卡仅限本人使用,使用期限原则为10年;特殊人员的社保卡有效期限为长期有效;城乡居民的社保卡在持卡人参保身份发生变化前长期有效。

  新社保卡可用作银行借记卡

  新社保卡由原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采用接触式的有效仿造技术的CPU芯片,使用国家统一的密钥体系,符合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新社保卡加载了金融功能,可作为银行借记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暂不支持贷记功能。同一芯片内有社保账户和银行账户两个账户,两个账户互相独立、互不关联。社保账户内的个人账户金只能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使用,不能取现、不能在其他消费场所刷卡结算;银行账户内的个人资金可以自由支配,可在银行网点及有银联标识且具备IC卡使用条件的商户使用。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免收银行管理费、年费及开卡费等。

  新社保卡两账户加设密码

  新社保卡增设了密码功能,密码分社保账户密码和银行账户密码,两个账户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密码。目前,社保账户密码只在定点门诊和定点药店刷卡使用,在定点医院看病、结算时暂不使用密码功能。

  2016年前新社保卡全市覆盖――新社保卡具有银行卡查询功能

  参保人员领取社保卡并办理激活手续后,原卡自动废止,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金有余额的,自动转到本人社保卡的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中。新老卡过渡期间,实行新老卡双系统同时运行,没有领取社保卡或未办理社保卡激活手续的,其原劳动和社会保障卡仍可继续正常使用。

  据了解,12月6日前启动首批试点发卡,共计5万张,预计12月底前发放完成。通过试点发卡对整个制发卡流程和用卡环境进行全面检测。另外,我市计划用2-3年的时间,实现新社保卡的全市覆盖。(余额查询网)

  昨天,余额查询网从我市试点发行社会保障卡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经市政府同意,我市即将开始启动社会保障卡试点发卡和应用测试工作,首批5万张试点卡将于本周五开始发放。面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加载金融功能的IC卡,将主要用于办理个人事务,在享受政府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同时,具有金融服务的电子凭证。

  国家确定“十二五”期间全国发放社会保障卡8亿张,覆盖全国60%人口。国家人社部和省人社厅也向我市下达了明确的发卡任务。我市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卡建设工作,市民对该卡的期望值和关注度也非常高。市人社局根据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和市政府的有关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建设工作,目前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具备规模发卡的条件,今年11月底启动社会保障卡试点发卡和应用测试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卡如何查余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