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端口下图一端口电阻网络的输入电阻阻

内容提示:含受控源二端网络输入电阻的等效电阻求解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96| 上传日期: 03:20:58| 文档星级:?????

}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GB 18802的本部分适用于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电压的电涌进行保护的电器。这些电器被组装后连接到交流额定电压不超过1 000 V(有效值)、50/60 Hz或直流电压不超过1 500 V的电路和设备.本部分规定这些电器的性能特性、标准试验方法和额定值,这些电器至少包含一用来限

制电涌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非线性的元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 1880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

第442节:防高压系统对地之间故障的低压装置保护

2.1.2  电压:持续施加在SPD的接线端子间的电压不应超过其最大持续工作的电压.

    对置于异常使用条件下的SPD,在设计和使用中可能需要作特殊考虑,并应引起制造厂重视,

    对置于日光或其他射线下的户外型SPD.可能必须附加技术要求.

    用于限制瞬时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电器,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的元件.

    SPD与被保护电路并联.一端口能分开输入和输出端,在这些端子之间没有特殊的串联阻抗.

    有二组输入和输出接线端子的SPD,在这些端子之间有特殊的串联阻抗.

    没有电涌时具有高阻抗,有浪涌电压时能立即转变成低阻抗的SPD.电压开关型SPD常用的元件

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闸流管(硅可控整流器)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这类SPD有时也称作

    没有电涌时具有高阻抗,但是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上升,其阻抗将持续地硪小的SPD.常用的非

线性元件是:压敏电阻和抑制二极管.这类SPD有时也称作“箝位型SPD”.

    由电压开关型元件和电压限制型元件组成的SPD.其特性随所加电压的特性可以表现为电压开关

型、电压限制型或两者皆有.

    SPD保护元件可以连接在相对相、相对地、相对中线、中线对地及其组合。这些连接方式称作保护

    把SPD从电源系统断开所需要的装置(内部的和/或外部的)

    注:这种断开装置不需要具有啊离能力,它防止系统持续故障并可用来给出SPD故障的指示.

组合在一个装置中或由几个装置来完成.

    外壳提供的防止触及危险的部件、防止外界的固体异物进入和/成防止水的进入壳内的防护程度

    一种新的SPD设计开发完成时所进行的试验,通常用来确定典型性能,并用来证明它符合有关标

准.试验完成后一般不需要再重复进行试验,但当设计改变以致影响其性能时,只需重复做相关项目

    按要求对每个SPD或其部件和材料进行的试验,以保证产品符合设计规范.

    经供需双方协议,对订购的SPD或其典型样品所做的试验.

    在SPD通电试验时,用来防止电涌能量反馈到电网的装置.有时称。反向滤波器”.

3. 35冲击试验的分类

Iimp进行的试验.

电流Imax进行的试验.

    位于SPD外部的前端,作为电气装置的一部分的过电流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嚣).

    在规定的条件下,当剩余电流或不平衡电流达到给定值时能使魁头断开的机械开关电器或组合

在SPD的间隙电极之间,发生击穿放电前的最大电压值.

冲击电流Iimp,流过lΩ单位电阻时消耗的能量.它等于电流平方对时间的积W/R=∫i^2dt

在电路中的给定位置,如果用一个阻抗可忽略的导体短路时可能流过的电流.

SPD本身能断开的预期短路电流.

SPD按制造厂的说明连接,不带负载,施加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时,流过PE接线端子的电流.

指示SPD工作状态的装置.

注一这些指示嚣可以是本体的可视和/或音响报警,和/或具有遥控信号装置和/或输出触头能力.

包括在与主电路分开的电路里并与SPD脱离器或状态指示器连接的触头.

连接在相/中线端子和接地端子之间的SPD在IEC 规定的TOV(高压系统的接地故

障影响低压系统)条件下的性能.

注t誓态过电压可能超过SPD的暂态过电压耐受能力UT.

系统标称的相对中性线的电压(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制造厂应按照下列参数对SPD分类.

    它由电流峰值Ipeak柚和电荷量Q确定,其试验应根据动作负载试验的程序进行.这是用于I级试验

    允许持久地施加在SPD上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其值等于额定电压.

 SPD按制造厂的说明连接,施加平衡电压和平街相角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以)并且不带负载时

    冲击放电电流以后,由电源系统流人SPD的电流.续流与持续工作电流L有明显区别.

    能对SPD保护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提供的最大持续额定交流电流有效值或直流电流.

    表征SPD限制接线端子问电压的性能参数,其值可从优先值的列表中选择.该值应大于限制电压

    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电压时,在SPD接线端子间测得的最大电压峰值.

SPD承受一个暂态过电压UT至规定持续时间tT时的工作状况.

注:这特性或是能承受一个暂态过电压而不使特性或功能发生不可接受的变化,或是产生7.7.6.2所述的故障.

    二端口SPD对负载侧输出接线端子产生电涌的耐受能力.

    U输入是输入电压.U输出是同一时刻在连接额定阻性负载条件下测量的输出电压,该参数仅适用于二

    在给定频率下,连接到给定电源系统的SPD的插入损耗定义为:电源线上紧靠SPD接入点之后,

在被试SPD接人前后的电压比,结果用dB表示.

    复合波由冲击发生器产生,开路时施加1.2/50冲击电压,短路时施加8/ZO冲击电流,提供给SPD

的电压、电流幅值及其波形由冲击发生器和受冲击作用的SPD的阻抗而定.开路电压峰值和短路电流

峰值之比为2n-该比值定义为虚拟阻抗Zr.短路电流用符号ZBC表示.开路电压用符号Uoc表示.

    当SPD承受的功率损耗超过外壳和连接件的散热能力,引起内部元件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其

    在引起SPD温度上升的动作负载试验后,在规定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给SPD施加规定的最大持续

工作电压,如果SPD的温度能随时间而下降,则认为SPD是热稳定的.

    由于电涌、使用或不利环境的影响造成SPD原始性能参数的变化.

  I、Ⅱ和Ⅲ级试验要求的试验项目见表1.

    注:盛不到的是指不使用工具或其他设备不会碰到带电部件.

4.7.1.3  二者都有(一部分内部和一部分外部)

5.3 Ⅱ级试验的开路电压Uoc“优选位

5.5交流有效值或直施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的优选值

    制造厂至少应提供下列信息.试验按照第7章进行.

    e)最大持续工作电压(每种保护模式有一个电压值)和标称额定频率,

    f)制造厂规定的每种保护模式的试验类别和放电参数;

  6.1.1中的标识a)、e)、f)、h)、j)、1)、o)和q)必须位于SPD的本体上,或持久地标贴在SPD本体

上.对于某些一蛸口的SPD的设计,可不需要提供额定负载电流,

    标志应不易磨灭且易识别的,不应标在螺钉和可拆卸的垫圈上.通过7.2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符合

    注:如果受空间限翻.制造厂名称或商标和型号应标在电器上,其他标舂可标在小包装上.

    接线蜡子应设计成能连接制造厂规定的最小和最大截面的电缆.

    每项试验必须采用最严酷的配置(如按不同试验采用最大或最小截面(见第7章).SPD应具有接

线靖子,可以用螺钉、螺母、擂头,插座或等效的方法进行电气连接.按7.3进行检查.

6.2.2电压保护水平珥

    SPD的限制电压不应超过由制造厂规定的电压保护水平.通过7.5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符合

    当制造厂声明满足I级试验要求时.SPD应按该要求进行试验.通过7.6.5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

    当制造厂声明满足Ⅱ级试验要求时,SPD应按该要求进行试验.通过7.6.5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

6.2.5Ⅲ级复合波试验

    当制造厂声明满足Ⅲ级试验要求时,SPD应按该要求进行试验.通过7.6.7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

6.2.6动作负载试验

    在施加最大持续动作电压UC时.SPD应能承受规定的放电电流而使其特性没有不可接受的变化.

通过7.6的试验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

    SPD可带SPD脱离器(可以是内部或者外部的,或两者都有).它们的动作应有指示,

    注:与SPD无关的安装要求可要求附加的和/或较低颤定值的过电漉保护装置.

6.2.B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使载流部件保持在其位置上所必需的绝缘材料应是非漏电起痕材料,或它们应有足够的尺寸.按

    考虑到绝缘损坏和防止直接接触,SPD的外壳应有足够的介电强度.按7.9.8进行试验.

    SPD应能承受电源短路电流直到由SPD本身切断,或由一个内部或外部的过电流脱离器或过电流

保护切断短路电流.按7.7.3试验.

6.2.12状态指示器的动作

  在整个型式试验过程中,指示器所显示的状态应清晰地给出与指示器连接部分的状态的标志.对带

有规定的中问状态指示的SPD,不能认为中间状态是指示器的故障.当多于一种状态指示方式时,例如

本机的和遥控的指示,每种型式的指示均应检查,制造厂应给出关于指示器功能以及状态指示变化后所

    状态指示器可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由一个耦合机构连接,耦合机构可以是机械的、光学的、音响

的和电磁的等。在更换SPD时被更换的这一部分,应如上所述试验,在更换SPD时不更换的另一部分

至少应能增加50次操作.

    注:耦合机构操作状态指示器不更换部分的作用可用其它方法来模拟,例如,一个分开的电誓铁或弹簧,而不用操

    当对所采用的指示型式有合适的标准时,状态指示器的非更换部分应符合这个标准,除了指示器仅

需要50次操作试验外.

6.2.13分开电路之间的隔离

    当SPD包含一个与主电路电气上隔离的电路时,制造厂应提供关于电路之间隔离和绝缘耐受电压

的信息,及制造厂声明符合的有关标准.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电路时,应对每个电路的组合进行说明。

    分开电路之间的隔离和介电强度应按制造厂的说明进行试验.

  a)接线端子应固定在SPD上,即使夹紧螺钉或锁紧螺母拧紧或拧松时,也不应使其松动.应使用

    1)无论是电气的还是机械的连接,应能承受正常使用时产生的机械应力.

  2)电气连接的设计应使得接触压力不是通过绝缘材料(除陶瓷、纯云母或其他具有相当性能的材

    料)传递,除非在金属部件中具有足够的弹性以补偿绝缘材料任何可能的收缩或屈服变形.

  3)载流部件和连接件,包括用作保护导线的部件(如有的话)应采用。

    一含铜量至少为58%的合金(冷加工零件).或含铜量至少为50%的合金(其他零件);

    一耐腐蚀性能不低于铜,并且具有合适的机械性能的其他金属或适当涂层的金属.

  确定耐腐蚀性能的新的要求和合适的试验待定.这些要求应允许使用其他适当涂层的材料,

   本条款中的要求不适用于触头、磁路、加热元件、双金属片、限流材料、分流器、电子装置元件以及螺钉,螺母、垫圈、夹紧板和接线端子等类似部件.

  d)连接外部导线的螺钉接线端子

  1)连接外部导线的接线端子应保证其连接的导线永久保持必须的接触压力.

    在预期的使用条件下,应能方便地接近接线端子.

    2)接线端子中用于紧固导线的部件不应用作固定其他任何元件,尽管它们是用来固定接线端子或

    3)接线端子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用于紧固导线的螺钉和螺母应具有公制ISO的螺纹或节距和

    SI、BA和UN螺纹可以暂时使用,因为它们在螺距和机械强度方面与公制的ISO螺纹实际上是

    4)接线端子应设计成使得其紧固导线时不会过度损坏导线.

    5)接线端子的设计应使其能可靠地把导线夹紧在金属表面之间,

    6)接线端子的设计或布局应使其在拧紧紫固螺钉或螺母时实心硬导线和绞合导线的线丝不能滑

    7)接线端子应这样固定或定位,当紧固螺钉或螺母拧紧或拧松时,接线端子不应从SPD的固定位

    这些要求不是指接线端子应如此设计以至必须阻止其转动或位移,但是对任何移动必须加以充

    只要符合下列要求,使用密封化合物或树脂就认为足以防止接线端子松动:

    一密封化合物或树脂在正常使用时不遭受压力,和

    一在本部分规定的最不利的条件下,接线端子达到的温升不影响密封化合物或树脂的效果.

  8)用于连接保护导线的接线端子的紧固螺钉或螺母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以防止意外的松动.

  e)用于连接外部导线的无螺钉接线端子

  1)接线端子应设计成如下结构:

    一每个导线被单独地紧固.当连接或断开导线时能同时或者分别地连接或断开.

    一能可靠地紧固允许的最大值及以下的任何数量的导线.

  2)接线端子应设计成使得紧固导线时不会过度损坏导线.

  f)绝缘穿刺连接外部导线

  1)绝缘穿刺连接应具有可靠的机械连接.

    2)产生接魁压力的黑钉不应再用作固定其他任何部件,即使它们是用来固定SPD或者限止其转

    夹紧件,除了夹紧螺钉、锁紧螺母、止推垫圈、导线和类似的零件,应用耐腐蚀金属制成,例如钢、黄铜等等(见IEC 60999)。

  SPD应设计成在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下能满意地使用.通过7.9.9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符合要

求.户外型SPD应装有玻璃、上釉的陶瓷或其他类似材料制作的耐气候防护罩,以防止紫外线辐射、腐

    在任何二个不同电位的部件之间应有足够的表面爬电距离.

    当易触及的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仉高于交流有效值50 V时,这些要求是有效的.

    为防直接接触(导电部件的不易接触),SPD应设计成按正常使用条件安装后其带电部件是不易触

及的.按GB 4208和本部分7.4的标准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除了SPD分类为不易触及的以外,SPD应设计成按正常使用安装和接线后,带电部件应不易触

及,即使把不用工具可拆卸的部件拆卸后也应符合要求.

    通过检查和7.4.1的试验(如果需要)来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

    接地端予和所有与其相连的易接触的部件之间的连接应是低阻抗的.通过7.4?2的试验来检验其

    SPD与防直接接触有关的所有部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通过7.9.2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符合

  SPD与防直接接触有关的所有部件应有足够的耐热性.通过7.9.3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符合

    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外部零件应阻燃或自熄.通过7.9.4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

    对所有的SPD.应按制造厂的说明连接,在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下及不带负载的条件下

    对所有带有PE端子的SPD,应按制造厂的说明连接,在SPD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下测量

6.5.5暂态过电压(TOV)特性

如果阢大于或等于阱-则不需要试验,试验电压UT与施加时间tT的组合应由制造厂规定,对按

IEC 的应用,附录B的值适用,但是,可规定另外的试验电压UT与施加时间“的组合.

6.6对二  端口和输入/输出分开的一端口的SPD的附加试验要求

6.6-3负载侧的电流耐受能力

    当制造厂规定负载侧电涌耐受能力值时,应按7.8.4进行试验.

  型式试验按表2进行,每个试验程序用三个试品进行,

表2  型式试验要求(暂定)

    如果所有试品通过试验程序,那么SPD的设计对这个试验程序是合格的.

    如果制造厂同意,这些试品可以用于下一个试验程序.

    如果有一个试品没有通过试验程序,应用三个新的试品重复进行试验,但是这一次不允许有任何

    如果SPD除了包古有电涌保护技术之外,其他方面基本上与另外的国家标准所涉及的产品一样.

则对不受电涌保护技术影响的产品特性,该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应适用.

    SPD应按照制造厂的安装程序安装和电气连接,应不采用外部冷却或加热.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大气中进行,周围温度应是20℃士15℃.

    当制造厂把电缆作为整体供货的SPD试验时,整个长度的电缆应作为被试SPD的一部分.

    试验期间不允许对SPD进行维护或拆卸.所有SPD脱离器应按制造厂的要求选择和连接(如果适

    对制造厂规定一个电压保护水平并有一种以上保护模式的SPD(见3.7).应按制造厂规定选择电

压值,对每种模式进行试验,每次试验使用新的试品.对给定保护模式保护元件电路相同的三相电器,每

相的试验应满足三个试品的要求.

    应该注意,进行冲击试验和测量时,需要良好的试验技术以确保记录正确的试验值.

    如果制造厂对外部的SPD脱离器按供电电源的预期短路电流规定了不同的要求,则应对每个要

表4  Ⅱ级试验波形参数的允许误差

  注,本表包括去辆罔络的作用(反向滤波器).

7.2.1标识和标志的检验

7.2.2标志的耐久性试验

    除了用压印、模压和雕刻方法制造外,应对所有型式的标志进行本试验.

    试验时,用手拿一块浸湿水的棉花来回擦15 8.按着再用一块浸湿脂族已烷溶剂(芳香剂的容积含

量最多为0.1%,贝壳松脂丁醇值为29,初沸点近似为65℃,比重为0. 68 g/ma)的棉花擦15s.

7.3.1一般试验程序

    按制造厂推荐的要求安装SPD.并且防止外部过度的加热或冷却.

    除非另有规定,SPD的接线端子【每种结构用3个试品)应按下列要求连接导线t

    ――二湖口元件和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分开的一端口元件按表6-

    并固定在一块厚度约20 mm.涂有无光泽黑漆的木板上.安装方式应符合制造厂推荐的有关安装

    按I级试验的SPD和按I级试验的标称放电电流大于等于5 kA的一端口的SPD至少应鲍夹紧

截面为4 ram"及以下的导线.

7.3.2螺钉接线端子

7.3.2.1螺钉、截流部件和连接的可靠性试验

  通过检查其是否符合要求,但对SPD接线所使用的螺钉,还需进行下列试验t

  拧紧和拧松螺钉:

  ――lO次(对于与绝缘材料螺纹啮合的螺钉);

  ――5次(所有其他情况).

  与绝缘材料螺纹啮合的螺钉或螺母,每次应完全旋出然后再旋入,除非螺钉的结构阻止螺钉旋出.

  应采用合适的螺丝起子或扳手施加表5所示的扭矩进行此试验.

表5螺钉的螺纹直径和施加的扭矩

    第1栏数值适用于螺钉拧紧时,不露出孔外的无头螺钉和其他不能用刀口竟于螺钉直径的螺丝刀

    第1栏数值适用于除螺丝刀之外的工具来拧紧的螺钉和螺母.

    如果六角头螺钉带有可用螺丝刀来紧固的槽口,以及第1和I栏的数值不同时,应做两次试验.第

一次对六角头施加第一栏规定的扭矩,然后对另一个试品用螺丝刀施加第1栏规定的扭矩,如果第1栏

和第1栏的数值相同,则仅用螺丝刀进行此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螺钉拧紧的连接不应松动,并且不应有妨碍SPD继续使用的损坏,诸如螺钉断裂或

螺钉头上的槽、螺纹、垫圈或螺钉夹头损坏.

7.3.2.2连接外部导线的按线端子的可靠性试验

    采用合适的螺丝刀或扳手施加表5规定的扭矩进行试验.

7.3.2.2.1接线端子连接7.3.1规定的最小和最大截面积的,实心或多股绞合铜导线中最不利的一种

    ――导线插入接线端子至规定的最短距离,或如果没有规定距离,则插入至刚好露出另一端止,并

    ――然后用表5相应栏目中规定值的2/3的扭矩拧紧紧固螺钉.

    ――接着对每根导线施加表7规定的拉力,拉力单位N.施加拉力时应无冲击,时间为1 rain,方向

    在试验过程中,插入接线端子中的导线应没有可以觉察的移动.

7.3.2.2.2接线端子连接7.3.1规定的最小和最大截面积的铜导线,实心或绞合导线中采用最不利的

一种.并且用表5相应栏目中规定值的2/3的扭矩拧紧接线端子螺钉,然后拧松接线端子螺钉.接着对

导线可能受到接线端子影响的部分进行检查.

    导线不应有过度的损坏或导线被切断的现象.

    如果导线上有深的或尖锐的压痕,则认为是过度损坏.

    在试验过程中,接线端子不应松动,也不能有妨碍接线端子继续使用的损坏.诸如螺钉断裂或螺钉

头上的槽、螺纹、垫圈或螺钉夹头损坏.

的SPD脱离器和相应预期短路电流的组合进行所有相关的试验程序.

    冲击试验电流Imax由其峰值Ipeak和电荷量Q的参数来确定,冲击试验电流应在lOms。内获得Ipeak和Q值.能达到表3参数的典型波形是单向冲击电流,试验后,应计算比能W/R。

    允许冲击波上有小过冲或振荡,但其幅值应不大于峰值的5%.在电流下降到零后的任何极性反向

的电流值应不大于峰值的20%.

    对于二端口电器.反向电流的幅值应小于S%,使它不至于影响限制电压.

    在冲击电压的峰值处可以发生振荡或过冲.如果振荡的频率大7500 kHz或过冲的持续时间小于

1us.应画出平均曲线-从测量的要求来讲,曲线的最大幅值确定了试验电压的峰值.

    在SPD接线端子上测量电压的精度应为士3%.测量设备整个带宽至少应为25MHz.并且过冲应

    复合波发生器的标准冲击波的特征用开路条件下的输出电压和短路条件下的输出电流来表示.开路

电压的波前时间为1.2fls,至半峰值时间为50μs.短路电流的波前时间为8μs.至半峰值时间为20μs

    只要单个波峰幅值小于峰值的5%.允许在邻近峰值处有电压过冲或振荡.通常使用的冲击发生嚣

电路中-在电压不超过峰值的90%的波的前沿部分振荡一般不会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可以被忽略.电压

波形应基本上是单向的.

    只要波峰处单个技峰的幅值小于峰值的5%.电流过冲或振荡是允许的.在电流下降到零后的任何

极性反向的电流应小于峰值的20%.

    对予二端口电器,反向电流幅值应小于5%,不至于使它影响限制电压.

    发生器的虚拟阻抗标称值为2 Q.虚拟阻抗定义为开路电压巩的峰值和短路电流L的峰值之比.

    按图1或图2,插入去耦网络(反阿滤波器).此电路配置仅用于确定SPD的限制电压.

    在SPD揍人的端口处,应符合表4所示的波形参数的允许误差,试验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在验

证波形时,将L、N和PE导线连接在一起模拟电源的阻抗.

图1用于单相电源去辆网络的举例    圈2用于三相电蠢去■网络的举例

表6  螺钉或无螺钉接线螭子能连接的铜导线的截面积

  二端口的SPD或输入/输出接线端子分开的

   a 对电流瓤定值小于等于50 A的接线墙于的结构,要求毙夹紧实心导线及硬性绞合线及也允许使用软性导

    但是,对截面积为l mm1~6 rnml的导线的接线端子,允许其结构仅能夹紧实心导线.

表7  (螺钉接线端子)拉力

7.3.2.2.3接线端子连接表8所示结构的硬性多股绞合铜导线.

    在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前,可对导线的线丝进行适当的整形.

    导线插入至接线端子底部或刚好从接线端子另一边露出,并且是处于最可能使线丝松脱的位置.然

后用表5相应栏目中规定值的2/3的扭矩拧爱紧固螺钉或螺母.

试验结束后,应无导线的线丝从SPD的接线端子中脱出.

  a 如果接线端子仅用来夹紧实心导线时(见表6注),不进行此试验.

7.3.3无螺钉接线端子

    接线端子连接7.3.1规定的型式及最小和最大截面积的新导线,实心或纹合导线中采用最不利的

    然后对每根导线施加表9所示的拉力.施加拉力时应无冲击,时间为l rain,方向为导线的轴向

    在试验过程中,插入接线端子中的导线应没有移动或任何损坏的迹象。

7.3.4绝缘穿刺连接

  通过以下的试验来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

  接线端子连接7.3.1规定的最小和最大截面积的新的导线,实心或纹合导线中采用最不利的一种.

  按表5规定的扭矩拧紧螺钉(如果有的话).

  连接和拆卸导线5次,每次使用新的导线.在每次接线后对导线施加表9规定的拉力,施加拉力时

应无冲击,时间为1 rain,方向为导线的轴向方向.

表9  (无螺钉接线端子)拉力

    在试验过程中,插入接线端子中的导线应没有移动或任何损坏的迹象.

7.3.4.2用于多芯电缆或电线的SPD的接线靖子的拉力试验

    按7.3.4.1对用来夹紧多芯电缆或电线的SPD的接线端子进行拉力试验,可是拉力应施加在全部

多芯电缆或电线上,而不是单芯线上.

 F(x)一一按单根导线的截面作用于一根芯线上的力(见表9).

    在试验过程中,电缆或电线不应滑出接线端子.

7.3.5螺母、插头、插座

    通过检查和安装试验来检验其是否符合要求.

    试品按正常使用条件安装,连接7.3.1规定的最小截面积的导线进行试验,然后用7.3.1规定的最

大截面积的导线重复试验.

    对于插入式SPD(不使用工具就可更换),当插头部分地插入或全部插入插座时,试指放在每个可

    使用一个电压不低于40 V和不高于50 V的电气指示器来显示与有关部件接触.

    当SPD按正常使用条件接线和安装后,易触及的金属零件必须通过一个低阻抗的连接件与地相

连.除了用于固定基座和盖或插座盏板并与带电部件绝缘的小螺钉和类似零件.

    依次在接地蝎子和每个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通以1.5倍额定负载电流或25 A,两者选较大值

(交流电源的空载电压不超过12 V).

    测量接地端子和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压降,并根据电流和电压降计算电阻.

    注-应注意试验时.在测量电极的顶部与金属零件之间的接触电阻不会影响试验结果.

  按表10和流程图3,对不同类型的SPD进行试验,确定其限制电压.

圈3确定电压保护水平Up的流程图

  试验时,采用下列特定试验条件;

  a)所有一端口的SPD应不通电试验。所有二端口的SPD应通电试验,其电源电压在Uc时的标称

    电流至少5A,除非制造厂能证明在电器通电或不通电时,其限制电压值没有差别.

    b)对于没有独立的负载接线端子的一端口的SPD,在施加电涌的接线端子测量限制电压.对于二

    端口的SPD和具有负载接线端子分开的一端口的SPD,在SPD的负载端口或负载接线端子测

    量限制电压.试验应包含所有和SPD串联及与负载并联的辅助部件,如脱离器、灯、指示器、熔

    c)限制电压是按表10和图3相应的试验级别进行试验的最高电压值.

7.5.1  确定在SPD中存在开关(矩路)元件的试验程序

    只有当不知道SPD的内部设计时,才必须进行这试验.仅对这项试验,应使用一个新的试品.

级试验,采用复合波发生器,开路电压等于制造厂规定的Uoc.

    对SPD施加一次冲击(如果是二端口SPD,应对它的输入和输出接线端子施加冲击).

    应记录SPD上的电压示波图(如果是二端口SPD.应测量SPD输入接线端子间的电压).

    如果记录的电压波形显示出突然下降,则认为SPD包含开关(短路)元件.

7.5.2用8/20冲击电流测量残压的试验步骤

    d)每次冲击的间隔时间应足以使试品冷却到环境温度.

    e)每次冲击应记录电流和电压示波图,把冲击电流和电压的峰值(绝对值)绘成放电电流与残压的

    关系曲线图,应画出最吻合数据点的曲线.曲线上应有足够的点,以确保直至Imax或Ipeak的曲线

    f)决定限制电压的残压由下列电流范围内相应曲线的最高电压值来确定t

7.5.3用1.2/50冲击电压测量放电电压的试验步骤

    b)每次冲击的间隔时间应足以使试品冷却到环境温度.

    c)在预备性试验中,发生器输出电压以大约10%的幅度分级增加,直到观察到放电为止.

    d)从发生器最后一次没有发生放电的设定值重新开始试验,发生器输出电压以5%的幅度分级增

    加,直至所有10次施加的冲击(每种极性各5次)都发生放电,用示波器记录SPD接线端子问的

  e)限制电压是10次测量峰值(绝对值)的平均值.

7.5.4用复合波测量限捌电压的试验程序

    b)对规定仅用于交流电源系统的SPD.在正弦电压的90。士10’相位处施加正极性冲击,在270"士

    c)对规定用于直流系统的SPD,施加正负极性的冲击.SPD应施加Uc的直流电压.

    d)每次冲击的间隔时间应足以使试品冷却到环境温度.

    f)用上述这些发生器的整定值,每种幅值对SPD施加4次冲击,正负极性各2次.

    g)每次冲击时,应用示波器记录从发生器流人SPD的电流和在SPD输出端口的电压.

    h)限制电压是在整个试验程序中记录的最大峰值电压.

7.5.5复合波试验(7.5.4)不用去耦网络时的替代试验

    带有电抗元件的二端口SPD会与去耦网络的电抗元件产生相互作用,这可能产生限制电压偏低的

假象.在这种情况下的试验应采用图4所示的替代试验方法.

    对带有电抗元件的二端口SPD,除了7.5.4之外,还应采用下列试验程序.

    b)对于交流SPD.通过一个二极管对其施加/虿阢的直流电压,对于直流SPD.通过一个二极管对

    其施加Uc的直流电压.按图4通过一个二极管、气体放电管或压敏电阻施加冲击.

    e)每次冲击的间隔时间应足以使试品冷却到周围环境温度.

    g)用上述这些发生器的整定值,每种幅值对SPD施加4次冲击:正负极性各2次.

    h)每次冲击时,应用示波器记录从发生器流入SPD的电流和在SPD输出端口的电压.

    i)限制电压是整个试验程序中在SPD的输出端记录的电压最大幅值,

    本试验是通过对SPD施加规定次数和规定波形的冲击来模拟其工作条件,试验时用符合7.6.3要

求的交流电源对SPD施加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

试验应在三个未做过任何试验的新的试品上进行.

7.5.3的试验,应使用10次测量峰值的平均值.

7.6.2确定续续大小的顶备性试验

  预备性试验是用来确定续流的峰值是大于还是小于500 A.

  如果知道SPD的内部设计和续流的峰值,不需要进行预备性试验.

  a)试验应用另外一个试品进行.

  c)试品被连接到一个具有正弦交流电压的工频电源.在接线靖子间测量工频电压的最大值,应等

于持续最大工作电压UC-5%.交流电源的频率应符合SPD的额定频率.

    f)冲击电流的起始位置是在工频电压峰值前60’.它的极性应与冲击电流产生时工频电压半波的

    g)如果在此同步点没有续流,为了确定续流是否产生,则必须每滞后10。施加8/20冲击电流,以确

7.6.3预处理工频电源特性

    试品应连接到工频电源.电源的阻抗应在续流流过时,从SPD的接线端子处测量的工频电压峰值

的下降不能超过Uc峰值的10%.

    试品应与工频电压为仉的电路连接.试验电路的预期短路电流为制造厂按表11规定的额定断开

续流值或500 A.二者取较大值.

    对本试验,施加15次8/20正极性的冲击电流,分成3组,每组5次冲击.试品与7.6.3的电源连

接.每次冲击应与电源频率同步.从0°角开始,同步角应以30°士5°的间隔逐级增加.试验如图6所示.

    当SPD按I级试验时,施加的冲击电流值等于In.冲击应从o.开始,以30‘的问■奠加冲击?

    每次冲击应记录电流波形-电流波形不应显示试品有击穿或闪络的迹象.

    SPD施加电压仉-电源的标称电流容量至少为5A.试验时,对SPD通以冲击电流,逐级增加直至

分量峰值或功耗稳定地降低,则认为SPD是热稳定的.

    对通电的试品,应按下列公式在相应于工频电压的正峰值时,施加正极性的冲击电流:

d)用0. 751,.w(或I-.)电流冲击一次●检查热稳定性I冷却至环境

e)用1.0Ipeak(或Imax)电流冲击一次;检查热稳定性;冷却至环境温度

    如果每次顶处理的冲击和动作负载循环试验后能达到热稳定,则SPD通过试验.此外,任何续流应

能自熄,电压和电流示波图及目测检查试品应没有击穿或闪络的现象,在试验过程中不应发生机械

试验程序后以及试品冷却到接近环境温度以后,应重复试验程序开始时所进行的测量限制电压试验.如

果试验前和试验后所测量的电压值小于或等于Up,则SPD通过试验,

    然后,试品连接至一个额定频率及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的电源,试验变压器至少应具有200 mA

的短路电流能力,除非制造厂提出另外的电流值.测量流过试品的电流,其阻性分量(在正弦波峰值处测

量)不应超过1 mA。

7.6.7Ⅱ级动作负载试验

    SPD通过辆合电容器连接到复合波发生器(见7.1.4).SPD连接点处的参数应符合表4、所示的波

形参数的误差。Uoc的值由制造厂规定.

    冲击电流应在对应半波的峰值时触发,并和工频电压相同极性.

    按7.6.5用复合波发生器进行动作负载试验,发生器开路电压整定值如下:


2.直接单击下载地址,不要使用“目标另存为”
4.PDF文件,请用PDF专用软件打开查看
5.如果资料不能下载,请联系本站

}

就是一个一端口网络的问题,你从信号源侧看进去是一个一端口网络,这个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端口电压除以流入网络的电流,而这个电压和电流就是加在第一级放大电路上的,就是第一级的输入电阻。

因为,在多级放大电路中与上一级直接匹配的就是第一级输入电阻,所以“多级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等于第一级输入电阻”

主要第一级承担了吧…其他的对这个影响不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图一端口电阻网络的输入电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