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旧动漫头像,旧番 向各位、大家、大神、大佬求助

一楼国际惯例向度娘敬礼,

先码上一个杂乱的导读。。。

画风,顾名思义,就是绘画风格。在动画领域,画风包括对人物,布景等的绘画手法,线条的处理,动画的整体色彩、色调、光线风格,画面整体风格等。

先前在网上看到两张图:

相信不少人单看头像就能知道是谁的画风吧,没错这就是其画风的魅力。

当下日本几家主流动画公司制作的动画画风都十分相似(同质化严重啊),基本都是属于美形类,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奇葩。例如(当做预告吧):

另加两个多数人会犯的误区吧:

1.动画画风好坏,很难说,一般都是主观上的,而奇葩的画风并不代表不好,只不过很多人会不习惯而已。

2.随着人的审美不断地变化,不同时代的流行画风也不尽相同。先放两张十分典型的图吧,想必大家也见过:

如果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些旧画风,绝对会感觉很别扭,但我们并不能将这些时代差异看作奇葩。

导读完毕,下面开始盘点。

最后给大家介绍两个人,这是我老婆:

虽然没人,但还是继续更几贴吧

看了上面几张图,不知道各位感觉如何。我个人是觉得这种画风十分古怪但却具有独特的美感,咱先不谈人设,单就配色上的冷暖搭配(比如上面第三张图中的蓝绿色和橘红色,再衬上紫色打底),其反差给人造成一种诡谲氛围,让人觉得有点像浮世绘,有种妖艳的古典美。

但是,动画里根本就没有海报那么鲜艳华丽,色彩淡了许多(感觉刚才似乎说了一整段废话)。

好吧接下来说说人设,想当初一看海报我就说,啊呀这人设腻美型了,但当我看到正片后我发现自己被坑了,还被坑得不轻。我去,你们这些人一个个瘦长得跟牙签人棍似的,话说这五官还行,男主长得跟绝望先生似的,但这身材比例我实在不能接受啊,一个个被拉伸成十二头身(大概吧),手脚包括手指都修长得渗人,说实话,这真丑,要不是御姐跟剧情的魅力我早弃了。下面让你们自行体会什么叫真(mo)正(xing)的大长腿吧:

美女,即使你有天使的容貌,也拯救不了你严重变形的身材啊!!!!

每张海报都是主角总动员,极具恢弘磅礴之势啊。

《海贼王》谁都听过吧,三大民工漫之一,画风属于夸张类。不同于现在到处都是的美型类、萌系画风,夸张类的画风往往更具有辨识度,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且作画大气不拘小节。正是这种画风,使得一些大场面更庞大壮观气势恢宏,也使得人物让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其实就是各种夸张的造型,夸张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在《海贼王》中,造型夸张主要表现在男人都是强壮有胸肌腹肌各种肌,女人都是天使面容+比魔鬼还魔鬼的身材;而路飞的橡胶人体质把动作的夸张表现得淋漓尽致;表情更不用说了,笑起来嘴都咧到耳根,哭起来那叫个内牛满面:

真特么丑,不过有时候也蛮感动的。对比出真相,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哭的吧。

看,哭得。。。艾玛这更丑!!(我难道会告诉你这是彩蛋

然而关于《海贼王》的介绍并没有结束,接下来我将介绍一部比其剧版更奇葩的剧场版。

海贼王第十一部剧场版:追寻草帽

这一部剧场版是目前所有剧场版中最短的,只有30分钟,不过可以理解,经费全用在画面立体感上。。。

一般来说,3D动画都是这样的,事物的质感好,场景角色的色彩层次丰富,轮,廓边缘看不出明显的线条。

不得不说,《追寻草帽》的质感立体感还可以,特别是最后那场战斗和路飞坐着猎鹰那一段,效果出乎预料的好。但是,它在所有事物边缘加了一圈粗线条,这到底是什么鬼,是将3D动画硬生生扯回2D呢,还是在2D基础上加多立体感呢,不管怎么说,这绝对是朵奇葩。

画面我觉得挺舒服的,而且也许是因为那些线条,3D的画面却有着2D的表现力,同样是夸张的画风。

话说这一神作自横空出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画风积攒了一定的人气,也吓跑了不少小学生。。。

《JOJO的奇妙冒险》画风属于硬派风格,人物还算比较写实吧,但身材比例被夸大了不少,人物个个长得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动作却轻巧敏捷,加上各种风骚销魂的姿势不禁让我联想到。。兄。。。贵。。。

话说原作作者荒木飞吕彦是个挺牛逼的人,其画风不随波逐流,独成一派,在当今动漫界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即便人设并不美型,体态质感如同青铜像敦实厚重,面部棱角分明,有些甚至还有独家的“荒木线”,但就是大受欢迎。另一个亮点就是其花俏怪异的服饰,色彩鲜艳,配合上人物的肌佬体型绝对骚气蓬勃,简直标新立异。

《亚人》是由Polygon Pictures制作,该公司在2014年曾制作过《希德尼娅的骑士》,同样都是采用了3DCG技术,同样都是先建模后渲染,相比之下,《亚人》在人物的动作、神态上有所改善,但还是不够自然。

这一部其实跟《RWBY》有点像,但其背景采用了CG和手绘结合,制作得要比《RWBY》精细很多倍。而且,片子多处运用的“黑白光影效果”(名字胡掐的)与其整体压抑的基调配合得很好,IBM的粒子散发特效也做得很棒。

额。。。或许是因为CG效果,作为一部日漫,人设居然都有婴儿肥!

不得不说,该片的BGM异常带感啊,特别是片尾的下集预告,简直了。而op和ed也很棒,op有一部分其实就是剪辑一些剧照之后加上黑白滤镜,而ed则用唯美怪异的彩色剪影风格给我们展示了男主的死法大全,真的,很精美。

今天要讲的并不是一部画风奇葩的动漫,而是一种风格——哥特式风格。但因为这里是动漫吧,所以我们着重介绍几部哥特风动漫。首先强调,哥特并不等于奇葩,但由于在动漫界比较少见,因此也做个介绍。

啊呀,楼主做事一直强调完美,就顺带着给各位简单科普一下吧:

哥特式(Goth)最早是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公元5-15世纪)的艺术风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黑夜、诅咒、吸血鬼、玫瑰、乌鸦、十字架、鲜血、黑猫等为主要代表元素,用黑暗、恐惧、孤独、绝望的艺术主题,以高耸、阴森、诡异、神秘、恐怖等为主要特征,贯穿于影视、文学、音乐、建筑等多个艺术领域。

相信各位都听过这一部吧,很出名很典型的哥特式动漫,而且片名已经告诉我们了,这就是哥德萝莉。

(关于哥德萝莉的介绍,各位可以去看看百度百科,楼主看了有点混乱,好像跟上面提到的哥特式风格有所区别)

画风很清新很古典很唯美。

②吸血鬼骑士(2008)

额。。。算是比较精良的画风吧,但不知为什么,人设看得很别扭,特别是那双眼睛,实在是受不了。

③柯赛特的肖像(2004)

本片中导演大胆地使用了非常强烈的色彩和摇曳不定的分镜,多处采用了相当前卫和夸张的意识流表现手法,相较于前面两部,哥特气息更加浓厚,更显诡异、忧郁、病态,主题思想上也是更具深度,更加黑暗。因此,可以说,这是我盘点的这几部哥特动漫中最有内涵的一部,同时,也是最容易犯困、容易混乱的一部。作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文(zhuang)艺(bi)青年,我倒是很喜欢这一部动漫,而且对其中昏黄摇曳的灯光所渲染出来的恐怖气氛也格外喜爱。

感觉这种哥德萝莉从容貌、服装上都很像啊。

其他的还有像《圣魔之血》 《丹特丽安的书架》 等,因为是同一个风格,楼主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就不详解了,只列了几部比较有代表性的。而对于《黑执事》,楼主觉得它哥特的并不多,主要是一种英伦风格,所以没有列上去。

这一部是最近的新番,是我临时加上的,不知道算不算画风,但也够奇特的。该片是由老虚指导,由台湾霹雳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拍摄制作。台湾这家公司之前做过几十部布袋戏,俗称霹雳布袋戏系列,技术十分成熟是公认的,《东离剑游纪》自然也是其一。

有别于以往传统布袋戏,霹雳布袋戏的人偶一直都做得十分精美,眼睛为玻璃球,毛发为植发,手脚活动、关节屈伸皆自如。而从《东离剑游纪》来看,不得不说,布景十分真实,操偶师技术十分强大,其打斗时的身体快速运动,流畅度已经甩了大多数日漫好几条街,而且还附带加上了许多电脑特效,各种声光爆破喷血效果,堪比国产武侠连续剧,着实炫酷,着实震撼。

截图模糊了,但这至少说明运动之迅疾。

接下来谈谈人设,本片的人偶正如上面所说的一贯精美,但是作为布袋戏,人物面瘫跟讲话时动作迟钝是没法避免了。但尽管如此,依旧掩盖不了人偶的精美,当然,是在没有看原设计图的情况下。

人设的原画是由老虚带领的团队设计的,然后再拿去依照着制作成人偶。人设的原画,其实就是正常的日漫式帅哥美女,但当其还原成立体,浑然成了妖魅,真是太可怕了,个个面色惨白活像死人,自己感受一下吧。

这个还原得还好,还有更残的,如下。

由于图片数量限制,其余自行百度了。

好吧,但不得不说,其人偶的服装还是做得很棒的,很多细节都做出来了。

真的,这周更一集才24分钟,真不够看啊!

这一部90分钟的动画电影,其实是一部历史纪录片。其别具匠心之处,在于以动画的形式,来还原一场黑暗的历史,把动画和真实史料镜头无缝穿插编辑在一起,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情的冷淡。由于该片主题比较晦暗,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A站就有,楼主在此也不想深究,咱们还是欢快地来谈谈画风吧!

《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的画风跟表现形式都很特别,画风有点像美国漫画那种(其实我也只是看过漫威跟DC两家而已),属于写实派,人物多用粗线条勾勒,阴影部分都是直接涂上一片漆黑或是一排黑线,简单粗暴,没有过多色彩的变化,相对粗糙。

但当这些阴影用在大环境上,加上丰富的色彩,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比如上面第一张海报(也是片子中多次出现的场景),金色的光芒映在水面上,映在人脸上,这里的阴暗效果处理得很好,乍看就像调高了对比度的相片,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另外,片中的天空和云的色调深浅变化真的很美。

以下的几张图色彩调控得也很好,给各位看一下:

顺带说一下,此片的音乐很棒,而且最后还会有惊喜哟,是能够强烈震撼心灵的那种。

没错,这部片子很晦暗,很压抑,很沉闷,但是很真实。

《刀语》极为特殊,它是月更一集50分钟,共12集,也就是。。。年番。

这一部片子,简直是五颜六色、五彩斑斓、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陆离斑驳、浮翠流丹、镂金铺翠,单看第二张海报,简直是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百花齐放、争芳斗艳、姹紫嫣红、春意盎然,一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插图的既视感。

人设方面比较简单,看起来就像偏儿童向的简笔画,特别是人物的五官,真不算精致,特特别是人物的眼睛,并不像其他番那样精雕细琢,男主的眼睛完全就是黑圆中一白点,而没有画出眼白,所以相比现在到处都是大眼睛水灵灵或是闪闪发光,这就显得很另类了。另外,由于脸部几乎没有什么阴影,所以相对平面化。

那么问题来了,制作组为什么要用这种画风呢?我去这他喵居然是为了还原原作小说中的插画!好吧你这尊重原著的精神我也不好再说啥了。不过吐槽归吐槽,原画清新优雅的风格倒是被很好地还原下来了,背景看上去就像一幅画卷,部分远景还带有一丝水墨气息,建筑物的质感感觉有点像怪化猫当中那种浮世绘的建筑风格,当然,这并不是重点。

最后,第7集的违和感,你懂得。

碎不着,起来冒泡,就等着有没有人点进来。。。

本来是想把阿松写上去,但仔细想了一下,发现阿松的原作漫画是在六七十年代,那时候包括哆啦A梦也是这种简约的画风,所以很多人总在吐槽为什么男主长得像大雄。其实捏,阿松是在62年开始,似乎是在69年结束,而哆啦A梦要到70年才开始,所以上面那句话应该反过来说。说白了,放在那个时候,阿松的画风并不奇葩。

看了上面两张海报,你一定会说,这不就是很正常的美漫画风吗,哪里奇葩了?嗯对,如果是美国的话我保证不会专门提起它,但问题是,这一部可是如假包换的日漫啊!

《吊带袜天使》是一部集恶搞和福利于一身的日漫,其画风偏儿童卡通向,就是粗线条的简笔画加上鲜明的色彩,比较接近当年的《飞天小女警》,有网友称其风格为日式POP卡通风格,个人没了解过,也不知道对不对。而其背景的建筑物什么的,基本都是这种画风,叫什么来着:

但是,在这可爱纯真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满满的福利。话说,这番名中的“吊带袜”,不用我说你们都懂的,还有,这片子一上来就是一个胖次,你告诉我,这是什么鬼?!!!

你也许会说,这种画风,哪来的福利?

没错,就算是有,看了也完全没感觉♂啊!

然而,它还有另外一种画风,就是在两位【巴啦啦能量】变身之后,画风突然变回了正常的日漫风,

这种突然变换不同地区画风的也算是很奇葩了。。。

下一楼继续,补图送福利

14.纸芝居动画(温馨提示:这一期的部分图片可能会引发不适或恐慌,建议不要在大晚上观看)

所谓纸芝居,也就是连环画剧,在那个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许多街头艺人喜欢拿一个木箱子,里面装着一打画纸,然后不断地抽出画纸切换下一张画纸(这就类似现代的幻灯片),一边给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暗芝居》正是一部以日本昭和年代最知名的纸芝居的形式,向观众讲诉恐怖怪谈的动画。当然,《暗芝居》还结合了当今数字技术,将这种表演形式现代化,成为了“数码纸芝居”,使画面给人一种复古而又新颖的赶脚,散发着浓浓的昭和气息,一种老电影的风格。再搭配上阴森的bgm,简直,满满的恐怖感。

↑看我笑得多么妩媚动人!

↑ 牙龈出血,快使用高露洁。。。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着画面总有一种感觉,就是“糊”。或许是因为色调太接近,而填色又有点像水彩平涂那种,加之画功很粗糙,明暗不清楚,总之看起来特别不顺眼。不过这种情况在第二、三季有所改善,线条更清晰了,色彩更丰富了,明暗的处理也比第一季好很多,但是那种特殊的感觉却少了,以下三图分别是第一二三集:

然而,由于是纸芝居,缺点也十分明显,就像当年那些艺人,都是看着不动的画纸然后给里面的人物配音一样,《暗芝居》同样如此,画面基本都是静止的,人物说话嘴是不动的,人物运动其实就是各种平移或旋转(这就是“数码纸芝居”?),画面变化就好像是视频一帧一帧地切换,亦或像切换PPT。

其实说到纸芝居动画,还有另外一部比较出名的,那就是——《影鳄》。其画面甚是精良,也是一部猎奇的作品。

懒得说了,下面对于该作的表现手法介绍出自Amitama的访谈文,直接借用了:

“高岛表示《影鳄 承》沿用了第一期的很多制作手法。他经常用到的渲染恐怖气氛的手段诸如“逆光晃眼”“烟尘障目”“虚焦震颤”(主要利用人对看不真切的事物所产生的本能恐惧)都有所体现。而这种完全不动的“纸片人”+“略显脏兮兮抖动画面”以及人物见鬼表情、BGM等综合作用下的骇人效果并不比普通鬼片逊色多少。加上第二季在列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描写上导入了3DCG影像,使得画面质量又有了飞跃。”

《兽爪》由汤浅政明监督,是我这里介绍的第一部汤浅作品。说到汤浅吧,刚入门的基本都不认识他,但看过他的作品的都要喊他大神了。他的作品往往都是上乘杰作,有深度有思想,但并非主流作,画风总是那么清奇,极具个性,有一部分还属于cult片。

就比如这一部《兽爪》,其画风狂野,属于粗犷派或者叫草稿派画风(其实就类似速写风格),细看上面那张海报,就会发现它画面具有草稿的特点,有很多多余的线条。简单概括一下其整体吧,就是完全不用担心崩坏的狂野凌乱的线稿画风,从上色到分镜都极其夸张暴走的美术风格,为增强表现力而故意扭曲的人体构图。另外,片子即便整体缭乱,但有时候还会变换画风。

十分夸张流畅的动作表演,配合上莫名带感的bgm,不管画风如何,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还是很带感的。但是,该片是cult片,不少地方带有黄暴血腥,其实以这种画风,就算是卖肉也没多少人感兴趣,何况这还完全不是重点。

今天午饭过后,我就要去旅游了,一共要玩六天,25号晚回来,26号基本就回归正常了。由于行程比较紧,加上在外没有电脑,找图更贴什么的很困难,所以楼主这期间将断更,各位真对不住了。但注意,这并不是停更,请各位放心,只要有人想看,有人在看,楼主是不会抛弃你们的,所以也希望你们不要放弃楼主啊,毕竟这才更了一半,后面还有一半呢!届时你们要是忘了我,我会很寂寞的。。。

米娜桑,哦嗨哟,塔达衣妈!!!

这一部本来是准备之前讲的,但后来我决定趁着这六天旅游的时间抽空重温了一遍,顺便截了不少图。《魔法少女小圆》是由新房+老虚+梶神联合制作,这阵容,神作无疑(这么说或许太武断了,但我确实认为这是一部神作)。

咱们还是从画面的角度来详谈吧。这一部作品融合了多种元素,多种画风,带着新房昭之特有的新异风格。人设方面,与《向阳素描》的人设十分相似,因为角色原案都出自苍树梅,都是萌系画风。人物的脸部线条都有明显的折线,边缘还有明显的阴影线,所以说。。。这分明就是小方脸哪里小圆脸了?!布景方面,建筑相当前卫(不过很多都被考据党找到原型了);色调调得不错,早晨多用清新唯美的浅色调,傍晚多用沉重压抑的深色调;而新房的空间结构设计一直都很牛。

但全片最有特色的,还要属魔女结界里的抽象画风,这绝对是一个亮点。魔女的结界残存着魔女生前的意识,因此结界中存在着大量的物象暗示着魔女生前的经历、喜好。这种象征性的物象,运用抽象画风再合适不过了。 几乎每一集,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那种西方十分奇特的抽象派画风,满满的超现实主义感,还有,表现主义?总之,新房团队和剧团狗咖喱等人制作出来的画面,视觉效果、艺术表现力都绝佳空前。

这种抽象的画风,实际上是运用了珂拉琪手法,就是使用胶或浆糊把实物(如纸片)粘在画面上的一种特殊技法,这正是剧团狗咖喱所擅长的。花俏大胆的造型设计、古怪奇特的图案,加上鲜艳强烈的光影色彩对比,构建了一个繁杂、混乱、诡异、炫丽、超现实的魔幻世界。这种艺术风格——大量隐喻的图画组接,不断地给人灌输大量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一时接受不了。

真有种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赶脚

下面主要展示在《魔圆》中出现的各种画风突变的情况,共有15个!

↑ 拼贴艺术,其实就是珂拉琪

↑ 边缘线没有了,变成了色块风格

↑ 类似于钢笔素描,再加上淡彩

↑ 高反差黑白相片风格

↑ 背景人形填色用的是水彩

↑ 《格尔尼卡》,你兄弟找到了!立体主义,毕加索哭晕在厕所系列

↑ 《星夜》,你兄弟也找到了!印象派,梵高哭晕在厕所系列

↑ 魔女身后的光环属于分形艺术

↑ 有点版画风格(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风格)

↑ 艾玛一不小心炸成线描了

↑ 这是啥风格,总觉得很眼熟。表现主义?!

不知道还有多少古怪的风格,反正我看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些,欢迎补充,也欢迎纠错

最后放两张cp图。啊!最爱红蓝cp了

转描机技术是一种动画家用来逐祯地追踪真实运动作为参考进行动画制作的技术,这种技术最早是把预先拍好的电影投放到毛玻璃上,然后动画家将其投影描绘下来。现今,由于计算机技术发达,已经有软件能够直接将真实影像转描成手绘。

早期运用该技法的就有《小丑可可》《贝蒂波普》以及迪士尼包括《白雪公主》在内的大多数动画。而如今,该技法逐渐没落,使用的人变得很少了,反倒成了奇葩有新意。下面,由我来介绍几部年份较近的转描动画。

几乎一提起画风奇葩,各位都会不约而同地拿它出来嘲讽一番吧,毕竟这部动画丑得清奇是出了名的。据说,导演原先想拍真人片,但委员会不同意,于是采用了这种极端的方法,做出了这种半人半鬼的动画。其实原作漫画是很美形的,而动画做出来画风却大相径庭,因此遭到了很多原作粉丝的痛骂。

如果从转描技术的角度出发,这无疑是一部失败的作品。因为真人的表演往往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多余的动作和微表情,而动画全程都是直接这么转描没有其他加工,毫无保留地将这些繁琐的东西尽数转描成2D,结果导致画面太过写实(物极必反),线条不停地抖动。当然这么做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比如:人物的眼神、表情十分真实传神,人物的动作较其他动漫更加自然生动。

求春日的心理阴影面积↓

啊!又一部完全不用担心崩坏的作品!

啊!从头到尾都是表情包啊!

其实咱们不能怪人设不美型,应该怪导演眼光太差选的演员太丑了。。。

好吧到最后还是给各位留个好印象吧,其实这部作品的场景制作贼精美了,而且op还自带满满的禅意。

上面说漏了,《恶之华》人物的上色也很糟糕,色彩很单调,没画出阴影部分,没有层次感。描绘五官的线条太细,而且随着人物的表情变化不停地扭动,还有腮红,就这么两块红彤彤的拍在人脸上,怎么看都别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旧动漫头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