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大学的体育生大学不可以带什么手机?

在不少高等学府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之所以迈进高校大门,不是因为学习成绩好,而是因为体育有特长;他们每天相当多的时间不是用在课堂里,而是像专业体工队那样挥汗如雨的训练;他们不像普通学生那样忙着学习、考试、挣学分,而是经常穿着地方队的比赛服出现在各类赛场上。

正像一位高校老师说的那样,我们之所以会看到同一张面孔,今天代表这个运动队出战,明天代表那个运动队出征,是因为高校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比赛体制,为了练兵,不得不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比赛。而事实上,他也坦言大学培养运动员需要一定的费用。某种程度上,高校运动员代表省市运动队参加比赛,这些省市运动队就要支付一定的培养费用。

张亮在刚入校即被校长暗示,只要多拿牌拿毕业证没问题

张亮没有经过高考,两年前进入南方某知名大学新闻系就读,就是因为他的运动成绩以及南方某省游泳队队员的身份。

张亮在进入大学后仍旧是省队在籍的队员,他的津贴、补助等待遇并未改变,同时他还能在代表大学比赛时得到校方的额外奖励。

张亮一直对大学生活充满向往,但在进入大学后,他很快就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专业队的训练不能中断,自己的文化课基础又十分有限,这让张亮不可能像普通的大学生那样学习。校长在看望张亮他们这些队员时也说:“我们要的就是你们在比赛上拿好成绩。”

张亮现在每周只上4节新闻专业课,除此之外,有着正式大学学籍的张亮仍像原先在省队的训练生活一样,基本按照专业队的要求安排作息时间。这学期开学1个多月,张亮就已经“旷”了六七节课,不过,学校对他们也网开一面———只要是有比赛或集训的理由,张亮的文化课就可以被减免,而考试仍然可以被学校通过。

虽然身处这所名牌大学,张亮却丝毫没有像其他学生那样对学校产生归宿感和认同感。张亮甚至觉得,他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纯粹是互相利用———学校要他们在比赛上拿奖牌、争荣誉,他们则从学校领走毕业证、学位证。

双方的需求也确实容易满足。张亮作为南方某省的专业队队员,即便在专业队之间的比赛中,他的成绩也很不错,而代表高校参加大学生比赛,对张亮来说更是易如反掌。而学校则早已暗示,他们在4年后肯定让张亮如愿拿到毕业证、学位证。

但张亮也感叹,他原本期望一张名牌大学的毕业证能使自己在退役后多一条出路,但这张名不副实的毕业证并未消除他心中的危机感。

王明记不清大学四年打过多少比赛,但却耽误了三分之二的课程

王明是国内某知名体育高校的大四学生,同时他也是一名摔跤运动员。

大学生涯最后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1个多月,王明每天都很忙碌,但这种忙,既不是写论文也不是找工作,而是紧张地备战下半年在南京举行的十运会。

4年前,王明在通过专项测试、文化课考试后,从中部某省省体校考入现在这所体育高等院校。

走进大学后,王明在运动专项上显示出了不错的发展潜力,在学校的安排下,王明、学校与西北某省三方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份协议让王明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西北某省省队队员。不过,协议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学校与该省之间的合作细节却从未向王明透露。

自小在中原地区长大的王明从未去过西部,但在大学学习期间,王明将代表这个西部省份参加比赛,作为回报,该省则给予王明省队运动员的待遇和补助。

在体育高等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以及学校附属的竞技体校,像王明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只不过有些是短期合作,有些则是长期代表某省市参赛,像王明就签了4年的协议。

比起其他专业的同学,王明的大学生活在经济上要宽松得多,因为他代表的省市每个月至少要提供1000元的津贴,此外还有伙食、营养、训练服装等方面的补贴。但王明的压力也很大———为了保证能为该省取得好成绩,王明每天的训练强度丝毫不亚于专业队队员,这一点让他很羡慕那些愉快享受大学生活的同学。

全国锦标赛、冠军赛、青年赛……,王明已记不清这4年来自己参加过了多少比赛,虽然根据比赛成绩,王明每次都能拿到少则千余元,多则上万元的奖金,但他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大学课程因比赛而耽误。好在学校对王明这样的学生给予特殊政策,除了对部分课程可以免修、降低学习标准外,参加比赛也可以折算成学分加到王明的总成绩里。在毕业找工作时,像王明这样曾经拿过全国比赛冠军的学生也受到了学校和地方的照顾,因为像他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凤毛麟角。本学期刚开学时,王明就接到通知,说他在毕业后将进入某机关单位工作。不过,王明有不少运动成绩不突出的同学却在自谋出路时不那么幸运,甚至有些同学只能在运动场馆里做保安。

王明在思想上很要求进步,上大学不久就交了入党申请书。不过,从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最近交的一份思想汇报,王明都是找一位学文科的同乡代写的。王明很清楚,自己写的文章不仅错别字多,还常常词不达意,让人笑话。

今年下半年的十运会,将是王明最后一次代表省市比赛,4年来,王明虽然为那个西部省拿了不少名次,但毫无疑问,对方期待的还是这次全运会。

这4年来,学校一直是派水平最高的教练辅导王明等学生,连王明宿舍的档次也比普通学生高很多,有空调和电视,用电也不受限制。但比赛、训练成为王明4年来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与从前在省体校时别无二致。

王明将在7月毕业,10月的十运会后退役。他所服务的这个省市已经开始委托学校寻找王明的接替者。

高洪以体育特长生身份入校,反倒在大学生比赛中成了配角

高洪代表学校打了3年排球,感触最深的不是自己的球队在比赛上成绩不佳,而是球队在高校比赛中实力明显不及专业队“雇佣军”,结果是,真正的大学生球队在大学生比赛中反而成了“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高洪所在的大学算不上名牌,比起同城的知名大学,高洪的学校不足以吸引高水平专业队队员的加盟,结果在组建本校运动队时只能以招收高中特长生为主,但这种纯业余性质的校队在比赛上却难以与名牌大学的运动员大学生抗衡。

上中学时,因为学校有排球传统,高洪打起了排球。高一时高洪进入了校排球队,高二时,校排球队参加全省中学生比赛拿了第三,高洪也因此有了体育特长生的资格。高中毕业,高洪被现在的大学以体育特长生录取,但他的高考文化课成绩同样达到了当地普通高校的录取线。

进入大学后,高洪学法律专业,同时他成为所在大学排球队的队员。

从前在中学上过领奖台、拿过奖牌的高洪,在上了大学后才忽然发现,自己的大学球队离领奖台竟如此遥远,因为某些对手的实力之高让人吃惊。教练告诉高洪,那些队都吸纳了专业队队员,有的球队甚至就是某支专业队的整体移植。

高洪所在的大学排球队都是由高中体育特长生和本校的排球爱好者组成,在实力上显然无法与那些由专业队队员组成的校队抗衡,因此,比赛成绩即使在省内也始终难以名列前茅,这使学校对排球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到后来,学校甚至开始拖欠排球队的训练费。

从中学开始打排球、把排球当作业余爱好的高洪还曾想过,上了大学后能在比赛中获得一块奖牌以留作纪念,但他后来觉得,要实现这个愿望实在是太难了。

高洪的大学排球队事实上只能在学校内部小打小闹,在校际比赛中完全处在“挨打”的境地。这种处境除了导致逐步失去学校、同学对排球队的支持外,还严重打击了队员们自己的士气。

大三下学期,高洪以临近毕业为由退出了校排球队。

但在排球上感到失望的高洪比起那些实力高超的对手,也不是完全没有自信。在学习上,像高洪这样的高中特招生或业余选手要比专业队大学生强得多。他们不需要学校给予任何减免课程的照顾,有些人的学习成绩还很优秀。

离毕业还有3个月,高洪已经与上海的一家大型外资企业签了工作合同。但那家企业的人事经理对他说的竟然也是:“除了其他方面让我们比较满意外,你打过校队的经历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

(文内张亮、王明、高洪系化名)

《中国青年报》 2005年3月22日

}

当然招啦,只是各个学校要求不一样,你最好还是去招生现场问问老师

}

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担心考不上好大学?身强力壮跑得快,想走体育这条路进入高校?不少同学进入高中后,可能会为上大学这件事发愁,正巧自身又具备体育特长优势,那怎么利用好呢?体育类大学都有哪些?这些大学有哪些优势专业和特色?怎样才能成功考入这些学校。小编为大家介绍体育类大学。

一、体育类大学都有哪些?

1、全国共有34所体育院校

纵观全国的体育类院校,大大小小的共有34所,其中,专业本科体育院校共有16所。北京体育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为中央部委(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其余院校均归地方所属。

作为中国体育类院校中唯一一所211高校,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隶属国家体育总局,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并已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现有16个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为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发布的2017学科评估结果中,学院的体育学专业成功入选为一级学科A+级别。

在地方所属的院校中,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排名都比较靠前,深受考生和家长的青睐。而这三所学校也都是原直属国际体育总局,2001年划归地方。

2、这些是体育类大学中的佼佼者

上海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建于1952年11月,原名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是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教育部发布的2017学科评估结果中,上海体育学院的体育学专业也入选为一级学科A+级别。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截图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截图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武汉体育学院。学院的体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均为省级重点学科。

成都体育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开设了18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其中,中医学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7学科评估结果(体育学)

二、只有体育生才能上体育大学吗?

喜欢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还是武术?亦或者赛艇、滑雪?玩着自己喜爱的运动,看着偶像拿着各种奖牌,有木有想和偶像做校友?那么,这些体育冠军都在哪里读书呢?

以上仅为部分名单,期待高校驾到的小伙伴们共同补充

这些分量十足的名字出现眼前,我们也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了。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体育类高校中唯一一所211工程院校,录取分数线基本上是一本的程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也是体育类院校中的重点学校,掌握熟知相关的报考信息,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考生都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成功进入体育类大学呢?

第一种方式,参加体育单招。体育单招是部分体育专业单独招生的简称,指经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部分院校可以对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招生。对参加体育单招的考生,各高校需要在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 180分、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 40分的基础上,确定学校的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文化和体育专项成绩按照3:7的比例综合评价,计算录取综合分;依据填报志愿的梯次顺序录取。2018年体育单招也有了新变化,体育专项考试分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象棋被列为单招新项目。

第二种方式,在普招报考体育类专业。考生可以在高考中报考体育类专业,如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等。考生除了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课考试外,一般还要参加所在省(市、区)组织的体育类专业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体育类专业考试项目一般包括身体素质考试项目(100米跑、原地推铅球、800米跑等)和专项技术考试项目(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武术、游泳等)。部分省市还会组织面试。

第三种方式,参加艺考。体育类高校中也有艺术类专业,如舞蹈、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是通过艺术类考试招生的。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一般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考试,也就是校考。如生源所在地省级统考有要求,而且涉及到考生报考学校的艺术类专业,考生必须参加省级统考且获得专业合格证书,再报名参加校考;如省级统考未涉及,那么考生只需要参加校考即可。具体要求还是要视学校而定。但普通高考依然还是都要参加的。

第四种方式,报考体育类院校的普通类专业。体育类院校还开设普通类专业,如运动人体科学、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等。报考普通类专业的考生一般不必参加体育专业考试和面试,只需要参加普通高考,但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

2、并不只有体育生才能考体育类大学

并不只有体育特长生才能报考体育类大学,体育类大学也不是只招收体育特长生。体育类大学也是普通高校,既有体育类专业,也开设其他类专业。

比如,北京体育大学拥有教育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法学、文学、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16个本科专业。

其中,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其余专业进行全国统一招生。在全国统一招生中,又包括体育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和普通文史理工类专业。

上述专业中,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和休闲体育专业均为体育类专业;表演和舞蹈表演为艺术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运动康复、汉语国际教育、运动人体科学均为普通类专业。

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全国统招简章截图

当然,体育类高校中,无论是体育类,还是艺术类、普通类专业,培养方向都涉及体育,如体育新闻方向、国际体育方向、运动心理方向、体育营销传播方向等。同学们从这些专业毕业后,可以获得理学学士、文学学士、管理学学士、教育学学士等学位。喜欢交叉学科的同学们,可以大胆的选择报考啦。

就业方面,体育类高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到学校、媒体、体育科研部门、运动训练基地、疗养院、健康俱乐部等地方,从事教学、科研、经营管理以及服务性和技术性等工作。在不转行的情况下,做的都是与体育各方面相关的工作。同学们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

3、考体育类大学,要求身体倍儿棒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类院校的所有专业队考生的身体素质方面都有特别要求。

体育类、艺术类专业以及体育单招对于考生视力均有要求;普通类、体育类、艺术类专业对于考生的身高有一定要求。各大体育院校基本上要求考生身体健康,没有先天性疾病;不色盲、不色弱,能够识别红、黄、绿、蓝、紫等各种颜色。

例如,北京体育大学对学生报考的身体素质要求如下:

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截图

附:校友会2018中国大学体育类大学排行榜

2018年中国体育类大学排行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教育部全国个人教育规划(CPEP)项目,内蒙古事业中心

中国高考志愿规划联盟发起机构

专家赵强博士、金萱昉均入选2016年搜狐全国十大最值得信赖高考志愿规划师

内蒙古独家网报模拟系统,确保网报零失误

八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经验,专家“一对一”精细化服务

根植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考志愿规划,清晰定位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内蒙古中学生生涯规划基地

呼和浩特市金翡丽规划中心

地址呼和浩特新城区中山东路,金翡丽中央B座1711

呼和浩特市万达规划中心

地址:呼和浩特新华东街万达广场A座13楼

地址:包头昆区昆仑国际大厦2701室

地址:巴彦淖尔临河区新华西街国泰集团二楼

获取更多文理分科、自主招生、生涯规划、志愿规划讯息

做孩子高考路上最好的帮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不可以带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