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三脚架推荐品牌,能和单反相机配合得好?

● 次时代数码相机终端:理光GXR

墨守成规只会被时代抛弃,我们需要天马行空般的创新。

理光GRD系列数码相机一路走来,已经历经三代更新,这一系列被无数摄友誉为“最佳单反备机”的DC在理光推出它的同时,也成就了理光,成为理光数码相机的标杆产品。

然而,理光GRD系列升级到最新的GRD III以后遭遇了瓶颈:“便携性、操控性、大光圈、控噪表现”都已经接近此类小画幅传感器DC的极限,继续升级意味着也很难有打动消费者的改进,对于理光来说,也到了树立新的标杆产品的时候了。

理光GXR的诞生,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款借思路于Mirco 4/3系统数码相机的新型DC,同样取消了反光板采用液晶屏取景并且可更换镜头,但不同于Mirco 4/3系统数码相机,GXR的镜头上还集成了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引擎,这意味着换镜头将把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引擎一起换掉!

按照理光未来的计划,GXR还不单单只是一款数码相机那么简单,理光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配合理光正在开发的投影单元,GXR可以摇身变成投影仪;配合存储单元,GXR又可以变成方便携带的移动硬盘;配合通讯单元,GXR可以成为手机也可以成为PDA;配合游戏系统单元,GXR可以变成掌上游戏机……


这就是理光天马行空般的创新,令人惊叹数码相机还可以这么玩,笔者甚至在想,如果能开发出全画幅镜头单元,那么理光GXR将摇身一变成为一款小巧的全画幅数码相机。当然,现在这一切还没有成为现实,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测试一下GXR作为相机身份时的表现如何,如果连本职表现都不尽人意的话,另外的一切创新恐怕只能沦为空谈。

● 理光GXR、A12/S10镜头单元详细规格:

自动(低光线或当拍摄对象为背光时),减轻红眼程度、强制闪光、慢速同步、手动、闪光灯关闭

自动、程序平移、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场景(短片、肖像、运动、风景、夜景、扭斜校正)、" 我的设置"

符合JPEG基线(图像和短片)

连拍(连拍, M-增强连拍); 定时自拍(快门释放延迟约10秒或2秒或自定义设置);定时拍摄(拍摄间隔为5秒至1小时,每间隔为5秒)*4 ;色彩包围功能;黑白 (TE);色彩空间选择;降噪;柱状图显示;构图格尺;景深指示器;倾斜指示器;附件插座

自动图像旋转(安装上镜头单元时);多幅图像回放;回放变焦(最大16倍);调整大小

机身(不包括电池、存储卡、肩带和连接器盖):160克

电池、肩带和连接器盖:66 克

A12镜头单元详细规格表:

f/2.5 - f/22(在自动拍摄模式下的f/22光圈中使用ND滤光镜)

正常拍摄:约30 cm至无限远

微距拍摄:约7 cm至无限远(最高放大1/2倍)

8组9片(非球面镜片:1片2面)

4.0倍数码变焦(短片3.6倍),5.9倍自动调整大小变焦 (VGA)

多点自动对焦(对比度自动对焦方式)和单点自动对焦(对比度自动对焦方式);手动对焦;抓拍;无限远(对焦点锁定及自动对焦辅助)

180 - 1/3200秒(快门速度的上限和下限视拍摄模式和闪光模式而定)

TTL-CCD采用多重测光(256区)、中央重点测光以及单点测光(自动测光锁定)。

程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手动曝光、快门优先自动曝光、移动捕捉功能

ISO感光度(标准输出感光度)

自动/多模式自动/户外/多云/白炽光/光管/手动设定/细节;白平衡包围

自动/程序平移/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场景(短片、肖像、运动、风景、夜景, 扭斜校正)/"我的设置"

连拍的图像数量(图像大小:RAW)

降噪功能打开或关闭(弱):4幅图像,降噪功能打开(强):3幅图像

M-增强连拍(1组)的图像数量

仅包括镜头单元:263克(不包括镜头盖或连接器盖)

镜头安装在机身上时:423 克(不包括电池、存储卡、肩带、连接器盖或镜头盖)

S10镜头单元详细规格表:

正常拍摄:约30 cm至无限远

微距拍摄:约1 cm至无限远(广角);约4 cm 至无限远(远摄);约1 cm至无限远(变焦微距)

7组11片(非球面镜片:4片4面)

3.0倍光学变焦;4.0倍数码变焦;约5.7倍自动调整大小变焦 (VGA)

CCD多点自动对焦和单点自动对焦;手动对焦;抓拍;无限远(焦点锁定及自动对焦辅助)

图像感应器偏移图像稳定器

180 - 1/2000秒(快门速度的上限和下限视拍摄模式和闪光模式而定)

TTL-CCD采用多重测光(256区)、中央重点测光以及点测(自动测光锁定)。

程序自动曝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手动曝光、快门优先自动曝光、移动捕捉功能

ISO感光度(标准输出感光度)

自动/多模式自动/户外/多云/白炽光/光管/手动设定/细节;白平衡包围

自动/程序平移/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场景(短片、肖像、运动、风景、夜景, 扭斜校正,变焦微距)/"我的设置"

连拍的图像数量(图像大小:RAW)

降噪功能关闭:5幅图像(低于ISO800),4幅图像(ISO800 或更高);降噪功能打开(弱或强):4幅图像

M-增强连拍(1组)的图像数量

仅包括镜头单元:161克(不包括镜头盖或连接器盖)

镜头安装在机身上时:325克(不包括电池、存储卡、肩带、连接器盖或镜头盖)


● 理光GXR:微型可换镜头单元DC

Mirco 4/3系统数码相机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称谓:“微型可换镜头DC”,那么对于理光GXR,应该称之为“微型可换镜头单元DC”。

GXR沿用了接受度很高的理光GRD系列的经典外观设计,不过个头要大上一圈,操控按钮布局也和GRD系列十分相似,这里我们采用理光GRD II和GXR进行了对比。

理光GRD和理光GRD II多角度对比(个头大的为GXR)

从上面GXR和GRD II的对比图也可以看出,GXR比起极其小巧便携的GRD II只是高度上的差距略为明显,长度和厚度的差距非常细微;再看官方数据:理光GXR的三围尺寸为113.9(长)×70.2(高)×28.9mm(厚),而理光GRD II的三围尺寸为107(长)×58(高)×25mm(厚),两款相机的三围尺寸差距也是很小的,GXR的便携性由此可见一斑。

注意右图正中间的拨动按钮,更换镜头单元时需往右拨动方能拆掉
A12镜头单元内置遮光罩,如上图
GXR内置闪光灯(左);A12镜头单元与S10镜头单元(右)
GXR的外置闪光灯和外置取景器接口(图右)

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GXR的A12镜头单元有些长并且无法收缩,这造成不方便塞进衣兜里。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将A12镜头单元拆下放进一个衣兜里,GXR机身放另一个衣兜里,你会发现随身携带GXR如此轻松。对于拆卸和安装镜头单元是否方便的问题,大家完全不必担心,以笔者刚使用GXR时的经验来看,几乎闭着眼都可以拆装,并且由于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引擎全部密封在一起,完全不必担心拆装镜头时进入灰尘,这是单反和Mirco 4/3系统数码相机都不具备的优势。


● 理光GXR:一如既往的优秀操控性

熟悉理光GRD系列数码相机的用户应该都知道,该系列在同样定位的DC中优势主要体现在三点:“高画质、便携、操控性优秀”。如果你用过理光的GRD系列数码相机,GXR的操作你将轻车熟路;如果你没用过理光的GRD系列数码相机,GXR的便捷的操控性同样能让你快速上手。而GXR之所有拥有便捷的操控性,根本原因来自GXR丰富而直观的菜单、丰富而合理的按钮布局以及快速的系统响应速度。

GXR的MENU/OK菜单沿用了理光的经典菜单布局,丰富而直观,GXR所有的功能和参数设置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一些常用参数和功能可通过点击GXR机背的ADJ按钮进入快速设置界面,默认设置如下,你也可以通过MENU/OK菜单中的自定义按键菜单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对默认设置进行改变。

更加直观的DIRECT快速设置菜单:

GXR还提供了一个以缩略图显示的快速设置菜单,点击机背的DIRECT按钮进入,默认设置参数如下。

通过GXR机背的DISP按钮,可对GXR的拍照界面进行设置,可打开或关闭九宫格、电子水平仪、直方图等,如下图。

将GXR的顶置拨轮拨至SCENE处,便进入录像模式,点击DIRECT按钮可进入快捷设置界面,如下图左。也可通过MENU/OK菜单进入详细设置,打开后可看到GXR共支持三种分辨率格式,如下图右。


除了上述操作按钮及相对应的菜单之外,GXR还具有Fn1、Fn2两个自定义按钮,顶部拨轮还有MY1、MY2、MY3可自定义设置,最大化的方便了个人使用习惯。


● 理光GXR+A12镜头单元成像测试:

理光第一代定焦专业DC GRD以成像锐闻名,然而高于ISO 200以后就出现明显噪点令很多用户难以接受,这造成许多用户改用黑白模式拍照弥补高ISO噪点明显的不足,却因此发现GRD出色的黑白照表现能力。不过总使用黑白模式弥补高ISO噪点明显也不是办法,理光经过两代的升级,直到GRD III才终于能在ISO 800下也能有不错的控噪能力。然而受限于1/1.7英寸的小画幅传感器的成像能力,ISO 800已经达到了所能承载的极限,只有使用更大画幅的传感器才能突破这一瓶颈。因此,GXR的诞生可以说也是理光出于自身发展考虑的必然产物。

据笔者的使用来看,GXR+A12镜头单元在高ISO下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即使调至GXR+A12镜头单元最高可达到的ISO 3200,其噪点依然控制得均匀而细腻,拿摄影界的行话来说:“ISO 3200也完全可以出片”。

GXR+A12镜头单元拍摄1倍大小的增强型ISO12233分辨率测试卡:

F2.5(点击可看原图)
F4.0(点击可看原图);F11(点击可看原图)
F4.0时中心垂直方向截图(左);F11时中心垂直方向截图(右)
F4.0时中心水平方向截图(左);F11时中心水平方向截图(右)

各感光度100%截图对比:

从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到,GXR+A12镜头单元的高感控噪表现相当优秀,即使在高达ISO 3200时,噪点依然控制得均匀而细腻,色彩还原度和饱和度也保持着高水准,这大大强化了GXR在弱光下的手持拍摄能力。

自动白平衡与手动白平衡成像对比:

从上面的白平衡对比截图可以看出,GXR+A12镜头单元在自动白平衡时略微偏绿,不过整体表现和手动白平衡差距不大。


● 理光GXR+S10镜头单元成像测试:

看完GXR+A12镜头单元的成像表现,或许大家会跟笔者一样,完全无视S10镜头单元的存在。事实上,S10镜头单元的虚化背景能力和高ISO控噪能力确实无法与A12镜头单元相比,这主要是因为S10镜头单元采用的1/1.7英寸CCD,而A12镜头单元采用的APS-C画幅的CMOS,起点就已经不再同一水平线上。

不过,无视S10镜头单元的存在显然太过绝对,S10镜头单元24-72mm的焦段相比而言更具实用性,由于采用了理光最新的控噪处理系统,其控噪能力也有所提升,而小巧的体积与GXR机身组合起来更方便携带,并且价格便宜不少。可见,S10镜头单元的存在还是有其价值的。

GXR+S10镜头单元拍摄1倍大小的增强型ISO12233分辨率测试卡:

F3.5(点击可看原图)
F5.5(点击可看原图);F8.8(点击可看原图)
F5.5时中心垂直方向截图(左);F8.8时中心垂直方向截图(右)
F5.5时中心水平方向截图(左);F8.8时中心水平方向截图(右)

各感光度100%截图对比:

ISO 800(点击可看原图)

和A12镜头单元相比,S10镜头单元的控噪能力显然要逊色不少,不过与相同定位的数码相机相比,GXR+S10镜头单元的控噪能力还是不错的。从上面的截图可以看出,S10镜头单元主要依靠牺牲成像锐度来降低噪点,因此即使在ISO 3200时噪点也不明显,色彩还原度也比较准确,但锐度下降得非常厉害。

自动白平衡与手动白平衡成像对比:

从上面的白平衡对比截图可以看出,与A12镜头单元不同的是,GXR+S10镜头单元的自动白平衡略微偏黄,但整体表现和手动白平衡差距不大。


● GXR+A12镜头单元样片集锦(雪景)

样片未经任何处理,可点击查看原图,保留原始EXIF信息。

● GXR+A12镜头单元样片集锦(美食)

样片未经任何处理,可点击查看原图,保留原始EXIF信息。


● GXR+A12镜头组件样片集锦(黑白照与夜景)

样片未经任何处理,可点击查看原图,保留原始EXIF信息。

● GXR+A12镜头组件样片集锦

样片未经任何处理,可点击查看原图,保留原始EXIF信息。


● GXR+S10镜头组件样片集锦

样片未经任何处理,可点击查看原图,保留原始EXIF信息。

● 如果足够便宜,GXR的一切缺点都不复存在

如果你仔细看完了前面的评测,对于理光GXR的优缺点将会了然于胸;如果你对GXR的优缺点还是有一些不明白,不妨看看下面笔者作的总结。

?搭配A12镜头单元的GXR,画质甚至已经超过诸多数码单反搭配低端镜头的表现,尤其是高感光度成像;

?有着单反无法比拟的便携性,相比微型可换镜头DC,GXR的便携性也略占优势(主要体现在机身更薄,镜头单元拆装更加方便);

?GXR的镜头单元拆装异常方便,稍微熟悉点完全可以闭着眼操作,不必再小心翼翼的对准镜头触点;

?由于GXR的镜头、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引擎全部密封在一起,你再也不用担心拆装镜头时进入灰尘;

?有着继承于理光GRD系列DC的优秀操控性和机身手感,3英寸92万像素的LCD显示屏效果极佳。

?搭配A12镜头单元自动白平衡略微偏绿,搭配S10镜头单元自动白平衡略微偏黄;

?搭配A12镜头单元的自动对焦速度有些慢;

?由于A12镜头单元个头较大并且无法收缩,当安装在GXR机身上时想塞进衣服兜里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见理光GXR还是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缺点,好在这些缺点都可以弥补:采用手动白平衡可弥补自动白平衡的偏色问题;采用手动对焦可弥补搭配A12镜头单元的自动对焦速度有些慢的问题;把镜头和机身分开可解决塞不进衣兜的问题。正如本页小标题所示:如果足够便宜,GXR的一切缺点都不复存在。

}

作为摄影爱好者,出门旅行随身带个三脚架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己身为一个玩相机年头超过二十多年的资深摄影爱好者十分清楚这个必要性。也深深的为这个问题苦恼过,每次出门采风前都对着整包的单反机身、广角镜头、长焦镜头。以及三脚架都要头疼很久,感觉哪个都舍弃不下,犹豫来犹豫去,最终还是把所有可能需要的装备都带上,把整个摄影包塞得满满的背着出门。整套装备的体积和重量可想而知,是非常的可观,一路跋山涉水,自己累得半死,可是每次可以拍到满意的片子,所有的辛苦都值回来了。

三脚架是在拍摄时可以起到一个非常好的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风景拍摄时,拍摄夜景或是曝光时间过长的白天特殊景致拍摄时都需要用到三脚架,我们手部的稳定性和防抖动性因人而异,但是我想任何一个玩了一整天的摄影爱好者们在身心已经非常疲惫的情况下还能仅仅靠双手拿着单反拍夜景拍到非常棒的夜景的片子。这个结论也是我在一次记忆非常深刻的经历中体会出来的。

风光摄影,是不是一定要靠天吃饭?这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但你期待的天气,不一定都会出现。我们要做到的是拍摄主题和构图合适情况下,利用好手中的相机和必要的摄影附件,比如三脚架和滤镜系统,拍出不一样的作品。现在飞侠来几张对比,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摄影师眼前的场景和所描绘的画面。这些都是离不开摄影附件的配合。趁着天边有光线的时候,使用中灰渐变滤镜斜压,增加天空的层次。捕捉到了“温馨”的一幕。

摄影与三脚架的关系,不同的人群自然有不同的回答。这好比抽烟与不抽烟的,烟瘾大和烟瘾下的,如果问:你出门旅行有必要携带香烟吗?不抽烟的,不仅不会携带,而且墙裂反对;抽烟而且烟瘾大的,香烟就是他的口粮,出门旅行什么都可以拉下,但是烟是万万不可不带的,而且必须带足;抽烟但烟瘾小甚至可抽可不抽的,携带亦可,不携带亦可。

三脚架对于摄影爱好者,就是自己如影随形的小伙伴。对摄影爱好者而言,高画质是孜孜不倦的追求。而这个追求,就必须找虐。比如,走哪儿都带着相对笨重的三脚架。

既然都摄影爱好者了都,三脚架绝不仅仅一枚。买三脚架,摄影界都在流传“买到第三个脚架才知道前两个都是白买了”这句话。事实上也如此。比如我自己,刚爱好那会儿,是国产科漫,爱好一会儿后是思锐,后来是金钟,再后来是曼富图,目前是马小路。当前常用的自然是后两个:从居住地出发自驾旅行,携带自然不成问题,那就带着很重、但是稳定性强悍的曼富图(老款190系列,铝合金三节的),如果是落地后自由行,那就是马小路,碳纤维反折的。这个使用频率是最高的。

特喜欢风景拍摄,且估计也是用单反的主。我给你的建议是:脚架的选择,首先是不能太重,重了真是超级负担(比如我的那个曼富图),但是,也不能太轻!重量本来就飘飘的脚架,你在野外拍摄稍有风吹草动它就跟着动,还拍啥呢?还有一点就是,你选的脚架,最好是能与你的摄影包想匹配,这样你才可以方便的携带着脚架爬山涉水拍风景。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推荐我已经使用三年了的马小路MT-2541T 碳纤维反折旅游三脚架(套装)——重量适中,稳定性不错,云台超级好用,反折后捆扎在摄影包侧,匹配刚好。

太有必要了。既然是摄影爱好者出门旅行,那也一定是为了拍摄出好的作品,和一般人的旅游一定不是一样的。摄影爱好者,出门需要带的东西可是真不少,除了旅行必须的个人用品外,器材设备真真的太多了,照相机最少一台,镜头有的爱好者就不止带一支吧,滤镜,闪光灯什么的啊,一个沉甸甸的摄影包。东西都带了,为什么不带三脚架呢,其实它是出了直接拍摄设备里,最有用的。

三脚架,在旅行摄影中尤其重要,却常被人忽视。认为没必要带,可以到吗,真正的老摄影师出门必带的就是它。这也是为什么双肩背摄影包会单独给三脚架一个位置呢,不管是内部仓位还是外部绑挂。三脚架的作用是稳定相机。在外拍摄时,因为天气,时间等原因常常需要守候,这时将三脚架和相机架设好,设置好各种参数,等时机一道立即拍摄。

还有对于一些拍摄技巧的运用也离不开三脚架的支持。例如,拍摄溪流丝质般的感觉时,就需要架设好机位,长时间曝光,这时手持拍摄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因为没带三脚架而错失拍摄美景的机会,摄影爱好者出门旅行还是带上三脚架吧。

对于摄影爱好者出门旅行是否有必要带三脚架的问题,我看了许多的网络上的讨论,带与不带都有各自的说法,我认为这些建议都是摄影爱好者们长期经历实践过后的有感而发,非常的具有借鉴价值。我个人认为,三脚架是必须要有的,至于带不带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和家人或者朋友出门旅行,讲究的是一种旅行的乐趣,并非拍照本身,所以不建议带三脚架,简单随性的拍摄反而充满了旅行的情调和快乐。

如果是要创作自己的作品,对于拍摄风光来说,有了三脚架,拍摄的题材和风格会得到一定的扩展,比如白天可以拍摄正常光线下的美丽风景,而到了黄昏或者晚上,光线强度的等级下降很多,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三脚架拍摄慢门类型的作品,这样的照片会比白天拍摄的照片具有更加不可思议的效果,从而创作出独具一格的风格照片。

拍摄前就制定好拍摄计划,如果确实需要带三脚架,我的建议就是把三脚架与摄影背包结合起来,就是说背包要有挂三脚架的地方,三脚架尽量购置体积小重量轻的,比如铝合金材质的(如果你是土豪,可以考虑碳纤维的三脚架),这样,小巧的三脚架重量适中,挂在背包上会减轻身体的负担,既方便了携带,又可以为你的拍摄提供助力。

三脚架虽然带着很累,但是在比较特定的拍摄地点,可能会让你的胳膊暂时腾出来,休息一下。可能突然来了一个电话,看看朋友圈,也能更加潇洒的刷起来。这样一来,三脚架从“累赘”,就变成了帮手。特殊效果拍摄,比如慢门、夜景拍摄、风光都是需要用到三脚架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用三脚架不仅稳,而且往往能获得最好的构图。不否认有些摄友的手持功夫很好,但是如果长时间的端着重重的单反,总会有累得发抖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必须要用三脚架了。

如果是独自旅行,每到一处,可以用三脚架完成自拍或者把自己当成风景中的一个元素,非常好。很多摄影师没有自拍的习惯,这是遗憾的。我觉得,摄影是真的应该好好拍拍自己,可以不是直愣愣的看着镜头。可以把自己拍摄成风景中的主角。至于买什么样地的三脚架,可以选择材质比较轻的碳纤维三脚架,或者小的八爪鱼都是比没有三脚架要好得多。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反相机三脚架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