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龙港镇天气预报人民路哪里卖渔具店-急急急

我是一个俗气至顶的人,

这是最近网上比较火的一段情话,面对着你我可能说不出这段情话,但是我可以带你去看那些高山与大海,和你一起看遍这世界的美景。你要问我最近的地方在哪里,我会告诉你在温州的苍南,这里有一场山海之约等着你。

苍南县属于温州市,因位于玉苍山的南面所以被称为苍南,苍南县是浙江省地图版块的最南端,再往南便是福建省的福鼎县,苍南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动车高铁始发权利的县级高铁站,可见这里的位置不一般。苍南县是东海之滨,雁荡山余脉,所以这里的旅游资源也是十分丰富,有山玉苍山,有海炎亭、渔寮、棕榈湾,有古村叮步头村、碗窑古村,有工业小镇矾山镇,有新农村旅游项东村,有民族风情岱岭畲乡,有山水风光莒溪大峡谷;多变的风景,汇聚于此,这里适合周末自驾游,看山看海,逛古村吃海鲜,有文化有美景,跟着我的脚步,去苍南赴一场山海之约。

在大家的印象中温州人都是非常的有钱,然而苍南曾经却是全国的贫困县,而且这里的人口众多,人均占地仅为一平方米,在这样一个拮据的县城,却也是才人辈出,拥有传奇的状元故里。

项东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城东南18.7公里的钱库镇上,项东村与项西村原为一个村庄。最早称瀛桥西堡。这里就是我所说的状元故里,为什么这么说呢?南宋四年这里出了一位武状元项桂发,著有《皇华集》,其孙项伯文著有《云林集》。到明洪武十七年项恒中武举人。永乐二十一年项佑及其从兄弟项律同举乡试。此后,明宣德、成化、崇祯年间有贡生项亘、项英、项瑞登。据历史记载从唐代到清朝的1283年间全国一共诞生了777位的文武状元,普通的村子里出了一位状元,这个比例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如今全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里也是不例外,项东村这里人杰地灵,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环境也是非常的舒服,项东村四面环河,村内也是河道蜿蜒,坐着小船游览村子,也是别样的视角。

村子外围的河道还算蛮宽裕的,游船价格却是非常的良心,五十块钱一条船,最多可坐八个人。

两岸风光也不同,一边是现代村庄的新面貌,石桥栈道,彩绘壁画,还有一些特色保留的古老建筑,另一边的乡野气息的氛围,农田原野,沼泽和水岸,时不时会有水鸟跃起腾飞。

因为苍南这边也有不少的畲族人家,村子的外墙上还有有不少关于畲族文化的彩绘。

除了畲族文化,很多的小地方都有不同主题的彩绘,走在路上也是十分的有趣。

项东村除了是状元故里,在新中国时期这里也是有名的手工家庭企业,项桥日用制品厂,曾经是村里的龙头企业,那个时候父母辈所使用的塑料粮票就是在这里生产的,如今在原址上翻新重建,现在是村里的文化客厅资料史记馆。

资料馆里摆放着的一些旧物件,在资料馆里还能了解到很多关于项东村的故事,村子的历史发展,状元的人家故事,已经现代的规划设计,如果你来到项东村游玩,建议先来这里看看。

工厂的原址外墙,只是翻新了而已。

现在村子里仍然可以看见有几家这样的日用品家庭工坊和工厂。

整个村里非常的干净整洁,充满着生活气息,除了现代化的建设,也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建筑,旧城墙老牌楼,民国时期的门牌,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和建筑特色。

项东村的整体环境很舒服,这里有古老和现代的融合,多种文化交杂在一起,不同于江南水乡古镇的温柔婉转,这里拥有古村的现代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时代的产业变迁,不同的游览方式。

蓝天白云,老人们悠闲的在村子里散步,看着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也并不会觉得陌生。

路边还有村民晾晒的笋干。

魁元阁,这个让我想起了南京夫子庙里的魁星阁,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吧,魁有第一的意思,元其实也有第一的意思,村子里有这样的建筑,也都是因为这里出了一位状元。

我特别喜欢项东村的这个河畔,悠悠安然。

如果你是自驾来苍南旅游,不妨来这里看看,人杰地灵,感受不一样的文化特色。

04欢迎来到西沙 炎亭沙滩

 从项东村出发,我们继续前往炎亭,炎亭是一个小镇,却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镇,这里是中国梭子蟹之乡,据说出产的梭子蟹品质很高,外贸到日本都是属于免检产品的。

我们路过了一个海鲜加工厂,这个季节没有梭子蟹,但海边仍然是不缺鱼的,工厂里晒着很多的小鱼干,也有不少在出售的,还有很多的包装鱼类零食,可以现场品尝,我们买了一些。

这个鲳鱼厉害了,被切成了十八块,而且还没有断,是相互连接着的,这些鱼里面,我最喜欢鲳鱼晒成鱼干之后的味道,比新鲜的还吃多了。

到达炎亭之后,车子是进不去的,只能停在外面,然后步行穿过一条有点类似步行街的地方通往沙滩,看着这些建筑,说不上是哪里的风格,因为这里是海边,我觉得更像是福建那边的风格,但又不是完全那么像。

这是一条充满诱惑的步行街,两旁是各种小吃和海鲜餐厅,现炸的鱼饼,闻着就是非常的香,还有炸虾姑、炸大虾,各种鱼干,看着这些美食肚子就已经是咕咕叫,赶紧买上一些尝尝,现炸的这个鱼饼真的是超级的好吃,推荐你来尝尝哦。

继续往前,步行街会穿过一座城楼一样的建筑,原来这个地方叫做西沙村,这个城楼是文化礼堂,穿过文化礼堂就能看见炎亭海滩了,前面依然还有一小段的步行街,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环境,我还真以为我来到了西沙,那个神秘又熟悉的地方,听说西沙也有游轮旅游,我相信不久后我能去到真正的西沙,那么今天就先在这个西沙玩玩吧。

今天的天气还是非常不错的,海滩上有不少的游客,沙滩上是一排的沙滩椅和太阳伞,可以休息闲坐的,标牌上写着是收费的,但是我们坐在那里休息的时候,也没有人过来问我们收钱的。

来到温州的第一天,很幸运见到了晴朗的海边,虽然海水依旧泛黄,但这在东海也是摆脱不了的,但是却也阻挡不了我对大海的爱,这样的天气状况,真的可以说是非常的好了,离碧海蓝天也就差那么一点点而已。

沙滩上有一条长长的浮桥通向了大海,怀着好奇的心理,走到前面去看了看,这个有点像是码头,对,应该说是流动的漂浮码头,码头上停靠着一些船只,可以提供出海服务的,问了下好像是两百八十元坐船出海兜一圈。

这里的沙滩,虽然有些的粗糙,但还算是蛮干净的,据当地人介绍,原来在之前炎亭的沙滩也是非常细腻的,但是因为在海里建造了一个什么堤坝之类的东西,海浪回旋打不出去,沙滩就变的不再细腻,政府在考虑要不要把那个工程给拆掉,所以啊,美丽的景色,还是需要靠我们来保护的。

炎亭有多美,就在不远处的那个小岛,航拍竟然是心形的,太浪漫了有木有,而且周围的海水还呈现着两种不一样的颜色,如果不是亲眼所在,我肯定不会相信这张照片是在国内拍的,是在温州苍南拍的。

换个角度,在平行的方向,我们看到的心形岛其实是这样的,并没有多少的特别,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航拍的魅力。

炎亭海滩也被誉为国内的黄金海岸,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海滩长度800米,宽度200米,作为海滨浴场来说,这个面积也是非常的大了,这个季节的温度下不了水,游客们就只能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海水的湿润。

海滩的尽头停靠着两艘大型渔船,现在禁渔期,无法出海,渔民利用这段时间修修补补,正在给渔船重新刷油漆呢。

不远处的海上也是停着一些渔船,看上去有些老旧,在以前包括现在,渔业都是炎亭的主要产业,这里的居民生产生活都是离不开这片大海的。

大海需要我们的保护,不要将垃圾丢弃在海边。

悠闲悠闲的可以在沙滩上逛上许久,从白天到夜幕,没有黄昏与日落,海浪的拍打声逐渐变得响亮。

今天的晚餐就在炎亭解决了,刚刚我们进来的那条步行街上有很多的餐厅,外面摆放的海鲜品种也都差不多,没人来推荐了,这次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选定一家,好在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来到炎亭,才发现鱼干原来这么好吃,各种小鱼,切片晒成干,然后再蒸熟,就可以吃了,真的超级好吃,推荐你来炎亭一定要记得品尝一下,满满的一桌都是海鲜,依然超级的满足,鱼饼和鱼丸汤也是在温州海岸吃饭必不可少的菜品,这个季节是禁渔期,没有新鲜的梭子蟹,聪明的劳动人民也有余粮保存,虽不及时令,但也是非常的鲜美,各种螺类,香螺、辣螺、蛏子、淡菜,都是各大肥美,白色的小鱼有点像是太湖的银鱼,却是海鱼,忘了是叫什么名字,老板有介绍过的,多春鱼,春多鱼,还是什么,反正肉质紧实,非常还吃。

吃完晚饭,我们回到了苍南县城,住在万顺大酒店,算是苍南不错 的星级酒店了,外面是苍南县城热闹的街景,周边也有很多吃的。

05深谷幽幽,溪水叮咚 叮步头村

吃完早餐,我们从酒店出发,车子向着山林里开去,蜿蜒曲折的山间道路,也是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路上的风景还是不错的,融入到了大自然的环境中,心情自然是非常棒的。今天我们来到的第一站,叫做矴步头村,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难念呢,其实这个村名还是很有历史的,矴步头原名古鳌头,意为温州第三条大江鳌江的源头,村庄沿莒溪和清水溪两岸而建,东为矴步头老街,西为矴步头新街,东西两边横跨溪水建有一条长长的石矴步桥,后来改称村名为矴步头,意为建在矴步桥两头的村庄,据说最早刻在立碑上的是碇埠头,但后来也无法考证。

矴步头村属于桥墩镇,距离苍南县城23公里,在古代的时候,矴步头是浙南山区与闽东的交通要道之一,有多条古道在此交合,跨过矴步分叉开来,可以直达温州、平阳、泰顺,沿莒溪往前可达文成,也可以到达福建的福鼎、寿宁,所以矴步头村还有“两省四县通衢”之美誉。

下车的时候,虽然是艳阳高照,热气逼人,但是周边的环境已经是“深山老林”,周围非常的原始,高山森林,除了这个村子,就只有那条进山的路,却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村子非常的安静,因为我们的到来突然变得喧嚣。沿着乡间的石板路,我们先去老街看看,篱笆院墙内的玉米杆子,仿佛回到了家的那种感觉。

一碗肉羹,来自古村的味道,这条横幅非常的显眼,给人非常温暖的感觉,肉羹是温州这边的特色美食,在苍南自然也是不会例外,一碗肉羹家的味道,家和古村,两者相比较,原来是暖暖的情谊所在。

传承,这是悬挂在古村老街上的灯笼,古朴的木制老楼,红色的搭配是那么的抢眼,味道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传承这个东西很难讲,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多少的年轻人愿意去学习传承。

老街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南北走向,一头连接矴步,一头通向去往碗窑的道路。街道不宽也不长,全长只100余米,街面用不规则块石铺设,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据说清代后期至民国期间,这里可是浙南山区茶叶与烟叶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如今的老街,两旁依然是商铺,不过全是特色小吃,没有从前的朴素,却更加符合旅游的角度,美味的小吃不但可以品尝,而且还可以亲眼见证他们的制作过程,好吃有趣,这更是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豆花、烧饼、糕点、豆腐~~~~~小伙伴们已经被街上的香味诱惑的走不动道了。

纯手工制作的豆干,据说每天对的产出是有限的,卖完就没有了的,豆干软软的不像我们平常吃的那么干硬,豆香味却是非常浓郁。

堂光饼,是一种小烧饼,放在炉子里烤制的,但不是那种里面在烧炭的炉子,而是先将烧饼贴在炉壁上,然后将炭火再放到炉子里去烤,烤制结束再把炭火取出,有点像是焖炉的样子。烧饼分为咸的和淡的,推荐咸口的,里面夹杂一些猪肉,非常的还吃,这个堂光饼还是有故事的呢,看见烧饼中间的小孔没有,据说当年戚继光打仗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命令战士们将烧饼串在绳子上,挂在脖子上方便食用,于是烧饼中间的小孔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这个你知道又是什么饼吗,其实这是月饼,是不是很惊喜,完全和我们印象中的月饼不一样,矴步头村属于桥墩镇,而桥墩月饼却是非常的有名,月饼是咸的,里面有猪肉、香葱、果仁、糖冬瓜,是不是觉得比你印象中的五仁月饼还要可怕,其实没有,这个月饼还是蛮香,就是吃多了会有些油腻,而且月饼非常的大个,一家人一个估计也已经够吃了。

古村的味道,溪水叮咚。

走完老街,我们看到的便是这座矴步桥了,什么,这也叫做桥?或许对于没有生活在农村或者没有见过矴步桥的朋友来说会有些疑问,是的,这就叫做桥,就是由这些石墩子组成 的,其实矴步桥在江浙一带还是蛮常见的,山区地带多溪流,以前的造桥可是要花费不少财力人力物力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便有了这样的矴步桥,取材简单,山里就有,而且成本也低,将花岗石横跨溪流铺就展开,人们就可以在上面通行了,而且水流不会受到阻挡,即使遇到洪水也能保持,方便又实用。

为什么是一边高一边低呢,这是告诉大家谦让的道理。

还不快来体验一下,走在桥上,你的视线就会不自觉的盯着这些石墩前进,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踩空了过去。

矴步桥的旁边还有一座现代的桥梁,现代的虽然效率更高更方便,却不及传统来的有味道。

溪水潺潺,河滩很浅,初夏的季节,温度却不低,阳光肆虐,小朋友们早就跑到溪水里去撒欢了,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另外一侧青山绿水,却是安静。

走走停停,闲庭信步,在矴步桥的这边有新发现,原来古村内还保留着不少的老房子,而且很规整,很适合拍照。

广昌古宅,这是村子里保留下来最完善的一处古宅了,广昌并不是一个人名,而且茶的品牌,刚刚前文有说,矴步头曾经是茶叶的重要贸易集散地,聪明的人早就有了品牌意识,广昌牌茶叶也是这里最大茶商,村子里的不少建筑都是以广昌来命名的。

走进大门是一方小院,大门旁的小屋内还有人家居住,前方是一排房屋,却还看不到内部的情况。

走入第二进的宅门,眼前才是真正的住宅,这是浙江地区传统的老房子了,我小时候在外婆家还住过呢,我一直搞不懂的是为什么北京的那些就叫四合院,而这样的却不是,明明也是四方的封闭式建筑,四周都是房屋可以住人,而且这边还是两层式的。广昌古宅非常的大气,一看就是豪宅,院子里都是用石板铺就的,平整干净,一般人家都是泥巴地的,建筑面积也算是很大的,毕竟这里是深山里面。

游客忽然的闯入,给古朴的老宅平添了几分意境,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融,这里又充满了活力。

雕花的木窗,其实古宅内还有很多的细节,古代的建筑体现的精致细节是现代高楼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工匠精神。

老街转了一圈,古朴的味道,美食的味道,老宅古建,这是周末度假的好去处,盛夏的世外桃源,避暑还不赶快来这里。

06苍南小九寨 莒溪大峡谷

离开矴步头村,我们的车子往外开,却被路边的指示牌吸引了,莒溪大峡谷,本没有在行程里的安排,反正路过就顺带的就去看看喽,结果,这里却成为了我最喜欢的地方。

这里是峡谷风光,因为景区还没有完全建好,所以车子开不进来,只能慢慢的步行进来,谷底的溪水非常的清澈,清澈到已经变换出了美丽的色彩。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有一点点,越往里走,水潭越是扩大,颜色也是更加的有层次感。

走到一处转角,巨石旁边的碧绿水潭,确实被惊艳到了,原来在苍南还有这么美的地方,而且之前也没人告诉我们,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你永远不知道前路的风景是如何的。

再往前也是峡谷的风光,此刻正当午,炎热的天气,在峡谷里吹吹风也是蛮凉快的,我们没有继续往前走,因为还要赶回镇上吃午饭呢。

这里的山,我倒不陌生,浙江有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这里的水却是非常难得,好像走进了四川九寨沟的美景里。

阳光下的碧波闪闪发亮,碧绿的颜色,非常惹人喜欢。

这里没有其他的游客,所以非常的安静,对于山水风光,我一直都是比较喜欢浙江的山水风光,一方面浙江的山水确实不错,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我自己的偏心了,因为我就是浙江的。

07大山的传承 碗窑古村落

碗窑古村落,这是朋友推荐来的地方,同样位于桥墩镇,我们吃完午饭,重新回到里这里的山林间,今天的天气正是非常的不错。

脚下是深深的沟壑,想要进村,首先还是要跨过一座长长的桥梁,对面的桥上,放牧的大爷正在赶在羊群往前走,仿佛来到了一个隔世的世界,回归大自然的最本真的状态。

羊群在河谷里悠闲的享受美味,刚刚在桥上可能看不清,现在在绿草地上的黑色羊群,能看到了吧。

现在应该是枯水期,河谷里的水流就只有这么小小的一支,宛然曲折的奔流向前方,可是河谷的纵深和横跨都是那么的宽广,这里曾经应该也是一个大河流。

跨过桥梁,走过一段弯曲的路,碗窑古村是深藏在山坳里,古村坐落在山腰上,山脚下是村口的石碑,经过村口,需要登上一段长长的石板阶梯,才能到达村子的内部。

走进村子,老房子保存的还算完善,石头堆砌或用泥巴糊墙或直接裸露,瓦片的屋顶,这也是多雨浙江的特色屋檐,村子就在山林间,错落有致,我喜欢这样没有规则的安排。

有的老房子也被改造成为了茶室,环境非常的舒适,青山绿水,空气很清新,约上朋友品茗闲坐也是极好的。

青草悠悠,石迹斑驳,拾阶而上,村子的古朴,就在这里体现了出来 。

碗窑古村,顾名思义,这里有烧制碗的窑,以前的碗都是瓷器,所以这里也是生产瓷器的地方,在清代的时候,这里的青花瓷器可是非常的有名,远销海外,瓷器行业非常的火热,所以整个村子都是因为这样才发展起来的,慢慢的现在保留下来的也都是关于瓷器的。村子里依然还有匠人在制作瓷器,不过这些我们能看到的,大多也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一种表演的形式,也有一些游客可以参与的互动,DIY学习和制作,这也是大家现在都喜欢的动手创意设计。

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出现碗窑古村落呢,据说是因为这里的黏土特别的好,非常适合制作瓷器,最早的村民还是从福建那边迁居过来的,慢慢的越来越壮大,就有了古村的这样规模。

溪水潺潺从山间流下,经过了古村,被人们利用了起来,水流的高低落差,因此产生了力量,带动了水车,水车带动了杠杆原理的木锤,捶打黏土,黏土是只用瓷器的原始材料,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仿佛回到了中学时期的物理课。

古戏台,木构建筑,是村子里保存完好的一个建筑。戏台基高2米,面阔4米,通高8米余,四角立柱,平面呈方形,有后楼筑设。屋面盖瓦,歇山造,外观呈亭台状,造型典雅精致,顶面藻井留有戏曲故事彩画。戏台前为天井和三官庙,庙内藻井等装饰同样完好精致。该戏台于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龙窑,这可是村子里最为出名的一个地方,联排的窑洞,都是烧制瓷器使用的,绵延长度有几十米吧,从上至下占据了整个山坡,可是非常壮观的景象,黑漆漆的窑洞,也是可见曾经这里的瓷器产业是多么的壮大繁盛。

依照山势慢慢的往上爬,依次参观了碗窑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曾经繁盛虽已是过去,现在古村落发展旅游,也是文化带动旅游,这里的环境也是非常棒,还是值得一来的。在村子的最上面,这里是一条小型的商业街,各种美食和美味,因为这里还是属于桥墩镇,所以我们又见到了这个比脸还大的咸味月饼,烤制的器具有点不一样,不过制作道理都是相同的。

古村内依然还是有不少人生活着的,离开热闹的街区,我们沿着石板路随意的走着,安然的古村,这里有着最生活的气息。

拐角的道路,悬挂着几盏灯笼,远处的老屋错乱的在山间。

小路旁边石缝里也是开满了鲜花。

因为古村坐落在山间,所以在村子里我们可以看见很多这样的石板小道,弯弯曲曲,向前延伸,石板缝里生长了小花小草,非常的有意境。

这是古村内最大的烧窑炉,在村子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身影,整个村子都是围绕着它所建造的,仿佛就是村子的灵魂所在,碗窑古村落嘛,有窑才有村嘛。

这样一个安静的地方,来苍南旅游的你可千万不要错过。

玉苍山是苍南最出名的景区,山海之约,怎么可以少得了山呢,那么这里必属玉苍山。

玉苍山古名“寿山”,传说此山是王母娘娘做寿的地方,众神仙每年向王母娘娘献宝祝寿,因而宝玉堆满山岗,整座山成了宝玉的仓库,故名“玉仓山”。解放后,这里办起了林场,满地苍翠,因此又改名为“玉苍山”。苍南县因位于玉苍山之南,就起名叫苍南。

我们从北门开始进入,这里有个池塘,里面非常多的锦鲤。

开始登山,山脚下路过一个寺庙,叫做三位大仙庙,里面供奉的就是三位大仙,不要觉得好奇,真的就是三位大仙。

山脚下的环境非常的清幽,植被茂盛,溪水潺潺。

山脚下还有一个法云寺,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是佛教“玉苍派”的创建寺,已有将近800年历史。三段祖师开山后于此创立佛教玉苍派,成为全国重要佛教学派之一,至今在东南亚一带仍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法云寺几以经兴衰,于1983年重修,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等建筑,现存大殿的三对石柱基础系宋代遗物,上雕人物、花卉、云纹等,颇为精致。寺内遗留有大小铜钟各一只,大铜钟1300余斤,是明末清初时铸造。

其实北门入口这里并不算真的山脚,因为这里的实际海拔已经在七百多米了,我们是位于山腰之上的,只是需要我们登山的部分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习惯性的称之为山脚。

玉苍山的一个看点,就是这里的石头非常的多,而且造型也是多变多样,你看这个石头,就好像叠在一起的汉堡包。

玉苍山的石头之多,就好像是随意的散落在山间,怪石嶙峋,造型独特,非常的具有看点,而且这些石头上面都有花纹,不是光滑一体。

刚刚看到的那个汉堡包,换个角度从山上看下去,就好像是个人坐在那里。

好汉坡,是一整块非常巨大的岩石,想要挑战刺激的可以拉着铁索从下面手脚并用的攀爬上来,如果不想尝试的,旁边也还有一条登山小道可以选择,个人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还是蛮好玩的,只要上手抓住铁索就没有问题的。

爬上好汉坡,就基本上算是到达玉苍山的山顶了,整个爬山的过程大概也就四十五分钟足够了。

站在山顶上可以环顾整个玉苍山,眺望的目光远一点,还能看见下面的城镇房屋。

我们今天到达玉苍山的时间有点晚了,不过正好可以赶上玉苍山的日落,也是非常不错的。

山顶上有座凉亭,让原来平淡的地方,增添了几分意境,从远处看就像是仙境一样,整个山顶都是漂浮的。

日落十分,玉苍山的游客几乎已经没有了,就剩下我们一群人在这里欣赏了,高山大山,日出与日落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体验项目,今天的日落不算完美,但也是挺知足。

小伙伴给小伙伴在拍照,我给小伙伴在拍照,你在看风景,同样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远处的小人,拉个长焦给你们开,玩的很HIGH ,不过还是需要注意安全哦。

日落黄昏,夕阳西下,这个时候是最适合拍剪影的,画面感非常的强烈,同行的小伙伴已经纷纷的开始凹造型。

往前走,这里的这个栈道也是蛮刺激的,下面是悬空的,栈道是铁栏杆,下面也是铁栏杆,镂空的可以清楚的看见下面的悬崖,我站在上面都有点小激动呢。

栈道的下面就是这样的,直直的可以看见下面的悬崖和森林。

下山的道路,是在悬崖上面开凿的栈道,也是非常的神奇了。

下山之后,从下往上开看,才知道原来自己刚刚是在多么高的一个地方,而且这些山体都是纯岩石的,想想大自然的力量也是非常的强大,这就是玉苍山的魅力所在吧。

因为我们登山的时间也已经很晚了,而且日落的时候在山上拍了很久的照片,等到我们下山之后,已经是非常晚了,天都黑了,这个时候出景区还有一段距离呢,不过好在夏天的天气黑的晚,大致还能看清出景区的道路,所以大家如果来玉苍山玩的话,注意安排好时间哦。

今天晚上我们住在玉苍山的玉华酒店,想着明天早上可以拍日出和云海,山上的雾气很大,酒店还是蛮潮湿的,而且需要注意蚊虫哦。

第二天的天气并不理想,没有看到日出和云海,或许有遗憾下次才会再来吧。

从玉苍山到达矾山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这是在苍南县下属的一个小镇,可以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但是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却是离不开他的,这个小镇叫做矾山镇,在中国以山命名的地区并不少见,黄山市、华山镇、雁荡镇等等,那么矾山又是什么样的一座山呢?矾山镇又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生活中离不开他。那么就跟着我们的脚步去探寻吧。

矾山镇位于苍南县的东南部山区,矾山并不是特指的一座山,重点在这个“矾”字,这个矾指的就是明矾,这里的明矾矿石储量约占世界的60%,中国的80%,被誉为“世界矾都”。矾山属于盆地,其实是一处破火山口,这些储量丰富的明矾矿石就是陆相火山喷发沉积矿床。

明矾又称十二水硫酸铝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明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可用做中药,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还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于净水和做食用膨胀剂,像是以前的油条里就是含有明矾的,但是因为铝元素会在身体中沉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现在油条这些都是不予许使用明矾了的。明矾的作用非常之多,广泛的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各个方面,所以说矾山镇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他的。

在矾山镇上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见这样的烟囱,这是工业小镇的特色之一,矾山镇的矿业开采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整个小镇下面都是‘空’的,是错综复杂的采矿通道,工业小镇采矿冶炼,然而这里的环境却保护的很好,青山绿水,街道上也非常的干净,这是因为从九十年代开始政府就对工厂作坊开始了整治,才有了现在的环境,环境好了才可以发展更多的产业,目前矾山镇也在计划往矿山公园,矿山博物馆等地域特色旅游方向发展。

我们到达矾山镇的第一站就是矾文化体验基地,又叫矾客工厂,这里是温州矾矿原机械厂所改造的,基地划分为集散区、实践区、结晶区、室内活动区等四大区域,同时又包含矾塑体验,矾客手工制作等等趣味性的活动,在基地内我们可以了解到明矾的提炼过程,矾山镇的发展历史,明矾的一些拓展项目,可以说是对明矾的一个全面认识了。

矾塑,是根据明矾提炼技术所衍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创作,将铁丝塑造成各种造型,然后缠绕上不同颜色的丝线,最后将铁丝放到明矾的结晶池中,慢慢的成型。

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个结晶区,作为理科男,化学曾是我最喜欢的学科,在中学的时候我们应该都有操作过这样类似的结晶实验,这也是明矾提炼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矾山镇的明矾主要是采用水浸法,大致可分为采矿、风化、溶解、沉淀、结晶等几个步骤,在矾客工厂内我们可以亲眼看到结晶不同阶段的明矾。

我手上拿的这个就是明矾的结晶啦,透明干净形状也是不规则的,就像是放大版的钻石水晶。

矾客工厂内不但可以了解到明矾的知识和矾山镇的文化,在这里还有一种怀旧的味道,因为是根据老厂房所改造的,保留了七八十年代的砖瓦结构,墙上还有一些生产标语和绘画,仿佛穿越回到了父母亲小时候的年代,在这里拍照也是充满了复古文艺的气息。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半山腰的福德湾老街。

小镇也有历史,在福德湾老街可以充分的感受,这里又叫福德湾历史文化村落,是矾矿炼矾的旧址,老街上的房屋多为砖石结构,是采矿时期工人们所居住的,现在保留下来,改造成为了老街,曾经采矿运输的轨道现在依然可以看到。行走在老街上,这里颇有几分山城的味道,老街在半山腰,蜿蜒的石板路,虽然只有一百多米,但却意味十足,这条老街也是很多名人都来过的,包括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等。

福德湾地名的这三个字,带着书香气,这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老街的下部分保留了传统,特色小吃、历史老店,老街的上部分则是充满了文艺气息,个性礼品、文化邮局;饿了吃完特色肉燕,累了可以来一杯冰爽的仙草,走走停停拍拍照,老街也是可以逛上许久的。

地上的双条铁轨就是以前运送矿石的通道。

这样锥形的烟囱,就是煅烧炉,是矿石风化时一个必不可少的操作。

站在福德湾老街上可以看见整个矾山小镇,这里是有别于浙江其他地区的小镇风貌,一眼便能望尽,错乱的房屋,看上去确实干净整洁,却不曾想这里竟然是世界矾都,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是离不开这里的。

矾山镇除了明矾,这里的肉燕也是非常的有名,在之前我也品尝过几次肉燕,非常的好吃,然而来到这里,我才知道原来肉燕的特殊就在于他的皮是用猪肉做的。采取当天宰杀的新鲜猪后腿肉,反复的捶打成肉泥,再加入番薯粉,擀成薄薄的肉燕皮,就像纸片一样很通透,肉和粉的比例也是非常的讲究,所以肉燕好吃不好吃完全就在这张皮的功夫上。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温州不凡食品有限公司,在这里可以亲眼看见工厂里肉燕的加工过程,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体验肉燕的包制,在矾山镇这样的地方不止这里,在福德湾老街那里也能体验到。

出于好奇,小伙伴们纷纷加入了体验的氛围,乍一看肉燕和馄饨没什么区别,但其实两者之间差异还是蛮大的,肉馅差不多,外皮不同,包法也是不同的,馄饨可能只是放在手心一捏就完成了,而肉燕却是形似一只飞翔的燕子。

自己制作的肉燕,当然是自己品尝了,一碗肉燕晶莹剔透可以清楚的看见里面的肉馅,个头不大,一口一个,外皮非常的Q弹,咬下去的那一刻都会有微微绽开的感觉,不知道是肉燕太好吃还是因为这是自己包的,这样一碗肉燕马上就吃完了。

矾山镇不同于其他工业小镇的体验,这里有一份特别舒服的感觉,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小镇的。如果你是自驾来苍南旅游的,不要错过矾山,来小镇上看看,这样的工业小镇的后现代旅游发展是不是你所喜欢的?

在矾山镇结束之后,我们特意来到了不远处的岱岭畲乡,因为这里的美食非常具有特色,究竟是什么样的特色呢,跟着往下看吧。

排骨芋头汤,里面还加入了当归的药材,还算挺好喝的。

乌鸡汤,里面同样也是加入了药材一起炖煮。

猪蹄汤,畲族的特色美食很多都是这样的汤汤水水,而且都加入了非常多的药材,这个猪蹄汤你猜里面有多少的药材,据介绍有四十多种,药味很浓,很多药材还都是当地独有的哦,猪蹄软糯,一点也不油腻,就是这个药味,或许有的人会尝不惯,我吃了几块猪蹄,还算可以。

乌米饭,这个也是畲族特有的,之前我也吃过几次,真的很好吃,推荐哦。

这里还有一个畲族风情文化园,吃完午饭顺带来到逛一逛,了解下畲族的风情习俗。

进门酒,进门之前先来一杯自家酿造的米酒,味道蛮好的。

竹竿舞,这个应该在很多的地方都有看到吧,穿着特色民族服饰的畲族阿妹,一起跳着不同节奏的竹竿舞,虽然以前也看,但是今天才知道原来竹竿舞的节奏是有很多很多的,游客也可以融入大家一起跳,这是一个考验节奏的运动,掌握了节奏,一切就都好办了。

这里还有一个畲族博物馆,关于畲族的一切在这里都能够了解的到。作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我们也是需要了解了解的,关于服饰,关于语言,关于他们的生活习俗等等,也重点的描述了岱岭畲乡的发展过程。

畲族的特色婚嫁也是不容错过的,非常具有民族地方特色。

这是迎亲的队伍,敲锣打鼓,非常的热闹。

这是拦门,进入女方接亲之前一个比不可少的步骤,地上放着山茶树,拦着喜庆的彩带,这个方式也是非常有趣,是采用对歌的方式,畲族的山歌很好听,虽然听不懂。

这是等待迎亲的新娘,据说在以前畲族姑娘只能和畲族小伙结婚的。

进花轿,新娘上轿之后,轿夫会前后的摇晃轿子三个来回。

同样的在回程的时候,轿子一直都是出于摇晃的状态,左右摇摆是轿夫故意的,这就是不同的地方特色了,新娘坐在里面真的不会晕吗。

作为游客,这样的一个表演也好演出也好,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的有意思,而且了解畲族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11山海之约,全景棕榈湾

从畲乡穿过一个山洞,再走一些盘山的沿海公路,不一会儿就到达棕榈湾了,其实这是我第二次来棕榈湾,但是天气依然不给力,还是没有见到他的真实面貌,这次只去了鳄龙滩,不过为了你们能够详细了解,还是把之前的照片翻出来了。

棕榈湾的这条路非常美,一路就是沿海风景线,一路向南道路的左侧都是无敌的海景,大海、渔村、渔船、小岛,在这条路都是不断重复出现的景色,为什么说相对难开,因为龙魁线也属于盘山公路,但是和内陆大山里的曲折盘山路相比,这条线并不是这样的,只是贴着山边一直向前行驶,并没有曲折盘旋的道路,所以我还是强烈推荐这条线路的,一路上的海景真的很美,上一次有同样的经历应该是在越南的岘港,也是属于盘上路的沿海线,原来在家的旁边,在温州的苍南也有这样的沿海道路,也有这样壮丽的海景。

到达棕榈湾,天气发生了大变,在海边天气预报都是不好使啊。棕榈湾可以分成两部分游玩,上山和下海,车子是停在马路边上的停车场,然后还需要步行一段距离上山,山腰上会有个检票口,棕榈湾的门票是30元,17:30—7:30这段时间是不需要门票的。经过检票口之后还需要走一段路,登上山顶,就可以看见无敌的海景啦。上面有搭起了很多的步行栈道和观景台,看风景还是在栈道上面吧,安全一些。

天气还是不给力,看不见蓝色的海水,据说棕榈湾这个地方是可以看见蓝色的海水,之前我一直以为东海这边的海边海水应该都是土黄土黄的才对,原来也是有蓝色的哦,即使天空阴沉,现在看到的海水也不是土黄土黄的。

棕榈湾这个地方,也算是周边的一个制高点了,海水拍打着礁石激起的白色浪花,但是站在高处只有风声做伴,听不见下面的浪潮声。

棕榈湾是向大海突出的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山体,山上观景台的位置是在三角形边角的位置,景观超级的赞,周围无任何的遮挡,环顾一周除了身后都是大海,说这里是300°全景观海一点也不为过,如此宽阔的海景,心中难免感慨,一股豪情壮志涌上心头,血液膨胀的情感,真想大声的吼上一声。

观景台的尽头站在几个人,不想去打扰的一副画面,乌云压境,海风拂面,青草啸啸,海水潮涌,波涛阵阵,远处是归来的船帆,身边是看风景的你,却不知你也在别人的风景里。

向下俯瞰这里是壮阔的海景,一种大气磅礴的美,未曾到来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苍南的海原来是这么的壮美,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东海的印象,对于国内沿海的印象。今天的天气如此糟糕,看到这样的景色,我已经是非常的兴奋,非常的开心了,如果天气晴好,相信这里一定是美的不像话。

向着海里延伸的小岛,原来上面还有村庄,而且房屋数量还不小呢,真想住在海边,把海鲜吃个够。

景区的设计还是很合理的,上面没有直接步行的道路,都是栈道通行的。很多的地方下面就是悬崖,裸露的岩石,往下看也是会令人心跳加速的。

这一侧就是我们刚刚来时的地方,龙魁线一直沿着海岸线的山间蹒跚而来。

观景台的后方,这里也有很多的台子,因为棕榈湾也是一个看日出的好地方。

山顶上面的配套设施也很完善,小卖铺、卫生间、垃圾站都有。

有平台提供可以搭建帐篷,还有一块很大的草地也是可以搭建帐篷,整个景区最多可以一次性容纳四百顶帐篷同时露营,刚刚我们上面的检票处那个地方也有宾馆住宿可以提供,据说周末节假日到这里来露营的人还是非常多的,从温州开车过来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吧。这里是环境这么赞,海景这么的壮阔,而且日出的方向位置也很棒,平时也喜欢户外,下次我也一定要来这里露营看日出。

山顶上这片平坦的草地,观景也还是很不错的,木质的栅栏,好像这里就是自己的私属海边牧场。

远方是你的身影,这里有你的记忆,奈何你却不曾归来,我也常来看看,罢也,终该忘却。

棕榈湾的景色是惊艳到我了,我很喜欢这里,下次有机会一定还会再来。

上山之后是下海,我们回到停车场的位置,在马路的另外一侧有下山的道路。

这是一个主题文化园,也有点像是野外拓展训练的地方。

同样和上山一样,下海的这条路上也有一个检票口。

阴沉的天气,远处的小岛就像是漂浮在海上的雾气里,好似电影中的魔法世界。

好望角,站在这里可以看见悬崖外的海景。

我们真正要去的地方就是鳄龙滩,这条山路还是蛮长的,走下去大概也是需要花费十五至二十分钟时间的,道路两旁是树林,蚊虫很多,做好防蚊工作,不然你就会像我们一样,被叮了好多的蚊子包。

走到海滩下面,这里是一个海湾,确实还是蛮壮观的,海浪的咆哮声很大,这是大海的表达方式,神奇的地方在于海滩,海滩上没有沙子,全部都是黑色的鹅卵石,鹅卵石很光滑也非常的漂亮,这样的海滩我在越南和泰国都曾见过,却还是第一次在国内见到这样的景观。

修了几张黑白色调的照片,这样才能表达当时我见到这大海的心情。

海滩两旁的悬崖,是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地方。

这几天见过了温州不少的海,棕榈湾算是波澜壮阔的,也是给我惊喜最大的地方。

韭菜园,在棕榈湾下方不远处的地方,在这里就顺带的提一下吧,这里也是一个露营基地,海边的景色也还是不错的。

12雾色渔寮,最生活的海岸

渔寮旅游度假区,从棕榈湾出发依然还是沿着龙魁线南下,半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渔寮的黄金海岸沙滩,期间会经过月亮湾沙滩也叫雾城岙沙滩,那个沙滩也属于渔寮旅游度假区但是位于雾城,沙滩长800米,呈月牙形,时常白雾缭绕,宛若仙境,当时经过的时候,山间的雾气正在向山下弥散,应景的环境有种进入西游记的魔鬼情节的感觉。渔寮距离温州市区125公里,然而这里已经是非常的接近了福建省的福鼎了,在这里讲闽南语比讲温州话更加的方便。

渔寮沙滩尤为罕见,沙滩长2000米,宽800米,是我国东南部沿海大陆架上最大、最平的沙滩之一,具有水碧、沙净、海阔、浪缓、石奇等特点;沙滩坡度 小,沙质纯净柔细,松实适宜。

我们到达渔寮沙滩的时候,天气还是很阴沉,本来还想下海玩水的,这下心情也没有了,好吧只能够在海滩上面闲逛了。

沙滩上面有一些游玩项目,我们刚一踏进海滩,就会有人过来询问要不要玩项目啊,要不要椅子休息啊,同行的小伙伴玩了水上三轮车,貌似是50元半小时一辆车,这个价格很挺实惠。

东海这边的海滩貌似潮涨潮落的起伏还是挺大的,可以戏水的区域也都是用海洋球围起来的,而且海洋球是一直从岸边通向海里的,主要目的还是划分区域,为的是在涨潮的时候方便区分。这边的海滩也是和昨天的大沙岙差不多,渔寮更加的大更加开阔。海滩上正在拾垃圾的老奶奶,保护环境点赞。

向着海滩的一侧走去,发现好多人蹲在沙滩上在刨沙子,走近一看原来是在挖贝壳,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在这样的宽阔平坦的海滩上特别的多,而且渔寮这里的文蛤品质非常的好,很多时候都还会出口。

挖文蛤的人不在少数,我还是第一次知道看到也是非常的新奇,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平时吃的蛤蜊就是生活在沙滩里面的,做为吃货我感到非常的惭愧啊。

海滩上挖蛤蜊的人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前面看到的是用铲子挖的,用手直接刨的,那些蛤蜊还是比较小的,大的文蛤还是要借助工具的,就比如这样,一根木棍下面是一个铁环,铁环的下端是扁平状的大概有一指宽,在腰间系上绳子与木棍连接,后退行走利用腰间的力量带动工具活动,将铁环的下面插入到沙滩里,有点像是在锄地的动作,行走的时候就能看见他们突然停下然后用铁环刨几下沙子,就挖出了一个文蛤,如此动作逐片筛选,好神奇啊,他们怎么知道这块沙地的里面就有文蛤的呢,可能是因为密度不一样,遇到有文蛤的地方感受就会发生变化,我一直都是很敬佩劳动工作者的智慧,他们总是会有顺应天理而又充满机智的办法,就像发明这样的劳作工具,然后挖出文蛤,难道不就是很有智慧的表现吗。俗话也说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做为生活在海边人,他们肯定自有生活的一套方式在的。

你们猜猜他是在干嘛?没错也是在挖文蛤,他的方式又是不一样的,拿着一个细铁棒,插入到沙滩里面去试探,然后也能挖出文蛤。今天的旅行,虽然天气不给力,但是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很多的惊喜,比如今天的我,真的是涨了很多的见识,而做为吃货,对食物的诞生也是更加的充满了期待。

再继续往前,沙滩上出现了很多黑色的礁石,礁石上面很多白色的东西,远处几个阿姨在劳作,原来是在采海牡蛎。

黑色的礁石上面长满了海牡蛎,看见的那些白色的呢,是已经被挖走了的,阿姨拿着自制的凿子,右手将牡蛎壳撬开,左手将牡蛎肉拾出,动作手法非常的快,看到这个我就想到了牡蛎煎蛋,恩,肚子饿了。

前面已经没有什么游客了,这里是渔民自己居住的地方了,岸边停靠着很多的渔船,海滩是归来的渔民。

分分钟逼死强迫症,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了,反正肯定也是可以吃的,但是我很好奇这些硬壳类的动物是怎么攀附在这里的,其实这只是一个木桩的顶端,现在完全是露出在海面之上的,最多也就是涨潮的时候会被海水所覆盖,但大自然就是很神奇,就是这样他们生长在了这里。

在渔寮除了在海滩玩耍之外,还可以乘船出海,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渔寮这边的渔船还是蛮多的。

今天下午在渔寮拍到的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摄影这件事,没有理想的环境,你自己也要学会苦中作乐,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就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

天色已经不早了,海滩上也没有什么人了,我和我的小伙伴已经走丢了,独自在沙滩上有了两个小时,是的,今天我还是穿着鞋子没有赤脚,这边的沙滩也是夯实的,不是那种柔软的沙滩会陷下去。

偶遇沙滩上的一群年轻人,抓到几只寄居蟹,拿过来和我分享。

爬上一侧的堤岸,可以看见整个渔寮海滩,两公里的长度,一眼望到底。

被抛弃在堤岸上的小鱼,应该是早上捕捞上来的,因为太小被扔弃在这里,表皮都已经被风干了。

退潮之后被搁浅在海湾里的渔船,晚上涨潮之后,明天早上就可以直接开出来了,是不是很神奇。

这一部分是停靠在海里面的渔船,错落有致的排列,旁晚时分的归港歇业。

海滩另一侧的尽头,礁石海岸线,过不去了。

渔寮度假旅游区,在这里的吃住行都不用担心,海滩的左侧,这一排都是住宿和农家乐。

当然条件较好的还是这几家,在海滩的中间位置,一看这个大楼,档次也就是不一样的了。

今天的晚餐我们也是选择了在渔寮吃的,当然主题还是离不开海鲜,海鲜最美味的吃法还是水煮最佳选择,蛏子、青口、皮皮虾、小海螺、大海螺、大螃蟹,直接上手吧。

苍南的海鲜和其他地方的海鲜相比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而且做法也是相差很多,这边的海鲜加工制作的有些复杂了,味道可能没有那么的新鲜。

吃完晚饭,天色还没有完全夜幕,整齐摆放在沙滩上的水上三轮车,远处的渔船在随波飘动,路灯开始点亮,安静的只有海浪的声音,海滩偶尔出现的一两人。

这个时候海水是在慢慢的涨潮过程,今天晚上我们就住在渔寮,住在了海滩的边上,先回去休息休息,等天黑了再出来。

朋友特地带了一些孔明灯过来,夜色的海边有这么一群人,伴着海浪声,点燃孔明灯,耐心的守护着她的飞升,许下一个愿望,让孔明灯伴着高飞,幸运的人啊,这些愿望都会实现吧。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好像在这无尽的海边,世界真的是非常的渺小。夜已深,喧嚣慢慢的淹没在了海浪里。

酒店的房间正好是对着海滩的,海滩的方向也正好是东边,本来还以为今天能看到日出了,结果依然还是什么也没有。清晨的渔寮,雾气弥散,山海空蒙,却是非常的有意境。

三天的苍南之行结束了,对于这场山海之约你还满意吗?

世界那么大,不是只有你我他,还有无限的好风光,等待着你呢!

有关于游记和旅行方面问题的朋友可以与我联系,我都会尽量解答!

个人微信:buwei111(请注明)

微信公众平台:旅摄驿站(buwei_tato)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你肯定是真爱了,我这么啰嗦,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谢谢你的支持啊!

}

我是一个俗气至顶的人,

这是最近网上比较火的一段情话,面对着你我可能说不出这段情话,但是我可以带你去看那些高山与大海,和你一起看遍这世界的美景。你要问我最近的地方在哪里,我会告诉你在温州的苍南,这里有一场山海之约等着你。

苍南县属于温州市,因位于玉苍山的南面所以被称为苍南,苍南县是浙江省地图版块的最南端,再往南便是福建省的福鼎县,苍南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动车高铁始发权利的县级高铁站,可见这里的位置不一般。苍南县是东海之滨,雁荡山余脉,所以这里的旅游资源也是十分丰富,有山玉苍山,有海炎亭、渔寮、棕榈湾,有古村叮步头村、碗窑古村,有工业小镇矾山镇,有新农村旅游项东村,有民族风情岱岭畲乡,有山水风光莒溪大峡谷;多变的风景,汇聚于此,这里适合周末自驾游,看山看海,逛古村吃海鲜,有文化有美景,跟着我的脚步,去苍南赴一场山海之约。

在大家的印象中温州人都是非常的有钱,然而苍南曾经却是全国的贫困县,而且这里的人口众多,人均占地仅为一平方米,在这样一个拮据的县城,却也是才人辈出,拥有传奇的状元故里。

项东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城东南18.7公里的钱库镇上,项东村与项西村原为一个村庄。最早称瀛桥西堡。这里就是我所说的状元故里,为什么这么说呢?南宋四年这里出了一位武状元项桂发,著有《皇华集》,其孙项伯文著有《云林集》。到明洪武十七年项恒中武举人。永乐二十一年项佑及其从兄弟项律同举乡试。此后,明宣德、成化、崇祯年间有贡生项亘、项英、项瑞登。据历史记载从唐代到清朝的1283年间全国一共诞生了777位的文武状元,普通的村子里出了一位状元,这个比例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了。

如今全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里也是不例外,项东村这里人杰地灵,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环境也是非常的舒服,项东村四面环河,村内也是河道蜿蜒,坐着小船游览村子,也是别样的视角。

村子外围的河道还算蛮宽裕的,游船价格却是非常的良心,五十块钱一条船,最多可坐八个人。

两岸风光也不同,一边是现代村庄的新面貌,石桥栈道,彩绘壁画,还有一些特色保留的古老建筑,另一边的乡野气息的氛围,农田原野,沼泽和水岸,时不时会有水鸟跃起腾飞。

因为苍南这边也有不少的畲族人家,村子的外墙上还有有不少关于畲族文化的彩绘。

除了畲族文化,很多的小地方都有不同主题的彩绘,走在路上也是十分的有趣。

项东村除了是状元故里,在新中国时期这里也是有名的手工家庭企业,项桥日用制品厂,曾经是村里的龙头企业,那个时候父母辈所使用的塑料粮票就是在这里生产的,如今在原址上翻新重建,现在是村里的文化客厅资料史记馆。

资料馆里摆放着的一些旧物件,在资料馆里还能了解到很多关于项东村的故事,村子的历史发展,状元的人家故事,已经现代的规划设计,如果你来到项东村游玩,建议先来这里看看。

工厂的原址外墙,只是翻新了而已。

现在村子里仍然可以看见有几家这样的日用品家庭工坊和工厂。

整个村里非常的干净整洁,充满着生活气息,除了现代化的建设,也保留着一些古老的建筑,旧城墙老牌楼,民国时期的门牌,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和建筑特色。

项东村的整体环境很舒服,这里有古老和现代的融合,多种文化交杂在一起,不同于江南水乡古镇的温柔婉转,这里拥有古村的现代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时代的产业变迁,不同的游览方式。

蓝天白云,老人们悠闲的在村子里散步,看着我们这些外来的游客也并不会觉得陌生。

路边还有村民晾晒的笋干。

魁元阁,这个让我想起了南京夫子庙里的魁星阁,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吧,魁有第一的意思,元其实也有第一的意思,村子里有这样的建筑,也都是因为这里出了一位状元。

我特别喜欢项东村的这个河畔,悠悠安然。

如果你是自驾来苍南旅游,不妨来这里看看,人杰地灵,感受不一样的文化特色。

04欢迎来到西沙 炎亭沙滩

 从项东村出发,我们继续前往炎亭,炎亭是一个小镇,却是一个非常有名的镇,这里是中国梭子蟹之乡,据说出产的梭子蟹品质很高,外贸到日本都是属于免检产品的。

我们路过了一个海鲜加工厂,这个季节没有梭子蟹,但海边仍然是不缺鱼的,工厂里晒着很多的小鱼干,也有不少在出售的,还有很多的包装鱼类零食,可以现场品尝,我们买了一些。

这个鲳鱼厉害了,被切成了十八块,而且还没有断,是相互连接着的,这些鱼里面,我最喜欢鲳鱼晒成鱼干之后的味道,比新鲜的还吃多了。

到达炎亭之后,车子是进不去的,只能停在外面,然后步行穿过一条有点类似步行街的地方通往沙滩,看着这些建筑,说不上是哪里的风格,因为这里是海边,我觉得更像是福建那边的风格,但又不是完全那么像。

这是一条充满诱惑的步行街,两旁是各种小吃和海鲜餐厅,现炸的鱼饼,闻着就是非常的香,还有炸虾姑、炸大虾,各种鱼干,看着这些美食肚子就已经是咕咕叫,赶紧买上一些尝尝,现炸的这个鱼饼真的是超级的好吃,推荐你来尝尝哦。

继续往前,步行街会穿过一座城楼一样的建筑,原来这个地方叫做西沙村,这个城楼是文化礼堂,穿过文化礼堂就能看见炎亭海滩了,前面依然还有一小段的步行街,这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环境,我还真以为我来到了西沙,那个神秘又熟悉的地方,听说西沙也有游轮旅游,我相信不久后我能去到真正的西沙,那么今天就先在这个西沙玩玩吧。

今天的天气还是非常不错的,海滩上有不少的游客,沙滩上是一排的沙滩椅和太阳伞,可以休息闲坐的,标牌上写着是收费的,但是我们坐在那里休息的时候,也没有人过来问我们收钱的。

来到温州的第一天,很幸运见到了晴朗的海边,虽然海水依旧泛黄,但这在东海也是摆脱不了的,但是却也阻挡不了我对大海的爱,这样的天气状况,真的可以说是非常的好了,离碧海蓝天也就差那么一点点而已。

沙滩上有一条长长的浮桥通向了大海,怀着好奇的心理,走到前面去看了看,这个有点像是码头,对,应该说是流动的漂浮码头,码头上停靠着一些船只,可以提供出海服务的,问了下好像是两百八十元坐船出海兜一圈。

这里的沙滩,虽然有些的粗糙,但还算是蛮干净的,据当地人介绍,原来在之前炎亭的沙滩也是非常细腻的,但是因为在海里建造了一个什么堤坝之类的东西,海浪回旋打不出去,沙滩就变的不再细腻,政府在考虑要不要把那个工程给拆掉,所以啊,美丽的景色,还是需要靠我们来保护的。

炎亭有多美,就在不远处的那个小岛,航拍竟然是心形的,太浪漫了有木有,而且周围的海水还呈现着两种不一样的颜色,如果不是亲眼所在,我肯定不会相信这张照片是在国内拍的,是在温州苍南拍的。

换个角度,在平行的方向,我们看到的心形岛其实是这样的,并没有多少的特别,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航拍的魅力。

炎亭海滩也被誉为国内的黄金海岸,这里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海滩长度800米,宽度200米,作为海滨浴场来说,这个面积也是非常的大了,这个季节的温度下不了水,游客们就只能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海水的湿润。

海滩的尽头停靠着两艘大型渔船,现在禁渔期,无法出海,渔民利用这段时间修修补补,正在给渔船重新刷油漆呢。

不远处的海上也是停着一些渔船,看上去有些老旧,在以前包括现在,渔业都是炎亭的主要产业,这里的居民生产生活都是离不开这片大海的。

大海需要我们的保护,不要将垃圾丢弃在海边。

悠闲悠闲的可以在沙滩上逛上许久,从白天到夜幕,没有黄昏与日落,海浪的拍打声逐渐变得响亮。

今天的晚餐就在炎亭解决了,刚刚我们进来的那条步行街上有很多的餐厅,外面摆放的海鲜品种也都差不多,没人来推荐了,这次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选定一家,好在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来到炎亭,才发现鱼干原来这么好吃,各种小鱼,切片晒成干,然后再蒸熟,就可以吃了,真的超级好吃,推荐你来炎亭一定要记得品尝一下,满满的一桌都是海鲜,依然超级的满足,鱼饼和鱼丸汤也是在温州海岸吃饭必不可少的菜品,这个季节是禁渔期,没有新鲜的梭子蟹,聪明的劳动人民也有余粮保存,虽不及时令,但也是非常的鲜美,各种螺类,香螺、辣螺、蛏子、淡菜,都是各大肥美,白色的小鱼有点像是太湖的银鱼,却是海鱼,忘了是叫什么名字,老板有介绍过的,多春鱼,春多鱼,还是什么,反正肉质紧实,非常还吃。

吃完晚饭,我们回到了苍南县城,住在万顺大酒店,算是苍南不错 的星级酒店了,外面是苍南县城热闹的街景,周边也有很多吃的。

05深谷幽幽,溪水叮咚 叮步头村

吃完早餐,我们从酒店出发,车子向着山林里开去,蜿蜒曲折的山间道路,也是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路上的风景还是不错的,融入到了大自然的环境中,心情自然是非常棒的。今天我们来到的第一站,叫做矴步头村,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难念呢,其实这个村名还是很有历史的,矴步头原名古鳌头,意为温州第三条大江鳌江的源头,村庄沿莒溪和清水溪两岸而建,东为矴步头老街,西为矴步头新街,东西两边横跨溪水建有一条长长的石矴步桥,后来改称村名为矴步头,意为建在矴步桥两头的村庄,据说最早刻在立碑上的是碇埠头,但后来也无法考证。

矴步头村属于桥墩镇,距离苍南县城23公里,在古代的时候,矴步头是浙南山区与闽东的交通要道之一,有多条古道在此交合,跨过矴步分叉开来,可以直达温州、平阳、泰顺,沿莒溪往前可达文成,也可以到达福建的福鼎、寿宁,所以矴步头村还有“两省四县通衢”之美誉。

下车的时候,虽然是艳阳高照,热气逼人,但是周边的环境已经是“深山老林”,周围非常的原始,高山森林,除了这个村子,就只有那条进山的路,却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村子非常的安静,因为我们的到来突然变得喧嚣。沿着乡间的石板路,我们先去老街看看,篱笆院墙内的玉米杆子,仿佛回到了家的那种感觉。

一碗肉羹,来自古村的味道,这条横幅非常的显眼,给人非常温暖的感觉,肉羹是温州这边的特色美食,在苍南自然也是不会例外,一碗肉羹家的味道,家和古村,两者相比较,原来是暖暖的情谊所在。

传承,这是悬挂在古村老街上的灯笼,古朴的木制老楼,红色的搭配是那么的抢眼,味道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传承这个东西很难讲,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多少的年轻人愿意去学习传承。

老街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南北走向,一头连接矴步,一头通向去往碗窑的道路。街道不宽也不长,全长只100余米,街面用不规则块石铺设,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据说清代后期至民国期间,这里可是浙南山区茶叶与烟叶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如今的老街,两旁依然是商铺,不过全是特色小吃,没有从前的朴素,却更加符合旅游的角度,美味的小吃不但可以品尝,而且还可以亲眼见证他们的制作过程,好吃有趣,这更是吸引着大家的目光,豆花、烧饼、糕点、豆腐~~~~~小伙伴们已经被街上的香味诱惑的走不动道了。

纯手工制作的豆干,据说每天对的产出是有限的,卖完就没有了的,豆干软软的不像我们平常吃的那么干硬,豆香味却是非常浓郁。

堂光饼,是一种小烧饼,放在炉子里烤制的,但不是那种里面在烧炭的炉子,而是先将烧饼贴在炉壁上,然后将炭火再放到炉子里去烤,烤制结束再把炭火取出,有点像是焖炉的样子。烧饼分为咸的和淡的,推荐咸口的,里面夹杂一些猪肉,非常的还吃,这个堂光饼还是有故事的呢,看见烧饼中间的小孔没有,据说当年戚继光打仗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命令战士们将烧饼串在绳子上,挂在脖子上方便食用,于是烧饼中间的小孔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这个你知道又是什么饼吗,其实这是月饼,是不是很惊喜,完全和我们印象中的月饼不一样,矴步头村属于桥墩镇,而桥墩月饼却是非常的有名,月饼是咸的,里面有猪肉、香葱、果仁、糖冬瓜,是不是觉得比你印象中的五仁月饼还要可怕,其实没有,这个月饼还是蛮香,就是吃多了会有些油腻,而且月饼非常的大个,一家人一个估计也已经够吃了。

古村的味道,溪水叮咚。

走完老街,我们看到的便是这座矴步桥了,什么,这也叫做桥?或许对于没有生活在农村或者没有见过矴步桥的朋友来说会有些疑问,是的,这就叫做桥,就是由这些石墩子组成 的,其实矴步桥在江浙一带还是蛮常见的,山区地带多溪流,以前的造桥可是要花费不少财力人力物力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便有了这样的矴步桥,取材简单,山里就有,而且成本也低,将花岗石横跨溪流铺就展开,人们就可以在上面通行了,而且水流不会受到阻挡,即使遇到洪水也能保持,方便又实用。

为什么是一边高一边低呢,这是告诉大家谦让的道理。

还不快来体验一下,走在桥上,你的视线就会不自觉的盯着这些石墩前进,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踩空了过去。

矴步桥的旁边还有一座现代的桥梁,现代的虽然效率更高更方便,却不及传统来的有味道。

溪水潺潺,河滩很浅,初夏的季节,温度却不低,阳光肆虐,小朋友们早就跑到溪水里去撒欢了,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另外一侧青山绿水,却是安静。

走走停停,闲庭信步,在矴步桥的这边有新发现,原来古村内还保留着不少的老房子,而且很规整,很适合拍照。

广昌古宅,这是村子里保留下来最完善的一处古宅了,广昌并不是一个人名,而且茶的品牌,刚刚前文有说,矴步头曾经是茶叶的重要贸易集散地,聪明的人早就有了品牌意识,广昌牌茶叶也是这里最大茶商,村子里的不少建筑都是以广昌来命名的。

走进大门是一方小院,大门旁的小屋内还有人家居住,前方是一排房屋,却还看不到内部的情况。

走入第二进的宅门,眼前才是真正的住宅,这是浙江地区传统的老房子了,我小时候在外婆家还住过呢,我一直搞不懂的是为什么北京的那些就叫四合院,而这样的却不是,明明也是四方的封闭式建筑,四周都是房屋可以住人,而且这边还是两层式的。广昌古宅非常的大气,一看就是豪宅,院子里都是用石板铺就的,平整干净,一般人家都是泥巴地的,建筑面积也算是很大的,毕竟这里是深山里面。

游客忽然的闯入,给古朴的老宅平添了几分意境,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交融,这里又充满了活力。

雕花的木窗,其实古宅内还有很多的细节,古代的建筑体现的精致细节是现代高楼所无法比拟的,这是工匠精神。

老街转了一圈,古朴的味道,美食的味道,老宅古建,这是周末度假的好去处,盛夏的世外桃源,避暑还不赶快来这里。

06苍南小九寨 莒溪大峡谷

离开矴步头村,我们的车子往外开,却被路边的指示牌吸引了,莒溪大峡谷,本没有在行程里的安排,反正路过就顺带的就去看看喽,结果,这里却成为了我最喜欢的地方。

这里是峡谷风光,因为景区还没有完全建好,所以车子开不进来,只能慢慢的步行进来,谷底的溪水非常的清澈,清澈到已经变换出了美丽的色彩。

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有一点点,越往里走,水潭越是扩大,颜色也是更加的有层次感。

走到一处转角,巨石旁边的碧绿水潭,确实被惊艳到了,原来在苍南还有这么美的地方,而且之前也没人告诉我们,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你永远不知道前路的风景是如何的。

再往前也是峡谷的风光,此刻正当午,炎热的天气,在峡谷里吹吹风也是蛮凉快的,我们没有继续往前走,因为还要赶回镇上吃午饭呢。

这里的山,我倒不陌生,浙江有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这里的水却是非常难得,好像走进了四川九寨沟的美景里。

阳光下的碧波闪闪发亮,碧绿的颜色,非常惹人喜欢。

这里没有其他的游客,所以非常的安静,对于山水风光,我一直都是比较喜欢浙江的山水风光,一方面浙江的山水确实不错,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我自己的偏心了,因为我就是浙江的。

07大山的传承 碗窑古村落

碗窑古村落,这是朋友推荐来的地方,同样位于桥墩镇,我们吃完午饭,重新回到里这里的山林间,今天的天气正是非常的不错。

脚下是深深的沟壑,想要进村,首先还是要跨过一座长长的桥梁,对面的桥上,放牧的大爷正在赶在羊群往前走,仿佛来到了一个隔世的世界,回归大自然的最本真的状态。

羊群在河谷里悠闲的享受美味,刚刚在桥上可能看不清,现在在绿草地上的黑色羊群,能看到了吧。

现在应该是枯水期,河谷里的水流就只有这么小小的一支,宛然曲折的奔流向前方,可是河谷的纵深和横跨都是那么的宽广,这里曾经应该也是一个大河流。

跨过桥梁,走过一段弯曲的路,碗窑古村是深藏在山坳里,古村坐落在山腰上,山脚下是村口的石碑,经过村口,需要登上一段长长的石板阶梯,才能到达村子的内部。

走进村子,老房子保存的还算完善,石头堆砌或用泥巴糊墙或直接裸露,瓦片的屋顶,这也是多雨浙江的特色屋檐,村子就在山林间,错落有致,我喜欢这样没有规则的安排。

有的老房子也被改造成为了茶室,环境非常的舒适,青山绿水,空气很清新,约上朋友品茗闲坐也是极好的。

青草悠悠,石迹斑驳,拾阶而上,村子的古朴,就在这里体现了出来 。

碗窑古村,顾名思义,这里有烧制碗的窑,以前的碗都是瓷器,所以这里也是生产瓷器的地方,在清代的时候,这里的青花瓷器可是非常的有名,远销海外,瓷器行业非常的火热,所以整个村子都是因为这样才发展起来的,慢慢的现在保留下来的也都是关于瓷器的。村子里依然还有匠人在制作瓷器,不过这些我们能看到的,大多也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一种表演的形式,也有一些游客可以参与的互动,DIY学习和制作,这也是大家现在都喜欢的动手创意设计。

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会出现碗窑古村落呢,据说是因为这里的黏土特别的好,非常适合制作瓷器,最早的村民还是从福建那边迁居过来的,慢慢的越来越壮大,就有了古村的这样规模。

溪水潺潺从山间流下,经过了古村,被人们利用了起来,水流的高低落差,因此产生了力量,带动了水车,水车带动了杠杆原理的木锤,捶打黏土,黏土是只用瓷器的原始材料,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仿佛回到了中学时期的物理课。

古戏台,木构建筑,是村子里保存完好的一个建筑。戏台基高2米,面阔4米,通高8米余,四角立柱,平面呈方形,有后楼筑设。屋面盖瓦,歇山造,外观呈亭台状,造型典雅精致,顶面藻井留有戏曲故事彩画。戏台前为天井和三官庙,庙内藻井等装饰同样完好精致。该戏台于1988年列为苍南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龙窑,这可是村子里最为出名的一个地方,联排的窑洞,都是烧制瓷器使用的,绵延长度有几十米吧,从上至下占据了整个山坡,可是非常壮观的景象,黑漆漆的窑洞,也是可见曾经这里的瓷器产业是多么的壮大繁盛。

依照山势慢慢的往上爬,依次参观了碗窑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曾经繁盛虽已是过去,现在古村落发展旅游,也是文化带动旅游,这里的环境也是非常棒,还是值得一来的。在村子的最上面,这里是一条小型的商业街,各种美食和美味,因为这里还是属于桥墩镇,所以我们又见到了这个比脸还大的咸味月饼,烤制的器具有点不一样,不过制作道理都是相同的。

古村内依然还是有不少人生活着的,离开热闹的街区,我们沿着石板路随意的走着,安然的古村,这里有着最生活的气息。

拐角的道路,悬挂着几盏灯笼,远处的老屋错乱的在山间。

小路旁边石缝里也是开满了鲜花。

因为古村坐落在山间,所以在村子里我们可以看见很多这样的石板小道,弯弯曲曲,向前延伸,石板缝里生长了小花小草,非常的有意境。

这是古村内最大的烧窑炉,在村子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身影,整个村子都是围绕着它所建造的,仿佛就是村子的灵魂所在,碗窑古村落嘛,有窑才有村嘛。

这样一个安静的地方,来苍南旅游的你可千万不要错过。

玉苍山是苍南最出名的景区,山海之约,怎么可以少得了山呢,那么这里必属玉苍山。

玉苍山古名“寿山”,传说此山是王母娘娘做寿的地方,众神仙每年向王母娘娘献宝祝寿,因而宝玉堆满山岗,整座山成了宝玉的仓库,故名“玉仓山”。解放后,这里办起了林场,满地苍翠,因此又改名为“玉苍山”。苍南县因位于玉苍山之南,就起名叫苍南。

我们从北门开始进入,这里有个池塘,里面非常多的锦鲤。

开始登山,山脚下路过一个寺庙,叫做三位大仙庙,里面供奉的就是三位大仙,不要觉得好奇,真的就是三位大仙。

山脚下的环境非常的清幽,植被茂盛,溪水潺潺。

山脚下还有一个法云寺,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是佛教“玉苍派”的创建寺,已有将近800年历史。三段祖师开山后于此创立佛教玉苍派,成为全国重要佛教学派之一,至今在东南亚一带仍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法云寺几以经兴衰,于1983年重修,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等建筑,现存大殿的三对石柱基础系宋代遗物,上雕人物、花卉、云纹等,颇为精致。寺内遗留有大小铜钟各一只,大铜钟1300余斤,是明末清初时铸造。

其实北门入口这里并不算真的山脚,因为这里的实际海拔已经在七百多米了,我们是位于山腰之上的,只是需要我们登山的部分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习惯性的称之为山脚。

玉苍山的一个看点,就是这里的石头非常的多,而且造型也是多变多样,你看这个石头,就好像叠在一起的汉堡包。

玉苍山的石头之多,就好像是随意的散落在山间,怪石嶙峋,造型独特,非常的具有看点,而且这些石头上面都有花纹,不是光滑一体。

刚刚看到的那个汉堡包,换个角度从山上看下去,就好像是个人坐在那里。

好汉坡,是一整块非常巨大的岩石,想要挑战刺激的可以拉着铁索从下面手脚并用的攀爬上来,如果不想尝试的,旁边也还有一条登山小道可以选择,个人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下,还是蛮好玩的,只要上手抓住铁索就没有问题的。

爬上好汉坡,就基本上算是到达玉苍山的山顶了,整个爬山的过程大概也就四十五分钟足够了。

站在山顶上可以环顾整个玉苍山,眺望的目光远一点,还能看见下面的城镇房屋。

我们今天到达玉苍山的时间有点晚了,不过正好可以赶上玉苍山的日落,也是非常不错的。

山顶上有座凉亭,让原来平淡的地方,增添了几分意境,从远处看就像是仙境一样,整个山顶都是漂浮的。

日落十分,玉苍山的游客几乎已经没有了,就剩下我们一群人在这里欣赏了,高山大山,日出与日落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体验项目,今天的日落不算完美,但也是挺知足。

小伙伴给小伙伴在拍照,我给小伙伴在拍照,你在看风景,同样你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远处的小人,拉个长焦给你们开,玩的很HIGH ,不过还是需要注意安全哦。

日落黄昏,夕阳西下,这个时候是最适合拍剪影的,画面感非常的强烈,同行的小伙伴已经纷纷的开始凹造型。

往前走,这里的这个栈道也是蛮刺激的,下面是悬空的,栈道是铁栏杆,下面也是铁栏杆,镂空的可以清楚的看见下面的悬崖,我站在上面都有点小激动呢。

栈道的下面就是这样的,直直的可以看见下面的悬崖和森林。

下山的道路,是在悬崖上面开凿的栈道,也是非常的神奇了。

下山之后,从下往上开看,才知道原来自己刚刚是在多么高的一个地方,而且这些山体都是纯岩石的,想想大自然的力量也是非常的强大,这就是玉苍山的魅力所在吧。

因为我们登山的时间也已经很晚了,而且日落的时候在山上拍了很久的照片,等到我们下山之后,已经是非常晚了,天都黑了,这个时候出景区还有一段距离呢,不过好在夏天的天气黑的晚,大致还能看清出景区的道路,所以大家如果来玉苍山玩的话,注意安排好时间哦。

今天晚上我们住在玉苍山的玉华酒店,想着明天早上可以拍日出和云海,山上的雾气很大,酒店还是蛮潮湿的,而且需要注意蚊虫哦。

第二天的天气并不理想,没有看到日出和云海,或许有遗憾下次才会再来吧。

从玉苍山到达矾山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这是在苍南县下属的一个小镇,可以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但是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却是离不开他的,这个小镇叫做矾山镇,在中国以山命名的地区并不少见,黄山市、华山镇、雁荡镇等等,那么矾山又是什么样的一座山呢?矾山镇又是什么样的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生活中离不开他。那么就跟着我们的脚步去探寻吧。

矾山镇位于苍南县的东南部山区,矾山并不是特指的一座山,重点在这个“矾”字,这个矾指的就是明矾,这里的明矾矿石储量约占世界的60%,中国的80%,被誉为“世界矾都”。矾山属于盆地,其实是一处破火山口,这些储量丰富的明矾矿石就是陆相火山喷发沉积矿床。

明矾又称十二水硫酸铝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明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可用做中药,明矾还可用于制备铝盐、发酵粉、油漆、鞣料、澄清剂、媒染剂、造纸、防水剂等,还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在我们的生活中常用于净水和做食用膨胀剂,像是以前的油条里就是含有明矾的,但是因为铝元素会在身体中沉积,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现在油条这些都是不予许使用明矾了的。明矾的作用非常之多,广泛的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各个方面,所以说矾山镇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离不开他的。

在矾山镇上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见这样的烟囱,这是工业小镇的特色之一,矾山镇的矿业开采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整个小镇下面都是‘空’的,是错综复杂的采矿通道,工业小镇采矿冶炼,然而这里的环境却保护的很好,青山绿水,街道上也非常的干净,这是因为从九十年代开始政府就对工厂作坊开始了整治,才有了现在的环境,环境好了才可以发展更多的产业,目前矾山镇也在计划往矿山公园,矿山博物馆等地域特色旅游方向发展。

我们到达矾山镇的第一站就是矾文化体验基地,又叫矾客工厂,这里是温州矾矿原机械厂所改造的,基地划分为集散区、实践区、结晶区、室内活动区等四大区域,同时又包含矾塑体验,矾客手工制作等等趣味性的活动,在基地内我们可以了解到明矾的提炼过程,矾山镇的发展历史,明矾的一些拓展项目,可以说是对明矾的一个全面认识了。

矾塑,是根据明矾提炼技术所衍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创作,将铁丝塑造成各种造型,然后缠绕上不同颜色的丝线,最后将铁丝放到明矾的结晶池中,慢慢的成型。

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个结晶区,作为理科男,化学曾是我最喜欢的学科,在中学的时候我们应该都有操作过这样类似的结晶实验,这也是明矾提炼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矾山镇的明矾主要是采用水浸法,大致可分为采矿、风化、溶解、沉淀、结晶等几个步骤,在矾客工厂内我们可以亲眼看到结晶不同阶段的明矾。

我手上拿的这个就是明矾的结晶啦,透明干净形状也是不规则的,就像是放大版的钻石水晶。

矾客工厂内不但可以了解到明矾的知识和矾山镇的文化,在这里还有一种怀旧的味道,因为是根据老厂房所改造的,保留了七八十年代的砖瓦结构,墙上还有一些生产标语和绘画,仿佛穿越回到了父母亲小时候的年代,在这里拍照也是充满了复古文艺的气息。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半山腰的福德湾老街。

小镇也有历史,在福德湾老街可以充分的感受,这里又叫福德湾历史文化村落,是矾矿炼矾的旧址,老街上的房屋多为砖石结构,是采矿时期工人们所居住的,现在保留下来,改造成为了老街,曾经采矿运输的轨道现在依然可以看到。行走在老街上,这里颇有几分山城的味道,老街在半山腰,蜿蜒的石板路,虽然只有一百多米,但却意味十足,这条老街也是很多名人都来过的,包括当代著名散文家余秋雨等。

福德湾地名的这三个字,带着书香气,这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老街的下部分保留了传统,特色小吃、历史老店,老街的上部分则是充满了文艺气息,个性礼品、文化邮局;饿了吃完特色肉燕,累了可以来一杯冰爽的仙草,走走停停拍拍照,老街也是可以逛上许久的。

地上的双条铁轨就是以前运送矿石的通道。

这样锥形的烟囱,就是煅烧炉,是矿石风化时一个必不可少的操作。

站在福德湾老街上可以看见整个矾山小镇,这里是有别于浙江其他地区的小镇风貌,一眼便能望尽,错乱的房屋,看上去确实干净整洁,却不曾想这里竟然是世界矾都,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是离不开这里的。

矾山镇除了明矾,这里的肉燕也是非常的有名,在之前我也品尝过几次肉燕,非常的好吃,然而来到这里,我才知道原来肉燕的特殊就在于他的皮是用猪肉做的。采取当天宰杀的新鲜猪后腿肉,反复的捶打成肉泥,再加入番薯粉,擀成薄薄的肉燕皮,就像纸片一样很通透,肉和粉的比例也是非常的讲究,所以肉燕好吃不好吃完全就在这张皮的功夫上。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温州不凡食品有限公司,在这里可以亲眼看见工厂里肉燕的加工过程,也可以自己亲自动手体验肉燕的包制,在矾山镇这样的地方不止这里,在福德湾老街那里也能体验到。

出于好奇,小伙伴们纷纷加入了体验的氛围,乍一看肉燕和馄饨没什么区别,但其实两者之间差异还是蛮大的,肉馅差不多,外皮不同,包法也是不同的,馄饨可能只是放在手心一捏就完成了,而肉燕却是形似一只飞翔的燕子。

自己制作的肉燕,当然是自己品尝了,一碗肉燕晶莹剔透可以清楚的看见里面的肉馅,个头不大,一口一个,外皮非常的Q弹,咬下去的那一刻都会有微微绽开的感觉,不知道是肉燕太好吃还是因为这是自己包的,这样一碗肉燕马上就吃完了。

矾山镇不同于其他工业小镇的体验,这里有一份特别舒服的感觉,我还是挺喜欢这个小镇的。如果你是自驾来苍南旅游的,不要错过矾山,来小镇上看看,这样的工业小镇的后现代旅游发展是不是你所喜欢的?

在矾山镇结束之后,我们特意来到了不远处的岱岭畲乡,因为这里的美食非常具有特色,究竟是什么样的特色呢,跟着往下看吧。

排骨芋头汤,里面还加入了当归的药材,还算挺好喝的。

乌鸡汤,里面同样也是加入了药材一起炖煮。

猪蹄汤,畲族的特色美食很多都是这样的汤汤水水,而且都加入了非常多的药材,这个猪蹄汤你猜里面有多少的药材,据介绍有四十多种,药味很浓,很多药材还都是当地独有的哦,猪蹄软糯,一点也不油腻,就是这个药味,或许有的人会尝不惯,我吃了几块猪蹄,还算可以。

乌米饭,这个也是畲族特有的,之前我也吃过几次,真的很好吃,推荐哦。

这里还有一个畲族风情文化园,吃完午饭顺带来到逛一逛,了解下畲族的风情习俗。

进门酒,进门之前先来一杯自家酿造的米酒,味道蛮好的。

竹竿舞,这个应该在很多的地方都有看到吧,穿着特色民族服饰的畲族阿妹,一起跳着不同节奏的竹竿舞,虽然以前也看,但是今天才知道原来竹竿舞的节奏是有很多很多的,游客也可以融入大家一起跳,这是一个考验节奏的运动,掌握了节奏,一切就都好办了。

这里还有一个畲族博物馆,关于畲族的一切在这里都能够了解的到。作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我们也是需要了解了解的,关于服饰,关于语言,关于他们的生活习俗等等,也重点的描述了岱岭畲乡的发展过程。

畲族的特色婚嫁也是不容错过的,非常具有民族地方特色。

这是迎亲的队伍,敲锣打鼓,非常的热闹。

这是拦门,进入女方接亲之前一个比不可少的步骤,地上放着山茶树,拦着喜庆的彩带,这个方式也是非常有趣,是采用对歌的方式,畲族的山歌很好听,虽然听不懂。

这是等待迎亲的新娘,据说在以前畲族姑娘只能和畲族小伙结婚的。

进花轿,新娘上轿之后,轿夫会前后的摇晃轿子三个来回。

同样的在回程的时候,轿子一直都是出于摇晃的状态,左右摇摆是轿夫故意的,这就是不同的地方特色了,新娘坐在里面真的不会晕吗。

作为游客,这样的一个表演也好演出也好,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的有意思,而且了解畲族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11山海之约,全景棕榈湾

从畲乡穿过一个山洞,再走一些盘山的沿海公路,不一会儿就到达棕榈湾了,其实这是我第二次来棕榈湾,但是天气依然不给力,还是没有见到他的真实面貌,这次只去了鳄龙滩,不过为了你们能够详细了解,还是把之前的照片翻出来了。

棕榈湾的这条路非常美,一路就是沿海风景线,一路向南道路的左侧都是无敌的海景,大海、渔村、渔船、小岛,在这条路都是不断重复出现的景色,为什么说相对难开,因为龙魁线也属于盘山公路,但是和内陆大山里的曲折盘山路相比,这条线并不是这样的,只是贴着山边一直向前行驶,并没有曲折盘旋的道路,所以我还是强烈推荐这条线路的,一路上的海景真的很美,上一次有同样的经历应该是在越南的岘港,也是属于盘上路的沿海线,原来在家的旁边,在温州的苍南也有这样的沿海道路,也有这样壮丽的海景。

到达棕榈湾,天气发生了大变,在海边天气预报都是不好使啊。棕榈湾可以分成两部分游玩,上山和下海,车子是停在马路边上的停车场,然后还需要步行一段距离上山,山腰上会有个检票口,棕榈湾的门票是30元,17:30—7:30这段时间是不需要门票的。经过检票口之后还需要走一段路,登上山顶,就可以看见无敌的海景啦。上面有搭起了很多的步行栈道和观景台,看风景还是在栈道上面吧,安全一些。

天气还是不给力,看不见蓝色的海水,据说棕榈湾这个地方是可以看见蓝色的海水,之前我一直以为东海这边的海边海水应该都是土黄土黄的才对,原来也是有蓝色的哦,即使天空阴沉,现在看到的海水也不是土黄土黄的。

棕榈湾这个地方,也算是周边的一个制高点了,海水拍打着礁石激起的白色浪花,但是站在高处只有风声做伴,听不见下面的浪潮声。

棕榈湾是向大海突出的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山体,山上观景台的位置是在三角形边角的位置,景观超级的赞,周围无任何的遮挡,环顾一周除了身后都是大海,说这里是300°全景观海一点也不为过,如此宽阔的海景,心中难免感慨,一股豪情壮志涌上心头,血液膨胀的情感,真想大声的吼上一声。

观景台的尽头站在几个人,不想去打扰的一副画面,乌云压境,海风拂面,青草啸啸,海水潮涌,波涛阵阵,远处是归来的船帆,身边是看风景的你,却不知你也在别人的风景里。

向下俯瞰这里是壮阔的海景,一种大气磅礴的美,未曾到来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苍南的海原来是这么的壮美,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于东海的印象,对于国内沿海的印象。今天的天气如此糟糕,看到这样的景色,我已经是非常的兴奋,非常的开心了,如果天气晴好,相信这里一定是美的不像话。

向着海里延伸的小岛,原来上面还有村庄,而且房屋数量还不小呢,真想住在海边,把海鲜吃个够。

景区的设计还是很合理的,上面没有直接步行的道路,都是栈道通行的。很多的地方下面就是悬崖,裸露的岩石,往下看也是会令人心跳加速的。

这一侧就是我们刚刚来时的地方,龙魁线一直沿着海岸线的山间蹒跚而来。

观景台的后方,这里也有很多的台子,因为棕榈湾也是一个看日出的好地方。

山顶上面的配套设施也很完善,小卖铺、卫生间、垃圾站都有。

有平台提供可以搭建帐篷,还有一块很大的草地也是可以搭建帐篷,整个景区最多可以一次性容纳四百顶帐篷同时露营,刚刚我们上面的检票处那个地方也有宾馆住宿可以提供,据说周末节假日到这里来露营的人还是非常多的,从温州开车过来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吧。这里是环境这么赞,海景这么的壮阔,而且日出的方向位置也很棒,平时也喜欢户外,下次我也一定要来这里露营看日出。

山顶上这片平坦的草地,观景也还是很不错的,木质的栅栏,好像这里就是自己的私属海边牧场。

远方是你的身影,这里有你的记忆,奈何你却不曾归来,我也常来看看,罢也,终该忘却。

棕榈湾的景色是惊艳到我了,我很喜欢这里,下次有机会一定还会再来。

上山之后是下海,我们回到停车场的位置,在马路的另外一侧有下山的道路。

这是一个主题文化园,也有点像是野外拓展训练的地方。

同样和上山一样,下海的这条路上也有一个检票口。

阴沉的天气,远处的小岛就像是漂浮在海上的雾气里,好似电影中的魔法世界。

好望角,站在这里可以看见悬崖外的海景。

我们真正要去的地方就是鳄龙滩,这条山路还是蛮长的,走下去大概也是需要花费十五至二十分钟时间的,道路两旁是树林,蚊虫很多,做好防蚊工作,不然你就会像我们一样,被叮了好多的蚊子包。

走到海滩下面,这里是一个海湾,确实还是蛮壮观的,海浪的咆哮声很大,这是大海的表达方式,神奇的地方在于海滩,海滩上没有沙子,全部都是黑色的鹅卵石,鹅卵石很光滑也非常的漂亮,这样的海滩我在越南和泰国都曾见过,却还是第一次在国内见到这样的景观。

修了几张黑白色调的照片,这样才能表达当时我见到这大海的心情。

海滩两旁的悬崖,是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地方。

这几天见过了温州不少的海,棕榈湾算是波澜壮阔的,也是给我惊喜最大的地方。

韭菜园,在棕榈湾下方不远处的地方,在这里就顺带的提一下吧,这里也是一个露营基地,海边的景色也还是不错的。

12雾色渔寮,最生活的海岸

渔寮旅游度假区,从棕榈湾出发依然还是沿着龙魁线南下,半个小时的车程到达渔寮的黄金海岸沙滩,期间会经过月亮湾沙滩也叫雾城岙沙滩,那个沙滩也属于渔寮旅游度假区但是位于雾城,沙滩长800米,呈月牙形,时常白雾缭绕,宛若仙境,当时经过的时候,山间的雾气正在向山下弥散,应景的环境有种进入西游记的魔鬼情节的感觉。渔寮距离温州市区125公里,然而这里已经是非常的接近了福建省的福鼎了,在这里讲闽南语比讲温州话更加的方便。

渔寮沙滩尤为罕见,沙滩长2000米,宽800米,是我国东南部沿海大陆架上最大、最平的沙滩之一,具有水碧、沙净、海阔、浪缓、石奇等特点;沙滩坡度 小,沙质纯净柔细,松实适宜。

我们到达渔寮沙滩的时候,天气还是很阴沉,本来还想下海玩水的,这下心情也没有了,好吧只能够在海滩上面闲逛了。

沙滩上面有一些游玩项目,我们刚一踏进海滩,就会有人过来询问要不要玩项目啊,要不要椅子休息啊,同行的小伙伴玩了水上三轮车,貌似是50元半小时一辆车,这个价格很挺实惠。

东海这边的海滩貌似潮涨潮落的起伏还是挺大的,可以戏水的区域也都是用海洋球围起来的,而且海洋球是一直从岸边通向海里的,主要目的还是划分区域,为的是在涨潮的时候方便区分。这边的海滩也是和昨天的大沙岙差不多,渔寮更加的大更加开阔。海滩上正在拾垃圾的老奶奶,保护环境点赞。

向着海滩的一侧走去,发现好多人蹲在沙滩上在刨沙子,走近一看原来是在挖贝壳,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在这样的宽阔平坦的海滩上特别的多,而且渔寮这里的文蛤品质非常的好,很多时候都还会出口。

挖文蛤的人不在少数,我还是第一次知道看到也是非常的新奇,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平时吃的蛤蜊就是生活在沙滩里面的,做为吃货我感到非常的惭愧啊。

海滩上挖蛤蜊的人很多,方法也有很多,前面看到的是用铲子挖的,用手直接刨的,那些蛤蜊还是比较小的,大的文蛤还是要借助工具的,就比如这样,一根木棍下面是一个铁环,铁环的下端是扁平状的大概有一指宽,在腰间系上绳子与木棍连接,后退行走利用腰间的力量带动工具活动,将铁环的下面插入到沙滩里,有点像是在锄地的动作,行走的时候就能看见他们突然停下然后用铁环刨几下沙子,就挖出了一个文蛤,如此动作逐片筛选,好神奇啊,他们怎么知道这块沙地的里面就有文蛤的呢,可能是因为密度不一样,遇到有文蛤的地方感受就会发生变化,我一直都是很敬佩劳动工作者的智慧,他们总是会有顺应天理而又充满机智的办法,就像发明这样的劳作工具,然后挖出文蛤,难道不就是很有智慧的表现吗。俗话也说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做为生活在海边人,他们肯定自有生活的一套方式在的。

你们猜猜他是在干嘛?没错也是在挖文蛤,他的方式又是不一样的,拿着一个细铁棒,插入到沙滩里面去试探,然后也能挖出文蛤。今天的旅行,虽然天气不给力,但是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很多的惊喜,比如今天的我,真的是涨了很多的见识,而做为吃货,对食物的诞生也是更加的充满了期待。

再继续往前,沙滩上出现了很多黑色的礁石,礁石上面很多白色的东西,远处几个阿姨在劳作,原来是在采海牡蛎。

黑色的礁石上面长满了海牡蛎,看见的那些白色的呢,是已经被挖走了的,阿姨拿着自制的凿子,右手将牡蛎壳撬开,左手将牡蛎肉拾出,动作手法非常的快,看到这个我就想到了牡蛎煎蛋,恩,肚子饿了。

前面已经没有什么游客了,这里是渔民自己居住的地方了,岸边停靠着很多的渔船,海滩是归来的渔民。

分分钟逼死强迫症,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叫什么了,反正肯定也是可以吃的,但是我很好奇这些硬壳类的动物是怎么攀附在这里的,其实这只是一个木桩的顶端,现在完全是露出在海面之上的,最多也就是涨潮的时候会被海水所覆盖,但大自然就是很神奇,就是这样他们生长在了这里。

在渔寮除了在海滩玩耍之外,还可以乘船出海,体验一下渔民的生活,渔寮这边的渔船还是蛮多的。

今天下午在渔寮拍到的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摄影这件事,没有理想的环境,你自己也要学会苦中作乐,换个角度换个思维,就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

天色已经不早了,海滩上也没有什么人了,我和我的小伙伴已经走丢了,独自在沙滩上有了两个小时,是的,今天我还是穿着鞋子没有赤脚,这边的沙滩也是夯实的,不是那种柔软的沙滩会陷下去。

偶遇沙滩上的一群年轻人,抓到几只寄居蟹,拿过来和我分享。

爬上一侧的堤岸,可以看见整个渔寮海滩,两公里的长度,一眼望到底。

被抛弃在堤岸上的小鱼,应该是早上捕捞上来的,因为太小被扔弃在这里,表皮都已经被风干了。

退潮之后被搁浅在海湾里的渔船,晚上涨潮之后,明天早上就可以直接开出来了,是不是很神奇。

这一部分是停靠在海里面的渔船,错落有致的排列,旁晚时分的归港歇业。

海滩另一侧的尽头,礁石海岸线,过不去了。

渔寮度假旅游区,在这里的吃住行都不用担心,海滩的左侧,这一排都是住宿和农家乐。

当然条件较好的还是这几家,在海滩的中间位置,一看这个大楼,档次也就是不一样的了。

今天的晚餐我们也是选择了在渔寮吃的,当然主题还是离不开海鲜,海鲜最美味的吃法还是水煮最佳选择,蛏子、青口、皮皮虾、小海螺、大海螺、大螃蟹,直接上手吧。

苍南的海鲜和其他地方的海鲜相比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而且做法也是相差很多,这边的海鲜加工制作的有些复杂了,味道可能没有那么的新鲜。

吃完晚饭,天色还没有完全夜幕,整齐摆放在沙滩上的水上三轮车,远处的渔船在随波飘动,路灯开始点亮,安静的只有海浪的声音,海滩偶尔出现的一两人。

这个时候海水是在慢慢的涨潮过程,今天晚上我们就住在渔寮,住在了海滩的边上,先回去休息休息,等天黑了再出来。

朋友特地带了一些孔明灯过来,夜色的海边有这么一群人,伴着海浪声,点燃孔明灯,耐心的守护着她的飞升,许下一个愿望,让孔明灯伴着高飞,幸运的人啊,这些愿望都会实现吧。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好像在这无尽的海边,世界真的是非常的渺小。夜已深,喧嚣慢慢的淹没在了海浪里。

酒店的房间正好是对着海滩的,海滩的方向也正好是东边,本来还以为今天能看到日出了,结果依然还是什么也没有。清晨的渔寮,雾气弥散,山海空蒙,却是非常的有意境。

三天的苍南之行结束了,对于这场山海之约你还满意吗?

世界那么大,不是只有你我他,还有无限的好风光,等待着你呢!

有关于游记和旅行方面问题的朋友可以与我联系,我都会尽量解答!

个人微信:buwei111(请注明)

微信公众平台:旅摄驿站(buwei_tato)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那你肯定是真爱了,我这么啰嗦,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谢谢你的支持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苍南县龙港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