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显卡水冷有必要吗系统厂家哪不错?

《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

}
Lv1 太平洋舰队新兵

太平洋舰队新兵 贡献18,距离下一级还需62贡献


前段时间的矿潮真是让人哔了狗了,显卡加价不说,还到处缺货,一个月之前配的电脑就差一张显卡。最近听说是有人用超算来挖矿,算力比专业矿机高出一大截,导致发生矿难,显卡的价格开始慢慢回落,狗东上面也开始有货了。

由于之前是用的公版显卡,然后额外买了个一体水冷装上去,这次看到有一体水冷的iGame GTX1080Ti Neptune W,想想不用额外花时间安装调试,立马就买了一块。


在2K分辨率和特效全开的情况下温度才只有50度,看了其他1080Ti显卡的温度基本都是在60多度,相比降了有10多度,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了。


满载烤机10分钟,温度也才60度。


作为一个爱搞事的机佬,脑海里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给显卡来一个开膛破肚,看看里面内部结构到底怎么样


顺便拿游标卡尺量了一下显卡三围,长度超过游标卡尺的长度了,大概300mm,这个长度应该很多小机箱都是能装下。

拆解就先从外部冷排开始,毕竟显卡还是比较难拆的。


冷排拆解全家福,冷排上面也就这点东西,看过水冷的应该都知道。


接下来就是主体了,这个黑色盾牌的造型还是很有质感,都有点不忍心拆开了,但是!今天就是要搞事情!


装显卡的时候背板碰到了,有点小划痕。比较可惜的是背板上面竟然没有灯效,大概是堆料都是用在散热上了?

把硅脂擦掉,整块显卡最值钱的地方就是这里了,GPU核心和11G显存


I.P.P至纯供电模块,16+2相供电。整齐的元器件,看起来还挺赏心悦目的。而且还是采用了超量镀银技术,可以降低电磁干扰,超频更稳定。


紫铜底座的冷头,铝合金的散热板。其他位置的显存、供电和MOS都是有大量导热胶垫覆盖。


这里还有螺丝,当然要继续拆拆拆!


等等,说好的紫铜的呢?为什么是黑色的?莫非是用了电镀?


找了一下紫铜的资料,原来就是相对比较纯净的铜,导电导热性能相比其他的铜合金会更好,这么说来,用紫铜来做水冷管还真是物尽其用了。


看了铜管的线路,可以发现一体水冷为GPU散热的同时,显存和供电的热量传递到金属板上,再由金属板传递给和金属板贴合的金属管,直接把热量传递到冷液里,最后经过冷排把热量传导出去。这种散热方式还是比较独特,难怪玩游戏的温度会比其他显卡要低这么多。

评论评论导流罩这里就是灯效部分了,侧面和logo的灯效都是由里面的一块PCB模块来控制。拆解到这里也就完了,能拆的地方都拆了一遍,好奇心也是充分满足了,哈哈哈!


重新涂上硅脂,轻轻松松就装完了。


拆完重装之后性能也没差别,温度照样50度,妥妥的!

显卡类型: 台式机显卡

}

1.首先,什么是液冷系统?

顾名思义,水冷系统就是以液体为介质,通过液体吸收CPU发出的热量再对液体进行冷却的散热系统。水冷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如汽车,冶金等等,对于PC系统来说,散热方式无非几种:风冷,液冷,半导体制冷,液氮制冷,而大多数玩家接触的都是风冷,后两种属于非常小众的了,随着这几年PC性能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风冷还是渐渐感觉压力很大了(想想GTX480),所以水冷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目前,PC系统种使用的水冷为一体化水冷与分体式两种,其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将在下一节介绍,典型的一体化水冷目前也在向传统的高端风冷发起挑战,比如的H50 H70。


海盗船H50型一体化水冷散热器。

另外一种则是分体式水冷,这是我起的名字,类似DIY攒机一样,拥有多个牌子多种选择,可以自由组合,可玩性非常高。

一体化的水冷与分体式水冷的区别就和品牌机与DIY攒机一样,各有各的好处,如何取舍还取决于各位看官。

与风冷类似,风冷散热器通过金属底座与热管的组合,将热量通过热管和金属本身导向空气,而水冷系统则是通过液体来代替风冷散热器中的金属来进行热传导,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风冷散热器的散热能力容易受到尺寸,风道,材质,加工能力,主板承载力等多方面限制,且一旦CPU处于较长时间较高负载的情况下,金属的散热能力一旦接近极限CPU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而液冷系统的散热端由于是远离热源的,因此对重量和体积几乎没有制约,其次就是其散热能力受到机箱风道的影响小,甚至完全不受影响,并且液体散热具有比热容大的优势,比热容大,在相同体积下温度一高一度所需要的能量就更大。以水为例,水的比热容为4200,铝只有900,而铜只有385,因此液冷系统的温度曲线是非常线性的,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并且水冷系统的噪音可以相对风冷系统做得更小。水冷系统的劣势主要在于: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安全性相对风冷系统较低,兼容性普遍不如风冷系统。

无论是一体还是分体,水冷系统都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水泵。水泵为系统内的液体流动提供动力,基本使用12V供电,采用与风扇相同的3pin接口,水泵的性能部分决定了你的整个系统的散热能力,水泵的关键参数,扬程与流量,扬程代表了力量,扬程越大则水流越能轻松的走过弯道,接头等,流量则是类似风扇转速,流量越高单位时间内液体吸热越少,散热越快。


2.冷头。冷头是液冷系统唯一与热源直接接触的部件,基本为全金属打造,内部含有凹槽,称为微水道,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升散热能力,也有追求造型而使用亚克力上盖的冷头。冷头分有很多种,针对几乎所有的PC发热大户,如CPU,MOS 北桥,,硬盘,,除CPU与北桥,硬盘外,几乎所有的其他冷头都需要针对专门的设备,兼容性较差。



冷头就基本如上,水冷系统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冷头的兼容性问题上,CPU冷头与南/北桥冷头是兼容性相对较好的部分,而对于诸如显卡,主板供电部分的冷头就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基本是在购买硬件时就应当考虑好是否会进行水冷改造。例如显卡,受到PCB版型的限制,基本上只有公版显卡可以使用水冷系统,非公版只能对GPU核心进行冷却,而无法照顾到显卡供电部分以及显存部分,依然需要风冷辅助,而类似硬盘冷头也有较大的兼容性问题,由于尺寸的限制基本上只能安装在光驱位,而必须抛弃机箱原硬盘托架。

3.冷排。冷排是液冷系统的散热端,通过设计环形的水道,大量的鳍片,再加上风扇的强制散热来达到散热的效果,冷排的尺寸均是基于风扇尺寸而定,常见的如80排 120排 240排 360排 140排 280排,还有骨灰玩家的1080排以及追求静音的全被动散热塔,冷排的鳍片密度以及厚度还有水道数量决定了散热能力的好坏,而这也需要水泵的配合,水道密集了如果水泵扬程不足就会造成水流无力,这个大家都懂的吧。



骨灰玩家的最爱,3*360,可安装9只12cm风扇,散热能力霸道的一塌糊涂


下面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我爱一条柴了,散热塔,对于追求静音的玩家这个是首选。

4.水箱。水箱就不需要怎么介绍了,作用就是储存液体而已,但部分水泵是自带水箱的,这样的水泵可以不需要再加水箱。

5.水冷系统的安装使用

水冷系统的安装布线是有一定规律可言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同时保护水泵寿命。

单CPU水路:(水箱)水泵---冷头---冷排---水泵。

这是最典型也是最简单的液冷系统连接方案,所有的一体化水冷都是如此分体式液冷则可以有多路水道与多路散热,是不是很类似初中物理话电路图?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水路:

CPU+显卡的串联式水路(单冷排):(水箱)水泵---CPU冷头---GPU冷头---冷排---水泵

CPU+显卡的串联式水路(多冷排):(水箱)水泵---CPU冷头---冷排1---GPU冷头---冷排2---水泵

CPU+显卡+北桥+内存并联式水路(多冷排,单水泵):(水箱)水泵---一分二转接头---1.CPU冷头---北桥冷头/2.GPU冷头---内存冷头---1冷排/2冷排---一分二转接头---水泵

其实组合的方法非常非常多,如何组合还需各位看官亲自实践。

水冷系统在安装时有如下的注意事项:

1.安装之前先做好规划,是安装成功的必备条件

2.先进行假组合,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连接

3.循环系统连接好后再加注液体

4.试水很重要,最好先单独试水,避免漏液损坏硬件

5.安装时应当注意管线尽量简洁,弯曲尽量少

6.由于系统内部会有空气,所以通电试水后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排除空气,空气没有排尽的话对系统的散热影响非常高。


7.水冷系统的噪音来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水泵工作的震动与噪音,一个是风扇气流穿过冷排时的切风声,水泵的噪音相对较小,震动则依照具体的型号而定,DDC的水泵貌似震动比较大,也和其强大的力量有关,而设计良好的冷排能有在效提高散热能力的情况下降低风燥,因此大家在选择时应优先选择做工优良,品牌较好的冷排。

液冷系统的简洁就暂时告一段落。写得不好还请多包涵,由于小弟的显卡冷头还在路上,因此就暂时不上自己的水冷系统了,希望各位水冷系统的新手小白能对液冷系统有一个了解,老鸟骨灰玩家都能对我提出意见。

最后,感谢各位看官的支持,送上女优一枚。


下面更新一下:今日早晨接顺丰来电,冷头到货了,速速取来,装机测试。

先来看看显卡,公版的GTX470


费米一代的发热量那是没有话说的,待机60度,游戏轻松100+,伤不起啊伤不起


这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一体化显卡水冷头了,显卡水冷头主要分单为核心冷却的通用式冷头和这样可以照顾到显存以及供电部分的一体化冷头,当然最好的还是这样的一体化冷头啦,不过目前好像只有GTX470以上级别拥有核心显存以及供电部分的一体化冷头,GTX460只拥有显存核心一体化冷头,没办法照顾到供电部分。

恩,合影一下,说茄子。 终于要告别拥有直升机临空噪音一样的原装散热器了,激动。冷头出自东远,3XX大米,咱也不是什么米人,这个算是比较物美价廉的了,EK什么的烧不起啊烧不起。


相应NV哥号召,要交一份和NV有关的作业,NV哥,记得来帮顶啊,超爱的GeForce标。


冷头背面,普通的拉丝处理,本来想打磨成镜面的,不过哥早上起来心情不好,改日再说了。旁边的是冷头附送的硅脂,导热贴等物。还有来客串的青轴机械键盘,打字倍儿爽。


花了10分钟拆下来的原装散热器,拆之前太激动了,直接冷机就拆了,结果螺丝下完了散热器拆不下来,最后用电吹风吹了很久才下来,可以看到硅脂都已经干了,GF100你到底有一颗多么热情的心啊?

装的过程就不多说了,无非就是涂抹硅脂,给显存和供电部分粘上导热贴,拧紧螺丝。话说冷头整体做工不错,但是公差稍稍有点大,整体而言给80分吧,东远这两年产品做的还凑合。

目前上机实测中,补图,俗话说无图无真相嘛。

待机60-65  (默认转速) 游戏80+(默认) 70-80(风扇手动开至70%,那噪音,保守估计60分贝以上)


机箱内部风扇降速后待机就这德行


70%的转速,游戏一开就这个温度,多跑一会直接80+

水冷: 待机(38-40度) 游戏(孤岛1代最高特效跑1小时,小超了一下,核心超频到661,显存超频到3460) 60度


待机温度,一直在超频状态下待机,截图前一分钟才发现,才降频。


超频跑孤岛2小时的温度。

游戏温度,由于只有一个水泵,所以采取串联的回路,所以CPU温度与显卡温度直接挂钩,其实两者都采用单独的回路效果更好。



没办法,摆放的位置的原因,拍不了全景,只好凑合看吧。


白色的是AC的PMW扇子,蓝色的是穿甲弹,个人感觉吹冷排穿甲弹好用,但是不能全部用穿甲弹,不然带不走机箱的热量

改善非常的强,而且耳朵清净了,对保护耳朵也有好处。

散热系统是120排+240排+水泵+CPU冷头+显卡冷头,风扇1X14cm前置(联力原装,降速,目前专为硬盘降温),1X AC 12cm PWM风扇后置(挂在120排上),1X AP121穿甲弹(挂240冷排吹冷排,一原装联力12cm风扇吹冷排)。

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回复,上次送美女这次换换口味好了。来点男人的东西吧,惯例,待会补图再补点美女图。(美女图补充在314L)


来点男人的吧,人民海军052B型通用驱逐舰168号


参加护航的人民海军054A型护卫舰

参加护航行动的海军特种部队

最后,祝愿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80显卡水冷有必要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