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机构与威高海洋公园技术强强联合?

原标题:【威高时间】威高三十周年:春华秋实 逐梦而行(中)

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一个好的产品可以让一个企业起死回生,走上高速路。30年的威高,是产品不断演变发展的威高,更是产品日益创新的威高,也是彰显民族品牌的威高,显示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加快赶超国际同行的历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普通一次性输液器产品起步,于穷乡僻壤中开拓,于万事拮据中创新,不断杀出血路,直至柳暗花明,开辟一番新天地。

产品跨越五大洲,代表了中国的医疗器械水平,企业名传国际。

产品改变了威高,创新造就了强大的威高。起家当天,厂长陈学利就在思考,今后如何走,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其时,一次性医疗器械在国内刚刚起步,要打开局面并非易事。冥思苦想半天,他毅然写下:“开拓创新,求实巩固”八个大字,要一步一个脚印,依靠创新,稳扎稳打,把产品做大,把企业做强。这八字从此成为威高的建厂方针。

30年来,威高始终遵循着建厂方针,一路做大做强。

创新之路艰难坎坷。产品试验一次次的失败,不断研究,也使威高一次次变得更强。从建厂之初与山东省医疗器械所合作,引来技术外援,开启产学研合作,到九十年代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派出专家指导,再到与中国科学院建立合作联盟,实施中科院威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威高的创新之路从小米加步枪时代,走向了如今的航母时代。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方可致胜。一直以来,威高始终坚持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实施转型升级战略,打造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器械产业链。依靠科技创新,面向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国产替代进口战略,建立了以高端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高端产品占80%以上,建立了行业最为完善的医疗系统解决方案。

正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强联合,打造创新高地,威高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平台建设是保障。威高广寻可用资源,力拓创新空间,完善研发体系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业设计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及省级创新载体,无不显示了威高创新的实力。从去年开始,威高整合研发平台,建立了统一的威高研究院。

借力发展,打破瓶颈制约,弥补短板,产学研联盟的队伍也日益壮大。多年来,威高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30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异地建有30多家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并且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建立了独立研发中心。

与此同时,威高把视野延伸到国外,与国际先进技术对接,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建立了国际研发机构,构建了消化吸收再创新前沿关键技术、研发行业领先产品的国际平台。

近两年,威高进一步加强技术联盟建设,与中科院等20多家单位共同建立了创新联盟,成立了山东省高创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院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及转化扩散,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屏障,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支撑产业发展,建设数字影像设备研发中心、临床检验设备研发中心、先进治疗装备研发中心、健康监测设备研发中心、高值医用耗材研发中心和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自主研发上升到国家研发高度,威高与中科院的合作开辟了创新的新纪元。2010年,威高与中科院签署了威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目前各方每年共同投入6000多万元,立足国际前沿,开展行业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先后立项40多项,实施产业化项目5项,8项正在成果转化中,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系列国际、国内领先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解决了诸多产业共性难题。

从避光输液器到TPE输液器,从心脏支架、骨科材料、聚砜膜透析器,到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便携式彩超、DRX光机、微创手术机器人、3D打印个性化距骨假体等一系列高端产品,威高不断挺进医疗器械的纵深领域……目前,威高的医疗器械产品有540多种、8万多个规格,在同行业中均居首位,药品近百个品种。

100多种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30多个项目进入了国家计划,3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奖。微创手术机器人还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金奖,并且是唯一的概念奖。

从传统医疗器械产品到国际一流产品,威高不断刷新科技新高度,带给国人惊喜与实惠,引领着行业攀登医疗器械高峰,挺进国际市场,打造医疗器械国产名牌,加速了中国医疗器械在世界的崛起。

创新带来了实惠,使威高能够助力医院,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疗器械产品不同于药品进入千家万户,而是主要为医生护士直接使用,间接服务于患者。

威高树立“偕同白衣使者,开创健康未来”的使命,依靠研发更多更好的高科技产品,降低国外垄断价格,全心全意为百姓减轻痛苦,让社会更加和谐幸福,适应医疗服务和患者需求,同时不断拓展产业服务。

2009年,威高的聚砜膜透析器上市。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透析器核心技术的国家。2011年,威高于威海成立了全国首家企业血液净化中心,目前已在全国建有50多家。

利用生产肾透析全系列产品的优势,威高大幅降低服务价格。使用威高产品治疗的肾病患者,每次透析费用仅用不到300元,节省30%左右。一般尿毒症患者每人每周需要透析三次,在威高的血液净化中心每人每年可节省2万多元治疗费用。

多年来,威高通过高科技产品打破国外垄断,降低医疗价格,累计为国家节省医疗开支、降低百姓治疗费用3000多亿元。仅就血液净化系列产品,威高到目前已为国家降低医疗开支200多亿元。

2017年4月19日,国家高层领导人视察威高,从陈学利董事长了解到威高名称由来时,欣喜地新解“威高”二字:“威高”这名字起得好,企业有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两面威风。今后要做到更多品种及规格、更高的质量,达到四面威风,未来要威风八面。

质量是立足市场的利器。医疗器械行业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诠释得淋漓尽致。

30年来,威高能够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匠心独运,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质取胜,诚信经营。威高有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集团公司、分(子)公司、车间层层监督,车间、班组、工序道道布防,强化责任,严格管理,人人都有否决权;原材料入公司、入库、生产、出厂,环环都有否决权。

1996年左右,在质量体系还比较陌生的时候,威高就以卓越远见,推行ISO9000管理,并于1998年在行业首家通过了ISO9000认证,此后通过了GMP认证以及其它认证体系。在行业首家引进了卓越绩效管理,建立了科学管理体系,以高效优质产品赢得用户。

威高的所有产品都要经历着三道检验关口:员工自检、下道工序互检和质检员抽检。在骨科公司生产车间,产品有严格的检验规范,质检人员用卡尺、投影等方法,加强产品验收,依据管理制度评价产品是否合格,严把各道关口。

30年来,在威高,“质量第一”这根弦从未松动。即便在资金断流的困难时期,威高提出了“宁肯停产,也要诚信”的口号,确保用一流原材料生产一流产品。

把关产品质量,需要对产品数据第一时间的获取。加大投入,依靠高水平的检测技术,监测把关产品质量,以此立于不败之地。

早在1991年,威高就建起了质量检测中心,10多年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2003年,检测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认可,这是医疗器械行业第一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企业实验室,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具有国际效力,可获得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其它国家的承认。

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决不靠侥幸过关。威高的管理理念是“”,产品有一支不合格,在市场上就意味没有一支合格;有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哪怕是细小的问题,对病人就意味着百分之百的伤害,甚至是性命攸关。

威高人牢记:每一件产品都关系到一个患者的生命,所以每个产品的质量都关系企业的生命。每一个公司都实施看板制,罗列不合格问题,警示全员。这样,职工进车间时,都可以看到主要产品的质量问题,从而树立警惕心。一名车间质检员在一次抽检过程中,发现一支血袋装量稍有不足,而产品第二天就要交付用户使用。这名质检员果断地与班长协调,组织人员通宵加班,将装好的400箱血袋重新进行称量。结果发现,称量有问题的只有这一支血袋。

骨科车间生产的自断螺栓,每根市场价值60元左右。一次车间在做扭力试验时,检测到一只螺栓的扭力值部分指标没有达到期望值。这一批次总共做了2000多件。为确保提供精品,骨科公司将这批次产品全部销毁,价值接近15万元。而类似的事情,在威高举不胜举。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威高也制定着自己的中国制造规划,全面提升中国医疗器械制造水平,提升医疗器械产品质量。

高端制造来自高投入。威高每年投入十几亿元,打造“智造”生产线。先后从欧美日引进了30多条世界先进的生产线,提升自动化生产技术。骨科材料、血液净化等生产装备不必说,代表着国际最先进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技术都达到了国际一流。输注耗材生产线也加快着自动化生产步伐。

从国外引进的输液器、留置针、采血器、注射器等生产线,也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从瑞典引进的全自动留置针组装机拥有360度旋转作业台,配备了机械手,可以轻巧、灵便、精准地抓取细小配件,成为国际上独一无二的留置针生产设备。设备运行只需人工2-3名,替代了以前的人工60名,产品从各部件组装到成品产出完全实现自动化,并且每道生产工序都配备检测装置,确保产出品百分之百合格。

每年威高派出大量管理与科技人员,到国外考察设备,定制设备,探讨技术,确保引进的设备是针对威高需要而研发。与此同时,威高努力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成立了自动化设备公司、模具公司,详细测绘、剖析国外设备、重新优化生产公司及工装,消化吸收再创新,基本做到制造第一台时国产化率50%,制造第二台时国产化率80%,逐步掌握了核心技术,以最终国产化促进技术进步。

威高创新已经正在向着三大目标迈进:生产模式向自动化升级;高端产品向自主化迈进;产品技术向智能化提升。这也是行业龙头企业的历史使命。创新的价值更在于首次,带来新技术新革命。

2014年,我国输注与介入类医用耗材灭菌新技术在威高集团首次应用,与此同时,第一条医疗耗材产品辐照消毒灭菌生产线成功建成并投产,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消毒灭菌技术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新技术和新材料,实现了医疗耗材产品灭菌技术新突破。

辐照灭菌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作用于微生物的高效灭菌方法,具有灭菌速度快、灭菌彻底,无化学残留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可以有效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成为医疗器械灭菌的首选方法。

名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威高正是勇于应对与跨国公司的竞争,践行着“满足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最大需求”的质量方针,走出了一条顾客满意之路,推动着名牌战略的实施,叫响民族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

威高、洁瑞两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同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山东名牌产品3个、山东省服务名牌1个。在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组织的品牌价值评价活动中,威高集团品牌价值列全省第11位、全市首位。为提升品牌形象,近几年,威高还在央视和山东卫视黄金时段,播放品牌宣传广告,让威高形象更多地走入寻常百姓家。

高科技产品的质量、技术、服务深入医院、患者,涌现出了一批骨干拳头产品,具有较高的竞争力。骨科材料系列、血液净化系列、心内耗材系列、留置针、冲管注射器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高端输注耗材、血液设备及耗材、药包材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均打造了国内第一品牌。DR、彩超、微创手术机器人、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种植牙、3D打印骨科器械、电动病床、监护仪及输注泵监护仪等高端医疗产品也逐步赢得了市场的肯定,部分销往国外。

新旧动能转换催生了新的发展模式,快速地提升着发展后劲。在生产经营各领域不断发生结构调整、管理创新的同时,威高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快构建信息化高速网络,推动服务转型升级,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早在2003年,威高就在国内同行业首家实施了ERP信息化,推动IT升级,在生产、财务、销售、采购、人力资源、办公等方面建立了信息平台,推动了科学管理升级。近年来,威高积极构建互联网+模式,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器械电商平台“聚械网”,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成立院内管理系统,发展智慧医疗,为医疗商业公司和医院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效率与质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生物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加快医疗器械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威高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己任,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建设中国制造医疗器械,提升中国医疗器械智造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未完待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高海洋公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