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给我介绍了咔么私家车租给租赁公司,让我租里面的设备试试,我以前没怎么听说这个,有网友知道吗?

在北京工作每天我要先坐公交到地铁站,然后再坐地铁去公司。早上坐公交非常堵,平时十五分钟就能到的路程,早高峰要将近一个小时,再加上车上人非常多,每次坐公交都让我感觉是一种煎熬。朋友推荐我用摩拜单车,据说现在很流行,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载了摩拜单车app,用过几次之后体验都很好,现在骑车到地铁站只需要20分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堵车了。打开摩拜单车app,寻找离你最近的自行车, 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开始骑车,我也第一次体验到了公共自行车的魅力。

摩拜单车和市政公共自行车很相似,但是使用起来要更加灵活和自由,用户不需要停在指定的车桩点,随便停在路边的白线内就行。新用户需要先下载摩拜单车app,然后交299元押金,不想用的时候可以申请退还押金,骑行收费每半小时一元,普通人都可以接受。

摩拜单车外形非常简洁,橙色的轮毂在街头辨识度很高,防爆轮胎和轴传动设计(没有链条)让自行车更加耐用。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车锁,它集成了感应器、芯片、GPS、SIM 卡等模块(供电来自于轮轴转动),这也是能够实现自行车定位和远程解锁的原因。当摩拜单车的后台检测到自行车的垂直移动距离超过2米,或车锁定的状态下水平移动超过10米,就会判定自行车处于被盗的状态,将展开追回。

刚开始我还担心不好找车,用了一周之后感觉良好,每次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找到,还可以提前15分钟预约,避免你赶过去的时候车子已经被别人抢先一步骑走的情况。出于人性自私的一面或者是处在互联网环境中久了,在接触一个新的产品时我总是会首先考虑这个产品存在哪些问题,还没用的时候我就想过如果把车停在自家小区的车棚里又或者是自己给车加上把锁,这不就相当于自己的自行车了吗?可是下载APP后才知道使用摩拜单车需要积分的,刚开始的时候是100积分,假如有违规停车或者私自枷锁被人举报后,积分就会扣除,骑车每小时产生的费用就会增加,积分太低的话会直接取消用户骑车的资格。

人性永远是不值得被试探的,谁都不比谁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尽管我们宁愿信任摩拜用户都能自觉文明,但仍然不要指望爱心能够发电,还是得靠规则来严格约束不文明行为,这才能保护高价值用户,激励用户良性使用单车资源。我支持摩拜把注意力放在用游戏规则约束、引导用户群体形成良性的公共资源使用习惯上。

摩拜单车让我切身感觉到科技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科技产品的出现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刚开始只有小部分人好奇去使用,如果体验良好就会影响周围更多的人,当绝大多数人都认同并开始使用这个新产品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形式更加平和,不会强制你去接受,随着周围人和环境的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随之改变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甚至都没有意识到。

当我们回头想想五年前十年前的样子,再和现在的生活进行一下对比,才发现世界已经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十年前我应该在上初三吧,当时在学校听歌还是用磁带,MP3刚刚流行,一个班也就一两个人有,感觉有个MP3比现在有个iPhone 7还牛逼。五年后智能手机走进我们的生活,MP3还有盛极一时的诺基亚都被淘汰。五年前我刚学会网上购物,现在出门旅游可以用手机地图导航,吃饭唱歌可以微信支付宝支付,网络也从2G升到了4G,上网速度也是翻倍。科技,正在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是摩拜单车公司的一员,我会感觉兴奋而自豪。虽然可能只是参与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有可能是在研发过程中写过一行代码,或者是在车子的外形设计上提过建议,又或者是在营销推广中让更多的人知道摩拜。我参与了这个车子诞生的过程,这个车子的产出有我一份的努力,当看到人们在街上骑着自己公司的车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这会让我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早上醒来都不想去工作,即使工作一两年后工资从几千涨到一万,可是真的就比原先更加快乐了吗?事实上并没有,我们反而可能会因为工作更加繁重,压力增大,幸福感下降。如果只是匆忙的向前,生怕落在别人后面,最后就会忘记自己努力的初衷。摩拜单车让我感觉这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实就在改变世界,找到自己的价值,其实就是在享受生活。

}

  对于南京出台的《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殷浩表示,南京10家汽车租赁公司已经联名起草了一封“公开信”,10月17日直接送达南京交通运输局,要求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

  一位与滴滴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老板自述:

  “‘新政’让我们遭遇灭顶之灾”

  “首先触及司机群体的利益,但受冲击最大的是我们。司机只有一辆车,卖掉后损失不大,即使不卖车,也可以留着自己用,就是苦了贷款买车的低收入群体,而能被‘打死’的是我们。”

  北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老板李易(化名)用四个字描述了北京网约车经营服务的管理实施细则对汽车租赁公司的影响:“灭顶之灾”。李易的公司是在北京与滴滴合作的百余家汽车租赁公司中的一家。

  有意思的是,李易口中可能遭遇“灭顶之灾”的汽车租赁公司,管理实施细则中“只字未提”。

  其实,与网约车平台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的身份一直“晦暗不明”,其与网约车平台、劳务公司、司机签订“四方协议”的模式一度被外界认为是规避现行客运管理规则,实现网约车“合法”的关键。

  李易则表示,自己的公司一方面在滴滴与政府之间,另一方面又在滴滴与司机之间,“承担着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

  那么,这个“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又为何会面临“灭顶之灾”呢?

  汽车租赁公司的“尴尬”角色

  “(汽车租赁公司与滴滴的关系)说是合作伙伴,我们算供应商,实际上我们就是滴滴的下属。”李易这样形容汽车租赁公司与滴滴的关系。

  按照法律,滴滴不能自有车辆与司机,只能提供出行信息,而汽车租赁公司负责招募、管理司机。李易介绍,“汽车租赁公司会定期对司机开展培训,比如一些‘优中选优’的认证司机,要求他们每天穿白衬衫、西裤上岗,每月进行一次,而且设有评分考核制度,并且核查过司机的背景资料。”不过他也坦言,“唯一钻的空子是汽车租赁公司和司机没有雇佣关系,不需要给司机缴纳社保。”

  滴滴自己也成立了橘子租赁公司,在北京与其合作的百余家汽车租赁公司中,规模最大的是北京君巢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旗下大约管理着6万名司机。

  李易则在2014年“误打误撞”入了这一行,本是做艺术品生意的他一次坐高铁从武汉回到北京,叫了一辆专车奔赴晚上的应酬,没想到路上被运管拦了下来。“我告诉司机,你放心,你就‘铁嘴钢牙’,结果运管因为拿不到证据,就把他放了。”后来,这位司机和李易成了朋友,还帮他注册了网约车。

  “滴滴当初的一些政策表述不接地气。”李易回忆,自己为司机群体解读滴滴的各种奖励政策,一来二去就有了一些威望,后来有两位朋友找到李易,开始搭伙干汽车租赁公司,加上近年来书画市场不景气,李易开始将生意的重点放到了汽车租赁公司。

  李易的公司在成立之初有270多名司机,目前则管理着近1.2万名司机,“从200多人扩张到1.2万人,都是我自己一家一家去谈,兼并来的,有些靠花钱,有些靠合作。”

  而在这1.2万名司机中,快车司机占据三分之二。李易介绍,所有与滴滴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都以“加盟车”为主,即司机自己带车“加盟”,此外还有小部分“对公车”,车是租赁公司的,再招聘司机提供网约车服务,公司与司机签订汽车租赁合同,李易的公司就有大约200辆“对公车”。

  其实,汽车租赁公司的存在似乎颇为“尴尬”,一些汽车租赁公司则将自身定位为“中介”,但在一些司机眼中,因私家车做专车、快车需要挂靠而催生出的汽车租赁公司“无功受禄”。

  李易告诉记者,滴滴对于很多司机来说就是一个平台,“他们能见到汽车租赁公司的人,就觉得你是我的管理者,在他们面前我就代表滴滴。现在市场逐渐成熟,很多司机才转过向来,明白租赁公司跟他们一样,与滴滴之间也是雇佣关系。”

  “许多司机觉得钱被你们赚走了,有司机甚至说租赁公司应该给我们配备衬衫和脚垫。”对于这种情况,李易表示,“我可以把分账记录给你看,你这部车我每个月分20块钱,我再负责提供衬衫与脚垫,不得赔死?”

  汽车租赁公司“晒”账本

  那么,滴滴、司机与汽车租赁公司之间究竟如何分成呢?

  据了解,每单生意,司机拿走车费的80%,从里面扣除5毛钱的保险费,再扣除1.77%的劳务公司费用,滴滴拿到20%的信息服务费,再从这20%的费用里返还一部分给汽车租赁公司。

  李易向记者表示,“自己公司一个月的总流水最高曾达到700多万元,返利不到5%,拿到了30万元左右。”此外,他向记者透露,汽车租赁公司能够从滴滴拿到多少返利,并不完全取决于流水业绩,而是综合评定的结果,“流水算辅助标准,主要看服务标准,现在难度也挺大的。”

  “下一步滴滴要从我的公司调走6000个司机,属于业绩低的,直接调到橘子租赁公司。”李易表示,自己公司这个季度的业绩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以前一个季度的返利可以达到百万元,而这个季度只有30万元左右。

  当然,除了司机自己带车“加盟”,汽车租赁公司从每单生意“抽成”外,公司还自有一部分“对公车”用于网约车运营,而前期购置车辆的投入也是李易称汽车租赁公司为“重资产投入”的重要原因。

  “像帕萨特级别的车,我们以每月6000元的价格租给司机,这个价格并不高,在社会上,帕萨特每天的租金可以达到400元。”李易表示,自己正在削减“对公车”的数量,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网约车细则的不确定性,“车租不出去,在那儿放着就是亏损”。

  “从这个月看,我的流水业绩明显下跌,不是下滑,而是断层式下跌,好多司机都另谋生路了。”李易表示,按照北京的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自己捋了捋公司旗下不到1.2万名司机,将只剩下100人左右,“不到百分之一”。

  当然,李易自己也承认,1.2万名司机中也有“僵尸司机”,有人是注册后很少接单,有人是看到政策好、补贴高就接单,或者在几个网约车平台上不断变换“东家”。

  从实际情况看,北京管理实施细则发布后的一周,李易公司的1.2万名司机中每天出车的人数在800人左右,而此前这一数字可以达到两三千人,即司机总数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李易并不认同管理实施细则中对于司机户籍须为京籍的要求。

  此外,对于政策中有关车辆排量的要求,李易也表示难以理解,“现在汽车技术日新月异,1.8T完全抵得上2.4L,帕萨特已经有1.4T车型了,综合工况可以达到1.8L,哪怕政策从综合工况的角度制定,也强于以排量‘一刀切’。而为什么伊兰特可以作为出租车,却不能作为网约车?难道网约车就是给高端乘客预备的?”

  限制车型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自己公司买的车“用不上”了,“我们前期购买的雪铁龙C5,轴距达标,却是1.6L排量。购置时我们还在探讨,国家鼓励低碳环保的政策不会变。”

  李易表示,自己当初不光购买了一批车,还租了一批车,而这些车的合同基本上是一签一年。此外,由于自己的租赁公司没有那么多的指标,李易还租来了一批指标,而这批租来指标的合同基本“一签签10年”。

  “以前根本没有‘闲车’,司机排队等车,现在形势一变就是司机排队退车,在北京管理实施细则出台后一周时间,我就将原来200辆‘对公车’压缩到100多辆。”李易表示,“一部车停一天,以每部车每天平均租金200元计算,100部车得多少钱?”

  对于未来,李易表示:“如果政策能有所松动,我们可以走下去,如果政策沿袭下来,不调整,我就两条路,一是回归传统租赁行业,二是卖公司改行,不管怎么说都是一次尝试的失败。”

  “我比较淡定,既然政策改变不了,咱们就去适应。”

  离开、失业,还是开黑车?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外地来沪开网约车的司机对地方新政持观望态度,也有少数司机反映将面临失业压力,眼下非常无奈。

  一位苏E牌照的滴滴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以前是电焊工的他自今年6月开始通过平台接订单,总共做了2000多单。10月12日刚刚与几名同乡一起来上海开专车,“因为在上海赚的比苏州多。”

  他给记者算了笔账:苏州滴滴专车起步价9元,司机能得6.58元;上海起步价13元,司机得10.4元;苏州1元/公里,上海1.92元/公里。“在苏州单子少,一天就跑20单,在上海我可以一天接30单,昨天车费共计614.7元,我自己可以得450元。在上海开专车比苏州一天多赚100元。”此外,苏州有个规定,超过12公里每公里加1元,乘客大多会选择以起步价乘车加地铁的方式出行,“在苏州,长距离根本没人坐专车。上海没有这个规定,而且即使从上海浦西到浦东,再远也有人叫车。基本不会跑空车。”王师傅表示,11月1日实施的新规如果要求驾驶员为沪籍,他和老乡们都要回苏州开专车了。

  已经在上海工作十多年的安徽人刘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曾是一家单位的司机,“单位经济不景气,看到网约车还能赚钱,去年年底下狠心贷款买了部荣威汽车,结果浪费了五六个月不给上沪牌。好不容易上了牌照,才做了三个月,说网约车要合法了,心里真开心,终于不用躲着路政了。如果新政策规定外地人不能在上海开专车,我将空欢喜一场。去正规出租车公司开车,赚得就更少了,交了份子钱基本也就剩个生活费。再说车子欠着贷款无法卖出去,我已经一步一步被套进去了。省吃俭用,买了车,结果车合格了,人不合格了,平台没有单子给我们做,难道都去开黑车吗?”

  有专车乘客张先生告诉记者,对于老百姓而言,选择网约车和出租车主要是看价格,“哪个便宜坐哪个。从某种意义上说,专家并不能代表正确,只有用户才可以。网约车因为有补贴,所以便宜。出租车没有,所以相对贵。那么,出租车为什么不做调整?”

  “不限制户籍怎么管理,出租车也都是限制户籍的,但不能一刀切,要循序渐进。”原Uber司机、上海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基本没有白领兼职开网约车了,一个是兴趣期过了,一个是奖励红利少了。上海地方性政策规定了网约车轴距≥2700mm,要知道SUV标杆途观的轴距是2684毫米,上海出租车朗逸的轴距是2610毫米,上海豪华版出租车途安的轴距是2678毫米,就是说这些车都不符合标准,上海还有出租车用老桑塔纳志俊这种防撞测试都0颗星的车,出租车版的车都是深度简配车,根本没有气囊,缺少安全性。”

  滴滴的下一步是做金融?

  9月底,滴滴出行向外界确认,向共享单车平台ofo投资数千万美元。

  在向记者解释为何要投资ofo时,滴滴出行官方称,滴滴看好共享单车的发展,共享单车也是滴滴建设城市出行生态的一部分,“未来,在滴滴平台上,除了滴滴自身提供的服务之外,用户还能享受到更多由合作伙伴提供的出行及相关服务。”

  看起来,滴滴距离“把所有交通工具搬到网上,打造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2015年9月,“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彼时其已经涵盖了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巴士、代驾等服务,成为能够提供出行多样化选择的平台。

  滴滴以打车软件起家,目前正因网约车而备受关注,但其业务范围已不止于此,甚至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将成为滴滴的下一个发力点。

  滴滴做金融顺理成章?

  目前国内估值靠前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有互联网金融业务。

  今年8月初,滴滴出行与Uber达成战略协议,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之后,其估值达到了350亿美元。即使是在滴滴“吞下”优步中国,巩固其市场地位之前,其在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上,也以276亿美元的估值位列蚂蚁金服和小米科技之后,排名第三。

  有分析认为,估值较高的互联网公司中还没有在领域发力的,只有滴滴和新美大(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达成战略合作后成立的公司)。有意思的是,无论是网约车还是O2O,两者都是竞争激烈的市场,其中的企业也都曾经历过补贴大战,在主业还没有彻底稳固前,也就无暇顾及新业务。

  而在滴滴出行收购了优步中国,市场份额排名前两位的公司走到一起后,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介入互联网金融是滴滴在稳固主业后一个不错的选项。

  也有人搬出了58同城的经验,在与赶集网合并后,分类信息市场格局基本确立,58同城也开始发力互金领域,成立了58金融,在理财、消费金融等领域推出了系列产品和服务,对原有业务形成了一定支撑。

  当然,在“时机”成熟之外,也有分析认为,在新的行业及应用场景的刺激下,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日益扩大,而正如淘宝平台交易量的提升催生出了支付需求一样,滴滴平台上出现的交易行为,也会催生同样的需求。

  要知道,根据滴滴官网的信息,2015年滴滴平台完成14.3亿元订单,成为仅次于淘宝的全球第二大在线交易平台。

  目前,司机在滴滴开有账户,乘费将先进入司机的滴滴账户,到期再提现。这期间的时间差实际上形成了沉淀资金,如果再考虑需要给支付平台的手续费支出,有分析认为,滴滴不会满足于现有的支付方式,并不排除其再造一个支付宝的可能,并以这个支付工具为切入点,提供全面生活服务的金融工具。借助大量真实交易数据,进行征信服务、开展服务、提供用户的资金管理方案等。

  其实,在程维创立滴滴前,其曾在阿里巴巴任职8年,先是在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公司从事销售业务,之后还曾担任支付宝B2C事业部的副总,负责支付宝产品与商户的对接。

  滴滴其实已经在金融领域有所尝试。

  2016年1月,滴滴出行与招商银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在资本、绑卡支付、金融、服务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招商还宣布作为战略投资人投资滴滴。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会进行绑卡支付合作,滴滴会将招行信用卡、储蓄卡设定为乘客支付方式之一。招行用户可以直接在滴滴出行 App 中通过绑定、储蓄卡在线支付车费。

  据媒体报道,招行是滴滴出行在绑卡支付方面的首位合作伙伴,滴滴方面表示,推出绑卡支付是为了向高端用户提供更好的支付体验,同时滴滴也欢迎更多的绑卡合作伙伴加入。此外,双方还在2016年7月共同发行联名及借记卡,联名卡持卡人在滴滴平台上支付可以获得多倍积分、专属优惠券以及滴滴提供的额外服务和特权。

  滴滴方面表示,滴滴将向自身用户发放招行提供的餐饮、电影等优惠券,滴滴也将为招行用户提供场景消费的优惠。

  另外,招行和滴滴也将合作试水汽车金融,招商银行将成为滴滴司机购车分期的合作银行,分期购车将向所有司机开放,分期金额会根据司机个人信用报告和滴滴数据综合进行评估。未来,招行还将会与滴滴在跨境现金池、跨现金管理、美元资金管理及汽车信贷等方面进行合作。

  除了通过这次与招行的合作在支付方式与做出新的尝试,有媒体报道称,滴滴在2016年3月份通过香港子公司“快富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以下几方面: 融资租赁业务;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租赁财产的残值处理及维修;租赁交易咨询及担保。

  在更早之前的2015年5月,滴滴快的旗下一号专车与P2P平台点融网共同宣布“余额生息功能”上线,推出“会赚钱的账户”,该功能年化收益率达14%。一号专车方面表示,这是为一号专车用户定制的专享互联网理财产品,让用户的沉淀资金活起来。并称在领域进行创新,是一次充满互联网精神的尝试。

}

    老板想把自己名下的车租给公司用,又不想交个税,请问怎样操

    顾问:租车要交什么个税啊
    和老板签个合同,每月多少钱,租了就完了,合同也可以不用签。
    税务顾问:按照税法规定,老板要交营业税及附加,还有个人所得税。
    但是实际中这部分租赁没有纳入征管范围,也不是税务稽查的重点。很多都没有申报。
    很多人用这种办法进行筹划老板的个人所得税,比如老板收入超过14,税率将超过2%,把超过部分转移为租金,租金按照2%缴个税,工资薪金税率也不会超过2%。

    发生租赁行为,又不想交纳营业税,税法规定中没有这样的说法,除非你逃税;


    取得租赁年收入,又不想缴纳个税,税法规定中也没这样的说法,除非你逃税。

    这种租赁你可以不进行申报(事实上这是老板自己的事情跟公司无关,但是对个税公司具有代扣代缴义务);税务机关也不一定有精力去查,但是这个不申报的风险是始终存在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私家车租给租赁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