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怎样说服顾客办会员卡卡

办卡时好话说尽,退卡时却各种推脱——

“您办张卡吗?充1000元打85折,充2000元打65折。”这套“说辞”,相信每一个消费者都曾遇到过,无论是理发店,还是健身馆,会员卡成为不少商家招揽客户的利器。但是,只要办了卡,消费者立刻从主动变为被动:钱花不完挺难受,想要退卡不容易,商家跑路更心烦……伴随会员卡的预付机制而来的隐患显而易见,广大消费者该如何保证自己不落入不良商家的“套路”?

案例:会员卡变成“糟心卡”

“卡我都没用过,想不明白为啥不能退。”近日,家住太原西矿街的刘女士向记者反映,称她前段时间在迎泽西大街附近的一家游泳馆花1500元办了一张1年期的会员卡,“卡办好后没几天,我有问题想咨询顾问,发现对方的手机号码已经停机,另一位业务员的电话也打不通。”这种情况让刘女士觉得这家游泳馆有点“不靠谱”。结果第二天她前去要求退卡时,却遭到拒绝。

“他们说这都是特价卡,不退不换,还说办卡时签的合同里有注明不退不换,我不知道这种注明是不是合理。”刘女士告诉记者,对方表示办卡后会把会员资料录入系统,录入后就不能改。如果实在不要了要转给其他人,需交纳200元转卡费。

无独有偶,太原市民齐女士最近也遇到了类似的糟心事。齐女士曾以1499元一张的价格在太原市永乐苑附近的一家健身馆办了两张双年卡,消费了半年时,健身馆说场地租期到了要换地方,并承诺会为自身换址和装修的时间负责,为会员延期两个月。等到装修好了,齐女士去了那家店才发现店名换了,老板也换了。前台告知齐女士她的卡无法在店内消费,但是可以去太原国际能源中心附近的一家健身店使用。但当齐女士来到这家店后,又被告知他们为原来健身店换卡的时限只有一个月,过期就不管了。

为了两张没有消费完的会员卡,身心俱疲的齐女士前前后后跑了好几次,最后却依然没能解决问题。“我实在没精力跟他们纠缠了,自认倒霉吧。”齐女士无奈地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炎炎夏日对很多行业来说都是淡季,为了吸引顾客,不少商家推出特价优惠的产品吸引顾客办理会员卡。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18年1月发布的《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与刘女士、齐女士类似的经历成为消费者维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象:预付模式监管存漏洞

事实上,会员卡应该如何规范管理,并非没有规章制度可遵循。早在2012年9月,商务部便公布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中,对于预付卡的备案、发行、资金管理等方面均有相应规定。如《办法》第三章第十四条中规定,发卡企业或售卡企业应公示或向购卡人提供用卡章程,并应购卡人要求签订购卡协议。而章程和购卡协议应包括退卡方式、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纠纷处理原则和违约责任等内容。

然而该《办法》试行多年后,仍有为数不少的商家,并不清楚预付模式是“有人管”的。

“我们有财务软件可以管理会员,但你说的《办法》没听说过。”在太原兴华北街经营着一家理发店的裴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地处居民区,来他家的消费者多是熟客,大多也办了“会员卡”。最初,裴先生将会员的充值信息记在纸上,弄成了一本本资料夹。最近两年,他的理发店也用上了“电子化办公”,所有会员数据都放到了电脑中。不过,裴先生也承认,办卡的消费者不少,但从没有签订过什么合同,“就是往卡里充值,充得多折扣大”。

一家儿童早教机构的负责人则坦言,对于商家而言,预付卡能够迅速回笼资金,有利于企业很快站稳脚跟,但直接把企业跑路等违规行为与预付卡挂钩的行为他不认同:“我们这都有营业执照的,跑路也能查。”与此同时,这位负责人也坦言,《办法》中对预付资金虽有管理要求,但实际执行难度很大:“说预付卡不允许投资买股票,这怎么去查我遵守不遵守呢?说到底还是靠自律。”

说法:需按合同内容执行

山西新晋界律师事务所的马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与消费者明确约定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内容。

马律师认为,一般商家和顾客签订服务合同,合同应该约定服务的门店以及能否转店、转让他人等。如果合同约定了不能转让他人使用,或者转让时需要转让费等,因为顾客在合同上签字了,就得依据合同履行。“不过,如果消费者认为其中存在霸王条款的内容,依然可以向消协投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马律师说。

对此,省消协工作人员表示,案例中齐女士在办理健身中心会员卡时,只要按店方要求预存或缴纳了相关费用并由店方提供了相关服务,消费者与店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就已成立。健身中心的经营主体发生变化时,原经营者应与新的经营者妥善处理相关事宜,包括会员权利的承继问题。

此外,省消协还提醒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要提高防范意识,在办卡前要“摸底”,甄别其规模、设施及口碑,最好选择连锁性强、品牌度高的店面办理。了解消费卡的使用范围、期限、功能、退款条件、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特别要关注商家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关注商家的经营状况,注意保留消费凭证,如合同、协议、发票等,遇到纠纷时及时与商家沟通,必要时可向12315申诉。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摘要:据统计,微信用户用户已超过9亿,日活跃量巨大。在微信在不断的崛起与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会触出现在朋友圈里,朋友圈的存在感十足,用户活跃度极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商家们也纷纷加入微信,借助微信来做营销推广活动。其中,各大商家目前最热门的功能就是微信会员卡。但要想用好微信会员卡,也并非易事。

        商家少不了开展营销互动游戏。商家最开始用的手段之一就是集赞的相关优惠活动,比如:集齐10个赞可以获得某某商品优惠免检等。这样,当广大的顾客看到就会觉得10个赞就能轻轻松松搞定,然后就转发到朋友圈之后,商家的活动就会被顾客的好友看到,慢慢的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集赞活动。
        用户为了快速参与砍价活动可能会直接给好友发消息告知。这样,不怎么关注活动的的人也能看到这条消息,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砍价。 当用户完成砍价之后,商家可以设置消息提醒鼓励其他未成功砍价的顾客参与其中。这样,商家不仅将微信会员卡推广出去,还为门店增加了人气、吸纳更多的会员。

        商家可以通过微信会员卡定期向会员推送各种互动活动,如通过拼手气可以获取礼品等,吸引会员参与,会员可以通过微信会员卡直接参与。这样,就可以提升微信会员卡的使用率,从而提升用户活跃。此外,还可以设置签到领取积分、礼品和每日任务分享等,从而吸引顾客参与,提升商客之间的粘性和互动频率。

}

既然没人选第三项,不如去掉这个选项——第二组会从两种订阅方式中进行选择:

结果第二组的选择和第一组的差别非常大,选择 59 美元电子版的人,从原先的 16 人增加到 68 人,选择 125 美元印刷版+电子版的,从原来的 84 人下降到只有 32 人。

为什么几乎是同样的两种选择,只不过少了一个根本没人会选的C,结果就发生了逆转呢?因为一旦有了比较,人们总是会倾向于有优势的那一个。也就是说,选项C的出现增加了选项B的吸引力。

选项C就是营销中常说的价格诱饵。而去掉了这个诱饵,我们则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理性选择。这就是对比效应的威力——选项B是否受欢迎取决于有没有选项C的比较。

对比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比比皆是,比如你去健身房,健身顾问推荐了两款会员卡:

这时你会犹豫不决,选择困难,心想要不谨慎一些,先办个半年卡吧。健身顾问该如何做,说服你办盈利更多的 2800 元卡呢?他最该做的是给出选项C:价值 2750 元的一年卡(不含私教)。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会选择 2800 元的一年卡,很多原来打算办半年卡的人,也转向了含私教的一年卡。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总结对比效应的一个模型:当顾客对两款产品A和B纠结时,只要增加一个明显差一些的B-,B就具备了明显的优势,看起来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就是优酷用的第一个小花招,价格诱饵。

由于C和D的存在,让选项A格外具备吸引力。大多数消费者会觉得优酷“秀逗”,而自己则很精明的选择了连续包月。

等等,既然价格诱饵只需要一个B-,优酷为什么要设置额外两个选项?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说服顾客办会员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