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车对塑胶跑道局部损坏坏了怎么修补有损坏么

原标题:穿细高跟鞋、踩着平衡车上塑胶跑道 应该怎么管?(组图)

有的滨江沿岸散落着一些垃圾本版图片/晨报记者徐妍斐

近年来,随着滨江岸线的陆续开放,过去只有在外滩和陆家嘴才能观赏浦江风光的历史已被翻页。如今,前来亲水岸线休闲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空间宽敞,江景尽收眼底。上海计划今年底实现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然而,目前新开放的滨江公共空间,一些使用者有意无意地出现了不文明行为。

全面开放后的公共空间如何保护?一些人大代表和专业人士已经关注到了这点。

徐汇滨江3.6公里沿岸自开放以来深受市民欢迎,成为游客户外活动、欣赏浦江美景的新地标:滑板广场、攀岩区、街头篮球,均成为沪上潮人新宠,沿江跑道更被誉为沪上“跑步胜地”,多次成为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摩根大通企业竞跑赛等知名赛事的举办地。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正确利用这些空间。

这里的滨江道也成为滑板和旱冰爱好者的“乐园”。沿塑胶跑道行走,不久就遇到两名轮滑少女。“你们知道滑冰鞋不能上跑道,会对跑道有破坏么?”“不知道。”仔细观察发现,塑胶跑道上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滑痕、磨损和小洞,甚至有几条连续凹陷。一名市民评价道:“徐汇滨江开放较早,有自然磨损的因素,但人为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加速跑道的老化。”

与很多人偶然去滨江休闲相比,天天在此作业的环卫工人对不文明现象的感受就更深了。一名环卫工人说,有些男士抽完烟随手乱丢烟头,甚至还有人脱裤子小解。河岸上散落着一些垃圾,以零食塑料包装袋为主。甚至有几个结伴而来的游客直接翻越栏杆,到下方河岸上捡贝壳。

与徐汇滨江一桥相隔的是黄浦滨江。记者在夜间抵达发现,花坛里有饮料瓶、餐巾纸之类的垃圾,地面上烟头满地,零星出现用过的纸巾、糖纸。

杨浦滨江去年示范段全新开放,开阔、整洁,公共空间的设计还原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感,配合江面的渡轮和作业船只,别有风味。这里同样采用人为干预的方式来约束游客行为。一名滑着滑板的小男孩刚滑上塑胶跑道,不远处的保安就跑了过来:“别上跑道。”这名保安说,以跑道为界限,滨江空间靠里部分水泥地是可以遛狗的,临江那边不行。为了提示游客,塑胶跑道边立着牌子,标明“六禁”:禁非机动车、禁遛狗、禁轮滑、禁抛物、禁攀爬、禁车辆。

不能因为运动健身毁坏了设备

在滨江岸线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市人大代表、作家陈丹燕率先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经开放出来的公共空间,该如何保护?

“已经开放的滨江岸线,有很好的塑胶跑步道,这样的跑步道,严格来说使用者应该穿软底跑步鞋。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点。有的女士穿着细高跟鞋往上走,不小心就把跑道踩个洞,遇到下雨天雨水渗下去,那一块就可能发霉。”陈丹燕指出,还有许多儿童喜欢踩滑板、滑旱冰,这都会对跑步道造成破坏。“运动本身是有益健康的事,但是否可以划出特定的区域供这类活动。”

陈丹燕注意到,目前各滨江沿岸关于遛狗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杨浦滨江好像没有禁止;黄浦滨江以前就是个公园,一直就禁止狗进入;徐汇滨江则规定要把狗抱着。”一名知情者说,在滨江贯通的过程中,这些不同区域关于遛狗的不同规定还一度引发管理难题:徐汇滨江和黄浦滨江打通后,一边不禁遛狗、一边禁止遛狗,怎么办?后来采取过一个折中办法:设一道人工岗劝阻带狗者不要进入禁狗区域。

记者多日走访看到,在滨江开放段遛狗的人群中,有部分人能做到牵狗绳或抱狗,但也有不少人放任狗满地跑,这实际上已经违反了《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犬只外出须束牵引带的相关规定。

适当地约束是为更大的自由

“我在伦敦时,见到过那里的公共开放空间公民守则,最早在1865年制定,有86条。其中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有着详细的规定,包括不能说粗话脏话、航模飞机不能飞入等。”陈丹燕表示,目前国内一些其他开放滨江的城市,也没有类似的守则。“需要的其实不仅仅是市民守则,因为还涉及外地的游客,所以它应该定位为公民守则,但又不该简单地成为一份没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参与杨浦滨江设计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章明教授也表示,公共空间该有自己的“使用手册”。“现在有些人觉得不应该约束得太多,但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就像一般产品会有说明书一样,公共空间面向公众,为了更合理、长久地利用,应该结合管理需求和设计特点,制定共同遵守的公约。”

章明认为,滨江地带的公约可以从几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安全性,滨江临水且有不少雕塑设计,因此应该有禁止翻越栏杆、禁止攀爬等安全提示。第二是卫生,如不能随手丢弃垃圾,遛狗时自行处理排泄物等。第三是行为方式,如散步区不能骑行和快跑、冲撞;滑板、旱冰应在限定区域等,通过一些区域划分和限定,来满足不同人使用诉求。第四是设施设备的保养,如杨浦滨江在设计之初,就设置了一些非灌木的草坪供亲子玩耍,但草地分为保养期和非保养期,保养期的草坪不能进入。第五是基本的文明规则,如不能赤膊、不要大声喧哗等。“有了公约,就提供了人们互相监督的依据,每个人都要遵守,也都有以公约为准则监督别人的义务。一旦发现有违背公约的行为,大家都有权进行批评和谴责。”

章明表示,作为公共空间,宠物与人和谐相处也是一种开放和文明的表现,按理说不该一禁了之,但前提是能不能做到戴好牵引绳、大型犬上嘴罩,处理好狗的排泄物。“适当的行为约束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通过公约制定让大家能更好地共享空间。”

将全面升级公共空间硬件设施

作为徐汇滨江的建设方和管理方,西岸集团表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中心城区,如此大面积的滨水空间实属难得,自西岸公共空间开放运营以来,每日客流量较大,难免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但随着日常管理力度的增强,这一现象已经逐渐好转。

为了配合此次滨江贯通工程,西岸将全面升级公共开放空间的硬件设施,包括健身跑道翻修、攀爬墙等运动设施的改造,增加售卖、饮水、垃圾回收等配套设施,以及文明行为提示牌、宣传板等,补充和完善绿化种植。一方面,这将为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更美好滨水环境,另一方面,完备的配套设施也将为游客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有利于从根源上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西岸集团表示,希望广大市民能够文明游园,文明遛狗,垃圾不落地,爱护绿化及公物,避免使用高分贝的乐器,共同维护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和谐的游园环境。

作者:徐妍斐来源解放网)

}

近年来,随着滨江岸线的陆续开放,过去只有在外滩和陆家嘴才能观赏浦江风光的历史已被翻页。如今,前来亲水岸线休闲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空间宽敞,江景尽收眼底。上海计划今年底实现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然而,目前新开放的滨江公共空间,一些使用者有意无意地出现了不文明行为。

全面开放后的公共空间如何保护?一些人大代表和专业人士已经关注到了这点。

徐汇滨江3.6公里沿岸自开放以来深受市民欢迎,成为游客户外活动、欣赏浦江美景的新地标:滑板广场、攀岩区、街头篮球,均成为沪上潮人新宠,沿江跑道更被誉为沪上“跑步胜地”,多次成为上海国际马拉松赛、摩根大通企业竞跑赛等知名赛事的举办地。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正确利用这些空间。

这里的滨江道也成为滑板和旱冰爱好者的“乐园”。沿塑胶跑道行走,不久就遇到两名轮滑少女。“你们知道滑冰鞋不能上跑道,会对跑道有破坏么?”“不知道。”仔细观察发现,塑胶跑道上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滑痕、磨损和小洞,甚至有几条连续凹陷。一名市民评价道:“徐汇滨江开放较早,有自然磨损的因素,但人为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加速跑道的老化。”

与很多人偶然去滨江休闲相比,天天在此作业的环卫工人对不文明现象的感受就更深了。一名环卫工人说,有些男士抽完烟随手乱丢烟头,甚至还有人脱裤子小解。河岸上散落着一些垃圾,以零食塑料包装袋为主。甚至有几个结伴而来的游客直接翻越栏杆,到下方河岸上捡贝壳。

与徐汇滨江一桥相隔的是黄浦滨江。记者在夜间抵达发现,花坛里有饮料瓶、餐巾纸之类的垃圾,地面上烟头满地,零星出现用过的纸巾、糖纸。

杨浦滨江去年示范段全新开放,开阔、整洁,公共空间的设计还原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感,配合江面的渡轮和作业船只,别有风味。这里同样采用人为干预的方式来约束游客行为。一名滑着滑板的小男孩刚滑上塑胶跑道,不远处的保安就跑了过来:“别上跑道。”这名保安说,以跑道为界限,滨江空间靠里部分水泥地是可以遛狗的,临江那边不行。为了提示游客,塑胶跑道边立着牌子,标明“六禁”:禁非机动车、禁遛狗、禁轮滑、禁抛物、禁攀爬、禁车辆。

不能因为运动健身毁坏了设备

在滨江岸线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市人大代表、作家陈丹燕率先关注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经开放出来的公共空间,该如何保护?

“已经开放的滨江岸线,有很好的塑胶跑步道,这样的跑步道,严格来说使用者应该穿软底跑步鞋。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点。有的女士穿着细高跟鞋往上走,不小心就把跑道踩个洞,遇到下雨天雨水渗下去,那一块就可能发霉。”陈丹燕指出,还有许多儿童喜欢踩滑板、滑旱冰,这都会对跑步道造成破坏。“运动本身是有益健康的事,但是否可以划出特定的区域供这类活动。”

陈丹燕注意到,目前各滨江沿岸关于遛狗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杨浦滨江好像没有禁止;黄浦滨江以前就是个公园,一直就禁止狗进入;徐汇滨江则规定要把狗抱着。”一名知情者说,在滨江贯通的过程中,这些不同区域关于遛狗的不同规定还一度引发管理难题:徐汇滨江和黄浦滨江打通后,一边不禁遛狗、一边禁止遛狗,怎么办?后来采取过一个折中办法:设一道人工岗劝阻带狗者不要进入禁狗区域。

记者多日走访看到,在滨江开放段遛狗的人群中,有部分人能做到牵狗绳或抱狗,但也有不少人放任狗满地跑,这实际上已经违反了《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犬只外出须束牵引带的相关规定。

适当地约束是为更大的自由

“我在伦敦时,见到过那里的公共开放空间公民守则,最早在1865年制定,有86条。其中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有着详细的规定,包括不能说粗话脏话、航模飞机不能飞入等。”陈丹燕表示,目前国内一些其他开放滨江的城市,也没有类似的守则。“需要的其实不仅仅是市民守则,因为还涉及外地的游客,所以它应该定位为公民守则,但又不该简单地成为一份没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参与杨浦滨江设计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主任章明教授也表示,公共空间该有自己的“使用手册”。“现在有些人觉得不应该约束得太多,但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就像一般产品会有说明书一样,公共空间面向公众,为了更合理、长久地利用,应该结合管理需求和设计特点,制定共同遵守的公约。”

章明认为,滨江地带的公约可以从几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安全性,滨江临水且有不少雕塑设计,因此应该有禁止翻越栏杆、禁止攀爬等安全提示。第二是卫生,如不能随手丢弃垃圾,遛狗时自行处理排泄物等。第三是行为方式,如散步区不能骑行和快跑、冲撞;滑板、旱冰应在限定区域等,通过一些区域划分和限定,来满足不同人使用诉求。第四是设施设备的保养,如杨浦滨江在设计之初,就设置了一些非灌木的草坪供亲子玩耍,但草地分为保养期和非保养期,保养期的草坪不能进入。第五是基本的文明规则,如不能赤膊、不要大声喧哗等。“有了公约,就提供了人们互相监督的依据,每个人都要遵守,也都有以公约为准则监督别人的义务。一旦发现有违背公约的行为,大家都有权进行批评和谴责。”

章明表示,作为公共空间,宠物与人和谐相处也是一种开放和文明的表现,按理说不该一禁了之,但前提是能不能做到戴好牵引绳、大型犬上嘴罩,处理好狗的排泄物。“适当的行为约束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通过公约制定让大家能更好地共享空间。”

将全面升级公共空间硬件设施

作为徐汇滨江的建设方和管理方,西岸集团表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中心城区,如此大面积的滨水空间实属难得,自西岸公共空间开放运营以来,每日客流量较大,难免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但随着日常管理力度的增强,这一现象已经逐渐好转。

为了配合此次滨江贯通工程,西岸将全面升级公共开放空间的硬件设施,包括健身跑道翻修、攀爬墙等运动设施的改造,增加售卖、饮水、垃圾回收等配套设施,以及文明行为提示牌、宣传板等,补充和完善绿化种植。一方面,这将为游客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更美好滨水环境,另一方面,完备的配套设施也将为游客活动提供极大的便利,有利于从根源上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西岸集团表示,希望广大市民能够文明游园,文明遛狗,垃圾不落地,爱护绿化及公物,避免使用高分贝的乐器,共同维护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和谐的游园环境。


}

这是一篇迟来的测试报告,但俗话说得好,好事多磨,好事不怕晚。

上月最后一个周末,整整两天,终于举办结束了我司与山财主办的校友足球赛,参赛人数高达300余人,而我们执行团队——运营,行政,设计,研发等人不足10人,导致整个五月都在紧张忙碌中,导致并没有时间去好好测试一下纳恩博的新车oneZ,也就是俗称怪兽的这台目前世界上最牛逼的独轮车之一。

运气使然,就在足球赛的赛场上,几乎无人的塑胶跑道,部分带有坡度的路况,成为了怪兽的最佳试车场。

两天将近60KM的里程,也让我对这台车有了重新的认识和青睐。

时间说回三年前,张大妈上流传的“月球车”“”让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不知各位小伙伴是否还有印象,实际上“思维车”这个名字多半也是segway的谐音翻译,个人认为还是相当信达雅。同时,好友公司添置了一台,我看到他们练车的视频,虽有难度,但充满乐趣,自那时起心头就种了草,只是四五千的价格还是让人望而却步的。

两年半前,雷军发布小九,曾经几千元的平衡车,瞬间降到不足2000元,二话不说直接入手。回想几个小伙伴们争抢试车的时光,仿佛就在昨日。尽管手臂上永远的留下了摔车的伤疤,但那时出街的风光与路人的目光,也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一年半前,,有幸从京东预定了打折的首发。同时在张大妈发了。第一次接触独轮平衡车,练车的时光依然历历在目,从无法上车,到短距离滑行,再到小场地绕圈,最后歪歪扭扭的出街。第一步,却是最难的,多次想放弃的念头,都因独轮车独特的魅力而坚持了下来。熟练之后,不满足于的限速和续航,果断升级双电。相对于小九双轮,独轮车对于路人的吸引更加难以形容,也许是神奇,也许是惊叹。总之,与小A一同走过的路,寒冬,盛夏,暴雨,海边,还有无数的车友,充满着许许多多不会忘却的美好。直到现在,我还是认为A1是一台对新手最友好的车子。

顺带提一下,中间也试驾了(可以看做高性能版的A1),看参数性能只比A1高一点,最高速度从数据上看尽管提升不大,但实际体验相差很大,基本上就是,从被普通随便超,到媲美普通电动车的进步。而且,从轻便实用的角度来说,我认为S2应该是独轮玩家最均衡的选择。(想在就想出了A1加钱换S2,但想想还是算了,有Z6就行,A1留着给孩子玩)

一年前,孩子大了,便给孩子(还是张大妈的推送),尽管与平衡车关系不大,但广告中最吸引我的便是那句——这是segway的工程师们为自己的孩子设计的自行车。

流线的车身,大尺寸的宽胎,完善的安全配置,还有处处人性化的设计,这是一台让大人孩子都喜欢的。顺便说一下,作为一位体重72KG的成年人,我还多次骑这台车与孩子玩耍,足见质量之强。

九个月前,怪兽发布,在业界中形成的震撼无需多说,纳恩博终于有了可以林立平衡车市场中的旗舰产品。从那时起,便开始了长久的等待和期盼。

继续回忆杀。。。 

等待的同时,小米发布了滑板车,虽忍不住想买,但就性能来说,比A1还是有差距,也许安全性上会更优秀,但小轮胎一定会导致对路况的要求大幅提高,另外对我来说也没有使用场景,所以果断。。。。让表姐买了一台。。。。。

内购,也就是俗称的小小九,有幸抢到一台。可能咱们国内的玩家对这台车并不熟悉,这是纳恩博在小九的基础上为儿童设计的一台平衡车。轮胎与小九完全一致,电机也差别不大,腿控变矮,电池组和主控有比较明显的不同,没有了中间鼓起的车身,不可通用,去掉了遥控功能(去掉了小九的上车判断)。实际上,正好那段时间在教孩子骑小九,但是较高的腿控根本无法让孩子以最舒服的姿态骑行,所以当小小九进入我的视野时,果断添置一台。孩子依然很是喜欢,两天不到就可以非常熟练地骑行,出于安全考虑,护具当然是必不可少。

终于,两个月前,怪兽公测启动,从申请Z6到收到消息,一切都是那么顺利又自然,仿佛,我的就是我的。

此图为参与内测的车友拍的照片,现在终于可以发出来了

只是,为了想早些收到,地址填到了公司,当快递送到时,我已在五一假期回老家的路上了。可能就是注定了不能让我早早的,草草的测试,连续近一个月的高强度工作,只能偶尔的,短途的试骑一下这只不羁的怪兽。

德邦,请问这个脚印是啥意思?

露出包装箱,酷酷的黑色,与之前小九A1的牛皮纸原色截然不同

正面依然是酷酷的抽象线图,轮胎很宽,车辙压出一个Z字,漂亮。

侧面,明显写着禁止踩踏。

14+,电池燃爆警示,事无巨细

各种警告,第二项是搞笑的,最后一项写给德邦

封贴贴了两层,也就是说曾经被开过箱,重新装箱了,公测车辆,不要在意。

配件:电源线适配器,六角扳手,气杆,拉杆与挡泥板螺丝

大配件盒,拉杆与挡泥板

磨砂与亮条的结合,有设计感,设计师用心了

拉杆,许多车友反映这个融合了停车支架的拉杆问题多多,比如太细手感不佳、不牢固易松动、摔过几次后伸缩不畅。。。等等,我认为,大家说得都对。只是,这个方案应该是纳恩博综合了各方面考虑的方案,据说以前的拉杆比较粗又硬,但非常易损坏。这次的方案应该是折中的方案,流线型,易隐藏,多次摔过之后依然能保持主要性能。所以这里是否需要改进,还是看纳恩博怎么处理了,即使不改进,我认为问题不大。只是有个较严重的问题,即支架部分太窄,完全撑不住车,所以,是否能有个折叠支架的方案,就看纳恩博会不会改进了。另外还有,希望此配件价格便宜点就好,毕竟,还是比较容易摔坏的。

锋利的支架位置,我认为需要改进

出笼的怪兽,第一张全身照,酷酷的黑色,让人看一眼就印象深刻,可惜Z6没有ninebot标识,讲真,这有点不可思议。

尾灯,浓烈的红色,亮度高,安全有保障

警示。。。让人想起了某FBI

开关与充电口,漂亮的造型

车体警示,这里是极易损坏的位置,有不少车友摔车后这里发生开裂甚至直接摔碎

哭笑不得,这有点过分了啊。。。

老司机开车,前灯超亮,非常遗憾的是,角度有较大问题,照射得太往上了,许多车友想了办法遮住上半边,可个人感觉这是设计问题,应该有可以微调照射方向的功能。哪怕是采用替换灯罩的方式。

踏板,很多车友说摩擦力不够(据说量产版已经换了砂纸),但个人感觉摩擦力刚刚好,因为车比较重,所以需要经常调整站立位置,摩擦力太高的话可能会不顺畅。当然,越高越安全,毕竟,这车过减速带的时候,身体腾空是很正常的事。

灯罩有点花是什么鬼?受限于材质吧,毕竟这货直接用玻璃的话太危险了,忍了。

提手下的车身覆盖件,塑料严重缩胶。虽没有什么大影响,但对于4999起价的车子而言,有点遗憾。

橡胶螺丝孔塞做得有板有眼。

尾灯,漂亮炽热的颜色。

充电口,细细的连接带,让人有点不放心。

上车走一圈,车身很稳,但很重,不易控制。

因为时间的原因前面并没有多刷,几次上路都是提心吊胆,所以,大部分时间,睡后备箱了。

长久的蛰伏只为了这次的爆发,运动场,足球赛,成了怪兽撒欢的舞台。

经过了两天50多公里的骑行,基本驯服了这个不羁的怪兽。

首先,车身重量,是把双刃剑,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从小车过度过来的玩家,适应这么沉的车需要不少时间。中间不能灵活驾驭,让我一度想出掉这台怪兽。车体沉重不仅带来了稳定性,在前期还给人非常笨重的感觉。但,经过熟悉和长时间骑行,熟练掌握之后就好了。所以,从小车过度来的玩家,千万不要心急,慢慢适应,一定可以掌控好。

第二,还是车身重量,决定了这车并不适合住在后备箱。从后备箱里往外提,一个手很吃力。所以我有时会扔到后排座下,然后脚踏轴太过锋利,已将内饰磨花。。。

三,依然车身重量,在有坑坎的路面,车身与地面的接地性要优于小车,但这也造成了另一种负面影响,就是驾驶人会经常腾空。实际上,玩小车也会腾空,只是车和人一起腾空。所以,这不是缺点,是大车固有的特点,去习惯就好。只要提前轻微弯弯腿,就会安全许多。

四,虽然号称怪兽,但受限于车身重量,这台车的提速并不出色,为了提速性能和续航,轮胎气压我也一直保持在较高的状态,就造成了车身较硬的感觉。车友们可以适当放一些气,轮胎软一些,车身更稳定。

五,宽胎带来的安全性提升显而易见,有的坑,小车轮子会直接陷进去,或者盲道,小车会非常不稳定。大车的宽胎就会让你如履平地。

六,重量带来的其他影响,就是摔车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我说的是路人,所以,控制速度,克制,是我们骑怪兽的必备素质。

七,35的限速,基本可以超过大部分普通的电动车,我只有在路况极佳的时候,才骑到最高限速,而且仅保持了很短的时间,所以Z6的性能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普通玩家,也许很久之后我会觉得速度受限了,就会想到升级Z8或Z10,但就目前来说,Z8Z10应该还是属于极客玩家。

八、爬坡性能,也许是我的技术还不够,较重的车身还是无法让我灵活操控,但电机的功率我是有信心的。以前A1爬坡,曾经多次高频警告,车子依然没有掉链子,但我知道那已经是A1的极限了。现在Z6的极限在哪里,与技术有关,与胆量有关。

九、一些缺点,希望纳恩博正式量产时可以改进,


1、脚踏轴最好加个倒角,不要那么锋利。
2、支架形同虚设,希望设计一个稳固耐摔的支架(我知道这个要求非常苛刻,但我相信纳恩博的产品经理会实现的)。
3、提手判断提车,有误差,这个很危险,哪怕有1%的误判,也很危险,希望提高准确性。
5、大灯照射角度过高,希望能调整。
6、声音方面,开关机声音无法关闭。电量低时报警声无法关闭。在APP里调整声音大小的设置形同虚设。
8、德邦物流还是不太靠谱(可能这么沉的东西,物流方面也没得选)
9、脚踏板,磁吸设计固然有优势,但无法用脚提开,每次都要用手拨开。有点遗憾。
10、没有腿垫,小腿绝对吃不消,即使现在贴了海绵,小腿上依然青一块紫一块。不要说是技术问题,因为怪兽太沉了,所以小腿需要更大的力气去顶住,如果是长时间骑行不停车还好,两脚分开一些,只通过脚踩就可以。但城市路况走走停停,不用小腿去顶的话怎么停车?希望,增加腿控软垫。
11,短按关机有点危险,有时提着放下的时候不小心按一下,刚踩上去,车就关了,希望改为长按1秒关机。
12、说到关机,就想起启动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每次车子启动的时候都要重新标定,只要车身未完全摆正的时候启动,车辆是缓缓自己找正,就产生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说,此时我如果想扶正车身,车子就会冲出去以维持换换摆正的过程,而不是原地调正。车越冲越想手提,越手提,车冲得就越快。这个设置有多危险呢?实际上多次冲出去撞到各处墙上桌腿上,有次还压到了家人的脚。尽管没有什么大碍,始终还是我的心结,所以每次启动的时候我都很小心,先扶正再启动,或者启动之后不要干涉。希望纳恩博重视一下这个问题,之前应该也有不少车友反应过这个问题。A1那样就很好啊,扶正到一定的程度时,车身才自平衡,否则是不平衡的,不会出现车辆冲出去的情况。

十、这篇文章本以为两三个小时就搞定,可断断续续写了七八个小时,字字用心。回想这一个月来骑行的短暂时光,从一开始的难以驾驭,短暂失望,到后面的熟悉和依赖,Z6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了。

总结一下吧,作为一个公测的产品,基本上是比较合格的。但对于一些细节的把控,还需再用点心,另外,一些产品逻辑上的问题,不该出现在纳恩博这样的行业翘楚身上,相信,通过玩家们和厂家的共同努力,所有的问题都会慢慢更改过来的。没关系,我们愿意一起去等待,一起去打磨,让怪兽成为一台完美的产品。


月底了。。。大家的碎银子快过期了吧。。。谢谢各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塑胶跑道局部损坏坏了怎么修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