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中国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超过美国能超过中国

  其实就在过去的两个世界里,大部分西方国家都非常富有,然而其他国家却不那么幸运,因此二十世纪70到80年代,有一个难以置信的经济逆转,即所谓的“第三世界”经济体的增长快过很多“第一世界”经济体,印度便是这些发展中国家之一,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自1990年以来已经增长了六倍左右,现在的年增长率超过7%远远高过全球平均的2.6%。

   据知一项2017年的研究,印度将会在2050年持有全球15%的财富,超过美国和欧盟,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概括经济增长主要决定性因素有二:

  其实一个国家的工人数量,以及工人的生产量,印度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适龄工作人口,这个国家超过12亿人口中大约有65%,年龄在35岁以下,由于大规模的全球化,这里有大量就业机会,很多不仅将和制造业外包给印度,还包括市场营销、管理和客服工作,这样节省了公司在劳动力方面的成本,也保持整个制造过程,外包是印度经济增长的最大的贡献者,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

  此前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追赶式增长”,就是像印度这样贫困的国家,采用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有效地“追赶”他们,从高速铁路到自动化机械及互联网等方面,例如印度政府最近发起了一项倡议,向数十万印度村庄提供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服务。

  在有一个因素是印度的自由市场改革导致了更少的规章和更多的外国投资,拥有2/3的印度,也受益于价格的暴跌,一些政治家,特别是唐纳德·特朗普指出,印度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快速增长是意味着美国落后,而且这种比较不会就此停止。

  据知,贫困的国家比富有的国家经济增长快,从本质上讲,当同等数量的金钱进入一个小经济体中,财富会比在大经济体中迅速增加的更快,美国经济目前正以大约2%的速度增长。专家表示,美国的这种经济增长在比率上达到5%,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自从1980年以来,美国就没有达到那种的速度了,当时美国刚从金融 危机中恢复过来,印度和美国管理经济的方式也有着根本的差异。

  其实印度每周有六个工作日,几乎没有联邦公假,对于个人也没有法定退休年龄,尽管印度有限制童工的法律,他们也很少真正执行,据估计,有超过2800万儿童在印度工作,这显然为他们的经济增加了大量的生产,以牺牲人权为代价。

 众所周知,印度的经济增速比美国快很多倍,笔者认为这些数字并不能代表什么,经济增长没有考虑生活标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还有最重要的人均收入,相比美国的56000美元,印度人均收入仍然只有1600美元。印度超过20%的人口生活贫困,随着劳动力大军的增加,印度一定会继续让财富快速增长,然而让这些工人们生活更好却是另外一回事,而印度最近大规模通货废止的决定将阻碍其发展。


  近两年,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海外投资不断向价值链上游延伸并扩大全球版图,印度作为一带一路的新节点,有着无可取代的地理优势。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也正在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寻找原材料、能源与基础设施项目,逐渐转向新兴互联网和科技企业。  印度凭借不亚于中国的人口市场和早已被世界认知的互联网科技地位,逐渐显现出吸引力。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对印度的投资有10.63亿美元,是2015年的6倍。近年印度已经...

K金满堂zcs6668日本近来经济受泡沫经济的影响,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中国也是在经济中遇到了瓶颈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印度就感觉超越上来了,成为了亚洲甚至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日本近来经济受泡沫经济的影响,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而中国也是在经济中遇到了瓶颈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印度就超越上来了,成为了亚洲甚至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印度经济崛起了,超越中国和日本了”,“印度已成为亚洲的经济大...

过去三年来,印度是世界上最受喜爱的国家。国际社会相信印度将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认为印度将超越中国,实际上这两个经济体完全没有可比性。印度不是下一个超级大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1.4万亿美元(2016),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25万亿美元(2016)。这两个经济体完全没有可比性,中国经济是印度的5倍还多。中国人口(13.7亿)和印度人口(13.4亿)倒是具有可比性。金融分析师金石...

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而且采用不同发展模式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和印度经济不可避免地成为世人对比研究的热点。过去两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而印度GDP一直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增长,成功超越了中国。媒体报道铺天盖地,印度亚洲崛起之声不绝于耳,而中国仿佛成为陪衬主角的绿叶,烘托印度经济不凡的成就,甚至有印度媒体表示印度已经是亚洲经济之一。事实真的是这样嘛?2014年9月,当印度把一颗造价低廉的...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随着中国经济放缓不断的优化产能,调结构,中国经济增长逐渐走向中低速,此时印度却很疯狂,很想做第二个中国,所以放出狠话:印度已超越中国。印度财政部高官曾表示,印度将在短时间内在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把中国甩在身后。那么,问题来了,印度真的会在短期内超越中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吗?自日本经济面临崩溃,印度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印度经...

}

   (文章原标题:报告称2050年中国将成最大经济体 美国沦为第三)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普华永道日前发布2050年全球经济前景报告称,若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预计中国到205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GDP占全球比重约20%。印度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国经济规模将沦为第三。2月7日

  报告称,2050年全球最大10个经济体依次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德国和英国,意味着十大经济体中将有六个是现在的新兴市场国家,只有土耳其除外。

  新兴市场七国(E7)的增长速度将是发达经济体(G7国家)的两倍。到2050年,新兴市场七国(E7)GDP占全球比重将从35%升至近50%。而欧盟国家GDP在全球所占比例将不到10%,甚至不及印度。

  不过,报告指出,新兴市场国家需要大幅提高机构效率并改善基础设施,才能实现长期增长。

  普华永道同时指出,若以购买力平价计,中国在2014年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而若以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水平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

  但如果以人均GDP衡量,2050年中国将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2016年,美国人均GDP水平约为中国四倍,而到2050年,这一差距将缩小为两倍。

  对于以购买力平价计算GDP是否靠谱,经济学界一直存有争议。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以现值美元计算,美国2016年GDP总量约为18.6亿万美元。而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4127亿元,约合11万亿美元。

  根据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和增长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6》,2020年按汇率法计算的中国GDP总额可能接近或者达到美国的水平。

  经济体的类别有哪些

  世界经济体是指多个国家为了达到优惠的贸易政策从而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组建的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合作团体。

  目前全球比较知名而且规模较大的三大经济体分别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速度和质量大大超越发达经济体,因此常常称这些经济体为新兴经济体。例如著名的金砖四国中就有中国、巴西、印度三国为新兴经济体,它们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关于新兴经济体,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

  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仅增长2.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8%。印、俄、巴西GDP总量均超过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中国突破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中国、印度和俄罗斯3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新钻”国家也有不俗表现,高盛公司预测,2025年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等8国将跻身世界经济前20强。

  基于新兴经济的出色表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发达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困扰之际,新兴经济体正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来源”。IMF预测,2008年尽管发达经济体经济表现更加疲软,但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带动,世界经济仍有望增长4.1%。

  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减缓,但专家分析,经过金融危机的冲击,新兴经济体调整了经济结构,增加了外汇储备,改善了金融体制,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世界经济依然会继续增长。

  与此同时,南南合作也减少了新兴经济体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依赖。南方共同市场的形成、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也对世界的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保证。

  高盛全球经济研究主管奥尼尔对新兴经济体寄予了厚望,他认为新兴经济体强大的内需足以完全抵消美国国内消费需求的大幅下降,并预计占全球GDP16%的“金砖四国”将帮助全球经济维持3%至4%的增速。

  在亚欧首脑会议前夕,法国总统萨科齐就声明力邀中国、印度等五大新兴经济体参加于11月15日在华盛顿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共同商讨应对金融危机,这也看出新兴经济体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经济学界认为,2010年很有可能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年,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将走在复苏的前端。在最新的一份对2010年经济预测的报告中,IMF认为,发达国家经历了2009年3.4%的经济衰退后,今年的经济增长仅有1.3%。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2010年将达到5.1%,其中印度将达到6%,中国将达到9%。

  渣打银行也指出,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有望达到2.7%,其中亚洲经济增长将达到7.0%。这再次表明了全球经济力量以及经济平衡由西向东转移的趋势。

  2010年7月,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苏帕曼(Rob Subbaraman)说,日本曾是推动亚洲其余地方的动力;现在,潮流在转向,中国正成为一种影响着包括日本在内亚洲其他地方的强大势力。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复兴正在改变一切,从全球军事及金融力量的均势,到汽车怎样设计,无所不包。

  从某些指标来看,中国的经济总产出已经上升到仅次于美国的水平。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将凸显“中央王国”在18世纪失去亚洲军事、科技和文化强国地位过后一直未曾享有的一种辉煌。

  中国的出口额、汽车购买量和钢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它的全球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从美国底特律的汽车生产商,到巴西的铁矿石生产商,它们的财富都取决于中国消费者和企业的支出。

  财富的增加也带来了政治上的影响力:来自中国的压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赢得了更大的发言权。

  2010年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局长易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官员首次指出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

  目前中国的GDP应已超日本,因此,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毫无疑问。2010年年初,中国宣布2009年GDP总额达到4.985万亿美元。当时各国媒体就猜测中国GDP今年必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二经济体。尽管稍后日本公布的2009年GDP为5.068万亿美元,数字略高于中国。今年中国一直保持着11%以上的增幅,而日本只能望洋兴叹,强劲的经济增长足以支撑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8月16日的数据显示,日本第二季度GDP为1.288万亿美元,低于中国的1.339万亿美元。过去,中国曾在第四季度经济产出超过日本。那是因为在最后一个季度,季节性因素会令中国经济表现得更加活跃。现在,早在第二季度就超过日本,使中国全年产出胜过日本的预期更加强烈。

  2000年前,按当时汇率计算,中国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07年前,中国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相比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么多年,日本经济停滞不前也已经20年。座次改变是水到渠成。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摩根大通驻纽约首席经济学家Bruce Kasman评价,中国超越日本将是“全球经济的一座里程碑”。相信其他经济学家和普通人都会作如是想。

  然而,中国的人均年产出不到4000美元,仅约为日本人均年产出的十分之一。与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比较,中国5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只相当于后者总产出的三分之一,差距仍然很大。即便中国能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也要花至少10年才能赶上美国。中国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调整经济增长结构,如何进一步提高全民福利上。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今天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在“最具创新力经济体”排行中,高收入经济体继续占据垄断地位,但中国在中等收入经济体中脱颖而出,逐渐跻身“最具创新力经济体”前列。

  该报告指出,尽管高收入经济体在本年度排行榜上占据垄断地位,但作为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的表现是个例外。中国的排名脱颖而出,名列第29位。中国创新表现已经非常接近于排名前25强的高收入经济体,特别是在诸如人力资本开发和研发资金投入等方面。在创新质量方面,中国也得分很高,正在不断拉开与其他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距离。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说:“对于处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来说,创新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但这一前景不会自动实现。每个经济体都必须找到最佳的政策组合,以调动经济中内在的创新和创造潜力。”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16 年后,印度要挤入 "10 万亿美元俱乐部 "

人口红利比中国多、经济增速比中国更快,在印度人的心中,中国是个始终绕不开的 " 心结 "。

印度《经济时报》最近文章称,印度想要在 2032 年成为一个 GDP 总量达 10 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大约是中国目前的 GDP 总量。也就是说,印度想要在 16 年后成为如今的中国。目前,印度的 GDP 总量略超过 2 万亿美元。

其实早在 2015 年,印度总理莫迪就对外宣布,梦想将印度打造成一个 20 万亿美元 GDP 的经济体,但却没有提出具体的时间表。

印度一家政策咨询机构改造印度国家研究院(NITI Aayog)最近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不过近期目标却被砍掉了一半。该机构认为,如果从 2016 年开始,印度每年的 GDP 增速都能达到 7%-10%,那么印度到 2032 年就能实现 GDP 总量 10 万亿美元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GDP 增速每年必须超过 7%

印度能不能实现 2032 年的目标呢?按照前述机构给出的年度 "KPI"(考核标准),只要从 2016 年起印度能够保持每年 7%-10% 的增长,就能够实现。

目前的迹象看起来,至少在头一年,印度轻易就可以实现这样的年度目标。

印度财长亚特力 ( Arun Jaitley ) 去年 11 月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 2016 年度(2016 年 4 月~2017 年 3 月)的经济增长率将时隔 6 年再次 " 达到 8% 以上 "。而且他还特别有自信地表示,中国经济减速对印度的影响 " 十分有限 ",原因是 " 印度并不在中国的生产、流通网中 "。

而 2015 年,印度 GDP 增速达到 7.6%,超过中国的 6.9%,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名列第一,一时间各种光环集于一身,印度的自信心爆棚。

怎么达到增速目标?印度去年就改了 GDP 算法啦

其实为了维持 GDP 高速增长,迎头赶上中国,印度早在去年初就已经做好了铺垫啦。

2015 年年初,印度调整了 GDP 的计算方式,计算 GDP 的基准年份从 2005 年后移至 2012 年,生产成本计价也改为市场计价。此举令印度经济数据大幅修正:2013-14 年 GDP 增速从 4.7% 修正至 6.9%,而上一年度的增速从 4.5% 上修至 5.1%。

通过改变统计方法,印度 GDP 一夜间几乎倍增,其今后两个财年的 GDP 目标更被调至约 7.9%," 印度经济增速超中国 " 之声四起。

新算法争议不断,但印度称符合国际惯例

围绕印度的 GDP 新算法,外界的质疑声不断。就连印度央行行长拉古拉姆 · 拉詹(Raghuram Rajan)此前也对新数据公开表达了疑惑。而英国《金融时报》文章质疑称,当前印度制造业的经济增速只有 1%,与印度 8% 的 GDP 目标相去甚远。

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 · 迪顿(Angus Deaton)2015 年 10 月接受印度新德里电视台访问时指出,印度计算出来的 GDP 数据与印度全国抽样调查组织收集到的家庭支出和消费数据之间 " 存在严重差异 "。迪顿之前曾研究过印度的贫困问题。

对于外界的争议,印度政府 2015 年 1 月却对外表示:新算法的调整是为了 " 更符合国际惯例 "。

这个新算法,连绵羊 " 排泄率 " 都考虑进来了

印度负责统计事务的印度统计和计划执行部(MOSPI)曾公布了一份 144 页的报告,详细解释了新的 GDP 统计方法。《华尔街日报》归纳了这份报告中提到的新方法的 6 大 " 亮点 "。

DT 君仔细梳理了一下,发现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原来 GDP 算法还可以这么玩,不仅金银都算成了储蓄而不是消费,印度政府还苦心考虑加入了绵羊排泄率等指标。

印度经济增速耀眼,西方的质疑也跟着来了

但外界不买账啊。目前,外界对印度经济的质疑主要包括:

印度 GDP 增速数据与其他经济指标不一致:工业生产、贸易、税收、PMI、信贷增长等指标均显示经济仍疲弱。

印度新 GDP 算法无法真实反映印度近年来的物价变化情况:国际通行的惯例是用过去 10 年的物价水平得出一般物价水平。印度将基准年份由 2004/05 年修改为 2011/12 年,数据的时间跨度由 10 年减少为 3 年,很难真实反映印度经济的通货膨胀状况。

印度的非正规经济规模庞大,要准确统计,并不容易。

印度的家庭收入、支出调查未能体现出经济总量年复一年大幅增长。

在 DT 君看来,印度要想实现到 2032 年 GDP 总量达到 10 万亿美元的目标或许不难,难就难在如何让质疑者 " 心服口服 "。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总量什么时候超过美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