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如何实现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大会,贵石书记这样表态

原标题: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 唐山各界反响强烈

  6月23日上午,备受瞩目的唐山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围绕加快“三个努力建成”步伐、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为曹妃甸发展描绘的新蓝图、制定的新目标、指出的新路径,进一步激发了曹妃甸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调动了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大对曹妃甸发展支持力度的积极性。大家表示,一定要全面落实大会的要求和部署,共同推动曹妃甸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滨海新城。

唐山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首先在曹妃甸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们说,开发建设曹妃甸是中央、省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以从未有过的高规格、从未有过的大范围、从未有过的硬措施,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使我们备受鼓舞、信心倍增;大会对曹妃甸高质量发展作出的全面部署,使曹妃甸再次成为省市乃至全国关注的焦点,曹妃甸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全市上下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曹妃甸怎么办?

曹妃甸区招商局局长李如忠说:“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这次大会使我们感到精神振奋,也使我们受到极大地鼓舞。我们将继续坚持招大、引强、追新,持续开展项目招商攻坚,为曹妃甸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活力。”

财政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着支柱作用。曹妃甸区财政局局长郑洪涛说:“大会充分给予曹妃甸政策和资金支持,我既备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区财政局会加强与市财政局沟通对接,担当尽责、突破创新,以强有力的财政措施保障曹妃甸腾飞崛起。”

曹妃甸新城作为“一港双城”建设的承载区之一,是建设现代化滨海新城的主阵地、主窗口。新城管委会副主任周永山表示,我们将坚持走好“产城融合、港城融合、城市与自然融合”的路子,推动城市饱含开放属性,融合创新包容元素,真正实现宜居宜业宜游,在曹妃甸高质量发展中率先突破。

“一港双城”建设离不开港口。曹妃甸港口物流园区管委会表示,曹妃甸港区将牢牢把握港口优势,充分释放发展潜力,建设“大港口”、发展“大贸易”、开辟“大通道”、做好“大服务”,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的目标砥砺奋进。

曹妃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曹妃甸各级各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做到思想同心、认识同步、行动同向。曹妃甸区发改局局长崔建军表示,曹妃甸区发改局将不遗余力地全面贯彻落实大会精神,从“为企业搞好服务,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进展;加强项目管理,力促一批项目尽快开工、尽早投产达效;千方百计加快产业聚集,努力打造新兴产业集群”三个方面助推曹妃甸实现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曹妃甸区行政审批局局长郑树森说:“我们将认真做好市里审批权限的下放承接工作,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抓好"最多跑一次""零跑腿"等改革,更好地服务入区企业,为把曹妃甸打造成"四最"唐山品牌的示范区贡献力量”。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浩在大会上强调,“唐山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也在海洋,最大的突破口和引爆点就是曹妃甸。”因此,大会确定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唐山特色,把曹妃甸打造成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奋斗目标。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崇高使命呼唤担当。

市工信局表示,要以大会精神为指引谋篇布局,牢牢把握本次大会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浩关于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新指示,谋划推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各项工作,推进曹妃甸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迈进,成为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中流砥柱。要以新路径新举措推动项目建设,大力推动“破立降”,支持曹妃甸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以“四个一百”为重点的各类项目实施步伐,力促曹妃甸工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要以新作风新方法实现服务提升,在项目跑办、培育典型、企业家素质提升等环节,尽心尽职尽责为企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服务中彰显作为和担当,携手曹妃甸共同打造企业家之家。

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不仅开启了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也给各县(市)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滦南县委、县政府表示,作为曹妃甸区的毗邻和直接腹地,将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曹妃甸的发展,借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一是注重发挥滦南经济开发区嘴东园区桥头堡作用,做好海洋文章,重点发展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港口物流、装备制造、现代轻工、装配式建筑、高新技术和文化旅游为主导的临港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做大做强海洋经济。二是依靠园区开发提速,做好县城经济发展新篇章。通过园区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为依托,努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勠力同心助推曹妃甸高质量发展

曹妃甸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全市各级各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做到思想同心、认识同步、行动同向。

市发改委将牢固树立“看齐”思想,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服从大局,对于市直部门协办的事项,由市发改委牵头,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为曹妃甸项目落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优化产业布局,利用好精品钢基地和石化产业基地两块国家级“牌子”的吸纳效应,推动钢铁、化工等产业向曹妃甸聚集,不断加大中央资金争取力度,更有力地支持曹妃甸的项目建设。要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对于曹妃甸项目落地需要的用地指标、环境容量、能耗、燃煤、产能置换等,统一调剂解决,保障曹妃甸项目发展的有效供给,做到以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和项目推进的成效,力促曹妃甸快速高质量发展。

市国土资源局表示,全市国土系统要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好国土的服务保障作用,为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彰显国土担当,贡献国土力量。结合曹妃甸开发建设实际需求,全力抓好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三大要素”保障,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跑办曹妃甸LNG码头等已上报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用海手续,全力争取曹妃甸石化基地项目用海支持政策,充分保障曹妃甸高质量发展用地、用海需求。同时,按照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和打响“四最”品牌部署,全力打造“贴心国土”服务品牌,积极践行“向前一步”服务理念,围绕“一港双城”建设,主动对接项目需求,全面提升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曹妃甸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

曹妃甸:港产城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周丹)曹妃甸区按照省、市“一港双城”发展部署,以城市为核心,以港口为依托,以临港产业为基础,强力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港产融合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
据曹妃甸海事部门数据显示,截至到8月13日,曹妃甸港区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同比增长5.3%。
今年以来,曹妃甸港喜讯频传:阿拉山口内陆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这港西北战略能源大通道正式贯通;3月1日起,疏港矿石逐步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并确立2019年全部实现“公转铁”的目标;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启用,天津港与曹妃甸港之间的首条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投入运营;港口贸易物流加工产业招商成果丰硕,加强与五矿集团合作,建立北方矿石混配中心、期货交易中心和北方进口铁矿石交易中心。当前曹妃甸港口发展动力十足,未来,曹妃甸将立足环渤海港口群,坚持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继续完善集疏运体系,承接好秦皇岛港煤炭、铁矿石转移,做大国际贸易和转口贸易,打赢跨境电商攻坚战,力争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
今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唐山市为第三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目前业务开展已经常态化,下步主要是增加每日通关量,近期达到日2至3万单,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未来5年,曹妃甸将打造以“雄安——曹妃甸”为核心的中国北方跨境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创业基地和物流基地,把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打造成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的核心区、先行区。
产城融合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今年6月23日,我市召开全面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唐山特色,把曹妃甸打造成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曹妃甸坚持做优城市,致力建设唐山的未来之城、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
“充分利用滨海岸线资源,突出新城滨海特色。”今年初,曹妃甸区委、区政府结合唐山市总体规划对新城整体规划实施再提升,以国际视野,按照城市及城市全域化原则,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曹妃甸新城。“300米见绿,500米见水”“小街密网”等城市建设理念为新城增添了人文情怀和魅力。
产业是城市的基础,城市是产业的依托。跳好产城融合“双人舞”,结合自身实际选准产业方向是关键之一。曹妃甸在城市建设中衍生出了健康娱乐、文化旅游、会展酒店、电竞商贸、现代服务等新产业集群,华为云、西门子研发中


}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建设高原旅游名省,明确发展方向,提出战略定位,出台各项举措,全省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现阶段青海省旅游业已成长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和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

6月8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后,引发省内外游客热议。大家纷纷表示,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是青海持续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重要举措。大家一致认为,促进全域全季全时旅游,推动旅游业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青海既是旅游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发展旅游业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看到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新闻报道后,来自四川省的游客邹洪波表示,近几年得益于青海旅游业发展,景区和旅游配套设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青海的旅游美在青山绿水也贵在青山绿水,应当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生态中实现旅游产业绿色发展。

“促进旅游与高原生态农牧业、特色工业、关联服务业融合发展,既为旅游业自身发展拓展全新空间,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巨大动能。”随着近年来我省提出“打造大美青海品牌,建设高原旅游名省”奋斗目标,旅游业的发展对西宁市民杜成霞来说感触颇多,近年来随着旅游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元素更加多元,旅游景点越来越美,适合市民周边游的景点越来越多,旅游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不断凸显。

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为新时代青海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培育旅游工匠精神,打造一批精品景点、精品线路、一流景区,向全域全季全时游发力。”

在茶卡盐湖景区游览盛景的青海游客李玉山表示,恰如茶卡盐湖景区,近年来省内的很多景区实现了升级,青海美景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且如今的青海旅游也已经突破了曾经的季节限制实现全季发展,随着省内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发展,过去旅长游短的现象也在不断改善,只要一逢节假日,青海人举家出游浪美景已成常态。

“把旅游业打造成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是青海旅游产业必须坚定的发展方向,这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必然,也是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使命所在。”前来青海旅游的北京游客张文清表示,这次来青海旅游明显感觉发展很大,不管是从一句简单的温馨提示还是工作人员的热心服务,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从景区周边来看,旅游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旅游富民正在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新业态。

“省内大众游、省外高端游是青海旅游产业发展的定位,这是结合我省实际,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出发,即我们能给游客提供什么旅游产品,游客来青海想要什么样的心灵旅程作出的判断。”

河北游客李芳已经是第二次来青海旅行,她表示,现如今青海的旅游业发展之快和几年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不断发掘青海的自然禀赋,让很多省外游客在这里能够感受一种青藏高原独有的自然美景,淳朴好客的民风民俗,还可以体验灿烂的多民族文化,感受多元的民风民俗,希望青海在未来旅游产业发展中,能够依托地域优势,不断开发符合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打造更多精品的旅游路线,让广大游客成为大美青海的宣传者,推动青海旅游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青海人,全省旅游产业大会的召开为未来青海旅游发展明晰了路径,邓红光激动万分,他表示,正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青海的知名度正在不断提高,独具青海特色的文化也正在被更多人知晓,看到来青旅游的游客一年要比一年多,身为青海人内心感到无比喜悦。(鲍博)

(责编:任礴(实习生)、连品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曹妃甸高质量发展大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