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和OLED在手机OLED屏和LCD屏哪个好上那个比较好

  在我朋友小H的鼓动下,我买了一台红色的iPhone 8 Plus 256 GB,即使7000元的价格几乎已经可以买一台64G的iPhone X了。

  在小H的眼里,只有LCD才是能用的好屏幕,OLED都是“瞎眼屏”。

  他甚至还为他们“LCD教”起了个响亮的口号:

  “我就是饿死,没有手机用,也不会用你们OLED手机”,小H为了坚定信仰,没少在我面前立Flag,全然不顾我是因为iPhone 8 Plus的红色才买单的。

  当然,买完之后我就后悔了。作为一个iPhone 6s用了两年的用户,我从来都没用过Plus这么大的手机。而且已经是2018年了,iPhone 8 Plus那宽广的“额头”和巨大的“下巴”每天都在提醒我,这是上个时代的手机。

  极低的屏占比,超过200g的重量,装在裤兜里都嫌大的体积让我很快就当作二手卖掉了。

  “iPhone X真香”,卖掉iPhone 8 Plus后我感慨道,这让小H很不满意。

  怎么能用“瞎眼屏”呢?

  OLED屏幕的频闪太低了,对眼睛不好。小H苦口婆心的劝说我,“这都是为你的眼睛好。”

  为了让我相信他的观点,小H甚至给我看了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相关的技术文档。

  LCD屏作为一种信仰,小H不是一个人,他给我看的技术文档来自博主魔法师蛋小丁。翻阅他的微博,你会发现不少关于OLED是“瞎眼屏”的科普帖:

  “低健康风险的频闪范围应该在1250Hz以上,而手机的OLED屏幕频闪却只有240Hz,并且由于OLED的余晖效应更短,相同频率下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比LED灯更严重,这给很多使用OLED屏幕手机感觉眼部不适的反馈提供了科学依据。”

  对于我这样,人生第一台OLED手机就是三星自家的S7 edge的用户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注意到频闪这回事。

  每天都需要拍大量产品图后,我终于在一次同时拍iPhone X和三星S9 Plus亮屏的正面的时候,发现了端倪。

  在A7M2这样的相机取景器里,几乎所有的OLED手机都现出了“原形”:

  因为GIF压缩的原因,右侧的iPhone X的频闪可能不太明显,这张单独拍iPhone X的就比较明显了:

  在相机取景器里,你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屏幕“闪烁”。如果用相机录成视频,就会出现这两个GIF里展示的,有阴影不断从屏幕下方往上方刷新的效果。

  这就是LCD教们所说的“瞎眼屏”,不过如果不用相机,我肉眼是真的看不出来。当然,不排除一些“骨骼惊奇”的信徒们裸眼也能看出频闪。

  你就等着屏幕“烧屏”吧

  “你肉眼竟然看不出来?”小H涨红了脸,不信仰LCD的我觉得屋子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看到我又用回了三星S9 Plus,他气得恶狠狠的诅咒了我一句:“你就等着烧屏吧!”

  “烧屏”的确是悬在所有OLED手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由于OLED先天的特性,“烧屏”几乎是所有OLED屏幕都难以逃脱的厄运。

  正是因为会烧屏,小H这样的LCD教才颇有市场。比起很难被感知到的频闪,烧屏可是实实在在的。比如编辑部的一位同事,2017年初买的三星S8,由于长期使用微信,结果还没等到9月新iPhone上市,就已经烧屏了,烧屏的区域正是微信聊天页面顶部的那个黑条。

  OLED屏幕的手机这么多,微信是时候考虑把黑色的顶栏改成白色了。

  不过同事的三星S8只是轻微烧屏,我看了之后觉得其实烧屏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太影响正常使用。直到我们公司年会去了新加坡,在新加坡的三星专卖店里,我彻底开了眼界,各式各样的烧屏真是惨不忍睹:

  这张图可能不够明显,打开设置后,还有更震撼的:

  这种彩色的烧屏,我还是第一次见。我甚至一度怀疑这是店员为了防止手机被盗而加的水印。但是店里的其他三星手机也没有水印啊?在询问过店员之后,我终于确认,这就是烧屏。

  我终于理解了小H的苦衷,甚至面对Find X和NEX这么好看的没有刘海的全面屏手机,小H还是坚持“iPhone 8 Plus真香”。

  对烧屏和频闪的恐惧催生了不少“LCD教”的信徒,“他们会越来越小众”,一位在惠州屏幕生产厂负责解决技术问题的工程师小Y告诉我:“OLED屏在手机上会越来越成为主流,我们隔壁的三星工厂每天都在热火朝天的生产,三星OLED屏的订单络绎不绝。”

  而vivo NEX上的屏下指纹,屏下距离传感器也注定了这样的全面屏手机只能用OLED屏。

  对于“永不为奴”的小H来说,有一个好消息是新一代iPhone可能会有LCD版的,这让小H感到非常欣慰,终于不用再忍受202g iPhone 8 Plus的低屏占比了。“如果下一代iPhone X真的有LCD版,我一定会买”,说完这句话,小H用他202g的iPhone又去看另一台更沉的LCD手机的配置信息了。

  不过我听说那台手机重量足足有半斤,为了LCD的信仰,“永不为奴”们也是不容易。

  频闪科普帖来源:魔法师傅蛋小丁。

  应采访对象要求,小H和小Y均为化名。

}

【LCD背光源与OLED自发光】

以下内容比较难理解,但是我会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去解释,这个子标题的内容是全篇最重要的部分,理解了这一部分你就知道了OLED和LCD的区别了,所以,请务必一个字不落的仔细看。

首先这里放一张LCD和OLED的设计图,这个设计图是每个子像素的纵切截面图。


LCD的发光原理主要靠背光层,也就是上图中Back-light的部分,这部分通常由大量的LED背光灯组成,它只有一个功能,就是显示白光,但是白光不可能组成图像啊,于是我们在这个白色的背光层上加一层有颜色的薄膜,白色的背光穿透了有颜色的薄膜后就能显示出彩色了,但是我们是需要调整红绿蓝的比例啊,不能让光直接就射穿红绿蓝啊,所以我们在背光层和颜色薄膜之间加入一个控制阀门,这就是图片中liquid crystal的那一层,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液晶层,这层可以通过改变电压的大小来控制开合的程度,这样开合大的射出去的光就多,开合小的就射出去的光少,这样我们就可以控制白光的量,这样就可以调整红绿蓝的配比了。这个便是LCD屏幕的工作原理,他特别像什么,就是你拿着一个白光手电筒,前面放个可以旋转的不透明板子,前面再放个彩色塑料薄膜。

而OLED呢,OLED不需要LCD屏幕那样的背光层,也不需要控制出光量的液晶层,只要给他通电他就能亮,所以OLED就像一个有着无数个小的彩色灯泡组合的屏幕。

所以LCD是背光+小窗户+薄膜

OLED是自发光,通电就能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OLED屏和LCD屏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