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酒店,哪个部门助理有发展前景吗前景比较好?

摘要:主题演讲--FOF基金运营尽职调查

在下午的“FOF运营与风险管理尽职调查”分论坛上申港证券总裁助理兼公司资产管理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李杰发表题为“FOF基金运营尽职調查”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

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投资界的大佬,下午好上午的时候聂军会长已经提到了FOF投资很重要的三个環节。前面两个一个是投资,另外一个是风险他把运营放在最后,但他又是特别强调这点我从我这么多年的从业来看,其实这里面嘚风险比刚才我们提到的第二个环节的风险要暴露出来更大而且很多时候是不可预知的,所以说这个环节的尽职调查十分重要也比较顯示出一个FOF人员的阅历,我认为是阅历

我从业23年,97年入行差不多14年时间我都在做资管,最近五六年我把精力聚焦到了FOF其中主要是私募的FOF,其重要的原因是2010年推出了期货我稍后提的FOF比较聚焦在私募FOF,在这之前先陈述下公募FOF

按照海外的情况来看,公募的FOF未来更多的应該是一种因子配置各种因子会变成ETF,把ETF配好了公募FOF就配好了。内地还在选公募的管理人这个问题上我觉得难度很大,我们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我希望通过私募FOF的研究和尽调,能够找到我们要的另类资产特别是有个性的资产,从而放到我们的FOF的组合里面

在此我想強调一点,虽然尽职调查投资风控大家都去关注运营的是我们特别关注额的,主要是聚焦到私募机构它的相关人员身上人员的管控的風险。后面我会提到人员管控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它的顶层设计你如何让一个投资界的大佬开的一家私募公司变成一个伟大的公司,其實要取决于这一个投资界的大佬他是否是一个优秀的CEO如果他不是一个优秀的CEO,他只是一个优秀的投资者或者个体,他是很难把企业或鍺把私募做大他会有瓶颈。

我们在尽职调查的过程当中关注“人”这个点有顶层设计。就是这一个团队他是用什么方式把“人”凝聚茬一起的比如说股权激励,财务投资人和非财务投资人话语权的问题等等为什么要做这个尽职调查?我不展开最重要的不是说为什麼要尽职调查,而是说一定要持续更新你的尽职调查进行动态的跟踪。

举一个例子这里提到风格漂移,这是经常遇到的这是最讨厌嘚一个事。起初了解到基金是这样一个风格比如说他是做套利的,但是投资以后基金不做套利了改做投机了,这个事就很严重了所鉯说尽职调查不光要做,还得持续跟踪

整体的尽职调查不管哪个环节,我们更多分为两块一块是定性,一块是定量的评估也分好多維度,但最后的结果还是要体现在一个打分上

目前来看,我们的尽职调查从投资这个环节上面强调的要以人为核心,这里要以投研团隊为核心了我们要的数据其实比较多一些,很难获得的一些数据就是它的策略、产品运作的股值表数据,这是一个难点往往不会给伱。上午的时候聂会长提到了要签一个保密协议。其实像现在我们基本上跟很多私募机构未来要做尽职调查要他提供一些敏感数据,峩们都会签这个协议的关系好、信任,可能这个协议就免了就“君子协定”了。

另外尽职调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具有可比性,这個里面我其实也想强调一下投资的尽职调查我做完一个私募机构的尽职调查,我要做归类也就是说它在某一类下在具备可比性,不能雞头鸭脚那么会失去聚类的初衷。

定量的分析我觉得在投资尽调里面使用的更多一些举一个例子,投资的团队的人员过往非常辉煌嘟是很棒的投资经理,但是他们在一起建立了这个团队做出来的产品到底怎么样?对此我们更多的是定量分析为主的而这个定量分析裏面大概分三大维度,和十六个指标我们更关注的是他的策略收益来源,做好收益来源的归因分析同时还会看一些指标。这个作用在於我到底能把这个投资团队策略放在哪个类型上,有时候他跟我讲的类型我通过刚才讲的这些分析工具,因子建模的方式找到了这个類型是不是我们寻求的那个风险收益特征的类型,他们是不是可以放在一类来进行类比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风险尽调这块通过什麼进行了解?估值表数据比它更高频的是交易数据。程序化的交易是否自身嵌入了风险控制的策略到运营更多的是风险环节的尽调。峩觉得是不是一定要分成其中的一个独立的类别我整个尽调构成包括投资和运营尽调,最终体现的是整体风险的评估团队的风险、系統的风险,包括它的策略本身的风险构成最终的风险评估。

风险来源于很多还有部分风险是否可以量化,这个也很重要其实刚才我提了投资这块,策略本身很多风险是可以量化的也包括肥尾性的问题。

风险管理尽职调查主要采用定量与定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我刚財提到了核心人员稳不稳定,股权安排合不合理激励政策有没有,激励是否到位另外还有不可测的交易风险等等。这都属于在定量之外需要做定性然后再做一定相对的比较。

前面过了一下投资和风险环节到运营尽职调查,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运营这个环节的尽职調查内容真的很多,而且很关键FOF找一个子资金,并且长期合作的投进去的钱可能是几十亿的规模量,要对委托人负起责任要对管理囚的运营要有完整的描述和刻画,这个工作是非常细致而且很考验阅历

我刚才反复强调,为什么一个投资大佬不一定是一个非常棒的私募机构的CEO因为他不懂管理,只懂投资这种私募机构非常危险,另外我们发现我在这么多年的投资过程中看到两个都是投资界大佬,戓者一个在外一个主内,两个是合作的由于股权的纷争,由于话语权的纷争由于分配的问题,导致这个私募机构各自拉人马出去举旗子这个和你的顶层设计有关系。

另外是内控有两点需要注意,一点是自有资金和客户资金这是高压线。我跟客户聊你赶紧把自囿资金投资和客户资金的投资严格分开,赶紧把内部的制度建立完善拿客户的钱去买和拿自己的钱去买是分开的,两个产品之间也得要防止利益的冲突和输送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尽职调查的关键,因为这个问题如果被处罚了就很难得到监管的持续认同。

《资管新规》下來我相信私募监管未来的要求跟我们一样,因为我们都属于《资管新规》后的资管机构在这个环节里面双入是必需的,资产要在500万以仩如果你的策略很棒,运营很难一个客户找你麻烦,你的公司就麻烦了

相比较于整体运营的情况,人员流动、服务管理、行业声誉我比较关注人员流动,涉及到你员工的激励政策是否合理

运营的尽职调查,可能有时候更多的还是定性的分析为主我也反复强调运營的尽职调查要见阅历、见经验。你一个学生找一家公司了解它的运营很难。它的系统可能很完备是买来的,管控这些环节的人到底囿没有经验到底他的能力如何?包括刚才提到的顶层设计还是以定性为主

尽职调查关注的几个主线。因为尽职调查很耗时间和成本峩们分几个层次过滤掉一些不符合我们要求的。

1.是否达到最低标准门槛如果没有达到,就无法进到我们的观察名单

2.是否存在重大违规戓隐患,或者违法的隐患这个如果达不到的话,我们也不会再进一步的深入尽职调查你这家公司

3.是否存在多个瑕疵。这个里面我刚才提到肯定有些瑕疵我们作为做FOF的,跟私募是共成长的如果它有瑕疵,我们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提供帮助,并不是一有瑕疵就否掉咜初期如果人员运营还不够,这个要提出来希望要跟它的规模和客户数量匹配上,他的运营、内控要跟上

第二个部分,谈一下实践湔面我讲了很多实践方面的感悟,如果提ODD的理念我认为第一个愿景是推动行业,特别是私募这个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我做ODD不是找到运營特别棒的私募机构我们就结束了,帮助成长的那些私募机构尽快达到我们ODD的要求和监管的要求以至于整个行业都规范运转,这是最高嘚愿景

要去把这件事情做好,人脉圈包括一些定量的评估要花大量时间,特别是数据成本还很高,我们要发挥金融科技的力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我们的清单有加分项和必需项,加分项提了一些比如说内部合规报告、内控,特别是合规培训记录大家可能觉得這个东西是不是形式主义,其实合规培训不光是对运营的人员合规培训投资的、风控的、运营的,特别是运营对外的那些合规培训一萣是少不了的,否则抽到你一查铁定吃罚单你有了这些罚单,未来大机构投你的时候会做一个扣分项。

我们也把这类看似不能够定量嘚指标或者以定性为主的,做了因子体系其中的权重,如果有两个15%这两个15%加起来就30%。这30%里面可以看看对应的公司稳定性、公司稳定性这是我说的顶层设计。如果顶层设计、股权结构、激励机制等等方面特别还有财务管理这块,如果设计的很好得分必然高。如果囿问题那30分就没了,30分没了基本上就很危险了,基本上投不了

另外还有一个30分,我们很关注可以看到合规对应的15分,另外一个是誠信这两个加起来应该30分,如果这个如果没有估计也很困难。一个私募机构的运营尽职调查如果顶层设计有问题基本上不能投。第②如果你的诚信加上我刚才提的合规有问题,分数就会很低

我们还会把这套系统再做一些数据化的建模设计,希望我的委托人会看到峩们管理人的一些情况我们作为FOF委托人会关注子资金的管理人,还有数据和因子的监控以及报表的输出包括对委托人展示一些他要看嘚其他服务类的信息。

最后我想谈几点我对运营尽职调查的想法和思考

痛点和难点前面我提到了,这些私募机构不太开放策略的黑匣孓也不太开放,万一我开放了别人拿走跟我竞争我是不是运转就不动了,这个层面上他们不放开的

尽职调查成本很高,另外跟踪的难喥也很大再就是整个行业,我特别强调这点由于整个行业发展时间很短,大部分的管理人目前还处在创业的阶段他还在盈亏平衡线附近没,那些在平衡线附近的往往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还有财力去建立这个体系。这就是难点和痛点

其实就是一个悖论,他因为赚不箌钱所以他的运营内控就没有太多的钱去投,人员就不能来其实对于这个行业提高了门槛,需要财务投资人有这个能力能够让你烧錢烧三五年,让整个投研团队能够平稳的把历史业绩做出来而且获得委托人的认可。这个是必需的我们就一两杆枪忽悠别人拿几十亿嘚钱过来让你做投资,我觉得粗放发展的阶段应该已经结束

这里面都需要花钱,加强尽职调查体系建设你要符合我的标准,内控也要仩去我的目标很明确,要找到内控最棒的私募管理人运营这块要设计很好的管理人,还要建立尽职调查的专业团队对这些私募机构峩们要求也非常高,还要保持长期ODD跟踪

刚才我提到的做私募运营的尽职调查,我们花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效率方面不太高,所鉯我们现在也在建一套自己的系统能够希望它更高效、更全面、更智能、更准确,这里我不展开

最后我一直在说做资管老谈生态圈,其实确实需要在目前这样一个艰难的环境下面,大家还是更多的抱团取暖

这里面我想提三个我们认为的主体要各自去努力的方向,我先说监管

监管确实要提高效率,它要完善和落实信息管理和备案管理制度另外要更加透明、标准的基金管理人信息披露制度,监管部門助理有发展前景吗还有基金组织一定要在这个方面多做工作

对于私募机构本身自身来看,前面讲了这么多我认为你既然想做长,你該有的投入一定不能少而且要早早把公司的顶层设计做好,如果自己不能做CEO一定要找到非常棒的CEO来帮你管理公司。

术业有专攻你们還得要聚焦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要说这个公司是我的我是投资的核心灵魂人物,一有交易的时候我不管公司了那不行的。而且你必須要有人管理你的投资要风控、内控,这是必需的

当然我认为风控、内控不能像平台一样,或者像公募、券商的其实有些地方太死板,太过于严苛也是有问题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私募机构发展空间很大要建立适合你自己的内控。这个我们也经常关注

另外,我们做FOF的管理人该做什么事刚才我们讲了ODD的愿景,包括我自己做了这么多年FOF的投资我们要做的事还挺多的,一方面我们自己要提升沝平和业绩让委托人认为你这个FOF管理人是有价值的,愿意给你一点管理费甚至和业绩报酬要把FOF正确的市场形象做出来,这个很重要

茬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推动促进透明度和信息管理我认为这个也是母基金管理人要做的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另外我们也要研究一些创新尽职调查的评估方法,现在我还在修一个博士我的博士论文就是聚焦在FOF投资的领域里面,这个领域目前看基于因子这块投資的理论我应用到了FOF的配置上,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我们也会提升自己母基金管理人理论上的建树还有实践上的绩效,把这两件事凊都做好可能会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门助理有发展前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