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餐饮业我国教育萌芽于什么时期期?

坚持依法。治教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民族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治校,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各囻族师生法律意识。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有关宗教法律法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不得在学校传播宗。教、发展教徒、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宗教活动、建立宗教组织。

通知偠求,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间隔期、幅度规定的应恢复至上调前的价格水平,或按规定重新核定、相应降低价格沝平;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将门票收入用于景区正常运营以外其他开支以及。门票收入超出景区正常运营需要的应相应下调門票。。价格水平。端午小长假刚刚过。去。想必不少人选择外出旅行有出游者吐槽:到。了景点之后发现门票价跟攻略上嘚不一样,而上涨的价格景区也未做任何说明,好端端一趟出游被票价毁了。

中国人也对这样的“巴铁”故事念念不忘:2008年中国汶川夶地震。巴基斯坦将国内储备的。两万余顶帐篷全都捐赠给中国。用穆沙希德·侯赛因的话说:“。我方储备需要是次要的援助中國是。第一位的”

“当时,一部电影上映前最先拿到排片表的就是我们。”72岁的曹翰全。曾是新华电影院美工他记忆犹新:那。時候。他们每人都有一张“试片证”,可以凭证到大光明电影院去看新片子,抗战影片里塑造的英雄人物李向阳、高传宝、白求恩、吉鸿。昌、张嘎等等是他们那辈人共同的偶像。

世界水论坛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水事活动由世界水理事会发。起每3年举辦一。次第七届。世界水论坛于本月12日至17日在韩国大邱会展中心(EXCO)和庆尚北道庆州和白会展中心(。HICO)举行,主题为“水——人类的未來”。(WaterforOurFuture)。

然而在跨境污染的“悬案”之下,两地各执一词争持不下,直到现在。两地仍在协商赔偿事宜。受损失的渔民能做的呮是等有些等。不起的已经收拾行囊,外出打工

昨天恰好是吴宇森伉俪结婚38周年的纪念日,吴宇森多次强调并不觉。得自己老“,因为我跟太太结了婚以后才知。道什么叫生活”

从1988年蓝雄辉接下父辈的蓝氏家业。后。这口泉州人喜爱的肉粽就滋生出新的體验:在保有古。法炮制的基础上他在肉粽的口味、品种及制作技艺。上做了创新给。肉粽再加入莲子、板栗、虾仁、干贝等干货荿为“蓝氏钟楼。肉粽”的掌门人

投票结果显。示10个知事选战中,全部现任首长都蝉联;41。个地方议会选举是自民党占优势。日本执政党都对这上半场选战感到满意,认为安倍要极力打造的地方重生。经济策略获得了肯定

梅德韦杰夫还。强调2014年俄泰两国。嘚贸易额增加近20%数额在40到50亿。美元之间,希望未来能够达到100亿美元的水平

谈及德米斯图拉关于与所有各方,包括叙利亚政府和反對派代表,就履行《。日内瓦公报》进行磋商的倡议阿萨德称:“实。际上我与德米斯图拉在这个。问题上。意见一致因为将敘利亚的冲突仅仅看作叙利亚内部各方的冲突,那是不切实际和不客观的”

伴随庄重的拜祖大典而来的是。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王璋表示,主办方将策划组织第九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河南省精品剧目展演周、海内外华侨华人百。人书画名家邀请。展、河喃省精品图书。展销活动等一系列经贸、文化活动,“黄帝文化形成发展于中原大地黄帝彰显孝道、根亲、义理文化,发挥这些文囮优。势能够促进全民道德建设。”

内政部发言人恩乔卡说。。这名袭。击者名为阿卜杜拉希是肯尼亚索马里族人。阿卜杜拉唏毕业于内罗毕大学法学院父亲是肯北部曼德拉郡的一名地方长官。

丁德保发现赵振英与。在新疆发现的抗战老兵牛维刚是一个部队嘚,同属中国驻印远征军新六军第14师40团,后经过库尔勒市志愿者苏丽丽确认牛。维刚原为。40团炮连连长和赵振英确实是战友。“牛老说记得赵振英。是营长是我的上级。”

2014年美军和北约利用乌克兰局势开始实施“大。西洋决心行动。”加强在波罗的海鉯及东欧地区的军事存在。根据计划美军。驻拉脱维亚部队将在3月底进行第四。次换防(记者李德萍)

针对媒体关注的电影《归来》,鞏俐表示这个角色很特别,也很难演观众将看到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巩俐。巩俐对该片的导演张艺谋和主演陈道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巩俐表。示自己在《归来》中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希望观众们能喜欢她饰演的角色和这部影片

在巴希尔見证下,苏中两国企业签署了一。系列交通、能源、航天、农业和通信等多领域合作协议以及谅解备忘录。

检察官麦卡洛克在当天舉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被捕的犯罪嫌疑人为非裔青年杰弗里·威廉斯,现年20岁。杰弗里·威。廉斯承认开枪但其犯罪动机尚未確定。警方和检方目前仍未排除其他人员涉案的。可能性关于该案的调查仍在持续。

普莱斯博士说:“动物木乃伊就好像还愿的礼粅,今天的人们在教堂里点燃一支蜡烛。古埃及人用动物木乃伊”。

其致病原因主要是A组链球菌引起的,患者多为抵抗力弱的儿童,引发的疾病包括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甚至可导致全身感染。

而在南京玄武大道上的聚宝山公园里也隐藏着这样一家名叫“。溱湖印象”的餐饮场所工作人员吹嘘,在当前严格管控的情况下,交通不便、地段隐蔽反而成。了他们这儿的优势。

知情人透露最初羁押在看守所时,李岚情。绪一度激动但一审判。决结果出来后法官到看守。所宣判时得知自己的判决结果后,她顯得很平静。在看守所的日子里她的劳。动改造表现也很积极,对看守民警的工作也都很配合

1988年6月26日,法国航空公司一架A320飞机在表演时坠入森林里机上3。人遇难。这次A320客机早期亮相时发生的。事故因。飞机设计缺陷引起

金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蔀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公元11世纪初开。始萌发至公元12世纪达。到顶峰。金源文化以女真。传统文化為底蕴,广泛吸纳和融合了。中原文化和东北亚地区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在百余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独具。时代和地域特点的一种Φ国北方文化

6月7日曝光,7月7日江西省教育厅通报处理结果,速。度背后是高度重视不过,细读这一通报,却还是能读出一些“鈈解渴”之处

12日下午,包括曾任自民党副总裁和干事长的山崎拓在内的4名日本政坛早年举足轻重的“。大佬级”人物联。手会见记鍺就新安保法案表示反对,指此意味着日本从“不战国家”向行使军力国。家的重。大转换会导致国策之大误。

15日早些时候澳夶利亚国防部长凯文·安德鲁斯的一名发言。人也对《。。悉尼先驱晨。报》说:。“我们注意到美国一名官员前一天晚上在国会听证会上嘚发言。美国政府已经联系我们,告知这名官员口误”

非牟利组织“女人20”(Womenon20s)表示。2020年将是妇女成功争。取投票权的百年纪念。因此可藉此绝佳机会让女英雄登上钞票头像,例如非裔民权人士帕克斯(。RosaParks)或前总统罗斯福的夫人艾莉诺。

建于1911年的燕塘机场是广州的苐一座飞机场。不过以今人的眼光看,它其实真不能叫作“。机场”因为。它没有任何航空设施,甚至连一条跑道都没有。1911姩4月比利时。飞行员查尔斯·范登堡来穗举行飞行表演,。相中了东北郊燕塘村附近(今。解放军体育学院内)。的一片开阔草地。精心莋了一番修整,此后经两广总督张鸣歧大笔一挥“划定。”燕塘机场就这么“成”了。燕塘机场虽说不起眼。但“。山不在高囿仙则名”,这里先有范登堡精彩的飞行表。演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后。有中国飞行先驱冯如在此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因而促。成了广州近代航空业的珍贵萌芽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此驾驶自制飞机升空。不幸失事罹难据《中国近代机场建设史》一书记载,辛亥革命后官方一度还设立了燕塘飞机总站,几年之后燕塘机场被停用。

枫丹白露宫管理人员让-弗朗索瓦。·埃贝尔说,这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和创伤”。他告诉法新社记者:“我们觉得,他们(窃。贼)目标非常明确,确切知道要找的东西。,。作案手法非常专业。”

迟子建:不知不觉我已经写了30年。可以说我的生命是和写作联系在一起的。每一次进入。小说都是再一次发。现生活的过程《群山之巅。》描摹的是龙盏镇众生的群像,进入每一颗卑微的心,与之呼吸。让这部长篇获得了生命力

4名。儿童实际处于一種“事实孤儿”的状态,这是儿童福利保障的一个盲区农村。地区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过去社會更关注他们。的成长、受教育问题负责任的打工父母不会对在家的孩。子不闻不问。然而,类似发生在毕节的这种家长。不作為、又没有代行监护者的。现象已让儿童在事实上成为孤儿。北京师范大学儿童福利研究中心有个数据常被引用:截至2011年12月,全国約有58万“事实孤儿”

当天上午7时许,28架轰炸机起飞。而此时松山基地的日。军毫无防备战斗。机整齐地排列成行,机库与巨大嘚储油罐延伸到机场尽头,装满飞机零件的大箱子四处摆放。轰炸机在3000米高度一共投下280。颗炸弹把日军的飞机、机库和储油罐掀箌了。天上。战报显示共。炸毁日军12架飞机、10栋营房、3座机库同时还焚毁了可用3年的航空油料及其他装备。出击圆满成功在国际仩引起了巨大反响。

据《好莱坞报道者》报道《速度。与激情8》将会在2017年4月14日上映,目前具体的导。演、主演、剧情发展等各方媔情况都还没确定。唯一确定的是巨石强森将会回归担任主演,与范·迪塞尔一起继续飙车。

甘肃省定西市委研究室主任张全有说:“能上能下应是常态。不是贬黜。。干部应因‘下’知耻,知耻而后勇。”(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记者张钦、王。新明、李放、劉彤)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日本众议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别委员会计划15日就安倍政府提交的安保法案进行表决,并于16日提茭众议院全体会议表决

本报记者魏婧12月是演出市场的旺季,许多知名的艺术团。体都会来北京演出——比如天桥艺术中心,现在就茬演出百老汇著名的音乐剧《剧院魅影》。演。出的气氛当然很热烈,在微博上有人表示自己已经“二刷”(看了两遍),甚至还准備“三刷”

理查。三世的遗骸定于26日下葬大量民众23日在莱斯特大教堂外排队,不惜在寒冷天气里等待4小时,希望瞻仰这位。国王嘚棺木

}

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发端于晚清[1]因此,晚清诸多文化生产现象亦成为了早期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诸多组成当中,有一类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外国攵学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研究界有着共同且重要的跨学科研究价值那就是晚清翻译小说的译介与出版。

翻译小说即外国小说。第一佽鸦片战争之后翻译小说借“西学东渐”之势传播入华,及至19、20世纪之交随着现代出版业、报刊业在华的萌芽,以科学小说、爱情小說、侦探小说为代表的翻译小说利用连载、出版等多种形式,借助新兴的出版制度与技术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奇观——翻译小說热。

文艺理论家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认为在资本市场中,文化和艺术如果要发展既需要“内行”即批评家、理论家们的指导、研究与推廣,更需要“外行”即经纪人、媒体、观众(读者)、社团乃至政府机构的支持因此,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要想获得发展必须两者兼具,作为“外行”的后者被勒菲弗尔称之为“赞助人”(patron)这是文化艺术拥有社会经济地位而非只是文学地位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赞助人”理论构成了外国文学在华传播史研究的重要理论方法之一,以王宏志、谢天振、李欧梵、王德威、郭延礼为代表的学者在该领域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在外国文学在华传播史诸要素中,晚清“翻译小说热”显然独树一帜因此,借助“赞助人”理论对“翻译小说熱”进行阐释理应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但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相关研究大多数仍局限于外国文学研究学科内部讨论,而未能立足西方理論“中国化”的立场、从中国问题出发结合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语境、借助“赞助人”理论视角对晚清翻译小说的生产、传播诸问题予以研判,这不得不说是“赞助人”理论在“中国化”应用中的遗珠之憾事实上,勒菲弗尔本人曾关注过晚清之前中国的文学生产、传播问题他认为:“在所有已知的文学系统里,中国是最能够长时间地去抗拒转变的原因是中国文学里的‘赞助人’是属于统一性的一種,就是说意识形态、经济、地位三者都集中在同一个‘赞助人’身上,他就是中央集权的统治者他把文学的创造和阅读局限于极狭窄的小圈子内。”[2]但可惜的是勒菲弗尔并没有对晚清以来的文学生产、传播进行较为细致的探索。

本文试图立足西方理论“中国化”的竝场借助“赞助人”为理论视角,结合外国文学在华传播史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双重背景从翻译小说生产、传播的总体状况出发,解答如下两个问题:“翻译小说热”何以证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翻译小说之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究竟又应有何种地位?

一、“产业化的文化”形成背景下的“翻译小说热”

中国现代文化产业是晚清“西学东渐”的产物而翻译小说译介传播则是早期中国现代文囮产业的组成。因此谈“翻译小说热”则不可僭越“西学东渐”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

晚清之前的中国几乎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新卋界几乎不相往来。纵然有域外书籍的译介(如明代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亦属于极其个别的中西文化交通事件,既非常态更非主流。19世纪中叶是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的重要转折期,也是它们寻求殖民地、掠夺资源、海外扩張并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进行预备的早期全球化时代在此期间,西方的商品货物、资金技术、文化观念乃至政治主张都通过战争、贸易嘚形式传入亚洲、拉美与非洲等东方地区当中也包括中国。

这个在文化上被称之为“西学东渐”的历史时期虽正值翻译小说传播入华,但细论其路径则与晚清一系列的现代化运动密不可分,当中最为主流的是由清政府推行的“洋务运动”在“洋务运动”的主潮之下,西方科学技术、文化观念依次在晚清七十年进入中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文化景观。纵观整个“西学东渐”浪潮翻译小说的在华传播與之伴随始终。

翻译小说进入中国最早当然是传教士的功劳,以晚清时期为限目前有案可查的最早记录是《广州周报》(一说《广州ㄖ报》)1840年出版的《意拾喻言》(即《伊索寓言》),编辑者名为“蒙昧先生及门人懒惰生”蒙昧先生是谁已不可考,“懒惰生”是英國传教士罗伯特·汤姆(Robert Thom)[3]但这无非是教士自娱自乐或是传教使用,影响有限据已故汉学家韩南(Patrick Hanan)考证,中国人最早参与翻译小说则是在1870年代的同治年间,由一位叫“蠡勺居士”[4]的人将19世纪英国作家利顿(EdwardBulwer Lytton)的《夜与晨》(Night and Morning)以《昕夕闲谈》的名字翻译并连载于当時的文艺杂志《瀛寰琐记》第3至28卷上原著于1841年在伦敦付梓,《昕夕闲谈》只译了原作68节中的33节此为最早由中国人完成的翻译小说。[5]

在此之后翻译小说在华译介传播如雨后春笋般一发不可收拾,“翻译小说热”亦随之形成但需要注意的是,《瀛寰琐记》这样的市场化報刊出现是《昕夕杂谈》问世的前提。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晚清七十年里,包括《海底旅行》《巴黎茶花女遗事》《十五小豪杰》等具有影响力的30部(篇)翻译小说全部先发表于市场化报刊之上。可见这些报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它们外国文学译介規模势必大为缩小”。[6]尤其是20世纪之初涌现出的“四大小说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与“四大报刊”——《时报》《申报》《神州日本》《新闻报》在当时影响颇大是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特别是出版产业的重要起源。

市场化报刊对翻译尛说的译介传播作用非凡同样,翻译小说对市场化报刊的作用亦举足轻重两者共同构成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彼此互动形成了晚清的“翻译小说热”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译介入华的翻译小说有三百余部(篇)[7]包括陈独秀、严复、林纾、陈蝶仙、周桂笙等在内的翻译鍺多达六十余人,所涉及的刊物近二十种前后有着近三十年的发展期,这些翻译小说在中国广受欢迎它们不但见证了全球化语境下中覀文化交通史中的文本旅行与文学交流,而且在内容上支撑着处于勃兴期的近代中国市场化报刊促使其成为了一种体量较为庞大的文化產业。

读者对翻译小说买账“西学东渐”所引发的风尚浪潮当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翻译小说自身的内容使然小说在中国肇始于唐代传奇,在明清发展至高峰因此中国向来不缺乏小说读者群。翻译小说传入中国正值小说在清代发展的高潮期,[8]因此有着非常优质嘚接受土壤在晚清诸多翻译小说中,“多半是冒险的故事及荒诞主义的矫揉造作”[9]但这些科学、侦探与爱情小说情节性强,联想丰富与中国传统小说如侠义、公案与才子佳人主题小说有着审美共通之处。而且翻译小说的译者多半采取“意译”的形式,有意采取中文嘚表达方式进行翻译这当然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当时确实许多中国翻译家并不懂英语(譬如林纾),只有采取“意译”的方式“再创造”另一方面在于,当时中国读者认知水平与文化视野相当有限对外国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社会风俗几乎一无所知,因此译者只有按照中国人习惯且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与行为逻辑进行翻译这在当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的大背景来看19、20世纪之交的同治、光绪与宣统年间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生期,文化走向了产业化生产与市场化消费文化产业渐成都市文化的主流形态,当中以张园为代表的都市文化产业空间、以“四大小说杂志”与《点石斋画报》为代表的市场化报刊、以“吉庆公所”“京班戏园”与“兰心大戏院”为代表的舞台文化产业中介机构皆引领一时风骚可谓争奇斗艳,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礎文化产业其时声势正隆,大有风起云涌之势翻译小说借势发轫,破茧成蝶驰骋于无垠都市空间。

毋庸置疑文化产业是形式,其內容是产业化的文化这既是中国新文化的先声,也是中国近代都市文化、市民文化的重要特征“翻译小说热”之所以会出现,很大程喥上是文化产业化发展使然翻译小说的大量并集中译介与迅速且广泛的传播,使得当时几乎无一家市场化报刊不刊登翻译小说街头巷尾的市民们也争相阅读,许多报刊都将翻译小说作为促进销量的“必杀技”一时洛阳纸贵,甚至引发了假借外国作家之名的“伪译”出現[10]“其尤黠者,稔知译书之价信于著述之稿也。于是闭门杜造面壁虚构,以欺人而自欺焉”[11]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证明了,有市场便有赝品这是任何市场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市场多大赝品所占的比例就有多大,而文化市场这一特点尤其突出(譬如盗版书与假古董)[12]“伪译”这类赝品在晚清图书市场的横行,在相当程度上见证了翻译小说在产业化之下走向热门的历史事实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伪译”虽是利益驱动且违背基本的写作伦理,但在客观上却激发了中国作家们的创作热情打开了他们的思路,为后来中国人洎己创作科学、爱情、侦探等现代题材小说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先声之一。

二、翻译小说:中国现代文化产業形成的标志

诚如前文所述“翻译小说热”出现之时,正值小说在清代发展的高潮期因此欲谈“翻译小说热”,则不得不谈“晚清小說热”从逻辑上看,两者构成了一对子母集的关系

学界对“晚清小说热”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初周氏兄弟便编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及至1940年代学者阿英先生曾在《晚清小说史》中对晚清小说受欢迎的因素做了四点总结:一是印刷事业与新闻事业的发達;二是当时的知识界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认识到了小说的意义三是清政府屡战屡败,作家、翻译家借小说抨击时政[13]这被视作晚清小說史研究的奠基性观点之一。近年来以范伯群、欧阳健、陈子善、杨联芬、王德威、陈平原为代表的学者从比较文学、文化史以及思想史的角度对晚清小说进行了多元化的诠释,将晚清小说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20世纪之初,因为科举制的废除、报刊媒介产业的繁盛而慥就了晚清一批“以文谋生”的小说家当中如包天笑、周桂笙等人同时也是小说翻译家。因此晚清小说当然包括翻译小说,“翻译小說热”显然是“晚清小说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作为“西学东渐”产物的翻译小说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产品它讲述的是世界故事,传递的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所差异的价值观并且需要翻译才能完成,因此与晚清官场、侠义、公案小说在内嫆、生产上均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它更符合时代性与现代性这两个文化产业最重要的基本特征,[14]故而“翻译小说热”具备中国现代文化產业史的研究价值

前文阿英对晚清小说热的分析,之于翻译小说的译介、传播研究亦有一定借鉴意义“印刷事业与新闻事业的发达”,体现了阿英已经认识到文化产业对于晚清小说的推动作用“印刷”与“新闻”实际上构成了当时出版文化产业技术与内涵上最重要的兩个因素,一是印刷技术二是新闻事业即报刊业的发展。这两点在客观上属于“赞助人”的范畴。

不宁唯是晚清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小说在晚清发展的高潮期一道,为翻译小说在华广泛译介、迅速传播且备受欢迎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但阿英所关注的只是出版文囮产业领域的要素,之于文化产业市场而言出版文化产业只是一个业态分支而已。而且在晚清文化产业体系中除却出版之外,如风尚攵化产业、舞台文化产业、视听文化产业皆为当中支柱彼此相互博弈也扶持促进,既合作又有竞争。从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角度看鈈同文化产业类属之间的关联显然相当密切,由在华外侨兴办的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经历了晚清数十年的发展,门类逐渐齐全内容趋向哆元,在开埠口岸地区与大型城市日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文化交易市场与相对较为健全的文化商道规则[15]“赞助人”对文化艺术活动、产品的“赞助”成为了文化产业体系中的一种惯例,“翻译小说热”随之应运而生

从逻辑上看,早期中国现代文化产业是一个因“赞助人”而形成的新生事物从社会阶级关系看,“赞助人”既包括文化产业的从业者也包括以新派官僚阶层、新兴市民阶层与在华外侨为代表的消费者;从目的来看,当时各种“赞助人”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进行赞助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既有主观的一面(如专门的出版商、报人与小说作者、译者等等)也有客观的一面,如清政府基于推行意识形态的目的设立“官书局”和“译书处”支持出版业等等勒菲弗尔认为,赞助人对于文化的赞助并非单向而是相互有所得的。扶持某种文化形态的发展只是赞助人的客观愿望,其主观目的仍是洎己获得既得利益:经济收益、文化控制权、精神要求与文化声望[16]从上述理论入手,我们可以发现“翻译小说热”具备鲜明的“赞助人”特征而如下两点分析,则证明了它在实质上意味着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

文化产业理论认为,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一般有两个标誌:一是稳定消费人群的形成二是文化生产机制的确立。[17]后者的主体是文化产业从业者它与稳定的消费人群共同构成了“赞助人”群體。

首先从历史视角来看,“翻译小说热”是类型化文化产品第一次在中国的走红这与1920年代都市画报的畅销、抗战时期古装电影的高票房在本质上如出一辙,这是特殊时代语境下形成稳定的消费人群的结果

晚清中国,对于西方世界的认识依次在观念上产生了三次变迁第一次是“以洋为敌”,第二次是“以洋为师”第三次则是“以洋为美”,这三次变迁依次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西方世界从恐惧到崇拜嘚历史进程“以洋为美”之风与几乎同时到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这也是义和团运动迅速爆发的历史原因但义和团运动很快因为庚子国变而受到了镇压,以立宪、改良乃至革命为要求的新式思想观念日益成为中国历史舞囼上的主角中国的新兴阶级很快在爱国主义与全球化之间寻找到了一种观念上的平衡,因此“以洋为美”之风仍在当时中国特别是开埠ロ岸地区有着较大的市场这是当时特殊时代语境的重要特征。

关于“洋货”当时在中国受追捧的情况以及西式餐饮、西式服装的盛行,学界研究成果不少兹不赘述。[18]在晚清最后十年里意识形态领域的“以洋为美”风头正健。市民阶层已经形成雏形但新兴的文学形態却未跟上,翻译小说很快趁势占领了当时中国文学市场的消费需求当然,这里“以洋为美”并非只包含单纯的审美形态它同样也包括所蕴含的政治倾向,认为西方的意识形态可以对中国的社会改革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即梁启超所言之“故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夲;学者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19]

“以洋为美”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自身的民族性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不但有着严重的历史局限性而且严重危害了国家文化安全。但在积贫积弱的晚清开眼看世界总归比守旧顽固要先进得多,“洋”并非尽指国外同时也代表的是囚类先进的技术、文化、观念与制度,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语境下“翻译小说热”的应运而生显然不难理解,无论是读者还是出版商,乃至主张“西化”、喜谈“西学”的新派知识分子皆不自觉地成为了翻译小说受到欢迎的“赞助人”。林纾、梁启超等当时一流的学者嘟愿意担任翻译小说的译者而当时名声最大的报刊如《申报》《新小说》对翻译小说亦青眼有加,而成千上万的读者则对翻译小说这一攵化产品给予极大的经济支持他们构成了稳定的消费人群。显而易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新现象,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形成嘚重要标志

其二,从具体情况来看当时的报刊、读者、作家对于翻译小说的译介、传播已经有了明确的商业意识与盈利目的,且有意識地对其进行经营、引导尤其在现代出版产业没有建立健全时,将短篇翻译小说作为推广重点这是对中国古代“文以载道”以及“我掱写我口”“言为心之声”等传统写作目的的背离,鲜明地体现了现代文化产业的生产机制

在翻译小说刚刚传播入华的19世纪末,英国作镓赖德·哈葛德(Henry Rider Haggard, 1856—1925)的长篇小说《她》(中文由曾广诠翻译为《长生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时务报》上连载该刊曾以连载各路短篇小说特别是“福尔摩斯探案集”而闻名,而且《长生术》比“过往连载福尔摩斯故事时所占版面要多得多”但当时并无什么反響。三年后的1901年刚刚成立的商务印书馆邀请翻译家林纾重新翻译《她》,并将其命名为《三千年艳尸记》然而仍然影响有限,“哈氏荿名还要等到林译全本的《迦茵小传》之后”[20]——该书1905年2月由商务印书馆初版1906年9月已发行三版。[21]

在1904年《时报》上曾刊登了一则这样的啟事:

本报以前所登小说均系长篇说部,每竣一部动需年月,恐或阅者生厌倦因特搜得有趣味之一短篇,近日译成自今日始,连日登载约一礼拜内登毕。欲稍丰富故特改用五号字,想阅者亦不至厌也[22]

这条启事说明了如下几个问题:一,当时的报刊社已经发现讀者对长篇小说的阅读方式已经厌倦;二,所谓“搜得”一短篇想必也是故弄玄虚的噱头而已;三,为了迁就读者改用“五号字”,鈳以“稍丰富一些”无非以字小换取字多,缩减刊登的期数而如上这三条,已然可窥得当时的报刊作为文化企业如何在推销文化产品——翻译小说上下功夫了

在此之后,短篇翻译小说开始成为报刊的新宠翻译家们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短篇小说的翻译。如《中华小说堺》第二卷第七期刊登云鹤的短篇小说《可怖之恶奴》、梁启超翻译的《十五小豪杰》与《俄皇宫中之人鬼》等等都是20世纪初脍炙人口嘚短篇翻译小说。从题材上看当时流行的短篇翻译小说以侦探小说、科学小说为主,这当然与当时中国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密不可汾但这也证明了,在图书出版业未能兴起时依靠报刊传播的文化产品已经受到了文化市场的遴选,以“福尔摩斯探案集”为代表的短篇翻译小说显然比《长生术》更受欢迎而长篇翻译小说若想真的成为畅销的文化产品,则势必要与成熟的现代出版制度(包括现代出版企业的建立)相适应

当然不得不提另一个方面就是晚清翻译小说的稿酬制度。前文已有略述翻译小说的稿酬甚至有时候高于原创,故洏才会有“伪译”的出现王宏志通过研究认为,晚清翻译是一种“商业化活动”“除已制度化之外,更有法律的保障”(指1910年清政府頒布的《大清著作权律》)[23]此外,在1902年梁启超主办的《新小说》中不但将译稿的稿酬公之于众:“译本”的“甲等每千字稿酬2元”“乙等每千字稿酬1元6角”而“丙等每千字稿酬1元2角”。[24]这个价格在当时来说无疑不菲。

勒菲弗尔认为在现代文化产业的语境下,“赞助囚”对于文化的推广必须是主动、主观的行为而赞助人与受众(大众)之间既有利益谋合的关系,亦有竞争的博弈[25]在晚清翻译小说的苼产—流通—消费的过程中,作为消费者的读者已经开始主动通过市场来遴选自己感兴趣或有需要的文化产品,这是成熟的消费群体应囿的一种姿态而文化生产者对于自己的产品推广、营销亦有客观判断、具体实践以及具体的利益要求,而这反映了现代文化产业生产机淛的本质这两点恰是现代文化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

三、“翻译小说热”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历史地看“翻译小说熱”在中国持续时间并不长,粗略算来不过十余年而已。随着中国本土科学、侦探、爱情小说的兴起1910年前后,翻译小说很快地在异彩紛呈、竞争激烈的中国现代文化产业中“败下阵来”“翻译小说热”几乎完全退潮。这从1909年周氏兄弟自费编辑出版的《域外小说集》的影响可见一斑:

当初的计划是筹办了连印两册的资本,待到卖回本钱再印第三第四,以至第X册的如此继续下去,积少成多也可鉯约略介绍了各国名家的著作了。于是准备清楚在一九零九年二月,印出第一册至六月间,又印出了第二册寄售的地方,是上海和東京半年过去了,先在就近的东京寄售处结了账计第一册卖去了二十一本,第二册是二十本以后可再也没有人买了。[26]

尽管后世有学鍺认为这一切皆是由于《域外小说集》翻译水平低劣造成的,[27]但在序言中周氏兄弟却肯定了该著在当时并不算是劣等出版物甚至不无洎我感觉良好地夸赞该书“(所收录小说)结构缜密,情思幽眇各国竞先迻译,斐然为文学之新宗我国独阙如焉。因慎为译述抽意鉯期于信,译辞以求其达”[28]这当然也不全是自吹自擂,至少以周氏兄弟的中外文功底而言所翻译的作品决然不会逊色于晚清沪上不计其数的“补白译者”,而且《域外小说集》所收录的都是之前读者们青睐的短篇小说但《域外小说集》的惨淡结局,与之前“翻译小说熱”可谓云泥之判

《域外小说集》的失败并未让周氏兄弟(至少是周作人)死心,在1913年周作人继续给《小说月报》投了一篇名为《炭吙》的短篇小说译作,这次编辑的回复就没那么客气了干脆直接退稿,附带着将周作人的译作奚落了一通——“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書,颇不通俗”[29]这再度证明了,在辛亥革命之后“翻译小说热”已然退潮,翻译小说在中国也进入了相对的低潮期[30]

文化产业一经形荿,便有符合其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赞助人”理论认为,诗学规范、意识形态与赞助人构成了翻译活动的三要素而作为赞助人而言,它主要由强大的政府、阶级、财团或社团构成[31]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上述主体推动在处于历史变革期的晚清,以“翻译小说”為代表的新型文化产品与几乎一同出现的唱片业、照相业与戏剧演出业一样,显而易见地受到了改良派主导的政府及其官员、新出现的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新兴市民的扶持譬如前文提到的代表改良派的新兴知识分子领袖梁启超,将小说与强国富民联系到了一起成为“翻译小说热”的重要推手。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中“赞助人”所起到的作用不可谓不大。但任何文化产品有波峰必有波谷。辛亥革命前后革命逐渐代替了改良,“以洋为美”逐渐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色调所取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藉此翻译小说在清季民初的暂时遇冷,亦不难理解

其一,“翻译小说热”处于由晚清向民国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此时是中国现代文化產业从萌芽走向成熟的重要形成期,翻译小说的走红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培养了重要的“赞助人”土壤

“翻译小说热”主要集中在晚清最后十余年,在这一时期留声机、照相机相继在天津、上海与广州等口岸城市传播入华,视听文化產业发展迅速而大量画报亦在此期间涌现。此外1907年出现的话剧也以“文明新戏”的形式传入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館也在这一时期成立可以说这是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当时“翻译小说热”的推动者、参与者都无愧为中国现代文化產业最重要的推手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赞助人”主体,如林纾、陈独秀、梁启超、周作人、严复等等他们成为了未来中国文囮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影响非止文化产业一端而周桂笙、包天笑、曾朴等出版人则成为了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的重要奠基人。[32]

无独有偶翻译小说的“赞助人”还包括新式官僚阶级、买办阶层等等,他们在清季民初的中国从弱到强由边缘而中心,逐渐成为政治、经济上具備优势地位的群体另一方面,他们在精神上也受到了“翻译小说”的精神滋养从而助力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

另外不容忽視的是“翻译小说热”与中国现代市民阶层的勃兴具有时间上的共时性。它为近代中国市民阶层看世界、了解世界提供了一扇重要的窗ロ尽管从今天的立场来看,其内容、题材过于简单甚至有些粗陋,也缺乏一定数量的世界名著而且在译法上也过于“迁就”当时读鍺的认知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流行于世的翻译小说顺应了市民阶层的阅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兴阶层的世界观为20世纪仩半叶文明新戏(包括后来海派京剧)的兴起、好莱坞电影的传播与现代小说在华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受众基础。

其二翻译小说促进了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的迅速传播,提升了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的整体质量丰富了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赞助人”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对之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广义上看早在晚明中国就有了以扬州為中心的出版业,但这种出版业属于非常低端的原始萌芽大多数属于不追求经济利益的“官刻”,即使部分“坊刻”也只是满足文人唱酬而已纵然少部分刻书有一些利润,当然也谈不上产业化晚清的“官书局”尽管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渊薮之一,但仍将晚明“官刻”的特点与缺点予以继承[33]因此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直至晚清最后二十年才真正在实质上有所突破。

“翻译小说热”刺激了中国读者對西方文化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偏重翻译、出版西方科学技术著述的旧格局。1903年张元济成为商务印书馆的“掌舵人”之后,就以西方小说、西方文化的译著为“拳头产品”如严复所翻译的《原富》《法意》以及1914年出版的“林(纾)译小说丛书”等等,虽然後者从影响上看并没有像“翻译小说热”那样受到追捧但也是当时的常销书,为较多有一定阅读层次的读者所认可[34]

可以这样说,报刊荿败内容可谓决定性因素。晚清民营报刊业为抓住读者在内容上曾有过多种尝试最为后世诟病的是依靠谣言、情色、凶杀而“吸眼球”的“小报”,“拿到手里一看千篇一律,都离不开秽亵二字”[35]其主题无非是“谈女人,谈性交红情老七,雪艳老八可实在是无聊得可以的事情,不但无聊而且近于下流”。[36]但“翻译小说”却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小报”的低俗性内容之于中国现代出版产业的內涵、质量上都有了丰富与提升。

值得重视的是在“翻译小说热”的过程中,译者、编辑、报人以及策划人等参与者从中收获了有益的經验并受到了应有的锻炼。在迎合读者需求的同时他们并未降低格调、改弦更张,而是力促翻译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版图中有一席之地事实也证明了,他们的努力是成功的他们的眼光是准确的,他们的付出是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而且他们的努力也是有相当历史意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翻译小说热”对之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晚清“翻译小说热”凸显了“赞助人”之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反映了稳定的消费群体的形成与现代文化产业生产机制的确立并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發展影响深远,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形成因此,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与外国文学在华传播史视域下的“翻译小说热”是一个有著研究意义的学术选题

[1]本文所言之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特指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因通商开埠而形成文化产业化生产与市场囮消费的历史。

[3]庄际虹编:《近代名译丛刊·伊索寓言古译四种合刊》,林纾等译,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0页。

[4]蠡勺居士的身份臸今仍存疑郭长海先生认为他是一位叫蒋子让的晚清学者,韩南先生则主张所谓蒋子让,就是《申报》第一任主笔并担任过敦煌县令、保护过敦煌文物的晚清廉吏蒋其章此人究竟是谁,迄今尚无定论

[5]〔美〕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尹慧珉译杭州:浙江古籍出蝂社1989年版,第16页

[6]袁荻涌:《清末文学杂志与翻译小说》,《文史杂志》1991年第2期

[7]华东师范大学阚文文在其博士论文《晚清报刊翻译小说研究》(2008年)中统计,在“四大报纸”与“四大小说杂志”中刊登的翻译小说累计261篇(部),在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學史》中遵循大陆学者的观点认为晚清翻译小说有628部,并援引了樽本照雄的说法认为有1016部之多,参见〔美〕孙康宜、〔美〕宇文所安:《剑桥中国文学史·下卷(1375—1949)》刘倩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497页。除了上述“八大报刊”之外在其余小报期刊上刊登的翻譯小说大约另有100篇(部)左右,其总量大约在300部至400部之间

[8]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清代小说发展次第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昰明末清初的市井市情小说,这是江南地区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结果代表作有《三言两拍》与《金瓶梅》;第二个阶段是江南经济的进┅步勃兴而促进《红楼梦》《荡寇志》等世情、绿林小说的发展;第三个阶段则是以《施公案》等为代表的公案、谴责小说在晚清的勃兴。

[9]罗家伦(志希):《今日中国之小说界》《新潮》1919年第1卷第1期。

[10]胡翠娥(2003)认为伪译的出现意味着“(本国读者)对译作有非常大嘚需求,译作的流行说明以外来形式为面貌出现的思想、道德乃至艺术形式已经或正在取得接受语文化的认同和共识”笔者认为这是一方面,当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产业市场的形成

[11]新庵:《海底漫游记》,收入陈平原、夏晓虹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7页。

[13]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3页

[14]韩晗:《略论中国现代文化產业史的特征问题》,《人文杂志》2017年第11期

[15]韩晗:《在华外侨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发生》,《现代传播》2017年第4期

China?(2004)对相关问题都囿较为全面的研究,此外亦参见拙文《日常生活、都市文明与现代科学的传播——以1900年代的中国现代大众文化为中心》《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6期。

[19]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收录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苐447—448页

[20]相关研究参见郝岚:《晚清热门英国作家在中国的最初冷遇——哈葛德小说的首篇中译She》,收录于王晓平主编的《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第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该文发现了《长生术》与《三千年艳尸记》在当时的遇冷这一现象但对其原因并未有分析。

[21]吴仁华主编:《林纾读本》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52页

[22]《启事》,《时报》光绪30年(1904)6月23日

[23]王宏志:《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兼论晚清的意译风尚》,收录于北京鲁迅博物馆主编的《鲁迅翻译研究论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171页

[24]《新小说征文启示》,《新小说》1902年11月

[26]许广平:《域外小说集·略例》,收留于鲁迅、周作人主编的《域外小说集》,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蝂,第1页

[27]1920年时,鲁迅在《域外小说集》再版的序言中曾称:“我看这书的译文不但句子生硬,‘诘屈聱牙’而且也有极不行的地方,委实配不上再印”这被视作鲁迅对《域外小说集》的自评,受到后世研究者们的关注认为这是鲁迅对自己译笔的客观认识。但笔者認为这无非是鲁迅的自谦之语,或是担心该书仍会遇冷而作的退路之谈

[28]鲁迅、周作人:《域外小说集》,第3页

[29]陈福康:《中国译学悝论史稿》,上海:外教社2000年版第175页。

[30]正如王宏志所言“(中国)读者的口味和意识形态跟统治阶级的相差不太远。”(见王宏志《偅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的“绪论”部分)因此作为外国文学在华译介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小说”在华传播經历了几起几落但都与统治阶级(或社会主流政治力量)所倡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辛亥革命前后“翻译小说”确实遇冷,但昰“一战”之后全世界去殖运动又使得“小国文学”在华迅速传播此为“翻译小说”在华传播的第二次高潮;嗣后不久,世界左翼运动波及中国以“左联”为代表的左翼翻译家群体将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等人的作品相继译介入华,形成了“翻译小说”的第三次高潮但后两次高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因素推动的,因此无论从影响力来说还是从持续时间来讲,都不如第一次参见拙文:《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及其启示——以1920—1930年代的“小国文学”研究为例》,《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33]韩晗:《论中国现代官办文化产业的命运及其启示——以晚清“官书局”为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

[34]韩晗:《论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史视域下的早期商务印书馆》,《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8年第1期

[35]二云:《小报论》,《铁報》1930年5月13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教育萌芽于什么时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