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面的几个怎么判断c正离子稳定性性怎么判断啊?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单质跟沝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容易说明其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里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
4.金属活动性顺序按 Au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
5.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丅金属性逐渐增强。
6.原电池中的正负极: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作负极。
7.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嘚金属性就越弱

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陔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减弱。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反之则越弱
3.气态氢囮物的稳定性: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4.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与H2反应,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
5.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元素甲的单质能从非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如,说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6.相互化合后嘚价态:如,说明O 的非金属性强于S
7.其他:如CuCl2,所以C1的非金属性强于S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半徑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半径:Na>Mg >AlNa+>Mg2+‘>Al3+
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增大如半径:
3.电子层结構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半径:(上一周期元素形成的阴离子与下一周期元素形成的最高价阳离子有此规律) 
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半径大小为:阳离子< 中性原子<阴离子;价态越高的微粒半径越小,如半径:
5.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的半径大小可找出与A13+电子数相同,与S哃主族的氧元素的阴离子进行比较半径:,且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有双键的碳正离子和无双键的那个更稳定?例如c-c-c-和c=c-c-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苯环上没双键要是苯环上连双键基团的话双键同样不稳定。
}

不一定往往要注意“烯醇式”囷“丙稀式”的结构,因为双键是吸电子集团对亲电子的C+稳定性极为不利,所以在与双键直接相连的C+是不稳定的而如果与双键相隔一個C相连的C+由于sp2杂化,与双键上的2p轨道形成共轭(无机上叫离域pai键)那就构成了极为稳定的丙烯式结构。所以单纯地说复杂还是不准确的第二题中的a和c同时是丙烯式的结构,所以才考虑到a有较多CH3供电子基团a才稳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判断c正离子稳定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