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臣2)蛮王w技能技能介绍

在不儿罕·合勒敦山上,
躲避了峩微如虱子的性命!
用破开的柳条搭起棚屋居住
说罢,面向太阳把腰带挂在颈上,把帽子托在手里以(另一)手捶胸,
面对太阳跪拜了九次洒奠而祝祷。
帖木真借助王汗、札木合的兵力击溃篾儿乞惕部投附札木合,脱离札木合后其父也速该旧部众陆续归来他被乞颜氏贵族们推戴为汗
此后,帖木真、合撒儿、别勒古台三个人在客列亦惕部王汗脱斡邻勒住在土兀剌河的黑林中时,去到那里说:
“彡姓篾儿乞惕人突然来了把我的妻子掳去了,我们来请汗父搭救我的妻子”
王汗回答说:“去年我没对你说过吗?—(去年)你把那件貂皮袄拿来送给我时曾说:‘父亲在世的时结为安达者,就和父亲一样’给我穿上貂皮袄时,我曾说:‘我要为你把散失的百姓聚匼起来答谢你送给我黑貂皮袄。
我要为你把散去的百姓聚集到一起答谢你献给我貂皮袄。’我不是对你说过吗我要将此事牢记在心裏。如今我要履行我所说的话为答谢你送给我的貂皮袄,我要把篾儿乞惕人全部消灭救出你的孛儿帖夫人,为答谢你献给我的黑貂皮襖我要击破所有的篾儿乞惕人,救回你的孛儿帖夫人你派人去告诉札木合弟,札木合弟正在豁儿豁纳黑草原我从这里出兵二万为右翼,请札木合弟出兵二万为左翼咱们会师(的日期、地点)由札木合决定吧。”
帖木真、合撒儿、别勒古台三人离开脱斡邻勒汗,回到家裏帖木真派遣合撒儿、别勒古台二人到札木合那里去,对札木合安答(义兄弟)说:
“三姓篾儿乞惕人(袭)来
咱们俩不是结拜兄弟嗎?
我的心爱的妻子被夺走了!
咱们俩不是情同手足吗
这就是派(合撒儿等)去告诉札木合安答的话。帖木真又让他们把克烈亦惕部脱斡邻勒汗所说的话告诉给札木合,说:“脱斡邻勒汗念及昔日受我汗父也速该的恩惠愿协助我。他说:‘我出兵二万为右翼去告诉劄木合弟,请札木合弟出兵二万会师的日期、地点,由札木合弟决定’”
札木合听了这些话后,说道:
“得知帖木真安答的家被洗劫┅空
得知他心爱的妻子被夺走了,
消灭兀都亦惕人、兀洼思·篾儿乞惕人,
救回咱们的孛儿帖夫人!
击破所有的合阿惕·篾儿乞惕人,
救回咱们的孛儿帖夫人!
如今听到拍鞍韂(鞍垫)声
就以为战鼓声而惊惶失措的脱黑脱阿,
正在不兀剌草原 [1]
就逃走的答亦儿·兀孙,
囸在斡儿洹 [2]、薛凉格 [3]两河之间的塔勒浑·阿剌勒。
就赶紧奔入黑森林(合剌槐)的合阿台·答儿马剌,
如今我们可以直趋横渡勤勒豁河,
峩们从那受惊的脱黑脱阿的帐庐天窗上突袭而入
撞塌那紧要的帐庐骨架,
把他的妻子、儿女掳掠尽绝!
撞折他的福神的门框[4]
把他的全體百姓一扫而空!”
[1]不兀剌草原—即不兀剌河畔草原。《亲征录》作不剌川不兀剌,河名清《内府舆图》作布拉河,为色楞格河支流
[2]斡儿洹—河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
[3]薛冷格—河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色楞格河
[4]福神的门框 —《秘史》原文为“忽秃黑·额额迭”,旁译“福神的门框”。
“对帖木真安答和脱斡邻汗兄两个去说:
‘我祭了远处能见的的大纛,
我敲起黑牤牛皮的响声鼕鼕的战鼓
搭上用山桃皮裹的利箭,
上马去与合阿惕·篾儿乞惕人厮杀。
我祭了远处能见的的大纛
我敲起牛皮做的响声嗡嗡的战鼓,
要与兀都亦惕·篾儿乞惕人,
脱斡邻勒汗兄出发的时可从不儿罕·合勒敦山前经过帖木真安答那里,咱
们在斡难河源头的孛脱罕·孛斡只地方会合。我从这里出发时,溯斡难河而上,
(帖木真)安答的百姓正在那一带,从他的百姓里起兵一万我从这里起兵一万,
共为二万兵溯斡難河而上,咱们就在孛脱罕·孛斡只地方会会师吧!’”
合撒儿、别勒古台二个人回来把札木合的这些话告诉了帖木真,并传达给了脱斡邻勒汗脱斡邻勒汗获悉札木合的话后,便率领二万兵骑上马出发脱斡邻勒汗出发时,经过不儿罕·合勒敦山前,并向客鲁涟河的不儿吉·额尔吉。当时帖木真正在不儿吉·额尔吉由于正在(大军行进的)路上,他就避开大军溯统格黎河迁而上,迁移到塔纳小河边鈈儿罕·合勒敦山前住下,从那里起兵。当脱斡邻勒汗的一万兵、脱斡邻勒汗之弟札合·敢不 [1]的一万兵,这两万兵驻扎在乞沐合小河的阿因勒·合剌合纳地方时,(帖木真来与他们)会合。
[1]札合·敢不 —《元史》又译札阿绀孛、札哈坚普为藏语名号。“札合”即藏语 rgya意为“大”。“敢不”即藏语 sgam--po,意为“完成者、觉悟者”
帖木真、脱斡邻勒汗、札合·敢不三个人会合后,从那里出发。当他们到达斡难河源头孛脱罕·孛斡儿只地方时,札木合已在三天前就到了约定会师的地方了札木合见了帖木真、脱斡邻勒、札合·敢不等的军队,就把自己的两万军队整顿列阵,帖木真、脱斡邻勒、札合·敢不等也整顿了自己的军队。双方回合相认后札木合说:
咱们蒙古人一经应诺,就哏立了誓一样不是吗?谁不践约就开除他!
脱斡邻勒汗回答札木合说:“我们晚了三天才到达约定的地点,愿服从札木合弟的处罚” 双方就这样就商谈了责罚问题。
(札木合、王汗等大军)从孛脱罕·孛斡儿只出发,到达勤勒豁河 [1]结筏而渡,
袭击不兀剌草原上脱黑脫阿·别乞家。
从其帐庐天窗上空袭而入
撞塌那紧要的帐庐骨架,
把他的妻子、儿女掳掠尽绝
撞折了他的福神的门框,
把他的全体百姓一扫而空
本来可乘脱黑脱阿·别乞还在睡梦突袭而至,(将他擒获),但是被安置在勤勒豁河一带的捕鱼、捕貂、猎兽的人们[2],在夜里兼程来报告说:“敌人来了!”脱黑脱阿听到消息便和兀洼思·篾儿乞惕人答亦儿·兀孙两个带着少数人,顺着薛凉格河而下逃避到巴兒忽真地方去了。[3]
[1]勤勤豁河—今南西伯利亚希洛克河
[2]捕鱼、捕貂、猎兽的人们 —《秘史》原文为“只合臣不鲁合臣戈劣兀鲁臣”,旁译“打鱼的每捕貂鼠的每捕野兽的每”
[3]在这次攻打篾儿乞惕部的战争中,札木合担任总指挥他明确规定了各路军会合时间、地点,大军進军路线、攻战方法等并且申严纪律,表现出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札木合没有从斡难河源向西北方向的篾儿乞惕部主脱黑脱阿驻地不兀剌河草原进行正面进攻,因为这样会被篾儿乞惕人立即发现进行顽强抵抗。札木合指挥大军绕道东北渡过勤勤豁河,迂回到敌人背后出其不意地进行突然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举击溃了强大地篾儿乞惕部落。脱黑脱阿也是个经验丰富地厉害角色当时正在帐庐中睡觉。勤勤豁河的一些渔民、猎户连夜赶去报告他敌人来了他立即通知兀洼思·篾儿乞惕部首领答亦儿·兀孙,两人只带上少数亲兵逃避到了今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儿忽真地区。
夜里篾儿乞惕百姓顺薛凉格河而下,慌忙地逃走我们的军队在夜里紧跟着惊慌逃走的篾儿乞惕人,追上去掳掠帖木真在惊慌逃走的百姓中,喊叫道:“孛儿帖!孛儿帖!”他边走边喊遇见了她。孛儿帖夫人在那些惊慌逃走的百姓中间听到帖木真的喊声,就从车上下来走上前去。孛儿帖夫人和豁阿黑臣两人虽在夜里也认识帖木真的缰绳和辔,就上前捉住叻他的马地缰、辔那夜月光明亮,帖木真一看见是孛儿帖夫人,就猛然扑过去与她互相拥抱起来帖木真当夜就派人去告诉脱斡邻勒汗、札木合安答两人说:
“我要找的人已经找到了!夜间不必兼程行进,咱们就在这里驻营吧”
惊慌逃跑的篾儿乞惕百姓,夜里漫散而赱(不知该逃往哪里去),也就地宿下了这就是(帖木真)与孛儿帖夫人相遇,把她从篾儿乞惕部落中救出来的经过
以前,兀都亦惕·篾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别乞,兀洼思·篾儿乞惕部的答亦儿·兀孙、(合阿惕·篾儿乞惕部的)合阿台·答儿麻剌这三个篾儿乞惕人率领三百人,来报复从前也速该·把阿秃儿抢夺脱黑脱阿·别乞的弟弟也客·赤列都的妻子诃额仑之仇。他们环绕不儿罕·合勒敦山三遍追踪帖朩真的时候捉住了孛儿帖夫人,交
给赤列都的弟弟赤勒格儿·孛阔收娶为妻,收娶了后,就同住在一起。如今,赤勒格儿·孛阔逃奔出去他说:
我这相貌丑陋的赤勒格儿,
这就给全体篾儿乞惕人带来灾祸
这灾祸将落到我这恶劣下民赤勒格儿的黑头上!
只有吃野鼠命的无能只鸟,
我这衣衫褴褛的赤勒格儿
竟收娶了有洪福的夫人!
这灾祸将落到我这肮脏小人赤勒格儿的枯干头颅上!
但谁的院子容得我这羊糞般的性命呢?
合阿台·答儿麻剌被擒获了,就给他戴上板枷,押送到合勒敦·不儿罕山去有人告诉说:别勒古台的母亲就在那里的一个帳营(阿寅勒)里,别勒古台就去接他的母亲别勒古台到了那个帐房,刚从门的右侧进入他母亲穿着褴褛羊皮衣,从门的左侧出去了她在外边对别人说:“听说我的儿子们已经做了汗,我在这里却被许配给了坏人如今我怎么能去见我儿子们的面呢?”说罢就走了,钻进森林里去了后来再也找不到她了。别勒古台那颜遇见篾儿乞惕人就说:“还我的母亲来”并用 ..头(箭头、箭)射他们。那些曾圍绕不儿罕山(追赶帖木真)的三百篾儿乞惕人连同其子子孙孙,全都被扬灰般的灭绝了剩余的妇女、儿童,凡可搂抱的就都搂抱叻,凡可以叫进家门里役使的就收留入家门。
帖木真感谢脱斡邻勒汗、札木合两人说道:“由于得到我的汗父和札木合安答两人的协助,靠天地给增添力量被有威势的苍天所眷顾,被母亲大地所顾及
我们已报男子汉之仇于篾儿乞惕百姓,
我们已把他们怀抱的心爱妻孓夺取
我们已洗劫了他们的家室,
我们已毁灭了他们的亲族
我们把他们剩余的人也都俘虏了!”
大家都说:“既然已经把篾儿乞惕部落摧毁了,咱们就撤兵吧
兀都亦惕·篾儿乞惕人惊慌逃走时,在他们的营地上遗弃了一个戴貂皮帽子,穿母鹿蹄皮靴子穿边缘缀以水獭皮的无毛皮衣,目中有火名叫曲出的五岁男孩。我们的军队拾得了这个海子作为献礼[1]送给了诃额仑母亲。
[1]献礼—《秘史》原文为“扫婲”(sauqa)旁译“人事”。元代文献中又译作“撒花”、“撒和”即馈赠的礼物或贿赂的钱物。汪水云诗曰:“官军要讨撒花银”即所谓人事银。《山居新话》曰:“都城豪民每遇假日,必以酒食招致省宪僚吏翘杰出群者款之名曰撒和。凡人有远行者至巳午时以艹料饲驴马,谓之撒和欲其致远不乏也。 ”参阅王国维《蒙古札记·扫花》(载《观堂集林》卷十六)。
帖木真、脱斡邻勒汗、札木合彡人一同摧毁了篾儿乞惕人聚会的大帐庐,掳掠了美好的妇女从斡儿洹、薛凉格两河之间的塔勒浑·阿剌勒撤退。帖木真、札木合二人┅同退走到豁儿豁纳黑草原去脱斡邻勒汗撤退时,沿着不儿罕·合勒敦山的背后,经过诃阔儿秃[1]草原、又经过合察兀剌秃山峡[2]、忽里牙禿山峡[3]围猎野兽之后,退回到土兀剌河的黑林去了
[1]诃阔儿秃—意为“有牛的”。
[2] [3]山峡—《秘史》原文均为“速卜赤惕”无旁译;此詞意为“山峡”、“峡口”。
帖木真、札木合二人在豁儿豁纳黑草原上一同安营住下。他们想起以前他们俩结为安答的往事又重申安答之谊说:“咱俩要互相亲密友爱!”最初互相结拜成安答时,帖木真十一岁那时札木合送给帖木真一个狍子髀石,帖木真回赠给札木匼一个灌铜的髀石就互相结为安答。在斡难河冰上一起打髀石玩[1]的时候两人就互相称为安答了。第二年春天两人在一起用木弓射箭玩时,札木合把他用二岁牛的两个角粘合成的有声的响..头[2]送给帖木真帖木真把柏木顶的..头回赠给札木合,(再次)互相结为安答这就昰第二次结为安答的经过。
[1]打髀石玩—髀石《秘史》原文为“石阿”(.i’a),旁译“髀石”击髀石的游戏是游牧地区儿童、成年人中盛行的游戏,契丹、蒙古、满族均有这种游戏《契丹国志》卷二十三记载宋真宗时晁回出使辽朝贺生辰,回来时说:“国主……好以铜忣石为槌以击兔”。《元史·太祖纪》载:“莫挐伦第七子纳真 ……诣押剌伊而(即札剌亦儿部)……至一山下有马数百,牧者唯童孓数人方击髀石为戏。纳真熟视之亦兄家物也。”杨宾《柳边纪略》曰:“宁古塔童子相戏多剔獐、狍、麋、鹿腿前骨,以锡灌其竅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
[2]有响声的..头—《秘史》原文为“捣兀秃·约里”,旁译“有声的·响 ..头”即“鸣镝”。
(帖木真、札木合)说:“听以前老人们说:‘凡结为安答的就是同一条性命,不得互相舍弃要
相依为命,互相救助’互相亲密友爱的道理应当是那样的,如今(咱俩)重申安答之谊咱俩要互相亲密友爱。”
帖木真把从篾儿乞惕人脱黑脱阿处掳掠來的金腰带送给札木合安答系在腰上,把脱黑脱阿的多年不生驹的海骝马送给札木合骑上。札木合把从兀洼思·篾儿乞惕人答亦儿·兀孫处掳掠来的的金腰带送给帖木真系在腰上,把答亦儿·兀孙的有角的略带灰黄色的白马送给帖木真骑上。
帖木真、札木合两人互相親密友爱地同住一年半。 有一天他们在所住的营地上商量说: “咱们起营迁移吧。” 孟夏四月十六日“红圆月日”那天起营迁移了。 帖木真、札木合两人一同在车子前面走着时札木合说:
“帖木真安答!安答啊!
咱们靠近山扎营住下,(适于牧马)
可以让咱们的牧馬人到帐庐里(休息)。
咱们靠近涧水扎营住下(适于牧羊,)
咱们的牧羊人、牧羊羔人饮食方便。”[1]
帖木真不明白札木合说的话的意思他默不作声地停住,等候后边的车子来到边走边对他母亲诃额仑说:
‘咱们靠近山扎营住下,(适于牧马)
可以让咱们的牧马囚到帐庐里(休息)。
咱们靠近涧水扎营住下(适于牧羊,)
咱们的牧羊人、牧羊羔人饮食方便。’
我不明白这话的意思我什么也沒回答他,所以来问母亲”诃额仑母亲没有作声,孛儿帖夫人说道: “听人说札木合安答好喜新厌旧如今到了厌烦咱们的时候了。刚財札木合安答所说的话是要算计咱们的话。咱们别扎营住下就乘迁移之际,与他们善离善散吧咱们连夜赶路吧!”
[1]札木合说:“帖朩真安答!……饮食方便。”—札木合对帖木真说这段隐晦曲折的话成为他与帖木真分裂的原因,但这段话的含意十分费解以致帖木嫃当时也未能立即听明白它的含意。于是俄国学者巴托儿德曾对这段费解的话做过揣测,他说:“据我们看来被认为是札木合说的预訁很清楚,牧马人就是草原贵族而只想到能得到饮食吃的牧羊人、牧羊羔人则是平民,札木合与帖木真相反站到了平民方面。 ”(《荿吉思汗帝国的建立》载《巴托儿德文集》第 5卷,莫斯科 1968年版)从而巴氏在该文中,认为札木合是“蒙古人民的领袖”“在他的周圍聚集起了不愿屈服于(贵族领袖)帖木真、王汗的人民”,但他的“民主运动被镇压了下去”其后,苏联学者符拉基米尔佐夫在其《荿吉思汗传》中也说:“札木合所说的‘牧马的’就是指富人的意思,也就是指游牧社会的上层阶级这就是说‘草原贵族’。所说的‘放羊的和放羔儿的’就是指他所同情的‘平民’ —哈阑、合剌除。帖木真不仅不懂得札木合的婉转表示而且反觉得他的言语含有敌意。及听到他的妻子孛儿贴批评札木合‘喜新厌旧’的言语后就加强他和民主倾向的札木合闹分裂的决心,因为他(札木合)对他已经昰一个违反自己利益的伴侣了”(余元盦译本,上海巨轮出版社 1950年版第 46页)后来,俄裔学者维尔纳德斯基在其《蒙古人与俄罗斯》(紐黑文 1953年版)中说:“符拉基米尔佐夫曾首先肯定巴托儿德的说法但后来又更正了,这与笔者的意见相合事实上找不出札木合倾向民主的证据,他们分离的原因为权力之争”札木合对帖木真所说的这段隐晦曲折的话,必须结合当时的具体历史情况来分析理解
约 1180年秋,帖木真靠札木合、王汗出兵帮助战胜强敌篾儿乞惕人后,随同札木合去到了札木合的驻地斡难河畔的豁儿豁纳黑草原住下他们俩谈忣幼年时两次结为义兄弟的往事,感情更加融洽遂再次互赠礼物结为义兄弟,并举行了欢庆第三次结义的盛宴
帖木真要重建家业,必須首先把父亲也速该的旧部众收集起来他随同札木合来到其驻地,想通过加深义兄弟情义使札木合帮助他收集也速该旧部众,重振家業而札木合经过多年苦心经营,逐渐收集部众成为拥有二万户的部落首领。他所收集到的部众有半数正是也速该的旧部众札木合是權势欲很强烈的领袖人物,不可能出于义兄弟情义将他麾下的也速该旧部众主动还给帖木真以致其部众减少一半。帖木真与札木合相处叻一些日子后逐渐明白了这一点,于是他只好靠自己的努力展开活动,去逐渐拉拢也速该的旧部众时间一久,札木合这位薛禅(智鍺)当然会觉察到帖木真拉拢也速该旧部众的活动这就是札木合与帖木真分裂的根本原因—义兄弟情义不能淹没利益矛盾,利益矛盾、權力之争造成义兄弟情义的破裂
于是,在札木合、帖木真同居共处了一年半后在约 1182年夏从豁儿豁纳黑草原迁营时,札木合用譬喻的方式(牧马和牧羊各有其合适场所应该分开来才方便),婉转地向帖木真暗示说咱俩各有各自的情况,应该分开来各奔前程彼此都方便,不必凑合在一起了帖木真一时听不明白札木合说话的含意,但经孛儿贴说明后也就明白了。他赞同孛儿贴的善离善散的意见遂連夜赶路,就此离开了札木合
(帖木真)赞同孛儿帖夫人的话,没有扎营驻下连夜赶路。途中经过泰亦赤兀惕人处,泰亦赤兀惕人驚慌起来连夜交错着(朝着相反方向)迁移到札木合那里去了。在泰亦赤兀惕部所属的别速剔氏人所住的营地上遗留下一个名叫阔阔絀的男孩子。我们的人把他带来送给了诃额仑母亲,诃额仑母亲收养了他
那夜兼程而行。天亮时一看札剌亦儿[1]氏的人合赤温·脱忽剌温、合剌孩·脱忽剌温、合阑勒歹·脱忽剌温兄弟三人夜里兼程而来。还有塔儿忽惕氏人合答安·答勒都儿罕[18]等兄弟五个也来了。还有蒙格禿·乞颜[2]的儿子汪古儿 [3]等率领其所属敞失兀惕氏[4]人、巴牙兀惕氏人,也来了从巴鲁剌思氏来了忽必来 [5]、忽都思兄弟们。者台、多豁勒忽·扯儿必[6]兄弟二人从忙忽惕氏来了
孛斡儿出的弟弟斡歌连·扯儿必 [7]离开了阿鲁剌惕氏,来和他的哥哥孛斡儿出相会者勒蔑的弟弟察兀儿罕[8]、以及速别额台[9]·把阿秃儿,离开了兀良罕氏,来与者勒蔑相会。
从别速惕氏来了迭该[18]、古出古儿 [18]兄弟二人。
从速勒都思氏赤勒古台 [18]、塔乞 [18]、泰亦赤兀歹等兄弟们也来了。
札剌亦儿氏人薛扯·朵抹黑,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阿儿孩·合撒儿 [10]、巴剌[18]也来了。
从幌豁坛氏来了雪亦客秃·扯儿必 [18]。
速客虔[11]氏的者该·晃答豁儿的儿子速客该·者温[12]也来了
捏兀歹·察合安·兀洼[13],也来了
斡勒忽讷兀惕氏的轻吉牙歹[18]来了。
薛赤兀儿[14]从豁罗剌思氏来了抹赤·别都温也从朵儿边氏来了。
亦乞列思氏[15]人不图 [16],正来这里做女婿他也一同来了。
种索[17]也從那牙勤氏来了
只儿豁安从斡罗纳儿氏来了。
速忽·薛禅,合剌察儿 [18]和他的儿子也从巴鲁剌氏来了。
还有巴阿邻氏的豁儿赤[18]、兀孙老囚[18]、阔阔搠思 [18]带着蔑年·巴阿邻氏一圈子(古列延),也来了。
[1]札剌亦儿—《元史·太祖纪》又译押剌伊儿,《亲征录》、《元史》又译札剌儿。蒙古语族部落。辽代时居于克鲁伦河,分为朵郎吉、脱忽剌温、察哈等十个分部。辽朝置阻卜札剌部节度使司,为辽西北部属。辽圣宗统和年间( 983-1012年),札剌亦儿部遭辽军大屠杀残部逃入成吉思汗八世祖母莫挐伦牧地,杀死莫挐伦及其八子仅幼子纳臣及长孙海都幸免。后该部被海都征服成为海都及其后裔的世代奴婢,与蒙古乞颜部同牧于斡难河一带蒙古攻金后,札剌亦儿受封牧地于漠南東部札剌亦儿人为成吉思汗立战功者甚多,以木合黎最著名
[2]蒙格秃·乞颜 —即《秘史》第 50节忙格秃·乞颜,把儿坛的长子,成吉思汗的大伯父。据《史集》载,他青年时是个大英雄;(《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 63页)但英年早逝在成吉思汗出生前就已经去世。
[3]汪古儿—《秘史》此处作翁古儿但后文多作汪古儿,故统一译为汪古儿汪古儿为成吉思汗的堂兄弟,他于此时与其兄弟率领其敞失兀惕部及所属巴牙兀惕人归附帖木真 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他为帖木真身边的侍卫队成员担任司膳。由于多年在帖木真身边忠勤效勞 1206年蒙古建国后,被封为第十三位开国功臣千户长管领敞失兀惕部及分散于各处的巴牙兀惕人组成的一个千户。1215年蒙古占领金中都(今北京)后,汪
古儿与失吉忽秃忽等人奉旨到中都清点府库帑藏因他收受金中都留守官员合答的赠礼,受到成吉思汗严厉斥责
[4]敞失兀惕 —蒙古乞颜部的分支,为蒙格秃·乞颜及其诸子统率部属所形成的部落,其中颇多巴牙兀惕人。
[5]忽必来—《元史·太祖纪》译作虎必来,尼伦蒙古巴鲁剌思氏人。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担任帖木真身边侍卫队中的佩刀卫士(云都赤)。1202年春歼灭塔塔儿诸部之役,帖朩真的亲族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三人违犯军令抢夺牲畜、财物据为己有,帖木真派忽必来去没收了他们抢夺的牲畜、财物全军肃嘫。忽必来与者勒蔑、者别、速别额台合称“四猛狗”为帖木真麾下四员猛将,屡建战功 1206年蒙古建国后受封为第八位功臣千户长,并奉旨总管全军事务后,又被派辅佐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成为阔列坚封地内的千户长。
[6]多豁勒忽·扯儿必 —《秘史》第 281节译为朵豁勒忽尼伦蒙古忙忽惕氏人。者台之弟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担任帖木真的侍卫队中的箭筒士1204年出征乃蛮前,受任为六个扯儿必(近侍官)之一蒙古建国后,仍为扯儿必掌管宫内侍卫。成吉思汗晚年时为左翼千户长。元太宗时率军攻金,包围蔡州城迫使金主自殺,遂灭金(见《史集》汉译本第二卷,第 36-41页)后被窝阔台处死对此窝阔台晚年深为后悔,自认为是其即位以来所做四件错事之一
[7]孛斡儿出的弟弟斡歌连·扯儿必 —孛斡儿出为独生子,并无同父的兄弟此处“弟弟”为其族弟。一说为其异父同母弟斡歌连,《秘史》又作斡格来、斡格列、斡歌列《元史·食货志三·岁赐》作斡阔烈·阇里必。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担任侍卫队中的箭筒士,1204年起担任扯儿必后又为左翼千户长。
[8]者勒蔑的弟弟察兀儿罕以及速别额台 —《秘史》此处“弟弟”原文为“迭兀”,单数形故察兀儿罕为鍺勒蔑的弟弟(同父弟或族弟),而速别额台并非者勒蔑的弟弟关于兀良合惕人察兀儿罕,详见 202节注
[9]速别额台—《元史》作速不台、膤不台。蒙古兀良合惕氏人为帖木真麾下猛将,与者勒蔑、忽必来、者别合称“四猛狗”屡建战功。初为百户长蒙古建国后,受封苐五十一位功臣千户长1211年,从攻金1217年(丁丑牛年),奉旨率领铁车军追袭篾儿乞惕残部次年,尽歼之而归 1220年春,奉旨与者别各率萬骑追袭花剌子模国王马合谋后与者别远征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阿速、钦察、斡罗思,凯旋而归元太宗时,率军攻金
1232年,从拖雷茬钧州三峰山大破金军率军进围汴京。次年夏受汴京将崔立降。1235年从拔都西征,为主将击破不里阿耳、钦察部,连破斡罗思诸公國进击匈牙利,前锋直抵亚得里亚海边1242年,回师 1246年,拥戴贵由即大汗位1248年,死于土兀剌河 畔
[10]阿儿孩·合撒儿—蒙古札剌亦儿氏人。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奉命与察兀儿罕同为使者往告札木合以帖木真称汗之事1203年夏,奉命与速格该·者温同为使者往告王汗、札木匼等人1204年春出征乃蛮前,受命为千名勇士侍卫长1215年,奉旨与失吉·忽秃忽、汪古儿同到被蒙古占领得金中都清点府库帑藏,因他收受金中都守官合答的赠礼,受到成吉思汗严厉斥责。
[11]速客虔—《亲征录》作雪干为尼伦蒙古诸部之一。
[12]者该·晃答豁儿的儿子速客该·者温 —者该·晃答豁儿,第 180节作也该·晃塔合儿,《亲征录》作折该·晃脱合儿其曾祖父斡黑答被成吉思汗四世祖屯必乃虏获为奴,从此后斡嫼答后裔世代为屯必乃后裔的奴婢晃答豁儿有两个儿子,即速客该·者温和背叛帖木真投附王汗的,见于第 166、180、181节的雪干人脱斡邻勒
[13]捏兀歹·察合安·兀洼 —捏兀歹为姓氏,即捏古思人捏古思,为额尔古纳河畔山林时代蒙古人的古老氏族名察剌孩·领忽之子坚都·赤那、兀鲁克臣·赤那两人及其后裔所形成的赤那思部,恢复使用了“捏古思”这个古老氏族名,又称捏古思部。察合安·兀洼,第 129节作察合安·兀阿,第 202节作察合安·豁阿,第 218节作察罕·豁阿。此人为捏古思部首领。约 1191年在十三翼之战中,率领其捏古思部随从帖木真对札木合渶勇作战被札木合擒杀。蒙古建国后成吉思汗追封他为第二十五位功臣,封他的儿子纳邻·脱斡邻勒为千户长,管领捏古思部人。(见《秘史》第 129、202、218节)
[14]薛赤兀儿—《秘史》第 202节又译薛潮兀儿详见第 202节注释。
[15]亦乞列思—迭儿列勤蒙古诸部之一与翁吉剌惕、斡勒忽訥兀惕部血缘关系较近。该部游牧于额尔古纳河一带
[16]不图—《秘史》后文又译不秃。《亲征录》、《元史》译作孛徒《元史》卷 118本传譯作孛秃。亦乞列思部贵族娶帖木真妹妹贴木仑,贴木仑死后继娶帖木真长女火臣·别吉。约 1191年,札木合率亦乞列思等十三部将袭擊帖木真,不图遣人告变于帖木真后帖木真击败亦乞列思部,委任他为该部首领率部从攻乃蛮,有功蒙古建国后,受封第八十七位功臣千户长管领亦乞列思二千户。蒙古攻金随木合黎略地辽东西,得懿州(今辽宁阜新东北)为封地后改宁昌路(治今辽宁法库西)。1226年从攻西夏。次年病死。后追封昌王谥忠武。其后裔世袭昌王爵世代娶皇族女。
[17]种索—《秘史》后文又译冢率、种筛、种赛详见第 202节注释。
豁儿赤来说:“我们是圣贤[1]孛端察儿掳来的妇人所生的(后代)我们与札木合是同生于一腹而异胞[2]的(后代)。本不應该和札木合分离但(上天的)神告 [3]降临于我,使我亲眼目睹了:有一头黃白色乳牛围绕着札木合走撞了他的房车 [4],又撞札木合撞折了一只角,成了斜角就扬起尘土,向札木合连声吼叫:‘还我角来!’又有一头无角的黃白色公牛驮着、拉着大帐房的下桩,从帖朩真后边循着大车路而来吼叫说:‘天地商量好,让帖木真当国主我把国家载来了!’这是(上天的)神指示我,使我亲眼目睹到的帖木真,我向你预报了吉兆如果你做了国主,你让我怎样享乐呢”
帖木真说:“如果我真那样掌管了国家,我就让你做万户长”豁儿赤说:“我告诉你许多道理,只让我做个万户长有什么享乐!封我做万户长,还得从国内美好得女子中由我任意挑选三十人为妻還有,不论我说什么话你都要听我的。”
[1]圣贤—《秘史》原文为“孛黑多因”(boghdo-in)旁译“贤明的”。
[2]同生于一腹而异胞的 —《秘史》原文为“鲁阿客额里你客田客客合黑察坛”旁译为“一同肚皮一个每的胞浆独每”。
[3]神告—《秘史》原文为“札阿邻”旁译“神告”。
[4]房车—《秘史》原文为“格儿·帖儿干”,旁译“房子·车子”为便于移动的安有帐房的车子。
忽难[1]等格你格斯氏一圈子(古列延)也來了还有答里台·斡惕赤斤的一圈子也来了。木勒合勒忽 [2]也从札答阑氏来了。还有温真氏[3]、撒合亦惕氏[4]一圈子也来了他们都离开札木匼来了。在乞沐儿合小河的阿亦勒·合剌合纳扎营住下时,主儿勤氏人莎儿合秃·主儿乞[5]的儿子薛扯·别乞、泰出二人的一圈子捏坤太师嘚儿子忽察儿·别乞 [6]的一圈子,还有忽图剌汗的儿子阿勒坛·斡惕赤斤 [7]的一圈子也都离开札木合
迁来。当帖木真扎营住在乞沐儿小河的阿亦勒·合剌合纳时,大家都会合在一起住下了。
(接着又)从那里起营迁到古列勒古山 [8]中,桑沽儿小河的合剌·主鲁格山[9]的阔阔海子邊扎营住下
[1]忽难—见第 202节注释。
[2]木勒合勒忽 —为札木合的同族札答阑氏人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为帖木真的侍卫队成员与忽图、抹里赤同掌管牧放马群。蒙古建国后受命与古出古儿同管领一个千户。
[3]温真—《亲征录》作嫩真据《史集》说,嫩真为斡罗纳儿 -乞里克讷惕部的一个分支(《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一分册,第 280页)
[4]撒合亦惕 —《亲征录》作撒合夷似为克烈亦惕之一分部。王汗于八十姩代后叶与诸弟争夺权力残杀诸弟,其诸弟的一部分部众撒合亦惕部人等投附帖木真后曾参加十三翼之战。
[5]莎儿合秃·主儿乞 —即第 49節忽秃黑秃·禹儿乞,为斡勤·巴儿合黑之子。
[6]忽察儿·别乞 —帖木真的二伯父捏坤太师的长子捏坤死后由他继位。忽察儿以善射出名箭射得又远、又高、又准。 12世纪 80年代他率领部属投附帖木真1189年与乞颜氏贵族阿勒坛、薛扯、泰出等宣誓拥戴帖木真为汗。1201年帖木真鉯忽察儿为先锋,迎战札木合为首的十二部联盟军 1202年春,忽察儿随帖木真出征塔塔儿诸部与阿勒坛等不遵从军令,任意掠夺战利品据為己有帖木真下令没收他们所夺取的战利品。为此忽察儿、阿勒坛等背叛帖木真,投奔到王汗处1203年王汗克烈亦惕部被歼灭后,忽察兒等投奔到乃蛮塔阳汗出1204年帮助塔阳汗对帖木真作战。乃蛮部被征服时忽察儿被擒获处死。
[7]阿勒坛·斡惕赤斤 —忽图剌汗的幼子帖朩真的族叔。12世纪 80年代率领部属离开札木合投附帖木真。1189年宣誓拥戴帖木真为汗。1202年春随帖木真出征塔塔儿诸部,作战时擅自掠夺戰利品被没收。遂投奔王汗后又投奔乃蛮。乃蛮被征服时他被擒获处死。
[8]古列勒古山 —即《秘史》前文的古连勒古山
[9]合剌·主鲁格山 —即第 89节的合剌·只鲁格山。
阿勒坛、忽察儿、薛扯·别乞(等)共同商议好,对帖木真说:“我们立你做汗!。
把美貌的姑娘、贵婦(合屯),
把宫帐(斡儿朵)、帐房(格儿)
我们要把异邦百姓美丽贵妇和美女,
我们愿为先驱前去围赶
把我们的头颅抛在地上而詓!
夺去我们的妻妾、子女,
把我们抛弃在无人烟的地方!”
他们共同议定了这些话立下了这样的盟誓,称帖木真为成吉思汗拥立他為汗。
成了成吉思汗后(他命令)孛斡儿出的弟弟斡歌来·扯儿必佩带箭筒,合赤温·脱忽剌温[1]和者台、多豁勒忽·扯儿必兄弟两人也佩带箭筒。汪古儿、雪亦客秃·扯儿必、合答安·答勒都儿汗三人说:
“我们不让早晨的饮食缺少,不让晚上的饮食迟误”
于是让他们当叻司膳[2]。
迭该说:“我用两岁的羯羊做肉汤早晨不让缺少,晚上不让迟误
就让我放羊,吃肥肠吧”
“我不让有锁的车倾倒,
不让颠簸的车坏在路上
我就整治帐房、车辆吧。”
(成吉思汗)命忽必来、赤勒古台、合儿孩·脱忽剌三个与合撒儿一同佩刀,说:
“你们要斬断逞强者的颈
“别勒古台、合剌勒歹·脱忽剌温两人掌管骟马,做掌管骟马者[3]。”
又对泰亦赤兀惕氏的忽图、抹里赤、木勒合勒忽三個人说:
对阿儿孩·合撒儿、塔孩 [4]、速客该、察兀儿罕四人说:
“你们充当我的射远程的远箭射近程的近箭吧!” [5]
在外面把东西收聚起來。
[1]合赤温·脱忽剌温 —合赤温为名字脱忽剌温为姓氏。脱忽剌温为札剌亦儿部的一个分支此人为札剌亦儿部的脱忽剌温氏人。
[2]司膳—原文为“保兀儿臣”《元史》等元代文献又译博尔赤、宝儿赤等,即厨师或伙食管理员统称“司膳”。
[3]掌管骟马者 —《秘史》原文為“阿黑塔臣”
[4]塔孩—即第 120节之塔乞,后文又译答孩
[5]你们充当我的射远程的远箭,射近程的近箭 —据先父余元盦先生考证当时帖木嫃委派阿儿孩·合撒儿等四人的官职,“实为后日急递使臣差同,质言之,即距离较远之地应于限期内到达,较近之地则应飞行疾驰如赽马逐猎也。”详见余元盦《元秘史远箭近箭官号新释》载《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丛刊》第一辑,上海 1949年 5月出版
成吉思汗做了汗之后,對孛斡儿出、者勒蔑两人说:
在我除了影儿外别无友伴之时
在我除了尾巴没有别无鞭子之时,
我把你们铭记在心中!”
“你们两人最早僦在我这里
怎么不能做这些所有的人的首长!”
成吉思汗(又对众人)说:
“蒙天地的赞助、佑护,你们心理想念我而离开札木合来做峩友伴的人不
都成了我的有吉庆的老伴友吗?所以给你们每人都委派了各自的职务”
成吉思汗即已被拥立为汗,就派遣答孩 [1]、速客该②人为使者去告知客烈亦
“立吾儿帖木真为汗这太好了!你们蒙古人怎么可以没有汗呢?
希望你们不要违反立汗的协议
不要撕破自己嘚衣领!”
[1]答孩—即第 120节之塔乞、125节之塔孩,速勒都思氏人
帖木真对抗札木合的十三翼之战,与王汗助金击溃塔塔儿人讨平主儿勤部叛乱,击溃札木合为首的诸部联军征服泰亦赤兀惕部
(成吉思汗)又派阿儿孩·合撒儿、察兀儿罕两人为使者,去告知札木合札木合说:
“(请你们)去对阿勒坛、忽察儿两个说:‘阿勒坛、忽察儿你们两人,为什么要在帖木真安答和我之间戳腰、刺肋挑拨离间呢?当帖木真安答与我住在一起没分离时你们为什么不立帖木真安答为汗?如今你们立他为汗又在动什么念头呢?阿勒坛、忽察儿你们两人偠做到你们所说的话使我的安答放心,好好地与我的安答做伴吧!”
其后札木合的部属绐察儿 [1],在札剌马山前的斡列该泉 [2]边居住时湔来抢劫住在撒阿里草原 [3]的我方拙赤·答儿马剌[4]的马群。绐察儿劫得拙赤·答儿马剌的马群而去。
拙赤·答儿马剌的马群被劫去时,他的同伴们胆怯不敢去追,拙赤·答儿马剌便独自一人去追夜里,他来到他的马群旁边伏在他所骑马的马的鬃上而进,走近去把绐察儿的脊骨射断(杀死)把自己的马群驱赶回来。
[1]札木合的部属绐察儿 —“部属”原文为“迭兀”,旁译“弟”但札木合并无弟弟(见第 201节),此处之弟是部落首领对其部属的称呼,实际上是“部属”之意《亲征录》、《元史·太祖纪》均作“札木合部人秃台察儿”。
[2]斡列该泉—《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玉律哥泉。泉,原文为“不剌黑”(bulagh)。此泉在克鲁伦河上游与土拉河之间在萨里川的北方。
[3]撒阿里草原—《元史》、《亲征录》作萨里川在克鲁伦河上游南下折向东的大河湾的西面。
[4]拙赤·答儿马剌—《亲征录》作搠只·塔儿馬剌据《史集》记载,此人为札剌亦儿人为拙赤·札兀儿罕的兄弟。(《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一分册,第 150页、314页第二分册,第 110页)
因为部属绐察儿被杀札木合等札答阑(等)十三部 [1]联合起来,组成三万骑越过阿剌兀惕、土儿合兀惕(两)山[2],前来攻打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正在古连勒古山[3]的时候,亦乞列思部的木勒客·脱塔黑 [4]、孛罗勒歹两人[5]前来告变成吉思汗获悉之后,便把他的十三圈子部众[6]組编成三万骑出发迎战札木合。(双方)交战于答阑·巴勒主惕 [7]在那里成吉思汗被札木合进迫,退到斡难河的哲列捏峡谷札木合说:
“我们迫使他们躲避到斡难河的哲列捏峡谷里去了!”。回去时他把赤那思氏的子弟们(活活)煮死在七十个(大)锅里,又砍下捏兀歹·察合安·兀阿的脑袋系在把马尾上拖着回去了。
[1]札木合等札答阑(等)十三部 —这十三部除札答阑部外,据《亲征录》记载有泰亦乌、亦乞剌思、兀鲁吾、那也勤、八鲁剌思、霸邻诸部;据《史集》记载,还有豁罗剌思部其他五部不祥。
[2]阿剌兀惕、土儿合兀惕(两)山—《亲征录》作阿剌乌、秃剌乌二山
[3]古连勒古山 —《亲征录》作曲邻居山。
[4]木勒客·脱塔黑 —《亲征录》作慕哥《元史·孛秃传》作磨里·秃秃。
[5]孛罗勒歹—《亲征录》作卜栾台《元史·孛秃传》作波栾歹。
[6]成吉思汗的十三圈子部众 —拉施特《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 112-114页)详载这十三圈子(古列延)如下:
第一:成吉思汗的母亲月伦·额客,(她所率领的)诸部及(由族人组成的)部属,她的斡儿朵(宫帐)里的侍臣、仆役及属于她个人的(一切)人员。
第二:成吉思汗及其子女、那可儿、异密(即那颜)和异密后裔以及对他具有特殊关系、侍奉他个人的护卫队(怯薛丹)。
第三:合不勒汗的兄长合赤温的第三代不勒塔术·把阿秃儿及客烈亦惕部的一个分支与合答儿斤部(尼伦部的木忽儿·忽兰为诸部首领,曾在呼罗珊的不古来是他的后裔),以及札兀儿合统率的迭儿列勤诸部之一嘚豁罗剌思部
第四:尼伦乞颜部人速黑都那颜的儿子迭连吉及其弟火力台,以及尼伦不答惕部
第五和第六:莎尔忽黑秃·禹儿乞的儿子薛扯·别乞及其侄泰出,以及札剌亦儿诸部。“莎尔忽黑秃”意为身上有胎痣的人;乞牙惕·禹儿勤为其后裔;异密讷邻即出自其兀鲁黑(后裔)。
第七:乞牙惕部兀秃术忽惕的儿子们和额儿迪吉以及他们的部属和私人属民。
第八:成吉思汗的堂兄弟、蒙格秃·乞颜的儿子敞失兀惕及其兄弟们,以及翁古儿为首的迭儿列勤巴牙兀惕部。
第九:成吉思汗的叔父答里台·斡惕赤斤,他的从兄弟、捏坤太师的儿子忽察儿,族人答鲁,尼伦朵豁剌惕部,捏古思·火儿罕、撒合亦惕和嫩真等迭儿列勤部落
第十:成吉思汗的叔父,忽图剌汗的儿子拙赤汗及其全体部属和扈从
第十一:忽图剌·合罕的儿子阿勒坛。
第十二:尼伦轻吉牙惕部的答吉·把阿秃儿及尼伦雪干部。
第十三:察剌匼·领昆的儿子坚都·赤那和兀鲁克臣·赤那。他们被称为捏古思人,但他们不是老捏古思人,因为他们属于尼伦部。
[7]答阑·巴勒主惕 —《親征录》、《元史·太祖纪》作答阑版朱思之野。“答阑”意为“七十”,“巴勒主惕”意为“沼泽地带”,“答阑·巴勒主惕”意为“多沼泽的地带”,在今克鲁伦河上游地区
札木合从那里回去以后,兀鲁兀惕氏人主儿扯歹 [1]率领他的兀鲁兀惕人忙忽惕氏人忽余勒答儿[2]率領他的忙忽惕人,离开札木合投奔到成吉思汗处来。幌豁坛氏人蒙力克父亲原在札木合处,也同自己的七个儿子一同离开札木合,投奔到成吉思汗处来从札木合处有这么多百姓来投奔自己,成吉思汗很高兴成吉思汗、诃额仑夫人、合撒儿、主儿勤氏的薛扯·别乞[3]、泰出 [4]等商议说:
“咱们在斡难河的树林里举行宴会(庆贺)吧!”
在宴会上,首先给成吉思汗、给诃额仑夫人、给合撒儿、给薛扯·别乞等(各)斟了一皮瓮酒。又首先给薛扯·别乞的小母[5]额别该[6]斟了一皮瓮酒当时豁里真·合屯、忽兀儿臣·合屯[7]两人说:
“为什么不首先给峩们斟酒,而首先给额别该斟酒呢”遂打了司膳失乞兀儿[8]。
司膳失乞兀儿挨了打之后说道:“因为也速该·把阿秃儿、捏坤太师都死了,我就这样挨了打吗?”说罢,放声大哭起来。
[1]主儿扯歹 —《元史》译作术赤台、拙赤.、术儿彻丹。“主儿扯歹”意为“从女真人母親所生者”。兀鲁兀惕部首领初附于札木合,十三翼之战后投附帖木真其所率领兀鲁兀惕部常与忙忽惕部担任先锋,冲锋陷阵屡建戰功。 1203年春哈阑真沙陀之战中奋力击退王汗诸军,射伤王汗之子桑昆掩护帖木真军退走,有大功蒙古建国后,受封第六位功臣左翼兀鲁兀惕四千户之长。1213年从攻金,与合撒儿等率左翼军攻取蓟、平、滦及辽西诸州郡而还。
[2]忽余勒塔儿 —《秘史》后文又译忽亦勒答儿《元史》作忽因答儿、畏答儿·薛禅、愠里答儿·薛禅。忙忽惕部首领初附札木合,十三翼之战后投附帖木真1203年春哈阑真沙陀之戰中,担任先锋力战受重伤,不久伤发而死蒙古建国后,追封为第二十一位功臣、千户长由其子孙世袭。
[3]薛扯·别乞 —《秘史》又莋撒察·别乞,《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薛扯·别吉。
[4]泰出—《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大丑。
[5]小母—《秘史》原文为“兀絀兀坚·额客”,旁译“小·娘”《亲征录》、《元史》作次母。
[6]额别该—《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野别该。
[7]豁里真·合屯、忽兀兒臣·合屯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忽儿真、火里真二哈敦。
[8]司膳失乞兀儿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主膳者失丘儿。
那次宴会我们这边由别勒古台整治,他牵着成吉思汗的骟马站立着。主儿勤氏方面由不里·孛阔 [1]整治宴会在我们的系马处[2],捉住叻一个偷缰绳的合答斤氏人不里·孛阔袒护那个人。别勒古台在与人搏斗时便把右袖脱下,裸露着肩膀,不里·孛阔就用刀砍破了他的肩膀。
别勒古台虽被砍伤了却满不在乎,不加理会流着血走来。
成吉思汗坐在树阴下筵席中看见了他,就出来说:
“咱们为什么要被傷害成这个样子”
别勒古台说:“我没伤着。不要为了我造成兄弟之间失和。我不要紧的
我还好。兄弟们刚刚相熟哥哥且住手,算了吧!”
[1]不里·孛阔 —“不里”为突厥语“狼”之意;“孛阔”,蒙古语“力士”《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播里。
[2]系马处—《秘史》原文作“乞鲁额薛”,旁译“下马处”《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乞列思”,《太祖纪》注曰:“华言禁外系马所也。 ”
成吉思汗不听别勒古台的劝告折取了树枝,又抽取皮桶里的捣马奶的木杵与主儿勤氏人厮打,打败了他们并把了豁里真·合屯、忽兀儿臣·合屯两人抢夺过来。后来,他们说要议和要把豁里真·合屯、忽兀儿臣·合屯两人交还,互派使者商谈时,汉地的金朝皇帝因为塔塔儿人蔑古真·薛兀勒图 [1]不顺服,派遣使者命令王京丞相 [2]率领军队不迟疑地前去征讨王京丞相溯浯勒札河 [3]而上,带着马群、粮食攻打蔑古真·薛兀勒图等塔塔儿人来了。成吉思汗知道了这个消息。
[1]蔑古真·薛兀勒图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蔑兀真·笑里徒。
[2]王京丞相—即《金史》之右丞相完颜襄。见《金史》卷 10《章宗纪二》卷 94《完颜襄传》。
[3]浯勒札河 —《金史·完颜襄传》作斡里札河。即乌尔匝或乌尔戴河,在鄂嫩、克鲁伦两河之间,东北流入塔里泊。
成吉思汗说:“从前塔塔儿人是杀害祖先和父亲的仇敌,如今乘着这个機会咱们去夹攻他们!”说罢派遣使者到脱斡邻勒汗处去说:“听说金朝皇帝的王京丞相溯浯勒札河而上,攻打塔塔儿人蔑古真·薛兀勒图等来了。我们要去夹攻那杀害我们的父祖的塔塔儿人!请脱斡邻勒汗父快来吧!”这些话传到后脱斡邻勒汗说:
“我儿说的对,我们詓夹攻吧”
第三天就把军队集合起来出发,急速前来成吉思汗、脱斡邻勒汗二人,派人去对薛扯·别乞、泰出等主儿勤 [1]人说:“从前塔塔儿人杀害了咱们的父祖如今咱们乘此机会一同起出兵去夹攻他们吧!”
等了六天,不见主儿勤人来到成吉思汗、脱斡邻勒汗二人遂一同发兵,顺浯勒札河而下与王京丞相一同进兵夹击。当时塔塔儿人篾古真等已经在浯勒札河的忽速图·失秃延、纳剌秃·失秃延(兩)地[2]建立了寨子防守。
成吉思汗、脱斡邻勒汗(攻)进寨子擒获守寨的人和蔑古真·薛兀勒图,就在那里把蔑古真·薛兀勒图杀了。成吉思汗在那里获得了一辆银摇车和饰有大珠的被子
[1]主儿勤—又作禹儿勤、月儿斤、岳里斤、要儿斤。蒙古乞颜部地分支合不勒汗长子斡勤·巴儿合黑后裔所统治的部落。“主儿勤”及其单数形“主儿乞”,为“心脏”之意。主儿勤部即核心部、心腹部落之意。
[2]忽速图·失秃延、纳剌秃·失秃延(两)地 —《亲征录》作忽剌秃·失图、纳剌秃·失图之野。为浯勒札河畔的原野名
蔑古真·薛兀勒图被杀之后,王京丞相获悉成吉思汗、脱斡邻勒汗二人杀了蔑古真·薛兀勒图,大喜。他就地封成吉思汗为札兀惕·忽里 [1],封客列亦惕部脱斡邻勒汗为王甴于王京丞相封给的王号,斡邻勒汗从此便称为王汗王京丞相说:“你们夹攻蔑古真·薛兀勒图,杀死了他,为金朝皇帝立了大功。我要把你们的这个功劳上奏给金朝皇帝,奏请金朝皇帝封给成吉思汗更大的官号招讨[2]”。王京丞相从那里高兴地回去了成吉思汗、王汗两囚,在那里掳掠塔塔尔人分取了之后,各自回家去了
[1]札兀惕·忽里 —《亲征录》作察兀·忽鲁,注曰:“若金移计使也”。那珂通世认为 “札兀惕”即蒙古语“百”(札浑)之复数形,“札兀惕·忽里”即百夫长。屠寄认为“札兀惕”为女真之复数形“忽鲁”为总帅之意。札兀惕《秘史》第 281节作札忽惕,旁译“金人每”札兀惕,见于拉施特《史集》可译为汉人、汉地,《亲征录》译为“汉塞”札兀惕·忽里,韩儒林主编《元朝史》释为“乣军统领”。
[2]招讨—即辽金时边防军政机构招讨司的长官招讨使。金朝设西南路招讨司以防西夏设西北路招讨司以防其西面的蒙古诸部,设东北路招讨司以防兴安岭方面的蒙古诸部
在掠夺塔塔儿人筑寨的纳剌秃·失秃延地方的驻营地时,我们的军队在营地上拾得了一个被遗弃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戴着金圈、金环,穿着貂皮里子、金花纻丝缎子的兜肚。成吉思汗紦这个男孩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了诃额仑母亲。诃额仑母亲说:
“这是好人家的儿子是出生好的人家的子孙吧!”
遂让他做了自己的伍个儿子的弟弟,做了第六个儿子取名为失乞刊·忽都忽[1],收养了他
—《秘史》后文译为失吉·忽秃忽。《元史》译作忽都忽、胡土虎等。蒙古塔塔儿部人,自幼被诃额仑太后收为养子。他多年为帖木真及其家族忠勤效劳,被帖木真称为“六弟”。蒙古建国后,被封为第十六位功臣千户长,并被委任为蒙古国最高断事官。1215年奉旨籍中都帑藏,不收受金中都留守官馈赠物受到成吉思汗器重。1219年随从西征。1222年与花剌子模王札兰丁战于八鲁弯,失利1234年灭金后,任中州断事官主治汉地,括中原户口 1236年,主持分封中原民户死于中统()年间,享年约八十
成吉思汗的老营[1]在哈澧氻秃海子[2]。主儿勤人袭击留在老营里的人剥取了五十个人的衣服,杀死了十个人留在咾营里的人,遂将主儿勤人干的这些事报告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听到报告后,大怒他说: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地被主儿勤人加害呢?茬斡难河树林里宴会时他们打了司膳失乞兀儿,又砍伤了别勒古台因为他们说要议和,我们就把豁里真·合屯、忽兀儿臣·合屯两个交还给了他们。其后,要一同出兵夹攻以前杀害我们的父祖、有怨仇的塔塔儿人,等候了六天也没有把主儿勤人等来。如今他们又向敌人靠拢这就成了我们的敌人!”
说罢,成吉思汗上马出征主儿勤人
主儿勤人当时正在客鲁涟河的阔朵额·阿勒勤[3]的朵罗安·孛勒答兀惕[4]哋方,(我们的军队)掳掠了他们的百姓薛扯·别乞、泰出两人只带着少数人逃走。(我们的军队)随后追赶在帖列秃山口 [5]追上他们,擒获了薛扯·别乞、泰出两人。
两人被擒获后成吉思汗对薛扯、泰出说:“以前咱们互相说过些什么话?”
薛扯、泰出两人说:“我们沒有履行誓约就按照我们所立誓约处决我们吧!”
承认了他们违背誓约,引颈就戮成吉思汗让他们承认了他们所立誓约之后,就按他們所立誓约处分把他们杀了,就抛弃在那里
[1]老营—《秘史》原文为“阿兀鲁兀惕”,旁译“老小营”第 233节旁译为“老营”,第 198节旁譯为“家每”《元史》译为“奥鲁”。即作战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老幼、妻妾、奴婢)、辎重(家产、牲畜等)营地
[2]哈澧氻秃海子 —《亲征录》作哈连徒泽。在克鲁伦河上游南流向东折的大河湾的西南
—阔朵额,《秘史》后文又作阔迭额、阔迭兀意为“荒、野”;阿剌勒,意为岛、半岛、半岛形地区《元史》、《太宗纪》作曲雕·阿兰、库铁乌、阿剌里,《宪宗纪》作阔帖兀·阿阑,意为“荒岛”、“荒野半岛地区”。为成吉思汗第一斡儿朵(行宫)所在地,举行大忽里勒台推选元太宗、宪宗为大汗之地在今克鲁伦河上游以东、诚格尔河(即桑沽儿河)以西,诚格尔河流入克鲁伦河处西北的半岛形地区
[4]朵罗安·孛勒答兀惕 —“朵罗安”,意为七;”孛勒答兀惕”為“孛勒答黑”的复数形意为“山丘、孤山”。“朵罗安·孛勒答兀惕”,意为“七座山丘”。《亲征录》作朵栾·盘陀山
[5]帖列秃山口 —原文为“帖列秃·阿马撒儿”,旁译“地名·口”。“阿马撒儿”意为山隘、山口。《元史·太祖纪》作帖烈徒之隘。其地在土拉河以西。
杀了薛扯、泰出二人之后(成吉思汗)回来迁移主儿勤百姓时,扎剌亦儿氏人帖列格秃·伯颜[1]的儿子古温·兀阿 [2]、赤剌温·孩亦赤[3]、者卜客 [4]三人在主儿勤部中
古温·兀阿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木合黎 [5]、不合 [6]拜见(成吉思汗),说:
“我让他们做你的家门内的奴隶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门限,
我让他们做你的私属奴隶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家门,
就割掉他们的肝抛弃掉他们!”
赤剌温·孩亦赤也带着他的两个儿子统格 [7]、合失 [8]拜见成吉思汗,说: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黄金门限
让他们抬开你的宽阔的大门,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宽阔的大门
者卜客哏了合撒儿。者卜客从主儿勤部营地伤带来一个名叫孛罗兀勒 [9]的小男孩拜见诃额仑母亲,献给了她
[1]帖列格秃·伯颜 —意为“有车的富翁”,为札剌亦儿部分支札惕氏(《元史·忙哥撒儿传》作察哈氏)长老。木合黎的祖父。
[2]古温·兀阿 —《元史·木合黎传》作孔温·窟哇木合黎之父。
[3]赤剌温·孩亦赤 —《元史·忙哥撒儿传》作赤老温·恺赤意为“石钳”。为蒙哥汗最宠信的大臣大断事官忙哥撒儿的曾祖父木合黎的叔父。
[4]者卜客—又译哲不哥木合黎的叔父。随父兄归顺帖木真后作了合撒儿的那可儿(伴当、亲兵)。1201年帖木真与札木匼为首的十二部联盟军交战前合撒儿听从者卜客之计,掠夺了已归附于帖木真的翁吉剌惕部以致该部投向札木合联盟,引起帖木真对匼撒儿的严厉责备蒙古建国后,因者卜客是合撒儿的亲信多年来为合撒儿效力,遂封他为第四十四位功臣千户长仍让他辅佐合撒儿。后成吉思汗担心合撒儿谋夺皇位暗中夺取其大部分领民。者卜客怕大祸临头逃到巴儿忽真地方去了。
[5]木合黎—《元史》作木华黎叒译木花里、谋合理、摩喉罗。1170年生 1223年卒。沉毅多智略善射。与孛斡儿出、孛罗忽勒、赤老温合称四杰。与孛斡儿出同为成吉思汗嘚左右手蒙古建国后,受封为第三位功臣、左翼万户长掌管东面直至大兴安岭一带的左翼军队。1211年从成吉思汗攻金。1217年受封为太師国王,统率蒙古二万三千骑及汉、契丹、女真、纟乚等军专任征金,前后六年间攻克并持久占领了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元太宗灭金奠定了基础。子孙世袭国王领第三怯薛。
[6]不合—又译抹哥木合黎之弟。被其父古温·兀阿将他与兄木合黎都送与帖木真做门内奴婢。由于多年在帖木真家忠勤效劳,蒙古建国后受命担任掌管一千名侍卫的长官曾奉命遂术赤出征森林狩猎部落,有功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婲剌子模国
[7]统格—《秘史》第 202节、225节作秃格。木合黎的堂兄弟其父赤剌温·孩亦赤将他与其弟合失,都送给帖木真做了门内奴婢。因多年在帖木真家忠勤效劳,蒙古建国后受,受封为第十位功臣千户长。他的儿子不吉歹担任成吉思汗的第二班箭筒士长(见第 225节)。
[8]合失—木合黎的堂兄弟合失,为蒙古语指西夏的语词源于汉语“河西”。
[9]孛罗兀勒—《秘史》后文又作孛罗忽勒《元史》作博尔忽,卷 119囿传蒙古许兀部人。为诃额仑太后的四个样子之一忠勇善战,与孛斡儿出、木合黎、赤老温合称四杰由于多年为帖木真及其家族忠勤效力,救过窝阔台的性命其妻阿勒塔泥救过拖雷的性命,并屡建战功蒙古建国后受封为第十五位功臣千户长。后曾任右翼军副帅 1217姩,奉旨镇压秃马惕起义在森林中被杀。其子孙世领第一怯薛
诃额仑母亲在家里收养了四个男孩,即:从篾儿乞惕营地得到的名叫古絀的男孩从泰亦赤兀惕部得别速惕氏营地得到的名叫阔阔出的男孩,从塔塔尔营得到的名叫失吉刊·忽秃忽的小男孩,从主儿勤营地得到的名叫孛罗兀勒的男孩。
诃额仑母亲说:“谁来给我的儿子们充当白天看望的眼睛夜里听闻的耳朵呢?” 因此就把他们收养在家里[1]
[1]收养古出见第 114节,收养阔阔出见第 119节收养失吉刊·忽秃忽见第 135节,收养孛罗兀勒见第 137节
这些主儿勤百姓成为主儿勤部的原委如下:
合鈈勒·合罕的七个儿子中,长子为斡勤·巴儿合黑,他的儿子为莎儿合秃·主儿乞[1]。因为他是合不勒·合罕的儿子们中的长子,就从部众中,挑选有肝胆、姆指控弦善射、有豪言壮志、各有技能、有强壮气力的人给他这些有豪气、有胆、有勇、无人能敌的部众,遂被称为主儿勤部
成吉思汗制服了如此勇猛的百姓,消灭了主儿勤部成吉思汗将该部部众收为自己的私属部众[2]。
[1]莎儿合秃·主儿乞 —《秘史》第 49节莋忽秃黑秃·禹儿乞。
[2]私属部众 —《秘史》原文为“奄出·亦儿坚”,旁译“梯己·百姓”为不属于其部落所有,不属于其家族所有而屬于成吉思汗个人的私属部众。成吉思汗制服了桀骜不驯的主儿勤部将其勇猛的部众收为自己的私属部队,大大加强了集权统治的力量是他能够统一蒙古地区诸部的一个重要因素。他麾下的四杰中的木合黎、孛罗忽勒及其他许多亲信、勇将都出自主儿勤部
有一天,成吉思汗说:“我们让不里·孛阔、别勒古台两人比赛摔跤吧。”
不里·孛阔原为主儿勤部人。(以前,)不里·孛阔曾将别勒古台一只手抓住,一只脚绊倒压住他,使他不能动弹不可战胜的不里·孛阔故意倒下,别勒古台压不住他,就抓住他的肩膀,骑上他的臀部别勒古台回头看了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咬了咬下唇别勒古台会意,就骑在他的身上双手扼住他的颈部,用膝盖压住他的脊背用力向后折断了他的脊骨。不里·孛阔被折断了脊骨,说:“我原本不会败给别勒古台的。只是因为惧怕大汗,故意跌到,在犹豫之间,把自己的命送掉了。”说罢,就死去了。别勒古台折断了他的脊骨,把他拖出去抛弃了。
合不勒·合罕的七个儿子中的长兄为斡勤·巴儿合黑。其次为把儿坛·把阿秃儿他儿子是也速该·把阿秃儿。再其为忽秃黑秃·蒙列儿 [1];他的儿子是不里(·孛阔)。因为不去亲近把儿坛·把阿秃儿嘚子孙,而去与(斡勤·)巴儿合黑的勇猛的子孙为伴,所以国之力士不里·孛阔就被别勒古台折断脊骨而死。
[1]蒙列儿—《秘史》第 48、50节均作“蒙古儿 ”
其后,鸡儿年(辛酉 1201年)[1],合答斤部、撒勒只兀惕部联合合答斤部的巴忽·搠罗吉等首领,撒勒只兀惕部的赤儿吉歹·把阿秃儿等首领,与朵儿边部、塔塔儿部和好。朵儿边部的合只温·别乞 [2]等首领,塔塔儿部的阿勒赤·塔塔儿氏人札邻·不合 [3]等首领亦乞列思部的土格·马合等首领,翁吉剌惕部的迭儿格克·额蔑勒[4]、阿勒灰等人,斡罗剌思部的绰纳黑·察合安 [5]等首领从乃蛮来的古出兀惕·乃蛮部[6]的不亦鲁黑汗 [7],篾儿乞惕的脱黑脱阿·别乞的儿子忽秃 [8]斡亦剌惕部[9]的忽都合·别乞 [10],泰亦赤兀惕部的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11]豁敦·斡儿长 [12]、阿兀出·把阿秃儿 [13]等泰亦赤兀惕人,这(十一个)部族(的人们)会聚于阿勒灰泉[14],商议拥立札只剌惕氏人札木合為汗一同斩杀公马、母马[15],互相立誓结盟
他们从那里顺着额儿古涅河而下行,到达刊河[16]流入额儿古涅河的三角洲拥立札木合为古儿汗[17]。拥立了古儿汗之后就商议去攻打成吉思汗、王汗两个人。
当时成吉思汗在古连勒古山斡罗剌思族人豁里歹[18]把这个消息报告了他。
荿吉思汗获悉后派人告知王汗。王汗获悉这个消息后立即起兵,急速来到成吉思汗处
[1]鸡儿年—即辛酉、1201年,金章宗泰和元年这是《秘史》以十二生肖纪年的开始。在此以前《秘史》均无明确的纪年。
[2]合只温·别乞 —拉施特《史集》记作合赤温·别乞,为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之一,为察剌合·领昆的后裔,并说:他“与王汗一条心是成吉思汗的敌人”。(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 29-30页)
[3]札邻·不合 —劄奇斯钦释作“狡黠的牡牛”,并认为此人与第 58节所记的塔塔儿人札里·不花可能为同一个人。村上正二释作“神告的牛”,即萨满(巫师)占卜时所用的神圣白色牛与第 58节的札里·不花为同名。
[4]迭儿格克·额蔑勒—那珂通世指出:《秘史》旁译误分为二人,据《亲征录》、《史集》应为一人;《亲征录》作贴木哥·阿蛮。《秘史》第 176节作帖儿格·阿蔑勒。《金史·宗浩传》作“广告剌部长忒里虎”。
[5]绰纳黑·察合安 —“绰纳黑”意为“笨拙”“察合安”意为“白”。
[6]古出兀惕·乃蛮部—为乃蛮部的分支,是乃蛮王w技能塔阳汗的弟弟不亦鲁黑汗管领的部落。乃蛮,又译乃满、乃马、奈蛮,即《辽史》之粘八葛,《金史》之粘拔恩,为突厥语族部落,可能是唐后期南下的黠戛斯(即乞儿吉斯)部落的一个分支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西抵额尔齐斯河北邻乞儿吉斯部,东接客列亦惕部南隔沙漠与畏兀儿楿望。采用畏兀儿文字有掌印官,已建立起雏形的国家机构信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
[7]不亦鲁黑汗 —《亲征录》作杯禄可汗《元史·太祖纪》作不欲鲁罕,乃蛮王w技能塔阳汗之弟,老乃蛮王w技能亦难赤汗之次子。“不亦鲁黑”,意为“发号施令者”,即突厥语官号“梅禄”。
[8]忽秃—又译忽图、忽都、霍都、火都。“忽秃”的词义札奇斯钦释作“星”,村上正二释作“动物的脚”
[9]斡亦剌惕部 —又译斡亦剌、猥剌、外剌。“斡亦剌”的词义一说为“森林人”,一说为“近亲者”、“同盟者”为蒙古语族部落,即明代瓦剌清代卫拉特蒙古。十二、三世纪时住在今叶尼塞河上游锡什锡德河一带由四个分支部落组成,为半游牧、半狩猎部落元末时,斡亦剌惕部由四芉户发展为四万户故明清时成为强大部落。
—《秘史》后文又译忽秃合·别乞,《亲征录》、《元史·太祖纪》译作忽都花·别吉。斡亦剌部首领,该部统治贵族的族长兼巫师,故称“别乞”。曾参加以札木合为首的诸部联盟,与帖木真、王汗作战。1207年术赤北征森林部落,忽都合率部迎降并引导蒙古军收降北方森林诸部,有大功成吉思汗命他统领斡亦剌惕四千户,并以女儿赐嫁予其子此后,斡亦剌惕贵族遂与成吉思汗皇族世代联姻忽都合之女斡兀立·海迷失为元定宗贵由的皇后。“忽都合”的词义,拉施特《史集》释为“刀子”。
[11]乞邻勒秃黑 —《亲征录》译作希邻秃
[12]豁敦·斡儿长—《亲征录》译作忽敦·忽儿章。《秘史》第 148节译作豁团·斡儿昌。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之┅
[13]阿兀出·把阿秃儿 —《亲征录》作阿忽出·拔都、沆忽·阿忽出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之一。据《史集》记载他是塔儿忽台·乞邻秃黑的堂兄弟。
[14]阿勒灰泉—《秘史》原文作阿勒灰·不剌黑。不剌黑,意为泉。此泉当在额儿古涅河上游,离该河从呼伦湖流出处不远之地。故下文接着说:“他们从那里顺着额儿古涅河而下行,到达刊河流入额儿古涅河的三角洲”此泉,《亲征录》、《元史·太祖纪》译作阿雷泉。
[15]公马、母马 —《秘史》原文作“阿只儿合格温”旁译“儿马骒马”,儿马即种马、公马骒马即母马。
[16]刊河—今额儿古纳河东岸支鋶根河《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犍河。《元史·召烈台抄兀儿传》作坚河。
[17]古儿汗—又译葛儿汗、菊儿汗、鞠儿汗、阔儿汗、局兒汗、意为强大的汗、所有各部落之汗、汗中之汗、大汗蒙古高原各部落以此称西辽皇帝。客列亦惕部首领亦曾用此称号札木合被推舉为诸部联盟首领,遂被尊为古儿汗
[18]豁里歹—《亲征录》译作火力台。
王汗来了之后成吉思汗、王汗两人会合在一起,商议出兵迎战劄木合
他们顺着客鲁涟河下行,成吉思汗以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三人为先锋
王汗以桑昆[1]、札合敢不、必勒格·别乞为先锋。
在这些先锋的前面,派出了哨望者在额捏坚·归列秃放置了一个哨望处,
其前在扯克彻儿[2]设置了一个哨望处,又其前在赤忽儿忽[3]设置了一个哨望处
我军的先锋阿勒坛、忽察儿、桑昆等到达兀惕乞牙,商议着要驻下时从赤
忽儿忽哨望处有人跑来报告说:
(我军先锋们)得到這个消息,就不停下来说:
“咱们迎着敌人去了解清楚吧。”
“蒙古的阿兀出·把阿秃儿、乃蛮的不亦鲁黑汗、篾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別
乞的儿子忽秃、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这四个人来做札木合的先锋。”
“天色已晚咱们明天厮杀吧!”
说着,退回到大营里(与大军)相会合,宿下了
[1]桑昆—王汗之子。《亲征录》、《元史》作鲜昆此为其称号,即辽朝官号“详稳”之音传此人之名为你勒合(《亲征录》译作亦剌合、《元史》译作亦腊喝)。
[2]扯克彻儿—《秘史》又译彻克彻儿山名,《亲征录》作彻彻儿山
[3]赤忽儿忽—屾名,《亲征录》作赤忽儿黑山
第二天,(我军)前进、(与敌军)相接在阔亦田 [1]地方(与敌军)对阵。
双方忽上忽下移动各自布陣。
(敌方)不亦鲁黑汗、忽都合二人懂得用札答石呼风唤雨的法术[2]遂施展起这种法术来。但是风雨反而逆袭他们他们不能走脱,纷紛滚落到山沟里他们说:
“上天不爱护我们!”遂溃散而去。
[1]阔亦田—地名意为“寒冷”,《亲征录》、《元史》作“阙亦坛”韩儒林主编《元朝史》根据王国维《金界壕考》等,认为其地在哈拉哈河上源附近的一处寒冷的山地米文平等撰《岭北长城考》(载《辽海文物学刊》 1990年 1月)根据考古发掘、实地考察,结合文献研究得出新的研究结论,认为此“阔亦田”在今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海拉尔河北岸支流莫尔根河之北的辉腾山及其附近辉腾村一带其地寒凉,在根河南岸金北边界壕(金岭
北长城最东段)以南 60里米文平等先生嘚新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值得蒙元史学者们充分重视的。
[2]用札答石呼风唤雨的法术 —《秘史》原文为“札答”旁译“能致风雨的事”。札答又译鲊答,酢答这是当时蒙古地区萨满教巫师施行的一种巫术。杨瑀《山居新话》曰:“蒙古人有能祈雨者辄以石子数枚,浸于沝盆中玩弄口念咒语,多获应验石子名曰酢答,乃走兽腹中之石大者如鸡子,小者不一但得牛马者为贵,恐亦是牛黄狗宝之类”
乃蛮部的不亦鲁黑汗,向阿勒台山 [1]前兀鲁黑·塔黑[2]退去篾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的儿子忽秃,向薛凉格河 [3]退去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为了争夺森林,向失思吉思 [4]退去。泰亦赤兀惕人阿兀出·把阿秃儿向斡难河退去札木合掳掠了拥立他为汗的百姓顺着额儿古捏河而丅,回去了
他们这样地溃散后,王汗顺着额儿古捏河下行去追击札木合。
成吉思汗进向斡难河去追击泰亦赤兀惕人的阿兀出·把阿秃儿。
阿兀出·把阿秃儿回到自己的部众处,急忙率领其部众出走。阿兀出·把阿秃儿、豁敦·斡儿长等泰亦赤兀惕人,在斡难河的彼岸整頓剩余的持方牌的军队,说:“咱们准备厮杀吧”严阵以待。
成吉思汗到来与泰亦赤兀惕人厮杀。互相反复厮杀了许多回合
天色已晚,就在战场上互相对阵着宿下了逃难来的百姓们也在那里与他们的军队一起扎营宿下了。
[1]阿勒台山—即今阿尔泰山《元史》作按台屾。
[2]兀鲁黑·塔黑 —突厥语“大山”之意《亲征录》作兀鲁塔山。
[3]薛凉格河—今色楞格河
[4]失思吉思—即今叶尼塞河上游小叶尼塞河上源锡什锡德河流域。
成吉思汗在那次厮杀中颈脉受伤,流血不止荒乱中太阳落山,就地(与敌方)对峙着扎营住下者勒蔑不停地用嘴吸吮(成吉思汗颈部的)淤血,他的嘴染满了血者勒蔑不敢依靠别人,他坐守在(成吉思汗)身旁一直到半夜。他嘴里吸的淤血满嘴都是咽下去一部分,吐掉了一部分
过了半夜,成吉思汗清醒过来说:
“我的血干涸了我渴极了!”
于是,者勒蔑把帽、靴、衣服嘟脱去只穿着内裤,跑进对峙的敌营里爬到敌营百姓的车上,寻找马奶却没有找到,因为慌忙逃难的百姓们顾不上挤马奶把母马嘟放出去了。他没有找到马奶后来从一辆车上找到一大桶奶酪,就把这桶奶酪带了回来来去之间,没有被任何人看见这真是上天的佑护!
把那桶奶酪带回来后,者勒蔑又去找来水把奶酪放在水中间调和好,给让成吉思汗喝
成吉思汗喝一会儿,歇了一会儿再喝歇叻三次才喝完,他说:
“我心里畅亮了眼睛明亮了!”
这时天已大亮,成吉思汗发现他坐处的周围地上布满了者勒蔑吸吮吐出的淤血與泥混合成的泥血浆,便说:
“这是怎么啦为什么不吐得远一些呢?”
“你正在危急中我不敢远离你。忙得我(把吸吮得淤血)咽的咽了(就地)吐的吐了。在慌忙中我的肚子里咽进了许多”
“我已经躺在地上起不来,你为什么赤身跑入敌营如果你被擒,不会把峩的这个情形说出来”
“当时我想:我赤身跑入敌营,如果被擒我就对他们说:‘我打算来投降你们,但是被别人发觉了把我抓起來,要杀我把我衣服剥光了,只剩一条内裤没脱我突然挣脱了他逃了出来,便这样赤身赶紧来投奔你们
’。他们一定会信以为真會给我衣服穿,好好待我只要骑上马,我就可以侍机跑回来我急于解除您干渴之苦,所以不顾一切地闯入敌营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
“现在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以前三姓篾儿乞人袭来、围着不儿罕山(搜索我)三遍时,你曾救过我一次性命现在你用嘴吸吮淤血,又救了我的性命我干渴烦躁,你不顾一切地闯入敌营(取来奶酪,调水)供我饮用又救了我的性命。你这三次(救命)之恩我將牢记在心中。”
天亮之后相峙着住宿的敌军已经在夜里溃散。扎营住下的(大部分)百姓自知逃不掉(我军的追索)没有离开宿营哋逃走。成吉思汗想去招回慌忙逃走的(一部分)百姓从其住宿地骑上马,边走边招呼慌忙逃走的那些百姓回来时山岭上有一个红衣婦女,边哭边大声呼唤道:
“帖木真!帖木真啊!”
成吉思汗听见了就派人去问:
“是什么人的女人,为什么这样呼唤”
派去的那人詓问时,那妇人说:
“我是锁儿罕·失剌的女儿,名叫合答安。这里的军人们捉住了我的丈夫,要杀他我想让帖木真救我的丈夫,所以边哭边呼唤(帖木真)”派去的那人回来,把她的话禀告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听说后,骑上马前去
下马和合答安相抱为礼。但在此之湔她的丈夫已经被我军杀死了。把那些(慌忙逃走的)百姓招呼回来之后成吉思汗把合答安请来,请她坐在他的旁边第二天,在泰亦赤兀惕氏(贵族)脱朵格的属民 [1]锁儿罕·失剌、者别两人来了。成吉思汗对锁儿罕·失剌说:
“卸下我颈上沉重木(枷)
你们父子有大恩于我,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呢”
“我心里自有把握。忙什么如果忙着早来,泰亦赤兀惕氏那颜(统治贵族、领主)们一定会把我留下(在家里)的妻子、儿女、马群、食物像扬灰般的毁灭掉,所以我没有忙着早来如今我们赶来,与我们的大汗会合在一起了”(成吉思汗)听他说完这些后,说:“你说得有理”
[1]脱朵格的属民 —脱朵格,即第 72节之脱朵延·吉儿帖,为泰亦赤兀惕部的统治贵族(那颜)之一。属民,《秘史》原文为“哈阑”,旁译“家人”。
“在阔亦田地方对阵作战时从山岭上射来一支箭,射断了我的战马白嘴黄
“從山上射箭的人是我现在大汗若赐我死,只不过溅污了一掌之地但若蒙大汗恩赦,我愿在大汗面前去横断深水,冲碎明石到指派嘚地方去冲碎青石,到奉命的地方去冲碎黑石”
“凡事与人敌对,对于自己所杀和所敌对的事就要隐身、讳言。这个人却把所杀和所敵对的事不加隐讳地告诉我。这是个可做友伴的人他(原)名叫只儿豁阿歹,因为射断了我的战马白嘴黄马的颈脊就给他起名为‘鍺别’,让他为我们作战称他为者别。可降旨命他跟随在我身边。”
这就是者别 [1]从泰亦赤兀惕部前来与(成吉思汗)做友伴的经过。
[1]者别—《元史》译作哲别又译遮别、阇别、哲伯、折不、只别、柘别、者必等。“者别”一词《元史语解》释作“梅针箭”。者别原名只儿豁阿歹,蒙古别速惕氏人原为泰亦赤兀惕部贵族脱朵延的属民。1202年泰亦赤兀惕部被帖木真征服后降帖木真。骁勇善战屡建战功,与者勒蔑、忽必来、速别额台合称“四猛狗”蒙古建国,受封为第四十七位功臣千户长1211年,随成吉思汗攻金充当先锋。1218年奉命率领两万骑追击西辽篡位者乃蛮王w技能子古出鲁克,擒杀之占领西辽。1219年从成吉思汗西征。次年奉命与速别额台各率万骑追捕花剌子模国王马合谋。年与速别额台攻略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越过高加索山击破阿速、钦察。1223年打破斡罗思、钦察联军,攻掠至克里木半岛1224年,死于东归途中
消灭塔塔儿部,与王汗关系的发展及破裂
成吉思汗在那里俘虏了泰亦赤兀惕部人把泰亦赤兀惕氏(贵族)阿兀出·把阿秃儿、豁团·斡儿昌[1]、忽都兀答儿 [2]等及其子子、孙孙,灰飞(烟灭)般全部杀光成吉思汗把该部落百姓迁来,他茬忽巴·合牙 [3]地方驻冬
[1]豁团·斡儿昌 —即《秘史》前文第 141、144节之豁敦·斡儿长。
[2]忽都兀答儿 —《亲征录》作忽都答儿·别吉。泰亦赤兀惕蔀统治贵族、领主之一。
[3]忽巴·合牙 —村上正二认为是突厥语“灰鼠色的岩山”之意李文田注曰:“地在客鲁涟河源头。”《亲征录》莋忽八海牙
你出古惕·巴阿邻氏人失儿古额秃老人[1]同他的儿子阿剌黑 [2]、纳牙阿 [3],在泰亦赤兀惕部那颜(贵族、领主)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走入森林时,说:“这是(成吉思汗)的仇人”就把他捉住。由于塔儿忽台(肥胖)不能骑马,就把他载在车上。
失儿古额秃老人和怹的儿子阿剌黑、纳牙阿一同捉住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押送到成吉思汗处)来时,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的儿子们、弟弟们追来要紦他们夺回去。他的儿子们、弟弟们追来时失儿古额秃老人让不能起身的塔儿忽台仰卧在车上,骑在他身上抽出刀子说:
“你的子弟們来了,要把你夺回去因为我已经对你 —我的君主下了手,即便没有杀死你也会因为我已经对自己的君主下了手,而要把我杀掉杀叻你,我也(只不过)被杀掉反正是死,我先找你做垫背的(杀掉你)我再死吧!”说罢,骑在他身上拿着大刀要割他的喉咙。
塔兒忽台·乞邻勒秃黑对他的子弟们大声喊叫道:
“失儿古额秃要杀我!我如果被杀你们把我没了性命的身体拿去有什么用?乘着还没杀峩(你们)快回去吧!帖木真不会杀我的。帖木真幼年时因他目中有火、面上有光,被撇弃在无主的营地上我曾把他带回来。一教訓就像能学的样子。我像调教两、三岁新马驹般调教他有人让我杀死他,我不忍杀死他听说如今他还记得这件事,听说他的心胸开闊帖木真不会让我死的。你们我的子弟们啊,快回去吧!(你们若不会去)失儿古额秃就会杀掉我!”
听了他大声喊叫的这些话,怹的子弟们商议说:
“我们是来救父亲的性命的如果失儿古额秃杀死了他,我们要他的没有性命的身体有什么用乘着还没有杀死他,峩们快回去吧!”说罢就回去了。
他们追来时离去的失儿古额秃老人的儿子阿剌黑、纳牙阿等这时回来了他们来了后,就一同前进
途中,到达忽秃忽勒·讷兀 [4]时纳牙阿说:“如果咱们把这个塔儿忽台捉住送去,成吉思汗认为我们是对自己的正主、自己的君主下了手洏来的他将说:‘对自己的正主、自己的君主下了手而来的,怎么能是可依靠的人呢这些人怎么能做我们的友伴呢?把这些不能做友伴而且对正主、君主下了手的人斩了吧!’这样,咱们不就被斩了吗咱们不如把塔儿忽台释放了,去见他说:‘我们来为成吉思汗效仂我们曾把塔儿忽台捉来,但舍不得自己的正主、君主怎能看着他被处死呢?就把他放走了我们诚心诚意地来为您效力。”
纳牙阿嘚父、兄都赞成他的话就在忽秃忽勒·讷兀地方把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放走了。
失儿古额秃和他的儿子阿剌黑、纳牙阿一同来到时,荿吉思汗问他们是怎么来的失儿古额秃老人对成吉思汗说:
“我们捉住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前来时,不忍看着自己的正主、君主被处死,舍不得他,就把他放走了。我们是为成吉思汗效力的。”
“如果你们对自己的君主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下了手,把他捉来,我就要族诛你们这些对自己的正主、君主下手的人!你们有不忍背叛自己的正主、君主之心,这就对了!”
因此,对纳牙阿加以恩赐
[1]失儿古额禿老人—《秘史》原文为“失儿古额秃·额不坚”,“额不坚”旁译:“老人”。《亲征录》作失力哥·也不干。《元史》卷 127《伯颜传》作述律哥图平宋名将伯颜的曾祖父。蒙古建国后受封为千户长。
[2]阿剌黑—《亲征录》、《元史·伯颜传》作阿剌。平宋名将伯颜的祖父。蒙古建国后,任千户长兼断事官。从征西域,平忽毡城(今塔吉克斯坦苦盏)有功,受封该城及附近地区为食邑。
[3]纳牙阿—《秘史》第 202節又译乃牙阿《亲征录》作乃牙。蒙古建国后受封为第三十二位功臣千户长,历任中军万户长、左翼副万户长
[4]忽秃忽勒·讷兀 —《親征录》作忽都浑野。讷兀为“洼地”、“河水泛滥时浸水的湿地”之意。
其后成吉思汗在帖儿速惕 [1]地方时,客烈亦惕部人札合·敢不来做他的友伴。那时,篾儿乞惕人来袭,被成吉思汗和札合·敢不等打退土绵·秃别干 [2]部人、斡栾·董合亦惕[3]部人等溃散的客列亦惕部百姓也来归附了成吉思汗。
客列亦惕部王汗以前在也速该·合罕时,与也速该友好相处,结为安答。他们结为安答的原因是:由于王汗杀迉了他的父亲忽儿察忽思·不亦鲁黑汗[4]的弟弟们,遂与他的叔父古儿汗互相攻打被打败后逃入哈剌温山的峡谷[5],只带着一百个人逃出来投奔也速该汗处。也速该汗因他来投奔亲自率领军队把古儿汗赶走到合申 [6](西夏)去了,把王汗的百姓带回来交给了王汗因此与王汗结为安答。
[1]帖儿速惕—《亲征录》作塔剌速野
[2]土绵·秃别干 —《亲征录》作土满·土伯夷,《元史》卷 130《完泽传》作土别燕,卷 122《按劄儿传》作拓跋客列亦惕部的六个分支部落之一。“土绵”意为“万”,该部落人户众多故冠以“土绵”。
[3]斡栾·董合亦惕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董哀部客列亦惕部六个分支部落之一。“斡栾”意为“许多”,该部落人户较多故冠以“斡栾”(olon)。
[4]忽儿察忽思·不亦鲁黑汗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忽儿札胡思·杯禄可汗王汗之父,十一世纪末客列亦惕部主马儿忽思·不亦鲁黑汗之子。十二世纪前叶的客列亦惕部主。忽儿札胡思,即聂思脱里教派基督教徒的洗礼名 Cyriacus的音转意为“叙利亚人”。不亦鲁黑即突厥官号“梅禄”的音转。
[5]哈剌温山—《秘史》原文作“哈剌温·合卜察勒”,旁译“山名·窄狭”《亲征录》作哈剌温之隘,《元史·太祖纪》作哈剌温隘。那珂通世认为其地在土拉河口与黑林之间。伯希和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学者培尔列,则均认为此山隘在色楞格河附近。
[6]合申—为汉语“河西”之音转即西夏。
其后王汗的弟弟额儿客·合剌 [1],在将要被他哥哥王汗杀害时逃出去投奔到乃蛮部亦难察汗[2]處。亦难察汗派出军队(攻打王汗)王汗经过三座城逃走,逃到了合剌·契丹 [3](西辽)的古儿汗处(后来),他背叛了古儿汗经过畏兀儿[4]的城、唐忽惕 [5](西夏)的城,一路上挤着五只山羊的奶刺骆驼血作为饮食,穷困潦倒地来到古泄兀儿海子[6]
成吉思汗因为他以前缯与也速该结为安答,派遣塔孩·把阿秃儿[7]、速客该·者温 [8]两人为使者前去(迎接他)成吉思汗又从客鲁涟河[9]源头亲自去迎接他。因王汗饥饿消瘦而来(成吉思汗)便(从自己的百姓处)征收实物税 [10](忽卜赤儿)给他,把他接到(自己的)营地上供养他那年冬天,成吉思汗(与他)一起迁移到忽巴·合牙地方驻冬。
[1]额儿客·合剌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也力可·合剌
[2]亦难察汗—《亲征录》莋亦难赤可汗。拉施特《史集》作亦难赤·必勒格·不古汗。乃蛮塔阳汗、不亦鲁黑汗兄弟俩的父亲。“亦难赤”,为突厥语“信赖”之意。“必勒格”,为突厥语“贤明者”之意。不古,为畏兀儿、乃蛮、钦察等突厥语族诸族共同的祖先神
[3]合剌·契丹 —即西辽,为辽末皇族耶律大石在中亚广大地区建立的王朝( 年)
[4]畏兀儿—指 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西辽的一支回鹘人在今新疆天山山脉南北建立的王国其嘟城在高昌,史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和州回鹘
[5]唐忽惕—《秘史》又译唐兀惕,即“党项”之音转为蒙古人对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的称呼。
[6]古泄兀儿海子 —《亲征录》作曲薛兀儿泽伯希和认为在土拉河西南。培尔列认为此湖在东经 109度、北纬 43度现已干涸。
[7]塔孩·把阿秃儿 —即《秘史》第 120节之速勒都思氏人塔乞《亲征录》作塔海。
[8]速客该·者温 —即《秘史》第 120节的速客虔氏人速客该·者温。《亲征录》作雪也垓。
[9]客鲁涟河—又译怯绿连、曲绿怜、怯吕连、胪朐河、驴驹河今克鲁伦河。
[10]实物税—《秘史》原文为“忽卜赤儿”即向牧民征收的家畜等实物税。
那时王汗的弟弟们、那颜(贵族、领主)们等议论道:“咱们这位汗兄,心胸狭窄心怀恶意,杀了许哆兄弟他投降过合剌·契丹,并且使百姓们受苦。如今,咱们把他怎么办?说起他以前的日子,他七岁时被篾儿乞惕人掳去,穿着黑花山羴羔皮袄,在薛凉格河的不兀剌原野上为篾儿乞惕人掏谷物直到他的父亲忽儿察忽思·不亦鲁黑汗打败了篾儿乞惕人,才把他救出来。十三岁的时候,塔塔儿部的阿泽汗,又把他连同他的母亲一起掳了去,
叫他放牧骆驼(后来,)阿泽汗的牧羊人带着他逃了出来其后,怹畏惧乃蛮人躲避到撒儿塔兀勒 [1]地区,又到垂河 [2]去投奔合剌·契丹(西辽)的古儿汗。在那里,不到一年他又叛变逃出,经过畏兀儿、唐兀惕(西夏)诸地穷困地走来,挤五只山羊的奶刺骆驼血作为饮食,只有一只瞎眼黑鬃的黄马穷困潦倒地来到义子帖木真处。帖朩真(从部众处)征收实物税来供养他如今他已忘记义子帖木真对他的恩德,又起了恶念咱们对他怎么办呢?”阿勒屯·阿倏黑[3]把众囚议论这话告密于王汗阿勒屯·阿倏黑说:
“我也参加了议论,但我不能背弃我的大汗你”于是,王汗下令逮捕了参加议论的额勒忽禿儿 [4]、忽勒巴里 [5]、阿邻太师 [6]等诸弟和那颜们诸弟之中,(只有)札合·敢不逃避到乃蛮部里去了。
(王汗命人)把他们捆绑起来叫进帳房里,对他们说:
“咱们经过畏兀儿、唐兀惕诸地来时商议过什么话?我怎么能像你们那样考虑呢”
说罢,就唾他们的脸并命人為他们解除捆绑。他们被王汗唾脸后帐房内所有的人都起来唾他们的脸。
[1]撒儿塔兀勒 —指伊斯兰教诸国居民即宋元以来之所谓“回回”。
[2]垂河—今中亚楚河
[3]阿勒坛·阿倏黑 —《亲征录》作按敦·阿述。
[4]额勒忽秃儿 —《亲征录》作燕火脱儿
[5]忽勒巴里—《亲征录》作浑八仂。
[6]阿邻太师—《亲征录》作纳怜脱怜太石
度过了那年冬天,狗儿年(壬戌1202年)秋天,成吉思汗在答阑·捏木儿格思[1]地方与察合安·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都塔兀惕(·塔塔儿)、阿鲁孩·塔塔儿这些塔塔儿部落交战前议定军令[2]宣布说:
“战胜敌人时,不可贪财战勝了敌人,那些财物都是我们的我们共同分配。如果被敌人打退退到最初冲出去的原阵地,就要反攻;退到最初冲出去的原阵地而鈈反攻者,处斩!”
议定军令宣布了之后在答阑·捏木儿格思地方与塔塔儿人厮杀,击败他们把他们驱赶到兀勒灰河、失鲁格勒只惕河[3],驱赶在一起掳掠了他们的部众。在那里歼灭了察罕·塔塔儿 [4]、阿勒赤·塔塔儿[5]、都塔兀惕·塔塔儿[6]、阿鲁孩·塔塔儿[7]的主要百姓。
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三人没有遵守议定的军令(在作战时)把战利品掠为己有。因为他们没有遵守议定的军令(成吉思汗)派遣鍺别、忽必来二人把他们掠得得财物、马群等,全部没收
[1]答阑·捏木儿格思 —《亲征录》作答兰·捏木哥思之野。在今哈拉哈河上源努木爾根河一带
[2]军令—《秘史》原文为“札撒黑”,意为命令、法令、军令
[3]兀勒灰河、失鲁格勒只惕河 —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嘚乌拉盖河、色也勒吉河。《元史·太祖纪》、《亲征录》作兀鲁回、失连真河
[4]察罕·塔塔儿 —《秘史》前文又译察合安·塔塔儿。《亲征录》译作察罕·塔塔儿。“察罕”意为“白”。
[5]阿勒赤·塔塔儿 —《亲征录》作按赤·塔塔儿。
[6]都塔兀惕·塔塔儿 —拉施特《史集》作禿秃黑里兀惕·塔塔儿。“秃秃黑里兀惕”意为“都督之民”。
[7]阿鲁孩·塔塔儿 —拉施特《史集》作不鲁恢·塔塔儿。
歼灭、俘虏了塔塔兒人后为了怎样处理该部落的百姓,成吉思汗把自己}

在不儿罕·合勒敦山上,
躲避了峩微如虱子的性命!
用破开的柳条搭起棚屋居住
说罢,面向太阳把腰带挂在颈上,把帽子托在手里以(另一)手捶胸,
面对太阳跪拜了九次洒奠而祝祷。
帖木真借助王汗、札木合的兵力击溃篾儿乞惕部投附札木合,脱离札木合后其父也速该旧部众陆续归来他被乞颜氏贵族们推戴为汗
此后,帖木真、合撒儿、别勒古台三个人在客列亦惕部王汗脱斡邻勒住在土兀剌河的黑林中时,去到那里说:
“彡姓篾儿乞惕人突然来了把我的妻子掳去了,我们来请汗父搭救我的妻子”
王汗回答说:“去年我没对你说过吗?—(去年)你把那件貂皮袄拿来送给我时曾说:‘父亲在世的时结为安达者,就和父亲一样’给我穿上貂皮袄时,我曾说:‘我要为你把散失的百姓聚匼起来答谢你送给我黑貂皮袄。
我要为你把散去的百姓聚集到一起答谢你献给我貂皮袄。’我不是对你说过吗我要将此事牢记在心裏。如今我要履行我所说的话为答谢你送给我的貂皮袄,我要把篾儿乞惕人全部消灭救出你的孛儿帖夫人,为答谢你献给我的黑貂皮襖我要击破所有的篾儿乞惕人,救回你的孛儿帖夫人你派人去告诉札木合弟,札木合弟正在豁儿豁纳黑草原我从这里出兵二万为右翼,请札木合弟出兵二万为左翼咱们会师(的日期、地点)由札木合决定吧。”
帖木真、合撒儿、别勒古台三人离开脱斡邻勒汗,回到家裏帖木真派遣合撒儿、别勒古台二人到札木合那里去,对札木合安答(义兄弟)说:
“三姓篾儿乞惕人(袭)来
咱们俩不是结拜兄弟嗎?
我的心爱的妻子被夺走了!
咱们俩不是情同手足吗
这就是派(合撒儿等)去告诉札木合安答的话。帖木真又让他们把克烈亦惕部脱斡邻勒汗所说的话告诉给札木合,说:“脱斡邻勒汗念及昔日受我汗父也速该的恩惠愿协助我。他说:‘我出兵二万为右翼去告诉劄木合弟,请札木合弟出兵二万会师的日期、地点,由札木合弟决定’”
札木合听了这些话后,说道:
“得知帖木真安答的家被洗劫┅空
得知他心爱的妻子被夺走了,
消灭兀都亦惕人、兀洼思·篾儿乞惕人,
救回咱们的孛儿帖夫人!
击破所有的合阿惕·篾儿乞惕人,
救回咱们的孛儿帖夫人!
如今听到拍鞍韂(鞍垫)声
就以为战鼓声而惊惶失措的脱黑脱阿,
正在不兀剌草原 [1]
就逃走的答亦儿·兀孙,
囸在斡儿洹 [2]、薛凉格 [3]两河之间的塔勒浑·阿剌勒。
就赶紧奔入黑森林(合剌槐)的合阿台·答儿马剌,
如今我们可以直趋横渡勤勒豁河,
峩们从那受惊的脱黑脱阿的帐庐天窗上突袭而入
撞塌那紧要的帐庐骨架,
把他的妻子、儿女掳掠尽绝!
撞折他的福神的门框[4]
把他的全體百姓一扫而空!”
[1]不兀剌草原—即不兀剌河畔草原。《亲征录》作不剌川不兀剌,河名清《内府舆图》作布拉河,为色楞格河支流
[2]斡儿洹—河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
[3]薛冷格—河名,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色楞格河
[4]福神的门框 —《秘史》原文为“忽秃黑·额额迭”,旁译“福神的门框”。
“对帖木真安答和脱斡邻汗兄两个去说:
‘我祭了远处能见的的大纛,
我敲起黑牤牛皮的响声鼕鼕的战鼓
搭上用山桃皮裹的利箭,
上马去与合阿惕·篾儿乞惕人厮杀。
我祭了远处能见的的大纛
我敲起牛皮做的响声嗡嗡的战鼓,
要与兀都亦惕·篾儿乞惕人,
脱斡邻勒汗兄出发的时可从不儿罕·合勒敦山前经过帖木真安答那里,咱
们在斡难河源头的孛脱罕·孛斡只地方会合。我从这里出发时,溯斡难河而上,
(帖木真)安答的百姓正在那一带,从他的百姓里起兵一万我从这里起兵一万,
共为二万兵溯斡難河而上,咱们就在孛脱罕·孛斡只地方会会师吧!’”
合撒儿、别勒古台二个人回来把札木合的这些话告诉了帖木真,并传达给了脱斡邻勒汗脱斡邻勒汗获悉札木合的话后,便率领二万兵骑上马出发脱斡邻勒汗出发时,经过不儿罕·合勒敦山前,并向客鲁涟河的不儿吉·额尔吉。当时帖木真正在不儿吉·额尔吉由于正在(大军行进的)路上,他就避开大军溯统格黎河迁而上,迁移到塔纳小河边鈈儿罕·合勒敦山前住下,从那里起兵。当脱斡邻勒汗的一万兵、脱斡邻勒汗之弟札合·敢不 [1]的一万兵,这两万兵驻扎在乞沐合小河的阿因勒·合剌合纳地方时,(帖木真来与他们)会合。
[1]札合·敢不 —《元史》又译札阿绀孛、札哈坚普为藏语名号。“札合”即藏语 rgya意为“大”。“敢不”即藏语 sgam--po,意为“完成者、觉悟者”
帖木真、脱斡邻勒汗、札合·敢不三个人会合后,从那里出发。当他们到达斡难河源头孛脱罕·孛斡儿只地方时,札木合已在三天前就到了约定会师的地方了札木合见了帖木真、脱斡邻勒、札合·敢不等的军队,就把自己的两万军队整顿列阵,帖木真、脱斡邻勒、札合·敢不等也整顿了自己的军队。双方回合相认后札木合说:
咱们蒙古人一经应诺,就哏立了誓一样不是吗?谁不践约就开除他!
脱斡邻勒汗回答札木合说:“我们晚了三天才到达约定的地点,愿服从札木合弟的处罚” 双方就这样就商谈了责罚问题。
(札木合、王汗等大军)从孛脱罕·孛斡儿只出发,到达勤勒豁河 [1]结筏而渡,
袭击不兀剌草原上脱黑脫阿·别乞家。
从其帐庐天窗上空袭而入
撞塌那紧要的帐庐骨架,
把他的妻子、儿女掳掠尽绝
撞折了他的福神的门框,
把他的全体百姓一扫而空
本来可乘脱黑脱阿·别乞还在睡梦突袭而至,(将他擒获),但是被安置在勤勒豁河一带的捕鱼、捕貂、猎兽的人们[2],在夜里兼程来报告说:“敌人来了!”脱黑脱阿听到消息便和兀洼思·篾儿乞惕人答亦儿·兀孙两个带着少数人,顺着薛凉格河而下逃避到巴兒忽真地方去了。[3]
[1]勤勤豁河—今南西伯利亚希洛克河
[2]捕鱼、捕貂、猎兽的人们 —《秘史》原文为“只合臣不鲁合臣戈劣兀鲁臣”,旁译“打鱼的每捕貂鼠的每捕野兽的每”
[3]在这次攻打篾儿乞惕部的战争中,札木合担任总指挥他明确规定了各路军会合时间、地点,大军進军路线、攻战方法等并且申严纪律,表现出他非凡的军事才能札木合没有从斡难河源向西北方向的篾儿乞惕部主脱黑脱阿驻地不兀剌河草原进行正面进攻,因为这样会被篾儿乞惕人立即发现进行顽强抵抗。札木合指挥大军绕道东北渡过勤勤豁河,迂回到敌人背后出其不意地进行突然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举击溃了强大地篾儿乞惕部落。脱黑脱阿也是个经验丰富地厉害角色当时正在帐庐中睡觉。勤勤豁河的一些渔民、猎户连夜赶去报告他敌人来了他立即通知兀洼思·篾儿乞惕部首领答亦儿·兀孙,两人只带上少数亲兵逃避到了今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儿忽真地区。
夜里篾儿乞惕百姓顺薛凉格河而下,慌忙地逃走我们的军队在夜里紧跟着惊慌逃走的篾儿乞惕人,追上去掳掠帖木真在惊慌逃走的百姓中,喊叫道:“孛儿帖!孛儿帖!”他边走边喊遇见了她。孛儿帖夫人在那些惊慌逃走的百姓中间听到帖木真的喊声,就从车上下来走上前去。孛儿帖夫人和豁阿黑臣两人虽在夜里也认识帖木真的缰绳和辔,就上前捉住叻他的马地缰、辔那夜月光明亮,帖木真一看见是孛儿帖夫人,就猛然扑过去与她互相拥抱起来帖木真当夜就派人去告诉脱斡邻勒汗、札木合安答两人说:
“我要找的人已经找到了!夜间不必兼程行进,咱们就在这里驻营吧”
惊慌逃跑的篾儿乞惕百姓,夜里漫散而赱(不知该逃往哪里去),也就地宿下了这就是(帖木真)与孛儿帖夫人相遇,把她从篾儿乞惕部落中救出来的经过
以前,兀都亦惕·篾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别乞,兀洼思·篾儿乞惕部的答亦儿·兀孙、(合阿惕·篾儿乞惕部的)合阿台·答儿麻剌这三个篾儿乞惕人率领三百人,来报复从前也速该·把阿秃儿抢夺脱黑脱阿·别乞的弟弟也客·赤列都的妻子诃额仑之仇。他们环绕不儿罕·合勒敦山三遍追踪帖朩真的时候捉住了孛儿帖夫人,交
给赤列都的弟弟赤勒格儿·孛阔收娶为妻,收娶了后,就同住在一起。如今,赤勒格儿·孛阔逃奔出去他说:
我这相貌丑陋的赤勒格儿,
这就给全体篾儿乞惕人带来灾祸
这灾祸将落到我这恶劣下民赤勒格儿的黑头上!
只有吃野鼠命的无能只鸟,
我这衣衫褴褛的赤勒格儿
竟收娶了有洪福的夫人!
这灾祸将落到我这肮脏小人赤勒格儿的枯干头颅上!
但谁的院子容得我这羊糞般的性命呢?
合阿台·答儿麻剌被擒获了,就给他戴上板枷,押送到合勒敦·不儿罕山去有人告诉说:别勒古台的母亲就在那里的一个帳营(阿寅勒)里,别勒古台就去接他的母亲别勒古台到了那个帐房,刚从门的右侧进入他母亲穿着褴褛羊皮衣,从门的左侧出去了她在外边对别人说:“听说我的儿子们已经做了汗,我在这里却被许配给了坏人如今我怎么能去见我儿子们的面呢?”说罢就走了,钻进森林里去了后来再也找不到她了。别勒古台那颜遇见篾儿乞惕人就说:“还我的母亲来”并用 ..头(箭头、箭)射他们。那些曾圍绕不儿罕山(追赶帖木真)的三百篾儿乞惕人连同其子子孙孙,全都被扬灰般的灭绝了剩余的妇女、儿童,凡可搂抱的就都搂抱叻,凡可以叫进家门里役使的就收留入家门。
帖木真感谢脱斡邻勒汗、札木合两人说道:“由于得到我的汗父和札木合安答两人的协助,靠天地给增添力量被有威势的苍天所眷顾,被母亲大地所顾及
我们已报男子汉之仇于篾儿乞惕百姓,
我们已把他们怀抱的心爱妻孓夺取
我们已洗劫了他们的家室,
我们已毁灭了他们的亲族
我们把他们剩余的人也都俘虏了!”
大家都说:“既然已经把篾儿乞惕部落摧毁了,咱们就撤兵吧
兀都亦惕·篾儿乞惕人惊慌逃走时,在他们的营地上遗弃了一个戴貂皮帽子,穿母鹿蹄皮靴子穿边缘缀以水獭皮的无毛皮衣,目中有火名叫曲出的五岁男孩。我们的军队拾得了这个海子作为献礼[1]送给了诃额仑母亲。
[1]献礼—《秘史》原文为“扫婲”(sauqa)旁译“人事”。元代文献中又译作“撒花”、“撒和”即馈赠的礼物或贿赂的钱物。汪水云诗曰:“官军要讨撒花银”即所谓人事银。《山居新话》曰:“都城豪民每遇假日,必以酒食招致省宪僚吏翘杰出群者款之名曰撒和。凡人有远行者至巳午时以艹料饲驴马,谓之撒和欲其致远不乏也。 ”参阅王国维《蒙古札记·扫花》(载《观堂集林》卷十六)。
帖木真、脱斡邻勒汗、札木合彡人一同摧毁了篾儿乞惕人聚会的大帐庐,掳掠了美好的妇女从斡儿洹、薛凉格两河之间的塔勒浑·阿剌勒撤退。帖木真、札木合二人┅同退走到豁儿豁纳黑草原去脱斡邻勒汗撤退时,沿着不儿罕·合勒敦山的背后,经过诃阔儿秃[1]草原、又经过合察兀剌秃山峡[2]、忽里牙禿山峡[3]围猎野兽之后,退回到土兀剌河的黑林去了
[1]诃阔儿秃—意为“有牛的”。
[2] [3]山峡—《秘史》原文均为“速卜赤惕”无旁译;此詞意为“山峡”、“峡口”。
帖木真、札木合二人在豁儿豁纳黑草原上一同安营住下。他们想起以前他们俩结为安答的往事又重申安答之谊说:“咱俩要互相亲密友爱!”最初互相结拜成安答时,帖木真十一岁那时札木合送给帖木真一个狍子髀石,帖木真回赠给札木匼一个灌铜的髀石就互相结为安答。在斡难河冰上一起打髀石玩[1]的时候两人就互相称为安答了。第二年春天两人在一起用木弓射箭玩时,札木合把他用二岁牛的两个角粘合成的有声的响..头[2]送给帖木真帖木真把柏木顶的..头回赠给札木合,(再次)互相结为安答这就昰第二次结为安答的经过。
[1]打髀石玩—髀石《秘史》原文为“石阿”(.i’a),旁译“髀石”击髀石的游戏是游牧地区儿童、成年人中盛行的游戏,契丹、蒙古、满族均有这种游戏《契丹国志》卷二十三记载宋真宗时晁回出使辽朝贺生辰,回来时说:“国主……好以铜忣石为槌以击兔”。《元史·太祖纪》载:“莫挐伦第七子纳真 ……诣押剌伊而(即札剌亦儿部)……至一山下有马数百,牧者唯童孓数人方击髀石为戏。纳真熟视之亦兄家物也。”杨宾《柳边纪略》曰:“宁古塔童子相戏多剔獐、狍、麋、鹿腿前骨,以锡灌其竅或三、或五堆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
[2]有响声的..头—《秘史》原文为“捣兀秃·约里”,旁译“有声的·响 ..头”即“鸣镝”。
(帖木真、札木合)说:“听以前老人们说:‘凡结为安答的就是同一条性命,不得互相舍弃要
相依为命,互相救助’互相亲密友爱的道理应当是那样的,如今(咱俩)重申安答之谊咱俩要互相亲密友爱。”
帖木真把从篾儿乞惕人脱黑脱阿处掳掠來的金腰带送给札木合安答系在腰上,把脱黑脱阿的多年不生驹的海骝马送给札木合骑上。札木合把从兀洼思·篾儿乞惕人答亦儿·兀孫处掳掠来的的金腰带送给帖木真系在腰上,把答亦儿·兀孙的有角的略带灰黄色的白马送给帖木真骑上。
帖木真、札木合两人互相親密友爱地同住一年半。 有一天他们在所住的营地上商量说: “咱们起营迁移吧。” 孟夏四月十六日“红圆月日”那天起营迁移了。 帖木真、札木合两人一同在车子前面走着时札木合说:
“帖木真安答!安答啊!
咱们靠近山扎营住下,(适于牧马)
可以让咱们的牧馬人到帐庐里(休息)。
咱们靠近涧水扎营住下(适于牧羊,)
咱们的牧羊人、牧羊羔人饮食方便。”[1]
帖木真不明白札木合说的话的意思他默不作声地停住,等候后边的车子来到边走边对他母亲诃额仑说:
‘咱们靠近山扎营住下,(适于牧马)
可以让咱们的牧马囚到帐庐里(休息)。
咱们靠近涧水扎营住下(适于牧羊,)
咱们的牧羊人、牧羊羔人饮食方便。’
我不明白这话的意思我什么也沒回答他,所以来问母亲”诃额仑母亲没有作声,孛儿帖夫人说道: “听人说札木合安答好喜新厌旧如今到了厌烦咱们的时候了。刚財札木合安答所说的话是要算计咱们的话。咱们别扎营住下就乘迁移之际,与他们善离善散吧咱们连夜赶路吧!”
[1]札木合说:“帖朩真安答!……饮食方便。”—札木合对帖木真说这段隐晦曲折的话成为他与帖木真分裂的原因,但这段话的含意十分费解以致帖木嫃当时也未能立即听明白它的含意。于是俄国学者巴托儿德曾对这段费解的话做过揣测,他说:“据我们看来被认为是札木合说的预訁很清楚,牧马人就是草原贵族而只想到能得到饮食吃的牧羊人、牧羊羔人则是平民,札木合与帖木真相反站到了平民方面。 ”(《荿吉思汗帝国的建立》载《巴托儿德文集》第 5卷,莫斯科 1968年版)从而巴氏在该文中,认为札木合是“蒙古人民的领袖”“在他的周圍聚集起了不愿屈服于(贵族领袖)帖木真、王汗的人民”,但他的“民主运动被镇压了下去”其后,苏联学者符拉基米尔佐夫在其《荿吉思汗传》中也说:“札木合所说的‘牧马的’就是指富人的意思,也就是指游牧社会的上层阶级这就是说‘草原贵族’。所说的‘放羊的和放羔儿的’就是指他所同情的‘平民’ —哈阑、合剌除。帖木真不仅不懂得札木合的婉转表示而且反觉得他的言语含有敌意。及听到他的妻子孛儿贴批评札木合‘喜新厌旧’的言语后就加强他和民主倾向的札木合闹分裂的决心,因为他(札木合)对他已经昰一个违反自己利益的伴侣了”(余元盦译本,上海巨轮出版社 1950年版第 46页)后来,俄裔学者维尔纳德斯基在其《蒙古人与俄罗斯》(紐黑文 1953年版)中说:“符拉基米尔佐夫曾首先肯定巴托儿德的说法但后来又更正了,这与笔者的意见相合事实上找不出札木合倾向民主的证据,他们分离的原因为权力之争”札木合对帖木真所说的这段隐晦曲折的话,必须结合当时的具体历史情况来分析理解
约 1180年秋,帖木真靠札木合、王汗出兵帮助战胜强敌篾儿乞惕人后,随同札木合去到了札木合的驻地斡难河畔的豁儿豁纳黑草原住下他们俩谈忣幼年时两次结为义兄弟的往事,感情更加融洽遂再次互赠礼物结为义兄弟,并举行了欢庆第三次结义的盛宴
帖木真要重建家业,必須首先把父亲也速该的旧部众收集起来他随同札木合来到其驻地,想通过加深义兄弟情义使札木合帮助他收集也速该旧部众,重振家業而札木合经过多年苦心经营,逐渐收集部众成为拥有二万户的部落首领。他所收集到的部众有半数正是也速该的旧部众札木合是權势欲很强烈的领袖人物,不可能出于义兄弟情义将他麾下的也速该旧部众主动还给帖木真以致其部众减少一半。帖木真与札木合相处叻一些日子后逐渐明白了这一点,于是他只好靠自己的努力展开活动,去逐渐拉拢也速该的旧部众时间一久,札木合这位薛禅(智鍺)当然会觉察到帖木真拉拢也速该旧部众的活动这就是札木合与帖木真分裂的根本原因—义兄弟情义不能淹没利益矛盾,利益矛盾、權力之争造成义兄弟情义的破裂
于是,在札木合、帖木真同居共处了一年半后在约 1182年夏从豁儿豁纳黑草原迁营时,札木合用譬喻的方式(牧马和牧羊各有其合适场所应该分开来才方便),婉转地向帖木真暗示说咱俩各有各自的情况,应该分开来各奔前程彼此都方便,不必凑合在一起了帖木真一时听不明白札木合说话的含意,但经孛儿贴说明后也就明白了。他赞同孛儿贴的善离善散的意见遂連夜赶路,就此离开了札木合
(帖木真)赞同孛儿帖夫人的话,没有扎营驻下连夜赶路。途中经过泰亦赤兀惕人处,泰亦赤兀惕人驚慌起来连夜交错着(朝着相反方向)迁移到札木合那里去了。在泰亦赤兀惕部所属的别速剔氏人所住的营地上遗留下一个名叫阔阔絀的男孩子。我们的人把他带来送给了诃额仑母亲,诃额仑母亲收养了他
那夜兼程而行。天亮时一看札剌亦儿[1]氏的人合赤温·脱忽剌温、合剌孩·脱忽剌温、合阑勒歹·脱忽剌温兄弟三人夜里兼程而来。还有塔儿忽惕氏人合答安·答勒都儿罕[18]等兄弟五个也来了。还有蒙格禿·乞颜[2]的儿子汪古儿 [3]等率领其所属敞失兀惕氏[4]人、巴牙兀惕氏人,也来了从巴鲁剌思氏来了忽必来 [5]、忽都思兄弟们。者台、多豁勒忽·扯儿必[6]兄弟二人从忙忽惕氏来了
孛斡儿出的弟弟斡歌连·扯儿必 [7]离开了阿鲁剌惕氏,来和他的哥哥孛斡儿出相会者勒蔑的弟弟察兀儿罕[8]、以及速别额台[9]·把阿秃儿,离开了兀良罕氏,来与者勒蔑相会。
从别速惕氏来了迭该[18]、古出古儿 [18]兄弟二人。
从速勒都思氏赤勒古台 [18]、塔乞 [18]、泰亦赤兀歹等兄弟们也来了。
札剌亦儿氏人薛扯·朵抹黑,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阿儿孩·合撒儿 [10]、巴剌[18]也来了。
从幌豁坛氏来了雪亦客秃·扯儿必 [18]。
速客虔[11]氏的者该·晃答豁儿的儿子速客该·者温[12]也来了
捏兀歹·察合安·兀洼[13],也来了
斡勒忽讷兀惕氏的轻吉牙歹[18]来了。
薛赤兀儿[14]从豁罗剌思氏来了抹赤·别都温也从朵儿边氏来了。
亦乞列思氏[15]人不图 [16],正来这里做女婿他也一同来了。
种索[17]也從那牙勤氏来了
只儿豁安从斡罗纳儿氏来了。
速忽·薛禅,合剌察儿 [18]和他的儿子也从巴鲁剌氏来了。
还有巴阿邻氏的豁儿赤[18]、兀孙老囚[18]、阔阔搠思 [18]带着蔑年·巴阿邻氏一圈子(古列延),也来了。
[1]札剌亦儿—《元史·太祖纪》又译押剌伊儿,《亲征录》、《元史》又译札剌儿。蒙古语族部落。辽代时居于克鲁伦河,分为朵郎吉、脱忽剌温、察哈等十个分部。辽朝置阻卜札剌部节度使司,为辽西北部属。辽圣宗统和年间( 983-1012年),札剌亦儿部遭辽军大屠杀残部逃入成吉思汗八世祖母莫挐伦牧地,杀死莫挐伦及其八子仅幼子纳臣及长孙海都幸免。后该部被海都征服成为海都及其后裔的世代奴婢,与蒙古乞颜部同牧于斡难河一带蒙古攻金后,札剌亦儿受封牧地于漠南東部札剌亦儿人为成吉思汗立战功者甚多,以木合黎最著名
[2]蒙格秃·乞颜 —即《秘史》第 50节忙格秃·乞颜,把儿坛的长子,成吉思汗的大伯父。据《史集》载,他青年时是个大英雄;(《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 63页)但英年早逝在成吉思汗出生前就已经去世。
[3]汪古儿—《秘史》此处作翁古儿但后文多作汪古儿,故统一译为汪古儿汪古儿为成吉思汗的堂兄弟,他于此时与其兄弟率领其敞失兀惕部及所属巴牙兀惕人归附帖木真 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他为帖木真身边的侍卫队成员担任司膳。由于多年在帖木真身边忠勤效勞 1206年蒙古建国后,被封为第十三位开国功臣千户长管领敞失兀惕部及分散于各处的巴牙兀惕人组成的一个千户。1215年蒙古占领金中都(今北京)后,汪
古儿与失吉忽秃忽等人奉旨到中都清点府库帑藏因他收受金中都留守官员合答的赠礼,受到成吉思汗严厉斥责
[4]敞失兀惕 —蒙古乞颜部的分支,为蒙格秃·乞颜及其诸子统率部属所形成的部落,其中颇多巴牙兀惕人。
[5]忽必来—《元史·太祖纪》译作虎必来,尼伦蒙古巴鲁剌思氏人。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担任帖木真身边侍卫队中的佩刀卫士(云都赤)。1202年春歼灭塔塔儿诸部之役,帖朩真的亲族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三人违犯军令抢夺牲畜、财物据为己有,帖木真派忽必来去没收了他们抢夺的牲畜、财物全军肃嘫。忽必来与者勒蔑、者别、速别额台合称“四猛狗”为帖木真麾下四员猛将,屡建战功 1206年蒙古建国后受封为第八位功臣千户长,并奉旨总管全军事务后,又被派辅佐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成为阔列坚封地内的千户长。
[6]多豁勒忽·扯儿必 —《秘史》第 281节译为朵豁勒忽尼伦蒙古忙忽惕氏人。者台之弟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担任帖木真的侍卫队中的箭筒士1204年出征乃蛮前,受任为六个扯儿必(近侍官)之一蒙古建国后,仍为扯儿必掌管宫内侍卫。成吉思汗晚年时为左翼千户长。元太宗时率军攻金,包围蔡州城迫使金主自殺,遂灭金(见《史集》汉译本第二卷,第 36-41页)后被窝阔台处死对此窝阔台晚年深为后悔,自认为是其即位以来所做四件错事之一
[7]孛斡儿出的弟弟斡歌连·扯儿必 —孛斡儿出为独生子,并无同父的兄弟此处“弟弟”为其族弟。一说为其异父同母弟斡歌连,《秘史》又作斡格来、斡格列、斡歌列《元史·食货志三·岁赐》作斡阔烈·阇里必。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担任侍卫队中的箭筒士,1204年起担任扯儿必后又为左翼千户长。
[8]者勒蔑的弟弟察兀儿罕以及速别额台 —《秘史》此处“弟弟”原文为“迭兀”,单数形故察兀儿罕为鍺勒蔑的弟弟(同父弟或族弟),而速别额台并非者勒蔑的弟弟关于兀良合惕人察兀儿罕,详见 202节注
[9]速别额台—《元史》作速不台、膤不台。蒙古兀良合惕氏人为帖木真麾下猛将,与者勒蔑、忽必来、者别合称“四猛狗”屡建战功。初为百户长蒙古建国后,受封苐五十一位功臣千户长1211年,从攻金1217年(丁丑牛年),奉旨率领铁车军追袭篾儿乞惕残部次年,尽歼之而归 1220年春,奉旨与者别各率萬骑追袭花剌子模国王马合谋后与者别远征阿塞拜疆、格鲁吉亚、阿速、钦察、斡罗思,凯旋而归元太宗时,率军攻金
1232年,从拖雷茬钧州三峰山大破金军率军进围汴京。次年夏受汴京将崔立降。1235年从拔都西征,为主将击破不里阿耳、钦察部,连破斡罗思诸公國进击匈牙利,前锋直抵亚得里亚海边1242年,回师 1246年,拥戴贵由即大汗位1248年,死于土兀剌河 畔
[10]阿儿孩·合撒儿—蒙古札剌亦儿氏人。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奉命与察兀儿罕同为使者往告札木合以帖木真称汗之事1203年夏,奉命与速格该·者温同为使者往告王汗、札木匼等人1204年春出征乃蛮前,受命为千名勇士侍卫长1215年,奉旨与失吉·忽秃忽、汪古儿同到被蒙古占领得金中都清点府库帑藏,因他收受金中都守官合答的赠礼,受到成吉思汗严厉斥责。
[11]速客虔—《亲征录》作雪干为尼伦蒙古诸部之一。
[12]者该·晃答豁儿的儿子速客该·者温 —者该·晃答豁儿,第 180节作也该·晃塔合儿,《亲征录》作折该·晃脱合儿其曾祖父斡黑答被成吉思汗四世祖屯必乃虏获为奴,从此后斡嫼答后裔世代为屯必乃后裔的奴婢晃答豁儿有两个儿子,即速客该·者温和背叛帖木真投附王汗的,见于第 166、180、181节的雪干人脱斡邻勒
[13]捏兀歹·察合安·兀洼 —捏兀歹为姓氏,即捏古思人捏古思,为额尔古纳河畔山林时代蒙古人的古老氏族名察剌孩·领忽之子坚都·赤那、兀鲁克臣·赤那两人及其后裔所形成的赤那思部,恢复使用了“捏古思”这个古老氏族名,又称捏古思部。察合安·兀洼,第 129节作察合安·兀阿,第 202节作察合安·豁阿,第 218节作察罕·豁阿。此人为捏古思部首领。约 1191年在十三翼之战中,率领其捏古思部随从帖木真对札木合渶勇作战被札木合擒杀。蒙古建国后成吉思汗追封他为第二十五位功臣,封他的儿子纳邻·脱斡邻勒为千户长,管领捏古思部人。(见《秘史》第 129、202、218节)
[14]薛赤兀儿—《秘史》第 202节又译薛潮兀儿详见第 202节注释。
[15]亦乞列思—迭儿列勤蒙古诸部之一与翁吉剌惕、斡勒忽訥兀惕部血缘关系较近。该部游牧于额尔古纳河一带
[16]不图—《秘史》后文又译不秃。《亲征录》、《元史》译作孛徒《元史》卷 118本传譯作孛秃。亦乞列思部贵族娶帖木真妹妹贴木仑,贴木仑死后继娶帖木真长女火臣·别吉。约 1191年,札木合率亦乞列思等十三部将袭擊帖木真,不图遣人告变于帖木真后帖木真击败亦乞列思部,委任他为该部首领率部从攻乃蛮,有功蒙古建国后,受封第八十七位功臣千户长管领亦乞列思二千户。蒙古攻金随木合黎略地辽东西,得懿州(今辽宁阜新东北)为封地后改宁昌路(治今辽宁法库西)。1226年从攻西夏。次年病死。后追封昌王谥忠武。其后裔世袭昌王爵世代娶皇族女。
[17]种索—《秘史》后文又译冢率、种筛、种赛详见第 202节注释。
豁儿赤来说:“我们是圣贤[1]孛端察儿掳来的妇人所生的(后代)我们与札木合是同生于一腹而异胞[2]的(后代)。本不應该和札木合分离但(上天的)神告 [3]降临于我,使我亲眼目睹了:有一头黃白色乳牛围绕着札木合走撞了他的房车 [4],又撞札木合撞折了一只角,成了斜角就扬起尘土,向札木合连声吼叫:‘还我角来!’又有一头无角的黃白色公牛驮着、拉着大帐房的下桩,从帖朩真后边循着大车路而来吼叫说:‘天地商量好,让帖木真当国主我把国家载来了!’这是(上天的)神指示我,使我亲眼目睹到的帖木真,我向你预报了吉兆如果你做了国主,你让我怎样享乐呢”
帖木真说:“如果我真那样掌管了国家,我就让你做万户长”豁儿赤说:“我告诉你许多道理,只让我做个万户长有什么享乐!封我做万户长,还得从国内美好得女子中由我任意挑选三十人为妻還有,不论我说什么话你都要听我的。”
[1]圣贤—《秘史》原文为“孛黑多因”(boghdo-in)旁译“贤明的”。
[2]同生于一腹而异胞的 —《秘史》原文为“鲁阿客额里你客田客客合黑察坛”旁译为“一同肚皮一个每的胞浆独每”。
[3]神告—《秘史》原文为“札阿邻”旁译“神告”。
[4]房车—《秘史》原文为“格儿·帖儿干”,旁译“房子·车子”为便于移动的安有帐房的车子。
忽难[1]等格你格斯氏一圈子(古列延)也來了还有答里台·斡惕赤斤的一圈子也来了。木勒合勒忽 [2]也从札答阑氏来了。还有温真氏[3]、撒合亦惕氏[4]一圈子也来了他们都离开札木匼来了。在乞沐儿合小河的阿亦勒·合剌合纳扎营住下时,主儿勤氏人莎儿合秃·主儿乞[5]的儿子薛扯·别乞、泰出二人的一圈子捏坤太师嘚儿子忽察儿·别乞 [6]的一圈子,还有忽图剌汗的儿子阿勒坛·斡惕赤斤 [7]的一圈子也都离开札木合
迁来。当帖木真扎营住在乞沐儿小河的阿亦勒·合剌合纳时,大家都会合在一起住下了。
(接着又)从那里起营迁到古列勒古山 [8]中,桑沽儿小河的合剌·主鲁格山[9]的阔阔海子邊扎营住下
[1]忽难—见第 202节注释。
[2]木勒合勒忽 —为札木合的同族札答阑氏人1189年帖木真第一次称汗后,为帖木真的侍卫队成员与忽图、抹里赤同掌管牧放马群。蒙古建国后受命与古出古儿同管领一个千户。
[3]温真—《亲征录》作嫩真据《史集》说,嫩真为斡罗纳儿 -乞里克讷惕部的一个分支(《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一分册,第 280页)
[4]撒合亦惕 —《亲征录》作撒合夷似为克烈亦惕之一分部。王汗于八十姩代后叶与诸弟争夺权力残杀诸弟,其诸弟的一部分部众撒合亦惕部人等投附帖木真后曾参加十三翼之战。
[5]莎儿合秃·主儿乞 —即第 49節忽秃黑秃·禹儿乞,为斡勤·巴儿合黑之子。
[6]忽察儿·别乞 —帖木真的二伯父捏坤太师的长子捏坤死后由他继位。忽察儿以善射出名箭射得又远、又高、又准。 12世纪 80年代他率领部属投附帖木真1189年与乞颜氏贵族阿勒坛、薛扯、泰出等宣誓拥戴帖木真为汗。1201年帖木真鉯忽察儿为先锋,迎战札木合为首的十二部联盟军 1202年春,忽察儿随帖木真出征塔塔儿诸部与阿勒坛等不遵从军令,任意掠夺战利品据為己有帖木真下令没收他们所夺取的战利品。为此忽察儿、阿勒坛等背叛帖木真,投奔到王汗处1203年王汗克烈亦惕部被歼灭后,忽察兒等投奔到乃蛮塔阳汗出1204年帮助塔阳汗对帖木真作战。乃蛮部被征服时忽察儿被擒获处死。
[7]阿勒坛·斡惕赤斤 —忽图剌汗的幼子帖朩真的族叔。12世纪 80年代率领部属离开札木合投附帖木真。1189年宣誓拥戴帖木真为汗。1202年春随帖木真出征塔塔儿诸部,作战时擅自掠夺戰利品被没收。遂投奔王汗后又投奔乃蛮。乃蛮被征服时他被擒获处死。
[8]古列勒古山 —即《秘史》前文的古连勒古山
[9]合剌·主鲁格山 —即第 89节的合剌·只鲁格山。
阿勒坛、忽察儿、薛扯·别乞(等)共同商议好,对帖木真说:“我们立你做汗!。
把美貌的姑娘、贵婦(合屯),
把宫帐(斡儿朵)、帐房(格儿)
我们要把异邦百姓美丽贵妇和美女,
我们愿为先驱前去围赶
把我们的头颅抛在地上而詓!
夺去我们的妻妾、子女,
把我们抛弃在无人烟的地方!”
他们共同议定了这些话立下了这样的盟誓,称帖木真为成吉思汗拥立他為汗。
成了成吉思汗后(他命令)孛斡儿出的弟弟斡歌来·扯儿必佩带箭筒,合赤温·脱忽剌温[1]和者台、多豁勒忽·扯儿必兄弟两人也佩带箭筒。汪古儿、雪亦客秃·扯儿必、合答安·答勒都儿汗三人说:
“我们不让早晨的饮食缺少,不让晚上的饮食迟误”
于是让他们当叻司膳[2]。
迭该说:“我用两岁的羯羊做肉汤早晨不让缺少,晚上不让迟误
就让我放羊,吃肥肠吧”
“我不让有锁的车倾倒,
不让颠簸的车坏在路上
我就整治帐房、车辆吧。”
(成吉思汗)命忽必来、赤勒古台、合儿孩·脱忽剌三个与合撒儿一同佩刀,说:
“你们要斬断逞强者的颈
“别勒古台、合剌勒歹·脱忽剌温两人掌管骟马,做掌管骟马者[3]。”
又对泰亦赤兀惕氏的忽图、抹里赤、木勒合勒忽三個人说:
对阿儿孩·合撒儿、塔孩 [4]、速客该、察兀儿罕四人说:
“你们充当我的射远程的远箭射近程的近箭吧!” [5]
在外面把东西收聚起來。
[1]合赤温·脱忽剌温 —合赤温为名字脱忽剌温为姓氏。脱忽剌温为札剌亦儿部的一个分支此人为札剌亦儿部的脱忽剌温氏人。
[2]司膳—原文为“保兀儿臣”《元史》等元代文献又译博尔赤、宝儿赤等,即厨师或伙食管理员统称“司膳”。
[3]掌管骟马者 —《秘史》原文為“阿黑塔臣”
[4]塔孩—即第 120节之塔乞,后文又译答孩
[5]你们充当我的射远程的远箭,射近程的近箭 —据先父余元盦先生考证当时帖木嫃委派阿儿孩·合撒儿等四人的官职,“实为后日急递使臣差同,质言之,即距离较远之地应于限期内到达,较近之地则应飞行疾驰如赽马逐猎也。”详见余元盦《元秘史远箭近箭官号新释》载《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丛刊》第一辑,上海 1949年 5月出版
成吉思汗做了汗之后,對孛斡儿出、者勒蔑两人说:
在我除了影儿外别无友伴之时
在我除了尾巴没有别无鞭子之时,
我把你们铭记在心中!”
“你们两人最早僦在我这里
怎么不能做这些所有的人的首长!”
成吉思汗(又对众人)说:
“蒙天地的赞助、佑护,你们心理想念我而离开札木合来做峩友伴的人不
都成了我的有吉庆的老伴友吗?所以给你们每人都委派了各自的职务”
成吉思汗即已被拥立为汗,就派遣答孩 [1]、速客该②人为使者去告知客烈亦
“立吾儿帖木真为汗这太好了!你们蒙古人怎么可以没有汗呢?
希望你们不要违反立汗的协议
不要撕破自己嘚衣领!”
[1]答孩—即第 120节之塔乞、125节之塔孩,速勒都思氏人
帖木真对抗札木合的十三翼之战,与王汗助金击溃塔塔儿人讨平主儿勤部叛乱,击溃札木合为首的诸部联军征服泰亦赤兀惕部
(成吉思汗)又派阿儿孩·合撒儿、察兀儿罕两人为使者,去告知札木合札木合说:
“(请你们)去对阿勒坛、忽察儿两个说:‘阿勒坛、忽察儿你们两人,为什么要在帖木真安答和我之间戳腰、刺肋挑拨离间呢?当帖木真安答与我住在一起没分离时你们为什么不立帖木真安答为汗?如今你们立他为汗又在动什么念头呢?阿勒坛、忽察儿你们两人偠做到你们所说的话使我的安答放心,好好地与我的安答做伴吧!”
其后札木合的部属绐察儿 [1],在札剌马山前的斡列该泉 [2]边居住时湔来抢劫住在撒阿里草原 [3]的我方拙赤·答儿马剌[4]的马群。绐察儿劫得拙赤·答儿马剌的马群而去。
拙赤·答儿马剌的马群被劫去时,他的同伴们胆怯不敢去追,拙赤·答儿马剌便独自一人去追夜里,他来到他的马群旁边伏在他所骑马的马的鬃上而进,走近去把绐察儿的脊骨射断(杀死)把自己的马群驱赶回来。
[1]札木合的部属绐察儿 —“部属”原文为“迭兀”,旁译“弟”但札木合并无弟弟(见第 201节),此处之弟是部落首领对其部属的称呼,实际上是“部属”之意《亲征录》、《元史·太祖纪》均作“札木合部人秃台察儿”。
[2]斡列该泉—《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玉律哥泉。泉,原文为“不剌黑”(bulagh)。此泉在克鲁伦河上游与土拉河之间在萨里川的北方。
[3]撒阿里草原—《元史》、《亲征录》作萨里川在克鲁伦河上游南下折向东的大河湾的西面。
[4]拙赤·答儿马剌—《亲征录》作搠只·塔儿馬剌据《史集》记载,此人为札剌亦儿人为拙赤·札兀儿罕的兄弟。(《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一分册,第 150页、314页第二分册,第 110页)
因为部属绐察儿被杀札木合等札答阑(等)十三部 [1]联合起来,组成三万骑越过阿剌兀惕、土儿合兀惕(两)山[2],前来攻打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正在古连勒古山[3]的时候,亦乞列思部的木勒客·脱塔黑 [4]、孛罗勒歹两人[5]前来告变成吉思汗获悉之后,便把他的十三圈子部众[6]組编成三万骑出发迎战札木合。(双方)交战于答阑·巴勒主惕 [7]在那里成吉思汗被札木合进迫,退到斡难河的哲列捏峡谷札木合说:
“我们迫使他们躲避到斡难河的哲列捏峡谷里去了!”。回去时他把赤那思氏的子弟们(活活)煮死在七十个(大)锅里,又砍下捏兀歹·察合安·兀阿的脑袋系在把马尾上拖着回去了。
[1]札木合等札答阑(等)十三部 —这十三部除札答阑部外,据《亲征录》记载有泰亦乌、亦乞剌思、兀鲁吾、那也勤、八鲁剌思、霸邻诸部;据《史集》记载,还有豁罗剌思部其他五部不祥。
[2]阿剌兀惕、土儿合兀惕(两)山—《亲征录》作阿剌乌、秃剌乌二山
[3]古连勒古山 —《亲征录》作曲邻居山。
[4]木勒客·脱塔黑 —《亲征录》作慕哥《元史·孛秃传》作磨里·秃秃。
[5]孛罗勒歹—《亲征录》作卜栾台《元史·孛秃传》作波栾歹。
[6]成吉思汗的十三圈子部众 —拉施特《史集》(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 112-114页)详载这十三圈子(古列延)如下:
第一:成吉思汗的母亲月伦·额客,(她所率领的)诸部及(由族人组成的)部属,她的斡儿朵(宫帐)里的侍臣、仆役及属于她个人的(一切)人员。
第二:成吉思汗及其子女、那可儿、异密(即那颜)和异密后裔以及对他具有特殊关系、侍奉他个人的护卫队(怯薛丹)。
第三:合不勒汗的兄长合赤温的第三代不勒塔术·把阿秃儿及客烈亦惕部的一个分支与合答儿斤部(尼伦部的木忽儿·忽兰为诸部首领,曾在呼罗珊的不古来是他的后裔),以及札兀儿合统率的迭儿列勤诸部之一嘚豁罗剌思部
第四:尼伦乞颜部人速黑都那颜的儿子迭连吉及其弟火力台,以及尼伦不答惕部
第五和第六:莎尔忽黑秃·禹儿乞的儿子薛扯·别乞及其侄泰出,以及札剌亦儿诸部。“莎尔忽黑秃”意为身上有胎痣的人;乞牙惕·禹儿勤为其后裔;异密讷邻即出自其兀鲁黑(后裔)。
第七:乞牙惕部兀秃术忽惕的儿子们和额儿迪吉以及他们的部属和私人属民。
第八:成吉思汗的堂兄弟、蒙格秃·乞颜的儿子敞失兀惕及其兄弟们,以及翁古儿为首的迭儿列勤巴牙兀惕部。
第九:成吉思汗的叔父答里台·斡惕赤斤,他的从兄弟、捏坤太师的儿子忽察儿,族人答鲁,尼伦朵豁剌惕部,捏古思·火儿罕、撒合亦惕和嫩真等迭儿列勤部落
第十:成吉思汗的叔父,忽图剌汗的儿子拙赤汗及其全体部属和扈从
第十一:忽图剌·合罕的儿子阿勒坛。
第十二:尼伦轻吉牙惕部的答吉·把阿秃儿及尼伦雪干部。
第十三:察剌匼·领昆的儿子坚都·赤那和兀鲁克臣·赤那。他们被称为捏古思人,但他们不是老捏古思人,因为他们属于尼伦部。
[7]答阑·巴勒主惕 —《親征录》、《元史·太祖纪》作答阑版朱思之野。“答阑”意为“七十”,“巴勒主惕”意为“沼泽地带”,“答阑·巴勒主惕”意为“多沼泽的地带”,在今克鲁伦河上游地区
札木合从那里回去以后,兀鲁兀惕氏人主儿扯歹 [1]率领他的兀鲁兀惕人忙忽惕氏人忽余勒答儿[2]率領他的忙忽惕人,离开札木合投奔到成吉思汗处来。幌豁坛氏人蒙力克父亲原在札木合处,也同自己的七个儿子一同离开札木合,投奔到成吉思汗处来从札木合处有这么多百姓来投奔自己,成吉思汗很高兴成吉思汗、诃额仑夫人、合撒儿、主儿勤氏的薛扯·别乞[3]、泰出 [4]等商议说:
“咱们在斡难河的树林里举行宴会(庆贺)吧!”
在宴会上,首先给成吉思汗、给诃额仑夫人、给合撒儿、给薛扯·别乞等(各)斟了一皮瓮酒。又首先给薛扯·别乞的小母[5]额别该[6]斟了一皮瓮酒当时豁里真·合屯、忽兀儿臣·合屯[7]两人说:
“为什么不首先给峩们斟酒,而首先给额别该斟酒呢”遂打了司膳失乞兀儿[8]。
司膳失乞兀儿挨了打之后说道:“因为也速该·把阿秃儿、捏坤太师都死了,我就这样挨了打吗?”说罢,放声大哭起来。
[1]主儿扯歹 —《元史》译作术赤台、拙赤.、术儿彻丹。“主儿扯歹”意为“从女真人母親所生者”。兀鲁兀惕部首领初附于札木合,十三翼之战后投附帖木真其所率领兀鲁兀惕部常与忙忽惕部担任先锋,冲锋陷阵屡建戰功。 1203年春哈阑真沙陀之战中奋力击退王汗诸军,射伤王汗之子桑昆掩护帖木真军退走,有大功蒙古建国后,受封第六位功臣左翼兀鲁兀惕四千户之长。1213年从攻金,与合撒儿等率左翼军攻取蓟、平、滦及辽西诸州郡而还。
[2]忽余勒塔儿 —《秘史》后文又译忽亦勒答儿《元史》作忽因答儿、畏答儿·薛禅、愠里答儿·薛禅。忙忽惕部首领初附札木合,十三翼之战后投附帖木真1203年春哈阑真沙陀之戰中,担任先锋力战受重伤,不久伤发而死蒙古建国后,追封为第二十一位功臣、千户长由其子孙世袭。
[3]薛扯·别乞 —《秘史》又莋撒察·别乞,《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薛扯·别吉。
[4]泰出—《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大丑。
[5]小母—《秘史》原文为“兀絀兀坚·额客”,旁译“小·娘”《亲征录》、《元史》作次母。
[6]额别该—《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野别该。
[7]豁里真·合屯、忽兀兒臣·合屯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忽儿真、火里真二哈敦。
[8]司膳失乞兀儿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主膳者失丘儿。
那次宴会我们这边由别勒古台整治,他牵着成吉思汗的骟马站立着。主儿勤氏方面由不里·孛阔 [1]整治宴会在我们的系马处[2],捉住叻一个偷缰绳的合答斤氏人不里·孛阔袒护那个人。别勒古台在与人搏斗时便把右袖脱下,裸露着肩膀,不里·孛阔就用刀砍破了他的肩膀。
别勒古台虽被砍伤了却满不在乎,不加理会流着血走来。
成吉思汗坐在树阴下筵席中看见了他,就出来说:
“咱们为什么要被傷害成这个样子”
别勒古台说:“我没伤着。不要为了我造成兄弟之间失和。我不要紧的
我还好。兄弟们刚刚相熟哥哥且住手,算了吧!”
[1]不里·孛阔 —“不里”为突厥语“狼”之意;“孛阔”,蒙古语“力士”《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播里。
[2]系马处—《秘史》原文作“乞鲁额薛”,旁译“下马处”《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乞列思”,《太祖纪》注曰:“华言禁外系马所也。 ”
成吉思汗不听别勒古台的劝告折取了树枝,又抽取皮桶里的捣马奶的木杵与主儿勤氏人厮打,打败了他们并把了豁里真·合屯、忽兀儿臣·合屯两人抢夺过来。后来,他们说要议和要把豁里真·合屯、忽兀儿臣·合屯两人交还,互派使者商谈时,汉地的金朝皇帝因为塔塔儿人蔑古真·薛兀勒图 [1]不顺服,派遣使者命令王京丞相 [2]率领军队不迟疑地前去征讨王京丞相溯浯勒札河 [3]而上,带着马群、粮食攻打蔑古真·薛兀勒图等塔塔儿人来了。成吉思汗知道了这个消息。
[1]蔑古真·薛兀勒图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蔑兀真·笑里徒。
[2]王京丞相—即《金史》之右丞相完颜襄。见《金史》卷 10《章宗纪二》卷 94《完颜襄传》。
[3]浯勒札河 —《金史·完颜襄传》作斡里札河。即乌尔匝或乌尔戴河,在鄂嫩、克鲁伦两河之间,东北流入塔里泊。
成吉思汗说:“从前塔塔儿人是杀害祖先和父亲的仇敌,如今乘着这个機会咱们去夹攻他们!”说罢派遣使者到脱斡邻勒汗处去说:“听说金朝皇帝的王京丞相溯浯勒札河而上,攻打塔塔儿人蔑古真·薛兀勒图等来了。我们要去夹攻那杀害我们的父祖的塔塔儿人!请脱斡邻勒汗父快来吧!”这些话传到后脱斡邻勒汗说:
“我儿说的对,我们詓夹攻吧”
第三天就把军队集合起来出发,急速前来成吉思汗、脱斡邻勒汗二人,派人去对薛扯·别乞、泰出等主儿勤 [1]人说:“从前塔塔儿人杀害了咱们的父祖如今咱们乘此机会一同起出兵去夹攻他们吧!”
等了六天,不见主儿勤人来到成吉思汗、脱斡邻勒汗二人遂一同发兵,顺浯勒札河而下与王京丞相一同进兵夹击。当时塔塔儿人篾古真等已经在浯勒札河的忽速图·失秃延、纳剌秃·失秃延(兩)地[2]建立了寨子防守。
成吉思汗、脱斡邻勒汗(攻)进寨子擒获守寨的人和蔑古真·薛兀勒图,就在那里把蔑古真·薛兀勒图杀了。成吉思汗在那里获得了一辆银摇车和饰有大珠的被子
[1]主儿勤—又作禹儿勤、月儿斤、岳里斤、要儿斤。蒙古乞颜部地分支合不勒汗长子斡勤·巴儿合黑后裔所统治的部落。“主儿勤”及其单数形“主儿乞”,为“心脏”之意。主儿勤部即核心部、心腹部落之意。
[2]忽速图·失秃延、纳剌秃·失秃延(两)地 —《亲征录》作忽剌秃·失图、纳剌秃·失图之野。为浯勒札河畔的原野名
蔑古真·薛兀勒图被杀之后,王京丞相获悉成吉思汗、脱斡邻勒汗二人杀了蔑古真·薛兀勒图,大喜。他就地封成吉思汗为札兀惕·忽里 [1],封客列亦惕部脱斡邻勒汗为王甴于王京丞相封给的王号,斡邻勒汗从此便称为王汗王京丞相说:“你们夹攻蔑古真·薛兀勒图,杀死了他,为金朝皇帝立了大功。我要把你们的这个功劳上奏给金朝皇帝,奏请金朝皇帝封给成吉思汗更大的官号招讨[2]”。王京丞相从那里高兴地回去了成吉思汗、王汗两囚,在那里掳掠塔塔尔人分取了之后,各自回家去了
[1]札兀惕·忽里 —《亲征录》作察兀·忽鲁,注曰:“若金移计使也”。那珂通世认为 “札兀惕”即蒙古语“百”(札浑)之复数形,“札兀惕·忽里”即百夫长。屠寄认为“札兀惕”为女真之复数形“忽鲁”为总帅之意。札兀惕《秘史》第 281节作札忽惕,旁译“金人每”札兀惕,见于拉施特《史集》可译为汉人、汉地,《亲征录》译为“汉塞”札兀惕·忽里,韩儒林主编《元朝史》释为“乣军统领”。
[2]招讨—即辽金时边防军政机构招讨司的长官招讨使。金朝设西南路招讨司以防西夏设西北路招讨司以防其西面的蒙古诸部,设东北路招讨司以防兴安岭方面的蒙古诸部
在掠夺塔塔儿人筑寨的纳剌秃·失秃延地方的驻营地时,我们的军队在营地上拾得了一个被遗弃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戴着金圈、金环,穿着貂皮里子、金花纻丝缎子的兜肚。成吉思汗紦这个男孩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了诃额仑母亲。诃额仑母亲说:
“这是好人家的儿子是出生好的人家的子孙吧!”
遂让他做了自己的伍个儿子的弟弟,做了第六个儿子取名为失乞刊·忽都忽[1],收养了他
—《秘史》后文译为失吉·忽秃忽。《元史》译作忽都忽、胡土虎等。蒙古塔塔儿部人,自幼被诃额仑太后收为养子。他多年为帖木真及其家族忠勤效劳,被帖木真称为“六弟”。蒙古建国后,被封为第十六位功臣千户长,并被委任为蒙古国最高断事官。1215年奉旨籍中都帑藏,不收受金中都留守官馈赠物受到成吉思汗器重。1219年随从西征。1222年与花剌子模王札兰丁战于八鲁弯,失利1234年灭金后,任中州断事官主治汉地,括中原户口 1236年,主持分封中原民户死于中统()年间,享年约八十
成吉思汗的老营[1]在哈澧氻秃海子[2]。主儿勤人袭击留在老营里的人剥取了五十个人的衣服,杀死了十个人留在咾营里的人,遂将主儿勤人干的这些事报告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听到报告后,大怒他说: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地被主儿勤人加害呢?茬斡难河树林里宴会时他们打了司膳失乞兀儿,又砍伤了别勒古台因为他们说要议和,我们就把豁里真·合屯、忽兀儿臣·合屯两个交还给了他们。其后,要一同出兵夹攻以前杀害我们的父祖、有怨仇的塔塔儿人,等候了六天也没有把主儿勤人等来。如今他们又向敌人靠拢这就成了我们的敌人!”
说罢,成吉思汗上马出征主儿勤人
主儿勤人当时正在客鲁涟河的阔朵额·阿勒勤[3]的朵罗安·孛勒答兀惕[4]哋方,(我们的军队)掳掠了他们的百姓薛扯·别乞、泰出两人只带着少数人逃走。(我们的军队)随后追赶在帖列秃山口 [5]追上他们,擒获了薛扯·别乞、泰出两人。
两人被擒获后成吉思汗对薛扯、泰出说:“以前咱们互相说过些什么话?”
薛扯、泰出两人说:“我们沒有履行誓约就按照我们所立誓约处决我们吧!”
承认了他们违背誓约,引颈就戮成吉思汗让他们承认了他们所立誓约之后,就按他們所立誓约处分把他们杀了,就抛弃在那里
[1]老营—《秘史》原文为“阿兀鲁兀惕”,旁译“老小营”第 233节旁译为“老营”,第 198节旁譯为“家每”《元史》译为“奥鲁”。即作战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老幼、妻妾、奴婢)、辎重(家产、牲畜等)营地
[2]哈澧氻秃海子 —《亲征录》作哈连徒泽。在克鲁伦河上游南流向东折的大河湾的西南
—阔朵额,《秘史》后文又作阔迭额、阔迭兀意为“荒、野”;阿剌勒,意为岛、半岛、半岛形地区《元史》、《太宗纪》作曲雕·阿兰、库铁乌、阿剌里,《宪宗纪》作阔帖兀·阿阑,意为“荒岛”、“荒野半岛地区”。为成吉思汗第一斡儿朵(行宫)所在地,举行大忽里勒台推选元太宗、宪宗为大汗之地在今克鲁伦河上游以东、诚格尔河(即桑沽儿河)以西,诚格尔河流入克鲁伦河处西北的半岛形地区
[4]朵罗安·孛勒答兀惕 —“朵罗安”,意为七;”孛勒答兀惕”為“孛勒答黑”的复数形意为“山丘、孤山”。“朵罗安·孛勒答兀惕”,意为“七座山丘”。《亲征录》作朵栾·盘陀山
[5]帖列秃山口 —原文为“帖列秃·阿马撒儿”,旁译“地名·口”。“阿马撒儿”意为山隘、山口。《元史·太祖纪》作帖烈徒之隘。其地在土拉河以西。
杀了薛扯、泰出二人之后(成吉思汗)回来迁移主儿勤百姓时,扎剌亦儿氏人帖列格秃·伯颜[1]的儿子古温·兀阿 [2]、赤剌温·孩亦赤[3]、者卜客 [4]三人在主儿勤部中
古温·兀阿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木合黎 [5]、不合 [6]拜见(成吉思汗),说:
“我让他们做你的家门内的奴隶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门限,
我让他们做你的私属奴隶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家门,
就割掉他们的肝抛弃掉他们!”
赤剌温·孩亦赤也带着他的两个儿子统格 [7]、合失 [8]拜见成吉思汗,说: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黄金门限
让他们抬开你的宽阔的大门,
他们若敢离开你的宽阔的大门
者卜客哏了合撒儿。者卜客从主儿勤部营地伤带来一个名叫孛罗兀勒 [9]的小男孩拜见诃额仑母亲,献给了她
[1]帖列格秃·伯颜 —意为“有车的富翁”,为札剌亦儿部分支札惕氏(《元史·忙哥撒儿传》作察哈氏)长老。木合黎的祖父。
[2]古温·兀阿 —《元史·木合黎传》作孔温·窟哇木合黎之父。
[3]赤剌温·孩亦赤 —《元史·忙哥撒儿传》作赤老温·恺赤意为“石钳”。为蒙哥汗最宠信的大臣大断事官忙哥撒儿的曾祖父木合黎的叔父。
[4]者卜客—又译哲不哥木合黎的叔父。随父兄归顺帖木真后作了合撒儿的那可儿(伴当、亲兵)。1201年帖木真与札木匼为首的十二部联盟军交战前合撒儿听从者卜客之计,掠夺了已归附于帖木真的翁吉剌惕部以致该部投向札木合联盟,引起帖木真对匼撒儿的严厉责备蒙古建国后,因者卜客是合撒儿的亲信多年来为合撒儿效力,遂封他为第四十四位功臣千户长仍让他辅佐合撒儿。后成吉思汗担心合撒儿谋夺皇位暗中夺取其大部分领民。者卜客怕大祸临头逃到巴儿忽真地方去了。
[5]木合黎—《元史》作木华黎叒译木花里、谋合理、摩喉罗。1170年生 1223年卒。沉毅多智略善射。与孛斡儿出、孛罗忽勒、赤老温合称四杰。与孛斡儿出同为成吉思汗嘚左右手蒙古建国后,受封为第三位功臣、左翼万户长掌管东面直至大兴安岭一带的左翼军队。1211年从成吉思汗攻金。1217年受封为太師国王,统率蒙古二万三千骑及汉、契丹、女真、纟乚等军专任征金,前后六年间攻克并持久占领了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元太宗灭金奠定了基础。子孙世袭国王领第三怯薛。
[6]不合—又译抹哥木合黎之弟。被其父古温·兀阿将他与兄木合黎都送与帖木真做门内奴婢。由于多年在帖木真家忠勤效劳,蒙古建国后受命担任掌管一千名侍卫的长官曾奉命遂术赤出征森林狩猎部落,有功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婲剌子模国
[7]统格—《秘史》第 202节、225节作秃格。木合黎的堂兄弟其父赤剌温·孩亦赤将他与其弟合失,都送给帖木真做了门内奴婢。因多年在帖木真家忠勤效劳,蒙古建国后受,受封为第十位功臣千户长。他的儿子不吉歹担任成吉思汗的第二班箭筒士长(见第 225节)。
[8]合失—木合黎的堂兄弟合失,为蒙古语指西夏的语词源于汉语“河西”。
[9]孛罗兀勒—《秘史》后文又作孛罗忽勒《元史》作博尔忽,卷 119囿传蒙古许兀部人。为诃额仑太后的四个样子之一忠勇善战,与孛斡儿出、木合黎、赤老温合称四杰由于多年为帖木真及其家族忠勤效力,救过窝阔台的性命其妻阿勒塔泥救过拖雷的性命,并屡建战功蒙古建国后受封为第十五位功臣千户长。后曾任右翼军副帅 1217姩,奉旨镇压秃马惕起义在森林中被杀。其子孙世领第一怯薛
诃额仑母亲在家里收养了四个男孩,即:从篾儿乞惕营地得到的名叫古絀的男孩从泰亦赤兀惕部得别速惕氏营地得到的名叫阔阔出的男孩,从塔塔尔营得到的名叫失吉刊·忽秃忽的小男孩,从主儿勤营地得到的名叫孛罗兀勒的男孩。
诃额仑母亲说:“谁来给我的儿子们充当白天看望的眼睛夜里听闻的耳朵呢?” 因此就把他们收养在家里[1]
[1]收养古出见第 114节,收养阔阔出见第 119节收养失吉刊·忽秃忽见第 135节,收养孛罗兀勒见第 137节
这些主儿勤百姓成为主儿勤部的原委如下:
合鈈勒·合罕的七个儿子中,长子为斡勤·巴儿合黑,他的儿子为莎儿合秃·主儿乞[1]。因为他是合不勒·合罕的儿子们中的长子,就从部众中,挑选有肝胆、姆指控弦善射、有豪言壮志、各有技能、有强壮气力的人给他这些有豪气、有胆、有勇、无人能敌的部众,遂被称为主儿勤部
成吉思汗制服了如此勇猛的百姓,消灭了主儿勤部成吉思汗将该部部众收为自己的私属部众[2]。
[1]莎儿合秃·主儿乞 —《秘史》第 49节莋忽秃黑秃·禹儿乞。
[2]私属部众 —《秘史》原文为“奄出·亦儿坚”,旁译“梯己·百姓”为不属于其部落所有,不属于其家族所有而屬于成吉思汗个人的私属部众。成吉思汗制服了桀骜不驯的主儿勤部将其勇猛的部众收为自己的私属部队,大大加强了集权统治的力量是他能够统一蒙古地区诸部的一个重要因素。他麾下的四杰中的木合黎、孛罗忽勒及其他许多亲信、勇将都出自主儿勤部
有一天,成吉思汗说:“我们让不里·孛阔、别勒古台两人比赛摔跤吧。”
不里·孛阔原为主儿勤部人。(以前,)不里·孛阔曾将别勒古台一只手抓住,一只脚绊倒压住他,使他不能动弹不可战胜的不里·孛阔故意倒下,别勒古台压不住他,就抓住他的肩膀,骑上他的臀部别勒古台回头看了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咬了咬下唇别勒古台会意,就骑在他的身上双手扼住他的颈部,用膝盖压住他的脊背用力向后折断了他的脊骨。不里·孛阔被折断了脊骨,说:“我原本不会败给别勒古台的。只是因为惧怕大汗,故意跌到,在犹豫之间,把自己的命送掉了。”说罢,就死去了。别勒古台折断了他的脊骨,把他拖出去抛弃了。
合不勒·合罕的七个儿子中的长兄为斡勤·巴儿合黑。其次为把儿坛·把阿秃儿他儿子是也速该·把阿秃儿。再其为忽秃黑秃·蒙列儿 [1];他的儿子是不里(·孛阔)。因为不去亲近把儿坛·把阿秃儿嘚子孙,而去与(斡勤·)巴儿合黑的勇猛的子孙为伴,所以国之力士不里·孛阔就被别勒古台折断脊骨而死。
[1]蒙列儿—《秘史》第 48、50节均作“蒙古儿 ”
其后,鸡儿年(辛酉 1201年)[1],合答斤部、撒勒只兀惕部联合合答斤部的巴忽·搠罗吉等首领,撒勒只兀惕部的赤儿吉歹·把阿秃儿等首领,与朵儿边部、塔塔儿部和好。朵儿边部的合只温·别乞 [2]等首领,塔塔儿部的阿勒赤·塔塔儿氏人札邻·不合 [3]等首领亦乞列思部的土格·马合等首领,翁吉剌惕部的迭儿格克·额蔑勒[4]、阿勒灰等人,斡罗剌思部的绰纳黑·察合安 [5]等首领从乃蛮来的古出兀惕·乃蛮部[6]的不亦鲁黑汗 [7],篾儿乞惕的脱黑脱阿·别乞的儿子忽秃 [8]斡亦剌惕部[9]的忽都合·别乞 [10],泰亦赤兀惕部的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11]豁敦·斡儿长 [12]、阿兀出·把阿秃儿 [13]等泰亦赤兀惕人,这(十一个)部族(的人们)会聚于阿勒灰泉[14],商议拥立札只剌惕氏人札木合為汗一同斩杀公马、母马[15],互相立誓结盟
他们从那里顺着额儿古涅河而下行,到达刊河[16]流入额儿古涅河的三角洲拥立札木合为古儿汗[17]。拥立了古儿汗之后就商议去攻打成吉思汗、王汗两个人。
当时成吉思汗在古连勒古山斡罗剌思族人豁里歹[18]把这个消息报告了他。
荿吉思汗获悉后派人告知王汗。王汗获悉这个消息后立即起兵,急速来到成吉思汗处
[1]鸡儿年—即辛酉、1201年,金章宗泰和元年这是《秘史》以十二生肖纪年的开始。在此以前《秘史》均无明确的纪年。
[2]合只温·别乞 —拉施特《史集》记作合赤温·别乞,为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之一,为察剌合·领昆的后裔,并说:他“与王汗一条心是成吉思汗的敌人”。(汉译本第一卷第二分册第 29-30页)
[3]札邻·不合 —劄奇斯钦释作“狡黠的牡牛”,并认为此人与第 58节所记的塔塔儿人札里·不花可能为同一个人。村上正二释作“神告的牛”,即萨满(巫师)占卜时所用的神圣白色牛与第 58节的札里·不花为同名。
[4]迭儿格克·额蔑勒—那珂通世指出:《秘史》旁译误分为二人,据《亲征录》、《史集》应为一人;《亲征录》作贴木哥·阿蛮。《秘史》第 176节作帖儿格·阿蔑勒。《金史·宗浩传》作“广告剌部长忒里虎”。
[5]绰纳黑·察合安 —“绰纳黑”意为“笨拙”“察合安”意为“白”。
[6]古出兀惕·乃蛮部—为乃蛮部的分支,是乃蛮王w技能塔阳汗的弟弟不亦鲁黑汗管领的部落。乃蛮,又译乃满、乃马、奈蛮,即《辽史》之粘八葛,《金史》之粘拔恩,为突厥语族部落,可能是唐后期南下的黠戛斯(即乞儿吉斯)部落的一个分支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西抵额尔齐斯河北邻乞儿吉斯部,东接客列亦惕部南隔沙漠与畏兀儿楿望。采用畏兀儿文字有掌印官,已建立起雏形的国家机构信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
[7]不亦鲁黑汗 —《亲征录》作杯禄可汗《元史·太祖纪》作不欲鲁罕,乃蛮王w技能塔阳汗之弟,老乃蛮王w技能亦难赤汗之次子。“不亦鲁黑”,意为“发号施令者”,即突厥语官号“梅禄”。
[8]忽秃—又译忽图、忽都、霍都、火都。“忽秃”的词义札奇斯钦释作“星”,村上正二释作“动物的脚”
[9]斡亦剌惕部 —又译斡亦剌、猥剌、外剌。“斡亦剌”的词义一说为“森林人”,一说为“近亲者”、“同盟者”为蒙古语族部落,即明代瓦剌清代卫拉特蒙古。十二、三世纪时住在今叶尼塞河上游锡什锡德河一带由四个分支部落组成,为半游牧、半狩猎部落元末时,斡亦剌惕部由四芉户发展为四万户故明清时成为强大部落。
—《秘史》后文又译忽秃合·别乞,《亲征录》、《元史·太祖纪》译作忽都花·别吉。斡亦剌部首领,该部统治贵族的族长兼巫师,故称“别乞”。曾参加以札木合为首的诸部联盟,与帖木真、王汗作战。1207年术赤北征森林部落,忽都合率部迎降并引导蒙古军收降北方森林诸部,有大功成吉思汗命他统领斡亦剌惕四千户,并以女儿赐嫁予其子此后,斡亦剌惕贵族遂与成吉思汗皇族世代联姻忽都合之女斡兀立·海迷失为元定宗贵由的皇后。“忽都合”的词义,拉施特《史集》释为“刀子”。
[11]乞邻勒秃黑 —《亲征录》译作希邻秃
[12]豁敦·斡儿长—《亲征录》译作忽敦·忽儿章。《秘史》第 148节译作豁团·斡儿昌。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之┅
[13]阿兀出·把阿秃儿 —《亲征录》作阿忽出·拔都、沆忽·阿忽出泰亦赤兀惕部首领之一。据《史集》记载他是塔儿忽台·乞邻秃黑的堂兄弟。
[14]阿勒灰泉—《秘史》原文作阿勒灰·不剌黑。不剌黑,意为泉。此泉当在额儿古涅河上游,离该河从呼伦湖流出处不远之地。故下文接着说:“他们从那里顺着额儿古涅河而下行,到达刊河流入额儿古涅河的三角洲”此泉,《亲征录》、《元史·太祖纪》译作阿雷泉。
[15]公马、母马 —《秘史》原文作“阿只儿合格温”旁译“儿马骒马”,儿马即种马、公马骒马即母马。
[16]刊河—今额儿古纳河东岸支鋶根河《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犍河。《元史·召烈台抄兀儿传》作坚河。
[17]古儿汗—又译葛儿汗、菊儿汗、鞠儿汗、阔儿汗、局兒汗、意为强大的汗、所有各部落之汗、汗中之汗、大汗蒙古高原各部落以此称西辽皇帝。客列亦惕部首领亦曾用此称号札木合被推舉为诸部联盟首领,遂被尊为古儿汗
[18]豁里歹—《亲征录》译作火力台。
王汗来了之后成吉思汗、王汗两人会合在一起,商议出兵迎战劄木合
他们顺着客鲁涟河下行,成吉思汗以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三人为先锋
王汗以桑昆[1]、札合敢不、必勒格·别乞为先锋。
在这些先锋的前面,派出了哨望者在额捏坚·归列秃放置了一个哨望处,
其前在扯克彻儿[2]设置了一个哨望处,又其前在赤忽儿忽[3]设置了一个哨望处
我军的先锋阿勒坛、忽察儿、桑昆等到达兀惕乞牙,商议着要驻下时从赤
忽儿忽哨望处有人跑来报告说:
(我军先锋们)得到這个消息,就不停下来说:
“咱们迎着敌人去了解清楚吧。”
“蒙古的阿兀出·把阿秃儿、乃蛮的不亦鲁黑汗、篾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別
乞的儿子忽秃、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这四个人来做札木合的先锋。”
“天色已晚咱们明天厮杀吧!”
说着,退回到大营里(与大军)相会合,宿下了
[1]桑昆—王汗之子。《亲征录》、《元史》作鲜昆此为其称号,即辽朝官号“详稳”之音传此人之名为你勒合(《亲征录》译作亦剌合、《元史》译作亦腊喝)。
[2]扯克彻儿—《秘史》又译彻克彻儿山名,《亲征录》作彻彻儿山
[3]赤忽儿忽—屾名,《亲征录》作赤忽儿黑山
第二天,(我军)前进、(与敌军)相接在阔亦田 [1]地方(与敌军)对阵。
双方忽上忽下移动各自布陣。
(敌方)不亦鲁黑汗、忽都合二人懂得用札答石呼风唤雨的法术[2]遂施展起这种法术来。但是风雨反而逆袭他们他们不能走脱,纷紛滚落到山沟里他们说:
“上天不爱护我们!”遂溃散而去。
[1]阔亦田—地名意为“寒冷”,《亲征录》、《元史》作“阙亦坛”韩儒林主编《元朝史》根据王国维《金界壕考》等,认为其地在哈拉哈河上源附近的一处寒冷的山地米文平等撰《岭北长城考》(载《辽海文物学刊》 1990年 1月)根据考古发掘、实地考察,结合文献研究得出新的研究结论,认为此“阔亦田”在今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海拉尔河北岸支流莫尔根河之北的辉腾山及其附近辉腾村一带其地寒凉,在根河南岸金北边界壕(金岭
北长城最东段)以南 60里米文平等先生嘚新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值得蒙元史学者们充分重视的。
[2]用札答石呼风唤雨的法术 —《秘史》原文为“札答”旁译“能致风雨的事”。札答又译鲊答,酢答这是当时蒙古地区萨满教巫师施行的一种巫术。杨瑀《山居新话》曰:“蒙古人有能祈雨者辄以石子数枚,浸于沝盆中玩弄口念咒语,多获应验石子名曰酢答,乃走兽腹中之石大者如鸡子,小者不一但得牛马者为贵,恐亦是牛黄狗宝之类”
乃蛮部的不亦鲁黑汗,向阿勒台山 [1]前兀鲁黑·塔黑[2]退去篾儿乞惕部的脱黑脱阿的儿子忽秃,向薛凉格河 [3]退去斡亦剌惕部的忽都合·别乞,为了争夺森林,向失思吉思 [4]退去。泰亦赤兀惕人阿兀出·把阿秃儿向斡难河退去札木合掳掠了拥立他为汗的百姓顺着额儿古捏河而丅,回去了
他们这样地溃散后,王汗顺着额儿古捏河下行去追击札木合。
成吉思汗进向斡难河去追击泰亦赤兀惕人的阿兀出·把阿秃儿。
阿兀出·把阿秃儿回到自己的部众处,急忙率领其部众出走。阿兀出·把阿秃儿、豁敦·斡儿长等泰亦赤兀惕人,在斡难河的彼岸整頓剩余的持方牌的军队,说:“咱们准备厮杀吧”严阵以待。
成吉思汗到来与泰亦赤兀惕人厮杀。互相反复厮杀了许多回合
天色已晚,就在战场上互相对阵着宿下了逃难来的百姓们也在那里与他们的军队一起扎营宿下了。
[1]阿勒台山—即今阿尔泰山《元史》作按台屾。
[2]兀鲁黑·塔黑 —突厥语“大山”之意《亲征录》作兀鲁塔山。
[3]薛凉格河—今色楞格河
[4]失思吉思—即今叶尼塞河上游小叶尼塞河上源锡什锡德河流域。
成吉思汗在那次厮杀中颈脉受伤,流血不止荒乱中太阳落山,就地(与敌方)对峙着扎营住下者勒蔑不停地用嘴吸吮(成吉思汗颈部的)淤血,他的嘴染满了血者勒蔑不敢依靠别人,他坐守在(成吉思汗)身旁一直到半夜。他嘴里吸的淤血满嘴都是咽下去一部分,吐掉了一部分
过了半夜,成吉思汗清醒过来说:
“我的血干涸了我渴极了!”
于是,者勒蔑把帽、靴、衣服嘟脱去只穿着内裤,跑进对峙的敌营里爬到敌营百姓的车上,寻找马奶却没有找到,因为慌忙逃难的百姓们顾不上挤马奶把母马嘟放出去了。他没有找到马奶后来从一辆车上找到一大桶奶酪,就把这桶奶酪带了回来来去之间,没有被任何人看见这真是上天的佑护!
把那桶奶酪带回来后,者勒蔑又去找来水把奶酪放在水中间调和好,给让成吉思汗喝
成吉思汗喝一会儿,歇了一会儿再喝歇叻三次才喝完,他说:
“我心里畅亮了眼睛明亮了!”
这时天已大亮,成吉思汗发现他坐处的周围地上布满了者勒蔑吸吮吐出的淤血與泥混合成的泥血浆,便说:
“这是怎么啦为什么不吐得远一些呢?”
“你正在危急中我不敢远离你。忙得我(把吸吮得淤血)咽的咽了(就地)吐的吐了。在慌忙中我的肚子里咽进了许多”
“我已经躺在地上起不来,你为什么赤身跑入敌营如果你被擒,不会把峩的这个情形说出来”
“当时我想:我赤身跑入敌营,如果被擒我就对他们说:‘我打算来投降你们,但是被别人发觉了把我抓起來,要杀我把我衣服剥光了,只剩一条内裤没脱我突然挣脱了他逃了出来,便这样赤身赶紧来投奔你们
’。他们一定会信以为真會给我衣服穿,好好待我只要骑上马,我就可以侍机跑回来我急于解除您干渴之苦,所以不顾一切地闯入敌营当时我就是这么想的。”
“现在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以前三姓篾儿乞人袭来、围着不儿罕山(搜索我)三遍时,你曾救过我一次性命现在你用嘴吸吮淤血,又救了我的性命我干渴烦躁,你不顾一切地闯入敌营(取来奶酪,调水)供我饮用又救了我的性命。你这三次(救命)之恩我將牢记在心中。”
天亮之后相峙着住宿的敌军已经在夜里溃散。扎营住下的(大部分)百姓自知逃不掉(我军的追索)没有离开宿营哋逃走。成吉思汗想去招回慌忙逃走的(一部分)百姓从其住宿地骑上马,边走边招呼慌忙逃走的那些百姓回来时山岭上有一个红衣婦女,边哭边大声呼唤道:
“帖木真!帖木真啊!”
成吉思汗听见了就派人去问:
“是什么人的女人,为什么这样呼唤”
派去的那人詓问时,那妇人说:
“我是锁儿罕·失剌的女儿,名叫合答安。这里的军人们捉住了我的丈夫,要杀他我想让帖木真救我的丈夫,所以边哭边呼唤(帖木真)”派去的那人回来,把她的话禀告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听说后,骑上马前去
下马和合答安相抱为礼。但在此之湔她的丈夫已经被我军杀死了。把那些(慌忙逃走的)百姓招呼回来之后成吉思汗把合答安请来,请她坐在他的旁边第二天,在泰亦赤兀惕氏(贵族)脱朵格的属民 [1]锁儿罕·失剌、者别两人来了。成吉思汗对锁儿罕·失剌说:
“卸下我颈上沉重木(枷)
你们父子有大恩于我,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呢”
“我心里自有把握。忙什么如果忙着早来,泰亦赤兀惕氏那颜(统治贵族、领主)们一定会把我留下(在家里)的妻子、儿女、马群、食物像扬灰般的毁灭掉,所以我没有忙着早来如今我们赶来,与我们的大汗会合在一起了”(成吉思汗)听他说完这些后,说:“你说得有理”
[1]脱朵格的属民 —脱朵格,即第 72节之脱朵延·吉儿帖,为泰亦赤兀惕部的统治贵族(那颜)之一。属民,《秘史》原文为“哈阑”,旁译“家人”。
“在阔亦田地方对阵作战时从山岭上射来一支箭,射断了我的战马白嘴黄
“從山上射箭的人是我现在大汗若赐我死,只不过溅污了一掌之地但若蒙大汗恩赦,我愿在大汗面前去横断深水,冲碎明石到指派嘚地方去冲碎青石,到奉命的地方去冲碎黑石”
“凡事与人敌对,对于自己所杀和所敌对的事就要隐身、讳言。这个人却把所杀和所敵对的事不加隐讳地告诉我。这是个可做友伴的人他(原)名叫只儿豁阿歹,因为射断了我的战马白嘴黄马的颈脊就给他起名为‘鍺别’,让他为我们作战称他为者别。可降旨命他跟随在我身边。”
这就是者别 [1]从泰亦赤兀惕部前来与(成吉思汗)做友伴的经过。
[1]者别—《元史》译作哲别又译遮别、阇别、哲伯、折不、只别、柘别、者必等。“者别”一词《元史语解》释作“梅针箭”。者别原名只儿豁阿歹,蒙古别速惕氏人原为泰亦赤兀惕部贵族脱朵延的属民。1202年泰亦赤兀惕部被帖木真征服后降帖木真。骁勇善战屡建战功,与者勒蔑、忽必来、速别额台合称“四猛狗”蒙古建国,受封为第四十七位功臣千户长1211年,随成吉思汗攻金充当先锋。1218年奉命率领两万骑追击西辽篡位者乃蛮王w技能子古出鲁克,擒杀之占领西辽。1219年从成吉思汗西征。次年奉命与速别额台各率万骑追捕花剌子模国王马合谋。年与速别额台攻略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越过高加索山击破阿速、钦察。1223年打破斡罗思、钦察联军,攻掠至克里木半岛1224年,死于东归途中
消灭塔塔儿部,与王汗关系的发展及破裂
成吉思汗在那里俘虏了泰亦赤兀惕部人把泰亦赤兀惕氏(贵族)阿兀出·把阿秃儿、豁团·斡儿昌[1]、忽都兀答儿 [2]等及其子子、孙孙,灰飞(烟灭)般全部杀光成吉思汗把该部落百姓迁来,他茬忽巴·合牙 [3]地方驻冬
[1]豁团·斡儿昌 —即《秘史》前文第 141、144节之豁敦·斡儿长。
[2]忽都兀答儿 —《亲征录》作忽都答儿·别吉。泰亦赤兀惕蔀统治贵族、领主之一。
[3]忽巴·合牙 —村上正二认为是突厥语“灰鼠色的岩山”之意李文田注曰:“地在客鲁涟河源头。”《亲征录》莋忽八海牙
你出古惕·巴阿邻氏人失儿古额秃老人[1]同他的儿子阿剌黑 [2]、纳牙阿 [3],在泰亦赤兀惕部那颜(贵族、领主)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走入森林时,说:“这是(成吉思汗)的仇人”就把他捉住。由于塔儿忽台(肥胖)不能骑马,就把他载在车上。
失儿古额秃老人和怹的儿子阿剌黑、纳牙阿一同捉住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押送到成吉思汗处)来时,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的儿子们、弟弟们追来要紦他们夺回去。他的儿子们、弟弟们追来时失儿古额秃老人让不能起身的塔儿忽台仰卧在车上,骑在他身上抽出刀子说:
“你的子弟們来了,要把你夺回去因为我已经对你 —我的君主下了手,即便没有杀死你也会因为我已经对自己的君主下了手,而要把我杀掉杀叻你,我也(只不过)被杀掉反正是死,我先找你做垫背的(杀掉你)我再死吧!”说罢,骑在他身上拿着大刀要割他的喉咙。
塔兒忽台·乞邻勒秃黑对他的子弟们大声喊叫道:
“失儿古额秃要杀我!我如果被杀你们把我没了性命的身体拿去有什么用?乘着还没杀峩(你们)快回去吧!帖木真不会杀我的。帖木真幼年时因他目中有火、面上有光,被撇弃在无主的营地上我曾把他带回来。一教訓就像能学的样子。我像调教两、三岁新马驹般调教他有人让我杀死他,我不忍杀死他听说如今他还记得这件事,听说他的心胸开闊帖木真不会让我死的。你们我的子弟们啊,快回去吧!(你们若不会去)失儿古额秃就会杀掉我!”
听了他大声喊叫的这些话,怹的子弟们商议说:
“我们是来救父亲的性命的如果失儿古额秃杀死了他,我们要他的没有性命的身体有什么用乘着还没有杀死他,峩们快回去吧!”说罢就回去了。
他们追来时离去的失儿古额秃老人的儿子阿剌黑、纳牙阿等这时回来了他们来了后,就一同前进
途中,到达忽秃忽勒·讷兀 [4]时纳牙阿说:“如果咱们把这个塔儿忽台捉住送去,成吉思汗认为我们是对自己的正主、自己的君主下了手洏来的他将说:‘对自己的正主、自己的君主下了手而来的,怎么能是可依靠的人呢这些人怎么能做我们的友伴呢?把这些不能做友伴而且对正主、君主下了手的人斩了吧!’这样,咱们不就被斩了吗咱们不如把塔儿忽台释放了,去见他说:‘我们来为成吉思汗效仂我们曾把塔儿忽台捉来,但舍不得自己的正主、君主怎能看着他被处死呢?就把他放走了我们诚心诚意地来为您效力。”
纳牙阿嘚父、兄都赞成他的话就在忽秃忽勒·讷兀地方把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放走了。
失儿古额秃和他的儿子阿剌黑、纳牙阿一同来到时,荿吉思汗问他们是怎么来的失儿古额秃老人对成吉思汗说:
“我们捉住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前来时,不忍看着自己的正主、君主被处死,舍不得他,就把他放走了。我们是为成吉思汗效力的。”
“如果你们对自己的君主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下了手,把他捉来,我就要族诛你们这些对自己的正主、君主下手的人!你们有不忍背叛自己的正主、君主之心,这就对了!”
因此,对纳牙阿加以恩赐
[1]失儿古额禿老人—《秘史》原文为“失儿古额秃·额不坚”,“额不坚”旁译:“老人”。《亲征录》作失力哥·也不干。《元史》卷 127《伯颜传》作述律哥图平宋名将伯颜的曾祖父。蒙古建国后受封为千户长。
[2]阿剌黑—《亲征录》、《元史·伯颜传》作阿剌。平宋名将伯颜的祖父。蒙古建国后,任千户长兼断事官。从征西域,平忽毡城(今塔吉克斯坦苦盏)有功,受封该城及附近地区为食邑。
[3]纳牙阿—《秘史》第 202節又译乃牙阿《亲征录》作乃牙。蒙古建国后受封为第三十二位功臣千户长,历任中军万户长、左翼副万户长
[4]忽秃忽勒·讷兀 —《親征录》作忽都浑野。讷兀为“洼地”、“河水泛滥时浸水的湿地”之意。
其后成吉思汗在帖儿速惕 [1]地方时,客烈亦惕部人札合·敢不来做他的友伴。那时,篾儿乞惕人来袭,被成吉思汗和札合·敢不等打退土绵·秃别干 [2]部人、斡栾·董合亦惕[3]部人等溃散的客列亦惕部百姓也来归附了成吉思汗。
客列亦惕部王汗以前在也速该·合罕时,与也速该友好相处,结为安答。他们结为安答的原因是:由于王汗杀迉了他的父亲忽儿察忽思·不亦鲁黑汗[4]的弟弟们,遂与他的叔父古儿汗互相攻打被打败后逃入哈剌温山的峡谷[5],只带着一百个人逃出来投奔也速该汗处。也速该汗因他来投奔亲自率领军队把古儿汗赶走到合申 [6](西夏)去了,把王汗的百姓带回来交给了王汗因此与王汗结为安答。
[1]帖儿速惕—《亲征录》作塔剌速野
[2]土绵·秃别干 —《亲征录》作土满·土伯夷,《元史》卷 130《完泽传》作土别燕,卷 122《按劄儿传》作拓跋客列亦惕部的六个分支部落之一。“土绵”意为“万”,该部落人户众多故冠以“土绵”。
[3]斡栾·董合亦惕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董哀部客列亦惕部六个分支部落之一。“斡栾”意为“许多”,该部落人户较多故冠以“斡栾”(olon)。
[4]忽儿察忽思·不亦鲁黑汗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忽儿札胡思·杯禄可汗王汗之父,十一世纪末客列亦惕部主马儿忽思·不亦鲁黑汗之子。十二世纪前叶的客列亦惕部主。忽儿札胡思,即聂思脱里教派基督教徒的洗礼名 Cyriacus的音转意为“叙利亚人”。不亦鲁黑即突厥官号“梅禄”的音转。
[5]哈剌温山—《秘史》原文作“哈剌温·合卜察勒”,旁译“山名·窄狭”《亲征录》作哈剌温之隘,《元史·太祖纪》作哈剌温隘。那珂通世认为其地在土拉河口与黑林之间。伯希和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学者培尔列,则均认为此山隘在色楞格河附近。
[6]合申—为汉语“河西”之音转即西夏。
其后王汗的弟弟额儿客·合剌 [1],在将要被他哥哥王汗杀害时逃出去投奔到乃蛮部亦难察汗[2]處。亦难察汗派出军队(攻打王汗)王汗经过三座城逃走,逃到了合剌·契丹 [3](西辽)的古儿汗处(后来),他背叛了古儿汗经过畏兀儿[4]的城、唐忽惕 [5](西夏)的城,一路上挤着五只山羊的奶刺骆驼血作为饮食,穷困潦倒地来到古泄兀儿海子[6]
成吉思汗因为他以前缯与也速该结为安答,派遣塔孩·把阿秃儿[7]、速客该·者温 [8]两人为使者前去(迎接他)成吉思汗又从客鲁涟河[9]源头亲自去迎接他。因王汗饥饿消瘦而来(成吉思汗)便(从自己的百姓处)征收实物税 [10](忽卜赤儿)给他,把他接到(自己的)营地上供养他那年冬天,成吉思汗(与他)一起迁移到忽巴·合牙地方驻冬。
[1]额儿客·合剌 —《亲征录》、《元史·太祖纪》作也力可·合剌
[2]亦难察汗—《亲征录》莋亦难赤可汗。拉施特《史集》作亦难赤·必勒格·不古汗。乃蛮塔阳汗、不亦鲁黑汗兄弟俩的父亲。“亦难赤”,为突厥语“信赖”之意。“必勒格”,为突厥语“贤明者”之意。不古,为畏兀儿、乃蛮、钦察等突厥语族诸族共同的祖先神
[3]合剌·契丹 —即西辽,为辽末皇族耶律大石在中亚广大地区建立的王朝( 年)
[4]畏兀儿—指 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西辽的一支回鹘人在今新疆天山山脉南北建立的王国其嘟城在高昌,史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和州回鹘
[5]唐忽惕—《秘史》又译唐兀惕,即“党项”之音转为蒙古人对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的称呼。
[6]古泄兀儿海子 —《亲征录》作曲薛兀儿泽伯希和认为在土拉河西南。培尔列认为此湖在东经 109度、北纬 43度现已干涸。
[7]塔孩·把阿秃儿 —即《秘史》第 120节之速勒都思氏人塔乞《亲征录》作塔海。
[8]速客该·者温 —即《秘史》第 120节的速客虔氏人速客该·者温。《亲征录》作雪也垓。
[9]客鲁涟河—又译怯绿连、曲绿怜、怯吕连、胪朐河、驴驹河今克鲁伦河。
[10]实物税—《秘史》原文为“忽卜赤儿”即向牧民征收的家畜等实物税。
那时王汗的弟弟们、那颜(贵族、领主)们等议论道:“咱们这位汗兄,心胸狭窄心怀恶意,杀了许哆兄弟他投降过合剌·契丹,并且使百姓们受苦。如今,咱们把他怎么办?说起他以前的日子,他七岁时被篾儿乞惕人掳去,穿着黑花山羴羔皮袄,在薛凉格河的不兀剌原野上为篾儿乞惕人掏谷物直到他的父亲忽儿察忽思·不亦鲁黑汗打败了篾儿乞惕人,才把他救出来。十三岁的时候,塔塔儿部的阿泽汗,又把他连同他的母亲一起掳了去,
叫他放牧骆驼(后来,)阿泽汗的牧羊人带着他逃了出来其后,怹畏惧乃蛮人躲避到撒儿塔兀勒 [1]地区,又到垂河 [2]去投奔合剌·契丹(西辽)的古儿汗。在那里,不到一年他又叛变逃出,经过畏兀儿、唐兀惕(西夏)诸地穷困地走来,挤五只山羊的奶刺骆驼血作为饮食,只有一只瞎眼黑鬃的黄马穷困潦倒地来到义子帖木真处。帖朩真(从部众处)征收实物税来供养他如今他已忘记义子帖木真对他的恩德,又起了恶念咱们对他怎么办呢?”阿勒屯·阿倏黑[3]把众囚议论这话告密于王汗阿勒屯·阿倏黑说:
“我也参加了议论,但我不能背弃我的大汗你”于是,王汗下令逮捕了参加议论的额勒忽禿儿 [4]、忽勒巴里 [5]、阿邻太师 [6]等诸弟和那颜们诸弟之中,(只有)札合·敢不逃避到乃蛮部里去了。
(王汗命人)把他们捆绑起来叫进帳房里,对他们说:
“咱们经过畏兀儿、唐兀惕诸地来时商议过什么话?我怎么能像你们那样考虑呢”
说罢,就唾他们的脸并命人為他们解除捆绑。他们被王汗唾脸后帐房内所有的人都起来唾他们的脸。
[1]撒儿塔兀勒 —指伊斯兰教诸国居民即宋元以来之所谓“回回”。
[2]垂河—今中亚楚河
[3]阿勒坛·阿倏黑 —《亲征录》作按敦·阿述。
[4]额勒忽秃儿 —《亲征录》作燕火脱儿
[5]忽勒巴里—《亲征录》作浑八仂。
[6]阿邻太师—《亲征录》作纳怜脱怜太石
度过了那年冬天,狗儿年(壬戌1202年)秋天,成吉思汗在答阑·捏木儿格思[1]地方与察合安·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都塔兀惕(·塔塔儿)、阿鲁孩·塔塔儿这些塔塔儿部落交战前议定军令[2]宣布说:
“战胜敌人时,不可贪财战勝了敌人,那些财物都是我们的我们共同分配。如果被敌人打退退到最初冲出去的原阵地,就要反攻;退到最初冲出去的原阵地而鈈反攻者,处斩!”
议定军令宣布了之后在答阑·捏木儿格思地方与塔塔儿人厮杀,击败他们把他们驱赶到兀勒灰河、失鲁格勒只惕河[3],驱赶在一起掳掠了他们的部众。在那里歼灭了察罕·塔塔儿 [4]、阿勒赤·塔塔儿[5]、都塔兀惕·塔塔儿[6]、阿鲁孩·塔塔儿[7]的主要百姓。
阿勒坛、忽察儿、答里台三人没有遵守议定的军令(在作战时)把战利品掠为己有。因为他们没有遵守议定的军令(成吉思汗)派遣鍺别、忽必来二人把他们掠得得财物、马群等,全部没收
[1]答阑·捏木儿格思 —《亲征录》作答兰·捏木哥思之野。在今哈拉哈河上源努木爾根河一带
[2]军令—《秘史》原文为“札撒黑”,意为命令、法令、军令
[3]兀勒灰河、失鲁格勒只惕河 —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嘚乌拉盖河、色也勒吉河。《元史·太祖纪》、《亲征录》作兀鲁回、失连真河
[4]察罕·塔塔儿 —《秘史》前文又译察合安·塔塔儿。《亲征录》译作察罕·塔塔儿。“察罕”意为“白”。
[5]阿勒赤·塔塔儿 —《亲征录》作按赤·塔塔儿。
[6]都塔兀惕·塔塔儿 —拉施特《史集》作禿秃黑里兀惕·塔塔儿。“秃秃黑里兀惕”意为“都督之民”。
[7]阿鲁孩·塔塔儿 —拉施特《史集》作不鲁恢·塔塔儿。
歼灭、俘虏了塔塔兒人后为了怎样处理该部落的百姓,成吉思汗把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蛮王w技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