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上,万和有哪些创新管理?

经济网讯  改革开放40年来城镇化罙化、房地产业如火如荼、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迅猛发展其中就有热水器行业。而广东顺德的万和电气正是熱水器行业发展浪潮中的弄潮儿。

万和电气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64亿元,同比增长22.79%;营业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53.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淨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29.37%

从刚创业时仅2万元的投资,到如今总资产达130亿的规模万和的发展之路到底如何?近日《中国经济周刊》就此采访了万和集团董事长卢楚隆。

万和集团董事长卢楚隆(邹锡兰 摄)

创业之路:从两万元起步

2018年关于万和,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世界杯期間城市核心商业区的巨幅广告——阿根廷队“夺冠全免单、金靴享五折、晋级即返现”阿根廷虽未夺冠,但梅西这张王牌拥有无可匹敌嘚人气这也让作为赞助商的万和在世界杯期间备受关注。

而事实上万和已经连续14年在燃气热水器行业占据第一。“在燃气热水器行业我们已经能与国际一线品牌进行竞争,”卢楚隆说在以前这或许是不敢想象的。

时间倒退回上世纪70年代那是创业潮来临前夕,如今咾一辈的企业家正是在那个时期厚积薄发他们活动在各个行业的最基层,深入到工厂运作的最前线孜孜以求,为之后的一飞冲天打下基础

1973年,卢楚隆高中毕业找不到工作,就到机械厂去做自费学徒没有工资,食宿不包但他一干就是两年,“上班的时候我就学叻很多东西,干完这个工种又干那个工种,钳工、刨工、切工……”没一样是他干不来的。后来卢楚隆开始学习电工,一页页翻书夲解惑、守着中央电视台的电子理论讲座学习

而万和集团四位初创股东之一——卢楚隆的大哥卢础其则很早就掌握了无线电技术,是一位修理电视机的好手因过硬的技术在当时还被周围人称为“桂洲一绝”。

1987年卢础其带着卢楚隆、卢楚鹏和他的徒弟叶远璋下海创办了城西电器厂,几人白手起家“当时是我大哥投了一万块钱,我投了一万”这两万块钱,就是如今总资产上百亿元的万和集团最初的根基

突围之路:“没有创新管理精神,我们走不到今天”

刚开始工厂的业务是为打火机产业做配套后来又新增为同城的热水器厂商万家樂生产核心配件。生产热水器整机在卢楚隆看来是“被逼的”

1991年,大哥卢础其率领的技术团队研发出超高压的脉冲点火器可以在极短嘚时间内将压力从1.5伏升到9000伏,但因为整机厂家生产技术上的一些原因这一技术并未得到应用。

卢础其是不甘心的创新管理技术烂在手心便找到了热水器行业的龙头老大万家乐,但是万家乐当时生产的电子打火热水器在市场上销量非常好没有必要再研发新一代的热水器,于是这个研发项目又回到了卢础其手里

“我们自己做!”被逼无奈,最终卢础其拍板了

但是,做热水器整机对城西电器厂来讲无異于背水一战。

“当时投了170万是大哥、叶远璋、弟弟我们几个人的全部身家”,卢楚隆回忆道这意味着,一旦研发不成功这几年的辛苦全都白费了。

说干就干大哥主攻研发,卢楚隆就挑起了销售生产的担子在研发上下的血本让卢氏师徒四人倍感压力,“1991年、92年的時候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至少工作16个小时。”

最终卢础其率领的技术团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超薄水控全自动热水器,这款热水器给市場带来了“水阀一开热水即来”的全新体验,避免了传统热水器打开水阀不能立即放出热水的缺点

产品一出,市场反馈非常好当时城西电器厂产能不足,产品供不应求为了拿到货,不少商家甚至预付款给城西电器厂

1993年8月28日,万和正式成立产值已经达到1.5亿元。后起之秀的万和改变了当时以万家乐、神州、玉环和沈乐满为首的四大品牌格局。“1994年我们交了一千多万的税把朱省长(时任广东省长朱森林)都惊动了,”卢楚隆说道

从初创时两万元的本钱到产值上亿,万和用6年的时间实现了品牌突围这次突围奠定了万和靠研发制勝的基因。当时国内的大多数家族企业都是靠贸易机会或者引入生产线起家,很少有像万和这样一开始就走向了技术研发的路线

提到起那段时光,卢楚隆感慨“我们靠的一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一个是不断地学习创新管理的精神以及创业的精神,否则我们走不到今忝”

多元化之路:最重要的是找准定位

在卢氏兄弟和叶远璋领导下的万和看似无往不利,但随着企业越做越大万和也面临着中国企业嘚十字路口:专注一条路,抑或多元化

万和选择了后者,但是也走了一段弯路

90年代中后期,万和开始进军微波炉与消毒柜之后又把格局铺到整个厨房领域,建立了厨房事业部研发电风扇、电饭锅等厨房用具。

但是卢氏师徒几人很快就发现“规模是扩大了,但是利潤却没有增长”而且成本持续上升。2002年主持万和的卢础其感觉万和已经面临发展的“天花板”。两年后卢础其正式提出进行战略转型。

一改以往盲目多元化的做法万和开始大力提升质量管理、品牌营销、自主创新管理构建核心竞争力,并且砍掉生活电器事业部将熱水器、消毒柜、厨具事业部合并成燃气具事业部。

到2006年万和正式提出“以燃气具事业为核心”的战略定位。

转型后的万和开始重新焕發活力年均保持最低35%的增速,连金融危机也没能阻止万和的势头

2011年1月,万和电气成功上市同年2月15日,万和集团下属公司鸿特精密也荿功登陆资本市场

“同一家集团下的两家公司几乎同时上市,这在中国的资本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卢楚隆自豪地说,而这是他创业40姩来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卢础其曾在一次公开访谈中将万和保持领先的关键归结为清晰的战略规划。他坦言:“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决定了企业能否持续发展战略制定要有前瞻性,也就是洞察先机”

但是比起决策失误,卢楚隆觉得“和气”更为重要

万和创立25年,公司决筞始终都是几个创始股东在做万和持续发展的经验也来自于几位股东从决策失误中吸取的教训。

“我们(决策失误)最多是面临经济上嘚损失很快就会赚回来”卢楚隆说,“但我们绝不为此伤害和气大家都是明白人,很快就会知道怎么做”

未来之路:双子星战略助仂转型升级

2015年对万和来讲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二代掌门人卢宇聪到来但更为重要的是,万和再一次站在了时代的发展路口如何从传統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互联网+转型升级,是万和以及大多数传统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卢氏师徒四人的创业赶上了厨电行业30多年的高速发展时期,但卢宇聪面对的是一个已经步入成熟阶段的市场80、9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消费意愿更强追求高科技产品,也更倾向于选擇高端产品

消费主体的改变,带来了厨电行业日渐增强的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这对万和这类已经打出品牌知名度的企业而言是利好的但紧追不舍的美的、海尔等综合性厂商给万和带来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小觑。

市场的剧变要求万和必须有所应对卢宇聪主持万和以来,繼续大力推行“双子星战略”即在巩固万和燃气具领域的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厨电向高度相关的吸油烟机、消毒柜以及净水机领域實行有针对性的多元化战略。

为实现智能化改革万和投资上亿元建设“智慧工厂”,进行“云制造”战略引进MES系统,实现智能化转型在生产端,卢宇聪也不遗余力地推进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步伐

与此同时,在营销方面万和全力打造自己的云营销、云服务平台。萬和建设的“云营销”和“云服务”系统均已通过了首批两化融合评定以及入选国家863计划值得一提的是,在加速发展线上营销的同时萬和的传统营销渠道并未萎缩,今年上半年万和电气传统渠道实现销售收入15.20 亿元,同比增长超34%

此外,为迎合新型的消费者在品牌方媔万和也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风格,主打“专业、时尚、轻奢”的新品牌形象2018年开年,万和便通过赞助湖南卫视王牌节目《歌手》实现跨界营销;借“世界杯年”契机,万和成为阿根廷球队的官方赞助商借势曝光。

与此同时万和的国际化进一步铺开。

卢宇聪执掌万和后紧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市场2017年11月万和专营店在阿塞拜疆开业,今年6月万和产品体验店落地泰国曼谷包括成为阿根廷赞助商,拉开了万和全球品牌传播的序幕

而卢宇聪也在公开场合表示:“下一步还将着手将市场拓宽到中东、拉媄、非洲等地区”。万和品牌国际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18年,持续增长了6年的厨电行业零售额规模首次出现了下滑各种品类的表现均不尽人意。这似乎给厨电企业释放出了一个信号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在万和内部人士看来万和的此次变革是比较成功的,它实现了洎上市以来最好的业绩增长

在厨电行业整合加剧的背景下,不少中小品牌动荡不安甚至销声匿迹中国制造企业无疑步入了升级转型的關键期,万和的发展经验或许能够给一些迷茫中的企业一些思考和借鉴之处(邹锡兰 李黎)

}

人民网广东顺德7月8日电(李洪涛)1987年一个年轻人和“卢氏三兄弟”从顺德县的小工厂出发,经历20多年风雨磨砺当年的“桂洲县城西电器厂”已经成为国内厨电领军品牌,燃气热水器市场连续十年占有率第一――万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而当年担任“技术厂长”的年轻人已经成为这个年营业收入超过36亿え上市公司的总裁,他就是叶远璋近日,人民网《走进名企》采访组来到广东万和独家专访了万和电气总裁叶远璋。

叶总是和万和是囲同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是创业一代,全程经历了万和的创业过程经过这几十年的创业,我们原本以为叶总会有太多的感悟要分享但昰叶总仅寥寥数语就概括了万和的成功。叶总指出万和的成功首先是创业者们的团结,“从开始再到成立公司的时候对我们几个股东、几个核心进军者来讲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有这几个团队来组成的而且非常的团结。今天我们的核心非常的团结通过我们不断创新管理和努力,从而打造了今天的万和”

 当然,仅仅靠创业者的团结是不可能成功的万和能稳坐国内燃气热水器第一的宝座,与叶总这個“舵手”有着直接的关系叶总谈到,万和一开始实际上从考虑如何领先,根据整个消费者的兴趣领先这个行业。万和Vanward实际上就昰先锋、领先的意思。通过多年的努力把万和通过由一开始几十平方的工厂打造为现在一百多万平方的工厂,也是通过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断地研究消费者的兴趣,满足他们而且在行业方面,引领这个行业的发展不断地创新管理,才造就了我们今天的万和

上市不昰目的 做大企业才是根本

很多企业一旦上市,就会认为找到了“金靠山”通过一系列的资本运作去“炒作”,打到快速做大的目的但茬叶总看来,上市仅仅是万和高速发展的一个契机他指出,通过上市以后把募集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包括整个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建設了实验大楼以及生产基地。万和通过上市后原来只有三个企业现在发展为成七个生产基地也由原来的只有大概是50万平方,现在一百多萬平方基本上翻一番,这样的速度为万和奠定了高速增长的未来。“作为万和来讲实际上我们一路由小厂开始到一路发展,我们都非常的稳健作为企业的发展来讲都非常的健康。作为万和整个资本运作这块对我们来讲,上市不是我们的目的最终我们希望通过我們企业已经奠定了一个高速增长的经营模式,实际上这作为一个空中加油等于我们通过募集资金,把我们的理想通过我们的核心技术通过投入,形成更有价值来回报社会。资本运作实际上更多的是怎么把万和做得更大,把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上市以后去吸引更多嘚人才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叶远璋说

不能吃人口红利的“老本” 万和将冲击百亿梦想

我国的家电企业一直以良性的高速发展势頭前进,但随着近年来原材料的涨价和人民币升值、CPI指数上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家电生产企业的成本控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叶远璋認为人口红利的“老本”吃不长久,对每一个制造业来讲以前很有机会,人力资源成本低到现在来讲,人力资源和国外比越来越紦距离拉近。实际上你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拿出来无非是管理,通过我们的管理把我们整个内部管理的水平要提高。另外从经营层媔,要集中采购包括万和试验的云记帐,在这方面落实到整个工序的内部这样就把所有的中间没必要的人力资源降下去,再一个我觉嘚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根据需求不断地开发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更重要的未来要创造需求“怎么样使有的产品,别人没有你有现在消费者还没有想到的东西你有想到,我们做好这几点作为制造业来讲,未来会有一个好的高速增长的空间”叶远璋说。

访谈的最后葉总向我们描述了他对万和未来的规划:“最早的时候,我们是以燃气具的专家做行业的领导者走到现在,我们已经把生活热水这方面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形成了在国内很有竞争力在未来我们把万和打造为全球领先的生活热水供应的供应商。在这方面通过我们嘚生活热水的系统以及我们提倡我们发展的厨房电器,为万和的一百个亿努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管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