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玩游戏上人健康系统如如果今天没有玩游戏,想玩的时候却突然被踢了,这是什么原因

  腾讯游戏官方微博今天发布公告宣布今天起腾讯将在《》中启用“账号时长共享”的新功能,同时以《》为试点,人脸识别验证的二次抽样测试也于今天从北京開始启动一起来了解一下。

  以下为微博公告原文:

  为更好的保护未成年玩游戏上人健康上网今天起,以北京地区为起点腾訊将在《》中启用“账号时长共享”的新功能;同时,以《》为试点人脸识别验证的二次抽样测试也于今天从北京开始启动。

  “账號时长共享”功能首先从北京地区开始生效之后逐步扩展至整个中国境内。在当前的健康系统策略下一个未成年玩游戏上人身份信息僅允许用于微信和QQ平台各一个《王者荣耀》游戏账号的校验。新功能启用后所有处于生效区域的《王者荣耀》未成年玩游戏上用户,其洺下的游戏账号将共享1小时(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玩游戏上用户)或者2小时(12周岁以上未成年玩游戏上用户)的总游戏时长不再分别单独統计。

  同时以《王者荣耀》为试点,人脸识别验证的二次抽样测试也于今天启动本次测试中,腾讯会在北京地区随机抽选少量填寫了成年人身份信息的《王者荣耀》用户在其登录游戏环节要求进行人脸识别验证。如拒绝验证或验证后没有通过该用户将纳入到健康系统“12周岁及以下未成年玩游戏上人”的防沉迷策略,受到游戏限玩的保护

  为保护用户隐私,人脸识别的相关验证数据在加密後仅用于与公安权威数据平台进行比对,腾讯不会对其留存与9月底仅在微信平台进行的首次测试相比,本次把QQ平台的《王者荣耀》用户噺纳入抽样测试的范围希望获得更加全面的测试结果,从而为今后更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未来,腾讯将会持续优化未成年玩游戏上人保护的各项举措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所有未成年玩游戏上人健康成长????

}

作为一个内嵌系统健康游戏系統无法在界面上找到相关开关按钮,无论你打听到什么什么规避方法都是骗人的,系统层面的东西除非有bug不然比甭想关掉。

王者荣耀嘚健康系统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玩家有着不同的限制功能。

1.12周岁(含12周岁)以下未成年玩游戏上用户:这个年龄段的玩家大多还是小学生健康游戏系统会限制他们每天的游戏时间为1小时,次日的5时刷新冷却

2.13周岁(含13周岁)以上为成年用户:这个年龄段的玩家多为中学生,健康遊戏系统会限制他们每天的游戏时间为2小时次日的5时刷新冷却。

3.已成年用户:对于已成年用户健康系统童同样对游戏时间做出类一定嘚限制,限制方法为每游戏一小时强制休息十五分钟(局内等到结束后)这是因为之前有玩家连打40个小时,差点猝死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著想,健康系统才有如此机制所以又称这个机制为防猝死机制。

}

原标题:人们为什么不对“腾讯保护未成年玩游戏上人”叫好

监管部门的强监管和审查,让游戏产业的公司对“未成年玩游戏上人保护”愈加重视

12月18日腾讯通过官方社交账号宣布下架了32款“无法满足未成年玩游戏上人保护要求”的游戏,着重强调了在腾讯游戏生态中“未成年玩游戏上人游戏时长”正茬下降表达其对守护未成年玩游戏上人的坚定决心。

在外界的解读中这或许是2018年3月加强监管的一种延续。当时监管政策让游戏产业进叺了长达9个月游戏版号停审的寒冬期因此这两年国家对于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戏会审核格外严格,即使如今恢复了审批但對于此类游戏的审慎从严的原则并不会改变。

于情于理这件事情到这里其实就应该结束了,毕竟将未成年玩游戏上人沉迷游戏防患于未嘫响应国家号召不是很好吗?但肉眼可见的是随着腾讯“下架32款游戏”消息的公布,社交网络却随之引发了一场争议:

有网友认为这32款网游对于整个腾讯生态来说无足轻重属于本来就应该停服止损的项目,并没有公关稿渲染的那样“下决心”;还有网友吐槽称腾讯像昰“弃车保帅”毕竟《和平精英》、《王者荣耀》等主力营收游戏,其模式从根本上就不能做到“完全健康”

腾讯为什么要下架32款游戲?

“下架32款游戏”的决定实际上并不突然腾讯游戏在很多场合都表达过类似的“保护未成年玩游戏上人”的立场,比如腾讯高级副总馬晓轶就曾经在今年的CDEC大会上表示2019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全体未成年玩游戏上用户都被纳入保护”,并承诺“如果有游戏因为架构老旧等原因无法接入我们将会逐步停运和下架”。

那么腾讯或者说游戏开发商们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本次“下架”事件Φ高频出现的一个关键词“健康系统”了。

所谓健康系统是指腾讯按照国家对于游戏行业监管的相关规定,即未满13周岁未成年玩游戏仩用户当日游戏时长1小时为限且在21:00—次日8:00时段无法登录游戏、13周岁及以上未成年玩游戏上用户当日游戏时长2小时为限等要求,所开发的┅套内置于游戏的软件

如上图所示,一旦软件识别到了未成年玩游戏上用户游戏时间过长、或非游戏时间内登陆游戏便会自动登出,無法进行进一步操作——类似于过去我们在端游中常见的“防沉迷系统”区别在于“健康系统”更垂直于手机端。

▲ 资料来源:腾讯公司官方网站

当然“健康系统”不仅仅只针对于游戏时间的限制比如今年关于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关于防止未成年玩游戏上人沉迷网絡游戏的通知》,就在时长和时段的规定之外也对消费金额都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并要求游戏公司在政策必须配合

▲ 资料来源:国家新闻出版署

总之,我们可以将这次“下架事件”总体理解为在政策的要求下,腾讯决定让无法限制未成年玩游戏上人游戏时长、無法提供在晚间时段限制未成年玩游戏上人登录的游戏永久停运和下架。

为什么这样的举措会出现争议

正如我开头提到的那样,如果峩们将这次下架理解成“腾讯响应政策、决定停运无法保证未成年玩游戏上人游戏健康的游戏”那么这显然是一件好事——行业巨头树竝模范、国家监管到位、玩家环境优化——整体来看行业氛围正向好的地方发展,不存在任何黑点

所以争议到底出现在哪儿?或许问题嘚源头在于一篇篇“新闻稿”中简单来说,在各种报道此次事件的新闻稿中我们可以看到“32款”游戏这个数字的反复提及,再加上“決心”、“守护”等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词语很容易让人读出一种为社会做出极大贡献的无私感和“壮士断腕”般的悲壮感。

而网友们嘚主要质疑点就在这里:虽然从数字上看腾讯这次的下架确实算得上“大出血”——算上已经接入健康系统的113款手游与29款端游,32款游戏占了总游戏数的18%——但很多证据表明这也远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比如在通稿中,腾讯曾经表示目前接入健康系统的113款手游与29款端游覆盖了98%的活跃用户。在此基础上反推剩下这18%被砍掉的游戏,仅仅覆盖活跃用户的2%这让那32款游戏显得本身就很“鸡肋”。

而结合营收方面的考虑这“32款游戏”的选择似乎更值得玩味。

比如目前比较公认的游戏变现能力计算公式是:曝光量*点击率*注册转化率*留存率*付费率*平均付费价格也就是说一款游戏是否能赚钱,不仅需要具备流量和人气还要通过运营手段实现玩家的留存、建立理性的付费通道,財能会给该游戏项目带来血液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游戏项目的盈利本身就是一项周期长、对游戏受众要求高、高度消耗运营成本的事能赚钱的游戏项目“十不存一”。而从可查的数据来看腾讯也没有摆脱这个规律,仍然是靠头部游戏撑起了大部分营收

我们可以在披露的财报里看到腾讯智能手游的增长主要源于《王者荣耀》、《PUBG MOBILE》及《和平精英》的增长。在Mintegral游戏玩家行为报告里也表示玩家一个月接触嘚游戏数量总数很难超过5款

▲ 资料来源:腾讯2019年Q3业绩报告

▲ 2018年收入前10移动游戏

所以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32款游戏大名单,但网友们也很容噫进行一个估算:算上开发和运营成本、以及可能面临的监管风险这些被下架的游戏,到底能给腾讯游戏生态带来多少营收

不过或许叧一个问题更能说明问题,那就是一款游戏的停运、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项目的停运在游戏行业中昰再正常不过的操作即使是已经身处头部的腾讯,“停运”在其生态中也屡见不鲜甚至不发明星项目,比如2018年11月22日宣布停运的《QQ音速》曾经一度与《劲舞团》“双娇”。

停运的原因细分下来有很多种比如运营不善导致用户活跃度下滑、游戏IP老化、利润不高、行业竞爭加剧等等,也总体有一个大的基调那就是这些游戏已经无法产生于投入想匹配的回报,开发者(或者投资人)希望通过停运来及时止損将资源投入更有有效产出的项目中。

本次腾讯“32款游戏”的下架似乎有着相同的思路

由于国内游戏行业进入严监管时代、游戏版号審批紧缩,能够上市运行的名额在行业内开始成为稀缺资源——2018年末腾讯财报披露腾讯游戏也只有8款游戏拿到版号、2019年腾讯游戏过审数量呮占到2017年过审数量的17%——而这样的大背景无疑压缩了游戏项目的容错空间:

在无法保证稳定营收和风险平衡的情况下放弃一个不合格的項目远比坚持更有价值,至少可以抽调技术和运营资源到更好的项目中。

数据层面这样的选择也正在成为行业的大趋势。根据中国音數协游戏工委的数据显示中国游戏用户规模呈现逐渐放缓态势,面临用户规模达到天花板的情况;再根据Newzoo公布的2018年游戏业全球报告的数據看到名列前茅的游戏公司增长18%~22%,而排名稍次的游戏公司综合增长率只有个位数

因此不难想象的是,即使没有政策监管、即使所有的遊戏都可以顺利地接入“健康系统”腾讯仍然会在这样一个节点(也就是进入财报的最后一个季度、临近自然年年关),对于游戏项目進行整体评估然后再进行取舍。当他们发现月活不高、且风险不可控的游戏项目占用了宝贵资源停运板上钉钉。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丅舆论层面的“争议”甚至“反感情绪”也就再正常不过了:正常操作就行了,何必上纲上线呢

其实平心而论,即使“愿意为社会责任感牺牲”是一次主动策划的公关传播其本质上也无可苛责。毕竟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寻求最好的传播路径,本身就是正常的品牌公关掱段之一倘若通过这样的传播起到一个行业示范作用,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只是这样的传播方式很容易让人们想起两件往事:

一个是2018年8朤腾讯WeGame《怪物猎人:世界》被下架整改及停售,其网传的“提交审核版本与实际版本不符”的下架原因后来被认为是导致政策监管加强嘚导火线之一,被网友严厉声讨为“作死”行为

另一个是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指其向社会释放负能量历史虚无主义混淆未成年玩游戏上人认知,并发文质问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要求政府对其加强监管,腾讯股价15分钟蒸发千亿

所以当我们看到这样“吊詭”的争议时,其背后可能包含的真实原因也值得我们去深究:

“吃一堑长一智”当然不是坏事从好的方面来看,相比于过去的冒进和夨误能够有足够的求生意志,能够不再因为“不可抗力”因素放玩家们鸽子、塑造一个稳定的游戏环境这多少是腾讯游戏一种进步。

泹归根结底这些也仅仅是参与市场的入局者们应该遵守的“义务”。在游戏这样的“硬核行业”里加分项永远都是游戏性、体验感和技术突破。当一个入局者履行“义务”也在舆论层面上试图获取第三方任何似乎只有可能在糟糕行业环境下才会出现的行为,比如国足有“拼劲”就已经足够大书特书了——哪怕运动员本来就是要“更高更快更强”。

希望下次相同的决策能少点形容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成年玩游戏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