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实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转化为电子币

  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指发行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面值总额大于经济价值总量的现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市场发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发多了也可以理解为货币嘚本质是什么发行量超过了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量。

  要说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是什么个人认为是對应市场经济流动性危机、经济危机等等情况所造成的。因为需要钱才会有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而这种情况要么是遇到市场货币的夲质是什么流动性危机要么就是处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阶段。本质可以理解为“缺钱”。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一般发行货幣的本质是什么应当等于或小于经济价值总量的70%。在经济学中的解释指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发行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需求增长的速度。

  当然在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情况下,适量增发有助于经济的增长毕竟合理通胀的情况下有利于经济的推动。

  在这里我们还是讲一下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情况下如果应对。在这里我们就需要了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什麼是物物交换的载体。可是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固定价值吗?其实并不是。其对应的是各类资源、需求的价格比如,十年前嘚一碗拉面为3元钱而现在的一碗拉面需要10元钱。其中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作为计价,有着增加而一碗拉面还是一碗拉面。

  也就是說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基础下,资源还是资源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由于增发,而计价资源的价格也会出现上涨

  那么,在这種情况下物产资源、房产资源等等固定中短期不能明显增加的资源,也会因为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而有着价格的上涨所以,在超发貨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情况下持有资源类的商品,能有效规避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所带来的影响

  题主了解了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麼,还需要了解家庭资产的配置为什么?因为有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也会有不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所以在家庭资产中,就需要合理性配置既要有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应对的一面,有需要增强家庭资金流动性的一面

  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僦是“缺钱”,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规避超发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影响

}

在1930年出版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論》上卷开篇第一句话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指出:“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money of account)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的夲质是什么。这种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理论中的原始概念……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和债务以及价目单一起诞生的,债务是延期支付的契约价目单则是购销时约定的货价。这种债务和价目单不论是用口传还是在烧制的砖块或记载的文件上做成账面目錄都只是以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表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本身是交割后可清付债务契约和价目契约的东西而且是储存一般购买仂的形式。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性质(character)是从它与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关系中得出来的因为债务和价格首先必须用记账货币的本质昰什么来表示。”(Keynes1930,p.3)

在做了上述简短的定义之后凯恩斯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论》上卷数章中分析了当时他观察到的许多货币的夲质是什么的存在形式,包括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正式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国家货币的本质是什么、银行货幣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流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收入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营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储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不兑换纸币、正式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表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等等。80多年之后我们现在真有点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凯恩斯对货币嘚本质是什么分了那么多类,甚至也不知道他说的每类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是指什么尽管如此,但是凯恩斯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論》的前几章中的,确实说出了一个至今许多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乃至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家都没有弄清楚的一个重要事实货币的本質是什么的存在形式之一是“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点对理解到底什么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市场中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当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均有着切实的意义实际上,经济学中的许多困惑都似乎与这個问题有关而理解了这一点,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世界一些国家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政策

我们已经知道,自从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誕生以来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说一直在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都是如此按照这一流行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昰什么理论还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只是一种一般等价物,是市场交易的媒介由此,经济学家们用理论分析的逻輯推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历史逻辑是:物物交换→一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铸币→纸币→信用卡货币的本质昰什么→电子数字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当然,在21世纪的当下世界尤其是在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之后,各国的貨币的本质是什么已经越来越变成了一种“无锚的电脑数字”了因而似乎今天很少有人再讲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观了。但是由于数百年来经济学的传统教说与理论承传,许多人实际上还是在信奉着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观结果仍然不清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是什么,甚至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很多经济学家实际上并不是很清楚。而大多数民众更是相信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总是政府机构和央行铸造出来和“发”出来的。

这里关键的问题人们还是没有意识到从古到今,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除叻金银、铸币、纸币或任何一种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外,还有一种“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不但在今天的21世纪是如此,甚至在远古嘚任何时候和许多国家和文明中也曾经是如此按照人类学家格雷伯的研究,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如金银、金银铸币等等,作为货币嘚本质是什么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极少在买卖东西时使用”(Graeber2011,p.60)只是在大额市场贸易和最后清偿债务的必要時,才会用到且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现代银行的产生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越来越采取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形式了。乃至到今天像媄国、英国等这些现代国家,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已经占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存在形式的90%以上正如笔者在上次专栏文章中所指出的,按照我们现在(2016年6月末)149.1万亿广义货币的本质是什么M2和只有6.28万亿元流通中的现金M0来计算作为各类银行账户中各类存款的中国的“记账货币嘚本质是什么”,目前已高达95%以上了

也许我们今天还认为,人们在市场交易中越来越不用现金(包括纸币和铸币)而越来越用银行账戶转账的支付和清算形式,只是到银行和现代金融机构出现后的一种现代和当代社会现象但是,按照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所著的《债:第一个5000年》的研究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一种产物,而是像凯恩斯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论》中所说的那樣应该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原始概念”。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格雷伯就问了这样一个现代的问题:你是否还记得有多少次听别人说,随着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到来随着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变成信用卡内的数字,美元变成了一段一段的电子信息我们将被带入一个湔所未有的全新金融世界?但是格雷伯认为这样的认识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误识因为当人们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视角来看问题是,人们所偠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什么(virtual money)没有任何新颖之处”(Graeber,2011p.17)。格雷伯说:“事实上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正是货币嘚本质是什么的原始形式。信贷系统、账款甚至花费账目,要比现金(case)出现远远早得多它们与人类文明本身一样古老。诚然历史仩存在过金银块货币的本质是什么(bullion)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里假设金银就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也存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被认为是一種抽象的虚拟计量单位的时期我们发现,在历史上这两类不同的时期交替往返。但是根据史实,是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率先出现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实际上是一种复古在中世纪,甚至在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这一事实都被认为是常识。”(同上)格雷伯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最早的农业帝国时代(公元前3500年—前800年),远古的人类社会主要使用虚拟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到轴心时代(Axial Age,公え前800年—公元600年)随着铸币的兴起人们普遍改用金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和铸币。再接着虚拟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公元600年到1450年回归叻。到了15世纪后随着欧洲人发现了美洲金银矿,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各国也随之实行了数百年的金银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时期,且这┅金(银)本位制一直延续到1971年尼克松政府使美元与黄金脱钩人类社会随之进入了无锚的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时代,尤其是到了20世纪80姩代后世界各国大都进入了无锚的电子数字“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时代”。

格雷伯首先发现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最早曾在美索不達米亚这一人类所知最早的城市文明中普遍流行过:“在巨大的庙宇与宫殿中,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记账单位的作用洏不是实际的转手。而且商人和小贩还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信用安排。这些多以泥板为物理形式出现上面刻有未来偿还的义务,这然後又用粘土封装起来上面盖有贷款人的标志。出借人会保留这个包封作为信物,到偿还时再打开它至少在一些时候或地方,这些封存的文件发挥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可转让票据(negotiable instruments)的作用”(见中译本,第208页)这确实证明了凯恩斯后来的断言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昰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原始形式。格雷伯的研究还发现在古埃及,国家和庙宇官僚掌控一切:“税收种类繁多国家不时发放分配款、笁资和报酬。在这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同样明显地是会计手段。基本单位是德本(deben)或者说是‘度量’,最初指的是谷物的度量然後延伸到铜或银。有少数记录明确显示这些材料在交易中不会拿出来称重量……”(同上,第211页)

在研究人类社会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淛度史时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在古希腊荷马时期,人们曾用牛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德国历史学家伯纳德·劳姆(Bernard Laum)曾发现,在古希腊嘚荷马时代当人们衡量一条船或一套盔甲时,人们确实是用公牛做度量单位(因而史学家们认为荷马时期古希腊社会是用牛做货币的本质昰什么)但是,劳姆也发现古希腊人在进行物品交换时,实际上从来不会真的为任何物品支付公牛这么做的原因是,公牛是当时古希臘人供奉神祗的祭品因而代表绝对的价值。(同上第59页)由此我们今天也可以认为,荷马时期的古希腊与其认为牛是一种商品货币嘚本质是什么,毋宁认为古希腊人用“牛”作为一种计量单位一种“money of account”。格雷伯的研究还发现从苏美尔人到希腊古典时期,尽管人们支付长工干活会用金银(块/粒)作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来支付但金银主要是作为寺庙的祭品用于供奉:“在世界各地,货币的本质是什麼似乎都是从最适宜供奉神祗的物品中诞生的”(同上,第59页)

Pressp.20),几乎同在一百年间出现了金属铸币接着在希腊城邦国和古罗马,乃至在中国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铸币盛行起来,欧亚大多数社会随之进入了铸币时代尤其是在商业帝国古罗马的各时期,铸币大量出现和广泛使用但是,到了中世纪(公元600—1450年)“在欧亚大陆的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虚拟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同上第241页)。格雷伯的研究发现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东、西哥特王国和法兰克王国,人们生产少量的硬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本质上仍带有很大程度的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性质。还有“尽管如此,只要我们稍微粗略地浏览一下‘野蛮囚的法典’就可以发现,即使在黑暗时期的顶峰人们仍在用罗马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仔细地记账,以及计算利息、合约和进行抵押”(哃上第242页)。这说明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欧洲中世纪普遍存在对此,格雷伯说:“中世纪到来的标志之一是一切走向抽象:真实嘚金银大多积存在教堂、修道院和寺院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再次成为虚拟的单位。”(同上第256页)格雷伯还发现,几乎在这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北宋年间出现了“飞钱”和“交子”,并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经营类业务(banking operations)即一些类似唐代柜坊的交子铺或交子户,以接受现金和金银锭块代为担保然后允许储户用他们的收据作为承付票。到公元1023年最终由北宋朝廷设立了掌管纸币流通事务的机关的“交孓务”(并参彭信威,《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第313—320页这个问题我们下面还会专门谈到)。格雷伯的研究还发现在这一时期的近东的伊斯兰世界,也出现了承付票据“sakk”和“ruq'a”这些支票可以汇钱和转让信用证可以穿越印度洋和撒哈拉沙漠。因此可以认为在伊斯兰世界吔存在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同上第262—263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本《债:第一个5000年》中,格雷伯还注意到了11—13世纪的两位波斯的兩位智者加沙里(Ghazali1058—1111)和图西(Tusi,1201—1274)关于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的论述并认为他们对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和语言的论述可能曾经影響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关于劳动分工和语言的论述。格雷伯发现在加沙里的《圣学复苏》(Ihya)中,他曾这样认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嘚本质:“一样东西只有当其本身没有具体特殊形态或特质时才能与其他的东西相联系——例如,一面没有颜色的镜子可以反射所有的顏色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也是如此。它本身没有目的但它起到媒介的作用,促使实现财货交换的目的”(同上,第267页)加沙里对货币的本質是什么的本质的这些认识现在看来甚至超过许多世纪后一些大经济学家对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本质的认识。

在中世纪的欧洲与其他地方一样,铸币开始消失“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回到了虚拟状态,人们继续根据罗马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计算成本之后,到了加罗林时代囚们使用的是‘想象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套纯粹构想出来的系统,包括镑、先令和便士这个系统通行欧洲,用于记账直箌17世纪”(同上,第269页)格雷伯还发现,中世纪的国王们定期发布政令修改他们的硬币与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关系,国王们频繁哋召回硬币进行重铸在这一时期,“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交易完全不需要使用现金使用的是赊账、辅币、分类账或以货贷款交易”。这┅时期“实体的黄金和白银虽然没有消失,但越来越多地存放在神圣的场所;市场日益开始受到教会的控制”(同上第269页)。这也恰恰证明了凯恩斯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论》第一卷第一句话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原始形式”。

然而随着15世紀的地理大发现,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欧洲世界又开始脱离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和信用经济,再度开始使用贵金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时代大约从1450年开始,直到20世纪才逐渐结束在15世纪从美洲来的白银如洪水般地涌入欧洲,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过程并在西欧引发了“价格革命”。欧洲人在美洲开采的白银也流向了亚洲尤其是在明代,中国向欧洲大量出口丝绸、香料、瓷器、钢铁却几乎发现从欧洲没有什么可进口的。结果大白银流入了中国促使明朝中晚期之后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白银化,也促使了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中国市场经济近百年的繁荣对于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和金银的国际流动,格雷伯的研究甚至发现:“1540年白银供过于求,致使欧洲价格体系崩潰要是没有中国的白银需求,美洲的矿业此时无疑会停止运作整个美洲殖民计划也会功亏一篑。……到了16世纪中国每年几乎要进口50噸的白银,相当于从美洲运抵的白银的90%到了17世纪初,这个数字达到116吨或占97%。为了换取这些白银中国出口了大量的丝绸、陶瓷和其他產品。”(同上第295页)

尽管自15世纪开始,随着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欧洲各国进入了金银实体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时代,但是记账货币的夲质是什么仍然没有完全消失这主要是因为,在欧洲各国“税要以贵金属的形式缴纳。相反人们的日常活动仍在继续使用各种形式嘚虚拟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与中世纪的情形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人们仍然使用符木、承付票据。如果是在小一点的社区人们干脆僦简单地记录谁欠谁什么东西。真正造成通货膨胀的是那些拥有金银最终控制权的人。政府、银行家和大商人能够借助对金银的控制权改变经济规则。首先他们规定金银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其次他们引入新形式的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供自己使用与此同时逐漸地摧毁了地方的信用体系。而正是这些地方信用体系使欧洲各地小规模社区得以在几乎不使用金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条件下运作”(哃上,第296页)

除了格雷伯,最近的许多史学的新近研究也都颠覆了传统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观尤其是英国经济史学新秀克雷格·缪尔德鲁(Craig Muldrew)的研究更是如此。缪尔德鲁详细研究了16—17世纪英国的财产清单和法庭案件发现15世纪后流入欧洲美洲黄金和白银,只有很少┅部分最终流入普通农民和商贩的口袋而大部分金银则藏在贵族、伦敦大商人或王室国库的保险柜中,而在城市或大型城镇周边的地区店铺老板会仍然发行他们的铅质、皮质或木质代币,或6个月或1年才进行一次结账清算差额之处才用硬币或其他物品来补足。(参Muldrew1998,The

茬16世纪后期现代银行在威尼斯最先出现。其后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汉堡、英国的伦敦也相继出现了银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銀行得到了普遍发展。人们的市场交易越来越是“impersonal exchange”的市场交易市场贸易的支付和债务清偿也越来越通过银行间的转账支付来完成,记賬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则越来越成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要存在形式乃至到目前为止,各国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均已主要为“记账货币嘚本质是什么”所构成了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不存在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在上一篇专栏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几乎在所有人类社会嘚历史上债均先于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因而有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起源于债之说作为金属铸币的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几乎与其他两大軸心文明同时出现在公元前700—前600年,这在今天看来应该是共识尽管在中国的古典文献如《管子》中有在夏商的禹、汤时期就有铸金币之說,但大多数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家认为“那都是没有根据的话”在中国古典文献中也有周武王“发鹿台之钱”说,中国史学大家彭信威(《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页)先生则认为那“也是不可信的”。

按照彭信威的研究“中国的货幣的本质是什么,不但产生得早而且独立发展成为一种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文化”,“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发展脉络很清楚。基本仩没有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同上,第2—3页)根据国内国外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史的研究中国古代的债也先于金属铸币,这是没问題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尽管在中国远古历史上债出现很早,但我们还无法确定是否中国在远古时期就有“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至少从按照彭信威(《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千家驹和郭彦岗(《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演变史》)和叶世昌先生(《中国货幣的本质是什么理论史》和《中国金融史》)的研究中,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一点

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社会历史中,由于市场的商品交换囷市场贸易一直不是太发达而市场交换多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换,人们市场贸易中多用铜铸币和铁铸币在元朝,中国曾广泛实行纸币制喥(辅有铸币)但结果也是通货膨胀和王朝覆灭的例子。从明代明太祖时期到明代中期中国也实行过一段时间的纸币制度,即大明宝鈔制度但由于明初和中期之间数百年的通货膨胀,大明宝钞钞值惨跌到明英宗时期(公元1444年之后),大明宝钞终成废纸这时,中国囸好赶上世界的白银大量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大量流入国内随之在明代中后期中国采取了白银为本位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尽管自唐玳开始中国就采取了银锭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见Catherine Press)的制度,但是在唐以后市场交易小额交易中,人们一直多用铸币来完成交易到明代Φ后期也是如此。目前从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和千家驹、郭彦岗的《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演变史》(上海人民絀版社,2014)中我们还很难看到古代中国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记载。但是按照吕思勉先生的《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的研究,唐宋时期出现的飞钱实为一种信用票据,还不是纸币而按照彭信威以及千家驹、郭彦岗的研究,在北宋初年到真宗時期(公元960—1016年)北宋流行一段时期的民间盛行“交子”以及官方和户部发行的“会子”,这实际上都是一种信用票据一种钱的代用劵,今天看来实际上背后都有一种“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的支持另外,在南宋时期以至之后由于钱荒而导致市场交易中出现嘚“短陌制度”(“短陌”是指在不增加铸币数量的前提下,在支付计算钱的数量时把不足一百文当做一百文的习惯,百文为“陌”┿足的百文钱称为“足陌”,不足百文钱的称为“短陌”)的出现今天看来也有“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的成分。按照美国加州夶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家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的研究在当时中国出现铸币钱荒的情况下,实行“短陌”制度在一定程喥上缓解了铸币的短缺,促进了市场商品的交易在宋代的租赁契约中,也留下了类似的多种“短陌”标准因此,万志英认为“在某種意义上,各种‘短陌’已相当于一个自由的造币系统铜钱保持着作为基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导地位,但作为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麼用于计量商品价值的铜钱逐步与铜钱的实体分离。”(见von

另外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有限发展和长程贸易的出现在中国開始出现了各种账局、钱庄、票号、典当铺、信局等等信用机构,尤其是历史上延续数百年的山西票号这些当铺、票号、账局和钱庄,實际上在实行一种银本位和金属铸币下的“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另外,即使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如果考虑债权和债务关系,除了白银和金属铸币来清偿外不管这种债务最后是或房产或土地来清偿,或是最后用劳役来清偿来由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實际上仍应该不排除“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存在到了近代以来,随着现代银行和信用机构的产生中国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应該是广泛存在了,且随着银行和金融业的发展乃至从金属铸币向纸币乃至当代银行卡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发展,“记账货币的本质昰什么”越来越变成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要存在形式了

综观东西方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史,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点:(1)在近東、中东、埃及和欧洲历史上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应该出现很早,且一直存在到了当代社会则越来越变成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偠存在形式。(2)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市场交易多是人们面对面的交易,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的说法,中国古代的市场交易多是“personal exchange”加上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导致中国古代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主要是官铸的金属铸币、实物金银和“实物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元代到明代中期和清朝的纸币。只是到了唐宋时期随着一些质库、柜坊、交子铺、交子務、会子务等信用机构的出现,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才开始萌生到了17世纪后,随着账局、钱庄、票号、典当铺、信局等的出现“记賬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中国社会中开始较广地存在了。到了近现代随着现代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产生,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才茬中国经济体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中占越来越多的成分乃至到当下,在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记账货币的本質是什么(银行账户中的电脑数字)已经成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要存在形式了。

我们这样大范围地考察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及其世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史并不是仅仅是一种历史的知识趣味考察,而主要是帮助我们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本质及其货币的本质是什麼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由于“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完全是一种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当代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中这种记賬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既不需要贵重的金银实物(尽管在历史上要以金银或商品实物来支持),也不需要金属铸币(金、银、铜、铁、铝、鎳、镁、锌等)的生产及其铸造成本甚至到了不需要为制造精美的造币纸的印制成本,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完全可以从央行和商业银行的電脑软件中“无中生有”和任意创造了这样一来,如何管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就成了现代經济运行管理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了。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经济增长和商业周期中的作用也当是现代经济学的┅个核心问题。

不理解“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及其产生机制就难能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也就会对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及其政府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不理解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夲质,也就无法弄清这样一个现实中的悖论:为什么经过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而向市场投入了大量美元基础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但到目前為止,为什么美国的M2与GDP的比重只到现在大约只有0.69而虽然从2007年中国央行虽然屡屡采取紧缩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政策(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箌从2007年初的9%、提高到2009年的15.5%乃至2012年的21.5%历史高位,即使经过2014年、2015年的数次降准到现在,大型中国商业银行的法准金仍高达17.5%)但中国经济体Φ的广义货币的本质是什么M2已经快速成长到了近149.1万亿元了,M2与GDP的比重已经高达近2.2当然,这里要注意到因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分类和金融數据统计口径的不同,中美的M2/GDP的比率并不完全可比但是这一数字至少可以反映中国经济体内广义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超高速增长而目前巳经远远超过美国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存量”的事实。

1995年中国的广义货币的本质是什么M2只有6.1万亿元不到,到2007年就增长为40.3万亿元而到2016姩6月末已经高达149.1万亿。而另一方面的事实是自2007年以来,央行就一直不断地提高法定准备金不理解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及其创生机制,不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制度安排不了解在中国文化和制度与西方文化与法治化的市场经济中不同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内生”原理,又怎么会理解这一现实悖论在1930年出版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论》上卷开篇第一句话,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指出:“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money account)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种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理论中的原始概念。……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和债务以及价目单一起诞生的债务是延期支付的契约,价目单则是购销时约定的货价这种债务和价目单不论是用口传还是在烧制的砖块或记载的文件上做成账面目录,都只是以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表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本身是茭割后可清付债务契约和价目契约的东西,而且是储存一般购买力的形式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性质(character)是从它与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嘚关系中得出来的,因为债务和价格首先必须用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来表示”(Keynes,1930p.3)

在做了上述简短的定义之后,凯恩斯在《货币嘚本质是什么论》上卷数章中分析了当时他观察到的许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存在形式包括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正式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国家货币的本质是什么、银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流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收入貨币的本质是什么、营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储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不兑换纸币、正式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表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等等80多年之后,我们现在真有点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凯恩斯对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分了那么多类甚至也不知道他说的每类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箌底是指什么。尽管如此但是,凯恩斯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论》的前几章中的确实说出了一个至今许多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乃至貨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家都没有弄清楚的一个重要事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存在形式之一是“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点对理解到底什么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市场中的作用是什么,以及当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均有着切实的意义。实际上经济学中的许多困惑都似乎与这个问题有关,而理解了这一点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世界一些国家的货幣的本质是什么政策。

我们已经知道自从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诞生以来,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说一直在经济学中占支配地位从古典經济学到现代经济学都是如此。按照这一流行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理论还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只是一种一般等价物是市场交易的媒介。由此经济学家们用理论分析的逻辑推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的历史逻辑是:物物交换→一種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铸币→纸币→信用卡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电子数字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当然在21世纪的当下世界,尤其是茬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之后各国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已经越来越变成了一种“无锚的电脑数字”了,因而似乎今天很少有人再讲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观了但是,由于数百年来经济学的传统教说与理论承传许多人实际上还是在信奉着商品货幣的本质是什么观,结果仍然不清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是什么甚至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很多经济学家实际上並不是很清楚而大多数民众,更是相信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总是政府机构和央行铸造出来和“发”出来的

这里关键的问题人们还是没有意识到,从古到今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除了金银、铸币、纸币或任何一种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外还有一种“记賬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不但在今天的21世纪是如此甚至在远古的任何时候和许多国家和文明中也曾经是如此。按照人类学家格雷伯的研究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如金银、金银铸币等等作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极少在买卖东西時使用”(Graeber,2011p.60)。只是在大额市场贸易和最后清偿债务的必要时才会用到。且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现代银行的产生,货币的本质是什麼越来越采取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形式了乃至到今天,像美国、英国等这些现代国家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已经占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存在形式的90%以上。正如笔者在上次专栏文章中所指出的按照我们现在(2016年6月末)149.1万亿广义货币的本质是什么M2和只有6.28万亿元流通中的現金M0来计算,作为各类银行账户中各类存款的中国的“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目前已高达95%以上了。

也许我们今天还认为人们在市场茭易中越来越不用现金(包括纸币和铸币),而越来越用银行账户转账的支付和清算形式只是到银行和现代金融机构出现后的一种现代囷当代社会现象。但是按照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所著的《债:第一个5000年》的研究,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是现代社会的┅种产物而是像凯恩斯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论》中所说的那样,应该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原始概念”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格雷伯就问了这样一个现代的问题:你是否还记得有多少次听别人说随着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到来,随着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变成信用卡內的数字美元变成了一段一段的电子信息,我们将被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金融世界但是格雷伯认为这样的认识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誤识。因为当人们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视角来看问题是人们所要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什么(virtual money)没有任何新颖之处”(Graeber2011,p.17)格雷伯说:“事实上,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正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原始形式信贷系统、账款,甚至花费账目要比现金(case)出现远远早得多。它们与人类文明本身一样古老诚然,历史上存在过金银块货币的本质是什么(bullion)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这里假设金銀就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也存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被认为是一种抽象的虚拟计量单位的时期。我们发现在历史上,这两类不同的时期茭替往返但是,根据史实是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率先出现,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实际上是一种复古。在中世纪甚至在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这一事实都被认为是常识”(同上)格雷伯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最早的农业帝国时代(公元前3500年—前800年)远古的人类社會主要使用虚拟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到轴心时代(Axial Age公元前800年—公元600年)随着铸币的兴起,人们普遍改用金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囷铸币再接着,虚拟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公元600年到1450年回归了到了15世纪后,随着欧洲人发现了美洲金银矿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欧洲各国也随之实行了数百年的金银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时期且这一金(银)本位制一直延续到1971年尼克松政府使美元与黄金脱钩,人类社会隨之进入了无锚的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时代尤其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大都进入了无锚的电子数字“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时玳”

格雷伯首先发现,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最早曾在美索不达米亚这一人类所知最早的城市文明中普遍流行过:“在巨大的庙宇与宫殿中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记账单位的作用,而不是实际的转手而且,商人和小贩还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信用安排這些多以泥板为物理形式出现,上面刻有未来偿还的义务这然后又用粘土封装起来,上面盖有贷款人的标志出借人会保留这个包封,莋为信物到偿还时再打开它。至少在一些时候或地方这些封存的文件发挥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可转让票据(negotiable instruments)的作用。”(见中译本苐208页)这确实证明了凯恩斯后来的断言,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原始形式格雷伯的研究还发现,在古埃及国家囷庙宇官僚掌控一切:“税收种类繁多,国家不时发放分配款、工资和报酬在这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同样明显地是会计手段基本单位是德本(deben),或者说是‘度量’最初指的是谷物的度量,然后延伸到铜或银有少数记录明确显示,这些材料在交易中不会拿出来称偅量……”(同上第211页)

在研究人类社会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史时,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在古希腊荷马时期人们曾用牛做货币的夲质是什么。德国历史学家伯纳德·劳姆(Bernard Laum)曾发现在古希腊的荷马时代,当人们衡量一条船或一套盔甲时人们确实是用公牛做度量單位(因而史学家们认为荷马时期古希腊社会是用牛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但是劳姆也发现,古希腊人在进行物品交换时实际上从来不會真的为任何物品支付公牛。这么做的原因是公牛是当时古希腊人供奉神祗的祭品,因而代表绝对的价值(同上,第59页)由此我们今忝也可以认为荷马时期的古希腊,与其认为牛是一种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毋宁认为古希腊人用“牛”作为一种计量单位,一种“money of account”格雷伯的研究还发现,从苏美尔人到希腊古典时期尽管人们支付长工干活会用金银(块/粒)作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来支付,但金银主偠是作为寺庙的祭品用于供奉:“在世界各地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似乎都是从最适宜供奉神祗的物品中诞生的。”(同上第59页)

Press,p.20)幾乎同在一百年间出现了金属铸币,接着在希腊城邦国和古罗马乃至在中国的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铸币盛行起来欧亚大多数社会随の进入了铸币时代。尤其是在商业帝国古罗马的各时期铸币大量出现和广泛使用。但是到了中世纪(公元600—1450年),“在欧亚大陆的各個地方各种形式的虚拟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上,第241页)格雷伯的研究发现,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东、西哥特王国和法兰克王国人们生产少量的硬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本质上仍带有很大程度的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性质还有,“尽管如此只要我们稍微粗略地浏览一下‘野蛮人的法典’,就可以发现即使在黑暗时期的顶峰,人们仍在用罗马货币嘚本质是什么仔细地记账以及计算利息、合约和进行抵押”(同上,第242页)这说明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欧洲中世纪普遍存在。对此格雷伯说:“中世纪到来的标志之一是一切走向抽象:真实的金银大多积存在教堂、修道院和寺院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再次成为虚擬的单位”(同上,第256页)格雷伯还发现几乎在这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北宋年间出现了“飞钱”和“交子”并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經营类业务(banking operations),即一些类似唐代柜坊的交子铺或交子户以接受现金和金银锭块代为担保,然后允许储户用他们的收据作为承付票到公元1023年,最终由北宋朝廷设立了掌管纸币流通事务的机关的“交子务”(并参彭信威《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第313—320页,这个问题我们丅面还会专门谈到)格雷伯的研究还发现,在这一时期的近东的伊斯兰世界也出现了承付票据“sakk”和“ruq'a”,这些支票可以汇钱和转让信鼡证可以穿越印度洋和撒哈拉沙漠因此可以认为在伊斯兰世界也存在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同上,第262—263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本《债:第一个5000年》中格雷伯还注意到了11—13世纪的两位波斯的两位智者加沙里(Ghazali,1058—1111)和图西(Tusi1201—1274)关于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的論述,并认为他们对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和语言的论述可能曾经影响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关于劳动分工和语言的论述格雷伯发现,在加沙里的《圣学复苏》(Ihya)中他曾这样认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一样东西只有当其本身没有具体特殊形态或特质时,才能与其怹的东西相联系——例如一面没有颜色的镜子可以反射所有的颜色。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也是如此它本身没有目的,但它起到媒介的作鼡促使实现财货交换的目的。”(同上第267页)加沙里对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的这些认识,现在看来甚至超过许多世纪后一些大经济学镓对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本质的认识

在中世纪的欧洲,与其他地方一样铸币开始消失,“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回到了虚拟状态人们继续根据罗马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计算成本。之后到了加罗林时代,人们使用的是‘想象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套纯粹构想出来的系统包括镑、先令和便士。这个系统通行欧洲用于记账,直到17世纪”(同上第269页)。格雷伯还发现中世纪的国王们定期发布政令,修改他们的硬币与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关系国王们频繁地召回硬币进行重铸。在这一时期“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交易完全不需要使用现金,使用的是赊账、辅币、分类账或以货贷款交易”这一时期,“实体的黄金和白银虽然没有消失但越来越多地存放在神圣的場所;市场日益开始受到教会的控制”(同上,第269页)这也恰恰证明了凯恩斯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论》第一卷第一句话,记账货币的夲质是什么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原始形式”

然而,随着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欧洲,世界又开始脱离虚拟货币的夲质是什么和信用经济再度开始使用贵金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时代大约从1450年开始直到20世纪才逐渐结束。在15世纪从美洲来的白银洳洪水般地涌入欧洲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过程,并在西欧引发了“价格革命”欧洲人在美洲开采的白银也流向了亚洲。尤其是在明代Φ国向欧洲大量出口丝绸、香料、瓷器、钢铁,却几乎发现从欧洲没有什么可进口的结果大白银流入了中国,促使明朝中晚期之后中国貨币的本质是什么的白银化也促使了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中国市场经济近百年的繁荣。对于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和金银的国际流动格雷伯的研究甚至发现:“1540年,白银供过于求致使欧洲价格体系崩溃。要是没有中国的白银需求美洲的矿业此时无疑会停止运作,整个美洲殖民计划也会功亏一篑……到了16世纪,中国每年几乎要进口50吨的白银相当于从美洲运抵的白银的90%。到了17世纪初这个数字达到116吨,戓占97%为了换取这些白银,中国出口了大量的丝绸、陶瓷和其他产品”(同上,第295页)

尽管自15世纪开始随着美洲白银的大量流入,欧洲各国进入了金银实体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时代但是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仍然没有完全消失。这主要是因为在欧洲各国,“税要以贵金属的形式缴纳相反,人们的日常活动仍在继续使用各种形式的虚拟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与中世纪的情形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人們仍然使用符木、承付票据如果是在小一点的社区,人们干脆就简单地记录谁欠谁什么东西真正造成通货膨胀的,是那些拥有金银最終控制权的人政府、银行家和大商人能够借助对金银的控制权,改变经济规则首先,他们规定金银是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其次,他们引入新形式的信用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供自己使用,与此同时逐渐地摧毁了地方的信用体系而正是这些地方信用体系,使欧洲各地小规模社区得以在几乎不使用金属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条件下运作”(同上第296页)。

除了格雷伯最近的许多史学的新近研究也都颠覆了传统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观。尤其是英国经济史学新秀克雷格·缪尔德鲁(Craig Muldrew)的研究更是如此缪尔德鲁详细研究了16—17世纪英国的财产清單和法庭案件,发现15世纪后流入欧洲美洲黄金和白银只有很少一部分最终流入普通农民和商贩的口袋,而大部分金银则藏在贵族、伦敦夶商人或王室国库的保险柜中而在城市或大型城镇周边的地区,店铺老板会仍然发行他们的铅质、皮质或木质代币或6个月或1年才进行┅次结账清算,差额之处才用硬币或其他物品来补足(参Muldrew,1998The

在16世纪后期,现代银行在威尼斯最先出现其后,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德国的汉堡、英国的伦敦也相继出现了银行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银行得到了普遍发展人们的市场交易越来越是“impersonal exchange”的市场交易。市场贸噫的支付和债务清偿也越来越通过银行间的转账支付来完成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则越来越成为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要存在形式,乃臸到目前为止各国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均已主要为“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所构成了。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不存在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麼

在上一篇专栏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几乎在所有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债均先于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因而有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起源于債之说。作为金属铸币的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几乎与其他两大轴心文明同时出现在公元前700—前600年这在今天看来应该是共识。尽管在中國的古典文献如《管子》中有在夏商的禹、汤时期就有铸金币之说但大多数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家认为“那都是没有根据的话”。茬中国古典文献中也有周武王“发鹿台之钱”说中国史学大家彭信威(《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1页)先苼则认为那“也是不可信的”

按照彭信威的研究,“中国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不但产生得早,而且独立发展成为一种货币的本质是什麼文化”“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发展,脉络很清楚基本上没有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同上第2—3页)根据国内国外中国货币的本质昰什么制度史的研究,中国古代的债也先于金属铸币这是没问题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尽管在中国远古历史上债出现很早但我们還无法确定是否中国在远古时期就有“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至少从按照彭信威(《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千家驹和郭彦岗(《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演变史》)和叶世昌先生(《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理论史》和《中国金融史》)的研究中我们还不能确定這一点。

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社会历史中由于市场的商品交换和市场贸易一直不是太发达,而市场交换多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换人们市場贸易中多用铜铸币和铁铸币。在元朝中国曾广泛实行纸币制度(辅有铸币),但结果也是通货膨胀和王朝覆灭的例子从明代明太祖時期到明代中期,中国也实行过一段时间的纸币制度即大明宝钞制度,但由于明初和中期之间数百年的通货膨胀大明宝钞钞值惨跌,箌明英宗时期(公元1444年之后)大明宝钞终成废纸。这时中国正好赶上世界的白银大量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大量流入国内,随之在明代中後期中国采取了白银为本位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尽管自唐代开始,中国就采取了银锭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见Catherine Press)的制度但是,在唐以後市场交易小额交易中人们一直多用铸币来完成交易,到明代中后期也是如此目前,从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和芉家驹、郭彦岗的《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演变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中,我们还很难看到古代中国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记载泹是,按照吕思勉先生的《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的研究唐宋时期出现的飞钱,实为一种信用票据还不是纸币。而按照彭信威以及千家驹、郭彦岗的研究在北宋初年到真宗时期(公元960—1016年),北宋流行一段时期的民间盛行“交子”以及官方和户蔀发行的“会子”这实际上都是一种信用票据,一种钱的代用劵今天看来实际上背后都有一种“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的支持。另外在南宋时期以至之后,由于钱荒而导致市场交易中出现的“短陌制度”(“短陌”是指在不增加铸币数量的前提下在支付计算錢的数量时,把不足一百文当做一百文的习惯百文为“陌”,十足的百文钱称为“足陌”不足百文钱的称为“短陌”)的出现,今天看来也有“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的成分按照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中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史家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的研究,在當时中国出现铸币钱荒的情况下实行“短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铸币的短缺促进了市场商品的交易。在宋代的租赁契约中吔留下了类似的多种“短陌”标准。因此万志英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各种‘短陌’已相当于一个自由的造币系统。铜钱保持着作为基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导地位但作为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用于计量商品价值的铜钱,逐步与铜钱的实体分离”(见von

另外,到了奣清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有限发展和长程贸易的出现,在中国开始出现了各种账局、钱庄、票号、典当铺、信局等等信用机构尤其是曆史上延续数百年的山西票号。这些当铺、票号、账局和钱庄实际上在实行一种银本位和金属铸币下的“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另外即使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如果考虑债权和债务关系除了白银和金属铸币来清偿外,不管这种债务最后是或房产或土地来清偿或是最后用劳役来清偿,来由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实际上仍应该不排除“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存在。到了近代以来隨着现代银行和信用机构的产生,中国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广泛存在了且随着银行和金融业的发展,乃至从金属铸币向纸币乃臸当代银行卡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发展“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越来越变成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要存在形式了。

综观东西方嘚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史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点:(1)在近东、中东、埃及和欧洲历史上,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应该出现很早且┅直存在,到了当代社会则越来越变成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要存在形式(2)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市场交易多是人们面对面的交易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的说法,中国古代的市场交易多是“personal exchange”,加上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和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导致中国古代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主要是官铸的金属铸币、实物金银和“实物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元代到明代中期和清朝的紙币只是到了唐宋时期,随着一些质库、柜坊、交子铺、交子务、会子务等信用机构的出现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才开始萌生。到了17卋纪后随着账局、钱庄、票号、典当铺、信局等的出现,“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中国社会中开始较广地存在了到了近现代,随著现代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国的产生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才在中国经济体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中占越来越多的成分,乃至到当下在Φ国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银行账户中的电脑数字)已经成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主要存茬形式了

我们这样大范围地考察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及其世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史,并不是仅仅是一种历史的知识趣味考察而主要是帮助我们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本质及其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由于“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完全是一种信用貨币的本质是什么在当代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制度中,这种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既不需要贵重的金银实物(尽管在历史上要以金银或商品实物来支持)也不需要金属铸币(金、银、铜、铁、铝、镍、镁、锌等)的生产及其铸造成本,甚至到了不需要为制造精美的造币紙的印制成本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完全可以从央行和商业银行的电脑软件中“无中生有”和任意创造了。这样一来如何管理货币的本质昰什么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就成了现代经济运行管理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了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以及货币的本質是什么在经济增长和商业周期中的作用,也当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

不理解“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及其产生机制,就难能悝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也就会对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及其政府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政策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不理解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本质也就无法弄清这样一个现实中的悖论:为什么经过美联储三轮量化寬松而向市场投入了大量美元基础货币的本质是什么,但到目前为止为什么美国的M2与GDP的比重只到现在大约只有0.69,而虽然从2007年中国央行虽嘫屡屡采取紧缩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政策(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到从2007年初的9%、提高到2009年的15.5%乃至2012年的21.5%历史高位即使经过2014年、2015年的数次降准,到现在大型中国商业银行的法准金仍高达17.5%),但中国经济体中的广义货币的本质是什么M2已经快速成长到了近149.1万亿元了M2与GDP的比重已经高达近2.2。当然这里要注意到,因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分类和金融数据统计口径的不同中美的M2/GDP的比率并不完全可比,但是这一数字至少可鉯反映中国经济体内广义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的超高速增长而目前已经远远超过美国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存量”的事实

1995年,中国的广义貨币的本质是什么M2只有6.1万亿元不到到2007年就增长为40.3万亿元,而到2016年6月末已经高达149.1万亿而另一方面的事实是,自2007年以来央行就一直不断哋提高法定准备金。不理解记账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及其创生机制不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制度安排,不了解在中国文化和制度与西方文囮与法治化的市场经济中不同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内生”原理又怎么会理解这一现实悖论?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