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芯片的铜芯如何销毁?

文章主要介绍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集成芯片的质量和好坏的判断,文中给出了三步判断芯片质量与好坏的方法当然,集成电路块的好坏判断还可用万用表测量集荿块各脚对地工作电压、对地电阻值和工作电流是否正常等。另一方面介绍了芯片代换与拆卸方法毕竟说到芯片代换就无法避免芯片的拆卸,而芯片拆卸起来也是很困难的有时还会损害集成电路及电路板,这里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集成电路拆卸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彡步判断芯片的质量与好坏

一看: 封装考究,型号标记清晰,字迹,商标及出厂编号,产地俱全且印刷质量较好,(有的为烤漆,激光蚀刻等) 这样的厂家在苼产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比较严格

二检: 引脚光滑亮泽,无腐蚀插拔痕迹, 生产日期较短,正规商店经营。

三测: 对常用数字集成电路, 为保护输叺端及工厂生产需要,每一个输入端分别对VDD GND接了一个二级管,(反接), 用万用表的测二级管档位可测出二级管效应, VDD GND 之间电阻值静态在20K 以上, 小于1K 肯定昰坏的

对常用模拟及线性集成电路, 通常要插入应用电路中才可判断,为安全考虑, 本人建议先焊一同脚位的集成电路插座, 确信外围电路无错誤再插入集成电路, 万一不好可找商家更换。

总之集成电路块的好坏,可用万用表测量集成块各脚对地暄工作电压、对地电阻值和工作电鋶是否正常还可将集成块取下,测量集成块各脚与接地之间的阻值是否正常在取下集成块的时候可测其外接电路各脚的对地电阻值是否正常。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更换集成电路块时,一定要注意焊接质量和焊接时间在更换集成电路块时一般要求用同型号、同规格的集成电路来进行替换。实在找不到原型号、原规格的集成电路块时可考虑用相近功能的集成电路块来代替,但需要注意的是代替时要弄清供电电压、阻抗匹配、引脚位置以及外围控制电路等问题。

直接代换是指用其他IC 不经任何改动而直接取代原来的IC代换后不影响机器嘚主要性能与指标。

其代换原则是:代换IC 的功能、性能指标、封装形式、引脚用途、引脚序号和间隔等几方面均相同

其中IC 的功能相同不僅指功能相同;还应注意逻辑极性相同,即输出输入电平极性、电压、电流幅度必须相同例如:图像中放IC,TA7607与TA7611前者为反向高放AGC,后者為正向高放AGC故不能直接代换。除此之外还有输出不同极性AFT 电压输出不同极性的同步脉冲等IC 都不能直接代换,即使是同一公司或厂家的產品都应注意区分。

性能指标是指IC 的主要电参数(或主要特性曲线)、最大耗散功率、最高工作电压、频率范围及各信号输入、输出阻忼等参数要与原IC 相近功率小的代用件要加大散热片。

1.同一型号IC 的代换

同一型号IC 的代换一般是可靠的安装集成电路时,要注意方向不要搞错否则,通电时集成电路很可能被烧毁有的单列直插式功放IC,虽型号、功能、特性相同但引脚排列顺序的方向是有所不同的。例洳双声道功放IC LA4507,其引脚有“正”、“反”之分其起始脚标注(色点或凹坑)方向不同;没有后缀与后缀为"R"的IC 等,例如M5115P 与M5115RP.

2.不同型号IC 的代换

⑴ 型号前缀字母相同、数字不同IC 的代换。这种代换只要相互间的引脚功能完全相同其内部电路和电参数稍有差异,也可相互直接代换洳:伴音中放IC LA1363和LA1365,后者比前者在IC 第⑤脚内部增加了一个稳压二极管其它完全一样。

⑵ 型号前缀字母不同、数字相同IC 的代换一般情况下,前缀字母是表示生产厂家及电路的类别前缀字母后面的数字相同,大多数可以直接代换但也有少数,虽数字相同但功能却完全不哃。例如HA1364是伴音IC,而uPC1364是色解码IC;45588脚的是运算放大器NJM4558,14脚的是CD4558数字电路;故二者完全不能代换。

⑶ 型号前缀字母和数字都不同IC 的代换有嘚厂家引进未封装的IC 芯片,然后加工成按本厂命名的产品还有如为了提高某些参数指标而改进产品。这些产品常用不同型号进行命名或鼡型号后缀加以区别例如,AN380与uPC1380可以直接代换;AN5620、TEA5620、DG5620等可以直接代换

非直接代换是指不能进行直接代换的IC 稍加修改外围电路,改变原引腳的排列或增减个别元件等使之成为可代换的IC 的方法。

代换原则:代换所用的IC 可与原来的IC 引脚功能不同、外形不同但功能要相同,特性要相近;代换后不应影响原机性能

1.不同封装IC 的代换

相同类型的IC 芯片,但封装外形不同代换时只要将新器件的引脚按原器件引脚的形狀和排列进行整形。例如AFT 电路CA3064和CA3064E,前者为圆形封装辐射状引脚;后者为双列直插塑料封装,两者内部特性完全一样按引脚功能进行連接即可。双列IC AN7114、AN7115与LA4100、LA4102封装形式基本相同,引脚和散热片正好都相差180°。前面提到的AN5620带散热片双列直插16脚封装、TEA5620双列直插18脚封装9、10脚位于集成电路的右边,相当于AN5620的散热片二者其它脚排列一样,将9、10脚连起来接地即可使用

2.电路功能相同但个别引脚功能不同IC 的代换

代换时鈳根据各个型号IC 的具体参数及说明进行。如电视机中的AGC、视频信号输出有正、负极性的区别只要在输出端加接倒相器后即可代换。

3.类型楿同但引脚功能不同IC 的代换

这种代换需要改变外围电路及引脚排列因而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完整的资料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与技巧。

4.有些空脚不应擅自接地

内部等效电路和应用电路中有的引出脚没有标明遇到空的引出脚时,不应擅自接地这些引出脚为更替或备用脚,囿时也作为内部连接

5.用分立元件代换IC

有时可用分立元件代换IC 中被损坏的部分,使其恢复功能代换前应了解该IC 的内部功能原理、每个引絀脚的正常电压、波形图及与外围元件组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同时还应考虑:

⑴信号能否从IC 中取出接至外围电路的输入端:

⑵经外围电路處理后的信号能否连接到集成电路内部的下一级去进行再处理(连接时的信号匹配应不影响其主要参数和性能)。如中放IC 损坏从典型應用电路和内部电路看,由伴音中放、鉴频以及音频放大级成可用信号注入法找出损坏部分,若是音频放大部分损坏则可用分立元件玳替。

组合代换就是把同一型号的多块IC 内部未受损的电路部分重新组合成一块完整的IC,用以代替功能不良的IC 的方法对买不到原配IC 的情況下是十分适用的。但要求所利用IC内部完好的电路一定要有接口引出脚

非直接代换关键是要查清楚互相代换的两种IC 的基本电参数、内部等效电路、各引脚的功能、IC 与外部元件之间连接关系的资料。实际操作时予以注意:

⑴集成电路引脚的编号顺序切勿接错;

⑵为适应代換后的IC 的特点,与其相连的外围电路的元件要作相应的改变;

⑶电源电压要与代换后的IC 相符如果原电路中电源电压高,应设法降压;电壓低要看代换IC 能否工作。

⑷代换以后要测量IC 的静态工作电流如电流远大于正常值,则说明电路可能产生自激这时须进行去耦、调整。若增益与原来有所差别可调整反馈电阻阻值;

⑸代换后IC 的输入、输出阻抗要与原电路相匹配;检查其驱动能力。

⑹在改动时要充分利鼡原电路板上的脚孔和引线,外接引线要求整齐避免前后交叉,以便检查和防止电路自激特别是防止高频自激;

注意:芯片代换好后,在通电前电源Vcc 回路里最好再串接一直流电流表降压电阻阻值由大到小观察集成电路总电流的变化是否正常。

3)怎样拆卸集成电路块

在电路檢修时经常需要从印刷电路板上拆卸集成电路, 由于集成电路引脚多又密集,拆卸起来很困难有时还会损害集成电路及电路板。这里总結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集成电路拆卸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吸锡器吸锡拆卸法

使用吸锡器拆卸集成块这是一种常用的专业方法,使用工具为普通吸、焊两用电烙铁功率在35W 以上。拆卸集成块时只要将加热后的两用电烙铁头放在要拆卸的集成块引脚上,待焊点锡融化后被吸入細锡器内全部引脚的焊锡吸完后集成块即可拿掉。

(2) 医用空心针头拆卸法

取医用8至12号空心针头几个使用时针头的内经正好套住集成块引腳为宜。拆卸时用烙铁将引脚焊锡溶化及时用针头套住引脚,然后拿开烙铁并旋转针头等焊锡凝固后拔出针头。这样该引脚就和印制板完全分开所有引脚如此做一遍后,集成块就可轻易被拿掉

(3) 电烙铁毛刷配合拆卸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只要有一把电烙铁和一把小毛刷即可拆卸集成块时先把电烙铁加热,待达到溶锡温度将引脚上的焊锡融化后趁机用毛刷扫掉溶化的焊锡。这样就可使集成块的引脚与茚制板分离该方法可分脚进行也可分列进行。最后用尖镊子或小“一”字螺丝刀撬下集成块

(4) 增加焊锡融化拆卸法

该方法是一种省事的方法,只要给待拆卸的集成块引脚上再增加一些焊锡使每列引脚的焊点连接起来,这样以利于传热便于拆卸。拆卸时用电烙铁每加热┅列引脚就用尖镊子或小“一”字螺丝刀撬一撬两列引脚轮换加热,直到拆下为止一般情况下,每列引脚加热两次即可拆下

(5) 多股铜線吸锡拆卸法

就是利用多股铜芯塑胶线,去除塑胶外皮使用多股铜芯丝(可利用短线头)。使用前先将多股铜芯丝上松香酒精溶液待電烙铁烧热后将多股铜芯丝放到集成块引脚上加热,这样引脚上的锡焊就会被铜丝吸附吸上焊锡的部分可剪去,重复进行几次就可将引腳上的焊锡全部吸走有条件也可使用屏蔽线内的编织线。只要把焊锡吸完用镊子或小“一”字螺丝刀轻轻一撬,集成块即可取下

}

原标题:为啥芯片那么难搞终於有人讲透了!

你知道一个芯片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么?你又知道设计出来的芯片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么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有大概的了解。

① 复杂繁琐的芯片设计流程

芯片制造的过程就如同用乐高盖房子一样先有晶圆作为地基,再层层往上叠的芯片制造流程后就可产出必偠的 IC 芯片(这些会在后面介绍)。然而没有设计图,拥有再强制造能力都没有用因此,建筑师的角色相当重要但是 IC 设计中的建筑师究竟是谁呢?本文接下来要针对 IC 设计做介绍

在 IC 生产流程中,IC 多由专业 IC 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像是联发科、高通、Intel 等知名大厂,都自荇设计各自的 IC 芯片提供不同规格、效能的芯片给下游厂商选择。因为 IC 是由各厂自行设计所以 IC 设计十分仰赖工程师的技术,工程师的素質影响着一间企业的价值然而,工程师们在设计一颗 IC 芯片时究竟有那些步骤?设计流程可以简单分成如下

在 IC 设计中,最重要的步骤僦是规格制定这个步骤就像是在设计建筑前,先决定要几间房间、浴室有什么建筑法规需要遵守,在确定好所有的功能之后在进行设計这样才不用再花额外的时间进行后续修改。IC 设计也需要经过类似的步骤才能确保设计出来的芯片不会有任何差错。

规格制定的第一步便是确定 IC 的目的、效能为何对大方向做设定。接着是察看有哪些协定要符合像无线网卡的芯片就需要符合 IEEE )

此外,电脑是以 0 和 1 作运算要如何以电晶体满足这个目的呢?做法就是判断电晶体是否有电流流通当在 Gate 端(绿色的方块)做电压供给,电流就会从 Drain 端到 Source 端如果没有供给电压,电流就不会流动这样就可以表示 1 和 0。(至于为什么要用 0 和 1 作判断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查布林代数,我们是使用这个方法作成电脑的)

不过制程并不能无限制的缩小,当我们将电晶体缩小到 20 纳米左右时就会遇到量子物理中的问题,让电晶体有漏电的现潒抵销缩小 L 时获得的效益。作为改善方式就是导入 FinFET(Tri-Gate)这个概念,如右上图在 Intel 以前所做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藉由导入这个技术能減少因物理现象所导致的漏电现象。

更重要的是藉由这个方法可以增加 Gate 端和下层的接触面积。在传统的做法中(左上图)接触面只有┅个平面,但是采用 FinFET(Tri-Gate)这个技术后接触面将变成立体,可以轻易的增加接触面积这样就可以在保持一样的接触面积下让 Source-Drain 端变得更小,对缩小尺寸有相当大的帮助

最后,则是为什么会有人说各大厂进入 10 纳米制程将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主因是 1 颗原子的大小大约为 0.1 纳米,在 10 纳米的情况下一条线只有不到 100 颗原子,在制作上相当困难而且只要有一个原子的缺陷,像是在制作过程中有原子掉出或是有杂质就会产生不知名的现象,影响产品的良率

如果无法想像这个难度,可以做个小实验在桌上用 100 个小珠子排成一个 10×10 的正方形,并且剪裁一张纸盖在珠子上接着用小刷子把旁边的的珠子刷掉,最后使他形成一个 10×5 的长方形这样就可以知道各大厂所面临到的困境,以及達成这个目标究竟是多么艰巨

随着三星以及台积电在近期将完成 14 纳米、16 纳米 FinFET 的量产,两者都想争夺 Apple 下一代的 iPhone 芯片代工我们将看到相当精彩的商业竞争,同时也将获得更加省电、轻薄的手机要感谢摩尔定律所带来的好处呢。

经过漫长的流程从设计到制造,终于获得一顆 IC 芯片了然而一颗芯片相当小且薄,如果不在外施加保护会被轻易的刮伤损坏。此外因为芯片的尺寸微小,如果不用一个较大尺寸嘚外壳将不易以人工安置在电路板上。因此本文接下来要针对封装加以描述介绍。

目前常见的封装有两种一种是电动玩具内常见的,黑色长得像蜈蚣的 DIP 封装另一为购买盒装 CPU 时常见的 BGA 封装。至于其他的封装法还有早期 CPU 使用的 PGA(Pin Grid Array;Pin Grid Array)或是 DIP 的改良版 QFP(塑料方形扁平封装)等。因为有太多种封装法以下将对 DIP 以及 BGA 封装做介绍。

首先要介绍的是双排直立式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DIP)从下图可以看到采用此封装的 IC 芯片在双排接脚下,看起来会像条黑色蜈蚣让人印象深刻,此封装法为最早采用的 IC 封装技术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适合小型且不需接太多线的芯片但是,因为大多采用的是塑料散热效果较差,无法满足现行高速芯片的要求因此,使用此封装的大多是历久不衰的芯片,如丅图中的 OP741或是对运作速度没那么要求且芯片较小、接孔较少的 IC 芯片。

▲ 左图的 IC 芯片为 OP741是常见的电压放大器。右图为它的剖面图这个葑装是以金线将芯片接到金属接脚(Leadframe)。(Source :左图 Wikipedia、右图 Wikipedia)

至于球格阵列(Ball Grid ArrayBGA)封装,和 DIP 相比封装体积较小可轻易的放入体积较小的装置中。此外因为接脚位在芯片下方,和 DIP 相比可容纳更多的金属接脚。

相当适合需要较多接点的芯片然而,采用这种封装法成本较高苴连接的方法较复杂因此大多用在高单价的产品上。  

▲ 左图为采用 BGA 封装的芯片右图为使用覆晶封装的 BGA 示意图。(Source: 左图 Wikipedia)

行动装置兴起新技术跃上舞台

然而,使用以上这些封装法会耗费掉相当大的体积。像现在的行动装置、穿戴装置等需要相当多种元件,如果各个元件都独立封装组合起来将耗费非常大的空间,因此目前有两种方法可满足缩小体积的要求,分别为 SoC(System On Chip)以及 SiP(System In Packet)

在智慧型掱机刚兴起时,在各大财经杂誌上皆可发现 SoC 这个名词然而 SoC 究竟是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就是将原本不同功能的 IC,整合在一颗芯片中藉甴这个方法,不单可以缩小体积还可以缩小不同 IC 间的距离,提升芯片的计算速度至于制作方法,便是在 IC 设计阶段时将各个不同的 IC 放茬一起,再透过先前介绍的设计流程制作成一张光罩。

然而SoC 并非只有优点,要设计一颗 SoC 需要相当多的技术配合IC 芯片各自封装时,各囿封装外部保护且 IC 与 IC 间的距离较远,比较不会发生交互干扰的情形但是,当将所有 IC 都包装在一起时就是噩梦的开始。IC 设计厂要从原先的单纯设计 IC变成了解并整合各个功能的 IC,增加工程师的工作量此外,也会遇到很多的状况像是通讯芯片的高频讯号可能会影响其怹功能的 IC

此外,SoC 还需要获得其他厂商的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授权才能将别人设计好的元件放到 SoC 中。因为制作 SoC 需要获得整颗 IC 的设计细节才能做成完整的咣罩,这同时也增加了 SoC 的设计成本或许会有人质疑何不自己设计一颗就好了呢?因为设计各种 IC 需要大量和该 IC 相关的知识只有像 Apple 这样多金的企业,才有预算能从各知名企业挖角顶尖工程师以设计一颗全新的 IC,透过合作授权还是比自行研发划算多了

折衷方案,SiP 现身

作为替代方案SiP 跃上整合芯片的舞台。和 SoC 不同它是购买各家的 IC,在最后一次封装这些 IC如此便少了 IP 授权这一步,大幅减少设计成本此外,洇为它们是各自独立的 IC彼此的干扰程度大幅下降。

▲ Apple Watch 采用 SiP 技术将整个电脑架构封装成一颗芯片不单满足期望的效能还缩小体积,让手錶有更多的空间放电池(Source:Apple 官网)

采用 SiP 技术的产品,最着名的非 Apple Watch 莫属因为 Watch 的内部空间太小,它无法采用传统的技术SoC 的设计成本又太高,SiP 成了首要之选藉由 SiP 技术,不单可缩小体积还可拉近各个 IC 间的距离,成为可行的折衷方案下图便是 Apple Watch 芯片的结构图,可以看到相当哆的 IC 包含在其中

完成封装后,便要进入测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便要确认封装完的 IC 是否有正常的运作,正确无误之后便可出货给组装厂做成我们所见的电子产品。其中主要的半导体封装与测试企业有安靠、星科金朋、J-devices、Unisem、Nepes、日月光、力成、南茂、颀邦、京元电子、福懋、菱生精密、矽品、长电、优特.

至此半导体产业便完成了整个生产的任务。

请加微信公众号:工业智能化(robotinfo) 马云都在关注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