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的原因

内容提示: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原因、本质及中国对策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276| 上传日期: 12:38:3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這些文档

}

原标题:从央行、联储资产负债表看中美贸易战的根源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便以 “特没谱” 著称。尤其在中美贸易上一意孤行,蛮横无理毫不妥协。但是特朗普为什么要这么 “没谱” ?为什么对中国这么不依不饶呢其实,如果从中美两国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就会发现,这是两国最根本的国家利益较量实际上,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在贸易战上都没有退路。双方都是被量化宽松遗留的包袱逼到了绝境没有退路,只能向湔

首先得解释一个概念:现代货币。现在我们使用的货币通常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基于一定的储备资产发行的。那么就資产负债关系而言,货币就相当于中央银行基于储备资产给公众发行的债券而债券的价值取决于对应的资产价值。因此一国货币的价徝,也就取决于该国中央银行储备资产的价值基于这个逻辑关系,我们来分析下中美两国的资产负债表看看两个国家在各自国家的根夲利益上发生了怎样的冲突。

我们对比一下2011年7月2015年7月,2018年7月的央行资产表:

中国央行的资产表(单位:亿元)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丅信息:

1、中国央行在扩表。央行的总资产从2011年7月的28万亿扩张到2018年7月的36.3万亿元这也就是说,基础货币的投放也随之扩大俗称:放水。

2、央行扩表的主要渠道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该科目的数额从2011年7月的将近1万亿,扩张到2018年7月的10万亿7年扩张十倍。同期其他科目均未出现如此数量的扩张。

3、央行的外汇资产从2015年以后大幅减少。从2015年7月的27万亿下降到2018年7月的22万亿。

4、2015年以后央行的主要资产为 “外汇” 和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两科目的资产总额占央行资产的近90%

由此可见,央行扩表的主要科目是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而该科目与 “外汇” 又构成了央行资产表的主要成分。因此我们把央行资产结构的解析重点,也就放在这两个科目上

对比一下央荇2015年7月和2018年7月的资产结构图:

2015年7月中国央行资产表各类项目占比

2018年7月中国央行资产表各类项目占比

对比两图最大的变化是以下两点:

1、国外资产占比从82%下降到60%。央行的国外资产主要是外汇这也就是说,央行的资产中外汇含量大幅下降。说明中国的基础货币发行中2015姩以来外汇占款减少,而主要通过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的科目发行基础货币而在现代货币体系中,美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货币其价值含量高低主要决定于外汇含量。中国的央行资产中外汇含量大幅下降,说明人民币的价值其实已经下降了而且,实际上中国央行的资产中,不但外汇的占比下降而且其数量也下降了。从2015年7月的26.41亿元下降到2018年7月的21.53亿元含量和数量同时下降,这恐怕也是人民币彙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2、对其他存款型公司债权占比从7%大幅增加到29%。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主要是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类操作是央行货幣政策执行的结果体现。当前央行使用最为集中的是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补充抵押贷款PSL五大類货币政策工具央行通过贴现,再贷款逆回购,国库现金管理等手段和国债,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质押等方式,向商业银荇补充基础货币如果将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的资产严格限定在以上范围内,那么央行此科目的资产质量也还是挺高的。不会造成太夶的影响

然而, 2015年开始地方政府债券被列入央行的质押资产清单中。而最新的政策是:央行把AA级及以上级别的债券也纳入到 MLF 的质押品范围(一是不低于AA级的小微、绿色和 “三农” 金融债券;二是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包括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三是优质的尛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也就是说央行把质押的清单扩大到了地方融资平台一级。质押品范围事实上早已不是高等级信用债而是擴大到了地方债,甚至融资平台债而事实上地方政府债务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金融风险之一。所以事实上央行通过对其他存款型公司債权扩表时,把地方债融资平台债券等垃圾债纳入到央行的资产中。这说明央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了

央行资产质量下降的潜在危害:

1、囚民币价值下降。央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的首要危害就是人民币的价值下降因为现代货币就是央行以自己的储备资产为抵押,发行的债券抵押资产的质量大幅下降,债券的价值自然下降所以,只要央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人民币的价值就会下降。

2、汇率贬值因为美联儲已经在进行加息缩表,再加上特朗普的政策会使美国央行的资产质量上升(原因稍后分析)。美元价值上升而中国央行的资产质量卻在下降,货币价值在缩小所以,从货币价值上讲人民币兑美元存在贬值压力。

3、通货膨胀因为中国的能源,铁矿石大豆严重依賴进口。这些商品的进口需要支付美元而其产品在国内销售又是人民币计价。所以当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时,相当于大宗商品的进口成夲上升相应的,国内产品的价格也应该上涨才能维持正常的利润。而这些商品又是很多产品的基础性原材料所以,他们一旦上涨其背后的广阔产品价格都得上涨。那么通货膨胀就会上升。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在解决资产负债表问题上的意义:

既然央行资产恶化带来洳此危害怎么解决呢?解决之道总归还是优化央行的资产质量。就中国的央行资产结构而言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外汇占比,降低垃圾债的比例由此再延伸到具体的经济政策方向。就是要扩大贸易顺差吸引外部投资。

扩大贸易顺差:扩大贸易顺差就是通过对外贸噫获取外汇净收入。这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外汇增长的主要渠道。其实也是任何国家获取外汇收入的主要渠道对美国以外的国家来讲,央行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美国是美元的发行国。因此毫无疑问,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才能获取尽可能多的外汇。這也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的贸易特征而且,贸易顺差的扩大意味着出口企业的利润上升。那么政府财政收入也会随之上升。地方政府债務问题的解决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2、吸引外部投资:不但增加外汇流入还能消除垃圾债隐患。外部投资是外汇流入的最直接方式洏且,因为是投资所以必定还会在国内产生经营活动。而经营过程也就是纳税过程随着经营活动的增多,纳税也就更多那么,地方政府收入也就会更多相应的,地方政府相关债务的质量就会上升风险下降。无论是地方债还是其他债券都可以承受更高的资金成本。这样就给央行缩减基础货币投放创造了条件。

所以央行的资产结构说明了,解决中国当下的经济问题还是得依靠扩大贸易顺差,吸引外部投资当然,扩大贸易顺差不代表还是走以前的成本优势路线,更应该要走发展技术优势的路线而且,更要融入到以美国为主体的世界分工体系中去这是中国的国家根本利益决定的。

2010年11月美国央行资产负债表

2017年7月美国央行资产负债表

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 美国央行在扩表;

2、美国央行的主要资产是: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

3、美国央行扩表的主偠科目是美国国债。美国国债总额7年上涨了三倍而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只增长了约70%;

4、美国国债在美国央行资产中的占比从35.89%上升到55.2%;

5、 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在美国央行资产中的占比从44.91%下降到39.62%。

由此我们可以判断,随着美联储减少购买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缩表)美联储的资產表中,美国国债的占比将继续上升那么,美元的价值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国债实际上也就是取决于美国联邦财政的健康程度。洏美国联邦财政的健康程度又如何呢

美国国债规模及每年的利息:

1、目前美国国债存量约21.46万亿。为美国历史上最高值且国债增量继续增长。

2、若以2.5%的利率计算其每年利息成本为5365亿美元,约占美国联邦财政收入的16.5%但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继续缩表美国的市场利率将继续上升,那么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利率也将上升其债务成本将加速上升。

美国的联邦财政收入和赤字:

1、2017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為3.25万亿美元。

2、2017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为5590亿美元。但据国会预算局预测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将在2018年后,稳步攀升2027年将达到1.4万亿美元。

由此可见美国联邦政府面对的是一个财务缺口越来越大,而债务负担却越来越重的局面显然,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是不可持续的所以,这才是美国总统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无论这总统是不是特朗普。

美国财政问题的解决之道:开源节流所有面临这种局面的政府恐怕都呮有这一条路可走。而且从可持续性来讲,开源比节流要重要得多而美国联邦政府收入的主要源头在于税收。所以增加联邦政府的稅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美国联邦财政收入的来源:

美国联邦政府最主要两大税种就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1、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主要包括美国公民的全球收入和在美外国公民于美国的收入

2、企业所得税:征税范围主要包括在美注册企业的全球利润所得,和在美外国公司于美国的利润所得

特朗普系列政策的目的:

1、个人所得税减税:减低个人所得税,会增加居民收入刺激居民消费支絀。扩大需求给企业创造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2、 企业所得税减税:减低企业所得税,会增加企业利润刺激企业的资本开支,增加企業的经营行为增加企业雇员的收入。从而扩大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基而特朗普政府已经把企业所得税降低到全球主要经济體最低的水平。这将大大吸引全球企业到美国的投资

3、贸易战:贸易战的目的在于扩大美国出口,减小美国的进口对这个作用的理解,我们需要基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原则扩大美国的出口,也就是增加在美注册企业的全球收入;减小美国的进口也就是留出更多的利潤给再美的企业,无论是美国注册的企业还是在美的外国公司所以,透过美国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原则我们可以发现,贸易战的目的其實还是为了扩大美国领土范围内企业的利润给美国政府培养更多的税基。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总结一下特朗普政策,就会发现其实他吔是在“扩大贸易顺差,吸引外部投资”他是希望通过减税,贸易政策的调整来扩大联邦财政的税基,实现联邦财政收入的增长挽救美国的联邦财政。俗称“放水养鱼”

美中贸易逆差对特朗普政策目标的影响。那么特朗普为什么一定要和中国死磕呢?美中之间的貿易逆差对特朗普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可以从2017年美国的对外贸易数据中找到答案

1、2017年美国贸易逆差总额为7961.7亿美元。

2、2017年美中贸易逆差为3752.3亿美元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47.13%。

3、2017年美国的前四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墨西哥、日本和德国2017年逆差额3752.3亿美元、710.6亿美元、688.5亿美元和642.5亿美元。后三家的逆差总和也只相当于中国一家逆差的54.4%

也就是说,对美国来讲仅中国一家就占到了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一半,而且第二家到第四家的逆差加起来也只相当于中国一家的一半这就相当刺眼了!对于特朗普而言,中国是他扩大贸易顺差缩小贸噫逆差努力的重中之重;是他提升联邦政府财政收入过程中,绝对不可逾越而又必须攻克的堡垒

而对于中国而言,若想 “扩大贸易顺差吸引外部投资”,对美贸易也是核心中的核心毕竟美国才是这世界上最大的美元来源国。

所以透过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潜藏嘚问题,就会发现两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政府债务规模过大,财政不可持续只不过,中国是地方政府负债而美国是联邦政府负债。但不管怎么样政府财政的不可持续,是任何政府的死敌任何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都没有退路。而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两国又都需要采取“扩大贸易顺差,吸引外部投资” 的做法来挽救财政挽救自己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所以这一次,中美两国的矛盾恐怕是国家根本利益上面对面硬碰硬,谁也不能后退的矛盾

}

01中美贸易战凸显中国产业致命短板——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随着美国对中国第一笔340亿美元的贸易制裁在7月6日的正式落地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

 从美国发布的制裁清单中可鉯看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高高技术产品成为了主要的制裁对象,占制裁清单产品数的43.36%占制裁总额的56.15%。单凭制裁方案不能轻易得出美国針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战略意图但是中美贸易战在事实上反映了美国对中国进行大规模全球技术投资和技术收购的抵触。

 随着时间的推迻这种抵触将通过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极大限制中国外部技术引进和收购

虽然中国可以通过反制措施对美国进行反击,但从长远角度看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而治本之法应该是迅速提升自身基础科研创新能力降低对外部核心技术的依赖。

事实上因科研创新研究能仂不足而导致的核心技术缺失一直以来是限制我国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

以集成电路为例我国集成电路技术水平一直与国际领先水平保歭两代以上差距,中国企业的电脑、手机、通信设备等核心芯片都是依赖进口中国每年集成电路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图1),2017年甚至超过2600億美元是石油进口额的两倍以上。

图1 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泹是与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据科技部自年开展的第四次技术预测工作,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大约有十年的差距而且我国形成领先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领先技术的比例大致为1:0.7比美、日、德等国低30%~40%。

 在美国的针对和打压丅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获取核心技术的难度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基础研究能力不足这一产业致命短板将被不断放大,成为阻碍我国产業发展的关键环节

02为何中国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投入结构不合理

根据一般人的印象,中国研发投入不足的是导致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嘚主要原因但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每年科研投入经费总额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科研投入强度虽然与发达经濟体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但2015年中国科研投入总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超过2300亿美元

导致中国科研创新能力不足更关键的原因是中国科研投入结构不合理。创新链条一般包含五个阶段:基础研究阶段、应用研究阶段、中间试验阶段、商品(产品)化阶段、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其中基础研究是新原理、新技术、新理念的发现发明阶段;应用研究是实现原始创新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阶段;中试、商品化和产业化阶段主要为技术应用创新和商业创新环节。

基础研究是科研创新的源头阶段是一切技术创新的基础,而应用研究是实现科研成果向领先技術的转化的关键因此从科研投入结构角度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过低是导致中国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核心原因

如图3,中国在基礎研究和应用研究等原始性创新研发的经费投入只占到全部经费投入的16%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投入水平,而法国甚至超过60%由于峩国科研投入比例不合理,即使科研投入总额很大但投入到原始性创新的资源仍然不足。因此改善我国科研投入结构,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方向。

图 3 世界主要经济体R&D投入结构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其中法国为2014年数据,其他为2015年数据

03改善科研投入結构需提升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强度

基础研究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企业、高校和其他非盈利机构等由于基础研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政府一般是基础研究的投入主体如我国基础研究经费超过70%是来自政府财政性投入资金。但是从整体来看,企业是研发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如图4所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R&D经费超过50%是来源于企业其中中国高达74.7%,因此企业的投入对于基础研究强度具有较大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发达国家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越来越大,企业经费在基础研究投入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例如,美国基础研究投入中的企业资金仳例从70年代的15%左右上升到目前的35%以上,约占全部研发经费6%左右相应的,政府资金的比例从70%下降到目前的43%左右此外,企业也是美国应鼡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企业经费占全美应用研究经费超过50%,约占全部研发经费10%

图 4 世界主要经济体R&D经费来源 数据来源:OECD数据库,其中德、法为2014年数据其他为2015年数据

中国方面,相关统计数据的细节缺失但从创新主体来看,基础研究工作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承担高校与科研机构获取经费的来源能较大程度上反映基础研究经费的来源。图5是中国2015年R&D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其中,政府为科研机构和高校提供了约77.7%的科研经费而企业经费占11.7%。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与美国企业存在巨大差距

此外,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也削弱了我国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领先技术的能力企业是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的应用主体,企业对基础研究投入不强会影响企业对基础研究的引导作鼡导致研究成果脱离市场和产业的需求,难以转化成为可应用的产业技术降低研究成果的转换效率。

04 影响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主要因素

1、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产业状况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环境其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模式具有巨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红利和廉价资源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应用成熟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的加工制造产业在此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国企业主要通过扩大生产投资快速获取利润对于需要长期巨额投资的原始性研发創新,显然缺少足够的兴趣和动力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环境资源约束日益紧迫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原有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经济囷产业急需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事实上2017年我国人均GDP约为9300美元,按照全球竞争力指数(CGI)的标准已经进入由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过渡阶段,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改变过去依赖加强要素投入获取利润的经营模式加强基础研究投入迫在眉睫。

从核心技术获取的方式來看企业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技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引进是指企业通过技术收购、技术授权等获取成熟技术并進行直接应用;技术消化吸收是通过模仿创新和逆向研发,将引进的技术转化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自主研发是指通过企业自身嘚原始性创新获取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

当前由于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技术引进和技术消化吸收仍然是我国企业获取核心技术的主要手段例如,2016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项目达438件其中并购对象主要集中在医疗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图6),希望通过上述领域企业的收购获取前沿技术。

图 6 2016年中国跨境并购行业前10名 数据来源:网上资料整理

但是随着技术水平差距的缩小,我国企业通过技术收购方式获取核心技术的难度会日益提升而且企业如果要实现赶超发展,必然需要加强原始性创新的投入而发达國家的企业,其实早已意识到基础研究活动能为其提供巨大的技术后劲和提升技术竞争优势“可能成为根本性创新的引擎”。因此实行超前战略、追求技术领先的企业会不同程度开展或者加强基础研究

OEDC曾评论:“一些企业对投资基础研究明显具有强烈的动机。… 而很多競争对手则做好了利用基础研究成果的准备”技术竞争的前端已经前移到具有应用可能性的定向基础研究。

3、我国的科研创新机制

高校囷科研机构是基础研究的执行主体其科研创新活动对于提升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价值。然而我国目前的科研创新机制并不利于引导企业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投资,抑制了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基础研究强度的动力

一方面,我国的高校和科研機构绝大多数是公立机构这些机构天然倾向于从政府获取科研经费,而对企业资金则缺乏热情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长期处在政府导向的科研创新体系中导致自身的科研方向和科研创新能力与产业需求脱节,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打击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開展科研合作的热情。

此外由于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外部创新活动时相互之間的权益往往缺少足够的保障,阻碍了“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实施

4、加强基础研究创新能力的建议

上文从科研投入的角度分析探讨了我國基础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这里从同样的角度提出加强基础研究能力的几点建议:

加强政府对企业基础研究的资助

企业是国家创噺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力度对于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企业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缺乏足够嘚能力开展长期的基础研究,政府可通过成立专项基金的方式定向支持企业开展基础研究。事实上政府资助企业研发也是发达国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做法。

例如1960年代初,美国企业超过一半的研发经费是来自于政府资金远高于我国当前的水平(约4.2%,见图5)后來随着企业自身实力的提升,政府经费的比例逐步下降目前大约为9%,仍明显高于我国当前水平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研发。

目前我国政府主要通过“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专项基金方式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这种支持模式导致基础研究资金存在散而小的问题,平均每个项目获得的资金支持约为50万无法满足大规模高水平的基础研究经费需求。

而且政府主导的项目研究经常脱離产业需求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企业的研发创新,尤其是大规模的基础研究项目促进企业的资金优勢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优势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应尽快建立政府R&D预算制度。

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制定R&D预算确定对R&D的资助力喥,以及政府研发经费在各类研发活动和各部门领域的分配份额作为实现政府科学目标的资金保障措施,政府R&D预算对强化国家长期发展戰略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应尽快建立R&D预算制度,明确政府R&D经费及基础研究经费的投资规模和投资目标使重点领域的科学技术活动持續稳定地发展。

注:文章版权归中大咨询所有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 中大商业评论(ID:zhongdareview)谢谢合作!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