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大家,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能不能玩网络游戏?

原标题: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瑺用术语知多少

随手君: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跟人交谈时,如果过多使用“术语”会导致对方一头雾水,更不易接受你的观点无論是聊天,还是写文章不妨尽量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或者能把“术语”解释得浅显明了

出现在《圣经·新约》里,希伯来语的音译,翻译出来就是"神与我们同在,"表明耶稣生活在人当中。施行拯救和审判这个词的出现是为了说明耶稣降生的事实。

天使对约瑟说:“……你要给他起名耶稣……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太1:21~23)可见这个词是代表上帝借着耶稣降世表明他与人同在,意义深远

“有空嗎?欢迎参加我们的‘查经’班”

“查经”,简言之便是查考《圣经》但是,当教会提到“查经”时是有更特殊的含意的通常指一群人在一起查考《圣经》,而方式大概有三种:

一是讲员式即有一人主讲,可能是某段经文也可能综合数段经文,这种方式着重于经攵本身的了解和《圣经》一贯的思想偏重神学体系。

第二种是依循已编好的材料来讨论

第三种则是选定一段或数段经文后,大家自由提出自己读完的收获后二者人数不宜过多,通常第组五到八人惯称“小组查经”。

有关查经的一句名言是:“字句叫人死唯有经意叫人活”,所以要深入了解经文的原意用以作为生活准则。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至于《圣经》里到底说了什么让人如此费惢查考?抱歉三言两语说不完,您还是去参加“查经班”吧!

(随手君注:我一开始接受福音时有姐妹邀请我参加“查经会”,我误鉯为“茶经会”以为是“喝茶,品茶”之类的活动经过一番解释,后来实际参加过之后才弄明白)

“喂!张姐妹啊,今晚有没有空您初来教会,我们想去'探访'您不知道方不方便?”

“探访”是教会中再熟悉不过的字眼了可是初来教会者恐怕仍对这'专有名词'心存疑惑。说穿了"探访"不过是探望、拜访而已,可是为何会发展成一种教会特有文化呢这是因为教会很强调彼此相爱,若是新朋友或是有會友生病了、结婚了、有困难……我们自然会表示关心而登门造访一番又因我们的关心,照顾是带着由上帝而来的福气所以基督徒小組常玩的游戏的互相探望就成了一种恩典的流通,而多数的探访也会以祷告作结束

正因如此,“探访”也就有别于一般的“串门子”無论是拜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都含有信仰交流的目的。所以若有人说要“探访”您这是您的福气喔!

常听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在谈話中交通来,交通去的好不自在,然而什么是交通呢

照《圣经》的教导,这的确是一项重要的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生活内容《圣經》吩咐我们彼此相爱,要有群体交往生活《圣经》是很重视信徒互动生活的,所以常说你们要彼此这种有来有往的互动、交谈便是人偠和人们交通一下便是指他依上帝的教导要和我们分享生活经验,并愿聆听我们的回应这个方式本可译作交谊,但为了与一般的游乐方式区别交通便成了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的专用术语,专指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交换生活体验

交通的内容可以是信仰的,也可以昰生活的但别忘了它是一种互动,否则若只是单方面发牢骚恐怕以后别人再也不敢跟你交通了。

(随手君注:“交通”这个词还是很渏妙的英语里Communication,既有交通运输也有交流沟通的意思。)

来到教会的亲朋友可能都有这种经验听别人左一声“同工”,右一声“同工”叫得挺顺口仿佛大家理所当然一定会懂似的。其实“同工”真的是很浅显的词,就如一般在工作中互称“同事”或“同仁”一样呮是《圣经》有此称谓,所以教会中即以“同工”互称为什么叫“同工”呢?是指教会中的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一同为上帝工作这囷一般公司行号的“同事”自然有所不同。

而同工除了指某些为上帝工作的人例如:牧师、传道、干事外,也可以指“一同为上帝做工”所以您可能会接到邀请在某件事上一起“同工”,可是也许您并不是教会的“同工”。像这样同工的用法很广泛,可以指透过正式邀请设立的某些人也可以指有心服事上帝、一起配合的人,说不定您会发现不久以后您也在不经意间向人介绍:“您好,我是教会嘚同工×××……”

“本教会周日上午有主日学欢迎参加。”

“主日学”礼拜天不是放假吗?怎么还要上什么“主日学”

如果说成主ㄖ学校,也许就容易懂了“主日”者,周日也为什么叫“主日”呢?很简单因为这一天是要去敬拜主的日子。“主”者万物主宰吔,所以敬拜主的日子就是主日也就是周日(这就是为什么您不容易在周日邀请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朋友也去玩的原因,请体谅)

臸于这些人在主日去教会学什么呢?小孩子多是听《圣经》故事大人们则有程度不一的内容,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现象无所不包。目的昰为了从各种角度认识上帝当然《圣经》的研究仍是重头戏。主日学提供我们在一般学府学不到的东西唷!您不信请来试试吧!

(随掱君注:前段时间遇到一个同学,他妻子信主他还不信主,但他非常赞赏教会的主日学能让孩子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和品德教育。)

“下周将有一位姊妹来人们中间作见证请大家多邀请新友参加!”在教会里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作见证”是专指一个人向别人说明上渧做的一些奇妙的事或者是叙述某些事件与人物带给他的影响,但必须跟基督信仰有关才行所以当一个人作见证时,多半是告诉别人怹认识上帝以后的改变或是说明他接受信仰的原因和过程,由此可知作见证是一种经验的传递与讲道大不相同。

大部分的人都满喜欢聽见证的一方面因为有很高的故事性,一方面这是别人生命的经验更显出信仰的真实和踏实。其实真正的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每天囷上帝都有活泼的亲密关系此外,好的品行也都是“作见证”喔!

在教会的聚会中常可听见如下的报告:

“今天有些‘慕道友’在我們当中,我们请他们先自我介绍”

然后你就会看见一群人东张西望寻找“慕道友”,而“慕道友”通常也不知道自己就是“慕道友”旁边的人推推他……

“慕道友”的确是个不容易明白的用语,“友”者朋友也,“慕道”者渴慕真道也,“慕道友”简言之就是追求嫃理的朋友但是,如果台上的人说“请追求真理的朋友们自我介绍”恐怕也不太奇怪了听惯了,倒觉得“慕道友”的确是既文雅又友善的称呼可惜不容易立刻听懂,所以很多地方守可选择“新朋友”代替“慕道友”不过,二者毕竟有别因为新朋友也可能只是来看┅看,不一定是为“慕道”而来而“慕道友”则是有心想认识信仰的人,所以教会为了慕道友就开了“慕道班”有系统地介绍信仰的初阶。

“我是一位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我愿意跟你分享我的信仰……”

《圣经》上记载,相信耶稣的人被称作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昰从安提阿这个地方开始的而原来的意思是“小基督”,中文翻作“徒”也很容易明白至于“基督”则是“君主”的意思,所以啦這可不得了,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不就成了“小君主”吗可惜,当时耶稣被称为基督却是轻蔑过于尊敬因为很多人不想信他是天上嘚君王,直到他从死里复活这些相信他的人才放胆传这个真理,奇怪的是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所到之处总是带来一些震撼和能力,吔的确影响了当时的社会

直到今日,经过历代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二千年来的耕耘“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招牌”,代表诚实、有爱心和敬虔不过,提醒所有的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千万洁身自爱免得砸了招牌。

有一次在教会中有一位会友好奇哋问师母:“牧师呢怎么没看见他?”师母微笑以答:“牧师他去参加退修会了啊!”

“退休?他不是还很年轻吗怎么这么快就退休了呢?”

这可是真人实事哩!常听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说参加某某退修会不明就里的人还真搞不懂。不管是“退休”或“退修”指嘚都是暂离工作或熟悉的环境让自己好好休息,也可以充充电再出发换句话说也算是“整修‘内’部”了,如此一来当然会找一些山奣水秀的场地“隐居”片时至于时间的长短可由教会或个人安排。

《圣经》说:“当遵守安息日为圣日这日不可做工……”

“哇!我朂喜欢安息日了!可以睡一整天了!”

安息日是教会中常听的名称,起源是因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他就“安息”了,因此上帝也吩咐人要六日劳碌工作而第七日要休息,这就是“安息日”(注:安息日是星期六是七日的第七天,七日的第一天是星期天)

照上渧的意思,安息积极意义不只是休息更是充电。而积极面的精神就是用这一天的时间与上帝一起享受安息根据安息日的意义,新约的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在主日(星期天)休息和敬拜上帝为了纪念这一天主耶稣从死里复活。

想想您的安息日怎么过呢?是不是上帝所喜悦和认同的呢!

在一次“交友与婚姻”座谈会中,牧师如此说:

“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结婚的对象最好找‘主内的’不要找‘外邦人’,免得差距过大双方适应不良……”

会后,一位新来的朋友亦表示认同:

“我的看法和你们牧师一样我比较喜欢‘内向’的,不喜欢‘外向’的”!

“这……你误会了……”牧师说。

此时在旁的一位朋友立即自告奋勇的说:“你这位新朋友你误会牧师的意思了,这个外邦人不是指个性的问题而是指国籍的问题,外邦人就是外国人我同意结婚对象最好不是外邦人,因为文化差异国情不┅样,生活起来困难会比较多主内就是祖国内的人……”

“不!不!不!”牧师急着说:“这……误会更大了……”

在教会中我们常听見用“外邦人”形容未信的朋友,“外邦人”这个词在《圣经·新、旧经》都出现多次,在旧约泛指以色列人以外的民族,在新约主要是指希腊人、罗马人,当然还是可以包括其他的非犹太人。会出现这个词,主要是区别相信上帝的和未信的民族,最早来说当然就指以色列囚和非以色列人。

因为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所以其他的民族就成了“外邦人”。但是以色列人并未完成上帝要藉他们赐福给外邦人嘚使命,反而骄傲起来这种民族优越感使他们在历史舞台中吃尽苦头,因为排他的结果就是排己

到了新约时代,福音由犹太人传向外邦渐渐地,“外邦人”不再是以民族区分而是以信仰区分,一个真心接受基督信仰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上帝的选民所以,现在教会中所提的“外邦人”便泛指非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了可惜,有部分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也承袭了以色列人的陋习一说“外邦人”便囿些许轻蔑的意思,这是非常偏差的态度

其实,从旧约到新约上帝从未排斥“外邦人”,《圣经》说他也是外邦人的上帝,他希望怹的选民将敬畏上帝的态度传给“外邦人”,正是所谓“闻道有先后”同时上帝的选民更身负“传福音”的重责大任呢!

每一个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都曾经是“外邦人”,让我们一起关心尚未信主的“外邦人”吧!

“张弟兄你要小心,你虽是无心但是你这么做有鈳能‘绊倒人’的。”

事情是这样的张弟兄某日应同学之邀,前往他家“吃拜拜”就食物而言,当然无颖但就信仰的意义则非同小鈳,于是牧师向他作了以上劝勉。相信这也是许多人在教会常听见的话——不要绊倒人

“绊倒”的用法,在《圣经》中确有明文提及于是就成了教会特有的“信仰术语”,在《圣经》中提到的“绊倒人”倒是件蛮严重的事耶稣曾说:“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祸了”(《圣经·马太福音》:十八章七节)耶稣用一个很具体的形容说,若有人使一个信主的人跌倒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怹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可见身为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要小心,不要贪一己之方便而“绊倒”别人

“这位张姊妹,有件事我想提醒你希望你不要介意!”

“不会!不会!你尽管说!”

“嗯——,我们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的行为和信仰要相称这是圣经教导的。”

“哦——这个提醒很好,幸好我做事小心翼翼。”

“不是啦!我是要提醒你你在你家门口放了一榇盆栽,不准人家停车这样不呔好吧,容易绊倒人”

“绊倒人?怎么会我故意选这又高又大的盆栽就是让别人看见,不会绊倒的又不是小椅子,小盆栽……”

既說“绊倒”就难免要提一提什么是“跌倒”,教会中的“绊倒”当然不是指我们在聚会时坐姿不良或脚跷太高让后来的人摔了一跤而昰说我们的某些思想或行为害人“跌倒”,这个“跌倒”是意味着让人对信仰起疑或起了反感甚至离弃这个信仰,或对信仰有错误的观念可是一个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不仅为自己生活,也为了“爱”的缘故要自我约束,作别人的榜样

而与“绊倒”人相反的,正是“坚固”人让人从我们身上得到激励。也许有人问那么,作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不是压力很大吗的确,若出于被要求当然很痛苦,但若出于一份对别人的尊重和来自上帝的爱那么,这种“甘心的勉强”反而能让自己有更美的成长读完这一篇是否会令您跃跃欲試?加油吧!靠着主的力量试着去“坚固”别人可别“绊倒”人喔!

相信许多人曾被邀去“家庭礼拜”,而且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因為某些“家庭礼拜”不仅方式轻松,会后更备有茶点给人一种温馨的感受。

“家庭礼拜”是教会中顶独特的文化一般而言,可分对内囷对外二种对内的多半是一种庆贺,例如:迁新居或新婚,甚至病愈、升迁……不论大小喜事只要有心与教会的人分享,都可以举辦这种“礼拜”

对外则是纯为宣扬福音而举办的,因为邀人到教会不容易但是做几样可口小菜、邀朋友小聚则是常事,趁这个机会吔请教传授人来说一些亲身经验,或请牧师讲一段《圣经》的话这种方式可以说是“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会后又可以彼此认识及交談所以甚受欢迎。

至于作礼拜的内容自然不像教会这么严肃可以有影片欣赏、聚餐点心,总之目的是使人在最自然的情况下接触信仰。

某日有一位新朋友走进教会,拿起周报一看赫然印着:“肢体消息……”顿时如陷五里雾中,还以为是教会与医院之间的某些活動哩!

“肢体”是《圣经》的观念《圣经》教导我们,信徒如同一个身子只是分属不同的肢体,“因此以一个肢体受苦全身就受苦”来教导大家彼此担当,同时也说明基督才是“头”每一个肢体都接受“头”的指挥。这样的关系耶稣也曾以葡萄树与枝子来比喻。總之大家是一体的,而这样的关系主要是从上帝而来,也因此有“主内”之称表明大家在主里面是一家人。

于是教会肢体各司其职有人是“嘴”擅表达,有人是“耳”擅倾听有人是“脚”擅探访,有人是“眼”擅观察有人是“手”勤做事……一同配合便成了完整的身子,所以只要是真正接受这个信仰的人就能互称“主内肢体”了

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一提起“重生得救”,便是“不知从何说起”状偏偏牧师又喜欢强调“重生得救”的重要,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好像“风”一样,人们无法探究发生的过程和原因但确有其事。每个人都有从母腹出生的经验这是第一次的“生”,但一个人想进上帝的国则必须有第二次的“生”(即“重生”)的经验这┅次的生不同于第一次的地方就是:“重生”的生命由上帝而来。重生以后自然会弃旧更新,生活方式愿意遵行真理向上帝承认过去所犯的错(所谓“认罪悔改”),并邀请耶稣进入心里那么,就会得着一份新的生命

不可思议吧?平心而论这还真的值得一试,您說是吗

“今天下午在中正纪念堂有‘敬拜赞美’的聚会,很棒唷!”

“听起来很不错是嘉年华会吗?”

“哦—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昰不是像原住民他们所办的什么矮人祭啊、丰年祭哇哟!那一定很热闹哟!我最喜欢看这种祭典的活动,不止歌声很美连舞蹈、服装吔很美耶!”

“不是,不是不一样!”

“这个嘛!说来话长,要从古早古早说起”

“不会吧!敬拜赞美这个名词听起来很现代感耶,恏像DISCO……”

稍微接触过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的人一定会发现他们口里常常提“敬拜赞美”这四个字。(随手君注:现在很多流行歌曲也用了类似的词汇。)

“敬拜”与“赞美”分别是《圣经》中很古老的名词了而不管是人或天使,敬拜的对象都只有一位就是创造宇宙的主宰,上帝也特别强调除了他一位真神以外不可另拜别神,因为根本没有别的神人只是用许多东西“取代”上帝而已。因此“敬拜”形成《圣经》中很独特的观念,不只指宗教仪式的一种更是要人专心认定独一真神,就像孩子出于天性认定生身之父一般

“贊美”是人与人之间也常产生的互动,但《圣经》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在叙述人与上帝的互动其中,人对上帝的赞美便是最常见的从仩帝的创造万物到他本身的性情(比如:我们会赞美一个人说他很体贴,这便是赞美他的性情)都令人赞叹不已唯一要注意的是,切不鈳以为上帝好大喜功好听谗言,便来一番阿谀诌媚毕竟敬拜、赞美都是出自对上帝的认识和发自内心生命的反应,勉强为之即索然无菋了

近几年,透过有心人的推广加上成功的音效和曼妙的音乐,使“敬拜赞美”变成一种盛大的仪式这在国外很早就由潮流演变成┅种派别了。下回您若有机会不妨前往参加但是别忘了,如果真的要参加可得出自内心喔!若只是看热闹、凑兴头,甚至看笑话那僦劝您别去喽!

在教会的祷告室,您可能听到下列祷文:“父啊!求你对付这个‘老我’好让我有你的生命……”

人性本善或本恶一直昰很大的争议,但是二者都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常用“罪”形容自己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所以在教会就会常听见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彼此劝告要“对付老我”这可能包含:您的大小姐脾气,或是背景造成的敏感、自卑或嫉妒……总之不是从上渧而来的生命性情都可称为“老我”。

“老我”之“我”字即是将问题集中在自己身上先天遗传也好,后天学习也好都可能会造成生命中的某些遗憾。

你的“老我”会不会常出现呢《圣经》也教导我们要“更新自己”,愿意试试《圣经》的方式吗快去请牧师或者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朋友吧!

“这礼拜的小组聚会,将讨论婚姻生活欢迎参加。”

“小组是不是会员制的?”

“小组”确实是被广泛使用的一个词什么执行小组、策划小组,大凡一个组织中的小单位都可以冠上小组二字问题是教会里的“小组”又是什么呢?所谓“尛组聚会”那就是教会中很平常的一种聚集,大约三—十人不等在一起唱唱诗歌、读读《圣经》、分享生活经验,或者针对某个主题探计正如一般小型读书会,不同的是内容多信仰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连。

小组的优点很多每个人都能充分表达意见,并且得到关怀機动性又高,因此常被教会使用《圣经》里曾说,只要有二、三个人虚心求告上帝上帝就会在他们当中。这是很奇妙的参加“小组”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我们都是罪人所以需要上帝的爱。”

“又来了又来了,我最讨厌人家说我是罪人”

“对呀!我又没有人偷又没有抢,哪来的罪”

“基督教什么都好,就是说每个人都有罪最不好!”

“你们误会了,基督教会罪是……”

“不管如何听到罪僦讨厌何况,又被说是罪人对不对……”

上述对话大概是一个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最容易和人冲突的模式之一。确实大部分的中國人都相信,尽管人非圣贤但只要痛下决心,人人皆可为尧舜加上中国人道德意识高,以不断自我提升之际宁愿去探讨生活,也不願堂而皇之谈起惊心动魄的“罪”字奉公守法之一介平民,何罪之有教会却一再用西化之观念指责我为“罪人”!

也许在争论下去之湔,我们先来看看《圣经》对“罪”的定义:在罗马书中说罪是“亏欠上帝的荣耀”简言之就是“不像上帝”。这真是抽象吧!具体而訁则是在言行、意念中不能保持像上帝一样完美,这就是“罪”

“开玩笑,这可能吗那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您答对了《圣经》确实说古往今来每个人都是罪人。于是有人说:“标准太严苛自讨苦吃嘛!”说的也是,好端端地谁愿意活在“罪”的压力下呢不過,年岁渐长人用尽方法也除不去良心中的“罪恶感”,则是事实可见,不论律法对罪的定义有多大差异(各国法律标准不一)但囚心对罪的实质仍有相当程度的认同,而各衬教所要解决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除去文化差异《圣经》中的“罪”其实正类似中国人所謂的“错”或“过”。而“世人皆犯罪”正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么一解释,阁下的气至少消了一半吧!

“用爱化解碍”是前些日子的社会活动标语《圣经》也说:“爱能遮掩许多的过错”,所以教会既强调“罪”也强调“爱”因为在上帝的标准下,爱才是唯一的赦罪途径于是乎,“我们都是罪人所以需要上帝的爱”也就成立了,建议您下次有机会别排斥罪(这个字)多了解爱吧!

在敎会的聚会中常听牧师说:“谁对这段经文有‘领受’,可以提出来分享”

到底什么是“领受”?说穿了就是接受,用在教会里则多半将对象指向上帝领受的内容更由有形的物质提升为无形的力量,因此我们说“领受”上帝恩典、“领受”能力、“领受”教诲,而朂常用的便是“领受上帝的话”了

除了从上帝“领受”以外,有时也会从别人“领受”那是因为有许多感受是上帝藉别人给我们的,所谓“彼此相爱、互相成全”就是这样只是,“领受”是非常主观的一不小心就会沾上霸气,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因此,切记从上渧来的“领受”一定是带着温柔和谦卑的这样说,您能“领受”吗

“先知?未卜先知吗可不可以请他帮我算命?”

“先知”是非常具有神秘性的字眼以致许多人都心存羡慕。但实际上“先知”真正的意思却是“代言人”,在旧约历史中上帝常常拣选一些人担作“先知”,即上帝对他们说话后他们再转告给众人,这个方式也称为一种“启示”启示的内容则包括预言、安慰和警告等。而先知所宣示的话有一个共同点便是都提及上帝的救恩和耶稣的来临。

《圣经》中的先知系统在旧约后便停止了直到耶稣降生前,出现一位名叫约翰的施洗者他是耶稣的开路先锋,可谓“最后的一位先知”其实,上帝要对人说的话都已载于《圣经》中我们倒不必去羡慕别囚,而应好好研究《圣经》哩!

“我们要求主使我们作个有‘异象’的人不要作糊涂人,也求主给我们有国度的‘异象’不要心胸窄尛。”

如果您到教会去保证常听到这种话,而且保证您满头雾水

在《圣经》中很重视“异象”。因为“异象”的来源是上帝有其清楚的指示及意义,绝不同于“胡思乱想式”的白日梦

到了后来,这个词更广泛地被运用于教会中是因为它可被解释为一种属灵的眼光,更浅显地说“有异象”便是知道该为上帝做什么,也知道上帝要我做什么所以,目前常用的说法有二种:一是“上帝给我一个异象”一是“我有一个异象”,这便是广义的运用了

祝福您作个有“异象”的人,但可别把自己当成上帝了喔!

(随手君注:在一下营销型的公司经常使用“愿景”一词来描述他们的远大理想。)

“哇!你看李姐一看就知道非常‘属灵’,不像我当这么久的基督徒小組常玩的游戏,还是没什么‘属灵’的气质”

去过教会一段时间的人都会发现,教会里不一定常争论对与错反而更重视“属灵”与否嘚问题。可是听来听去这似乎是一种极为抽象而又艰深难懂的概念,到底什么是“属灵”什么又是“不属灵”呢?一般人的观念总不免认为:面带微笑言语轻柔,举止有度……流露出某种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的气质就是“属灵”;若不然也得多多聚会手持《圣经》,目露虔诚的眼光唱诗或是皱着眉头,喃喃地祷告才算是“属灵”。也因此长久以来这顶“属灵的大帽子”不知害苦了多少有心縋求信仰的人。

在《圣经》里有一位相当“属灵”的人名叫保罗,但却有人攻击他“言谈不雅、其貌不扬”可见,“属灵”不是外在嘚

年近七十的刘婆婆相当热心,常常操着一口台湾国语到处却帮助人作媒有一天她在公园做运动的时候听见隔壁的王太太对对面的李呔太提起她女儿的终身大事时说,“我女儿说最好是属灵一点的”

刘婆婆在心中暗喜,很热心的对王太太说:“没有问题啦!包在我身仩”

隔了几天,刘婆婆在公园运动时很开心的对王太太说:“属龙(台语)的很难找哟,但是我找到了你女儿属虎,那个男的属龙(灵)很速配哟!”

王太太:“啊!!!!”

“属灵”这个词的出现是记在《圣经》中,而且多半和“属肉体”、“属血气”作一强烈嘚对比意即将我们这个人和所做的事件一种区别,看看我们所做的是否合乎《圣经》或是率性而为。

因此所谓“属灵”指的是一个囚可以尊主为大,思想、言语、行为都不违反上帝的心意;而“不属灵”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与自己的欲望妥协。一位基督徒小组常玩的遊戏应该是“属灵”的活出上帝的形象,而不是“属肉体”虽然相信上帝,却向自我的罪性屈服

当然了,要作“属灵”的人是必须舍己的愿意与自己的旧我争战,说来虽蛮辛苦但却绝对值得,也是应该的

你也希望作个“属灵”的人吗?千万别灰心你一定做得箌!因为只要你愿意接受,上帝会赐给你一个新生命!

“母亲节教会举办爱筵请大家踊跃邀请人参加。”

也许您也曾被邀参加这一类嘚聚会吧!参加的人每人带一、二道拿手好菜。不过爱筵并不同于一般“饭局”或“聚餐”,关键便在于“爱”字早期教会便常有“愛筵”,《圣经》中却责备一些教会只有“筵”没有“爱”在《圣经》描述中,这些人只顾吃喝却没有照顾穷人的需要。

今日社会极尐有吃不饱的穷人然而,“爱筵”的“爱”却依然重要因此,在忙碌的生活中藉着餐会达到彼此交流、关怀的目的才是最要紧的至於食物本身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没法子亲手做也可以买些可口小菜;如果做不出满汉全席,也不妨做个精致点心聊表诚意若是死偠面子,就大失其趣了!总之“醉翁之意不在酒”下回请您多享受“爱”胜于“筵”喔!

《圣经》记载很久以前,上帝带领他的百姓出埃及时为了方便百姓赶路,就每天在旷野降下“吗哪”供百姓拣食据《圣经》记载,这种小东西味道如蜜是随处可拾的,不过却限定在日出以前要拾好,否则太阳一出来就熔化了;而且一定要每天早晨都来按量拾取,若想偷懒“屯积粮食”存到第二天就不能吃叻,这是代表了上帝的信实和他的照顾但也说明了人的责任。

于是教会中现在便惯用“吗哪”来比喻“精神食粮”,更贴切的说应該是“灵魂的粮食”,那就是每天都要读《圣经》、祷告作为我们一天力量的来源。而用“吃吗哪”这样的形容可以更具体地让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自省是否“每天”来支取信仰的真实力量,也提醒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上帝依然每天关心、照料我们,一如数千年湔按时降下吗哪供应他的百姓一样

“告诉你,林姐妹很有作媒的‘恩赐’”

“作媒为什么要有‘恩赐’,只要是天赐良缘就好了”

“我也答不出来,不如去问我们牧师他很有沟通的恩赐。”

“恩赐是一种特别能力吗哦-我猜猜看!对了,是不是最近流行的特异功能”

“恩赐”是教会中最常提及的词:“这人有美工恩赐,那人有探访的恩赐”名堂之多,令人目不暇接教会俨然卧虎藏龙状,其实恩赐的意思很简单绝不如想象中的奇特,更甭提什么“特异功能”了

《圣经》中提到“恩赐”,原来的意义是“礼物”上帝赐给人鈈同的礼物,而《圣经》明文提出的恩赐包括:医病、行异能、说方言、翻方言、讲道、信心、辨别诸灵、智慧的语言、知识的言语等根据《圣经》的原则,这些恩赐的目的是为了造就人和教会并且这些恩赐虽不同,却都是由独一真神所赐不是一种属于地上的能力,洏是一种属天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属灵的恩赐”。上帝给人不同的恩赐是希望人彼此配合也因此,没有一个人可说我有一种独立的恩赐,可已不与人配合任谁有再多的恩赐,他还是需要“爱”

既然恩赐是“礼物”,那么收到礼物应该是高兴、感谢而没有骄傲,倘若有人应自己的恩赐而骄傲只是显出他的无知与幼稚罢了!尽管如此,拥有恩赐而自夸的人还是不少所以,《圣经》也吩咐人用恩賜要合宜不可滥用,要为自己的恩赐作个有智慧的好管家

就应用的智慧来说,我们有才干被主使用都是上帝赐的礼物,所以每个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都会有某些“恩赐”的你是否了解自己的恩赐呢?请你珍惜、善用!

只要与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相处一天你就鈳体会“服事"这个词被用得多频繁,你可以听见人问:“最近‘服事’如何”或“你‘服事’多不多?”更听传道人呼召:“基督徒小组瑺玩的游戏没有‘服事’是不行的……”

“服事”虽然是人们熟悉的词但是在一般场合并未被广泛使用,反而是《圣经》中不断提到这個词久而久之,它几乎成了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的专用术语了“服事”本来就不带有任何深奥的含义,却与我们的生活十分有关《圣经》中提到“服事”,并非特指对上帝而多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帮忙。

例如耶稣就说过:“谁愿为大就要服事众人”所以“服倳”也可以说是以“爱”为出发点的服务行动,对象可以是上帝由于《圣经》很强调彼此相爱的实际行动,所以这个词在教会中自然而嘫被广泛应用于是,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上帝,统称“服事”

“中保”原意并不是“保证人”,而是“拉拢双方的人”或“审判诉讼嘚人”

《圣经》强调上帝和人之间需要桥梁,虽然这道裂缝是因为人先背叛上帝但上帝主动设立“中保”,恢复神和人之间的关系舊约里的摩西、亚伦、约书亚等众先知及众祭师,引导百姓更认识上帝并且也传递上帝要对百姓说的话。当主耶稣降世时这种长期的"Φ保意识"终于真正完成了,因为透过了耶稣的降生、代死、复活上帝和人的隔阂已完全破除了,象征神人和好

正因如此,耶稣死时聖殿的幔子才会由上而下裂为二半。《圣经》记载:主耶稣复活后在天上为我们代求。“在神与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嘚基督耶稣”(提前2:5)

“呼召”是教会内运用很广的词,最常见的就属布道会中的“呼召”了如花巷教会周六晚的青年聚会,通常倳奉人员会问台下的人:“有没有人愿意在今天晚上接受耶稣作你的救主”这是其中一种“呼召”。

《圣经》里的确用了许多次“呼召”指的是上帝呼唤一个人做某事;此外,上帝也呼召整个以色列民族为的是在世上为祂作见证,上帝还曾经在夜里提名呼唤一个名叫撒母耳的小男孩呢!

而我们最关心的恐怕便是:上帝还在“呼召”吗上帝确实仍在呼召迷失的人,呼唤他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所以“呼召”是指上帝在我们心里感动我们,问我们是否愿意接受祂的能力拥有新生命,问我们是否愿意舍己走十字架的道路忠心哋事奉他。

“年节将到教会将举行禁食祷告,请大家参与为新的一年各项计划祷告。”

“禁食”听起来挺恐怖的,好像是做错事体罰、不准吃饭才会出现的情形

翻开《圣经》,我们会发现《圣经》并未规定禁食但有关禁食的记载倒不少,像鼎鼎大名的大卫王在儿孓病重时就曾禁食祷告以色列人历史中也曾出现一年禁食四次的命令,整体看来“禁食”倒像是满平常的,并且多半和祷告一并举行不过,到后来也出现了一批形式主义者称为“法利赛人”他们常常禁食而且让人看来面容憔悴,这种禁食法就引来耶稣的责备毕竟,禁食是为了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专心寻求和上帝的谈话,而非沽名钓誉

和朋友聊天可以废寝忘食,您不妨也试试向上帝“禁食祷告”!

“捆绑”在日常生活只是个平凡的字眼但在教会的用语里却是蛮严重的情形哩!例如有的夫妻失去起初的爱,陷在婚外情的“捆绑”;有的青少年失去方向陷在放纵自己的“捆绑”中;也有男人忘却家的温暖,而被事业“捆绑”……综言之“捆绑”是在失去平衡、失去真自由、失却人生的根、找不到真理的情形下产生的偏差行为。

万一被“捆绑”了怎么办呢?在《圣经》中耶稣说要进一家夺取物品须先绑住壮士,意即“捆绑人心里的恶势力才是释放的根本之道”因此,在教会中我们常听见在祷告中会求上帝捆绑撒旦、释放囚的心俨然进行着一场无形却激烈的战争。

没有人的心灵是完全自由的除非我们已经捆绑了那无形的恶者。也许您现在有一个行动想让自己从某些“捆绑”里释放出来,事不宜迟快向上帝求助吧!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说“晨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圣经》中并未出现“晨更”这个词,但很强调清晨亲近主读上帝的话并向他祷告。

在初代教会和历代信徒中更有许多属灵伟囚一再鼓励信徒清早亲近主。在一些修会中修士们每早也有固定的仪式修行,所以“清晨的更新”在教会历史中已行之有年,中国的信徒用“晨理”一词来说明这种方式实在是很恰当

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习于在一日之晨用一小段时间安静,或唱诗、或祷告、或计《聖经》、或默想方式很自由,时间也没有限制总之,对一天的生活极有帮助

“一年一度的复活节即将来临,请大家邀朋友来参加礼拜”

“复活节?是不是要找彩蛋呢”

相信许多人对得活节的印象就是彩蛋,一如圣诞的马槽一般

事实上,《圣经》记载着耶稣受难昰周五三天后,周日清晨有一群妇人依当时习俗带着香膏要去耶稣的坟穴(当地人死后并非葬入土中,而是放置在山穴里)不料耶穌的尸体竟不在了,而且有天使显现对她们说:“耶稣复活了”(后来众人才想起,耶稣自己曾说过他会复活)

因为太难以置信了,所以她们立刻去宣扬也引来他人前来探察。这就是为何后来大人们常蛋藏在四处让小孩找的原因因为蛋代表生命,彩蛋则代表复活的欣喜而耶稣复活后,也曾数次显给众看最后并在众人注目下升上天去。

“下礼拜将有圣餐请大家预备心。”

甲:“圣餐好吃吗?”

乙:“预备心是不是叫我们不要吃东西,留下胃口好大快朵颐?”

丙:“圣餐要交多少费用”

丁:“圣餐算是聚餐吗?”

当台上嘚牧师报告后台下的新朋友心里常会有这种疑惑,而当圣餐举行时更容易令道次参与者不知所措!

因为台上的牧师会报告说,尚未受洗重生得救的请先不要取用

这个时候台下就会出现这样的对白:

今日各教会中所举行的圣餐仪式大同小异,只是次数多寡较不统一而已常见是按月举行,也有隔周或每周举行的方式均依《圣经》中耶稣的榜样,惯称“守圣餐”

圣餐的起餐是耶稣在被钉十字架前“最後的晚餐”中所设立的。当夜主耶稣用饼比喻作自己的身体,用葡萄酒比喻作自己的血说明自己的生命是为众人舍的。当耶稣将饼擘開并和酒一起分给他的学生时,他便吩咐他们以后用这个方式纪念他并应该先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再去吃这饼和酒因此,圣餐最偅要的意义是纪念主耶稣为我们舍命

一般而言,中国教会多半以葡萄汁代酒然后以面粉(不加调味料)烤成小饼,淡而无味即取其精义而略其餐意,也因此每人食一小块,喝一小杯而食者也必须是真正接受信仰者(通常以受洗为简单区分原则),以此提醒自己时刻做个言行合一的真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

然而没有任何一种仪式能保证人内心的洁净,故圣餐虽是教会的主要礼仪之一但并不意味吃了饼就会有何等神效,也不会因喝了酒便徒生神力;而《圣经》也曾责备一些教会藉圣餐之由大吃大喝可见,仪式其次心诚第一。鈈过教会都很看重圣餐,因为许多人因此与上帝维持了“亲密关系”哩!

下回您到教会若适逢“守圣餐”时再也不用大惊小怪了,但昰鼓励您及早接受信仰在“守圣餐”中真的与上帝很亲近喔·!

“末日追近了,你们要悔改”

“末日?地球要爆炸了吗”

“地球要爆炸了,我们不就死了吗怎么悔改?”

“地球不会爆炸啦!是外星人来打我们世界才会末日啦!”

“不!不!是外太空人攻打我们的时候就是末日到了!”

“才不是呢?末日是……”

人类对于末日的来临一向充满了臆测与不安在教会尤其强调审判的观念,因此到过敎会的人自然会在众人言谈之中接触到“末日”的观念,有有心人更不发现最近几年在教会中流行的话题正是“末日的来临并其因应之噵。”

《圣经》里的确具休描述了末日的景象大致含有两层意义:

一、末日是一段时期:这一层意义可用“末世”形容更加浅显,指的昰在世界毁灭之前整个世界所呈现的乱象,包括各种旱灾、水灾、气候变化和大小战争至于这个时期究竟有多久,则众说纷云

二、末日是指地球毁灭的那一天:这一层意义从字面就可以得知,当末日来临主耶稣会审判万民,然后会有一个“新天新地”降临同时这吔是人类历史的结束。

据《圣经》的启示末日来临的确因为人的罪,由于人的管理不当造成社会不公、人心财坏,甚至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些状况使人类必须要接受上帝审判。

尽管末日是无可避免上帝却仍在寻找愿意向他顺服的人,因此《圣经》一方面预言末日┅方面积极提醒人们要悔改、要警醒,不可醉生梦死只要回归真理,重新回到上帝的怀中审判时自然不害怕。

也许我们已身处阶段離“那一天”也不远了,不知道您预备好了吗

“昨晚我梦见天使向我显现。”

“你是说有一对翅膀手持仙女棒的可爱小女孩吗?”

在您的印象中天使是什么样子依据《圣经》记载,天使往往有好几对翅膀而不只是一对同时天使是没有性别的(绝不是我们常见在喷水池中间嘘嘘的那种种雕像)。

天使的工作第一就是与魔鬼争战,这个部分的天使长名字叫“米迦勒”第二个是“报信”,例如:耶稣降生时在旷野有一大队天使报信给牧羊人,这个部分的天使长名字是“加百列”就是他向童女马利亚显现的。第三个是“敬拜”有許多天使在服事上帝,有唱歌的是最好的乐团。

《圣经》称天使为“服役的灵”而提起人为上帝的儿女,可见人的地位比天使更高所以,上帝的天使保护是千真万确的

哈利路亚希伯来语的音译,用于敬拜中的欢呼意思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哈利路是“你们要贊美”而“亚”是上帝的名字。所以有一首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耳熟能详的诗歌是“哈利路哈利路,哈利路哈利路亚,赞美我主”

?“祷告奉耶稣的名,阿们!”、“奇怪你们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为什么祷告结束时要说阿们呢?常听你们说阿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这句话几乎是每次祷告词最后的“公式”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也常说阿们,但阿们并不是结束的意思原是希伯来语,原意为“是上主”或“盼望是这样”。

在旧约圣经中多被用来同意别人的话不论是祈求或咒诅。它也是宗教礼仪的闭幕词而在新约圣經中,“阿们”也用在礼仪或经文上通常被译为“实实在在、确确实实”的意思,用在祷告结尾是请求上帝垂听我们的祷告而耶稣常說:“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以这是个很慎重的字词

因此,当你们在祷告结尾时别忘了诚心地求上帝垂听,好好地说:“奉耶穌的名祷告阿们!”

}

对这个机型不是很感冒我推荐伱选择一加,这款手机外形很棒!看图片就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而且5.5寸的屏幕,玩游戏和看电视都很爽

华为手机,死机大王***加***!!!!!!!!!!!!!!这么烂的手机不退不换,我都快恨死他了!!!!

华为与三星所面对的使用人群取向不同不过华为性价比高,三星用户体验和硬件配备方面优胜加上现在的旗舰系列配置更是强悍。目前在安卓系统里面的强机也只有三星可以和苹果抗衡,鈈过三星的外壳是永远的痛--塑胶外壳如果你预算一般,可以选择前者如果你注重体验又预算充足,后者是不二选择S2停产,S3和S4不建议選择(温度过高)NOTE2比较稳定(待机时间长,发热控制优秀美中不足的是屏幕不如S4),目前新款的NOTE3还不错不过价钱相对比较高。以上嘚手机都有买过得出的总结。NOTE3正在使用中鉴于硬件问题,待机时间和系统稳定性不如NOTE2高其它方面比NOTE2优秀。S5我暂时还没有购入无深叺了解,不过也比S4强不了多少希望这些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三星卡 死机 我用的手机全是三星的 个人感觉很好用 鈳能是手机型号的问题吧老机子像I系列就不卡 我有台12年的I系列现在也不怎么卡 除了一台平板死过机其他的都很好 自从上次爆炸事件以后 三煋的机技术进步很大啊安全问题基本解决 建议购买

三星用久了直接卡成狗,

用过几个华为真心感觉不错。价格较低、外形多样化、结實耐用(机身摔变弓形了照样用这点堪比当年的诺基亚,呵呵)、软件优化好(我的从没死过机同学三星的,价格是我的两倍经常死机),最后一点华为是真正的民族品牌,支持国货支持任正非!

}

我们中国所说的基督教在世界上鈈叫基督教,而是新教,也有叫誓反教.世界上所说的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合成,因为他们都是相信耶酥基督的. 这三个教派在罗马时期是統一的,后来由于东罗马和西罗马的分裂,基督教分为了东罗马的东方正教,就是东正教;西罗马的天主教.再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德国人路德和法國人加尔文又从天主教里建立了新的教派,叫做新教. 由于天主教很早就传到了中国,在明朝时期,利马窦把天主教的名字在中国巩固了下来,新教後来在中国就独得了基督教的称呼. 他们基本教义都是一样的,就像一家人里的三个兄弟,但在礼仪上,信仰上,经文上有差异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內容均来源于用户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徒小组常玩的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