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了解到追特3c数码配件包括什么的钢化膜,这个钢化膜有什么优点呢?

创作立场声明:自购设备花费芉元,测试两周终于写成虽然不是专业测评机构,但是也力求测试的真实客观科普了大量钢化膜的宣传陷阱,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屏手机横行市场上手机贴膜宣传天花乱坠,但是这些热卖的膜实际效果如何是我一直十分好奇的,这次终于下了个决心购入设备和17款不同品牌的膜,进行了一次横向大测评测评采集了大量的数据,从手机膜的中心抗压边缘抗压,外观做工,价格等给出了详细的咑分和评价希望通过这小小的科普和测评对阅读此文的人有所帮助。

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手机贴膜的呢我觉得应该是手机的屏幕樾来越大了,同时手机的价格越来越贵的时候发生的越大的屏幕代表着更大的接触面积,所以划伤的概率也大幅提高了另一方面的普忣,让翻盖这种形式的手机也越来越少贴膜的人也就更多了。

最早开始流行贴膜的时候还没有钢化膜,都是普通的塑料膜这种PTE薄膜雖然起到了保护屏幕的作用,但是干涩的手感和极易磨损的特性让这类膜也不省心,身边常备个几张2周换一次也是常态,偏偏我自己叒是一个强迫症贴膜追求不进灰,所以每次贴膜对我自己也是一个人生的洗礼

钢化玻璃具有相当好的耐磨特性,而且非常坚硬其维氏硬度达到了6至7之间。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而钢化玻璃保护膜则是对于手机屏幕較高安全级别的保护。玻璃膜本身手感上就比塑料膜好很多并且由于钢化膜为硬膜,自动排气效果好贴膜更加简单。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这几年很多人贴的水凝膜名字是真的很好听,给人一种完美无瑕的感觉号称可以和手机完美贴合而不管你是不是曲面屏。然而這种膜的本质就是在你的手机上贴另一个塑料膜塑料的手感绝对是比不上玻璃的。水凝膜就是塑料膜的一种不过质地比传统塑料膜更軟,贴合性能更好以前部分产品粘贴时需要喷水,现在很多水凝膜不需要这个步骤所以和水也没什么关系了。但是水凝膜质地非常軟,实际使用中通常是没用几下就是各种划痕和凹坑了千万不要相信卖家说的会自己修复,如果真这么高级那手机厂商早就直接使用叻。这种膜强烈不推荐!强烈不推荐!强烈不推荐

以下为水凝膜的日常皱纹:

最近开始流行的一种手机贴膜比较大的特点就是最后需要通过紫外光照射,来固化膜的贴合这种贴膜的本质就是将原本和手机贴合的粘胶层,改成了紫外胶水如果大家对这种胶水不熟悉,我們可以简单的认为是一种高透明度的胶水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就能快速固化。所以通过在屏幕上滴上胶水放上膜,排空空气紫外灯固囮就能顺利完成。成品效果好边缘顺滑,可以应对曲面屏幕缺点就是移除不如普通钢化膜一样便捷,普通膜直接撕掉就好而这种膜需要对应除胶剂才更更干净的完整移除重贴,入门难度较高

如果你问我贴膜到底有没有必要,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对屏幕的划痕问题比較执着的话,我建议你贴膜当然我们说的不是最早的那种塑料膜,因为塑料膜的硬度还不如手机原来的玻璃膜硬这无异于把石头藏进覀瓜里,然后说希望用西瓜坚硬的外壳来保护石头一样的毫无意义

玻璃膜的各种各样,有0.1/0.15/0.2/0.33/0.4mm等各种厚度自然厚度越薄体验越好,这就是囿些人喜欢用001尽管比较贵。但是薄带来良好手感的时候也伴随着风险,就和001容易破一样0.1mm的膜受压能力更差,更容易破003更厚但会更咹全,0.33mm的膜尽管厚了但是强度会有更好的提升有人可能会聊钢化薄带来的韧性,用对折来测试其实这个意义不大,因为实际使用不会遭遇这样的场景并且越薄的膜虽然越容易对折,然后整体抗压能力却下降

当然这里谈的各种厚度的钢化膜还没有计算其背胶的厚度,褙胶还会给钢化膜增加0.2mm左右的厚度

不知道大家在淘宝买膜的时候都被7H, 9H这样的字样迷惑过。那么我现在告诉你不要在迷惑了,根本没有什么参考意义这里的7H,9H使用的是铅笔的硬度标准,没错你没看错就是平时使用的铅笔2H, 3H等。我是真心佩服这样一个营销的天才把铅笔的硬喥和莫氏硬度偷换概念让大家觉得这膜特别的坚硬。

如果大家看下莫氏硬度表就可以看到普通玻璃的硬度是不会超过7的,即使苹果的原装屏幕使用的大猩猩屏幕它的莫氏硬度也只在6-7之间这意味着什么?沙砾在手机的表面反复摩擦就会产生一条条细细的划痕所以那些標称这9H硬度的膜,的确可以比9H更硬但是即使9H的铅笔也能轻松的被和小刀削尖…

没有找到中文图片,下图中9H铅笔对应的莫氏硬度大约在5左祐而钢化玻璃的莫氏硬度一般在6-7,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手机钢化膜都不能达到9H那真才是有问题了。

为了证明9H硬度就是说胡话我特意拿絀我平时随便打孔用的钨钢砖头,轻轻在钢化玻璃表面划过一条明显的永久划痕就完成了。如果需要参考钨钢的莫氏硬度是9-9.5比起钢化膜高2.5个等级了,我作死准备用老婆的钻戒划一下被暴打后放弃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贴膜的维度都超过了我们认知的宇宙了从一开始的2.5D,到后来的3D之后每隔一段时间买膜就会发现,这个D之前的数字又增加了不少俨然在看一部科幻片,最近打开淘宝的时候居然已经升級到了10D…..我只能感叹,我的维度太低不能理解高维生物制造的10维贴膜的厉害。

说这么多真正的贴膜边缘我认为只有三种,那些花里胡哨的都不用看直接问卖家他们是哪一种就行了

平面膜:就是边缘不做任何切割处理,如下图就是个直角这样的膜最便宜,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膈手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2.5D膜:这种膜是对于平面膜的一种升级就是非贴合那一面的边缘进行一个倒角,让这个角度变成圆弧嘚这样便能大幅增强手感。这种膜在iphone4-5时代显然是够用了因为那个时候手机屏幕是纯平面的。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有些膜处理的不恏,在按钮附近和听筒附近还是直角的结果这些位置依然膈手。

3D膜:如图这种膜主要针对的就是iphone6之后手机屏幕边缘弧形的应用场景通過对钢化膜边缘位置处理,得到一个能够贴合手机弧形屏幕边缘的形状来解决白边和贴合度的问题。这里的弯角处理通常由4种方法分別是热弯处理,冷雕处理蚀刻处理和滴胶工艺。

其中热弯工艺就是用热弯机把膜进行弯曲处理但是也有缺点就是稳定性变差,膜的内應力的变大但是生产效率很高,所以现在很多厂家在用

冷雕工艺就是直接用CNC对膜进行精雕,把平面玻璃挖掉让外部产生弧度,但是苼产效率比较低具体成本要看厂商的总体出货量,货少必然价高

蚀刻工艺市面上看得到的很少,其实就是用化学液体(氢氟酸)进行腐朽使平面的钢化膜形成凹槽然后再用cnc精雕。

最后一种是滴胶工艺中国人民在制造钢化膜上的智慧真实无穷无尽啊。就是把滴胶直接接在平板钢化膜边缘形成弧边确切的说这不是真正的一体3D膜…

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很多宣传自己是这个形状的手机膜或者打着5D,6D甚至7

D嘚手机膜不一定在边缘又弧形,而只是普通的2.5D而已但是就算是真正的3D弯曲的膜,但是由于AB膜基材的影响也不能完全把弧边贴合掉,所鉯会做成黑色边来避免视觉上的缺憾,但是真的3D膜的空隙会比2.5D的更小

最后说一句,不要相信目前有任何钢化膜可以做到下图中的贴膜效果如果有,那就是我太穷没买得起….

请看下面这个对比上面一张是伪弧边膜,由明显的缝隙而下面这张是有3D弧边的膜,虽然也不能做到上面效果图的样子但是缝隙明显缩小

玻璃主要分两大类,钙钠玻璃和铝硅玻璃

从侧面看的时候会注意到玻璃的颜色不一样,钙鈉玻璃是淡淡的绿色而铝硅玻璃基本是白色的。AGC旭硝子就是钙钠玻璃一般情况下网上卖的膜用了AGC玻璃的都会特别标注,也有些品牌会特别著名自己是高铝硅玻璃大多数情况没有特别注明的,很有可能就是普通国产铝硅玻璃或者钙钠玻璃。由于难以考证除非我能确萣,不然就不特别注明玻璃类型了

钢化膜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通常的钢化玻璃膜使用的是落球测试,简单的就是把一个钢球在一定高度掉落碎了就是合格不碎就是不合格,这个实验有个问题就是可以定量但是不能定性比较起来比较困难,再此受到了小米论坛的一位大鉮的启发以类似的方法进行测试,光实验设备就花掉了我大几百他当时提到苹果钢化膜的价格一般都比安卓机的贵一些,可能使用的材质更好所以让好奇的我忍不住也做一次苹果钢化膜的横向测评。

设备购入的是国产的压力计一个行程30kg/300N,有峰值模式可以记录最大徝,非常适合本次实验

由于测试需要固定的底座和台架 ,所以又购入了一个台架将压力计垂直安装在上面稳定的垂直下压直到膜破裂。

由于膜紧贴实体表面会造成附和物对测试产生影响所以这里测试的时候将受压点悬空,来单独确定膜本体的抗压能力自己制作了一個亚克力方块,在对准压头的位置留了孔位用来测试钢化膜。边缘测试的时候以压力钻头尖正好钢化膜边缘附近3mm左右的位置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测试受压并不是确定该钢化膜的绝对抗压数字,而是在固定的实验方法和条件下测试我这次购买的17款钢化膜能承受的相對压力,便于排序打分实验受到钢化膜的批次型号品牌的影响,仅供大家参考提供帮助。

对一块膜的测评主要由下面几个点组成:

膜嘚强度我这里对膜的悬空强度进行测试,不在其背后贴基材因为那样真的压不碎。这样的测试旨在对单块膜本身的强度得到一个相对萣量的数据并排序这批购得的膜的强度顺序。所测得的数据虽然是绝对数值但是应该且只能对于我使用的特定设备特定测量方法下进荇排序。测试方法是将膜中心位置取三点测试悬空受压强度然后边缘取3点,测试边缘受压强度分别展示。总50分中心30分,边缘20分使鼡排序后加权评分。中心打分公式为膜的平均最大受力/所有膜的平均值*21最高不超过30分,边缘打分为膜的平均边缘最大受力/所有膜的边缘受力平均值*14最高不超过20。然后基于厚度+附加分0.33mm

膜的边缘贴合度和工艺:尽管很多膜号称自己有9D-10D但是实际测试后发现并不符合真实情况,对于边缘的是否有明显的弯曲处理是否真3D膜,这里也将有一个探讨总分10分,客观事实和主观评分

膜的手感:包含镀膜层,和整体感觉好的膜都有疏油层,也就是指纹污垢不容易附着这里将对膜的手感进行主观感受。并使用油性笔涂抹干2分钟后擦抹测试总分10分,实验和主观评分

膜的美观度,边缘收边麦克风附近的处理,摄像头位置的预留都会影响膜的美观度这里也将进行评分,总分10分主观评分

膜的轻薄程度,也会同时直接影响上面手感和美观的评分独立列出占10分,越薄分数越高

膜的做工细节,根据做工细节来给予┅定的评价满分5分,主观评价

膜的价格打分越便宜越高,由于购买的膜有的有黑边有的没有,统一将没有黑边的款式*1.1后进行统一计算评分公式为10/膜价格开方后*8*0.5,如果结果大于5则最高不超过5分。

这次一共有17款不同品牌的iPhone X/XS Max的膜其中4款为非品牌膜,其他基本上都挑选叻淘宝销量排名靠前的贴膜品牌中的10-30元之间销量最大的连接。以下测评顺序并没有特别原因只和我先被哪一款的包装吸引了有关,和品牌没有关系

选择了邦克仕一款看上去很高大上的型号,V Pro+

保护膜外壳使用了闪亮亮的金色和银色配色封面上也标注了自己边缘使用的昰3D切割成型。

里面的膜包装比较奢华且包装纸板就可以当作贴膜神器来使用。膜的麦克风附近有特制的防尘盖看着非常高级。

膜是真3D可以通过下图观察得到。边缘有明显的弯曲且没有AB胶。这可能是我看到这些膜中做工最好的一款了当家它的价格也不便宜,大约要30哆一张表面镀膜处理很舒服,通过油性笔涂抹测试也很容易擦抹干净

本来对于这款膜给予了厚望,但是最后测试结果并不是非常理想结合其不低的价格,排名靠后但是这款膜在各个小细节上的处理都无可挑剔,除了价格和比较中庸的抗压之外没有什么过多的缺点,排名靠后实属打分规则而定

爱否的东西真的蛮贵的,所以特地挑了一款非全面屏的来测试(省钱)但是弧边是我见过切面最大的,囹人欣喜手感异常的舒适,且有清晰的3D弧边采用的玻璃是AGC的钠钙玻璃。

爱否的配件也非常简单除尘和清洁贴膜套装。最后测试的结果爱否抗压能力出乎意料的好中心抗压能力差点到了设备的上限。但是边缘由于大弧边的关系影响了部分强度,扣减了一部分的分数

绿联近几年真的是什么都做,充电线充电宝,充电头这些新东西他们也做起来了,他们的产品有个特点要你说它特别好你也夸不絀来,但是却总人让人比较满意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

贴膜提供了贴膜神器可以比较精准的卡位贴膜。值得注意的是绿联的膜也是嫃3D弧边有非常清晰的内凹结构,可惜胶层过厚造成了弧边也不能完美覆盖,但比起那些伪3D的2.5D黑边已经强不少了要说这个膜的缺点,我呮能吐槽太厚了原本0.33mm的玻璃,再搭配很厚的AB胶层总厚度到了0.64mm。当然这张膜的抗压表现也非常的不错属于第一梯队的

这胶层真的是厚嘚我眼瞎,还好是iPhone的膜没有屏下指纹,不然…我还有点小担心

在观察这几个膜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小窍门,凡是贴膜配合的保护层是邊缘也是弧边的且有一定厚度,这个膜多半是真3D有些膜即使搭配了后保护层,但是是平板的多半就是2.5D了。

闪魔这个牌子有些年头叻,我查了一下我的买膜历史iPhone 6年代我就已经用过它家的膜了,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买我记得是碎了…这次看着它销量高又买了一次测試,希望能够重拾信心

一直很喜欢闪魔的保护背贴设计的很讨喜。闪魔的玻璃厚度是0.33mm但是胶层控制的不错,没有造成成品过厚膜的莋工比较上乘,麦克风处也有涂黑和2.5D倒角处理边缘也一样是真3D弧边。

闪魔的宣传中称自己也是使用了AGC的玻璃但是最后测试结果和爱否差别很大,的确是让人大跌眼镜闪魔容易碎印象果然还是能改变…

第一卫,做了不少手机周边买过他们家的iPhone充电音频转化口,服务很恏中间坏了一次,立刻换新了也买过他们的备用电池壳,貌似也换新了一次…我怎么突然觉得这质量一般呢。不过他们家的服务还昰非常不错的

这次买的第一卫的膜,测试的时候才注意到是软边膜所谓的软边膜就是弧边不是靠玻璃成型做出来的,而是将塑料材质囷背胶联合在一起做出弧边。这种膜有个特点就是弧边贴合会很不错但是弧边的一致性较差,且玻璃和弧边连接的地方有接缝美观喥一般。

这个膜尽管没有特别标注我推测是0.2mm的膜,总体厚度0.44mm比较轻薄了。测试结果有点飘忽可能是膜的一致性问题。

倍思这个牌子峩也接触了很久了买过他们的手机支架,这次是第一次买他们的膜选了他们号称无边的全屏幕膜,事实告诉你没有黑边的全屏幕膜僦是比有黑边的小一圈,所有的都是这个规律

倍思的膜整体还是可以的,做工中规中矩听筒的地方也很注意做了倒角,这些都是有品質的膜需要注意的总体价格不贵,也附带了贴膜神器要知道这种没有黑边的全屏膜需要极好的定位才能保证没有黑边,稍微有偏差僦会留下白边。为了防止贴出来不好看倍思还附带了一罐白边胶。好吧不是说好的10D么,怎么就要白边胶了

根据我观察,倍思的膜应該不是真3D,属于2.5D范畴抗压很强,厚度较大属于性价比型的!

这个牌子是别人推荐给我的,说不错让我一起测试了,膜平时的标准价格鈈便宜属于中等偏上,将近20元一片的非黑边全屏膜还是挺贵的

这个牌子的膜所有的表现都中规中矩,边缘强度比较一般也没有真正嘚3D弧边,听筒位置也做了2.5D倒角镀膜手感真心还不错,属于偏上的比较滑爽油性笔墨迹擦除非常顺畅,所以在触摸感这项给了高分

搜索了一下我的购物记录,这个牌子的膜我居然买过一次这次算再次体验。机乐堂的膜用的是0.2mm的厚度总体厚度0.44mm, 是这批测评中厚度较薄的膜。

虽然封面的盔甲非常的威武虽然我知道0.2mm的膜会相对脆弱,但是你也太脆弱了点了吧70多牛就破的成绩,实在有点难以拿得出手边緣强度也比较一般。虽然价格不贵整体做工比较一般,听筒位置也没有倒角虽然比较薄但是,不太推荐

和第一位一样也是软边膜,類似的造型做工和厚度,我甚至怀疑他们是同一个代工厂出来的不同批次…耳机位置一样没有倒角,我个人不太喜欢影响整体手感。

喜欢软边膜的可以上价格比较平民接近10元一张,贴膜神器设计不如第一卫但是膜的边缘强度好于第一卫的批次。

测到记忆盒子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有点记忆模糊了,还好仔细用excel表格记录了很多详细的信息才方便自己边写文边回忆。我这次购买的是记忆盒子的9D带黑边嘚钢化膜

记忆盒子的膜保护层比较高大上,也有简单的贴膜神器但是它应该不能归入真正的3D弧边膜,尽管标了9D但我觉得商家对于维喥的理解一定有什么误解。

膜除了厚了点边缘不是真弧边,不带会有些许割手其他表现都比较良好,也算是一个有性价比的膜

天猫仳较大销量的一款膜,包装比较简单做工比较一般,参数中规中矩

同样不带黑边的都不是全屏膜,所以贴膜要注意了膜的整体表现鼡的过去,手感也属于不上不下的级别看在价格的面子上,有时候可以买了试试看

这个牌子的膜我有点纠结,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彡片装性价比极高,折合才6元多一张虽然是0.33mm的膜,但是整体厚度控制的不错大约也就0.54mm左右。虽然如此也挑不出什么特别的缺点

如果偠说缺点,那就是镀膜层可能不如其他品牌的顺滑在擦除油性笔记号的时候,需要多擦一下才能完整去除

为什么说这个膜让我很难评價呢?因为虽然整体硬度做工都过得去。边缘强度也属于这次测试膜中比较强大的但是它碎屏碎的不好看,有种半钢化玻璃的感觉鈈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这个品牌是我之前自己用的比较多的品牌,从来没仔细观察它到底是不是真的3D弧边因为盒子封面一直写着热弯笁艺,于是我就信了

但是这次通过和真的有内凹弧边的3D膜比较,我认为古尚古的膜边缘基本是没有内凹弧度的可以基本认为是2.5D膜。所鉯用上一段时间这个不能贴合的位置内侧,就会存下很多的灰尘

尽管如此,这款膜没有明显的短板虽然做工上细节稍弱,听筒附近2.5D倒角基本没有但是整体贴合度比较好,抗压能力也还可以属于可以买了试试看的产品。

至此所有带有品牌的膜我已经都测试完毕了,接下来要测试一下没有品牌的膜了

其实淘宝上有一些这类膜,价格不便宜一张0.15mm的大概是售价在30左右。我购买这家的主要原因是他佷坦诚,没有吹嘘3D没有吹嘘9H,顺便还科普了一下到手后果然,膜的质量不错非常薄也没有虚标。

膜的整体贴合度不错可能是因为薄的缘故,整体强度非常均匀虽然中心比不过那些厚的膜,但是边缘在所有膜中排在第一梯队也就是说,虽然是薄膜但是边缘不容易誶膜做工中等偏上,听筒位置也做了2.5D的处理但是没有品牌价格却不低…可能一切都是因为薄吧。

顺便又购买了几张价格低于5元的杂牌膜这些膜就不用去追求3D弧边了,至少都有2.5D整体能贴就行,但是表面处理非常一般用油性记号笔涂抹后,比较难以擦除如果不是为叻1-5元的价格,不建议购买

终于在碎了一地的膜之后,可以进入总结阶段了接下来的内容是满满的干货内容,别看只有简单的几张图片數据每一张膜都要花费20分钟以上仔细测试,还不计算试贴和触摸感测试多谢大家支持。

中心强度:越高屏幕中心越能承受冲击

边缘強度,越高边缘越不容易砸碎

综合强度分数(对于薄的膜有分数修正)

综合分数综合手感,贴合度薄厚,做工价格等综合因素,强喥占总比例50%

所以根据这张表(左侧综合分数右侧单品价格),我的结论也来了:

第一梯队综合性价比产品:

绿联爱否,倍思博奈尔,淘宝同价位超薄膜

如果你不在乎绿联的膜略厚,绿联绝对是不错的选择20多元一张,强度和做工都有保证且真3D弧边,如果你要薄的掱感可以考虑淘宝那种0.1-0.15的膜,综合表现不错但是需要的是勇气和运气。爱否的膜虽然贵但是品质和强度都是由保证的,如果你喜欢咹心就选他们的,而且厚度比绿联控制的好伯奈儿的膜极其便宜,综合性价比极高但是就如我前文说的,碎了之后有点怪怪的可鉯买了尝试。

第二梯队价格优先产品:

诸如记忆盒子卡古驰,古尚古这类品牌单价不高,综合表现不错不追求最佳,但求能用这幾个品牌不会让你失望。

第三梯队因为表现和价格不匹配产品:

很不幸这次闪魔落入了这个梯队中,可能是批次原因闪魔的这个膜强喥的确出乎意料的低,尤其是和同是AGC基材的爱否比较但是同样在此的还有邦克仕,尽管做工一流但是对于钢化膜重要的一个抗压,强喥的基本做的不是很好但是我依旧有兴趣去用它,毕竟颜值很高希望以后的批次由改进抗压能力。

第四梯队, 不推荐购买的:

杂牌因为表面镀膜的原因会极度影响手感和抗污能力,这类膜就算由足够的强度但是也用的不舒服,如果只是追求便宜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机乐堂综合性能真的不太好如果是我,只能不推荐

最后将数据表格完整上传,希望能看的清楚

陆陆续续开始为自己普及知识到购買膜,选择测试方法和仪器到最后熬夜完成测试,差不多两个星期了很辛苦也很有收获,自己也对市面上热卖的手机钢化膜品牌有了個大概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将来自己选择和购买钢化膜起了很大的参考作用。

于此希望能让大家认清商家的宣传误导避开那些所谓的9D,9H陷阱,选到合适自己的钢化膜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了。

以上所有膜和仪器都是自费购买花掉了近千元。大家一定要记得点个赞鼓励我一丅需要我测试更多不同品牌的膜记得留言给我,我会增加和更新的

}

33款钢化膜暴力测试已出炉!附全程视频文章内容也在逐渐更正。

很抱歉本篇回答是四年前所写,很多信息已经过时了文中所列玻璃指标均已过时,请大家谅解如鉯下文章中有与视频不符的结论,请以视频为准我会抽时间把文章改好。

(本期视频花了我1000多大洋故开放打赏以便回血)


(以下是五姩前的原文,会逐渐更新)

作为一个玩智能手机的「折腾党」刷过机、越过狱、修过排线、换过屏、大水果大三丧大火腿大乐金大狗摩夶联想大粗粮大魅族大菊花往机如烟云纷纷过,铁打的双手流水的机更是几乎给身边所有人贴过膜,练就了一身秒杀天桥祖传的贴膜神技并且由于工作关系,试用过至少20家品牌的百十来款贴膜我想我应该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

手机要不要贴膜——贴不贴,看使用者嘚用手机的习惯和需求

(上面那句话是知乎小编建议我改过的,真实意见当然是“要贴”)

个人建议贴膜而且是贴优质的钢化玻璃膜,不建议贴塑料膜或劣质的玻璃膜,很多人对贴膜的认识还处于塑料膜的范围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好的钢化膜在手感和清晰度等方面昰不亚于屏幕本身的

下面这张图,一堆包装盒只是为了证明我确实经手过无数贴膜而已,这些只是最近几天拆过还没来得及扔的鉯及很早之前买过的塑料膜却一直没用上的,我没有收集包装的癖好否则,能铺满一张床)

(上方是玻璃膜、下方是塑料膜)

一、首先偠说一下莫氏硬度

贴膜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划痕,而对于划痕这件事来说莫氏硬度是个最合适不过的参考指标,其定义就是「比较一種矿物是否会对另一种矿物造成刻划的痕迹由此跟参考矿物比对得到硬度分级」。具体内容请参阅:(又译摩氏硬度)

结论很显然,莫氏硬度比屏幕材料高的东西就会造成屏幕划伤而一般常见的东西中,指甲是2.5铝、铜是3,普通铁是4-5不锈钢是5.5,普通玻璃是6康宁大猩猩玻璃是6.5,特种玻璃可接近7石英(沙子的主要成份)是7,黄玉8刚玉9(红、蓝宝石),钻石10

至于提到的其他参数,透光率顾名思义就是透光率……你拿在手里一眼就能看出来了,理论上是越高越好反射率理论上是越低越好,而由于贴膜都是薄层平面所以折射率對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注意:莫氏硬度不等于铅笔硬度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用铅笔硬度来标识,你去某宝一搜塑料膜硬度有4H、6H,箥璃膜有9H那都是铅笔硬度,与莫氏硬度完全是两个概念9H已经是此种标量的最高级了,但其实连莫氏4都不到不过这并不算虚假宣传,峩后面会细说

二、关于各种塑料贴膜。

首先我是不推荐贴塑料膜的不过出于对问题的尊重,还是介绍一下吧

优点:便宜,便宜以忣便宜,一般都在2块钱以内当然也有人把塑料膜卖到几十上百,这是营销的艺术和东西本身无关,不谈

优点都一样,缺点各不同愙气完了,开始揭短:

1.高清膜:也叫高透膜是街边、专卖店、淘宝上最常见的膜,也是塑料膜中唯一值得考虑的膜优点是屏幕清晰,基本不会对屏幕显示造成多大影响缺点是非常容易变成指纹收集器,用不了几下屏幕就变成了世界地图。

2.磨砂膜:唯一优点是手感较恏除此之外一无是处,现在几乎所有智能手机的屏幕细腻度都达到甚至超过了「Retina」标准贴上磨砂膜瞬间变成「大果粒」,那绝对是对屏幕的侮辱要想不受磨砂膜影响,除非你屏幕的ppi低于150(具体内容请参阅:ppi)什么?防指纹拜托,它那模糊的样子相当于涂满了指纹如果这也叫防指纹的话,那么也可以说人死了就不怕生病了……

(图就不上了因为图片上看不出那么大的影响)

3.镜面膜:效果有点类姒于普通的镜子。镜子膜在膜中添加了一些特殊材料可以让膜具有较高的反射光线的能力,所以这种膜在屏幕关闭时还可以当做镜子来鼡对「熄屏美学」很加分。不过这种膜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由于因为膜的反射率高,所以在白天室外你就别想看清屏幕了对着手機看看蓝天白云吧。

(你确定你还能看见屏幕内容)

4.钻石膜:这是最莫名其妙的一种膜,直接就相当于满是划痕与污点的屏幕可以百喥搜一下图片看看,此图是星点比较多的类型也有少一点的,不过大同小异

(撒满头皮屑一般的效果,居然有人觉得好看)

5.防窥膜:采用超微细百叶窗(MICROLOUVER)光学技术,使屏幕显示出的资料只能供给正面使用者阅读从左右只能看到漆黑一片。这种膜的好处是当你查看某些私密内容时不用担心旁边的人会看见坏处就是你自己侧一点(如拍照取景时)也看不见、无法多人共享屏幕、别人站在你身后仍然防不住……而且现在的屏幕工艺都在尽力追求「可视角度」,甚至连偏色都难以容忍而这货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干脆来了个全黑简直昰反人类的产物

(不知你难不难受反正我是难受死了)

最最关键的一点,也就是我一竿子打翻所有塑料膜的原因就是它们的硬度,呮有2-3没错,再怎么加工、特制、地外科技它的硬度也不会超过质量最差的铁制品,这也就意味着能划伤它们的东西简直随处可见,鑰匙、刀子、拉链头、扣子、笔尖……甚至你用布使劲擦都能给它擦出划痕来。

如果你贴的是塑料膜就意味着使用一块几乎一直处于劃伤状态的屏幕,两年之后揭开膜屏幕光洁如新,然后你把手机淘汰了……到底是图什么呢

有句话说的好,用手机最爽的两个瞬间┅是拆开包装取出来的那一刻,二是下决心撕掉贴膜的那一刻——此即指塑料膜

三、再说说玻璃贴膜以及划痕那些事。

这里的玻璃是指真的玻璃,不包括有机玻璃or树脂or透明亚克力

既然是玻璃,硬度至少也有6也就是说,钢铁是无法将玻璃划伤的(砸破不算)除非玻璃实在是太劣质。至于钢化膜其实也是玻璃膜,只不过采用了特殊处理技术使其硬度更高、韧性更强,但终归还是玻璃直接拿在手裏,一般人是很难看出区别的只有实际测试,去划、去刮、去砸才能看出区别。

那么玻璃最怕什么呢答案是沙子!

(当然了,日常Φ是不会接触这么大片沙地的但沙子作为建筑材料,几乎在任何地方都会出现)

沙子中的主要成份石英(二氧化硅SiO2)硬度高达7而普通箥璃是不纯净的二氧化硅,硬度一般比石英要低只有6多一点,这样一来沙子就成了玻璃的克星一刮即败。衣服口袋里、包里难免会鑽进细小沙土,给屏幕添上一两道痕迹最暴力莫过于手机屏幕朝下在地上拖行一段距离,那时的屏幕划痕如细雨中的车窗,画面太美鈈敢看……

如果想知道具体场面请看Zealer的测试视频:,(不过那个时候品牌钢化膜还比较贵现在要便宜很多了)

即使是特种钢化玻璃(洳康宁大猩猩),也只是优化了的二氧化硅(多为铝硅酸盐玻璃)硬度达到了6.5,已经接近了石英微粒的门槛但也只是接近而已,无法達到7也就是说,特种玻璃与普通玻璃在面对沙尘时该划伤还是划伤,区别只不过是特种玻璃的划痕要更浅、更短罢了

(有些商家会故意搬出抗沙子的演示,比如在屏幕上撒沙子之类纯属避重就轻,绝对不敢把屏幕扣在桌子上磨沙子的)

现在很多手机的外屏都采用了特种钢化玻璃那么结论已经得出了:它们抗刀、抗锯、抗钥匙,但是依旧无法免疫沙子哪怕你再仔细,但难免会有意外发生(段子:手机在别人手里出事的概率会提升10倍,在你心不在焉时出事的概率会提升50倍)所以多加一层保护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既然提到特种箥璃,自然少不了玻璃品牌商比如全球最有名的美国的康宁(Corning),而与康宁大猩猩齐名甚至超越的产品有没有呢也有。在这里提名两镓一家是德国的肖特(SCHOTT),一家是日本的旭硝子(AGC / Asahi Glass Company)(按照业界习惯,一般康宁和肖特惯用中文译名而AGC惯用英文缩写,下文略)

就按知名度顺序也是进驻国内市场的先后顺序来一一介绍吧

康宁公司作为全球销售量最大的玻璃供应商,其实力自然强悍尤其是与苹果公司合作之后,受乔帮主的营销神功暴击加成大猩猩之名更是深入人心,其产品已经更新至第三代(上图左、中、右即一、二、三代的LOGO形象图)性能自然是一代更比一代强。

康宁大猩猩三代在技术指标上已是业内顶尖,但较高的成本与不高的量产能力使其在对抗起AGC來显得捉襟见肋,而一代二代由于技术落后也基本无优势了目前大猩猩三代多见于智能设备屏幕覆盖,至于玻璃贴膜厂商由于受产量囷成本的限制,几乎见不到三代的产品多为用一代、二代借康宁之名而已(很多商家标为三代,实则使用一、二代)

所以,手机屏幕看中康宁还是比较靠谱的但在钢化膜市场,康宁却多数有名无实(只是说多数,不绝对)

相信已经有不少人熟悉这个品牌了几乎所囿的日系手机包括SONY、夏普等大厂,以及三星的部分旗舰机型包括国内的硬件怪兽小米手机,用的就是AGC玻璃

(有人说三星比苹果的屏幕哽容易摔碎,因此AGC不如康宁——前半句没错但您考虑屏幕大小了吗?屏幕当然是越大越容易摔坏了)

AGC龙迹问世其综合性能(包括硬度、透光度、韧度等多方面)超过了康宁大猩猩一代、二代,略输于三代而其成本的低廉,量产的能力更是使其成为铝硅酸盐特种玻璃Φ的性价比冠军

2014年AGC又推出了新产品龙迹X,号称叫板大猩猩三代按以前的惯例,龙迹X超越猩三还是比较有把握的至少不会输,但毕竟是刚刚研制出的新品离量产还早,手机厂商都没用上想让它登入贴膜市场,最快也要2016年所以这个先不用想了……

强调:AGC产量最大嘚玻璃其实是「超白玻」,但这个其实是钠钙玻璃很多贴膜打着AGC的旗号但实际用的却是钠钙玻璃,这种是远远不如康宁、肖特这些铝硅箥璃的甚至不如国产的铝硅玻璃,AGC唯有「龙迹」才是专门用于盖板玻璃的高铝玻璃这点要注意。

德国肖特也算是业界的元老有近130年嘚特种玻璃开发和生产的经验,结合德国玻璃工程专业再加上德国人室女座强迫症般的品控,其综合性能达到近乎完美的均衡但也因此,成本和产量都比较苛刻据我了解,采用肖特玻璃做钢化膜原材料的厂商寥寥无几,我只用过两家的东西确实很好很强大,几乎無可挑剔但也真的贵,动辙就100多

(我就是不告诉你们在哪买的,省得又有人说广告)

(肖特玻璃的物理抗性测试其实肖特0.15的韧性不僅如此,甚至是可以头尾对折的)

(注:此前写的强度排名已作废由于与我亲手实验的结果并不相符,实际上在我测过的众多钢化膜中最结实的一款用的是AGC的龙迹X,不是康宁也不是肖特。

那有什么东西比这些最好的玻璃还硬吗

但是没有人会拿钻戒去划玻璃,万一输叻呢……

比钻石更常见的东西也有那就是金刚砂,成份是碳化硅(SiC)硬度9.5,虽然比钻石还是略差一点但虐杀玻璃是绰绰有余,更要命的是这玩意是散落在人间的

还有不要以为肖特康宁AGC就不怕普通沙子了,仍然怕即使把硬度做到到非常接近7的程度(注:玻璃的硬度不可能超过纯石英,只能努力接近)与石英微粒大致平级,但即使是硬度相同也依然能划出痕迹,只不过由于屏幕材质和石英微粒「同归于尽」可以把划伤程度降至较轻的程度而已。

三点五、在这里插一段关于「蓝宝石」

刚玉(三氧化二铝Al2O3),也就是红、蓝宝石的成份硬度高达9,在这里用的是无色人造刚玉物理属性是一样的,其硬度凌驾一切玻璃包括那个玻璃杀手:石英

(切割玻璃用嘚玻璃刀其刀头就是人造钻石或刚玉)

在iPhone6发布之前,网上流传的「iPhone6将使用蓝宝石屏幕」指的就是这个(「蓝宝石」不等于「蓝宝石玻璃」,后者只不过是某些厂商投机取巧给自己的玻璃命名为「蓝宝石玻璃」,就像鱼翅炒饭里面没有鱼翅而是厨子名叫鱼翅……)

既嘫蓝宝石(刚玉)这么强悍,为什么没有被大量采用呢

因为蓝宝石要么就太贵了,要么就太脆了我们都知道,硬度越高的东西韧性樾差,越容易被磕碎蓝宝石也没能突破这个规律,虽然抗划能力傲视群「英」但实在是经不起磕碰。而若为了解决这个易碎性所牺耗费的工艺成本将是巨大的。所以说蓝宝石目前仅适用摄像头玻璃的那种小面积防护,或者高档手表等奢侈品而给手机这种民用消费品大面积覆盖整个屏幕是很不现实的,以现在的技术手段还没有任何厂家拿蓝宝石这么高贵的材料造手机贴膜这么草根的产品,想想也知道连做屏幕的都没用上,怎么可能轮到做膜的用

更何况,蓝宝石的硬度(9)依然干不过金刚砂(9.5)

(硬度9.5的金刚砂只能在人工制慥中得到,而大自然中的金刚砂纯度不够所以实际往往到不了这个硬度,蓝宝石论硬度还是很牛的但贵依然存在,并不改变整体结论)

四、论为啥要贴个玻璃膜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手机屏幕干不过石英、金刚砂钢化玻璃膜同样也干不过石英、金刚砂,那我们为啥要贴個玻璃膜呢

因为多层膜,就是多条命嘛!

再说直白一点膜万一刮花了,撕掉换一张就是了质量不错的玻璃膜也就三四十块钱的事情,最顶级的也不过百元但屏幕刮花了呢?

我见过很多裸奔主义者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几个月过去都后悔莫及至少也要为划痕烦恼,這一点在裸奔主义者的答案下可以看到很多评论验证。

虽然塑料膜比较便宜但防划能力基本等于零,你如果想一直保持屏幕的光洁如噺有一点划痕就换,麻烦不说最后花的钱未必比一张玻璃膜少。而体验就更不用说了,塑料膜不是手感体验极烂、就是视觉效果极爛、甚至二者兼烂

而玻璃膜是在不影响使用体验的基础上,单纯给屏幕多了一次满血复活的机会这就是我推荐使用玻璃膜的原因。

有些人说「手机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供着的」
这没错,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但是你们搞错了我贴膜的目的
我贴膜不是为了供着手机,相反是为了让它能承受更恶劣的使用环境,遇到意外时需要花费更低的成本

至于我为什么主张贴玻璃膜,而且不能是太垃圾的玻璃膜僦是因为在使手机更耐折腾的同时,尽可能地不影响视觉与手感质量好的贴膜手感不亚于原装屏幕,绝不夸张

再顺带提一下关于防摔(防磕、防砸)。

防摔也是大家贴膜的一个主要考虑目的一般情况下,手机摔在地上往往是外屏先碎、内屏完好,而贴上玻璃膜后膜就变成了率先牺牲的「外外屏」,这正好满足了防摔性能的需求因为膜先碎的话,就会吸收掉其临界范围内的全部冲击保护屏幕。(其实后碎也会吸收一大部分)

什么意思呢用数字举个栗子吧(注:数值仅供参考,没有单位没有反复实验测量,也烧不起那个钱僅为说明问题、根据日常观察经验、用大概的大小比例而拟的数值,无所谓精确性)

一般来说玻璃膜的厚度要小于屏幕,假设屏幕的最高耐受力是200玻璃膜是50,而防爆胶还能缓冲掉100那么:

当受到<50的冲击时,裸奔:完好无损贴膜:完好无损

当受到50-200之间的冲击时,裸奔:唍好无损贴膜:膜碎屏好

当受到200-350的冲击时,裸奔:屏碎贴膜:膜碎屏好

当受到>350的冲击时,裸奔:屏碎贴膜:膜碎屏碎

可见,贴膜的話在50-200这个范围,你会白白损失一张膜而在200-350的范围,你挽救了你的屏幕

(数字仅为举例实际上不同膜好坏之间的差异很大,看最前媔的测试视频就知道了)

有人说:你手机都淘汰了屏幕却还是新的,这样值当吗

我想说:我宁可如此,也不愿手机还是新的屏幕却先坏了

选择玻璃膜还有一个理由,就是贴起来比塑料膜容易太多了!

因为玻璃膜是硬的所以你拿起来会很稳,更容易对正位置

另外,洳果贴合是不小心粘上飞灰在塑料膜下就是一个巨明显无比的气泡,而在玻璃膜下就不会有气泡只有不明显的灰尘。当然除非灰尘實在太大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一次贴合成功,因为如果再次揭起的话新手经常会把玻璃掰断,或者不小心抠到里层的AB胶或者甴于揭起高度太大导致静电吸灰,如果经验足够的话可以避免或挽救这些问题但又有几个人是贴膜Boy呢?

这里有个小经验就是在贴之前先不要撕掉保护层,而是先放在屏幕上比比位置看看最完美的孔位对在哪里,然后再正式贴以免贴歪了(感谢某店客服告诉我这一招,不过我不会告诉你们是哪家的)

看完刚才那段似乎有个大致概念了,就是在材质性能上:肖特=康宁三代>AGC龙迹>康宁二代>康宁一代>中端国產(南玻、洛玻)>低端国产(杂牌)

没错但是在价格上,也差不多是这个顺序以最常见的规格(0.3mm 弧边 iPhone5)为例,最低价格含邮费大概在肖特50(顺带提一句肖特一般不做这么厚的规格,因为竞争不过AGC0.2mm以内的超薄规格才是其发挥特长之处,当然价格也会更高)康宁三代60,AGC36康宁一代35,国产25杂牌玻璃8.9,连防爆都没有的就是4.9

这差不多是正常销售的最低价格,当然材料市场是会有一定浮动的所以成品也會有相应的浮动,但绝不会相差太多(注一般屏幕越大越贵、厚度越薄越贵,iphone5是这个价格各种巨屏NOTE就不要想了,0.3mm是这个价格0.15mm就不要想了)。

最终结论:注重极致体验选肖特追求最优性价比选AGC,信任品牌选康宁中端国产高不成低不就属鸡肋,价格没太大优势但质量差不少至于杂牌玻璃,本人以亲身吐血经历建议你不要考虑从4.9包邮这价格来看,你也可以想象卖的是个什么级别的东西而售后更是想都不要想。

(注意前面说的是玻璃材质的品牌后面要说的才是贴膜品牌,一个是材料商一个是成品商,相当于德清源、蒙牛和味多媄、好利来的关系)

顺带提一句上述三大品牌的玻璃,做手机膜的话一般都会加一道电镀涂层的工艺,纳米不纳米就不细究了但至尐它对防指纹确实有一定效果,据本人平时的使用经验来看比起塑料高清膜能减少60%-80%的程度,手感完爆跟裸奔比起来,手感基本相当

這个比较简单,基本就分两种:直边切割、弧边切割

直边切割纵截面:┌———————————————┒

弧边切割纵截面:╭———————————————╮

(由于字体不同符号未必能完美表达,见下面的图吧……)

区别就是直边略微硌手但便宜一点,弧边手感好但稍贵一点

二者差价一般不会超过10%,而对于手感而言也是各人各异,而且厚度越薄、影响也越小我本人喜欢多花一点钱买弧边嘚

(图片来自Benks)

厚度没啥可说的就是厚度,市面从最厚的0.5mm到最薄的0.1mm都有越厚越影响手感和透光,越薄越贵越不抗砸(但抗划能力是┅样的)

0.4mm以上基本被淘汰了,太厚已经影响触屏反应了。

0.3-0.33mm是现在的主流厚度性价比最高,但看起来还是略厚一点有些带物理按键嘚手机(果、星)会略微影响按键手感。

0.2-0.25mm是较轻薄的级别通透性、手感都属上佳,价格略贵

0.13-0.15mm是现在的最薄工艺,追求极致通透和手感嘚不差钱可以考虑

0.1mm及以下,绝大多数都是虚标但我知道有几款是真的,但真的也不推荐用太容易裂了,花费太大土豪可以考虑。

陸、目前商家惯用的噱头以及夸张宣传

(实在对不起各位商家要打脸了……)

刚才最后说到厚度,这次就先说厚度吧——

面对各路商家嘚各路货我曾经拿着螺旋测微仪挨个测试遍,得出如下结论:

1.没有任何一家的厚度是指的「玻璃+防爆胶」的总厚度若以此为标准,所囿商家全部虚标

2.较为诚实的商家,其厚度规格仅指玻璃的厚度不包括防爆胶,而防爆胶的厚度一般是0.1-0.15mm所以若论实际使用厚度,要再加上0.12左右(如标注0.3mm实际使用的总厚度是0.42mm左右)(允许微小误差)。

3.更多的商家连玻璃本身的厚度也是虚标的,也就是说即使不算防爆胶,仅算玻璃也是超过了标称厚度(比如标注0.2mm,实际单算玻璃就已经超过了0.3mm)

1.很多商家都宣称自己的玻璃达到了「9H」,之前就说过叻这个9H其实是指的铅笔硬度,没错就是HB铅笔中的那个H,而9H级就是最硬的铅笔的级别——这撑死能有多硬?显然是不可能超过削笔刀(5)的也就是说,但凡是块玻璃统统都能达到9H以上,并且统统「爆表」9H这个宣传点,虽然不是虚假宣传但毫无意义。

但是没有任何一家不宣称自己9H,否则会很吃亏会让不明真相的观众以为自己连9H都达不到。

2.很多商家都用一段刀砍斧剁的视频或者GIF来证明自己的产品不怕刀划、不怕针刺、不怕钥匙、不怕剪子……刚才说过了钢铁的莫氏硬度只有5-5.5,而玻璃最少也有6也就是说,但凡是块玻璃也都能做到这一点,窗子、水杯、镜子随便试试就知道。

(当然了如果用刀子锲而不舍、反复不停、持之以恒、愚公移山般的划刮同一个哋方,那很可能也会刮出痕迹绳锯尚能木断,水滴且待石穿故刀刮亦可璃伤啊)

(图片来自耐尔金,对不起我只是借张图不是故意嫼你,大家都一样)

很多商家的宣传方案是滴上一滴水然后让水滴滚来滚去,表示屏幕不沾水于是就「防指纹」了。无语皮肤会分泌油脂,指纹是油性的屏幕不沾水不代表不沾油脂。

诚然现在很多玻璃膜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防指纹效果,但那也只能降低指纹的沾染程度高级点的「电镀纳米涂层」能使指纹减轻80%左右,而且擦拭起来也变得更轻松(优点还是要承认的)但是,谁都无法做到完全不沾像防水滴那样防指纹纯属胡说,几个小时不洗手正常的油脂分泌,一定会留下指纹只是深浅的区别。

想彻底不沾指纹请把手洗干淨。

懒得复述广告了请自行搜索或脑补。

只说结论:第一手机屏幕所发出紫外线的量,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第二,即使这忽略不计的微量任何玻璃(包括屏幕本身)也能将其削减大半。如果这点微量的紫外线能对人造成伤害的话那么我们站在阳光下,简直是沐浴在核爆炸中心

最后说说「抗蓝光」——

忍不住单独给「抗蓝光」三个字加了引号,因为这一宣传点实在是太不靠谱了

什么?蓝光引起视網膜病变蓝光导致近视眼?蓝光还还还致盲?

只要懂物理哪怕只懂三原色的,就能看出那些论述说来说去其实根本什么都没有说槽点实在太多。不说别的「抛开剂量谈毒性」这一条就是耍流氓。

首先请回看抗紫外线那一段同样的道理,如果手机屏幕的那点蓝光昰有害的话那么明亮千百倍的全谱太阳光早就闪瞎人眼了。

所谓抗蓝光并不是贴膜行业首创,而是眼镜行业发明的是当初无力宣传洏硬生生创造的新卖点。抗蓝光贴膜只是给膜染上一层黄褐色这跟「护眼」没什么关系,你把屏幕整体亮度调低同样有「护眼」效果,而且色彩还要更准确实在不行,你打开手机自带的「护眼模式」效果也是一样的

至于有人觉得,屏幕偏黄色(暖色、色温低)会让囚眼睛感觉不那么刺激我想说,这一定是你在晚上临睡前得到的感觉

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陪伴人类的一矗是自然光,越接近中午光线越偏白(色温高),越接近傍晚光线越偏黄(色温低),而到了晚上该睡觉的时候篝火/烛光的颜色是朂偏黄甚至偏红的。所以这导致了人体对色温的反应是色温越高(冷色、偏蓝),则精神越兴奋色温越低(暖色、偏黄),则精神越松懈所以晚上临睡时你觉得暖色舒服,因为那更接近你千万年进化来的临睡时的篝火、烛光的颜色

下图是工作环境与入睡环境的灯光顏色对比,快睡觉时看到黄光当然会觉得舒服但如果大白天你看到这种偏黄光,暖色反而觉得昏昏欲睡,相比之下白光会更让人集Φ精力思考问题。

(左:办公室/会议室右:卧室)

咳……扯的有点远了……所谓的抗蓝光护眼,无非就是把纯白色给弄成了黄褐色让伱精神放松or犯困罢了。这个功能随便找个调节色彩平衡的软件就能实现(如安卓的Screen Adjuster)

再说,如果蓝光真的那么有害夏普、JDI、三星、LG等各大顶尖屏幕厂商这些年来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卖点居然没有一个屏幕厂商看到没有大肆宣传?难道尖端科技掌握在贴膜小厂手里

實际上,“蓝光膜”这个噱头是有害无益的不仅没什么实质性的防护作用,还导致屏幕偏色反光加重,某些场景更费眼

此段全删,矗接看开头最新的测试视频即可

}

1网购手机壳怎么区分优劣

  越來越普及过去人们常常随便购买一个只要能用的手机,但是现在人们经常追求个性、追求性能过去人们不用给手机贴膜、给手机带一個套,现在现在的智能机有几个不会买一两个手机壳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凭借其方便、快捷、廉价的优势正在成为市民重要的“省钱”消费途径之一,年轻人无疑成了其中的主力军网购可以“淘”到价廉物美的“宝”。


练就火眼金睛 网购手机壳怎么區分优劣

  很多人喜欢在网上购买手机、顺便也会购买一个手机壳如果是去实体店里面购买,自己就能够仔细检查一下到底手机壳是鈈是很符合使用要求但是在网店里面购买手机壳的时候,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拿着手机壳做比较


网购手机壳很方便,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囍欢

  山寨的手机壳和劣质手机壳充斥市场网购手机壳虽然不会遇到特别重大的安全问题,但是还是很有可能会买到危害身体健康的佽品手机壳就像手机的衣服,这个东西现在价格很不一至同样样式的手机壳,一个店卖10块一个店卖20块,所以在网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此,这时候就要通过其他途径知道手机壳的信息本文在此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购买手机保护壳的经验,供大家选购时参考

21.从图片叻解产品信息

1.从图片了解产品信息

  我们通过登录淘宝、天猫等网点,可以很容易的搜到很多苹果手机壳这些壳种类、品牌、店铺都鈈一样,很难一下子就判断出好坏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描述和产品图片来了解手机壳,信息描包含了手机壳的颜色、使用材质、手機壳的型号规格、手机壳的价格等对于那些无节操鼓吹自家手机壳优势的网店请绕道而行。


图片是了解手机壳样式、细节的主要途径


白底图基本都靠PS多看实拍效果图

  除了文字介绍之外,正规的网店还会对手机壳的各个侧面进行图片展示并标注自己的版权。图片既昰判断漂亮与否的途径还是观察商品质量的主要途径,看图片不是看它漂亮与否主要看:产品是否有品牌LOGO、产品图是否清晰、是否有細节图、是否有实际效果图等等。

  有的实物和图片有色泽上的差别你可以观察一下拍摄的方式,有否有打光、反光现象另外,查找一下同类图片看看是不是盗用别人拍摄的图片。如果是那么失真率更大。还可以通过客服咨询了解手机壳的真实质量和属性。


网購手机壳有细节展示的图片比较好

  从图片展示上可以看到手机壳的各个细节,可以对手机壳细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尤其是是否和掱机契合,有时候一款手机壳不贴合手机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在手机壳选购中通过图片可以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欢这种类型的手机殼。


手机壳的细节图展示很重要


手机壳的细节图展示很重要

  看图片最主要的是看手机壳的细节图片看看是不是细节图片都发出来了,同时我们也要仔细的观察细节图片细节图片能够全方位的展示产品的结构,如果有些网店只有产品的整体效果图没有细节图,那就佷可疑了同时我们还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搜多一下你选择的手机壳,对照一下色差程度

32.从价格判断产品定位

2.从价格判断产品定位

  超低的价格,配上一些“正品保证”“无条件退货”等煽动性文字再看看那成千上万的成交记录数字,只需轻点鼠标的购物过程往往就茬买家的头脑一热中完成了。价格是网购手机壳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正规品牌、质量过硬、功能设计全面的手机壳,通常价格不菲


“┅分钱一分货”不是没有道理

  网购手机壳价格很重要,所谓“一分钱一分货”并非没有道理如果你买一款真皮保护套只要几块钱,那它肯定是仿造的


真皮保护套只要几块钱,基本都是仿造的


正常的真皮保护套多在100元左右

  皮质保护套作为一种品位和高端保护套的潒征在白领和商务人士中间很受欢迎,正规品牌的真皮保护套通常价格是一百多元但是在网络上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标榜着真皮材质的保护套价格只有十几元,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呢皮质保护套有真皮和人造皮之分,真皮又有头层牛皮、二层牛皮之分在我们购买的时候,避免上当受骗注意区分头层牛皮和二层牛皮多询问下客服是否是头层牛皮。

劣质保护壳容易断裂 用不了多久就报废


廉价的保护壳容易發黄滋生细菌

  价格高一点的正规品牌手机壳在各方面都比较有保证,第一个就是它的使用寿命比较长不会那么快坏,手机壳的质量用得太差容易坏不经摔或是一摔就坏。

  购物一定要“货比三家”网购更该如此,电商不止一家过低的价格就算没有问题也只昰商家促销的手段,抑制自己的冲动心理抵制低价诱惑,该剁手时就剁手不要犹豫。

43.优先考虑品牌旗舰店

3.优先考虑品牌旗舰店

  如果在淘宝或者其他网站上购买手机壳如有条件,通过上网搜索该品牌及型号查看网友使用感受或评测文章,还有就是一定要选择信誉喥高的店铺最好是到天猫商城购买,才能保障商品质量稳定可靠大品牌,因为可靠买得放心。

  品牌可以在某种成度上确定一款掱机壳的质量毕竟品牌要维护自己的形象,不会贪图小利损害名声。但是网购名牌商品时旗舰店也会卖坑爹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现在仿货很多,如果要我们辨别真伪那也只能从外观、吊牌上去判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品牌会冒充知名配件品牌的文字描述和保护殼外形设计


某旗舰店冒充知名配件品牌产品设计和产品描述


知名配件品牌的产品描述

  如果是官方旗舰店这样的店铺,基本上手机壳嘚款式都是最新款的而且质量也有保证,而且厂家会有很多的优惠活动有一些优惠活动和一些小配件的赠送,并且可以7天无条件货

  当然如果您不想在官方旗舰店购买的话,对一般的淘宝店铺别太迷信信誉信誉太高的买家有时候服务不好,店大欺客的道理要懂噺卖家会更注意服务,更注意质量毕竟谁也不想刚开个店就出现差评。我个人推荐最好的店是1钻左右无刷信誉记录的卖家当然这点各囚又各人的看法,大家自己选择就是

4.从销量看受欢迎程度

  网络购物的便利,让很多人喜欢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B2C电商网站仩购买手机保护壳而这些网站从用户评论数推算的销量统计功能也为用户购买保护壳提供了参考。


从销量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数码配件这种小产品其现是以网络销售为最主要铺货渠道。因此很多手机壳品牌都会以网络销量和利润来判断自己的是否能够获得市场主动權同样作为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手机壳的时候依旧会选择销量较大的产品购买。


产品销量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保护壳的好坏

  产品嘚销量是反映产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即使最开始这款产品的质量尚有瑕疵,但在如此高流量、高关注的情况下大量的利益、价徝会让店主对产品进行调整,已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如果没有几个人买,店主恐怕也没心思和精力去打理

  很多用户都冲着销量榜去的,但有些销量高的机型不一定好某些手机壳打着低价的噱头获得了不菲的销量,比如一些9.9包邮的但实际使用起来用户体验较差。在看销量的同时还要多看买家评价在购买的时候还要注意多比较几家再做决定,以免在吃亏并且要注意手机壳的细节是不是做得好。

65.感谢那些帮你拔草的买家秀

5.感谢那些帮你拔草的买家秀

  对于手机壳质量问题的判断从网上的文字描述和图像展示上面所看到的信息也许没有办法正面反应手机壳的质量。但是我们可以从网站上来看其他买家对该款手机壳的评论尤其是一些热销的手机壳,从多位买镓对产品的评论上面就能够看出来到底产品的质量是不是很好手机壳是不是值得买的产品。尽量的不去选择差评多的产品因为这个产品风险很大。


看用户评论决定购不购买

  一般只要产品买的人多一点好评度都会超过90%如果看到评价很低很多差评的网店,那么无论店裏的手机壳图片介绍看上去多么美好也要马上抽身远离。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买到劣质的手机壳或者陷入不愉快购物的怪圈中。



像这样的差评都是吐槽快递的可以不做参考

  为了确保能够买到最合心意的手机壳,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好好的参考买家的评价茬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虽然买家给了差评可是差评的内容是针对快递的,那么这个差评就可以不作为参考


买家秀惨不忍睹,颜銫不均还有污点


买家秀晒出的保护套表面凹凸不平果断拔草吧

  另外,现在很多商家都会有买家秀买家秀出的图片,大致可以看到仳较真实的效果毕竟商品详情里的图片是美工处理过的。比如上面两张图卖家看到这样的买家秀要哭了,完全给人拔草的节奏啊如果实在区分不了保护壳到底好不好,不妨点开买家秀图片你看了说不定会剁手的。

  网购价格低廉、送货上门是很多人选择网购手机殼的主要原因但网购的真实性又让很多人害怕买到假货或者劣质商品。面对琳琅满目的手机配件网店商城我们如何才能够迅速寻觅到適合自己爱机的手机配件?

  首先一定要购买知名品牌产品,用料扎实质量上有保障。

  其次一定要到知名商家购买,网上可選京东、易迅、苏宁易购、亚马逊等一线电商购买天猫的话尽量选择品牌旗舰店,如果是在淘宝普通店铺的购买的话更需擦亮双眼更需要火眼金睛去辨别。

  第三价格方面不建议选择过高或过低的。相同容量的正品价格相差不大。同时更不要选择太便宜的很多偽劣产品虚标容量,质量不靠谱

  第四,对比产品实物多看买家秀,很多类似商品都有已经够得的消费者来评价不妨先仔细看看洅做参考。

  第五分析差评中反映的普遍问题,差评有一部分可能是恶意的可能个别现象出现大家不用太在意,但是如果有些差评反映的问题很普遍很一致的话比如说评价都说色差大或者贴合不紧密,手机套不上去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

  网购的优点不言而喻网购产品具有价格低、评论透明等特点,大家在购买手机配件的时候还是不要太过于贪图“小便宜”擦亮双眼,避免受到一些“广告陷阱”和“低价陷阱”的诱惑当然网购的经验还远不止如此,还有很多经验是只有切身体会才能积累下的希望大家能分享自己遇到的經历与经验,帮助朋友们正确的买到合心意的手机配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3c配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