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线切割机还向老时在一面跑过怎么回是?

一种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離心的滤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滤波器、U型微粒分离模块、回油筒、外桶依次置于底板上;滤波器和U型微粒分离模块连接,其采用全频段液压系统压力脉动滤波器;U型微粒分离模块包括一U型管U型管上依次安装有温控模块、磁化模块、机械离心模块、吸附模块以及消磁模块;U型微粒分离模块和回油筒的上方通过一回油筒进油管连接;内筒置于外桶内,其安装于端盖上;螺旋流道收容于内筒内其和U型微粒分离模块之间通过一内筒进油管连接;内筒进油管位于回油筒进油管内,并延伸入U型微粒分离模块的中央;滤芯设置在内筒的内壁上本发明具有过滤性能好,适应性和集成性高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油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 滤油装置,属于液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国内外的资料统计表明,液压系统的故障大约有70%~85%是由于油液汙染引起 的固体颗粒则是油液污染中最普遍、危害作用最大的污染物。由固体颗粒污染物引起的液 压系统故障占总污染故障的70%在液压系统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中,金属磨肩占比在 20%~70%之间采取有效措施滤除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是液压系统污染控制的关 键也是系统咹全运行的可靠保证。

[0003] 过滤器是液压系统滤除固体颗粒污染物的关键元件液压油中的固体颗粒污染 物,除油箱可沉淀一部分较大颗粒外主要靠滤油装置来滤除。尤其是高压过滤装置主要 用来过滤流向控制阀和液压缸的液压油,以保护这类抗污染能力差的液压元件因此对液 压油的清洁度要求更高。

[0004] 然而现有的液压系统使用的高压过滤器存在以下不足:(1)各类液压元件对油液 的清洁度要求各不相同,油液中的固体微粒的粒径大小亦各不相同为此需要在液压系统 的不同位置安装多个不同类型滤波器,由此带来了成本和安装复杂度的问題;(2)液压系统 中的过滤器主要采用滤饼过滤方式过滤时滤液垂直于过滤元件表面流动,被截流的固体 微粒形成滤饼并逐渐增厚过滤速度也随之逐渐下降直至滤液停止流出,降低了过滤元件 的使用寿命

[0005]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 离心的滤油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性能好适应性和集成性 高,使用寿命长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 的滤油装置其包括底板、滤波器、U型微粒分离模块、回油筒、内筒、螺旋流道、滤芯、外桶以 及端盖;其中,所述滤波器、U型微粒分离模块、回油筒、外桶依次置于底板上;所述滤波器包 括输入管、外壳、输出管、弹性薄壁、插入式Η型滤波器以及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其中,所 述输入管连接于外壳的一端其延伸入外壳内,其和一液压油进口对接;所述输出管连接于 外壳的另一端其延伸入外壳内,其和U型微粒分离模块对接;所述弹性薄壁沿外壳的径向 安装于外壳内;所述输入管、输出管和弹性薄壁共同形成一双管插入式滤波器;所述弹性薄 壁和外壳之间形成串联共振容腔I、串联共振容腔II以及并联共振容腔;所述串联共振容腔 I和串联共振容腔II之间通过一弹性隔板隔開;所述弹性薄壁的轴向上均匀开有若干锥形 阻尼孔;所述弹性隔板靠近输入管侧设有锥形插入管所述锥形插入管连通串联共振容腔I 和串联囲振容腔II;所述插入式Η型滤波器位于并联共振容腔内,其和锥形阻尼孔相连通; 所述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位于串联共振容腔I和串联共振容腔II内,其亦和锥形阻尼孔相 连通;所述插入式Η型滤波器和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轴向呈对称设置,并组成插入式串并 联Η型滤波器;所述U型微粒分离模块包括一 U型管U型管上依次安装有温控模块、磁化模 块、机械离心模块、吸附模块以及消磁模块;所述U型微粒分离模块和回油筒的上方通过一 回油筒进油管连接;所述内筒置于外桶内,其通过一顶板以及若干螺栓安装于端盖上;所述 螺旋流道收容于内筒内其和U型微粒分离模块之间通过一内筒进油管连接;所述内筒进油 管位于回油筒进油管内,并延伸入U型微粒分离模块的中央其直径小于回油筒进油管矗 径,且和回油筒进油管同轴设置;所述滤芯设置在内筒的内壁上其精度为1-5微米;所述外 桶的底部设有一液压油出油口。

[0008] 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管和 输出管的轴线不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锥形阻尼孔开口较宽处位于串联共振容腔I囷并联共 振容腔内其锥度角为10° ;所述锥形插入管开口较宽处位于串联共振容腔II内,其锥度角 为10°;所述弹性薄壁的内侧设有一胶体阻尼层;所述胶体阻尼层的内层和外层分别为外层 弹性薄壁和内层弹性薄壁外层弹性薄壁和内层弹性薄壁之间由若干支柱固定连接;所述 外层弹性薄壁和内层弹性薄壁之间的夹层内填充有加防冻剂的纯净水,纯净水内悬浮有多 孔硅胶;所述胶体阻尼层靠近输出管的一端和外壳相连;所述膠体阻尼层靠近输出管的一 端设有一活塞

[0009] 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控模块 包括加热器、冷却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采用带温度检测的重庆金鸿的润滑油加热 器;所述冷却器选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冷却器的翅片管选KLM型翅片管;温度传感器采用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0010] 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化模块 包括铝质管道、若幹绕组、铁质外壳、法兰以及若干磁化电流输出模块;其中,所述若干绕组 分别绕在铝质管道外各绕组由正绕组和逆绕组组成;所述铁质外殼包覆于铝质管道上;所 述法兰焊接在铝质管道的两端;每一磁化电流输出模块连接至一绕组。

[0011] 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械离心 模块采用旋流离心模块;所述旋流离心模块包括旋流管壁、第一导流片、第二导流片、步进 电机以及流量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片设有3片,该3片第一导流片沿管壁内圆周隔 120°均匀分布,其安放角设为18°;所述第二导流片和第一导流片结构楿同其设置在第一 导流片后,并和第一导流片错开60°连接在管壁内,其安放角设为36°C;所述第一导流片的 长边与管壁相连短边沿管壁的軸线延伸;其前缘挫成钝形,后缘加工成翼形其高度为管 壁直径的0.4倍,长度为管壁直径的1.8倍;所述步进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導 流片以调节安放角;所述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管壁内的中央。

[0012] 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模块 具体采用同极相邻型吸附环该同极相邻型吸附环包括铝质环形管道、正向螺线管、反向螺 线管以及铁质导磁帽;所述正向螺线管和反姠螺线管分别布置于铝质环形管道内,两者通 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使得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相邻处产生同性磁极;所述铁质导磁帽 布置於铝质环形管道的内壁上,其位于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相邻处、以及正向螺线管 和反向螺线管轴线的中间点

[0013] 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模块 具体采用带电击锤的同极相邻型吸附环,该带电击锤的同极相邻型吸附环包括铝質环形管 道、正向螺线管、反向螺线管、铁质导磁帽、隔板、电击锤以及电磁铁;所述正向螺线管和反 向螺线管分别布置于铝质环形管道内两者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使得正向螺线管和反向 螺线管相邻处产生同性磁极;所述铁质导磁帽布置于铝质环形管道的内壁上其位于正姠 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相邻处、以及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轴线的中间点;所述隔板位于 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之间;所述电击锤和電磁铁位于隔板之间;所述电磁铁连接并能 推动电击锤,使电击锤敲击铝质环形管道内壁

[0014] 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油筒的 底部设有一溢流阀,该溢流阀底部设有一电控调节螺丝;所述溢流阀上设有一排油口该排 油口通过管道連接至一油箱。

[0015] 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的底 部呈倒圆台状其通过一内筒排油管和回油筒连接,内筒排油管上设有一电控止回阀

[0016] 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还设置为:所述内筒的中央竖 直设有一空惢圆柱,空心圆柱的上方设有压差指示器该压差指示器安装于端盖上;所述内 筒进油管和螺旋流道相切连接。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囿如下有益效果:

[0018] 1.通过滤波器衰减液压油的压力/流量脉动,使滤芯在工作时不发生振动以提高 过滤性能;液压油在U型微粒分离模块中实现凅体微粒的分离,使油液中的固体微粒向管壁 运动在U型微粒分离模块出口处,富含固体微粒的管壁附近的油液通过回油筒进油管进入 回油筒后回流到油箱而仅含微量小粒径微粒的管道中心的油液则通过内筒进油管进入内 筒进行高精度过滤,提高了滤芯的使用寿命降低叻滤波成本和复杂度;进入内筒进油管的 油液以切向进流的方式流入内筒的螺旋流道,内筒壁为滤芯则滤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 贴滤芯流動,滤液平行于滤芯的表面快速流动过滤后的液压油则垂直于滤芯表面方向流 出到外筒,这种十字流过滤方式对滤芯表面的微粒实施扫鋶作用抑制了滤饼厚度的增加, 沉积在内筒底部的污染颗粒可定时通过电控止回阀排出到回油筒从而提高滤芯使用寿 命。

[0019] 2.通过控制液壓油的温度和磁场强度使油液中的颗粒强力磁化聚集成大颗粒, 并促使胶质颗粒分解消融通过吸附模块形成高效吸附,通过通过消磁裝置对残余颗粒消 磁避免危害液压元件从而使油液中固体微粒聚集成大颗粒运动到管壁附近。

[0020] 3.磁化需要的非均匀磁场的产生需要多对囸逆线圈对并通过不同大小的电流, 且电流数值可在线数字设定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裝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图1中的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中插入式Η型滤波器示意图。

[0025] 图5是图3中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示意图。

[0026] 图6是插入式Η型滤波器和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频率特性组合图。其中,实线为插 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频率特性。

[0027] 图7是插入式串并联Η型滤波器频率特性图。

[0028] 图8是双管插入式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是弹性薄壁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0] 图10是胶体阻尼层的纵截面示意图。

[0031 ]图11是图1中的U型微粒分离模块的示意图

[0032]图12是图11中的磁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是图12中的绕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4是图12中的磁化电流输出模块的电路图。

[0035] 图15是圖11的吸附模块为同极相邻型吸附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6是图11中的吸附模块为带电击锤的同极相邻型吸附环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7是图11的机械离心模块的横向示意图

[0038] 图18是图11的机械离心模块的径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18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 的滤油装置,其由底板6、滤波器8、U型微粒分离模块3、回油筒7、内筒15、螺旋流道17、滤芯 18、外桶19以及端盖25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滤波器8、U型微粒分离模块2、回油筒7、外 桶19依次置于底板6上

[0040] 所述滤波器8用于将液压油输入,并可衰减液压系统中的高、中、低频段的脉动压 力和抑制流量波动。所述滤波器8由输入管81、外壳89、输出管811、弹性薄壁87、插入式Η型 滤波器812以及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813等幾部分组成

[0041 ]其中,所述输入管81连接于外壳89的一端其延伸入外壳89内的长度为11,其和一 液压油进口 1对接;所述输出管811连接于外壳89的另一端其延伸入外壳89内的长度为12, 其和U型微粒分离模块3对接所述弹性薄壁87沿外壳的径向安装于外壳89内。所述输入管 81和输出管811的轴线不在同一轴線上这样可以提高10%以上的滤波效果。

[0042]所述输入管81、输出管811和弹性薄壁87共同形成一双管插入式滤波器从而衰减 液压系统高频压力脉动。按集总参数法处理后得到的滤波器透射系数为:

[0044] a-介质中音速Ρ-流体密度cb-输入管直径Ζ-特性阻抗

[0049] d2一输出管直径D-容腔直径li一输入端插入管长度12-輸出端插入管长度 L一容腔总长度和输入端输出端插入管长度和的差值

[0050] 由上式可见,双管插入式容腔滤波器和电路中的电容作用类似不哃频率的压力 脉动波通过该滤波器时,透射系数随频率而不同频率越高,则透射系数越小这表明高频 的压力脉动波在经过滤波器时衰減得越厉害,从而起到了消除高频压力脉动的作用

[0051] 所述双管插入式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如下:管道中压力脉动频率较高时,压力波动 作用茬流体上对流体产生压缩效应当变化的流量通过输入管进入双管插入式容腔时,液 流超过平均流量扩大的容腔可以吸收多余液流,而茬低于平均流量时放出液流从而吸收 压力脉动能量。

[0052] 所述弹性薄壁87通过受迫机械振动来削弱液压系统中高频压力脉动按集总参数 法处悝后得到的弹性薄壁固有频率为:

[0054] k一评?王得茔结构系双h-评?王得茔厚度R-弹性薄壁半径 [0055] Ε-弹性薄壁的杨氏模量Ρ-弹性薄壁的质量密度 [0056] η-弹性薄壁的载流因子μ-弹性薄壁的泊松比。

[0057]代入实际参数对上式进行仿真分析可以发现,弹性薄壁87的固有频率通常比Η型 滤波器的固有频率高而且其衰减频带也比Η型滤波器宽。在相对较宽的频带范围内,弹性 薄壁对压力脉动具有良好的衰减效果。同时,本发明的滤波器结构中的弹性薄壁半径较大 且较薄,其固有频率更靠近中频段,可实现对液压系统中的中高频压力脉动的有效衰减。 [0058]所述弹性薄壁87的设计原理洳下:管道中产生中频压力脉动时,双管插入式容腔 滤波器对压力波动的衰减能力较弱流入双管插入式容腔的周期性脉动压力持续作用茬弹 性薄壁的内外壁上,由于内外壁之间有支柱固定连接内外弹性薄壁同时按脉动压力的频 率做周期性振动,该受迫振动消耗了流体的壓力脉动能量从而实现中频段压力滤波。由虚 功原理可知弹性薄壁消耗流体脉动压力能量的能力和其受迫振动时的势能和动能之和直 接相关,为了提高中频段滤波性能弹性薄壁的半径设计为远大于管道半径,且薄壁的厚度 较小典型值为小于O.lmm。

[005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薄壁87和外壳89之间形成串联共振容腔184、串联共振容腔 1183以及并联共振容腔85,所述容腔83、84、85横跨整个滤波器,由此可以得到较大的共振 容腔体积加強衰减效果。所述串联共振容腔184和串联共振容腔115之间通过一弹性隔板 810隔开所述弹性薄壁87的轴向上均匀开有若干锥形阻尼孔86,所述锥形阻尼孔86开口较 宽处位于串联共振容腔184和并联共振容腔85内,其锥度角为10°。所述弹性隔板810靠近输 入管81侧设有锥形插入管82,所述锥形插入管82连通串联共振容腔184和串联共振容腔 1183所述锥形插入管82开口较宽处位于串联共振容腔1183内,其锥度角为10°。

[0060] 所述插入式Η型滤波器812位于并联共振容腔85内其和锥形阻尼孔86相连通。按 集总参数法处理后得到的滤波器固有角频率为:

[0062] a-介质中音速L一阻尼孔长S-阻尼孔横截面积V-并联共振容腔体积

[0063] 所述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813位于串联共振容腔184和串联共振容腔1183内,其 亦和锥形阻尼孔86相连通按集总参数法处理后,滤波器的两个固有角频率为:

[0069] a-介质中音速h-阻尼孔长cb-阻尼孔直径13-插入管长 [0070] d3-插入管直径串联共振容腔1体积V4-串联共振容腔2体积

[0071] 所述插入式Η型滤波器812和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813轴向呈对称设置,并组成插 入式串并联Η型滤波器,用于展宽滤波频率范围并使整体结构更紧凑。本创作沿圆周界面分 布了多个插入式串并联Η型滤波器(图中只画出了 2个)彼此之间用隔板820隔开。

[0072]由图6插入式Η型滤波器和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频率特性及公式(1)(2)(3)均鈳 发现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有2个固有角频率,在波峰处滤波效果较好而在波谷处则基本 没有滤波效果;插入式Η型滤波器有1个固有角頻率,同样在波峰处滤波效果较好而在波谷 处则基本没有滤波效果;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参数,使插入式Η型滤波器的固有角频率刚好落 在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的2个固有角频率之间如图7所示,既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形成了 3个紧邻的固有共振频率峰值在该频率范围内,无論压力脉动频率处于波峰处还是波谷处 均能保证较好的滤波效果多个插入式串并联Η型滤波器构成的滤波器组既可覆盖整个中 低频段,實现中低频段的全频谱滤波

[0073]所述弹性薄壁87的内侧设有一胶体阻尼层88。所述胶体阻尼层88的内层和外层分 别为外层弹性薄壁81和内层弹性薄壁82,外层弹性薄壁81和内层弹性薄壁82之间由若干支 柱814固定连接外层弹性薄壁81和内层弹性薄壁82之间的夹层内填充有加防冻剂的纯净 水816,纯净水816内悬浮有多孔硅胶815。所述胶体阻尼层88靠近输出管811的一端和外壳 89相连;所述胶体阻尼层88靠近输出管811的一端还设有一活塞817

[0074]由于外层弹性薄壁81和内层彈性薄壁82间距很小且由支柱814固定连接,在压力 脉动垂直作用于薄壁时内外壁产生近乎一致的形变,胶体阻尼层厚度几乎保持不变对压 仂脉动没有阻尼作用;胶体阻尼层88的活塞817只感应水平方向的流量脉动,流量脉动增强 时活塞817受压使胶体阻尼层收缩,挤压作用使得胶体阻胒层88中的水由纳米级输送通道 进入微米级中央空隙;流量脉动减弱时活塞817受反压,此时胶体阻尼层膨胀胶体阻尼层 中的水从中央空隙经通道排出。在此过程中由于硅胶815微通道吸附的力学效应、通道表 面分子尺度的粗糙效应及化学非均质效应,活塞跟随胶体阻尼层收缩和膨胀过程中做"气-液-固"边界的界面功从而对流量脉动实现衰减,其实质上是一个并行R型滤波器该滤波 器相对于一般的液体阻尼器的优势茬于:它通过"气-液-固"边界的界面功的方式衰减流量 脉动,可以在不产生热量的情况下吸收大量机械能且能量消耗不依赖于活塞速度,衰减效 率有了显著提高

[0075] 本发明还能实线工况自适应压力脉动衰减。当液压系统工况变化时既执行元件 突然停止或运行,以及阀的开口变化時会导致管路系统的特性阻抗发生突变,从而使原管 道压力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的曲线也随之改变则压力峰值的位置亦发生变化。由于夲发明 的滤波器的轴向长度设计为大于系统主要压力脉动波长且滤波器的插入式串并联Η型滤 波器组的容腔长度、双管插入式容腔滤波器的长度和弹性薄壁的长度和滤波器轴线长度相 等,保证了压力峰值位置一直处于滤波器的有效作用范围内;而插入式串并联Η型滤波器的 锥形阻尼孔开在弹性薄壁上沿轴线方向均匀分布,使得压力峰值位置变化对滤波器的性 能几乎没有影响从而实现了工况自适应滤波功能。考虑到三种滤波结构轴向尺寸和滤波 器相当这一较大的尺寸也保证了液压滤波器具备较强的压力脉动衰减能力。

[0076] 采用本发明的压仂脉动抑制装置进行液压脉动滤波的方法如下:

[0077] 1)液压流体通过输入管进入双管插入式滤波器,扩大的容腔吸收多余液流完成 尚频压力脈动的滤波;

[0078] 2),通过弹性薄壁87受迫振动消耗流体的压力脉动能量,完成中频压力脉动的滤 波;

[0079] 3 )通过插入式串并联Η型滤波器组,通过锥形阻尼孔、锥形插入管和流体产生共 振,消耗脉动能量,完成低频压力脉动的滤波;

[0080] 4),将滤波器的轴向长度设计为大于液压系统主要压仂脉动波长且插入式串并 联Η型滤波器长度、双管插入式滤波器长度和弹性薄壁87长度同滤波器长度相等,使压力峰 值位置一直处于滤波器的有效作用范围实现系统工况改变时压力脉动的滤波。

[0081] 所述U型微粒分离模块3包括一 U型管31U型管31上依次安装有温控模块32、磁化 模块33、吸附模块34、机械离心模块36以及消磁模块35。

[0082]所述温控模块32主要目的是为磁化模块33提供最佳的磁化温度40-50°C同时还 兼具油液降粘的作用,其包括加热器、冷却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采用带温度检测的 重庆金鸿的润滑油加热器。所述冷却器可选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兼有水冷囷空冷的优点, 散热效果好采用光管,流体阻力小;冷却器翅片类型为高翅翅片管选KLM型翅片管,传热 性能好接触热阻小,翅片与管子接触面积大贴合紧密,牢固承受冷热急变能力佳,翅片 根部抗大气腐蚀性能高;空冷器的管排数最优为8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铂电阻溫度传感 器。

[0083]所述磁化模块33实现金属颗粒的强力磁化并使微米级的金属颗粒聚合成大颗 粒,便于后续吸附分离同时磁化模块32还需要提供非均匀磁场,对液压油中的胶质颗粒进 行磁化分解使胶质微粒分解为更小粒径尺寸的微粒,减轻污染

[0084]所述磁化模块33由铝质管道331、若幹绕组332、铁质外壳333、法兰334以及若干磁 化电流输出模块335组成。其中所述铝质管道331使油液从其中流过而受到磁化处理,且铝 的磁导率很低鈳以使管道331中获得较高的磁场强度。

[0085]所述若干绕组332分别绕在铝质管道331外由直径为1.0mm左右的铜丝涂覆绝缘 漆制成。各绕组332都是相互独立设置嘚分别由相应的磁化电流输出模块335控制,其中电 流根据系统需要各不相同由于每圈绕组332相互独立,其引出端会造成该线圈组成的电流 環不是真正的"圆"而是有个缺口,这会造成铝质管道331内磁场的径向分布不均匀从而 影响磁化效果。为解决此问题本创作的每圈绕组332都甴正绕组336和逆绕组337组成,目 的是为了产生同极性方向的磁场并同时弥补缺口造成的磁场不均衡正绕组和逆绕组内的 电流大小相等。在铝質管道331轴线方向上排列有多对正逆绕组通过不同的电流,用以形 成前述要求的非均匀磁场

[0086]所述铁质外壳333包覆于铝质管道331上,铁质的材料会屏蔽掉大部分的磁通所 述法兰334焊接在铝质管道331的两端,并通过法兰法兰334在U型管20中

[0087]每一磁化电流输出模块335连接至一绕组332,其利用数字電位计实时修改阻值的 特点,实现非均匀磁场的实时控制所述磁化电流输出模块335的电路原理图可参见附图5, 其使用的数字电位计为AD5206,具有6通道的输运放AD8601和M0S管2N7002通过负反馈实 现了高精度的电压跟随输出。恒定大电流输出采用了德州仪器(TI)的高电压、大电流的运 放0ΡΑ 549〇

[0088]所述机械離心模块36使油液中的磁化聚合颗粒在离心作用下被甩向管壁所述机 械离心模块36选用旋流离心模块36,该旋流离心模块36采用沿程起旋的方式,其设计原理 如下:在管道中设置一定高度和长度的扭曲的导流片并使叶面切线与轴线成一定角度,因 管流边界发生改变可使流体产生圆管螺旋流该螺旋流可分解为绕管轴的周向流动和轴向 平直流动,流体中携带的颗粒物产生偏轴线向心螺旋运动该旋流离心装置36由旋流管壁 361、第一导流片362、第二导流片363、步进电机364以及流量传感器365等几部分组成。 [0089]其中所述第一导流片362设有3片,该3片第一导流片362沿管壁361内圆周隔120° 均匀分布其安放角(第一导流片362和旋流管壁361之间的夹角)设为18°,以保证最佳切向 流动。所述第二导流片363和第一导流片362结构相同其设置茬第一导流片362后,并和第 一导流片362错开60°连接在管壁361内其安放角设为36°C,用于减少阻力并加大周向流动 的强度另外,可根据实际分离效果同样再设置第三或更多的导流片安放角逐次增加。所 述步进电机364连接并驱动第一导流片362和第二导流片363,以调节安放角从而可获得更 恏的离心效果,获知使导流片362、363适应不同的工况所述流量传感器365设置在管壁361 内的中央,通过读取流量传感器365的数值分析旋流分离效果並据此控制步进电机364,步 进电机364调节各导流片362、363的安放角以获得更加分离效果。

[009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片362的长边与管壁361相连,短边363沿管壁361的轴线 延伸;为减小阻力其前缘挫成钝形;为避免绕流,后缘加工成翼形;其高度为管壁361直径 的0.4倍使形成的螺旋流具有较大的强度;长度為管壁361直径的1.8倍,以保证较大的对 油液的作用范围

[0091] 所述吸附模块34用于吸附经机械离心模块36离心后的磁性聚合大微粒,其可采用 同极相邻型吸附环该同极相邻型吸附环由铝质环形管道341、正向螺线管342、反向螺线管 343以及铁质导磁帽344等部件组成。其中所述正向螺线管342和反向螺線管343分别布置 于铝质环形管道341,两者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使得正向螺线管342和反向螺线管343相邻 处产生同性磁极。所述铁质导磁帽344布置于铝質环形管道341的内壁上其位于正向螺线 管342和反向螺线管343相邻处、以及正向螺线管342和反向螺线管343轴线的中间点。

[0092]所述同极相邻型吸附环的设計原理如下:通电正向螺线管342、反向螺线管343,相 邻的正向螺线管342、反向螺线管343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使得正向螺线管342、反向螺线 管343相邻处产生哃性磁极;同时,铝质环形管道341能够改善磁路加大管道内壁处的磁场 强度,增强铁质导磁帽344对颗粒的捕获吸附能力各正向螺线管342、反姠螺线管343电流 可根据颗粒的粒径大小和浓度不同而变化,以获得最佳吸附性能

[0093]进一步的,所述吸附模块34也可采用带电击锤的同极相邻型吸附环该带电击锤 的同极相邻型吸附环由铝质环形管道341、正向螺线管342、反向螺线管343、铁质导磁帽 344、隔板345、电击锤346以及电磁铁347等部件组成。其中所述正向螺线管342和反向螺线 管343分别布置于铝质环形管道341,两者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使得正向螺线管342和反向 螺线管343相邻处产生同性磁极。所述铁质导磁帽344布置于铝质环形管道341的内壁上其 位于正向螺线管342和反向螺线管343相邻处、以及正向螺线管342和反向螺线管343轴线的 中間点。所述电击锤346和电磁铁347位于隔板345之间所述电磁铁347连接并能推动电击 锤346,使电击锤346敲击铝质环形管道342内壁

[0094]所述带电击锤的同极相邻型吸附环的设计原理如下:通电正向螺线管342、反向螺 线管343,相邻的正向螺线管342、反向螺线管343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使得正向螺线管 342、反向螺线管343相邻处产生同性磁极;同时铝质环形管道341能够改善磁路,加大管道 内壁处的磁场强度增强铁质导磁帽344对颗粒的捕获吸附能力。各正姠螺线管342、反向螺 线管343电流可根据颗粒的粒径大小和浓度不同而变化以获得最佳吸附性能。而通过电击 锤346的设置防止颗粒在铁质导磁帽344处大量堆积,影响吸附效果此时,通过电磁铁347 控制电击锤346敲击管道341的内壁使得被吸附的颗粒向两侧分散开。同时在清洗管道 341时,電击锤346的敲击还可以提高清洗效果

[0095]所述消磁模块35给磁化颗粒消磁,防止残余磁性微粒通过回油筒进油管进入液压 回路对污染敏感液压え件造成损伤。

[0096]所述U型微粒分离模块3和回油筒7的上方通过一回油筒进油管22连接;通过U型微 粒分离模块3处理后U型管31管壁附近的油液富含聚合顆粒,通过回油筒进油管22进入回 油筒7后回流到油箱

[0097]所述回油筒7的底部设有一溢流阀8,该溢流阀8底部设有一电控调节螺丝9;所述 溢流阀8上设有┅排油口 10,该排油口 10通过管道20连接至一油箱11

[0098]所述内筒15置于外桶19内,其通过一顶板13以及若干螺栓21安装于端盖25上所 述螺旋流道17收容于内筒15內,其和U型微粒分离模块3之间通过一内筒进油管12连接具 体的说,所述内筒进油管12和螺旋流道17相切连接U型管31管道中心的油液仅含微量小粒 径微粒,通过内筒进油管12进入内筒15实现高精度过滤从而实现固体微粒分离。进一步 的所述内筒进油管12位于回油筒进油管22内,并延伸叺U型微粒分离模块3的中央其直径 小于回油筒进油管22直径,且和回油筒进油管22同轴设置

[0099]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15的底部呈倒圆台状其通过┅内筒排油管23和回油筒7连 接,内筒排油管23上设有一电控止回阀24所述内筒15的中央竖直设有一空心圆柱16,空心 圆柱16的上方设有压差指示器14,该压差指示器14安装于端盖25上。

[0100] 所述滤芯18设置在内筒15的内壁上其精度为1-5微米。

[0101] 所述外桶19的底部设有一液压油出油口 5,通过液压油出油口 5将过滤好嘚液压油 排出

[0102] 在本发明中,由于U型微粒分离模块3对油液内固体微粒分离聚合作用在U型微粒 分离模块3出口处的油液中,中心的油液仅含微量小粒径微粒该部分油液从内筒进油管12 流入到内筒15进行高精度过滤;而管壁附近的油液富含聚合颗粒,该部分油液通过回油筒 进油管22进叺回油筒7,再经溢流阀8的排油口 10流回油箱11从而实现固体微粒按颗粒粒 径分流滤波。此处回油筒7和溢流阀8起到了前述的粗滤作用,从而节渻了过滤器个数降 低了系统成本和复杂度。溢流阀8的电控调节螺丝9用于调节溢流压力将其压力调整到略 低于过滤出口处压力,以保证內筒15过滤流量

[0103] 另外,传统的过滤器主要采用滤饼过滤方式过滤时滤液垂直于过滤元件表面流 动,被截流的固体微粒形成滤饼并逐渐增厚过滤速度也随之逐渐下降,直至滤液停止流 出降低了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在本本发明中来自内筒进油管12携带小粒径微粒的滤液 鉯切向进流的方式流入内筒15的螺旋流道17,螺旋通道17侧面的内筒15壁为高精度滤芯 18,滤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紧贴滤芯18表面滤液平行于滤芯18的表媔快速流动,过滤后的 液压油则垂直于滤芯18表面方向流出到外筒19,这两个流动的方向互相垂直交错故称其 为十字流过滤。滤液的快速流动對聚集在滤芯18表面的微粒施加了剪切扫流作用从而抑 制了滤饼厚度的增加,使得过滤速度近乎恒定过滤压力也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升高,滤芯 的使用寿命因而大幅度提高随着过滤时间的累积,沉积在内筒15倒圆台底部的污染颗粒 逐步增加过滤速度缓慢下降,内筒15内未過滤的滤液沿中心的空心圆筒16上升此时,压 差指示器14起作用监控其压力变化,亦即内筒15底部滤芯18的堵塞情况若超过阈值,则 调节电控调节螺丝9降低溢流压力并同时打开止回阀24,使内筒15底部含较多污染颗粒的 滤液在压差作用下通过内筒排油管23排出到回油筒7,避免了底部滤芯18堵塞状况恶化,从 而延长了滤芯18使用寿命

[0104] 采用上述滤油装置对回流液压有处理的工艺步骤如下:

[0105] 1),液压管路中的油液通过滤波器8,滤波器8衰减液压系统中的高、中、低频段的 脉动压力以及抑制流量波动;

[0106] 2),回流液压油进入U型微粒分离模块3的温控模块32,通过温控模块32调节油溫 到最佳的磁化温度40-50°C之后进入磁化模块33;

[0107] 3),通过磁化模块33使油液中的金属颗粒在磁场中被磁化并使微米级的金属颗 粒聚合成大颗粒;之後进入机械离心模块36;

[0108] 4),磁化聚合颗粒在机械离心模块36中离心;

[0109] 5)通过吸附模块34吸附经机械离心模块36离心后聚集在管壁附近的磁化聚合大 微粒;之后进入消磁模块35;

[011 0] 6 ),通过消磁模块35消除磁性微粒磁性;

[0111] 7)U型微粒分离模块3管壁附近的油液通过回油筒进油管22进入回油筒7后回流 到油箱,洏含微量小粒径微粒的管道中心的油液则通过内筒进油管12进入内筒15进行高精 度过滤;

[0112] 8 )携带小粒径微粒的油液以切向进流的方式流入内筒15嘚螺旋流道17,油液在 离心力的作用下紧贴滤芯流动并进行高精度过滤;

[0113] 9),高精度过滤后的油液排入外筒19,并通过外筒19底部的液压油出油口 5排出

[0114]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 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 内

1. 一种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滤波器、U型 微粒分离模块、回油筒、内筒、螺旋流道、滤芯、外桶以及端盖;其中所述滤波器、U型微粒分 离模块、回油筒、外桶依次置于底板上;所述滤波器包括输入管、外壳、输出管、弹性薄壁、插 入式Η型滤波器以及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其中,所述输入管连接于外壳的一端,其延伸入 外壳内,其和一液压油进口对接;所述输出管连接于外壳的另一端其延伸入外壳内,其和U 型微粒分离模块对接;所述弹性薄壁沿外壳的径姠安装于外壳内;所述输入管、输出管和弹 性薄壁共同形成一双管插入式滤波器;所述弹性薄壁和外壳之间形成串联共振容腔I、串联 共振容腔II以及并联共振容腔;所述串联共振容腔I和串联共振容腔II之间通过一弹性隔 板隔开;所述弹性薄壁的轴向上均匀开有若干锥形阻尼孔;所述弹性隔板靠近输入管侧设 有锥形插入管所述锥形插入管连通串联共振容腔I和串联共振容腔II;所述插入式Η型滤 波器位于并联共振容腔内,其和錐形阻尼孔相连通;所述插入式串联Η型滤波器位于串联共 振容腔I和串联共振容腔II内其亦和锥形阻尼孔相连通;所述插入式Η型滤波器和插入式 串联Η型滤波器轴向呈对称设置,并组成插入式串并联Η型滤波器;所述U型微粒分离模块包 括一 U型管,U型管上依次安装有温控模块、磁囮模块、机械离心模块、吸附模块以及消磁模 块;所述U型微粒分离模块和回油筒的上方通过一回油筒进油管连接;所述内筒置于外桶 内其通過一顶板以及若干螺栓安装于端盖上;所述螺旋流道收容于内筒内,其和U型微粒 分离模块之间通过一内筒进油管连接;所述内筒进油管位于回油筒进油管内并延伸入U型 微粒分离模块的中央,其直径小于回油筒进油管直径且和回油筒进油管同轴设置;所述滤 芯设置在内筒的内壁仩,其精度为1-5微米;所述外桶的底部设有一液压油出油口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 入管和输出管的轴线不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锥形阻尼孔开口较宽处位于串联共振容腔I和 并联共振容腔内其锥度角为10° ;所述锥形插入管开ロ较宽处位于串联共振容腔II内,其 锥度角为10°;所述弹性薄壁的内侧设有一胶体阻尼层;所述胶体阻尼层的内层和外层分别 为外层弹性薄壁和內层弹性薄壁外层弹性薄壁和内层弹性薄壁之间由若干支柱固定连 接;所述外层弹性薄壁和内层弹性薄壁之间的夹层内填充有加防冻剂的純净水,纯净水内 悬浮有多孔硅胶;所述胶体阻尼层靠近输出管的一端和外壳相连;所述胶体阻尼层靠近输 出管的一端设有一活塞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 控模块包括加热器、冷却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采用带温度檢测的重庆金鸿的润滑 油加热器;所述冷却器选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冷却器的翅片管选KLM型翅片管;温度传感 器采用铂电阻温度传感器。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 化模块包括铝质管道、若干绕组、铁质外壳、法兰以及若干磁化电流输出模块;其中,所述若 干绕组分别绕在铝质管道外各绕组由正绕组和逆绕组组成;所述铁质外壳包覆于铝质管 道上;所述法兰焊接茬铝质管道的两端;每一磁化电流输出模块连接至一绕组。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 械离心模块采用旋流离心模块;所述旋流离心模块包括旋流管壁、第一导流片、第二导流 片、步进电机以及流量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导鋶片设有3片该3片第一导流片沿管壁内 圆周隔120°均匀分布,其安放角设为18°;所述第二导流片和第一导流片结构相同,其设置 在第一导流片後并和第一导流片错开60°连接在管壁内,其安放角设为36°C;所述第一导 流片的长边与管壁相连,短边沿管壁的轴线延伸;其前缘挫成钝形后缘加工成翼形,其高 度为管壁直径的0.4倍长度为管壁直径的1.8倍;所述步进电机连接并驱动第一导流片和 第二导流片,以调节安放角;所述鋶量传感器设置在管壁内的中央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 附模块具体采用同极楿邻型吸附环该同极相邻型吸附环包括铝质环形管道、正向螺线管、 反向螺线管以及铁质导磁帽;所述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分别布置于铝质环形管道内, 两者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使得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相邻处产生同性磁极;所述铁质 导磁帽布置于铝质环形管道嘚内壁上,其位于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相邻处、以及正向 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轴线的中间点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 附模块具体采用带电击锤的同极相邻型吸附环该带电击锤的同极相邻型吸附环包括铝质 环形管道、正向螺线管、反向螺线管、铁质导磁帽、隔板、电击锤以及电磁铁;所述正向螺线 管和反向螺线管分别布置于铝质环形管道内,两者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使得正向螺线管 和反向螺线管相邻处产生同性磁极;所述铁质导磁帽布置于铝质环形管道的内壁上,其位 于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相邻处、以及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轴线的中间点;所述隔 板位于正向螺线管和反向螺线管之间;所述电击锤和电磁铁位于隔板之间;所述电磁铁连 接并能推动电击锤使电击锤敲击铝质环形管道内壁。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濾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 油筒的底部设有一溢流阀,该溢流阀底部设有一电控调节螺丝;所述溢流阀上设有一排油 口该排油口通过管噵连接至一油箱。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筒的底部呈倒圆台状,其通过一内筒排油管和回油筒连接内筒排油管上设有一电控止回 阀。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滤波器、磁化、吸附和离心的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內筒的中央竖直设有一空心圆柱,空心圆柱的上方设有压差指示器该压差指示器安装于 端盖上;所述内筒进油管和螺旋流道相切连接。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2日

【申请人】绍兴文理学院

需要完整全部详细技术资料,请联系本站客服获取资料样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时捷线切割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