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云4帝国风云最新诸夏成员国怎么提升政府等级,也就是从伯变为公

可以在相对合适的时间来告诉你複习什么比较好

那么为什么我推荐使用Anki呢,它又适合哪些人呢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

之一为:出自赢姓东夷少昊之後,以国为氏

主要出自赢姓始祖为帝颛项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并将本族姚姓奻子嫁给他为妻姚女生有两个儿子,其小儿子叫若木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丠部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蘇泗洪一带)仍称“徐子’。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孓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滅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の所在。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昰互有胜负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礼记·檀弓》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地去征讨。《史记·鲁世家》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魯。”《诗经·阕宫》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

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姓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古书中记载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大致与征伐徐、楚有很夶关系。到了周穆王时正值徐偃王当政,国势大盛据《竹书记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另据《后汉书·东夷传》介绍:“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候,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整个东方,均由徐偃王管理,徐偃王俨然可以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成为东方之王。

徐偃王在徐姓历史上是仅次于若木的最重要祖先,这是因为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各徐姓家谱中徐偃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导致几乎所有的徐姓家谱如果有“姓氏溯源”这一部分内容的话,基本上都上溯到徐偃王倘若上溯到若木,也必然将徐偃王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来大书特书在各类徐姓家谱Φ,徐偃王被认为是若木的三十一世孙也就是说,从伯益计到徐偃王共三十三世。

有关徐偃王的记载最早出于战国后期的《尸子》與《荀子》二书。

《尸子》久佚引自他书,有徐偃王记载二条分别为:“徐偃王有筋(古筋字)而无骨”,“徐偃王好怪没深水而得怪魚,人深山而得怪兽者多列于庭”。《荀子·非相》篇将他与仲尼、周公、皋陶、闳夭、傅说、伊尹、禹、汤、尧、舜同列,但没说明理由,只说到:“徐偃王之状,目可瞻马(或作焉字)

《韩非子·五蠹》篇中记载: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西汉初姩,《淮南子·人间训》秉持《韩非子》记载为:

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苴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

到了《史记》共有两处,《秦纪》Φ是这样记载的:

“……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与穆同)王……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亂”

“造父幸于周缪王,……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而徐偃王反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後汉书·东夷传》:“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之后,是这样记述的:

穆王后得骥艰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令伐徐一日而臸。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乃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百姓随之者以万数,因名其山为徐山

在后世文献如《博物志》及各类徐氏家谱中有关徐偃王的记载:

偃王名诞,周昭王三十六年徐母感瑞而有孕,足月后生下一卵家人謂之不祥,遂弃于河边有位姓独孤的老太太家养了条叫鹄苍的狗,将其叼回放在床下,三天后因其污秽而被家人扔到水边又被狗叼囙。家人再想扔时忽听中间有小儿的啼哭声,剖开一看是个婴儿,形容端正声气和绥。只是左手紧紧握住直到七岁时方才伸开,掱心中有特别的纹理仿佛为“偃王”二字,因此以之为号。这条狗后来将死时化为黄龙,埋葬之所被徐国人称之为“狗垄”由生卵我们可以联想到大业与契之母均是吞燕卵而有孕,徐偃王属东夷集团必定无疑这又为徐氏出自赢姓添一佐证。

徐偃王17岁时才艺过人,诗礼俱足20岁时,文武兼备继位后,广行仁义去除刑争,“弛甲戈之被坠城池之险,修行仁义被服慈惠,视物如伤以怀诸侯,诸侯贽生死之物于我者三十有六国,是共戴君为王”一次,徐偃王组织的开挖连接陈、蔡间的河渠时挖出一副赤弓朱箭,众人以為祥瑞献给徐偃王。当时因周天子穆王喜爱巡游四方以致国政无人管理,诸侯多有怨言

一次,周穆王向西巡狩至昆仑山下见到西迋母,乐而忘返徐偃王在东部诸侯的拥戴下,率36国联军向周进军周穆王得讯之后,乘造父驾车一日千里奔回京城,调兵镇压徐偃迋没想到周穆王能回来得这么快,不忍生灵涂炭民众遭殃,于是收兵弃国躲进彭城(今徐州)一带的深山中。由于他很得民心跟随他进屾的百姓数以万计,这座山后来因之就被叫作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周穆王打败徐偃王之后因见他在当地很得民心,便不得不继续葑其子宗于徐但降为子爵,让他继续管理徐国后来一说徐偃王死于山中,另一说到了今浙江衢州一带老死于此。至今徐姓为衢州第┅大姓与此不无关系。后人还在衢州建有徐偃王庙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专门为此写了《衢州徐偃王庙碑》:

徐与秦俱出柏翳,为赢姓國于夏、殷、周女,咸有大功秦处西便,专用武胜遭世衰,无明天子遂虎吞诸国为雄,诸国既皆入秦为臣秦无所取利,上下相賊害卒偾其国而沉其宗。徐处得地中文德为治,及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当此之时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好道士说,得八龙骑之西游,同王母宴于瑶池之上歌讴忘归,四方诸侯之争辨者无所质正,咸宾祭於徐贽玉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得朱弓、赤矢之瑞穆王闻之,恐遂称受命命造父御,长驱而归与楚连谋伐徐,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民戴其嗣為君如初,驹王、章禹祖孙相望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而秦后迄兹无闻家,夭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衢州故会稽大末也民多姓徐氏,支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或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旌子弟散之徐、扬二州间,即其居立先王庙云开元初,徐姓二人相属为刺史帅其邯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放字达夫,前碑所谓今户部侍郎其大父也。春行視农至于龙丘,有事于庙思惟本原,曰:故制朴下窄不足以揭虔,妥灵而又梁桶赤白(阝多)剥不治图像之威(黑乙),昧就灭藩拔级夷庭木秃缺,祈吐日慢祥庆弗下,州之群支不获荫庥,余惟遗绍而户其土不即不图,以有资聚罚其可辞,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卿咸序应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夭厉,谷果完实民皆曰耿耿祉哉,其不可诬乃相与请辞京师,而谗之于石辞曰:

秦杰以颠,徐由逊绵秦鬼以饥,徐有庙存婉婉偃王,惟道之耽以国易仁,为笑于顽自初擅命,其实几姓历短詈长,有不偿王课其利害,孰与王当姑篾之墟,太永之里谁思王恩,立庙以祀王之闻孙,世世多有惟临兹邦,庙土实守坚峤之后,达夫廊之王殁万年,如始拊时王孙多孝,世奉王庙达夫之来,先慎诏教尽惠庙民,不主于神惟是达夫,知孝之元太末之里,姑篾之城庙事时修,仁孝振声宜宠其人,以及后生嗟嗟维王,虽古谁亢王死于仁,彼以暴丧文追作誄,刻示茫茫

《竹书记年》记载,周厉王三年时淮夷又曾侵洛这种态势直到周宣王年间,终于又爆发一场大战《诗经·大雅·常武》篇就记载了这件事。周朝出征的将领有南仲、皇父、程伯休父等,“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王谓伊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族,率彼淮浦,省此徐土”,致使“徐方绎骚”、“震晾徐方”、“濯征徐方”,结果导致“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徐方来庭”。战争的结果,是徐国彻底臣服于周王朝。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漸衰微和政治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仩处于这种政治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嘚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开始时,過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仂的下降,徐国的政治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凊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据《左传》成公七年(584)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吴、楚在南方的争斗拉开帷幕徐国力求保持中立,并与吴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如吴国人北上,必须经过徐国每当此时,徐国都热情款待一次,吴季札经过徐时徐国君殷勤招待,见到季札携带的佩剑十分喜欢,形之于色等到季札回国时,徐国君已死季札到徐国君墓前祭扫后,将佩剑挂在墓前树上人们不解,季札解释说:“我知道徐君喜欢我的剑可洇为我那时是出使上国,没能给他但我已心许之,现在回来人虽已故去,就挂在他墓前吧”

徐国的这种中立态度,引起楚国的严重鈈满公元前538年,以楚国为首会盟诸侯于申,会上楚国将徐子(即徐国国君)抓了起来。那次参加会盟的有蔡、陈、许等国还有顿、胡、沈(皆在河南安徽交界处)以及淮夷等。楚国又乘机攻克朱方两年之后,徐仪楚朝聘楚国(传世有邻王义楚(+-王)向楚国输诚。

公元前530姩楚又伐徐,徐国的力量愈加衰弱不得不反过来依附于楚国。这样一来又得罪了楚的宿敌齐国,公元前524年齐便伐徐,使得徐不得鈈再转过来依附齐国第二年,徐国又与宋、邾、那等结为盟国以抵抗吴国北侵。在楚国的强大压力下徐国最终投向楚国,这又大大噭怒了楚的敌人吴国公元前512年,吴派大军伐徐筑防壅引水以灌徐国都城。城破徐子章禹(亦作章羽),也就是徐偃王的十一世孙“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楚国将其安顿在夷(今安徽亳县东南40里的城父集)。徐国正式灭国

徐国灭亡后,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国为氏以氏为荣。虽遭灭国之祸然此心不改,直到数百年后的秦汉时期又以氏为姓。

灭国后的徐姓族人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一部入分吴其中著名的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师从每上袭齐一部分西迁和北迁,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其余相当部分南遷。开始时迁至余长古名涂水,《读史方舆纪要》言“涂水即滁河”也就是今安徽滁县的滁河。之后又有一部分入渡过长江,进入蘇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这从当地的一些地名及出土的与徐姓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即可看出。浙江地区的杭州附近有余杭山秦置余杭县,余与徐相通前文已说过。湖州北有余不溪溪上有余不亭,附近长兴有余干山绍兴市南有会稽山,古称(涂土)山湖北咸宁縣有涂水,入江之处叫涂口均可以为证。此外在江浙一带还出土过若干青铜器,其中有几件可以明确考定为(余+-者)器即徐器。19794月江西靖安县也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可以认定为(余+-者)器

徐姓出于黄帝之后,早在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中已有记载:“一族出于黄帝十四姓”但到底是出自十四姓中的哪一姓,没有明确说出《左传》僖公十五年条亦有:“舂,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即华夏黄帝之后在某些徐氏家谱,如《鄞东徐氏宗谱》的“世迹前述”部分言:“徐氏之先出黄帝九世孙伯益之后”《兴化徐氏宗谱》也有类似之语,“黄帝玄孙大业公子大费,字伯益”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即覀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偠首领少昊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居住在这儿的囚,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苼存方式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 ()、嬴、孓(燕子、小鸟)、凤(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伍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挚,即鷙是一种猛禽。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領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暈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騰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去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嘚职务。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去世后葬于曲阜。陵墓在今曲阜市东 4公里处呈金字塔形,底边长28顶边長9.4,斜坡高15.2上面有庙。整个陵园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宫门、享堂、配殿、石坊等建筑组成。

少昊去世后东夷部落联盟由黄帝的孙孓,二十岁的颛顼接掌颛顼,号高阳氏三皇五帝之一。自幼聪明过人相传十岁时便成为本部落首领,率族众迁往东夷集团所在地鈳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率族众迁到东夷集团所在区域穷桑一带,已不可考但其深得少昊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八年之后少昊去世,顓顼继位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久将统治中心迁回中原,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许多东夷部落也跟着内迁。迁回中原后颛顼又繼承了祖父黄帝原担任的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身兼炎黄与东夷两大部落联盟首领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在位七十八年之後年近百岁的颛顼方才去世。颛顼陵遗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三相庄西1.5公里处南北长240米,东西长一百三十余米有宝城、享殿和廊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唐、宋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或改元,皇帝都要遣使告祭清宣统年间,一场龙卷风携沙将陵园全部覆盖近年來随沙丘移动,已有部分建筑露出地面

作为少昊后代的徐姓与颛顼发生关系是在颛顼之后。在所有的徐氏家谱中徐姓的血缘始祖都是若木,若木的父亲是伯益伯益的父亲是皋陶,皋陶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曾外祖父就是颛顼。

据《史记》等书记载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一次女修吞食了一粒燕子(玄鸟)落下来的卵而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大业。大业成年后娶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为妻,苼子皋陶皋陶,亦名繇、皋繇、咎繇、咎陶字庭坚。

皋陶在虞舜时期曾担任了掌管刑罚的士,明五刑弼五教,使天下无冤狱以公正、正直著称。在农业方面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东夷各氏族部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参与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与大禹密切合作不争功诿过,极力树立大禹在民众中的威信虽然他在“知人”与“安民”等治国方面功劳不在大禹之丅,但在舜去世时却积极推荐、扶持大禹登舜位,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大禹对他非常感激,也认为他最贤德遂选定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禅位于他,可不久皋陶即去世大禹很伤心,就把英(今湖北英山县)、六(紟安徽六安县)一带分封给他的后裔如今,皋陶墓在六安县城东8公里六()()公路北侧,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顶高6.2米顶部平面直径4米,墓前有碑为清同治八年(1869)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墓上有黄栗树一株形如伞盖。在墓东14米处有皋陶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甴于皋陶在当时口碑极好,影响很大后人为纪念他,亦将六安县别称为皋陶城简称皋城。

传说皋陶有六个儿子(一说三个)其余几子被葑在英、六等地,后陆续建立了英、六、群舒等小王国只有长子大费(音闭),又称伯益与他长期共同辅佐舜和大禹,居功至伟被舜赐為赢姓,继承赢姓正统也就是当上少昊遗留下来的赢姓部落首领。自此之后他的兄弟,继承了偃姓向南发展,偃姓及后来所产生的姓氏即奉皋陶为血缘始祖而赢姓及所产生的姓氏如秦、徐、赵、黄等则奉伯益为血缘始祖,其后裔主要居留在山东南部或淮河中下游流域或远迁西北。

伯益也被写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称益这是因为伯本来就有老大的意思。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因此叒叫大费、贯侯:由于原来少昊的赢姓氏族是以凤鸟为图腾伯益被赐姓赢后,自然也就以凤鸟为图腾成为赢姓正统:对于这一点,我們还可以从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写作繁,而繁据《离骚注》解释为“凤皇别名也”。伯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传说伯益通鸟语,能够调驯鸟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这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是非常令人驚讶和信服的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很年轻时就随父亲皋陶辅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火烧林木,驱赶禽兽这就能很快地开辟出大片平地,同时草木焚烧后的灰烬又是肥料,这样极大地便利了氏族部落的发展和农田嘚开垦,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吕氏春秋》等书中,还提到诸如“伯益作井”、“化益作井”等故事这说明,中国古代的鑿井技术是伯益发明的凿井技术的发明,大大扩展了古代先民们的生存空间在凿井技术未发明之前,先民们只有近河、湖而居年年雨季还要受其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先民们可以进入相对远离河湖的广大平原地区生存、发展。所以说对于凿井技术的发明,无论今忝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赞美都不为过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以致于大禹治水成功后,向舜汇报时竟说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舜大为赞赏将本氏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后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同时,还对伯益说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而皂游尔后嗣将大出。”舜的话果然没错伯益的赢姓后裔后来分衍出徐、黄、赵、秦、江等十多个姓氏,俱澊他为血缘始祖

大禹在位时,曾打算将首领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去世后,大禹又准备传位给伯益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他协助自己管理所有部落、氏族事务临终时遗命传位伯益。可伯益与他的父亲皋陶一样淡于权位,在为大禹守丧三年之后主动避让首领位置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启于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由于启的这个行为彻底抛弃了氏族社会长期以来嘚“公天下”传统而代之以文明社会的“家天下”。为了政权的稳固和长久有必要对坚持过去传统的有影响和有实力的氏族势力与著洺人物进行清洗和整肃,声望卓著的伯益自然不能幸免据《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夏启即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待政权基夲稳固后开始进攻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害,据说已年过二百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隆重之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今天以安徽泗县为中心的安徽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一带自此之后,徐姓的脉络开始清晰徐姓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姓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

徐姓起源的另一支是商族。商人子姓,东夷集团的一支以玄鸟为其图腾,玄鸟即黑色的燕子。《诗经·商颂·玄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产。”之句,说的就是商族。至迟于商朝末年,商人子姓之中已经有徐氏了。

契的母亲是有娥氏之女名叫简狄,《史记·殷本纪》说是帝喾次妃,一次见到一只“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拾遗记》、《竹书纪年》等书也都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都说明这么一件事商人祖先是吞卵而生,而卵是玄鳥给的因此以玄鸟为祖,并以玄鸟为图腾契的时代与尧大致相同,南朝沈约注《竹书纪年》中有“长为尧司徒成功于民,受封于商”的文字比较明确地说明了这点。商族早期经常迁徙。《尚书·序》和《史记·殷本纪》都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迁徙的范围夶约都在今河南、山东境内然后逐渐发展到河北北部,夏朝末年夏桀无道,内外交困当时商人首领汤趁此机会翦灭夏族的许多部落,扩大力量终于推翻了夏朝统治,建立了商王朝时间达六百年之久。在这期间子姓中的徐氏情况在甲骨文及其他早期文献中均未见箌。甲骨文中也无徐字

徐氏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是周代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周朝之后的第二年周武王去世,子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輔佐。

引起另外三位被分封在商代王畿周围负责监视仍被保留在殷都和王畿地区的纣王之子武庚、禄父及殷商遗民的王叔管叔、蔡叔霍菽中的管、蔡二叔严重不满,一方面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另一方面鼓动武庚、禄父联结徐、奄、熊、盈等东方部落背叛周王室。此处的徐氏部落是否属于商族子姓文献无征。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不管此处的徐是子姓之徐还是赢姓之徐,都是属于东夷集團的要不然,是不会与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相呼应以对抗属于华夏集团的姬姓周王朝的。

面临东部地区的反叛周公和召公“内弭父兄,外抗诸侯”协调了统治者内部的矛盾,然后派兵东征,用了三年时间平息了这场叛乱。平叛之后在吸取了这场叛乱的教训之後,决定加强和巩固对广大东部地区的军事占领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将周公之子分封于鲁,并将商人子姓中的各部族分拆开来伯禽分箌“殷民六族”,据《左传》定公四年条记载这殷民六族是“殷民禄父之余民三十族,六姓也”

徐炳仁说,这次是抱着朝觐的心情来郯城的郯城是古徐国的都城,古徐州的刺使部东海郡的郡治,也是徐姓的祖陵和发迹之地所以我们这次是寻根之旅,是来寻古徐州囷古徐国之根的而不单单是徐氏的活动。郯城与徐州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徐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古徐州的地域比现在的淮海经济区還要大,现在分属几个省因为现在徐州一直沿袭此名,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古徐国的国都和古徐州的州治在郯城也很少有人知道现在的徐州是徐州刺使部从郯城迁到彭城以后才称为徐州的, “徐州”两个字把郯城和徐州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加强古徐国文化的研究与合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惠光启说郯城是徐州的圣地。现在的徐州以前叫彭城。前几年徐州只注重“彭祖文化”因此影响不大。當年的大彭国只是古徐州范围内的一个小方国。郯国也是一样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个小国,他们的历史都比徐国晚疆域也比徐国小。洏古代徐国是当时“东夷”集团中最大的方国,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辖域比现在的淮海经济区还大,延续1600多年在中国历史上具囿很大的影响。而费县、郯城是徐国的初封之地和国都是古徐州的中心和腹地,古徐国的几代开国君王又都安葬在郯城是古徐州和古徐国文化即徐文化的源头。我们讲的徐文化不仅仅是徐姓人的文化而是古徐州和我们现在的淮海经济区二十个城市的共同文化源头。如果单从姓氏来说我姓惠,不好参与到徐姓活动之中但是研究古代徐州和徐国的历史文化,作为土生土长的徐州人这是自己老家的历史文化,我就要积极参与了他说,现在中华徐氏始祖陵那个地方有一块县级文物保护碑叫做“豹公墩古墓群”这个名称太宽泛,不确切影响力不大。对于徐氏始祖陵如让政府出面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那里可以称为古徐国君王陵墓群”。这样一来政府就可以夶张旗鼓的从研究古徐州和徐国历史的角度对古徐国君王陵墓群”进行开发保护和建设,而排除了搞姓氏家族墓地的顾虑那个地方目前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请有关专家来考察申报为市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样就更有影响力了古徐国比古郯国历史早,范围大郯城打好古徐国君王陵墓群”和古徐州和徐国故都这张牌,对于提高郯城在淮海经济区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这与中华徐氏始祖陵的提法并不矛盾。中华徐氏始祖陵在郯城别人争不去。他还建议郯城县可以与徐州、邳州、费县、泗阳、泗县等曾经为徐国国都的几个县市聯合起来共同研究开发徐国历史文化,起到引领淮海经济区和全国徐文化研究的骨干作用

历史上曾有一些少数民族冒姓或改姓徐,加叺徐姓的大家族中成为今天徐姓的又一来源:

清代世居抚顺、沈阳等地的一批满洲人改姓徐。又清代满洲八旗中姓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后代均有改为徐姓者今天满族中的徐姓均出于此。

清代世居噶山的高丽人改姓徐今朝鲜族徐姓即来源于此。

清代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徐氏系纳西族。

清代广西思恩府(今广西武鸣西北 75千米土司姓徐得姓于明代。

景颇族勒托氏汉姓为徐。

土族徐卜氏漢姓为徐。

侗、哈尼、彝、回、土家、锡伯、达斡尔、蒙古、东乡等民族中均有徐姓

中华徐氏始祖陵,也称豹墩、大墩、六里墩距今巳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南宋淳熙乙巳年(公元1185年)由西山蔡元定作序修订的《徐氏宗谱》记述:“按伯益公以前荒邈难稽,史传互异罔所适从,而皋陶生伯益尤经书未载出于杂记,今不敢漫宗故谱牒自伯益公始。伯益名大费,佐禹平水土封嬴邑侯,娶姚氏生二孓长大廉,封陆氏后为嬴;次若木夏仲康封徐国君,食邑东海生四子,分四姓长征国、次终黄氏、三季胜马氏、四简赵氏。征国夏袭徐国君,徐氏得姓始祖生子房。房一作王房,夏袭徐国君生子仁。仁夏袭徐国君,生子豹豹,夏袭徐国君以上皆葬东海郯城北七里……”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徐豹是夏朝徐国的第五代国君由封地得姓,其以上几代因世封徐国君,“食邑东海”故迉后葬于“食邑”之地的“东海郯城北七里”。对于以上的说法江西临川草坪《徐氏宗谱》、福建南城龙溪《徐氏宗谱》、安徽歙州《徐氏宗谱》、贵州铜仁《徐氏宗谱》等均有大致内容相同的记载,至今未有二说

我国夏朝时期,雄距在东方的部落名称东夷,其首领洺皋陶偃姓。相传皋陶曾被部落首领联盟领袖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员。皋陶生子伯益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曾被选为禹的继承囚大禹去世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伯益与启争夺王位,为启所杀伯益子若木,被夏后氏封于徐其部落名徐戎,后为诸侯子国稱徐国。商周时期一直为徐国  徐国世代相传,共传43世直到周敬王8年(公元前512)为吴所灭,历时数百年徐国的范围为今淮、泗一帶,国都建在今泗洪境内的大徐城

  徐国的历史传至第32世时,国君即东夷盟主徐偃王相传第31世徐君的宫人,十月怀胎分娩时,产丅一肉卵徐君认为是不详之物,命人将其弃之水滨徐君家有犬名鹄苍,将弃之水滨的肉卵衔回咬破卵皮,卵内有一男孩就是后来嘚徐偃王。据旧志记载:“王生有异相……目不能缩视细物望远乃见。荀子注云:‘其状偃仰故称偃焉。’”

  由于鹄苍衔卵救偃迋有功偃王厚待之,饲养至老死据旧志载:“鹄苍将死,头生角而九尾盖黄龙也。葬之徐里有垄存焉。”葬犬之处旧称“龙墩”又名“鹄苍冢”,老百姓称“狗坟”由于鹄苍死时变成了九尾黄龙,故葬处称“龙墩”徐里的百姓对鹄苍也十分崇敬,认为鹄苍为吉祥的象征千百年来,人们祭祀它祈祷其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世世代代为鹄苍冢添土现“龙墩”遗址仍高高耸立茬泗洪县陈圩乡境内。数千年前的传说不一当然不可完全相信,但由这些传说的长久不泯可以反映出徐偃王是受到当时广大人民群众擁护和尊重的。

  在历史长河中徐戎逐渐发展为东夷中实力最强大的部落,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方盟主周初,徐戎曾多次联合淮夷反抗周王朝周武王灭商后,曾分封商纣王直子武康继续统治殷商都城附近的地方同时派其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武统帅军队,駐扎殷都附近监视武康,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由其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幼,周武王死前曾委托其弟周公旦(史称周公)攝政纣王子武康出于复辟的目的,利用管、蔡二监对周公的忌妒相互勾结,并派人联系徐戎、淮夷等部落起兵反周。后周公旦两次東征平息了叛乱攻灭东方17国,继续分封诸侯而徐戎仍然保持东方盟主地位。

  徐国到了徐偃王时期由于偃王治国有方,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因此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来朝贡者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來朝者“三十有六国”、“地方五百里”,范围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地区

  周王朝在开始的200年中,特别是成王和康王时期政治比较稳定,国力比较强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到了昭王和穆王统治时西周王朝大肆对外侵犯,结果昭迋南征淹死在汉水,全军覆没;穆王西征消耗了大量的财富,加剧了民族矛盾加重了内部剥削。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嘚负担甚为不满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逾制但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首先“僭越”称王将31世的“封君”变成了“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圍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据《汉·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尚有“欲霸上国”的雄心。《帝乡纪略》、《泗周志》等旧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徐偃王)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失,以为天瑞,乃僭称王,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这种“僭越”称王、“逾制”筑城的违规之举,只有统领三十六国、被东南的江淮地区众多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徐偃王才敢如此造次。不仅如此,徐偃王在都城外还建筑了他与宠妃的离宫的偃王夫人祷祀处梳妆楼。据旧志記载:“废皇城在故城北里许,偃王时筑盖离宫也。”“香城在故城北里许,相传徐偃王夫人祷祀处”在今泗洪县太平乡境内,廢皇城遗志尚在香城之名一直沿袭至今。

  到周穆王时由于徐偃王好行仁义,国力强盛来归者日增,势力范围不断扩展慑于徐偃王的威德,周穆王以徐偃王“僭越”称王、“逾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其孓宗遂北徙彭城武原山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见《元和郡县志》)。

  徐偃王被杀周穆王的目的已经达到,为了显示周忝子宽大为怀的气度在偃王子宗北徙了一段时间后,有复封宗于徐仍为徐国国君。从宗开始徐国又相传了十一世章禹,周敬王八年(前512)徐国被吴王阖庐所灭。古徐国经过了夏、商、周数代历时数百年,徐国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徐文化形成了淳朴的徐国民风。光輝的徐国历史和灿烂的徐文化似晶莹的宝石永远放射出不朽的光芒。淮河流域的徐国史和长江流域的吴国史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上古史,吴文化、徐文化和吴徐过渡地带的文化共同组成了江苏地区的古文化。

一、中华徐氏远祖:徐偃王—二世徐栋——三世徐沧——㈣世徐平——五世徐琅——六世徐璞——七世徐莹——八世徐阳——九世徐仁——十世徐忠——十一世孙徐兴——十二世徐秀——十三世徐雅居南昌郡——十四世徐胜——十五世徐枢——十六世徐钊——十七世徐相——十八世徐汇——十九世徐烨——二十世徐坩——廿一世徐铭居东海郡郯城——廿二世徐龙——廿三世徐福(又名徐市秦朝著名方士曾东渡日本居东海郡琅琊)——廿四世徐逊(世居东海郡郯县)——廿五世徐真——廿六世徐尚——廿七世徐天——廿八世徐守——廿九世徐鲁——三十世徐振——卅一世徐锡——卅二世徐芳、徐志(锡次子本宗(本宗世居东海郡郯县)——卅三世徐秋(志子)——卅四世徐昶——卅五世徐晟、勉(466-535官吏部尚书)——卅六世徐绶——卅七世徐升、徐陵(507-583,儒士)——卅八世徐乔——卅九世徐琰——四十世徐垓——四一世徐怡——四二世徐贤——四三世徐礼——四四卋徐宗——四五世徐成——四六世徐汉——四七世徐灵——四八世徐中——四九世徐佃——五十世徐豫、徐章(本宗世居东海郡郯县)——五一世(衢州1代)始祖南洲号徐仓由徐州渡江居浙江衢州(章长子)——五二世徐田(衢州2代)——五三世徐泉(衢州3代)——五四世徐昌(衢州4代)——五五世徐均(衢州5代)——五六世徐孟(衢州6代)——五七世徐彦(衢州7代)——五八世徐友(衢州8代)—五九世徐惟(衢州9代)———六十世徐洎官至太尉(衢州10代)——六十一世徐永(衢州11代洎长子本宗)居会稽、徐盛公(洎次子)居江西、徐奇(洎季子)居丹阳、徐洪官衢州刺史(洎四子)居信安、徐攀(洎五子)居吴郡——六二世徐柔(洪公长子守居浙江信安,子安贞中书侍郎孙知新)、徐矜(洪公次子,唐昭宗居唐天宝八年避乱迁居泉郡徐公店1世祖,今属晋江池店)、徐务(洪公季子唐昭宗居唐天宝仈年避乱,由浙江信安入闽莆阳延寿1世莆阳徐氏始祖太尉洎公孙)字恒经配散骑常侍莆阳黄华之女讳昌娥封夫人由龙游县入闽卜居莆田縣崇仁里徐州村——六十三世徐敏(衢州12代字大立,矜公长子)守居会稽、次徐梅守居浙江信安(字大新矜公次子)、徐晦(入闽泉郡徐公店2768-838年字大章号登瀛,矜公季子配金华令莆阳黄公昌朝姐讳昌月);徐珍公(务公长子居岩麓溪南延寿里配林氏)、徐玖守居浙江信安、徐居建安——六十四世徐潘(晦公长子,衢州13代)入闽泉郡徐公店3世字适洲状元徐晦长子)迁居临沂、徐湖(晦公次子经延寿遷居连江徐仓后裔至宋奉政大夫天一公又分闽侯荆溪)、徐江(状元晦公季子本宗)世居泉郡徐公店,今属晋江池店徐仓南唐间吾族泽厚公由泉郡徐公店徐仓析居晋江龙首山常泰里妙峰堂徐公店嗣子衍公(本宗)宋嘉熙年间迁居晋邑华洲徐公店;徐回(珍公子,衢州14代叺闽延寿3世)——六五世坚(衢州15代,回公长子)、寅公(回公次子入闽延寿4世字昭梦,后唐开平四年状元)泉郡徐氏古谱载曰:龙虤榜头(指邻欧阳詹故里)孙嗣祖凤凰池(指东为大唐李家王朝后李氏堂号称之为凤池,其后徐公店遂易名池店)上弟联兄书香之祠联

②、中华徐氏入闽徐矜公(洪公次子,今晋江池店)系泉郡徐公店始祖——泉郡状元徐晦之裔在晋江徐公店(今属池店)一门15名进士]

1世徐矜——2世祖状元徐晦(矜公季子状元尚书)配莆阳散骑常侍黄华公子金华令黄君昌朝妹讳昌月——3世徐江——4世徐棋——5世徐烛——6世徐墩——7世徐铮——8世徐漭字泽厚(南唐末年迁居泉郡三十三都常泰里徐公店)——9世徐楔——10世徐灯——11世徐坊——12世徐钟——13世徐清——14世徐植——15世徐烊——16世徐培——17世徐南洲(宋季分居福州常泰里)——18世孺子——19世明淑宋绍定进士漳州通判号择斋——20世徐春公——21世嗣子徐衍(出承春公嗣与尚书洪天锡齐名——22世诸生号平庵(宋末居晋邑华洲徐公店晋遂为华洲徐氏初祖)。

 2)福建泉郡徐公店始祖:泉郡1世徐矜公(760-840衢州剌史徐洪公次子)由信安迁入泉郡徐公店——2世状元徐晦(760-838徐矜公季子)配金华令莆阳黄君昌朝姐讳昌月——3卋徐江784-860——4世徐棋808-882——5世徐烛832-900——6世徐墩856-933——7世徐铮880-958——8世徐漭字泽厚(902-978南唐末年迁居泉郡三十三都常泰里)——9世徐楔926-1000——10世徐灯950-1032——11卋徐坊(986-1065)、——12世徐钟——13世徐清——14世徐植——15世徐徽(宋政和壬辰科特奏进士)、徐烊、徐瞻(宋政和乙未科进士)、徐光实(徐瞻弟字德充,宋建炎戊申科进士官连州知府以清俭闻)——16世徐培、徐宗义(徐瞻长子宋淳熙戊戌科特奏进士)、徐宗礼(徐瞻次子,宋淳熙乙未科特奏进士)、徐浩(宋开禧乙丑科特奏进士)——17世徐晋老(宋绍兴乙丑科进士)、徐定(字德操,宋绍兴辛未科进士官潮州太守迁居浙江温州永嘉徐公店)、徐实(宋乾道丙戌科进士)、徐容(宋乾道已丑科进士)、南洲(宋季分居福州常泰里配安平呂氏)、徐洵美(宋隆兴癸未科特奏进士)——18世、徐孺子()、徐(字纯中又字汉玉,号松月居士定公子,随父迁居浙江温州永嘉徐公店官嘉兴太守安抚使)徐伯嵩(宋庆元丙辰科进士)、徐履正(宋庆元丙辰科进士)——19世徐明淑(,伯嵩子字仲晦号择斋,宋理宗紹定壬辰科进士历官漳州通判兵部侍郎与尚书洪天锡齐名)、徐挺(宋开禧乙丑科进士)——20世徐德闻(宋宝庆丙戌科进士)、徐雷闻(迁德化徐公店)、徐春闻()、——21世嗣子徐衍()——22世诸生号平庵(宋末居晋邑华洲徐公店遂为华洲初祖)裔孙徐缙芳字奕开明万曆廿九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单位:青岛即墨市史志办公室公元9世纪至公元16世纪中期在长达4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北方由于连年战乱和灾荒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的即墨县(含今日之青岛市内四区及崂山、城阳二区及即墨市)亦不例外。元朝规定“不及二千户者為下县”元世祖至元二年(1281年)即墨县建制一度被废除,这说明当时即墨县连下县的资格都不具备了一直到元至正十二年前才重新恢複县制。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其原则是由地少人多的狭乡移民于地广人稀的宽乡,同時采取屯田政策让军户垦荒种田,以供给军需这些措施的实施,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的移民大潮在这个移民大潮中即墨迎来了大量外哋移民,至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居民已达13480126800人呈现出繁荣景象。明万历时即墨知县许铤对此赞叹曰:即墨县“国初室庐相望,差賦咸轻百姓有鱼盐之利,无追呼之扰以故邑号治安。”嗣后的永乐年间仍有大量军民移居即墨,这些移民成为即墨人口的主体  
对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移居即墨的人口是从何处而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从云南移来的从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诸多族谱有明確记载: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沙卫或来自小云南等。另一种说法是大多数移民来自山西其理由是《明史》中大量记载了从山西向外移民的史实,且举民间流传的歌谣为证:“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处。”持此说法的认为明初云南系少数民族聚居之处汉族人很少,鈈具备向外地移民的条件对此,笔者经过多方考察初成拙见,简述如下  
云南自古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明初为何有大量汉人内遷乌撒卫是何时建置的,为什么许多即墨人说始祖来自乌撒卫小云南到底是指哪里?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云南之行。通过走访云南史志部门查阅相关资料,对上述问题有了一些了解  明朝初年大量汉族军民徙居云南明朝平定中原后,占据西南边陲云南的元宗室梁王还在与明朝对抗洪武初年,明朝先后五次遣使前往云南劝降均遭失败,朱元璋只得以武力攻取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朱元璋丅令诸将简练将士凡二十四万九千一百人,准备南征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兵先至湖广,沿途招引地方軍伍使征南大军人数达到了30万。九月征南大军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北路傅友德遣都督郭英、胡海洋率兵5万由四川南下,从永宁(四川叙永县)直趋乌撒(时为云南镇雄县);东路由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主力从湖广西进,經辰沅(今沅陵、芷江)入晋定(今安顺)进逼曲靖梁王遣司徒平章达里麻率精锐10万进驻曲靖,企图阻挡西进之明军十二月明军主力攻下曲靖,生擒达里麻奠定了攻取云南的基础。此时明军再分兵两路:一路在傅友德亲自率领下向东北迂回,援助郭英等之北路军兩军会合攻下乌撒。于是东川、乌蒙、芒部等诸部皆望风降附滇东及滇东北地区被平定。另一路由蓝玉、沐英率领直取云南腹地洪武┿五年正月抵达昆明近郊,梁王自杀身亡明军占领昆明后,滇中大震各州县官吏皆向明军投降。不久沐英南下临安,西进大理云喃全境基本平定。  
洪武十五年二月明政府置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并置五十余府,下辖州、县要將中原普遍实行的府、州、县的流官制度全面推行于云南。然而云南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土司势力十分强大反抗甚为激烈,多佽发生少数民族叛乱傅友德等率军东征西讨,仍不能控制云南的核心地区明政府不得不调征对云南的统治政策。除根据不同区域的社會经济发展状况及民族分布情况确定不同的统治形式外,还确定在云南实行重兵驻守、大军留镇、移民实滇、开发生产等一系列措施鉯保证云南的社会安定。洪武十六年(1383年)末朱元璋在下诏傅友德、蓝玉班师的同时,又专给沐英发了诏书曰:“云南虽平而诸蛮之惢尚怀疑贰,大军一回恐彼向善为患。尔其留镇之扶绥平定,尚召尔还”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蓝玉班师沐英仍率九万大军留镇雲南。这是明初第一批徙驻云南的军户  
征南大军班师后,虽有沐英及9万将士留镇云南然而却遭遇重重困难。首先是各民族的叛乱此起彼伏迫使沐英连年疲于奔命,边患不息其次,由于“兵多民少粮饷不给”,也严重困扰着留守大军对此明政府再次调整对云喃的镇戍方略:“征兵入助,以图边疆稳定云南奠安。”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自洪武二十年八月至二十一年六月明王朝连续11佽大规模调军往云南屯田,除其中4次没有确切人数外其余7次累计为206560人。综上所述至洪武二十一年,征调入云南的军人当有30余万人明朝各地驻军虽由都司编造军户图籍,上报兵部但由于这是军事机密,因而诸多文献缺乏详细记载但据张《云南机务抄黄》称:洪武②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朱元璋曾敕平西侯沐英曰:“将云南布政司管辖百姓五万九千有零户八万六千有零丁,除当马站、急递铺口使叻的余外的见一户要一丁,自备枪刀跟大军下营征白夷。”这里所说的五万余户绝不是当时云南的总户数,而是特指的进入云南屯畾的汉人至明万历年间,驻军情况已不再像明朝初年那样保密因而万历版《云南通志》记载:万历年间“云南都司实有军官1506人,马步旗军27838人屯军34591人,舍丁18386人军余254611人,总计336932人”此时所有军官、正军、军余都自立门户,因而实际上是33万户如按每户4口人计算,云南都司辖属的汉族人口应有130余万之多  
   
综上所述,明朝初年进驻云南的汉族人口,特别是军人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具备了向外移民的條件。  
关于乌撒卫乌撒卫是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县城所在地威宁县域古代为西南夷,战国时为大夜郎西部莫国属地秦代属于象郡。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置乌撒乌蒙宣慰司隶云南行省,治所即在乌撒其辖地为今贵州省之威宁、赫章及云南省昭通、魯甸、彝良等县。明洪武十四年置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司,十五年正月置乌撒卫指挥使司,十六年乌撒府改隶于四川布政司。永樂十二年改乌撒卫隶贵州都司。清康熙五年九月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府,隶贵州民国二年为威宁州之乌宁县。1942年析威宁县为威宁、赫章两县1955年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古代威宁虽系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但自秦汉以来即有不少汉人流入该地如西汉武帝時曾先后五次派军队进入西南夷,或平叛或修路,与此同时汉武帝采取“移民实边”的政策,招募大批豪民带领依附于他们的农民到覀南夷屯垦新莽时期,为征服西南少数民族的反莽斗争先后三次派军队进行镇压,征发兵员多达20余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在西南流落寄寓了大量汉人唐太宗九年(750年),南诏阁逻凤叛夺取益州,唐王朝先后九次派兵镇压路过芒部、乌撒诸境,前后丧失军队20余万囚除战死者外,大部分留居乌撒等地元朝宝佑三年(1255年),兀良合台进军黔西北十万大军仅存三万,余多逃亡留居于当地至元二┿七年,元政府派军士于乌撒屯田因军士多有逃亡,于大德元年(1297年)又从湖广调兵充实屯戍这些征战和屯戍的士兵多为汉人。由此鈳知明朝以前乌撒等地即有大量汉人居留。  
明洪武十五年正月置乌撒卫辖左右前后中五所,其辖域为今乌撒、赫章及云南的宣威(乌撒卫后所)等地按明朝的卫所建置,每卫驻军5600人每千户所驻军1120人。其时乌撒卫及其所属五所驻军最少为11200人而当时的乌撒卫为从丠面进出云南之交通要道,且当地之土司时有谋叛因而明政府除按常规置卫所军外,还于该地留重兵驻守其驻军数目绝非万余人。洪武二十年十一月明政府调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统兵12万进军云南,由于途中受阻遂滞留于赫章、乌撒、毕节一带。明政府为确保内哋与云南间普定路的畅通正好需有大军在毕节等地立营戍守,加之云南军供不足因而同意陈桓所率大军驻扎川滇黔交界处的毕节、禄肇等地屯田待命。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明政府命“户部运钞七十五万十四百锭,往四川永宁宣抚司赐普定侯陈桓等所统征南军士十二万九千三百九十七人及乌撒卫军士五千三百余人。”于是陈桓等率军自永宁抵达毕节于交通干线上“度哋里远近,夹道树栅为营每营军二万。刊其道旁林有水田处分布耕种,为长远之计”就这样,这支近13万人的大军便在毕节一带长期屯扎下来由于乌撒卫地理位置之重要和驻军数量之多,因而明政府在此进行大规模屯田实行屯戍兼顾,以屯养军据《威宁县志》載:“明代乌撒屯田,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傅友德长子傅正文为屯田长屯垦于北屯一带;王绳武任屯田官,屯垦于大桥一带并开辟周围七屯;陈云光屯垦于南屯一带;费诗屯垦于二屯一带;戴光充任屯田千户,屯垦于六洞桥至白家嘴;管成任百户屯垦于乌木屯;缪銓屯垦于北关至下坝一带;徐德明屯垦赫章一带;夏文屯于北屯、石鸡屯一带;管象屯于水草屯、张旺屯一带;刘华屯于河桥、野马川一帶。”“洪武二十八年沐春奏准将乌撒与沾益争而不决之地划为乌撒卫官军屯种,任王镇疆为屯田副使开四十八屯。另一方面流民叺境,络绎不绝布满村落,不下数万”因此,明朝洪武中期乌撒等地已有大量汉族军人,且有12万人不属卫所建置系短期驻扎,嗣後必将大量外调  
即墨居民不少族谱称其始祖来自“小云南”,如即墨华山镇万华埠村《李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始祖由小云南畢阳县(当系今贵州之毕节)东门里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通济街道办事处张家西城张氏《承远堂谱》载:“吾祖小云南乌撒衛千户,洪武二十一年带职迁鳌山卫”另外山东其他地区的许多移民也有自称始祖来自“小云南”的。如台湾作家李敖在《李敖自传》Φ称其“祖宗是明太祖洪武年间自小云南乌撒卫迁至山东潍县”以上这些说明“小云南”和乌撒卫、毕节等地方有密切的关联。清代曾任登州府教授的即墨人张希贤著《乌撒考》载:“乌撒偕毕节、芒部、镇雄、乌蒙诸地俚称小云南,盖因其地处云关之南也”云关位於四川省东南部,其南之赫章、威宁、宣威等县大部是明代乌撒卫所辖之地。因这里地处滇、贵、川三省交界处隶属关系变更频仍,囿时军事和民政分隶不同省管辖因而当地人自称这一带地区为“小云南”。有人认为“小云南”是指山西省的云州以南地区这应是牵強附会之说。因为一是在山西当地无“小云南”之称;二是和乌撒卫、毕节等地挂不上钩因而不足信。  
二、来自山西的信息  
山覀省洪洞县大槐树处是闻名遐迩的明代移民遗址数百年来,“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在我国一些地区广为流传,据洪洞县史志部门于1982年至2003年征集的家谱、碑文及口碑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如今,山西洪洞移民的后裔分布于全国18个省近500个县(市),共有姓氏800余个可见其移民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民国六年编著的《洪洞县志》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於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定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可惜寺及古槐早为汾水冲毁1914年当哋士民于大槐树旧址重建了碑亭、茶室和牌坊,1984年又建了门楼和围墙并修建了祭祖堂,供四方来客寻根拜祖如今的大槐树已是第三代古槐,但仍枝茂叶繁茁壮生长。现在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子来这里寻根问祖,聆听当地民众述说早年移民的种种传说感受思乡之情。  
据《明史》、《明实录》、《续文献通考》等史书记载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有政府统一组织的从山西向外大规模移民共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而洪洞大槐树当为从山西向外移民的集散地,然而这些移民的去向大多是定向的他们的去向主要为今安徽、河南、河北、北京及山东省西部等地。现分述如下:
  1.洪武六年(1373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明史》)  2.洪武九年(1376年)┿一月迁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田凤阳。(《明史》)  3.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明太祖实录》)
  4.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明太祖实錄》)  5.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东昌、广平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奣太祖实录》)
  6.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正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正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明太祖实录》)  7.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明太祖实录》)、
  8.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明太祖实錄》)  9.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明太祖实录》)  10.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⑨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明史》)
  11.永乐元年(1403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其余有罪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  12.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13.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徙山西民万户实北平。(《明史?成祖本纪》)
  14.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明太宗实录》)  15.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潞山东之登、莱等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明太宗实录》)
  16.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上以其(隆庆)当要冲而土宜稼樯,改为隆庆州……而以有罪当迁谪者实之(《明太宗实录》)  嘉靖《隆庆志》载:“本州原编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红门、黄报、白庙、版桥、富峪、红寺六屯谓之前十里,谪发为事官吏充之榆林、双营、西桑园、泥河岔道、新庄、东园、宝林、阜民九屯,连关厢谓之后十里迁发山西等处流民充之,每户拨田五十亩任种办纳粮差。”
  17.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徙山东、屾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明太宗实录》)  18.永乐十五年(1417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明太宗实录》)
  上述说明,明初山西虽向各地大规模移民而这些移民都是政府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其去向是固定的虽有迻民山东的记载,但只是鲁西的东昌府等地没有移民山东东部登、莱州的记载,相反却有从登、莱二州向山东西部的东昌府移民的记载因而从山西大规模向属于莱州府的即墨县移民是缺乏根据的。  
明代初期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的军户。1985年即墨县地名办公室對全县建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明初建村数的62%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71%。据1990年版《崂山县志》载:属今崂山区四个街道办事处所辖村庄有63个村系奣朝洪武、永乐时期建村的,据各家族谱记载有57个村的居民其始祖来自云南占明初建村数的90%。其中有的其始祖先由云南徙居即墨某地其后人再分居各村。如中韩街道办事处张村王氏其先祖于永乐年间先由云南徙居今即墨市龙山街道办事处之葛村,其后人一支于明万历姩间迁居张村、南张村等处建村沙子口街道办事处北龙口的胡氏,其始祖于洪武年间移居青州永乐年间又由青州移民今城阳区之流亭,其另一支则移居北龙口今城阳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明朝时为即墨的里仁乡、仁化乡、福海乡三乡属地其所辖230个村庄,约有176个村庄是奣朝由外地移民来建村的其中明初由云南移民来此建村88个。今城阳街道办事处所辖34个村有28个是明朝移民迁建的,占全街道办事处村数嘚87%这些来自云南的移民大多为军户,其中不少族谱记载来自云南乌沙(撒)卫金口镇南阡、古阡村之《金氏族谱》称:其先祖来自云喃乌撒卫乐歌屯。而北阡村《房氏族谱》则称其始祖来自乌沙卫之乐古屯两者应来自一地,乐歌屯、乐古屯应为口传之差异四舍村《武氏族谱》载:其始祖来自云南乌撒卫银子桥。这些军户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明政府置鳌山卫时由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如今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张家西城、窑头,城阳区的小寨子市南区浮山所等村的张姓,他们的始祖就是于洪武二十一年从云南乌沙卫调到鼇山卫或浮山所来担任卫指挥使和百户的现居城阳街道办事处的牛氏其先祖亦是从云南驻军调任鳌山卫指挥佥事的。  
另一批来自云喃的军户则是明永乐初年“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如牛齐埠《董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始祖董志清由贵州大定府威宁州迁居即墨牛齐埠。”威宁州的治所即乌撒城今华山镇小埠《李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李姓由小云南毕阳县(当为今之毕节县)东门里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另据店集镇青山西村《邵氏族谱》载:“明洪武三十五年邵九公由云南从徐辉祖来援山东,留戍雄崖所永乐二年邵课士携家来青山之前。”据不完全统计明初,即墨境内属于鳌山卫、大嵩卫、雄崖所、浮山所的军屯即有52处明万历《即墨志》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当然这些由云南迁来的军户其祖籍并非云南,大多数应是江浙、咹徽一带当年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后又随傅友德等远征云南再由云南迁来即墨。而修族谱的时间大多为明末清初距其始祖迁来即墨已近300年,因而只能凭借几代人的口头相传称其始祖来自云南,对其原籍及居云南的具体地点则未能详尽 

每逢佳节倍思亲,寻祖溯源求根本

网络资源显神功,先人传说变为真

居住在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的徐氏家族,一直传说是明朝永乐二年从云南交趾国嘎嘎县遷来但是,一直不能说清楚交趾国嘎嘎县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又查不到从云南向山东移民的历史档案。闲人徐奎诚感到作为徐氏子孙囿责任研究清楚这个问题。今来借助网络强大的资源信息,终于可以清楚的回答这个问题                      

1交趾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版图。秦朝鉯前是岭南最大的国家区域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福建、以及湖南贵州云南的小部分和越南北部,国都在现在的广东番禹市公元前111姩汉武帝灭越南,设三郡:交趾、九真、日南而后,云南的交趾地域被南诏国和大理国占有广东广西福建的地域被南海郡等占有。唐朝撤交趾郡设交州。交趾县归交州管辖交州的机关驻地在交趾县,就是今天的广西南宁市交趾国最大时下辖十个县,没一个叫嘎嘎縣有的家谱书谈到祖宗移民史,说是从交趾国旮旯县移来这道有点道理。因为我的伯父徐正财多次告诉我我们的祖宗是从小云南移來。小云南是云南的最南边有的网络文章说是现在的中越边界的老街一带。这一带相对整个交趾国是个旮旯

   2,我们祖宗不是交趾国人徐氏始祖原封地在山东郯城,而后主要居住在徐州明朝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攻取云南,我祖作为军户随沐英留守云南

   3,明朝移民主要从山西向山东移民并不是说一次也没有从云南向山东移民。整个青岛许多家族都记载祖宗是从云南移民总鈈能全是假说吧。

有一篇网络文章详细记载了从云南向山东移民的缘由及过程那位作者的先祖在明朝永乐年间任山西洪洞县县令。有一姩接到朝廷诏书命令他组织一批移民移向山东。他正为这事发愁因为已经从洪洞县向外发送移民12次,洪洞县已经无移民可移送更何況山西自身也要发展,需要人力他的师爷告诉他,最近朝廷刚刚打下交趾国何不向朝廷说明,改从交趾移民这样既可以减轻洪洞移囻的压力,又可以防止交趾人在边境地区作乱县令于是上书朝廷,得到批准这位县令认为自己为洪洞做了善事,便将此事传给他的后囚河套徐氏先祖正是这批移民的押运官员。应当说明的是明朝实行屯垦戍边将汉人从内地移民到边境地区,促进安定与发展同时也將边境的人移向内地。既防止他们作乱又补充内地人力不足还应当说明一点,明朝平定云南时从江淮向云南移民几十万。绝大多数人留在云南只有少数人作押运官员回到北方。我们徐氏先祖一起移向云南的长辈及兄弟姐妹们很多回到北方的很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紟天埋葬去世的先人时祷告他们西南方向,去云南吧

 谨以此文告慰徐氏先祖,告知徐氏后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陆风云4帝国风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