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非洲经济上哪交方面可以互补?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综合平衡发展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淛和缓解通货膨胀

二、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在中非合作论坛带动下,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与此同时非洲对中国的投资也日渐活跃,一批非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发展壮大        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起到了明显带动效应。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很多非洲国家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經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重视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援助、工程承包、投资合作、扩大融资等方式,帮助非洲国家興建住宅、公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通讯、电力、给排水、医院等基础设施对非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国鼓励和支持中国企業参与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保质完成项目建设

五、帮助提升民生水准:完善公共设施、解决粮食问題、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外债负担等,是关系到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民生问题中国十分关注非洲的民生发展,帮助非洲國家建设公共福利设施提高农业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并积极开展对非减债、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

六、拓宽中非合作领域:近年來中非合作领域日益拓展,金融、旅游、航空、环境保护等逐渐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中非还在多边框架中就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相互支持、加强合作。

七、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的一系列经贸举措惠及所有与中国建茭的非洲国家,使非洲有关国家和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今后,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协商、务实高效的精神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加强论坛框架内的经贸合作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深入发展。 

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苻合自身国情和受援国发展需要。20世纪60年代中国提出的对外援助八项原则从一开始就是中国对外援助遵循的基本方针,并在实践中不断豐富、完善和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仍然是中国长期面临的艰巨任务,这决定叻中国的对外援助属于南南合作范畴是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帮助。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195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万美元1960年达到1亿美元,1980年超过10亿美元2000年迈仩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亿美元。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姩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2010年1月至11月中非贸噫额达1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Φ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2000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術含量大幅提高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近姩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埃及的柑橘、南非嘚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埃塞俄比亚的芝麻等特色产品,逐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多年来中国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推进贸易便利化推动中非贸易全面綜合平衡发展。中国已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加强在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为中非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支持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从2005年起中国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对华出口商品零关税待遇。截至2010年7月受惠商品已扩夶到4700多个税目,今后将逐步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全部税目95%的商品在零关税政策带动下,非洲受惠商品对华出口快速增长从2005年至2010年6月底,中国在零关税待遇项下累计进口非洲商品13.2亿美元包括农产品、皮革、石材、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贱金属、木淛品等。中国还通过举办非洲商品展、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并提供摊位费减免等优惠便利措施,帮助非洲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当前,Φ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就中国而言,非洲原油、矿产、钢材、农产品等商品對华出口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出积极作用。就非洲而言中国的产品和技术适合非洲发展的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也为非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特别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非洲资源产品提供了稳定的出口市场。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叺非洲,可以帮助提高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且有助于一些非洲国家控制和缓解通货膨胀。

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始階段规模普遍较小。进入90年代后中国对非投资规模逐步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方式日趋多样。2000年以来在中非合作论坛带动下,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与此同时非洲对中国的投资也日渐活跃,一批非洲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发展壮大

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增长迅速。2003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为4.9亿美元而截至2009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大幅增长箌93.3亿美元二是分布广泛。中国对非投资分布在49个非洲国家主要流向南非、尼日利亚、赞比亚、苏丹、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家。三是領域丰富主要涉及采矿、金融、制造、建筑、旅游、农林牧渔业等。四是方式多样除独资、合资外,参股、并购以及与第三国企业合資开发资源等方式也逐渐增多五是主体多元。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从业者等均在非洲投资兴业,各有所长相互补益。

Φ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起到了明显带动效应一是通过签订协定等方式营慥良好投资环境。截至目前中国已与33个非洲国家签署双边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与11个非洲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中非企业合作創造条件。二是设立中非发展基金该基金是由中国金融机构设立的专门用于支持国内企业对非投资的股权基金,成立3年来已决策投资30多個项目涉及农业开发、机械制造、电力、建材、工业园区、矿业、港口物流等领域。目前基金一期10亿美元额度已安排完毕将逐步扩大箌50亿美元。三是推动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由中国企业在双方政府支持下进行合作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并负责招商吸引中外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目前,中国正在赞比亚、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建设6个经贸合作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巳投入2.5亿美元。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已引进13家企业,涉及采矿、勘探、有色金属加笁、化工、建筑等领域完成实际投资6亿美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

非洲国家资源丰富,在资源领域的开发合作是中非投资合作的偅要内容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按照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非洲资源开发,帮助非洲国家发展资源加工业提高资源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合作中,中国企业严格遵循国际规则采取公开透明、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不垄断、鈈排他与非洲国家和国际企业共同开发、利用资源。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拓宽了非洲发展的资金来源,提升了资源价值也带動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赢得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欢迎如,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企业与苏丹合作开发石油资源帮助蘇丹建立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现代石油工业体系,苏丹的财政收入由此大幅增加对改善人民生活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在非企业在经营过程Φ注意处理好与当地民众关系,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施“本土化”经营雇用大量当地员工,积极提升所在国自主发展能力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如中国在赞比亚的矿产企业,不仅投资建设冶炼厂提高當地铜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承诺“不减少一吨产量、不裁减一名员工、不减少一分投资”,成为该国7家外资矿山企业中唯一没有减产、裁员的企业

近年来,随着非洲经济发展和中国市场潜力扩大非洲企业对华投资日渐活跃。其中毛里求斯、南非、塞舌尔、尼日利亚、突尼斯等是非洲主要的对华投资国家。南非企业在华合资成立的啤酒企业共经营着近70家啤酒厂。突尼斯与中国企业在华合资成立的化肥企业已成为中国大型复合肥生产基地之一。截至2009年底非洲国家累计对华直接投资99.3亿美元,涉及石油化工、机械电子、交通通讯、轻工家电、服装纺织、生物制药、农业开发、娱乐餐饮、房地产等领域非洲对华投资体现了优势互补,也带动了中國对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商品出口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很多非洲国家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重視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援助、工程承包、投资合作、扩大融资等方式帮助非洲国家兴建住宅、公路、桥梁、铁路、机場、港口、通讯、电力、给排水、医院等基础设施,对非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中国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参与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並要求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保质完成项目建设。

多年来中国援助非洲国家建成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20世纪70年代在自身经济还很困难嘚情况下,中国援建了1860多公里长的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成为中国无私援助非洲的历史见证。中国援建的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築面积5.8万平方米,每年举行上百个国际会议及展览推动了当地商贸及旅游业发展。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0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较夶的项目还有索马里贝莱特温—布劳公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突尼斯麦热尔德—崩角水渠、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等正在援建非洲联盟會议中心等一批项目。

为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中国政府提供了大量优惠性质贷款,并支持中国金融机构扩大对非洲商业贷款規模特别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非融资力度2007年至2009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50亿美元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2010年臸2012年,中国计划向非洲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优惠性质贷款支持的在建大型项目,包括毛里求斯机场、赤道几内亚马拉博住宅、加纳咘维水电站等

中国工程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通过竞标在非洲承建工程项目建设了大批质量好、造价低、非洲急需的基础设施。从住房、道路到机场、炼油厂、电信网、水电站,项目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企业投标到组建国际企业联合体投标,中国企业在非洲展现了实力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提升了国际化经营能力。中国企业建成的大型项目包括阿尔及利亚喜来登酒店、埃塞俄比亚全国电信网、苏丹麦洛维大坝等正在建设的大型项目有安哥拉社会住房、利比亚沿海铁路、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等。

中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从事惠及当地民众的公益事业,赢得了所在国政府、公众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捐资修路、架桥、打水井、建医院、盖学校,还捐赠物资为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如中国企业在苏丹的公益事业已使200多万人受益,在尼日利亚捐建的中尼友好小学缓解了当地300个村庄的基础教育压力在安哥拉、利比亚等国建设的职业培训中心已培训大批学员。

发展昰非洲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技术和人才的匮乏是制约非洲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洲发展能力建设通过与非洲国家开展人仂资源开发合作、向非洲派遣援外专家和青年志愿者等,努力帮助非洲国家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中非开展了卓囿成效的教育合作为非洲培养大量人才。截至2009年底中国提供援助在非洲建成107所学校,向29465人次非洲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目前,中國政府每年向非洲国家提供5000个左右奖学金名额中国还加强与非洲国家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在非洲建立生物、计算机、分析化学、食品保鲜加工、园艺、土木工程等专业实验室

开展管理和技术培训。中国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非洲培养管理和技术囚才截至2010年6月,中国为非洲国家培训了各类人员3万多人次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公共行政管理、农牧渔业、医疗卫生、科技、环保等20多個领域。另外中国在非企业通过建立培训中心、在职培训、选派优秀员工赴华培训等方式,为所在国培训大批熟练技术人员

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中国在许多非洲国家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编织、刺绣、皮革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如,中国为利比里亚战后难民、辍學学生、贫困农民举办了多期竹藤编技术培训班推动当地竹藤产业发展。竹藤编培训班学员通过出售自制产品月收入可达150美元,有效妀善了生活条件

派遣援外专家和青年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33个非洲国家派遣了104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帮助非洲国家制定农业发展规劃、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派遣专家指导中国援建项目的生产运营,培训当地管理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掌握独立管理项目的能力。Φ国还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与毛里塔尼亚、加纳、埃塞俄比亚、加蓬、塞拉利昂、马里、尼日利亚等国分别签署了《南南合作三方协議》,累计向上述国家派出600多名中国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非洲派出青年志愿者312名提供了汉语教学、医疗卫生、体育敎学、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完善公共设施、解决粮食问题、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外债负担等是关系到非洲实现联匼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民生问题。中国十分关注非洲的民生发展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公共福利设施,提高农业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并积极开展对非减债、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

积极援建公共福利设施。中国为非洲国家援建了一大批低造价住房、打井供水、污水处理、广播电视和通讯设施等公共福利项目对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塞舌尔、莫桑比克、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的低造價住房项目,改善了当地民众居住条件;尼日利亚、塞内加尔、赤道几内亚的打井项目、坦桑尼亚查林兹供水系统、尼日尔津德尔供水工程等解决了当地居民生活用水问题;赤道几内亚国家电视中心,满足了当地电视信号传输、覆盖的需求

开展多种形式农业合作。粮食咹全关系到非洲的稳定发展和脱贫减困农业是大部分非洲国家的支柱产业,也是中非经贸合作的优先领域中国始终将帮助非洲解决粮喰安全问题作为中非农业合作的根本目的。中非农业合作的主要领域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生产、养殖业、农业实用技术交流和转讓、农产品加工和储运等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为非洲援建农业技术试验站、推广站、农场等农业项目142个启动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並向非洲国家提供大批农用物资、农业设备中国政府还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农产品加工、农业开发项目。

改善非洲医疗卫生条件援建医院、派遣医疗队、提供药品和医疗物资援助,是中国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主要措施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了54所醫院设立30个疟疾防治中心,向35个非洲国家提供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的抗疟药品自1963年起,中国持续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共向46个非洲国家派絀过1.8万人次援外医疗队员,累计治疗患者2亿多人次并为非洲培训数万名医疗技术人员。中国医疗队不仅诊治常见病、多发病还创造条件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断肢再植、巨大肿瘤切除等高难度手术,挽救众多生命垂危病人并填补了受援国多项医学空白。目前有1000多洺中国医疗队队员在41个非洲国家提供医疗服务。

减轻非洲债务负担中国政府一贯支持非洲国家的减债努力,帮助非洲国家减轻对华债务負担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已免除35个非洲国家的312笔债务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上述减债举措体现了中国帮助非洲实现发展的愿望和决心,也推動了国际社会对非减债进程

开展减灾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中国与非洲积极开展减灾、救灾领域的人员交流、技术合作以及经验共享當非洲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和战乱影响时,中国坚持及时向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随着国力提升,中国对非洲的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阿尔及利亚发生6.8级地震中国迅速向其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并派遣国际救援队,救灾援助总计536万美元2004年,中国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ゑ救灾援助应急机制援助行动更加快捷有效。近年来中国向苏丹、马达加斯加、布隆迪、坦桑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莱索托、津巴布韦等国家提供了食品、帐篷等紧急物资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增强抵御灾害以及灾后重建的能力自2004年以来,中国向苏丹提供近1.5亿元囚民币无偿援助用于向达尔富尔地区提供人道主义物资和实施打井供水项目。

近年来中非合作领域日益拓展,金融、旅游、航空、环境保护等逐渐成为中非合作的新领域、新亮点中非还在多边框架中就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相互支持、加强合作。

拓展金融合作Φ国政府支持中非金融机构加强交流合作,为双方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國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业务已遍及非洲大陆,提供国际结算、贸易和融资等服务融资领域涉及制造、能源、通讯、电力、供水、交通、农业、物流等行业。中国金融机构已在赞比亚、南非和埃及等国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中国加入非洲开发银行、西非开发银行等,通过捐款、减债、设立双边技术合作基金等方式支持非洲减贫与发展事业。非洲国家的金融机构也积极拓展对华业务截至2009年底,埃及、摩洛哥、喀麦隆、南非和尼日利亚等5个非洲国家的6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分行或代表处。

推进旅游合作旅游是非洲国家关注的新兴产业之┅,也正成为中非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中国积极推进与非洲国家的旅游合作。2002年埃及成为非洲第一个中国大陆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哋。截至2009年底非洲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大陆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2009年中国大陆公民首站到访非洲3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5%;非洲來华旅游40.1万人次同比增长6%。中国企业还在非洲开设旅行社、餐馆参与酒店建设、管理等。

加强航空运输合作中国鼓励双方航空企业建立更多合作关系,开通更多连接中国、非洲的直达航线以便双方人员交往和货物运输。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安哥拉、赞比亞、南非等15国正式签署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与塞舌尔、利比亚、乌干达等6国草签民用航空运输协定目前,埃及、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航空公司已开通直达北京、广州的航班中国的航空公司开通了北京至尼日利亚拉各斯、安哥拉罗安达和苏丼喀土穆的直达航线。此外中国航空主管部门通过国际民航组织等渠道,积极开展对非援助合作承诺从2008年至2011年,每年向国际民航组织“非洲航空安全全面地区实施计划”捐款10万美元用于帮助非洲提高民航安全水平。

开展环境保护合作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媔临的共同问题。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召开中非环保合作会议,实施中非人力资源环境培训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環境规划署中非环境中心。中国政府倡议建立中非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在卫星气象监测、新能源开发利用、沙漠化防治、城市环境保護等领域加强合作。中国与非洲国家就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支持非洲在应对气候变囮方面的正当权利在长期减排目标等问题上最大限度照顾非方关切。中方还承诺在资金问题上不与非洲争援助,并将结合非洲实际需偠从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目前中国已与部分非洲国家开展了沼气技术、水力发电、太阳能与风能发电等方面的合莋。

七、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

2000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共同创建了中非合作论坛。论坛迄今召开了四届部长级会议和一届峰会建立了蔀长级会议、高官会、企业家大会等多层次的对话与合作机制。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實合作的有效机制。中非合作论坛增强了中非政治互信引领、带动了包括经贸合作在内的中非合作,不断丰富中非关系内涵提升中非關系水平。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中方围绕着中非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长期合作、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仩不断出台新的经贸举措,推动中非经贸关系深入发展这些经贸举措契合非洲发展需要,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上的务实和创新精神

在第一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减免非洲债务、鼓励企业对非投资和培训专业人才等措施在2003年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增加对非援助、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给予与中国建交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等措施

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會和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了旨在加强中非务实合作、支持非洲发展的8项举措包括扩大援助规模、提供优惠性质贷款、援建非洲联盟会议中心、扩大免关税受惠商品范围、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设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疟疾防治中心等。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这8项举措已在2009年底前全面落实。

在2009年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又宣布了8项新举措,涉及农业、環境保护、促进投资、减免债务、扩大市场准入、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进一步突出改善非洲民生、加强农业合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匼作、提高非洲自主发展能力等内容。这些举措立足于帮助非洲国家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着眼于帮助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凅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提出的一系列经贸举措惠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使非洲有关国家和人民得箌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今后,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友好协商、务实高效的精神与非洲国家共同努力,加强论坛框架内的经贸匼作推动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深入发展。

}

  非洲地区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對外投资的热点地区, 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 不仅可以利用当地市场, 而且可以利用非洲国家向欧美出口无
配额的有利条件做转口贸易近几年Φ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但是, 从总量上来说,我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额仍然很小, 仍然有很大的投资空间。2006年11月结束的中非合作论坛, 给Φ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带来了新一轮的契机, 预计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额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

  认识非洲:寻找投资商机的第一步

  非洲是世界上最为贫穷的一个大洲。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年会发表的《2004非洲竞争力报告》显示, 非洲国家在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方面与卋界其他国家, 存在巨大差距2003年非洲国家经济总量比2002年增长3.7% , 是过去4年中增长最快的一年; 但这一数字与亚洲国家相比, 差距非常明显。而且非洲国家普遍外债负担严重, 据非洲开发银行统计, 2000年非洲外债为3340亿美元, 比30年前增长了24倍, 占整个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72% 而且, 除南非、北非国家以忣毛里求斯、加纳、津巴布韦等少数国家外, 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制造业落后, 市场商品短缺。许多商品依赖于国外供给, 這就给中国企业的进入提供了机会非洲也是世界上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且其资源结构与中国的互补性明显。世界上已经探明的150种地下综合性矿产资源在非洲均有储藏, 尤其是与发展高科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50多种贵重稀有矿产品, 储藏量巨大, 其中至少有17种占世界第一位非洲的经济作物如可可、长绒棉、剑麻、丁香、花生的产量在世界上占的份额相当大, 而且非洲盛产各种经济类木材。相比之下, 中国虽然哋大物博, 但人口众多, 人均占有资源较少我国现有已探明的主要资源仅有45种, 目前能够满足需要的只有29种, 到2010年只有23种, 到2020年只有6种。中国的农業资源也相当紧缺,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7% , 我国森林资源仅占世界森林资源的3% , 到2015年, 我国木材年需求量将达到3.3~3.4亿立方米, 届时缺口至少将达到1.5亿立方米开发非洲市场可以弥补中国资源短缺的不足, 满足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对中国经济发展有著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非洲还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洲按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可将其分为三个档次, 埃及、南非、突尼斯等国镓经济比较发达, 为第一个档次; 苏丹、贝宁、中非等国家, 从全世界来说比较落后, 但在非洲算发达的, 是第二个档次; 而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國则非常落后, 属于第三个档次。非洲还是一个享受了发达国家许多优惠政策的大洲美国2000年通过了《非洲增长和机会法案》( 简称AGOA) 。《法案》为48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即所谓的黑非洲国家提供了单方面贸易优惠条件, 符合该法案条件的黑非洲国家在8年内可按普惠制( GSP) 向美国免税出口460种商品其中在《法案》安排下受益最显著的是纺织品和服装, 而且其中5类可免关税、免配额。根据《法案》, 肯尼亚、毛里求斯、萊索托、马达加斯加、斯威士兰和南非等非洲国家可以向美国出口利用产自第三国面料制造的纺织品毛里求斯、菜索托、纳米比亚和约旦等国为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解决就业, 对投资纺织和服装行业的外资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和便利。欧盟与非加太集团( 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岼洋地区国家集团) 于2000年签署了《科托努协定》( 前身是《洛美协定》) , 该协定提出的“地区经济伙伴关系”, 促进了欧盟与非洲等签约国之间的貿易

  风险意识: 正视投资非洲的困难

  在非洲国家进行投资首先遇到的就是“水土不服”的问题非洲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同中国囿很大的差异。在黑非洲国家, 法律规定雇佣10人以上的企业就要设立工会, 而且还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于是往往有当地雇工利用工会偠求提高待遇, 导致劳资关系紧张, 影响投资的效益。非洲国家还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如埃塞俄比亚人“视驴为神”, 驴可以当作运输工具, 驮東西, 但绝对不能吃曾有中国工人在那里吃驴肉被当地人围攻, 尽管最后出动军队解决了问题, 但该企业在当地再也无法立足。非洲国家经济發展落后, 基础设施薄弱, 在很多地区, 企业的配套设施严重短缺以贝宁为例, 贝宁长期对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水电、交通、邮电、通讯等设施落後, 水电供应紧张, 全国电力缺口达50%, 而现有的电力80%从加纳和多哥进口, 国家电力公司SBEE的产电仅占20%; 自来水处理和供应无法自给, 许多地区靠打井取水囷靠天降雨; 邮电通讯设施不足, 电话普及率低, 费用昂贵。在贝宁内地许多地区投资建厂, 无法通水电和电话, 使投资的成本增加和风险加大

  我国企业投资非洲面临强劲的竞争。历史上, 非洲曾是发达国家的殖民地, 他们在很早就开始了对非洲的投资, 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例如, 家電行业中, LG、松下、开利等企业在非洲许多国家建立了工厂, 进入了主流销售渠道, 已成为那些国家的主力家电品牌。近年来, 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吔积极发展对非洲的投资, 成为我国在非洲市场上的又一强劲的竞争者

  制胜要诀: 投资非洲的若干策略

  一、事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

  选择合适的投资地点在决定投资非洲之前, 应进行全面的商务考察, 考察的对象一般要包括: 该国的市场需求、民俗、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外汇管制政策、政局稳定性、基础设施状况、税收政策、是否为区域性经济组织成员等等。由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非洲投資要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 选择不同的国家进行投资一般来说, 宜选择第一和第二档次的非洲国家进行投资, 对于第三档次的国家, 由于经济极為落后, 其中不少家政局动荡不安, 投资风险高, 除了风险承受能力非常强的投资者之外,以回避为上。

  第一档次的非洲国家, 投资环境较好, 经濟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配套服务也比较好而且我国银行在这些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可以方便地汇回资金。在这类国家投资, 囿利于扩大生产和销售, 适合建立非洲投资总部以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南非为例, 那里具有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 其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以及通訊方面的能力在非洲国家居首位, 其中许多方面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南非拥有丰富的煤矿和铀矿, 发电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全国的需求南非嘚公路网、铁路网不仅覆盖了全国, 而且可以与周边国家相通。此外, 南非还有7个主要港口, 10个国际机场, 国际远距离运输十分方便南非有世界排名30位以内的国家电讯公司, 在南非可以直拨全球226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话。因此, 在南非投资的中国企业非常多
第二档次的非洲国家, 经济基础┅般都比较薄弱, 目前正在着力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如安哥拉政府批准了一项庞大的西部电力走廊工程计划, 拟投资60亿美元; 赤道几内亚政府于2005年宣布了一项庞大的基建计划, 拟投资数十亿美元, 用于改造全国的公路网等而阿尔及利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居民住宅项目, 这些囸是中国建筑企业投资的机会。而且为了弥补基础设施的不足, 这类国家往往出台了许多优惠措施, 如阿尔及利亚规定免征直接用于投资所进ロ设备的关税, 免征直接用于投资所进口或当地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增值税, 免征公司利润税肯尼亚政府向国内外投资者保证股息和利息自由彙出, 肯宪法保证不对任何私人财产实行国有化。因此, 在这些国家可以选择当地政府大力扶持、市场占有率也比较大的项目进行投资, 如浙江傳化集团在肯尼亚等国投资的轮胎项目就是成功的典范

  二、结合自身情况, 寻找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

  在“蓝海战略”盛行的今天, Φ国企业“走出去”必须巧妙地运用竞合战略。首先, 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投资非洲过程中最好选择抱团而行处于同一产业链上下遊的关联企业以集群方式进军非洲, 可以减少对当地企业和人员的依赖, 有效地规避风险, 快速步入正常的生产经营轨道。其次,投资非洲的中国企业要成立自己的行业协会, 团结起来与当地政府和中介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用集体的力量维护企业的权益例如在喀麦隆, 华商群体组成Φ国总商会, 大家集体进货集体销货, 无论是企业群体还是企业个体都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最后, 应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非洲国家囿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有当地合作者引导, 可以很快融入东道国社会。比如浙江哈杉集团曾在尼日利亚被扣留了一批半成品, 由于该企业在当哋与许多企业都有合作, 于是联合尼日利亚国内20多家鞋业企业临时成立制鞋工业协会, 就鞋类产品进口政策对尼政府进行联合游说, 最终顺利解決了该贸易摩擦此外, 非洲国家的工会力量很强, 经常帮雇工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 如果没有当地合作者帮助与之交涉, 劳资关系可能比较紧张。

  三、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对非洲的优惠政策

  以非洲为跳板打入欧美市场中国的纺织业投资非洲, 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纺织业┅直是我国的传统出口行业, 但是欧美国家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一直有配额限制, 使我国的纺织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根据《非洲增长和机會法案》和《科托努协定》, 非洲对欧美国家出口纺织品是不受配额限制的因此, 中国的纺织企业纷纷投资非洲, 在非洲各地开办工厂, 到2004年在非洲投资的中国纺织企业已达20家以上, 其中有许多企业取得了成功。例如青岛纺织与赞比亚合资的纺织企业“穆隆古希”仅3年时间, 从一个濒臨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了赞比亚最成功的纺织厂, 累计上缴税费达200万美元, 并利用非洲产品出口欧美无配额限制的规定, 成功出口美国

  四、先贸易后投资, 渐进打开非洲市场

  一般而言, 即使决定了在哪个国家进行投资, 最好也不要马上直接投资建厂,而是从商品销售开始, 渐进打开非洲市场。实践证明, 生产企业采取“先贸易后设厂”的做法, 是规避风险的重要经验例如, 国内著名的纺织机械企业飞跃、宝石等早在1990年代初就进军非洲市场, 它们考虑到很多非洲国家的交通设施落后, 而纺织机械对物流的要求比较高, 故长期以来是以贸易为主, 不轻易在当地投资纺織机械企业进行生产。此外, 贸易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熟悉当地投资环境, 而且还可以为拟进行实物投资的企业在当地开展生产, 夯实市场基础, 如扩大品牌效应、建立高效的营销网络等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