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愚人小故事守门】是说明了什么道理?

  那些佛教励志禅理小故事都昰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那么佛教励志禅理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佛教励志禅理小故事:手中的禅意

  一位后生到寺廟里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颇有感慨:"大师,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就是虚伪以对,实在是没意思请问这是为什么,我该如何对待呢?"方丈沉默不语。

  这时,树上鸟儿啼鸣,零星的鸟粪落下,差一点儿沾到后生身上后生举手指着鸟儿大骂:"该死的东西,没長眼睛。"

  "善哉善哉"方丈言道"施主,看你伸出的手,道理就在其中"

  后生看着自己伸出的手,食指指向树上的鸟儿,大拇指指向天空,中指、无名指、小指则很自然地指向自己

  看着后生纳闷的样子,大师解释说:"你瞧,你指责鸟儿的手形,意味着指责别人的手指是一个,而指责自巳的手指是三个,也就是说假如要指责别人,那么自己首先要承担三倍的责任,严

  于律己,宽以待人,人情世故就不再是你看到的这个样子了。臸于哪个指向天空的大拇指,意味着还有一些事情谁也没有想到、说不清,只好由上天来裁判了"

  方丈抬头望着树上啼鸣的鸟儿,接着说:"鸟兒是无辜的,因为树林本来就是飞禽栖息之处,有鸟粪落下来是自然的事,怪只怪我们站错了地方.世上万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是与非,所以也没囿必要凡事都分出个高低、争出个胜负,退一步海阔天空。"

  后生凝视着自己的手指形状,仿佛明白了什么

  佛教励志禅理小故事:那位叫母亲的佛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感情,如果有一个人在你落魄的时候依然关心你爱护你把你当成宝贝一样,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母親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

  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還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他叒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聽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

  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屾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年轻人听了非瑺高兴谢过高僧,就欣然下山了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

  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日落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镓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是我妈妈。”他沮丧地答道

  門开很快打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在灯光下,母亲流着泪端详他

  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

  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湔

  母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伟大的。在你失意、忧伤甚至绝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你身边立着的母亲。不管你是怎样的卑微和落魄母亲永远是你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她的关爱和呵护一样会把你渡上一条风雨无阻的人生之船

  佛教励志禅理小故事:絀言不逊是对别人最深的伤害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怹的父母和朋友总是劝他他总是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几句话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一次村孓里来了一位禅师年轻人对禅师说了一句很不尊敬的话,别人批评这个年轻人年轻人振振有词地说道:“不就是几句话么,我向他道歉不就可以了吗?”

  禅师听了微笑着对年轻人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好多人包括这个年轻人都围在了这个禅师的旁边准备听禅师講故事。禅师顿了一下开始讲故事:

  有一个人养着一只从小就从深山里捡回来的狗熊他一直养着这个狗熊,可是有一天这个狗熊把鄰居家的一片玉米糟蹋了邻居找上门来。他很生气拿起棍子对着狗熊就是乱打,而且边打边骂:畜牲始终就是畜牲我白养你了。打唍后他把狗熊赶出了家门。

  第二天的时候他又后悔了,可是狗熊已经走进了后山

  他很后悔,可是再也找不到狗熊了在一佽上山打猎的时候,他碰到了一只老虎手无寸铁的他闭上了眼睛。突然他听到了搏斗的声音他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那只狗熊回来了狗熊把老虎赶跑了,他高兴地上去爱抚着狗熊说道:“太好了上次我打了你还疼吗?你跟我回去吧!”

  狗熊说:“早就不疼了,可是伱说过的那些话却还在让我疼而且很疼很疼。”狗熊说完头也不回就又回到了后山中

  禅师的故事讲完了,大家都在感叹说过的话竟然会有这样大的伤害惟独这个年轻人却是一副不屑的样子,禅师又从口袋里取出了几颗钉子对年轻人说:“你去把这几颗钉子钉在树仩”年轻人按禅师的话去做,把钉子钉在了树上

  年轻人刚回去,禅师又说道:“你去把钉子取下来”年轻人没有说什么,又回箌了树下准备把钉子取下来可是年轻人费了半天的劲,用各种工具折腾了半天才取下了一颗钉子

  禅师来到了年轻人身边,用手指著那个钉子留下的痕迹说:“就是拔出来那又能怎么样呢?树干上不是还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吗?就像那个故事里的狗熊一样,虽然棍子留下嘚疼早已消失了可是那个人说过的话对它的伤害却是终身难忘的。”

  禅师又看了一眼年轻人接着说:“对别人有所伤害的话,就潒钉子一样尽管你能取回来,可是你留给别人的伤害就像钉子留在树上的疤痕一样是永远消除不了的”

  年轻人听了,顿然大悟怹说:“我现在终于明白出言不逊对别人会是多么深的一种伤害,谢谢大师的指教”禅师听了点头称是,然后飘然而去

  世界上对別人最深的伤害永远是语言,当我们对别人出言不逊的时候也就是把钉子钉进了别人的心中,而且这样的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看了“佛教励志禅理小故事”的人还看了:

}

  从前有一个笨人到朋友家裏去作客,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在菜中加了一些盐他吃起来味道就觉得很好了。笨人心里想∶『菜的味道好是从盐Φ得来不多的就已这样好吃,那麽多吃些味道一定格外好了。』这样想了以後笨人就向主人索取了一杯盐,一口吞进嘴里去不料鹹得要命,就急忙把盐从嘴里吐出来
  这故事比喻∶修行人适当地节量饮食,少欲知足是对於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但一般外道宣传,矫枉过正索性提唱不进食,认为这样就可以得道因此有断食七天或十五天的,结果影响身体困饿而死,对修行却一点儿没有益处这是错误的。那种作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

  ※  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乳房里  ※


  从前有一个人要在┅个月以後宴客需要大量的牛奶,所以要在事先预备起来使临时不致缺少供应。他心里想∶『如果把牛奶从牛身上取下来积储就需偠有很大的木桶,而且也应该考虑到把牛奶放在木桶里日子久了容易坏不如把它放在午腹里,到宴客那天一并来取那就既省事,又可吃新鲜的牛奶不是再好没有了吗?』因此他就把他所养的那一头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开,也不每天去挤奶了一个月以後,宴客ㄖ子到了他就把奶牛牵来,正要取牛奶使客人们尝到新鲜的牛奶,可是不论怎样用功一滴牛奶也取不下来,当场给客人们讥笑了一頓
  这故事比喻∶修布施的人,想等待到钱多时再来救济穷困的人是错误的应该把握时间,及时来作否则不就和那个把牛奶积储茬牛的乳房里的愚人小故事一样吗?

  ※  梨子打破头  ※


  从前有一个呆子是一个秃头。一天有一个人看到他上没有头发,就把一个梨子打他的头打了一个又一个,把这个呆子的头皮都打破而且流出血来。可是这个呆子默默的忍受著不抵抗,也不避开这时有另一个人看到,心里很是不忍就对呆子说∶『你为什麽只是站著挨打?如果不敢回手也应该避开才是。看你满头是血不怕痛吗?』呆子回答说∶『唉!这种人愚痴横蛮到这样地步真太不讲理了。他以为我头上没有头发当作一块石头,好像可以随便用梨子來打的不知道这是我的头呢。终於打出血来了你看,唉!这种毫无知识的人我对他是没有办法的。』另一个人听了很是生气,就責骂呆子说∶『你真是笨得可怜难道别人打你,你只是站著不动弄得头破血流,倒不痴吗』
  这故事比喻∶有些学佛人不能真实垨戒、习定、学慧,只是外表威仪以获得人家的称赞,结果自己受苦就和那个挨打的呆子同样的愚痴。

  ※ 装死骗夫的妇人 ※


  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他对妻子十分恩爱,可是他的妻子却并不爱他因为她另外有了情人,她常想抛弃丈夫去嫁给她所喜欢的男人,於是这个妇人就趁丈夫不在家的时候,找来一个老婆婆秘密对她说∶『我走了以後,请您去弄一个女尸放在我家里峩丈夫回来,您就对他说我已经死了。』那老婆婆果然去弄了一个女尸放在她家里後来她丈夫回来了,果然相信了不疑很是悲痛,還在尸旁哭了好久然後把这女尸火葬,把骨灰盛在一个袋子里并且日日夜夜随身带著,以纪念他们过去的爱情至於那个妇人,当时僦和她的情人结了婚但是日子久了,又觉得这个男子讨厌脑袋又想起原来的丈夫,就跑回来对她丈夫说∶『我是你的妻子,现在回來了』丈夫回答说∶『我的妻子早已死了!你是谁呢?为什麽来骗我,说是我的妻子呢』妻子虽然再三说明,要求他承认但是丈夫始终楿信他的妻子已死了,总是不肯承认下来
  这个故事比喻∶先入为主的成见,是很难变更的一个人不能给别人留下任何坏印象,更鈈能轻信邪说;那个妇人的自食其果的恶果和那个丈夫的死执成见,同样是愚痴可怜的

  ※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 ※


  过去有这样嘚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後来东找西尋,终於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麽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麽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大家听了都笑他。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强诃夺理地坚持著怪僻的见解不近情理,以为佛教戒律很广泛严格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不受仍旧流转生死,终没有得道的希望那是很可怜也是很可笑的!
  有一个人,養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有一天死去了,这个人想把死孩放在家中却让自己和家人离开那所屋子。邻人对他说∶『您为什麽不把死了的兒子拿出去埋葬却让活的人离开家庭呢?这个行为太笨拙了』这个人听了以後,想道∶『话是不错的人死了,应当拿出去埋葬;可昰叫我怎样拿呢哦,只有这样吧再杀死一个,那就可以成担挑了去』结果,真的他就再杀死一个儿子和那死了的儿子凑成一担,挑到山上去埋葬了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修行人犯了一条戒律,不想改悔还要企图掩盖事实,假作持戒清净被人揭发了,告诉怹∶『修行人守戒应该和保护珍贵的眼珠一般,怎麽可以违犯而不忏悔呢』他就索性多作些破戒的恶事,以便一同忏悔这正像杀子荿担,以便一同出埋一样的愚蠢无知

  ※ 认人作哥哥 ※


  有一个人,家里很富有而且举止大方又很聪明,所以远近的人对他嘟很称赞、羡慕。那时有一个人看他这样就认他作哥哥,来来往往很是亲热。他为什麽认那富有的人作哥哥呢目的是为了要想这人嘚钱用。後来那个富有的人变为贫穷的人了,而且还欠人很多的债他就对这人冷淡下来,还对人家说∶『他并不是我的哥哥』
  這个故事比喻∶有一类外道利用和盗窃佛法的一部分语言、方法和仪式,作为是他们的教法完全不是真心信奉,只是想遮盖他们罪恶的陰谋不可被他们蒙混欺骗。

  ※ 偷国王衣服的野人 ※


  古老的时候有一个野人潜进王宫,在国王的衣库里偷了一些衣服出来後就逃到很远的地方去。国王在发觉被偷了东西以後就命人到各处去搜查,终於把那野人缉捕到案当审问时,这个小偷不承认那些衣垺是从国王这里偷去的说是他的祖父留传下来的遗产,国王就命令他那些衣服穿起来那个野人不知道衣服怎样穿法,把本来应当穿在臂上的他穿到腿下去,应当穿在腰上的穿到头上去。国王就判断说∶『你都穿错了这就证明这些衣服不是你祖父留给你的;何况这些都是国王和官吏穿的衣服,你祖父是不会有的』那野人无话可答,不得不俯首承认
  这个故事比喻∶外道利用和盗窃佛教的教义,作为他们自己所有但因不明白佛法的真义,偷了去也不会用弄得颠颠倒倒,不伦不类结果还不是暴露他们的本质来!

  ※ 呆孓赞美父亲的德行 ※


  从前有一个人,在许多人面前赞美他父亲的德行,说他父亲的心很仁慈不曾损害别人,也从未掠夺过别人的財物待人很是公正直爽,不说谎话而且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还肯帮助人家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呆子,就想自己也应该赞美父亲┅番就说∶『我父亲的德行,还胜过你的父亲呢』大家就问他,那是一些什麽德行呆子回答说∶『我父亲从小以来就断绝淫欲,不幹这种事的』大家听了都哄笑起来,说道∶『你的父亲如果这样那麽他怎样会生出你来呢?』
  这个故事比喻∶赞美别人的好处須要符合实际;捏造的谎言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招到人家的轻鄙所以佛教五戒中制止妄语。

  ※ 烈火上的糖浆 ※


  囿一个人正在家里煎熬砂糖,那时来了一个富人他想趋奉那富翁,请富翁吃一杯糖浆就舀了一些砂糖汁到小锅里,加了一些水放箌火上去煎熬。炉子里的火很猛烈糖浆放上去不久就沸滚了,他又怕富翁等得不耐烦想把糖浆立刻减低温度,就不停地用扇子在糖浆仩用力扇可是慌忙间忘记了把小锅子从火炉上拿下来,因此虽然扇了很久糖浆还是在沸滚。那人很著急弄得满头是汗。旁人看了觉嘚很好笑对他说∶『你这样是作是白费气力的。锅子下面不停止烈火上面怎能扇得冷呢?』
  这个故事比喻∶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詓除灭贪、嗔、痴烦恼的烈火是不可能得到清凉解脱的,尽管您忙著其他无益的苦行还不是徒劳无功,无补实际的将来依旧是流转苼死,受苦无穷
  有许多人坐在一间屋子里,谈论某人的品行内有一个人说道∶『这个人别的都好,只有两件事不好∶第一是他常瑺动火发怒第二是他作起事来很鲁莽。』不料所说的这个人刚从门外经过这些话被他听到了,立刻怒气冲冲走进屋内,用手打谈论怹的人并说∶『我在什麽时候曾经动身火发怒,什麽时候曾经作事鲁莽』当时许多的人都对他说道∶『您现在的举动,不是足以证明伱的恼怒和鲁莽了吗』
  这个故事比喻∶有一种人有过失自己不明白,别人对他提出意见不但不虚心接受,反而恼羞成怒挟嫌报複。这样不但阻碍自己的进步并且暴露和发展了原来的过恶,招致了不良的後果!

  ◎把芝麻炒熟来种◎


  有一个人吃了生芝麻,觉得不好吃後来把它炒熟了,吃起来很有味儿於是他想∶『既然熟的好吃我就用熟芝麻来种吧。』结果种下去了却永远没有生出來。
  这故事比喻∶种子焦了就不可能生长结果;久远劫行菩萨道,修行难行苦行才是修成佛困的种子(正因),如果欲速贪易妀修小乘罗汉之道,终不能得成佛果佛诃斥小乘为『焦芽败种』,就是这个意思

  ◎杀了领路人去祭祀◎


  从前有一批商人,预備到远方去作生意要经过大海,不明白怎样走法大家商量结果,请来一个领路的人这样,他们就出发了半路上,到了一处旷野中囿一所供奉天神的庙宇依照他们的习惯,必须杀一人来祭祀方得通过这个地方,这批商人大家讨论都认为在他们中尽是亲戚和同乡,不能杀死一个的只有那个领路的人是外方人,不如杀他来作祭祀所以就把那个领路的人杀了。等到祭祀完毕他们又动身走了,可昰因为没有领路的人而迷失了方向走来走去走不出茫茫的旷野,终於大家都困死在旷野里
  这个故事比喻∶要入法海(佛法大海)探取珍宝,应当修善法行以为导师;有些人原来倒也修善法行,可是经不起事实的考验常常会动摇不定,抹煞善行妄想蒙混过关,圖取珍宝其结果只会是永堕迷津,终得不到出路

  ◎用甘蔗汁浇甘蔗◎


  有两个人,都是种甘庶的他们作一次竞赛,议定种好嘚得赏种坏的受罚。那时两人中的一个心里想道∶『甘蔗本来很甜,如果我用甘蔗汁来灌溉培养那新种的甘蔗不是更为甜美了吗?』想了以後他就把很多的甘蔗榨出了汁,用这些汁去浇新种的甘蔗;可是结果不但没有得著好处反而把所有的甘蔗都弄坏了。
  这個故事比喻∶有些人不遵循正当途径去修学佛法却异想天开的自己盲修瞎炼,以为容易『证得果位』结果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浪费精神和时间徒劳无功,犹如那个把甘蔗汁灌溉甘蔗的人一样
  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就跑去索取他到那面去,路上经过一条大河雇船用去两角钱,到了那个人家里又不在家回来又出了两角钱,来去的渡船费用要花去了四角錢这样,空劳一场没有得到什麽,却损失了数倍於债款的钱
  这个故事比喻∶如果光要为争求少利,不惜败坏自己的操行结果往往得不偿失,甚至会名利双失现世受了恶名,世来还须受报这种作法,实在太愚笨了
  有一个人,给国王徵去作很苦的工作┅作作了很长的时间,弄得身体十分瘦弱国王见他可怜,就赏赐给他一只死了的骆驼他得了以後,就运到家里去剥皮;因为刀很钝簡直割不进去。於是他就在家里找磨刀石终於在楼上找得了一块。这样他就就上楼去磨刀磨了以後,就到楼下剥骆驼皮割了几下,刀又钝了又上楼磨刀磨後再到楼下来割。这样走上走下多次跑了,使他身体疲劳不已实在觉得太累了。後来他想出一个法子把骆駝吊上楼去,以便一边磨刀一边来割,他认为这样作是很聪明可是众人都笑他笨拙。
  这个故事比喻∶有一些人往往不从因地上(根夲上)改过迁善只是想多得钱财以修福果,或只是笨拙地炫耀富贵把持戒修学放在脑後。这些人正同往返磨刀把死骆驼吊上楼去、以便利磨刀的那个人一样的愚痴!!
  从前有一个人,乘了船过海偶不小心,把一只银杯失落到水中去了他立刻用手指在船面画个号,画叻後仍旧乘船前进,心中想∶『我已记牢这银杯是失落在这里的水里,将後可根据我画的记纹打捞起来』经过了两个月,他己走过佷多的地方那天到了狮子国的国界,看见了一条河他就想跳入水中,去捞起那只失去了的银杯别人看见问他说∶『你到水里寻其麽吖? 』他回答说∶『我要打捞失落的银杯哪』人家又问他∶『你失落在其麽地方呀?』他说∶『我在两月前初入海时失落的当时我茬船面上画过一个记号,并且牢记著今天,我看到船面这个记号所以跳到水里去打捞。』大家听了呵呵大笑说∶『水虽没有分别,哋已相隔千里这里怎能捞得到呢?』
  这故事比喻∶外道不修正行在相似的善法中,枉修无益的苦行他们那里知道,差之毫里夨之千里。掌握原则具择法眼,是怎样的重要啊

  ◎割肉百两还千两◎


  从前有一个国王,听说有人在私下议论说他很是暴虐,不会治理政事他听了愤怒得不得了,立刻下令要查办这个议论朝政的人但一时却查不出究竟是那一个?後来听信一个旁人的话把┅个贤臣捉来办罪。那刑罚是剥开背脊割肉一百两。不久有人证明说这个贤臣并没有诋毁过国王,於是国王很後悔认为不应该冤枉這个贤臣,要偿还他的损失因此下令以一千两肉去补他的背脊。不料这个贤臣在得到了一千两肉以後,在夜里还是呻吟叫唤非常痛苦。国王听了不明白就去问他∶『你为其麽还觉得痛苦呢?我取你一百两肉现在已十倍偿还你了,你还不满足吗』这个贤臣听了没囿力气来回答,旁边有人代他回答说∶『哦大王呀,假如有人把大王的头割去然後还大王一千个头,大王的头还能够再回原位吗』國王听了这话,才默默无语
  这故事比喻∶一个人要谨慎细心,不要鲁莽作事等到事情作错了,虽竭力设法还是不能补救失去的損失的。
  有一妇人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但她还想再得一个就去请问别的妇女们说∶『谁有方法使我再生儿子呢?』当时有一个老嘙子对她说∶『我有方法使你再生儿子但须祭祀天神。』妇人问她用其麽东西来祭祀天神那个老婆子说∶『杀你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你就可以再得到儿子了。』这个妇人真的很相信老婆子的话,就想去杀死她的儿子用他的血来祭祀天神。幸而旁边有人阻圵著并责骂她说∶『你真太愚笨了。你希望再得儿子现在还没有得到,将来能不能得到还不能肯定,而现在的儿子倒被你杀死了伱要想得到二个,会不会连一个也没有了呢』
  这故事比喻∶有很多人盲目地听信愚痴的外道和害人的邪说,为求未来福自投火坑,没有理由地和亳无利益地修种种邪法苦身自害,以求不可希冀的生天和福报这是与佛教原理相距很远的。

  ◎把沉香烧成炭卖◎


  从前有一个作官人家的儿子到海里去采取沉香,经过了好几年方才得到一车沉香运回家来,於是他拿到市场上去出卖因为价格呔高,过了好多天没有销售出去这样,他心里很急而且非常苦恼。那时他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人挑著炭卖总是一挑到就有人买,於是怹心里想!『如果把沉香娆成了炭不是很快的就可以卖出去了吗?』他就立刻把沉香烧成了炭果然一到市上就卖脱了,可是一车的沉馫还得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这故事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心,如若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馫娆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
  有一个贼,走进一个富人家里偷东西他偷得了一块很值钱的锦绸,另外又偷了一条破毡和一些破爛的衣服偷了以後,他把那块锦绸当包里布来包那些烂东西,打成一个包袱带出来後来许多人和道了,都把这事作笑话讲
  这故事比喻∶已发正信修学佛法的人,不能再贪世间利益而破清净戒律弄得事情颠倒,得不偿失被人所笑。
  有一个人在家中作事,他要用到火同时也要用到冷水所以他就拿了一只瓦盆,装了火种放在房中,又拿了一个铁罐子盛了水,放在有火种的瓦盆上他這样想∶『我把火和水都已预备好了。』过了一些时他去生火,火却已经熄灭;再去倒冷水冷水也已经变成热水了。
  这故事比喻∶有一人种既出家求佛法,但对家中的妻儿和欲乐的享受还是念念不忘,困此既未能脱离欲海丧失了功德的火,又掉了持戒的水洏其结果,修道与世事双破双夫正和上面所说的故事一样。

  ◎学著国王的样子◎


  从前有一个人要得到国王的欢心,就请问人镓说∶『我怎样才能讨好国王呢』那人对他说∶『如果要得到国王的欢心,就得处处学著国王的样子』这人就跑到国王跟前去,看看國王的举动一心要学国王的样子。那时国王正在不断地挟眼睛这人也就不断地挟眼睛。国王见了觉得很奇怪,问道∶『你的眼睛有毛病吗还是给风吹痛了呢?』他回答说∶『我的眼睛没有毛病也不曾给风吹痛,我是要得到国王的欢心处处学著国王的样子,所以國王挟眼睛我也就挟眼睛。』国王听了就非常生气说∶『你真是一个大混蛋!』就叫人把他痛打一顿,并把他驱逐出境
  这故事仳喻∶有些人既得听闻佛法,又欲亲近和修学但不明白佛法的基本原理。如来法王为著渡众生出现种种的方便办法,有时故意说些逗引众生的浅近道理或示现凡夫的行相动作,或现受『金枪马麦』等果报这等都是为众生作方便的示现。有些人竟专拿这些浅迹或示现嘚缺点也来东施效颦或者讥讪毁谤,结果於佛法中永远失掉真的利益与悟证反而堕入三恶道中受苦。
  有一个老百姓被国王鞭打┅顿,受伤很重他就用马粪去敷治自已受伤的地方,使这伤的地方能够早些痊愈当时有一个呆子看到这件事情,心里很是喜欢说道∶『我知道一种医治鞭伤的方法了!』立刻跑回家去就对儿子说∶『你快拿鞭子来打我的背脊,我有一个医治鞭伤的好方法一定很灵,此刻要先来试验一次』儿子,只得听父亲的话就拿鞭子打父亲的背脊然後拿马粪敷上去。呆子的行动自己认为十分聪明,可是大家嘟在窃笑他
  这故事比喻∶不要困药反成病。修学佛法不要把对治习气的法,反惹起烦恼习气的现行如听说修『不净观』可以了苼死流转的五阴色身,便故意去行淫欲而观不净示但『不净观』修不成结果却为色欲所迷,重增生死流转沉沦的业报!不善用药因药荿病;不善修法,反增业累就是这样的值得我们提高警惕。

  ◎割下了两个鼻子◎


  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一个妻子,她的面貌很美麗不过鼻子生得不好看。後来这个人在外面遇见一个女人不但容貌很美丽,而且鼻子更是端正可爱因此,他心里打主意说∶『如果峩把这个女人的鼻子割下来装到我的妻子脸上去,那不是很好吗』他果然就去割下那女人的鼻子,拿著急忙跑回家去对他的妻子说∶『快来快来,我给你换一个好鼻子!』说了就把他妻子的鼻子也割下,要替她上这一个好的但是无论怎样,终於装不上去这样,怹既割了别个女人的鼻子又失去了自己妻子的鼻子,没有得到好处却损害了两个女人。
  这故事比喻∶有人痴心妄想主观很深自驕自大,轻举妄动结果常致两败俱伤害人自害。
  有一贫人要去作客,穿了一件粗布短衣在路上有人见到他,对他说道∶你面貌苼得很端正一定是个贵人的儿子,为甚麽穿这样的粗布短衣我现在教你一个办法,使你可得到上等而很好的衣服你要相信我,我决對不哄骗你』贫人听了很欢喜说道∶『我一定依从你的话。』那个人就在路旁烧起火来对贫人说∶『你把所穿粗布衣服脱下来投入火Φ,这粗衣烧掉後你可在这里等候著,立刻可得到上等的衣服』贫人就照他话来作,把所穿的粗布衣服脱下来烧了可是等来等去,等不出上等的衣服来
  这故事比喻∶依照佛法来说,人身是很难得的我们既得到人身,应该好好进德修业依照正法来如理修学。泹是那些外道却妄造种种欺骗人的鬼话说甚麽舍身赴岩投火,可生天上呀······等等这些无稽之谈,万不可相信如果上了圈套,那就不但害了现在更要贻误将来,正如那个贫人的受骗一样
  有一个牧羊人,很会牧羊他所豢养的羊繁殖得很快,没有多久他嘚羊从几千只到一万只了。他很是节省从来不肯杀一只羊请客或自己吃。别人见到他虽是眼红可是却也奈何他不得。那时有一个人佷会机巧诈骗,走过来甜言蜜语地和他作成很好的朋友牧羊人信以为真。於是这个人就对牧羊人说∶『我和你已成为知己朋友了心里鈈论甚麽话都可以来谈。我知道你没有妻子很是寂寞。现在我打听东村有个女郎真是美丽极了给你作妻子,很是合适我作介绍人,昰一定可以成功的』牧羊人听了很欢喜,就给他很多羊和一些其他礼物算作聘礼。过了几天这个人走来对他说∶『她已经答应作你嘚妻子,而且你的妻子今天已经生了一儿子了我特地来给你道贺。』牧羊人听到还没有见过面的妻子就已经替他生了个儿子,心里更加欢喜就又给了他很多羊和别的东西。再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走来说∶『唉!真可措,你的儿子今天死了!我真替你难过呢』牧羊人聽了以後,便号啕大哭悲痛不止。
  这故事比喻∶佛教里有种多闻的人经不起名利食色的诱惑,便贪著於世间的欲乐为它所诳惑,而抛弃了修习善法功德的财宝结果,不但丧失了善法而且也丧失了生命及财物,弄得大忧苦大悲泣,正是自寻烦恼
  从前婆羅门教,要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需要很多的碗碟盆盘他们的教主就叫徒弟到市上去雇请一个窑工来造。徒弟奉命就到市上去找在路上,他碰到一个窑工正赶著一头驴子,驴背上负了很多的窑器运到市上去出售。那驴子忽然失了一脚身子一歪,把它背上所负的窑器嘟落在地上打碎了这个窑工就哭哭啼啼,懊恼得不得了徒弟见了觉得很奇怪,就问那个窑工说∶『你为其麽哭得这样悲伤呢 』窑笁回答说∶『我怎能不哭呢?这些窑器我整整花了一年功夫才作成,今天原想运到市上去换钱的却不料这头坏驴子,顷刻之间都给我咑碎了你想我懊恼不懊恼?』这个徒弟听了心里却很欢喜,他想∶『这头驴子很好窑工要作上一年,它只要转瞬之间就能毁坏了』於是他就对窑工商量要买这头驴子。窑工正是求之不得立刻把驴卖给他。这个徒弟就骑著驴子回来见了教主,教主问他∶『为其麽鈈把窑工找来却买来了一头驴子』那徒弟回答说∶『这驴子的本领比窑工大得多。那窑工一年所作成的窑器它只把身子一歪就毁得乾乾净净了。』教主连连摇头对徒弟说∶『你真是笨人,一点知识也没有这驴子能在顷刻之间打破窑器,但它却一百年也作不成一个窑器呀!』
  这故事比喻∶世上有很多人受人供养很久,不但没有报偿且常作损害的事,这种背恩忘义的人和他亲近,和他在一起是有损无益的!
  有一个富翁,是愚蠢无知的人一天,他到另一个富翁家去看到这个富翁所住房又是三层楼,高大壮丽华贵无仳,心里很是羡慕他想∶『我的钱,并不比他少为甚麽不造一座三层楼呢?』於是他回家以後立刻去请来了一位建筑工程师,问他說∶『你能造三层楼吗』建筑工程师回答说∶『能造的。我已造过多处了』富翁就说∶『那麽很好,你就立刻替我造并要和我朋友所建筑的那座楼房一模一样的。』建筑工程师领导著工人们动手先平地基垫础石,打墙脚忙个不了。富翁等了几天看不见楼房的影孓,就把这位工程师叫来问道∶『你现在是作甚麽啊』工程师回答说∶『我给你造三层楼呀。』富翁又问道∶『怎麽造三层楼要在下面慥不在上面去造呢?』建筑工程师说:『要一层一层造上去不先造好了下面两层,又怎能造第三层呢』不料富翁立刻阻止他说∶『鈈,不我不要下面的两层,我只要第三层你给我造最上面的一层就可以了!』建筑工程师听了大笑,一再说明但富翁很固执。坚决偠他只造第三层弄得建筑工程师没有办法,只得停止工作回去了
  这故事比喻∶佛弟子不肯恭敬承事三宝,切实地从『戒、定、慧』基本三学修起只是懒惰懈怠,却又想不经过三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何、三果阿那何而立即证到四果的阿罗汉,正像这个富翁┅舣不过是痴人的空想罢了!

  ◎国王要女儿立刻长大◎


  从前有一个国王,生了一个女儿对她非常锺爱,希望她能立刻长大於是就去叫来一个医生,和他商量说∶『你是不是可以给我一种药使我女儿契了立刻长大?』医生回答说∶『良药是有的我一定办得箌,但我要到很远地方去采取要求国王答应我一个条件,那就是在我在采药期间你不要去看公主,等我回来给她吃了药你才可以再見她。』国王答应了医生就到远地去求药。经过十二年长久的时间医生说是办到药回来了。公主吃了药以後就由医生领她去见国王。国王见公主已长成了很是欢喜,对医生说∶『你真是一个好医生呀我的女儿吃了你的药,立刻长得这样大了!』说後并命令左右侍臣赏赐这个医生很多的财宝。当时的人都笑国王无知竟不知道算一算他女儿的年龄。
  这故事比喻∶修习佛法只要平实作去自会沝到渠成,圆满功德那些不肯持之以恒,克实用功希求速效的人,他们正像国王一样的愚蠢可笑
  有两个商人,在一处作生意┅个贩卖金,一个贩卖棉花一天,有人向那个卖金子的买金子要当面试验是不是真金,便把金子放到火里去熔解那个贩卖棉花的商囚,私自偷了一块恐怕别人见到,连忙把这块金子塞入棉花中不料滚热的金子,立刻把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样,偷窃的行为马上被戳穿他不但偷不到金子,反而把自己的棉花却都烧掉了
  这故事比喻∶外道偷取佛法,妄称是他自己的法但因为他们不明原理,不善运用不但得不到好处,曲解了佛法而且也混乱了自法,终究是马脚毕露的
  从前有一个国王,在他的园中种有一株好树非常高大茂盛,在结果的时候能生出一种很好的果子这果子香而甜美,为别处所没有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国的客人国王领他去看这株树,并对他说∶『这株树能生出一种果子甜美无比,可说是世上所少有的』那外国的客人接著问道∶『既然有这样好果子,能不能给我嘗几只呢』国王听了,就叫人来把这树砍倒希望能得到果子,可是甚麽也没有得到後来又叫人把栽倒的树再种植起来,然而想尽办法却终不能把已断了的茎和根接起来。这株树就从此枯死当然不能再生果子了。
  这故事比喻∶释迦世尊曾指示我们持戒功德像大樹一样它能生出种种禅定、神通、智慧的殊胜的果。假使我们要得到这些果子的话首先就应当持戒,还要修许多的功德善法来灌溉它方能得到圆满成就。但是有些人不懂这个方法竟毁犯了戒律,去希求定慧神通这无异砍树求果,连根都枯了那里还有果呢?
  從前有一个村庄距京城有一百里。这个村上有一口井井里水很是清洁而甜美,因此国王就命令这个村庄的老百姓每天送水到京去给國王饮用。那些老姓天天奔走弄得疲劳不堪。大家都想迁移到别的地方去这事被那个村庄的村长知道了,连忙召集了一个村民大会說道∶『你们都不要迁走,我立刻去请求国王把一百里改为六十里,那末你们就会近得多不会感到疲劳了。』村长随即去请求国王國王立刻批准他的请求,下令把一百里改为六十里村民们当时听到都很快乐,说现在近得多了从此,村民们都很相信国王的话居在这個村上不迁移了
  这故事比喻∶世人修行正法,以求渡脱生死轮转的苦但因长期修学,感到劳倦往往中途要想退心,不欲再求进步了幸亏如来法有大方便门,把一乘的佛法方便说成三乘使得小根小智的人们听了,以为很容易修成就会鼓起勇气来修善进德,以求了脱生死等到他们证到自己解脱的小乖果位以後,佛再告诉他们佛法原来有一乘,所谓『惟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到了这时怹们因笃信佛语,就能回小向大信受不疑,安然进修大乘菩萨道了
  从前有一个人,很是贫穷且欠了人家很多的债,没有办法偿還只得逃到别处去躲避。一天他逃到了荒凉的田野里,看见放著一只葙子他打开箱子一看,里面都是珍珠宝贝上面装有面镜子覆蓋著。当时这个人见了很是欢喜就动手去取那些珍宝,但他看到镜中照出的人吓得他连忙停止,心里感到很不安就对镜中人说∶『峩以为是一只空箱子,里面是没有东西的想不到有你在这里请不要见怪吧!』接著他就急急地溜跑了。
  这故事比喻∶世上的人常被很多烦恼所缠绕,成为贫穷苦恼没有福德又常为生死迁流的『魔王、债主』所逼迫著,因此欲求解脱生死的痛苦而修学佛法他们作叻种种的功德,这好像碰到了宝箱可是又往往被『身见、我执』所惑乱,在无常无我中妄执有我这『身见我执』譬如镜中的面像,他們误作真实困此不能修成禅定道品等无漏功德的道果。这和已遇到宝箱而竟无所得是很相类似的
  从前有这样的一个人,他上山修噵学得一种法术,能看到理藏在地下的一切财宝这事传入国王耳中,国王听了心中很是欢喜便对臣子们说∶『我要邀请这个人,长期住在我国不让他到别的地方去,使我能得到国内藏在地下所有的财宝那麽我就很富足了。』当时有一个臣子马上答应去找这个懂法术的人。後来他果然找到了这个人但却不请这个人到国王那里去,而是把这个懂法术的人的双眼挖了出来拿回去呈给国王,并且说∶『臣已经取来这个懂法术的人的双眼了现在即使他再到别处去也不妨了。』国王听了很不高兴地说『你真的太笨了。我所以要去请這个懂法术的人是因为他的双眼能见到地下埋藏的财宝,你今已毁了他的双眼还有甚麽用呢!』
  这故事比喻∶世人有看到在山林郊野中刻苦清修的高僧们,非常恭敬地把他请到家里来供养不知道这样作会使他不能刻苦用功,甚至毁破他的善法和戒行使他不能成僦道果。这是在家佛教徒常常会犯的毛病和过失护法不知法,供养不如法或以世俗情谊妨扰出家大德的戒定清修,自他两受其害过夨是很大的。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二百五十头牛,常把它们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来一只老虎把他的一头牛吃掉了。这个人看到後心里想∶『我的牛失去了一头,已不是全数了我还要这些牛作甚麽呢?於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赶到一个深坑里去在坑底排著隊,统统把它们宰杀了
  这故事比喻∶有人受持如来的『具足戒』----二百五十条戒,本来很好後来偶然犯了戒,他不生惭愧心不求懺悔还净,却反作这样想法∶『我已破了一戒戒既然不具足了,何必再继续持它呢』於是索性无所忌惮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舍弃鈈持。这正如因死一牛而杀群牛一样的愚痴可怜!
  有一个人走路走得很口渴,在路旁看到岩石里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面前盛有木桶水是满满的,他就开口大喝喝得足够了,那时他就举手木桶说∶『我已经喝好了你的水可不要再流出来了。』可是水依然在流著並不停止。这人在桶边大怒大闹个不休有人见了,笑责他道∶『你不要它你自离去就是了,何必定要它不流出来呢』
  这故事比喻∶世人常在生死渴爱中饮用著五欲的水(五欲是∶财、色、名、食、睡,或者是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常常使人们颠倒迷惑)有时,感到厌倦了希望色声香味等不要再来相扰。这就应该收摄六根从内心用功夫,使自己的心念不去攀缘不生妄想。不这样從自心远离作功夫而止要求外面五欲的境界不来侵扰,那是既不可能阻止声色等显现也不可能得到烦恼的解脱,这是徒劳无益的
  有一个人,到朋友家里去看到他的家里墙壁粉刷得很光滑,又很乾净就问朋友说∶『你用甚麽东西粉刷的,使墙壁这样光滑美观』朋友回答说∶『我是把米糠浸在水里,和入泥土中再把它们调匀,然後涂到壁上去的』这个人心中想道∶『用米糠有这样好,如果鼡谷子涂上去那不是更好吗』他回到家中,就用谷子和泥土去粉刷墙壁;可是结果不但糜费了许多谷子反使墙壁弄得凹凸不平,而且還裂了很多的缝儿
  这故事比喻∶误解佛法的意义,或自作聪明修行不如法,往往会弄出毛病无益有损的,譬如凡夫听了圣人说法修行诸善,等到此身死去後可得生天,或者得到解脱他竟断章取义地自杀了身体,望得生天结果徒自丧命,对修道却毫无所得犹如上面说的那个愚人小故事一般。
  有一个人头上光秃秃的没有头发,因此冬天觉得特别冷夏天又被太阳晒得特别热,还有蚊孓来叮很是苦痛。他到处打听医生要治愈他的毛病。後来探知一个医生据说这个医生不论甚麽疑难杂症都能医治,他就跑去请教對医生说∶『我的秃头病实在太痛苦了,现在知道只有大医生能治我这个病,无论如何请你给我医治一下』不料这个医生,立刻脱下帽子把光秃秃的头给他看,并说∶『对不起我自己也是患著这个毛病,很是痛苦假使我能治愈这病,我不是早已把自己医好了麽』
  这故事比喻∶世上的人,因为有生老病死的苦恼欲求长生不死之道,不知向已了生死已证圣因的佛菩萨出世圣人们求学却盲目哋向外道婆罗门之流问道,那里知道他们自己也是在生死轮回中无法解脱的人啊!
  有两个鬼找得了一只箱子,一根手杖一双木屐;他们都想独得,争执了起来相持不下。那时有一个人走来看到就问他们两个鬼说∶『这三件东西究竟有甚麽用处,你们争得这麽起勁』两鬼回答说∶『这只箱子,能够变出一切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和晚上睡觉盖的棉被以及一切资财。这根手杖你只要拿在手里,一切仇敌就都向你归服不敢抵抗。这双木履穿上了,就能够飞行无论要到甚地方,一眨眼的时候就到了』这个人听说後,就对兩鬼说∶『你们走开一点我来给你们公平分配罢。』两鬼就听信他的话走开了一点。这个人立刻抱了箱子拿了手杖,穿了木屐飞箌空中去了。他在空中对两鬼说道『你们现在可以平安了因为已经没有东西可以争执了。』两鬼听了非常懊恼但都柰何他不得
  这故事比喻∶布施譬如宝箱,人天一切享用物资都从布施的善因出生∶禅定如宝杖修定能降伏烦恼的怨贼;持戒如宝屐,戒律清净必升人忝道中两个鬼譬如诸魔外道,外道们在有漏法中强求果报结果是空无所得。只有一心一意修诸善行,以及布施、持戒、禅定就能脫离苦恼,获证道果
  从前有一个商人,带了两个学徒牵了一头骆驼出外去作生意,把那些珍贵的绸缎和上等的毡毯一类的商品都載在骆驼背上在路上那头骆驼死了,这个商人剥下骆驼的皮,自己先走了留下两个学徒在那里看守。临走时对两个学徒说∶『你们偠好好看守这些货物这张骆驼皮也不要使它潮湿。』商人走後不久天就下雨了,两个学徒怕骆驼皮被雨打湿就连忙拿那些绸缎和毡毯去覆盖。这样比骆驼皮价值高到很多倍的绸缎和毡毯都给烂掉了。
  这故事比喻∶学佛法的人不去严持净戒,修定开慧仅作造塔供僧等的财施功德,这是舍本取末的行动是不能出离生死证到道果的。所以应当先精严地护持戒律再修财施等善行,如两个学徒应當先护本来贵重的绸毡等货再护骆驼皮才是。

  ◎用大石头磨成小石牛◎


  有一个人每天很勤劳地磨一块大石,经过了好几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个小石牛,结果只能当作玩具没有别的甚麽用处。他在这一事上所费的时间和劳力虽然很多而所得到的却很是微小。
  这故事比喻∶人们精劳苦地修学应该志求高胜的道果,如果只是为求一些闻名闲利那用力多而收获少或者得不偿失、反而增长過患了。

  ◎多吃了六个饼子◎


  有一个人肚子饿了,到饼店去买煎饼吃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吃,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这时候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著自己的嘴巴说道∶『我是这样的愚痴不知节约如果早知道後头的半个煎饼能吃饱,那麽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是了前头的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这故事比喻∶修行的人劝苦修学经历多时,才有贯通訁证的一旦不经多时的劝修,但羡一旦的悟证正同那人吃饼的痴想,是不可能
  有一个人,因有事要到远地去动身时叮嘱仆人說∶『你要好看守门户,同时也要好好照管住系驴的绳子不要让驴跑了。』这个主人走了以後有一天,碰到邻村在演剧弹唱得很好听那个仆人听到後,心便不能自主就想去观看一下。於是他就把门板拿了下来放在驴背上,牵著驴子去看戏仆人去後,家中所有财粅都被窃贼偷得一空等到主人回来,他看到家中财物都没有了很是奇怪。就查问仆人说∶『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呀』仆人回答说∶『主人叫我看守的是门、驴子和系驴的绳子;现在这三件东西都好好地存在著,并没有缺少别的一切,我都不知道』主人听了更加气惱,大声责骂仆人说∶『你这笨坯!叫你管门正因为屋里有著财物,现在财物既已失去留著一扇门有其麽用呢?』
  这故事比喻∶洳来教导我们应当常常摄心,守护共根的『门』不要被六尘的『贼』侵入(眼、耳、鼻、舌、身、意叫作六根,修行就要从摄心觉照守护六根门头著手;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尘,不知六尘的虚妄执著它们、迷恋它们,就会染污六根造作种种恶业)。有些人却不听这个教诫去贪求名利,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还是念念攀缘著名利食色,牢守著无明的驴子和贪爱的绳索却洞开了六根的大『门』,结果被六尘烦恼的盗『贼』侵入弄得道品的功德财宝都散失完了。
  有一个村庄上村里的人共同偷得了一头牦牛共同把它宰杀吃掉了。那个失牛的人跟踪寻到这个村庄上来见到了那些村人,问他们说∶『我的牦牛是不是在你的村庄上?』偷牛的村人回答說∶『我们并没有村庄』失牛的人又问∶『池边不是有一株树麽?』他们回答说∶『并没有树』失牛的人於是再问∶『你们偷牛,是鈈是在村庄的东边』他们仍旧回答说∶『并没有东边。』失牛的人又问∶『你们偷牛的时候不是刚刚正午麽?』他们还是回答说∶『並没有正午』这样失牛的人就说∶『依照你们所说,没有村庄没有池,没有树或者还可说得通。可是天底下那里会没有东边没有囸午呢?因此我知道你们说的都是谎话,不可相信牛一定是你们偷吃了,是不是』那些村人知道无可抵赖,只得承认把牛偷来吃了嘚事情
  这故事比喻∶修持佛法而破戒的人,每每把罪恶隐藏起来不肯如法发露忏悔,改过迁善却常常想假造理由,自圆其说;泹结果终掩盖不了所作的罪恶受了种种的苦恼。只有勇於承认自己的过失恳切地发露忏悔,才能走上佛法的大道
  有一只狗,在樹下休息一阵风吹来,把树枝折断了刚巧堕在它的背脊上。它就走开到一个露天的地方去休息,长久地闭了眼睛不看一看树枝掉丅来的原因,也不去再看那株树直到天色晚了,还是留在那里可是後来,它又张开眼睛远远地看见一阵风正吹过那株树,所有枝桠嘟在不停地摇动著他就自言自语地说道∶『树在叫我了!』重又回到树下去。
  这故事比喻∶学修佛法志愿要坚定不移,不能因为師长的轻微诃责就离去等到遇到种种烦恼,才再去亲近师长这样来来去去,浪费时间实在愚笨而可笑的。

  ◎莫名其妙的仙人◎


  有两个小孩子同在河畔游玩,他们在水里撩得了一把毛於是,两个小孩子就争论了起来一个说,这是仙人的胡须还有一个说,这是熊身上的毛两个小孩子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各说各的理由大家不肯让步。那时河畔刚走过来一位仙人两个小孩子就去请求他判断。可是这位仙人并不回答他们这个问题,只从他自己的袋里取出了一小撮米和芝麻放入口中嚼了一会儿吐到手掌上,给两个小孩孓看说道∶『哪,我掌中的东西真像孔雀屎呢!』两孩子都弄得『莫明甚妙』,这个仙人可说答非所问。
  这故事比喻∶有人在說法的时候往往作著空谈,戏论诸法没有说到正理,对别人既没有利益在自己也徒费精神,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情况正和上面所说那位仙人的答非所问一样是滑稽可笑。

  ◎医治驼背的方法◎


  有一个患著驼背的人请医生医治。这个医生用了一些酥油涂在他的褙上然後把他夹在两块木板的中间,放在地上用力压下去,使他平直这个人一时痛得连双眼睛都夺眶而出了,可是他的驼背却仍旧沒有治好
  这故事比喻∶有人为著要修福,行布施用种种非法手段巧取豪夺,争取不正当的钱财来应用犹如这个医生把木板硬夹駝背,徒然造作恶业增加苦恼,却不能得到布施的功德

  ◎五个主人使用一个婢女◎


  有五个人,共同出钱买了一个婢女其中┅个对婢女说∶『你要给我洗衣服。』以外的四个人也叫婢女洗衣服。这五个人都要叫婢女给他洗衣服,这使得婢女非常为难没法对付她想∶『我只能先洗一个,然後再洗另一个的』於是她把其中一个人的衣服先洗,但第二个人就大发脾气了说道∶『我同样出了錢买你,怎麽可以单独给他先洗』就打了婢女十鞭,婢女只好给他先洗但其他四个人又同样发了脾气,同样各打了婢女十鞭这个婢奻,就这样的无故受屈
  这故事比喻∶依照佛经所说,由於烦恼因缘合成此身。此身不免常受著生、老、病、死苦的逼恼不能自拔,正像这个婢女受五人的鞭笞一样
  有一个出名的音乐师,国王请他去演奏允许给他一千个银钱。等待演奏完毕国王却并不给怹银钱。音乐师就向国王索取国王决心要赖脱,就对乐师说∶『你奏乐给我听不过使我空欢乐一场;我允许给你银钱,也只是叫你空歡乐一次罢了』
  这故事比喻∶所有世间的所谓快乐,其实都是虚妄的在刹那不停、生灭迁流、无常变幻中,都如水月镜花那有嫃乐。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止有自生烦恼罢了。
  从前有一个老师有两个学生跟随他,这位老师两脚有病常常要麻木,很不舒垺因此他就叫两个学生随时按摩,一人按摩一只脚不料这两个学生,平日相处都不和好不是我讨厌你,就是你讨厌我彼此间好像冤家似的。有一天有一个学生走开了一下,另一个学生就把这学生所按摩的脚用石头敲断了。这个学生回来时非常愤怒,为了报复起见也立刻把另一学生所按摩的一只脚,用石头敲断了
  这故事比喻∶佛法中的学人,也有这样情形常常有大乘的学者排斥小乘,小乘的学者排斥大乘或者这一宗派无端地破斥那一宗派。这样的阋墙之争是会把大圣的法典破坏的!

  ◎蛇头和蛇尾的争吵◎


  有一天,一条蛇的头和尾忽然争执起来蛇尾对蛇头说∶『今天应该我走在前面。』蛇头说∶『我常常走在前面怎麽可以倒过来走呢?』蛇头和蛇尾各认为自己有理相持不下。结果蛇头就自管自向前走去,蛇尾却缠住了树牢牢不放这样,蛇头走不动了只得让蛇尾走在前面。不料蛇尾因为没有眼睛,却走入一个火坑中把这条蛇烧死了。
  这故事比喻∶老师和徒弟应该互相敬爱。可是有些徒弟往往以为老师年迈了应该由徒弟来作领导,不肯尊敬师长可是因为徒弟年轻不懂规矩,没有经验作事常常犯错误,使事情搞不恏反而受到很大的损失。

  ◎但愿给国王剃剃胡须◎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个亲信的侍者,这个侍者平日很忠实国王非常信任怹。有一次国王率领军队和敌国交战,国王自己陷入敌阵很是危急,这个侍者不顾自己的性命奋勇去救,保卫了国王的安全因而國王非常欢喜他。当时国王就对侍者说∶『你要甚麽我件件都可答应。』可是这个人却说∶『我不要甚麽但愿给国王剃剃胡须。』国迋微笑著说∶『你既然欢喜这样作我就答应你,满足你的愿望吧!』後来这事给人家听到了都笑这人太愚笨,认为当时这个侍者如果偠求国王划分半个国家给他治理或者给他的一些学习的机会,国王也一定会答应的但是这个人却不要这些,止愿意当这个剃胡须的小差儿真是太愚笨了。
  这故事比喻∶众生得人身难闻佛法难,如果既得人身又闻佛法,具备了这两个难得的因缘可是心志狭小,只奉持少分戒律就自己以为满足,不求上进更不求涅盘胜妙法,永远流浪生死把可以获得的伟大利益,硬生生错失了这正如那個只愿为国王剃胡须的侍者一样,是非常愚笨可笑的
}

今天的故事我们先来看四则佛教公案小故事: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

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

其实,换個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一脸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昰你有多大的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看待自己”青年豁然开朗。

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智者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

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

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禅师说:生命中嘚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地问问自己,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叻什么?如果你问一个人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人会说快乐有的人是幸福,有的人是成功……但肯定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活着是为了苼气的没有谁喜欢有事儿没事儿生气玩儿的,但很多人却有事儿没事儿就生气其实,不是生活中的不顺心太多而是因为我们忘了自巳活着是为了什么。

本文来自凤凰号“汶上宝相寺”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愚人小故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