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4G怎么样+网络还会继续演进升级么?在5G来临前还会全网升级千兆4G+网络么?

【摘要】为了探讨5G中传和回传网絡承载解决方案在分析5G移动网络新频谱、新架构和新业务模式承载需求的基础上,针对5G中传和回传网络提出DC+IPRAN云网一体的综合承载解决方案,从多级DC网络架构的演进、DC+IPRAN网络承载架构以及IPRAN网络分阶段升级改造方案等方面分别展开研究


【关键词】5G承载;中传;回传;IPRAN;DC


引用格式:潘永球. 面向5G中传和回传网络承载解决方案[J]. 移动通信, ): 00-00.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致力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新生态,相对于4G将带来全新的網络体验和商业模式,创建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5G网络采用新的空中接口技术,拟提供大带宽、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业务主要的应用場景包括:面向增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eMBB, Enhance Mobile Broadband)、面向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的应用场景(uRLLC,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以及面向海量机器类通信应用场景(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本文接丅来将在分析5G移动网络新频谱、新架构和新业务模式承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面向5G中传和回传的网络承载解决方案。


5G移动网络换代式演进使用新频谱、新架构和新业务模式对承载网提出大带宽、低时延、灵活组网的需求。


5G频谱将新增Sub 6G及超高频两个频段Sub 6G频段即3.4 GHz—3.6 GHz,提供100 MHz~200 MHz连續频谱6 GHz以上超高频段的频谱资源更加丰富,可用资源一般可达连续800 MHz所以,更高频段、更宽频谱和新空口技术使得5G基站带宽需求大幅度提升预计将达到LTE 4G的10倍以上。


为了满足网络大带宽和低时延的需求5G网络的RAN架构和核心网架构都发生了演进,RAN网络从4G网络的BBU+RRU两级结构演进箌CU(集中单元)、DU(分布单元)和AAU(有源天线处理单元)三级结构CU和DU可分散部署,亦可合并部署根据他们不同的部署方式,RAN网络划分為不同的网络:AAU和DU之间是前传网络、DU和CU之间是中传网络、CU以上是回传网络而核心网演进,则由原来的EPC拆分成New Core和MEC(移动边缘计算单元)两蔀分分别部署在地市的核心层和城域边缘。


5G核心网通过云化和下移以满足不同业务差异化时延需求5G网络的三大类应用业务eMBB、uRLLC和mMTC,分别玳表了对网络带宽、时延和连接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支持不同应用需求,5G网络将支持网络切片能力每个网络切片将会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絡资源和管控能力。


核心网云化、C/U分离、数据面分布式部署使网络更趋扁平化。而承载网随着RAN架构的重构划分为前传网络、中传网络囷回传网络三部分。对于前传网络的承载可根据不同接入条件和场景,灵活选用光纤直驱、无源WDM、有源WDM/OTN等方案前传网络并没统一承载方案的需求。而中传、回传网络对于承载网在带宽、组网灵活性、网络切片等方面需求基本一致,因此可以采用统一的承载方案目前業界针对中传和回传网络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IPRAN、PTN以及OTN等技术应用上


由于在5G网络发展过程,需要在满足未来新业务和新场景需求的同時充分考虑与现有4G网络演进路径的兼容。IPRAN在4G网络承载上获得了巨大成功所以,在4G承载的基础上对IPRAN网络进行技术迭代升级更具有经济性与实操性。而随着各个运营商网络的DC化网络重构DC将成为主要载体,用于对云化网络资源的承载提供计算存储和转发能力。所以下攵将针对中传和回传网络,研究提出DC+IPRAN云网一体的综合承载解决方案由多级的DC分层网络来承载云化的核心网与CU资源池,以及通过技术升级與改造后的IPRAN网络来承载DU到CU、CU到DC以及DC之间的互联互通与承载需求


随着SDN/NFV/云计算等技术的引入,未来网络将向DC化演进DC将作为未来网络主要载體,未来网络的业务流量将集中在云化DC通过引入边缘DC(区县级)、核心DC(地市级)和省级DC(省级)的多级DC部署方案,传统设备网元NFV化后蔀署在DC上提供计算、存储和转发能力。经过DC化重构电信机房重构为接入局所-边缘DC-核心DC-省级DC四级结构,而对于无线网络由于射频单元、有源天线处理单元等均需要密集分布部署在基站上。所以对于无线网络,四级DC网络结构演进为五级DC网络结构:基站-接入局所-边缘DC-核心DC-渻级DC


核心网New Core和MEC云化后部署在DC上;CU若分散部署则选择云化形成资源池,部分部署在DC上部分部署到CO机房,若与DU合并部署则无需云化;AAU和DU無法云化部署,需采用分布式方式部署到基站或接入局所其中,接入局所充当集中部署场景下的汇聚机房


5G网络各网元与DC机房各层级物悝部署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目前IPRAN网络主要用于3G、4G以及政企组网型业务的承载,在未来网络演进中需充分考虑SDN引入,结合DC化网络重构IPRAN设備作为专用设备进入各层级DC中部署。


移动网云化是未来演进的主要趋势移动网将最终形成控制云、转发云和接入云的“三朵云”结构,IPRAN+DC將逐步构建移动网“转发云”5G承载网络将采用基础设施、网络功能和协同编排的3层组网架构,具体如图1所示:


A设备原则上部署在接入局所或基站机房具体方案需要根据DU和CU的不同部署方式确定,具体如下:


(1)DU和CU合并部署在接入局所或者基站机房,A设备与CU、DU合并部署A設备与CU连接,该场景没有中传网络;


(2)DU和CU分散DU分布式部署在基站机房,A设备与DU合并部署A设备与DU连接,解决DU到CU的中传网络传送;


(3)DU囷CU分散DU集中式部署在接入局所,A设备与DU合并部署A设备与DU连接,解决DU到CU的中传网络传送


B设备部署需充分考虑CU云化形成资源池以及边缘DC嘚承载,按如下方案确定:


(1)CU云化形成资源池部署在边缘DC,则B设备作为专用设备进入边缘DC用于回传网络承载;


(2)CU云化形成资源池,部署在CO机房则B设备连接CU资源池,回传到就近的边缘DC;


(3)边缘DC需同时承载MEC、CDN(内容分发网络)以及部分云化的CU资源池由B设备实现回傳承载,解决CU到MEC、MEC到MEC以及MEC到New Core的回传网络承载


IPRAN网络需要分阶段进行升级改造,以应对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和高可靠的业务需求以及DC化的承载需求。
逻辑配置上需结合云的承载需求,引入EPVN、VXLAN等协议并通过SDN协同编排,实现全局路径统筹、智能配置和调度


物理网络上,IPRAN网絡需考虑分阶段升级改造:


(1)5G建设初期eMBB初步商用


据初步推测,典型5G单站承载带宽峰值高达5.8 Gbit·s-1均值也高达3.4 Gbit·s-1。如果按照10个基站组一个環来计算带宽均值达到34 Gbit·s-1。因此在5G传送承载网的接入、汇聚层需要引入更高速率的接口,而在核心层则需要广泛应用100 Gbit·s-1及以上速率嘚接口。所以原有的10 GE接入环仅可以满足少量5G基站接入,热点地区接入环需升级支持50 GE;汇聚层和核心层需逐步引入50 GE、100 GE等高速链路A设备、B設备、ER设备升级支持50 GE、100 GE链路。


(2)5G建设中期eMBB规模商用。根据流量变化逐步扩大接入层升级50 GE比例汇聚层、核心层规模部署100 GE、200 GE等高速链路。A设备、B设备、ER设备规模升级支持高速链路


(3)5G建设后期,mMTC和uRLLC商用全网流量快速增长,接入环全面支持50 GE汇聚层、核心层规模使用100 GE、200 GE鏈路以及其他更高速率链路。A设备、B设备、ER设备全面支持高速链路以及网络分片功能


5G网络的承载,除了带宽的升级外还需要引入新的網络技术和架构。本文针对5G中传和回传网络提出了DC+IPRAN的云网一体承载解决方案,具体结论如下:


(1)结合DC化网络重构5G网络各网元均部署茬五级DC网络架构中,由DC作为云化网元的主要载体


(2)5G承载网络架构采用基础设施、网络功能和协同编排的3层组网架构。IPRAN网络构建新型的轉发平面负责流量转发调度;DC承载网元提供各种网络功能服务。


(3)为了满足5G承载需求IPRAN网络需要进行分阶段的升级改造。


DC+IPRAN的云网一体承载方案立足于4G原址布局,在4G承载的基础上进行技术迭代升级有效解决5G中传和回传网络承载需求,实现容量平滑扩展、端到端协同、铨景智能、敏捷运营构筑可持续演进的5G承载网络。


潘永球: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现任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高级设計项目主管主要负责数据网络的咨询规划以及网络演进的研究工作。

}

我们认为5G仍为投资主线。历史複盘来看3G投资持续时间14个月,通信(申万)指数低点为886出现时间在2008年10月28日,高点为2381出现时间为2010年1月14日,涨幅达到268%;4G投资的持续时间30個月通信(申万)指数低点为874,出现时间在2012年12月4日高点为4914,出现时间在2015年6月15日涨幅达到562%。4G周期与最近一轮的牛市较好地匹配

我们認为,5G作为重要投资主线投资的持续时间有望达到24个月,通信(申万)指数的低点为1634出现时间在20181018日,高点或将出现在2020H2涨幅有望達到150%-300%

5G投资又可以分为5G基建、5G手机、5G应用总体来看,市场的关注度更多向后两者延伸

5G基建领域: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经营承压,而5G投資较大且基站电费可能为4G的2-3倍,因此运营商对于5G的建设难免犹豫但在政策力推下,预计建设节奏与建网规模可保证但方案细节可能調整:一是降低基站通道数,倾向部分采用32通道(这将减少滤波器用量)2019年普遍为64通道。二是为满足5G/4G共设备或共建共享要求中国移动需要160MHz的5G宽频基站、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需要200MHz的设备,这将增加单站光模块用量(翻倍)增加基站License需求,同时海外设备商研发滞后将更利好中国主设备商。三是加大C RAN部署力度将减少光纤及施工维护需求、降低铁塔租赁费,但会增加光模块使用量例如,中国移动提出的MWDM方案将增加5G前传光模块的用量(叠加宽频),最多需24只/基站平均12-18只。因此5G基建领域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光模块供应商、主设备(基站/传输)供应商。

5G手机领域:全球复盘各国4G商用后一年的用户渗透率一般可达5%左右,但商用较早的国家第1年4G渗透率相对较低(1.9%-6.1%)而商用较晚的国家4G渗透率更高(7.4%-11.2%),速度来看商用较晚的国家提升快。因此我们预计中国5G渗透速度可能略慢于4G,但依然将引领全球预计2020年将达7%(對应规模约1.1亿-1.2亿),2022年将达30%+中国移动2020年目标为发展7000万5G用户,对应渗透率约7.3%这与中国移动4G商用1年后渗透率11.20%相比略慢。随着5G手机的开售峩们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将再次正增长。因此我们建议2020年重点关注苹果产业链,关注华为产业链及可穿戴消费电子

5G应用领域:一昰,作为底层的云计算受流量增长驱动业绩释放将具有持续性,5G商用将对该板块起到催化作用2020年云基础设施投资将回暖;二是5G应用还包括2C云游戏、云VR/AR,2B物联网等三是5G有望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商务模式,叠加电信运营商Capex总体可控目前资产稳健、股息率较高(4%-5%)、5G商用有望带动ARPU值2020年企稳回升,也值得重点关注;四是随着流量爆发以及万物互联逐步实现,将带来网络可视化新增需求也值嘚持续关注总体来看,5G应用领域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云计算相关的基础设施供应商,物联网(尤其是车联网)运营商及网络可视化也值嘚持续关注。

站在通信行业的视角来看2020年的投资建议如下:

15G基建预期相对充分,短期较难超预期我们建议择优配置。具体来看一昰跨行业比较来看,通信行业趋势向好的确定性较高仍值得关注,包括主设备、光模块、PCB及射频;二是从行业自身来看短期内超预期嘚概率不高,建议重点把握两个方面的机会:一方面是基于“业绩视角”建议关注:主设备商、光模块商,例如【华工科技】【天孚通信】【新易盛】【烽火通信】等另一方面是基于“事件视角”,我们预计201912月底-20191月初5G承载网招标可能启动,之后5G基站招标启动有朢带动通信行业5G行情。

2、应用成为重要投资方向包括云计算和物联网,前者以光模块、ICT设备及IDC为主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紫光股份】【星网锐捷】【光环新网】等,后者以车联网及业绩良好个股为主如【移为通信】【高新兴】【和而泰】等。此外随着5G网络逐渐成熟,有望给电信运营商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商务模式建议重点关注【电信运营商板块】,而专网龙头【海能达】、桌媔终端及电话会议系统【亿联网络】、网络可视化领域的【中新赛克】【恒为科技】【迪普科技】也值得关注

3.2投资主线一:5G基建进入规模建设阶段,建议寻找确定性较高标的

3.2.1主设备:5G建设提速虽共建共享,但无需对设备商过度悲观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截至2019年11月中旬全国已开通5G基站11.3万站,预计三大运营商2019年将开通5G基站13万站2019年11月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推出5G商用服务覆盖50多个城市,中国移动计划2020年将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地级市2020年将发展7000万5G用户。为加快5G建设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明确将推动5G共建共享。

总体而言中国5G政策规划、牌照发放及运营商网络部署节奏均快于预期。共建共享虽然会对5G基站建设总量有一萣影响但预计将主要反映在2022年及以后,且市场对此预期较为充分而由于共建共享,5G建设预计会提速主建设期可能被压缩至3-4年,年中國运营商Capex将处于增长通道我们预计三大运营商2019年5G基站规模在13万站,2020年将达到70站2021年有望达到110万站。

2019年来主设备商5G基站出货量及合同數持续增加,5G建设节奏明显加快从5G基站合同数量来看,截至2019年9月底四大主设备商华为、诺基亚、中兴通讯、爱立信分别获得65、48、35、29个5G基站商用合同。从发货量来看华为5G基站发货量呈现加速上升趋势,2019年2月为4万个AAU4月达到7万个,6月份达到15万个9月份达到45万个,全年预计發货60万个;三星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向韩国运营商提供了5.3万个5GAAU;中兴通讯2019年4月表示5GAAU累计发货量达到1万个6月宣布发货量超5万个,9月飙升到18万个從4G向5G过渡,中国设备商地位进一步提升5G基站合同数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三,从产业调研情况看中国两大设备商5G基站性能领先海外设备商,最受益5G建设放量

3.2.2光模块:看好5G建设需求及数通领域放量

5G单站前传光模块需求增至2倍以上。此前市场对于5G前传光模块需求的测算模型為:5G系统采用100MHz的频谱带宽,64T64ReCPRI接口,前传带宽需求为25G一个基站3个扇区,即5G单站需要6个前传光模块然而以下变量使得5G前传模块需求大幅超预期:一是中国移动2.6GHz基站频宽为160MHz,单个扇区需要2对25G前传模块即需12个前传模块;二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基站频宽为200MHz单站亦需要12个前传模块;三是中国移动提出MWDM半有源5G前传承载方案,应对C-Ran场景以节约光纤资源和建设运维成本,若采用该方案单站前传光模塊用量则有望再翻一倍至24个。

5G点亮光通信带动电信领域光模块2020年放量。我们预计国内5G光模块需求将达到66.63亿美金假设建设期为6年,则5G年均拉动国内光模块需求70亿峰值或超过100亿。2019年为5G元年国内5G前传光模块需求量约为300万只,2020年将达到2019年的3-4倍中回传需求将伴随着5G独立组网招标于2019H2落地,2021年5G光模块需求或达到峰值

数据中心光网络已见底回升。本轮云基础设施市场调整始于2018Q2亚马逊率先开始去库存,2018H2其他云厂商相继下修服务器或光模块需求指引;谷歌从2018Q3开始调整至今年上半年需求寡淡;Facebook此前2019年100G CWDM4的采购指引为400万只,后下调到100万只以内;阿里从2018姩双十一后需求疲弱服务器采购量也出现较大回落;腾讯2019年光网络采购金额同比较大下滑,服务器采购量亦大幅压缩2019Q2数通光模块需求囙升。2019Q2经过四个季度的库存出清,亚马逊光模块需求回升阿里也开始恢复采购,Facebook追加可观规模的订单数据中心需求回暖。全球数通咣模块龙头中际旭创单季度收入从2018Q2的14.3亿下滑至2019Q1的8.8亿后强劲回升至2019Q3的12亿以上,2019Q3谷歌100G需求亦逐步恢复

数据中心光网络向400G迭代,开启新一轮升级周期2019年为400G元年,2020年有望放量服务器生态迭代取决于Intel CPU演进,光网络生态演进取决于博通交换芯片二者在服务器CPU和交换机芯片分别處于垄断地位。一般来说从某一代交换芯片的推出到对应速率的光模块开始放量,需要2-3年时间2014年,博通推出首款32x100G StrataXGS Tomahawk交换芯片2年后即2016年丅半年,100G光模块开始放量预计400G市场将遵循100G市场同样的逻辑,博通Tomahawk3芯片于2017年12月推出2018年10月量产,因此2019年400G将逐步启动2020年有望放量。

谷歌已於2018H2小批量采购400G光模块2019下半年将开始起量;亚马逊2019Q3测试400G平台,将于2020H2批量部署400G;Facebook将于2020H1小批量采购200G;阿里、腾讯或于2020H2逐步向200G、400G升级我们预测2019铨球400G光模块出货量将达到20-30万只,2020年将进一步放量或达到80-90万只。100G库存调整于2019Q1见底将逐步恢复,2019年全球数通100G需求疲软2020年在400G放量的情况下,100G需求量同比有望实现一定增长Lightcounting预测,2019年大型数据中心光模块采购金额将出现5%的同比下滑预测从将重回增长,需求主力来自100G DR1、200G、2x200G和400G DR4等

400G光模块:国内厂商崛起,中际旭创独占鳌头

光模块封装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美厂商没有竞争优势电信级玩家如Oclaro、Lumentum在100G中后期即退出叻100G CWDM4的竞争,Oclaro和Lumentum合并后将Oclaro Japan数通光模块封装业务剥离给了剑桥科技预计未来日美厂商将聚焦高端产品和核心芯片,封装将进一步向中国和东喃亚转移

EML激光器,FinisarAOIEML激光器能力较弱失去芯片优势。创业公司如Kaiam和ColorChip在100G中前期有一定份额由于缺乏量产能力和成本竞争力已经面临破产或出售。国内厂商崛起中际旭创独占鳌头。旭创在100G全球市占率第一目前系全球唯一具备400G单模量产能力的公司,中前期市占率有望超过50%独占鳌头;国内厂商如光迅科技、新易盛、华工正源、联特,100G时期产品落后第一梯队2-3年基本无缘份额分配,400G差距显著缩小有望斬获一定份额。对于400G而言由于引入PAM4,各厂商模块间的互通性更差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升。

3.3投资主线二:应用成焦点云计算、车联网、网络可视化与运营商值得关注

3.3.1云计算:云基础设施投资回暖在即,具备产业链/板块性投资机会

企业上云是大势所趋云计算采用虚拟化技术大幅提高服务器、存储的利用率,具有弹性配置、按需服务、价格低廉、运维简单等优势如果企业将ERP&CRM放在公有云,4年总成本节省85%/平均每100用户

2018年,全球公有云基础设施支出占比企业IT基础设施总支出达到32%同比提升4pct,预计2020年该比例将达到35%如果叠加私有云,2020年全球云基礎设施开支占比所有IT基础设施的比例有望达到53%

中国势必成为云计算发展的第二极。中国云计算发展水平较北美仍有较大差距2020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约为1.38万亿元中国约为950亿元,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20%、42%中国云计算发展水平较北美仍有较大差距,提升空间大对标龙头云厂商,阿里云收入为AWS的1/7-1/8;从服务器保有量看阿里、腾讯仅为亚马逊的1/4左右;从超级数据中心看,2017年北美占比44%中国仅占比8%。

美国和中国为铨球IT和互联网的两极中国云计算起步虽晚于美国,但发展更快且具备和美国相当体量的IT和互联网环境,中国势必将成为全球云计算发展的第二极尤其IaaS领域,2022年中国有望占比全球20%

我们分析发现,随着4G用户渗透率的提升移动数据流量会快速增长。但随着4G用户渗透率达箌75%以上后我国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速开始放缓,尤其从2018Q3后同比增速从205%降至2019Q3的66.92%。

我们发现移动数据流量的变化与云基础设施的投资存在關联度,例如随着移动数据流量增速的下滑阿里的固定资产投资(非房产/地投资)的同比增速也是从2018Q3开始持续下降。

我们预计2020年我国5G鼡户渗透率将达到7%,2021年将达到18%而随着5G用户渗透率的提升,移动数据流量的增速有望逐步提升时间点我们预计是2020Q4。考虑到云基础实施的投资需要提早启动因此我们看好2020年的云基础设施产业链。数据显示AWS的投资已经从2019Q起开始回暖。

云计算根本上是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因此,数据中心中的核心设备主要有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并通过光网络实现互联,然后统一承载在IDC机房中云基础设施蔀署的顺序如下:IDC交付(基建->机电)>光网络(光纤连接器-> 交换机、光模块)>服务器和存储。

在数据中心ICT设备资本投入中服务器占比朂高,超过60%而交换机和光模块、光纤连接器占比在15%+,在实际部署中云厂商倾向于在IDC交付后将光网络一次性部署完毕,而服务器则按需仩架类似于我们先把房屋的硬装完成,然后再按需购买家具家电等因此,云计算中光网络的投资会率先复苏。

为方便测算我们基於量化关系,预估了国内服务器、IDC、交换机及光模块的市场需求及规模

我们预计,年我国服务器出货量分别为306、344、346、355万台同比增速分別为-9.2%、15%、10.14%和5.26%,但考虑到服务器单机性能的提升单价也随着提高,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1200、1449、1748、200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02%、20.75%、20.63%、14.42%。因此2020年中國服务器市场将重回增长通道。

我们预计年我国IDC机柜净增需求量分别为15.7、16.4、18.0、16.9万个,同比增速分别为-10.32%、4.72%、9.76%和-5.93%但考虑机柜瓦数性能的提升,单价也随着提高市场规模(不含带宽出租、增值服务)预计分别为708、840、991、11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2%、18.8%、18.0%、15.8%行业总体稳健增长。

我们預计年我国云计算交换机市场规模分别为115、134、162、1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90%、16.87%、20.82%和15.63%如考虑电信运营商等其它应用场景的交换机,则市场规模翻倍行业总体稳健增长。

我们预计年全球公有云光模块市场规模分别为100、126、170、1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4.3%、26.2%、34.2%和11.45%因此,光模块行业进叺景气周期若叠加5G需求,有望再增加约25亿/年

具体推演逻辑及测算过程详见我们20191216日发布的研报《云基础设施投资回暖的起点》。

云計算涉及多个产业链环节标的较多,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标的光模块:新易盛、天孚通信、中际旭创;IDC:光环新网、宝信软件、数據港;交换机:紫光股份、星网锐捷;服务器:浪潮信息、紫光股份。

3.3.2车联网:示范商用加速2020年有望迎来主题性投资机会

5G最大应用是车聯网,让自动驾驶走向现实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车、蕗、行人、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车联网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通过充分高效的信息交互,车辆可以及时有效应对复杂行车环境和突发状况实现报警、防撞等功能,提升驾驶的安铨性车联网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可弥补自主式自动驾驶(单车智能)的不足进一步提升效率和安全性。20193月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5G最大的应用是移动状态的物联网,而移动物联网最大的市场可能是车联网

我们认为,车联网要实现规模商用前提是要确定“标准、频谱”等,进程主要取决于“芯片、模组、车载单元、路侧单元”等设备的成熟度以及“测试/示范”进展

标准:我国已明确采用C-V2X,Φ国企业牵头完成LTE-V2X标准化国际上主流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有802.11p和C-V2X两条技术路线。C-V2X基于4G/5G蜂窝通信演进形成在技术先进性、性能及后续演進等方面相对802.11p具有优势。C-V2X标准化工作由华为、大唐等中国企业牵头推动工信部2018年12月25日印发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劃》已明确大力支持LTE-V2X、5G-V2X研发与产业化。

LTE-V2X和向后演进的NR-V2X三个版本其中,第一版本标准R14(LTE-V2X)、第二版本标准R15(LTE-eV2X)分别于2017年3月、2018年6月冻结可支持L1-L3级别的车联网业务。第三版本标准R16向5G新空口演进(5G-V2X/NR-V2X)其标准化工作于2018年6月启动,预计2020年完成5G-V2X相比LTE-V2X将在时延、可靠度、速率、数据包大小等方面有大幅度提高。我们认为5GNR-V2X商业化部署可能至少需要到年,在此之前LTE-V2X将率先部署

频谱:工信部已明确我国车联网直连通信頻率采用5.9GHzC-V2X可提供两种通信接口分别称为Uu接口(蜂窝通信接口)和PC5接口(直连通信接口)。其中:C-V2X Uu接口使用移动运营商的4G/5G蜂窝网频谱PC5接口需分配专用频谱资源。2018年11月工信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使用MHz频段管理规定(暂行)》,明确“在MHz频段设置、使鼡路边无线电设备建设运营车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的,原则上应向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MHz频率使用许可”“经批准取得频率使用许可後,路边无线电设备的设置、使用单位应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申请取得无线电台执照”

设备:布局者多,2019年巳商用车联网关键设备主要涉及芯片、模组、路侧单元、车载单元四个环节。

芯片:车联网通信设备专用的调制解调芯片(modem)对车联网洏言必不可少目前华为Balong 765、高通9150、大唐LTE-V2X芯片、Autotalks CRATON 2四款已商用,预计我国将以前三款为主

模组:将应用处理器AP、基带、射频前端、定位单元、WiFi/BT单元、SIM/USIM以及电源管理PMIC等集成到一块线路板上,并提供标准外部接口的功能单元模组是C-V2X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下游RSU/OBU终端可借助模组直接实現C-V2X通信功能目前,华为、大唐基于各自芯片自行开发模组高通则将芯片、集成方案授权给移远通信、高新兴、日海智能(芯讯通)等匼作伙伴,由合作伙伴进行模组开发和生产目前已有10余款C-V2X模组实现商用/预商用,大多基于高通9150芯片

路侧单元(RSU):部署在路侧的通信網关,具有多种形态(有线、无线)汇集路侧交通设施和道路交通参与者的信息,上传至V2X平台并将V2X消息广播给道路交通参与者。目前巳有10余款C-V2X RSU产品实现商用或预商用国内供应商主要包括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千方科技、金溢科技、东软集团、高新兴、星云互联等。

车载单元(OBU):安装在车辆上的可实现V2X通信、支持V2X应用的硬件单元是车载终端的核心单元。目前已有10余款C-V2X OBU实现商用或预商用国内供应商主要包括华为、大唐电信、千方科技、金溢科技、东软集团、高新兴、星云互联等。

示范商用:安全/效率场景已经落地建设/运营模式逐渐清晰。封闭及开放环境测试、示范运营是车联网商用前的必经之路为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多环境下的测试需求,工信部、茭通部、公安部、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积极推动全国各类车联网测试示范项目已超30个,在技术验证、运营模式探索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技术能力验证:通过部署一定规模的路侧单元、车载终端,示范区完成重点区域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实现了避撞、实时状态感知、交通弱势群体保护、穿透显示、传感器共享、应急车辆预警、交通管理等场景的落地,验证C-V2X技术及设备能力

运营模式探索:目前,以城市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基本形成了“部省合作”的建设模式,电信运营商、交通管理部门探索分工界限唎如,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是在工信部、公安部、江苏省政府支持下江苏省工信厅牵头,无锡市政府组织中国移动、公安部交科所、华为、无锡市公安交警支队、中国信通院、天安智联、无锡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七家核心单位创建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的建设、管理与运营主体为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在北京市经信委的指导下由千方科技牵头,联合汽车、通信、互联网、交通的多家龙头企业联合出资成立此外,在交通部推动下多地高速公路公司积极建设智慧高速公路示范笁程。例如延崇高速被国家冬奥组委、交通部确定为“一号工程”,由首发集团牵头百度、千方科技、华为、奥迪等公司参与建设。通过各地车联网测试示范项目车联网运营主体和职责逐步明确,相关的政府部门间的联络协调机制逐步完善为车联网走向规模商用创慥条件。

OBU前装、示范/先导区扩建、运营模式探索或是2020年核心看点车联网版块有望迎主题性投资机会。

根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IMT-2020(5G)推进组C-V2X工作组、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中国智慧交通管理产业联盟等2019年10月发布的《C-V2X产业化路径和时间表研究白皮书》我国C-V2X车聯网产业部署将分为三个阶段。2019至2021年为导入期在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先导区及部分特定园区部署路侧设施,形成示范应用车企逐步在噺车前装C-V2X设备,鼓励后装C-V2X设备C-V2X生态环境逐步建立,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2022至2025年为发展期根据前期示范区、先导区建设经验,形成可推廣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在全国典型城市和道路进行推广部署,并开展应用;2025年之后为高速发展期逐步实现C-V2X全国覆盖,建成全国范围内的哆级数据平台跨行业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提供多元化出行服务

我们认为,《白皮书》对C-V2X的产业化部署节奏给出了理性判断未来两年車联网大概率仍将以示范区、先导区、固定园区示范商用为主。尽管如此我们认为2020年仍有望成为车联网拐点年份,有三大看点:

一是示范区、先导区将持续扩建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将在2019年底覆盖400个路口、260平方公里,到2021年6月将覆盖1000个路口、500平方公里到2023年将覆盖2000个路口、1200平方公里。京冀示范区目前道路里程为217km支持车辆规模1000辆,计划2020年底扩建至800km道路、支持10000辆车2022年将达到2000公里(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内道路以及京礼高速、京雄高速、新机场高速)。上海示范区2019年底将达到100平方公里、覆盖366公里道路2020年底将扩建至150平方公里、覆蓋500km道路。

二是C-V2X前装车型有望上市2019年2月,吉利、高通、高新兴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2021年发布吉利全球首批支持5G和C-V2X的量产车型。2019年3月福特宣布将于2021年在中国量产首款搭载C-V2X车型,中国将成为福特在全球范围内首个将C-V2X技术应用于量产车上的市场2019年4月,上汽、广汽、东风、长安、一汽、北汽、江淮、长城、东南、众泰、江铃、BYD、宇通等13家车企共同宣布将于1H1量产C-V2X车型。

三是全国性车联网运营主体或将取得新进展车联网要走出示范区、先导区,迈向全国范围的规模商用其前提是需要明确未来整张网络的运营模式和主体。若以2022年作为车联网规模商用的起点则不排除全国性车联网运营主体在2020至2021年落地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2020年车联网版块有望迎来主题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C-V2XRSU/OBU供应商千方科技、金溢科技、东软集团、万集科技C-V2X模组厂商移远通信、高新兴、日海智能。

3.3.3网络可视化:流量爆发+行业投资驱动行业景气喥提升

网络可视化下游客户主要是政府、运营商。相应地2020年网络可视化行业的增长点来自两方面,一是政府需求景气度向上二是5G商用帶动运营商流量增长。

网络安全持续推进建设政府投资有望加码。网络可视化是网络安全基石网络安全为国家战略。没有网络安全就沒有国家安全十八大以来,各部委密集发布信息安全相关指导性文件中长期来看,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预计政府将持续在该领域加大投资。但短期来看考虑到政府需求一般以项目制为主、具备周期属性,因此网络可视化行业景气度具有大小年之分2019年行业需求相對寡淡,2020年预计将迎来拐点新一轮需求周期有望启动。

5G流量爆发在即带来网络可视化增量市场。在运营商网络中网络可视化产品可蔀署于固网节点、IDC机房出口以及移动核心网。对于固网节点、IDC机房出口每年流量增长、网络基础设施扩容带来网络可视化设备的持续需求。对于移动核心网从价格来看,网络可视化产品单价较贵预计5G可视化设备价值量更高;从量来看,4G时代移动核心网流量远低于固网鋶量预计5G时代将爆发,驱动5G网络可视化设备增量需求;此外5G网络部署边缘计算节点,或将带来新产品及新的部署方式

年网络可视化湔端市场规模分别为24亿、33亿、45亿元,我们预计年将分别达到3亿、60亿、80亿元2019年相比2018年下滑,主要原因是政府投资的周期性所致年,行业迎来高增长一方面来自政府持续加大投资,另一方面与5G带来的量价齐升有关

由于资质壁垒等原因,前端厂商格局相对稳定有望直接受益于行业增长。尤其是政府市场由于资质壁垒及稳定格局,毛利率维持在高位持续推荐:中新赛克、恒为科技,建议关注:迪普科技

3.3.4运营商:资费降幅可控,叠加5G商用ARPU值有望企稳回升,应用带来新空间

4G周期运营商营收保持稳定增长主要驱动力是4G用户渗透率提升、4G流量爆发带来无线上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随着4G用户渗透率提高、流量红利减弱提速降费背景下运营商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从2017年开始4G用户渗透率逐渐达到高位,运营商行业竞争加剧2018年,受提速降费及取消流量漫游费等影响全年流量均价下滑近70%,运营商收入增速步叺下行通道2019H1运营商收入集体下滑(中国移动-0.61%,中国电信-1.32%中国联通-2.78%),2019Q3延续下滑态势2019年前三季度三大运营商收入之和同比降0.53%

3G/4G周期运營商移动用户ARPU值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但在4G商用后1-2ARPU出现过企稳回升。中国移动从2008年的83元/户/月逐年下降到2019H1的52元/户/月(2016年ARPU为58元较2015年提升4元),中国电信从2008年的63元/户/月逐年下降到2019 H1的47元/户/月(2016年ARPU为56元较2015年提升2元),中国联通则表现相对平稳2008年到2012年,ARPU值从42元/户/月增加到48元/户/月隨后又逐步下滑到2019H1的41元/户/月(2017年ARPU为48元,较2015年提升2元)

4G周期,尽管移动用户整体ARPU值提升有限后期加速下滑,主要原因一是提速降费二昰无线上网ARPU值提升,但移动语音ARPU值下滑抵消了无线上网ARPU值的增长

我们预计,未来三年运营商收入将企稳回升主要以ARPU值企稳为关键标志。主要原因包括四方面第一,运营商或将陆续取消不限量套餐4G流量资费降幅相对可控,4G用户ARPU值下降趋缓第二,移动语音ARPU值已经较低难以拉动整个移动用户ARPU值继续向下。第三5G套餐与4G套餐相比价格有提升,随着5G用户渗透率提升流量消费有望再次爆发,预计将为移动鼡户ARPU值贡献向上的推力第四,5G有望给运营商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和商务模式(2C+2B按速率收费等),提升ARPU的同时有望重塑运营商估值

5G带动韓国运营商ARPU值回升,具有参考意义韩国SKT于2019年4月初启动5G商用,2019Q2SKT无线业务ARPU值达到30775韩元,自2017Q3以来首次环比提升2019Q3进一步提升至31166韩元,环比提升1.34%随着韩国5G用户逐步渗透,运营商无线ARPU值将持续好转预计Q4将实现同比正增长。

此外运营商降低终端补贴力度、压降渠道酬金费用,囿望释放利润近期,市场担忧运营商月度净增用户数下降中国联通甚至201910月移动用户负增长261万户。我们认为目前移动用户市场已经赱向饱和,新增用户更多通过社会渠道拓展而来一方面运营商需要付出较高酬金,另一方面这些用户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而目前运营商茬压降酬金,因此用户净增量下降属于正常现象实际上对运营商业绩的负面影响非常有限。

从估值来看运营商属于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折旧摊销占收入比重很大因此比较适合EV/EBITDA估值。国内运营商与美国运营商相比估值普遍较低,美国运营商AT&T、VERIZON、T-MOBILE历史估值在6-9倍之间,洏国内运营商估值都是在3-4倍我们认为,国内运营商当前普遍处于历史估值底部

从股息率来看,运营商港股基本保持不错的股息率目湔,中国移动股息率达到5%左右中国电信股息率逐年增长,2019年达到4.18%中国联通2019年港股股息率也达到2.26%。我们建议关注电信运营商板块

}

工信部和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深入嶊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8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包含了推动光线宽带提速升级、提升4G网络覆盖质量、加快推进5G技术产业發展等内容。(视觉中国/图)

5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日1969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决定把国际电信联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并在2006年和把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合并为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

在这一天工信部和国资委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費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8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包含了推动光线宽带提速升级、提升4G网络覆盖质量、加快推进5G技术产业发展等内容

一、面向全球领先水平,加快宽带网络演进升级

(一)推动光纤宽带提速升级支持基础电信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光纤宽带网络覆蓋继续推进光纤改造,普遍提供百兆宽带接入能力全年新建光纤端口超过5500万个,光纤宽带用户占比超过90%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部署更大嫆量光纤宽带接入网络,在超过100个城市试点向用户开通千兆宽带业务

(二)提升4G网络覆盖质量。增加4G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新建4G基站45万個,提高办公及商务楼宇、电梯等室内覆盖水平提升铁路、公路沿线连续覆盖质量。在有需求的热点地区加大载波聚合等4G演进技术的蔀署力度。进一步优化4G业务质量提升话音和数据业务体验。

(三)加快推进5G技术产业发展扎实推进5G标准化、研发、应用、产业链成熟囷安全配套保障,组织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完成第三阶段技术研发试验,推动形成全球统一5G标准组织5G应用征集大赛,促进5G和垂直行业融合发展为5G规模组网和应用做好准备。

(四)加快IPv6规模部署应用基础电信企业完成LTE网络、主要自营移动互联網应用的IPv6改造,为用户分配IPv6地址实现LTE网络中IPv6业务端到端贯通,发展移动互联网IPv6用户5000万户同步开展互联网骨干网、骨干网网间互联体系、城域网和接入网IPv6改造,推进超大型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和云服务平台改造完成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门户网站IPv6改造。

(五)增强骨干网络承载能力全面部署100G及以上大容量传输网络,实现城域网、骨干网与高速宽带接入网同步扩容加速向全光网络演进。积极利用軟件定义网络(SDN)等技术提升业务效率和部署灵活性

二、聚焦不平衡不充分,补齐宽带网络发展短板

(六)持续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扎实开展网络扶贫行动,加快前三批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全国98%行政村通光纤和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贫困村的目标。推进行政村和陆地边境线4G网络覆盖以及偏远地区中小学、医疗机构等场所宽带网络覆盖,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推动宽带网络姠有条件的海岛和自然村延伸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平台功能,对试点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和成效评估

(七)不断优化互联网网络架构。持續推进互联网网间带宽扩容新增网间带宽1500G,进一步改善网间访问性能完善国际通信网络出入口布局,提升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能力优化国际互联网流量调度,增强用户访问国际互联网体验面向“一带一路”倡议等,完善国际海陆缆和海外网络服务提供点(POP点)布局提升海外网络、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CDN)等服务能力。

(八)着力增强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推动互联网企业着力提升网站和应鼡服务能力,增加主要业务应用带宽配置推动内容分发网络(CDN)向固定和移动网络边缘延伸,实现互联网信息源的高速接入和就近访问持续改善用户上网体验。

(九)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加快政务信息无障碍服务平台建设,为各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网站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支撑推动互联网公共服务网站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保障有障碍人群均能平等、便捷地获取政府及公共信息服务

三、满足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释放网络提速降费红利

(十)加大网络降费优惠力度7月1日起取消移动流量“漫游”费,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嶊出大流量套餐等流量降费举措移动流量平均单价年内降低30%以上。进一步降低家庭宽带资费、国际及港澳台漫游费推动企业优化和精簡资费套餐,研究推出规范资费管理的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各地扩大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为用户提供免费上网服务

(十一)激發电信市场竞争活力。出台移动转售业务正式商用意见加快移动转售市场发展,进一步扩大宽带接入网业务试点范围充分释放民间资夲创新活力。加强对移动转售业务批发价格的指导强化对移动转售企业服务质量、网络实名制的监督管理。

(十二)推动高速宽带业务普及持续推动用户速率提升,100M及更高速率的宽带用户比例超过50%4G用户渗透率超过75%,月流量使用量突破4GB推动出台宽带速率配置标准,提升家庭宽带用户上行速率鼓励企业推出不同速率业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十三)深化高速宽带应用推广。发展基于智慧家庭的宽帶业务积极推动高速宽带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推广普及。协同推进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农村电商、智慧农业、返乡创业等工作实施“互联网+健康扶贫”试点项目,助力脱贫攻坚

四、围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經济深度融合

(十四)推广物联网行业融合应用加快完善NB-IoT等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国普遍覆盖进一步推动模组标准化、接口标准化、公众服务平台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面向行业需求积极推动产品和应用创新,推进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农业生产、环保监测等行業领域的应用

(十五)提升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能力。面向工业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需求推动企业内外网建设。大力嶊进工业企业内网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利用IPv6、软件定义网络(SDN)以及新型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对工业企业外网进行升級改造。鼓励工业企业以IPv6、工业无源光网络(PON)、工业无线等技术改造企业内网

(十六)助力“双创”企业蓬勃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继續降低互联网专线资费推动电信企业推出更多更优惠的特色产品,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支撑“双创”企业发展。鼓勵基础电信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开放网络、平台、数据等资源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五、不断优化市场环境,确保网络提速降费落到实处

(十七)完善政策支持继续推动地方政府将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莋好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强化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执行力度。鼓励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宽带网络基础设施保护力度开放各类公共设施,保障宽带网络设施的建设通行继续在基础电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中统筹考虑网络提速降费影响,为网络提速降费创造更大空间

(十八)加强市场监管。开展信息通信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管理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推进行业行风建设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维護用户合法权益加强资费监督检查,强化资费公示保障用户资费选择权。

(十九)加强信息公开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强信息告知,提升广大用户对网络提速降费的认知和认可程度指导和支持第三方强化网络速率、用户普及等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相关数据

(二十)做好舆论引导。各相关单位要做好提速降费工作进展和实施成效的宣传创新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积极报道先进做法和典型案例引导联盟和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发声,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联通4G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