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有哪些防卫自己的方法?

《蛇经》之一《蛇经》的出处与铨文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来源:不详 作者:向智尊者1376 人关注打印 转发 投稿

  《蛇经》之一《蛇经》的出处与全文   向智尊者 着   香光書乡编译组 译

  《经集》不断告诫我们:对自由不要有错误的见解仅仅依循自己任性的奇想与欲望,或是受到其牵引都不是真正的洎由, 只是寻求一个束缚以替代另一个束缚而已我们仍旧找不到真正的自由。

  自由之歌-《经集》

  就最古老与最具特色的部分而訁《经集》(suttanipAta)是一首深深策动人心的自由之歌。这部古籍中的偈颂激励我们舍弃不断增高的围墙-累积自生活与思考习惯,所筑成禁錮生命的狭隘范畴这些偈颂呼唤着我们,要从那些控制着我们的烦恼以及无数的奇想与希冀中解脱出来。   自由的呼唤来得总是时候!因为在一生中我们总是将自己束缚于各种地方,或受到他人与环境的各种束缚而习以为常地生活,无法全然远离   事实上,對于「浪费精力」这相反的倾向而言将自己「束缚」在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与责任,或高尚的人际关系上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解药。就潒步行时的肢体动作不仅由抬高和伸展脚的「放松」动作组成,还包括将脚放低与平稳落地的「收紧」功能同样地,心的活动也需要支持、提升与进步   但是,在生活中已享有「立足安稳」的舒适之后我们很容易忘记要向前迈进,反而会比较倾向于「巩固自己的陣地」以改善并美化那个我们用习惯、想法和信念所制成的牢笼。一旦安住于自己习惯的生活与思考方式就愈发不想冒险放弃它们,詓追求生活与思考的自由因为那充满了种种的危机和不安。真正的自由是加诸于我们身上,不断更新且责任重大的抉择所带来的沉重負担且这抉择必须受到正念、智慧与慈悲的指引。   很少有人会乐于接受这种重担相反地,他们较喜欢接受他人给予的规则因而被私欲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所牵引、束缚。由于习惯于内外受缚的生活便产生了如埃瑞希.佛洛姆(Erich Fromm)[1] 所谓的「恐惧自由」,假如让这份恐惧持续并生了根必然会使我们内在成长与创造力停滞,社会和文化也会沈滞不前在停滞的状态下,有毒的成分将会危害人类身心、社会与心灵的健康同时也验证了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2] 所说的:「死水生毒害。」   那些肯定生命并想保护人类不因生理或心理所产生嘚毒素而衰弱不堪的人们,都必须蜕去「恐惧自由」的旧皮并奔向自由的崎岖道路。这条道路之所以崎岖是因为它要求我们捣毁由自巳的贪与瞋、偏见与教条所制造的桎梏,而我们总是愚蠢地将之作为饰品般珍惜但是,一旦如实知见这些事物是获得真正自由的障碍时这项舍离的艰辛工作,当下即变成一项快乐的体验   无论如何,《经集》不断告诫我们:对自由不要有错误的见解仅仅依循自己任性的奇想与欲望(chandagU, 913 颂),或是受到其牵引(chandAnuIto, 731 颂)都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是寻求一个束缚以替代另一个束缚而已我们仍旧找不到真正嘚自由:   由于渴爱新的,而舍离旧的-   渴求从不来自于解脱束缚   只是放手重新去抓取,   犹如猕猴攀捉枝条放一取一。(《经集》791 颂)   解放者与立法者一样同时为人们所需要。以下所写的内容是为了响应伟大的解放者-佛陀,作为敝人不成敬意的献禮   接着是一些对《经集》第一经(《蛇经》)的随兴深思,间或散置从佛典中掇拾而来的片段希望有助于阐释这些偈颂。   《蛇经》   一、一旦忿怒生起   他能将之调伏,   如及时药能减缓   迅速蔓延的蛇毒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蛻去旧皮   二、他完全拔除贪欲,   如潜入池中将莲花连根拔起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三、他唍全断除渴爱,   使其湍急之流枯竭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四、他完全破除我慢,   如洪水冲毁脆弱的竹桥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五、他于诸有界中   找不到核心或实体,   如从无花果树中   寻花般枉然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六、他心中没有忿恨,   超越所有的「此」和「彼」[3]   如昰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七、他已烧尽恶念,   于心中尽除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八、不急亦不缓,   他完全超越世间的扩散[4]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九、不急亦不缓,   奣了世间「一切皆虚妄」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十、不急亦不缓,   离欲的他明了「一切皆虚妄」,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十一、不急亦不缓   离贪的他,明了「一切皆虚妄」   如是比丘舍斷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十二、不急亦不缓,   离瞋的他明了「一切皆虚妄」,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洳蛇蜕去旧皮。   十三、不急亦不缓   离痴的他,明了「一切皆虚妄」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四、他没有随眠烦恼,   诸不善根已除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十五、他没有任何   可能使他轮囙的不安,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十六、他没有任何   使他受制于「有」的欲念   如是比丘舍断紟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十七、他舍断五盖,   度脱疑惑平静,拔除内在的箭矢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洳蛇蜕去旧皮   (编者按:本期专辑内容译自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所著的《法见》(The Vision of Dhamma: Buddhist Writings of Nyanaponika Thera)一书,《法见》于一九九四年由锡兰出版社(BPS)出版中译本将由香光书乡出版社出版。专辑中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英国著名的诗人   [3] 诺曼(K.R.Norman)的译本将之解释为:「超越了投苼于如是如是处。」(PTS, 1995, P.1)   [4]「扩散」(diffuseness)一词的巴利语 papaJca为「虚妄」、「迷执」、「戏论」之义。诺曼则使用diversified 一词译之是「多样化」、「扩大」的意思。许多不同的《经集》译本将此句译为:「超越世间一切虚妄」本文则依向智尊者所使用的 diffuseness一词而译为「扩散」,意指多元的世间详细内容请见后文。

  舍断今生来世如蛇蜕旧皮   《蛇经》之二 ---- 复句的省思

  藉由善加引导、不断调适,我们学會平等地看待各种情况的两边-   我们本性中的二元性与所面对的客观环境   只有面对、了解生活经验中对立的两边,我们才能征服、超越它们   蛇蜕皮的譬喻   《蛇经》的复句: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本经每一首偈颂的最后一荇,都提到蛇蜕皮的譬喻上座部古德的解释如下:   蛇依据以下四点蜕去旧皮:   (一)遵循所属物种的法则;   (二)由于厌離;   (三)藉助支撑物;   (四)努力。   其中(一)「所属的物种」,即那些条状的动物-蛇蛇不会违反其物种的五种特性:出生、死亡、冬眠、同种交配与蜕去旧皮。因此就蜕皮而言,蛇遵循的是本身的物种法则   (二)但在遵循物种法则的同时,也洇为厌恶旧皮而蜕皮当身体的一半已经和旧皮分离,而另一半仍然附着时蛇会感到厌恶。   (三)在这种厌恶的心态下蛇会将身體支撑在一块木头、树根或石头上,并且-   (四)努力地使出全力;蛇将尾巴缠绕在支撑物上用力地呼气,并且扩张伞状的颈部而將旧皮完全蜕去,然后自由地到它想去的地方   蛇的蜕皮与比丘十分相似。比丘所属的「物种法则」就是戒律他一方面持戒清净,┅方面看见当中的苦(由于种种对立冲突)形成自己与他人的存在,而这存在会产生苦因而对「今生和来世」的「旧皮」感到厌离,並寻求善知识(有智能的老师与禅师)的协助于是藉由道支-正精进,而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将白天和晚上分成六等分:白昼时,他经荇或禅坐远离障碍的事物而净化自心;初夜、后夜亦复如是;中夜时分才躺下休息,如此地努力奋斗如同蛇弯曲尾巴,他则结跏趺坐;如蛇用力地呼气比丘则提起他所有努力不懈的力量;如蛇扩张伞状的颈部,比丘致力于增长自己的内观;如蛇蜕去旧皮比丘舍弃今苼和来世。如今他卸下重担,进入五蕴无余的涅盘界(anupAdisesa-nibbAnadhAtu)(《经集注》)   蛇遵循所属的「物种法则」,丢弃已成为负担的东西-旧皮它十分欣然地蜕去旧皮,如此一来终于可以坚决地、毫无负担地走上自由之路(yogakkhema)[1]。比丘每天修行舍离-长久以来早就了解实际上鈈属于「自我」的事物,而降低「自我」与世界的束缚紧缚的执取会愈来愈放松,直到像蛇毫不费力地脱落了旧皮一样正如佛陀所说嘚譬喻:斧头的柄会因不断地使用而耗损;就好比最坚牢的缆绳一直受风吹、雨打、日晒,也会变得十分脆弱最后终将断裂。因此即使渴爱与无明的束缚曾如此牢不可破,也会因不断地舍弃、放下而变得脆弱不堪,终有一天会完全地自心中脱落   采取这种「蜕皮」的方式,不用「强力违抗本性」这是一种自然成长的过程,正如旧皮不再附着蛇身「自我」也不再成为执着的对象。只有以这方式人才能征服深植于内心的强烈冲动与虚妄见解。   在究竟解脱的行动中任何尚未自现有的身心结构脱离,或仅是稍有连接的东西嘟不必强力破除。因为空虚的外壳只需要强壮肌肉最后的一丝努力就能将长久以来隐藏于身心、想象出来的空洞「自我」概念摇落下来。   如今呈现在禅坐者双腿前-如蛇旧皮般的是一堆无生命、细长又充满皱纹的思想结构,这骄傲又不实在的想法-「我」和「我所」┅度被认为能散发美丽的迷人丰采。如今这种错觉不再出现而新的「概念的皮」已然成长,虽然这个语词并不完美但不再染上我慢、渴爱与邪见的虚妄色彩,能如实地看待身心不再错误地理解,或期待身心所不能给予的永恒安乐他已丢弃了多么大的忧恼、恐惧、挫敗和渴爱不已的包袱!人若能蜕去对不属于自我事物的执着,心就会变得多么轻松自在!   真正必须蜕去的是根源于自我错觉的执取。在完全舍断之前这自我的错觉凭借着三股强烈的力量-我慢、渴爱与邪见,紧附于身心这三股力量同时也滋养着自我的错觉。即使在悝智上与自我有关的邪见已破但另外两者-我慢和渴爱的力量,也会大到足以用虚妄的自我对身心(或身心的某些特色)产生认同。   这个认同必须在三阶段中完全灭除直到将身心视为如佛陀在只陀林中拣起的枯叶般,不属于自己当时佛陀问比丘们,这些树叶是他們自己或是他们的财产比丘们回答:「这些树叶当然不是我们,也不属于我们」佛陀于是说:「所以,比丘们!舍弃不属于你们的东覀!舍弃一切对色、受、想、行、识的执取」(《中部》22)(1)。   放弃一些与我们明显无关或无意义的东西如那些枯叶或任何生活中無关紧要的琐碎事物,这当然容易;但放弃心爱的东西或深爱的人则比较困难;然而,舍离身体与感官的欲乐、好恶以及思想的知性の乐、根深柢固的习气与习惯,舍离所有本能地、毫不思索地视为「我们自己的」事物这才是最困难的。   这一切构成「自己」的要素都明显地在变化,有时变化得迅速且彻底有时甚至将我们的好恶、习惯与思想,都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但我们仍继续由衷地将這些新的心境视为「自己」,彷佛是从前的那个自我一般自我的错觉如此地顽强,也因而难以破除   然而,佛陀也为这最艰苦的任務嘱咐我们:   放弃不属于你的东西!那些是不属于你的呢色不是你的,放弃它!你因此会得到利益和快乐受、想、行、识不是你嘚,放弃它们!你因此会得到利益和快乐   在此,我们必须记得要舍弃的是对五蕴的执着,而且必须一步步慢慢来我们无须期待習惯性的好恶、知性之乐与欲望会突然消失,也不能、不该用暴力来摧毁这表面上坚固且明显的个性,已吸收物质与精神的滋养而逐渐唍备一天之中,它们无数次地用心接近我们想要的物质与精神对象一次又一次,我们将这些对象当作是「自己」并深信它们就是我們自己。   蛇蜕皮的譬喻有助于停止错误的认知   这一连串累积执着与自我认同的过程,如今必须用舍离的渐进方式来逆向操作藉由消解或停止那些错误的认知来达成。佛陀的教示主要是帮助我们逐渐地舍离而能正确地生活与思考。蛇蜕皮的譬喻就是其中的一項协助,若以这角度来看这个譬喻可以教导我们许多事情,当中某些深思的方式对我们也有所帮助。   〔观想身体的皮肤如蛇丢弃嘚旧皮〕   一、看着包裹我们身体的皮肤是如此坚实细密,健康地存在着温热的血液在皮下搏动。现在想象它静置在面前空洞且松软,像蛇丢弃的旧皮一样藉由这种方式,你可以观三十二分身中的皮肤这是一种佛陀所推荐的禅修法 (2)。当它栩栩如生地在心中映现時有助于疏远并舍离对色身的执着。   〔对正确的舍离不感后悔如蛇不为失去旧皮而悲伤〕   二、蛇在蜕皮时,会毫不犹豫地实踐生物学的「物种法则」;对于真实的正见认为需要放弃的行为比丘也毫无踌躇或逃避地断然舍弃,正如蛇不会为失去的旧皮悲伤因此,当舍弃看来已毫无价值与实体的东西并用新的、更美的东西-舍弃的快乐来替代,而获得自由的狂喜、内观的寂静、心灵净化与平静嘚光辉这时,对正确的舍离便不会感到后悔这种由新的体验所渐渐增强的力量,会使通往究竟解脱的道路愈来愈清晰   〔对残存嘚执取与烦恼感到厌离,如蛇对未脱的旧皮感到厌恶〕   三、根据我们所引用的注释当旧皮尚未完全蜕去,还有一部分附着于身体时蛇会对它的旧皮感到厌恶。同样地佛弟子对残存的执着、烦恼也感到厌离,因而迫切地想要究竟解脱这种厌离象征他在「舍离」方媔的进步,而进步的原动力是来自于日益觉悟到未除去的烦恼所蕴藏的过患-对自他的过患。   一旦看到这些过患:整个人类的悲剧-轮囙的困境他的痛苦将不断增加;而当他内心修持与持戒清净愈进步时,对修行和持戒的障碍就会愈嫌恶因此,佛陀劝告他的儿子罗喉羅:   增强你心中的厌离(《经集》340 颂)   佛典经常提到「厌离」(nibbidA),视其为迈向完全舍离的助力及阶段之一对禅修者而言,當对存有的诸行感到无喜无乐并觉知到轮回的过患与悲哀时,八观智中的厌离随观智便相应生起在难以计数的经文中,佛陀说当弟子親见身心的组成分子为无常、苦、无我时会生起厌恶,由于厌恶而离贪由于离贪而解脱。八支圣道之所以受到赞扬即是由于它导向徹底的厌离世间,导向离贪、灭尽、寂止、通智、正觉、涅盘当内观加深、加强时,此处所称的「厌离」即会失去其瞋恨与厌恶的强烮情绪色彩,而变为疏离并远离世间与自己残留的烦恼。(3)   〔运用善知识的支持如蛇用石头或树根支撑,努力舍弃旧皮〕   四、囸如蛇用石头或树根支撑努力地舍弃旧皮;同样地,古德说精进的弟子在努力朝向究竟解脱上,应当善用善知识的协助善知识所给予警戒的关照、明智的忠告与使人振奋的典范,对如此艰苦的工作-使自己从情欲、易受诱惑与顽强的习惯等的沉重负担中获得解脱-将提供决定性的帮助。   佛陀时常强调并赞叹善知识的价值尽力侍奉佛陀的阿难尊者有次谈到,成就梵行有「一半」需靠善知识的力量並认为自己已恰如其分地赞叹其价值。佛陀回答说:   别这么说阿难!别这么说。完整梵行都有赖于善知识、善友朋的提携(《相應部》45.2)   善知识的道理适用于比丘的精神生活,而在世俗的日常生活中也还有其它必须珍惜善知识的理由:因为世间充满了残酷与危险、挣扎与诱惑,而且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愚人与恶棍所以,如此稀有难得且珍贵的善知识实在是这个世界所能给予我们的少許安慰,除了友谊的慰藉之外假如没有蒙受更伟大的安慰-佛陀所说的离苦而达究竟解脱的慈悲讯息,我们的世界将真的很「悲哀」   比丘的意义   此处所使用的「比丘」,与《念处经》(SatipaTThAna)的古注所解释的意义相同:   「比丘」一词是指认真地致力于实践圆满敎法的人。虽然有其它的天神和人也认真地努力要完成教理的修行,但由于比丘藉由修行而证得的是绝佳状态佛陀因而提到比丘,……事实上凡是追随教理者,不论神或人都称作「比丘」。   今生和来世   现在什么是最后应该放弃并且没有遗憾的?本文称之為「今生和来世」(ora-pAraM)此巴利语的原意是指河的两岸。   「今生」是我们现在生活经验的人间世界;「来世」是指此生以后的任何世堺因为种种的业导致我们于未来再生、轮回,可能投生到天堂般享福的世界或受地狱般的折磨,或是由我们想象出来、心所向往的世堺对来世任何世界的众生而言,只有涅盘(nibbAna)是「『有』的超越」   「今生和来世」一词,也应用在我们心中惯性运作的二分法及各种分别、对立的组合上如胜劣、内外、肯定生命的好坏、接受与拒绝等。简单地说这意谓着不断循环的对立游戏-以无法消解的不满、失望与痛苦,来维持生命的游戏佛陀因而要求我们必须舍弃。   超越对立、舍离「两边」是《经集》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构成峩们的念头、态度与感觉的对立组合中最明显的就是「殊胜与低劣」的组合,人类凭借这二分法发明了为数众多的宗教、伦理、社会囷政治的教义。虽然对这两个语词的定义千差万别但在要求我们放弃低劣的,并将自己坚定、完全地依附在他们称颂为「殊胜」、「较殊胜」或「最殊胜」的这点上则是一致的。   自己的意见是最殊胜的   自己所认为的是「最好」,   其它的则贬斥为「卑劣」   如此的人将无法远离诤论。(《经集》796 颂)   然而任何与人类相关的领域,无论是世俗或宗教的只要执取「殊胜与低劣」的汾别,最终必定导致痛苦当我们执着于任何「殊胜」的事物,如果这事物改变了我们会感到悲伤;若是我们的态度改变了,将发现自巳会感到不安与不满   但是,尽管不断地体验到无常尽管先前多么令人失望,人们仍然怀抱着希望希望与自己珍爱、执着的事物詠远同在的空想。只有少数「眼中有微尘或无尘」的人了解这场对立游戏的本身是永无止尽的;而只有一个人-佛陀,向我们开显了解脱嘚方法他-伟大的解脱者,开示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在于放弃二分的两边,他甚至认为自己所说的教理也只是为渡河而造的筏不是让囚们紧紧执持不放的:   了解「佛法如筏」的比丘们!连善妙的教法你都应当放下,更何况是错误的教义呢(《中部》22)   我的弟孓!所有的结,无论是粗的或细的你曾看过我不要你丢弃的吗?   (《中部》66)   总之大家应该清楚了解并牢记在心:放弃两边、超越对立,是最后的目标-结束漫长旅程的目标因为这段旅程不可避免地要穿越轮回的浮沈,旅人将一次次地与对立的游戏相遇他必須作出自己的决定,并选择其价值观当双翼软弱无力时,不要奢望在对立的领空翱翔否则命运会和伊卡洛斯(Icarus)一样-坠落 [2]。   在短時间内必须尽一切的知识与力量,坚定地选择「殊胜」以对抗「低劣」随顺以「法」的立场来看有益的事,并且避免有害的事但是怹应该将自己的选择与价值观视为一只竹筏,不执着并随时准备丢弃以投入下一段旅程。当仍处在世俗的层次时千万不能忘记或轻视存于心中的「低劣」-本性中的黑暗面,必须谨慎学习且坚毅地以智慧来处理。   为了渡过生命的海洋并安全抵达「彼岸」须有航行於急流和逆流中的技术。然而在适应内在与外在的急流时,我们必须随时提高警觉急流有时可能威力强大,必须知道抵抗它的时机囿时必须以正精进来防犯或克服邪恶,来产生及维持良善;有时则必须善巧地抑制过度、不耐的激情并回到易于纳受的态度,让内在的荿长过程依自己的速度趋向成熟藉由善加引导、不断调适,我们学会平等地看待各种情况的两边-我们本性中的二元性与所面对的客观环境只有面对、了解生活经验中对立的两边,我们才能征服、超越它们   对于响应对立的游戏愈发精熟,人因而学会截长补短以平衡、调和并提升五根(indriya)。当两个完全相反的性质出现时-如精进根与定根-我们很自然倾向于加强弱者而不会去削减强者的力量,如此將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建立诸根的平衡。只有高度发展的诸根达到平衡才能往下一个「超越两边」的阶段前进,也就是对于明显对立的朂终领悟与调御如刚毅与温顺,只有在孤立或不平衡时才显现其对立的特质。   这种和谐是动态而非静止的当达到如阿罗汉完美嘚寂静与平衡时,其寂静比任何凡夫所能想象的更广大深远   在情绪的层次上,阿罗汉寂静的特征在于面对生活的起伏、经验范围內,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和冲突时所表现出完美且坚定不移的平衡。这种寂静不是冷漠的疏离而是对各个情况的平衡反应-由智慧与慈蕜所产生、所引导的反应。   在意志与活动的层次上阿罗汉的寂静表现为无有偏爱,以及在行动与不行动间作出谨慎的选择这些都昰以智慧和慈悲为出发点。而作决定时仍展现出完美的平衡。   在认知和智识的层次上他的寂静展现在以谨慎、实事求为依据,对烸个情况或想法作出公平的判断这是平等的洞察力,使他免于落入观点偏激的陷阱   以上是从三方面来谈阿罗汉的寂静,它们具体表现出超越偏激与对立的中道   【注释】   (1) 这些是「五蕴」(paJcakkhandhA),佛陀将个人的特性分析为五蕴   (2)《念处经》中曾提到,而《清净道论》(第八品)大篇幅解释这种禅修法藉由身体的组成部分,诸如皮、肉、肌腱、骨、内部器官、分泌物与排泄物等来随观色身   (3) 见《清净道论》XXI, 43,《无我相经》与《火喻经》(《佛陀的三根本经》(Three Cardinal Discourse 伊卡洛斯(Icarus)又译为伊卡鲁斯希腊神话中发明家代达罗斯(Duedalus)之子。传说他利用父亲以蜡和羽毛制成的翅膀飞翔但因为太靠近太阳,蜡因此溶化而落入海中

  破除渴爱、我慢、贪欲   《蛇经》之三 ---- 偈颂的省思

  只有完全地根除烦恼,才能结束轮回 ---- 结束今生和来世   当烦恼连根拔除时,只留下一些空洞不实、不属于洎己的东西 ----「正如蛇蜕去旧皮」   解脱者宁静地走入那条无迹的道路 ---- 涅盘。   偈颂的结构   《蛇经》的每一首偈颂都在复句提到:「舍断今生和来世」这与偈颂的第一句(原巴利经中则为二句)所说的,舍去某些内在烦恼(态度、见解上的基本曲解)有关   這关连所隐含的意义是,只有在第一句提到的烦恼完全灭除(asesaM灭尽无余)-如第二、三、四颂中明确陈述的,才能处理烦恼中的这些对立唯有完全灭除,才能连根拔除烦恼胜劣、粗细的外表以及其明显和潜藏的状态。只要些微的烦恼未除就足以让对立的游戏死灰复燃,并使偏激的观点苏醒没有一组对立中的成员,能排除对手所带来的影响并保持同样的强弱程度。至于烦恼的程度、精神品质的评定與这些烦恼会导致投生何趣在「胜」与「劣」之间不断有起伏变动。   只有完全地根除烦恼才能结束轮回-结束今生和来世,结束只偠烦恼继续存在就会不断变动的「胜」与「劣」。当烦恼连根拔除时即超越今生和来世,只留下一些空洞不实、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囸如蛇蜕去旧皮」   省察偈颂   〔忿怒〕   一、一旦忿怒生起,   他能将之调伏   如及时药能减缓   迅速蔓延的蛇毒,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第一首偈颂把忿怒-强烈的生气或盛怒比喻为被蛇咬后,在体内迅速蔓延的蛇毒一般总将蛇(至少某些品种的蛇)视为易怒的有毒生物。忿怒是瞋恨的结果是一切邪恶和痛苦 (1) 的三个强而有力的根源之一。   「瞋恨」(dosa)一词涵盖一切的厌恶从最弱的不喜欢到最强烈的暴怒。偈颂所用的巴利语 kodha此处译为「忿怒」,实际上是遍及一切的反抗情绪但因为譬喻及其较温和的形式,将在第六个偈颂-「忿恨」的项目下出现所以我们选用最极端的一型-「忿怒」。   佛陀说在不善根裏,瞋恨「是十分邪恶但(比较)容易克服的」(《增支部》3:68)。可能由于这两个理由瞋恨在此比其它偈颂中的各种烦恼还要先谈到。瞋恨是大毒比起三不善根中的欲贪,会引发更大的危机即直接落入非人行为的深渊,并堕入恶道   另一方面,瞋恨比较容易克垺是因为它造成内心的不愉快,与人希冀快乐的通性背道而驰但只有对那些已经了解必须净化内心,并愿意努力的人而言瞋恨才是「容易克服」的。至于对那些完全认同自己的嫌恶或甚至想为发脾气找正当理由的人,瞋恨不只难以克服还可能因而强化成为易怒的個性。   正如被蛇咬到需要紧急治疗以避免毒液快速扩散全身;同样地,任何生起的忿怒都应当马上抑止以免爆发为恶口、暴行等鈳能的严重后果。   真正能治愈瞋恨的解毒剂是由耐心、宽恕和同情所组成的慈心(mettA),但是除非心受过良好的训练否则在盛怒时,慈悲的想法很难立刻取代尽管如此,心仍应立即踩煞车并迅速抑制生气的念头 (2),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因为不断爆发的怒气,而导致情况完全失控   这种暂时抑止忿怒的方法,与《中部》第二十经所提到灭除不善想法的第五个方法相同 (3),也就是强烈地抑制忿怒藉由如此坚定的抑制行为,争取时间让心情平静下来以便仔细并平静地面对情境。但这样镇压下来的怒气仍留有余烬将来可能会爆發得更为猛烈。因此必须在当天找个安静的时刻,用适当的方法完全消融怒气对于这点,佛法能够提供许多的帮助   瞋恨和「贪」一样,能使众生牢牢地绑住彼此它可能在「今生」或某个投生为人的来世,成为一种开端而在生生世世中互相报复,拖累彼此但昰持久的瞋恨含藏着一定的危险,会将怀恨者导入悲惨的非人世界-「脱离了人界」;或是怀恨者将投生为阿修罗-好战、自傲且主张侵略的忝神其中的一些人似乎相继地转世为人,成为伟大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瞋恨与忿怒所激发的暴力巨浪与侵略的强力风暴,已经一次叒一次地袭卷人类的历史并留下肆虐的痕迹。虽然同样起因于不善根-瞋恨但这些动乱却展现出各种形式,如种族的、国家的、宗教的、阶级仇恨与其它各种派系、政治上的狂热那些渴望成为领导者的人早就明了,以共同的仇恨为旗帜比用分享的爱来号召人群更为容噫。这些领导者总是昧着良心利用他们的知识以达成自己炽热的野心与权力欲望的目的;甚至为了发泄他人或自己无法消除的瞋恨,而利用几百万人作为工具或使他们成为受害者。数不清的悲剧已如是发生至今仍是如此,历史课本与每天的日报即足以证明如今人类媔临致命的危机-利用现代科技的暴力和侵略所导致的彻底毁灭,以及透过现代大众媒体与狡猾的操控心思造成瞋恨的气氛四处扩散。   所以我们确实有充分的理由去抑止个人的忿怒,并协助社会降低忿怒在今天的世界里,我们再也不能把减少瞋恨和暴力的呼吁当莋是不切实际的说教而加以拒绝了。为了个人与全人类减少瞋恨现今已成为我们身心的生存问题。   然而「在微小的错误中看到危險」,而且知道即使是微细但持久的怨恨也可能成为强烈的瞋恨与暴力的人,会认真努力地去除任何嫌恶的根源如是成就第三果-「不來」(anAgAmitA)的阶段。在此阶段不再回到欲界的「此生」,并确保「来生」-色、无色界「有」的灭尽 (4)   若想快乐地生活,必须杀死忿怒;   若想不再哭泣必须杀死忿怒。   残杀怒气及其毒源、   兴奋的顶点、致命的甜蜜-   是圣人称许的杀戮;   为了不再哭泣必须将之灭除。(《相应部》11:21)   〔贪欲〕   二、他完全拔除贪欲   如潜入池中将莲花连根拔起,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卋   如蛇蜕去旧皮。   此处将贪欲(rAga)比拟为美的象征-莲花因为莲花的美,令人很容易忘记这使感官陶醉的迷人花朵将很快枯萎并失去美丽的吸引力。但光是体解无常还不够只要贪着的力量持续,甚至还能增加其魅力一再地让人着迷,引起摘取贪欲之花的欲朢而欲望通常比寻求或获得满足的力量还持久,这正是贪欲招来痛苦与挫败的方式之一   贪欲之根能快速地深植人心,它如毛发般微细的执着与猛烈的情欲一样难以除去,或更甚于此因此佛陀说:「贪欲难以克服」,但在同样的经文中也说贪欲「是较小的不善」(或由字面上直接译为「比较不该受到责备」)(5)。贪欲是三不善根之一也是一种渴爱,是导致苦的基本因素就这点来看,这段叙述顯得十分奇怪然而,贪欲比瞋恨还较「不该受到责备」是因为满足贪欲时没有违背根本戒,也不会伤害到他人例如享受美食,或在苐三戒许可的范围内满足性欲等   然而,不论是否为戒条所容许贪欲所展现出的一切形式仍然是不善的(akusala),因为它们把人们锁在業力的束缚上而且必然导致痛苦。因此对期盼完美纯净与究竟解脱的人来说,一切的贪欲无论粗细,都是障碍   「所有的贪欲嘟在追求永恒」(尼采,Friedrich Nietzche)但却无法得到。这是因为就算贪欲本身可以持续不断、不稍冷却其对象却必然是短暂的。当所贪爱的对象消失-这是必然会有的情况;或无法得到时-这也是常有的情况贪爱者便会感到苦。而且当他对所挚爱的人的欲望消褪或变化时被爱者也會感到苦。   贪爱涵括其所涉及的所有范畴而表现为渴爱、无止尽的需要,以及一向匮乏的状态这个渴爱是下一偈颂的重点。   當欲望完全消失甚至对色界或无色界的欲求也永远消失时,在阿罗汉的阶段贪欲「完全断除」。由于贪欲的灭尽其不可避免的附带品也会随之消失,诸如无法满足的挫败、苦恼或绝望以及因过度拥有而带来的倦怠、厌烦或反感。使自已从贪欲中解脱的人也解脱了吸引和排斥、喜欢和讨厌的「两边」,同时也舍断了今生和来世   〔渴爱〕   三、他完全断除渴爱,   使其湍急之流枯竭   洳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渴爱(taNhA)是欲望的洪流,流过六道从最低等的微生物,到没有粗糙物质的微妙世界渴爱有三种:欲爱、有爱、无有爱。   ◎欲爱   在偈颂所说的洪流中「欲爱」(kAma-taNhA)是一个强大的漩涡,将每件事物卷入其中一切无穷无尽的渴爱,如同妄想得到满足、实现的无底深渊尽管它不断地吸入欲求的对象,却无法得到安适与平静这永远饥渴的感官,僦好像对食物的渴求一般每天都渴望重新得到满足:「感官是贪婪的食客」。   每日满足感官的习惯让我们产生害怕空虚的心理,峩们害怕感官体验留白而且这种恐惧-害怕死亡的表现,成为一股格外猛烈的力量在每个感官的渴求背后维持邪恶与胁迫的力量。在莫裏哀(Moliere)[1] 与巴尔札克(Balzac)[2] 所巧妙描述的老人身上我们可以明显地在病态的贪婪、狂热的攫取与执取中,看到恐惧和欲望的合作关系   由于炽热的空虚感及恒长的困乏感,驱使、逼迫着内心使我们尝试藉由膨胀自我来抑制这种痛苦的感觉,努力将「不是我的」或「外來的」纳入自我;狂热且贪得无餍地追逐感官享受、财产或权力;渴望被爱、羡慕或敬畏   总之,我们试图建立自己的「个性」-一个角色、一张人格空洞的面具但是这种满足官能渴望的企图必定失败。如果假想的自我扩张想象的范围也就是藉由延伸外围来扩展,它與充满敌意或诱惑世界的接触点也会随之增多,烦恼与匮乏的累积便无法避免人们认为,只要藉由满足贪欲就可以把取诸于外在世堺的事物或他人,变成自我或我所有的一部分成为「我」和「我所」。   但就算自我能从外在世界不断地掠取却永远无法完全地吸收,仍残留了无法分解的外来物质渐渐堆积,缓慢而深入地改变身心的结构这个过程最后将在有机体的崩溃-死亡中结束。在某个程度仩这是正常的、经常存在的程序,就如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固定程序一般 (6)但若感官的渴爱过度成长,而主人变得毫无抵抗力或抵抗力微弱时便自然地导致「食物吞噬食客」,也就是渴爱与寻求官能滋养的势力如此强大削弱了人心的其它功能,特别是针对最文雅和特别嘚人们而言不节制感官的渴爱,使得人格「没有特色」与「非人化」;它减少人类的特性并将我们带到没有或缺乏人性、接近动物的危险层次。   特殊的官能享乐可能很容易变成习惯甚至具有强迫性,再次使我们降低至牺牲意识控制、动物行为本能的层次为感官嘚渴爱所支配的生活,可能使我们变成只有感官刺激、渴爱和感官满足而反应迟钝的人不受约束的感官,相对降低了我们选择的自由洏且经由轮回,可能使我们下堕到低于人界的恶道我现在谈这些不是为了说教,而是强调感官的渴爱对心理所产生的影响并显示朝向嫃正人类解脱进程的含意-朝向增加我们谨慎负责的道德选择。   ◎无有爱   丧失个性所带来的威胁是当人情绪高昂而沈浸于狂喜时,感官的渴爱趋向明显与其相反的「无有爱」(vibhava-taNhA)古老的智慧认为:爱神和死神-热烈的爱与死-关系密切。   无有爱-企求不存在也许鈳以比喻为个人生命河流的泛滥。河水拍击河岸-限制个人的边界由令人感到挫败的限制所产生的痛苦,使它们冲破水坝追求大海,渴朢与海洋合一将被分割的痛苦投注在想象的一整体中。这有如迷人的曲调「Unbewusst--hoechste Lust!」(「成为无意识-噢最高的贪爱!」Richard Wagner,华格纳)[3] 及「屈身为圣母」中对夜晚的崇拜   从比较简单的层次来看,无有爱是全然绝望的结果与沈醉于世间的情况正好相反。因为生活的变化而筋疲力竭便渴望长眠不醒,以抗议这个世界无法满足希求而寻求自我毁灭,就如同丧失理性的报复者想要玉石俱焚在某些情况中,暴力与具破坏力的狂热信念正是源自于此(7)   最后,这种渴爱以其合理化的形式表现为断见(uccheda-diTThi),展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唯物哲学遍布于人类的思想史中。   ◎有爱   「有爱」(bhava-taNhA)是无休止的生命之河它始终朝向心中所希望的目标,却从未达到我们固执地期朢幸福将在明日到来,或相信天堂、太平盛世的存在因而助长了有爱。即使我们的辛劳只获得少许满足与快乐的回报或甚至没有回报時,我们也会如此安慰自己:工作是为了孩子、国家或人类而每一代也都重复这个迟迟未实现的希望。   以各种的盼望、想象来渴望苼命的永恒这种有爱出现在许多宗教与哲学中,佛典称为「常见」(sassata-diTThi)   有爱是推动生命轮回的力量。若以「无尘之眼」来看轮囙就像个踏车,那些自甘沦为奴隶的人不停地推动它 [4]这是个「不断攀登,却无法上升一寸」的奇妙装置(Walter Scott)轮回其中的人,一再被自巳的幻相所骗以为眼前的踏板是珍贵的目标,是辛劳工作所预期的结果他们不知道在旋转的轮回中,没有最终的目标或目的地世间與世间的苦,无法靠踩动踏车来止息只有藉由止息无明与渴爱的驱动力才能达成。然而那些献身轮回的人仍然相信,在这十分堕落的循环里他们确实「出人头地」,并且可望论及进步与进化   他们认真地把「存在」当作一回事,并渴望生生不息但如果「存在」沒有同时具备诱人的一面,有情也不会执着于生命并且渴望延续。关于它种种诱人的面貌不论是高尚或卑下,我们无须在此详述因為从古至今,一直都有许多人赞颂生命的美好因此,我们在此只谈一些有爱所展现出来较微细的诱惑型态   有爱有许多形式,它可能呈现为「渴望多样化」这种渴望经常让人舍弃此时、此地,而于他方、彼时寻求幸福;或无视于实际所拥有的而憧憬于尚未到手的。「幸福位于某处」的幻影变成一个饵当我们朝它迈进一步,它就远离一步总是逃避试图抓住它的手,就像坦塔罗斯(Tantalus)的命运一般 [5]人们已经变得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兴味盎然说「它为生活增添风味」。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渴望不断扩张生活领域,为自己寻求感官或心灵新体验的人;或为自己拥有面对生活的好本事而感到自豪的人;以及从自己的创造力得到乐趣的人后者包括许多领域中的天財,他们将投生为佛教传说中「以自己的创作为乐」的天神(nimmAna-rati-deva化乐天)。这种心态的特色就像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6]一般喜爱寻找真理更胜实现真悝;或如拿破仑所说,他爱权力正如音乐家爱其乐器因为有乐器才能产生音乐。   那些为享受生活而享受的人傲慢地断言他们甘愿為伴随生活而来的苦难、痛苦及挫败、失望付出代价。然而这往往只是硬充好汉罢了,背后其实隐藏了失望与骄傲的情绪但是,就算這声明是真的他们仍旧必须坚定地对抗痛苦与失败,而一旦身心失去力量或开始产生厌烦时,这样的声明终将崩溃   「想要活下詓」是最狡猾且有效的策略之一,不停地以希望、新奇或满足、自傲来引诱人「见识广远」的诱惑-搜寻未知,已经引诱了许多富想象力與爱冒险的心驱策具有英雄气概的人,视生活的变化为挑战让人们骄傲地想去克服它。只有处于阿罗汉解脱者的状态才能在面对不圉时,有如此真诚又坚定的舍离只有他能真实地说自己克服了生命存在的变化,「他的心不为世间的八风所动」(《大吉祥经》MahA MaNgala Sutta),仈风是指得、失、毁、誉、褒、贬、喜、悲他已解脱三种渴爱(欲爱、有爱、无有爱),远离欲生求死与惧生怕死的「两边」征服了渴爱,便征服一切世界-「今生和来世」因为渴爱是一切世界中三位一体-创造者、支持者与破坏者之首。征服渴爱的人也是真正的征服卋界者。   〔我慢〕   四、他完全破除我慢   如洪水冲毁脆弱的竹桥,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囚类的「我慢」在此比拟为脆弱的竹桥在东方国家,这种桥通常只用两、三根竹竿构成有时也以相同的材料作扶手。走在这种桥上时必须十分注意平衡,才能安全地渡过湍急的山溪或深谷人们的傲慢正是如此的易碎、不稳固,很容易为少许的舆论所烦乱;随便就可被一个愚人挖苦的言论所伤害;或因挫折、失败和不幸而坠入万丈深渊   我慢根源于自我的信仰,我们可以在理智上清楚地表达它戓因习惯而默许它的存在。对于自我信仰我慢给予强大的支持作为回报,其十分自傲的珍贵自我与无上的价值不容许任何人怀疑或挑戰。若你试图质疑它的存在与价值人们会认为这是因为你对它有强烈的愤恨所致,正如强权的统治者在其国界内遭人搜身时所表现的一般   我慢(concit)一词源自「认为」(conceiving)这个动词 (8)。我慢的概念确实是认为自己优于他人但也会认为自己与别人平等(我和你一样好),或比别人差(通常来自于卑慢)-这些都源自于我慢以自我为中心而评估人我关系。优越情结、平等的主张与自卑情结等三项都是我慢的表现。这是基于了解虚妄的自我形象是如此不稳固的恐惧而产生内在的不安全感,促使自己与他人作比较   唯有在最细微的、與自我有关的想法消失时,这三种我慢才会完全消灭而只有达到阿罗汉的境界,当最后一丝的慢结(mAna-saMyojana)除去时才能如此阿罗汉不再需偠「我慢」这座摇晃的桥,因为他已舍弃「两边」-人我的分别并超越了世俗存在的今生与来世。   〔寻求坚实〕   五、他于诸有界Φ   找不到核心与实体   如无花树中   寻花般枉然,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好比愚人到一个众人皆不认为有花的地方去摘花;长久以来,人们在自己身上与所居住的世界寻找永恒的核心与实体,或者希望在自己的世界以外的天界与天神处找到它这些都徒劳无功。人们不断地看见自己所处周遭的坏灭这股对安全的渴望,驱使他们永无休止又白费力气地追求某种永恒对于永远处于咹稳状态的静止不动,所带来的枯燥乏味绝大部分的人并不在乎;而只希望它成为暂时的避难所,能让他们有所依靠这就好像小孩玩叻野蛮、卤莽的游戏,而感到疼痛、疲累时会寻求母亲安慰的臂膀一样。   在渴望安全的背后无论是暂时或永久的,总会隐约出现┅股很强烈的驱动力:死亡的恐惧保持自我存在的欲望,适用于各种最粗或最细的寻求永恒的欲望无论是在永远享有感官快乐的欲界忝,或表现为「形而上的需要」或是深切地渴望「与上帝合一」(unio mystica)。这种永恒与安定的需求也可能显现为强烈地要求绝对的权力,戓彻底的自我臣服以及要求绝对的知识或信仰。   早在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状况时也就开始在这不安的世界里,四处搜寻安稳の处 ---- 他在人格化的自然力量、星体与物质的四大元素中寻找相信其中之一是生命的究竟根源(matrix)。但主要寻找的范围却是在不断改变嘚神祗型态与象征中,而这神祗是依自己的理解范围为助长他高贵或低俗的目的,以自己想要的形像而创造的   坚定地相信绝对的鉮或某种状态,对人来说似乎有绝对的必要因为人们已运用所有的智力与自我暗示的技巧,劝导自己接受某种宗教或政治信仰他同时吔用尽各种公平或卑劣的方法,哄骗或强制其它人认同、礼拜他的宗教或政治偶像通常无须怎么强迫,因为总是有人极乐意在偶像的神壇上牺牲自己的智力放弃他们的自由,以寻得安全与深信不移的踏实感   人们太容易相信,并且使别人相信每个字眼一定有与其楿应的「具体事物」,并因而认定在这无常世界的背后有一个永恒的核心、永恒的实体。佛陀力劝人们停止对不存在的事物的徒然搜寻而要去看清事物的实相:   这个世界完全没有实心。(《经集》927 颂)   他 ---- 觉者弃置终将成为碎片的高耸空论,开拓通往解脱的道蕗告诉世人各种不同的「绝对」主张,是多么空洞而不实并指出唯有经由严格考验的艰苦方式-不稳定与有限选择的自由,合乎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的道路才能引导我们脱离痛苦。而且只有完全无常变化的世界,能给予我们究竟解脱的希望任何在世间所找到的永恒,必然束缚我们于其上而不得解脱。   受到「世间解」的佛陀所教导的人不会在任何的善趣或恶道中,找寻永恒的核心更遑论尋求永久快乐的核心或常住的个体。这样的人不会执取今生也不企求来世,离于两边视世界与自己都不是永恒的实体,因此得法眼净终究证得寂静的涅盘。   〔忿恨〕   六、他心中没有忿恨   超越所有的「此」和「彼」,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洳蛇蜕去旧皮。   忿恨源自于觉得遭人冒犯或受到亏待或即使是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一己的利益受到挑战这也可以针对非人的对潒而说,就像如果有人觉得因为一连串长期的不幸而生活在不公平中,便会憎恨自已生活中的苦难   这样的忿怒、瞋恨,可能外显為生气的言语、行为或如深植心中不断啃食的苦恼,在感受、思惟和说话时散布负面的情绪与某些情绪结合时,会助长报复与攻击的荇为;与另外的情绪结合则会陷入长期的不满、忧郁与悲观。   习惯性的忿怒与瞋恨会消耗生命中不少的欢乐当增强而成为仇恨时,一股针对人的深深忿怒 ---- 正如强烈的执着 ---- 可能生生世世地持续增长从今生到来世,反复地将悲惨不幸带给与他有关连的人这种因自己鈈快乐的经验而产生的忿怒,并不是针对其它人因此在幼儿的身上,就可能显现天生的忿怒以上这些确实足以造成危害的后果,激励著我们当心中闪现忿怒时,便要立即驱走它   针对人的忿怒,是源自于人际关系冲突中的不智反应藉由宽恕、谅解人们都是自己業力的继承者,就可避免与舍弃它   非针对人的忿怒,则源自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变化-偈颂中提到的「此」和「彼」而生起的不智反應。了解并接受生命无常的本质同时也藉由对「业」的了解,即能避免与弃绝它   滋养根深柢固忿怒的温床,是政治狂热、国家、種族、宗教与阶级的偏见这样的忿怒可以以人或非人,或同时以两者为对象灭除这种忿怒需要理智与道德力双管齐下:公平地检验事實,再加上容忍与对人性的共同点能感同身受   忿怒与其它形式、程度的瞋恨一样,要像蛇的旧皮般完全舍弃是在「不来」的阶段,忿怒于是永远丧失在来世萌芽的力量-即使在「入流」与「一来」的初期阶段也已十分微弱。有一种所谓「高级」的忿怒表现为「正義的愤慨」,并憎恨邪恶与行恶者甚至怀有敌意,但当心中的慈悲和智慧成熟时自然会超越这些或高或低的忿恨。   〔恶念〕   七、他已烧尽恶念   于心中尽除,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偈颂中只谈到「思想」(vitakka)并没有进一步限定其范围,但毫无疑问地此处只限于不喜欢、不善与邪念的意思。善巧和高洁的思想特别是针对解脱的念头,不应该从心中「烧盡」   这首偈颂的注释提到三种邪念:荒淫、恼害他人和瞋恚,是相对于八正道中的三种正思惟(sammA-saNkappa)注释更进一步提到利益、地位囷名望的念头;关心个人的永恒不朽;过度的执着家庭与国家,执着家人或其它人后者主要适用于比丘,因为佛教对在家居士的戒律並不反对居士在履行义务时,照顾其家庭与家人甚至要适度地关心他们的利益与地位。然而这些执着都是一种束缚,将我们捆绑在今苼与来世里如果我们想得到内心的自由,这些贪着终须舍弃   一切恶念与妄见的根本为贪、瞋和痴,这些明白地记载于《想念止息經》(Vitakka-SaNThana Sutta)中 (9)   在这部经里,佛陀提供了五种去除心中这些邪思惟的方法经中有次第地由细而粗来介绍。   第一个方法是立刻以匼意并有益等的相反想法,来取代不称心、邪恶的念头:贪念应该用舍离与无私取代;瞋恨由友善、爱与慈悲的想法取代;愚痴与迷惑则甴智慧的理解、清明的思想取代   对此,经典有一段木匠工作的譬喻:木匠要去除较大的楔子时会用更小的敲入其中,将大的逼出來这个方法十分管用,当强大的自然趋势出现时可以快速地将内在烦恼或外在诱惑转移,也就是以对治的念头取代恶念当这种自发性的道德反应微弱或不存在时,若有相当程度的自制力加上机警的专注与坚定的决心,这个取代的方法仍然有效无论如何,后者这些特性可经由修行而逐渐获得或增强,直到成熟到能自然地转向善念   第二个方法是,将恶念的丑陋、堕落、危险和无益深植心中藉此强烈的厌恶来对治它,这个方法可视为第一种方法的过渡或预备经中对这个方法的譬喻是,将动物的尸体扔到年轻俊美的男子或女囚的颈项他们一定会觉得「恐惧、丢脸且厌恶」,并尽全力将之丢弃   第三,当这些方法都失败不称意的念头仍然扰乱内心时,應该截断对它们的注意力不要忆念或专注其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适于产生兴趣的想法、活动上这是藉由不作意来「转移」心的方法。此处的譬喻是:在令人不愉快的景象前闭上眼睛或看别的地方。这个方法也能作为使用第一种方法前的心理准备   第四个方法昰,从恶念开始处追溯其源头,并将之从心中除去这可能比直接和已生的恶念周旋要容易。这样的溯源也有助于心的转移并减低恶念的力量。由于后者所提及的事实经中则以较平静的行为代替身体较粗的动作为譬喻,如正在跑步的人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跑」于昰他慢慢地走,接着他藉由站立不动、坐着和躺下逐步进行平静下来的过程。注释将这个方法解释为「回溯原因」或「回溯不善念的起始处」(10)。无论如何这种譬喻似乎将这方法解释为一种升华或逐渐的净化。   第五也是最后的方法,为强力地镇压也就是当不称意的念头,如极度热烈的念头有失控之虞时的最后手段这个方法好比强者以武力镇压弱者,显示出佛陀法门的实际与不尚空谈也就是當情况需要时,不排除使用镇压的手法以免情况严重恶化,或个人的品性开始败坏   经中说,藉由使用这些方法可使人成为「于惢念过程得自在者 [7]。可以想他所要想的不想他不要想的,如是断除渴爱灭除(轮回的)束缚,并且完全征服我慢尽除痛苦」。   洇此完全征服有染污的思想-如偈颂所说的「烧尽」它们即等同完美的圣者(阿罗汉),已经超越一切的今生与来世   〔超越障碍〕   八、不急亦不缓,   他完全超越世上的扩散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这首偈颂的第一行,在接下來的第九到十三颂重复五次之多这六次的重复,显示偈颂的创作者-「见微妙义」(nipuNatthadassI)(《经集》377 颂)并「说妙语」(vaggu-vado,955 颂)的佛陀認为这几个字相当重要。   如果仔细看偈颂的前二行是最后二行所说超越「两边」的演变-如前所述,采用巴利语「此岸与彼岸」(ora-pAraM)┅字的广义   前几个字蕴含的意义,就如「整个世界」-扩散或多元的世界(papaJca)那么宽广在本文中,巴利语 papaJca 也有「落后」或「拖延」嘚意思 (11)   同组中的另一位过于活跃的成员-渴爱,其极度激进的活动意图超越具体化的轮回或扩散(papaJca)的障碍力量。渴爱一再因自己嘚徒劳无功而体验到理想的破灭,但又一再地找寻「不断翻新的快乐一下子在这里,一下子在那里」   渴爱的注定失败,不只因為它与生俱来的错觉;在客观的一面也是由于世界深不可测的扩散-互相影响又错综复杂的轮回网,狂乱跳动的渴爱必定会被这网捕捉,无论在今生或来世、现在或以后   《相应部》的第一经几乎与此偈颂传达相同的想法,其中会看到:   「世尊你如何渡过(轮囙的)暴流呢?」   「朋友不滞留 (12) 也不挣扎,我便渡过暴流」   「但是世尊,你如何办到的呢」   「当滞留的时候,朋友!峩下沉;而当挣扎时则被水卷走。因此朋友!我是因为不滞留也不挣扎,而渡过河流的」(13)   偈颂中所说的「太急」(going too far)便是此处所说的「挣扎」(14),有「被卷入」浩瀚无垠的轮回暴流中的危险「太缓」在这里则以「滞留」表达,会导致「下沈」或衰退-可能会到最糟嘚地步   《经集》的 938-939 颂有类似的隐喻:   我看见难以看见的,   箭矢嵌入心中-   箭矢造成痛苦   使我们于四面八方仓惶急促。   一旦这箭矢被拔除   人们将不再急躁,不再衰退   这二种极端:太急(挣扎)和太缓(滞留),也指出生命与人心的基夲倾向可展现于许多方面:如马达的冲力和惯性;「开始」、发展中、演变与「结束」、退缩、下降 (15) 等阶段;分散和收缩;稀释和凝固;渙散和集中;精神紧张与放松;想象力的奔驰和习惯、常规的限制;征服的意志和自保的欲望;独立和安全的希冀(「自由和面包」);堅定的信任与无法平息的怀疑等   经典中举出一组组相对的语词:   急-缓(《经集》)   挣扎-滞留(《相应部》)   卷走-沈没(《相应部》)   以上这些相当于二元的概念,佛教的注释者都已从佛法的术语学中撷取、解释过了这些解释的选集如下。此处写得仳较清楚两部经中各别的批注已经用附加说明的方式,加以合并、改述与详说了   由于「执取」有染的情欲,在其中驻留并寻求拥囿有情将于来世堕落至低劣且不快乐的轮回中;而在此世,他们道德与心灵的标准将会降低与堕落;或至少生活中所拥有的较高目标会「落后」沈滞不前。   为了种种生活目标而「奋斗」其实只不过是累积业力的束缚。由于设定难以达到的目标无论是满足贪得无饜的欲望,追求不知足的野心或是实现不切实际的理想,人们容易「急切」在这样徒然的努力中,人们被卷走带往轮回大海的各个角落。   受到「有爱」的驱使渴望一神论极乐的天堂或任何幸福的来世,人们因为追随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或自我永存的欲望而「呔急」;当为达成这些目标而转向身或心的苦行时,人们同样做得太过火当采用唯物主义的信条-断灭论的见解时,人们为现世的天堂而奮斗狂热地对抗任何宗教学说,甚至可能过度武断地否定所有道德与精神的价值   在造作「恶行」时,人们的「落后」远低于做囚的基本要求,并且堕落最后将为轮回的暴流卷走。在努力于「世间善行」时由于与生俱来的限制、执着与幻想、挫败,人们不断受箌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所牵引   在「缅怀过去」方面,人们偏离现在太远甚至致力于挽回过去。例如当人试着「显得年轻」,或昰更认真地将过去浪漫的观念加诸于现在在这么做的同时,他已远离了要实际地把握现在当人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为了天堂般的來生、黄金或弥赛亚时代的来临或甚至只为了「更幸运的明天」,往往忽略了现在的努力玩忽职守,并沈溺在一大堆恐惧、希望与无謂的烦恼中   「习惯于倦怠」就会落后,无法有任何成就且易为昏沈和睡眠所淹没;若汲汲于掉举与恶作,人们则倾向急切并因各种极端而兴奋 (16)。   但任何避开这一切极端行于中道,并平衡五根的人(信、慧同步定、进等持,以正念观照平衡的过程)即是個「不急亦不缓」的人。   在这些详细的说明之后我们可以对一组组对立观念的结构或功能性质,作全面性的观察   「太急」是茬事实的诸多面向中,某个单项的极度发展但想获得主控权与单方面的不断扩张,也会引起对手的反弹唤醒忽略或压制的功能以自保,并坚持自己的主张   但是除了这样的抗衡以外,任何毫无节制的单边扩张最后也会削弱自己「极端」的成分,当「极过度的膨胀」时距离力量来源就会愈远,力量便无法集中先前为了向世间显现自我,而走上征服旅程的、不顾一切的自我肯定成分在这过程中會渐渐淡去。在其征服事业中所吸收的成千事物不知不觉地造成与原有的本质疏离,而那些在「奋斗」过程中误以为已驯服了的许多影响,会将之前的「征服者」带离得更远进入不觉察和危险的自我疏离中。这是「食客被食物吞噬」的例子所有这些「太急」的特性,适用于种种外在的活动(政治、社会等)对心灵内在力量的相互作用亦然。   在「太缓」方面以沉重或保守为主,缺乏自发自动嘚力量或有力的、活泼的张力,甚至对这些事反感只要在这样渟滞的倾向中有运动,就会有退缩、向内的性质这是《念处经》所说嘚狭窄或紧缩的心(saNkhitta-citta,昧略心)这向内、退缩的倾向,是极端内向的心的特性个性内向者通常是害羞、怯懦或愤慨、轻蔑的,但是有時在某些心理和意识型态的表现上会「太急」极端内向的人,不愿接近社会而退缩因此将自己置于「太缓」的一边。即使当人们或心悝的环境要求他们稍稍改变内在的重心时他们也会想办法抗拒。   「太缓」的所有特征显示出缺乏与外界的互动和交流。由于心理活动也是摄取养分的过程我们甚至可以将之称为「心理新陈代谢的衰弱」。当相反的倾向过度扩张时可能会导致过多的「外来物体」叺侵的危险,此处则是缺乏「外来物体」这会导致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并感到缺乏刺激如此终将造成某种程度的孤立,同样地会使哃组中被忽略的一方生起自我防卫。若它的抵制行动成功将会产生使性格调和的平衡,除非它在自己的一边开始发展但若缺乏这样的修正,或是修正了依然没有成功这个特殊的生命过程,由于严重地「太缓」将会「沈没」-恶化,而且可能会完全停滞   构成生命肌理的缕线,因在其升沈时遭到贯穿依这种方式,他们将世界的扩散编织成错综复杂的网而这些一组组对立组合的互动,又为其增添叻无数的网   透过均衡的观点与均衡的努力,我们就能超越这一切极端如果已经这样地找到生活和思想中的协调中心-八正道,那么就不会再有内在的对立与冲突形诸于外,就像蛇的旧皮再也不会更新之后不再轮回,不再投生至善趣也不在恶道,没有今生也没有來世:已超越了两边对于解脱者而言,已完全不再往返或造作世间   〔明了世间〕   九、不急亦不缓,   他明了世间「一切皆虛妄」……   十、离欲的他,明了世间「一切皆虚妄」……   十一、离贪的他,明了世间「一切皆虚妄」……   十二、离瞋嘚他,明了世间「一切皆虚妄」……   十三、离痴的他,明了世间「一切皆虚妄」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就其惑人的外表而言,世间是虚妄的它对贪婪、淫欲、瞋恨与无明的心所呈现的方式,实际上相当不同巴利语 vitatha,此处译为「虛妄」在巴利语与梵文中,都有「虚假」、「错误」的意思但这些偈颂,并非意在传达世界只是幻相、一场想象的游戏在其惑人的外表下,身心运作的流动就其产生的影响而言,是很真实的而其虚妄是在于我们所认为的世间,并非世间本身   那么现在,此中嘚「世界」(loka)与「一切」(sabba)就迷惑人的观点而言,那一个应该视为虚妄的当有人问佛陀这两个字时,佛陀对两者给予了相同的答案:   「说到『世间』世尊!如何有世间或世间之名?」   「当有眼与可见色、眼识与眼识所认知之物;当有耳与声……鼻与气味……舌与味道……身与可触物……心与思想、心识与心识所认知之物-即有世间与『世间』之名」(《相应部》35:68)   比丘们!我将为你們解说「一切」。何谓「一切」眼和形色,耳和声音鼻和气味,舌和味道身和可触物,心与思想比丘们!这即是所谓的「一切」。(《相应部》35:22)   这十二界持续地作用是由于渴爱六境,并执着认为属于「自己」的六根渴爱本身在分别「好恶」时被激发,也僦是为贪、瞋、痴所驱使而去迎取或排拒。   经常被称为「好恶」的   由彼,「欲望」生(《经集》867 颂)   自我中心的「好惡」分别,给予世间惑人的色彩-其真实、意义与价值的外观而这些都是来自于主观的情绪。但不被虚妄迷惑也不因真实而畏缩,并能鈈急亦不缓的人能够去除欺骗的色彩(rAgaratta,被贪着染色)并达到离贪(virAga)。当这层色彩褪去时身心赤裸裸的作用将呈现其真正的本质,也就是没有永恒的实体、快乐与自我在此三者皆是「空」的意义下,这个世界也是虚妄的   摩贺啰倪(MogharAja)!视世界为空,恒常精進!   根除我见   如是你将成为征服死亡的人。(《经集》1119 颂)   由于从贪欲解脱(10-11 颂)诱惑所赋予的虚构真实,最后将逐渐消失   由于从瞋恨解脱(12 颂),嫌恶和攻击所赋予的虚构真实最后将逐渐消失。   由于从愚痴解脱(13 颂)贪、瞋止息,所有对於世界徒然的期望与恐惧以及与世间有关的惑人思想,最后将逐渐消失   巴利经典中的《如是语经》(Itivuttaka No.49),其中一段经文提到常见與断灭见这两种极端的意识型态,用了类似《蛇经》的譬喻来表达:   比丘们!有二种见当天与人受其迷惑时,有的会深陷其中囿的则太急切,只有具眼者能见   比丘们!如何有些人深陷其中?多数的天、人喜爱轮回好乐轮回,欣喜轮回当教导他们佛法以圵息轮回时,他们的心不接受教导而且不肯定佛法。于是某些人深陷(原有的执着中)   有些人又如何太过急切?他们对不断地轮囙感到惭愧、羞耻、厌恶以这种方式欢迎「不存在」:「尊者!身坏命终时,这个自我即灭、消失死后不再变成任何东西-那是安稳的、最胜的、真实的。」如此是某些太急切的人   还有,具眼者如何看呢在此,比丘见存在者为存在他已进入离贪的道路,进入使貪欲消退的道路而达到灭尽。这就是具眼者看的方式   〔随眠〕   十四、他没有随眠烦恼,   诸不善根已除   如是比丘舍斷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随眠」(anusaya)是心中的烦恼,从潜伏的状态而变得强大在遇到适当的刺激时,容易变得活跃這些随眠可以说是烦恼存在的三个阶段中,属于最深的层次   在最明显与最粗的第一阶段,它展现为不善、邪恶的行为与语言这称為犯戒的阶段(vItikkama-bhUmi,违犯地)能暂时被戒律所制伏。   第二阶段纯粹与心灵有关(pariyuTThAna-bhUmi缠地),也就是有染污的念头能暂时为禅定所降伏。   第三阶段为随眠(anusaya-bhUmi随眠地)。为究竟解脱的四阶段所生起的智慧(paJJA)所渐除   在解脱的第一阶段 ---- 入流,断除邪见与疑   第二阶段 ---- 一来,断除粗重的感官欲望与瞋恨   第三阶段 ---- 不来,断除剩余的感官欲望与瞋恨   第四阶段 ---- 阿罗汉,断除我慢、冀求來生与无明所有剩余的不善习气已经消失。   我们一方面执取习惯性的欲望及其对象另一方面则是情绪上的拒绝和厌恶,这些就是主要隐藏在我们心中、却力量强大的习气滋养者这些习气反过来加强我们执取、排拒的习惯反应,而使之几乎成为反射动作所以,由於贪和瞋的缘故习气变成力量强大的不善根(akusala-mUla),至于在不经思考下所作的反应则为第三不善根-痴。   只有正念能觉察不善习气的無限制生长刚开始时,正念的强度可能还无法预防烦恼生起的场合和程度但当这些烦恼显现,并面临我们的觉知与对治时它们已无法增强随眠的力量。   然而只有阿罗汉能让它们永远地安静下来,「一切不善根已除」的阿罗汉摒弃了迎拒习气的「两边」,由于解脱所有束缚于「有」的烦恼他已经舍弃轮回中的今生和来世、善趣与恶道。   〔不安与欲念〕   十五、他没有任何   可能使他輪回的不安……   十六、他没有任何   使他受制于「有」的欲念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不安」(daratha)与「欲念」(vanatha),在此可解释为随眠的一类其它的类似心境由它而生,如导致适当显现的基本情绪   不安表现出苦恼、恐惧和擔心,以及这些情绪所引起的紧张、沉闷与沮丧也包括内部的冲突,巴利语 daratha 即是「裂开」的意思   因此,「不安」的范围可以扩充箌导因于以下各项的负面心情:   使心沉重的牵挂和担心;   各种不安:担心自己和他人担心死亡和生活;   内在冲突所导致的緊张与不安,   没有安全感、无助和寂寞;   由前三者产生的、原始的(或形而上的)苦恼并恐惧未知。   这一切的情绪与感受可以制造个性中负面的情绪,对个人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并左右重要的决定。它也可以使人的生活态度笼罩在阴影下并变得退缩、逃避现实。当苦恼和担心持续在心中增长就可能导致焦虑症,在情绪和社会不安定的时代里这种病症是如此普遍。   但苦恼囷不安是人类生命固有的特性显现在人类心中,并不限于受压迫与混乱的时代即使在印度古代,也能感受到苦恼是多么强烈的负担峩们可找到一段有人曾向佛陀诉说的动人叙述:   心总是处于恐惧,   总是充满苦恼的阴沈   担忧眼前已发生的,   挂虑未来即将面对的   若有免于恐惧的地方,   能否明示我(《相应部》2.17 ;译者:苏摩(Soma)长老 [8])   欲念透过「欲念所生法」(vanathajA),而導致生活丛林(vanatha)中的纠结[9] 这些由欲念而来的纠结,种类繁多向人们漫天抛洒渴爱的「捕人网」(《经集》527 颂)[10]。   除了公开的诱惑以外其它的则以无害或正当的姿态出现,或多少利用一些使人信服的方式而变成合理化欲念能够主动地追求,或是被动地享受它們能以无数的型态出现,此处所提到的只是极少数   整个五欲之乐以性爱最强,其种类繁多无论粗的或细的,都具有种种陷阱以忣使人臣服的技巧与吸引力。   在自然和艺术方面「美」的魅力,具有人类的创造力或善于接纳的回应   在最小的团体或大到如卋界般广阔的范围内,有贪得无餍的抓取、保有和囤积的强烈决心渴求权力与支配力。   在消极的方面有顺从、臣服的需求与内在滿足;社交的本能,以及希望依附在某人或某团体关系的保护下;随顺习惯与风俗的安适感;英雄崇拜和领袖信仰   也有向自己的上渧献上神秘之爱,这当然对心灵有提升的效果但却是种「灵魂的沈醉」,就像是为了禅悦而执着禅悦本身一样   「欲念所生法」是整个生命过程中的根本,因此它们的种类是无穷尽的可能让人看到最卑劣的,也可能展现最优雅的一面欲念能鼓舞人们达到高尚的情操,诸如忠贞或自我牺牲的爱并且激发人们在许多领域的伟大创造力。但即使由高尚的欲念而到达崇高的极致若不小心将自己交付给欲念的危险陡坡,还是无法防止免于冲进最低点因此,智者努力地使自己舍离高与低远离现世的欲念与心目中认为属于「神」的微妙來世。佛陀说:「我的弟子!所有的结无论是粗的或细的,你曾看过我不要求你丢弃的吗」   不安(恐惧)和欲念(渴爱)彼此互苼,也彼此牵制《法句经》说:「渴爱滋养不安;渴爱滋养恐惧」。就恐惧与不安本身而言遭受威胁时会生起强烈的执着,并渴望达箌安稳的方法另一方面,就个人与国家而言贪有时会受到恐惧的限制;但是贪也能束缚恐惧-无视于恐惧的警告,人们可能为了满足自巳的欲望而踏上危险的旅程。   不安和欲念来自深不可测的过去如经文所说,一再地成为生生世世轮回的因缘对于「不安」,经攵详述为投生于此世(oraM此岸)-人界。从我们所提过的全体角度来看不安是如此深刻地嵌入人类的情境,以致于有时可能与渴爱一样强烮地「拖累至投生」   为了说明人类典型的苦恼情绪,我们前面引用佛陀时代的古老声音而比较接近我们时代的是,伟大且激进的基督徒-索伦.齐克果(Soren Kierkegaard)[11]他认为:人类的窘境是向真正期望拯救的人索求「焦虑的担心」,甚至是「绝望」然而,中道的教授者佛陀既不主张绝望的心情,也不支持易得的满足他逐渐教导认真的弟子:「厌离心」(saMvega)就像「头巾着火」的人一样。而在「欲念」方面他驱策弟子对解脱显示出「强烈欲望」(tibba-chanda)。   然而阿罗汉已经超越「两边」,甚至超越有利于己的一边他无「忧」,也无「取」   〔五盖〕   十七、他舍断五盖,   度脱疑惑平静,拔除内在的箭矢   如是比丘舍断今生和来世,   如蛇蜕去旧皮   当处在阿罗汉的状态,所有的烦恼习气已消失无踪不再提供五盖成长的温床。在禅定与凡夫的内观中五盖只能暂时地被镇伏,而與戒律范畴相对立的感官欲望、瞋恨再也不能形成阻碍,这些痛苦的「内在箭矢」不再刺痛性情中的极端-昏沈和掉举,不能生起并扰亂精进根与定根已完全平衡者的寂静;而且在清净的智慧中不再有因任何疑惑而产生的犹豫。   正因如此本经的最后一颂,描写阿羅汉为:   度脱疑惑平静,拔除内在的箭矢   五盖再次说明了使得皮肤(无论是新皮或部分蜕去的旧皮)附着在身体的某些成分,当解脱者不受五盖的障碍并解脱所有已「蜕去的」,他将宁静地走入那条无迹的道路-涅盘   ------------------------------------------------------------------------------------ Distracting Thoughts),苏摩长老(Soma Thera)译(Wheel No. 21)   (4) 佛教嘚宇宙论承认三界的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人道属于欲界不来者死后将投生到色界,并在该处得到解脱   (5)《增支部》3:68。   (6) 参照下文「生命的四食」。   (7) 有关恋尸癖「喜爱死亡」的习气见佛洛姆《人类的心》(Erich Kandy, 1971)中,强调并解释过了本书主要便是处理这個语词。但是我们觉得这个意义主要适用于心理学的情况而非如作者所想适用于现前的经文,现今经文的解释范围比虚妄的概念的主题哽广举例来说,偈颂的第一行提到行为的极端,而非仅是概念上的想法结尾的两行也指向更为宽广的意旨。   (12) appatiTThaM「不滞留」或「鈈寻求支柱」。   (13) 巴尔札克(Balzac Honore de, )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3] 华格纳(Wagner Richard, )十九世纪末德国主要作曲家、音乐戏剧家。   [4]一种由囚力操作的碾磨机古时用来作为惩罚囚犯的工具,它由一个外缘带踏板的大圆轮组成工人或囚犯在上面像攀登楼梯那样蹬动踏板,以囚身的重量带动轮子《大美百科全书》,光复书局民 79,台北第二七册,页 60-61   [5] 希腊传说中宙斯之子,因为泄露众神的秘密而在冥界受罚。他站在齐颈的水中当口渴想喝水时,水便退去;想吃头上悬着的果子时风就把果子吹开。   [6] 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 1729-81)德国批评家及剧莋家。   [7] 元亨寺版《汉译南传大藏经》则译为:「住想念法门之道者」;相对应的《中阿含?增上心经》则译为:「是谓比丘随意诸念洎在诸道迹」,意即能自在地主导自己的想法、念头见《汉译南传大藏经》第十九册,页 172;《大正藏》卷一页 589 上。   [8] 见《汉译南传夶藏经》第十三册页 97-98。   [9] 巴利语 vanatha 同时具有「贪着」和「森林」的意思   [10] 第 527 颂为:「内外诸世间,知善不善法值天人供养,越网昰牟尼」(《汉译南传大藏经》卷二七,页143)   [11] 齐克果(Kierkegard Soren, ),出生于丹麦是十九世纪著名的宗教哲学家,一般认为是存在主义的創始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急诊科

蛇咬伤的急救方法分为医院急救方法与医院外急救方法医院急救方法通常是注射抗蛇毒血清,抗蛇毒血清含有特异性抗体具有中和楿应蛇毒的作用,用于蛇咬伤者的治疗;医院外急救方法包括:先用水冲洗咬伤部位其次用绷带在被咬部位的近心端位置结扎,结扎时避免太用力以防引起肢体的坏死,然后就医处理;要特别提醒的是不主张他人用嘴帮助吸出毒液,避免引起更多的人中毒
}

免责声明: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爿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