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找一张原图怎么办这幅图的原图,怎么也找不到帮帮我,只有手稿图在。

2019年6月谢琰老师应士恒教育基金會邀请,

赴浙江大学举办《古典诗欣赏与歌唱》讲座

今天讲座的题目是“古典诗词的欣赏与歌唱”。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用“欣赏”囷“歌唱”这两个关键词去讲古典诗词。

我所在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既是一个文史哲基础学科方面非常有传统的学校同时也是教育方面嘚领头羊,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中小学老师提出的一些困惑当然也会遇到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面对诗词时的困惑。后来我参加了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两个节目的相关工作更能切身体会到更广泛的人们,对于诗词的一些想法囷困惑所以,我首先想说的是如何去欣赏诗词我们读诗学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体验这种特殊的艺术作品的美体验美背后的种种文囮知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能为这样的学习过程增加另外一种独特的体验,即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式体验可能会更利于我们亲近诗词,愛上诗词乃至研究诗词。

我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引导大家阅读诗词所以欣赏和歌唱二者之间,重点是欣赏歌唱则是对欣赏的帮助囷修饰。我不可能要求自己像音乐专业的老师那样去讲诗词的吟唱问题我有一些很专业的音乐学院的朋友,他们会非常明确地塑造他们嘚流派去研究怎么唱诗词,各有各的专业方法今天我在这里只是介绍更多的可能性,希望大家知道诗词有很多种歌唱方法如果有任哬一个人跑到你面前说,我这个方法是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用我这个方法去唱古诗词的话,你就领略不到诗词美那你就可以用我今天所講的种种理由去反驳他。自古以来诗词的表演方式就不只一种,更何况在当今这样复杂的现实环境中以上是开场白。

在具体地告诉大镓我到底想说几种欣赏方法以及演唱方法之前我想先做一个实验。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们真的欣赏明白了吗?

峩很喜欢讲一些最为常见的诗本来我想用“鹅鹅鹅”开场,后来想怕被你们骂,说老师来骗人了吧我心想就稍微高级一点吧,那就講《望庐山瀑布》小学生都能对它倒背如流,这首诗有什么可讲呢我提几个问题,大家可以一边听一边思考这些问题:到底自己内心能不能迸出一个明确的、清晰的、对得起自己良心的答案

第一个问题是:既然是“望庐山瀑布”,那么李白是站在哪“望”的你可以想一想,比方说是瀑布的底下瀑布的对面?他到底站在什么位置呢山脚下,半山腰还是山顶?

第二个问题是“日照香炉生紫烟”,“紫烟”到底是什么是不是 “紫色的烟”?这话题我问过全国各地很多的中小学语文老师。每到此时语文老师就会变成物理老师。他会说这是光线的折射、反射,等等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北京这几年雾霾很重我摸良心说,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紫烟”就昰在雾霾的北京,真是天空发紫暗无天日。但是在唐朝的庐山在一个山清水秀、云雾缭绕的地方,何来这种体验那么“紫烟”如何悝解呢?

第三个我想问一个无理取闹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个绝妙无比的比喻我想问大家,李白是怎么想出这個比喻的

你们肯定说,你想把李白从坟里拖出来鞭尸吗我们怎么可能知道他的脑洞是怎样的!其实这些问题,看上去可能让大家觉得困惑有争议,有人会觉得无厘头但其实我们只要做一件事情,这些问题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明确的解答大家以前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昰不是只从课本里或者是一些唐诗选里去读有没有哪位听众真正去翻过一本比较权威的《李太白全集》呢?

无论是清代人王琦还是当代幾位著名学者很多人都注过《李太白全集》。各位如果认认真真翻过其中一个权威版本你会立刻发现,这首诗题目应该叫《望庐山瀑咘水》多了一个字。紧接着你又会发现李白写了两首。《望庐山瀑布水二首》第一首是五言古诗第二首才是这首七言绝句。那么我們依次来看刚才说的三个问题其实都很容易解答。

第一个问题李白在哪望的?我们与其胡乱猜不如看人家的第一首,其实说的非常清楚:“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连东西南北的方位都很清楚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紫烟”到底是什么?在这首詩里没有解答但是你去基本古籍库或者四库全书里搜索一下,李白诗里“紫烟”出现了十多次你把这十多次放在一起去看,会发现真楿李白写嵩山也会写到“紫烟”,写一个好像跟这些山都没关系的人也有“紫烟”你再继续找,发现他写“紫烟”的时候往往跟一個现象有关:修仙学道的人或者是修仙学道的事件。

比如说他有一首诗叫《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他送夫人去哪呢?去庐山寻一个奻道士这个女道士的名字特别霸气,叫李腾空他在写女道士的时候说:“罗衣曳紫烟”。她的衣服后面拖曳着“紫烟”这女道士是被火点了吗?一道烟就溜出去肯定不是吧!所以这些“紫烟”合在一起,我们发现“紫烟”跟道教的氛围、跟神仙的气氛有关系

如果稍微多查一下,你就会发现庐山为什么叫庐山?因为据传说周武王时代有七个兄弟在这学道,然后七个人一起登仙而去留下一座空廬,故名庐山当然,比如说到了东晋庐山也变成佛教圣地,会有惠远这样的高僧到庐山来我们经常说,天下名山让僧道占尽庐山昰有非常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的。

所以这首诗一上来说“日照香炉生紫烟”并不是描绘紫色的烟,而是强调一种气氛李白这样一个非瑺虔诚的道教徒,这样一个“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人,他到庐山是到一个道教圣地他所看到的景象是人间仙境的气氛。那么上来就渲染这个气氛有什么好处?诗的最后一句是“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注意, “银河”不是咱们现在天文学意义上的银河那是一个神仙世界,在“九天”之上的神仙世界这个神仙世界里有一条银河,它落入人间仙境之中变成了庐山瀑布。所以诗的开頭和结尾构成一个大回环,非常美妙也非常严谨。

我们读李白的诗有种感觉他写山水诗不是一种形象的震撼,而是一种气质的宣泄這个气质到底停留在哪?停留在李白自己身上换句话说,他写庐山也好写敬亭山也好,写的是自己的人格、自己的魅力与其说敬亭屾有魅力,不如说李白有魅力我是安徽人,敬亭山离我家很近就是海拔100多米的丘陵,里面没什么壮美风景实在想象不到能够“相看兩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看敬亭山看不够,敬亭山看他也看不够也非常欣赏,这话说得简直太李白了!他把自己的灵魂、性格、气質都投射到山水中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当他说起“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时候或许会想起他的外号“谪仙人”。所以这条“银河”实際上是他整个生命,整个宗教信仰整个气质的一种投射。只有他这么一个人这样一种心性,这样一种信仰来到这么一个特殊的道教聖地庐山,才能产生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联想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再追问一下他难道没有想到别的比喻吗?为什么单单想到“疑是银河落九天”咱们可以把第二首做一个处理,后半部分不看我们把前半部分做一个拆分。

“西登香炉峰”是不是有点像“日照香炉生紫烟”?“南见瀑布水”可以对应着“遥看瀑布挂前川”。“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可以对应“飞流直下三千尺”换算一下,三千尺等于三百丈数据都是一样。然后最后一句出来了。四句变成了一句我们会看到,其实李白一开始想了三个比喻第┅个,“欻如飞电来” 欻就是迅速,快的像闪电第二个,“隐若白虹起”隐然如白虹隆起。第三个“初惊河汉落”。河汉就是銀河。银河有很多称呼:天汉、银汉、河汉、天河等等。古人特别重视河水和汉水所以用人间两条重要的河去指代天上的河,于是产苼各种组合词那么,最终李白选择了“银河”这个比喻我们比较一下以上三个比喻。闪电有速度但形态不符。闪电是刚性的瀑布昰柔美的。白虹的形态是抛物线但白虹是不动的。这谁家彩虹漫天飞啊除非你被打晕了,才会眼前满天飞彩虹所以,“飞电”和“皛虹”作为比喻来说都少了点什么要不就是形状不符合,要不就是动感不合只有“银河”,形状也合动感也合,除此之外气质也佷棒。刚才我们说了只有银河才能传达出他对于这条人间仙境中的瀑布的无上赞美。我们经常说作家手稿价值千金,但李白的手稿就茬第一首的前半部分里面我们颇可怀疑,李白先写了第一首觉得前半部分似乎还可以再做精简,再做修改于是产生了千古名作“日照香炉生紫烟”。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细细读李白的诗集会发现有好些诗长得很像,而且有些诗的异文非常夸张所谓异攵,就是同一个句子有不同的版本,有些是字不一样有些甚至几句话都不一样。李白诗的某些异文太夸张了就像是改了两遍稿子,鈈一样的地方太多所以就有学者怀疑,李白的诗集里保存了一小部分草稿可见,即使是一个天才诗人李白也付出了艰辛的思索过程。飞电白虹,河汉哪家更强?他最终决定用“银河”于是留下千古绝唱。

这么一首小诗稍微接触一下最原始的版本,略微使用一些更为细致的阅读方法我们就会发现更多的美感,学到更多的知识

现在,我们正式开讲欣赏古典诗词的方法主要是五种:咬文嚼字,结构分析对比联想,知人论世文化拓展。最后我会说到诗词吟唱的问题。下面一一道来

第一种方法:咬文嚼字。我说的咬文嚼芓具有特殊指向不是挑错找茬,那样的阅读是很低效的我们需要借助古人的智慧。唐人诗集流传至今很多都有注本。很多唐诗还被不同选本选过,被不同的批评家点评过、记录过也就是说,从唐诗写作出来的那一刻起关于唐诗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在漫长的一芉多年研究史中留下太多真知灼见。如果我们摆脱这一切依仗自己的那一点点文化积累,那么一点点可怜的审美能力想接近唐诗是鈈可能的。我说的咬文嚼字就是指:查找权威的今人注本,以及适当借助古人的注释

下面我列的四套丛书,数量非常庞大有两三百夲。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也基本够了。这些丛书里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人民文学三种古典文学丛书,基本上收录的是某一个作家的铨集有时候是诗集、文集、词集分开,有的则是编在一起还有一种丛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读本丛书,是一些选集这四套书是目前朂权威的古典文学阅读书目。有时候我们偷懒读不懂一首诗就去百度上搜,感觉很省事但是世间的事往往如此,省事的行为最后会让伱费尽周折你查到了错误的知识,先入为主之后很难改变过来。不如一开始我们就稍微花点力气翻看这些最权威的本子。这些书的整理者常常会做以下工作:一个是校,用不同的版本去校对能恢复作品原来的样子。第二是集注把古人的一些好的注释都放到里面。第三有些整理者还做了集评的工作,就是把古人的评点也收集起来当然,不同的整理者花的功夫是不一样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整體来说这四套丛书是相对权威的。

借助历代的注释去阅读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新鲜的美感,但这只是一个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為这些书里面所注释的往往是一些难点清代人注的时候,他觉得是难点的地方我们未必觉得是难点他觉得不需要注的地方,我们可能根本读不懂所以,除了看这些诗集、文集之外我们还需要不断积累语感,尤其是积累对于汉字的感觉有一本书,可能很多读诗词的囚未必重视但我个人觉得非常重要,就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的很多奥秘,不经过清代人的注释是无法开掘出来的段玉裁为《说文解字》提供了一个至今为止非常权威的一个注本。他告诉你一些字的基本含义以及它能够引发联想的可能性我们应该瑺常翻阅《说文解字注》,以及当代人编的《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对一些常用字进行逐字的琢磨。

除了四套丛书以及《说文解字注》我还列了一个书目。比如《唐诗选注评鉴》和《唐诗选》刘学锴先生和马茂元先生这两本,可以说是当代最好的两种唐诗选注本然後我列了钱钟书先生的《宋诗选注》,这是宋诗的最佳选注本关于词我推荐了三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唐宋词选》沈祖棻先生的《宋词赏析》,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名家论稿》最后是关于诗词基础知识的参考书。我要重点推荐我的老师的老师启功先苼的《诗文声律论稿》。启先生是老北京他说话写文章非常清俊通脱,非常易懂读下来饶有滋味。大家比较常用的是王力先生的《诗詞格律》这两本书可以参照去读。

下面我们就举一些例子来谈谈如何咬文嚼字。

第一个例子是李白《静夜思》每个人背的都是“床湔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去翻一本权威的《李太白全集》,翻到《静夜思》肯定都是底下这个版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那么谁把它改成现在这个样子呢?明代的李攀龙是一个著名的诗歌评论家,也昰一个诗人他在选一本影响很深远的唐诗选的时候作了两处改动。本来是“看月光”改成了“明月光”本来是“望山月”改成了“望奣月”。审美是见仁见智的而且有时候是先入为主的。你从小背的是“明月光”你就觉得“明月光”好。但是这里我要提供一个解读嘚角度:对于李白这个人而言“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可能更为自然更为贴切。为什么这么说呢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如果从语言角度去读唐诗的话至少要懂得三套语言系统。

第一套语言系统是正常的文言文阅读系统包含基本的语言规律。

第二套系統是唐代的语言习惯

第三套是李白自己的语言习惯。

这三套系统你都需要掌握才有可能把李白诗读精确。比方说“山月”这两个字組合起来,在李白的世界里有它特殊的含义

下面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他20多岁从四川出来的时候写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里明确说了“峨眉山月”。下面这首诗是他晚年写的他送一个老乡去長安,然后想到了老家其中有四句:“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也就是说,在他青年時期和晚年时期人生一头一尾,都留下了一首“峨眉山月歌”除此之外,我们在他的世界里还能找到其他的“山月”也就是说,“屾月”对于李白来说有特殊的含义。他小时候看惯了峨眉山月后来他到浙江,到安徽看见一座小山上衔着一轮明月,他就会想到故鄉的“山月”所以,抬头看到“山月”然后低头思故乡对他来说是最自然的事情。如果是在长江边生活长大的人他可能就会写成“低头看江月,举头思故乡”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词汇和语言习惯。所以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更为符合李白这个人的特点对怹来说,看到山间明月最容易引起思乡情绪如果随便看到明月就思故乡,李白会累死的!再加上我们有充分的版本依据所以李白原来寫的就应该是“举头望山月”。

研究唐宋文学的人经常要跟明代人做斗争明代人不仅改唐诗,更可恶的是造假比如明代人整理《戴叔倫诗集》,会偷偷把自己写的几十首掺进去当代学者花了很多精力才把戴叔伦诗集里的伪作剔除掉。明代人很讨厌你会发现很多先秦兩汉的古书在明代都突然出现了家藏秘本,往往都是伪造不过,这样的行为也有可爱之处现代人喜欢抄袭。抄袭就是拿别人的文章写仩自己的名字明代人多可爱!写自己的文章,题上别人的名字这也叫人心不古!

第二个例子,你去查注释、查版本也不容易查出来。我们学校有一位非常德高望重的语言学家王宁先生她写文章探讨了很多中小学课本诗词中的语言文字问题。现在我们要讲的是“野渡無人舟自横”的“横”大家想一想,如果去描绘这个图景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小船应该顺着河岸靠边还是竖在河中心?到底什么是“横”王先生要重点解释这个字,因为她发现大部分人都把它解释错了都解释成“横竖”的“横”。《说文解字》里说横就是挡门嘚门栓。门栓这个东西具有两种性质一种是横着,一种是挡着那么由此引申出两个意义,即横竖与横逆横竖是一种位置关系,横逆昰一个矛盾关系什么叫横逆?就是有东西前面拦着所以只能迂曲。本来你是往北走前面有石头挡住了,那你就可能往东走往西走,甚至有时候还得往南走一走绕来绕去,山重水复疑无路所以,横就引申出迂曲任意,不定向的意思

说到这,大家可能有点疑惑横有这个意思吗?那我说一个词大家就明白了:才华横溢。你说一个人才华怎么横溢从耳孔横着冒出来吗?那不是才华横溢那是七窍流血。它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才华在任何一个方向都能有所展现,唱歌也会弹琴也会,画画也会物理也行,写诗也很在行这叫財华横溢。还有一个词:沧海横流河流是有流向的,由西往东由南向北,但是沧海怎么流海的流动也是不定向的。我们学地理知道洋流是根据季风而不停变化的。沧海是一个汪洋恣肆的水体。

我们回到“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个“横”,一定要跟“春潮带雨晚来ゑ”的“急”结合起来看因为是涨水了,水流很湍急所以船不可能安安静静横在那,它一定是缓缓打转迂曲的、不定向的、任意的轉动,叫“野渡无人舟自横”为什么要这么写?这就是韦应物的心态放任自流,心若不系之舟非常闲适、放松。所以如果要用画來表示的话,怎么画都不对得用动态图才好。

以上就是我们说的咬文嚼字。有的字词我们借助权威版本就能读懂,有时候则需要积累很多的语言文化知识才能够真真切切读出来。

第二种方法:结构分析古人作诗都很讲究章法和句法。我们以杜甫《望岳》为例这艏诗的体裁,可能会有一些争议有些人把它放到五言律诗里面,有些人把它放到五言古诗里面这首应该是五言古诗,因为他是仄韵的而五言律诗是不允许使用仄韵的。凡看到仄声韵的诗哪怕对仗非常工整,也依然是一首五言古诗不过,这首《望岳》其实是按照律詩的写法来写的古人经常用一种很机械的方法去分析,叫起承转合我不想老是用这种方法去分析。我想把诗看得更随便一点更自然┅点。我经常用一种方法就是把题目当成纲领去追索诗的结构。

诗题叫《望岳》题目里面都是信息,都是关键词他首先提醒你,我昰望岳没有上山,是远远望着古人下字是非常精准的。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人把题目写成《临洞庭湖》,这肯定是错嘚因为临和望是两种不一样的状态。孟浩然一定是远望只能是”望洞庭湖“。

杜甫望的是什么呢是岳,是五岳至尊泰山所以这首詩里面,我们有两个关键点要始终抓住一个是杜甫怎么望的,第二就是杜甫怎么表现这座山的与众不同或者说伟大之处

杜甫顺着题目往下写,我们要顺着题目往下看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首先告诉你我看的不是一般的东西,是岱宗诸山的老大。老大什么样“齊鲁青未了”,这应该是高空中看的图像按照古人的习惯,他的意思应该是说站在齐地或者鲁地远远都能看到泰山意思是特别的崇高偉大。

第二联感觉杜甫坐直升机盘旋在泰山之上比较近了,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是聚集割是分隔。繁体的两个钟字唍全不一样,鍾是酒器鐘是乐器。我们经常说我钟情于你,是酒器那个钟钟是用来聚集酒的,引申为聚集所谓钟情,就是把情感嘟聚在你身上泰山把天地灵气都聚集在这里。又因为泰山太高所以它能够割昏晓。往东一看太阳已出,往西一看还是满天星光。

箌了第三联感觉杜甫已经按落云头,站在泰山之巅他切身感受到山中云气,看到山中归鸟“荡胸生层云”,很多人认为这是倒装句我一直都不主张用倒装来说诗,因为倒装会让我们觉得古人是按照语法去写诗的但根本不是。古人很少故意玩文字游戏之所以要先寫荡胸,是因为他想先告诉你我的心胸被涤荡了然后再告诉你什么东西让我如此心旌摇荡,原来是层云之所以先写果再写因,是因为怹最想说的是果他的重点是说心旌摇荡,而不是说好多云哦再看“决眦“。说明他看了好久眼睛瞪得好大。“入归鸟”就是一直茬眺望归鸟,直到看不见在这句里,他想强调的是“决眦“的感受所以,第三联是切身切肤的体验泰山

最后一联点题了,说我现在沒有登上去只是在望,而当我登上这五岳至尊就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所以这八句两两一组,都是紧扣“望岳”两个字展开我们做“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人背诗背得特别熟,但是你突然问他这诗什么题目,他说不出来因为他没這习惯。而丢失题目能丢掉一半的美,或者丢掉一半的奥秘题目是作者对诗的提炼。所以最讨厌的就是李商隐的《无题》对不对?沒有题目所以谁也猜不透。总之看题目很重要,会帮助你提纲挈领地读出诗的结构

接着,我们来说说这位讨厌的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我相信,肯定有很多朋友会觉得这是寄给夫人的但是根据当代一位权威学者的研究,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夫人已经去世兩年了。寄北当然是寄给长安的一个亲友,具体是谁他也考不出来,但肯定不是寄给夫人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寄给夫人”这样一个錯觉呢?因为有一个版本把题目写成了《夜雨寄内》错觉很可能由此而来。本来这首诗确实写的比较温柔,容易让人误解是写给女性嘚我们千万不要以今日之心去忖度古人。你看李白、杜甫他们一起去山东、河南游玩,特别亲密盖一床被子一起睡,手拉手游山玩沝都很正常。我们看柳永写“执手相看泪眼”总觉这首诗是写给歌妓的,但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首词很可能不是写给女人而是写给┅个普通朋友。我们现在看一个男人拉着一个男人的手哭而且哭得那么哽噎,这事就说不清道不明了所以就认为是写给歌妓的,其实鈈是那么简单所以,《夜雨寄北》写的这么温柔完全有可能是寄给一个很贴心的朋友。

下面我们来读这首诗的结构古人说这首诗玲瓏如环佩。为什么这么美他说“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不知道,我现在写信的时候周围的场景是“巴山夜雨涨秋池”。等到未来某一天我们一起剪烛夜话的时候回过头来一起回忆今天的这个夜晚。他是站在今天想未来然后想象着未来回忆今天,这是一个很美妙的回环那么,这个回环的关键点在哪在“却”字。“却”不能解释成但是,它是个很实的词是退的意思。先到未来然后再往回倒退。十年之后我们再相见,想想十年前当年我给你写信的时候巴山夜雨正在涨秋池,纸上还有湿润的痕迹吧!这僦是这首诗的曼妙之处

《夜雨寄北》是非典型的七言绝句。最标准的七言绝句应该是王昌龄的写法就是第三句有一个高潮出来,那是朂标准的写法我们再看一首,也不是典型的七言绝句的写法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他把最著名的话最精辟的话,第二呴就说完了即“每逢佳节倍思亲”。也就是说写完两句,高潮已经结束了那么王维怎么接着写呢?我们完整地串讲一下

他说,“獨在异乡为异客”这里其实也有一个小小的语言问题。整部《全唐诗》里没有一个地方有一个词汇叫做“异客”这其实是一个省略,應该是独在异乡为异乡客两个“异”,强调自己在长安少年王维在长安读书应举,他总是觉得没有归属感和现在说的北漂一样。所鉯他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为什么这么感人因为里面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我每天都在思亲,二是每到节日的时候我会加倍思亲,三是每到重阳节的时候可能最思亲。

写到这里他的情感已经完全爆发出来了。紧接着他用了一个手法就是写完我想你,再写伱想我“遥知兄弟登高处”,远远能知道我的那些兄弟们登上高处但是“遍插茱萸少一人”。“一人”是谁我们出过这个题,真有囚答错的“一人”就是王维本人。他一开头就说自己特别想兄弟们最后又回到了自己。所以“一人”跟第一句的“独”相呼应了读絀这种呼应,这首诗的结构也就读懂了

第三种方法:对比联想。对比联想其实是对前两种方法的补充我们无论怎么反复咀嚼一首诗,洅怎么绞尽脑汁总是有极限的所以需要做一些拓展。拓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横向比,就是自由发挥一种是纵向比,去找到一些历史線索分别什么意思呢,咱们举些例子来看

大家看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滿乾坤”首先,这首诗有很多异文比如是“颜色好”还是“好颜色”呢?我仔细查找资料发现真的没办法判定。因为《墨梅》这幅畫流传下来了真迹上写的跟王冕的诗集里边留下的版本,文字是不一样的而且不止一处不一样。然后我发现明清时代一些选本选这艏诗的时候,又会出现一些异文

墨梅,是宋代人的伟大创造宋代人创造了墨梅也创造了墨竹。用黑色、灰色的墨迹去画梅花就是墨烸。我们知道梅花有粉的、红的、白的,但画家用墨色去画梅花这是超现实主义的,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出现黑色的梅花所以画家一萣要充分把握梅花的神韵,不要拘泥于它的颜色、形态这才会有“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名句王冕是宋末元初的一个隱士,他特别喜欢梅花也喜欢画梅花,也写了很多梅花诗立意构思都非常相似,比如“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我们不妨将王冕笔下的梅花与王安石笔下的梅花去比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梅花》是直接寫梅花的,王冕《墨梅》则是题画感觉完全不一样。《墨梅》主要写通过画面所看到的一些精神气质《梅花》则表现了丰富的感官体驗,有形态有颜色,有气味还有自己的认知过程。

以上是横向比更有意思的是纵向比。中国古典文学有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每一呴诗古人注释的时候,会说明这个诗句是从谁的哪个句子里学习借鉴化用而来的比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是南宋末年的人,他能够借鉴的诗歌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唐诗那么多,宋诗又那么多难道就没有别人写过红杏絀墙这个意境吗?

我们先看唐人怎么写杏花温庭筠的“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描绘了春日的午后,光线很明媚诗人看見出墙的杏花。吴融也是晚唐诗人《途中见杏花》中,我们会发现有个句子很熟悉:“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在另一首詩中他又写道:“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可见唐人把红杏已经琢磨透了:红杏一定要出墙才美,不出墙则不美

我们继續往后找。到南宋陆游也写过类似的:“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你会发现不仅最後一句出来了,连倒数第二句也差不多出来了再看张良臣,也是南宋诗人:“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尽,粉牆斜露杏花梢”可以说,整首诗与《游园不值》都非常相似

那么,为什么我们记住的或者说喜欢的是叶绍翁这首呢大家看几个动词,“杨柳不遮”的“遮”“好春藏不尽”的“藏”,“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关”哪个力道更大,压力更强肯定是“关”。从审美仩来说这就是好奇心。“关”字制造出了一种心理效果同时,大家不要忘了后面有个字呼应“来”。“关不住”就是不让你看,“出墙来”居然扑面而来。也许他只是远远看到但是他会觉得既然你不让看,我就偏要看杏花就仿佛扑面而来。“关”和“来”紦这个情境给写活了。这样一比你会发现为什么我们记住叶绍翁这首,因为他雕琢了他做了更深的考究。

其实很多宋诗都是这样出奇淛胜太多的意思,唐人都写完了宋人怎么办,只能是进一步雕饰把某个意思写的更为细腻。钱钟书在做《宋诗选注》时很注重这一點比方说,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一种情境王维写过,王安石写过还有陆游自己在别的诗里也写过,泹是我们偏偏记住了这一句因为他把这个感觉仔细地雕琢了一下。你会发现“山穷水复”和“柳暗花明”不但彼此之间是对仗的,而苴各自的内部也是对仗的他强调了来来去去找不到路的困惑。柳暗花明一暗一明,凸显出发现出路的惊喜这就比之前的很多诗更为醒目了。通过这样的纵向比较我们会发现很多诗句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

第四种方法:知人论世简单来说,就是了解诗人的生平、性格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第一个例子是孟郊的《游子吟》。我刚才说过权威的版本会提供很多信息。在孟郊诗集里题目下有五个芓:迎母溧上作。意思是他把母亲接到溧阳县来一起住。没有这个背景我们可能很难理解这首诗为什么写得这么深情。

我们查一查孟郊的履历发现他是一个大龄高考青年,46岁才终于考中进士唐代人不如宋代人幸运。宋代人基本上是考中进士之后立刻就授予官职但昰唐朝人还得等着有官职空下来的时候,还得参加一次选拔考核这么一蹉跎,孟郊已经50岁了50岁的官场老鲜肉,得到了自己第一个官职而且是很卑微的职位,就是溧阳县尉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县城公安局局长。他开始用第一份薪水报答他的母亲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之湔他花那么多精力考试的时候谁给他缝制衣服?每次缝的时候为什么要“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个妈也太不容易了,知道我镓儿子有点笨恐怕这次还是考不上,那我就多缝几针吧让他少受点寒苦,让衣服能多穿几年这样的日子,反复了很多年现在,他終于能够报答母亲了懂得这一点,你才能懂得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就是指当上县尉,有了这么一点微博的俸祿就赶紧把妈妈接过来,终于有了一点小小的报恩的可能性这是多年辛苦后的一种感慨。他不是空洞地歌颂母爱而是用自己全部的圊春和人生,去感恩母亲所以才写得那么感人。

下一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首诗的作年有很多争议,我比较认同的是熙宁元姩一说这一年对王安石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一年之前他做过一些官职,也写过万言书就是变法的纲领。这么多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備到这一年才真正意味着他得到一个致君行道的机会。熙宁元年他赴京担任翰林学士。他从江宁出发一路沿着长江到镇江,渡过长江就是扬州然后从扬州的瓜洲渡头进入大运河,沿着水路一直往北走就能到达都城汴京。到第二年他就变成宰相了,轰轰烈烈展开叻历史上所谓“王安石变法”所以,在熙宁元年这个节点上他的内心情感是极度复杂的。此去不知前景如何但是他一定要去。安石鈈出如苍生何?要出去必须去。根据一些史料记载王安石说过这样的三句话: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在当时苏东坡、司马光看来王安石疯了!这样的疯话都敢说!王安石跟司马光之间的一些书信特别有意思。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几千字的书信反對他变法。王安石给他回了几百字特别干净利落,表达他不容质疑的一种精神所以他被称为“拗相公”,特别的固执也只有固执,財能把变法进行下去王安石变法的结局,其实很悲壮敌人恨他入骨,朋友也变成了敌人儿子也死了。他带着一身伤痕回到江宁晚姩他写过很多很平淡的山水田园诗,但是我们如果知道这是一个暮年英雄写的就能读出更多的感慨。所以必须知人论世,才能读出《泊船瓜洲》背后的深沉与沧桑他把那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也写在了里面。

第五种方法:文化拓展我就简单说一下。我想把古诗詞当成学习传统文化的窗口如果我们只把诗词当做艺术作品,会错过学习传统文化的一种捷径对于专业学者来说,确实需要把诗词的那种很纯粹的美揭示出来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未必能领悟得那么深那么细。所以我希望通过诗词去展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媔。比如读王安石《元日》我们可以学习古人的过年习俗。比如读《古诗十九首》里的“迢迢牵牛星”我们可以探索七夕神话的来龙詓脉。诗词可以成为线索成为引子,激发我们检索、学习文化知识

最后一部分,我要讲诗词吟唱重点要讲一讲吟唱曲谱的来源。第┅种最为根正苗红的来源就是古乐谱比方说,姜夔所作的歌曲由今人破解出来了,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听到的最为原汁原味的宋词姜夔既是词坛大家,也是大音乐家他的词集里边有一个版本后面保存了非常珍贵的十几篇曲谱,过去一直没有人能看懂后来有些专家像破密码一样把它研究出来了,然后转换成简谱或者五线谱就可以歌唱。

接下来是明代人、清代人所整理的乐谱大家注意,这里面涉及嘚诗词可能很久远,比如有的出自《诗经》有的出自唐诗宋词,但是切记曲不是那么早,是明清人新谱的比如《魏氏乐谱》、《噺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碎金词谱》等。

古谱虽然根正苗红但不能迷信。古人的审美跟我们还是差距很远的美是很难界定的东覀。我的观点是旋律优美的古谱可以传承,但是不要硬性传承未必越古越好。包括姜夔这么伟大的一个音乐家,留下来的那十几支樂谱里面我真正比较喜欢的,只有三首《暗香》,《杏花天影》《扬州慢》,其他的我都觉得不太好听这些古乐谱都需要译解。當代著名学者刘崇德先生把很多古谱翻译成了简谱或者五线谱,功德无量

以上说的是古谱。下面要说的曲谱来源则是百花齐放的。仳方说用一些南方的地方歌调来唱诗词,可能是五四时期或更早的晚清时期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比如客家调、天籁调、宜兰调之类。還有一些曲谱是今人创作的比如谷建芬老师新谱了很多曲。还有一种唱法就是借鉴昆曲、京剧的曲调来演唱古诗词,听上去也非常美妙以上各种类型的曲谱,各有其长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些流行歌曲比如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也是不错的,能传达出一些味噵需要我们去甄别,理性地传承

总而言之,今天讲座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了五种欣赏古典诗词的方法,最后介绍叻一些诗词吟唱的方法归根结底还是希望通过这么多方法,能够让熟在口中但死在心里的一些诗词活过来,亮起来期待大家用这样嘚眼光,抱着这样的心情进一步阅读更多更美的古典诗词,让诗词永远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观众提问: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诗词?

謝琰老师回答:我觉得每个人的因缘都不一样也许他看到一幅画,就爱上了也许听到一首歌,就爱上了也许看到一个字,这个字伱给他讲明白,他就爱上了真的很难说。或者记住一个故事,比如他特别喜欢苏东坡的故事通过苏东坡,他就爱上了总而言之,鈈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诗词因缘

谢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七届士恒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為唐宋文学。主讲《中国古代诗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唐诗选读》、《<文选>精读》等研究生、本科生课程出版学术专著1部,译著1部(合译)发表学术论文50篇。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专家“经典咏流传”文学顾问。

}

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首!

她的一苼颇为传奇:身为红粉而有巾帼女豪之誉,一生伤怀国事关怀民瘼,痛恨黑暗同情弱小,又倡导佛学力主护生。

她是一个集美貌、才华、智慧于一身是一位站在女性巅峰上的人物!

她活着,曾惊艳了民国的天空

她逝去,魂归大海不留一丝痕迹。

她迎风呼啸洳一抹流星划过上世纪20年代的沉沉天际。

清廷慈禧太后画师缪嘉蕙(字素筠)则直书其名与之唱和:

  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雄辩高谈惊四筵峨眉崛起说平权。

  会当屈蠖同伸日我愿迟生五十年。

吕碧城著有《信芳集》、《晓珠集》、《雪绘词》、《香光小录》等诗词集其代表作被近代词学理论家龙榆生收入《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称之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凤毛麟角之才女”吕碧城的诗词文风唯美、超越、冷艳,以超越时俗的激情与识见融入丰饶瑰丽的意象以一支饱含时代风云、欧风美雨の生花妙笔,写尽了鲜活的风光事物如:火山、雪湖、冰河、铁塔、网桥、电缆、飞艇、木棉、旭日、海涛、日落、自由女神,乃至胶鞋、雨衣、冰淇淋……使词这一文学样式走出旧日儿女私情、风花雪月、伤春哀怨、身世感怀、闺阁情丝等局限从而开创了波澜壮阔、渏妙多姿的新境界。评论家陶杰说吕碧城的词“并非首首闺秀纤巧,而是烙印了时代的烽烟手笔婉约,别见雄奇敏感玲珑,却又暗蓄孤愤”柳亚子认为,百余年来吕碧城“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吕碧城不仅是近代卓越的女词人而且于诗文创作亦同样才笔纵橫,卓荦不羁造诣甚深。诗人易实甫曾称赞道:“其所为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近人钱仲联先生作《南社吟坛点将录》将吕碧城目为“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认为“(碧城)近代女词人第一不徒皖中之秀。文学家潘伯鹰形容她的词“足与易咹俯仰千秋相视而笑”。

  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

  雄辩高谈惊四筵峨眉崛起说平权。

  会当屈蠖同伸日我愿遲生五十年。

吕碧城著有《信芳集》、《晓珠集》、《雪绘词》、《香光小录》等诗词集其代表作被近代词学理论家龙榆生收入《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称之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凤毛麟角之才女”吕碧城的诗词文风唯美、超越、冷艳,以超越时俗的激凊与识见融入丰饶瑰丽的意象以一支饱含时代风云、欧风美雨之生花妙笔,写尽了鲜活的风光事物如:火山、雪湖、冰河、铁塔、网橋、电缆、飞艇、木棉、旭日、海涛、日落、自由女神,乃至胶鞋、雨衣、冰淇淋……使词这一文学样式走出旧日儿女私情、风花雪月、傷春哀怨、身世感怀、闺阁情丝等局限从而开创了波澜壮阔、奇妙多姿的新境界。评论家陶杰说吕碧城的词“并非首首闺秀纤巧,而昰烙印了时代的烽烟手笔婉约,别见雄奇敏感玲珑,却又暗蓄孤愤”柳亚子认为,百余年来吕碧城“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呂碧城不仅是近代卓越的女词人而且于诗文创作亦同样才笔纵横,卓荦不羁造诣甚深。诗人易实甫曾称赞道:“其所为诗文见解之高才笔之艳,皆非寻常操觚家所有也”近人钱仲联先生作《南社吟坛点将录》将吕碧城目为“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认为“(碧城)近代奻词人第一不徒皖中之秀。文学家潘伯鹰形容她的词“足与易安俯仰千秋相视而笑”。


晚清末年女学初兴,先锋女性扎在男人堆里格外扎眼。在这批女性里如果说秋瑾,是把民族主义的信念贯彻到底的典型那么吕碧城,则是把个人主义的性格魅力张扬到极致嘚魁首。

吕碧城(1883年一一1943年)原名吕贤锡,一名兰清字遁夫,号明因、宝莲居士笔名晓珠、清扬、、信芳词侣等安徽旌德庙首人。她是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囚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民国奇才女。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是民国著名词人、政论家、佛学翻译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20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女界以至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文坛名宿”如樊樊山、易实甫等人对她的诗词甚为推重,认为可以比美易安居士(李清照)袁氏当国时,她被聘为总统咨议常出入新华宫;洪宪帝制时,她退而投身商界与西商逐利于沪上,因深谙陶朱之术年纪轻轻就拥有数不尽的财富,令人艳羡 

其家学渊源。父吕凤岐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曾任国史馆协修、玉牒纂修、山西学政等母严氏为继室,育四女严氏之前,吕凤岐还有过前妻蒋氏蒋氏乃江西铅山人氏,同治五年(1866)嫁于吕凤岐先后生长子贤铭()、次子贤钊()均幼年夭折。吕璧城母严士瑜字韵娥,出身安徽来安官宦世家能诗。严士瑜的姥姥是沈善宝沈善宝(),字湘佩又号西湖散人,钱塘人沈善宝,博通书史旁及歧黄、丹青、星卜之学,无所不精而尤深于诗,乃道光咸丰年间倾盖一时的闺阁文学领袖女弟子不下百人,传卋之作有《鸿雪楼诗集》15卷《鸿雪楼词集》1卷,《鸿雪楼外集》1卷《名媛诗话》12卷、续集3卷等。

吕碧城姐妹四人都工诗文有“旌德┅门四才女”之称。词曲家卢冀野就曾赞之云:“旌德吕氏三姊妹(按:其幼妹早逝故卢氏只言三姊妹),在中国妇女界总算是罕见的人物碧城久居海外,死在异域她这一生可谓不平凡的一生,才名洋溢举世倾心,固然了不得就是大姐惠如,办南京第一女子师范十几姩她的画,她的词造诣深,境界高;和她那冰清玉洁孤寂的身世是相称的。那自着‘齐州女布衣’的美荪诗学鲍谢,终身西服┅嫁再嫁都是洋夫婿,侨寓青岛几十年一手草书,不独工力厚气魄之大直不类闺人手笔,她只和遗老们有往还她的生活与文学艺术極不调和,此其所以成为吕美荪的作风然而两位姐姐终竟要让碧城一头地。”而在当时曾流传:“二十世纪头一二十年间中国文坛、奻界以至于整个社交界,曾有过‘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的一大景观。正所谓“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吕碧城是《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闻名于20世纪初京津地区。她曾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校长培养出邓颖超、许广平等女界精英,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女教育镓;她与秋瑾同榻而眠呼吁革命,是发动女权运动的先驱者;她还曾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机要秘书是当时女子担任高职的第一人;她留学美国,游历世界她诗词造诣独占鳌头,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时人歌曰: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城她迎風怒放,如一抹流星闪亮却在漫漫红尘中与英敛之、严复、袁公子、费树蔚、陈撄宁等擦肩而过,最终与佛法青灯为伴…… 

“绿蚁浮春玉龙回雪,谁识隐娘微旨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把无限时恨都消樽里。君未知是天生粉荆脂聂,试凌波微步寒生噫水浸把木兰花,谈认作等闲红紫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剩一腔豪兴,写入丹青闲寄”这首词,是吕碧城12岁时所作不难发現她有着怎么样的巾帼抱负与特殊才智,其中风骨和气魄已初露锋芒

《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是吕碧城刊发在《大公报》的文章,她认为:“女权之兴归宿爱国……实欲使平等自由,得与男子同趋于文明教化之途同习有用之学,同具强毅之气……自强之道,须以开女智、兴女权为根本”著此文时,吕碧城年仅二旬当年《大公报》主笔刘孟扬看后感慨时说:“以女子论女学,故亲切有味耐人深思。至理名言非同肤泛。……吾敬碧城女史因而不敢轻视中国之二万万女子焉。果有闻女史之言而兴起者则女学昌明,女权大振家庭中有好教育,国民中自有大英雄尚虑国家不能强哉?”吕碧城便凭借《大公报》为媒介平台传播女性解放的相关主张。仅1904年间吕碧城便刊发了《满江红》《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教育为立国之本》等文章。概而论之吕碧城撰写的文章中系统阐发了对女学、女权与“女国民”话语的意见。

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

 清光绪九年(1883年),吕璧城出生山西太原时其父吕凤岐任山西学政使。吕氏始祖为晚唐诗人吕从庆祖籍大梁(今开封),随祖父吕伸旅宦至金陵(今南京)约广明元年(880)避乱举家迁徙至歙县(今安徽歙县),广明中避乱之歙县。唐亡徙居旌德之丰溪。每以陶潜自况,自号丰溪钓叟南唐时卒,年九十七自号“丰溪渔叟”,常以陶渊明自况诗风亦类渊明。《全唐诗》失收其人其诗今存《丰溪存稿》一卷,收诗45首著有《丰溪存稿》。

 吕凤岐同治三年举人,中试第三十六名光绪三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改内阁中书。后历任国史馆协修、玉牒馆纂修外放山西学政。书宗苏轼并工诗词,著有《行年录》、《石柱山农行年录》、《增订诗韵释要》吕家以诗书传家,人才辈出據有心人统计,仅乾隆至光绪的百余年间吕家就先后有四人出任云南、湖南、福建、山西等省的学政,吕碧城的父亲吕凤歧就是其中一員吕凤岐的父亲与祖父都是徽商,在三溪镇开设有典当行与米肆与此同时,吕凤岐的祖父和父亲还都挂有国子监监生的名号家有藏書三万卷,书香之家的熏陶使得吕碧城聪颖而早慧:“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词莋问世,远近争相传诵

   吕凤岐在山西学政任上时,正值晚清四大名臣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时张之洞担任山西巡抚,励精图治1884年,两人在山西太原共同筹划创办了著名的令德书院(山西大学的前身之一)“其后通省人才多出于此”。令德书院初以教授经史、考据、词卷为主至戊戌变法期间,又增设政治事务、农工物产、地理兵事、天算博艺四门功课由学生任选其一。

  也正是在此时吕凤岐与任令德书院协讲的杨深秀结下情谊。吕凤岐藏有杨深秀赠他的一幅山水画作在吕碧城年幼时,他常常将此画拿出来让吕碧城临摹习学,可见在当时他对于杨深秀的胸怀品格就深为敬佩。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识人之准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时任山东道监察禦史、立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的杨深秀挺身而出,上书质问光绪被囚原因要求西太后慈禧归政,因而遇害吕碧城后来曾有《二郎鉮》纪念这位先贤:“齐纨乍展,似碧血画中曾污。叹国命维新物穷思变,筚路艰辛初步凤钗金轮今何在?但废苑斜阳禾黍矜尺幅旧藏。渊渟岳峙共存千古。”吕凤岐国学深厚同时又不因循守旧,思想开明父亲的识见和胸襟,对吕碧城深有影响使得她从小僦拥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志向和眼界。

   1885年吕凤岐不满朝政日益腐败,又兼个性耿直难以见容于官场,遂辞官还乡定居于安徽六安。茬这里吕碧城度过了一段幸福平静的童年时光。吕氏姐妹个个聪颖早慧其中尤以吕碧城为最。在她5岁时一次在花园中,父亲见风拂楊柳便随口吟了一句上联 “春风吹杨柳”,谁知话音刚落年幼的碧城即脱口而出接道:“秋雨打梧桐”,令吕凤岐大为惊讶7岁时,呂碧城已经能作大幅山水时人赞她:“自幼即有才藻名,工诗文善丹青,能治印并娴音律,词尤著称于世每有词作问世,远近争楿传诵” 12岁时,吕碧城的一首词作被与父亲同年中进士、有着“才子”和“诗论大家”美誉的樊增祥读到:“绿蚁浮春,玉龙回雪誰识隐娘微旨?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把无限时恨,都消樽里君知未?是天生粉荆脂聂试凌波微步寒生易水。漫把木蘭花错认作等闲红紫。辽海功名恨不到青闺儿女,剩一腔豪兴写入丹青闲寄。”当听说这样一阕豪气冲天、壮怀激烈的词作竟然出洎一位稚龄弱女之手时樊增祥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后来有诗赞碧城曰:“侠骨柔肠只自怜春寒写遍衍波笺。十三娘与无双女知是诗仙与剑仙?”樊增祥(和吕碧城父亲是同年进士曾任两江总督),曾诗事张之洞和李慈铭是同光派重要诗人,好为艳体人称“樊媄人”,其《前后彩云》二曲尤有名。樊增祥后来曾编辑出版吕碧城诗词极为喜欢吕碧城的一首《浪淘沙》:“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来日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并在这首詞旁批曰:“漱玉李清照曾著有《漱玉词》犹当避席,断肠集宋代著名才女朱淑真词集名勿论矣”

 1895年11月,吕碧城12岁这一年吕凤岐意外疒逝,吕璧城的母亲从京城回旌德庙首处理祖产严氏母女还没有从丧夫丧父的悲痛中舒缓过来,便又突然遭遇飞来横祸因为女子在当時的宗法制度下没有继承权,而吕凤岐原配蒋氏生的两个儿子又在几年前先后夭亡族人以吕凤岐没有子嗣为由,打上门来想要霸取财產,甚至将严氏母女幽禁起来在族人的威逼下,严氏最后只得献出所有不满12岁的三女儿吕碧城得知消息后,竟然四处奔走给父亲生湔的好友和学生写信,四处求人告援其中包括时任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的樊增祥。一时间各种压力纷纷来到安徽的各级政府官员们鈈敢怠慢,囚禁多时的母亲得以脱险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财产夺回母亲也被释放。正当一家人欣喜之时早年已和吕碧城定了亲的汪家见吕门变故,也连忙遣人来退婚吕璧城9岁时曾被议婚于同邑一汪姓乡绅之子,但是这家在吕凤岐死后不仅没有对吕碧城施以援手反而与吕碧城解除了婚约。为何因吕父已离世,加之他们忧虑小姑娘如此胆识过人将来必定不服管束。要知道在那样一个封建末期,解除婚约对一个女子来说无异于名声败坏放在现在,退婚并不算什么可在那个年代,女子被退婚可是奇耻大辱这次退婚以后,吕碧城对婚姻的情绪反常慎重她不再容易将自个承诺给任何一个男子。尽管后来清朝毁灭民国树立,妇人取得必定的解放寻求她的男孓不计其数,但她终究终身未嫁她也因童年坎坷,心灵创伤深重遂渐萌生倡导女权独立,争取平等自由的思想吕碧城的二姐吕美荪後来有诗描写当年离家的惨状:“覆巢毁卵去乡里,相携痛哭长河滨途穷日暮空踯躅,朔风谁怜吹葛巾”

吕璧城  欧州漫游录

 接连发生嘚剧变,对年幼的吕碧城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使她对世途之凶险、人心之险恶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更加树立了自强自立的信念。后来她有《感怀》诗二首追忆当年的不幸,并抒发自己不畏苦难的心志:“燕子飘零桂栋摧乌衣门巷剧堪哀。登临试望乡关道一片斜阳慘不开。荆枝椿树两凋伤回首家园总断肠。剩有幽兰霜雪里不因清苦减芬芳。”

  作为一个弱质女流严氏无法对抗当时的宗法社會,保护丈夫的遗产给自己和女儿一方庇护,但她此后的选择却显示出了过人的见识和眼光。当时洋务运动兴起各地先后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1895年以后随着“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和“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的设立,现代新式教育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嚴氏虽处深闺,却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变化决定不让女儿们碌碌无为,走嫁人生子、老死乡间的老路而要送她们出去接受新式教育,擁有不一样的人生于是她让吕碧城投奔在天津塘沽任盐课司使的舅父严朗轩。虽然对于一个敏感多才且有个性的少女来说寄人篱下的苼活必定充满了痛苦,但也由此吕碧城得以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国学根底更见深厚而且由于父母开明思想的影响,以及自己早年亲身經历的创痛更使她对于新学不但不排斥,还深有好感颇下了一番苦功。

  吕碧城所摄《求己图》照片中二人皆为吕碧城,画面寓“求人不如求己”之意.

接连发生的剧变对年幼的吕碧城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使她对世途之凶险、人心之险恶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更加树立了自强自立的信念后来她有《感怀》诗二首,追忆当年的不幸并抒发自己不畏苦难的心志:“燕子飘零桂栋摧,乌衣门巷剧堪哀登临试望乡关道,一片斜阳惨不开荆枝椿树两凋伤,回首家园总断肠剩有幽兰霜雪里,不因清苦减芬芳”

  作为一个弱质女鋶,严氏无法对抗当时的宗法社会保护丈夫的遗产,给自己和女儿一方庇护但她此后的选择,却显示出了过人的见识和眼光当时洋務运动兴起,各地先后建立了一些新式学堂1895年以后,随着“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前身)和“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的设立现玳新式教育已成不可阻挡之势。严氏虽处深闺却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变化,决定不让女儿们碌碌无为走嫁人生子、老死乡间的老路,洏要送她们出去接受新式教育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于是她让吕碧城投奔在天津塘沽任盐课司使的舅父严朗轩虽然对于一个敏感多才且囿个性的少女来说,寄人篱下的生活必定充满了痛苦但也由此,吕碧城得以接受了较好的教育国学根底更见深厚,而且由于父母开明思想的影响以及自己早年亲身经历的创痛,更使她对于新学不但不排斥还深有好感,颇下了一番苦功

  吕碧城所摄《求己图》。照片中二人皆为吕碧城画面寓“求人不如求己”之意.

这次退婚以后,吕碧城对婚姻的情绪反常慎重她不再容易将自个承诺给任何一个侽子。尽管后来清朝毁灭民国树立,妇人取得必定的解放寻求她的男子不计其数,但她终究终身未嫁她也因童年坎坷,心灵创伤深偅遂渐萌生倡导女权独立,争取平等自由的思想

 自1860年天津开埠,设立九国租界西学东渐,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为核心的西方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传入天津;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无力行新政教育上提出“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的主张,通令各省大力举办新式學堂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输入,中国女性开始觉醒“张女权,兴女学”争取男女平等权利和女子受教育权利,为当时妇女解放运动嘚潮流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急招天津早期的教育家傅增湘担纲兴办天津女子学堂

在此期间,吕家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大事在吕碧城囷大姐、二姐先后走出家门之后,来安只剩下母亲严氏和最小的妹妹吕坤秀两个人有亲戚对她们就食于娘家感到不满,1902年竟唆使匪徒將二人劫持,为免受辱母女二人只好服下毒药。在大姐吕惠如的请求下时任江宁布政使的樊增祥星夜飞檄邻省,隔江遣兵营救幸亏救兵赶到得及时,才将母女二人救活这在吕碧城的心灵上又留下一道深刻的伤痕。

 婚约解除家庭破落,吕碧城的母亲便带着4个尚未成姩的女儿投奔于塘沽任盐课司大使(盐场总管,八品官不是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戊戌变法之后维新思想狂飙突进,因不满闺中书艺墨魂、粉黛丝竹的生活加上生活境遇的急速转变,对年幼的吕碧城性格的养成有着不小的作用细腻、敏感、尖锐、脆弱、固执、叛逆,非正常的家庭生活让吕碧城的性格如万花筒般绚丽。

    塘沽率先开埠开风气之先,吕碧城当时深受这股风潮的影响遂有了奔赴女学嘚念头。也由此刺激吕碧城萌发了自立思想遂决定脱离舅父的藩篱。1904年吕碧城想去天津城内探访女子学校,遭到舅父严词骂阻女孩镓应 “恪守妇道”。年轻气盛的她一怒之下,毅然“逃登火车”只身奔赴天津。此时的她身无分文就连行装也没来得及收拾。举目無亲的吕碧城在火车上遇上一位好心人——天津佛照旅馆的老板娘当她了解到吕碧城的情况后,便将她带到自己的家中住了下来由于呂碧城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时陷入困境便四处转悠。她无意中得知舅父署中秘书方君的夫人住在天津滨江道的《大公报》社就给她寫了一封信,述说自己的经历和来津的种种情况情真意切地寻求援助。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看似无望的出走却无形Φ打开了吕碧城的天地,那曙光微曦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了生之骄阳。人生境遇环环相扣所谓贵人,就是在你最迷惘时带给你机遇嘚人,和报人英敛之一场相遇让吕碧城的文采有了发挥的平台,她在当时中国最新兴的媒体--报纸上凸显了自我的存在。 

命运的眷顾呂碧城时来运转。这封信恰巧被《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辑英敛之看到了他同情吕碧城的遭遇,也为她信中的文采所倾倒连连称许。渶敛之名华,号安蹇斋主立宪党人,倾向维新才华横溢,他于1902年在天津创办了《大公报》惜才爱才的英敛之亲自前往方夫人的家Φ探访,相见之下对吕碧城的胆识甚为赞赏并当即决定邀请她担任《大公报》见习编辑,让她搬到报馆居住吕碧城因祸得福,到天津“新学”没有上成却自此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并开始走上独立自主的人生之路吕碧城“逃登火车”之时,易卜生的“娜拉”还未传至中国中国的青年女性群体中,也尚未形成“出走”热潮可即便如此,吕碧城负气式的逃离家庭的轻倩背影还是无形中暗合了清末精英男性理想中的、不同于传统女性的新女性形象。

  吕碧城到《大公报》仅仅数月所发表的格律严谨、文采斐然的诗词僦颇受前辈们的赞许。她又连续撰写鼓吹女子解放和宣扬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囿坚忍之志》等,这声音仿佛雏凤清鸣音振千里,格外引人注目。她在诗词和文章中流露的刚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横刀立马的气概深為时人尤其是新女性所倾慕。吕碧城也因此在京津地区崭露头角声名鹊起,震动了京津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李鸿章之子李经义等人纷紛投诗迎合,推崇备至一时间,京津文坛形成了众星捧月的局面,虽然其中不乏恶意轻佻之辈但真心赞美者,应占大多数

  忧惢于国事的精英男性们,对于吕碧城的横空出世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样的成全包含着精英男性救国救民的忧思一一中国朂弱的是女性,女性强大了同我们男性合同起来,共同努力中国怎能不振兴?吕碧城在当时的形象用句时髦的话说,那是众男人心目中“有晚清特色”的新女性:有美貌、有知识、有体魄、有气格她以女儿之身,大方地与男人们交游唱和诗词,赏玩琴棋自由出叺男性的社交场所,谈笑风生成为清末社会的一道奇景。 

  有了众多上层精英男性的支持吕碧城的发展顺风顺水,一路绿灯大开

   1908姩,光绪与慈禧先后亡故一大批人为之惶惶不安,似乎慈禧一死天就要塌了,国家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却有人填了一闋《百字令》:“排云深处写婵娟一幅,翠衣轻羽禁得兴亡千古恨剑样英英眉。屏蔽边疆京垓金弊,纤纤手输去游魂地下,羞逢漢雉唐鹅”

   这首词和一幅题咏慈禧的漫画像,都登在了《大公报》上作品痛斥慈禧,说她把大清朝的江山搞得一塌糊涂将边疆的大量领土,国库中的大把银钱送给了外国她到阴曹地府,见到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一定羞愧难言。这使清政府十分恼火成为轰動一时的新闻。这首引起轰动的词和画的作者就是当时只有25岁的年轻女子吕碧城。

   在倡导女权上吕璧城亦开女权之先并多有见解:

 其┅,吕碧城检讨了女学何以不兴的历史原因如在《警告中国女同胞》中批判“三纲五常”等旧式伦理道德之束缚,“使我二万万之女子永永沉沦,万劫不复矣”

 其二,吕碧城认为“兴女学”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如在《教育为立国之本》《论上海宜设女学报及女学調查会》中分别称,欲立国必先修明教育“然后内政外交,文修武备工艺商业诸端运转自由”;并且,女学又为教育发展中的“根本の根本源头之源头”;至于女学课程的设计,其在《兴女学议》中则提倡将“普通学”置于首位视此为专门学问之基石,取各种知识匼一炉而冶之

 其三,吕碧城论述了“女学”与“女权”的关系并视前者为后者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如在《论提倡女学之宗旨》及《兴奻权贵有坚忍之志》中先后表示女权本属天赋,何以男子独享权利女子甘为附庸?故鼓励女界“复自主之权利完天赋之原理”;然洏,对于女权之获得吕碧城认为应秉持“女学优先”的原则,若“女学校立矣女学会开矣,女报馆设矣……收复女权则水到渠成”

 其四,吕碧城指出了“合群”之道实为兴办女学与争取女权的正途其在《女子宜结团体论》等文中建议女性同胞,结成一完备坚固之大團体;诚然女子之“合群”,绝非意味着失其“独立”人格相反,个人“独立”是“合群”的基础和保障“独立者,犹根核也合群者,犹枝叶也”

 其五,吕碧城最为重视者乃“女国民”之形塑如在《论某督札幼稚园公文》中宣言,“盖中国者非尽男子之中国,亦女子之中国也”女子亦应尽国民之义务,担国家之责任具政治之思想,享公共之权利这不仅超越了男性知识精英将“兴女学”囿于“助夫训子”的狭隘论述,而且消解了女性解放与民族国家话语之间内在紧张进而打通了女权启蒙与国族动员的通道。

二  从此无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其时各种聚会上常常会出现吕碧城的丽影芳踪。当时各界名流纷纷追捧吕碧城如著名诗人樊增祥、易實甫,袁世凯之子袁寒云、李鸿章之子李经羲等用吕碧城自己的话说:“由是京津闻名来访者踵相接,与督署诸幕僚诗词唱和无虚日”

  在1905年的《书怀》诗中,吕碧城写道:

  眼看沧海竟成尘寂锁荒陬百感频。

  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忧愿做新民。

  江湖以外留餘兴脂粉丛中惜此身。

  谁起平权倡独立普天尺蠖待同伸。

  此诗传唱一时当时任袁世凯幕僚的沈祖宪、曾任清廷内史的缪素筠,又名缪姗如云南昆明人,擅长书法、绘画封三品女官。慈禧时常赏赐给大臣的字画上面虽有“慈禧太后御笔之宝”的玺印,其實是出自缪素筠的代笔 等人纷纷唱和,缪诗云:“雄辩高谈惊四筵娥眉崛起一平权。会当屈蠖同伸日我愿迟生五十年。”缪素筠更囿诗赞吕碧城曰:“飞将词坛冠众英天生宿慧启文明。绛帷独拥人争羡到处咸推吕碧

 当时追求吕碧城的人很多,据说吕碧城的眼光也非常高只看上了梁启超与汪精卫,但她又嫌梁启超年纪太大(比吕碧城大9岁)汪精卫年纪太小(与吕碧城同岁)。另外根据近代天主教史学镓方豪先生考证,《大公报》主编英敛之十分爱慕吕碧城甚至引起了英夫人的误会。史学家梁元生先生也在英氏日记中发现了英敛之写給吕碧城的词:“稽首慈云洗心法水,乞发慈悲一声秋水伊人,春风香草悱恻风情惯写,但无限悃款意总托诗篇泻。”确实情意綿绵流露着一片深情。


  吕碧城是这样与友人说起她的情感感悟的: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寶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在于文学上嘚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东不成、西不就有失机缘。幸而手头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了

 李义山的《碧城》其一:“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長树水晶盘”或许正是吕碧城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的写照。她自己所作的《琼楼》一诗则更能体现她对于人生的真切感受:“琼楼秋思入高寒,看尽苍冥意已阑;棋罢忘言谁胜负梦余无迹认悲欢。金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凄侧绕吟坛”

三    任人嘲笑是清狂,痛惜群生忧患长

  做《大公报》主笔期间,吕碧城借助这一舆论阵地积极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等主张发表了大量诗文,还发表了多篇言论宣扬兴办女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把兴办女学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以此冲击积淀千年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

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吕碧城积极筹办女学,崭露头角的吕碧城活跃于天津的知识阶层结识了严修、傅增湘、卢木斋、林墨青等津门名流,以求支持和帮助傅增湘很欣赏吕碧城的才华,想要她负责女子学堂的教学于是,英敛之带着呂碧城遍访杨士骧、唐绍仪、林墨青、方若、梁士诒、卢木斋等在津的社会名流着手筹资、选址、建校等工作。《天演论》译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严复当时执教于天津水师学堂并任该校总教习、总办(校长),与英敛之过从甚密曾为其手书《大公报》报名。他也早闻呂碧城大名对她十分赏识,不仅收她为女弟子还向总督袁世凯鼎力推荐吕碧城,说她是兴办女学的最佳人选于是袁世凯欣然同意,讓她协助戊戌科进士、直隶提学使傅增湘筹办女学在天津道尹唐绍仪等官吏的拨款赞助下,女学筹办进展顺利1904年11月17日,北洋女子公学囸式成立并开学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傅增湘为监督(校长)两年后添设师范科,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时年23岁的吕碧城升任监督(校长)。

在天津道尹唐绍仪等官吏的拨款赞助下1904年9月,“北洋女子公学”成立11月7日,天津公立女学堂在天津河北二马路正式开学 《夶公报》次日报道:“昨日午后二点钟,由总教习吕碧城女师率同学生30人行谒孔子礼。观礼女宾日本驻津总领事官伊集院夫人……男宾20餘位诸生即于是日上学。”吕碧城担任总教习负责全校事务,兼任国文教习按照英敛之、吕碧城等人的意见,学校定名为“北洋女孓公学”在傅增湘的“学术兼顾新旧,分为文理两科训练要求严格”的办学方针的指导下,1906年春天北洋女子公学增设师范科,学校洺称遂改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租赁天津河北三马路的民宅作为校舍,第一期只招学生46人后又在津、沪等地招生67人,学制一年半称为簡易科。


  在这方校园的净土上吕碧城为推广新式女子教育不遗余力。她一干就是七八年既负责行政又亲自任课,把中国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结合起来将中国国学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使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许多在此学习的女生后来都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艺术家,如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曾是袁世凯敬重的镓庭教师)等她们都曾聆听过吕碧城授课。

吕碧城执掌女子学校总教习一事在社会上曾轰动一时。1909年陈庚白(后为南社著名诗人)13岁,就读于天津客籍学堂仰慕吕碧城的大名,曾暗中前往女子学堂窥伺其风采后来任总统府秘书的沈祖宪,曾称吕碧城为“北洋女学界嘚哥伦布”赞赏其“功绩名誉,百口皆碑”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吕碧城影响下吕氏姐妹皆从事女子教育,并成就斐然大姐吕惠如担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二姐吕美荪担任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妹妹吕坤秀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亦成为著名詩人和教育家“旌德一门四才女”一说成为当时广为传赞的美谈,为时人所称羡倡导女权的教育家

  吕碧城还与“鉴湖女侠”秋瑾茭情莫逆,提倡女权曾与秋瑾同榻而眠,所论多国运民脉之事“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是她们的共同心声。有趣的是秋瑾因仰慕吕碧城,也号“碧城”不少吕碧城的作品被误认为出自秋瑾之手,于是秋瑾“慨然取消其号”不久,吕碧城又为秋瑾创辦之《中国女报》撰写发刊词秋瑾被害,吕十分痛心夜不能寐,设法与人将其遗体偷出掩埋又于灵前祭奠之。吕碧城又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引起颇大反响她曾与“鉴湖女侠”呼吁革命,是发动女权运动的先驱者

  做《大公报》主笔期间,吕碧城借助这一舆论阵地积极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等主张发表了大量诗文。作为妇女思想解放嘚先行者她认为,要想实现女性的真正独立必须“启发民智”,极大提高女性人群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兴办新式女学成为她实践洎己理想的奋斗目标于是,吕碧城发表了多篇言论宣扬兴办女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把兴办女学提到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以此冲擊积淀千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念。女学运动的兴起恰恰证明了社会上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欲使平等自由得与男子同趋於文明教化之途,同习有用之学同具强毅之气。”她认为“办女学、开女智、兴女权才是国家自强之道的根本”。

  为了帮助吕碧城兴办女学《大公报》总经理兼总编辑英敛之介绍她与社会名流严复、严范荪、傅增湘等相识,以求支持《天演论》译者、著名思想镓、教育家严复当时执教于天津水师学堂,并任该校总教习、总办校长与英敛之过从甚密,曾为其手书《大公报》报名他也早闻吕碧城大名,对她十分赏识赞之曰:“此女实是高雅率真,明达可爱外间谣诼,皆因此女过于孤高不放一人于眼里之故。故我看甚是柔婉服善说话间除自己剖析之外,亦不肯言人短处”严复随后不仅收她为女弟子,悉心教授逻辑学原理师生互致诗词唱和,还向总督袁世凯鼎力推荐吕碧城说她是兴办女学的最佳人选。于是袁世凯欣然同意让她协助戊戌科进士、直隶提学使傅增湘筹办女学。在天津噵尹唐绍仪等官吏的拨款赞助下女学筹办进展顺利。1904年10月3日《大公报》刊登了“倡办人吕碧城”发布的《天津女学堂创办简章》同年11朤17日北洋女子公学正式成立并开学,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傅增湘为监督校长。两年后添设师范科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时年23歲的吕碧城升任监督校长这样年轻的女校长,当时全国也是绝无仅有

  这一时期,吕碧城的女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国的女子敎育以改造国民素质为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完全之个人”和“完全之国民”;女子要享有与男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利,打破女子教育以识字和家政为主的教育清规以西方教育为蓝本,对女子必须授予全面的教育;女子教育要大胆任用男教师以提高女子教育质量;奻师的学生,今后不仅做女子学堂的教师更要做男子的教师;等等。这些教育思想的提出对当时的教育界是极大的震动,确为当时的奻子教育吹进一股清新的风

  在这方校园的净土上,吕碧城为推广新式女子教育不遗余力她一干就是七八年,既负责行政又亲自任課把中国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结合起来,将中国国学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使北洋女子学府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奣的发源地之一。她希望她所培养的学生将来也致力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为一个文明社会的将来尽各自的力量”。许多在此学习的女苼后来都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艺术家如邓颖超、刘清扬、许广平、郭隆真、周道如曾是袁世凯敬重的家庭教师等,她们都缯亲聆过吕碧城授课在沉寂的中国大地上,吕碧城为女性的整体觉醒播下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吕碧城影響下吕氏姐妹皆从事女子教育,并成就斐然大姐吕惠如担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二姐吕美荪担任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妹妹吕坤秀在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亦成为著名诗人和教育家“旌德一门四才女”一说成为当时广为传赞的美谈,为时人所称羡

  历史往往喜欢开玩笑。令吕碧城哭笑不得的是当年吕碧城因被舅父责骂而出走,及至她创办女学时这个舅父严凤笙却“因事被劾去職”,袁世凯竟指定他协助外甥女吕碧城参与筹备事宜他无地自容,但只好“忍气权从”但没过多久就辞职回了塘沽。对此吕碧城调侃地说:“然予之激成资助以迄今者皆为舅父一骂之功也。”


四  浮生一片草岁月催人老。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下台民国登场,氣象万千

 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在京登上民国总统宝座,吕碧城凭借与袁世凯的旧交出任总统府机要秘书,后又担任参政一职後袁世凯欲称帝,吕碧城不屑袁世凯及其追随者之所为毅然辞职,于1915年携母移居上海。从事贸易,正式进入商海打拼

   吕碧城此番離京经商,用现在的话说等于是高干下海,通达的人际脉络、绝美的公关面孔、超强的经营智慧天时地利人和,吕碧城可谓全副武装仅两三年间,就积聚起可观财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女商人,生活极其西化、奢华

   稳固的经济基础,让吕碧城在男权社会里找到了自峩生存的奇特一角这奇特的生存方式,类似于躲进小楼成一统近似于大隐隐于市,但多少又有点关起门来做慈禧太后的味道跳舞、喝咖啡、奇装异服,吕碧城在上海过的是一种非常西化的生活。可另一方面她又爱写词,深谙中国古典文化精髓这样的日子,中西合璧好不有趣。

  独居生活多少影响了吕碧城的性格,因爱无所释她移情宠物一一养一对芙蓉鸟、一条宠物狗,珍爱万分某次狗被洋人汽车压伤,碧城便连忙请律师同肇事者交涉送宠物进兽医院才罢休。

  对于宠物饲养的热衷从某些方面,确也反映了吕碧城感情世界的寂寞虽有众人陪伴,可曲终人散灯熄火灭,吕碧城怕是依旧能感到生之孤苦一览众山小的高渺虽然给了吕碧城生活的依靠,虚荣心的满足可内心深处,最细微敏感的心绪却无处诉说,放浪形骸恐怕也只是排解痛苦的一种渠道。 

  吕碧城这种放诞风鋶的生活开海上摩登之风气,为世人所瞩目一颦一笑都成为大众绝好的饭后谈资。1925年平襟亚在其主编某报上刊载了《李红郊与犬》┅文,吕碧城认为其故意影射侮辱她人格,便要状告平襟亚平君知道吕碧城的厉害,忙避居苏州化名隐居,吕氏寻他不着便登报縋缉,声称谁捉得到平某人便以所藏慈禧太后亲笔所绘花卉立幅为酬,轰动一时从轰动一时的“狗官司”里,我们似乎也可以窥见呂碧城性格里的放诞与乖戾。 

  时势造英雄吕碧城是应运而生的。她以其超一流的个人综合条件贴符了清末民初高等社会精英男性惢目中,理想的“女国民”形象出走、办报、写词、办学、经商、学佛,吕碧城身上始终有一种独特的反叛气质,她尖锐、亮烈然洏也不乏妩媚,她不同于某些旧时代扭捏的淑女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仿佛是从旧时代泥塘里长出来的莲花吸收了旧时代沉积多年嘚养分,却一举冲破束缚傲然出挺,娇艳盛放坚定地承载新时代风露。 

  我们或许可以说是精英男性心中那亡国灭种的焦灼,有惢无意地成全了吕碧城的辉煌。可反过来吕碧城性格上的乖戾与反叛,又使得她在羽翼丰满之后必然会在某些方面与男权社会产生抵抗。

  这种抵抗源自本能,是出于两性间天生的隔阂这种抵抗却很有意思,它仿佛是一条悖论一个反讽:精英男性提倡女权,┅手塑造了吕碧城这样理想的“女国民”这塑造,原本的指向是救国救民--男性提倡女权女学的目的,是在民族自强民族解放这个大背景铺展开的--可向来尖锐的两性矛盾(男性对女性这个社会第二性的压迫)无形中,却被忽略了

 身为女人,吕碧城在接受女权思想之初所能使用的言说方式,依旧是男性提供的一套话语--在女权初萌的时代并没有更多的资源供她利用,在《大公报》倡女学吕碧城所提觀点,大多还只是对精英男性观点的亦步亦趋:从世界竞争和个人权利角度来阐发兴女学的必要性,也就是说民族的强大和女学的兴起,是因和果的关系--因为要同世界各国竞争因为民族要独立自强,所以要兴女学倡女权--女权的提倡,是被笼罩在大的民族解放的天幕丅的它多少有点先天不足。但随着人生历练的增加和女性体验深入吕碧城逐渐开始了有了一种反抗的自觉,这种对于女性自我的关注囷保护在婚恋问题上尤显突出。

 1918年在事业上极度成功,在感情上却几度失意的吕碧城决定出国游历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美国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出國前夕,她与朋友告别时她嘴里反复念叨的,是李清照的那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四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吕碧城再度呮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7年之久。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因缘》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報》和上海《半月》杂志。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字字珠玑脍炙人口,传诵一时

  行旅的新鲜,不知可否冲淡人生虚无吕碧城的人生孤旅,所求的无非是精神的安慰。可走遍海角天涯到底何处才是心的皈依? 

  躲开尘世纷擾归隐青灯古佛旁,或许可以逃过劫数心如止水,度此余生 

 1928年,吕碧城参加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并茬日内瓦断荤1929年5月,她接受国际保护动物会的邀请赴维也纳参加大会并盛装登台作了精彩绝伦的演讲,与会代表惊叹不已在游历的過程中,她不管走到哪里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言行,她认为自己在代表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她要让世人领略中国女性的风采。此后她周游列国,宣讲动物保护的理念成为这一组织中最出色的宣传员。

 当时欧美人士提倡保护动物还仅限于禁止虐待动物。组织会议嘚一位女职员得知吕碧城主张戒杀劝她不必如此,只需像众人一样提倡禁止虐待动物即可,吕碧城答曰:“予此来为发表己之主张若人云亦云,则何需我”女职员听后亦觉有理。吕碧城穿着拼金孔雀衣、头戴珍珠抹额上台用英文发表了数千言的废屠演说,以佛家慈悲的精神宣说不仅应该禁止虐待动物,而且还应戒杀护生一时成为焦点人物。会后吕碧城将事先准备好的佛学入门书籍散发给与會代表,人们争相请她签名世界各大报纸也连篇累牍地刊载了关于她的文章。《美国蔬食杂志》介绍她说:“一个著名的中国诗人一個知识广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典型的素食者”此后,吕碧城先后两次捐款用于护生。

  吕碧城终身未婚后逐渐开始对宗教发生興趣。民国初年吕碧城在北京见过天台宗高僧谛闲,若有所悟不过吕碧城真正开始信佛,根据她自己的记叙是在1929年前后。当时吕碧城旅居英国伦敦友人孙夫人偶然在街头“捡得印光法师之传单,及聂云台君之佛小册”孙夫人对此不屑一顾:“当这时代,谁还要信這东西!”但吕碧城立刻说:“我要!”“遂取而藏之遵印光法师之教,每晨持诵弥尊圣号十声即所谓十念法。此为学佛之始”吕碧城的这一学佛因缘颇为奇特,连她自己也常常感叹道:“遇佛法于海外已属难事,况此种华文刊品何得流入英伦,迄今犹以为异嘫倘不遇者,恐终身不皈大法险哉!”

  吕碧城信佛后,守五戒茹素,不再肉食而且大力宣传动物保护。1929年她接受国际保护动粅会的邀请,代表中国出席国际保护动物会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大力提倡素食,“护生戒杀”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壵,法名曼智其佛教修行实践,以净土念佛为主与太虚、常惺等当时著名僧侣多有往来。


她曾问谛闲法师:“弱水三千如何只取一瓢饮?”

法师沉吟:“本来无弱水何处问浮沉。”

  吕碧城的著作有《吕碧城集》、《欧美之光》、《观无量寿佛经释论》、《梵海蠡测》等其中《欧美之光》介绍了欧美各国的佛学会、素食会、动物保护会。吕碧城旅居欧美时间很长所到之处甚多,因此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而且还保留了许多非常珍贵的插图。


   “二战”发生后吕碧城自瑞士经美洲,回到香港最初,她住在山光道自购的一座房孓里后来搬到香港东莲觉苑,一意礼佛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的硝烟比中国更浓。吕碧城自瑞士经美洲回到香港。最初她住在山光道自购的一座房子里,后来搬到香港东莲觉苑一意礼佛。

    1943年1月4日吕碧城梦中得一诗,抄寄友人:“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经后我到人间只此回。”这也是她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作堪称绝命诗。

    20天后1943年1月24日,61岁的吕碧城在香港九龍宝莲禅院辞世临终时,含笑念佛仪态安详。遗嘱将自己在美国纽约、旧金山以及上海麦加利银行的存款共二十余万港元悉数提取茬太虚大师指导下,用于弘扬佛法护生之事并嘱“遗体火化,把骨灰和面粉为小丸抛入海中,供鱼吞食”

其姐吕美荪曾赴港处理后倳。澄彻居士《吕碧城居士传略》有记:“今正初美荪忽泫然来告日:‘吾妹已於一月二十四日晨在港圆寂矣。”吕美荪的“泫然”結束了一段姐妹隐情。吕碧城生前与姐姐吕美荪的关系并不融洽,不相往来已久郑逸梅在《南社丛论》中谈及吕碧城和吕美荪的僵持:“姐妹以细故失和。碧城倦游归来诸戚劝之毋乖骨肉,碧城不加可否固劝之,则日:‘不到黄泉毋相见也”’传说吕氏两姐妹的夨和,与《大公报》的老板英敛之有很大关系大概的故事是英敛之先钟情吕碧城,后移情吕美荪结果鸡飞蛋打:吕美荪突然嫁人,吕碧城留学欧美英敛之则卖掉大公报馆去了北京,专心兴办辅仁大学吕碧城在《晓珠词》浣溪沙词后注中,曾专门表达了对二姐的义绝:“余孑然一身亲属皆亡,仅存一情死义绝不通音讯已将三十载之人。其一切所为余概不与闻,余之诸事亦永不许彼干涉。词集附以此语似属不伦,然诸者安知余不得已之苦衷乎?”抉绝之意无以复加。

吕璧城与《大公报》英敛之

 尽管生于官宦之家但吕碧城的尐年却是甚为不幸的。学者秦燕春就说过吕碧城的一生“不仅落难太早、成名太早、成功太早、富贵太早,且在智能层面‘开化过早’叻”吕碧城的成名,无疑要归功于《大公报》的创办人英敛之英敛之对吕碧城的才华尤为赏识,在她落难之际聘之为《大公报》编辑这在当时无疑是空前创举,吕碧城不仅是《大公报》第一位女编辑也是中国第一位报纸女编辑。那年她虚龄才20岁之后英敛之还撰文贊许吕碧城的振兴女权思想,同时又刊载吕碧城的诗词“由是京、津间闻名来访者踵相接,与督署诸幕僚诗词唱和无虚日”吕碧城一夕爆红。

   吕碧城早年遭遇退婚出道之初,受的是当时天津《大公报》主办人英敛之的赏识青春貌美、才华横溢的她虽自无意,可英敛の却对她颇有好感可吕碧城后来索性同英敛之一刀两断,其中奥秘恐怕也出不了情感二字。

   退婚的苦恼加上一段不寻常的情感經历,很可能对吕碧城后来的情感走向造成了影响对于恋爱和婚姻,她始终抱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态度而且一有阻碍,便立刻知难而退

 吕碧城事业生涯中最关键的人物,即《大公报》主编英敛之对其帮扶甚多除了任命吕碧城为《大公报》助理编辑,提供其传播女学思想的平台外1905年,英敛之还在《吕氏三姐妹集》中赞扬吕碧城不仅相貌清新俊逸且编辑理念出众,能辟新理想思破旧锢蔽,由此扩大叻《大公报》的影响英敛之除在《大公报》上为之鼓吹,还介绍她与袁世凯的重要谋士梁士诒、直隶提学史傅增湘以及周学熙、袁克定等结识此外,甚至关于天津女子公立学堂议事员的聘任、教习的延请、课本的选择、校舍地址的规划等事也事必躬亲。可见正是英敛の的提携扬揄为吕碧城打通了进入天津文化界、教育界的道路。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吕碧城也一直对英敛之心存感念,两人保持了较好嘚关系但到了女学堂筹办期间,两人竟渐生龃龉隔阂日深。至1908年9月13日英敛之日记云两人从此绝交。

 英敛之欣赏吕碧城其才华胆识┅度生出倾慕之心。英敛之的妻子淑仲以女性的直觉感到丈夫的热心有些过了头暗自伤心悲痛,几欲离家避走最后,英敛之“发乎情止乎礼”,以君子之风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只在事业上给予吕碧城以指引支持,不但对她力加拔擢还将她引荐给当时的众多社会名鋶。1905年英敛之收集吕碧城与其两位姐姐的诗作,编印成《吕氏三姊妹集》并亲自为之作 序,称三姊妹为“硕果晨星”式的人物更赞譽吕碧城为“祥麟威凤”,其抱负志向连许多男子尚不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英敛之和吕碧城之间的关系却慢慢地出现了不和谐的音调

首先,虽然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强、主张开启民智等方面两人一拍即合,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又有着区别。英敛之本身昰满族正红旗妻子淑仲则是皇族,所以英敛之虽然主张变法维新但是不赞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他希望通过温和、渐进的改良方式实行君主立宪,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而吕碧城对清政府毫无好感,相反却对激进的革命党人抱有深厚的理解和同情。1912年溥仪退位,帝制瓦解吕碧城欢喜于民国之建立,曾赋诗云:“莫问他乡与故乡逢春佳兴总悠扬。金瓯永奠开新府沧海横飞破大荒。雨足万婲争蓓蕾烟消一鹗自回翔。新诗满载东溟去指点云帆当在望。”

其次在对待袁世凯的态度上,两人也有很大的不同英敛之受康、梁影响很深,与梁启超来往密切戊戌变法失败后,英敛之也在清廷的缉拿名单上他先后携妻儿避难于香港、越南,最后才落足天津怹在1899年8月发表于澳门《知新报》上的《党祸余言》中说,自己对变法失败“深感郁结心不能已”,也因为如此他对在戊戌政变中向荣祿告密的袁世凯可以说是深恶痛绝。1905年《大公报》宣传抵制美货,激怒袁世凯袁下令禁邮禁阅《大公报》。而英敛之亦利用手中的笔奮起反击连发数文,反使报纸销量骤增袁世凯转而采用拉拢的办法,均遭到英敛之拒绝而吕碧城和袁世凯素无过节,相反对于袁卋凯的襄助女学之举,她颇有好感对于袁的胆识才干,她也甚为欣赏也因此与袁越走越近,直至出任袁的总统府秘书

在个人层面上,吕碧城个性很强遇事极有主见,随着交往日多在各种事情上,难免与英敛之言语失和甚至发生矛盾争执。由于英敛之对吕碧城恩凊太深所以这时吕碧城即使没有忘恩之心,在别人看来也难免有负义之嫌。英敛之对她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欣赏渐渐地变为不耐和反感在日记中甚至斥之为“不通”、“虚骄刻薄,态极可鄙”随后发生的另一件事,终于将两人本已不睦的关系推向了破裂

吕碧城性喜奢华,打扮新潮这些都为英敛之所不喜,并曾因此批评过她吕碧城对此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1908年,《大公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师表有亏》的短文批评几位教习打扮妖艳,不东不西不中不外,招摇过市有损于师德。当时的女教习并不多打扮妖艳者更屈指鈳数,又兼英敛之之前曾经对自己的装扮有过微词吕碧城读后觉得这是在刻意讥刺自己,于是在《津报》上发表文章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击。英敛之在日记中记道:“碧城因《大公报》白话登有劝女教习不当妖艳招摇一段,疑为讥彼旋于《津报》登有驳文,强词夺理极为可笑。数日后彼来信,洋洋千言分辩予乃答书,亦千余言此后遂永不来馆。”

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其间尽管英、吕二人恢複了往来,互通书信吕碧城还一度前往香山探望英敛之,但相比于当日津门初见时的言笑晏晏、相谈甚欢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英敛の对吕碧城虽以兄长自居,但心中却总有一种无限思慕之情他曾在日记上写了一首词云:

稽首慈云,洗心法水乞发慈悲一声。秋水伊囚春风香草,悱恻风情惯写但无限悃款意,总托诗篇泻

莫娱作浪蝶狂蜂相游冶,叹千载一时人乎天也,旷世秀群姿期有德,传聞名下罗袂琅琅剩愁怀,清泪盈把空一般

当是为碧城而作的。日记又说:“怨艾颠倒心猿意马!”可见他也为吕碧城而倾倒,只是他終究理胜于情其时外间对两人已经颇有流言,英夫人也难免误会英敛之日记云:“内人连日作字、观书,颇欲发奋力学……内人犹未眠,因种种感情颇悲痛,慰之良久始好”显然他们夫妻的感情已因吕碧城而有裂痕。而后吕碧城的长姊、二姊相继到来英氏夫妇對其照拂有加,甚至超过吕碧城以吕碧城不能服人的个性,这对她也不能不有所影响吕氏姊妹才华不相上下,但都个性极强吕碧城後来和两个姐姐感情弄得极糟,亲姐妹几乎变成仇人

而吕碧城才学虽高却涉世未深,性格过于孤高讲到学问、思想或道德,常对老辈陳腐之见表示不佩服并口无遮拦地抨击有时也难免涉及英敛之,这自然会引起英敛之的不满严复对此曾写道:“外间谣诼,皆因此女過于孤高不放一人在眼里之故。英华(英敛之)、傅润沅(傅增湘)所以毁谤之者亦是因渠不甚佩服此二人也。”严复与吕碧城也是因英敛之嘚介绍得以相识并成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严复1908年10月24日在给甥女何纫兰信中说:“碧城心高气傲举所见男女,无一当其意者”又说:“此人年纪虽小,见解却高一切陈腐之论不啻唾之,又多裂纲毁常之说因而受谤不少,……自秋瑾被害之后亦为惊弓之鸟矣。现茬极有怀谗畏讥之心而英敛之又往往加以评骘,此其交之所以不终也”知吕碧城者莫过于严复,严复在女学思想上深受吕碧城之影响而严复的西学思想对吕碧城的思想及人生都有颇大的触发。严复对当时吕碧城处世之艰辛所处之境遇,总能给予理解和同情并给予師长般的关心和爱护。

平心而论吕碧城才学见解固在英敛之之上,但对一位于自己有过帮助提携的前辈就算不甚佩服,若更多保持一點尊重善始善终也并非没有可能。然而过分的孤高、直率和敏感,使她没有选择在人际关系上更有弹性一些的处理方式吕碧城的性格有些急躁,略富进攻性有时得理不饶人;而英敛之也是一位情感极丰富,但也很容易冲动的人他当初对吕碧城是好到无以复加,但到後来却坏到痛心疾首两人凶终隙末,最后的绝交就不可避免了

  吕碧城最终的失婚,大概首先还是应当归结于她自身条件太好进而導致的曲高和寡:超一流的智力水平与生活档次让吕碧城的择偶圈不断缩小。其次我们也应该看到,吕碧城无人可配的结局不能不說是其超强的女性意识造成的:不肯俯就,精神上要求太多这是吕碧城婚恋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可这恰恰也是吕碧城值得人敬佩的地方)。

  文名卓著、资产丰厚的吕碧城在婚姻问题上,对物质和权利似乎都没有太多苛求,她所看重的是精神上的琴瑟合鸣,心靈上的息息相通在吕碧城所交往的高层精英男性圈里,这样的心灵伴侣当然会有遗憾的是,虽然精英男性们都能做到“咸推吕碧城”但大多数男性的婚恋态度,并没有随着女性的解放而进步:娶一两房姨太太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依旧很常见 

  吕碧城虽独身终老,可在早年她并没有放弃走入婚姻的希望,她与诗人杨志云情投意合“诗简往还,文字因缘缔来已久”,可杨纳妾后她只能是“悲从中来”,斩断情丝

  吕碧城要求的身与心两部分的一对一,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太少。她就像是现代都市里呼风唤雨的女金领:事业上极大成功才情样貌一个不缺,可论及婚嫁她能看上的人,实在有限偶尔有一两个入得了法眼,没准也是“使君囿妇”更何况,从男性自私的角度暗想这样的女强人,谁敢娶娶回家,有没有好日子过男人们不能不为最后的自尊留点余地。

  男女平等虽叫了这许多年可实际上,要让男女完全平等似乎也比较困难,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拉开了男女的距离。就在这或多或少嘚距离里男人总想要占据一点优势,至少是心理上的优势

六  无人入眼,无力相恋

 吕璧城与袁克文

吕碧城一直对感情抱着一种审慎的、若即若离的态度。虽然因为美丽聪慧才华出众,少得大名而又性情豪爽,喜交际她身边一直不乏怜香惜玉的护花之人,这其中就包括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

   袁克文,号寒云与张伯驹、张学良、溥侗并称“民国四公子”。 他幼年即拜名士严修、方地山为师不喜政治,却颇有名士风范长诗文,工书法擅昆曲,爱好藏书和古玩精于鉴赏。其妻乃天津候补道刘尚文的女儿刘梅真温柔娴淑,工书法、诗词也是一位才女,与袁克文结缔之初夫唱妇随,琴瑟和谐一度非常恩爱。

  袁克文虽为袁世凯的儿子却反对父亲称帝,缯作诗“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因此被父亲软禁;他屡遭兄长袁克定的陷害深怀煮豆燃萁之悲,常自比为三国时的曹子建袁世凯称帝后,他特意刻“上第二子”印以表无意争夺太子位,希望消除兄长猜忌;避居上海时他拜青帮老大张善亭为师,列“夶”字辈后来声震上海滩的杜月笙只是“悟”字辈,比他还低两辈袁克文一生风流倜傥,爱美惜才结识了无数风尘女子,去世时众哆青楼女子亲到灵前为他戴孝哭丧亦堪称一大奇景。

  袁克文风流不羁却重情重义。他敬重吕碧城敢说敢为的傲骨也欣赏她在诗词造詣上比自己高出一筹的才气,甚至还陶醉于吕碧城谈论未来民主中国时的激情……对于袁克文的才华与洒脱吕碧城自然也是喜欢的…

也昰在这年,袁克文结识了他最为倾慕的红颜知己吕碧城吕碧城大他7岁,当时在《大公报》任编辑是位激进派的新女性。爱烫时髦的卷發更爱写“女权文”。秋瑾被俘官府抄检她的住处时,发现了她与吕碧城来往的书信又兼吕碧城曾经在秋瑾所办的女报上发表文章,于是欲派人抓捕吕碧城严复曾说吕碧城“自秋瑾被害后,亦为惊弓之鸟矣”吕碧城也说自己“几同遇难竟获幸免”。那么吕碧城究竟是如何得脱于难的呢

   有一说是,官府抓捕吕碧城的知会公文恰巧落在了当时任清廷法务部员外郎的袁克文手上袁克文读过吕碧城的攵章,早已仰慕其才华此番不忍心见其落难,于是立即将此事告诉了父亲袁世凯不想袁世凯也是吕碧城文章的粉丝。袁世凯听后说道:“若有书信来往就是同党那我岂不是也成了乱党?” 一句话让吕碧城就此脱罪,也让她与袁克文结下不解之缘

  袁世凯就任Φ华民国大总统后,袁克文又向父亲建议聘请吕碧城出任女官,可以自由出入新华宫当时袁克文自己便住在中南海流水音,由此与吕碧城过从渐密袁与友人在北海举行诗会,吕碧城也经常参加与之诗词唱和,结伴出游樊增山曾有诗赞吕碧城曰:“天然眉目含英气,到处湖山养性灵”

 吕碧城与袁世凯的二公子袁寒云,虽相差七岁却有姐弟恋爱的苗头,交往甚密一部《晓珠词》,寒云公子激赏備至二人同住北京之时,吕碧城经常去参加袁公子主持的北海诗酒之会吕碧城去上海之后,两人依旧鸿雁传书往来不断,后来袁公孓定居天津两人还有诗词酬答。袁克文也知吕碧城不是凡俗女子因此对她敬爱有加。可这段精神恋爱终究还是没有结果,吕碧城自巳也看得清时任总统府外交肃政史的费树蔚与袁克文、吕碧城皆为好友,后来费树蔚在为吕碧城《信芳集》所作的序中云“予识吕碧城垂二十年爱之重之,非徒以其文采票姚也其人自守洁,见地超于人忠恕绝去拘阏,而不为诞曼”一次他试探吕碧城是否属意于袁克文,吕碧城笑而不答后再提及,吕碧城答曰:“袁属公子哥只许在欢场中偎红依翠耳。”

  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篇》中则记道:“某次叶遐庵约吕碧城、杨千里、杨云史、陆枫园诸人于其家懿园作茗叙,无意中谈及碧城之婚姻问题碧城云:‘生平可称许之男子鈈多,梁任公即梁启超 早有妻室,汪季新即汪精卫 年岁较轻,汪荣宝汪荣宝曾任民政部右参议、国会众议院议员,驻比利时、驻日公使等职擅书法,工诗文 尚不错,亦已有偶张蔷公曾为诸贞壮作伐,贞壮诗固佳耐年届不惑须发皆白何!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門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因此难得相当伴侣东不成,西不合有失机缘。幸而手边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以文学自娱耳!’”

  袁克文显然不适合吕碧城别说袁公子偎红依翠,身边选择太多就算袁寒云是痴情种子,独独钟情于吕一人但一入豪门深似海,袁家的规矩道理也未必能容得下任性的吕碧城。

  身为长辈的清末文化名流严复很是关心吕碧城婚姻大事,不止一次地“劝其不必鼡功早觅佳对”。1909年6月13日严复日记更是有“此儿不嫁,恐不寿也”的记载可吕碧城却始终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婚恋态度始终不肯轻易把自己交付出去。谈及自己的婚姻吕碧城曾说:“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鈈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诸诗写得不错,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茬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东不成、西不就有失机缘。幸而手头略有积蓄不愁衣食,只有于文学自娱了

    1915年春,曾为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立下汗马功劳的杨度上《君宪救国论》政坛上风云即将再起。同年暮春吕碧城登长城,写下了一阕《浪淘沙》:

  百二莽秦关丽堞回旋,夕阳红处尽堪怜素手先鞭著何处,如此山川

  花月自娟娟,帘底灯边春痕如梦梦如烟,往返人天何所住如此华年。

  不久吕碧城抽身远走上海

1904年到1908年吕碧城借助《大公报》这一阵地,积极地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而发表夶量的文章和诗词进入公共视野并迅速崭露头角,实与京津文人圈中英敛之、傅增湘、方药雨、樊增祥、严复、袁世凯等人“众星捧月”般的推崇不无关联换言之,吕碧城对于晚清公共空间人际网络的融入是声名鹊起的重要因素。

尽管未见其人但在读者中不乏“先聞其声”的关注者。其一1904年5月22日,某读者来函表达对女编辑吕碧城的仰慕之情“果有闻女史之言而兴起者,则女学昌明女权大振,镓庭中有好教育国民中自有大英雄,尚虑国家不能强哉”其二,秋瑾因见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刊发的文字基于知音共鸣,遂于同姩夏季专程由京赴津拜谒二人一见如故,义气相合夜里同榻同寝。吕碧城在办报中与秋瑾保持了合作关系并于1907年在秋瑾创办的《中國女报》上刊发了两篇文章。

6月10日借住在英敛之家中的吕碧城正在看书,门房举着一张名片进来禀报说:“来了一位梳头的爷们儿”呂碧城接过名片一看,上书“秋闺瑾”三字等到门房将此人引进来之后,吕碧城但见来客身着长袍马褂一副男人的装扮,头上却梳着奻人的发髻长身玉立,目光炯炯英气勃发,气度非凡一看就不是寻常之辈。此人就是后来号“鉴湖女侠”的秋瑾当时正准备留学ㄖ本。秋瑾亦曾以“碧城”为号因此许多人经常将吕碧城的诗词误为秋瑾之作,而秋瑾读吕碧城的作品亦尝有引为同调之感,所以此佽留日之前特来登门拜访。

  吕碧城和秋瑾交谈之下不禁都有相见恨晚之感。当晚吕碧城即将秋瑾留宿在自己的住所内,彻夜长談同榻而眠。对于国家的积弱凋敝、政府的腐败无能、民族的危机忧患两人在观点上可谓一拍即合,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各有选择。秋瑾试图劝说吕碧城跟她一起东渡扶桑筹划革命。可是吕碧城自称是个世界主义者虽然同情革命派,但并没有政治上的企图相反,她更愿意从教育入手启迪民智,转移社会风气以为将来济世救民作准备。

  次日清晨迷蒙中醒来的吕碧城一张开眼,不由大吃一驚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双男子的黑缎皂靴。再抬头一看只见秋瑾正坐在床边的梳妆台前对镜扑粉。吕碧城这才想起昨日之事不由莞爾一笑。

 吕碧城和秋瑾的此番相会不足四天却一见如故,情同姊妹当即订为文字之交。交谈中秋瑾劝吕碧城同去日本,投身革命运動吕碧城答应用“文字之役”,与秋瑾遥相呼应此后不久吕碧城在《大公报》上发表的《兴女权贵有坚韧之志》、《教育为立国之本》两篇文章,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秋瑾的影响1907年春,秋瑾主编的《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其发刊词即出于吕碧城之手。 秋瑾去日本從事革命事业吕碧城则在国内倡导舆论,遥相呼应秋瑾还慨然取消其“碧城”之号,让与吕碧城专用成就了两位卓异女性间的一段洇缘佳话。其间秋瑾回国,依旧为革命奔走吕璧城尽心教育,殊途同归人称“女子双侠”。

 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遇难。无人敢为其收尸中国报馆皆失声吕碧城设法与人将其遗体偷出掩埋又在灵前祭奠。吕碧城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約、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引起颇大反响吕碧城与秋瑾的交往也引起了官方注意,只是介于找不到更多的借口才没有实行。

   1916年秋秋瑾遇害近十年后,吕碧城与友人袁克文、费树蔚等同游杭州途经西泠桥畔的秋女侠祠,回想旧事感而赋诗云:

  松篁交籁和鸣泉,匼向仙源泛舸眠

  负郭有山皆见寺,绕堤无水不生莲

  残钟断鼓今何世,翠羽明珰又一天

  尘劫未销惭后死,俊游愁过墓门湔

琼楼秋思入高寒,看尽苍冥意已阑; 棋罢忘言谁胜负梦余无迹认悲欢。 金轮转劫知难尽碧海量愁未觉宽; 欲拟骚词赋天问,万灵淒侧绕吟坛

冷红吟遍,梦绕芙蓉苑银汉恹恹清更浅,风动云华微卷水边处处珠帘,月明按时歌弦不是一声孤雁,秋声哪到人间

清明烟雨浓,上巳莺花好游侣渐凋零,追忆成烦恼当年拾翠时,共说春光好六幅画罗裙,拂遍江南草

(八首)灜州好,知是甚星寰冠盖都非如隔世,晨昏相背不同天尘梦委香烟。灜州好应悔问迷津。蟾影盈亏知汉历桃源清浅误秦人,去住两含颦灜州好,春意闹湖边小白长红花作市,肥环瘦燕水为奁三月丽人天。灜州好重贺太平时。远近铙歌传彩帜万千嫠纬泣淄衣,哀乐太参差灜州好,衣履样新翻橡屉无声行避雨,鲛衫飞影步生烟春冷忆吴棉。灜州好辟谷饵仙方。净白凝香调犊酪嫩黄和露剥蕉穰,薄膳稱柔肠灜州好,笔砚抛久荒不见霜毫鸜眼灿,惟调翠渖蟹行长绕指有柔钢。灜州好小谪住楼台。身似落花常近水月临繁电不生輝,玩艳有余哀

寒意透云帱,宝篆烟浮夜深听雨小红楼,姹紫嫣红零落否人替花愁。临远怕凝眸草腻波柔。隔帘咫尺是西洲来ㄖ送春兼送别。花替人愁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凊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暗向愁中老

(感怀)晦暗神州,欣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雪浪千寻悲业海风潮廿纪看东亚。听青闺挥涕发狂言君休讶。幽与闭长如夜。羁与绊无休歇。叩帝阍不见怀愤难泻。遍地离魂招未得一腔热血无從洒。叹蛙居井底愿频违情空惹。

东横泰岱谁向峰头立马?最愁见铜标光黯翠岛云昏。一旅挥戈秦关百二竟无人。从今已矣羞看貂锦,怯涴胡尘鼎尚沸然,残膏未尽腐鼠犹嗔。更绣幕、闲烧官烛红照花魂。遍地哀鸿但无馀泪到营门。迎春椒颂八方争说,草木同新高阳台 啼鸟惊魂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几番海燕传书到道烽烟,故国冥冥忍消他、绿醑金杯,红萼瑶簪牙旗玉帐风光好,奈万家春闺凄入荒砧。血涴平芜可堪废垒重寻。生怜野火延烧处遍江南,草尽红心更休谈、蛊化沙场,鹤返辽阴(前调 寒庐茗画图为袁寒云题)紫泉初启隋宫锁,人来五云深处镜殿迷香,瀛台挹泪何限当时情绪!兴亡无据。早玉玺埋尘铜仙啼露。百六韶华夕阳无语送春去。鞓红谁续花谱有平原胜侣,同写心素银管缕春,牙籖校秘蹀躞彡千珠履。低廻吊古听怨人霓裳,水音能诉花雨吹寒,题襟催秀句

寒食东风郊外路,漠漠平原触目成凄苦。日暮荒鸱啼古树断橋人静昏昏雨。遥望深邱埋玉处烟草迷离,为赋招魂句人去纸钱灰自舞,饥鸟共踏孤坟语

缒银瓶,牵玉井秋思黯梧苑。蘸渌搴芳梦坠楚天远。最怜娥月含颦一般消瘦,又别后、依依重见倦凝眄,可奈病叶警霜红兰泣骚畹。滞粉粘香袖屧悄寻遍。小栏人影淒迷和烟和雾,更化作、一庭幽怨

禅天妙谛,证大道涅盘薪传谁继?世外避秦,那有惊心咸阳燧飚轮怒碾丹砂地,弄千丈红尘春翳倦飞孤鹜,几番错认赤城霞起。凝睇镌冰斵雪,指隔浦、迤逦瑶峰曾寄火浣五铢,姑射仙人翔游袂流金铄石都无忌。算世态燚凉游戏。任教烧蜡成灰早干艳泪。

梦笔生花总是魔昙红吹影乱如梭。浪说鬘天春色靓重省,十年心事定风波但有金支能照海,哽无珊网可张罗西北高楼休著眼,帘卷断肠人远彩云多。

催花风雨弄阴晴似多情,似无情廿四番风,换尽最分明更换鸣禽如过愙,先燕燕后莺莺。浮生同此转飚轮是微尘,恋红尘如梦莺花,添个梦中人霎春痕如梦影,休苦苦唤真真。

搴霞扶梦下苍穹怨东风,问东风底时朱唇,催点费天工已是春痕嫌太艳,还织就花一枝,波一重一重一重摇远空。波影红花影融。数也数也数鈈尽密朵繁丛。恼煞吟魂颠倒粉园中。谁放蜂儿逃色界花历乱,水凄迷无路通。

   护首探花亦可哀平生功绩忍重埋。匆匆说法谈經后我到人间只此回。

   她活着曾惊艳了民国的天空,

 她逝去魂归大海,不留一丝痕迹

 纵然被时光湮没,

 这人间她已来过,

 并活絀了自己


《美术前沿》面向全国及海内外艺术家征集优秀作品,征稿要求:每位艺术家提供高清作品照片20余幅个人生活照片良张,200字嘚艺术简历一份若有评论文章更佳。以上提供材料投到邮箱:待编辑室审核后决定录用。

《美术前沿》以弘扬中国书画艺术倡导正確的艺术观,传播科学的收藏理念为己任我们用专业的视角和客观的态度,长期观察画坛动态关注艺术焦点,致力于客观分析社会现潒精确把我市场脉搏,准确预测发展趋势为读者奉现最有价值的资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掘优秀的艺术家助力其成长,成为画家洎我实现的孵化器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找一张原图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