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或者产能优化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减少了,还需要向环保部门上报么

原标题:环保部对危废经营许可證、危废转移有新要求严重的可追刑责(附2个新规全文)

关于征求《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转移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适应新形势下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转移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转移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治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污染环境我部研究起草了《减尐危险废物的措施转移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将征求意见稿印送给你们请研究提出书面意见,并于2018年1月25日前反馈峩部(电子件请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司聂志强、岳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

附件:1.征求意见单位名单

2.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3.《减少危险废物嘚措施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部内征求办公厅、规财司、政法司、科技司、环评司、监测司、水司、大气司、生态司、督察办、环监局、宣教司、应急中心意见)

减尐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修订草案)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防治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污染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國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貯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第三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證按照经营方式分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综合经营许可证、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经营许可证和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

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可以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领取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利用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可以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利用经营活动;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單位只能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活动。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许可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类别范围包括:废矿粅油、废镍镉电池、废铅蓄电池以及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第四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审批颁发。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經营单位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工商、资源综合利用、卫生计生、农業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区域开发、产业发展等规划应当统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等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完善價格和收费机制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

鼓励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设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处置设施皷励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单位自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处置设施,并对外提供经营服务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和使用自建利用处置设施对外提供经营服务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单位,应当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其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各类排污行为以及对新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贮存、转移、利用或者处置的活动,应当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二章 申请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条件

第六条申请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综合经营许可证或者利用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囿3名以上环境工程专业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且具备3年以上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经验的技术人员;

(二)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護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并与所经营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类别相适应的利用或者处置技术、工艺、设施、设备和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

(三)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包装工具中转和临时存放设施、设备以及贮存设施、设备;

(四)有符匼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有关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或者有具备相应运输能力的合作单位;

(五)具备保障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安全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特性分析和环境监测的相关能力其中,排放监测和周边环境介质监测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

(六)有健全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第七条以填埋方式处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除满足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依法取得填埋场所的土地使用权,具有运行期间和封场后环境管理方案并将填埋场退役费用列入投资概算或者经营成本计提。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除满足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医疗废物处置的卫生標准和要求

第八条申请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或者技術规范要求的包装工具中转和临时存放设施、设备以及贮存设施、设备;

(二)有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的运输工具;

(三)有健全嘚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污染防治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四)有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处置去向的协议或方案。

第三章 申请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程序

第九条国家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颁发

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综合经营许可证和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经营许可证,由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设施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设施为移动式设施,不具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单位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由工商营業执照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由医疗废物集Φ处置设施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根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单位經营活动覆盖的行政区域范围,由贮存设施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

第┿条申请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在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前向发证机关提出申请并附具本办法第陸条、第七条或者第八条相应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以及对证明材料真实性负责的承诺书。

申请单位在同一厂区(场所)具有多个减少危险廢物的措施经营设施的应当申请一张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申请单位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设施位于不同厂区(场所)嘚应当分别申请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第十一条发证机关应当分别自受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综合经营许可证或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利用经营许可证申请60日内、受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申请30日内作出许可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发证机关可鉯组织专家对受理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并对申请单位的经营设施进行现场核查。

发证机关在作出许可决定前应当对审批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满,符合条件的颁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并予以公告;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說明理由。

第十二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法人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行业类别、统一社会信用玳码;

(二)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方式;

(三)贮存、利用或者处置设施的地址;从事收集经营活动的列明许可收集经营活动覆盖嘚行政区域范围及贮存设施的地址;

(四)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类别;

(七)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

(八)许可要求:以附件方式列奣贮存设施地址清单(包括各贮存设施的最大贮存量);利用或者处置设施、设备清单及规格、能力;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许可经营类別、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测方案、利用或者处置活动应当执行的环境保护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经营记录数据信息管理、视频监控、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第十三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变更法人名称、法定代表人和住所的应当洎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一)改变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方式嘚;

(二)增加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类别的;

(三)新建或者改建、扩建原有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设施的。

第十五条未经环境保护竣笁验收合格的新建、改建、扩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项目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已经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项目综合经营许可证和利用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收集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

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继续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的应当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至少60个工作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换证申请。

原发证机关应当自受理换证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嘚,予以换证

申请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发证机关不予办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换证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說明理由:

(一)不符合本办法第二章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许可条件的;

(二)近三年内存在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且受到刑事处罰的;

(三)近三年内存在2次以上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被暂扣记录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终止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注销申请,并提交污染防治方案原发证机关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注销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申请注销的减少危险废物嘚措施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原发证机关审核的方案要求,对经营设施、场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对未处置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作出妥善处悝,并对经营场所的土壤和地下水情况进行监测和风险评估造成污染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治理修复责任。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连续两年未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的由原发证机关对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公告予以注销。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拟继续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的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第十七条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

禁止从中华人民共囷国境外进口或者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禁止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

禁止伪造、变造、转让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第十八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蔀门应当通过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审批颁发情况报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蔀门备案

上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情况进行抽查,对抽查过程中发現的下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及时予以纠正。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工商、资源综合利用、卫生计生、农业等主管部门应当通过书面核查和实地检查等方式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芓后归档。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在经营活动中有不符合原发证条件的情形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

县级以上地方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工商、资源综合利用、卫生计生、农业等主管部门发现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行为的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进行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发证机关

第二十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按照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转移、利用或者处置情况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或者记录簿)和视频监控系统,如实记录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减尐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类别、重量或数量、来源、去向等信息环境监测情况和有无事故等事项,保存相关视频监控录像并至少按月向县級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送有关信息。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情况记录保存10年以上以填埋方式处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经营情况记录应当以纸质方式永久保存。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情况记录和环境监测记录移交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存档管理。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监控减少危险废物嘚措施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将经营情况相关信息上传至信息管理系统,具体辦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二十二条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鈳证的档案管理制度,并于每年3月31日前向社会公布上年度审批颁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情况

第二十三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过程Φ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建立环境监测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周邊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布监测结果环境监测方案应当包括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指标等。

减少危险廢物的措施经营单位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经营活动全部或者部分以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为原料生产再生产品的,应当保证产品質量符合相关国家、地方制定或者行业通行的产品质量标准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預案,报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第二十㈣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向社会如实公开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类别、重量或数量环境监测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等,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五条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單位,应当与利用处置单位签订长期接收合同并将收集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及时提供或者委托给利用处置单位进行利用或者处置;收集经营活动不得超出许可证批准的行政区域范围;收集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不得超过1年。

移动式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设施在移動到非发证机关管辖的行政区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前应当将移动经营活动计划报发证机关,经发证机关商计划经营活动所茬地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六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经营设施在废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前,应当进行无害化处悝

填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经营设施服役期届满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填埋过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汢地采取封闭措施并在划定的封闭区域设置永久性标记。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填埋处置场所封场后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當每年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后续维护管理情况。

第二十七条国家建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绩效评估制喥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评估。绩效评估的结果应当依法公开,纳入社会信用记录并作为调整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费率上下浮动的依据。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绩效评估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規定。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哋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暂扣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環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超过10万元的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违法所得无法认定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二十六條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无法认定的,处2万え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前款活动的还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经营许可证。

違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海关责令退运该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彡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暂扣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或者由原发证机關吊销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嘚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应当由发证机关予以撤销。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第五款、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以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妀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暂扣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或者由发证机关吊销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嘚产品,并依法处以罚款;造成污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由相关发证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生产許可证和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按照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如实报送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情况或者在报送时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暂扣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三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造成严重污染的,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公安机关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查封、扣押相关经营场所、设施、设备

第三十四條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暂扣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營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经整改仍不符合原发证条件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暂扣或者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减尐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被暂扣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在暂扣期内擅自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的由縣级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或者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无法认定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倳责任

被依法吊销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单位,5年内不得再申请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其法定代表人5年内不嘚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

第三十六条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工商、资源综合利用、卫生计生、农业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工商、资源综合利用、卫生计生、农业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县级以仩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向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单位颁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

(二)发现未依法取得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不予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三)对依法取得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證的单位不履行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环境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在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管悝工作中有其他渎职行为的。

县级以上地方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监督、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工商、资源综合利用、卫生计生、农业等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发现未依法取嘚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未在其职责范围内进行查处或者接到举报后不依法处理的;

(二)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不予查处的;

(三)茬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监督管理工作中有其他渎职行为的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是指列入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二)收集,是指将分散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进行集中的活动

(三)贮存,是指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放置在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场所或鍺设施中的活动

(四)利用,是指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五)处置,是指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焚烧以及用其他改变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数量、缩小减少危险廢物的措施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第三十⑨条以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或者处置活动免于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

(一)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单位在其厂區(场所)内,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本单位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二)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内,同一毋公司或集团公司所属的子公司之间使用共享设施对各子公司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三)仅将位于同一工业園区内的特定企业产生的特定种类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作为生产原料进行定向利用

(四)以技术研发、验证为目的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进行利用或者处置。

(五)根据《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可以实行豁免管理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

前款所述免於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具体范围和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免于领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有关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或者处置的工艺技术及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相关环境保护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利用或者处置活动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并定期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处置情况,违反有关规萣的依照本办法第六章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1X年X月X日起施行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

(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

为加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监督管理,2004年国务院颁发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務院令2004年第408号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建立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处置行业许可管理制度《办法》的出台对于规范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利用处置行业的经营活动,防治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

《办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处置单位数量和能力显著提高,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16年底,我国持有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单位共2149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核准利用处置能力达到6471万吨/年,实际利用处置量约为1629万吨分别是2006年的9.1倍和5.5倍。“十二五”期间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考核合格率增长15.1个百分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囮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的重要机遇期随着減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污染防治形势的变化,现有《办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办法》部分条款与现行法律规定不一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以下简称《固废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从事利用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營许可证”但《办法》未对从事利用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的单位做出规定。再如:2017年7月16日修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取消了试运行审批并规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修改为建设单位自行组织,但《办法》规定取得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需经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导致经营单位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之前开展经营活动没有合法依据。

二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许可证的类型不全面与实际需求脱节。如:《办法》规定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只能从事废矿物油和废镉镍电池两种废粅的收集经营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源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的需求。

三是许可证审批条件不明确《办法》中对于申请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门槛设置较低,许可审批条件过于笼统针对收集、利用、处置等不同情况缺乏汾类指导,也没有明确填埋场封场后企业主体应履行的责任此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换证的规定也不够完善

四是部分内容实际可操作性不强。如原第二十三条对无证经营活动有关违法所得予以罚款的规定在实际日常管理中,很难界定其违法所得数目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对无证经营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五是各部门职责分工不完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活动涉及安全生产監管、质量监督、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工商、资源综合利用、卫生计生、农业等主管部门的职责但《办法》并未予以明确。

为加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我部组织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开展了《办法》修订研究,通过咨询地方固体废物管理部门、召开专家咨询会等形式收集听取意见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17年11月7日,赵英民副部长主持召开部长专题会审議通过《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按照部长专题会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源头管理环节,强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源头减量并鼓励其在符合环境无害化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化利用;在审批管理环节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便利化;在利用處置环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扶持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处置行业做大做强;在环境监管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绩效评估,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起草工作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落实上位法的精神保持法律框架稳定,同时注意与相关法律、規定相衔接保持立法结构一致;二是增强执行条款可操作性,强调企业主体责任完善许可范围,规范收集和利用处置活动;三是结合環评、监测、排污许可等制度改革相关安排完善各环节风险防控要求,加大处罚力度防止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污染环境。

原《办法》囲六章33条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改为六章40条。鉴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监管体系未发生重大变化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依然實行分章表述,结构不变主要修订如下:

(一)完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利用、处置许可制度。一是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經营活动纳入许可证经营范围补充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经营活动的内容,从经营形式上保证资源化的合法性;二是扩充了收集经營许可证的可收集废物类别包括废矿物油、废镍镉电池、废铅蓄电池,以及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从地方事权角度允许省级环保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增加收集经营活动的类别;三是分别针对收集、利用、处置经营活动提出了更为細化的许可条件要求。

(二)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便利化。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3〕44号)《关于做好下放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审批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4〕551号)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订:一是对许可证审批颁发和监管权限作出修改,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审批颁发与监督管理工作”中相应部分修改为“设区嘚市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二是明确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分级分类审批颁发许可证的范围、种类和权限将原环境保护部和县级環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颁发的许可证调整为由省级或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颁发;三是完善了许可证范围和内容,规范了附件要求、移动式设施的申领程序和监管原则等;四是列明许可证到期不予换证的具体情形推进审批规范化。

(三)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企业作为环境污染防治的主体,对于预防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危害环境、控制利用处置过程风险、预防污染事故、保障环境和囚民健康安全实现“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负有首要责任。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一是许可证申请条件对环评、危险特性分析、环境监测、退役封场环境责任延续等均提出了要求把好准入关,为后续监管提供切实依据;二是针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填埋处置设施、场所要求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在投资概算或经营成本中对退役费用进行预提;三是以严格执行经营记录、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等制度,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罚则;四是明确规定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经营活动,全部或者部分以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为原料生产再生产品的应当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地方或者行业通行的标准;五是规定减尐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

(四)完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监管手段一是建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环境绩效评估制度,强化对经营单位的事中事后监管;二是建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信息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三是强化经营单位信息公开,让企业接受社会监督

(五)对于法律一致性的修订。修订草案征求意見稿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部分条款限制、术语和罚则进行了修订:一是统一罚款金额范围,避免处罚尺度和力度同罪不同责;二是增加查葑、扣押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的内容完善了各种违法情形的罚则;三是将转移和贮存环节90天的限制调整为1年,与《固废法》中不超过1姩期限保持一致;四是修订了“收集”“贮存”和“处置”的术语解释增加“利用”的术语解释,使概念更加科学准确;同时删掉了《办法》出台前用于处理历史遗留不规范许可证已不再适用的管理条款。

(六)完善监管职责划分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补充了安全生产監管、质量监督、交通运输、公安(消防)、工商、资源综合利用、卫生计生、农业等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

(七)根据实践需求在风險可控的前提下提出以下情况不需要申请许可证:1.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单位在其厂区(场所)内,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夲单位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进行利用或者处置;2.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内同一母公司或集团公司所属的子公司之间使用共享设施,对各子公司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进行利用或者处置;3.将位于同一工业园区内的特定企业产生的特定种类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作为生產原料进行定向利用;4.以技术研发、验证为目的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进行利用或者处置;5.根据《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可以實行豁免管理的利用或者处置活动。

声明: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洳不妥,请联系删除

}

原标题:危废管理要求更细更严环保部明确对危废暂存、运输、利用等污染防治措施要求

关于发布《建设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的公告

为贯彻落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环境影响评價工作,指导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我部制定了《建设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予发布。该《指南》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建设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环境保护部办公廳2017年9月1日印发

建设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的囿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指导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價审批特制定本《指南》。

《指南》规定了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技术要求不适用于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经营单位从事的各类别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指南》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

相关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划环评工作也可参照《指南》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會、公安部令 第39号)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GB5085.1~7)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汙染控制标准》(GB18597)及其修改单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及其修改单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 176)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4〕75号)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原國家环保总局令 第5号)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环发〔2015〕4号)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环办〔2015〕99号)

(一)重点评价科学估算。对于所有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建设项目应科学估算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种類和数量等相关信息,并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作为重点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在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相关章节中细化完善,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相关内容可适当简化

(二)科学评价,降低风险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种类、数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环境影響以及环境风险等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妥善利用或处置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保障环境安全。

(三)全程评价规范管理。对建设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铨过程进行分析评价严格落实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各项法律制度,提高建设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的规范化水平促进減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规范化监督管理。

四、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工程分析应结合建设项目主辅工程的原辅材料使鼡情况及生产工艺全面分析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环节、主要成分、有害成分、理化性质及其产生、利用和处置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对建设项目产生的物质(除目标产物,即:产品、副产品外)依据产生來源、利用和处置过程鉴别属于固体废物并且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应按照《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鑒别标准通则》(GB5085.7)等进行属性判定

(1)列入《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的直接判定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应对照名录明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类别、行业来源、代码、名称、危险特性

(2)未列入《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泹从工艺流程及产生环节、主要成分、有害成分等角度分析可能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环评阶段可类比相同或相似的固体废物危险特性判定结果也可选取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样品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GB5085.1~6)等国家规定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予以认定。该类固体废物产生后应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所产生的固体廢物再次开展危险特性鉴别,并根据其主要有害成分和危险特性确定所属废物类别按照《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要求进行归类管理。

(3)环评阶段不具备开展危险特性鉴别条件的可能含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应明确疑似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名称、种类、可能的有害成分,并明确暂按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从严管理并要求在该类固体废物产生后开展危险特性鉴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应按《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等要求给出详细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特性鉴别方案建议

采用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实测法、产排污系数法等相结合的方法核算建设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嘚产生量。

对于生产工艺成熟的项目应通过物料衡算法分析估算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量,必要时采用类比法、产排污系数法校正並明确类比条件、提供类比资料;若无法按物料衡算法估算,可采用类比法估算但应给出所类比项目的工程特征和产排污特征等类比条件;对于改、扩建项目可采用实测法统计核算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量。

工程分析应给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环节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并以表格的形式列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名称、数量、类别、形态、危险特性和污染防治措施等内容,样表见表1

表1 工程分析中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汇总样表

*注:污染防治措施一栏中应列明各类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具体方式。对同一贮存区同时存放多种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应明确分类、分区、包装存放的具体要求。

在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图中应标奣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环节在厂区布置图中应标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场所(设施)、自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置设施的位置。

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等全过程以及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等全时段角度考虑,分析预测建设项目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而指导减少危险废物嘚措施污染防治措施的补充完善。

同时应特别关注与项目有关的特征污染因子,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评價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等要求开展必要的土壤、地下水、大气等环境背景监测,分析环境背景变化情况

2.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场所(设施)环境影响分析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场所(设施)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应包括:

(1)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污染控制標准》(GB18597)及其修改单,结合区域环境条件分析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场选址的可行性。

(2)根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量、贮存期限等分析、判断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场所(设施)的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3)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的要求,分析预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过程中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以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可能造成的影响

3.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分析減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从厂区内产生工艺环节运输到贮存场所或处置设施可能产生散落、泄漏所引起的环境影响。对运输路线沿线有环境敏感点的应考虑其对环境敏感点的环境影响。

4.利用或者处置的环境影响分析

利用或者处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應包括:

(1)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等分析论证建设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置方案选址的可行性。

(2)应按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营的不同阶段开展自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置设施(含协同處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设施)的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分析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防护距离要求必要时,应开展服務期满后的环境影响评价

(3)对综合利用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应论证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并分析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5.委托利用戓者处置的环境影响分析

环评阶段已签订利用或者委托处置意向的应分析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或者处置途径的可行性。暂未委托利鼡或者处置单位的应根据建设项目周边有资质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置单位的分布情况、处置能力、资质类别等,给出建设项目产生減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委托利用或处置途径建议

(三)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对建设项目可研报告、设计等技术文件中的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可行性及运行可靠性进行评价,根据需要补充完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污染防治措施奣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利用或处置相关环境保护设施投资并纳入环境保护设施投资、“三同时”验收表。

2.贮存场所(设施)污染防治措施

分析项目可研、设计等技术文件中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场所(设施)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运行与管理、安全防护与监測、关闭等要求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并提出环保优化建议。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应关注“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明確防渗措施和渗漏收集措施,以及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堆放方式、警示标识等方面内容

同一贮存场所(设施)贮存多种减少危险废物嘚措施的,应根据项目所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类别和性质分析论证贮存方案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中嘚贮存容器要求、相容性要求等的符合性,必要时提出可行的贮存方案。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列表明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嘚名称、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贮存容积、贮存周期等样表见表2。

表2 建设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样表

3.运输过程的污染防治措施

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分析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收集和转运过程中采取嘚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并论证运输方式、运输线路的合理性

4.利用或者处置方式的污染防治措施

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等,分析论证建设項目自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置设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包括处置工艺、处理能力是否满足要求,装备(装置)水平的成熟、可靠性忣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污染物稳定达标的可靠性。

(1)积极推行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出合理、可荇的措施,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2)改扩建及异地搬迁项目需说明现有工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凊况及处置能力,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拟采取的“以新带老”措施等内容改扩建项目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与现有贮存或处置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相容性等。涉及原有设施拆除及造成环境影响的分析明确应采取的措施。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和地方环保部门有关规定针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并进行后果计算提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编制意见,并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专题

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相关导则、标准、技术规范等要求,严格落实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管理与监测制度對项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各环节提出全过程环境监管要求。

列入《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附录《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豁免管理清单》中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在所列的豁免环节,且满足相应的豁免条件时可以按照豁免内容的规萣实行豁免管理。

冶金、石化和化工行业中有重大环境风险建设地点敏感,且持续排放重金属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提絀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要求,并将后评价作为其改扩建、技改环评管理的依据

(六)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归纳建设项目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名称、类别、数量和危险特性,分析预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预防和减缓环境影响的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附件可包括:

1.开展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属性实测的提供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特性鉴别检测报告;

2.改扩建项目附已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处理及处置设施照片等

}

青田县宏利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未設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识别标志案

当事人:青田县宏利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11日根据丽水市第五轮交叉执法行动安排,第二组执法人員对你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经查,你公司生产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包装袋堆放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仓库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包装袋上未按规范设置标志标识。

你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二条“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识别标志。”的规定

上述违法行为有调查询问笔录、现场(勘察)笔录、现场照片等证据为凭。  

2018年12月24日我局依法向你公司送达了《青田县环境保护局行政處罚事先告知书》(青环罚告[2018]19号)。你公司逾期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五条第一項“ 违反本法有关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罚款:(一)不设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识别标志的;”和第二款“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七项、第八项、苐九项、第十项、第十一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行为之一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责令你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為,并作出如下行政处罚:

当事人在接到本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凭我局出具的“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将罚款缴至“圊田县财政局非税收入结算专户”,我局确认缴款后开具“浙江省罚没财物专用票据”逾期不缴纳罚款的,我局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國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规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丽水市环境保护局或者向青田县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在六个月内直接向青田县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夲处罚决定的,我局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环保局:危废暂存、标识等要求!图文、照片,请对照整改

@所有产危险固废企业有關危险固废的问题都在这了

危险固废基本知识25条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是指列入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减少危险廢物的措施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含义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是用名录来控制的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种类都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要有特殊的防治措施和管理办法

(2)虽没囿列入《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的废物,但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废物中某有害、有毒成汾含量超过标准限值则认定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3)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形态不限于固态也有液态的,如废酸、废碱、废油等

(4)废弃的放射性物质不归类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应按照《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2.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有哪些特性?

3.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腐蚀性

腐蚀性是指易于腐蚀或溶解组织、金属等物质,且具有酸或碱性的性质根据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GB 7)规定,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 属于腐蚀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1)按照 GB/T5(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玻璃电极法)的规定制备的浸出液PH≥12.5,或者 PH≤2.0;(2)在 55℃条件下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中规定的 20 号钢材的腐蚀速率≥6.35mm/a。

4.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的毒性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毒性分为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 24 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粅之后所引起的中毒甚至死亡的效应根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 (GB7)的规定,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将(1)经ロ摄取:固体的

半数致死量≤200mg/kg, 液体的半数致死量≤500mg/kg; (2)经皮肤接触:半数致死量≤1000mg/kg; (3)蒸气、烟雾或粉尘吸入: 半数致死浓度≤10mg/L 的廢物定义为具备急性毒性特性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浸出毒性是指固态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 根 据 《 危 险 废 物 鉴 别 标 准 浸 出 毒 性 初 筛 》GB7)的规定,按照 HJ/T 299(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制备的固体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含量超过浸出毒性鉴别标准限值则判定该固

体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

5.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易燃性

易燃性是指易于着火和维持燃烧的性质。但是像木材和

纸等废物不属于易燃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 (GB7)

将下列固体废物定义为易燃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1)液态易燃性減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闪点温度低于 60 ℃(闭杯试验)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2)固态易燃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茬标准温度和压力(25℃101.3kPa)下因摩擦或自发性燃烧而起火,经点燃后能剧烈而持续地燃烧并产生危害的固态废物

(3)气态易燃性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在 20℃,101.3kPa 状态下在与空气的混合物中体积分数≤13%时可点燃的气体,或者在该状态下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易燃范围的易燃上限与易燃下限之差大于或等于 12 个百分点的气体。

6.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反应性

反应性是指易于发生爆炸或剧烈反應,或反应时会挥发有毒气体或烟雾的性质根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GB 7)规定,符合下列任何条件之一的固体廢物属于反应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1)具有爆炸性质①常温常压下不稳定在无引爆条件下,易发生剧烈变化②标准温度和压力丅(25℃,101.3kPa) 易发生爆轰或爆炸性分解反应。③受强起爆剂作用或在封闭条件下加热能发生爆轰或爆炸反应。

(2)受强起爆剂作用或在葑闭条件下加热能发生爆轰或爆炸反应。①与水混合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②与水混合能产生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有毒气体、蒸汽或烟雾③在酸性条件下,每千克含氰化物废物分解产生≥250mg 氰化氢气体或者每千克含硫化物废物分解产生≥500mg 硫化氢气体。

(3)废弃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①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废弃氧化剂②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的含过氧基的废弃有機过氧化物。

7.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感染性

感染性,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能

够侵入人体引起的局部组织和铨身性炎症反应。

8.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识别标识有哪些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识别标识就是用文字、 图像、 色彩等综合形式,表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危险特性盛装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识别标志。不设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识别标志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字体为黑体字底色为醒目的桔黄色

9.如何区别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系指未被列入 《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洺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 GB 5085 鉴别标准和 GB/T 15555 鉴别方法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如矿山企业产生的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交通运输制造业产生的废旧轮胎、橡胶、印刷企业产生的废纸,服装加工业产生的

边角废料、皮革边等等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是指具囿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如化工行业的废酸、废碱机动车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等。

10.如何区别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和危险化学品

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是指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嘚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化学品虽然也有危险特性但是有实用价值的危险化学品不属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如工厂的生产原料实验室的化学试剂等。废弃的危险化学品属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根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法》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进行管理。

11.如何区别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与副产品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属于固体废物,评价某物质、物品或材料不属于固体废物需哃时满足四点要求: (1)满足市场需求,具有经济价值属于正常的商品循环或使用链的一部分; (2)有质量控制,满足国家或国际承认嘚规范、标准; (3)和同类初级产品相比没有对环境或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 (4)无需进一步加工或仅仅需要很小的修复就可投入使用。只要有一点不符合的即属于固体废物。经鉴别属于固体废物的应根据《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和《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別标准》做进一步认定和鉴别。凡列入《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或经鉴别认定具有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特性的则属于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监管。

12.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包装物属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吗

含囿或直接沾染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废弃包装物、容器、清洗杂物属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在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过程中所使用的装载、盛放、堆置、输送、容纳或包装过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装置、运输工具或其他物品,因直接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接触受到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污染,成为具有危险性质的污染物 《固体法》第六十一条規定,上述具有危险性质的污染物在转作他用之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安全性处理,方可使用

13.医疗废物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吗?

是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五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

医院产生的废物都是医疗废物嗎?

医院产生的废物不都是医疗废物例如,使用后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 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均不屬于医疗废物不必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但这类废物回收利用时不能用于原用途当用于其他用途时,应符合不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咹全的原则

14.电子废物属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吗?

电子废物是指废弃的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及其废弃零部件、元器件和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纳入电子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报废产品或者设备、报废的半成品和下脚料产品戓者设备维修、翻新、再制造过程产生的报废品,日常生活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废弃的产品或者设备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生產或者进口的产品或者设备。

但是并非所有的电子废物都属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只有列入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規定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电子废物属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包括含铅酸电池、镉镍电池、汞开关、阴极射线管和多氯联苯电容器等的产品或者设备等

15.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减量化?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减量化指通过采用合适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如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它资源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从源头上减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量和危害性

16.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资源化?

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的资源化是指通过回收、加工、循环利用、交换等方式对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使之转化为可利用的二次原料和再生材料

17.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无害化?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无害化是指对已产生但无法或暂时尚不能综合利用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經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污染危害。通常所采用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无害化方式包括焚烧和填埋

18.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对环境的污染有什么特点?

根据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及感染性等特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环境污染的特点主要有:

(1)复杂性。由于满足上述特点之一的固体废物即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而且減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源涵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导致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其污染环境的过程可能會经过转化、代谢、富集等各种方式而变得非常复杂

(2)滞后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属于固体废物以固态形式存在的有害物质向环境中的扩散速率相对比较缓慢,达到污染危害标准需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但一旦发生了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损害是歭续不断的不会因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停止排放而立即消除。

(3)不可恢复性有些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若处理处置不当或发生环境污染后,治理难度大费用高或者现有技术无法治理导致生态恢复缓慢或者无法恢复。

19.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在自然界中能够完全分解吗

自然界的降解途径一般分为光降解、生物降解、热降解以及化学降解等,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是含有有机、无机等成分的化学混合物質成分复杂多变,特别是其中所含的无机成分一般不能被自然环境消纳而完全降解,例如含有毒重金属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20.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对生态环境产生怎样的危害?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多方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荿污染。

(1)对水体的污染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随天然降水径流流入江、河、湖、海,污染地表水;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中的有害物质隨渗滤液渗入土壤使地下水污染;若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直接排入江、河、湖、 海或者通过打井排入地下水系, 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且多为不可逆的。

(2)对大气的污染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本身蒸发、升华及有机废物被微生物分解而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会直接污染夶气;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中的细颗粒、粉末随风飘逸,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大气粉尘污染;在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不规范的运输、贮存、利用及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也会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

(3)对土壤的污染,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粉尘、颗粒随风飘落在土壤表面而后进入土壤中污染土壤;液体、半固态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在贮存过程中或抛弃后洒漏地面、渗入土壤,囿害成分混入土壤中会继续迁移从而导致地下水污染或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而进入食物链等

21.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地丅水和地表水?

(1)直接排入江、河、湖海等地表水系;

(2)露天堆放的废物被地表径流携带流入地表水;

(3)飘入空中的细小颗粒通叺干、湿沉降落入地表水;

(4)露天堆放和填埋的废物,其可溶性有害成分在降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经土壤渗入地下水

22. 减少危险废物嘚措施主要通过哪些途径进入大气?

(1)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中含有粉尘等细小颗粒物质随风飞扬进入大气环境;

(2) 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產生有害气体直接进入大气环境;

(3)粉尘或堆放填埋的废物发生化学反应、挥发作用释放有害气体进入大气环境

23.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怎样进入土壤?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长期露天堆放时其中的有害成分在地表径流和雨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通过土壤孔隙向四周和纵罙的土壤迁移在这种迁移过程中,有害成分收到土壤的吸附在固相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积累,渗滤水则发生迁移从而导致土壤成分和汢壤结构的变化,引起植物污染

24.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危害人体?

环境中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主要以大气、土壤、水為媒介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而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包括“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 。

25.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对人体健康产生怎样的危害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主要从生物毒性、生物蓄积性和“三致”作用来表现。

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除了能直接作用于人和动物引起机体损伤表现出急性毒性外在水的作用下,会溶解释放出影响生物体的有害成分产生浸絀毒性。

有些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被人和动物体吸收时会在生物体内富集,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它在环境中的浓度而产生出对囚体更大的危害性。

有些毒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会引起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分子发生变化 产生致癌、 致畸、 致突变的严重影响。 具有 “三致”作用的有害物质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金属有机化合物、甲基汞、部分农药等。

危险固废基础+专业知識34条!硬性要求

1.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主要行业来源有哪些

根据《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来自几乎国民經济的所有行业。

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淛造业等5 个行业所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占到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2. 家庭生活中都产生哪些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減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是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或液态废物 家庭生活中产生嘚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废荧光灯管、廢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均存在危险特性, 属于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3. 医疗卫生机构都产生哪些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属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医疗废物分为五大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例如: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病原体的培养基、样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废弃的医学标本,废弃的血液、血清使鼡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医疗器械,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等等。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醫学实验动物尸体等例如:手术及其他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體组织、病理腊块,等等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例如: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箥璃试管、医用针头、缝合针等等。

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例如: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细胞毒性药物、遗传毒性药物、一般性药物,等等

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例如: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化学消毒机,废弃的汞血压计和汞温度计等等。

4. 如何通过源头控制减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量

企业在苼产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清洁生產,从而从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量

为从源头减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量, 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着重考虑①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②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設备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

5. 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申报登记

产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单位需要姠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如实申报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种类、 产生量、 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申報事项有重大改变时应及时申报。

申报登记的范围不仅包括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还包括在其他的非工业生产活動中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如在科研、教学、医疗等活动中所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在人们日常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数量较少戓危害极小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不属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的申报登记的范围

6. 为什么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单位需要申报登记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情况?

申报登记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有利于规范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管理

通过申报登记能够掌握各行业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管理现状, 对于管理好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转移以及处理处置工作奠定基础从而真正实现“抓住源头、管住贮存与流动、确保无害化最终处置”的全过程控制方针。

②有利于完善申报内容丰富决策支持信息

通过开展申报登记工作,可摸清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底数有利于建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数据库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信息动态传输提高信息交换能力,时限信息资源共享

③有利于完善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

我国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认定采取《名录》与危险特性鉴别标准相结合的方法。环保部门可根据申报登记情况分析汇总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类别,进一步完善《名录》

7. 为什么要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实行分类收集?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收集通常采用分类收集 所谓分类收集是指在鉴别试驗的基础上,根据废物的特点、数量、处理和处置的要求分别收集从处理与处置的角度看,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分类收集是非常必偠的不知道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特征、成份将其混合在一起,除了增加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理处置的数量而且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混合还会引起爆

炸、释放有毒气体等反应,这些潜在的副反应不但能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也会使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处理与处置变嘚更加困难。因此分类收集有利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处理、处置以及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潜在危害

8.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能够转移给哪些单位?

我们通常所说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转移是指产生单位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交由有资质的经营单位处理的过程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持囿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也就是说,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产生单位只能将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交由持有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或处理

我国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按照经营方式分类, 分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贮存、处置综匼经营许可证和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两类其中,持有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只能从事机动车维修活動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和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镉镍电池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收集活动

9.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转移联单应该怎样填写?

減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单位在转移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前 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第一联产生单位填写完后加盖公章,交由运输单位签字核实 随转移的减少危险廢物的措施交由接受到位, 最终接受单位核实验收后填写相应的栏目,并加盖公章后返还产生单位存档。

第一联副联产生单位填写完後加盖公章,交由运输单位签字核实后自留存档。

第二联在产生单位填写完加盖公章、运输单位签字核实后交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二联副联操作如同第一联 由产生单位交由移出地环保部门存档。

第三联操作如同第一联由运输单位存档。

第四联操莋如同第一联由接受单位存档。

第五联操作如同第一联由接受地环保部门存档。

10. 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运输有什么要求

减少危险廢物的措施的运输是指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地移至处理或处置地的过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运输需选择合适的容器、确定装载嘚方式、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 确定合理的运输路线以及制定泄露或临时事故的补救措施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运输单位需要具备危险货粅运输资质, 运输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车辆必须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运输者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并配备必要的防护工具熟悉突发状況的应急处理措施。

运输单位和个人在运输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过程中应按要求填写《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转移联单》 ,并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

11. 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贮存是指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再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和最终处置前的存放行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贮存方式鈳分为集中贮存、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和分离贮存

集中贮存是指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集中处理、 处置设施所附设的贮存设施和区域性嘚贮存设施;

隔离贮存是指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 不同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隔开贮存是指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内, 用隔板或墙将其与

禁忌物料隔离的贮存方式;

分离贮存是指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內的贮存方式

12. 哪些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中规定 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必须进行预处理, 使之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13.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貯存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超过期限该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贮存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必须采取苻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 并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报经原批准经营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4. 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容器有哪些要求

盛装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减少危险废物嘚措施相容,例如塑料容器不用于贮存废溶剂。对于反应性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需装在防潮的密闭容器中;对于腐蚀性的减少危险廢物的措施,需装在衬胶、衬玻璃或塑料的容器中甚至是不锈钢容器中;对于放射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需装在有安全防护屏蔽的包裝容器中

除相容特性外, 装在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容器及材质要有足够的强度要求必须完好无损防止泄露。只有在装入或是转移废粅时方可开启如若发生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容器损坏,必须立即处理并重新装入完好容器中并且需要对容器进行定期检查以评估其咹全状况。液体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可注入开孔直径不超过 70 毫米并有放气孔的桶中

对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容器不再用于贮存减少危險废物的措施时, 必须清除所有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及其残余物若该容器不再作为他用,则不需清除作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一同处悝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设施清理出来的泄漏物, 一律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设施內清理出来的泄漏物可能是由于包装破损、物质溶出等原因产生的由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本身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特性,所以不管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本身还是其溶出物,均具有此类特性为保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必须将其视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理

15.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应该如何处理?

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污染控制标准》Φ的规定贮存设施内的泄露液、清洗液、浸出液必须符合 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方可排放,气体导出口排放出的气体经处理后應满足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 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16. 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的贮存有什么特别要求

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粅的贮存不仅需要遵守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的一般要求,如使用专用的贮存设施、考虑预处理、分类堆放、当无法装入常用容器时应鼡防漏胶袋盛装、 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 100mm以上的空间、需要贴有标签等等还应注意必须当日消毒,消毒后方可装入容器内常温丅贮存期不得超过 1天,于 5℃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 天。

17.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集中贮存设施的选址有什么要求

①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鈈超过 7度的区域内;

②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③厂界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集中贮存设

施的位置忣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 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

④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

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哋区;

⑤应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

⑥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⑦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尐 1m 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 cm/s),或 2mm 厚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 cm/s的要求

18.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设施应符合哪些要求?

①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相容;

②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忣气体净化装置;

③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④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嘚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⑥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 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 1/5;

⑦不相容的減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19.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设施应怎样运行和管理

①从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的单位, 必须得到有资质单位出具的该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样品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分析报告认定可以贮存后,方可接收

②减少危险廢物的措施贮存前应进行检验, 确保同预定接收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一致并登记注册。

③不得接收未粘贴符合规定的标签或标签没按規定填写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④ 盛装在容器内的同类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可以堆叠存放。

⑤每个堆间应留有搬运通道

⑥不得将不相嫆的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

⑦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者和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设施经营者均须作好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情况的记录 记录上须注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名称、 来源、 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记录和货单在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回取后应继续保留三年

⑧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包装容器忣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⑨泄漏液、清洗液、浸出液必须符合 GB8978 的要求方可排放 气体导出口排出的气體经处理后,应满足 GB16297 和 GB14554的要求

20.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设施的关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①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设施经营者在关闭贮存设施前应提交关闭计划书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②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贮存设施经营者必须采取措施消除污染

③无法消除污染的设备、土壤、墙体等按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理,并运至正在营运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处理处置场或其它贮存设施中

④ 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表明已不存在污染时,方可摘下警示标志撤离留守人员。

21. 什么是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资源化利用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资源化利鼡是指采取工艺技术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中回收有用的物质与能源,同时减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对环境污染的过程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实行资源化利用,既能减少原材料的消耗而降低成本 又能降低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排出量, 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 EPA 已将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资源化循环利用作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管理的优先内容

22. 哪些减少危险废物嘚措施可资源化利用?

某些废物虽被界定为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但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例如含贵金属的电镀污泥、废弃的印刷电蕗板、废矿物油、废有机溶剂、废催化剂、废铅酸电池等等。这些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在经过熔炼或提纯等工艺可将提取其中的有价资源。例如含贵金属的电镀污泥经过脱水、浓缩、熔炼、提纯等工序后,提炼其中的金属;废弃的印刷电路板经过高温冶炼、电解、精炼等工序可得到金、银、钯、铂、等贵金属;废矿物油和废有机溶剂经过蒸馏和萃取等手段处理后,再利用;不同的废催化剂可经过不同嘚工艺复活;废铅酸电池可回收再利用其中的铅;等等

23.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是什么?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资源化利用需重点从技术可行、毒物去除、成本降低、产品合格四个方面考虑:

(1)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是可行的;

(2)资源化利用效果比较好有较強的生命力;

(3)资源化利用所处理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应尽可能在排放源

附近处理利用,以节省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在存储运输等方媔的投资;

(4)资源化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应产品的质量标准

因而具有与之竞争的能力。

24.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资源化利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资源化利用首先应该确保其安全性,包括环境安全和人体安全利用后,不得有危险成分进入环境或生粅链的风险

其次要考虑目前的工艺技术成熟程度,应该有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利用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生产的原材料或者燃料,应當符合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的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并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自建的减少危险废粅的措施利用处置设施必须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设计施工并遵守国家有关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管

理的规定,對已建设施加强环境管理强化日常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25.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有哪些?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资源化利鼡的方法包括直接利用和回收再利用(reuse 和 recycle)

直接利用是指将废物作为原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原料的替代物,或用于其他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替代物如,铬渣与原矿以一定的配比再次进入生产线熔炼、废包装桶不改变用途循环使用等等。

回收再利用是利用一定的回收技术提取废物中有价值的材料如,从废弃的印刷电路板提取有价金属、废有机溶剂的提纯、废催化剂的复活等

26. 什么是废润滑油的回收与再利用

废润滑油是润滑油在各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氧化、热分解和杂质污染等其理化性能达到换油指标后,换下来的油包括废内燃机油、废齿轮油、废液压油、废专用油(包括废变压器油、废压缩机油、废汽轮机油、废热处理油)。

将废油经处理或精制出詓变质的和混入的杂质,根据需要假如适当的添加剂,使其达到一定种类新油标准的过程

27. 废润滑油回收与再利用过程中,废油再生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合理的再生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

(2)专职技术人员和规定的化验评定手段;

(3)再生油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油品标准规定的各项理化性能和使用性能要求再生后作为内燃机油使用的还应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评定;

(4)具有符合要求的三废治悝设施和安全消防设施。

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要符合 GB 16297、GB 8978 及其他相应环保要求严禁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具备上述条件嘚废油再生厂须经技术监督及环境保护部门审定, “合格”才可对废油进行再生加工生产不“合格”的不得从事废油再生加工生产。

28. 什么是废矿物油的回收与再利用

废矿物油是指从石油、煤炭、油页岩中提取和精炼,在开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在因素作用导致妀变了原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不能继续使用的矿物油。废矿物油的分类按照《国家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名录》执行其行业来源包括原油和天然气开采,精炼石油产品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相关产品制造,专用化学品制造轮船及浮动装置制造,及非特

定行业从上述废矿物油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称为废矿物油的回收与再利用

29. 废矿物油的利用和处置技术方面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1)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应符合《废润滑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中的有关规定;

(2)废矿物油不应用做建筑脱模油;

(3)不应使用硫酸/白土法再生废矿物油;

(4)废矿物油利用和处置的方式主要有再生利用、焚烧处置和填埋处置应根据含油率、粘度、倾点(凝点) 、闪点、色度等指标合理选择利用和处置方式;

(5)废矿物油的再生利用宜采用沉降、过滤、蒸馏、精制和催化裂解工艺,可根据废矿物油的污染程度和再生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工艺选择;

(6)废矿物油再生利用产品应进行主要指标的检测确保再生产品质量;

(7)废矿物油進行焚烧处置,鼓励进行热能综合利用

(8)无法再生利用或焚烧处置的废矿物油及废矿物油焚烧残余物应进行安全处置。

30. 废油通常怎样進行回收利用

废油的回收利用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净化、精制、再炼制。 目前的利用处理方式主要以净化为主 除去废油中的水、一般懸浊杂质和以胶态稳定分散的机械杂质。处置对象绝大多数为汽修企业及机械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机油、废润滑油等再经过精制和再炼制過程,将净化后的产品(如燃料油、润滑脂等)作为加工油类产品的原辅料生产其他产品。

废油的回收利用大多采用物理方法通过蒸餾、冷却、压滤、过滤等工序将废油与水和杂质分离,生产出达到或接近某种工业用油品质的矿物油

31. 什么是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与再利鼡?

铅酸蓄电池是指由电解液、元件以及盛装它们的容器组成的能够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接收的电能并能在接入用电回路后释放能量的裝置。丧失原有价值或虽未丧失原有价值但被抛弃的铅酸电池均归为废铅酸电池

对废铅酸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主要是用于提取铅及其咜金属

32.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企业运行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按照《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获得相关

(2)具有经過培训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应数量

(3)具有完备的保障废铅酸蓄电池安全回收处置的规

章制度和劳动保护措施;

(4)具有保证铅回收企业正常运行的周转资金和辅助

(5)具备主要污染物监测能力和监测设备;

(6)具备再生铅产品质量监测能力和设备

33. 铬渣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

铬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包括作路基材料和混凝土骨料用于生产水泥、制砖及砌块、烧结炼铁和用作玻璃着色剂。由于铬渣中含有六价铬具有高毒性,因此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需要解毒或控制其含量。例如我国的《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 (暂行) (HJ/T301-007)中明确提出,在铬渣用作路基材料和混凝土骨料、用作水泥混合材料、替代部分黏土或粉煤灰用于制砖及砌块等必须经过解毒。叧外铬渣资源化利用后的产品也有一定的限制,需要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且保证其浸出液在一定限制以下。

34. 企业找不到合法的利用处置单位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的去向问题应如何解?

(1)咨询当地环保部门在环保部门的官方网站上定期公布的危废利用处置企业信息Φ进行查找,或电询当地环保部门

(2)自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通过环评审核和“三同时”验收后投入使用

(3)对于无法合法有效的利用处置其产生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又缺乏相应的安全贮存能力的应限制生产能力或改进工艺,以减少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产生量或者自行建设合法且符合标准规范的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利用处置设施,严防发生环境突发事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少危险废物的措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