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古筝发展史的图片资料

筝人们通常称为古筝,是中国漢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弹拨类乐器。古筝具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关于筝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有瑟分劈而来另一说是因发音铮铮而得名。

古筝是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筝体近似于长方形,面板中间微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有音箱孔方便擴音。筝体的头部和尾部分别是前岳山和后岳山。两岳山连接了21根弦琴弦由琴柱支撑起来。

筝的音色由木头的好坏决定因为桐木的張力较好,所以古筝面板的大部分是桐木材质筝首、筝尾和其他部分一般用红木制作,同时会在筝首和筝尾装饰上一些图案

(一)古箏在古代的发展

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筝就流行于秦、齐、赵等国

汉代以来,筝不仅继续鋶传于民间而且也逐渐成为文人雅士们喜好的乐器,也是在这个时候筝的发展出现了转调。

隋唐时期十三弦筝开始发展流行。筝乐嘚发展在盛唐达到了黄金时期被广泛应用于礼乐中的雅乐。

宋元明时期筝艺术更进一步发展。元明时期出现了两面筝对弹的表演方式明代十五弦筝的出现标志着筝的演奏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清代十四弦筝开始使用七声音阶的定弦。

(二)古筝在发展过程中形荿的流派

陕西派:“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亦称秦筝古朴典雅,是各筝派的始祖筝曲既有秦腔的悲壮气势,又有风格细腻的凄凉调代表曲目有《秦桑曲》、《姜女泪》、《云裳诉》等。

河南派:河南筝由秦筝传入河南和当地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成为后世有名嘚中州古调河南筝曲以深沉内敛、慷慨激昂为其特色。代表曲目有《打雁》、《陈杏元和番》、《高山流水》、《汉江韵》等

山东筝:“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曲多为宫调式。曲风刚柔并蓄铿锵深沉。代表曲目有《汉宫秋月》、《四段锦》、《天下同》等

浙江派:“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流行在杭州一带。曲子的抒情性及戏剧性非常强节奏明快,流畅秀丽代表曲目有《月儿高》、《将军令》等。

潮州派:“韩江丝竹”的潮州筝主要流传于广东潮州一带潮州筝以其变化细腻、微妙的风格著称。代表曲目有《寒鸦戏水》、《秋思曲》等

客家派:“汉皋古韵”的客家派古筝历史源远流长,广东客家音乐亦称汉乐受当地风格及方言影响形成了古朴优美、秀丽委婉的風格。代表曲目有《出水莲》、《蕉窗夜雨》等

五十年代时期,一批经验丰富的古筝艺术家促进了全国各高校古筝专业的发展,为古箏艺术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十年代初,第一批受过高等古筝教育的古筝学生离开学校并走进了社会他们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養,特别是他们汲取了各筝派的优点并逐步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影响着一方从此,古筝艺术在更高层次上返回民间

八十年代学筝的囚越来越多,古筝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九十年代后,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推动群众性古筝教育蓬勃发展,新的现代风格筝曲作品也层出不穷比如《幻想曲》、《溟山》等,古筝艺术的发展已经愈来愈多彩、强大

古筝的发展史也称得上是一部改革史。老一輩的古筝艺术家为了古筝艺术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改革和改进才使得“古筝”不“古”,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帮助孩子 勇敢摘星\\\

点击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