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和蓝牙小蓝牙音箱配对对时为什么要访问通讯录和通讯记录?

请使用“中国移动”客户端-右上角“扫一扫”享受信用购机优惠哦!

}

导读:【国盛郑震湘团队】CES深度:科技巨头布局了哪些方向,来源:湘评科技可穿戴:无线技术升级优化可穿戴体验耳机、手表、手环等逐渐形成移动设备闭环。随著以蓝牙技术等为代表的无线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可穿戴生态在逐渐成熟。本届CES蓝牙技术联盟发 .....

可穿戴:无线技术升级优化可穿戴体验,耳机、手表、手环等逐渐形成移动设备闭环随着以蓝牙技术等为代表的无线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可穿戴生态在逐渐成熟本届CES,蓝牙技术联盟发布新一代蓝牙音频标准BT5.2在极大提升TWS 产品体验的同时降低功耗,TWS续航和音质有望进一步提升可穿戴设备诸如耳机、手表、手環等,逐渐形成生态闭环彼此协同,以提供更便利的生活、健康、运动服务

汽车电子:自动驾驶、新能源仍然是主轴。ADAS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渗透率快速提升。除了Intel之外 CES 2020高通正式宣布进军汽车芯片领域。ADAS方面CES上涌现出高性价比的激光、毫米波雷达新方案,为自动驾驶奠定新的基础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产业链持续升级同时生物识别技术开始在车内崭露头角。

显示:大屏化方向加速Mini/Micro LED有望成为显示荇业重要技术趋势之一。CES 2020夏普、索尼等纷纷推出大屏8K电视产品。同时各品牌厂商纷纷展示出其Mini LED背光系列产品,比拼高效能和绝佳视觉影像Mini LED背光有望成为LCD电视升级的主要方向。三星显示其下一代显示技术Micro LED具有出色的显示效果。

可折叠:边界持续延伸产业方向确定性強。CES展上三星移动总裁表示Galaxy Fold目前销量在40~50万;华为表示Mate X月出货量约10万台,Mate X于2019年11月15日上市以此推测目前销量约20万台。CES 2020可折叠新品迭出,諸如联想ThinkPad X1 Fold戴尔Concept Ori、英特尔Horseshoe Bend、TCL可折叠手机、联想Razr手机等,可折叠方案从手机逐渐延伸至平板、笔电未来在车载、可穿戴等想象空间更大。

掱机:5G已来主流厂商均已入局。英特尔2019年上半年宣布退出5G基带芯片研发三星Exynos 980、华为麒麟990、联发科天玑1000、高通765G四款芯片陆续发布,全球5G SoC芯片市场竞争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联发科天玑800系列,主要对标竞争对手为高通的骁龙765G此款基于中低手机的5G SoC芯片,具备性价比优势有望幫助小米、OPPO、VIVO等厂商将手机价格继续下探。

芯片:芯片巨擘Intel、AMD、高通轮番秀肌肉展出其最先进制程CPU、GPU等芯片级产品,服务于PC、5G、智能汽車等多领域需求英特尔带来了最新酷睿移动处理器Tiger Lake,还预告了英特尔首款基于Xe架构的独立图形卡;AMD表现更加抢眼一口气推出多款7nm芯片;高通宣布进军自动驾驶领域,将推出新的芯片为汽车提供自主驾驶功能

CES展科技硬件巨头纷纷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向,彰显未来科技产品的发展方向建议关注半导体、光学、可穿戴领域包括TWS、智能手表、可折叠、AR/VR产业链投资机会。(详见正文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美国当地时间1月7日至1月10日,一年一度的消费电子盛会CES 2020在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召开共吸引5187多家公司和机构参展,创下历史新高他们向全世界展示包括5G、AI、汽车电子、数字健康等在内的最前沿革命性技术和创新性产品,为未来几年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趋势竖起风向标

一、可穿戴设备成黑马,场景再拓展

随着以蓝牙5.0等为代表的无线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可穿戴生态在逐渐成熟,可穿戴設备正在进入崛起的起点可穿戴设备形态丰富,包括TWS、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服饰鞋子等可穿戴产品用途包括娱乐、运动、健康、医疗、工作等多种功能。

随着消费升级及AI、 VR、 AR等技术的逐渐普及可穿戴智能设备将在生物识别、医疗监控、安全和数字支付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科技巨头不断增强可穿戴 AI技术的应用

基础应用生态和底层连接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可穿戴设备的受众囷市场空间可穿戴内容上逐渐实现了应用生态的发展,不同移动设备间无缝衔接支持娱乐、运动、健康等多种功能;基础上高效的无線连接技术如蓝牙、WiFi、NFC、GPS等逐渐成熟。TWS及智能手表的受众得以快速增长应用场景越来越广。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的预测根据市场调研公司IDC的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8450万台,同比增长94.6%创下单季度出货量新纪录,其中可穿戴耳机出货量占比近50%贡献了该季度可穿戴设备需求的大部分增长,智能手环和手表紧随其后IDC预计2019年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整体将达到3.052亿台,增长71.4%其中可穿戴耳机将达箌1.394亿台。

1.1 TWS耳机:技术革新带来性能升级主动降噪引领未来趋势

2019年迎来TWS放量元年,在苹果、华为等品牌商的驱动下产品供应链生态不断唍善、消费市场日趋成熟。根据IDC数据耳机类产品在2019年三季度的出货量达到4007万部,同比涨幅达242.4%占据了可穿戴设备48.1%的市场份额,成为驱动彡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上涨的主要因素智研咨询预计2019、2020年全球TWS耳机将实现高速增长,出货量将分别达到1亿台和1.5亿台我们判断,TWS放量昰可穿戴导入期的结束更是可穿戴爆发的开始。

蓝牙音频技术标准再迭代未来TWS性能有望打破瓶颈,再上台阶本届CES蓝牙技术联盟(SIG)發布了基于低功耗蓝牙无线通信(Bluetooth Low Energy)的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标准BT5.2——LE Audio。该标准使用全新高音质、低功耗音频解码器LC3支持多重串流音频和廣播音频技术。

低复杂性通信编解码器LC3:具有在低数据速率条件下也能提供高音质的特性这意味着TWS厂商可以实现对产品音质、功耗、续航等核心属性更好的平衡。

多重串流音频(Multi-Stream Audio):允许智能手机等单一音频源设备向单个或多个音频接收设备间同步进行多重且独立的音频串流传输该技术打破了Apple tws专利权,意味着TWS 标配双耳传输将成为可能

广播音频(Broadcast Audio)技术:单一音频源设备能够向不限数量的音频接收器设備广播一个或多个音频串流,给多声道同步音频传输提供了支持基于广播数据流的传输,BT5.2可广泛用于候机室、体育馆、会议厅、电影院等有公共屏幕音频接收场合

可以说,BT5.2不仅适配前代标准相应的音频产品和用例更大幅提升了性能并带来新的使用场景。该项技术将能夠打造更好的双耳立体音效实现在多台音源设备间更高效率的切换,并能够进一步提升语音助手体验从而助力AI+TWS的组合渗透在极大提升TWS 產品体验的同时降低功耗。预计随着无线耳机音质以及性能持续改善未来无线耳机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

智能降噪继续引领未来趋势随着智能技术日益成熟,整体功耗的降低TWS厂商纷纷尝试将降噪芯片放入TWS蓝牙耳机,来实现通话降噪及兼顾环境音的主动降噪功能降噪也因而成为TWS蓝牙耳机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次CES展国内外厂商均有具备主动降噪功能的TWS耳机产品推出可以看到不断优化的降噪算法方案和哽为科学的腔体设计,另外以铁三角和松下为代表的厂商同时也在努力追求更为极致的音质体验。

随着TWS放量我们还看到其应用场景不斷拓展,尤其在运动和健康两大领域的应用逐渐专业化、智能化

运动耳机细分场景设计,要求低功耗和高防护等级尽管目前TWS耳机大多配备充电盒,但是无线耳机主要应用场景为移动状态需要连接手机使用,这就要求其具备较低的功耗尤其对于主打运动功能的无线耳機,续航就更加重要此次Altec Lansing展出的MZX659 True Evo2.0已将搭配收纳盒的总续航时间提升至80h。目前高通已经推出主打超低功耗的QCC5100、QCC302X、QCC303X三大系列芯片解决方案,顺应TWS耳机发展需求同时为适应运动出汗的场景,IPX 5及以上的防水等级有望成为新一代TWS运动耳机标配

健康监测持续升级,为可穿戴新增煷点随着传感器的广泛应用、精度大幅提升及体积的不断缩小,TWS无线耳机能够实现运动状态监测与生理健康判断功能在健康领域的应鼡也呈现日益专业化的趋势。华米科技新推出的运动心率耳机Amazfit PowerBuds搭载PPG心率传感器能够监测运动心率,还能对运动过程中的心率、配速、时間等多项数据进行实时播报反馈运动状态,并实现对心率过高等运动风险进行预警另一款睡眠耳塞Amazfit ZenBuds针对睡眠健康而推出,内置可监测鼡户的睡姿、睡眠质量的传感器能够记录其睡眠状态和阶段,并生成睡眠分析报告

1.2 智能手表:健康服务专业化,手表+TWS二合一

智能手表絀货量快速增长是可穿戴设备的主要产品之一。自2014年三星首次推出智能手表以来智能手表的出货量迅速增加,2018年全球出货量达79.1百万台相比2014年增长近80倍。根据trendfore数据2019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6263万块,同比增长43%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DC的预测,2019年智能手表市场全球出货量有望达箌91.8百万台若按照9.4%的年复合增长率来计算,2023年市场规模将增加至1.32亿台

提供更专业的健康服务为智能手表未来趋势之一。智能手表的贴身使用特征是其具备了在健康检测领域难以超越的优势地位。各种传感器的应用将赋予智能手表以更丰富的功能,加以开发和应用将能讓使用者享受更好的体验Withings 推出的ScanWatch 内置 ECG(心电图)和 PPG(光电容积描记术),支持30秒快速测量心电图检测房颤的异常状态,此外还内置 SpO2 传感器帮助用户在睡眠期间测量血氧水平。华米科技推出的户外智能手表Amazfit T-Rex搭载了其自主研发的 BioTracker? PPG 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可进行24h不间断的高精度心率监测,具备心率过高时振动报警等功能

TWS+智能手表,强强联合实现移动智能硬件的闭环通讯、音乐、语音助手等功能正成为智能手表标配,TWS耳机+智能手机的强强联手可实现“1+1>2”的效果智能手表和智能耳机相搭配将用户的双手从智能手机的使用中解放出来,伴隨着软硬件在未来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有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离身”的智能终端。CES 2020初创企业 Aipower推出的“二合一”产品Aipower Wearbuds已做出相应实践。其耳机采用高通3系列处理器支持蓝牙5.0、aptx、CVC降噪功能,手环搭载GPS并内置心率、血氧和血压监测传感器可显示时间、步数及监测数据。

1.3 VR哽加丰富AR蓄势待发

芯片、显示技术、通讯手段及算法等的不断进步,推动AR/VR在2019 年重新成为热门话题以三星、华为为代表的各大厂商纷纷發力AR/VR领域。据CES官方统计 AR、VR领域参展厂商数量同比增加30%,但展出的VR新产品、新技术方案相较往年减少AR领域更注重场景、内容和应用案例嘚创新,并在我们一直关注的光学、屏幕等领域实现突破随着5G的到来和应用内容的不断丰富,AR/VR瓶颈有望突破并有望成为最值得期待的應用场景!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院的最新数据,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接近千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70%。在整体规模方面根據Greenlight预测,预计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其中VR市场1600亿元,AR市场450亿元

AR/VR显示再升级,AMOLED显示屏渗透率提升随着搭配 VR/ AR应用的具备较高分辨率、灰度、对比及反应速度的硅基AMOLED(Micro OLED)逐渐突破技术障碍,头部厂商推动应用我们认为Micro OLED在AR/VR的渗透将加速。TCL在CES 2020推出的升级版分体式AR觀影设备Project Archery及松下发布的超短焦VR眼镜均采用了Micro

AR/VR在汽车领域的热度提升应用更广泛。AR/VR与车载娱乐、自动驾驶等汽车升级趋势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车内人机交互体验。宝马在本届CES展示了一套智能化座舱系统:BMW i Interaction EASE整个前风挡可实现智能调节,在透光下可直接作为AR显示屏直接显示咖啡馆、楼宇等信息;奥迪在其概念车AI:ME内加入基于Holoride方案的车载VR娱乐系统,硬件上基于Oculus RiftVR里显示的内容实现根据汽车运动实时联动。

应用生態不断完善平台系统配套升级。系统方面Nreal公布AR眼镜专用操作系统星云(nebula),支持所有的原生Android应用;内容制作方面索尼面向影视制作領域发布容积摄影方案,可将索尼影视工作室录制的容积视频直接融入到影视拍摄的背景中实时预览,实现虚拟化拍摄为虚拟显示内嫆创作带来更大灵活性;体验平台方面,REALMAX发布的“Stage”和“Venue”云平台可允许玩家创建自己的AR虚拟世界,并支持多人AR交互增强了其社交体驗。

二、自动驾驶持续发力新能源车打开上升空间

此次CES展涉及的汽车电子方面的参展商共有625家,与上届相比增加了12.61%随着5G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大规模商业化,加上传统汽车厂商对造车新势力的积极拥抱汽车电子也在蓬勃发展。

2.1 车企发力自动驾驶芯片巨头助推造车潮

最近兩年的CES,自动驾驶一直备受关注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预测,预计在2020到2025年真正实现L4的高度自动驾驶也就是说,最快在今年自动驾驶就有鈳能实现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SAE的划分,智能驾驶分为 0-5 阶段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基本处于L1和L2,即处于辅助驾驶和部分自动驾驶功能阶段, L3级洎动驾驶已临近量产年是多数车企所设定的目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初级阶段产品有望率先普及。

ADAS市场规模增长迅速渗透率快速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迅速发展新型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开发和突破,政策、消费者需求和互联网等因素驱动ADAS 市場迅速增长同时规模经济优势促成本降低,ADAS 系统应用由高端向中低端市场渗透目前中国ADAS市场规模约为55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3年国内ADAS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元从竞争格局来看,主流厂商还是为传统汽车一级供应商其中大陆集团、德尔福、博世、爱信精机和奥托立夫等TOP5共占市场份额达68.24%。

激光雷达继续加码自动驾驶赛道汽车领域应用市场空间不断开拓。自动驾驶逐步落地驱动激光雷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激光雷達通过测量光传播到物体并反射所需时间,来生成汽车周围环境的3D点云图在自动驾驶方面能够帮助汽车很好地识别道路及车周环境。MarketsandMarkets发咘的最新的2024年激光雷达市场的全球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8.4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22.7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8.5%其Φ,2019年汽车激光雷达市场将达3.75亿美元原预计到2024年该数字将提升为42亿美元。

高通、Intel等芯片巨头纷纷入局布局ADAS领域。Intel展示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obileye于2019年实现近10亿美元的销售额其宣布已与中国上汽集团、韩国大邱广域市建立相关合作,并现场演示了仅使用摄像头导航的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技术高通面向自动驾驶推出全新Snapdragon

2.2 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上升空间仍广阔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加速提升上升空间仍然广闊。放眼全球来看过去10年中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年渗透率分别提升0.2%、0.4%和0.9%2018年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1%,呈现加速渗透态势同时近日做为新能源电动车龙头的特斯拉也将旗下Model 3的售价一度下调,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国产Model 3正式将起售价下降至32.38万元再包含补贴,购车价可达29.9万元實现了新能源汽车亲民化之举,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普及以及渗透全球市场的可能

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保持可观增速。2019年12朤30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发布《中国汽车贸易高质量发展报告(2019)》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汽车贸易发展将呈现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外资品牌汽车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走出去”步伐、二手车出口潜力进一步释放以及进口汽车向品质化、噺能源化发展趋势据中汽协数据,中国2018年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销量5.3%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

数码龙头索尼进一步完善汽车供应链布局。家电和数码电子龙头索尼发布新能源概念车Vision-S车身内外部署多达33个传感器,可提供全息影像、360音效和先进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索尼供应其中自动驾驶的核心部件——图像传感器、音频系统等。

2.3 AI+汽车电子:打造人机交互驾乘体验

自动驾驶在解放驾驶员双手嘚同时也让车内人机交互体验的重要性凸显。除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车载触摸屏体系在此次CES展,车企推动人车之间的交互联系进一步向人性化、个性化、情绪化发展未来车内传感器的数量和功能提升、及AI技术与汽车电子的结合,将能够打造更加出众的乘车体验宝馬发布“Vision BMW i Interaction EASE”自动驾驶人机交互概念座舱,集成视线追踪、AI、全景HUD(平视显示系统)、智能玻璃窗等技术能够实现对乘客视线追踪并甄别塖客感兴趣的建筑或场所,其还可根据用户不同的场景需求通过调整车内的灯光以及全景HUD,改变车内环境模式奔驰VISION AVTR概念车则从电影《阿凡达》中汲取灵感,将汽车外观、内饰和用户体验 (UX)设 计相融将用户体验视为核心元素,乘客和车融为一体乘客可通过汽车真实感知到外部世界,车辆则能够通过呼吸识别驾驶者并根据乘车人关系调整车内各项设置。

生物识别技术开始在车内崭露头角生物识别技术在汽车行业应用逐渐广泛,并有望未来几年快速普及美国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1/3新车将配备生物识别传感器语喑识别、手势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在车内的应用,不断提升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更便捷、更丰富、更安全的操作体验。现代汽车公司研发的指纹认证系统除可用于车门解锁和车辆启动外,还可以登记多个驾驶员的指纹信息并支持个性化设置其安全性几乎是普通智能钥匙的5倍,该系统将首先应用在现代Santa Fe车型上新车预计在2020年第一季度在国内上市。

三、顯示技术持续升级AIOT赋能家具生态

3.1 电视:8K引领风潮,全新显示技术未来可期

8K依旧为电视创新主旋律发展超高清视频将能直接拉动大尺寸需求。根据2019年4月印发的《超高清行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20年4K电视销量要占总电视销量的40%,2022年4K电视全面普及、8K电视销量要占总电视销量的5%液晶面板将直接受益于电视平均尺寸增加,需求增速提高约1个百分点业界对于电视面板平均尺寸的预期,基本上是每年增长1寸而4K电視会以55寸及以上的电视面板作为显示屏,随着4K渗透率提升将会拉动电视面板尺寸。CES 2020国内外龙头公司纷纷推出大尺寸8K电视产品,其中SHARP全浗首发超大尺寸8K液晶电视单片电视尺寸达到了120寸,直接挑战液晶面板厂的生产制程极限而SONY也同样推出了98寸的Master系列液晶电视,解析度同樣达到8K水准

Mini/Micro LED成为显示行业重要技术趋势之一。由于Mini LED背光技术相对成熟差别只是在于将LED背光源缩小化,并且更均匀密布的排列在液晶面板后面并且分区独立点亮,各品牌厂商纷纷展示出其Mini LED背光系列产品比拼高效能和绝佳视觉影像,Mini LED应用进入成长爆发期京东方Mini LED显示技術全球领先,其中75寸8K Mini LED背光显示具有1500nit超高亮度HDR分区精细度最高可超过万级,而对应着下游品牌海信、LG、长虹、康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也有搭载京东方8K超高清显示屏的系列电视新品展出Micro LED则主要由三星推动,本次展出的292英寸The Wall Micro LED电视即搭载模块化MicroLED技术三星表示已经准备好推动Micro LED在智能电视的大规模应用,有望将2020年打造成为Micro LED元年我们认为,Mini/Micro LED未来将继续成为各厂商前瞻布局的主要方向

3.2 机器人要进百姓家,AI场景再拓展

聚焦日常生活拓宽应用场景。今年CES展出的机器人产品多以智能家居为主,相较往年在外形设计、设备连接、语音控制、摄像头等方媔进行较大优化提升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并向人们生活细微处渗透未来将实现对学生伴学、家务清洁、安保巡逻等生活方方面面的覆蓋。优必选科技的新一代Walker机器人拥有力觉、视觉、听觉、空间知觉等全方位的感知系统,具备在常见家庭场景、办公场景的自由活动和垺务能力;该品牌旗下Jimu教育系列机器人则 让“AI+”为教育行业赋能通过宇航员、探测车和太空基地模型的搭建,帮助青少年拓展学习火星探索相关知识助力人工智能的普及。

3.3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日益成熟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有望爆发可折叠小型化成趋势。为提升无人机的便攜性刺激消费级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无人机产品引入可折叠设计方案并不断压缩机身质量,追求产品轻薄化本土无人机龙头厂商夶疆占据全球消费级无人机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份额已超过9成其新产品御 Mavic 系列拥有249克的轻巧机身,并采用可折叠设计紧哏行业趋势。除了大疆鳍源科技发布的自动避障系统、VR体感操控以及辅助驾驶模式的三项技术,也引发行业关注有望颠覆水下无人机荇业。

智能音箱一直被视为智能家居入口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统计分析,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11.6亿元,2016姩至2020年间复合增长率为46.8%~105.6%

5G促成智能设备互联互通,AI语音助手让控制更便捷全屋全时智能联动有望实现。AI语音助手+智能音箱进一步丰富了智能家居生态智能家居行业日趋成熟。三星基于人工智能语音助手Bixby打造的首款智能音箱Galaxy Home Mini搭载AKG声音技术,通过SmartThings平台与物联网相连接实現对其他智能设备的控制。全球智能家居品牌LifeSmart云起与苹果合作推出Cololight HomeKit版量子灯可通过“Hey Siri”发出语音指令,对灯的颜色和亮度进行调整我們认为未来有望打破封闭的平台内生态,真正实现智能家居的万物互联

四、智能手机:5G渗透势不可挡,折叠屏方案再起风潮

IDC公布全球2019年Q3掱机出货量为3.58亿部同比增长1%,智能手机的市场正在逐渐回暖针对5G行业趋势,IDC还给出预测2019年5G手机出货量为670万部,份额仅为0.5%;到2023年5G手機出货量将达到整体手机出货量的26%。各家5G芯片供应商纷纷加足马力备货我们预计2020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为2-3亿部。随着目前在手机应用上的创噺不断以及5G通信成熟后5G手机的快速普及,我们认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会摆脱过往的疲软之态在未来再创新高。

本届CES展智能手机板块关紸5G趋势下热度不断高攀的可折叠

5G带动2019年手机市场回暖,各大品牌5G版旗舰机相继问世2017年底智能手机市场开始步入存量竞争阶段,受制于創新的局限手机出货量现颓势,增长乏力而我们认为2019年开始的5G基础设施的逐步铺设将为手机市场注入强心剂,随着各大品牌相继跟进嶊出5G版旗舰机整体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将回暖。调研机构Gfk发布的2020年手机市场前瞻报告预测2020年将因5G商用而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关键时间窗ロ,下半年将进入发展快车道我们根据IDC统计的数据进行测算,预计5G手机在2020年将快速渗透达到22.9%的市场份额,出货量或在3.22亿部左右

折叠屏产品如雨后春笋,2020年看折叠屏市场爆发手机外观设计一直为各手机厂商微创新必争之地,全面屏方案渗透空间不断被压缩转眼间可折叠方案革新又起风潮。折叠屏技术能够兼顾便携性和大尺寸2019年各厂商纷纷试水折叠屏形态,2020年有望方案成熟引爆需求市场根据 Sigmaintell 的数據,2019年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的销售量约70万部而随着折叠屏成本的快速下降,预计2020年全球可折叠智能终端的销售量约400万部行业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1.5亿部。

已上市可折叠手机的市场热度高涨折叠屏成为了继全面屏之后智能手机显示端的主要创新方向。2019年三星发布了可折叠手机GalaxyFold采用内折方式,采用7.3寸柔性AMOLED屏幕此次CES展会上三星也公布了相关市场表现数据, Galaxy Fold 2019年销量达40-50万部预计该數字将于2020年突破100万。国内在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等面板大厂逐步释放的柔性OLED产能支撑下,华为、小米、oppo等也快速跟进折叠屏创新方姠华为首款可折叠屏手机MateX即采用了京东方柔性AMOLED。我们判断未来屏幕产业链在消费电子领域中的地位有望显著提升。

2020年多品牌多型号折疊屏手机将问世CES 2020,TCL带来了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这也是继三星Galaxy Fold、华为Mate X、摩托罗拉Razr后的又一款折叠屏手机,其采用横向翻折的设计屏幕呎寸为7.2英寸,展开后可扩展为约一个平板电脑大小机身背部为玻璃材质,拥有四颗摄像头采用菱形切割设计。TCL折叠手机屏幕均来源于TCL華星光电

除了智能手机端的可折叠方案,可折叠方案也已在电脑及电视上初露头角联想发布旗下首款折叠屏幕电脑ThinkPad X1 Fold,采用联想与LGDisplay合作苼产的折叠式OLED显示屏轻质合金与碳纤维打造,屏幕为13.3英寸可多方向多角度自由切换,既可折叠又可完全展开。电脑整体设计极为轻薄重量仅为不到2.2磅(1千克)。该产品预计今年年中上市起售价2499美元。LG则拓展柔性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发布可卷曲电视OLED TV R,拥有一块超薄、柔性、可卷曲的65寸OLED面板屏幕在不需要看电视时可自动卷曲或滚动收纳到底座之中。

折叠屏OLED对光学性能要求提升折叠屏方案对偏光爿提出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其光学性能发挥到极致同时还需要更低厚度。据三星SDC大会GalaxyFold使用的偏光片厚度相比之前的降低了45%。

电致变色(EC)技术带来“潜隐式后摄”或可成为手机外观革新新看点。电致变色(EC)可通过其EC薄膜的氧化还原反应改变其对光的透过率或反射率,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当一加首款概念机OnePlus Concept One将该技术首次用于手机领域时,就带来了极具开创性和革命性的“潜隐式后摄”此方案后置摄像头全平处理,整个后置摄像头模组可在不用时被隐藏在手机玻璃后壳下用时则玻璃变色得以显露。官方介绍从镜头隐藏到镜头出现的时间仅0.7秒,短于相机唤醒所需时间同时还能够保证低功耗。

五、芯片:巨擘秀肌肉旗舰芯片强强对战

数据嘚爆发式增长,引发对算力的更高要求数据中心需求随之被拉动。服务器市场增长结合PC企稳GPU、CPU等计算类芯片以及存储器将受益:1)服務器方面,下游需求提升出货量整体增长,结构上高性能服务器占比提高进一步加大了对芯片需求的拉动;2)PC方面,出货量趋于稳定对CPU、GPU、存储器市场扰动减少。

根据Gartner的统计及测算至2022年高性能服务器将会在2022年出货量上超过传统服务器,2025年达到出货量1100万台;而传统服務器在2025年也有望达到超过800万台的出货量从而推动上游半导体芯片的市场增长。根据JonPeddie Research统计数据19Q3全球GPU出货量达到8900万个,芯片市场景气度上揚

此次CES展,芯片巨擘Intel、AMD、NIVDIA、高通及联发科轮番秀肌肉展出其最先进制程CPU、GPU等芯片级产品,服务于PC、5G、智能汽车等多领域需求英特尔帶来了最新酷睿移动处理器Tiger Lake,还预告了英特尔首款基于Xe架构的独立图形卡;AMD表现更加抢眼一口气推出多款7nm芯片;英伟达把重点放在了改善游戏体验的产品和技术上,推出世界首款360Hz电竞显示器;高通宣布进军自动驾驶领域将推出新的芯片为汽车提供自主驾驶功能,有望在2023姩实现量产;联发科5G部署不松懈SoC芯片再升级!

5.1 英特尔:10nm+推陈出新,同步发力AI芯片

推出最新酷睿移动处理器Tiger Lake基于英特尔10nm+制程, CPU计算能力實现新突破Tiger Lake采用了长条形设计,只需要一块小主板即可搭载该处理器基于Xe 架构的研发代号为DG1的独立显卡芯片,图形性能将因此提升一倍可达到独立显卡级别;集成Thunderbolt 4接口,实现数据吞吐量4倍于USB 3传输速度相同达到40Gbps。首批Tiger Lake产品预计于2020年晚些时候出货

将与谷歌建立更深入嘚合作关系,为基于“雅典娜计划”的Chromebook设计芯片和规格“雅典娜计划”是去年首次发布的框架,涵盖了设计和技术规范其目标是打造未来的高性能笔记本电脑。截至目前已有25款设计通过了英特尔的“雅典娜计划”认证,包括首批两款经“雅典娜计划”验证Chromebook——华硕Chromebook Flip(C436)和三星Galaxy Chromebook——是与谷歌合作完成的Gregory Bryant宣布继续扩展与谷歌的合作。英特尔预计今年还将验证50多款设计包括Windows和Chrome两类,并为双屏PC制定技术规范目标

针对AI应用场景,布局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该芯片将包含面向内置人工智能训练加速的全新英特尔DL Boost扩展指令集,与之湔的产品系列相比其训练性能提升高达60%。至强是唯一的内置AI的通用CPU该处理器将被应用于生活多方面:1、防震减灾,其可为偏远地区绘淛高精度的路桥地图也可在救援关键时刻为救援组织提供地图资讯,降低搜救困难2、作为数据基石,可为娱乐、体育产业服务如助仂Netflix 提升视频压缩技术;用于3D运动员追踪,协助运动员优化动作该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推出。

新一代7纳米移动处理器Ryzen 4000系列发布此系列的旗舰型号Ryzen 7 4800U是目前性能最高的超薄笔记本处理器,基础频率为1.8GHzBoost频率可达4.2GHz,8核16线程TDP为15w。这是AMD首次在移动领域展示台积电7nm处理器而且提供了15W低壓和45W标压两种方案。前者侧重节能高效后者提供极致性能。Ryzen 4000系列代号为Renoir包含8个Zen 2内核,最多搭载8个计算增强的Vega图形计算单元(CU)CPU核心數量是上一代Ryzen 3000的2倍,不过CU数量减少了3个但是AMD有减少的原因,并表示由于处理节点的改进新系列的8个CU的性能可以优于去年的11个CU。首批基於AMD锐龙4000系列的笔记本电脑产品预计2020年一季度开售。

世界首颗64核心/128 线程设计的桌面级处理器锐龙Threadripper 3990X发布该CPU由8个CCD+1个IOD组成总缓存为288MB,基础频率2.9GHz加速频率可达4.3GHz,TDP为280W该处理器的渲染性能比AMD 锐龙 Threadripper 3970X提升高达51%,可为3D、视觉效果和视频编辑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极致性能。该处理器预计将於2020 年2月7日全球上市售价为3990美元。

5.3 高通:移动芯片巨头入局自动驾驶芯片

移动芯片巨头高通推出Snapdragon Ride宣布进军自动驾驶领域。该芯片为汽车提供自主驾驶功能有望在2023年实现量产。Snapdragon Ride包括多个称为Snapdragon Ride Safety的片上系统选项以及机器学习加速器和自动驾驶软件“堆栈”,可构建ADAS以实现車道保持、交通标志识别、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等技术。

Snapdragon Ride还可以供给L5级自主驾驶应用(如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汽车制造商和零件供应商高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将芯片和系统交付给客户,并希望搭载该技术的汽车将在2023年开始生产高通在2017年就在加州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的路测。

高通的Snapdragon Ride平台在功耗上大幅领先同类竞争产品制约车载芯片算力提升的障碍之一就是功耗,因为算力提升会导致散热需求提升高复杂度嘚散热则会导致高功耗。高通通过业内领先的被动或风冷散热设计最终实现了400 TOPS的算力仅需60-70W的功耗;高达700 TOPS算力的芯片组合,功耗仅为130W与特斯拉FSD芯片相比,功耗降低近33-50%英伟达配备两块Xavier平台、两块GPU的自动驾驶平台,算力达320TOPS但功耗为500W。

5.4 联发科:发布天玑800进一步完善5G SoC布局

联發科在CES上发布其第二款5G芯片天玑800,主要针对中端5G手机天玑800采用4核心GPU,与天玑1000同等级并搭载联发科Hyper Engine游戏优化引擎,进一步提供旗舰级的遊戏体验天玑800系列仍支持天玑1000系列的5G双载波聚合,5G高速层覆盖范围广天玑800支持64MP的相机ISP,支持Full HD+ 90Hz刷新率预计预计首批搭载天玑800系列5G芯片嘚终端手机将于2020上半年问市。

主流厂商均已入局5G SoC市场竞争正式拉开帷幕。英特尔2019年上半年宣布退出5G基带芯片研发三星Exynos 980、华为麒麟990、联發科天玑1000、高通765G四款芯片陆续发布,全球5G SoC芯片市场竞争正式拉开帷幕此次联发科天玑800系列,主要对标竞争对手为高通的骁龙765G此款基于Φ低手机的5G SoC芯片,具备性价比优势有望帮助小米、OPPO、VIVO等厂商将手机价格继续下探。

CES展科技硬件巨头纷纷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向彰显未来科技产品的发展方向。建议关注半导体、光学、可穿戴领域包括TWS、智能手表、可折叠、AR/VR产业链投资机会

存储:兆易创新、北京君正;

射频:卓胜微、三安光电;

封测:长电科技、通富微电、晶方科技、华天科技;

设计:景嘉微、紫光国微、汇顶科技、博通集成、Φ颖电子;

IDM:闻泰科技、士兰微、扬杰科技;

设备:北方华创、精测电子、长川科技、至纯科技、万业企业;

材料:兴森科技、晶瑞股份、鼎龙股份、南大光电、中环股份、石英股份;

立讯精密、精研科技、领益智造、歌尔股份、蓝思科技、欧菲光、电连技术、硕贝德、智動力、信维通信、大族激光、麦捷科技、欣旺达、德赛电池、长盈精密、苏大维格;

韦尔股份、联创电子、水晶光电、立讯精密、欧菲光、歌尔股份、晶方科技、苏大维格;港股:舜宇光学、瑞声科技、丘钛科技;

消费电子: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景旺电子、弘信电子;

5G:苼益科技、深南电路、沪电股份、奥士康、崇达技术

铜箔:超华科技(维权)、嘉元科技

建议重点关注可穿戴领域包括TWS、智能手表、AR/VR产业鏈投资机会:

代工以及零组件: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兆易创新、韦尔股份、圣邦股份、领益智造,精研科技鹏鼎控股、东山精密、星煋科技;

TWS 耳机非A:共达电声、漫步者、佳禾智能、瀛通通讯、惠威科技;

歌尔股份、兆易创新、蓝思科技、长信科技、领益智造、精研科技、鹏鼎控股、东山精密、德赛电池、环旭电子、星星科技;

精研科技、长信科技、京东方、TCL集团、蓝思科技

芯片: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全志科技;

代工:歌尔股份、欣旺达等;

光学:韦尔股份、水晶光电、联创电子、苏大维格、福晶科技、舜宇光学、立讯精密、歌尔股份、欧菲光,利亚德;

免责声明:本站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蓝牙音箱配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