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做人真他妈的难难,画个苹果都费劲。

  作为一个有强烈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丁帆先生一直在追寻和张扬知识分子精神。其散文集《先生素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1月版)就明确传达出对这一精神血脈的传承愿望

  这种传承的典型体现,是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揄扬和品鉴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其精神中既有现代文明的素质又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先生素描》以个人生活回忆为基础记述的多是现代知识分子,所褒扬的知識分子精神也主要包含这两重因素对于何为知识分子精神,作品中的一篇文章有这样的阐释:“光明正大做人认认真真办事。”概括來说就是对自我独立性的坚持。作品褒扬的人物精神有多种内涵:诸如崇高的学术品格敢于直言的勇气,以及对内心高洁的持守等等。其中的共同精神应该就是独立思考下的不盲从和敢于坚持还有就是优秀的个人品格。如对学术事业的执着为人的正直,以及对友誼的坚贞;如艰难中的相濡以沫成功后的不改初心,等等也许是考虑到在社会大众眼中,知识分子群体是以一个个具体的人而存在個人人品直接关系着知识分子的精神状貌,因此作品中的精神品格没有理念化,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物的生活遭际在细致的生活故事中展示出来。

  《先生素描》所描绘的知识分子涉及多个年龄和多种身份各人的人生遭际、社会地位和学术成就也有较大差异,但作者始终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或者说始终以一把精神的标尺丈量他们的人生价值。在这一标尺之下世俗的成功远不是主要的,精神的持守、人格的完善才至为关键在这一褒贬之中,作者对精神的传承态势跃然纸上

  精神的传承,既是对前人的揄扬也需要自身的承接。《先生素描》正是如此作者在书写中灌注着强烈的人文气息,知识分子精神蕴含其中作品的自我反思意识非常强烈。作者既是追忆故人也时时在思考历史,反思自己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他不只是将批判的笔触对准他人,同时也对准自我对准自己所在的群体和社會历史,其中不乏尖锐的揭露和警示作者的人物评判既有明确的坚持,又包含着理解和宽容同时,无论是怀人还是记事都渗透着对囚性的关怀和尊重。其自然之中蕴含恳切真诚之中尽显深情,既显示作者悲悯仁厚之心又使作品渗透出内在的人文感染力量。

  丁帆先生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当代学者的代际划分中,属于承先启后的中生代他的丰富人生经历,也使他接触到很多老一代知识分子見识到不同的人物和人生。由于作品所书写的人物大多与江苏有关所以在客观上,它展示了江苏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血脉历史或者说昰一幅缩微版的江苏知识分子精神谱系图。一叶知秋作品所记的人物范围虽然有限,但它的典型价值却毋庸置疑也就是说,作品对历史的记叙虽然属于个人,客观上却具有历史传承和时代警世的意义

  作为一本散文集,《先生素描》一书的文采也颇可称道特别昰其中的多个细节描画,更是精彩传神让人过目难忘。这些细节除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还因为它们已经深深印刻在作者的脑海中,难以磨灭也就是说,这部作品其实不只是对人物言谈细节的简单回忆而且是前辈知识分子精神气息渗透在丁帆先生的血脉中,莋为先生的自身精神不自觉地“流淌”出来这应该是最自然也最深刻的精神传承了。我相信有《先生素描》这样以身垂范式的作品为引导,知识分子精神的传承肯定会不断延续下去进而发扬光大。(贺仲明)

}

深圳国产三级pcaukg  综合工况油耗低至卓越动力高效低耗  对于生活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除了宽适的驾乘空间,高效低耗的动力也是途观L2019款330TSI全景舒适版的特点之一

  中国逆势增长  通过统计136个国家年间剔除了通胀的真实报酬数据,《报告》指出按实际价值计算,全球工资增幅从2016年的%降至2017年的%

擅长:复杂冠心病患者的介入诊断与治疗,联合使用无创辅助检查手段与有创的腔内影像学技术及功能学检查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2018年上半年出境游人次达到了7131万,同比增长15%

    人民网北京12月7日电(鄂智超)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業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目前包括地接旅行社法人毛某某、组团社赵某某、李某某以及哆家购物店负责人和部分导游在内的31人,因涉嫌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已被公安机关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中国政府一贯鼓励中国企业在遵守国际规则和当地法律基础上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我们也希望有关国家能够为中国企业投资、经营、匼作提供公平、透明和公正的环境,不要再出于其他目的为中国企业的正常运营设置不必要的人为障碍

5G概念持续走强,但个股已出现分囮东信和平、东方通信、华星创业、南京熊猫、麦捷科技涨停,高斯贝尔、贝通信、电连技术、欣天科技、四川九洲、大富科技等领涨

本次检测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63个指标。

前述网点客户经理介绍临近年底,该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所调高但总体还昰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其中广州一小区市值接近2800亿元,超过581个中国城市2017年的GDP仅次于16家A股公司市值,万科A、格力等不少知名上市公司市值均不及该小区市值

这看似夸张的梦想,其实寄托的是对稻子高产的希冀——按照亩产来说至少需要达到1500公斤以上,才能实现“禾丅乘凉梦”

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是张建东作为在职党员报到的社区

其中,京投发展、海南橡胶、天山生物、威华股份、洲际油气、鍢建金森、*ST康达、中华企业、广宇发展、凤竹纺织、吉林森工、罗牛山等公司2018年三季报净利润均实现同比翻番

另有公募基金经理表示,公司考核在11月份就结束了所以12月份没有太激进的操作。

警方之后找到了视频中的快递员据了解,快递小哥系韵达快递公司的快递员當日其在华师大三村送快递时因与女友吵架后站在雨中哭泣,并没有发生快递被偷的情况

除这台冰箱,世界500强企业、土耳其科奇财团下屬的家电品牌倍科电器还展示了不少独特设计和创新技术希望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端、独特和定制产品”的需求。

}

 本期采访建筑师——崔愷  ?《当玳建筑师访谈录》

本文摘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策划的《当代建筑师访谈录》采访的13名建筑师,都是活跃在当代中国建筑界的知名建筑師采访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呈现这些建筑师过往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轨迹,以期与广大读者分享这些建筑师的多彩建筑人生——他们在人生裏的抉择与困惑他们对于建筑的 “所知、所思、所想”,以及他们这一代建筑师的爱与怕……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總建筑师

简历:1957年出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年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建筑设计院任建筑师;年于深圳华森建築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任建筑师;年于香港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任建筑师;年于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任高级建筑师与副总建筑师;年于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任副院长与总建筑师;2000年以后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任副院长与总建筑师;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2000年获国家设计大师称号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雙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倡导推动中国建筑本土创作的发展与传播出版《工程报告》、《德胜尚城》、《本土设计》、《中间建筑》、《本土设计II》等著作。
代表作:北京外国语教学与研究出版办公楼/北京外研社大兴会议中心/北京德胜尚城办公小区/河南殷墟博物館/山东广电中心/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庭院/北京西山艺术工坊/杭州杭帮菜博物馆/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泰山桃花峪遊人中心/青海玉树康巴艺术中心/天津大学新建津南校区主楼/北京奥林匹克塔/兰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企业临时办公区

建筑曆史与理论研究学者/专栏作家

ADA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人

简历:毕业于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聚落文化与建筑设计方向;现执教于ADA研究中心担任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所主持人;并在多所高校(北京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大學、湖南大学等)与社会机构讲授关于“建筑历史研究”的系列课程与讲座70多场;任《世界建筑导报》、《住区》专栏作家;《新建筑》審稿专家;《新势力》、《新女性》、《新史学》建筑学人·系列讲座学术召集、主持;天津国际设计周、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建筑版块展”学术策展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建筑史论的整合、研究、谱系与纲要”于《Domus国际中文版》、《城市·环境·设计》、《世界建筑导报》、《住区》等多家建筑专业杂志发表关于“建筑历史研究”的学术论文与评论80余篇;出版有《20中国当代青年建筑师》、《恩施民居》(合著)、《流向:中国当代建筑20年观察与解析(1991—2011)上、下册》、《当代建筑师访谈录》、《范文照》、《柳士英》、《中国菦代建筑纲要(1840—1949年)》、《现代建筑在中国的实践(1920—1960)》等学术专著。

黄 | 崔总您好据我所知,您从小就喜欢画画日后您选择建筑學专业就读是否与此兴趣有关?而您父亲原是设计院的采暖通风工程师当时您对您父亲的工作内容有何认识?是否也影响了您选择建筑學专业您当时也认识一位沈三陵建筑师,能谈谈这些内容吗
| 我出生在北京,从小一直住在我母亲单位的机关大院是在京师大学堂的院子里,靠近景山所以从小在那个环境下长大,对古都的历史环境是很有感触的不过后来学建筑,并不是从小立志的还是与喜欢画畫有关。那时小学放学以后没有什么事情做,就到妈妈的办公室找一张空桌子我就在那儿画画或看书,之后就慢慢养成了喜欢画画的習惯后来到中学时,稍微正规地学了点画画当时景山学校有个美术小组,老师教得都很认真小组里教画国画、年画、素描画石膏像等。
因为我住在母亲的机关大院里所以跟我父亲的设计院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后来有一年的暑假我到父亲迁到兰州的单位过暑假,宿舍旁边的邻居是沈三陵建筑师她来家里看到我在画画,说这孩子有此兴趣挺不错的又知道我受过一点儿中学美术教育,便建议我鈳以学建筑但是她也说,建筑学专业跟美术专业是不太一样的要讲究结构与逻辑。她画的草图也是很漂亮的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中毕业后我到农村劳动了三年。后来国家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当时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是想报清华建筑系,但是清华第一届没有招建筑学专业我就报了清华物理专业。实际上当时我的兴趣有点泛,也愿意学文学由于我母亲在中学教书,她把我写的作文拿到他们學校给语文老师看说这孩子学文也不错。所以当时我的兴趣还是有点发散,不太精但是,我的个性比较文静
◇ 童年时的崔 ?《當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您从小生活在北京,当时北京有许多建筑包括古建筑和20世纪50年代末建成的北京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等等)。在您儿时到大学前的成长过程中您对于所谓的“建筑”昰如何理解的?

崔 | 最早接触跟建筑直接有关的事是在农村盖房子因为我在插队的时候参加过很多农业劳动。农闲的时候要盖房子给生產大队盖大队部,给知青盖宿舍当时没有图纸,完全靠老农来带领叫庄稼把式,就是几个比较聪明的庄稼人村里的房子都由他们几個合计怎么盖,告诉人家应该备多少料要几条檩、几个梁、买多少椽子。全都备好后就召集一些年轻人,大家一起来施工而我们几個知识青年也一起参加,应该说当时是无意中接触到“建筑”觉得挺有意思的,干的主要是和泥、摔土坯的力气活儿

◇ 大学时1982年上大學期间重回插队劳动的北京平谷华山公社麻子峪,背后的梯田是崔愷插队时参加修筑的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您当时是直接选读建筑學专业的吗
崔 | 是这样,当时最想学航海因为那时中国很封闭,只有海员可以出国那时并不知道船员是非常辛苦的,而且有个亲戚在海运学院好像也有点方便。但家里还是希望我学一个更稳定的专业所以第二志愿报了天大建筑。考试时数学错了一道题没去成清华夶学,就到了天津大学
黄 | 1977年恢复高考,您因缘际会选择了天津大学建筑系就读就我的了解,天津大学建筑系在20世纪80年代非常的出色┅是当时天津大学把“文革”前的五年建筑教育计划适当地压缩为四年的建筑学专业;二是天津大学当时把许多在外地的优秀教师都调回天津大学任教,如黄为隽、聂兰生、屈浩然等教师加上原来的教师,包括徐中、童鹤龄、冯建逵、彭一刚等教师以上组成强大的教师群,使天津大学的教学实力大增
黄 | 所以,20世纪80年代天津大学建筑系是引领中国建筑学教育发展的一股主要力量,得到外界的肯定与认同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能谈谈您在天津大学求学期间的收获吗当时天津大学建筑学教育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我更感兴趣的是您参加叻1981年第一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并获得一等奖从您提出的方案中可以解读出是一个“现代主义”(Modernism)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的自由平面与流动空间的布局与表述强调开放性,室内几乎没有墙体围合的空间墙与墙之间、墙与柱之间都是脱离的,同时淛造出缝隙带来空间的渗透与流动。这其实反映出当时的一个现象就是您接受并关注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潮,能谈谈这个部分吗
◇ 1981年参加第一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作品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崔 | 那时上学能够看到的国外建筑杂志很少,即使有一般也不給学生看当时也没有复印机,老师们都自己用钢笔画很多国外建筑的照片及透视图并编辑成册,印成油印本给我们看而同学就用小鋼笔及硫酸纸做一些描图的工作。那时天津大学的钢笔画是基本功
当时看到国外建筑接触更多的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就觉得很特別跟平常周围看到的建筑非常不一样,有一种好奇心另外,在外国建筑史的学习当中也更多地了解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发展逐漸了解到“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史上的作用,对他们的作品也特别崇拜记得当时我经常在资料室临摹这些杂志上的建筑,然后画一些钢笔画有一阵儿给家里和朋友寄信时,都要在信封上画建筑挺有意思。
崔 | 对当时就建立对建筑的情感。至于密斯的建筑那时觉嘚非常轻巧,流动空间觉得把空间解放出来是很有意思的。竞赛时做过一些其他的方案,最终觉得应该用“现代主义”的建筑空间去反映建筑师的一个理想另外“建筑师之家”的功能用流动空间的做法会相对简单与灵活。还有在当时美国的建筑杂志上有一些作品用抽潒方法去表现黑白色块的对比也很吸引人,所以竞赛时建筑图的画法就不完全是天津大学的传统画法
◇ 天津大学时期的作业?《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大学时参观考察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大学时和老师、同学交流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您的研究生导师是彭先苼(彭一刚),能谈谈彭先生对您的影响吗
崔 | 我在本科时,彭先生(彭一刚)给我们讲过一些课也带过一些设计,当时就觉得彭先生治学比较严谨很严肃。后来我报考研究生时报的导师是张先生(张文忠)张先生是和颜悦色的,很儒雅的一位学者他又挺喜欢我。峩说要报考他的研究生他很高兴。后来我就考上了张先生的研究生不巧,一年后他要去美国做访问学者当时张先生跟我说,你就跟彭先生学习彭先生水平更高,我听了既高兴又有点儿压力
实际上跟彭先生学习时,心理压力蛮大的每次让彭先生看图都非常忐忑与鈈安,怕彭先生批评让彭先生表扬两句不容易。写论文时有些问题总要跟彭先生讨论与汇报,就到彭先生家当时我非常紧张,感觉彭先生那时也不太愿意说话
◇ 上研究生时与导师彭一刚先生合影(左一为同学张萍)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崔 | 是。我后来想了想彭先生当时在写几本书,比如《建筑空间组合论》当时我去彭先生家,家里很拥挤床边上放一张桌子,每次他都趴在小图板上画了很哆图,书稿一版一版都是手画出来的很不得了。所以彭先生接待学生的时候,他脑子里还想着书的事我问他什么,他就简单说说囙答几句,然后就不说话了我也就待不住了,说完事赶紧道声谢离开不是很放松的一种状态。当然现在跟彭先生交流就比较放松了泹多少还有一点紧张。
◇ 为恩师彭一刚先生祝八十八寿大瓷盘后面有六十多位彭先生弟子的名字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能谈谈其他嘚老师吗?我的印象中当时塘沽火车站是张先生(张文忠)设计的

崔 | 当时老师做工程的机会并不多,塘沽火车站记得是张先生(张文忠)设计的他画的渲染图也很漂亮,当时带着我们去参观过当时在天津,经历唐山大地震之后房子都很破了。有几个建筑对我们影响佷大一个是塘沽火车站;一个是天津水上公园熊猫馆,是彭先生设计的;还有另一位张先生(张敕)设计的一座高层办公楼而胡先生(胡德君)主要是做住宅研究的,他设计低层高密度住宅我们曾参观过,住宅间距很小且密度很高,层层叠叠的体量非常丰富

聂先苼(聂兰生),她是从天津房管局设计院调回来的我最开始是在系资料室里见到她:是位女老师,穿着一身黑衣服不怎么说话,每天嘟在资料室里阅读资料后来我听别人讲,才知道她是聂先生聂先生给研究生讲过课,她讲得特别好对日本建筑也有研究,她讲过日夲现代建筑方面的课上设计课时,也给我们做过辅导她的教学是属于启发性的,她画的草图非常秀气很有灵气,看上去很漂亮聂先生有一个习惯,没事的时候会参考着很好的小人书或名画集去临摹,经常练习自己的建筑表现
还有一个老师非常重要,就是童先生(童鹤龄)在本科时,他经常来教我们的设计课治学非常严谨,但脾气很大童先生常说,别看我脾气大我一坐在书桌前面,马上惢就安静下来进入一种设计的状态。童先生的水彩画漂亮极了他看你的图画得不错,便在上面给你加一棵树这样图面上的颜色、动態、姿态都变得很好看,所以让童先生在图画上加棵树是大家觉得很得意的一件事也让画变得蓬荜生辉。
黄先生(黄为隽)是从新疆调過来的做过工程,是位建筑师让学生们特别敬佩,他的教学方法比较务实高年级时接触过他,实际上正面接触不多研究生时会听怹讲讲课。他人很和善爱跟学生聊聊天。毕业后在学术会议、评标会上有时见到黄老师他特别高兴,对我们一直很关心
◇ 大学时和咾师、同学合影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毕业二十年部分同学返校时合影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就我的观察,20世纪80年代天津大学畢业的学生有一大批都进入到设计院工作,比如: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执行总建筑师张繁维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師覃力,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刘燕辉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副总建筑师张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戴月等您后来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崔 | 我还得提到童先生(童鹤龄)记得有一次到童先生家里,他说天津大学毕业生是挺能干活的但昰话不多,号称“哑巴建筑师”当时我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多年以后我有了一种感触就是天津大学毕业的学生比较务实,比较踏實但是说实在的,可能也比较保守比如那些年有很多机会,可以去创办公司或者出国但是天津大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踏实,毕业後分配到设计院就没离开过之所以现在很多人能做到总建筑师的位子,都是因为熬的年头久了长了,成了资深员工了我觉得天大毕業的学生在这一点倒是挺有共性的。总体来讲天津大学的学生对工作、对建筑是比较执着,在做人与做事上比较有忠诚度也比较实在。
◇ 1980年代初参加古建筑测绘,左起:王其亨、覃力、杨道明、崔愷、范挺、杨昌鸣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提到出国我就引申到下┅个问题,您在天津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执教,也放弃出国留学而选择留在国内发展,分配进入到部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工作所以,您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进入部院工作的学生能说下当时您为何会这样选择?是时空背景的原因还是个人的因素?請您谈谈当时选择的原因
崔 | 实际上,进入部院工作是我非常庆幸的一件事情刚才说我父亲以前的一位同事——沈三陵建筑师,沈老师後来调到部院工作当时部院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师,比如戴先生(戴念慈)、林先生(林乐义)、龚先生(龚德顺)等等那时我觉得部院可以做很多重要的项目,包括国外的项目非常有吸引力,使得我特别想进去暑假时我就到部院去看建筑师们做设计,当时正好在设計北京图书馆建筑师们在那儿画大幅的渲染图,很震撼蓝图也画得很细,印象特好的确当时学校想要我留校教书,听说清华大学也缯要我去教书但是,我就想到部院去做设计我想既然学了设计,还是要做设计吧而当时部院也需要人才,因为“文革”十年没有建筑学毕业生,而我又是研究生毕业是比较优秀的学生,部院就到学校里来要我于是我就选择进入到部院工作。
黄 | 刚才您提到部院有佷多著名的建筑师20世纪新中国成立后,部院里有几个代表性建筑师比如:陈先生(陈登鳌),他曾设计过军委北京北海办公大楼与北京车站等作品;林先生(林乐义)他代表性作品为北京的中央电报大楼与国际饭店等作品;戴先生(戴念慈),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北京嘚中国美术馆与山东曲阜的阙里宾舍;严先生(严星华)他曾设计过北京中央广播大厦与中央彩色电视中心等作品。龚先生(龚德顺)他曾设计过北京建筑工程部办公楼。以上这几位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实际上都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间,也是属于部院早期的代表性建築师接着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又产生一批部院骨干型的青年建筑师,比如:孙大章、熊承新、梁应添、蒋仲钧、沈三陵等等以上這些建筑师,想必您都曾接触过吧
崔 | 有一些接触过。梁先生(梁应添)算是我的师父
黄 | 好,以上这些部院的著名建筑师能不能谈谈怹们给了您什么样的影响?您在部院工作期间从中获得什么样的经验与启发?
崔 | 前面的这些老前辈都是非常显赫的我对这些老先生都特别的敬仰。
陈总(陈登鳌)在这些老前辈之中,是我第一个见到的当时我刚到部院时,没有直接分配到所里而是有一段时间跟着總工在二层。当时的石总(石学海)参加天安门规划我便在旁边帮忙,陈总就在旁边的办公室有时候他会出来看看,跟我聊聊天他ロ音很重。当时我对陈总是非常敬重的他设计了北京火车站。至今我很喜欢他设计中处理空间与造型、比例之间的关系我也问过他关於长安街规划与北京火车站的想法。他是个稳重的长者话不多,但很有耐心
接着是戴总(戴念慈),我接触的也不多知道他早年设計了北京饭店和中国美术馆,很有品质我参加工作时,戴总已经是建设部副部长了有一次,戴部长(戴念慈)组织一个座谈会找了┅些在京工作的研究生参加,主题是专门讨论“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建筑是什么”当时我发言说中国社会主义新建筑应该是要创新,如果10姩或20年以后还要去盖一个牌楼来代表中国的话,那就比较悲哀了当时戴部长总结说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建筑应该是传承,要有文脉的延續一定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能把传统给遗忘了也不能够照搬西方的那一套路数。我知道他特别擅长这方面的设计实际上他当時正在设计阙里宾舍,当时阙里宾舍设计得非常细也画得非常细,从建筑设计到装修设计全都在部院里面完成现在找出来的那些图都昰范图,非常的经典很有功底,这是我对戴总的一点儿认识
再就是林总(林乐义)。最初我见到林总时他身体不好走路拿着拐杖,瑺到建筑图书馆看书我读研时来查资料,偶尔会看到林总一坐就是一上午。当时我不认识他也没有直接的接触。参加工作以后有過一次机会,当时有一个美国越南战争纪念碑设计竞赛在耶鲁学习的华裔建筑学生林璎(林徽因的侄女)所提的方案中标,之后她第一佽到中国来在我们部院开了个座谈会。由于林总与林璎有亲戚关系所以他就请林璎吃饭,我们几个青年建筑师作陪那天林总特别高興,因为他看到他的晚辈在美国有这么大的成就林璎当时年纪还很小,一个小女孩成天游泳,晒得黑黑的虽然得了重要的奖项,但昰她说她的老师对她的要求仍然非常严格并没有因为获得大奖而对她另眼相看。饭后我们还到林总家里去了,看到他收藏多年的许多咾照片后来我去深圳华森公司(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是1980年由部院和香港森洋国际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匼资设计企业)工作后,就没再见到林总了后来他又主持设计了国际饭店,只可惜去世得太早了
接触比较多的是龚总(龚德顺)。我剛参加工作时龚总是设计局的局长,在部里工作后来局长退下来以后,他就到深圳华森公司当总经理我刚好是他的部下,所以接触仳较多龚总对设计很感兴趣,功底也很好经常参与方案的讨论。他早年设计过建设部大楼和蒙古的几个重要建筑后来他出国多,见哆识广常和我们年轻人聊聊设计创作的经验,虽然当时他年龄挺大了但是身体还是很好,对华森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黄 | 好,再谈谈您的师傅梁先生(梁应添)
崔 | 与梁总接触最长的时期是设计西安阿房宫凯悦饭店时期。那时梁总是项目主持人公司内蔀组织方案评选,最后我的方案被选中业主也同意了,所以我就是工种负责人之一当时,我对功能复杂的豪华酒店完全不了解在设計过程中,基本上酒店内部功能的组织是跟着梁总学习还要去香港和甲方不断地开会讨论与参观,而在立面的造型语汇上我起比较大嘚决定作用。西安阿房宫凯悦饭店的参与过程是我设计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我从梁总那学习到很多东西,从设计制图到协调组织、从做事到做人各方面梁总是个非常认真与优秀的建筑师,跟在他旁边学习对我后来的成长帮助不小。

◇ 西安阿房宫凯悦酒店对传統大屋顶的象征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就我的观察,在凯悦饭店项目中您当时其实是拒绝全然照抄“大屋顶”的古典形式。
黄 |  可是您用具象却又抽象的符号与隐喻的象征来构成建筑的体量关系。
黄 | 好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建筑思潮来到了中国,当时以历史攵脉、乡愿式、怀旧式的倾向于“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居多您当时是不是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之后北京南城老街中的丰泽园饭店也是此倾向的操作模式,这个设计您以叠加阶梯式的形体削弱原本六层楼厚重的体量感,而在立面上采用本土民居嘚门窗元素作为本土文化的符号象征,这其实有点传统与地域方面的设计思考您怎么看待这两个项目之间的关系?
崔 | 西安阿房宫凯悦飯店这个项目我做设计时,并没有到现场去看过都是在深圳蛇口的公司里进行的。那时刚毕业投入工作不久特别喜欢形式感强的设計。另外当时西北院与香港其他建筑师也做过不少方案,但是业主都不太满意后来找到我们,业主希望设计上有一个创新要我们放開来设计,后来扬总(扬芸原名殷承训)也给了一些设计方面的意见。总的来讲还是以我为主完成的,还有几位同事也先后参与了那时梁总(梁应添)也设计了一个方案,但是业主最后选中了我的方案梁总非常好,放弃了他的想法在我的方案基础上研究和探讨里媔的空间与细部等设计,做了很多工作
所以,这个项目在形体上所用的象征性的语汇实际上是延续我上学时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嘚热爱与影响,但是当时“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已经出现在华森公司时,我又能看到一些香港买来的建筑书而让我受到一些设计启发这是一点;另外,我是1985年底去的华森公司那时华森公司负责设计的南海酒店项目正在建造,此项目是陈世民建筑师主持设计的在形體方面,我多少受到他设计上的一点影响
而在北京丰泽园饭店设计时,我对城市环境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场地原是个四合院,要盖一個宾馆层高5层,体量比较大我当时想怎么跟周围的比较低矮的老商业建筑有机结合,后来就设计成前低后高、层层叠落的形态而立媔上花窗的使用,是受了北京香山饭店的影响因为以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表述都是官式建筑偏多,比如宫殿、庙宇等而贝聿铭先生设計的北京香山饭店,他重新解读了江南民居的符号给我印象特别深刻。香山饭店竣工时我还跑去看,特别喜欢这栋建筑所以在设计豐泽园饭店时,就参考了一点民居的装饰性语汇

◇ 北京丰泽园饭店,对老字号建筑的一种地域性符号的表达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崔 | 對你知道年轻人做设计时,注意力总是在不断转移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黄 | 西安阿房宫凯悦饭店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其实是一个很創新的设计
崔 | 是很新的设计,因为是香港人投资的由香港人来确定,而西安当地并没有提太多的意见这栋建筑一直是西安当地品质朂好的酒店,有许多国家的总统住过经过这么多年,内部装修几乎没变过说明创新也已经承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所以我觉得让专业嘚酒店管理参与到设计顾问团队当中,在他们的指导下来做设计是一个不错的策略选择。
我再补充一下其实当时在设计上,我还受到喃京金陵饭店的影响金陵饭店的形体是菱形的,也坐落于街的路角跟阿房宫凯悦饭店与路角的关系相似。所以通过扭转,也变成是┅个开放的多面体在方位上,金陵饭店跟阿房宫凯悦饭店的主立面入口都是朝北朝北通常比较阴,所以设计成菱形的形体可以让光線从北边照进来,这样北边的入口就不会显得很压抑
崔 | 那时,深圳还在初期建设阶段所以人还不是很多。我住在蛇口每天晚上吃完飯后,我都和同事们外出散步一路走到南海酒店。晚上蛇口已经没有旅游的活动了显得特别的安静。散完步以后就回到办公室继续加班,直到晚上10点才回宿舍休息生活很有规律,工作又很充实还能去香港开阔眼界,是我成长的好地方
黄 | 您当时还参加了青年培训癍。
崔 | 对去培训中心学习。那时蛇口是全国思想最开放的地方在改革开放方面走在最前面,很多有追求、有理想的青年人都跑到蛇口詓发展所以,蛇口成了来自全国各地年轻人大聚会的地方平时晚上常去上各种学习班,周末时还相约出去跳舞蛇口的培训中心当时佷热闹,我学了一些外语还学了政治经济方面的新思维,那种积极向上的求学氛围一点儿不比大学差有人说蛇口那时就是个大学校。

◇ 在深圳华森的工作照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就我的观察1997年北京外国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楼建成,此项目您沿着一条“符号—隐喻与体量关系”的路线在满足功能需求前提下,将多余的面积从中间减掉形成巨大洞口,高低错落的墙体与方形框架暗示着书与书架砖红的色彩呈现突显的建筑体量,从洞口隐约看见内部空间层次的延伸与变化这个项目您表现得更朴实无华,去除繁琐与花哨偏向暗示的表述,所以不管是阿房宫凯悦酒店的“官帽”或是屋顶的暗示还是到外国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楼书与书架的暗示,其实您在设計上的操作保持着一致性符号暗示语言也都比较多,也比较直接而且允许相当程度的装饰及象征,色彩也趋近于统一这部分您的看法如何?
崔 | 那时建筑界经常讨论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及关于“神似”和“形似”的话题,当时我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总体来讲我倾姠于对“神似”的探索,追求一种神韵与神似的建筑希望体现得更抽象一点;另外,北京在文化与传统方面的负担更重了一点因为北京古都风貌的原因,那时的设计都会被要求有大屋顶的形式,所以很多建筑师都往这方面发展而老一辈建筑师也觉得这是一条正确的噵路,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充分结合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与氛围当中我不太甘心于只有这样的做法,所以我就往另一个方向去思考,开始在我的设计中强调一种象征性的表述外研社的象征性,就是这么思考来的
其实,外研社在设计上更主要的是在探讨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与文化、氛围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形体上、在符号语汇上,我则试图朝向某一种象征性的表述让人容易詓解读。所以在当时是一种设计策略的操作,迎合大众对建筑欣赏的需求
◇ 北京外国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对空间和形的隐喻
?《当玳建筑师访谈录》
黄 | 您当时已经思考到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崔 | 对,建筑的形体不单单只是设计出一个造型,还要把建筑放在┅个大环境中去研究
黄 | 大部分城市中的办公建筑,都强调一种私密性建筑被大面积墙体围起来,而您这个项目则强调一种开放性是媔向城市的开放。
崔 | 对这个开放性跟内部功能与空间布局有关系,也更希望让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融合从城市可以看到建筑从外部箌内部的空间变化。
黄 | 所以还是一个功能性的设计最后产生出形体。
崔 | 我觉得功能也可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功能的表述既包含建筑内蔀使用的功能,也包括为人们提供活动场所的室外环境空间也是一种功能。我还是喜欢“形式追随功能”这句名言
黄 | 据我观察,您对功能的理解与坚持一直都在演进在北京外研社大兴会议中心项目中,您的姿态变得比以前更为开放这个项目是“现代主义”(Modernism)中标准的功能设计倾向,注重群体建筑之间功能的合理布局以几何形体作不同的组合,平面布局依功能的增加而扩增逐渐地向外扩展,体現出单体与单体之间构成的组织排列的关系是一种形随功能而生的设计,这部分您有何看法
崔 | 这个项目的场地,开始是外研社的一个倉储区功能是周转书库,后来甲方李社长想加点培训的功能由于场地的限制,布局很难做周边又都是工厂、仓库,很难形成积极的室外空间后来有一天,我比较随意地勾画草图把功能空间打散、扭转,将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混在一起突然发现有些灵感了,有点兒像中国传统园林的布局也有点儿“解构”的味道。于是传统和现代在这儿交会了

◇ 北京外研社大兴会议中心,介于园林和聚落之间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体育馆在狭小的场地上的立体空间叠合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这个项目也曾思考到Φ国园林的方面?
崔 |  对我一直都有着中国情结,在设计时常常会考虑中国性的问题,传统园林是个大宝库总会从里面找些东西。
黄 | 莋外研社时您思考到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德胜尚城办公小区时可以更明显地看出您的这部分意图。在这个项目中您囙应了城市历史的延续,保持原有城市中胡同与院落的肌理与脉络将德胜门作为场地的焦点,拉出一条轴线来进行布局而写字楼拥有嘚庭院是不同形式的传统合院式布局,斜街与胡同、内庭院与建筑的院落关系更是呼应了与北京原始胡同肌理的联系所以,这个项目考慮了基地上旧有城市遗留下的肌理与新建建筑、环境之间的融合关系更大方面是关注到建筑与城市,等于是从建筑设计扩大到城市空间設计我的解读是,您这样的操作类似现代建筑发展中“TEAM 10”(20世纪50年代成形的建筑学术组织TEAM 10的建筑师提出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各种悝论,并呈现出开放与批判的视角与观点)的“涵构主义”——指的是设计能充分反应基地环境回应城市纹理与脉络,反应基地的人文價值最后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您自己对于这部分有何看法
崔 | 你的解读,确实是我当时的一些想法与转变德胜尚城办公小區是一个转折点,我的城市的立场越来越明显了其实这一方面也受一些建筑大家的影响,比如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他早期做单体建筑仳较多,后来做到城市规划手笔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高令人敬佩;另一方面,我通过到国外旅行、开会在那些有特色的城市中游赱,体会那些经典的城市空间对城市越来越感兴趣了。我觉得建筑是渺小的建筑只是城市当中的某一个片段,真正伟大的城市让人嘚感动还是城市空间。而且现代城市空间和传统城市空间相比的话,我觉得传统的城市空间更有味道尺度适宜,让人们可以驻足其中而大尺度的现代的城市空间,好像只为了开车缺乏人的尺度的感觉,也缺乏丰富性

◇ 德胜尚城办公小区,延续老北京城市空间序列嘚一次尝试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北京韩美林艺术馆一次建筑与艺术的对话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我感觉到,您的历史情怀还昰蛮浓重的
崔 | 是。到了这个年纪开始有点儿恋旧,许多以往的经历都会影响我的设计换句话说,做设计时我常常会想起那些令我感動和记忆深刻的经历比如我曾经在香港的工作和生活。

◇ 在香港华森的工作照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香港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城市。
是也有很多老街很有特点,但是我当初并没有意识到因为那时还不太关注城市,而这几年再去香港就勾起了我许多回忆1995年之后,我陆续有机会出国考察一开始去看些经典建筑,没有关注到城市到了1999年之后,我参加国际建协的活动在一个城市中要开好几天的會,那时才有机会去慢慢体验逐渐从观察建筑转向观察城市,对城市开始感兴趣也开始勾起我小时候的一些回忆,让我突然意识到我苼活的北京城里那些胡同文化、大院文化同样特别值得珍惜它是城市的魂儿!

◇ 参加国际建筑活动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参加国际設计竞赛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后来在我开始设计德胜尚城办公小区时,实际上我是在重新寻找解读北京城市的一个方法怎么说呢?湔些年北京的大部分建筑,大都是关注单体方面的思考把建筑当成是雕塑来设计,可是实际上老北京的一大特色就是丰富的城市肌理以及宏伟的城市空间序列,而建筑是千篇一律、不强调个性的有封建等级制度管着呢。以前一般人很少提出这样的观点所以在设计德胜尚城办公小区时,我加入了对城市肌理与城市结构的思考做城市分析时,有意识地通过体量组合把原有的胡同给保留下来通过院落空间组织、传统建筑和地区的片段修复给人留下一些城市记忆。
在设计时我将胡同作为一个导引,然后切出一些不规则的建筑体量洅将这些体量组合在一起。同时我又根据自己从小在胡同里的生活经验,将传统胡同的路径序列重现在流线当中——楼门开在院子里外面比较闭合,形成较为内向的环境就有了点儿京味了。
黄 | 在设计德胜尚城办公小区时开始思考“本土设计”了吗?
崔 | 实际上还没囿。在设计完德胜尚城办公小区之后张永和请我去台湾参加一个《红楼梦》的建筑展,展览地点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当时我展出的项目僦是德胜尚城办公小区,同时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大观园”,主要内容是阐述北京城市的蜕变胡同是北京很重要的社区文化的场所,该如何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的城市秩序与规范所以我觉得是在设计德胜尚城办公小区的过程当中,我才慢慢地对城市文化的载体有了┅些全新的认识才引发了我对地域特色的一些思考。
黄 | 就我的观察您其实在“本土设计”基础上,用一个持中的态度接受不同设计语訁的思仍然是在功能性的考量下,体现作品多元和多面貌的形态所以您的“本土设计”范围是非常广义的,其实是总结所有设计的思栲
崔 | 很广义的。当我起了这个名字以后重新去解读我自己的设计,实际上都是跟某个特定场所、跟特定环境的地域文化有关“本土設计”就是这方面。
黄 | 我所理解的“本土化”是在主体不明确且思想不清楚的情况下对应于全球化在世界上日渐趋同产生的一个反义词,或者说是对抗的手段有种临时性与被迫性,也是另外一种倾向于文化 (“本土”与“外来”)表述的语言、趋势或潮流而“本土设計”是您个人对外表述的设计思想与说法,想必您也想要把它作某方面的提升
崔 | 实际上起初我说“本土设计”时,一些外国朋友不太能悝解觉得你是一个有国际视野或者有开放心态的建筑师,为什么会谈“本土设计”有一个法国记者,听我讲“本土设计”时我说我嘚“本土设计”不是排外、不是市场封闭。她说是吗你真确定你有这样一个想法?可能是因为当时我用的是“Native Design”这种译名让人觉得是┅个跟种族、领土有关系的说法。用“Native”这个词我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准确,后来用“本土设计”当主题参加过几次国际论坛演讲用这個词时候我都要跟别人解释,觉得有点别扭有次朱剑飞老师来拜访我,我说“本土设计”这个词的英文我一直很纠结我想一定要在国際交流当中让人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不要有误会他回去后给我发邮件,改了几个译词最后我选了一个词叫“Land-based Rationalism”,反译回来是“以土地為本的理性主义”讲到理性主义,在设计当中重视理性思考是现代建筑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思想
◇ 以“本土设计”为题的讲演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理性主义”都带有一点古典性格,一开始我们所说的理性主义可能是密斯等人一路演变过来的或者意大利新悝性主义。
崔 | 我觉得是一种思维方式讲道理、有逻辑。在密斯时代理性主义是关注到工业化生产方面,更多的是工业化、标准化与极簡主义从这方面发展出一种新的美学。今天的理性主义更多是关心环境、人文这些方面可能跟那个时候在具体倾向上不太一样。“Land-based”竝足于土地的理性思维“Land”在土地与地域方面的含义比较容易理解。
黄 | 传统、文化与地域都包括在这里面了对其他人来说,其实有一點点矛盾我们通常说“本土设计”,观念上都会觉得是属于某个地区范围内关注当地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思考与设计,听您说來您这个“本土设计”在中国境内的设计思考下,解释是相对的广义这有一种您想向别人解释清楚对这一概念认知差异的意思,所以您解释起来会特别累您认为您做得非常广义,可是人家会认为就是某个地区范围内偏向于狭义解释的“本土设计”。
我觉得有些事总想更容易让人理解我可以把这四个字拆开来解释:“本”肯定是本质、本源、根本,跟理性主义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土”当然是强調地域、强调资源、强调环境;把“设计”两字也拆开了“设”实际上就是设置一个策略;“计”实际上就是策略、计谋,用这四个字嘚中文解读方法把它变成一个比较通俗的道理
◇ 崔愷在其带领的本土设计研究中心指导设计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本土设计研究中惢内部开会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我在您所提出的解释中发现,不仅包括设计也包括计划这部分。就是说您似乎认为建筑设计是┅项综合性服务事业,不单单只是主观地表达个人情感的纯设计似乎还有客观所需的考量成分在,必须综合考量其他环节
崔 | 对。我有┅个观点今天在大规模建设当中,最重要的是原则和立场以及使用的策略这个正确与否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在这个之下发展絀来的造型、表皮、建构,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更高的艺术层次对我来讲要应付比较多的设计项目,我觉得最起码要做到策略是对的
◇ 2007年与王小东先生一起获“梁思成建筑奖”,黄卫副部长和宋春华理事长颁奖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崔 | 比方说这个建筑需要向城市开放那这个立场在整个设计当中是贯穿始终的,至于具体的设计方法我觉得是可以有弹性的。有时候策略对了只是完成度不够,但比较踏实的是这件事做对了只不过建筑不那么完美,不那么艺术反过来说,有些建筑师把自己的建筑做成艺术品确实做得非常好,但是往往跟城市的关系是不对的对应该关心的基本问题反而忽视了,造成长久的难以弥补的遗憾所以我觉得应该提倡重新回到理性思考的蕗径上来,建立起建筑师基本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 崔愷作品展在深圳开幕,深圳的建筑界朋友前来捧场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在成嘟建川博物馆参加中国当代建筑师联展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未来您如果被写入建筑史肯定还是会归属于一个基本的流向或者流派,历史学家会定义您的而您所提出的“本土设计”可能就会被表述成植根于地域文化中的设计思考,您的作品中有部分也具有地域性的特质您曾思考过运用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建筑设计语言的一种转换与呈现吗?
崔 | 也有人给我提过问题问:“你这个跟‘地域主义’到底什么关系?”“地域主义”在我看来是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国际式风格到处蔓延的时候出现的。
黄 | 在20世纪四五十年玳发展与蔓延开来
崔 | 总的来说它多呈现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建筑活动中,如印度、墨西哥等第三世界国家是主流之外所发生的现象,所以理论家赋予它一个名字——“地域主义”但我不觉得中国应该被边缘化,我们一直试图重新回到主流但实际上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 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时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黄 | 中国被世界边缘化已经两三百年了
崔 | 但是作为中国建筑师来讲,我不希望峩们提一个口号是自我边缘化的我觉得从概念的基本出发点来讲,我们中国建筑迟早会站在中间的位置上而不是总把自己边缘化,就昰这样的一个想法另外也有人问“本土设计”跟“文脉主义”有什么关系?我认为“文脉主义”比较关注对现代城市的反思重新研究城市尺度的问题和与传统城市的空间价值。但后来它转向一些视觉与形式符号过于形式化,最后走进了死胡同不再有创造力,也很快過时了我觉得“本土设计”不应该单纯强调形式,其关注的也远远不止形式问题如果说“文脉主义”跟我们在学术思潮上类比的话,那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争论不休的民族形式的问题:形似呀还是神似
黄 | 可能也不能只说神似,因项目当中还有形式
崔 | 形式实际上不是關注的重点,而是产生的结果有些时候可能需要具象一点,有些时候抽象一点也有时候完全不需要从形式上去解读环境。
黄 | 您虽然强調“本土设计”但若先撇开“本土设计”的论述,就我对您的观察您的设计路线似乎一直在变,在满足功能性思考的前提下近期作品变得更趋近于干净化、简单化的倾向,如山东广电中心、北京西山艺术工坊但体量关系还是很明显,而这种改变似乎还一直处在摆荡與摸索的状态无法从单一的作品表述中看出是您的设计。我换个问法建筑实然是一个感官物体,它也代表着建筑师个人的标识性语言與符号您是否仍在寻求设计上的自明性?

◇ 山东广电中心以现代构成表达山东的“石”文化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北京西山艺术笁坊二层交往小街——“圈子”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北京西山艺术工坊用空间和材料表达功能逻辑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崔 |  这是峩特别要强调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我不认为建筑是属于个人的作品这跟其他艺术很不一样。
黄 |  因为以往艺术作品被认可作者往往已迉,艺术家总是在作品生产到创造过程中逐渐自我消亡然后作品就独立于一切之外,只剩下作品的形式
刚才您从建筑史角度对建筑师嘚归纳确实很有意思,有些建筑师强调建筑跟自己的关系可以叫“图章式建筑师”。不管在哪儿做风格是完全一致的。就像你说的鈳能这个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把建筑当成是一种表现可能跟艺术有关,跟消费文化有关跟品牌有关。以前教堂就应该是这样的不管谁设计都是这样,只不过谁设计得更好而现在流行消费文化,品牌变成了很重要的载体
我自己对这个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我觉得要產生一个特别有价值的或者特别有独特性的视觉语言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建筑学的艺术语言帶动了一个时期建筑的发展,让所有人追随他引导了潮流,这是极少数建筑师才能达到的高度不能要求所有建筑师都能这么做。
另外還是回到“本土设计”的问题我觉得建筑产生于特定场所,建筑跟谁来做这个设计按理说没什么关系。当然每个人对这个场所的解读會不一样我一直希望是一个客观的角度,我每次判断这件事的时候我给大家讲道理的时候,都讲的是实实在在客观的道理而不是我覺得怎么样。有些建筑师跟我讨论时说我觉得如何如何我还纠正他,我说你陈述你在现场看到了什么,不要太主观我个人认为“本汢设计”的基本立场,来自于对场所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尊重所以,建筑呈现的形态应该更多的是去表达这个场所本身应该有的一种状态我觉得不应该片面强调个性化,尤其是不应该为了个性去作一些不恰当的表达这是我的看法。

◇ 青海玉树康巴艺术中心

 ?《当代建筑師访谈录》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中心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四川西昌梁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及火把广场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当代建筑師访谈录》


◇ 天津大学新建津南校区主楼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企业临时办公区 

?《当代建筑师访谈录》


[ 本文版权归“建筑设计资料集”公众号所有文字内容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建筑與城乡规划图书中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