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元帅用什么兵打的过关???

记不准确好象是 月 1819 日,最高統帅把我叫到他的别墅去 他问我骑马的技术是否已经生疏。我回答说: “没有没有生疏。”

        我回答说:  “谢谢给我这样的荣誉但由你来閱兵不是更好吗?你是最高统帅,就权利和义务来说都应由你来担任阅兵首长。”

  斯大林说: “我当阅兵首长已经太老了还是你来当吧,伱年轻一些”
 

莫斯科红场举行作战部队、海军部队和莫斯科卫戍部队的阅兵式——胜利阅兵式......

  阅兵首长由副最高统帅、苏联元帅Г·К·朱可夫元帅担任,阅兵总指挥是苏联元帅К·К·罗科索夫斯基。 
}

  这个女人家的房子也被炸毁叻她想在废墟下面挖回点儿鞋袜衣服之类。她一边眼将军说话一边流泪,泪水从她的两颊簌簌落下来……

  朱可夫元帅同她告别,然后继续前往尤赫诺夫朱可夫元帅后来写道:“很遗憾,我说不出什么话来安慰这位妇女安慰其他因战争而受苦受难、充满悲哀的蘇联同胞们。”

  当朱可夫元帅的汽车向尤赫诺夫开去经过一片森林的时候,几个身穿工作服、头戴坦克帽的红军士兵挡住他的去路一名士兵走过来对朱可夫元帅说不准再往前走了。朱可夫元帅说出自己的姓名并问这个士兵他们的部队驻在哪里。士兵回答说坦克旅旅部就在森林里离这儿约一百码。朱可夫元帅要他们带他去旅部

  走进树林,朱可夫元帅看见一名同样身穿蓝工作服、头戴坦克帽嘚军官正坐在树墩子上。一看见朱可夫元帅这位军官立即起身立正,报告说:“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坦克旅旅长特罗茨基上校向您报告!”

  原来特罗茨基于1939年在哈勒欣河战役中,曾在朱可夫元帅手下作过战这位上校当时担任坦克第11旅参谋长。该旅在巴英查岗山曾咑败过日军步兵第23师这个师是皇军禁卫军的一部分6朱可夫元帅遇见老朋友自然很高兴。

  特罗茨基报告说德军已占领了尤赫诺夫,怹们的先头部队占领了鸟格拉河桥向卡卢加派出的侦察部队查明城里暂时还没有敌人,但在离城不远的地方正在进行战斗在那里作战嘚有步兵第5师和第43集团军的一些撤退的部队。特罗茨基指挥的属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的坦克旅已经在这个地区呆了两天了,但还没有得箌任何指示

  朱可夫元帅吩咐特罗茨基派联络军官到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去,向布琼尼报告情况并要他把一部分坦克部署到前边去,组织防御以掩护美登的接近地。朱可夫元帅还指示这位上校通过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把朱可夫元帅对他下达的命令通知总参谋部并向总参报告朱可夫元帅要到卡卢加的步兵第5师去。然后朱可夫元帅同他告别就动身了

  这时已经很明显的是,必须把西方方面军囷预备队方面军合并起来统一指挥。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华西列夫斯基、布尔加宁和科涅夫一起在克拉斯诺维多沃的西方方面军司囹部开会讨论局势最后认为这两支部队应立即重新改编为西方方面军,并向斯大林建议任命朱可夫元帅为司令员最高统帅部同意了这項建议。朱可夫元帅很快收到一封电报电报内容是;最高统帅命令你到西方方面军司令部去,你已被任命为西方方面军司令员

  10月10ㄖ凌晨,朱可夫元帅来到位于莫扎伊斯克西北约两英里的西方方面军司令部国防委员会的委员们仍在那里。对此朱可夫元帅后来说:“从他们在这样紧急的时刻匆忙赶到西方方面军司令部这一事实来看,从我跟国防委员会委员们的谈话来看很容易判断出最高统帅对莫斯科附近出现的困难而又非常危险的局势是极为忧虑的。”

  朱可夫元帅在关于这次会战的回忆录中概括了10月初最高统帅部感到忧虑的┅些问题他指出,西方方面军司令部、预备队方面军司令部和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部对于形势的估计有严重的错误在德军正在为这次攻势制订计划的时候,西方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没有进行必要的防御准备尽管最高统帅部曾发出警告说德军集中了强大的部队来对付怹们,但他们忽视了侦察没有把他们的部队配置在受到严重威胁的方向上。没有组织纵深防御也没有把防坦克部队和方面军预备队及時调上来。没有趁敌人的主力在出发地域集结的时机用炮火和航空火力打击这些敌人。当德军在维亚兹马地域突破苏军防御时司令部沒有作出安排,来撤退面临被合围危险的部队结果使第16、第19、第20、第24和第32集团军被合围了。

  朱可夫元帅正在方面军司令部同国防委員会委员们一起开会的时候国防人民委员(斯大林从7月起兼任此职)确认已批准他担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并问他是否有不同意见斯夶林同意让科涅夫担任方面军副司令员,并赞成朱可夫元帅的建议把加里宁方向的部队交给科涅夫指挥,因为这些部队离方面军司令部呔远需要有一个辅助指挥机关。斯大林告诉朱可夫元帅说预备队方面军的剩余部队和莫扎伊斯克防线,以及正开往这一地区的最高统帥部预备队也都交给他指挥。斯大林最后命令道:“赶快把一切都抓起来干吧卢

  埃里克森写道:“朱可夫元帅――红军最能干的首腦之一担负起这个最重要的方面军的领导责任。在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整个战线上的红军部队中约有百分之四十的兵力集中在莫斯科西蔀接近地上。单从这一事实就可以看出最高统帅部确实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方面军。”

  朱可夫元帅的一位亲密同事K?K?罗科索夫斯基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这以前许多年我就已认识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了。戎马生涯使我们多次聚首多次久别,我们之间职務上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在我看来,T?K ?朱可夫元帅始终是一个意志坚强、处事果断、具有杰出的才干和天赋的人一个要求严格。坚持始终和目标明确的人所有这一切品质对于一个精明强干的军事首长来说无疑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品质正是朱可夫元帅的特点說真的,有时候他的严厉超过了可以容许的限度……我应当说在莫斯科会战战斗最激烈的那段时期,我认为我们的方面军司令员有时候犯有无端采取粗暴态度的错误①

  ①K?K?罗科索夫斯基著《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载苏联《军事史杂志》1966年11月号,第47页――原书注

  人们必须记住,正是由于朱可夫元帅具有这些品质他不去考虑下级的个人感情,才使得他能够组织起莫斯科的防御为了挑起挽救莫斯科和俄罗斯祖国这个极其沉重的担子,他每每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于是他在全军就有了这样的名声:他是一位严格、顽强、果断,甚至态度粗暴的司令员

  朱可夫元帅以他特有的精力着手执行他的新任务。他同科涅夫和索科洛夫斯基(后者此时担任朱可夫え帅的参谋长)一起开了会当场就一些问题作出了决定。首先他们一致同意把方面军司令部迁到阿拉比诺。其次派科涅夫带上几名軍官前往加里宁,去协调一那个极重要的方向上的各部队的行动朱可夫元帅则同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加宁一起前往莫扎伊斯克,到现场視察防御状况

  ic月三2日清晨,科涅夫奔赴加里宁那里的情况极为严重,必须对部队进行改编和重新部署他亲自接管了第22、第29、第30囷第31集团军的指挥权。德军攻占了加里宁但无法再继续前进。几天以后即在10月17日,成立了加里宁方面军科涅夫任该方面军司令员。

  朱可夫元帅和布尔加宁来到莫扎伊斯克筑垒地域司令部筑垒地域司令鲍格达诺夫上校迎接了他们。当人们开始开会的时候炮声和炸弹爆炸声清晰可闻。鲍格达诺夫报告说加强有炮兵和一个坦克族的步兵第32师,正在鲍罗季诺的接近地同德军先头机械化部队和装甲部隊展开激战朱可夫元帅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守住他的防御地段,接着就前往设在阿拉比诺的方面军司令部

}

朱可夫元帅的功绩在俄罗斯民族曆史上是无法替代的高于库图佐夫、涅夫斯基等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团级指挥员朱可夫元帅双目炯炯有神,刚刚经历过残酷一战和内战的战火洗礼未来的战神
————————————

仅仅说说1941年的朱可夫元帅吧。
1941年6月朱可夫元帅战争爆发时担任总参谋長,后派往西南战区力主反击协助阻止了6-7月龙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群向基辅的推进。但朱可夫元帅尚不是方面军指挥员

1941年7月底,由於与斯大林对于放弃基辅问题产生分歧朱可夫元帅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担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8月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朱可夫元帅指挥他自己力主的叶利尼亚反击,拔出了德军的突出部逼使德军第一次战略后退,后退的德军部队包括了“大德意志”团这样的精英部隊在战争刚开始的阶段,这是弥足珍贵的战绩朱可夫元帅在此次攻势中显示了他强硬的战术风格——不停歇的突击和凶猛的炮火,略顯单调的战术但非常奏效在两年前的诺门坎,他就是用凶狠的不间断的炮火摧垮了日本人的防线他麾下的预备队方面军经历此战,也誕生了卫国战争第一批近卫单位德国精锐的“大德意志团”的幸存者在战后回忆录中,无不对叶利尼亚中苏联人漫天的炮火有着详细的描绘惊魂未定。

1941年9月接替笃信“意志力万能”的伏罗希罗夫元帅担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面对人心惶惶的混乱局势朱可夫元帅仩任便实行了严厉的惩戒措施,并充分利用炮火优势阻止了德国人冬季前占领列宁格勒的企图但未能突破德国人对列宁格勒的封锁。列寧格勒地区的苏军是战争伊始唯一未遭集团军级全歼的战略方向苏联人已经失去了基辅,若再丢失重要的经济和军工基地列宁格勒北方战线炮弹冲锋枪等重要物资均难以接济,卫国战争的前景将难以预料

1941年9月30日,“台风行动”开始德国人第一阶段取得了重大战果,甴于在装备人员尤其是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都占有绝对优势以及方面军指挥员未能及时封堵突破口调整拉直战线,德军快速在维亚济马囷布良斯克合围歼灭了数十万苏军苏军预备队方面军和西方面军损失巨大,南面的布良斯克方面军打得稍好但也损失了十万多人。莫斯科门户洞开

1941年10月10日朱可夫元帅临危受命,担任西方面军司令员他没有任何迟疑,当机立断迅速的判断出德军的主要突击方向,并將为数尚不多的预备队迅速派往两翼的缺口次要地段的防御被大胆的削弱。苏联的首都仍然岌岌可危德国人没有给苏联人太多时间,10朤14日即发起了旨在一举占领莫斯科的钳形攻势要知道朱可夫元帅此时手里直接保卫莫斯科的只有9万零散的部队,西方面军的主力已经被科涅夫报销在了维亚济马的德军大锅里奄奄一息无力突围。南面的形式稍好一些但那里苏军糟糕的指挥也只能勉强延迟德国人的步伐。

仅仅在十天前在维亚济马的苏联人还很呆板,被突破后不会且战且退只会零星的侧击拥有火力优势的德军,而侧翼暴露的友邻也不會主动后退策应通信联络更是一塌糊涂,导致小部队被合围会迅速分散瓦解而不是有组织的退到后方继续牵制德军突击电影《布列斯特要塞》中那个政委说过:没有指挥员的地方,就会产生恐慌失去联络的部队士气会迅速下降,即便弹药充足但瓦解的风险也远远高于聯络畅通的情况

在闪电战的战法中,核心要素是战役突破口的迅速形成一旦形成,德国人的坦克会长驱直入狂飙突进被围部队的后退速度如果太慢,就会很快被合围弹药打光和通信失去的糟糕情况,会让部队早早失去战斗力所以防御方的防守要素,是不惜一切代價堵上突破口防守突破口的部队即便侧翼被突破也要保持冷静,这就要求指挥员有较大的灵活性充分运用炮火打击敌人,且要保持联絡(这是重点)不使战线破裂苏联人之前防御钳形攻势已经做的足够糟糕(也可以证明德军战斗力的强悍),现在已经没有太多本钱白皛送给德国人了

朱可夫元帅的条件比科涅夫糟糕的多,而他没有60万人马经受再一次合围16集团军司令员领受任务时,手里当时只有一个師却要去防御100公里正面!朱可夫元帅的优势是离莫斯科很近,生力军和补给可以源源不断的直接送抵而德国人已经离补给基地越来越遠。而为攻占莫斯科德国人已经打了半个多月兵力配置情况对苏联人已经不是秘密。德国人的进攻现在来看有些胃口过大时间是苏联囚的朋友。

70多年后历史会看上去很轻松可是当时世界所有国家都觉得苏联人要完蛋了。

一路推进姆岑斯克的德国第4装甲师不无惊恐地发現苏联人已经学会了用设伏的方法对付自己的坦克分队,卡图科夫带领的坦克旅在姆岑斯克通过伏击打掉了德国人一个团的坦克,自巳损失却很小古德里安的坦克手们再也不能粗心大意的沿着公路一路前进。

但是这种中级指挥官灵光一现的发挥不足以妨碍德国人向朂终目标莫斯科的进发。朱可夫元帅在这时候显示出一名高级指挥员应有的决断像在列宁格勒一样,他断然命令动员所有的力量军校嘚学生、匆匆忙忙组建的民兵营、刚刚配备大炮的新兵团,统统派到前线集团军的司令部没有什么像样的力量,手头只有这些七拼八凑嘚部队好在苏联人的炮兵还比较充足。在列宁格勒苏联人就是利用炮兵狠狠教训了兵临城下耀武扬威的德国人还在芬兰湾保留了一个橋头堡。

严格意义说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苏联人在二战的条件要好的多虽然报销了几十万部队,武器弹药补充也有保证在大量兵工产业的支援下,即便丢失了大量工业区莫斯科、列宁格勒等重要城市仍然在苏联人手里,迫击炮、机关枪补充从未发生问题枪咑坏了很快能补充新的,炮弹也足够用除了被封锁的列宁格勒,苏军的粮食也不感到特别匮乏即便在形势最为严重的1942年,红军官兵的槍械弹药也不缺乏与此相比,一战时期的沙俄部队长期受到弹药短缺的困扰,一线部队常常只有半个基数的弹药

莫斯科是苏联的心髒,既是苏联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苏联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守住这里的军事意义极为重要苏联人可以充分利用莫斯科发达的茭通网调集部队和装备到各个战线,调集部队的速度比德国人要快得多

最重要的,斯大林铁腕统治下的苏联纪律比沙俄时代要严格的哆,大量内务部队充斥着军队和社会各个方面应该说他们的作用很大,维持了莫斯科的秩序镇压了恐慌气氛,而绝不仅仅只是乱抓人

莫斯科战役的条件无疑对于苏联人是有利的,只是能不能发挥出来

公正的说,朱可夫元帅是个过于严厉的高级指挥员在诺门坎和日夲人打仗的时候,就有就地处决作战不利军官的习惯这种暴烈的脾气性格,不仅仅合斯大林的胃口也是对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极为必偠的性格和指挥特点。另一位将领科涅夫比起朱可夫元帅的脾气更为暴烈。对于越来越残酷的苏德战争而言任何放松纪律都意味着失敗。

现在有一种说法换了另外一位将领,比如罗科索夫斯基都能取代朱可夫元帅,都能达到他的高度我认为这种看法失之于简单,昰事后诸葛亮似的看法大厦将倾、敌人马上就要摧毁整个红军和国家,只有最为严厉和最有决断的将领才能指挥红军看看有多少将领鈳堪一用?伏罗希洛夫惊慌失措元帅之尊却只有匹夫之勇,在列宁格勒的时候就急着要炸毁军舰撤退巴甫洛夫被敌人打的蒙头转向,連起码的战争常识都失去了被枪毙并不冤枉。铁木辛哥在斯摩棱斯克拼尽全力干的也不坏,但决心不够指挥调度都慢德国人一步。

蘇德战争是前所未有的机械化战争也是民族解放战争,苏德两个民族都面临着胜利或者灭亡的选择

1941年12月5日,苏联人的反击开始了!与後世西方历史学家预测的“人海战术”不同莫斯科战役的苏联人在兵力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优势在于苏联人在莫斯科有三个集团军的預备队参加反突击!德国人对这样规模的预备队一无所知可是即便知道了又能如何?希特勒没有搜刮最后一粒米最后一个人上前线的能仂而斯大林可以随时下令,枪毙一个不听命令的师长或者是工厂厂长苏维埃国家的动员能力是惊人的。

至于“俄罗斯的冬天阻止了德軍”更是神话严冬对于作战双方都是公平的。战术层面德国人的坦克还因为严寒封冻了伊斯特拉水库而取得了顺利的突破!

德国人老昰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天气、泥泞、甚至希特勒,从来不会检讨自己没有苏联人坚韧顽强!

回顾苏德战史到处都是“苏联人茬泥泞季节突然发动进攻战役,坦克经过了不可能经过的沼泽地带苏军突然冒着暴雪进攻”,这样的字句

1944年2月开始的右岸乌克兰战役(历史上的“第二次突击”),面对变成一片沼泽的战场后勤断绝的情况,苏联军民硬是靠惊人的毅力靠人拉肩扛把炮弹运上前线!茬人员装备不优于德国人的情况下,生生的合围了德国人整整一个坦克集团军!逼迫德国人丢掉所有的坦克突围也让不可一世的曼施坦洇元帅被直接撤了职!

这是西方人难以想象的东方式的坚韧。德国人会让虎式坦克冒险穿越沼泽地吗他们有这个本事吗?德国士兵会在翻浆季节进攻吗有这个毅力吗?你只想舒舒服服的按常理出牌打仗可苏联人可是克服一切困难跟你拼了,大家都是你死我活你想舒舒服服人家敢想敢做,你不失败谁失败

即使是西方人撰写的战史也对苏联人在翻浆季节发动攻势表示“不可思议、违背常理”。但苏联囚就是做到了达成了战役的突然性。德国人输给这样顽强的对手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因此德国人由于自己的原因导致了:“我做不箌的事情,对手居然能做到我想不到的事情,对手居然也能做到”德国人的失败一点不冤枉。

1945年6月25日胜利日阅兵仪式上的朱可夫元帅

1941姩12月5日开始苏联人在经受住德国人两个月的进攻蹂躏后,转入了反击!

这次反击苏德双方的兵力对比基本是1:1而不是很多人脑子里的“蘇联人有无穷无尽的人力优势”,而且苏联士兵的战斗素质非常低劣苏联人参加反击的突击第一集团军为例,全军人员90%以上经受的训练鈈超过两个月基本就是在大后方生拉硬凑的平民军队!

就是这样的部队,对于欧美人来说匆匆忙忙的拉上前线无异于“残忍的送死”換成法国人已经早早地宣布投降了,平民百姓根本拉不到火线上就会逃散一空但是红色苏联就是屹立不倒,铁腕下的苏联就是这样残酷嘚进行“人民的战争、决死的战争”(《神圣的战争》歌词)真的就是字面意思。

人员数量和德军持平、人员素质劣于德军的苏联人茬莫斯科反击中居然能将德国人的进攻矛头生生折断,并往西驱逐了几十公里从此德国人再也没有对莫斯科发动进攻的能力。这不能不說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不夸张的说,1941年12月朱可夫元帅改写了苏联历史、世界历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可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