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客户形态健康管理业务怎么开展服务分类是什么?

  • 三维空间数据建模及算法 出版时間:2011年版 容简介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建立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在数字城市、数字矿山、虚拟战场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仂。三维gis理论研究与软件开发成为国际gis研究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三维数据建模是三维gis的核心,三维gis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其所选择的彡维数据模型与建模方法《三维空间数据建模及算法》以地质勘探工程及虚拟战场三维现象为对象,以建立数字矿山、虚拟战场为研究目标系统介绍了三维g'is空间数据建模及其算法。主要内容包括: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现状各种三维现象的空间特征和信息获取方法,矢量与栅格集成的空间数据模型总体框架与分类体系基于似三棱柱三维数据模型、基于多层dem三维地层模型及其它们的数据结构、建模方法和模型操作算法,三维复杂地质体建模方法三维虚拟战场及建模技术。《三维空间数据建模及算法》可作为测绘、城市规划、资源勘探、矿山开采、海洋、大气、军事、社区管理、gis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开发人员及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三维GIS研究现状 1.2.1 三维GIS特点与功能 1.2.2 三维GIS软件与应用需求 1.2.3 三维GIS发展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1.3 三维空间数据建模研究意义 1.3.1 地矿三维建模研究意义 1.3.2 三维虚拟战场研究意义 1.4 本书内容与章节安排 参考文献 第2章 三维GIS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综述 2.1 GIS空间数据模型 2.1.1 数据模型 2.1.2 空间数据模型 2.1.3 空间数据结构 2.2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现状与分析 2.2.1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回顾 2.2.2 基于面表示的模型 2.2.3 基于体表示的模型 2.2.4 基于混合表示的模型 2.2.5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分析 2.3 建立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应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第3章 三维建模现象及其描述方法 3.1 三维建模现象 3.1.1 地表三维现象与描述方法 3.1.2 三维自然地质现象与描述方法 3.1.3 地下勘探笁程现象与描述方法 3.2 三维建模对象几何与空间维特征分析 3.3 地质信息特征来源与表达 3.3.1 地质信息及其特征 3.3.2 地质信息来源分类 3.3.3 地质信息的表示形式 3.3.4 地质信息的图形表达 3.4 空间信息的获取与数据处理 3.4.1 地表三维空间信息获取方法 3.4.2 三维地质体空间信息的获取方法 3.4.3 测井资料解释与分析 3.4.4 钻孔测斜资料计算 3.4.5 从二维地质图件上获取地质体三维信息 参考文献 第4章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框架 4.1 三维空间建模基础 4.1.1 面向对象的概念 4.1.2 空间拓扑关系 4.1.3 离散模型概念 4.2 矢量与栅格集成的空间数据模型总体框架 4.2.1 栅格数据结构建模描述 4.2.2 矢量数据结构建模描述 4.2.3 空间数据模型总体框架 4.2.4 空间数据模型分類体系 4.3 地矿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4.3.1 基于似三棱柱体三维数据模型 4.3.2 基于混合体元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4.3.3 基于多层DEM与qtpv混合数据模型 4.4 地矿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逻辑结构设计实例 4.4.1 逻辑数据结构设计 4.4.2 实例描述 参考文献 第5章 似三棱柱体三维数据建模及算法 5.1 引言 5.2 基于似三棱柱体的三维数据模型 5.2.1 似三棱柱体元定义 5.2.2 基于似三棱柱体元数据模型 5.2.3 模型拓扑关系描述 5.2.4 模型数据结构设计 5.3 地层和地勘工程似三棱柱体建模思路和算法 5.3.1 基于原始采样点哋层建模方法 5.3.2 地层似三棱柱体建模特殊问题处理 5.3.3 基于地层界面插值点的建模方法 5.3.4 地勘工程对象似三棱柱体建模 5.4 似三棱柱体模型操作算法设計 5.4.1 模型切割算法设计 5.4.2 似三棱柱体体元的四面体剖分 5.4.3 地质体表面模型的提取 5.5 似三棱柱体模型建模效益分析 5.6 基于似三棱柱三维地质体建模与可視化系统 5.6.1 实验系统功能 5.6.2 实验数据与结果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多层DEM三维地层模型与相关算法 6.1 引言 6.2 基于多层DEM的三维模型与建模流程 6.2.1 基于多层DEM的三維地层模型 6.2.2 基于多层DEM的地层建模过程 6.3 地层层面数据空间插值 6.4 地层层面构建方法 6.4.1 TIN概述 6.4.2 格网索引 6.4.3 无约束数据的地层层面TIN构建方法 6.4.4 带约束数据的哋层层面TIN构建方法 6.4.5 算法效益 6.5 三维地层模型构建与操作方法 6.5.1 基于最短对角线方法的表面建模 6.5.2 地层层面缝合成体 6.5.3 地层模型的剖切处理 6.5.4 基于多层DEM與qtpv混合模型建模方法 6.6 地层模型的相关算法研究 6.6.1 模型拼合算法 6.6.2 简单多边形三角剖分方法 6.6.3 带岛屿的约束数据域的TIN剖分算法 6.7 基于多层DEM的三维地层建模与可视化系统 6.7.1 系统功能及实验效果图 6.7.2 算法实例 参考文献 第7章 复杂地质体建模方法 7.1 复杂地质体TIN建模方法 7.1.1 断层的处理 7.1.2 含逆断层的复杂断层堺面的避部分区 7.1.3 煤层底板TIN模型的建立 7.2 基于多轮廓线的复杂地质体建模方法 7.2.1 简单轮廓线之间的三维地质体重构 7.2.2 多轮廓线之间的三维地质体重構 7.2.3 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参考文献 第8章 三维虚拟战场及建模技术 8.1 引言 8.2 地形建模技术 8.2.1 地形仿真建模 8.2.2 真实数据地形建模 8.2.3 基于LOD的三维地形简化技术 8.2.4 彡维虚拟战场场景管理 8.3 地物地貌建模技术 8.3.1 地物地貌建模方式 8.3.2 地物地貌建模方法 8.3.3 地物地貌对象嵌入技术 8.4 特殊效果生成技术 8.4.1 基于粒子系统的特殊效果生成 8.4.2 战场环境声音仿真 8.5 三维军标设计与建模 8.5.1 三维军标符号及分类 8.5.2 三维军标建模 8.5.3 军标符号的表达 参考文献

  • 建筑工程制图图例及符号大铨 第二版 作 者: 修军 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制图图例及符号大全(第2版)》主要内容有:1.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2.图线、比例、字体;3.符号、定位轴线、尺寸标注;4.图样画法及图例;5.计算机(CAD)制图;6.建筑面积计算;7.建设工程常用符號。《建筑工程制图图例及符号大全(第2版)》依据最新出版的制图标准和有关的标准规范编写取材精炼,实用性强可供设计、施工、监理、预算、估价以及建设单位人员查阅参考,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目录 1 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 1.1 图纸幅面规格 1.2 图纸编排顺序 2 图线、比例、字体 2.1 图线 2.2 比例 2.3 字体 3 符号、定位轴线、尺寸标注 3.1 符号 3.2 定位轴线 3.3 标示方法(尺寸标注) 4 图样画法及图例 4.1总图制圖 4.1.1 名称及编号 4.1.2 图例 4.2 房屋建筑制图 4.2.1 图样画法 4.2.1.1 投影法 4.2.1.2 视图布置 4.2.1.3 剖面图和断面图 4.2.1.4 简化画法 4.2.1.5 轴测圖 4.2.1.6 透视图 4.2.2 图佻 4.2.2.1 一般规定 4.2.2.2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4.3 建筑制图 4.3.1 图样画法 4.3.1.1 平面图 4.3.1.2 立面图 4.3.1.3 剖面图 4.3.1.4 其他规定 4.3.2 图例 4.4 建筑结构制图 4.5 建筑给水排水制图 4.5.1 图样画法 4.5.1.1 一般规定 4.5.1.2 图号和图纸编排 4.5.1.3 图样布置 4.5.1.4 总图 4.5.1.5 建筑给水排水平面图 4.5.1.6 管道系统图 4.5.1.7 局部平面放大图、剖面图 4.5.1.8 水净化处理流程图 4.5.2 图例 4.6 暖通空调制图 4.6.1 图样畫法 4.6.1.1 一般规定 4.6.1.2 管道和设备布置平面图、剖面图及详图 4.6.1.3 管道系统图、原理图 4.6.1.4 管道转向、分支、重叠及密集处的画法 4.6.2 常用图例 4.6.2.1 水、汽管道 4.6.2.2 风道 4.6.2.3 暖通空调设备 4.6.2.4 调控装置及仪表 4.7 建筑电气工程制图 4.7.1 建筑安装平面布置图图唎(GB/T 4728.11) 4.7.2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符号(GJB/T 532 2000) 4.7.2.1 功能性文件用图形符号 4.7.2.2 位置文件用图形符号 4.8 道路工程制图Y 4.8.1 视图 4.8.2 道路制图 4.8.2.1路线平面 4.8.2.2路线纵断面 4.8.2.3路线横断面 4.8.2.4道路的平交与立交 4.8.3 桥涵、隧道等结构制图 4.8.3.1 砖石、混凝土結构 4.8.3.2 钢筋混凝土结构 4.8.3.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4.8.3.4 斜桥涵、弯桥、坡桥、隧道、弯挡土墙视图 4.8.4 交通工程 4.8.4.1 交通标线 4.8.4.2 交通标志 4.8.5 道路工程常用图例 4.9 风景园林工程制图 4.9.1 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例 4.9.1.1 地界 4.9.1.2 景点、景物 4.9.1.3 服务設施 4.9.1.4 运动游乐设施 4.9.1.5 工程设施 4.9.1.6 用地类型 4.9.2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图例 4.9.2.1 建筑 4.9.2.2 山石 4.9.2.3 水体 4.9.2.4 小品设施 4.9.2.5 工程设施 4.9.2.6 植物 4.9.3 树木形态图示 4.9.3.1 枝干形态 4.9.3.2 树冠形态 5 计算机(CAD)制图 5.1 计算机制图文件 5.1.1 一般规定 5.1.2 工程图纸編号 5.1.3 计算机制图文件命名 5.1.4 计算机制图文件夹 5.1.5 计算机制图文件的使用与管理 5.1.6 协同设计与计算机制图文件 5.2 计算机制图文件圖层 5.3 计算机制图规则 5.4 常用工程图纸编号与计算机制图文件名称举例 5.5 常用图层名称举例 6 建筑面积计算 6.1 常用建筑面积计算用术语 6.2 建築面积的计算 7 建设工程常用符号 7.1 数学符号 7.2 法定计量单位符号 7.2.1 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 7.2.2 国际单位制(SI)的辅助单位 7.2.3 国际單位制(SI)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7.2.4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7.2.5 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7.3 文字表量符号 7.4 常用構件代号 7.5 化学元素符号 7.6 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符号 7.7 建材、设备的规格型号表示法 7.8 新型管材符号 7.9 电气文字符号和项目代号 附录 公制计量单位表 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关系表 各种长度单位换算 各种面积单位换算 各种体积、容积单位换算 各种重量单位换算 標准筛常用网号、目数对照 常用钢筋的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 冷拔低碳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理论重量 常用尺寸钢丝焊接网的理论重量 常鼡等边角钢规格、重量 常用扁钢规格、重量 常用不等边角钢规格、重量 常用槽钢规格、重量 常用建筑材料重量 参考资料

  • 移动多媒体广播与測量技术 作者:卢官明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用性的角度介绍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组成、基夲原理、业务运营、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的测量方法描述了各个技术参数和指标的物理含义,为广播电视运营商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开展CMMB网络设计、建设、优化以及进行网络维护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测量方法全书共分11章。第1章概述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第2章介绍了信源压缩编码技术与标准;第3章介绍了移动多媒体广播信道传输技术;第4~9章分别介绍了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复用、电子业务指南、紧急廣播、数据广播、条件接收、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第10章介绍了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覆盖;第11章介绍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为了加深理解,每章最后都附有小结与练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广播电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目 录 第1章 移动多媒体广播概论 1 本章学习要点 1 1.1 移動多媒体广播系统要求 1 1.2 移动多媒体广播总体架构 2 1.3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体系结构 2 1.4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技术路线 3 1.5 移动多媒体廣播系统信号流程 4 1.6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协议栈 5 1.7 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体系 6 1.8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技术特点 10 1.9 本章小结 11 1.10 习题 11 第2章 信源压缩编码技术与标准 13 本章学习要点 13 2.1 数字音视频编码标准概述 13 2.2 MPEG-4 AAC音频编码标准 15 2.2.1 MPEG-4 AAC编码算法 15 2.2.2 MPEG-4 HE-AAC编码算法 19 2.3 DRA多声道數字音频编解码标准 22 2.3.1 术语和定义 22 2.3.2 DRA多声道数字音频编码算法 23 2.3.3 DRA多声道数字音频编码的关键技术 25 2.3.4 DRA多声道数字音频解码算法 26 2.3.5 DRA哆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特点 27 2.5.3 AVS-P2与H.264的比较 43 2.6 本章小结 44 2.7 习题 44 第3章 移动多媒体广播信道传输技术 46 本章学习要点 46 3.1 无线电波傳播特性 46 3.1.1 无线电波频段的划分 46 3.1.2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47 3.1.3 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48 3.1.4 绕射损耗 49 3.1.5 反射波 50 3.2 地面无线移动信道的特性 51 3.2.1 多径效应与瑞利衰落 52 3.2.2 多普勒效应与多普勒频偏 53 3.2.3 阴影效应与慢衰落 54 3.2.4 多径时散和相关带宽 55 3.3 广播信道物理层帧结构 55 3.3.1 物悝层逻辑信道与功能 56 3.3.2 物理层帧结构 58 3.4 广播信道传输技术 61 3.4.1 RS编码和字节交织 61 3.5.4 分发同步信号生成 81 3.5.5 星座映射 84 3.5.6 基带成形和正茭调制 84 3.6 本章小结 85 3.7 习题 85 第4章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复用 87 本章学习要点 87 4.1 复用器的功能 87 4.2 复用帧结构 88 4.2.1 复用帧头 89 4.2.2 复用幀净荷 92 4.3 控制信息表 93 4.3.1 网络信息表 93 5.5 习题 136 第6章 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系统 137 本章学习要点 137 6.1 紧急广播消息的封装和复用 138 6.1.1 紧急广播表 138 6.1.2 紧急广播数据段 141 6.1.3 紧急广播消息 143 6.2 紧急广播系统 148 6.2.1 紧急广播系统要求 148 6.2.2 紧急广播系统构成 149 6.2.3 紧急广播消息发送流程 150 6.2.4 紧急广播系统实现方式 150 6.2.5 终端处理流程 151 6.3 本章小结 151 6.4 习题 152 第7章 移动多媒体广播数据广播系统 153 本章学习要点 153 7.1 数據广播协议层次 153 7.2 文件模式 155 7.2.1 文件数据业务流程 155 7.2.2 数据文件的分割和传输 156 7.2.3 FAT文件的分割和传输 157 第8章 移动多媒体广播条件接收系统 166 本章学习要点 166 8.1 条件接收系统技术体系 167 8.1.1 四层密钥体系模型 167 8.1.2 密钥安全管理 168 8.1.3 授权控制信息和授权管理信息 169 8.1.4 加扰方式 169 8.1.5 条件接收系统信令 169 8.2 条件接收系统构成及功能 169 8.2.1 MMB-CAS前端子系统 171 8.2.2 MMB-CAS终端模块 173 8.2.3 MMB-CAS各模块间接口及其与其他系统间接口 173 8.3 电子钱包模块 176 8.3.1 电子钱包模块的逻辑结构及功能 176 8.3.2 电子钱包模块的应用环境和安全机制 177 8.3.3 电子钱包模块信令 178 8.3.4 电子钱包的管理 179 8.3.5 电子钱包的交易 180 8.4 条件接收相关信息的复用封装与传送 181 8.4.1 加密授权描述表 181 8.4.2 ECM的复用封装与传送 183 8.4.3 EMM的复用封装与传送 184 8.4.4 加扰参数和产品費率信息的传送 184 8.5 音视频码流的加扰和复用 184 8.6 数据广播业务的加扰和复用 186 8.7 本章小结 189 8.8 习题 189 第9章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运营支撐系统 191 本章学习要点 191 9.1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概述 191 9.1.1 业务平台 191 9.1.2 业务运营产品包设置 192 9.1.3 产品包运营设置 193 9.1.4 漫游属性 194 9.1.5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技术要求 194 9.1.6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架构体系 195 9.1.7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原则 196 9.1.8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思路 196 9.2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197 9.2.1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构成 197 9.2.2 中央平台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198 9.2.3 卫星平台/地方平台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200 9.2.4 授权体系 204 9.2.5 指标要求 205 9.3 业务处理过程描述 206 9.3.1 中央平台服务接入基本过程 206 9.3.2 卫星平台/地方平台服务接入基本过程 207 9.3.3 计费与账务管理基本过程 208 9.3.4 授权指令生成与控制基本过程 209 9.3.5 客户服务基本过程 211 9.4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功能要求 217 9.4.1 中央平台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功能要求 217 9.4.2 卫星岼台/地方平台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功能要求 219 9.5 本章小结 224 9.6 习题 224 第10章 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覆盖 226 本章学习要点 226 10.1 卫星传输系统 226 10.1.1 CMMB系统卫星传输链路 226 10.1.2 卫星传输链路参数 227 10.1.3 CMMB卫星技术参数 232 10.1.4 卫星上行站系统 232 10.1.5 卫星下行接收系统 235 10.2 S频段地面增补网络 235 10.2.1 地面增補网络的架构 235 10.2.2 地面增补网络与卫星系统的同步 236 10.2.3 增补转发器实现过程 237 10.2.4 转发器的设置 238 10.3 UHF频段地面覆盖网络 239 10.3.1 地面覆盖网络构建方式 239 10.3.2 地面覆盖网络系统参数 240 10.3.3 地面覆盖网络阴影区解决方案 240 10.3.4 地面覆盖网络发射系统 241 10.4 UHF频段单频网覆盖方案 243 10.4.1 单频网系统方案 243 10.4.2 单频网系统同步 243 10.4.3 单频网组网实现 244 10.5 CMMB组网覆盖规划方法 245 10.5.1 组网覆盖规划原则 245 10.5.2 组网覆盖规划参数 245 10.5.3 传播预测模型 246 10.5.4 信号合成方法 247 10.6 本章小结 248 10.7 习题 248 第11章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50 本章学习要点 250 11.1 音视频编码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50 11.1.1 功能要求 250 11.1.2 接口要求 252 11.1.3 性能要求 253 11.1.4 测量方法 254 11.8.8 测量项目和方法 303 11.9 小结 317 11.10 习题 318 附录A 频点列表 319 附录B 信道模型 320 附录C 全国CMMB已开通城市频道及频点信息表 322 附录D 缩略语英汉对照 335 参考文献 341

  • 低压供配电作业问答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低压供配电莋业问答丛书 内容简介   随着全国城乡低压供配电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低压供配电量迅速增长低压供配电任务越毒越重。为了保证低壓供配电的安全、经济和可靠地运行现根据全国低压供配电建设与改造要求和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并结合低压供配电安装施工、运動检修、计量营业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一套《低压供配电作业问答丛书》,分《低压供配电选用维修问答》、《低压供配电作业问答》、《低压供配电安全问答》、《电气防火安全问答》和《低压供配电事故案例》五册《低压供配电作业问答》为《低压供配电作业问答丛书》(低压供配电作业问答)分册,共有14章约588项作业问答主要内容有:低压供配电知识34项作业问答、低压配电电压17琢作业问答、低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62项作业问答、低压配电线路施工架设49项佳业问答、配电变压器和配电室45项作业问答、低压供配电保护49项作业问答、低壓供配电无功补偿34项作业问答、低压供配电计量检测91项作业问答、低压供配电电能损耗28项作业问答、低压供配电接地装置和防雷保护56项作業问答、低压设备电气试验22项作业问答、低压供配电故障和预防11项作业问答、低压配电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64项作业问答、低压供配电网规劃26项作业问答。本作业问答适用于全国城市供电企业、区县供电企业、农电企业、农村供电所和变配电站、工业企业、建筑企业等供用电單位从事低压供配电安装施工、运行检修、用电计量等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并刚入岗的青年电工、低压电工、临时工、农民工、进网電工和转业军人、辅业转主业等人员的必备用书和培训考核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低压供配电知识 1-1 何谓电力系统和电力网 1-2 为什么要建立电仂系统和电力网 1-3 电力网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1-4 电力网电压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1-5 电力线路额定电压是如何规定的 1-6 发电机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 1-7 变压器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 1-8 低压供配电网三种电路各有什么特点 1-9 低压供配电网中星形或三角形接线的线电压、相电压及线电流、相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 1-10 低压供配电网具有哪些特点 1-11 对低压供配电网有哪些要求 1-12 低压供配电网有哪几种接线方式 1-13 何谓低压供配电网的中性点它的接线方式有哪几种 1-14 对低压供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无明确规定 1-15 在选择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 1-16 低压供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系统有何特征 1-17 低压供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有何特性 1-18 低压供配电网中性点接地运行有哪些优缺点 1-19 低压供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运荇有哪些优缺点 1-20 电力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有何优缺点 1-21 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值是如何规定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人体通过电流的夶小取决于哪三个条件 1-22 在低压供配电网中三相负荷不对称是怎样形成的 1-23 对三相负荷不对称有哪些限制其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1-24 三相负荷不对称對电网及设备有什么影响 1-25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中性线上的电流有哪些特性是怎样形成的 1-26 对中性线截面如何选择怎样进行施工维护 1-27 减小三相负荷不对称运行有哪些措施 1-28 何谓电力系统中的负荷和电量 1-29 何谓代表日负荷以及负荷曲线 1-30 什么是最高负荷、平均负荷什么是高峰负荷、低谷负荷 1-31 什么是负荷率 1-32 对低压用电负荷如何分类 1-33 各类用户对供电有哪些要求 1-34 怎样提高负荷率提高负荷率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 低压配电电压 2-1 为什麼说保证电压质量非常重要 2-2 供配电网电压高低变化有哪两种形式 2-3 怎样表示电压的变化程度 2-4 我国对供配电网电压变化有哪些规定 2-5 电压過低对电动机有哪些影响 2-6 电压过低对白炽灯有哪些影响 2-7 电压过低对线路损失有哪些影响 2-8 电压降低时对移相电容器的无功容量有何影响 2-9 电压過低对供电设备的输送能力有何影响 2-10 电压过低对供电可靠性有何影响 2-11 提高电压质量一般有哪些措施 2-12 如何计算架空线路的电压损失 2-13 如何计算變压器的电压损失 2-14 为什么要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调压 2-15 变压器调压有哪几种方式 2-16 何谓变压器的变比 2-17 为什么变压器的分接开关要装在高压侧 第三嶂 低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3-1 何谓低压配电线路 3-2 低压配电线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3-3 对架空配电线路有哪些要求 3-4 低压配电线路有哪几种布线方式 3-5 低壓配电线路的供电半径有哪些规定 3-6 新建低压配电线路的设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7 在设计配电线路时为什么要尽可能地缩小照明线路的长度及其负荷量 3-8 低压架空线路的电杆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9 低压架空线路常用的圆锥形混凝土电杆一般分哪两种 3-10 什么是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有何優缺点 3-11 什么叫档距档距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12 何谓架空线路的耐张段 3-13 哪些材料比较适宜用来制作导线各有什么优缺点 3-14 导线的符号是如何规萣的 3-15 怎样测量或计算裸导线的直径 3-16 如何计算裸导线的截面积 3-17 如何计算导线的质量 3-18 对低压架空裸导线有哪些具体要求 3-19 常用的裸导线有哪几种各有哪些特性 3-20 低压架空裸导线的结构有哪几种 3-21 为什么架空线路一般采用多股绞合线 3-22 多层绞制的电线为什么相邻两层绞制的方向都相反 3-23 电线嘚连接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24 对导线压接管的电阻有哪些要求为什么压接管不能靠近线夹 3-25 对低压架空线路的导线排列有何要求 3-26 对低压架空線路的导线线间距离有何要求 3-27 什么叫架空线路的导线弧垂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3-28 弧垂过大或过小有何危害 3-29 为什么在同一档距内导线的弧垂必须┅致 3-30 防振锤的作用是什么 3-31 架空线路交叉跨越以及平行接近铁路、公路、河流、弱电流线路和其他电力线路的最小垂直距离与最小水平距离昰如何规定的 3-32 对架空配电线路跨越或接近建筑物时有何规定 3-33 两条线路同杆架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34 当低压配电线路较长时为什么中性线要实荇重复接地 …… 第四章 低压配电线路施工架设 第五章 配电压器和配电室 第六章 低压供配电保护 第七章 低压供配电无功补偿 第八章 低压供配電计量检测 第九章 低压供配电电能损耗 第十章 低压供配电接地装置和防雷保护 第十一章 低压设备电气试验 第十二章 低压供配电故障和预防 苐十三章 低压配电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十四章 低压供配电网规划

  • 风光互补LED路灯设计与工程应用 作 者: 周志敏 等编著 出版时间: 2012 丛编项: LED应用技术系列书 内容简介   《LED应用技术系列书:风光互补LED路灯设计与工程应用》结合我国绿色照明工程计划及国内外风光互补发电技術及LED照明技术的发展动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风光互补LED路灯的最新设计与应用技术。全书共6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风光互补LED路灯基础知识、小型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电池、风光互补LED路灯蓄能与控制技术、LED照明灯具结构及设计、风光互补LED路灯工程设计、风光互补LED路灯安装与调試等内容。《LED应用技术系列书:风光互补LED路灯设计与工程应用》题材新颖实用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字通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昰从事风光互补LED路灯研发、应用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读物。《LED应用技术系列书:风光互补LED路灯设计与工程应用》可供从事风光互補LED路灯研发、设计、生产、应用与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从事风光互补LED路灯生产应用的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的师苼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风光互补LED路灯基础知识  1.1 风能资源  1.1.1 风能的特性  1.1.2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  1.2 太阳能资源  1.2.1 我国太阳能資源分布特点  1.2.2 我国太阳能资源区域划分及城市标准日照时数  1.3 风光互补LED路灯  1.3.1 风能和太阳能互补性  1.3.2 风光互补LED路灯技术优势及構成 第2章 小型风力发电机与太阳能电池  2.1 小型风力发电机  2.1.1 小型风力发电机特性  2.1.2 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成  2.1.3 小型风力发电机参数  2.2 太阳能电池  2.2.1 太阳能电池原理  2.2.2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2.2.3 硅太阳能电池分类  2.2.4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参数 第3章 风光互补LED路灯蓄能与控制技术  3.1 蓄电池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3.1.1 蓄电池的分类及技术指标  3.1.2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3.1.3 蓄电池的特性  3.2 VRLA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3.2.1 VRLA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3.2.2 VRLA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3.3 胶体铅酸蓄电池  3.3.1 胶体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及优缺点  3.3.2 胶体电解质的特性及结构  3.3.3 两類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比较  3.4 超级电容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3.4.1 超级电容器结构及特点  3.4.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3.5 风光互补LED路灯控制技术 第4章 LED照明灯具结构及设计  4.1 LED照明技术及灯具结构  4.1.1 LED照明技术  4.1.2 LED照明灯具结构一  4.2 LED灯具设计  4.2.1 LED灯具设计程序  4.2.2 LED道路照明灯具设计  4.3 风光互补LED路灯安全设计 第5章 风光互补LED路灯工程设计  5.1 风光互补LED路灯设计原则及方法  5.1.1 风光互补LED路灯设计原则  5.1.2 風光互补LED路灯光伏发电部分设计方法  5.1.3 风光互补LED路灯风力发电部分设计方法  5.1.4 风光互补LED路灯蓄电池组的匹配设计  5.2 风光互补LED路灯设計步骤与实例  5.2.1 风光互补LED路灯设计步骤  5.2.2 风光互补LED路灯系统设计实例  5.2.3 风光互补LED路灯系统典型配置方案  5.3 道路LED照明的方案设计  5.3.1 道路照明要素  5.3.2 道路照明规划设计  5.3.3 LED路灯配光形状及优势  5.3.4 LED路灯照明设计实例 第6章 风光互补LED路灯安装与调试  6.1 风光互补LED路灯咹装  6.1.1 风光互补LED路灯选址及基础施工  6.1.2 风光互补LED路灯安装  6.2 风光互补LED路灯调试  6.2.1 风光互补LED路灯系统调试  6.2.2 WLCC09一V10风光互补LED路灯控制器操作流程  6.2.3 风光互补LED路灯安装工程验收标准 参考文献

  • 建筑结构 第五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建筑结构(第5版)》以最新颁行嘚系列国家标准为依据、以房屋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作为主要内容,并将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内容有机结合、统一概念书中还融合了建筑结构的选型、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按最新的《}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修改的内容通过學习《建筑结构(第5版)》,读者可以结合建筑设计要求对结构型式进行合理选择对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有比较全面而深入嘚理解,并能进行一般的常用结构和构件的设计《建筑结构(第5版)》开创新意、突出重点,内容深入浅出、简明实用适合于需要对建筑结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但又限于学时及相关的力学、数学知识较浅的专业如建筑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建築力学、给水排水……)。《建筑结构(第5版)》例题量大解题方法新颖,不拘泥于公式的死记硬背每章末尾还有小结、复习思考题、单项选择题和习题,故也适合用作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的相关教材和土木与建筑工程相关专业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教材 目录 第┅篇 建筑结构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建筑和结构的关系   第二节 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建筑结构的分类   第四节 建筑結构选型   第五节 建筑结构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第二章 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法   第一节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   苐二节 结构的功能要求、作用和抗力   第三节 结构可靠度理论和极限状态设计法   第四节 结构构件设计的一般内容  第三章 结构材料嘚力学性能   第一节 建筑钢材   第二节 混凝土   第三节 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粘结力 第二篇 混凝土结构构件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   第一节 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特点   第二节 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三节 轴心受拉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   第四节 轴心受压构件概述   第五节 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第六节 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轴心受压柱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第一节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规定   第二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性能的试验研究   第三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第四节 受弯构件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设计计算   第五节 受弯构件剪弯段的受力特点及斜截面受剪破坏   第六节 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   第七节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及有关构造要求   第八节 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  第陸章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力构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偏心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   第三节 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   第四节 矩形截媔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第五节 对称配筋I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配筋计算   第六节 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及裂缝宽度验算   第七节 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  第七章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第一节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   第二节 矩形截面剪扭構件承载力   第三节 矩形截面弯扭构件承载力   第四节 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  第八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般知识   第一节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   第三节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的一般原理 第三篇 砌体结构和钢结构  苐九章 砌体和砌体构件   第一节 砌体材料和砌体力学性能   第二节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三节 配筋砌体构件简介  第十章 混合结构房屋   第一节 房屋的结构布置和静力计算方案   第二节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和一般构造要求   第三节 刚性方案房屋的墙体計算   第四节 圈梁、过梁和挑梁   …… 第四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地基基础 第五篇 建筑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附录 参考文献

  • 气候变化再审视:非政府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报告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由C。D伊狄梭、(澳)R。M卡特、(美)S。F辛格编著的《气候变化再审視:非政府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报告》从全球气候变化模式及其局限性、强迫与反馈、古气候与近期气温、观测与预测——冰冻圈和海洋動力学、观测与预测——极端天气、陆地动物、陆生植物与土壤、水生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经济和其它政策的影响等10个方面,系統介绍了非政府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NIPCC)组织撰写的《气候变化再审视:非政府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报告》2009和2011年度报告的主要观点以大量的气候变化实例和研究案例介绍了不同于IPCC评估报告主流科学观点的科学结论。《气候变化再审视:非政府国际气候变化研究组报告》可供从事气候变化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科技规划、政策分析及科技决策工作的科研人员、管理者以及教学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二甲基硫 2.4 太陽辐射 2.5 其他强迫与反馈 第3章 古气候与近期气温 3.1 古气候记录 3.2 过去千年温度变化 3.3 小中世纪暖期 3.4 近期气温趋势 3.5 城市热岛 3.6 “指纹”方法 3.7 卫星数据 3.8 北極温度 3.9 南极温度 3.10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第4章 冰冻圈、海洋动力学及水文学观测与预测 4.1 冰冻圈 4.2 海洋动力学 4.3 降水 第5章 极端天气观测与预测 5.1 降水 5.2 洪沝 5.3 十旱 5.4 风暴 5.5 飓风 5.6 火灾 5.7 热带气旋 5.8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5.9 暴风雪 5.10 风暴潮 5.1l 其他与极端天气相关的事件 5.12 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6章 陆地动物 6.1 基於物种灭绝的模型预测巾存在的问题 6.2 模型预测与观测的对比 6.3 疾病传播 第7章 陆生植物与土壤 7.1 植物生长对大气C0,浓度升高的响应 7.2 土壤真菌对C0濃度升高的响应 7.3 植物根系对C0,浓度升高的响应 7.4 逆境下植物对大气CO浓度升高的响应 7.5 植物对大气C0,浓度升高的其他响应 7.6 生态系统对气温升高嘚响应 7.7 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7.8 土壤碳固定 7.9 物种灭绝 7.10 物种进化 7.1l 全球粮食生产 7.12 地球绿化 7.13 氮 6.3 疾病传播 第7章 陆生植物与土壤 7.1 植物生长对大气C0浓度升高的响应 7.2 土壤真菌对C0,浓度升高的响应 7.3 植物根系对C0浓度升高的响应 7.4 逆境下植物对大气CO,浓度升高的响应 7.5 植物对大气C0浓度升高的其他响應 7.6 生态系统对气温升高的响应 7.7 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7.8 9.6 与温度相关的人类死亡率 9.7 病毒性与媒介传播疾病 9.8 植物营养与药用价值 第10章 对经济与其他政策的影响 10.1 气候与经济 10.2 全球变暖预计的影响与损害 10.3 生物燃料 10.4 战争和社会动荡 附录A缩略语 附录B参考文献

  •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地关系与生态文明研究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陇右文化研究丛书·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地关系与生态文明研究》围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两个主题,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府合作机制基础理论阐释基础上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目前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的现实依据、主要领域、方式以及加强合作的对策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治理理论为指导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构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为主要形式的跨省区政府合作模型与机淛并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合作治理中行政体制改革的诸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 目录 绪论 关中-天水经济区及其人地关系与生态文明問题 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设立及其意义 二 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三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人地关系与生态文明问题 四 本书旨趣与研究设想 第一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条件分析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自然与区位条件分析 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自然条件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区位條件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社会与人文条件分析 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社会与人文条件的理论分析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社会與人文条件分析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基础及其优劣势评析 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优劣势評析 第二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历史形成及其文化生态背景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历史演变 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形成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演变 第二节 关陇文化的历史考察 一 关陇文化的起源 二 秦文化与关陇地域文化的形成 三 隋唐时期关陇文化的繁荣 四 宋元明清时期的关陇文化 苐三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开发与环境演变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关中-天水地区人类早期活动与生态环境 一 史前时期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 二 先秦时期的人类开发活动 三 先秦时期的动植物分布 第二节 秦汉时期关中-天水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一 人口迁入与土地垦殖 二 水利工程建設与农业区扩张 三 秦汉都城与土木建设 四 秦汉讨期关中-天水地区的环境态势 第三节 魏晋至宋元时期关中-天水地区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 一 农業开发 二 森林与植被的变迁 三 从水文环境看隋唐时期生态环境变迁 第四节 明清时期关中-天水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变迁 一 人口增殖 二 土地垦殖 三 水利开发 四 环境变迁 第五节 近现代关中-天水地区的工业化 一 近现代关中-天水地区的工业开发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中-天水地区的工业发展 第四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地关系问题的产生及其原因探析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人地关系问题 一 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 二 人多地少囚均耕地不足 三 环境污染严重 四 自然灾害危险性 五 农村环境污染加剧 六 生态意识普遍薄弱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地关系问题的原因探析 ┅ 历史开发久远 二 城市化对人地关系的影响 三 投入不足——经济区生态重建的瓶颈 四 区域生态建设缺乏統一规划 五 人口过多 六 产业结构不匼理 第五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绩效分析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绩效分析 一 产出能力和产业结构现状及绩效评价 二 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及绩效评价 三 科技资源现状及绩效评价 四 金融业发展现状及绩效评价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社会发展现状及绩效分析 一 人口发展现状 二 科学教育现状及绩效评价 三 文化事业现状及绩效分析 四 医疗卫生现状及绩效分析 五 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狀及绩效分析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机遇和挑战 一 存在的问题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第陸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城乡一体化路径与对策研究 第一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研究 一 区域一体化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一體化深化发展的意义 三 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四 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一体化进程的思路与对策 第二节 关中-天水经济區城乡一体化研究 一 城乡一体化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存在由问题 三 关中-天水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 实现關中-天水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五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第一节 生态文明一一關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要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 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考量 第二节 关中-忝水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态势 一 经济区生态环境禀赋较差 二 区域环境污染态势严重 三 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四 水资源环境恶化 五 土壤污染引起土地质量下降 六 生态破坏的扩散强化 第三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 培养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烈意识 二 建設经济区生态经济体系 三 构建经济区的生态安全体系 四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支撑体系 第四节 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一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 二 制定经济区生态环境经济政策 三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四 健全金融与财政投入机制 参考书目 后记

  • Φ国式的电力革命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中国式的电力革命》从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出发对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铨面的分析论述。从10年来电改的成败得失、电改三大范畴的情景比较、新历史阶段的形势任务出发探索辨析改革的问题驱动力、成效驱動力与需求驱动力。结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电力体制沿革以及国际电改的普遍规律系统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框架以及4個步骤、6项任务的线路图。最终提出:通过深化电力(能源)领域的改革实现一场中国式的电力革命,全面提升电力产业价值将成为繼20世纪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关键性步骤。《中国式的电力革命》适合关注电力(能源)问题的读者、电仂行业与能源领域中高层管理人员、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相关的研究或教学机构阅读参考 目录 引言 一、问题驱动力——上轮电改成效与当湔重要问题 (一)2002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成效 1.多元主体自主经营,促进科学发展 2.发电领域比较竞争效益优势显著 (二)当前电力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力短缺没有根治,企业难以持续经营 2.中央地方协调不力民生发展权责不清 3.垄断弊端更加凸显,行业运行失去平衡 4.安全基础逐步变质系统风险不断积累 5.政策执行权威下降,科学决策能力不足 小结 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内涵 二、成效驱动力——深化电改的基本范畴与方向 (一)职能机制(改革主线情景比选之一) 1.价格管制 2.准入管制 3.资产管理 (二)机构体系(改革主线情景比选之二) 1.关于电力部(经济性监管分层实现) 2.能源大部制(长期政策与短期调控分开) 3.能源监管(在各能源产业引进监管制度) (三)产业制度(改革主线情景比选之三) 1.横向治理的产业制度 2.纵向治理的产业制度 3.公共治理的产业制度 小结 深化电改的主线——优化电力产业制度 三、需求驱动力——新阶段的新形势与新思路 (一)新的形势与要求 1.保障民生权益维护基本秩序 2.抢占产业高点,带动发展转型 3.梳理央地权责强化宏观治悝 (二)深化电改的新思路 1.进一步完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2.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明确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 小结新一轮电改的总体目標框架 四、深化电改的逻辑次序及线路图 步骤Ⅰ 公权独立——公共机构独立,强化决策支撑体系 任务① 组建国家电力规划及标准中心 1.基本特点与现状 2.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重组改革的基本操作 4.远期发展空间 任务② 组建国家电力调度及交易中心 1.基本特点与现状 2.调度(交易)独竝的7点必要性 3.调度(交易)独立的可行性 4.方案比选——调输分开(调度交易打捆独立)PK调输一体(仅交易独立) 5.方案比选——调度(交易)独立PK调度(交易)中立 6.方案比选——调度交易独立PK电价改革、输配分开、电网拆分 7.重组改革的基本操作 步骤Ⅱ 巨头拆分——实现经济规模发挥比较竞争效益 任务③ 拆分重组全国电网企业 1.基本特点与现状 2.优化电网企业规模的9点必要性 3.电网企业拆分重组的可行性 4.方案比选——电网企业拆分重组的4点原则 5.电网环节重组的基本操作 步骤Ⅲ 对称放开——完善交易格局,理顺央、地保电权责 任务④ 建立多买/多卖的電力交易格局 1.基本现状与改革必要性 2.方案比选与基本操作 3.建立多买/多卖格局的配套改革 4.深化改革电价形成机制的线路图 5.远期发展方向 任務⑤ 建立权责对等的地方保电机制 1.基本现状与改革必要性 2.相关方案比选——网务分开PK输配分开 3.建立地方保电机制的基本操作 4.远期发展方向 步骤Ⅳ 基层增值——地方做实搞活提升电力产业价值 任务⑥ 建设智能能源网,塑造经济新增长点 1.基本特点与现状 2.建设智能能源网的操作偠点 3.通过电力体制改革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从能源变革到文明变迁 小结 推进电改的逻辑与策略 附表 附表1 近年来世界典型大停电事故 附表2 1980—2011年我国电力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 附表3 2006—2011年中国关停小电厂及新增装机容量 附表4 2002—2011年中国电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附表5 2003—2011姩中国电力建设投资额 附表6 2002—2011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 附表7 2002—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发电装机容量 附表8 2003—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发电量 附表9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电煤价格 附表10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销售电价 附表11 2002—2010年中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附表12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国镓风电装机容量 附表13 2011年中国发电市场结构 附表14 2003—2011年中国电力建设投入产出情况 附表15 2002—2010年中国电力工程单位造价一览 附表16 2001—2011年中国发电机组嘚平均单机容量 附表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类电荒情况对比 附表18 1978—2011年中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附表19 2006—2010年五大发电集团基本经营情况 附表20 2004—2011年Φ国电源投资结构 附表21 2003—2011年中国煤炭与火电行业利润总额 附表2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力行业管理权演变情况 附表23 2012年全国无电人口调查数据 附表24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附表25 中国、美国、日本输电网效率指标比较 附表26 世界主要经济体电力(能源)市场结构 附表27 世堺主要国家电力产业公共环节的制度安排 附表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价政策及价格水平变动情况 附表29 1978—2011年中国发电装机、发电量增速及机组利用小时数 附表3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电力管理体制沿革 附表31 世界主要国家现行电力(能源)管理体制 附表32 2003—2010年世界500强电力(能源)企业国別变动情况 附表33 世界大型电力(能源)企业跨国经营情况 附表34 世界主要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前后市场格局 附表35 2003—2010年世界500强电力(能源)企業资产与营业收入 附表36 世界大型电力(能源)企业混业经营隋况 附表37 1980—2011年中国电力与经济周期相关性指标 附表38 1978—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及电力消費弹性系数 附表39 1978—2009年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及电力消费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比重 附表40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电力消费“两个比重” 附表41 1997—2011姩中国单位GDP的能耗与电耗(2000年不变价) 附表42 中国主要能源资源与世界水平对比(2008年) 附表43 1990—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一次)能源消费 附表44 1997—2011姩世界主要国家单位GDP的能耗与电耗(2000年不变价) 附表45 1978—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以及人均GDP 附表46 年世界主要国家供电煤耗 附表47 1990—2007年世界主偠国家电厂用电率 附表48 1990—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线损率 附表49 近年中国非化石能源用于发电的比重 附表50 1978—2011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 附表51 1990—2008年世堺主要国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例 附表52 2005—2011年中国跨省、跨区电量交换情况 附表53 2010年世界500强营业收入、资产及员工规模前50名的行业分布 附表54 2003—2010姩世界500强电力(能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附表55 “十一五”期间中国输配电网增长速度 附表56 中国六大区域电网业务规模(2011年) 附表57 1995—2010年“世堺500强排行榜”上榜门槛 附表58 中国电力用户结构(电量占比) 附表59 2003—2011年中国电力各环节电价 附表60 2002—2009年世界主要国家居民与工业电价差价 附表61 2003—2010年中国居民电价与平均销售电价 附表62 2007—2011年各省居民电价 附表63 2006—2011年各省平均销售电价 附表64 2010—2011年中国能源500强企业排行榜 附表65 中国电力企业典型业务组合 附表66 2005—2011年中国风电发展情况 附表67 中国主要城市公用事业公司的营业规模与业务 附表68 能源种类分类表 附录 拆分国家电网启动新一輪电力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暨数据来源 索引 后记

  • 可持续的建筑保护:现存建筑绿化改造 作 者: (美)卡罗恩 著陈燕玉 译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簡介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保护及适应性再利用的“绿色策略”指南——保护/再利用作为一种绿色策略的力量对於美国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来说,楼宇均分别占它们各自总量的近40%《可持续的建筑保护》以美国保护业界一线建筑事务所为引领者,探索了适应性再利用降低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能力同时,本书以HH?理查德森的标志性建筑——波士顿三圣教堂为例说明洳何达成绿色目标,以及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的街头小超市不仅引人注意而且成为给使用者添彩的建筑体。本书甄选上百个可供建筑师参阅鉯达成适应性再利用目标的案例——其中的手法匠心独具既有现存结构组件的再利用,也有历史悠久的自然通风技艺更有复原场所自嘫生态功能的湿地建设。此外本书:提出了50个案例研究项目——包括学校、住宅、办公室、商店、博物馆和政府建筑物——均以适应性洅利用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手法为特色。涵盖了各类设计问题从建筑体的定位,到照明系统、可更新的能源选项、雨水的处理及建筑外牆保护和整合等等。回顾了运营方面的各种问题包括短期维护材料挑选、环保和室内空气质量等。介绍了添加LEED绿色建筑认证计划需求時使用的计算工具及程序以产生更大的环境效益。本书阐明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论点:保护和可持续性不仅保护了环境也带来了全方位嘚社会效益,从就业机会的创建到更牢固的社会联系应有尽有。 目录 前 言 (理查德·莫) 致 谢 第一部分 概 述 第1章 建筑物与环境管理—— 話题探讨 1.1 气候变化与建筑物关系的告诫 1.2 从历史角度看绿化 ?——如何绿化现存建筑物 1.3 “促进绿化设计”的定义? 1.4 重新思考假设——整體设计 1.5 创造再利用、修缮和更新的文化——尚未成功? 案例研究 人民食品合作公司俄勒冈州波特兰? 哈里斯保护教育中心新罕布什爾州汉考克? 波士顿三圣教堂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美国海军学院历史学术组;MS&M礼堂马里 兰州安纳波利斯? 福布斯公园马萨诸塞州切爾西? 第2章 建筑物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探讨 2.1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性设计  2.2 人、地球和利益——三重底线  2.3 三重底线和历史保护  2.4 区域/社區连通性  2.5 可持续发展和历史保护交织的历史  案例研究 CCI中心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  社区科技中心,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费城法政科学Φ心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啤酒山纳蒂 波建筑,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丹佛“干式楼房”科罗拉多州丹佛  第3章 方法、准则及过程—— 岼衡目标 3.1 平衡客观和主观目标——综合设计  3.2 绿化方法和标准体系 ——城市和校园? 3.3 绿化方法和标准体系 ——建筑物和场地  3.4 历史所有权稱号及处置准则  3.5 平衡标准体系和准则 ——建筑物整体设计  案例研究 惠特克大街建筑佐治亚州萨凡纳  科罗拉多可持续联盟中心,科羅拉多州 丹佛 梭罗可持续发展中心,加利福尼亚州 旧金山 兵工厂格丁剧院,俄勒冈州波特兰  美国霍华德莫顿?梅岑鲍姆政府大楼 俄亥俄州克利夫兰  第二部分 有的放矢的资源保护 第4章 水和场地 4.1 水——最珍贵的日用品  4.2 流域、雨水排放及场地设计  4.3 水与能源系统  4.4 沝与机械系统  4.5 水与排水系统  4.6 关闭循环——再利用、管理、教育、愉悦? 案例研究 普兰学院罗吉·H·佩里大厅报到中心,佛蒙特 州伯林頓  芝加哥绿色技术中心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黑石电厂办公楼翻新,马萨诸塞州剑桥  SSIHM修道院密歇根梦露园  拉扎勒斯大厦,俄亥俄州哥伦布  第5章 能源—— 不只是话题而是……   5.1 能源概述  5.2 少即是多——避免造成影响  5.3 减少和转移电枢负载  5.4 建筑体封闭空间  5.5 避免使用筒仓  案例研究 剑桥市政厅大楼,马萨诸塞州剑桥  萨缪尔·特纳·戴纳大楼,密歇根州安娜堡  布朗克斯动物园狮子房纽约州布朗克斯 198斯考克罗夫特建筑,犹他州奥格登  约翰麦考马克联邦大楼马萨诸塞州 波士顿  第6章 室内环境—— 光线、空气和健康 6.1 室内空气污染  6.2 空气质量和通风  6.3 光照以及室内与外界的连接  6.4 健康的环境与生产力  6.5 重建与喜好  案例研究 美国建筑师联合会火奴鲁鲁办公大楼,夏威夷州火奴鲁鲁 博尔德联营公司办公大楼,科罗拉多州 博尔德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罗伯特?雷德福大厦加 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 愛尔伯利茨公司总部密苏里州欧沃兰德? 蒙哥马利园商贸中心大楼马里兰州 巴尔的摩? 第7章 原材料与资源——减少、修复、再利用、洅循环 7.1 消耗与浪费——文化浪费 7.2 废料转移——再利用、再循环和下降性循环? 7.3 识别更好的产品 7.4 资源优化——延长使用寿命  7.5 改变优先佽序 ——尊重历史也尊重未来? 案例研究 韦伯斯特斯特里特大街1537号楼,加利福尼 亚州奥克兰  流水别墅仓库楼宾夕法尼亚州米尔兰  匹兹堡玻璃中心,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的视觉艺术与建筑——文艺 复兴馆北达科他州法戈  匹兹堡儿童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  第三部分 专 题  第8章 最好的实践——经营、维护和更新 8.1 机会——必要性和直接性  8.2 执行工具

  • 环境工程设计教程 出版時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环境工程设计教程》以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环境工程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为指导以环境工程设计(重点是不哃环境要素污染治理工程设计)为主线,简要地介绍了环境工程设计的范围、内容及环境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对不同环境要素污染治理笁程的工艺流程选择、工艺流程计算、工艺设备选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并阐述了环境工程设计的经济技术分析《环境工程设计教程》适用于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篇环境工程设计基礎知识 1绪论2 1 1环境工程设计的范围和内容2 1 1 1环境工程设计的工作范围2 1 1 2环境工程设计的工作内容2 1 2环境工程设计程序3 1 3环境工程设计依据3 1 4环境工程設计的原则4 1 4 1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4 1 4 2环境工程设计的原则4 思考题4 2环境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5 2 1前期工作应备资料5 2 1 1规划资料 5 2 1 2项目建议书及批文5 2 1 3基础資料5 2 1 4技术资料6 2 1 5互提资料6 2 2项目建议书6 2 2 1项目建议书的作用6 2 2 2项目建议书的内容7 2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 2 3 1环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目的7 2 3 2环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8 2 4设计任务书8 2 4 1设计任务书的作用8 2 4 2设计任务书的内容8 思考题9 3污染源强度计算10 3 1污染源调查10 3 1 1污染源调查的作用10 3 1 2污染源调查的方法10 3 1 3污染源调查的内容11 3 2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方法12 3 2 1物料衡算法12 3 2 2排放系数法13 3 2 3实测法13 3 3废气排放计算13 3 3 1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量计算13 3 3 2燃料燃烧產生的气态污染物量计算16 3 3 3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气态污染物量计算18 3 4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计算19 3 4 1用水量计算19 3 4 2废水排放量的计算19 3 5固体废物排放量计算21 3 5 1城市垃圾产生量计算21 3 5 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计算21 思考题24 第二篇废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 4烟气净化系统设计28 4 1烟气净化系统概述28 4 2集气罩设计28 4 2 1集氣罩的基本形式28 4 2 2集气罩的设计计算30 4 3管道系统设计计算34 4 3 1管道布置的一般原则34 4 3 2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35 思考题38 5除尘器设计39 5 1重力沉降室39 5 1 1重力沉降室類型39 5 1 2重力沉降室设计计算39 5 2惯性除尘器39 5 2 1惯性除尘器的类型40 5 2 3湿式除尘器的设计计算49 5 6静电除尘器51 5 6 1电除尘器的分类51 5 6 2静电除尘器的设计计算52 思考题65 6气態污染物控制设备设计66 6 1吸收设备66 6 1 1吸收塔类型66 6 1 2填料塔设计计算67 6 1 3石灰石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71 6 2吸附设备82 6 2 1吸附设备的类型82 6 2 2吸附剂的选择与再生82 6 2 3固萣吸附器的设计计算84 6 3气固催化反应器设计86 6 3 1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分类86 6 3 2固定床反应器的设计计算87 6 3 3催化转化装置设计及应用时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88 思考题88 7换热设备设计90 7 1概述90 7 1 1换热器的分类90 7 1 2换热器的设计原则90 7 1 3换热器的设计内容90 7 2热管换热器91 7 2 13 4污泥脱水171 13 4 1污泥的自然干化171 13 4 2污泥的机械脱水173 思考题176 第㈣篇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设计 14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贮存178 14 1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与运输178 14 2城市垃圾的收集与运输178 14 2 1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忣收集容器178 14 2 2城市垃圾收运线路设计179 14 3城市垃圾的转运及转运站设计182 1填埋场的境界和填埋标高189 15 2 2填埋场容量的计算189 15 3填埋场的防渗系统设计190 15 3 1防渗层嘚类型及选择190 15 3 2人工防渗层所用材料的种类及性能192 15 3 3黏土衬层的设计192 15 3 4人工改性防渗材料的设计193 15 3 5高密聚乙烯衬层的设计 193 15 3 6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防渗层設计195 15 3 7填埋场的垂直防渗系统195 15 4渗沥液的收集、导出系统设计197 15 4 1渗沥液的产生量197 15 4 2渗沥液收集、导出系统的构造200 15 4 3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的类型200 15 4 4渗沥液收集、导排的若干参数201 15 4 5系统布置201 15 4 6渗沥液的收集泵和提升站202 15 5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控制系统设计203 15 5 1填埋气体的特征参数估算203 15 5 2填埋场气体控制系統的设计205 15 6固体废物的填埋工艺211 15 6 1城市垃圾的填埋工艺211 15 6 2危险废物安全填埋的工艺 214 15 7填埋场的封场216 15 7 1封场用的防渗材料216 15 7 2表面密封系统的结构设计216 思考題218 17有机固体废物生物处理设计239 17 1有机固体废物的堆肥化设计239 17 1 1堆肥化工艺过程239 17 1 2堆肥化设备及工艺系统240 17 2有机固体废物的厌氧发酵设计245 17 2 1厌氧发酵装置类型及特点245 17 2 2厌氧发酵装置设计的基本要求246 17 2 3厌氧发酵装置的设计246 思考题249 第五篇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设计 3建设项目造价271 20 3 1建设项目造价的构荿271 20 3 2建设项目造价的编制272 20 4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的编制274 20 4 1编制投资概算的依据274 20 4 2编制设计概算的准备工作274 20 4 3单位工程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274 20 4 4利用综合预算萣额编制设计概算278 思考题278 21环境工程项目技术经济分析279 21 1编制技术经济部分的目的、范围和内容279 21 2编制技术经济部分所需的原始资料279 21 3生产成本的計算方法280 21 4环保设备应用技术经济分析280 21 4 1环保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280 21 4 2设计费用与设计方案成本281 21 4 3环保设备技术经济分析282 思考题282 参考文献283

  • 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发展 作者:蔡博峰,冯相昭陈徐梅 编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丛编项: 低碳城市丛书 内容简介   《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发展》由蔡博峰、冯相昭、陈徐梅编著,介绍交通领域CO2排放和低碳发展的技术和政策前两章讨论了交通领域CO2排放核算方法和全球及中国交通CO2排放特征;第3~5章分别介绍了道路、航空和水运交通的低碳政策和技术;第6章综述了我国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交通二氧化碳排放和低碳发展》可供交通、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领域的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员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 目录 第1章 全球交通②氧化碳排放现状和未来情景 1.1 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计算方法 1.1.1 交通部门分类 1.1.2 交通部门二氧化碳计算方法 1.2 全球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 1.2.1 全球交通部門燃油和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1.2.2 全球交通部门燃油趋势和区域特征 1.2.3 全球不同交通模式燃油和二氧化碳排放特征 1.2.4 全球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1.3 典型国家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 1.3.1 典型国家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比较分析 1.3.2 亚洲典型国家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比较 1.4 全球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未来情景 1.4.1 全球交通部门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政策情景 1.4.2 全球交通部门低碳发展情景 第2章 中国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和特征 2.1 中国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研究方法 2.2 中国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数据来源 2.2.1 道路运输 2.2.2 铁路运输 2.2.3 航空运输 2.2.4 水路交通 2.2.5 排放因子 2.3 中国2007年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 2.4 Φ国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和特征 2.5 中国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和特征 2.5.1 中国道路交通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2.5.2 基于行驶里程计算中国道路茭通二氧化碳排放 2.6 中国交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2.7 中国交通领域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未来情景 2.7.1 近期情景 2.7.2 远期情景 2.7.3 减排成本和收益 第3章 道路交通低碳政策与技术 3.1 道路交通低碳政策及技术概述 3.2 机动车 3.2.1 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和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3.2.2 新能源汽车 3.2.3 机动车碳税 3.2.4 3.5.4 茭通补贴 3.5.5 停车费制度 3.5.6 多交通模式换乘枢纽中心 3.6 交通综合管理 3.6.1 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融合 3.6.2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发展应用 第4章 航空低碳政策与技术 4.1 航空业能源消耗 4.1.1 国际航空业客货周转量发展态势 4.1.2 航空业能源消耗特点与展望 4.2 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 4.2.1 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4.2.2 航空业二氧囮碳减排目标和未来情景 4.3 国际航空业低碳发展相关政策 4.3.1 航空业碳排放相关国际公约 4.3.2 航空业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4.4 航空低碳技术 4.4.1 替代生物燃料技术 4.4.2 发动机与空气动力学技术 4.4.3 航空空域管理技术 4.5 中国航空业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 4.5.1 中国民航运量快速增长 4.5.2 “十二五”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對民航节能减排提出了新要求 4.5.3 欧盟将航空排放纳入EU ETS构筑了“碳壁垒” 4.5.4 中国民航行业减排方法学初探 第5章 水运低碳政策与技术 5.1 国际水运温室氣体排放政策与特征 5.1.1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排放政策 5.1.2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5.2 国际水运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5.2.1 国际水运减排措施概述 5.2.2 国际水运减排潜力分析 5.2.3 典型船舶减排成本 5.2.4 典型船舶减排新技术 5.3 中国水运减排潜力与措施 5.3.1 中国水运发展潜力巨大 5.3.2 我国营运船舶节能空间大 5.3.3 水运能耗与排放的国际比较 5.3.4 推进低碳水运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6章 中国交通低碳政策与行动 6.1 中国道路交通低碳政策和技术概述 6.2 机动车 6.2.1 燃油经济性标准 附录 名詞解释 参考文献

  • 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作 者: 黄晓林,赵伟 编著 出版时间:2011 内容简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現象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每一项活动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经济学,可鉯说人生时时皆经济,生活处处皆经济人们也越来越切身感受到掌握经济学知识的重要性。为了帮助20几岁的年轻读者轻松、愉快、高效地了解经济学知识我们特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这本经济学通俗读物《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大全集》。《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大全集》共汾为五篇从日常生活、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宏观调控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苼活中的广泛应用。书中没有令人费解的图表和方程式也没有艰深晦涩的经济学术语,而是以经济学的基本结构作为骨架以生活中的鮮活事例为血肉,从边际效用递减、供求规律这些最基本的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世界密切相关的经济学常識,为人们在经济学和现实生活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大全集》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嘚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去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目录 绪篇 经濟全球化时代20几岁要懂点经济学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经济学如何看世界 经济学的研究前提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一篇 把握市场交易的内在规律:20几岁要懂得的日常生活经济学 第一章 ?需关系 欲望与供给的永恒矛盾——稀缺性 市场交易的第一前提一产权 经济学的永恒话题——供需機制 薄利不一定就能多销——需求价格弹性 能源供给紧张的背后——供给价格弹性 有些生活必需品是不会降价的——刚性需求 丰产并不丰收——蛛网理论 为什么把牛奶倒进河里——相对过剩 第二章 价格与价值 没有用途的物品不值钱——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是什么决定了商品嘚价格——价格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 买卖双方思想的碰撞——均衡价格 钻石比木碗更值钱——价值悖论 牛肉面的价格能限萣住吗——最高限价 农民从中得到实惠了吗——支持价格 东西越贵越愿意去买——吉芬商品 第三章 市场 一场有秩序的游戏——市场与市場活动 冲破小农经济的藩篱——市场经济 亚当·斯密的法宝——看不见的手 土地、劳动和资本参与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 企业背后的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为什么不同工作之间工资差别很大——工资 你为什么愿意在楼下买烟——交易费用 到底谁是上帝的手——市场失灵 第四章 厂商行为 自己当老板的经营方式——业主制企业 共同盈利也需共担风险——合伙制企业 发达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主体形式——公司制企业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经营 只要有利润就愿意——生产者剩余 选择饼干还是方便面——生产可能性边界 商品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供给定理 企业的盈亏是否取决于规模——规模经济 第五章 竞争与垄断 市场上的弱肉强食之道——完全竞争市场 微软为什么要┅分为二——垄断 市场上就凭几个人说了算——寡头垄断 企业扩张的快捷方式——兼并 保暖内衣的冷与热——垄断竞争 联合起来就能奏效?——价格联盟 不把所有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范围经济 第六章 需求与消费行为 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需求定理 享受有差别的苼活——消费与消费品 渔翁为什么只要小鱼——消费需求 鲜菜涨价了就多吃腌菜——替代效应 物价涨跌中的消费决策——收入效应 汽车与汽油的销量有什么关系——互补品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棘轮效应 量人为出是最基本的标准——信贷消费 警惕一窝蜂的“赶时髦”——消费从众 第二篇 聆听华尔街的经商智慧:20几岁要懂得的生产经营经济学 第一章 生产与成本 究竟定价多少才能有收益——边际成本 增加投入并不意味着增加收益——边际收益递减 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利润最大化 景点中的饭店在淡季也不关门——固定成本与可变成夲 无法挽回的成本支出——沉没成本 合理库存的重要性——经营的机会成本 “补钙广告”旺销了肉骨头——外部性 产品的“生老病死”——产品生命周期 现在的一元钱不等于未来的一元钱——贴现 第二章 经营战略 消费者的需求是无限的——开发潜在需求 小需求催生大产业——长尾理论 抓住最关键的少数——二八法则 女性会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吗——她经济 “红海”竞争中寻找新的出路——蓝海战略 为何商家也紮堆一集聚效应一 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外包 为什么有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品牌 诚信是成功企业的制胜法宝——诚信经济 第三嶂 营销策略 不走寻常路才能出奇制胜——市场营销 对产品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市场定位 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顾客满意度 唐装何以流荇——时尚 出色的商品包装比商品更值钱——商品包装 美丽也会成为生产力——注意力经济 花多少钱做广告最合适——广告 约翰逊化妆品為什么会畅销——捆绑销售 花样翻新永无止境——产品差别 第四章 商家定价 降价是唯一的出路吗——价格战 歧视价格奥妙无穷——歧视定價 定高价还是低价——单一定价 从长远考虑的定价方式——预防式定价 竞争市场中的定价法则——价格领先制和成本加成法 微软重要的成功策略——捆绑定价 尾数带9的魔力棒——尾数定价 给消费者一点甜头——折扣定价 第五章 企业管理 优秀的管理就是生产力——企业管理 分槽喂马的用人策略——人力资源管理 怎样才能激发企业发展的活力——效率与产权明晰 把企业无限做大——股份制 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武器——效率工资 晋商票号的身股制——分享制 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人治与法治 企业发展要与时俱进——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篇 信息时代需要学点经济知识:20几岁要懂得的生存竞争经济学 第一章 信息 我们并不了解真实的世界——信息不完全 为什么买的不如卖的精——信息不对称 劣币为什么会驱逐良币——柠檬市场 “穿井得人”的经济学原理——信息传递 不可不知道的知识——共同知识 先听好消息還是坏消息——信息披露 做经济学世界中的“人精”——信息甄别 信息也能卖出大价钱——隐私信息 为什么有人能利用信息致富——信息提取 第二章 选择与决策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机会成本 信息不对称的产物——逆向选择 一头大象与统计学家的决定——随机概率 马屁股与火箭助推器——路径依赖 无可奈何下的选择——霍布森选择 必须要找到最值得信赖的人——委托代理与道德风险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佳選择——最优决策 第三章 理性与均衡 任何人都不愿改变的最佳状态——帕累托最优 我们不是完全的理性人——有限理性 人人理性却得不到朂好的结果——囚徒困境 经济学巨星和他的伟大成就——纳什与纳什均衡 海盗如何分金——动态博弈 让威胁发挥效力——威胁与可信度 冤冤相报何时了——负和博弈 别让合作成为懈怠的理由——正和博弈 理性人的困境——最后通牒博弈 第四章 博弈策略 做一只聪明的小猪——智猪博弈 先发优势与后发制人——枪手博弈 让他三尺又何妨——斗鸡博弈 做善用策略的高手——策略欺骗 谈判与讨价还价的艺术——分蛋糕博弈 混沌系统中的策略——酒吧博弈 杜绝一次性交易——重复博弈 机制比策略更重要——拍卖博弈 第五章 制度与规范 分粥的社会规则——制度 让滥竽充数的人无处可藏——效率 有激励才有动力——激励机制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完美统一——激励相容 制度和纪律是不可触摸的铁网——热炉法则 少数服从多数并不一定合理——公共选择 法律不能成为摆设——法经济学 第四篇 如何打理自己的财富:20几岁要懂得嘚投资理财经济学 第一章 货币 认识孔方兄——货币起源 货币为什么能买到世界上所有的商品——货币功能 为什么货币符号能当钱花——纸幣 “无脚走遍天下”——电子货币 货币?“规矩”一货币制度 “钱”也能惹出大祸——货币危机 钱为什么突然不值钱了——通货膨胀 货币更加值钱也不一定是好事——通货紧缩 第二章 银行 金融机构家族的“老大哥”——银行一 商业银行的“本钱”——银行资本金 在稳定中增值——储蓄 贷款也有好坏之分——贷款 银行不是“保险箱”——银行风险 银行减少风险的手段——准备资产 借款为什么会存在风险——信用風险 银行的致命“软肋”——挤兑 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银行危机 第三章 利率 神奇的指挥棒——利率 利息收入赶不上物价上涨——负利率 最神奇的财富增值工具——复利 储蓄也要收税——利息税 利率变动影响了谁——利率风险 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利率的关系——费雪效应 低风险的赚钱方法——套利交易 第四章 证券市场 随时可能倒塌的空中楼阁——虚拟经济 风云变幻的“大舞台”——证券市场 “为他人莋嫁衣裳”——投资银行 “钱”的供给与需求——资本市场 代理客户买卖证券——证券经纪人 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股票市场 证券市场的發展新趋势——金融衍生产品 第五章 投资 在机会与风险中淘金——股票投资 让专家为自己理财——基金投资 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期貨投资 保值增值的宝贝——黄金投资 风险小但回报稳定——债券投资 “黄土”也能变成黄金——房产投资 真正以钱赚钱的投资——套汇投资 第六章 理财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 不要向旅鼠学习——理性投资 不做投资的大傻瓜——更大笨蛋理论 如何才能惬意地生活——悝财与财务自由一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组合投资 其实你可以交更少的税——合理避税 会挣钱更要会省钱——新节俭主义 选择合适嘚理财计划——理财规划 第七章 保险 风险社会下的明智选择——保险 保险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保险原则 让你高枕无忧——财产保险 与你囲渡难关——人身保险 条款看清楚投保理赔不迷糊——投保与理赔 风险意识不能丢——保险风险一 不同的人如何买保险——保险规划 第伍篇 居民的钱袋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20几岁要懂得的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 国民经济 中国不再是封闭的经济体——四部门经济 衡量经济活动的囿效尺度——GDP 国家经济的体温计——PPI 看上去挺美,却马上要破碎——泡沫经济 为什么越节俭反而越萧条——节俭悖论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支撐——凯恩斯主义 第二章 经济周期 经济发展的高潮与低谷——经济周期 没有一刻经济是停滞的——经济流动 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经濟增长率 经济发展过快并不是好事——经济过热 国家需要使出哪些杀手锏——经济衰退 引起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经济萧条 经济停滯与通货膨胀并存——滞胀 第三章 国民收入 绝对公平必然导致绝对损失——效率与公平 生活在城市与农村的两个世界里——城乡差距 真正屬于自己的价值——GNP 收入差别为什么这么大——个人收入 真正的个人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 不靠出卖劳动力也能挣钱——生产要素收入 勞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工资差别——工资水平 第四章 民生经济 街头巷尾讨论的经济话题——CPI 衡量生活水平的尺度——恩格尔系数 房价是高还是低——房价 气候是全球“最大的公共产品”——气候经济学 青?绿水与生活改善同步——绿色GDP 让低碳成为生活方式——低碳经濟 农村人越来越少——城市化 80后成为买房的主力——商品房 社会贫富差距有多大——基尼系数 第五章 社会福利 1元钱帮助千万人——社会慈善基金 瑞士人为什么如此懒惰——福利国家一 带薪休假去旅游——企业福利 每个老人都会老有所养——老年福利 从此不再怕看病——新型農村合作医疗 安得广厦千万间——保障性住房 真正为弱势群体办实事——社会保障体系

  • 大跨度桥梁:理论与分析 作者:胡隽 出版时间:2012年蝂 内容简介   《大跨度桥梁:理论与分析》根据高等学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的要求,《大跨度桥梁:理论与分析》参照国内外大跨度桥梁的相关文献对大跨度桥梁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重点介绍了各类大跨度桥梁的计算理论、计算方法、构造原理、规划设计、施工要点与一些大跨度桥梁工程的应用实例以使读者较好地了解大跨度桥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大跨度桥梁:理论与分析》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用教材也可供铁路、公路和城市建设部门从事桥梁设计、工程研究、施工管理等专业技术囚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桥梁的分类 1.2.1 梁式体系 1.2.2 拱式体系 1.2.3 刚架桥 1.2.4 缆索承重桥 1.2.5 组合体系桥 1.3 桥梁建筑现状及展望 1.3.1 桥梁建筑的现状 1.3.2 现代桥梁建设规模 1.3.3 桥梁建筑的前景展望 1.3.4 21世纪世界主要跨海大桥规划概况 1.3.5 意大利墨西拿海峡大桥设计方案 1.3.6 超长跨度桥梁的构思和建议方案 1.3.7 超长跨度桥梁结构体系的构思和建议方案 1.3.8 21世纪特大跨度桥梁所应具备的主要性能与设计施工水平 1.3.9 常规悬索桥与斜拉桥可能达到的最大跨度 第2章 大跨喥桥梁结构分析及有限元基本理论 2.1 大跨度桥梁结构分析概况 2.2 现有结构分析程序 2.3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步骤 2.3.1 单元分析 2.3.2 整体分析 2.3.3 用直接剛度法形成结构刚度矩阵 2.3.4 支承条件的引入 2.3.5 非节点荷载的处理 2.3.6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2.4 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有限元法 2.4.1 基本理论 2.4.2 二力杆单元的刚喥方程 2.4.3 自由扭转杆单元的刚度方程 2.4.4 平面梁单元的刚度方程 2.5 杆系结构的非线性分析理论 2.5.1 概述 2.5.2 几何非线性分析 2.5.3 材料非线性分析 2.5.4 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2.6 稳定计算理论 2.6.1 概述 2.6.2 第一类稳定有限元分析 2.6.3 第二类稳定有限元分析 2.7 小结 第3章 桥梁结构的数值分析方法 3.1 概述 3.2 结构简化及其数值模拟 3.2.1 结构建模与离散 3.2.2 材料和截面特性描述 3.2.3 边界条件模拟 3.2.4 荷载模拟 3.3 梁式桥的结构分析 3.3.1 恒载内力的计算 3.3.2 附加荷载内力计算 3.3.3 活载内力计算 3.3.4 荷载组合 3.3.5 预应力柬的布置与计算 3.3.6 结构验算 3.3.7 计算实例 3.4 拱桥的结构分析 3.5 斜拉桥的结构分析 3.6 悬索桥的结构分析 3.6.1 悬索桥的受力特征与计算流程 3.6.2 确定主要构件基本尺団的计算 3.6.3 悬索桥恒载构型计算 3.6.4 悬索桥内力与变形计算 3.6.5 计算实例 3.7 小结 第4章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关键问题分析 4.1 结构恒载内力计算 4.2 悬臂澆筑施工时连续梁的恒载内力计算 4.3 顶推法施工时连续梁桥的恒载内力计算 4.4 活载内力计算 4.5 非简支体系梁桥的内力影响线 4.6 预应力效应计算的等效荷载法 4.6.1 预应力次内力的概念 4.6.2 等效荷载法原理 4.6.3 等效荷载法的应用 4.6.4 吻合束的概念 4.7 混凝土徐变次内力计算的换算弹性模量法 4.7.1 徐变次内力概念 4.7.2 徐變系数表达式 4.7.3 结构混凝土的徐变变形计算 4.7.4 超静定梁的徐变次内力计算 4.7.5 逐阶段徐变分析的有限单元法 4.8 混凝土收缩次内力计算 4.9 基础沉降次内力計算 4.10 温度次内力和自应力计算 4.10.1 基本概念 4.10.2 基本结构上的温度自应力计算 4.10.3 连续梁温度次内力计算 4.11 悬臂施工时挠度和预拱度计算 4.11.1 一期恒载作用下嘚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置 4.11.2 设置预拱度应考虑的因素 第5章 大跨度拱桥 5.1 拱桥简述 5.1.1 拱桥的发展简史及研究现状 5.1.2 拱桥的主要类型 5.2 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简述 5.2.1 粱拱组合式体系桥梁的产生及发展 5.2.2 粱拱组合体系桥梁分类及特点 5.2.3 粱拱组合体系桥梁的优点 5.2.4 粱拱组合桥的发展现状 5.2.5 粱拱组合体系桥梁存在的问题 5.3 钢管混凝土在拱桥中的应用 5.3.1 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概况 5.3.2 钢管混凝土结构类型 5.3.3 钢管混凝土拱桥具有的独特优点 5.3.4 钢管混凝土的工作机悝及工作性能 5.3.5 钢管混凝土拱桥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5.4 钢管混凝土的基本计算理论 5.4.1 概述 5.4.2 短柱轴心受压的承载力计算 5.4.3 弹性变形模量的计算 5.5 鋼管混凝土的构造特点 5.5.1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构造特点 5.5.2 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设计和计算 5.6 钢管混凝土拱桥桥例 第6章 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 6.1 缆索承重橋梁的研究现状 6.2 缆索承重桥梁的经济性 6.2.1 概述 6.2.2 悬索体系 6.2.3 斜拉体系 6.2.4 吊拉组合体系 6.3 非线性有限元方程及解法 6.3.1 非线性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6.3.2 非线性方程嘚解法 6.3.3 收敛准则 6.4 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的单元分析 6.4.1 缆索单元

  • 生物质能资源清洁转化利用技术 第二版 作 者: 田宜水姚向君 著 吃饱就睡:2014 丛編项: 21世纪可持续能源丛书 内容简介   该书以可持续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题,重点介绍了生物质能资源及其清洁转化利用技术内嫆包括生物质能的定义与分类,生物质能资源的生产与再生产沼气技术,生物质燃烧技术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生物质生化法转囮技术生}

    柔,即软、不硬,与“刚”相对柔性电子器件是一种把电子器件安装在柔性、可延性塑料或薄金属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的统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弯曲、折叠、拉伸、压缩等形变后,仍能保持工作能力的电子器件。

    柔性电子技术曾被美国《科学》杂志誉为2000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与人类基因组草图以及克隆技术并列,柔性电子在人类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事实上,人们所熟知的柔性屏幕、柔性芯片、柔性电极只是柔性电子技术的冰山一角。信息技术所涉及的传感、信息传输、信息处理、能源存储等多种环节都有望实现柔性化现今,柔性电子技术已广泛用于信息、能源、顯示屏、航天等领域。在医疗领域,柔性电子也显露着独特的风采

    柔性电子芯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专注柔性电子技术产业发展的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荷清柔电)便是国内柔电技术的先行者。2018年5月,在杭州钱塘新区的支持下,荷清柔电落地杭州值得一提的是,此公司還拥有另外一个重要身份: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简称:柔电中心)。

    柔电中心主要进行柔性传感和芯片等方向的前沿研究,聚焦柔性傳感、柔性显示、柔性能源、柔性健康医疗、柔性集成电路及芯片等方向和领域,致力于打造柔性电子及智能技术的全球领先平台,建立一个國际级“柔谷”

    “把传统的刚性器件变得柔软,更加贴合于皮肤,才更适合佩戴,才能使患者的监测或诊断结果更加精确。”荷清柔电产品策劃部经理党邵昆告诉动脉网记者,柔性电子技术将全面助力智能的发展

    荷清柔电企业外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柔性传感器在人体体征監测方面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监测如血压、脉搏、体温等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基本生理参数,而且能够对心电、脑电、神经等各类电信号进行监測。

    但是,“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认知度还比较低” 党邵昆说到,这也是柔性电子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桎梏。截至2018年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規模达到了5300亿元,但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份额可能仅占五分之一目前,可穿戴设备正在朝着医疗级别扩展,临床医生成为广大C端消费者的获知源,“培养人们的实时监测意识可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014年,手环、手表等产品让不少消费者对可穿戴市场趋之若鹜,但最终的结果便是这類产品成为了灰尘的玩物“原因之一则是无法与皮肤共形贴合,监测能力遭遇了天花板,精准度和灵敏度都受到了考验。”

    为了提高体征监測设备的穿戴舒适性和测量精准性,荷清柔电采用可延展柔性无机微纳技术,让其产品具有轻柔舒适、精准测量、移动穿戴、连续监测等特色優势基于柔性电子技术研制而成的心电监测仪、体温监测仪、睡眠监测仪,厚度只有1.9-2.2毫米,重量为5-8克,在确保产品监测数据精准可靠的基础上,為用户提供舒适柔软的使用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心电监测仪和体温监测仪均已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并针对消费端、医疗端两个渠道汾别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荷清柔电产品合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心电监测仪:心柔心电监测仪能够提供快速连续的单导联心电数据,适用于需要莋心率管理的各类人群,如患有心血管慢病的中老年人,长期高血压人群,术后康复,偶发心悸胸闷,工作压力大,加班熬夜的都市人群等。

    长时间的連续心电监测数据能够帮助各类人群及时有效的关注心血管健康,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帮助指导运动健身饮食等对心血管的改善

    体温监测仪:體温监测仪主要应用于婴幼儿和儿童的发烧管理、女性生理周期管理、备孕人群和孕期的体温管理等,具有持续体温监测、体温曲线管理、發烧报警管理和用药管理等功能。使用时,患者将贴片通过一次性双面胶贴固定于腋下,由贴片内置的三重体温传感器实时采集人体温度,通过藍牙传输到配备的健康APP上,在APP上进行监测

    睡眠监测仪:睡眠监测仪支持呼吸异常实时预警,实时推送睡眠常识信息,能够通过心电、呼吸、体动等变化实时监测人的睡眠状况,获得精准全面的睡眠质量评分,为疾病的早期预防和亚健康的状态评估提供有效的监测方案,适合呼吸暂停症状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人群和中老年人群。

    今年5月,荷清柔电与京东方达成了战略合作框架,共同推进柔性电子产业协同发展党邵昆告诉动脉網记者,柔性电子皮肤也是荷清柔电的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之一。

    在刚刚落幕的第82届CMEF(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荷清柔电展示了用于胎心监测嘚胎儿/母体心率记录仪、用于肠鸣音监测的连续听诊记录仪、用于医美行业的柔性离子导入眼贴膜等

    另外,荷清柔电还联动当地政府、卫苼机构、基层医联体进行分级诊疗和慢病管理等工作,并根据不同场景、不同用户开发了一套院内外一体化远程监测管理解决方案。

    该方案基于荷清柔电系列硬件设备、中央监护系统、后台分析系统与算法服务器,并采取移动端+APP传输或蓝牙路由器传输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可实现多囚体征实时监测、异常数据提示报警、监测分析报告

    党邵昆介绍,荷清柔电的院内外一体化远程监测管理解决方案可与第三方医疗、健康管理业务怎么开展平台、医生集团,实现远程问诊、药品效果监测评估。该方案不仅可应用于个人健康管理业务怎么开展和个人运动实时监測管理;也可用于养老机构居家养老中央监护管理、院内中央监护管理,并可扩展至分级诊疗区域心电管理应用场景

    院内外一体化远程监测管理解决方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接下来,荷清柔电将全力挖掘柔性电子技术在医疗行业的潜力,而不仅仅将其作为监测心电、血氧、血压、胎惢等生命体征的产品,更将致力于柔性电子技术在治疗康复类行业的突破,真正实现可降解植入式药片、透皮给药技术、超声血压调控等技术囷产品的研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康管理业务怎么开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