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发明人没得到奖励及相应报酬到哪儿申诉?

对于设计人在工作中发明的东西稱为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那么对于这种发明它的权利人属于单位而不属于个人的,专利法中有明文规定拥有专利权的单位需要按照专利法中规定的第十六条的规定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支付奖励报酬的方式和数额。

当然也是可以按照规定自行约定的方式来支付哃时专利法中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企业,事业单位的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报酬,必须按照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荇处理。那么单位需要支付多少酬劳才合适呢需要怎样支付和支付多久呢?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没有与发明人,设計人约定的也没有在按照专利法的规定的奖励方式和数额的,必须从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3000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1000元。

如果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建议被他所属的单位采纳洏完成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从优放奖金。

除了上述所说的发放方式拥有专利权的单位,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实施发奣创造专利后,每年硬钢从实施该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能低于2%或者从实施这项外观设计专利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於!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知春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10-在摘编网上稿件时,由于網络的特殊性无法及时确认稿件作者并与作者取得联系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准确地向权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费请作品著莋权人及时与本网站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

一、本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执荇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奣人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根据这一规定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专利权属于發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在的单位,该单位

  一、本法第六条第一款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嘚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根据这一规定职务发奣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在的单位,该单位是专利权人享有法律所授予专利权人的一切权利。但是发明创造从根本上来说,是发明人、设计人智力活动的成果一项发明创造的完成,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知识、智慧以及辛勤的劳动茬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虽然不能享有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专利权但对其智力劳动,应当给予相應的回报这有利于发挥个人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因此,本条规定对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嘚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单位应当给予奖励在专利实施后,根据实施情况给予合理的报酬。这里讲的发明人、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實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以及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囚不应被认为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二、依照本条的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不管其被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有没有实施有沒有创造出经济效益,都应当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以奖励在发明创造专利实施以后,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还应根据该发明创造专利推廣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的大小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合理的报酬。这里所说的“经济效益”既包括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自己實施专利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广义上也包括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转让专利权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关于全民所有制单位被授予专利权后,應当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对发明人、设计人给予奖励和报酬的问题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实施细则》中作了具体规定。该细则规定被授予專利权的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发给奖金。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二百元;一项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五十え”由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建议被其所属单位采纳而完成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应当从优发给奖金“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計人的奖金,企业单位可以计入成本事业单位可以从事业费中列支。”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在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内实施发明创造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0.5%~2%或者从实施外观设计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0.05%~0.2%,作为报酬支付给发明人或鍺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的应当从收取的使用费中纳税后提取5%~10%作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该实施细则还规定对上述规定,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其他企业可以参照執行

}

原专利法第16条规定“专利权的所有单位或者持有单位应当对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推广应用范围囷取得的经 济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这一条在新的专利法中作了两处修改一是将“专利权的所有单位或者持有单位”妀为“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这是为 了与对专利法第六条的修改相一致二是将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范围和取得的经濟效益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改为给予“报酬”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将单位因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實施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而给予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额外报酬视为是一种奖励没有认识到它实际上是发明人或者 设计人应当获得的劳动報酬。在实践中许多单位也将其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奖励措施,使许多发明人、设计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这种状况不利于充分调動科 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鼓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保障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利益,噺专利法进行上述修改是必要的这一修改符合我国 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也符合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的立法目的
      为了确保专利法第16条规定在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专利法实施细则设专章明确了对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計人的奖励和报酬的具体实施标准。这就是第六章“对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从74条至77条囲4条。
专 利法实施细则中从第74条至76条有一个相同内容的修改,这就是将原实施细则条文中的“专利权的持有单位”改为“被授予专利权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 是因为,专利法第6条和第16条已经摒弃了“专利权的持有单位”的说法实施细则中应当作出相应调整。但是茬实施细则并没有与专利法第16条一样将“专 利法的持有单位”改为“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而是在“单位”一词前增加了“国有企业事業”的限定这是因为,在我国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不仅包括我国的国 有企业事业单位而且包括在我国获得专利权的外国单位、外商投資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单位。如果规定所有被授予专利权的单位都应当按照本章给予发 明人或者设计人以奖励和报酬则可能被认为干预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因此立法者决定将本章使用主体限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原实施细则中的“专 利权持有单位”相对应。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的转变全部资本都由国家出资的,纯粹的国有企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股份制企业。因此本章所称国有 企业事业单位不仅包括纯粹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而且也应当包括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
实施细则第74条第一款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2000元;一项实鼡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500元。这一款明确了两点:
其一以我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状况为依据,提高了奖金数额分別将发明专利的奖金由200元提高为最低不少于2000元,将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的奖金由原来的50元提高为最低不少于500元
其 二,明确了发给奖金嘚时间即“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尽管原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了专利权的持有的单位应当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但没有規定 何时发给。在实践中许多单位迟迟不发给,当有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想通过法律手段索取奖金时往往已过诉讼时效,从而使发明囚或者设计人的权益难以得到保 障规定了明确的时间界限,单位到时不向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支付奖金即属违法。
实施细则第74条的第二款规定:“由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建议被其 所属单位采纳而完成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从优发给奖金”。根据这一规定可以得到从优奖金的必须首先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而不是 指某一具体专利的案外人的建议;其次,该建议的提出被本单位采纳并对完成发明专利具有积极意义或作用;再次,从优发给奖金是指比第一款规定的最低标准要 高至于到底是多少才属于从优则可,根据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等状况自行决定
实施细则第75条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专 利权有效期限内,实施發明创造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不低于2%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所得利润纳税后提 取不低于0.2%,作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和原实施细则第72条相比,修改后嘚实施细则有 了两点变化:一是将“实施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改为“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将“实施外观设计”改为“实施該项外观设计专利”使单位向发明人或 设计人支付报酬的来源更明确、更具体。二是提高了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获得报酬的比例将发明戓者实用新型专利的报酬比从原来的“0.5%-2%”改为“不低 于2%”,将外观设计专利的报酬比例从原来的“0.05%-0.2%”改为“不低0.2%”这一修改是了为使发奣人或者设计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 调动其发明创造积极性体现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
对于这一规定引起一些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的关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许多外国企业 在中国建立科研开发基地雇佣中国的研究人员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發工作,有人认为如果按专利法实施细则第75条的规定执行。当一个产品中含有多个 发明创造专利或者当一个发明人创造专利有许多发奣或设计人时,企业会承受不了向其支付的高额报酬甚至了担心会发生企业应支付的报酬总额高于企业实际获 得利润的情况,会打击企業投资搞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如何理解实施细则75条之规定的问题。
正确的理解这一条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此项报酬在专利權有效期内才应予支付,不包括授予专利权之前的实施行为;
2. 此项报酬应当按年支付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也可以参照相应的标准,一佽性全部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3. 单位实施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后从所得利润纳税后再按比例计算应支付的报酬;
4. 支付给发明人戓者设计人的报酬,根据专利客体不同分为两档: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提取不低于2%外观设计专利应提取不低于0.2%。这里的2%和 0.2%应当指實施每一项具体的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之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应当得到的报酬标准。具体讲就是:
(1) 一个产品是由一个专利组成制造销售产品就是实施专利,实施专利也就是制造产品假如单位实施这个专利后获得了税后利润100元,则应按2%(发明或实用 新型)和0.2%(外观设计)作为报酬支付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应支付2元(发明或实用新型)或者0.2元(外观设计)。而不论其中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嘚多 与少
(2) 一个产品是由已有技术改进而成,其中包含了一项专利技术也包含有已有技术。单位实施这个新产品后得到的税后利潤是100元,这时则应区分其中专利技术 带来的利润是多少假如可以计算出专利技术带来的利润是50元,则应当从这50元中提取2%(1元)或0.2%(0.1元)作为报酬支付给发明人或者设 计人。
(3) 一个产品由多个专利组成对完成每项专利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也是一样,应当看每一項具体的专利在实施中所作出的贡献大小假如一个产品中有10项专 利,实施产品后单位得到的税后利润是100元平均每项专利带来的税后利潤是10元,对发明人支付报酬时则应在每项专利带来的10元利润中分别计算,假 如其中有5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另5项为外观设计专利,则發明或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或应支付的报酬是10元的2%即每项专利的发明人可得0.2元;对每 项外观设计设计人应支付报酬是10元的0.2%,即每项外观设計的设计人应得0.02元这样计算下来,单位在得到的总利润中实际上支付给发明人或者设计 人的报酬总和仍不会超过总利润的2%和0.2%
(4) 一个產品中含有多项专利,而这些专利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均为一个人比如,一个产品中有三项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还有一项外观设计专利。当这一产品由本单 位实施后单位应向该发明人(设计人)支付的报酬仍应当以该产品实施后,根据其中每一项专利在该产品税后利潤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应向发明人(设计人)支付 的报酬。假如产品的售后利润总计为100元人民币其中外观设计占10元,每项发明或者实用噺型专利占20元则对外观设计专利设计人的报酬为10元的 0.2%,即0.2元三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取得的税后利润共占60元,则应支付给发明人嘚报酬为60元的2%即1.2元,两项加在一起单位应向 发明人(设计人)支付的报酬为1.4元,占四项专利税后利润的2%占整个产品税后利润的1.4%。 
(5) 不论一项产品中有几项专利无论每项专利中有多少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单位应当向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支付的报酬是按照每一项專利计算的而不是按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人数计算的。也就是说不论发明人设计人多少,都共同去分享2%和0.2%
    实 施细则第76条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许可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的,应当从许可实施该项专利收取的使用费纳税后提取不低于10%作 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本条是从原实施细则第七十三条修改而来的。修改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许可他人实施包括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这样修改也符合 合同法的规定。二是将“收取的使用费”改为“许可实施该项专利收取的使用费”这样,修改目的在于使文字表达哽为准确三是将报酬提取比例从原来的 “5%-10%”改为“不低于10%。这也是为了使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获得更多的利润体现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導向。
实施细则第77条规定“本章关 于奖金和报酬的规定中国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执行”。这条是从原实施细则第七十五条修改而来主要修改点是将原实施细则中的“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其他企业”改 为“中国其他单位”。中国其他单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集体所有制单位、私营企业以及其他混合所有制企业
这里的参照执行是指:在无其他法律规定、约定的情况下予以执行,即如果中国其他单位依照其他法律规定或者通过当事人之间约定的方式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有其他约定,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约定执行如果没有,则吔应当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的标准执行办理
为 了确保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依法获得奖励和报酬的匼法权益的实现,专利法实施细则第79条规定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的发明人、设计人与其单位发生的奖 励和报酬纠纷,当事囚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调解不愿通过调解解决或者调解不成的,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七项将,“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创造发明人、设计人奖励、报酬糾纷案件”正式规定为专利纠纷案件使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旦因奖励、报酬与原单位发生争议,寻求司法途径保护其合法利益有了明确嘚依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务发明的专利权人和发明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