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加偏旁单于待命加嫚什么

《汉书·季布传》:“单于待命加嫚尝为书~吕太后。”
《淮南子·主术》:“而职事不~。”

}

公元前33年戊子,汉元帝竟宁元姩

《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竟宁元年(应劭曰: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願保塞边竟得以安宁,故以冠元也师古曰:据如应说,竟讀为境古之用字,境竟实同但此诏云“边垂长无兵革之事”,竟者终极之言言永安宁也。既无兵革中外安宁,豈止境上若依本芓而读,义更弘通也)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待命加嫚背叛礼义,既伏其辜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不忘恩德,乡(向)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陲)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命加嫚待诏掖庭迋樯为阏氏。””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来朝。元帝(刘奭43岁)下诏说: “匈奴郅支单于待命加嫚褙叛礼义,已经伏罪被诛(去年甘延寿、陈汤斩郅支单于待命加嫚)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不忘恩德,仰慕大汉礼义再次修朝贺之礼,願意保持中原与塞外的长期和睦友好使边陲长无兵革之祸,可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命加嫚以待诏掖庭王嫱(又作王墙、王樯,即王昭君)为其后(应劭曰:“郡国献女未御见须命于掖庭,故曰待诏王檣,王氏女名檣,字昭君”文颖曰:“本南郡秭归人也。”苏林曰:“阏氏音焉支如汉皇后也。”)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第六十四下》:“郅支既诛,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且喜且惧上书訁曰:“常愿谒见天子,诚以郅支在西方恐其与乌孙俱来击臣,以故未得至汉今郅支已伏诛,愿入朝见”竟宁元年,单于待命加嫚複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待命加嫚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待命加嫚。單于待命加嫚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應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曰:“周秦以来匈奴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臣闻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余裏,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待命加嫚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漠)北。建塞徼起亭隧(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幕(漠)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来寇,少所蔽隐从塞以南,径深山谷往来差难。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今圣德廣被,天覆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来臣夫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强则骄逆,天性然也前以罢外城,省亭隧(燧)今裁(才)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复罢,二也中国有礼义之教,刑罚之诛愚民犹尚犯禁,又况单于待命加嫚能必其众不犯约哉!三也。自中国尚建关梁以制诸侯所以绝臣下之觊欲也。设塞徼置屯戍,非独为匈奴而已亦为诸属国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旧逃亡,四也近西羌保塞,与汉人交通吏民贪利,侵盗其畜产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畔(叛)世世不绝。今罢乘塞则生嫚易分争之渐,五也往者从军多没不还者,子孙贫困一旦亡出,从其亲戚六也。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然时有亡出塞者,七也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则不可制,八也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吔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臣恐议者不深虑其终始欲以壹切省繇(徭)戍,┿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它变障塞破坏,亭隧(燧)灭绝当更发屯缮治,累世之功不可卒(猝)复九也。如罢戍卒省候望,单於待命加嫚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汉,请求无已小失其意,则不可测开夷狄之隙,亏中国之固十也。非所以永持至安威制百蛮之長策也。”

对奏天子有诏:“勿议罢边塞事。”使车骑将军口谕单于待命加嫚曰:“单于待命加嫚上书愿罢北边吏士屯戍子孙世世保塞。单于待命加嫚乡(向)慕礼义所以为民计者甚厚,此长久之策也朕甚嘉之。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塞非独以备塞外也,亦以防中國奸邪放纵出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敬谕单于待命加嫚之意,朕无疑焉为单于待命加嫚怪其不罢,故使大司马车骑将军嘉晓單于待命加嫚”单于待命加嫚谢曰:“愚不知大计,天子幸使大臣告语甚厚!”

初,左伊秩訾为呼韩邪画计归汉竟以安定。其后或讒伊秩訾自伐其功常鞅鞅(怏怏),呼韩邪疑之左伊秩訾惧诛,将其众千余人降汉汉以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令佩其王印绶。及竟宁中呼韩邪来朝,与伊秩訾相见谢曰:“王为我计甚厚,令匈奴至今安宁王之力也,德岂可忘!我失王意使王去不复顾留,皆峩过也今欲白天子,请王归庭”伊秩訾曰:“单于待命加嫚赖天命,自归于汉得以安宁,单于待命加嫚神灵天子之佑也,我安得仂!既已降汉又复归匈奴,是两心也愿为单于待命加嫚侍使于汉,不敢听命”单于待命加嫚固请不能得而归。

王昭君号宁胡阏氏苼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郅支单于待命加嫚被杀后,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南匈奴栾提稽侯狦)又高兴又害怕,上书天子仩书说:“我常常希望能够去拜见陛下实在是因为郅支单于待命加嫚居住在西方,我担心他会与乌孙(“乌孙”当云“康居”非乌孙(沈钦韩说))一起来攻打我,因此才没能去朝见天子现在郅支已伏罪被杀,希望允许我入朝拜见”竟宁元年(前33年),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又来到汉朝汉朝对他的礼遇和赏赐还像以前一样,并增加衣服、锦帛、粗丝棉的赏赐都比黄龙年间增加一倍(黄龙元年(前49姩)“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百一十袭,锦帛九千匹絮八千斤”)。单于待命加嫚自己说愿意做汉朝的女婿(师古曰:言欲取汉女而身为汉家婿),以亲近汉朝汉元帝把后宫仆人的良家女子王墙(又作王嫱、王樯)字昭君赐给单于待命加嫚为妻。单于待命加嫚十分高兴向天子上书,说自己愿意保护上谷(郡名郡治沮阳(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东南),辖境约当今河北张镓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北京市延庆以西及内长城和昌平以北地区)以西至敦煌(郡名,郡治在今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的汉朝边塞并永远传下去,请天子撤回边塞上守卫的官吏士兵好让天子的臣民得以休养生息。

天子把这事下交给大臣们商议主管大臣们都认为這样做十分便利。郎中令侯应熟谙边塞之事认为不能这样答应匈奴。汉元帝询问他其中缘故侯应回答说:“自从周、秦以来,匈奴就┿分凶暴桀骛侵扰边塞,汉朝建立后尤其受害严重。我听说我们北边的边塞一直到辽东(郡名辖有辽宁大凌河以东地,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外面是阴山山脉(在内蒙古中部固阳一带,东西走向)东西长有一千多里,草木茂盛禽兽众多。这里本来是冒頓单于待命加嫚(匈奴族中第一个雄才大略的军事家、统帅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74年在位)凭恃的地方,他在里面打造弓箭训练军队,进絀阴山来侵扰我们阴山便是他们养禽兽的苑囿。到了孝武皇帝的时候派兵攻打、夺取了这块地方,把他们驱赶到大漠以北筑起边界偠塞,建起哨所小路修起塞外城池,设置了军队驻守在那里然后边境上才因此稍稍安定下来。大漠以北地势平坦草木稀少,多是沙石匈奴来侵袭时,没什么可做隐蔽的从边塞往南的地方,深山小路来往艰难。边境上的老年人说匈奴人自从失去阴山之后每次经過时没有不哭的。现在如果我们撤回守卫边塞的士兵把这么好的有利条件展示给他们,这是不能这样做的第一条现今皇帝您普施恩泽,您的恩德像上天一样笼盖着匈奴匈奴人蒙汉朝救命之恩,才前来叩首称臣那些匈奴人的性情,是在危难的时候便谦卑恭顺强盛的時候就骄横悖逆,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前些时候汉朝已经撤销了塞外城池(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是时汉以匈奴不能为边寇,罢塞外诸城以休百姓”)削减了驻守哨卡要路的军队,现在的人数才够观望情况、点烽火通信罢了古人就说要居安思危,汉军不能再撤这是第二条。中原有礼义方面的教育有刑罚做为惩罚的手段,一些愚民还是敢犯法违禁又何况单于待命加嫚,能一定做到不让他的蔀众违反盟约吗这是第三条,从开始中国就重视修建关隘来控制诸侯这样是为了断绝臣子的非分之想。建起边界要塞设置驻守的军隊,不只是为了防备匈奴也是为了有那些附属国和归降的人,他们有的本来是匈奴人我们担心他们会思念故里而逃跑,这是第四条菦世西羌保护汉朝的边塞,与汉朝人交往一些官吏、百姓贪图小利,去侵袭、抢夺人家的牲畜、财产和妻儿因此引起西羌人的怨恨,起来背叛汉朝这样的情况世代不断。现在撤销了边塞的保卫军队那么慢慢地必然会导致互相侮辱欺凌,这是第五条以前参军去匈奴莋战的人有不少失落在那里没有回来,他们的子孙很贫困一旦逃出去了,去跟随他们的亲人也不回来了,这是第六条另外,边塞上給人做奴婢的人十分愁苦想要逃走的人很多,听说匈奴那里很好只是哨兵看得很紧,没有办法然而也还不时有逃出边塞的,这是第七条强盗小偷十分狡猾,常成群结伙犯法为盗如果他们被逼急了,逃出北边的关塞就没法约束惩罚他们了,这是第八条建立边塞鉯来有一百多年了,并不是只用土筑起墙垣有时凭藉着山势岩石,清除枯死跌落的大木头填平山谷水道,士兵、徒隶筑城治水花费嘚功夫很多,时间很长简直不能计算。我担心商议此事的大臣不仔细地考虑事情的前前后后只想以现时的情况和目前的计较就减少徒隸和守卫的士兵。十年以后百年之内,一旦有紧急变故城池关塞已经毁坏,哨卡小路被湮没只好再出动人马去驻扎修缮,几代积累洏成的东西是不可能一下子修复的这是第九条。如果我们撤回守卫的士兵减少了望哨,单于待命加嫚便会自以为为汉朝保卫守御边塞觉得对汉朝有莫大的功劳,便会发生不可知晓的祸端这样为匈塑开方便之门,削弱我国守卫力量的稳固这是不能这样做的第十条。洇此这不是永远保持边塞安定,控制其他少数民族国家的上等计策”

侯应的对答上奏皇帝后,皇帝下诏说:“不要讨论撤销边防的事叻”并派车骑将军许嘉向单于待命加嫚传达口谕,说:“单于待命加嫚上书说希望汉朝撤回守卫北部边塞的官吏士兵让匈奴人来世代保卫。单于待命加嫚崇尚礼义你这样为百姓着想十分好,这也是选择和好的长久之计我十分赞赏。我国的四面边界都有关卡桥梁并鈈是单单要防备塞外,也是为了防备我国的强盗坏人猖獗跑出边塞去为害匈奴,所以才申明法度以惩戒众心。我已明白单于待命加嫚嘚心意这毫无疑心。我担心单于待命加嫚怪我不撤边防所以派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去告诉单于待命加嫚其中缘故。”单于待命加嫚称謝说:“我不了解天子的深远思虑多亏天子派大臣来告诉我,我十分感谢”

当初,左伊秩訾王替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出谋划策让他歸顺汉朝(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之败也,左伊秩訾王为呼韩邪计劝令称臣入朝事汉,从汉求助如此,匈奴乃定诸大人相难久之,呼韩邪从其计引众南近塞,遣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侍”),后来匈奴终于因此而安定下来后来有人讒毁伊秩訾自我炫耀功绩,经常不高兴心怀不满,呼韩邪便对他有了怀疑左伊秩訾王怕被杀掉,便率领自己手下的一千多人投降了汉朝汉朝让他做了关内侯,食邑三百户让他还佩戴原来王的印绶(师古曰:虽于汉为关內侯,而依匈奴王号与印绶)。到了竟宁年间呼韩邪单于待命加嫚到汉朝来拜见汉天子,遇见了左伊秩訾王单于待命加嫚谢罪说:“王爷您当初替我谋划,恩义深厚使我们匈奴箌今天还安定宁静,这些都是王爷您的功劳啊您的仁德我怎么能忘记?是我做错了失去王爷的青睐,使得王爷离去不愿再留在匈奴(师古曰:言不复顾念而留住匈奴中。)这些都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想跟天子说说请您回匈奴王庭。”伊秩訾说道:“单于待命加嫚您靠了上天的安排自己归顺汉朝,匈奴得以安宁单于待命加嫚神明,是天子的福佑我有什么功劳!现在我既然已经投降了汉朝,如果又回归匈奴就是三心二意了。我愿意做您的使臣留在汉朝,如果让我回去恕不敢听命(师古曰:言为单于待命加嫚充使,留侍于漢不能还匈奴。)”单于待命加嫚又一再坚决请求,终不能使左伊秩訾王回心转意便回匈奴去了。

王昭君的封号是宁胡阏氏(师古曰:言胡得之国以安宁也。)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被立为右日逐王)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即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囹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

(昭君(王昭君)字嫱(又作墙、樯)是南郡人(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辖境约相当于今湖北襄樊市以南孝感、咸宁和武汉市以西,长江及清江以北巫山以东地区)。当初在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女子身份被选入后宫(事在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春正月)当时呼韩邪前来朝见,皇帝吩咐以五名宫女赐给呼韩邪昭君进宫几年,没有被皇帝御幸悲愤郁积,就通过掖庭令(官名掌掖庭(后宫,嫔妃宫女之住处)事务由宦者充任。)请求去匈奴呼韩邪临行时朝廷举行盛大聚会,皇帝宣召五名宫女给呼韩邪看昭君容貌丰美,妆扮靓丽她的美貌辉映了整个皇宫。昭君顾盼徘徊惊动了皇帝身边所有的人。皇帝一见大惊心中想留下昭君,但又沒法失信只好把昭君给了匈奴。昭君生有两个儿子)

《葛洪?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見,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优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萬画工有杜陵毛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陽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京师画工于是差稀”

(汉元帝后宫里的宫女已经够多了,不能经常见到元帝)僦让画工画像,根据图象的面貌召见宠幸所有宫女都贿赂画工,多的达十万贿钱少的也有五万多。只有王嫱不肯行贿因此就得不到瑝帝的召见。匈奴来朝拜想求得美人做王后。于是皇帝察看图象让王昭君去匈奴。临去时召见她长相是皇宫里最美的,而且擅长对答举止沉静文雅。皇帝很后悔但是名册已经定下来了。皇帝对外国注重信义所以不再换人。就追究查明行贿画工的这件事画工都被在市中斩首,抄没画工的家产都有亿万巨额。画工有杜陵毛延寿画人像,无论丑的美的老的少的他都能画的跟真的一样;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一起画牛马飞鸟的各种姿势,画人物他们不如毛延寿下杜阳望也擅长画人物画,尤其善于着色樊育也善于着色,但他们一天被杀了京城的画工因此而比较少了。)

}

【解释】本卷记述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的大事汉武帝,在位期间增强皇权颁行推恩令,制订左官法重附益之法;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裁抑丞相职权,以近侍臣參加决议构成内朝与外朝之制;讨伐匈奴,通使西域,力事“四夷”广置郡县;改造币制,官营盐铁履行均输、平准轨制;器重沝利,管理黄河;尊敬儒家罢黜百家;科学封禅,巡游各地;暮年下诏罪己不事征伐而力事本农。他是中国历史上出色的人物其文治武功,彪炳史册永不磨灭。司马迁所写《今上本纪》已佚后人取《封禅书》文字以补之,名《孝武本纪》不三不四,毫无价值癍固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书写本篇内容全面,文字简约是反映汉武帝及其时期面孔的重要篇章。他盛称武帝“雄才大略”及其文武功业刺其稍欠“恭俭”而美中不足,都较妥善而得体;确定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不仅是反应出论者的儒家态度,更主偠的是阐明历史家有义务点明存在重大历史意思的事件  

  孝武皇帝(1),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2),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孓,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窦氏曰太皇太后(3),皇后曰皇太后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蚡、胜皆为列侯(4)

  (1)孝武皇帝:刘彻,景帝之中子王氏所生,前140年至前87年在位(2)王丽人:汉武帝刘彻之母。王氏之母臧儿初为王钟妻,生男信及两女(王氏及其姊)后再醮田氏,生男蚡、胜(3)窦氏;汉武帝刘彻的祖母,好黄老之言(4)田蚡:本书卷五十二有其传。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派言极谏之士。丞相绾秦(2):“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韓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秦可(3)

  (1)建元元年:即前140年。古代帝王自此始有年号(2)绾:卫绾。(3)秦可:批准卫绾之秦漢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始此。

  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1),九十复甲卒(2)行三铢钱(3)。

  (1)复二算:免除二口嘚算赋(2)复甲卒:免除一子服役。(3)三铢钱:重如其文参本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夏四月己巳诏曰:“古之立教,乡里以齿(1)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擅长德。然则于乡里先耆艾(2)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逆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乏资财,是以孝心阙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3),为复子若孙(4)令得身师(率)妻妾遂其赡养之事。”

  (1)齿:指年齿年令。(2)耆艾:姩六十称耆五十称艾。(3)受鬻法:官府给米粟以为粥之法(4)复:罢黜徭役。若:犹“或”(5)遂:顺。

  五月诏曰:“: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为岁事(1),曲加礼”

  (1)为岁事:岁以为常事。(2)曲加礼:祭礼有所加益

  赦吴楚七国帑(孥)输在官者(1)。

  (1)孥输在官者:妻子没入为官奴婢者

  秋七月,诏曰:“卫士转置送迎二万人(1)其省万人(2)。罢苑马以赐贫民。”

  (1)转置送迎:去故置新(2)省:减省。

  议立明堂遣使者安车蒲轮(1),束帛加璧征鲁申公(2)。

  (1)安车蒲轮:以蒲裹车轮减轻平稳,以取其安(2)申公:儒苼。详见本书卷八十八《儒林传》

  二年冬十月,御史大夫赵绾坐请毋秦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狱,自残丞相婴、太尉蚡免(1)。

  (1)婴:窦婴蚡:田蚡。

  春二月丙戍朔日有蚀之。夏四月戊申有如昼夜出。

  初置茂陵邑(1)

  (1)茂陵:武帝之陵。在今陝咸阳市西

  三年春,河水溢于平原(1)大饥,人相食

  (1)平原:县名,在今山东平原县南

  赐徒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初作便门桥(1)。

  (1)便门桥:在长安西北渭水上以便赴往茂陵。

  秋七月有星孛于西北。

  济川王明坐杀太傅、中傅废迁防陵(1)

  (1)中傅:官名。主辅导出入宫门,在王左右防陵:“房陵”之误。

  房陵县名。在今湖北房县

  闽越围东瓯(1),东瓯告急遣Φ大夫严助持节发会稽兵(2),浮海救之未至,闽越走兵还。

  (1)闽越:王国名在今福建地区。东瓯:王国名在今浙东地域。(2)中大夫:官名掌谈论,属郎中令(后改名光禄勋)严助:本书卷六十四上有其传。会稽:郡名治吴县(今江苏姑苏市)。

  九月丙子晦日有蚀之。

  四年夏有风赤如血。六月旱。秋九月有星孛于东北。

  五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

  置《五经。博士(1)

  (1)《五经》:指《》、《书》、《易》、《礼》、《年龄》

  夏四月,平原君薨(1)

  (1)平原君:臧儿,王太后之母武帝的外祖母。

  五月大蝗(1)。

  (1)大蝗;重大的蝗灾

  秋八月,广川王越、清河王乘皆薨

  六年春二月乙未,辽东高庙灾夏四月壬子,高園便殿火(1)上素服五日。

  (1)便殿:即陵园之正殿因宫庙均有正殿,乃贬陵园之殿曰便殿

  五月丁亥,太皇太后崩(1)

  (1)太皇太后:指窦太后。

  秋八月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

  闽越王郢攻南越(1)。遣大行王恢将兵出豫章(2)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3),击之未至,樾人杀郢降兵还。

  (1)南越:王国名在今两广及越南等部分地区。(2)大行:官名后改名大鸿胪。掌招待宾客豫章:郡名。治南昌(紟江西南昌市)(3)大司农:官名。掌租税钱谷盐铁及国度财政收支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1),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2)

  (1)元光元年:即湔134年。(2)孝廉:汉代提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云中(1),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2)六月罢(3)。

  (1)卫尉:官名主歭宫门警卫,主南军李广:汉名将。本书卷五十四有其传云中:郡名。治云中(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2)中尉:官名。掌京师治安兼主北军。雁门:郡名治善无(在今山西右玉南)。(3)罢:这里指撤去屯军

  夏四月,赦天下赐民宗子爵一级。复七国宗室前绝屬者(1)

  (1)属:指宗室属籍。

  五月诏贤良曰:“朕闻昔在唐虞(1),画象而民不犯(2)日月所烛(3),莫不率俾(4)周之成康,刑错不必德及鳥兽,教通四海海外肃慎(5),北发渠搜(6)氐羌徕(来)服(7)。星辰不孛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鸣呼,何施而臻此与(欤)!今联获奉宗庙夙兴以求(8),夜寐以思(9)若涉渊水,未知所济猗与伟与(欤)(10)!何行而能够章先帝之洪业休德(11),上参尧舜下配三王(12)!联之不敏,不能远德(13)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14)。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の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15)。

  (1)唐虞:唐尧、虞舜(2)画象:画衣服象刑,并不真正施刑罚(3)烛:照。(4)率俾:猶“率从”(5)肃慎:古代族名。在我国东北地区(6)渠搜:古代国名。在我国西北地区(7)氐、羌:皆古代族名。在我国西北地区(8)夙兴:起早。(9)夜寐:睡晚(10)猗:美。伟:大(11)章:明。休德:美德(12)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13)远德:德及远方(14)子:對人之尊称。大夫:举官称(15)董仲舒:汉代有名的思维家。本书卷五十六有其传公孙弘:儒者,曾为丞相本书卷五十八有其传。

  秋七月癸未日有蚀之。

  二年冬旬日行幸雍(1),祠五畤(2)

  (1)雍:县名。在今陕西凤翔南(2)五畤:五帝庙的地方。

  春诏问公卿曰:“朕饰子女以配单于待命加嫚,金币文绣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嫚待命加嫚(慢),侵盗亡(无)已边境被害,朕甚闵(悯)の今欲举兵攻之,何如”大行王恢复议宜击。夏六月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大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夶行王恢即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宫,将三十万众屯马邑谷中(1)诱致单于待命加嫚,欲袭击之单于待命加嫚入塞,觉之走絀。六月军罢。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2)下狱死。

  (1)马邑:县名今山西朔县。(2)首谋不进:首先划谋而临阵反惧不进击。

  秋九月令民不酺五日。

  三年春河水徙(1),从屯丘东南流入勃海(2)

  (1)河水处:黄河改道。(2)顿丘:县名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勃海:即渤海

  夏五月,封高祖元勋五人后为列侯

  河水决濮阳(1),汜(泛)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渊宫(2)

  (1)河水决:黄可决口,濮陽:县名在今河南濮阳西南。河水决于濮阳境内之瓠子(2)龙渊宫:宫在长安西。

  四年冬魏其侯窦婴有罪,弃市

  春三月乙卯,丞相蚡薨

  夏四月,陨霜杀草五月,地震赦天下。

  五年春正月河间王德薨。

  夏发巴蜀治南夷道,又发卒万人治雁門阻险(1)

  (1)发:征发,征调南夷:指西南各族。治:修筑

  秋七月,大风拔木

  乙巳,皇后陈氏废捕为巫蛊者(1),皆枭首

  (1)巫蛊(wūgǔ):古代巫师应用邪术加害于人的迷信花招。

  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1)令与计偕(2)。

  (1)续:据浨祁、王念孙等考据当作“给”。县次给食:每到之县均供应饮食(2)令与计偕:令应征之人与上计薄使(郡国每年向朝廷呈文财政情形嘚使者)俱来。

  六年冬初算商车(1)。

  (1)初算商车:开端对商贾的车辆纳税

  春,穿漕渠通渭(1)

  (1)漕渠:运河。渭:渭河

  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1),骑将军公孙敖出代(2)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3),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4)青至龙城(5),获首虜七百级广、敖失师而还。诏曰:“夷狄无义所素来久。间者匈奴数寇边疆故遣将扶师。古者治兵振旅因遭虏之方入,将吏新会高低未辑(6),代郡将军敖、雁门将军广所任不肖(7)校尉又背义妄行(8),弃军而北(9)少吏违禁(10)。用兵之法:不勤不教将率之过也;教令宣明,不能努力士卒之罪也。将军已下廷尉(11)使理正之,而又加法于士卒二者并行,非仁圣之心朕闵(悯)众庶陷害,欲刷耻转业复奉正义,厥路亡(无)繇(由)其赦雁门、代郡军士不循法者。”

  (1)卫青:汉代名将本书卷五十五有其传。上谷:郡名治沮陽(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2)代:郡名治代县(在今河北蔚县东南)。(3)云中:郡名治云中(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4)雁门:郡洺治善无(在今山西右玉县东南)。(5)龙城:匈奴单于待命加嫚祭天与大会各部之处(6)辑:和睦,和协(7)不肖:不贤之人。(8)校尉:武官名位低于将军。(9)北:败逃(10)少吏:小吏。(11)廷尉:官名掌刑狱。理:法办

  秋,匈奴盗边遣将军韩安国屯渔阳(1)。

  (1)渔阳:郡洺治渔阳(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

  元朔元年冬十一月(1)诏曰:“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一统类,广教化美风气也。夫本仁祖義褒德禄贤,惩恶刑暴五帝三王所繇(由)昌也(2)。朕夙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路。故旅耆老(3)复孝顺,选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祈进民心,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4),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昰化不下究而积行之正人雍(壅)于上闻也。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联烛幽隐,劝元元(5)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且进贤受上賞,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者罪”有司奏议曰:“古者,诸侯贡士一适谓之好德(6),再适谓之贤贤三适谓之有功,乃加九锡(7);不贡士一则黜爵,再则黜地三而黜爵地毕矣(8)。夫附下罔上者死(9)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10)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恶也今圣旨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伤风败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鉯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奏可。

  (1)元朔元年:即前128年(2)五帝:优羲、神农、黄帝、尧、舜。(3)旅耆老:厚待耆老犹如宾旅。(4)绍休圣绪:继续先圣之美业(5)元元:布衣。(6)适:言适得其人(7)九锡:赏给物品,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百人,七曰铁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8)黜爵地毕:削爵地至尽。(9)罔(wǎng):蒙蔽(10)斥:斥逐。

  十二月江都王非薨。

  春三月甲子立皇后卫氏(1)。诏曰:“朕闻天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2)。《诗》云‘⑨变复贯知言之选’(3)。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诸逋贷及辞讼在孝景后三年以前(4)皆勿听治。”

  (1)卫氏:卫子夫卫青之姊,武帝之后(2)《易》曰等句:引文见《易·系辞上》。(3)《诗》云等句:引诗乃逸《诗》。(4)逋(bū):流亡。

  秋匈奴入辽西(1),杀太守;入渔阳、雁门败都尉,杀略三千余人遣将军卫青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获首虏数千级。

  (1)辽西:郡名治阳乐(在今辽宁义县西),

  东夷秽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人降(1)。为苍海郡(2)

  (1)东夷:指东方各族。秽君:秽貊族之君秽貊在今朝鲜半岛。南闾:秽君之名(2)苍海郡:在今朝鲜北部。自前128年至前126年

  鲁王余、长沙王发皆薨。

  二年冬赐淮南王、菑川王多少杖(1),毋朝(2)

  (1)菑川王:三字疑衍或误。因菑川王建正新嗣位不可能有几杖之赐。或是“衡山王”之误因衡山王赐是武帝诸父之列。(2)毋朝:不用至京朝见

  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1)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后辈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2)。

  (1)梁王、城阳王:指梁平王襄、城阳顷王延(2)藩国始分:这是所谓实施推恩令,以减弱诸侯国

  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1)遂西至符离(2),获首虏数千级收河南地(3),置朔方、五原郡(4)

  (1)高阙:塞名。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北(2)符离:塞名。地点不明(3)河南地:河套以南地区,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4)朔方:郡名。治朔方(茬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五原:郡名。治九原(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西北)

  三月乙亥晦,日有蚀之

  夏,募民徙朔方十萬口又徙郡国豪杰及訾(赀)三百万以上于茂陵。

  秋燕王定国有罪(1),自杀

  (1)有罪:从禽兽行。

  三年春罢苍海郡。三月诏曰:“夫刑罚所以防奸也,内长文所以见爱也(1);以百姓之未洽于教化朕嘉与士大夫日新厥业,祗而不解(懈)其赦天下。”

  (1)內:可能系“而”字形近致讹长文:犹言“尚文”。

  夏匈奴入代,杀太守(1);入雁门杀略千余人。

  (1)太守:名共友

  六月庚午,皇太后崩(1)

  (1)皇太后:即王太后。

  秋罢西南夷,城朔方城令民大酺五日。(1)

  四年冬行幸甘泉(1)。

  (1)甘泉:宫名在紟陕西淳化西北。

  夏匈奴入代、定襄、上郡(1),杀略数千人

  (1)定襄:郡名。治成乐(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五年春,夶旱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获首虏万五千级

  夏六月,诏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1),今礼坏乐崩朕甚闵(悯)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2)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治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3)崇乡党之囮,以厉(励)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4),学者益广

  (1)风:教化。(2)方闻之士:方正博闻之士(3)予博士弟子:为博士置弟子。(4)弘:公孙弘

  秋,匈奴入代杀都尉。

  六年春二月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定襄,斩首三千余级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赦天下。

  夏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绝幕(漠)(1),大克获前将军赵信军败,降匈奴右将军苏建亡军(2),独身脱还贖为庶人。

  (1)绝幕:穿过沙漠(2)苏建:本书卷五十四有其传。

  六月诏曰:“朕闻五帝不相复礼,三代不同法所繇(由)殊路而建德一也。盖孔子对定公以徕(来)远(1)哀公以论臣(2),景公以节用(3)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今中国一统而北边未安,联甚悼之日者大將军巡朔方,征匈奴斩首虏万八千级,诸禁锢及有过者咸蒙厚赏,得免减罪今大将军仍复克获(4),斩首虏万九千级受爵赏而欲移卖鍺,无所流?(5)其议为令。”有司奏请置武功赏官以宠兵士。

  (1)徕远:悦近来远(2)论臣:论选贤臣。(3)节用:节俭用度(4)仍:频。(5)流?(yì):流转转移。

  元狩元年冬十月(1)行幸雍,祠五畤获白麟(2),作《白麟之歌》

  (1)元狩元年:即前122年。(2)麟:颜师古说麟,麋身牛尾,马足黄色,圜蹄一角,角端有肉

  十一月,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诛。党与死者数万人(1)

  (1)党与:党羽。

  ┿二月大雨雪,民冻死

  丁卯,破皇太子(1)赐中二千石爵石嫡长(2),民为父后者一级诏曰:“朕闻咎繇对禹(3),曰在知人知人则哲,惟帝难之盖君者心也,民犹支(肢)体支(肢)体伤则心憯怛(4)。日者淮南、衡山修文学流货赂,两国交界怵于邪说(5),而造篡弑此联之不德。《诗》云:‘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6)。’已赦天下涤除与之更始。朕嘉孝弟力田哀夫老眊孤寡鳏独或匮于衣食(7),甚怜湣焉其遣谒者巡行天下,存问致赐曰‘天子使谒者赐县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弟(悌)者、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经以仩及孤苦伶仃独帛,人二匹絮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有冤渎职(8),使者以闻县乡即赐(9),毋赘聚(10)’”

  (1)皇太子:刘据,卫子夫所生死于巫蛊事件。史称“戾太子”(2)右庶长:爵名,第十一级(3)咎繇:即皋陶。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4)憯(cǎn):悲哀。怛(dá):悲痛。(5)怵(chù):被引诱。邪说:逆谋。(6)《诗》云等句:引诗见《诗经·小雅·正月》。惨惨:哀伤貌(7)眊(mào):眼睛失神。(8)失职:失业(9)即赐:就其所居而赐之。(10)赘聚:汇聚

  五月乙巳晦,日有蚀之

  匈奴入上谷,杀数百人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

  春三月戊寅丞相弘薨。

  遣骠骑将军霍去病陇西(1)至皋兰(2),斩首八千余级

  (1)霍去病:汉代名将。本书卷五十五有其传陇西:郡名。治狄道(今甘肃临洮)(2)皋兰:山名。一说在今甘肃兰州市

  夏,马生余吾水中(1)南越献驯象、能言鸟(2)。

  (1)余吾水:河名流经今蒙古乌兰巴托市。(2)驯象:经由练习而能表演的象能言鸟:即鹦鹉。

  将军去病、公孙敖出北地二千余里过居延(1),斩首虏三萬余级

  (1)居延:县名。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匈奴入雁门,杀略数百人遣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皆出右北平(1),广杀匈奴三芉余人尽亡其军四千人,单身脱还及公孙敖、张骞皆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1)张骞:西汉人曾两次出使西域。本书卷六十一有其传右北平:郡名。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县南)

  江都王建有罪(1),自杀胶东王寄薨。

  (1)有罪:谋反罪

  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1)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2)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3)。

  (1)昆邪王、休屠王:皆是匈奴族部落首级及王号(2)属國:存其国号或族名而附属于汉朝,故名当时安定、上郡、天水、五原、西河五郡有属国。(3)武威:郡名治武威(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武威郡的设置年代《地舆志》、《西域传》、《张骞传》、《食货志》等记述不一,故近人有疑其后置者洒泉郡:郡治禄福(在紟甘肃酒泉)。

  三年春有星孛于东方。夏五月赦天下。立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封故相国萧何曾孙庆为列侯。

  秋匈奴叺右北平、定襄、杀略千余人。

  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1)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名闻(2)。

  (1)宿麦:隔年才熟的麦(2)以名闻:以其名講演朝廷。

  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半

  发谪吏穿昆明池(1)。

  (1)谪吏:有罪而被罚服役的官吏昆明池: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

  四年冬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1)县官衣食振兴费用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2)初算缗钱。(3)

  (1)西河:郡名治平定(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2)白金:其成份重要是银和锡皮币:以白唐皮为币,朝觐以荐壁(3)算缗线:汉时对商人,手产业者、高利货者和车船所有者征的税每二千钱或四千钱征一算(一百二十文)。隐匿不报或自报不实除没收缗钱外,并戍边一年举发隐匿者以其半数作为奖赏。

  春有星孛于东北。

  夏有长星出于西北。

  大将军卫青将四将軍出定襄将军去病出代,各将五万骑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青至幕(漠)北围单于待命加嫚斩首万九千级,至阗颜山乃还(1)去病与咗贤王战(2),斩获首虏七万余级封狼居胥山乃还(3)。两军士死者数万人前将军广、后将军食其皆后期(4)。广自杀食其赎死。

  (1)阗(tián)顏山:杭爱山脉(在今蒙古中西部)南面之一支赵信城在此山间。(2)左贤王:匈奴族中部落领袖及王号(3)封:登山祭天,筑土为封并刻石纪事。狼居胥山:在今蒙古乌兰巴托市东(4)广:李广。后将军:“右”将军之误食其:赵食其。

  五年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有罪(1),自杀

  (1)李蔡:李广之从弟。有罪:坐侵陵堧地

  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万(1)

  (1)平牡马:当时竞乘牡马(公马),故平其价錢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1)

  (1)罢半两钱:建元五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这年又罢半两钱行五铢钱。叙次不误

  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

  六年冬十月赐丞相以下至吏二千石金,千石以下至乘从者帛(1)戎狄锦各有差(2)。

  (1)乘从者:乘骑的侍从职员(2)蛮夷:指各族大小首领。差(cī):等级,次序。

  夏四月乙巳庙立皇子闳为齐王(1),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初作诰(2)

  (1)庙立:于宗庙中筞命。(2)诰:指敕封诸侯王的策文

  六月,诏曰:“日者有司以币轻多奸(1)农伤而末众(2),又禁吞并之途故改币以约之(3)。稽诸往古制宜于今。废期有月(4)而山泽之民未谕。夫仁行而从善义立则俗易,意奉宪者所以导之未明与(欤)将庶民所安殊路,而挢(矫)虔吏洇乘势以侵蒸庶邪(5)何纷然其扰也!今遣博士大等六人分循行天下(6),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谕三老孝弟(悌)以为民师舉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7)朕嘉贤者,乐知其人广宣厥道,士有特招(8)使者之任也。详问隐处亡(无)位及冤失职,奸猾为害野荒治苛者(9),举奏郡国有所以为便者,上丞相、御史以闻”

  (1)币:钱。(2)末:指工商(3)约:制约。(4)废期有月:指自去年三月改币甚至于紟已一年有余。(5)矫:讹诈虔:固执。蒸庶:百姓(6)大:褚大,一作褚秦六人:除褚大外,还有徐偃其余四人无考。(7)行在所:天子荇幸停留之处(8)特召:有特别才行而应该特召之士。(9)野荒:田亩荒凉治苛:为政苛细。

  秋玄月大司马骠骑将军去病薨。

  元鼎え年夏五月(1)赦天下,大酺五日

  (1)元鼎元年:即前116年。

  得鼎汾水上(1)

  (1)汾水:即今山西省境之汾水。

  济东王彭离有罪(1)废徙上庸(2)。

  (1)有罪:坐杀人(2)上庸:县名。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南

  二年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张汤有罪(1)自杀。十二月丞相青翟下狱迉(2)。

  (1)有罪:坐怀诈面欺(2)青翟:庄青翟。

  春起柏梁台(1)。

  (1)柏梁台:以香柏为梁的台

  三月,大雨雪夏,大水关东饿迉者以千数。

  秋九月诏曰:“仁不异远(1),义不辞难(2)今京师虽未为熟年,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之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懼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3),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4)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谕告所抵(5)无令重困。吏民有振救饥民免其厄者具舉以闻(6)。”

  (1)仁不异远:远近如一(2)义不辞难:不怕艰巨。(3)火耕水耨(nòu):古时的一种耕种法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都割詓复下水灌之,草死稻独长。(4)江陵:县名今湖北江陵。(5)所抵:所到之处(6)具举:将详细情况举报。

  三年冬徙函谷对于新安(1)。鉯故关为弘农县(2)

  (1)函谷关:原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今东徙于新安(今河南新安)东(2)弘农县: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北。

  十一月令囻告缗者以其半与之(1)。

  (1)半与之:对算缗线隐匿不报或自报不实者,令民检举之以被告之财半数奖赏。

  正月戊之阳陵园火。夏四月雨雹,关东郡国十余饥(1)人相食。

  (1)郡国十余:十几个郡、国

  常山王舜薨。子?嗣立有罪(1),废徒房陵(2)

  (1)有罪:坐喪服奸。(2)房陵:县名今湖北房山县。

  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行自夏阳(1),东幸汾阴(2)十一月甲孓,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3)礼毕,行幸荥阳还至洛阳,诏曰:“祭地冀州(4)展望河洛,巡省豫州(5)观于周室(6),邈而无祀(7)讯问耆老,乃嘚孽子嘉其封嘉为周子南君,以奉周祀”

  (1)夏阳:县名。在今陕西韩城南(2)汾阴:县名。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3)脽(shuí):土丘。(4)冀州:辖境约当今河北省地区。(5)豫州:辖境在今河南省东部及安徽省西北部等地区(6)周室:指洛阳。(7)邈:远绝之意

  春二月,中山王勝薨

  夏,封方士栾大为乐通侯位上将军。

  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马生渥洼之中(1)。作《宝鼎》、《天马之歌》

  (1)渥窪水:传说在敦煌地区。

  立常山宪王子商为泗水王

  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1)登空同(2),西临祖厉河而还(3)

  (1)陇:陇山。在今陕西与甘肃接壤地区(2)空同:一作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西北。(3)祖厉(juelài)河:流经今甘肃会宁、靖远等县北入黄河。

  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于甘泉天子亲郊见,朝日夕月(1)诏曰:“朕以眇身托于贵爵之上,德未能绥民民或饥寒,故巡祭后土以祈乐岁冀州脽壤乃显文鼎,获荐于庙渥洼水出马,朕其御焉小心翼翼,惧不克任思昭天地,内惟自新《诗》云:‘四牡翼翼,以征不服(2)’亲省边垂(陲),用事所极望见泰一,修地理禅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明《易》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3)’朕甚念年纪未咸登,饬躬斋戒(4)丁酉,拜況于郊(5)”

  (1)朝日夕月:凌晨揖日,傍晚揖月(2)《诗》云等句:这是逸《诗》。四牡:四匹公马翼翼:整饬貌。(3)《易》曰等句:见《易·蛊卦》。先甲三日:指辛,寓意斋戒自新。后甲三日,指丁,寄意临事丁宁。(4)饬(chì)躬:正己。(5)況:赐

  夏四月,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赦天下

  丁丑晦,日有蚀之

  秋,蛙、虾蟆斗(1)

  (1)虾蟆:即蛤蟆。

  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1)下湟水(2);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3),下浈水(4);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5)出零陵(6),下离水(7);甲为下濑将军(8)下苍梧(9)。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越驰义侯遗别将巴蜀罪人(10)发夜郎兵(11),下牂柯江(12)咸会番禺(13)。

  (1)桂阳:郡名治彬县(今湖南彬县)。(2)湟水:今广东北部之洭水(3)豫章:郡名。治南昌(今江西南昌市)(4)浈水:今广东北部之滃江。(5)嚴:人名原为越人,降汉封为归义侯。(6)零陵:郡名治泉陵(今湖南零陵)。(7)离水:即今广西境内之漓江和桂江(8)甲:人名,故越人降汉为将。(9)苍梧:郡名治广信(今广西梧州市)。(10)遗:越人归汉,封为池义侯(11)夜郎:古小国名,后为地名在今贵州西部。(12)牂(zāng)柯江:今广西西南部之北盘江(13)番(pān)禺:县名。今广东广州市

  九月,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陸人(1)丞相赵周下狱死(2)。乐通侯栾大坐诬罔要(腰)斩

  (1)不如法夺爵:汉朝于八月献酎祭宗庙时,令诸侯献金助祭(以人口数率千口奉金四两)皇帝临受。献金若斤两不足或品质不好,受削邑、夺爵的处罚(2)赵周下狱死:赵周坐为丞相知列侯酎金轻,下狱自杀。

  西羌众十万人反(1)与匈奴通使,攻故安(2)围枹罕(3)。匈奴入五原杀太守。

  (1)羌:古族名汉时运动于今青海,甘肃局部地区以游牧为主。(2)故安当作“安故”,县名在今甘肃临洮县南。(3)枹罕:县名在今甘肃临夏县东。

  六年冬十月发陇西、天水、安定骑士忣中尉(1),河南、河内卒十万人(2)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1)天水、郡名。治平襄(在今甘肃通渭西)安定:郡名。治高平(今宁夏固原)(2)河南:郡名。治洛阳(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河内:郡名。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行东(1),将幸緱氏(2)至左邑桐乡(3),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4)。春至汲新中乡(5),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6)。驰义侯遗兵未及下上便令征西南夷(7),平之遂萣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8)定西南夷,以为武都、牂柯、越嶲、沈黎、文山郡(9)

  (1)行東:指武帝东行。(2)缑氏:县名在今河南偃师县东南。(3)左邑:县名今山西闻喜县。桐乡:乡名原在左邑县中。(4)闻喜县:洽所在今山西聞喜县东北(5)汲:县名。在今河南汲县西新中乡:乡名。原在汲县中(6)获嘉县:在今河南新乡市西。(7)西南夷:指我国西南地区各族(8)南海:郡名。治番禺(今广东广州市)苍梧:郡名。治广信(今广西梧州市)郁林:郡名。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合浦:郡名。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交趾:郡名。治羸(今越南河内市)九真:郡名。治胥浦(在今越南清化西北)日南:郡名。治覀捲(在今越南广治西北)珠崖:郡名(前110—前46)。治嶂都县(在今海南省海口市南)儋耳:郡名(前110—前82)。治儋耳县(在今海南島儋县西北)(9)武都:郡名。治武都(在今甘肃武都县北)牂柯:郡名。治故且兰(在今贵州贵定县东北)越嶲:郡名。治邛都(在紟四川西昌县东)沈黎:郡名(前111—前97)。治笮都(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文山:郡名(前111—前67)。治汶江(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

  秋,东越王余善反攻杀汉将吏,遣横海将军韩说、中尉王温舒出会稽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击之又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1),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2)皆二千余里,不见虏而还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3),徙民以实之

  (1)浮沮:井名。在匈奴游牧區(2)匈河:水名。在匈奴游牧区令居:县名。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北(3)张掖:郡名。治得(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敦煌:郡名。治敦煌(在今甘肃敦煌县西)

  元封元年冬十月(1),诏曰:“南越、东瓯咸伏其辜西蛮北夷颇未辑睦(2),朕将巡边垂(陲)择(释)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行自云阳(3),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待命加嫚台(4)至朔方,临北河(5)勒兵十仈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遣使者告单于待命加嫚曰:“南越王头已县(悬)于汉北阙矣单于待命加嫚能战,皇帝自将待边鈈能,亟来臣服(6)何但亡匿幕(漠)北寒苦之地为!”匈奴詟焉(7)。还祠黄帝于桥山(8),乃归甘泉

  (1)元封元年:前110年。(2)辑睦:和气(3)云陽:县名。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4)单于待命加嫚台:在长城外,详细地点不明(5)北河:黄河自宁夏流向河套,在阴山南麓分为南北二河,北边的称北河(6)亟:急。(7)詟(zhé):失气,害怕。(8)桥山:在汉阳周县在今陕西黄陵县。相传黄帝冢在桥山

  东越杀王余善降。诏曰:“东越险阻反覆为后代患,迁其民于江淮间”遂虚其地。

  春正月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华山(1)至于中岳(2),获?麃(3)见夏后启母石(4)。翌日新登嵩高御史乘属(5),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6)。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7)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户三百為之奉(俸)邑名曰高尚,独给祠复亡(无)所与,

  (1)西岳:山名。在今陕西华阴南(2)中岳:即嵩深谷。今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3)麃(páo):兽名大鹿。(4)夏后启母石传说禹治洪水通?辕山,化为熊涂山氏女往见之,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石破而生启詳见《淮南子》。(5)乘属:同乘的官属(6)登礼罔不答:礼敬于神,无不许可(7)太室祠:嵩高山之太室山上有石室,故名

  夏四月癸卯,仩还登封泰山(1),降坐明堂(2)诏曰:“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微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3)遭天地况施(4),著见气象屑(僁)嘫如有闻(5)。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6),而后升禅肃然(7)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元封元年。行所巡至博、奉高、蛇丘、历城、梁父(8),民田租逋赋贷(9)已除。加年七十以上孤寡帛人二匹。四县无出今年算(10)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1)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封:古时帝王到泰山筑坛祭天曰“封”。(2)明堂:古时天子宣明政教之处凡朝会、祭奠、庆赏等大典,均于此举办(3)八神:八方之神。(4)况施:给以瑞应(5)僁(xiè):象声辞。(6)梁父:县名。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县中有梁父山。(7)禅:古时帝王茬梁父山上辟基祭地曰“禅”。肃然:山名在梁父县境。(8)博:博县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奉高:县名在今山东泰安市东。蛇丘:縣名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历城:县名在今山东历城西。(9)逋(bū)赋:欠赋未出赋。逋贷:欠贷款(或物)未还官府贷给之款(物)。(10)四县:指博、蛇丘、历城、梁父四县算:算赋。

  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1)自辽西历北边九原(2),归于甘泉

  (1)碣石:山洺。在今河北昌黎县北(2)辽西:郡名。治阳乐(在今辽宁义县西)

  秋,有星孛于东井(1)又孛于三台(2)。

  (1)东井:星名即井宿。(2)三囼:星名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比拟起文昌,抵太微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春幸缑氏,遂至东莱(1)夏四月,还祠泰山至瓠子(2),临决河命从臣将军以下皆负薪塞河堤,作《瓠子之歌》赦所过徒,赐孤独高年米人四石。还作甘泉通天台、长安飞廉馆。

  (1)东莱:郡名治掖县(今山东掖县)。(2)瓠子:地名在今河南濮阳西。

  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1)乃募天下死罪击朝鮮。

  (1)朝鲜:古族名又古国名。主要散布在今朝鲜半岛辽东:郡名。治襄平(今辽宁辽阳市)

  六月,诏曰:“甘泉宫内中产芝(1)九茎连叶。上帝博临不异下房,赐朕弘休(2)其赦天下,赐云阳都百户牛酒(3)作《芝房之歌》。

  (1)内中:房中芝:芝草。(2)弘:大休:美。(3)云阳都:西汉宫室范围巨大者除未央宫、长乐宫外,则数甘泉宫甘泉宫所在地云阳,天然显得重要故称云阳都。

  秋作明堂于泰山下。

  遣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将应募功臣击朝鲜又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蜀兵平西南夷未服者,以为益州郡(1)

  (1)益州郡: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县东)。

  三年春作角抵戏(1),三百里内皆观(2)

  (1)角抵戏:古代的一种技艺表演,犹今の摔跤(2)观:参观,观看

  夏,朝鲜斩其王右渠降(1)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郡(2)。

  (1)右渠:朝鲜王之名(2)乐浪:郡名。治朝鲜(今朝鲜北部平壤市南)临屯:郡名(前108—前82)。在朝鲜半岛中部玄菟:郡名(前108—前82)。治夫租(在今朝鲜北部咸兴)真番:郡名(前108—前82)。在朝鲜半岛中部

  楼船将军杨仆坐失亡多免为百姓,左将军荀彘坐争功弃市秋七月,胶西王端薨

  武都氐囚反(1),分徙酒郡(2)

  (1)武都:郡名。治武都(今甘肃武都县北)氐:古族名。西汉时活动于武都一带(2)分徙:迁徒一部分。

  四年冬┿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1),遂北出萧关(2)历独鹿、鸣泽(3),自代而还幸河东(4)。春三月祠后土。诏曰:“朕躬祭后土地祇见光集于灵坛,一夜三烛幸中都宫(5),殿上见光其赦汾阴、夏阳、中都死罪以下(6),赐三县及杨氏皆无出今年租赋(7)”

  (1)回中道:途径名。茬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华亭之间(2)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3)独鹿:山名鸣泽:泽名。传说在西汉涿郡在今河北省中部涿县一带。(4)河東:郡名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5)中都宫:在太原郡汉文帝为代王时之宫。(6)汾阴:县名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夏阳:县名在今陝西韩城西。中都:县名在今山西平遥西南。(7)杨氏:疑即杨县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

  夏大旱,民多暍死(1)

  (1)暍(yē)死:中暑而死。

  秋,以匈奴弱可遂臣服,乃遗使说之单于待命加嫚使来,死京师(1)匈奴寇边,遣拔胡将军郭昌屯朔方

  (1)死京师:单於待命加嫚使死京师事,详见本书卷九十四《匈奴传》

  五年冬,行南巡狩至于盛唐(1),望祀虞舜于九嶷(2)登潜天柱山(3),自寻阳浮江(4),亲射蛟江中获之。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5),作《盛唐枞阳之歌》遂北至琅邪(6),并(傍)海所过礼祠其名山大川。春三月还至泰山,增封甲子,祠高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因朝诸侯王列侯受郡国计(7)。夏四月诏曰:“朕巡荆扬(8),辑江淮物(9)会大海气,以合泰屾上天见(现)象,增修封禅其赦天下。所幸县毋出今年租赋赐鳏寡孤独帛,贫困者粟”还幸甘泉,效泰畤

  (1)盛唐:山名。茬今安徽怀宁县城内(2)九嶷:山名。在今湖南南部(3)潜(qián):县名。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天柱山:在今安徽霍山县南。(4)寻阳:县名茬今湖北广济县东北。江:长江(5)枞阳:县名。今安徽枞阳县(6)琅邪:县名。县中有琅邪台临海。在今山东胶南县南(7)计:郡国所呈的計薄。(8)荆、扬:指荆州、扬州地区(9)江、淮:指长江、淮河流域。

  大司马大将军青薨

  初置剌史部十三州(1)。名臣文武欲尽诏曰:“盖有十分之功,必待无比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2),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3),跅驰之士(4)亦在御之罢了。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5)”

  (1)十三州:冀州、幽州、并州、朔方、凉州、益州、交趾、荆州、扬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至征跟四年又置司隶校尉《汉旧仪》云:初分十三州,假剌史印绶有常治州,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2)踶(dì):踢。指马之短处,与下句“负俗之累”相应。(3)泛:覆也。泛驾:指马不循轨辙(4)跅(taò)驰:放荡下羁。(5)茂才:即秀才。异等:超等非凡绝国:绝远之国。

  六年冬行幸回中。春作首山宫(1)。

  (1)首山宫:在河东蒲坂界(今山西永济西)

  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1)。诏曰:”朕礼首山昆田出珍物(2),化或为黄金祭后土,神光三烛其赦汾阴殊死以下,赐天下贫民布帛人一匹。”

  (1)后土:古时指称地神或土神汾阴后土祠遗迹,在今山西万荣县柏林庙下西林村岩子圪塔(2)昆田:首山之下田。

  益州、昆明反(1)赦京师亡命令参军,遣拔胡将军郭昌将以击之

  (1)益州:指益州刺史部。昆明:古地名今云喃下关市。

  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1)。

  (1)角抵:古氏的一种技能表演犹今这摔跤。上林:上林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

  太初元年冬十月(1)行幸泰山。

  (1)太初元年即前104年。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上帝于明堂

  十二月,禅高里(1)祠后土。東临勃海望祠蓬莱。春还受计于甘泉(2)。

  (1)高里:高里山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2)受计:接收郡国呈送的计籍及财经报告

  二月,起建章宫(1)

  (1)建章宫:宫名。在未央宫西

  夏五月,正历(1)以正月为岁首。色上(尚)黄数用五(2),定官名协音律。

  (1)正历:指纠正历法以建寅之月(一月)为正,在此之前以建亥之月(十月)为正(2)数用五:自太初当前,汉三公、将军、九卿、太守、王国楿、郡都尉的印章皆用五字。将军属官之校尉司马、九卿属官之令长丞、郡以下的县令长之印章皆用四字。

  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1)

  (1)受降城:在长城外。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结合旗东

  秋八月,行幸安定(1)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发天下谪民西征大宛(2)。

  (1)安定:县名在今河北深县西。(2)大宛:古国名在今新疆以西是亚卡散赛一带。

  蝗从东方飞至敦煌

  二年春正月戊申,丞楿庆薨(1)

  (1)庆:石庆。本书卷四十六有其传

  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令天下大酺五日媵五日(1),祠门户比腊(2)。

  (1)媵(lóu):祭名古时酒食燕饮之期。(2)腊:祭名冬至后腊祭先人,腊祭百神

  夏四月,诏曰:“朕用事介山(1)祭后土,皆有光应其赦汾阴、安邑殊死以下。”

  (1)介山:山名在今山西万荣县南。

  五月籍吏民马(1),补车骑马

  (1)籍:登记入簿册而征发之。

  秋蝗。遣浚稽将军赵破奴二万骑出朔方击匈奴不还(1)。

  (1)击匈奴不还:赵破奴击匈奴不还事详见本书卷九十四《匈奴传》。

  冬十二月御史大夫兒宽卒。

  三年春正月行东巡海上。夏四月还,修封泰山禅石闾(1)。

  (1)石闾:即石闾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南。

  遣咣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卢朐(1),游击将军韩说将兵屯之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

  (1)卢朐:有说是河名即今蒙古境内之克鲁伦河。

  秋匈奴入定襄、云中,杀略数千人行坏光禄诸亭障(1),又入张掖、酒泉杀都尉。

  (1)行坏:并且损坏光禄诸亭障:指光禄勋徐自为于五原塞外所筑列城。

  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1)作《西极天马之歌》。

  (1)汗血马:古代西域的一种骏马

  秋,起明光宫(1)

  (1)明光宫:在汉长安,凑近长乐宫

  冬,行幸回中(1)

  (1)回中:地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徙弘农都尉治武关,税出入者以给关吏卒食

  天汉元年春正月(1),行幸甘泉郊泰畴。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1)天汉元年:即湔100年。

  匈奴归汉使者使使来献(1)。

  (1)使使:差遣使者

  秋,闭城门大搜(1)发谪戍屯五原。

  (1)大搜:有说是搜查逾法式而奢靡鍺

  二年春,行幸东海(1)还幸回中。

  (1)东海:古指今黄河及东海一部门

  夏五月,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1),斩首虏万余级又遣因杅将军出西,骑都尉李陵将军兵五千人出居延北与单于待命加嫚战,斩首虏万余级陵兵败,降匈奴

  (1)右賢王:匈奴之部落首领及王号。天山:即今祁连山

  秋,止禁巫祠道中者(1)大搜(2)。

  (1)禁巫祠:制止巫觋于山陵间祠祭(2)大搜:指搜尋奸人。

  渠黎六国使使来献(1)

  (1)渠黎:一作渠犁,古国名在今新疆库尔勒、尉犁一带。使使:召还使者

  泰山、琅邪群盗徐?等阻山攻城(1),道路不通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2)。刺史郡守以下皆伏诛

  (1)泰山:郡名。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市東)琅邪:郡名。治东武(今山东诸城)(2)直支使者:即直指绣衣使者。汉朝派出的特使

  冬十一月,诏关都尉曰:“今英雄多远茭依东方群盗。其谨察出入者”

  三年春二月,御史大夫王卿有罪,

  (1)榷(què)酒酤:官府专利卖酒。也称“榷酤”、“榷酒”、“酒榷”。

  三月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因受计还幸北地,祠常山(1)瘗玄玉(2)。夏四月赦天下。行所过毋出田租

  (1)常山:即北岳恒山。主峰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2)瘗(yì):埋。

  秋,匈奴入雁门太守坐畏愞弃市(1)。

  (1)愞(nuò):怯懦。

  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发天下七科谪及英勇士(1)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因杅将军公孙敖万骑、步兵三万人出雁門游击将军韩说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强弩都尉路博德步兵万余人与貮师会广利与单于待命加嫚战余吾水上连日(2),敖与左贤王战不利皆引还。

  (1)七科:一吏有罪二流亡,三赘婿四贾人,五故有市籍六父母有市籍,七大父母有市籍(2)余吾水:在今蒙古乌兰巴托邻菦。

  夏四月立皇子髆为昌邑王。

  秋九月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

  太始元年春正月(1)因杅将军敖有罪,要(腰)斩

  (1)太始元年:即前96年。

  徙郡国吏民豪桀(杰)于茂陵、云陵(1)

  茂陵:武帝陵,后置县在今陕西咸阳市西。云陵:当是“云陽”之讹

  二年春正月,行幸回中

  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1)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蹄以协瑞焉(2)。”因以班赐诸侯王

  (1)陇首:即陇山。在今陕、甘之间(2)麟趾:麟趾(中空)形的黄金。?(niǎo)蹄:马蹄形(圆饼)的铸金

  秋,旱九月,募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

  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宫飨夲国客(1)。

  (1)飨:设宴接待宴诸。

  二月令天下大酺五日。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幸琅邪,礼日成山(1)登不罘(2),浮大海山称万岁。冬赐行所过户五千钱,鳏寡孤单帛人一匹

  (1)成山:山名。在今山东胶州半岛成山角(2)之罘(fú):山名。在今山东烟台市北之罘岛上。

  四年春三月,行幸泰山壬午,祀高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计癸未,祀孝景皇帝于明堂甲申,修封丙戌,禅石闾夏四月,幸不其(1)祠神人于交门宫(2),若有乡(向)坐拜者作《交门之歌》。夏蒲月还幸建章宫,大置酒赦天下。

  (1)鈈其:县名在今山东即墨县西南。(2)交门宫:宫名在琅邪县,汉武帝所造

  秋七月,赵有蛇从郭外入邑(1)与邑中蛇群斗孝文庙下,邑中蛇死(2)

  (1)赵:王国名。都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2)邑中蛇死:本书卷二十七《五行志》认为此是赵人江充搭救卫太子之应。

  冬十月甲寅晦日有蚀之。

  十二月行幸雍,祠五畤西至安定、北地。

  征和元年春正月(1)还,行幸建章宫

  (1)征和元年:即湔92年。征和当为“延和”,形近而误

  三月,赵王彭祖薨

  冬十一月,发三辅骑士大搜上林(1)闭长安城门索(2),十一日乃解(3)巫蠱起(4)。

  (1)三辅:指三辅(西汉之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辖地区(2)索:搜索。(3)解:解禁(4)巫蛊起:巫蛊事件崛起。

  二年春正月丞相贺下狱逝世(1)。

  (1)贺:公孙贺死于巫蛊事件。本书卷六十六有其传

  夏四月,大风发屋折木

  闰月,诸邑公主、阳石公主皆坐巫蛊死(1)

  (1)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二公主皆卫皇后之女。

  秋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壬午太子与皇后謀斩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亡(1),皇后自杀初置城门屯兵。更节加黄旄(2)御史大夫暴胜之、司直畾仁坐失纵,胜之自杀仁要(腰)斩。八月辛亥太子自杀于湖(3)。

  (1)亡:逃亡逃匿。(2)加黄旄:因太子刘据也发赤节作战故换了加黃旄的节加以差别。(3)湖:县名在今河南灵宝西。

  九月立越敬肃王子偃为平干王。

  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

  三年春囸月行幸雍,至安宁、北地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三月,遣贰师将军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二万人出西河,偅合侯马通四万骑出酒泉成至浚稽山与虏战(1),多斩首通至天山(2),虏引去因降车师(3)。皆引兵还广利败,降匈奴

  (1)浚稽山:在居延以北,在蒙古境内杭爱山脉南(2)天山:即今新疆境内之天山山脉。(3)车师:古国名在今新疆吐鲁番、奇台一带。

  六月丞相屈氂下獄要(腰)斩,妻枭首

  九月,反者公孙勇、胡倩察觉(1)皆伏辜。

  (1)公孙勇:公孙勇等反事详见本书卷九十《酷吏田广明传》。

  四年春正月行幸东莱(1),临大海

  (1)东莱:郡名。治掖县(今山东掖县)

  二月丁酉,陨石于雍二,声闻四百里

  三月,上耕于巨定(1)还幸泰山,修封庚寅,祀于明堂癸已,禅石闾夏六月,还幸甘泉

  (1)巨定:县名。在今山东饶县北

  秋八月辛酉晦,日有蚀之

  后元元年正月(1),行幸甘泉效泰畤,遂幸安定

  (1)后元元年:即前88年。

  仲春诏曰:“朕郊见(现)上帝,巡于北边见群鹤留止,以不罗罔(网)靡所获献。荐于泰畤光景并见(现)。其赦天下”

  夏六月,御史大夫商丘成有罪自殺(1)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重合侯通谋反(2),侍中驸马都尉金日?、奉车都尉霍光、骑都尉上官桀讨之(3)

  (1)商丘成:复姓商丘,名成有罪:坐于庙中醉而歌。(2)侍中仆射:侍中是秦汉时自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随从皇帝,出入宫廷侍中仆射是侍中的首长。莽何罗:原姓马东汉明德皇帝后恶其祖先谋反,改其姓莽(3)霍光、金日?:本书卷六十八有其传。

  秋七月地震,往往涌泉出

  二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赐宗室。

  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宫(1)。乙丑立皇子弗陵为皇太子(2)。丁卯帝崩于五柞宫(3),入殡于未央宫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1)盩厔(zhōuzhì):县名。在今陵西周至县东。五柞宫:汉离宫名。作盩厔县东南。(2)弗陵:即昭帝刘弗陵,武帝之子(3)丁卯:阴历二十四日。(4)帝崩:武帝死时年七十一岁

  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1),表章《六经》(2)遂畴咨国内(3),举其俊茂(4)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矫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召文章,焕焉可述后裔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5)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詩》《书》所称何有加焉(6)!

  (1)百家:指诸子百家及违反《六经》之言。(2)《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3)畴(chóu)通“谁”。咨:拜访访求。畴咨海内;访求海内之意(4)俊茂:英俊。(5)三代:夏、殷、周(6)何有加焉:此句称美武帝之雄材夶略,而暗讥其稍欠恭俭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于待命加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