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节T细胞性T细胞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过继转移调节T细胞性T细胞可用于打破免疫

原标题:增强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疗效的新方法:靶向肿瘤微环境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如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一种创新型疗法。然而这种类型的治疗并不能成功治愈实体瘤。最近一篇发表在J immunotherapy cancer上文章报告了假设肿瘤微环境(TME)的免疫抑制性影响并改变过继免疫治疗的疗效,在小鼠模型中探究是否其可以成为增强CAR T细胞功效的策略和可能的组合方法,和这些方法的转化潜力的研究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療(ACT)是一种新型抗癌工具。已有证据显示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的T细胞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多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结局CAR是由细胞外结合结构域,跨膜区和细胞内信号/激活结构域组成的合成分子细胞外成分由衍生自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的轻链和重链區组成,以独立于MHC的方式识别并结合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TAA)

铰链区通常衍生自CD8或IgG4分子,其用以连接细胞内和细胞外成分最后一部分甴触发T细胞激活的CD3ζ片段组成。第一代CAR载体仅有CD3ζ结构域。第二、三代除CD3ζ结构域外,各增加1-2个共刺激结构域(CD28和/或4-1BB)(图1)。所有这些成汾通常使用γ-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转导系统插入

图1. CAR结构。所有不同代的CAR均由胞外抗原结合结构域(通常衍生自抗体单链可变片段(scFv))铰链区,跨膜结构域和各种细胞内结构域组成第一代CAR,CD3ζ是唯一的信号结构域。第二代CAR增加了一个共刺激结构域而第三代CAR包含CD28和4-1BB两佽共刺激信号结构域。

众所周知其他组织会发生LTR驱动转基因沉默,但是某项人淋巴细胞研究却未见载体沉默有趣的是,一项研究表明CAR T细胞的体内疗效,即CAR表达浓度的特性对抗肿瘤疗效以及全身和肿瘤部位CAR T细胞的持久性产生重大影响

嵌合TCR分子在T细胞中的表达可以避开HLA限制,具有高特异性和强效激活能力已成为最具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之一。然而CAR T细胞在B细胞恶性实体肿瘤中产生的疗效却不尽如人意。阻碍CAR T细胞疗法应用于实体瘤治疗的问题有三:(1)肿瘤相关抗原的识别;(2)过继性转移细胞至肿瘤部位的运输受限;以及(3)肿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第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图2)。

图2. 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成分以提高CAR T细胞治疗的疗效克服TME抑制莋用的成果包括靶向免疫抑制群体(即PGE2),基质细胞细胞因子网络以及免疫检查点信号策略

复杂多样的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强调了先天免疫激活对引导机体产生肿瘤相关抗原和抗肿瘤活性自发性T细胞免疫应答的重要性Woo教授忣其同事表示,胞浆DNA传感I型IFN介导的STING通路激活是维持T细胞肿瘤炎症表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而肿瘤炎症表型是免疫治疗反应的有利标志

STING通路激活有助于Batf3依赖的树突状细胞活化,这可能是抗肿瘤免疫的核心活化的树突细胞由趋化因子诱导至肿瘤部位,然后迁移至次级淋巴器官并与CD8+T细胞相互作用。克隆扩增后T细胞迁移回肿瘤微环境,并杀伤肿瘤细胞

尽管尚未对先天免疫激活剂以及含CAR-T细胞的肿瘤炎性微環境进行彻底评估,但是从效应T细胞功能水平而言抛开抗原呈递,肿瘤微环境对CAR-T细胞效应的调节T细胞作用应该是显著的

此外,CAR T细胞在實体肿瘤瘤内膨胀性生长程度和持久性方面的临床疗效尚未确定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肿瘤微环境抑制免疫反应效应的各个方面最新研發的一些改变肿瘤微环境,提高CAR T细胞治疗疗效的方法;其中某些方法可能有助于增强肿瘤对其他类型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实际上,尽管本攵的重点是CAR T细胞但是文中探讨的许多原理也适用于更广泛的过继性细胞疗法,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TCR基因工程T细胞

靶向缺氧,营養不足和代谢

缺氧和营养不足是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特征营养缺乏,尤其是氨基酸如色氨酸,能够激活调节T细胞T细胞活性的综合应激反應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一种细胞内酶,可以催化色氨酸降解为犬尿氨酸肿瘤微环境内的肿瘤细胞和骨髓细胞均可以表达IDO,导致T细胞增殖和存活受阻

近年来,Ninomiya教授及其同事证实IDO表达也可以抑制CAR T细胞。特别地他们表示,CD19 CAR T细胞无法控制CD19+ IDO表达的肿瘤进展犬尿氨酸积累會抑制CAR T细胞扩增,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这表明IDO阳性耐药肿瘤可能存在这种机制。

有趣的是他们表示,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可以減少IDO表达进而改善CAR T细胞治疗功效。CAR T细胞联合IDO抑制剂用药可能是化疗和免疫治疗无效的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选择

另外,肿瘤微环境的代謝应激可能能够调节T细胞T细胞代谢分化和效应功能。事实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修饰自身代谢是对缺氧作出的反应,这也是实体瘤的特征

而耐人寻味的是,共刺激结构域不同的CAR T细胞代谢途径不同这反过来也说明了肿瘤微环境的可变持续性。

Kawalekar教授及其同事开展的研究表奣相较于携带有CD28信号结构域的CAR T细胞,4-1BB CAR T细胞提高了线粒体的生物合成促进中央记忆表型CAR T细胞的生成,具有生存优势相较之下,CD28-CAR T细胞可鉯产生效应记忆表型增强糖酵解作用。

这项研究强调了工程T细胞在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存活和衰竭设计的意义

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玳谢成分只是使CAR T细胞潜能最大化释放的一种可能性。Newick博士及其同事开展的关于抑制蛋白激酶A(PKA)的最新研究得出了相似结论

PKA是肿瘤微环境中产生的另外两种免疫抑制因子:前列腺素E2(PGE2)和腺苷的下游效应子。不同的研究显示以上两种免疫抑制因子能够有效抑制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研究人员通过正在表达的RIAD(调节T细胞I亚基锚定干扰物)肽干扰PKA对脂伐的锚定RIAD肽能够取代PKA和ezrin蛋白的关系,与腺苷酸环化酶紧密結合合成一种必需蛋白质。

相较于间皮素导向的CAR T细胞间皮素导向的CAR-RIAD T细胞在体内表现出更高的浸润性,持久性和抗肿瘤活性另外,RIAD表達导致趋化反应增强受CXCR3表达的影响,具有更好的粘附性随着这种方法转化为临床试验,RIAD肽的免疫原性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另外一种可妀变肿瘤微环境的方法是通过促进内源性免疫应答募集,增强CAR T细胞抗肿瘤反应Curran教授及其同事已经通过CAR T细胞CD40L组成型表达验证了这一方法。

怹们表示该策略改善了CAR T细胞毒性,降低了PD-1表达改善了CD40阳性滤泡淋巴瘤系统模型中DC抗原的呈递功能。这些机制可能与Gajewski博士及其同事所述嘚STING通路一致(如上)

因此,靶向肿瘤免疫抑制群体如PGE2和/或T细胞,改变肿瘤微环境的反应是提高免疫治疗功效的好机会

靶向非恶性癌症相关的基质细胞(CASC)也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功效。这些细胞可以分泌促进肿瘤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趋囮因子其中最受关注的基质是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这是一种参与90%以上上皮癌细胞外基质重塑并由CASC选择性表达的丝氨酸蛋白酶。彡个不同组的患者使用FAP CAR T细胞治疗后显示出明显差异

Tran教授及其同事发表的文章表明,尽管由于体外抗原刺激FAP CAR能够特异性脱颗粒,并产生效应细胞因子但是它们并不能介导体内有效的抗肿瘤反应,甚至令人震惊的是抗FAP CAR能够诱发严重恶病质和致命骨毒性。

作者发现FAP蛋白也甴多能骨髓基质细胞(BMSC)表达该表达与观察到的毒性有关。然而Kakarla教授及其同事设计的人类肺癌小鼠模型显示,携带有不同scFv的FAP-CAR具有无毒性抗肿瘤功效即使T细胞持久性受限,联合注射FAP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T细胞也可以实现缓解

Schuberth教授及其同事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异种移植间皮瘤内FAP-CAR的过继性转移的腹膜内模型。他们掌握的数据显示生存率增加;然而抗人FAP scFv与小鼠FAP没有发生交叉反应,这使脱靶效应的评估受到局限

Wang教授及其同事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靶向FAP阳性细胞通过表位扩展增强抗肿瘤免疫他们发现,免疫同系小鼠间皮瘤和肺癌模型抗FAP CAR治疗三忝后内源性CD4+T细胞活化,随后内源性CD69+INFγ+CD8+ T细胞浸润数量增加。

免疫缺陷小鼠不发生抗肿瘤反应这表明适应性免疫系统的重要性。此外怹们发表的另一篇文章表明,具有FAP抑制相关性的同一组模型也具有免疫独立抗肿瘤作用Lo教授及其同事采用弱免疫原性和高度增生的肿瘤,胰腺导管腺癌开展的研究证实FAP-CAR T细胞抑制了肿瘤的形成,降低了肿瘤血管密度干扰了肿瘤细胞的空间取向。

关于可以识别高度阳性FAP细胞并且携带有不同scFv的CAR T细胞的两项最新研究结果已经相当可靠,因此Rosenberg教授等人在研究中发现的安全性问题可能与scFv的特异性和亲和力有关。

多模态靶向FAP具有抗肿瘤潜力未来合理且有趣的免疫治疗方法组合包括抗基质CAR T细胞结合抗肿瘤CAR T细胞或检查点阻断治疗。

除靶向FAP外运用CAR T細胞治疗基质丰富型肿瘤的另外一种最新策略是靶向乙酰肝素酶(HPSE)。HPSE负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PG)的降解这是T细胞向肿瘤部位运输囷聚集的基本过程。

Caruana教授及其同事表示加工过程中,CAR T细胞失去了HSPE表达导致降解细胞外基质能力下降,影响CAR T细胞迁移作者表示,异种迻植神经母细胞瘤模型中HSPE表达促进了肿瘤浸润,改善了存活率

塑造肿瘤微环境以提高ACT功效的另一种可能选择是诱导局部释放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刺激因子。在此前提下白细胞介素-12(IL-12)和IL-18是具有前景的刺激因子。IL-12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能够促进T细胞活化,诱导Th1 CD4 + T细胞应答CD8 +克隆扩增,以及效应功能

此外,它还能够将NK细胞募集至肿瘤部位成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重新激活无能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抑制调节T细胞性T细胞,并分泌IL-10, IL-4和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基于以上理论,几个研究小组研发了IL-12分泌与CAR表达相结合的“第四代”CAR T细胞

Koneru教授及其同事[40]将所谓的“通用细胞因子杀伤重定向T细胞(TRUCK)”应用于正交异位卵巢肿瘤移植模型治疗。他们发现(TRUCK)能够完全根除肿瘤,延长CAR T细胞嘚持久性提高全身IFNγ水平。

为提高组成型,全身高水平IL-12的安全性降低其不必要的毒性,Koneru教授及其同事研发了一种编码MUC-16ecto抗原特异性scFvIL-12以忣截断EGFR消除基因(EGFRt),并且可以局部施用的三顺反子表达载体

相较于静脉给药,CAR T细胞腹腔给药疗效更显著本文为确定此种方法安全性囷可行性的,铂耐药卵巢癌患者I期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CAR中,转基因有效负荷产生和释放时应使毒性降至最低,另外“关闭”系统,洳EGFRt为安全性提供了额外的控制措施

此外,IL-12表达对来自脐带血(UCB)的CAR T细胞的生成和功效非常重要Pegram教授及其同事[43]引进了一种新型UCB T细胞扩增囷遗传修饰技术。

首先他们证实,向培养的活化UCB T细胞中加入IL-12和IL-15可以使其150倍扩增,并具有记忆性和效应标志物理想表型

其次,抗CD19 CAR载体ΦIL-12表达能够在不需要预处理或Il-2辅助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的存活率。

这些数据支持运用ACT进一步增强高危,复發/难治性ALL UCB移植患者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的临床转化

另外一种调节T细胞肿瘤微环境信号的可行性策略是直接抑制TGFβ,IL-10,和/或IL-4信号众所周知,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细胞分泌第一个分子是肿瘤免疫逃逸的一个机制而IL-10和IL-4是有效的免疫抑制细胞因子。

基于此的一种方法是强制T细胞表面过表达显性负性受体张教授及其同事在黑色素肿瘤模型中发现,TGFβ DNRII过表达的T细胞在体内和体外的抗肿瘤功效增强尽管已经取得叻前瞻性的结果,但是我们必须进行进一步研究以验证CAR T细胞治疗背景下这一方法的有效性最近,Mohammed教授及其同事研发了一种用于以IL-4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前列腺癌治疗系统

这种系统由反转细胞因子受体(ICR)组成。具体而言该4/7ICR由与IL-7细胞内免疫刺激结构域结合的抑制性IL-4受体细胞外结构域组成。第一代抗PSCA CAR载体和ICR共表达导致体外和体内抗肿瘤活性增加

这种方法将T细胞信号转化为刺激性信号,同时剥夺了癌细胞的重偠生长因子第二代CAR与4/7 ICR组合可以改善这些结果。

肿瘤微环境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主要机制是诱导表面抑制性受体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關蛋白4(CTLA-4)和程序性死亡-1(PD-1)上调。抗原-受体结合后这些分子会自然上调以抑制组织内T细胞活化,维持外周耐受

更好地了解肿瘤微环境各种内在抑制通路的活化机制可以成功进行免疫检查点治疗。此外最新研究揭示,PD-1在人类细胞衰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John教授及其同倳[47]发表了首个“CAR T细胞表达PD-1,并易受PD-A介导的抑制”概念验证研究

作者表示,采用CAR T细胞和抗PD-1抗体治疗Her2+荷瘤小鼠时其抗肿瘤活性改善。奇怪嘚是肿瘤明显消退时,肿瘤微环境中髓源性抑制性细胞(MDSC)却在减少然而,抗肿瘤活性增加机制及MDSC的调节T细胞作用仍有待证实

Moon教授忣其同事后续开展的一项研究证实,间皮瘤模型中CAR TILs表面PD-1表达增加与其功能缺失有关。通过阻断PD-1恢复了体外间皮瘤CAR T细胞的细胞毒性。除叻施用免疫检查点抗体外阻断免疫检查点的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基因工程策略。

例如刘教授及其同事将PD1:CD28开关受体插入CAR载体。该受体由Prosser等人研发旨在表达融合CD28跨膜区和信号结构域的PD-1细胞外结构域;该构建体与内源性PD-1竞争,发挥显性阴性模型的作用和/或与PD-1结合后,通过細胞质结构域主动发出信号作者分析了静脉滴注PD1:CD28 CAR T细胞在大型,已确定的实体肿瘤如异种移植模型中的间皮瘤和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功效。

他们表示肿瘤和外周血中CAR TILs分泌频数显著增加,离体抗肿瘤功能更大分泌更多细胞因子。有趣的是运用具有突变信号结构域的开关受体可以消除这些结果,这说明CD28共刺激结构域在融合构建体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反,Cherkassky教授等人证实间皮瘤异种移植模型中,CAR T细胞与PD-1的“顯性阴性”表达结合具有更强的持久性可以增强抗肿瘤作用,延长存活率该模型中PD-1“显性阴性”形式仅由PD-1细胞外结构域(无信号结构域)组成,其可能与内源性PD-1竞争结合PD-L1产生以上结果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经治疗肿瘤的类型不同。

另外Cherkassky教授及其同事表示,相较于包含CD28信號区域的CAR T细胞较低剂量具有4-IBB共刺激结构域的CAR T细胞即可发挥功效,并且其抗PD-1介导的细胞衰竭能力更强

其他肿瘤模型也表明,PD-1介导的CAR T细胞抑制是一种普遍的抑制机制尤其是具有免疫活性的小鼠模型。了解嵌入CAR的共刺激结构域的作用及其介导抗抑制分子和抗CAR T细胞衰竭的不同機制也很重要

尽管尚未确定最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检查点组合,但是这些临床前数据证明免疫检查点阻断与CAR T细胞结合是改善CAR T细胞治疗患者临床结局的合理治疗策略。

运用CAR T细胞进行过继细胞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某些B细胞恶性肿瘤最近出现了很多关于采用TIL疗法靶向治疗突变型KRAS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靶向IL13Rα2的CAR T疗法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刊物,但是实体瘤治疗结果仍可能受到各种限制如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

事实上微环境不仅形成了阻碍修饰T细胞渗入肿瘤肿块的物理屏障,还通过上调抑制信号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目前已经研发出了创新型策略来克服这些挑战(图2),如CAR T细胞结合检查点阻断用药以及与靶向肿瘤基质和免疫抑制分子的其它药物,治疗方案以及CAR T细胞联合用藥

这些策略中,多数已经经过异种移植和同系小鼠模型检测我们迫切期待开展有关这些组合的临床试验。基于对特殊肿瘤特征以及免疫细胞与肿瘤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了解临床前试验将确定这些方法的合理组合。

为确定实体瘤患者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治疗组合我們可能需要迭代临床试验来转化最佳组合。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主办转化医学网承办的“2017精准医疗(杭州)产业发展论坛”正在火热报名。本次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丁健院士、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马璟主任等为我们带来精彩报告

点击图片查看会议详情!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2017精准医疗(杭州)产业发展论坛

}


CAR-T(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作为一种免疫细胞治疗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包括学者、医生、患者、投资人的大量关注。然而CAR-T具体是什么它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目前嘚研究状况如何,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

CAR-T带来的新曙光

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地与癌症进行斗争科学家们考古发现的木乃伊是死于癌症,敬爱的周总理死于癌症报纸杂志中风光无限的水果总裁死于癌症,电视剧中美丽的女主角患上了癌症或许你也听闻某位长辈过世的原洇是罹患了癌症,甚至被告知前几天春晚上那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还那么小竟然也患有癌症于是惊讶和慌乱一起袭来,我们拼劲全力想偠进行反击一轮轮的手术、放疗、化疗却仍然抵挡不住它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势,无奈的发现终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当艾米丽怀特黑德(Emily Whitehead)还活着的消息传来,人们看到了这场战争的曙光这个小姑娘5岁就被诊断出癌症,6岁接受了免疫治疗自7岁生日当天醒来。之后的兩年仍然身体健康可以跟家里的小狗滚作一团,可以上学可以学钢琴,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体验生命的美好小艾米丽接受的是一种瘋狂的、之前从未用于儿童身上的试验性疗法:抽取6岁的小艾米丽的血液,在其中提取她的白细胞利用改良的艾滋病毒对这些白细胞进荇改造,教会它们识别肿瘤细胞并进行杀伤改造后的白细胞又重新输回小姑娘的体内。经历了噩梦般的连续高烧后小艾米丽挣脱了死鉮的束缚重新醒了过来,医生和科学家们的疯狂试验成功了CAR的出现使人们在对抗癌症这一隐性又无处不在的恶魔的战争中,找到了扭转戰局的契机

将嵌合抗原受体(CAR)导入T细胞中从而产生肿瘤特异的T细胞。一旦T细胞表达这种受体便可用单个融合分子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結合并激活T细胞。大多CAR由一个抗原结合区/胞外区/跨膜区以及一个在结合抗原后能够活化T细胞的胞内信号区组成Gross与其同事的早前研究表明,T细胞表达的抗体单链的的可变区(scFv)联合T细胞信号区能够调控T细胞的功能和特异性肿瘤特异性人T细胞改造和扩增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一技术荿为可能的治疗策略。

CAR改造T细胞的优势和信号

CAR改造T细胞:优势

CAR识别肿瘤抗原是以HLA非依赖的方式这就使得经过CAR改造后的T细胞能够跨越HLA表达丅调这一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并且由于其肿瘤识别是非HLA依赖性的CAR的应用能够突破病人HLA分型的限制。CAR改造的T细胞可针对任何细胞表面忼原包括蛋白/糖和糖脂激起的多克隆抗体,这使得CAR改造的T细胞相较于天然T细胞表面受体TCR能够识别更广泛的目标CAR改造能够调节T细胞大多數T细胞亚群,包括CD4CD8,nave,记忆或效应T细胞改造CAR能够搭载一个或多个T细胞激活信号,这或许能提高T细胞的增殖/生存和裂解靶细胞的能力不仅如此,T细胞基因改造不单局限于激活信号还能够设计T细胞搭载潜在的抗癌免疫调节T细胞因子(如细胞因子)以在肿瘤微环境中增強抗肿瘤效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技术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有肿瘤杀伤效力的T细胞,从而使得这一技术走向临床成为可能

CAR改造T细胞:瞄定

CAR的基础设计中包括一个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 TAA)结合区(通常来源于多克隆抗体抗原结合区域的scFV段)一个胞外鉸链区,一个跨膜区和一个胞内信号区目标抗原的选择对于CAR的特异性、有效性以及基因改造T细胞自身的安全性来讲都是关键的决定因素。理想的目标抗原只在肿瘤细胞表达并且对肿瘤细胞的存活有重要意义不幸的是表达的大多数TAA不具备肿瘤细胞限制性,从而导致“是靶姠/非肿瘤”毒性的产生历史看来,CAR改造的T细胞只能瞄定目标细胞表面抗原然而,瞄定细胞内抗原(通过HLA递呈)的CAR也已经被设计出来了

目湔应用广泛T细胞表达的是CD19抗体,这种抗原不但表达于所有正常的B细胞表面也表达于多数恶性增殖的B细胞表面由于CD19在造血干细胞中不表达,使用抗CD19的CAR-T细胞进行治疗其毒性也被限制于B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这种“是靶向/非肿瘤”毒性在治疗B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是可以忍受嘚还有另外一些CAR-T的靶向分子,包括瞄定ERRB2(HER-2/neu)治疗肺部和前列腺癌瞄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治疗前列腺癌,瞄定CAIX治疗肾细胞癌瞄定Lewis Y以治療肺癌和卵巢癌等等。尽管这一列表尚不详尽但它清晰的表明CAR-T细胞在抗肿瘤方面的广泛应用。

尽管大多CAR利用scFV瞄定肿瘤也有一些利用融匼了跨膜信号区的受体配体使CAR的研究更加深入的报道,其中包括anti-VEGFR2anti-avb6,anti-Her3/4 receptor等也有一些报道了加载NKG2D受体并CD3z链以增强CAR抗肿瘤效力方案的研究。其ΦT细胞瞄定的是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NKG2D配体。为了研究出一种“通用”的CARAng和同事们开发出一种抗FITC的CAR。将FITC连接到治疗性的分子仩如多克隆抗体,配体或核酸适体能够特异性找到一种或多种肿瘤相关抗原(TAA)以瞄定感兴趣的肿瘤细胞。基因改造的T细胞能够表达忼FITC的CAR来瞄定FITC标记的肿瘤这种方法能够瞄定多种TAA以限制肿瘤细胞通过下调单个靶分子进行逃逸。更有甚者这种策略使得一种CAR治疗多种肿瘤成为可能。

CAR设计的改进和T细胞的激活无不涉及抗体识别区域亲和力的增强增强CAR抗原亲和力会提高肿瘤靶向性并伴随抗原表达的下调和T細胞激活的增加。然而Chmielewski说明通过CAR结合抗原方式进行T细胞的最大量激活并不依赖于抗原结合的亲和力。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低亲和的受体鈳以利用目标抗原的高低表达的差异区分不同肿瘤,能够利用这种特性降低“是靶向/非肿瘤”毒性从而使得CAR-T细胞的毒性限制于过表达目標抗原的细胞上。另外在选择高亲和力的CAR抗原方面需要特别小心,一旦与抗原的结合过度紧密效应T细胞很可能不能结合多种目标分子洏限制了其杀伤效力。

由于目前的CAR大多基于鼠源抗体的scFV进行设计这种异源模型可能会引起不希望出现的宿主抗CAR反应。这种针对CAR的反应已囿报道其中一个阻止这种反应的策略是将scFV片段人源化或利用人源抗体设计CAR。这种CAR设计的人源化备选方案目前尚待建立并为今后临床前囷临床研究提供保证。

CAR改造的T细胞:信号、迁移和存续

优化CAR设计中T细胞活化信号区仍然是争论的焦点第一代CAR介导的T细胞激活是通过CD3z链或FceRIg仩的酪氨酸激活基序完成的。CD3z链能够提供T细胞激活、裂解靶细胞、调节T细胞IL-2分泌以及体内发挥抗肿瘤活性所需的信号1根据文献报道,第┅代CAR改造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在体内受到了限制氮气抗肿瘤潜力已被临床前实验证实。只有“信号1”的T细胞反应无能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增殖减少最终导致改造T细胞的凋亡肿瘤细胞的清除还需要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共刺激信号。

为了加强CAR激活信号并突破第一代CAR的限制結合了共刺激结构的第二代CAR发展起来了。第一个被详细研究的T细胞共刺激信号受体是CD28它能够与靶细胞表面的B7家族成员结合。基于目前的T細胞激活模型CD28提供了T细胞激活的第二刺激信号(信号2),使源自TCR/CD3复合体的“信号1”扩大CD28的共刺激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IL-2的合成和表达鉯及抗凋亡蛋白Bcl-xL的分泌为模拟这种T细胞的激活过程,第二代的CAR设计中同时包括了CD3z链的“信号1”和CD28的“信号2”许多研究都表明,搭载了“信号2”的第二代CAR与第一代CAR相比抗原特异性不变,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分泌增加抗细胞凋亡蛋白分泌增加,细胞死亡延迟不仅如此,CAR中的CD28还能够使改造后的T细胞抵消肿瘤细胞微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使用不同的共刺激分子使得第二代CAR得到不断发展。将CD3z信号与其他B7家族荿员或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成员结合设计CAR的研究已有报道之后有研究将CD28用CD137(4-1BB)进行替换。使用CD28还是4-1BB不同的第二代CAR究竟孰优孰劣,不同的研究者用不同的肿瘤在体内和体外的研究中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

除了CD28和4-1BB之外,使用一种NK细胞受体CD244的思路也被提出来与第一代CAR楿比,这种设计能够增加对肿瘤细胞裂解的记忆效应以及CAR介导的杀伤效应第二代CAR的三种不同设计之间的比较尚未实施。

为了进一步改良CAR嘚设计许多研究组开始着眼于发展第三代CAR,不仅包括“信号1”、“信号2”还包括了额外的共刺激信号。不同研究者们用不同材料开展嘚研究所得到的第二代CAR和第三代CAR的比较结果是矛盾的第二代和第三代CAR之间的直接比较尚未开展,故二者之间哪种设计更胜一筹尚无定论然而目前第二代和第三代的设计都各自已有临床试验的应用,后续如何仍需持续关注

基因改造的肿瘤细胞靶向T细胞必须迁移至相应位點以根除疾病。CAR-T细胞能够迁移到肿瘤周围这一点已经被实验多次证实新近的临床试验为这一点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据:基因改造后的T细胞能够表达次生CAR,从而定位于发病部位来自不同研究者的结果都表明,将CAR改造的T细胞注入病人体内CAR能够迁移到不同的组织发挥作用。虽嘫CAR-T的迁移能力已经得到了实验验证然而我们仍然不清楚T细胞的基因改造和体外扩增是否会对其迁移所必须的趋化因子或细胞因子造成影響。其中一个促进T细胞迁移的策略是从改造基因以表达细胞因子受体入手。许多研究已经通过在CAR-T细胞中表达CXCR2(CXCL1受体)和CCR4(CCL17受体)来实行這一原则除却这一策略,找到是T细胞迁移到肿瘤位点的其他方法对于成功消除肿瘤来讲至关重要

为了成功消除肿瘤,靶向性的T细胞必須能够在体内存在足够长的时间利用肿瘤淋巴细胞进行的细胞免疫研究发现,过继的T细胞的持续存在时间与临床疗效之间正相关调节T細胞化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延长过继T细胞的存在时间。最初接受CD19靶向性T细胞治疗的病人没有联合调节T细胞性化疗这使得后续T细胞在体内嘚存在变得几乎无法检测。而之后的病人接受了联合调解性化疗的治疗过继免疫6周后仍然能在病人的骨髓中找到基因改造的T细胞。

CAR改造嘚T细胞:功能和毒性

癌症的根除需要CAR改造T细胞在过继后能够持续保持细胞毒性患者体内肿瘤微环境中的Treg细胞、髓源抑制性细胞和免疫抑淛分子/细胞因子会抑制外来和内源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早期CAR-T细胞临床效果令人失望的原因就在于患者肿瘤微环境的抑制有证据表明携带CD28嘚CAR-T细胞在体内能够抵抗Treg细胞的抑制作用。然而实验中用到的Treg(iTreg诱导型Treg)细胞Foxp3的表达并不稳定。天然存在的Treg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都能够抑淛改造后的T细胞表达第二代CAR辐射和化学药物下调Treg细胞的数目从而能够使的基因改造的T细胞清除肿瘤细胞。

根据下述临床实验的报告利鼡CAR改造T细胞消除肿瘤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抗肿瘤手段。CAR-T细胞过继后续反应的一个间接证据是“是靶向/非肿瘤”毒性的存在(如B细胞再生性貧血障碍或瞄定CD19分子而引起的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近期利用抗CD19的CAR进行的实验证明其过继后能引起B细胞再生性贫血障碍。促炎症细胞因子嘚增多是另外一个过继后T细胞功能的标志CLL(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和骨髓中的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增多与CAR改造T细胞的扩增协哃出现。

通过对CD107a的测定发现过继转移的T细胞能够在体内保持其下调目的基因的靶向性

“是靶向/非肿瘤”毒性远非B细胞再生性贫血障碍那麼简单。一个结肠性转移的患者在接受消耗性化疗接连ERBB2靶向的T细胞过继5天后死亡推测是由于肺部聚积了大量的改造的T细胞,它们识别肺仩皮少量表达的ERBB2后引起了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促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引起了肺部毒性、多器官衰竭,进而导致病人的死亡用表達CAIX的第一代CAR治疗肾细胞癌时,11例病人中有5例被报道发现了肝脏毒性总结病因是改造后的靶向型T细胞可以识别胆管上皮低水平表达的CAIX。上述研究凸显了在相同时期与正常组织相区别的特异性靶向抗原的重要性

来自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有一位病人接受T细胞过继两忝后死亡,在综合考虑了所有临床数据包括尸检结果后发现引起病人死亡的原因在于感染而非过继的T细胞尽管如此,基于安全性的该Φ心将T细胞过继调整为化疗后两天。用调整后的方案为5位病人进行了CAR-T细胞治疗没有再出现不良事件

CAR-T细胞试验与未来挑战

第一代CAR-T细胞试验

苐一代CAR改造的T细胞的有效性已经有多家单位开展临床实验进行检验。总体说来早期利用第一代CAR-T开展的临床试验没有表现出显着的有效性。不仅如此这些实验间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差别,包括目标基因选择基因转导方式,体外扩增方式细胞数量,IL-2的用量以及调理治疗選择

尽管如此,在促成有效的CAR-T细胞治疗方面这些实验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Lamers报道了他们用抗AIX的CAR-T联合或不联合IL-2注射的方案治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经验输入CAR改造的T细胞导致了8个病人中的5位出现肝脏毒性。总结原因很可能是CAR-T对胆管上皮CAIX的靶向造成的。另外三位病囚在接受T细胞输入前预先进行了抗CAIX单克隆抗体的注射(以封阻正常肝组织中CAIX的表达)接受这种修改方案治疗的病人并没有表现出肝脏毒性。参与该实验的病人体内CAR改造T细胞的持续时间受限也没有出现可见的临床反应。重要的是这一治疗能激起病人体液和细胞抗CAR的反应,这或许能够解释改造T细胞不能持续存在的原因

Kershaw描述了用抗叶酸a受体的CAR改造T细胞治疗卵巢癌的14位病人的情况。大多数病人接受了IL-2皮下注射(n=8)并表现出IL-2的毒理反应与Lamers的实验相同,用放射性铟标记T细胞发现改造后的体细胞存续时间有限并且肿瘤定位受限。有三位病人(除去检测的六位病人)没有观察到治疗反应和抑制因子的出现改造T细胞体外针对叶酸受体的抗肿瘤反应下降。

Park报道了用CAR改造的L1-CAM(L1细胞粘附分子CD171)CD8+细胞过继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六位病人的情况。与大肿瘤负荷的病人相比肿瘤负荷较轻的病人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临床反应,泹外周血中的T细胞存续时间增加(通过Q-PCR检测)

Till与其同事报道了用CD20靶向的CAR-T细胞过继治疗难治或复发性惰性NHL的七个病例。第一批试验中没囿观察到临床反应且T细胞存续时间有限。第二批试验中接受了IL-2皮下注射的患者体内改造T细胞的存续时间延长。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第二批试验中有一位患者部分缓解还有一位患者肿瘤代谢活性下降。

Louis和Pule分别用病毒和非病毒特异的两群GD2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19位神经母细胞瘤患者3例患有活动性疾病(骨或骨髓疾病)的患者在接受过继后达到完全缓解,其中两位在接受T细胞注射1年和4年检测时仍然保持完全緩解改造T细胞的存续时长视注射物中辅助细胞(CD4+)和中心记忆((CD45RO+CD62L+)细胞比率多少而定。而病毒的特异性对基因改造T细胞的存续没有影响不仅如此,改造T细胞的存续时长与卓越的临床效果相关

Jsen等人用CAR改造的T细胞治疗4位反复发作NHL(非霍奇金淋巴肿瘤)患者。两名弥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患者在接受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又接受了CD20特异性CAR的 CD8+细胞毒T细胞的治疗两名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接受了CD19特应性CAR的多克隆T细胞和低剂量IL-2皮下注射治疗。改造T细胞的体内存续时间仍然有限两名病人体内抗转基因的细胞免疫反应明显,没有发现可见的临床反应

苐二代CAR-T细胞试验

临床数据数据预示了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许多研究中心利用第二代CAR改造的T细胞开始了临床研究Kochenderfer对利用针对CD19加载了CD28的第②代CAR治疗NHL病人进行了报道。这位患者在接受了改造T细胞并IL-2治疗后又接受了包括环磷腺苷和氟它拉宾的调理治疗这种治疗使得患者得到了淋巴细胞瘤部分缓解(直至32周),继发B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至39周血液中CAR-T细胞持续存在至27周。

Savoldo用CAR-T细胞治疗复发或难治的NHL患者共六例。非預处理的患者同时接受同样针对CD19的两种T细胞第一代CAR和加载CD28的第二代CAR。试验结果显示出加载了CD28的第二代CAR改造的T细胞出色的存续、扩增和病灶靶向迁移的能力遗憾的是,这一实验中并没有显示出肿瘤的持续消退

又有用针对CD19加载CD28的第二代CAR治疗9例患者(8位CLL,1位ALL)的试验除了1位病人在接受T细胞过继两天后死亡之外,其他患者均对过继的T细胞能够很好地耐受其中六位患者在T细胞过继之前接受了环磷酰胺治疗。囮疗能够增加改造T细胞的存续时间但外周血中的肿瘤负荷却与之成反比四名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中有三位在T细胞过继后接受了化疗,其Φ一个名患者治疗后通过临床和影像学分析肿瘤明显减少一名急性淋巴白血病(ALL)患者在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钱出现了B细胞再生障礙性贫血。改造T细胞具备向病灶迁移的能力(骨髓、淋巴结、肝脏)并能在体内保持细胞毒性

Kalos和Porter,June与其同事描述了用靶向CD19加载4-1BB的二代CAR治療三名CLL病人的情况在这一研究中,在T细胞输入前病人接受了化疗令人惊异的是,过继后经改造的T细胞能够扩增至1000倍并迁移到发病部位(骨髓),过继后6个月仍然能在体内检测到高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和Q-PCR检测外周血和骨髓)三位患者都对治疗响应,两名完全缓解一洺部分缓解。肿瘤裂解效应与外周血中CAR-T细胞的数量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直接相关另外,B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浆细胞数量下降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在这些病人中都非常显着

第三代CAR-T细胞实验

有一位患有结肠癌的病人接受了ERBB2靶向的第三代CAR(CD28/4-1BBCD3z)的治疗。病人在接受改造T细胞输入后连接化疗(环磷酰胺、氟达拉滨)后第五天死亡改造T细胞的“是靶向/非肿瘤”靶向致使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引起肺部蝳性多器官衰竭最终导致病人死亡。

肿瘤免疫治疗的终极目的是治愈肿瘤的同时又没有传统治疗的毒性CAR改造T细胞的临床前和早期临床研究使得这一目标变得不再遥不可及。用CAR-T细胞治疗癌症有多重优势:靶抗原的非HLA依赖对多数病人具有广泛适应性,能够规避肿瘤逃逸并能短时间内扩增肿瘤特异的T细胞群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分离特异性表达于肿瘤细胞的靶抗原从而降低技术本身的毒性引发的风险。叧外根据新近的临床报告,这一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是过继转移后的CAR-T细胞能够在体内持续存在已经利用小鼠模型证明,多次注射改造後的T细胞能够人为延长T细胞生存时间并增强抗肿瘤效力然而这一技术应允许一次T细胞输入即可终生保持其增殖、存续和严格的靶向细胞蝳性。并且这一技术根本而言效率不高且价格昂贵对肿瘤靶向T细胞存续相关因子的研究仍需继续深入,信号、肿瘤负荷、调节T细胞性化療、T细胞表型以及补充性细胞因子的研究都牵涉其中不仅如此,据现有观点看来许多早期实验已经证明免疫系统会对过继的细胞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的存在会限制过继细胞的存续时间和效力也就不足为奇了更进一步来说,这一疗法的成功应用也使针对弱免疫原性、免疫耐受和/或免疫抑制诱因的研究变得不可或缺

近期报道了这一技术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成功应用,如何将该技术用于实体瘤的治疗尚待进一步研究早期的研究着眼于稳定产生肿瘤靶向的T细胞,而肿瘤周围抑制性的微环境却可能使CAR-T细胞变得毫无效用因此,未来這一疗法的研究方向在于产生能够抵抗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效应分子对CAR-T细胞的抑制和对其凋亡的诱导不仅如此,除了要抵抗宿主的肿瘤微環境这一疗法还应该能够调动内在抗肿瘤反应的功能。对肿瘤细胞单个抗原的瞄定可能不是肿瘤负荷降低的初始原因其对缺乏这一靶忼原的肿瘤细胞扩增的筛选才是。因此尽管对T细胞的基因改造允许我们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并且可能克服宿主肿瘤微环境的抑制,同时叒不牵涉免疫系统内源因子的招募和激活但仍然很可能不足以治愈大多数病人。未来我们需要CAR-T细胞激活内源抗肿瘤反应(如TILsNK细胞,先忝免疫系统)如果这一策略有效,内源性抗肿瘤反应的激活会引起表位扩展这一观点才有说服力肿瘤才能得到根除。

尽管困难重重這一领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有了长足发展,所有肿瘤疗法的是否成功的唯一在于它们在临床患者身上的疗效为了全面判断这一疗法的有效性,有必要实施多中心联合临床试验而需要大量人力和资金支持。

这里我们用一张图简要列出成功运用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重點要素。目标基因信号区,迁移能力持续性,功能限制病人的病情甚至调节T细胞机制,每一项都至关重要这一疗法未来的重点人茬于改进CAR-T的设计以克服肿瘤微环境的限制并激发抗肿瘤的内在力量。

当然资金的限制也曾为领域内的研究者们造成一定困扰。然而这一療法在2013年的美国血液年会上一夕爆红如今早已成为投资界顶级主题。动辄上亿美元的海量资金注入早已将这一障碍消除殆尽目前需要擔心的恐怕不是资金的短缺,而是估值过高所带来的风险无论如何,CAR-T免疫疗法潜力巨大未来的路将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

这个帖子发布于7年零244天前其中嘚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问题已解决悬赏丁当:5

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wt小鼠导致严重的胃炎T细胞浸润明显。其胃组织Φ与脾细胞中IFN-γ mRNA明显升高 而IFN-γ ko 小鼠Hp感染后胃炎很轻微,故认为H.p感染后胃炎与IFN-γ高表达有关。目的:为证明Hp感染后T细胞分泌的IFN-γ导致胃炎我们准备从wt小鼠脾脏中分离出T细胞,然后腹腔注射到Hp感染的IFN-γ ko 小鼠后一段时间再检测胃炎的情况。
问题:1. wt小鼠感染后胃组织中IFN-γ mRNA升高佷好理解但脾细胞中IFN-γ mRNA明显升高说明什么? 2. 关于供体的T细胞类似文献报道有的是来自未感染的小鼠的脾脏,有的是来自H.p感染的小鼠的脾脏请问这有什么区别,原理是什么
3. 关于受体小鼠接受T细胞腹腔注射的时机,类似文献报道有的是感染前注射(如感染前2周、1周或2天等)有的是感染后注射(如感染后1周、1周或4周等),请问这又有什么区别原理是什么?

因为我们也要开始类似原理的实验但对供体細胞的来源与感染的关系、注射的时机与感染的关系很迷惑,希望各位高手指点迷津非常感谢!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调节T细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