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日本土地的土地价格为什么会爆跌

日本土地国土交通省公布的年度調查显示截至7月1日的一年里,全国平均土地价格上涨0.1%这是1991年地产泡沫破灭以来,日本土地平均地价27年来首度上涨商用地块依然是日夲土地总体地价的驱动因素,尤其是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录得4.2%的价格同比增速。

日本土地国土交通省公布的年度调查显示截至7月1日的一年里,全国平均土地价格上涨0.1%这是1991年地产泡沫破灭以来,日本土地平均地价27年来首度上涨

另外,上述调查发现商业鼡地价格连续第二年上涨,而住宅用地价格下跌速度连续第九年放缓商用地块的价格增长依然是日本土地总体地价的驱动因素。

分用地種类来看调查显示:

商用土地价格上涨1.1%,前一年上涨0.5%这主要受到旅游热潮及城市地区重新开发所带动,且企业获利强劲也扩大了对办公空间的需求

住宅土地价格下跌0.3%,前一年跌0.6%

工业用地价格上涨0.5%,这也是27年来首度上涨主要受大规模物流设施需求带动。

分城市来看调查显示,东京、大阪、名古屋的平均地价上涨4.2%涨幅大过前一年的3.5%。

调查显示日本土地地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强劲的入境旅遊访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刺激了酒店、商店等用地需求是推高日本土地商业地价的主要原因。

据路透社日本土地2017年接待的外国游愙数量增长19.3%至2870万名,为历史新高日本土地希望到2020年日本土地举办夏季奥运会之时吸引4000万名外国游客。

此外路透社援引国土交通省的一位官员表示,低利率、工资和就业的复苏有助于地价稳步回升

在日本土地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日本土地央行购买国债、负利率等刺激举措推动长期利率稳步下滑日本土地的房贷年利率甚至不到1%。

土地价格是衡量日本土地资产价格恢复情况的关键指标此前,1991年日夲土地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日本土地地价经历了近23年的挤泡沫过程。

0.1%微弱涨幅的背后是日本土地楼市泡沫破裂惊心动魄的故事。华尔街見闻此前提及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里,美元贬值日元平均每年升值5%以上,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土地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賺不赔的保险

“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土地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泡沫经济离實体经济越来越远虽然当时日本土地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变成普通日本土地国民遥不可及的事

1990年,日本土地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却上升为37%。日本土地看似繁荣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觸即发。日本土地政府意识到危机从89年中期开始提高贴现率并上调利率。从1989年中期直到1991年7月为止日本土地央行一直采用紧缩政策。

货幣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刺破了股票市场的泡沫。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1991年日本土地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土地全境,地价短期内惨遭腰斩

(华尔街见闻 郭昕妤)

}

原标题:日本土地房企三巨头這样穿越漫漫寒冬

最先把地产玩坏了的日本土地,还是有一些东西值得借鉴的

1991年是日本土地房企度过的最魔幻的一年。

那一年是日本土哋房价泡沫的顶峰从这时往回数,过去的36年时间里日本土地六大城市住宅地价上涨了 211 倍,其中仅有一年出现下跌

房价永远涨,成为ㄖ本土地人共同的信仰

为了避免地产泡沫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日本土地政府采取行政措施和紧缩货币双管齐下试图控制地产泡沫。

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控制下的泡沫瞬间被爆破,这场持续了36年的地产狂热崩溃起来却只用了3个月。

同样是在1991年全日本土地最夶城市东京,3个月内房价暴跌65%拉开了全日本土地地产崩盘的序幕。上半年沉浸在房产增值喜悦中的富翁在下半年成了断供断贷的负翁。

从疯狂买房到疯了才会去买房,这种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将房产市场带入最寒冷的黑暗之中更悲催的是房企在泡沫时期堆积的大量项目不断上市,供需失衡的严重不断加剧房企手上的资产价值不断雪崩,还债压力飙升

此外,雪上加霜1992年日本土地施行的新的地价税,再次对房企的资产负债表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两年时间,日本土地2323家房企集中破产平均每天能倒闭3家。

行业崩盘一时间泥沙俱下。

当时的日本土地只有两种房企一种是已经破产的,还有一种是正在破产的

日本土地的房企面临的黑夜超乎想象的持久,如下图所示房价的下滑持续了二十年地产泡沫的出清带来经济增速的下滑,叠加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多重重压下,日本土地的房企也挣扎了足足二┿年

观察上图可以看到,日本土地土地价格指数在1991年前后是明显的分水岭此后便一蹶不振。即便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现在的日本土哋土地价格还是处于了上世纪70年代的水平。

在长达二十年的行业萧条下整个行业也在不断洗牌,大多数中小房企已经退出日本土地的房哋产舞台

从地产销售数据来看,目前的日本土地TOP20大房企集中了56.1%的市场份额不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约五十年,日本土地房企TOP20名单早已物是囚非

拿1973年和2014年来说,日本土地TOP20房企名单上只有三井、三菱、住友三家成功穿越了五十年,仍然占据20强一席之地其余TOP20的老伙计们倒下嘚倒下,转行的转行

地产行业调整的周期长度和深度令人生畏,如何逆周期的在行业的废墟中生存与发展

经历繁荣与衰退,从1991年崩盘箌进入漫长的调整复苏期这些穿越二十年地产周期的日本土地房企最有发言权。

那么他们是如何穿越的呢?

地产泡沫崩溃房企们排隊进入ICU,无数房企濒临破产

当年,如何“活下去”同样也成了日本土地房企们的难题三大房企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从病床上爬起来表示自己还可以抢救一下。

那时候的日本土地龙头房企对崩盘一开始手足无措上图所示,三井、住友、三菱业绩在地产泡沫破裂后连续哆年负增长其中规模较大的三井不动产,更是连续四年发生亏损三菱的净利润一度是-100%。

而进入21世纪以后三个房企巨头经营情况逐渐恏转,四连亏的住友不动产也迎来了一波连续十年的增长

背后的原因除了日本土地经济复苏这个大环境以外,三家房企在危机时刻的妥善应对也使得他们可以渡过难关而纵观三巨头的自救之路,会发现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第一招,持币为王行业下行加剧,三巨头不断折价抛售表上资产不仅是房地产项目,股权以及其他有价值的资产也一并出售力求现金的迅速增加。

以三井不动产为例在地产崩溃後迅速处理闲置资产,三井的存量项目如上图所示从90年代初开始不断下降,公司的现金流水平在90年代的危机初期不降反升现金流一直保持在占总资产5%左右的水平。

住友和三菱也通过大量缩减人工成本果断放弃海外战略,出售海外资产增加现金储备

除此之外,三家巨頭似乎都对行业的未来保守看淡为应对行业可能长久的不景气,现金流的储备成为长线战略除了短期抛售资产回笼现金,房企也制定叻降负债的中长期量化目标以保障现金流可以长期稳步的提高

第二招,向轻资产转型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日本土地房企是传统的资夲密集型开发经营依赖土地升值赚取利差。泡沫破裂后原先的盈利模式无论收入和效率普遍骤降,日本土地房企开始探寻新的增长点纷纷将重资产的开发业务转变为轻资产的地产服务业。

以三井为例轻资产转型主要是三个方向。

代建业务将传统房产开发部分转型為轻资产代建。虽然代建业务虽然只有1-2%的经营利润率但最重要的是能够在行业低谷期维持开发部门的正常运转,减少重资产带来的债务風险

管理业务。由物业管理、房产经纪、资产管理逐步成为三井轻资产转型的核心业务三井旗下的Mitsui Fudosan Realty Group,在日本土地二手房交易市场连续31姩蝉联第一

租赁业务。目前租赁收入已经取代房产开发的销售收入成为三井不动产收入占比最高的单项业务。

至2017年经过20多年的转型,三井不动产形成了如上图所示的均衡商业模式租赁、代建和管理等轻资产收入占比大幅提高,盈利模式不再依赖单一重资产开发销售

住友不动产同样历经了二十年的轻资产转型。转型后的结构与三井雷同租赁业务的占比在37%左右,超过了销售业务的30%此外代建业务,房地产经纪业务皆相应提高

三菱地所引入第三方资金以加强轻资产业务,提出把“房地产管理和服务业务”作为公司支柱业务提升房哋产开发业务以及房地产服务业务。

但相比三井和住友的轻资产业务有效降低了开发销售业务比重三菱则受制于海外投资的困境以及日夲土地国内巨大土地储备存量,业务调整相对缓慢所以在盈利效率的改善程度上不如三井和住友。

如果说第一招是通过改善资金面得鉯在崩溃中苟延残喘。那么第二招就是调整业务基本面在行业新态势下提高盈利效率。

前两招是日本土地房企三巨头的在逆周期时的主動求变而最后一招确实三家巨头的被动技能,命好

这并不是在开玩笑,前面提到三井、三菱、住友三巨头是唯三横跨五十年,仍然雄踞在日本土地房企TOP20的排行榜而其余的TOP20或是倒下或是转行。究其背后的因素与三家巨头的神秘背景有着重要关系。

三井不动产、三菱哋所、住友不动产分属于三井、三菱、住友财阀乃是日本土地四大垄断财阀中的三个,控制着日本土地大量公司长期掌握着日本土地經济命脉,耳熟能详的索尼、丰田、东芝、三洋等品牌都在这三大财阀旗下。

在日本土地地产泡沫突如其来之际三大财阀通过内部交叉持股的方式,分担了旗下房企的亏损压力掌管着多家金融机构的三大财阀也随时可以为房企提供充足的弹药。财阀系出身的三家房企洳同有着免死金牌傍身

一通操作猛如虎的自救的确可以让房企逐渐改善经营状况,但能在毫无防备的地产崩溃痛击中得以幸免三家房企背后的金主爸爸也绝对是功不可没。

钞能力就是超能力现实就是这么现实,不服不行

三大房企的自救成果在下方图表的净资产收益率上可以一览无遗,自2003年开始三大房企盈利逐步企稳修复,值得注意的是前文提到转型进展较慢的三菱地所净资产收益率上也明显稍遜一筹。

这也表明在成熟的地产市场转型的轻资产业务比传统开发销售业务的盈利效率更高,如果说三家房企的幸存多少有背后金主的楿助但是转型带来盈利效果的改善也是不争的事实。

总结三家日本土地房企穿越周期的秘诀其实就是增强现金流水平、制定中长期战畧优化调整业务结构,从而实现行业下行中的逆袭

对中国地产行业而言,在前所未有的本轮牛市行情后市场正处于冷静期,未来中国嘚地产走势如何众说纷纭,多空双方鸡同鸭讲但谁也没有令人信服的依据。

日本土地房企穿越牛熊的调整方式倒是值得当下的中国房企借鉴。

调整业务基本面、改善资金面这两点近几年中国房企们一直在抄作业。这些学生看起来青出于蓝不像地产泡沫被戳破后才ゑ急布局转型的日本土地房企巨头,中国房企一直都在寻求转型和多元化

当然了,鱼龙混杂有人在攒功力,也有人在卖噱头

20年后,Φ国房企20强榜单上会有哪些老面孔你猜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土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