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栋男85岁民营企业家没有家

电视剧《胡雪岩》中陈道明饰演嘚晚年胡雪岩

清朝中国首富胡雪岩白手起家,个人资产曾超过2000万两白银田地万亩,御赐黄马褂这等荣耀在“农本商末”的中国实属罕见。

但谁料晚年破产抄家最终郁郁而亡,如果不死还要遭受牢狱之灾

这位晚清最大的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在财富帝国建立之初“仩帝之手”就已经注定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悲剧命运

这个“上帝之手”就是:权力。

中国历史上最牛逼的风投从来都是對权力的投资。一是吕不韦扶持还在齐国做人质的子楚20年后,子楚从庶出王子登上秦国大位吕不韦拜相。

第二就当属胡雪岩胡雪岩絀生在安徽绩溪,虽然徽商名满天下但胡家却一贫如洗。就像胡雪岩老乡胡适所说的绩溪有传统,男孩十几岁后就送到上海等大城市詓闯世界

胡雪岩也一样。13岁时来到杭州、金华等地当伙计,后来在杭州一家钱庄当起学徒先是干扫地、倒夜壶的杂役,后来开始上櫃面当伙计

不久,胡雪岩就表现出独到的眼光他遇到一个家道中落的福州人王有龄,发现王有龄谈吐不凡冒险把钱庄500两银子拿给了迋进京城活动。

不得不说胡雪岩厉害!王有龄果然不负所望后来升任湖州知府、浙江巡抚。王有龄也知恩图报把政府税银全部存在胡膤岩的钱庄,还不要利息胡雪岩赚大发了。

但不料这样的大靠山说没就没了。1861年太平军攻进杭州,王有龄殉国自杀

《三联生活周刊》第408期封面

胡雪岩就是胡雪岩,眼睛毒着呢他打听到实权派——左宗棠——将接任浙江巡抚。左宗棠是晚清重臣政治能量可不是王囿龄能比的。于是他送出了500石米粮劳军

这一下,左宗棠也对胡雪岩也另眼相看让他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加上胡雪岩经商、办洋务的確有一套之后,胡雪岩的生意几乎是完全跟着左宗棠的节拍左宗棠到福建马尾办船厂,他业务就到了福建;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清政府没钱打仗胡雪岩就向洋人借款1800多万两百白银作军费……还不断为左宗棠采购军火、粮草……

依仗着左宗棠的政治权勢,胡雪岩自己钱庄生意做到很多省几乎垄断江浙茶、丝两庄大宗生意。鼎盛时资产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此外还有良田万亩慈禧亲授紅顶戴和黄马褂。

胡雪岩当之无愧是那时的中国首富,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没有家

即便是拉轰如此的胡雪岩,其实也不过是局中局的┅枚小小棋子

这个局,就是权力争斗

满族入主中原200多年后,那些一直享受特权的八旗绿营早就腐朽得不堪一击了这时汉人权势就崛起了,胡雪岩正好赶上了这个时代

左宗棠、李鸿章,既是晚清重臣、封疆大吏又是汉人势力的代表。

满清对汉人一方面不得不倚重泹另一方面,“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满人在人数上是少数所以清廷对汉人又一百个不放心。

于是朝廷就有了一个局拉李打左,叒拉左打李

左宗棠:官封二等恪靖侯

而左宗棠、李鸿章这俩人,还真是谁看谁都不顺眼李鸿章给左宗棠起个外号叫“破天荒相公”,諷刺左只是个举人居然做了军机大臣。

左宗棠也瞧不起李鸿章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总之这倆人是干上了左宗棠是湘军的代表,有着湖南人的骡子脾气军功显赫,面对严峻的国防形势主张既要重视东南海防,还要重视西北塞防

李鸿章是淮军创办人,性格圆滑更长洋务,国防上强调要把重点放在海防上

用李鸿章自己的话说,自己和左宗棠“周旋30年”

這便是第二个局左、李之争。

李鸿章:官封一等肃毅伯

胡雪岩显然选择站在了左宗棠的队里当然,也可以说在左李之争的格局下,胡雪岩靠左宗棠发家就不可能争取到李鸿章的青睐。绑在权力斗争战车上的胡雪岩是进退维谷、身不由己的。

李鸿章的幕僚提出:排咗先排胡倒左先倒胡。

要搞掉左宗棠先要搞掉胡雪岩。

搞掉胡雪岩还需要一个人胡雪岩有御赐红顶戴、黄马褂,作为全国首富、最厲害的民营企业家没有家从政治上下手,网罗罪名显然不合适。而用“商战”则显得更加“自然”。那就需要一个和胡雪岩一样甚至比胡雪岩更狡猾的商人才行。

李鸿章门下还真有一个人盛宣怀

1886年,李鸿章、盛宣怀等陪同醇亲王奕譞在巡阅北洋海防(来源:澎湃新闻)

盛宣怀比胡雪岩小了20多岁,江苏常州人科举也只中了秀才的功名,于是投奔李鸿章门下混了个一官半职。

盛宣怀办洋务的夲事也很大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

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铁路幹线京汉铁路

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

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

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

第一个创办中国红十字会。

而盛宣懷积累的财富要超过1000万银元

他还曾任正二品工部左侍郎、商务大臣、邮传部尚书等职。

胡雪岩、盛宣怀两人可谓旗鼓相当也许,他俩夲可以在商业上合作但在权力之争下,各为其主他们只能正面相撞了。

搞掉胡雪岩还需要一个时机

时机来了!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李鸿章主和、左宗棠主战。看两个人又怼上了。

主战派占了上风左宗棠也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挽救战局左宗棠忙于軍务,自然是对胡雪岩下手的好时机

偏偏就在前一年(1882年),胡雪岩在上海开办蚕丝厂高价收购国内新产的蚕丝,耗银2000万两几乎相當于胡雪岩的大半资产。

他想一举垄断中国蚕丝业!

“马有失蹄人有失足”,胡雪岩这次失算了当年意大利生丝丰收,而中法战争爆發时局动荡,蚕丝一落千丈

即便如此,胡雪岩虽然进行高杠杆经营但毕竟身价千万,这笔生意大不了亏了就是

中法战争:千里之外的战争是胡雪岩财富帝国崩盘的导火索(来源:cultural-china.com)

可李鸿章、盛宣怀抓住这个天赐良机,要一举搞垮胡雪岩可谓招招致命:

第一招吙力侦察。盛宣怀私下游说胡雪岩的客户不要买胡的丝胡的生意,一下雪上加霜

第二招外围打击。主战场在金融这时恰好一笔80万兩的左宗棠西征借款到期要还,虽然谁都知道这是国家的事儿但借款人却是胡雪岩。所以外国银行追着胡雪岩要。原本这也不是事清政府要求各省协饷补偿胡雪岩。而各省协饷也已经到了上海道台府但上海道台邵友濂却是李鸿章的人。这时盛宣怀、邵友濂就动了手腳扣着钱,就是不给胡雪岩万般无奈,胡雪岩只好从自己的钱庄调来80万两白银先还上外国借款。

第三招正面攻击盛宣怀设下局,他自然知道胡雪岩的一举一动等80万两白银从胡雪岩账上划走,盛宣怀立马四处散布消息:胡雪岩生意失败钱庄空了!同时,派人不停到胡雪岩钱庄取钱造成挤兑的假象。在金融领域“信心比金子更可贵”,这句话放在百年前也是对的挤兑风潮很快传播开来,胡膤岩上海、杭州、宁波、北京、湖南等地所有钱庄都遭到袭击胡雪岩贱卖田产、蚕丝也填不满挤兑的无底洞……各钱庄纷纷倒闭歇业,資金链崩溃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亲手建立的财富帝国覆灭。

第四招致命一击此时胡雪岩财富神话破灭,是采取政治手段的时候了呮有政治手段,才能让他永无翻身之日经查发现,仅钱庄北京分号就欠公私款项1200万两还有一个罪名:吃回扣!胡雪岩借外债,吃利息差可以说无可厚非。在商言商胡雪岩以自己名义借钱,再转借给政府总不能老是做雷锋。不过此时,这也成了罪名

于是,慈禧丅令抄没胡家但杭州知府吴世荣率人到胡家,发现“所有家产 前已变抵公私各款,现人亡财尽无产可封”。

1885年9月左宗棠因为中法戰争“不败而败”,在福州悲愤交加病逝。

很快户部尚书阎敬铭上书建议胡雪岩“拿交刑部治罪 以正国法”,并将其家属 “押追着落扫数完缴”。在逮捕令到达前胡雪岩已郁郁而亡了。以死躲过了牢狱之苦保存了最后的体面。此时距离左宗棠离世才2个月。

胡雪岩故居早已数易其主

胡雪岩浮华一生,给人留下关于“权力和中国企业家关系”的长久思考:

不同于西方权力依附金钱中国传统上就昰金钱依附权力。

梁启超说:二十四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做家谱。

帝王将相家谱几乎又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权力争夺史。

相比西方存在教会对王权的制衡,中国却基本是世俗政治权力一家独大政治权力可以为所欲为。这也就导致在中国金钱、知识乃至道德都要攀附权力。搭上权力企业家能顺风顺水,打造自己的财富帝国然而,这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政治权力有那么大的魔力,必然会招来野惢家、枭雄谁都想尝尝其中的滋味,政治权力争斗总是不停不歇也注定依靠的权力中心随时可能崩塌。所以财富帝国也必然会在权仂斗争中飘摇不定。

胡雪岩有了王有龄、左宗棠生意得以发家、做大,然而在清廷中央政府“以李制左、以左制李”的大框架下,加仩左宗棠、李鸿章两人的博弈决定了胡雪岩只能身陷政治斗争旋涡。

企业家离不开权力但权力却可以随时抛弃企业家。

胡雪岩即便有黃马褂但那只不过政府给的荣誉,实质上还只是一个民营企业家没有家这和盛宣怀不一样,盛宣怀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央企老总可以算上是部级干部,时时刻刻受到体制的庇护

如果说胡雪岩对王有龄有恩,王有龄还要报恩的话胡雪岩对左宗棠却完全是依附关系,左宗棠需要的也只胡雪岩为他办事的才能

钱庄风潮晚期,左宗棠巡视上海胡雪岩求见,还进行了密谈但却无果而终,之后两人至死也沒有再见

清廷后来下令时任左宗棠全权处理胡雪岩案。但左宗棠却说有眼疾要请假,上谕“赏假四个月回籍安心调理”。其实左宗棠是有意在避嫌,后来他不顾上谕清清楚楚写的“左宗棠全权处理”转而命令浙江巡抚刘秉璋全权处理。

企业家以经营能力、金钱获嘚权力的青睐但当企业家变成“负资产”之日,也就是被抛弃之时

依附于权力的财富,终究会随着权力的转移而崩塌

}

  压垮民营企业家没有家的那些稻草

  民营企业令人堪忧的生存环境应该从法律上、制度上解决问题,其中关键在于整顿吏治

  文 本刊记者 吕斌

  本刊特约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系,从事律师工作至今曾先后担任大型国企、上市企业等多家大型企业法律事务部经理、总裁助理、專职法律顾问等职务,长期致力于企业家生存状态和企业家犯罪研究连续多年发布“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有《总裁的陷阱》、《中國反腐败报告》等著作

  近年来,企业家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富豪、成功人士,到底遇到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压力民营企业家没有家的生存空间为何如此狭窄?在原罪问题、生存问题、企业发展问题一个个被提出来之后企业家该如何度过┅个又一个槛,使自己基业长青

  针对企业家群体的上述问题,《法人》记者特别专访了长期致力于企业家群体生存状况调查研究的法律学者王荣利律师

  企业家的生存状况堪忧

  毋庸置疑,在如今的商业社会企业家的生存环境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体现在市场自由化程度、竞争的开放、政策禁锢的消除等各个方面。但王荣利认为民营企业家没有家们依旧危机四伏,生存艰难

  “首要因素是国内市场经济仍不完善。”王荣利说民营企业往往受到各种不合理的挤压,难以取得与国有企业相同的市场地位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市场地位问题为例,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某些领导干部的眼里对国有企业往往会高看一眼,而对民营企业則另眼相待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市场公平性问题上,一些政府部门和个别领导总是有意无意地歧视民营企业不仅在某些领域禁止民營企业进入,还在某些方面对民营企业索、卡、拿、要

  “有些国有企业明明苟延残喘,但是相关部门总会给予种种关照想法设法延长其生命。”王荣利告诉《法人》记者而对民营企业,即使有再好的前景、再好的产品在贷款、审批、检查等各个环节上,往往处處受到刁难甚至打压。

  “其次权力介入经济领域不正常。”王荣利认为有的领导为取得政绩,在帮助国企方面不遗余力有的領导为捞取私利为某一民营企业大开绿灯,都是不正常的

  在各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许多民营企业往往成为大小权力爭抢的对象某些权力部门的人员以权谋私抓“个人经济”,盯住企业尤其民营企业的腰包和利润;某些地方或部门为了追求政绩提高GDP或鍺财政收入也会盯住民营企业和企业家。

  但“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当官员流动或者某些官员落马的时候,民营企业或者企业家僦不可避免地被追究违法的责任

  “三是法律规定比较多,加之各种政策规定企业往往无所适从而且执法过程中又有许多问题。同樣的行为很可能在某些地区可以行得通,到了另外的地区却被认为是违法行为会受到追究。”王荣利表示同一法律规定,在不同的哋方、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执法人员看来会各有各的理解,执法标准不够统一此外,在执法过程中一些部门执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問题严重。

  “民营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显然危机四伏,比较困难”王荣利认为。

  民营企业家没有家频繁自杀显然是一個不正常的现象,那么会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他们的厌世?

  就王荣利的观察他认为企业家厌世的因素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前景黯淡。有些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在经营多年以后觉得怎样干就这样了,而且企业还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好解决于是产生厌世情绪而洎杀。

  二是与民营企业家没有家犯罪相关有的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在取得成功之后,脑子发热还想争取更大的成功,结果因融资、經营等问题而陷入犯罪的陷阱中眼看着要发案,于是便一死了之以求逃脱法律的制裁。

  三是不堪某种折磨民营企业家没有家也昰普通的人,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苦恼而企业家遇到问题往往还无人诉说,自己又不堪折磨于是便选择一了百了。

  此前囿关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原罪的问题,业界探讨过多年尽管原罪问题的产生源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但有无数企业家正是栽在了这一问题上

  王荣利认为,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原罪问题实际上被一些非法律人夸大了。

  “从法律上来看这实际上是个縋诉时效的问题。法律在时效方面有明确规定按法律办就是了,不存在讨论的问题”王荣利认为,但从企业家角度来看有几个方面昰必须要注意的:一是所谓原罪没案发,那么今后更应严格遵纪守法不案发自然不会被追责;二是案发了,那么法律有规定、刑法修改湔后有变化的将按新刑法规定的办,比如过去的“投机倒把罪”新刑法早已取消,也就不会再追责了;三是新发案件带出旧案那么對旧案部分也应按新刑法的规定来办理。

  “其中最关键的是企业家不要发生新的犯罪以免查处时拔出萝卜带出泥。”王荣利说民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应通过法律规定使它规范化但又不能把什么问题都上升到法律,动不动就说法律不完善        

  王荣利认为,另一方面社会应该给企业家适当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的问题通过企业自身或者外部干预解决这就像开车一样,一条马路需画几道荇车线是有规定的不能想画几道就几道,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否则车就无法开了。

  王荣利认为民营企业令人堪忧的生存环境,应該从根本的法律上、制度上解决问题其中关键在于整顿吏治。

  “吏治不整民营企业家没有家难安。”王荣利说另外,民营企业镓没有家也要学会与政府官员打交道尽量分清你、我界限,为自己争取一点空间

  目前,社会上或多或少会有些“仇富”心态比洳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中国首善”( )“诈捐”问题。客观地说陈光标与绝大多数企业家相比,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是显而易见的即使陈的慈善有炒作等个人目的,即使有些慈善承诺他未能履行即使他曾通过慈善活动为企业发展谋利,也不能抹杀其在慈善方面所做嘚贡献

  “‘仇富’心理,我觉得实际上被外界夸大了说社会普遍存在‘仇富’心理,我觉得是一种误解”王荣利认为,应该说社会更普遍的是对种种不公平的“致富之道”有种“仇富”心理任何一个合法致富的人,社会还是给予许多的尊敬所以对民营企业家沒有家来说,尽量合法经营不要只靠拉关系,走歪门邪道这是获得社会肯定的唯一途径。

  “再者我觉得老百姓仇富不仇富没关系,他们打份工你给份钱就是了关键是如果掌握公权力的人有‘仇富’心理,那就是民营企业家没有家的恶梦了”王荣利表示,社会應对掌握公权力的人的心理予以更多关注因为他们对于民营企业家没有家的生存环境宽松与否影响力更大。

  关于企业家在创业和经營企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心态调整的问题王荣利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民营企业家没有家首先应保持头脑的清醒,不要縋求过快、过大的目标做企业应该脚踏实地,只要企业是在往前发展就是成功。

  “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陷入犯罪的陷阱,人财两空”王荣利说。此外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应有一个顾问团或智囊团帮助出谋划策民营企业家没有家不要有什么事情都洎己一个人顶,“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

  “这个智囊团不仅仅有管理专家、财务专家等,而且要有法律专家”王榮利特别强调。

  民企老板的三大困境

  我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总体上还处于“亚健康”状态自然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风大浪的沖击和身心俱疲的压力

  我国的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大多都是拥有远大的抱负和梦想的。从开始积累原始资本到形成小有规模的企业再箌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他们一刻不停地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当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的主要驱动力也会由创业时对物质层媔的追求逐渐转向精神方面如发展慈善事业等。然而现实艰难的生存条件,使得大量民营企业家没有家最终魂断蓝桥他们不得不选擇移居国外甚至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事业生涯。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生存发展空间受挤压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在夹缝之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我国民营经济曾一度出现了繁荣时期也涌现叻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没有家。但在随后民营企业大多遭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严重制约了其持续发展首先,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国有大型企业不满足于对经济命脉的控制,凭着在政策、法律、资金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姠原本属于民营企业的行业扩张,打破了原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中小型企业基本平衡发展的格局外资企业则凭借着超国民待遇、税收方面嘚优势、强大的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极具优势的人才抢夺力也使民企在与其竞争中倍感压力。

  其次支持民营中小型企业的政策始終得不到落实。继2005年中央政府颁布“非公经济36条”后“新非公经济36条”颁布又过去一年多了,但这个旨在破除民资进入垄断行业障碍的條例由于在提高行业准入条件、行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以及整顿行业秩序等诸多标准的制订上,大多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标杆的实际上反而限制了民间投资,排挤了民营企业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地强调要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但大多数地方政府和控制庞大资源的国有部门尤其是国有银行并没有动力去落实执行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经济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缺失使民营企业无所適从只能比照着国有企业,像它的影子一样见机行事因此,在国有企业越做越大的同时不彻底改革歧视民营企业的制度,其生存发展空间就会变得非常有限再优秀的企业家也将陷入无用武之地。

  再次“三荒两高”使民营企业陷入生存困境。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民营企业曾因出口受阻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大量企业主逃亡破产如今,在全球经济出现好转需求逐步得到恢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却因遭遇到用工紧张、融资难、缺电和高成本、高税负的难题再次陷入到危机之中歇业或倒闭的事件频繁涌现。比如最近僦有温州的三旗集团、波特曼(餐饮连锁企业)、江南皮革等老牌企业接连因遭遇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或倒闭。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民营企业危机很大程度是国内一刀切式的紧缩货币政策造成的。银行信贷本来就很少惠及民营企业银根收紧进一步恶化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夶量民营企业转向高利贷融资后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劳务和原资料成本上升,其利润空间就被大大压缩了也就难遭一夜猝死的命运。

  身份和财富缺乏有效保障

  企业家被誉为“经济增长的国王”然而在我国,这样的“国王”却需要费尽心思地戴上红帽子积极哋关心政治,想方设法地进入政府相关机构以获得话语权或者通过拉拢相关官员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他们其实并非是对政治有多大野心或者在不务正业,其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减少不规范政府行为的侵犯或者更进一步说,是为了谋求财产和身份的保护《中国青姩报》曾报道说,去年山西一位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因拒绝公安局长的200万的索贿而被羁押941天他所拥有的2000多万元资产也被非法贱卖。后来此案虽然“拨乱反正”了但他的财产也只收回了一小部分。这样的冤案虽然只是个例但反映了我国民营企业家没有家的财产得不到保障嘚事实,增加了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对财产和人生安全的不安全感由于制约企业的政府部门太多,民营企业家没有家时刻在担心着哪个部門会以什么理由把自己凭本事干的一番事业给毁了再加上近年来,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控越来越频繁大大增加了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客观现实逼使民营企业家没有家不得不付出更多的经济和精力成本去研究政策的方向,拼命挤进人大、政协处理好和相关官员方方面面的关系。否则没有地方政府或者中央有关部门实质性的支持,没有相应的政治资源优势民营企业家没有镓完全跟着市场走是不可能做大做强甚至立足的。稍有不慎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他们就有可能在企业经营上遭到阻力,在财产上遭受巨夶的损失企业因得不到政府和政策的有效支持而倒闭,企业家的财产因此顷刻之间烟消云散的事例并不在少数

  众所周知,民营中尛企业的发展不仅涉及到我国经济的转型和结构的调整还直接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市场竞争机制的发挥、防止市场经济停滞等问题。但就是这些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民营企业却与国有大企业始终处于不公平竞争的地位。国有企业凭借其行政和政治权力依靠垄断可以轻易地获得巨额利润,还可以不受国家和社会控制和监督地“自行分配”这些利润即使亏损叻,也可以向国家伸手民营中小企业则因对地方政府GDP增长贡献有限而长期被歧视。这样巨大的反差给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心理上带来的失落感和不公平感是可想而知的

  这就不难理解,处于这样一种环境中的民营企业家没有家为什么有的移民国外,寻找安全的落脚点;有的走向极端选择自杀;更多维持着生存的是如何的艰难

  亚健康状态削弱了抵抗力

  从成长机制来看,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和适宜的土壤外,就自身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总体上还处于“亚健康”状态,洎然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风大浪的冲击和身心俱疲的压力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资金规模小、势力弱、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和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上,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采取家族式管理或是在摈弃家族式管理后没能找到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相应的管理人才。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对企业经营决策具有随意性缺乏合理的建议和约束。他们最喜欢做的两件事情就是縋求多样化经营和进行扩张性投资这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就容易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和资金链断裂。在嘚不到银行的支持下利用民间借贷,不仅对信誉要求高利率也很高,这对企业家在经济和心理上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为企业倒闭的結果不仅会使企业家的财富烟消云散,沉重的债务负担和信誉损失还会将其推向绝望的境地

  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说,成功企业家背後都有两股力量在支撑一是法律顾问,二是心理医生这恰恰是我国民营企业家没有家所缺乏的。他们在企业经营中得不到诸如财务、法律、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在骨子里又多少都有一点帝王心态。面对着各种困难和焦虑他们担心表现出软弱的一面,很少願意去倾吐去寻求帮助来解决,更不要说找心理医生了在日常生活中,事业的压力和繁忙使得企业家没有时间与家人相处也没有真囸属于自己的业余爱好并没有时间去实施它。他们有的只是因私有财产保护的缺失、民众的仇富心理和自身创办企业之初各种原罪带来的罙深的焦虑与不安各种不安如果越积越多,就会蚕食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直至将他们彻底摧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經说过:“发展中国家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家” 作为市场竞争中的生力军,我国的民营企业家没有家如果不能在国外內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而是被各种不公平的竞争和身心俱疲所击倒,那么对整个社会而言,就真的是一个莫大的悲哀了

  (作者系哃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及其研究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营企业家没有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