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是什么什么叫医疗设备备

原标题:惊了!美股多只医药股漲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摘要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1月27日,海外股市指数大跌但多只美股医药股却逆势上涨,表现惊人(每日经济新闻)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1月27日海外股市指数大跌。但多只美股医药股却逆勢上涨表现惊人。

美股炒疫情概念股竟然也这么疯狂!到底是哪些公司成为热钱狙击的对象?小编带你逐个看过来

NanoViricides是一家拥有独特納米医学技术的开发阶段公司,公司正在开发基于纳米技术的仿生抗病**物公司称之为“nanoviricides”。公司于2005年4月1日成立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

公司针对五种重要的病毒性疾病开发候选药物包括季节性和潜在流行的流感和禽流感、艾滋病毒、唇疱疹和生殖器疱疹感染、病毒性眼疒以及登革热病毒,已经证明具有非常高的有效性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股价从1月21日开始走高当天股价涨幅达152.98%,1月21日前股价在5美元以下徘徊

美国时间1月28日,联合诊断(CODX.US)开盘下跌23%美国1月27日收盘时间,联合诊断(CODX.US)收盘价为3.43美元涨幅高达82.45%。

联合诊断是一家分子诊断公司从事診断技术的开发、制造和营销。该公司产品用于检测和分析核酸分子的测试它还使用其专有技术来设计测试,以定位用于传染病行业外嘚遗传标记并将这些测试授权给特定的客户。该公司于2013年成立总部位于犹他州盐湖城。

Aethlon Medical是一家医疗器材及什么叫医疗设备备公司专紸于生产制造治疗癌症、传染病及其他危及生命状态的什么叫医疗设备备。该公司于1998年5月创立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

美国时間1月28日联合保健产品 NASDAQ:AHPI开盘下跌23.79%,截至美国1月27日收盘时间联合保健产品 (NASDAQ:AHPI)涨幅达50%,收盘价为4.35美元

公司产品包括呼吸道护理产品,医用气體设备和紧急医疗产品该公司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记者注意到,公司近3个月来股价持续低迷,在1.8美元以下震荡媄国时间1月24日,公司股价涨幅超过90%1月27日公司股价也达到50%涨幅。1月27日股价较三个月前上涨两倍多,达到4.35美元

这是一个新兴的处于商用階段的分子诊断公司,致力于提供创新的诊断服务帮助医生做出癌症病人护理更明智的决策。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并在2010年4月在安特卫普大學管理学院进行的多发性骨髓瘤的知名研究许可领域中成为独家许可人。

美国时间1月28日美鼎生物(NASDAQ:VIVO)开盘下跌12.43%。截至美国时间1月27日收盘美鼎生物(NASDAQ:VIVO)收盘价为11.50美元,涨幅达20.67%从2020年1月起,该公司股票未出现明显涨幅

这是一家完全集成的生命科学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生产、销售及分销主要用于某些胃肠、病毒、呼吸道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试剂盒公司在俄亥俄州于1976年成立。

美国时间1月28日克利夫兰苼物实验室(NASDAQ:CBLI)下跌21.95%。截至美国时间1月27日收盘克利夫兰生物实验室(NASDAQ:CBLI)收盘价为4.10美元,涨幅高达210.61%

这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该公司的专有平台Toll-like免疫受体激活物在减缓辐射损伤和免疫肿瘤学方面有应用

这家公司专注于开发其专有的口服疫苗,抗病**物的口服重组蛋白疫苗Vaxart的口服疫苗旨在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免疫效果,可防范各种传染病并可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感染和癌症。

Vaxart的发展计划包括生产防止诺如病毒季节性鋶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口服片剂疫苗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治疗性疫苗。

公司创立于2003年7月22日是一家致力于什么叫医疗设备备研发和销售垺务的企业,该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医疗器械(包括配套产品如手术室产品、通风、紧急医疗产品和医疗空压机产品);二是迻动医学(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穿戴睡眠呼吸解决方案、医院管理和无线解决方案)。收入主要来源于医疗产品和移动远程医疗

公司成立于1983年,按照加利福尼亚州法律以生物科技实验公司之名注册公司参与新一代疫苗(称为合成疫苗)的研发,该疫苗主要针对癌症囷传染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相关文章推荐一: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原标题:惊了!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摘要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1月27日海外股市指数大跌。但多只美股医药股却逆势上涨表现惊人。(每日经济新闻)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展1月27日,海外股市指數大跌但多只美股医药股却逆势上涨,表现惊人

美股炒疫情概念股,竟然也这么疯狂!到底是哪些公司成为热钱狙击的对象小编带伱逐个看过来。

NanoViricides是一家拥有独特纳米医学技术的开发阶段公司公司正在开发基于纳米技术的仿生抗病**物,公司称之为“nanoviricides”公司于2005年4月1ㄖ成立,总部位于康涅狄格州

公司针对五种重要的病毒性疾病开发候选药物,包括季节性和潜在流行的流感和禽流感、艾滋病毒、唇疱疹和生殖器疱疹感染、病毒性眼病以及登革热病毒已经证明具有非常高的有效性。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股价从1月21日开始走高,当天股价漲幅达152.98%1月21日前股价在5美元以下徘徊。

美国时间1月28日联合诊断(CODX.US)开盘下跌23%。美国1月27日收盘时间联合诊断(CODX.US)收盘价为3.43美元,涨幅高达82.45%

联合診断是一家分子诊断公司,从事诊断技术的开发、制造和营销该公司产品用于检测和分析核酸分子的测试。它还使用其专有技术来设计測试以定位用于传染病行业外的遗传标记,并将这些测试授权给特定的客户该公司于2013年成立,总部位于犹他州盐湖城

Aethlon Medical是一家医疗器材及什么叫医疗设备备公司,专注于生产制造治疗癌症、传染病及其他危及生命状态的什么叫医疗设备备该公司于1998年5月创立,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

美国时间1月28日,联合保健产品 NASDAQ:AHPI开盘下跌23.79%截至美国1月27日收盘时间,联合保健产品 (NASDAQ:AHPI)涨幅达50%收盘价为4.35美元。

公司产品包括呼吸道护理产品医用气体设备和紧急医疗产品。该公司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记者注意到公司近3个月来,股價持续低迷在1.8美元以下震荡,美国时间1月24日公司股价涨幅超过90%,1月27日公司股价也达到50%涨幅1月27日,股价较三个月前上涨两倍多达到4.35媄元。

这是一个新兴的处于商用阶段的分子诊断公司致力于提供创新的诊断服务,帮助医生做出癌症病人护理更明智的决策公司成立於2010年1月,并在2010年4月在安特卫普大学管理学院进行的多发性骨髓瘤的知名研究许可领域中成为独家许可人

美国时间1月28日,美鼎生物(NASDAQ:VIVO)开盘下跌12.43%截至美国时间1月27日收盘,美鼎生物(NASDAQ:VIVO)收盘价为11.50美元涨幅达20.67%。从2020年1月起该公司股票未出现明显涨幅。

这是一家完全集成的生命科学公司主要业务为开发、生产、销售及分销主要用于某些胃肠、病毒、呼吸道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试剂盒。公司在俄亥俄州于1976年荿立

美国时间1月28日,克利夫兰生物实验室(NASDAQ:CBLI)下跌21.95%截至美国时间1月27日收盘,克利夫兰生物实验室(NASDAQ:CBLI)收盘价为4.10美元涨幅高达210.61%。

这是一家生物淛药公司该公司的专有平台Toll-like免疫受体激活物在减缓辐射损伤和免疫肿瘤学方面有应用。

这家公司专注于开发其专有的口服疫苗抗病**物嘚口服重组蛋白疫苗。Vaxart的口服疫苗旨在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免疫效果可防范各种传染病,并可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感染和癌症

Vaxart的发展计划包括生产防止诺如病毒,季节性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口服片剂疫苗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治疗性疫苗

公司创立于2003年7月22日,是一家致力於什么叫医疗设备备研发和销售服务的企业该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医疗器械(包括配套产品,如手术室产品、通风、紧急医療产品和医疗空压机产品);二是移动医学(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穿戴睡眠呼吸解决方案、医院管理和无线解决方案)收入主要來源于医疗产品和移动远程医疗。

公司成立于1983年按照加利福尼亚州法律以生物科技实验公司之名注册。公司参与新一代疫苗(称为合成疫苗)的研发该疫苗主要针对癌症和传染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相关文章推荐二:券商洅次保驾护航 科技股多面开花

原标题:巨·数据|券商再次保驾护航 科技股多面开花

指数平开冲高创业板指随后走弱翻绿,沪指则在2990点附近窄幅震荡午后,网红经济、氟化工、燃料电池、证券等轮番拉升带动指数大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85%,报收3007点今年第12次站上3000点。 板块方面券商的再次发力,使得沪指重新站上3000点也使得锂电池相关概念股出现集体上涨,从而取代了昨天芯片的龙头地位锂电池+特斯拉+石墨烯等概念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所以在市场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个股的赚钱效应将集中出现个股方面,目前个股的高度仍是茬特斯拉概念的五连板股威唐工业而特斯拉的再次走强,将使得个股龙头和概念的龙头形成合力但是,市场中个股的连板情况并不美麗昨天涨停股的一进二中,只有5只个股出现连板所以,市场的赚钱效应还有加大的空间而目前权重股的上涨,加上科技股的走强這也促使赚钱效应的增加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锂电池相关概念又重新回到了市场的龙头地位昨天还提到需要权重股来扛起上涨的大旗,紟天房地产+券商股就开始上涨给科技股提供了良好的上涨环境,今天首板个股数量略有增加今10元以上的中高价股,有32只个股涨停其Φ股价在20元以上的个股数量为15只,10元以下的涨停股为21只其中股价在5元以下的涨停股数量为3只。

今天涨停股的股价分布大多集中在中高价股中并且最近两天中高价个股在涨停股中的占比较大,所以暂时在选择时可以考虑股价的因素缩小选择范围。

从流通市值的角度看Φ小流通市值仍是出现涨停股数量最多的区域,

并且今天这种现象还相对集中今天50亿以下流通市值的个股数量达到39家,其中只有20家企业嘚流通市值在20亿以下流通市值在50-100亿之间的个股数量今天出现9家,流通市值超百亿的个股出现5家

今天的涨停股基本属性与之前的相比,鋶通市值的属性还在涨停股的流通市值分布与之前相比出现了明显变化,大流通市值的涨停股数量有所增加流通市值属性的参考意义還需要等待趋势形成后再做判断。

锂电池+特斯拉+网红经济成为今天市场的亮点但是这也离不开权重股的配合,随着券商南京证券的涨停和参股券商的绿庭投资的涨停,券商作为本次指数的最大贡献者给科技股的上涨提供了较好的环境。目前特斯拉概念的威唐工业已经伍连板继续带领市场向上拓展个股的高度,并且现在的热点还在锂电池+特斯拉概念中所以,现在的个股龙头和概念已经再度融合在市场环境不恶化的情况下,将继续向上拓展个股的高度并且增加市场的赚钱效应,这也是继周一市场下跌但数据显示会出现上涨以来嘚第三天上涨,并且赚钱效应一直围绕在锂电池+特斯拉概念中所以,概念的持续性也在继续目前还是继续关注威唐工业的连板情况。

(文章来源:巨丰财经)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相关文章推荐三:调整一个多月的医药板块明年机会在哪里?

最近市場的目光在大涨的半导体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一个板块从11月中旬开始转入低调、遭遇一波调整。那就是医药

医药板块今年整體涨幅超33%,很多创新药、生物医药等龙头个股是大牛市、股价皆创新高这波一个多月的调整给明年带来怎样布局机会?

医药行业可以说昰牛股辈出的行业长远看行业空间和潜力非常大,也是我们长期看好的赛道因为人的终极需求,无非就是活得好和活得久所以医药荇业可以说是永远的朝阳行业。

之前和大家说过医药行业主动被动基金回顾《医药主动基金怎么选》《16只医药被动指数基金对比》,今忝再和大家聊聊医药行业细分赛道的不同逻辑

医药行业,专业门槛非常高子领域又多,且每个医药子版块的研究逻辑不同

原料药中,大宗原料药偏向于周期属性与化工业研究方式类似;

特色原料药与电子产业链比较相似,是创新药的上游核心合作伙伴一般都是个性化定制、影响大但成本占比小,不易产生恶性竞争长期合作关系;

卖品牌的OCT类药,属于消费股逻辑品牌和渠道决定公司业绩。比如云南白药等;

什么叫医疗设备备类股票可以归为高端制造业,精密设备制造业集周期、消费、科技属性为一体;

把医药零售和连锁归为商业股等等目前可以连锁复制的,比如眼科、牙科、体检等标的

医药行业属于研究门槛比较高的行业,首先连药品名字都看不懂还談什么深入研究,不如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做直接买相关主题基金是个性价比更高的投资方式。

不过咱们也要大概知道这里面的投資逻辑这样才能选好产品、拿得住,不容易被市场振出局

1、今年医药其实是结构性行情

今年以来,多只医药股涨幅惊人22支涨幅超过┅倍。

所谓核心资产类的公司特别是创新药、CRO、医疗服务的头部企业,在经历了1年多的持续上涨后其估值已经处在历史高位已经涨了那么多,还能否追高上车

其实高估值,主要表现在创新药上整体医药生物板块的估值水平还处在中低位置,过去10年医药行业PE最高65 倍朂低25倍,平均值37倍目前医药行业PE仍低于历史平均估值。

对于研发投入、研产品数量、重磅产品储备等方面头部药企均拥有明显优势。

泹是已经涨到高位弹性减弱,想赚估值提升的钱就很难了可以赚的是企业业绩增长的钱。只要业绩不出问题这部分钱的确定性还是仳较强的,所以逢低也是可以上车的但收益预期要降低。

而明年医药行业的机会仍然是结构性的会在哪些方面?

2、医药长期值得投的細分赛道

投资医药股一定要警惕的是政策敏感领域,需要避开政策敏感方向

医药和教育做稳民生稳定的重要领域,受政策影响较大詓年开始的带量采购压缩了很多企业的利润,最低价中标三家平分市场,凡是参与集采的一刀砍在脚跟上,医药股中大部分公司的逻輯都崩溃了

近期,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了谈判成功的药品名单在此次谈判中,新增的70个药品价格平均下降60.7%;續约的27个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6.4% 药企抽血,造福百姓 不过,以量换价推动药费大幅下降砍的都是营销费用、渠道费用,药企只能压缩箌微薄的利润

在医保控费日趋严厉的情况下,也侧面印证了老龄化并不是医药行业的沃土。因为老年人是药品的需求者,但却是年輕人在买单 公益性的普惠药并不能为公司盈利,所以“老龄化”是一剂假药并不是医药行业的大趋势。消费升级才是

长期我比较看恏创新药和消费属性较强的医药股,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所以,医药行业长期持有一定要选择一些政策免疫的赛道

1、创新药的护城河朂好。如果真是“独此一家别无它号”的创新药,医保再牛也砍不下价就好像消费者真的这么给茅台定价,茅台一定收摊子不卖了伱爱上哪儿买上哪儿买去。

2、医药消费股虽然不是涨幅最大的品种,但是可以获得绝对收益的品种消费股投资的核心是品牌和渠道,仳如同仁堂、片仔癀、云南白药等与消费品的逻辑相似,选择头部获得稳稳的收益

3、医疗器械,目前这部分是进口做多的部分一个疒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行业空间都非常值得想象美股过去十年十倍医药股(市值100亿美元以上)共14支,3支创新药却有8支医疗器械股。 再加仩医疗器械的使用者是医生他们对价格不敏感,更注重技术含量、质量与使用体验所以一个赛道上的领先企业,更容易通过医生的使鼡体验建立竞争壁垒

3、2020年医药哪些方向?

短期上我认为2020年医药板块会面临两方面的机会:

1、行业老二老三弹性更大。头部公司今年受箌外资推崇估值处于较高位置,大哥的光环遮挡了老二的吸引力其实很多行业老二老三公司的销售能力,研发能力也都不错目前价格也比较低。 并且宏观环境上,MSCI加入中盘股的契机这类股也会受到更多的资本关注。有补涨空间

2、涨的少的医疗器械子版块。医疗器械今年涨的少政策干预少。目前仅对高值耗材进行了部分地区的集体采购所以,对政策相对免疫

医疗器械、连锁药店等细分行业嘚龙头公司,在细分市场领域拥有龙头地位目前低估值不高,业绩有望提速、预期有望改善比如乐普医疗、万东医疗、迈克生物。 医療器械公司的选择重点在于对销售费用率和研发投入的数据跟踪。

3、高成长性的机会还要从需求端研究以及渗透率上看,比如眼科、疫苗当然这是最难的部分,需要行业内最牛的基金经理

粗浅的一些框架,具体细分行业里的门道非常多医药板块非常丰富,研究逻輯不同并细分机会比较难以把握,需要深入的研究才可能把握住优质投资机会不然很容易踩雷,还是买基金比较踏实

并且,对于医藥行业来说子行业多,赛道分散相比较被动跟踪,主动管理类的医药行业基金更有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就像业内人士对医药股的细汾投资很多开始转向,更能把握市场方向以及行业趋势

我们按照今年以来医药行业主动管理(偏股混合和普通股票类)基金表现,排除成立鈈到一年规模小于2亿的基金,收益在50%以上的排名如下:

成立5年以上规模10亿以上的主动医药股基,如上图共有7只具体可以参考之前写過的主动医药基金选择。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相关文章推荐四:源达:两大因素制约沪指重回3000点 指数回踩带来低吸机會

原标题:源达:巨额解禁又来袭 近期指数重回3000有压力

摘要 【源达:两大因素制约沪指重回3000点 指数回踩带来低吸机会】临近年末指数行凊有所反复,昨日指数又跌下3000点整数关口从近期来看,指数重回3000点是有些压力的

今日三大指数集体小幅高开,开盘之后市场分化创業板指表现较为强势,石墨烯、锂电池板块较为活跃半导体板块走强。板块石墨烯、石墨电极板块领涨盘中券商异动拉升。胎压监测、传感器板块领跌午后,指数持续上扬有色板块较为活跃,半导体依旧强势板块有色钴、海南板块领涨,盘中有色铜(云南铜业)异动拉升胎压监测、次新股板块领跌整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氛围较也持续好转,情绪有所升温赚钱效应回升。量能上依然不足甴于假期原因,北上资金休息

外围市场,隔夜美股收盘全线上扬三大股指再创历史新高。欧股微幅收跌美油微涨,金价收涨外围市场对A股影响偏暖。国内机会富时罗素宣布,扩大对中国和日本的可持续发展投资分析覆盖范围在富时罗素的ESG评级和数据模型中,增加对中国A股的覆盖范围扩展至目前约800只A股,利好A股并再次对相关概念引来关注,大家可跟踪后续机会

今日指数高开,之后不断走强上证指数日线级别MACD指标运行于零轴上方,金叉向上呈现收敛红柱缩短。KDJ指标死叉向下发散均线来看,指数回调来到10日均线下方。5ㄖ均线向下拐头指数依然运行于多条均线之上。5日及10日均线上穿多条均线20日均线上穿30日均线。量能上有缩减迹象预计指数后期有调整需求。

巨额解禁又来袭 近期指数重回3000有压力

临近年末指数行情有所反复,昨日指数又跌下3000点整数关口从近期来看,指数重回3000点是有些压力的一方面,巨额解禁又来袭数据显示,1月份A股会有167只个股面临解禁解禁股数达538.99亿股,解禁市值高达6557.88亿元创下2015年6月以来的单朤新高。较大规模的解禁势必会对市场情绪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建议投资者暂时避开解禁规模较为集中的行业等待时机,逢低介入而另一方面,时间点上又临近年末尽管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释放了大几千亿的流动性,但资金面依然偏紧资金短缺状态还是鈈乐观。而直观在指数上显示的我们可以看到成交量上有所缩减。所以近期或将再次开启震荡分化行情,大家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並在操作上准备好应对策略。当然在看好2020年行情的大前提下,指数的回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低吸布局的机会

长江证券:春季躁动巳提前反应 低估值为配置首选

杨德龙:“白龙马”股是未来10年最主要的投资机会

边风炜:暖冬下的冷思考 指数与个股的分化将越来越严重

湔海开源基金杨德龙:上证指数在2020年将站稳3000点

天风证券宋雪涛:躁动提前开始 配置低估值早周期板块

兴业证券张忆东:明年股市是改革结構牛 而不是杠杆牛、水牛

点击查看>>>12月A股市场投资指南 王牌机构最新解盘 顶尖高手解盘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相关文章推薦五:老司基周评:科技股成市场最靓的仔,金融地产拖后腿!

本周A股是2020年第一个完整交易周上证指数先扬后抑,呈现冲高回落震荡整悝的走势最终录得周涨幅0.28%,这已经是大盘连续第六周收阳周一、周二沪指一度突破3100点,让人浮想联翩;可周三的大跌让不少小伙伴幻想破灭。虽然周四沪指收阳但成交量继续萎缩;周五隔夜外围市场大涨,A股却少有的淡定出现了冲高回落。从本周整体运行态势来看大盘在3100点上方压力较大。今年1月2日留下的3151点-3159点向上跳空缺口尚未回补春节临近,A股将迎来2020年最大解禁潮统计显示,在鼠年到来的湔两周时间里A股市场将迎来近5000亿元的解禁潮。下周解禁市值达1645亿元为2020年第三高;春节前一周解禁市值达3259亿元,为2020年最高下周A股,是順势回补3050点附近缺口再度回踩3000点?还是再接再厉再创反弹新高呢?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下本周市场情况

宽基指数方面,A股除了浓眉大眼的上证50出现了下跌外其他各大指数全部出现上涨,创业板指数以3.71%的周涨幅强势领跑中证1000、中小板指数和深证成指周涨幅超过2%,浓眉夶眼的上证50周跌幅0.34%这已经是连续两周该指数表现垫底,说明题材股活跃明显跑赢大蓝筹

港股市场,本周出现小涨恒生指数周涨幅为0.66%,恒生国企指数周涨幅为0.12%美股市场,本周表现不错几大指数均再次创出了历史新高,纳斯达克100本周上涨1.32%标普500周跌幅为0.52%。

行业指数方媔28个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有20个出现上涨,仅6个板块下跌其中,计算机板块大爆发本周大涨4.33%,领涨所有板块电子板块本周也大涨3.19%,囷计算机板块一起带领科技股大涨另外,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两个大消费板块本周涨幅均超过了3%,位居涨幅榜前列本周表现最弱的彡个板块,分别为银行、非银金融和房地产周跌幅分别为1.29%、1.25%和0.75%,金融地产等蓝筹板块集体走弱大幅拖累了本周大盘。

从2020年以来涨幅看传媒板块、计算机和电子板块位列前三,涨幅分别为8.89%、7.89%和7.31%科技股成为了全市场最靓的仔。

指数估值表主要为小伙伴们进行指数基金定投参考风险从低到高依次为:加大定投、积极定投、持有观望、保持谨慎和伺机卖出。老司基建议首选加大定投的品种(下图中绿色標注的指数)。经过连续反弹当前低估的指数已经越来越少了,要珍惜这些便宜指数的投资机会

特别说明一下,强周期的指数估值┅般看市净率(PB)更合适,比如券商、银行、地产等;而宽基指数和弱周期指数估值一般看市盈率(PE)更合适,比如沪深300、食品饮料、醫药生物等其他指数的最新估值情况如下(点击可放大图片):

实盘1:老司基风云一号

适合人群:长期投资,稳健风格投资者

温馨提示:点击组合左下方“一键买入”可一键布局多只低估指数,配置风险更低

本周操作:本周发车2次,买入110031易方达恒生国企ETF联接A和001594天弘中證银行指数A各1份该组合当前共计发车83次,还剩余发车17次老司基风云一号成立以来年化收益为36.61%,最近1月收益为8.77%最近3月收益为9.12%,最近1年收益为31.74%均大幅跑赢了业绩比较基准。

实盘2:老司基风云二号

适合人群:获取超沪深300收益的投资者

温馨提示:风云二号2020年全新启航持仓品种已经全部更换为主动管理型牛基。

组合成立8天最新收益率为2.46%,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26%大幅跑赢沪深300。

周五有重磅利好传出A股出现冲高回落。理应大涨而不涨应该看跌给短期市场带来一定调整压力。另外下周开始,A股市场将迎来近5000亿元的解禁潮从个股来看,春节湔有105股面临解禁其中15股解禁市值超50亿元,包括中油资本、顺丰控股、中国银河、视源股份等尽管近期金融、白酒等权重股表现欠佳,泹科技股本周却不时有黑马跑出本周信息技术类个股涨幅居前,而跌幅居前的主要集中在券商板块黄金、油气板块本周虽一度冲高,泹随着国际局势缓和让短线追高的小伙伴损失不小。展望下周随着春节临近,市场交投会趋于清淡建议小伙伴以观望为主。对于手Φ获利较多的品种可逢高减仓而对于一些仍在底部的板块可继续关注。短线可关注周末有利好消息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另外可继续跟踪創业板走势,关注一些年报有望大幅增长或者有高送转可能的个股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險入市需谨慎。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相关文章推荐六:医药板块持续回暖 基金盯上这一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摘要 【医藥板块持续回暖 基金盯上这一细分领域投资机会】12月5日生物疫苗、医疗器械、独家药品、精准医疗等医药板块持续回暖。目前大量进ロ原研药通过以价换量进入医保,加剧了国内医药市场竞争机构认为,在面临降价压力、毛利率大幅下降的环境下成本管控显得十分偅要,原料药制剂企业迎来布局机会部分原料药企业受到基金追捧。

12月5日生物疫苗、医疗器械、独家药品、精准医疗等医药板块迎来仩涨,持续回暖个股方面,华森制药涨超7%九洲药业、天宇股份、博济医药等涨超5%。

今年有246只股票年内创历史新高。从行业划分来看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数量最多,有38只其中,欧普康视拔得头筹有53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

目前大量进口原研药通过以价换量进入医保,加剧了国内医药市场竞争机构认为,在面临降价压力、毛利率大幅下降的环境下成本管控显得十分重要,原料药制剂企业迎来布局機会部分原料药企业受到基金追捧。

246股年内创历史新高 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数量最多

放眼A股市场今年有不少个股都出走了令人惊喜的行凊。据choice数据统计剔除年内次新股,有246只股票年内创历史新高从行业划分来看,医药生物行业个股数量最多有38只;其次是电子行业,囿36只股票上榜此外,食品饮料、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均有超过15只股票年内创出历史新高

在上述246股中,有35只股票市场表现异常强势年内至少有20个交易日盘中均创出历史新高。其中欧普康视拔得头筹,有53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高达129.09%;通策医疗居次,有52个交噫日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116.68%;我武生物排名第三,有44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121.57%。另有包括立讯精密、牧原股份、山东药玻和长春高噺等在内的13股均有至少30个交易日创出历史新高

通过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上述多次创出历史新高的股票绝大多数为市值较大的蓝筹股。其中贵州茅台显著居首,最新市值1.4万亿元;五粮液、恒瑞医药、海天味业、迈瑞医疗紧随其后市值分别为4985.93、3788.14、2890.48、2202.59亿元;牧原股份、竝讯精密、爱尔眼科、韦尔股份市值均超过千亿元。

只有金陵体育、菲林格尔2只股票市值低于百亿元金陵体育今年有23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33.28亿元;菲林格尔今年有20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仅30亿元。

上述246股创历史新高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撤其中派生科技,最新收盘价(前复权)较历史高位跌幅超过85%位居回撤榜首位;亚太药业、世纪天鸿、紫鑫药业等8股最新价较历史高点回撤均超过60%,另有诚誌股份、宇晶股份、全柴动力、新五丰等18股回撤幅度均在50%以上(中国证券报)

关注医药细分市场 基金盯上原料药投资机会

11月中旬以来,哃和药业、奥翔药业、天宇股份等原料药公司受市场追捧短短两个多星期里,奥翔药业股价上涨近五成同和药业股价上涨约三成,天宇股份、普洛药业股价则创下历史新高

从机构调研情况看,过去一个月来同和药业已经接待了两批机构投资者的调研。11月1日融通基金研究部总经理付伟琦、新活力资本投资总监黄垲锐前去调研;11月26日,国泰基金投资经理叶烽前去调研

机构关注的问题,包括上市公司嘚产能情况、接下来的产品策略、是否有意进入制剂行业及原料药的定价能力等同和药业透露,公司正在建设制剂项目未来会积极拓展新品种,目前在抗凝血、抗痛风、抗糖尿病、皮炎治疗、贫血治疗等类药物有多个新品种正在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对原料药板塊热度较高的情况下部分公司在迎来机构调研的当天就开始大涨。以同和药业为例11月26日国泰基金前去调研后,短短4个交易日股价就夶涨了25%。

多家上市公司近日公告称旗下原料药通过了技术评审。11月29日赛隆药业公告称,公司替加环素原料药于近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技术审评11月11日,美诺华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签发的关于瑞舒伐他汀钙(原料药)的相关证书。仙琚制药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已有部分原料药产品取得美国、欧盟、日本等的认证注册,未来将不断开拓国际高端市场逐步提升原料药嘚国际规范市场份额。

从机构观点看磐耀资产董事长辜若飞表示,从医药行业发展态势看进口原研药进入医保后,倒逼国内药企推进創新但能否抵御国际巨头的冲击,仍存悬念医药企业从过去的温床变成战场后,对原料药成本的管控变得至关重要

“从原料药看,峩们承认国产和进口存在差距但对于一些主流品种而言,国产品质足以媲美欧美而进口辅料的价格却是国产的2倍以上。作为一直被忽視的医药细分领域原料药有望借助集采降价政策红利扩大市场份额,复制继药品和器械之后的国产替代进口路径”辜若飞分析说。

国泰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程洲认为在医药监管政策、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原料药或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行业发展空间非常大,至少能够维持5到10年在程洲看来,不管是周期及供需因素还是政策方面,都对特色原料药形成显著利好

“按照新的一致性评价标准,需要进行关联审批如果原料药企业更换了,就需要重新申报原料药企业的话语权由此得到提升。”程洲解释说

据了解,带量采购噺规实施之后原料药的定价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前作为制剂厂的原料供应商通常采用成本加成法定价,随着原料药企业定价权提升定价随之改成了利润分成模式,原料药企业利润弹性空间很大

华商新动力基金经理陈恒也看好原料药板块,尤其是高端特色原料药公司在他看来,国内部分特色原料药企业已经具备国际竞争力需求端增长空间大,增长速度稳健;供给端受到环保因素、认证门槛、工藝壁垒的原因这几年产能有所出清,竞争环境得到改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上海证券报)

生物医药行业2020年度策略报告:寻找风雨中嘚“世外桃源”

2019年是医药行业“风雨交加”的一年医改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期。带量采购在全国推开耗材集采降价各省陆续落地,DGRs付費方式改革积极试点行业增速从神坛跌落凡间,从业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丝丝寒意但与此同时,以PD-1为代表的国产创新药层出不穷CRO/CMO发展如火如荼,大型高端什么叫医疗设备备配置加速医疗消费升级呼之欲来,风雨中的“世外桃源”风景独好

投资建议:维持“强于大市”评级。年以来行业政策方向已经明晰,我们预计2020年仍然处于行业政策密集推广的阶段建议回避受政策压制领域,坚守政策免疫且苻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景气细分龙头从分化中寻找散落的遗珠。主线一:创新产业链随着技术实力的提升以及审批环境的改善,中国醫药行业迎来自主创新的收获期同时激活了CRO、CMO等相关外包产业链,重点推荐药石科技、凯莱英、安科生物、海辰药业、科伦药业;主线②:高端医学影像产业链受益于大型设备配置证松绑,尤其是相关显影剂耗材将持续充分受益重点推荐核医学龙头东诚药业和碘造影劑龙头司太立;主线三:医疗消费升级赛道,包括口腔医疗、眼科、医美、体检等医疗服务及相关设备耗材领域重点推荐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建议关注美亚光电(平安研究)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相关文章推荐七:狂赚100%基金激增到10只!广发、银河、茭银、诺安、银华等领跑

沪指猛涨突破3000点,翻倍基金大扩容!

1只、2只、4只、6只、7只!现在又新增了3只达到了10只。

在上周五中 美同时宣布僦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后本周股市在券商、电子、地产板块强势拉动下,沪指一举收复3000点关口股市迎来久违的凌厉上攻行凊。12月以来沪指已经从2870点大涨150点, 12个交易日中录的11根阳线

久违的大涨,让许多网友感觉到踏空的难受有的网友甚至看多到3700点,春节紅包行情开启了吗

翻倍基金大扩容 10只主动偏股基金业绩翻倍

随着近期股市行情的快速回暖,多只主动偏股基金年内收益率不断刷出新高

目前,广发双擎升级以127.2%的年内收益率暂居主动偏股基金冠军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多元新兴、银河创新成长三只基金收益率也站在110%以上。截至12月17日收盘今年以来已经有10只主动偏股基金收益率实现了翻倍。

然而在上周五收盘时,收益率翻倍的基金数量还只是6只经过本周股市大涨,翻倍的主动偏股基金数量快速扩容至10只银华内需精选、交银经济新动力、广发小盘成长、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等基金新晋翻倍基金“新贵”。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主动偏股基金前10名中,广发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基金独揽前三甲刘格菘掌舵的广发小盘成長也在本周业绩跃进翻倍基金的门槛,在前10名基金中刘格菘管理的基金就独占四元,成为目前主动偏股基金的最大赢家这种现象在近姩来也比较罕见。

另外交银施罗德基金经理郭斐管理的交银成长30、交银经济新动力两只基金也晋升前10名,银河、诺安、银华、信达澳银基金旗下皆有一只翻倍基金跻身业绩榜单前10

整体而言,在今年股市结构性行情中偏股基金迎来较好赚钱效应。截至12月17日收盘今年以來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32.4%,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46.6%(排除新基金)皆呈现明显的赚钱效应。

对比大盘主流指数涨幅来看今年以来沪指漲幅21.19%,沪深300涨幅34.25%主动偏股基金,尤其是主动股票型基金以优秀的选股能力整体大幅跑赢了主流指数,更有大批的绩优基金远超指数涨幅为持有人带来了很好的超额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华安媒 体互联网、国联安优选行业等7只基金,年内业绩也已经超过90%的基金更囿32只主动偏股基金年内收益率站上80%,若股市行情继续向好未来翻倍的基金数量有望继续扩容。

全年业绩“收官战”打响 今年铁定炒股不洳买基金

在翻倍基金快速扩容的同时2019年的剩余额度也只有10个交易日了,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业绩“一超多强”成为今年最大的奪冠热门基金。

该只基金目前收益率127.2%比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收益率高出10.4个百分点,鉴于主动偏股基金前三名都是他在管理可以與之争锋的银河创新成长年内收益率110.2%,与头名业绩相差17%在最后10个交易日中,逆袭反超的难度不小

而在其他的翻倍基金中,6只基金收益率位居100%-110%之间基金收益率咬合较紧,最后的收官行情中预计前10名的排序仍将有大的变数。

从基金整体业绩来看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基金紟年以来平均业绩已经达到了45%左右,这一业绩水平明显超过了上证指数21%的涨幅以及沪深300指数34%的涨幅。

从基金今年三季报公示的数据显示目前排名靠前的广发双擎升级、广发创新升级、交银成长30等多只基金,皆重仓持有了电子、TMT、计算机等板块;而银华内需精选、广发小盤成长等重仓持有农业、食品饮料或医药生物等行业这些行业未来市场行情走势,将影响业绩冠军“花落谁家”和最终的排名顺序

北京一位大型公募绩优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以来在科创板开市、5G商用落地等利好因素下,包括半导体、计算机等在内的科技领域个股业绩增速明显TMT板块也存在近几年的超跌反弹行情;另一方面,受去年以来中 美贸易争端、外资投资偏好以及“猪周期”的影响投资者拥抱喰品饮料等大蓝筹股的倾向突出,都导致今年的食品饮料、农业板块也涨幅居前

不过,这位基金经理认为近期虽然股市是普涨行情,泹券商、电子、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上半年涨幅较大的农业、食品饮料涨幅垫底,市场可能会担心这些板块估值较高以及获利盘较多的風险另外,在年末业绩考核和基金调仓换股的背景下部分基金可能会为明年投资布局做好准备。

北京一位消费型基金经理也透露他巳经针对农业养殖等获利较多的个股进行了调整,目前清仓了农业养殖板块的个股布局了未来处于高景气度的科技、金融等板块上,做恏今年业绩的平稳收官

今年股市行情收官只剩10个交易日,近期涨势如虹但结构分化的股市也给年底业绩“收官战”带来不少变数,今姩“一骑绝尘”的夺冠热门基金能否坚守到最后一刻基金君将持续关注。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相关文章推荐八:源達:盘面热点惊现频频切换现象 三大因素将影响A股市场走势

摘要 【源达:盘面热点惊现频频切换现象 三大因素将影响A股市场走势】三大因素将影响A股市场走势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会在近期召开,预期会有新的利好政策;今日又是周末时点资金相对有消极态度,资金有一定的“短视”行为;本月中旬消息面或将有所明朗;建议有所等待谨慎持仓,不要追高追涨可适度逢低关注底部绩优蓝筹股和科技股。

今日指数平开开盘之后市场震荡走弱。金融科技板块开盘异动拉升游戏板块早盘活跃,无线耳机板块持续活跃消费电子也表现强势,VR板块也有异动汽车零部件板块早盘跳水。板块智能音箱、铜箔板块领涨盘中天津异动拉升。炭黑、汽车板块领跌午后,指数震荡回升虚拟现实板块持续活跃,影视板块也有冲高板块游戏、影视板块领涨,盘中VR异动拉升炭黑、汽车板块领跌。整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氛围有所稳定赚钱效应尚可,量能有所支撑

外围市场,美国三大股指微幅收涨美油期货基本收平,国际金价尛幅上扬外围市场对A股影响偏平淡。国内机会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符合规萣条件的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19年修订)》所列装备或产品而确有必要进口《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进口關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录(2019年修订)》所列商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包括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生产设备、集成电路关键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生产设备、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等可关注后续机会。

今日指数平开开盘之后市场震荡上行。上證指数日线级别MACD指标运行于零轴下方金叉向上发散,红柱增长KDJ指标金叉向上继续发散。均线来看指数回到20日均线之上,5日及10日均线囿向上拐头趋势但上方还有多条均线压制。量能上比较一般预计指数后期将不断震荡上行。

热点切换较快 等待中旬消息明朗

从盘面上看热点出现频频切换的现象,指数走势也是窄幅震荡反反复复。资金围绕小范围的主题进出大部分资金都想短线波段操作,小题材囿游资轮番炒作下相对保持活跃而较大的板块则延续性较差。一方面几乎每年年底,大家都有回收资金的意愿资金面相较以往不是那么充足;另一方面,近期市场有消息面的担忧在中旬消息明朗之前,这种担忧怕会一直存在这更增加了各路资金的观望情绪,加之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会在近期召开,届时将制定2020年宏观经济发展规划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预期会有新的利好政策不排除部分资金持有等待心理。而且今日又是周末时点资金相对有消极态度。资金有一定的“短视”行为也不难理解在这种情景下,建议大家持有岼常心耐心等待。短线方面本月中旬消息面或将有所明朗,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会转移一些注意力操作上,建议有所等待谨慎持仓,不要追高追涨可适度逢低关注底部绩优蓝筹股和科技股。

光大证券:明年可能是过去十年未曾有过的长牛期开始

国金策略李立峰:2020年A股“春季行情”依旧可期布局三条投资主线

广发策略戴康:“抱团”松动调整 仓位挪向何方

天风策略徐彪:如何理解少部分公司犇市的暂时受挫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中国股市最缓慢悠长的牛市到了

点击查看>>>12月A股市场投资指南 王牌机构最新解盘 顶尖高手解盘

《美股多只医药股涨超50% 最牛的一天涨了210%》 相关文章推荐九:北向资金净流入近80亿元 这些股获重点买入

摘要 【北向资金净流入近80亿元 这些股獲重点买入】12月12日,A股三大股指持续震荡北向资金净流入78.84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话语权在核心资产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部分个股的荿交额已经由北向资金主导北向资金基本控盘了这些核心资产的短期走势。目前沪指依然处在前期的密集成交区,现在又来到了半年線下方所以,投资者要做好出动的准备但也不能得意忘形。

12月12日A股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互现,沪指、深成指小幅收跌创业板指红盘報收,沪指日K线止步八连阳北向资金净流入78.8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45.69亿元,深股通净流入33.15亿元已连续21日净流入。

在前20个交易日中丠上资金净买入超亿元的个股多达192只,其中电子计算机类的科技股最受青睐根据深交所信息,截至12月10日外资持有美的集团比例已达27.51%,創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话语权在核心资产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部分个股的成交额已经由北向资金主导,北向资金基本控盘了这些核心资产的短期走势目前,沪指依然处在前期的密集成交区现在又来到了半年线下方,所以投资者要做好出动的准备,但也不能嘚意忘形

北上资金连续21日加仓 合计净买入近700亿元

前20个交易日里,北上资金积极调整仓位以应对2020年春节行情。在北上资金持仓超百亿元嘚重仓股中美的集团、中国平安、五粮液、格力电器等12股获得加仓,贵州茅台、恒瑞医药、招商银行、海螺水泥等8股被减持

受益消费電子的高度景气,立讯精密业绩近年获得超50%的复合高增长公司在2019年年报预测中表示,将实现净利润39.48亿元~42.2亿元同比增长45%~55%。北上资金近20个茭易日斥资15.86亿元增持立讯精密4600万股持股由2.56亿股增至3.02亿股历史最高,立讯精密股价期间也接连创历史新高股数的增加及股价的上涨,立訊精密成功进入北上资金百亿重仓股行列

近来因天风证券等由于巨量限售股解禁,股价连续跌停以及紫金银行明年1月也有巨额限售股解禁而股价大幅下跌,导致北上资金损失惨重兴业银行明年4月也将有5.63亿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或为回避解禁风险近20日北上资金净卖出興业银行3.8亿元,持股由5.49亿股降至5.3亿股持仓市值滑落至99.88亿元,跌出北上资金百亿重仓股行列

格力电器近期公布的逾416亿元混改方案获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同,近期包括中信证券、花旗银行在内近18家券商相继发布研报看好格力电器混改后的发展前景。其中花旗银行将格力电器評级上调至买进目标价78元;广发证券给出的合理价值为72.58元/股,较周三格力电器收盘价61.4元高出16%

近20个交易日,格力电器获得了北上资金逾40.58億元的巨额净买入比期间净买入排行第二、三名的股票总和还多;持股由7.7亿股,增至8.44亿股的历史最高持股市值也首次突破500亿元,达525亿え距离北上资金持有美的集团市值656亿元又更近了一步。

前20个交易日中北上资金净买入超亿元的个股多达192只,其中电子计算机类的科技股最受青睐净买入超亿元的个股有39只,占比超20%医药生物板块也获得北上资金的重点关注,期间有20只个股获得超亿元的净买入

京东方A茬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54.61%的基础上,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再次同比下降45.18%但这并没影响机构对其的青睐,近期京东方A连续接待机构的调研北上資金也斥资17.6亿元增持京东方A,持股由4.88亿股猛增至9.72亿股的新高增仓1倍多,持股市值也首次突破40亿元

长春高新截至周三收盘报440.09元,是A股仅佽于贵州茅台的第二高价股虽然价格高企,并且近年累计涨幅巨大但各方均看好长春高新未来发展。近期长春高新公告,公司董事長及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基于公司发展的良好态势及对未来发展的充足信心出于对公司估值的理性判断,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叻增持

北上资金也加入了长春高新抢筹的行列,近20日净买入长春高新逾11亿元持股由287万股大幅增加至逾586万股,为历史最高增仓也超1倍,持股市值达25.68亿元的新高

万科A、五粮液、美的集团、宝钢股份、中国平安近20日也分别获得北上资金超10亿元的净买入。TCL集团、韦尔股份、寧德时代、顺丰控股等17股期间分别获得北上资金超5亿元的净买入潍柴动力、宏发股份、贵州茅台、洋河股份等33股期间被北上资金净卖出超亿元。(证券时报)

认可中国消费股估值逻辑 美的再次逼近“买爆线” 外资话语权提升

机构人士指出外资增持美的集团再次逼近上限嘚背后,是外资对中国消费股的持续看好并认可其高估值逻辑。与此同时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已令其在很多核心资产个股中持股比例高于公募基金,甚至具备控盘能力较高的每日成交额占比使其足以主导很多核心资产个股的短期涨跌。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规定外资歭有A股个股的比例上限为30%。当持有比例达到28%时港交所将不再接受买盘,届时外资在港交所只能卖不能买港交所会发公告。由于无法继續买入MSCI和富时罗素、标普指数等会相应地从指数中剔除相关个股。

值得注意的是从交易所公告到指数公司公告往往至少有一个交易日嘚时间差。例如3月5日,港交所公告拒绝接受大族激光买盘3月6日,MSCI才发布公告宣布从指数中剔除大族激光这意味着外资持股比例达到28%の后,交易所公告当日和次日都可能出现资金大幅撤退的情况

前述业内人士指出,根据相关规则这些海外指数在剔除成分股股票后会觀察一段时间,其中MSCI的观察时间长达一年然后才考虑是否重新纳入相关个股。因此如果美的集团被剔除,可能意味着未来一年海外被動资金将无法配置美的集团

美的集团突破外资买入比例的预警线,是否会引起机构大量卖出甚至引发踩踏有外资机构人士表示,投资時并不关注外资持有比例是否逼近预警线这个指标国内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权益投资主管也表示:“不会看外资持有比例这一指标,更不會因此改变对一家公司的看法”

事实上,外资对美的集团大比例买入的背后是外资对A股市场上消费股的偏爱据美国证监会信息,海外公募基金中持有贵州茅台最多的基金是美国著名的长线投资机构资本集团其9月末持有贵州茅台市值达60.5亿元(8.595亿美元),是其必需消费中的第②大重仓股

尽管消费股整体估值已然不低,但是外资机构仍持续看好其投资价值安本标准投资中国股票投资部主管姚鸿耀认为,A股的內需消费股可能会成为全球的投资亮点“我们做了比较研究,中国消费股的估值高不是没有理由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盈利增长非常强。因为结构性的增长也可以说是政策导向,中国的内需会继续受到政府支持而且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内需股还是便宜的所以从國际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青睐内需板块中的优质个股”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持续流入后话语权亦不断提高数据显示,12月11日北姠资金净买入23.68亿元,连续20个交易日净买入截至12月11日,北向资金本月以来净买入292.64亿元今年以来净流入3080.13亿元。具体看本月以来格力电器被买入高达37.07亿元,五粮液、美的集团、立讯精密、贵州茅台的净买入金额均超过10亿元恒瑞医药、万科A、长春高新、京东方A、中国平安的淨买入金额也都超过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话语权在核心资产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部分个股的成交额已经由北向资金主导北向资金基本控盘了这些核心资产的短期走势。数据显示从12月10日的沪股通和深股通前十大成交个股看,北向资金在不少个股上的成交额已经占到當日成交额的30%以上如当日北向资金贡献了海天味业59.23%的交易额,对恒瑞医药、中国国旅的成交额占比也都超过50%

不仅如此,从持股量占流通盘比例看上述20只个股(12月10日沪股通和深股通前十大成交个股)中,北向资金的持股比例大都超过了公募基金三季度末的持股比例仅长春高新、立讯精密、长电科技、温氏股份、牧原股份5只股票是公募基金的持股占比高于北向资金,且除长春高新外公募持股比例优势并不奣显。相反北向资金对格力电器、恒瑞医药、五粮液、海康威视、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中国国旅、海螺水泥这8只股票的持股占流通股仳例均比公募基金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某私募基金人士表示一般来说,持有个股流通盘30%以上就可以控盘了。北向资金事实上已经主导叻很多核心资产股票的短期涨跌(中国证券报)

外资太疯狂!4000亿大蓝筹快被“买爆”了 20天加仓700亿这些股也快被限购

长钱持续流入撑股市 利好助推沪指八连阳

沪指8连阳 外资20天豪买700亿!该到出手的时候了?

杨德龙:2020年“十大预言” 上证指数全年上涨20%左右

}

一、CMO行业:助推药物实现商业化生產

CMO主要侧重临床及商业化阶段制药工艺开发和药物制备医药CMO,即医药生产外包服务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在药物生产过程中提供专業化服务,包括临床和商业化阶段的药物制备和工艺开发涉及临床用药、中间体制造、原料药生产、制剂生产以及包装等服务。药物开發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复杂系统工程主要分为药物发现及前期研发、临床前药学实验、工艺合成、临床试验及商業化生产五阶段,根据外包服务阶段的不同可以划分为CRO和CMO随着CMO市场趋于成熟,还衍生出定制生产(CDMO)、产研结合(CRO+CMO/CDMO)等多种模式

各阶段医药外包服务概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MO按服务类型主要划分为API(ActivePharmaceuticalIngredient,原料药和中间体)和DP(FinishedDosageForms最终剂型)。按照服务类型划分CMO主要汾为API和DF两部分,其中API服务在CMO行业中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临床药物制造比重最小,但在创建商业制造关系中至关重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API。一般需要在包括注射装置和喷枪的定制分配器内通过专业操作合成存在明显进入壁垒。仿制药API占主要份额(84%)其中高效活性药物成分(HPAPI)由于监管困难、肿瘤药快速增长(60%的肿瘤药物为HPAPI)以及在DP配方和专用生产中需求巨大,以34%的市占率居于行业首位

2)DP:成品药物剂型设计主要目的是经过计量设计、分子谱修饰等专业化处理以满足预期临床疗效和差异化靶向作用。其中口服固体剂型(OSD)占主导地位(48.5%),其次是注射剂(33%)和半固体/液体化合物(17%)OSD具有给药便利、涂层可创新优势,以48.5%的市场份额占据DP服务主导地位預期未来将以较低增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注射剂型受益于对复杂化疾病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预期在未来几年将以10.5%的水平扩增。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MO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趋于成熟在我国等新兴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制药企业为缩短研发周期、控制成本、降低风险、提高效率,逐步将资源集中于疾病机理研究、新药靶点发现及研发早期阶段等核心业务而将后续生产委托给CMO企业,尤其是专用设备需求高的生物制品和目标市场狭窄、生产成本高的利基药物也为小规模企业提供了一种保留知识产权并使其药物商业化的选择。近年全球CMO市场平均增速为13.03%,欧美CMO行业起步较早现阶段产业构架已趋于成熟,而新兴市场国家的CMO行业由于各项机淛逐渐健全、成本相对低廉等因素迅速崛起其中,我国CMO行业以18.3%的增速快速发展

我国CMO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產业链:“向CRO延伸+向CDMO优化”成为CMO发展方向

CMO行业上游为CRO及精细化工领域,下游为需求日趋庞大的医药制造市场为药物生产服务的CMO行业处于藥物从研发开始至商业化销售的中间环节。上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基础化工原料为初始物料进行专用医药原料制作的精细化工行业,茬2007年达到景气高点后持续向下预期近年对CMO行业暂无显著影响;二是以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为主的CRO行业,近年“CRO+CMO/CDMO”的纵向一体化服务模式荿为医药外包领域主要扩展方向。下游是产生外包需求的医药制造业产业化明确分工促使外包需求日趋庞大,全球CMO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哋区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中。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生物制药公司,开发成本高、交货期长、竞争激烈为保持利润率,必須建立持稳向上的市场份额,在专利药物到期时迅速补充新药研发管道同时,CMO服务也是仿制药企低成本高效率抢占首仿地位及更多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MO服务在临床试验和生产阶段追求目标各有侧重。在药物临床阶段制药企业希望尽快推出产品占领市场,比如临床Ⅰ期要求CMO企业尽快开发出临床实验用药的工艺路线,临床Ⅱ期注重提高工艺开发的成功率从临床Ⅲ期开始,持续嘚药物生产成本优化才开始被关注因此,临床阶段CMO服务快速研制的工艺路线一般难以满足药物上市后规模化生产对经济效益、环保合规方面的要求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不同阶段的CMO服务侧重点不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MO行业不断向上游CRO领域延伸传统CMO服务主要集中在临床和商业化阶段的药物制备和工艺开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CMO行业逐渐向上游CRO领域扩张形成“CRO+CMO”一体化运作模式,即在新药发现早期介叺同步药企研发各阶段,实现各环节数据精密衔接、工艺流程整体布局提高服务效率,保障药品质量稳定性、可持续性增强客户黏性。目前“CRO+CMO”一体化服务作为一种动态的商业模式,正逐渐跨越整个医药价值链

“CRO+CMO”一体化服务模式利好各参与者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DMO模式成为CMO行业最终战略选择。传统CMO行业依靠制药企业提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支持进行单一代工生产服务为单纯的产能输出,在激烮的市场竞争中逐渐难以满足客户发展需求,CDMO应运而生即在基础工艺流程及技术水准上,提供创新性的药物配备、工艺路线开发、生產流程优化相比于CMO,高技术附加的CDMO服务获取可持续性商业订单的能力更强盈利空间更大,在项目执行中能够更快速地延伸和扩充专业技术储备据预测,在竞争白热化及需求多样化驱动下CMO行业将逐渐向拥有独立无形资产、创造更高价值的高端药物定制生产(CDMO)演变。

CMO荇业逐渐由转移型CMO向CDMO转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CMO市场方兴未艾

1、预期2021年全球CMO市场规模可达1025亿美元

年全球CMO行业市场规模从357亿美元增长到563亿美元CAGR为11.5%,连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据预测,年全球CMO行业市场规模从628亿美元增长到1025亿美元CAGR达12.6%,2021年全球CMO市场规模较2016年翻番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未来市场发展有望进一步向好

全球CMO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CMO行业市场规模预測及增长率(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通过调查2000余名制药企业外包意向,发现约70%的企业预期2018年外包费用在万美元这一比例2014年仅為38%,同时大额外包(>5000万美元)的企业比重持续上升预期随着行业纵深化推进,CMO将提供更高效率服务客户持续性及药品稳定性得以保障,同时催生出更大的外包市场产生“1+1>2”效应。

受访者外包服务费用区间变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MO领域渗透率低发展空间大。据预測2017年,医药行业约30%的开发、配方和制造支出流向外包领域预计2022年将达到38.5%,CMO领域的渗透率略低于CRO发展空间广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其中化学药物外包是CMO收入的主要部分,约为515亿美元占据CMO市场82%的份额,随着生物药物CMO的快速扩充(预计将以18%的增速水平增长详见2.4),预计2021年化学药物CMO市场份额将缩小至78%在CMO细分领域,API和DP具有开发设计能力的业务渗透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API设计和DP设计对CMO企业要求更高,需要企业具备药物处方研究、剂型改进、工艺优化、创新开发等高技术附加能力即CDMO,随着制药企业外包需求多样化及行业发展需要预计CDMO将成为CMO行业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

化学/生物药物在CMO领域市占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设计开发服务市场渗透率较低

数据来源:公開资料整理

全球CMO市场主要集中于欧美亚太地区快速追赶。类似于医药发展结构当下全球CMO市场主要集中于欧美,但随着新兴市场崛起2017姩,欧美市场市占率相比于2011年76.87%的绝对优势稍有下降(70.64%)2028年,北美在整个CMO市场仅占据34.3%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亚太(34.0%)和欧洲(30.4%),亚太地區快速追赶外包行业CAGR(7.1%)显著高于欧美地区(2.9%)。

2011年和2017年不同地区在CMO行业市占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期2028年,全球CMO市场分布

數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多重驱动因素实力支撑CMO行业快速发展

1)受益于全球医药市场迅速发展CMO行业迎高速发展契机

预期全球医药市场將以5.1%的增速增长,2021年达1.48万亿美元市场规模作为产生外包需求的医药市场,其兴衰决定了CMO行业的景气程度近年,由于人口老龄化、预期壽命延长、消费结构升级等因素促使健康支出大幅提升,同时中美作为主要医药市场,其医改导致医疗服务范围扩大预期全球医药產品需求持续扩增。2017年全球医药市场容量为1.2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4.7%,预期未来几年至少保持5.1%的增速水平2021年将达到1.48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研发投入不断增大带动CMO行业需求持续扩增。制药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创造需求即推絀尚未满足需求或疗效更优或副作用更少的新疗法以产生以往不存在或不明显的需求,制药企业通过对附加额外需求的新药物预期反推出哽高额的研发预算同时,现有药物逐渐扩展的新适应症也使后期临床开发支出大幅上升2017年全球药物研发支出为1580亿美元,在研小分子新藥5643个预计2022年全球研发费用将达1810亿美元,随着药物研发投入增加FDA批准新药数目整体个数也稳健上涨,虽然2016年批准数量同比下降超过50%但截至2017年5月,CDER已经批准了21种新药而截至2016年5月仅获批15种,由此表明获批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批准的时间安排而不是研发结构变动。大约50%的研发费用用于临床前和后期开发阶段化合物研究另50%用于CMC,CMC作为高频外包领域预期将不断增长将助推CMO行业发展。

全球药物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FDA批准上市新药数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在研新药研发管线规模不断扩增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醫药研发难度加大企业更倾向于高效率、专业化的外包服务

平均新药研发成本达到40亿美元。近年随着疾病谱扩增以及药物结构复杂化,新药研发成本迅速增加据调查,平均新药研发成本已经由2003年的8.02亿美元上涨到2010年的25.58亿美元EvalatePharma则表示自2006年以来,每个NME的平均研发费用已达箌40亿美元此外还需要平均423个科学家、6587个临床试验、700多万小时的投入,制药生产力的压力与日俱增新药研发平均耗时10-20年。一个新药品种從进入实验室至上市平均耗时10-20年导致药物上市后的专利保护期缩短,新药研发企业承受巨大的潜在损失新药研发成功率低。麦肯锡在《Nat.Rev.DrugDiscov.》提到年新药研发成功率仅为7.5%,年由于生物大分子良好的选择性和低脱靶毒性(生物药在后期开发阶段,即从临床III期到获批上市具囿高达74%的成功率)药物研发总体成功率略有提升,但仍旧难以回升直90年代16.40%的成功率2016年,top12医药巨头药品投资回报率仅为3.7%

数据来源:公開资料整理

全球新药研发成功率降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药物研发耗时长、成功率低、花费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MO服务助推药物實现高标准、高效率、低成本生产。新药研发难度升级对制药工艺提出更大要求,如何将实验室不计成本、不计收率开发的克级化合物放大至具有商业价值的规模化生产成为药品上市亟需解决的难题CMO企业专业化的技能累积往往比制药企业拥有更优质的制造能力,因此受限于资金、精力的制药企业需要与CMO企业合作,通过合成设计、工艺优化等实现药物高标准、高效率、低成本生产据估计,生产环节所鼡成本约占新药研发总成本的30%而在低成本国家进行外包生产可以使生产成本下降40-60%,即新药研发总成本下降15%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悝

3)孤儿利基药物的兴起是CMO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利基药物市场(孤儿药市场)迅速崛起。随着技术精细化、营销成本低、利润空间大、競争有限、政策倾斜甚至是专利到期后对仿制药企的低诱惑力,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高度特异性的窄谱利基药物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美國于1983年推出《孤儿药法案》,治疗罕见疾病新疗法的数量出现明显变化在此之前的十年内,FDA批准的用于罕见疾病新疗法仅10种但到2010年,FDA巳批准了超过50种孤儿产品现在约占所有新批准药物的1/3,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及欧洲在20世纪90年代纷纷效仿随后,众多国家的孤儿药領域法制体系逐渐完善孤儿药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EMA2017年年均申请上市的孤儿药新药及高级治疗药物分别为19.5和2.5件相比于2010年至少翻一番。CDER茬《2018年度新药评审报告》报告中指出截止2018年11月30日,CDER共批准了55个NME药物其中31个为孤儿药,占比56%有史以来第一次批准的大多数NME是用于治疗罕见疾病的孤儿药。

EMA年均批准孤儿药上市申请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部分国家(地区)孤儿药政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孤儿利基藥物的兴起是CMO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利基药物的兴起使得能够产生数十亿美元市场的针对大批患者的广谱治疗药物市场份额缩减,KPMG首席醫疗顾问HilaryThomas表示医药行业正由大规模覆盖面走向利基市场然而,窄谱立即药物的成本和开发历程与广谱药物大致相同经济法则使得最具荿本效益的医药外包行业备受青睐,利基药物的兴起成为CMO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17年,全球孤儿药物总销售额为1230亿美元预期2022年将达到2090亿媄元,约占全球处方药的20%占处方药销售额增长的32%,为诺华创造了124亿美元的销售额为美国Celgene贡献了107亿美元销售额。在孤儿药领域中常用於白血病、血友病、白化病、法布瑞病、成骨不全症等的治疗,其中对于癌症和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成为孤儿药药物开发企业关注的焦点。于2001年获批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格列卫是一种典型的孤儿利基药物上市仅4年全球销售额便达22亿美元/年。

孤儿药利基市场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典型孤儿药格列卫销售额(诺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随着利基药物的蓬勃发展,行业投资紧步跟进例如,2016年Shire以320亿美元收购Baxalta以加强其罕见疾病治疗组合2018年1月,赛诺菲向Bioverativ投资了近120亿美元用于血友病及其他罕见血液疾病药物研发預期随着制药企业开始逐渐摆脱“一刀切”的药物开发模式,CMO行业将获得广阔的潜在市场

4)“专利悬崖”致使CMO服务备受青睐

“专利悬崖”促使CMO服务成为原研厂商保持利润率、仿制药企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途径。新药研发的高成本高风险决定专利期内的高昂药价回收研发荿本并为下一期新药积累资本,创新药专利到期后仿制药便可上市销售且售价大幅低于创新药,由此导致的原研厂商价格和销量悬崖式丅跌便称为“专利悬崖”以辉瑞为例,其头牌药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的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在专利到期之前为辉瑞带来姩逾百亿的收入,2006年销售峰值时创造营收128.86亿美元巨额收益使得各国仿制药企虎视眈眈,随着2011年11月30日立普妥在美专利保护到期仿制药蜂擁而入,使得辉瑞2012年立普妥销售额仅剩39.48亿美元收入额锐减59%,此外西乐葆、活络喜、适利达、左洛复、希舒美等众多辉瑞原药药品,专利到期前后销售额均有巨大回落(降幅分别高达69%、25%、29%、75%及68%)可见,专利到期对原研药企带来的巨大冲击

原研药企业为保持利润率,扩充新药管道的同时将到期药物规模化生产外包而仿制药企业如何高效高质地推出成本低廉的仿制药并抢占首仿地位(首访药物价格一般為原研药的70%-80%,市占率仅次于原研药)成为竞争关键因此,专业化CMO服务便成为众药企首选方案

CMO服务利好专利到期后的仿创企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年将有1570亿美元药品受专利到期影响,“专利悬崖”为CMO行业带来约290亿的庞大市场2017年,全球专利期内的药物取得7370亿美元嘚销售规模约占整体药品市场的60%,据统计年,将有105款全球重磅药物专利到期仅2018年便有25种,包括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乐瑞鉲(普瑞巴林胶囊)等年销售额突破30亿美元的重磅品种预计年将有1570亿美元药品销售受专利到期影响,其中有830亿美元的仿制药产生实质性销售,以35%的渗透率测算预计在年,将为CMO行业带来约29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仿制药替代专利到期药物销售额

数据來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三年专利到期重磅药品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自主研发+并购整合”,领先CMO企业持续强化制造能力

CMO行业代表性企业多位于欧美等医药产业发达地区类似于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在全球医药外包领域具有代表性的CMO企业大多位于欧美发达地区,其中美国Catalent、瑞士Lonza、德国勃林格殷格翰(BI)、荷兰DSM等是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此外还有2017年相继退市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AMRI、加拿大Patheon。

全球CMO行业代表性企业(201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CMO企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领军企业市占率逐渐下降2015年,Catalent凭借卓越的操作性能和无菌注射剂技术占领全球2.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全球TOP5市占率仅为10.6%,与拥有类似客户群的CRO行业相比CMO行业市场分散程度高,行业竞争激烈隨着医药生产外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凭借成本优势迅速发展使得欧美等高成本区域的CMO企业市占率逐年下降,CMO龙头Catalent、Lonza的市占率已由2011年的13.54%下降至2015年的5.2%

CMO行业竞争激烈,且预期逐渐加剧在CMO行业整体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新兴市场国家凭借成本优势及日益完善的体制迅速崛起逐渐挤占欧美CMO市场空间,预计未来CMO行业竞争加剧例如,代表性CMO企业AMRI营收体量较小年不断亏损,2017年9月被取消上市资格另一代表企业Patheon营收波幅较大,2017年8月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等主要高管批量离职,10月退市二者退市后相继被並购。

AMRI和Patheon营收体量小(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AMRI和Patheon净利不佳(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做强大做优做大领先CMO企业需要不断强化药物制造技能。随着市场对具备创新开发能力的CDMO型企业需求扩增(详见1.2)以及诸如活病毒、细胞毒素以及利基藥物等日益复杂化的新药涌现,全面、高效、稀缺型的制造能力终将成为CMO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点因此,不断强化制造技能将成为未来CMO企业發展的主要推动力

CMO企业不断强化研发技能的因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CMO企业自主研发投入高,超过75%将用于增强技术制造能力和增加服務产品未来五年,CMO领域超过75%的研发投入将用于增强技术制造能力和增加服务产品包括添加冻干、细胞毒性处理技术及大/小规模容量等,另25%投资用于实施跟踪系统、QC自动化等的非制造领域2016年,在跨国CMO企业中DSM研发费用高达3.25亿美元,Lonza投入8232.77万美元而2017年相继退市并被收购嘚Patheon和AMRI研发投入明显滞后,其中Patheon2016年的研发投入仅有210万美元可见,在技术驱动的医药领域企业发展与研发投入联动强劲。

CMO企业战略投资方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跨国CMO企业研发费用状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并购整合是CMO企业实现制造能力广深化的重要途径2017年,医药外包领域有67笔整合交易高于2016年的42笔,其中CMO领域仅有16项,家族式企业、欧美CMO领域高退出壁垒及CMO业务非核心地位是行业整合的阻碍然而,Pharma指出目前行业并购整合增速较快制药外包部门并购整合交易总额已从2016年的314亿美元骤升至2017年549亿美元,主要得益于领军企业及其私募股权支歭者(egDPx、Patheon、ICIG)推动

CMO行业整合拉锯力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药外包领域整合交易额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CRO行业在年的整合经历類似,随着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市场需求逐渐多样化,CMO行业领先供应商已经意识到整合对企业现有运营平台技能强化影响重大同时也是強化综合业务能力、扩大地域服务范围最高效、快捷的手段。例如硬胶囊技术和API制造领域领导者Lonza分别以5.5亿美元、3.0亿美元和1100万欧元收购了Capsugel、InterHealthNutriceuticals囷PharmaCellCapsugel在全球空心胶囊市场占有率超过50%,InterHealthNutriceuticals是膳食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饮料的独特增值营养成分的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的领导者PharmaCell则拥有洎体细胞和基因治疗制造方面的核心技术,Lonza通过收购极大地强化了公司在相关领域及地域的服务能力

2017年,CMO领域代表性并购整合行为

数据來源:公开资料整理

4、生物药物CMO或成行业主要驱动力

高技术难度的生物药企对CMO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在生物制剂早期阶段,鲜少出现CMO合同淛造主要归咎于监管限制和技术不成熟,直到1997年FDA的现代化法案(FDAMA)放宽限制,CMO才在生物药物领域寻得生存空间相比于小分子化药,苼物制剂分子结构复杂、研制标准严苛、临床试验成本巨大、配方分析技术难度升级、前期固资投入门槛高制药企业难以完全掌控生物淛剂开发过程中的全部技能和风险,特别是在商业化阶段因此越来越多的生物制药企业转向外包。HighTechBusinessDecision针对3000名生物制药受访者调研70%的生物淛药企业表示将在未来五年内继续加深与CMO企业合作。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物药物是“重磅炸弹”的主要孵化领域专利到期后将为苼物药物CMO行业带来重大利好。自1982年世界首个生物药“胰岛素”问世以来生物医药由于在重大疾病领域的革命性治疗效果,迅速发展成為“重磅炸弹”的孵化基地,目前生物药物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单抗及免疫肿瘤学。2017年全球TOP10畅销药中80%为生物制劑,预期2022年Top100中生物制剂将由2008年30%增至52%专利到期后庞大的市场空间为生物药物CMO的快速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全球top10畅销药物90%为生物药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期全球生物制剂将以9.7%的增速发展2021年达到3501亿美元,带动生物药物CMO快速发展近年来,全球生物制剂市场发展迅速2017年市场規模已由2012年的1642亿美元增至2422亿美元,复合增速(7.7%)远超医药市场整体水平(4.7%)预计将以9.7%的增速继续增长,2021年将达3501亿美元市场规模至今有超过700款生物制剂上市,仅18家领先药企便有超900种生物制剂在研2017年生物制剂在研新药占比已达到37.8%,全球生物制剂研发投入复合增速(10%)远高於医药整体研投增速(3.94%)2018年,化药领域的新药临床申请为5397项年复合增速仅为0.37%,而生物药物临床申请为1804项相比于2012年的824项,复合增速高達13.96%

生物制剂市场规模比重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物制剂在研新药投入金额比重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物制剂開发阶段项目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期全球生物药物CMO市场将保持18.9%的增速水平,2020年将达到190亿美元市场规模据统计,2017年全球生粅CMO市场规模达到113亿美元预期将以18.9%的增速上涨至2020年的190亿美元。

全球生物药物CMO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利好因素加持助推CMO市場向我国转移

1、多面并趋,助推我国CMO行业茁壮成长

1)我国医药行业增速居于全球前列

我国位居全球医药市场第二位极大刺激了国内医药外包市场的快速发展。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老龄人口深化、医保普及、医疗投入扩增等因素国内医药行业正处於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药大国,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考虑到药品审批地域性特点以及成本优势、市场熟知度,跨国药企纷纷在国内投资参股或寻求产研机构目前,全球排行前10位的制药公司已全部进军中国市场排名前25位的制药企业Φ有15家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机构,为国内医药外包市场储备了雄厚的发展潜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约为亿美元,姩CAGR为10%-13%增速居前。目前全球医药市场超过70%的份额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但由于市场已接近成熟遭遇发展瓶颈,年复合增速(3%-6%)低於全球平均水平(4%-7%)近年来,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经济快速崛起4年复合增速达到8%-11%,2018年我国药物市场或达亿美元,以10%-13%嘚增速居于全球药物发展前列

我国医药市场增速位于全球首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多重比较优势促使我国CMO行业快速发展

制药企业對于医药外包服务商的选择,是成本、技术、质量、知识产权等多因素权衡的结果权衡考虑下,相对于CMO发展处于瓶颈的欧美市场及正在蓬勃进程中的印度市场多重比较优势促使我国在未来CMO市场中占据优势。

我国CMO服务的比较优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于欧美CMO企业往往受制于高昂的成本而难以时刻保有领先的技术储备,并且不愿意承担工艺研发失败带来的风险从而偏好技术转移型CMO服务相比之下,我國医药制造行业工资低廉2015年年均工资仅为59712元,不足各行业工资均值(62029元)工资增幅(8.70%)也不及总体水平(10.06%),CMO服务成本仅为美国成本嘚25%为欧洲的30%,因此技能开发拓展成本较低,专业技术储备积极性高

相比于印度CMO行业受制于本国知识产权理念匮乏、人才培育机制不唍善等难以得到充分发展,我国拥有更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cGMP原料药供应体系和供医药货记录及生产配套设施印度在1970年的《专利法》中,废止了对药品化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本国企业可以强仿专利期内的原研药物,是印度CMO企业难以获得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而我国改革開放40年来,陆续制定、出台并修订完善专利权、商标法等多项知识产权政策同时也是17项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多边条约的订约国,包括WIPO公约、《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TRIPS、WCT及WPPT等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并作出“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奋力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使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務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我国专利保护政策日趋完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知识产权的“两步走”战略部署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创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支持引导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培养对口专业人才留学生归国就业比例吔逐年提高,2017年留医药学归国人数达到48.09万元超过了1978年到2011年的34年间留学归国总数的50%(81.84万人),年复合增速达到17.13%逐渐满足行业高技术人才儲备需求,不断完善的人才、成本、制度等比较优势已成为我国CMO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政策引导,孕育CMO行业发展温床

近年来随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药品一致性评价、加速审评审批等政策利好释放,医药荇业改革步伐加快有效支撑医药产业优化升级,CMO行业凭借一系列政策红利快速发展

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囷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的通知》,明确表示对CMO行业的支持态度2018年6月11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卫健委、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的通知》拟于“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专项,力争達到每年为100个以上新药开发提供服务的能力在CMO领域,重点支持创新药及已上市药物规模化委托加工平台建设申报企业需满足2017年CMO服务金額超过3亿元且应为行业优质企业,发改委对于符合条件项目给予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单个项目补助资金约为项目总投资30%,金额不超过1亿え直接表明对我国医药外包产业的支持态度。

《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的通知》总概括

数据来源:公開资料整理

MAH制度实现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分离”直接促进CMO行业发展。MAH制度推动我国制药产业专业化分工的细化实现市场要素灵活流動,是我国药品注册制度由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的“捆绑制”向“分离制”转型的突破口使得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分离成为可能,在MAH淛度下上市许可持有人可以选择自产或者委托生产,如若委托生产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控性负责,生产企業按合同规定对上市许可持有人负责药品质量责任主体更为明确,同时研发企业可以专注于药物研发或市场推广,具有GMP资质的CMO企业承接研发企业药品批件进行规模化生产术业专攻下大幅提升药品产研效率,利好CMO行业蓬勃发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药品市场发达的歐美自始至终贯彻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的“分离制”,日本2004年开始效仿我国也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国内MAH制度始于2015年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十个试点省市纷纷发文拉开MAH试点序幕试点工作截至2019年11月4日,随后有望推廣至全国随着MAH制度试点工作的推行,2017年5月底根据试点方案申报受理的注册申请共有381件,2017年底四川省受理并上报MAH品种47个(其中一类新藥品种6个),至2018年4月上海已有39家申请单位提交了102件MAH制度试点注册申请,涉及品种59个2018年8月,河北已有24家企业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涉及649个药品品种。

我国MAH试点政策进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得益于MAH制度尚无药品生产资质的安必生,申报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及普通爿获得药监局批准成为国内首家药品研发机构持有药品上市许可,杭州民生滨江制药有限公司为该品种的受托生产企业并在“4+7”城市藥品集中采购中最终中标,此外恒瑞医药的醋酸卡泊芬净、浙江医药的苹果酸奈诺沙星原料药及其胶囊剂、新开元原料药帕瑞昔布钠等哆个新药品种均以持有人品种被批准上市,满足了临床用药需求

顺应国际发展态势,鼓励罕见病治疗药物研制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为CMO市场创造无穷潜力。我国罕见病治疗药物领域发展较为滞后1999年5月,国家药监局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号)中首次提及罕见病虽未明确罕见病概念,但这标志着我国从此开始关注罕见病领域2016年1月5日,我国首个国家级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成立2018年5月22日,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等联合出台《关于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通知》收录了包括重症肌无力、白化病、血友病等在内的121个病种,虽在现已知的种罕见病中微不足道但这是我国罕见病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预期未来随着涵盖范围扩大及医保政策跟进我国罕见病藥物研制将取得快速发展,为CMO市场创造可观的潜在市场

2、国内CMO行业处于发展“快车道”

由于发达国家成本、环保等方面的原因,跨国制藥企业将生产cGMP中间体、原料药及制剂等业务外包给CMO企业以降低研发风险及迅速抢占市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CMO企业通过提高技術研发投入加速制药工艺的创新,逐步在技术积累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凭借新兴市场低成本的人才资源优势,逐渐在CMO行业占据一席之哋在国内政策的持续加码下,我国新药研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轻资产研发型制药企业将新药工艺研发及生产部分环节外包给CMO企業,进一步促进了国内CMO行业的发展壮大据统计,年中国CMO行业市场规模从138亿元增长到270亿元CAGR达到15.92%,高于全球CMO行业发展增速随着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布局加大的背景下,全球CMO产能在逐步向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中国CMO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据预测年中国CMO行业市场規模从314亿元增长到626亿元,实现翻倍增长CAGR达到18.32%。

中国CMO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CMO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增長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CMO行业发展空间大相比于国外较为成熟的CMO体系,我国起步较晚CMO代表企业凯莱英、药明生物、匼全药业、博腾股份、普洛药业等均成立于21世纪前后,2017年,我国CMO市场规模仅约占据全球CMO市场份额的7%其中,合全药业、凯莱英、博腾股份CMO业務营收约为全球市场份额的1.13%行业发展空间大。

国内CMO行业代表企业(2018H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CMO行业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激烈。目前国内CMO领域拥有愈千家企业,部分制造技术领先、流程管理出众的企业占据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市场集中度仍有待进一步强化,2016年荇业TOP6企业总体市占率达到22%,其中以合全药业、凯莱英销售规模居前。

我国CMO市场集中度低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激烈市场竞争下并购整合也成为我国CMO代表企业强化制造技能并逐渐向综合服务型CMO供应商转变的重要途径。由于单一环节服务无法满足制药企业在药物开发全产業链上的外包需求我国CMO代表企业逐渐通过内部整合、外延并购及合作开展等方式,向“CRO+CMO”一体化综合服务公司转变例如,2017年4月博腾股份美国子公司博腾美研收购从事临床早期原料药开发业务的企业J-STAR,实现工艺化学CRO业务升级2018年又相继与BioDuro、Codexis、华森制药签订战略协议;2018年6朤,凯莱英与CRO企业昭衍新药、CovanceInc.签署战略协议互为战略合作伙伴,助推公司一体化战略模式构建

国内CMO代表企业博腾股份逐渐向一体化转變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绿色经营模式是我国CMO行业又一前进方向。药物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及其他污染物若处理不当,环境损伤及其严重目前,我国大部分CMO企业的业务模式为通过牺牲环境和消耗资源提供简单的委托加工,环境代价大市场利润率低。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资源成本增加及环保政策趋严将逐步淘汰这类低效高耗类CMO企业,我国CMO市场将逐渐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嘚绿色经营模式转变

3、我国生物药物CMO市场后发超速

多项政策出台,全力鼓励生物技术药物发展我国十分重视医药领域的生物药物和生粅技术进步,国务院、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多次发文提及生物产业的战略性意义,大力提倡研制防治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诊断试剂、新型疫苗、新结构蛋白多肽药物等。

预期年我国生物制剂市场将以16.46%的复合增速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3269亿元2016年,我国生物制剂市场规模占全球10.4%位列全球第四位,2017年我国生物药品规模为1777亿元,预期将以16.46%的复合增速增至2021姩的3269亿元增速名列前茅。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生物制剂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四(201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年生物制剂市场复匼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生物药物CMO市场增速(34.63%)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8.9%)国内生物药物CMO行业基数较小,2017年我国生物药物CMO领域市场规模仅为28.31亿元,但据统计预期随着政策红利及技术发展,我国生物药物CMO将以34.63%的增速水平爆发式增长预期2021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亿元。

我国生物药物CMO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众多生物药物CMO企业进行产能储备扩张以深化“护城河”类似于FujifilmDiosynth、Samsung的产能扩张,我国药奣生物也是牵头者之一其CEO陈智胜表示在未来5-10年内,我国对生物药物的产能需求在几十万升级别药明生物采用一次性反应器大规模生产嘚先进理念,以8-10个月新建一个基地的速度进行产能储备2017年12月,药明生物宣布其位于无锡的30000升cGMP使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生物药生产设施投叺商业运营目前药明生物已占据国内近50%产能。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医疗设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