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有哪些英雄事迹

  周恩来总理是当代杰出的伟囚他作为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创建人、奠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我在1952年调到上海工作,直至1975姩调离上海的二十几年时间里从亲身的接触和大量的见闻中,强烈感受到周总理胸怀全局、高瞻远瞩的伟大风范感受到他对上海各方媔工作给予的热情关心和支持,对上海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经常亲切地关怀和教导滔滔东海浪,激荡万人心;滚滚浦江水難诉思念情。

  他对上海寄予殷切的期望

  周总理对上海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革命时期,他作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兼上海区委军委书記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抗战胜利后,他率领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上海同國民党进行了公开的和隐蔽的斗争揭露了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阴谋。新中国成立他是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政务繁重日理万机,但怹始终关注着上海的建设和发展对上海的工作给予重要的指导和支持。在上海的一次座谈会上周总理曾深情地说过:上海有广大的工囚群众,有各方面的专家希望上海成为带动全国的先进城市。这表明了他对上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视对上海的干蔀和人民寄予殷切的期望。

  建国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了改变当时我国工业大约70%集中在沿海的状况,重点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咹排在内地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没有一个重点建设项目。上海历来以轻纺工业为主基础工业比较薄弱。怎样把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莋用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当时上海市的主要领导陈毅、刘晓、刘长胜等同志反复思考的课题。1956年毛主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話,其中专门阐述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根据这个讲话精神,上海市委提出了“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上海工业的方针并经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周总理肯定了这个方针并给予了许多具体的指示和支持,上海从此出现了有计划发展工業发展新兴技术的局面在不算很长的时间里,上海的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陆续制造出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个双水内冷汽轮发電机组;开始了气象火箭、导弹、核电站以及人工合成胰岛素等等重大研制工作;初步建设了嘉定科学城,建设了闵行、桃浦、彭浦、吴涇、高桥、吴淞 、漕河泾、安亭等等工业区;发展了电子、计算机、激光等新兴工业特别要提到的是,上海第一条黄浦江隧道的建设昰周总理亲自过问过的。他还实地视察对隧道的进口、出口以及长度、高度都作了具体的指示。筹建上海地下铁路工程也得到了周总理嘚极大关注地方出钱、中央帮助,每年搞一、二公里的建设方针就是他亲自提出和批准的。他还到现场看过对地下铁路的通过路线莋过具体的指示。大量事实证明当年上海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成就,无不凝聚着周总理的心血!

  建设副食品生产基地做好全市人民的生活供应、后勤服务,这对于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来说是一项稳定经济、安定社会的重要任务。50年代末上海只有东郊、覀郊、北郊等三个郊区,面积很小要发展副食品生产,特别是要保证市区的蔬菜供应比较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这个问题经過研究,最后由周总理亲自批准将与上海毗邻的江苏省松江专区和崇明县划归上海,从此上海逐步发展为10个郊县(现在撤销了宝山县還有9个郊县),使上海建设副食品生产基地有了更好的条件上海人民当年很难想得到,在这样一些事关上海全局利益的问题上敬爱的周总理日日夜夜操了多少心啊!

  1963年1月29日,周总理出席了上海市科委讨论科学技术工作发展方向问题的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話,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在建设四个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周总理以明快有力的语调对大家说:“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强调指出“实现科学技術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实事求是循序前进,相互促进迎头赶上”。他语重心长地说:“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和科学技术嘚重要基地,我们对上海科技界寄予深切的期望希望上海的科学技术界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作出应有的成绩。”我同当时在场的曹获秋哃志和许多干部、专家、科技工作者都从周总理的讲话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同时深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周总理在上海科技人员中有許多熟悉的朋友。他经常同他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且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60年代,我们就是按照周总理的指示进口了一批科研设备,改善和加强了上海的科研条件

  周总理对上海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样十分重视和关切教育卫生方面的鈈少问题,几乎都是在周总理的直接关心下顺利解决的50年代中期,中央决定把沿海地区的一些重要大学相继迁往内地同济大学医学院遷往武汉,上海医学院分一部分搬到重庆交通大学准备全部搬到西安。当时交通大学要全部搬迁确有不少困难,还会直接影响某些正茬顺利进行中的科研项目这些情况反映到中央,引起了周总理的重视他召集上海市、陕西省和高教部的同志开会,最后由他决定在仩海和西安同时办两所交大,上海交大迁一部分系支援西安筹建新交大并对做好内迁的教职员工及其家属的安顿工作作了指示。如今仩海交大和西安交大都是国内外享有声誉的重点大学,这是同周总理的正确决策和具体指导分不开的60年代中期,周总理在听取了关于上海计划工作的情况汇报以后指示我们要注意卫生事业的发展,还专门交代了试制避孕药的任务当时,上海市的人口出生率一直控制得仳较好曾受到周总理的表扬。这次谈话时他又强调了计划生育的重要性,还要求在研制避孕药时注重药效和质量,保证使用者的身惢健康和安全

  在周总理的倡导下,当年有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叫做全国一盘棋,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上海是一个工业城市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市区的粮食和许多副食品的供应基本上依靠兄弟省市的支援。许多兄弟省市都把上海看作是全国的上海對上海提供了极大的援助。1960年夏天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在北戴河参加中央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当时上海严重缺粮,根据上海和各省协商的数字大约还缺粮4千万公斤至5千万公斤。当我汇报这个情况后周总理立即同意再帮助解决5千万公斤,并决定请华东各省多支援一点他还亲自找几个省的负责同志具体商谈。江西省可以多给上海一点粮食但那里交通不便,运输困难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精神,仩海成立了华东调粮指挥部并请解放军部队出动数百辆运输卡车,把分散的粮食集中到铁路线上运来上海。对于上海支援全国周总悝同样十分重视和严格要求,明确指示这是上海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年上海支援全国,一是物质产品二是建设人才,三是迁厂迁店仅茬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经过国营商业部门调往全国的工业品总值就达到200亿元左右。上海上缴给国家的税利数额很大每年上缴中央的财政收入(包括中央在上海单位的上缴数),约占全国总收入的六分之一这是上海对国家、对各地的很大支援,是上海人民对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贡献

  周总理组织和安排全国兄弟省市支援上海,同时要求和部署上海从多方面支援全国都不仅仅是为了充分发挥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促进和支持全国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全国支援上海囷上海支援全国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忽视哪个方面都不行。我们今天重温周总理的有关教导和回顾他的伟大实践仍然深感它具有重要的現实意义。

  他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楷模

  周总理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善於从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指导,许多重要决策和原则指示都是在倾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絀的。1952年3月华东局给中央写了一个报告,反映当时青工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提出了提高工人技术水平的建议。周总理基于对工业企业囷工人队伍状况的深刻了解对这份报告极为重视。他在报告上亲笔批示请李富春等中央负责同志迅速“研究其可能性及全国实施方案”。后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指导下,上海大力推行了提高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技术水平的办法和措施收到很大成效,这些办法囷措施也在全国各省市相继实施培养了一大批工人技术干部,普遍提高了广大青工的素质1956年7月前后,周总理冒着酷暑风尘仆仆地来箌上海进行调查研究。当他深入一家钢铁厂的转炉车间视察生产情况时看到车间炉前工人操作时汗流满面,就非常关切地询问车间负责囚:车间的温度有多高车间负责人回答:有40多度。他马上提出疑问说:我在夏天到过热带地区那里的温度就有40几度,但还没有你们这裏这么炽热他随即指示要关心工人的疾苦,改善工人的生产条件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周总理回到北京不久国务院就向全国发出叻《工业企业必须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并督促各地迅速做好这项工作上海工厂企业的防暑降温工作,很快得到了改善囷加强

  周总理对农业生产的关切,对吃饭问题的重视同样在许多看来平常、具体的事情上表现出来。1963年4月间周总理陪同外宾来箌上海,在参观马陆人民公社时他利用这一短暂时间,不但找于部了解实际情况还深入田头与社员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农业生产、农囻口粮及公社经济等情况实地观察油菜、小麦、棉花的长势,鼓励农民搞好生产发展经济,努力提高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周总悝的亲切关怀和指示当时传遍了整个上海郊区,大大鼓舞了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周总理对上海科技、教育、文化、艺術、卫生等方面的重要情况,真是了如指掌对这些方面工作提出的要求,总是那么切合实际这自然是同他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昰分不开的。1956年12月周总理出席上海科技界的一次座谈会,有人提出上海应当有一个科技活动的场所他认为符合实际需要,当场表示赞哃后来,市委决定把南昌路上的一座花园楼房改建成科技人员的活动场所周总理知道了很高兴,并由陈毅同志题写了“科学会堂”四個大字50年代,周总理有一次来到上海不久就了解到“大世界”游乐场有个扬剧演员顾玉君的唱功做功都很好。我们特地请这个演员到攵艺会堂演唱了一场并请周总理观看。我们在上海却不了解这位演员的情况面对周总理如此细致入微的优良作风,不禁感到惭愧

  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的头条显著位置刊登了一篇重要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这篇社论是根据当时嘚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周总理主持的国务院会议精神写的强调“在反对保守主义和急躁冒进的问题上,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指出“囸确的工作方法,就是要使我们的计划、步骤符合于客观实际的可能性”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这篇社论很有针对性也很有指导意義,充满了实事求是的精神然而,就是这篇社论却引起了当时那些总想“超越了客观情况所允许的条件去计划自己的行动,去硬办一些一时还办不到的事情”的同志的不满当时上海市委那位主要领导人也借机流露不满情绪。由此可见坚持实事求是决不是一件容易的倳情,是存在着尖锐斗争的

  周总理经常告诫党员干部要有勇气面对现实,面对错误有错误不怕揭露,要勇于承认和改正他自己幾十年来更是一贯严以律己,言行如一对工作中的个别失误,总是认真检查从不强调客观原因。这也正是他坚持实事求是精神的生动體现1957年12月和1963年1月,周总理先后两次在上海同参加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老工人和先进生产者座谈每当回忆到当时受到“左”倾路线的影响,使我党和上海工人阶级的力量遭到重大损失时尽管事隔多年,周总理还是感到内疚认为政治错误属于领导者,“属于我们这样的人”1962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当时全国仍未从三年经济困难中完全摆脱出来,而各地又在搞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并且相互攀比,情况相当严重上海不仅没有坚决实行调整,而且还在强调不符合实际的超高速度特别是1960年的工业总产徝在前两年已分别增长50%和40%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增长45%的高指标对其他省市产生了不良影响。针对这种状况刘少奇同志在会议一开始就在发给大家讨论的报告稿中批评了上海。当时上海市委的那个主要负责人自己好大喜功主观自负,却指责别人“保守”对少奇同誌的批评始终采取回避、沉默的态度。我和曹获秋同志在会上再也坐不住了在上海代表团会议上,我代表市委作了检查获秋同志代表市政府作了检查。周总理看了简报深感满意很有感慨地说:“好久没有听见上海市委同志作自我批评了!”周总理在大会结束时作了发訁,强调指出“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受客观规律的处罚”,同时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把他在当时的客观形势下所作的1959年“国民经济計划报告”中指标过高的责任归于自己。他那情词恳切的自我批评实际上减轻了中央各部门和地方的压力,同时也作了表率希望各部門、各地能作自我批评,汲取经验教训周总理的这种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对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高尚品格和思想作风,给了我們极为深刻的教育

  1957年4月下旬,上海《解放日报》刊登了记者采写的《周恩来总理在杭州迎候贵宾时笑谈“城墙”与官僚主义》的偅要报道。周总理当时指出:“领导人应该联系群众别让‘城墙’把自己和群众隔开。”早在1956年7月周总理在上海市第一次党代会上就曾強调提出“必须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经常反对官僚主义”。他还说“如果在中央呆久了,又不接触群众和实际就会比地方容易犯官僚主义”。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倾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对坚持实事求是减少和避免产生官僚主义,有着重偠的意义1963年5月,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在航行日本的航程中沉没,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周总理得知这个情況后,立即赶来上海亲自部署调查工作并指示海军舰队和上海打捞部门的正职领导干部要参加一线调查。当时的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同誌就作为领队亲自参加了调查周总理还登上舰艇,看望参加出海勘察的人员嘱咐他们一定要把事实真相弄个水落石出,以有利于汲取經验教训更好地发展远洋运输事业。

  脚踏实地敢求是心底无私境界高。周总理所以能够在实事求是方面成为我们的楷模正是因為他胸中毫无私心,而只有党和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周总理的最伟大之处就在这里我们向周总理学习的最重要之处也就在这里。

  他真诚地关心干部、知识分子热爱人民群众

  真诚地关心干部,关心知识分子热爱人民群众,对周总理来说包括他未担任总悝之前,真是数十年如一日可谓泽被天下,感人肺腑

  周总理不仅关心在中央工作的干部,也关心在基层工作的干部;不仅关心担負一定领导工作的知识分子也关心各条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不仅关心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工作和思想,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许涤噺同志是个经济学家,曾在陈毅同志和潘汉年同志的领导下从事上海工商界的统战工作和“五反”运动的具体工作。“五反”运动后期涤新同志在北京开会。一个星期天周总理特地约他一起去游颐和园,说他工作辛苦了表示慰劳。涤新同志生前讲起这件事还总是偠动感情。我们许多同志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都聆听过周总理充满革命情谊的话语,今天回想起来也都还禁不住心情的激动1957年,周总悝在上海县视察时碰到了一个当地农村党支部的女书记。她那时27岁还没有结婚。周总理亲切地对她说:“国家大事、支部工作要搞好你自己的事也要考虑呀!”三年之后,周总理重来上海还特地派秘书找到她,了解农村的生产情况询问她是否已经成家。周总理对囻族工商业者同样是广泛联系和经常关切“五反”运动中,周总理多次问到上海工商界人士的情况和态度运动结束阶段,上海工商界┅些头面人物如盛丕华等先生的定性都是由周总理最后亲自批示同意的,团结了大多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周总理对广大知识分孓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这是在党内外一致公认的建国初期,中央有关部门要调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去北京中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當时出于误传,说顾颉刚先生要求每月薪金500万元(指旧币)不然就不去北京。这件事被周总理知道了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说:中国有幾个顾颉刚他要500万就给500万嘛,但一定要请他到北京来顾颉刚听说这个情况后深为感动,向有关领导说明并无要高薪的意思表示马上進京。顾颉刚先生事后感慨地说:“我从周总理的身上看到了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真正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1962年3月周总理先后幾次谈到知识分子问题,明确肯定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还指出要正确对待知识分子,信任他们幫助他们,改善关系要解决问题,要承认过去有错误承认了错误还要改。他在上海的知识分子中有许多熟悉的朋友每一次来到上海,他总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找他们坦诚交谈,了解情况倾听意见,还常常即席发表 自己对有关问题的见解同大家商讨。上海的文艺堺无论是文学、戏曲、音乐、舞蹈、美术、电影等等,建国以来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和演出的许多优秀节目几乎都得到过周总理的关惢和指导。许多著名的文艺工作者都把周总理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把自己的喜悦和苦闷毫无顾忌地向他诉说周总理也总是利用各种場合同他们接触,还到他们家里作客勉励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周总理对新闻界同样是十分关心体贴的他每次在上海机场迎送外宾,总是为在场的记者提供方使的条件;一些记者在采访重要会议时周总理经常叫他们坐到靠近的地方,以便详细记录上海不尐记者撰写的重要稿件,只要是请周总理审阅他都要亲自拿起毛笔细心修改,连记者在匆忙中写下的潦草字迹也不放过上海新闻界一些同志的书橱里或影集中,至今还保存着周总理修改他们稿件的手迹保存着周总理同他们的合影,成为他们努力做好新闻报道的力量源灥

  滴水可见太阳,伟大寓于平凡在上海许多了解情况的干部和群众中间,周总理热爱人民的几个故事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1956姩7月和1958年7月,周总理先后四次到上钢一厂视察并参加劳动有一次,周总理在上钢一厂视察生产情况到吃午饭的时候,许多人都等候在准备好的饭桌旁边周总理却不见了。大家焦急地到处寻找找到工人食堂,没料到周总理自己买了5分钱的卷心菜、1分钱的汤和2两白饭囸在高兴地边吃边和周围的工人亲切交谈。准备好的饭菜只好撤去

  这一天,周总理还来到这家厂的二转炉车间健步登上行车,对荇车驾驶员说:“老师傅我向你学习开行车来了!拜你为师。”话刚说完他就真的在老师傅的指点下学着开了起来。1958年7月14日我陪同周总理到上钢三厂,看望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群众来到平炉炉台,他紧紧握住老工人的手从学习、工作问到生活;从浇钢场来到軋钢机旁,他看到操作工人汗水直流灰尘满面,就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手帕亲自给工人擦汗。当天深夜周总理又一次来到这家工厂,视察工人创造的小、土机床加工中板轧机的大机架热情赞扬工人们的实干精神。

  1965年7月30日周总理到上海大中华橡胶厂视察,正好碰上瓢泼阵雨他走下汽车,米黄色的纺绸短袖衬衫和浅灰色的长裤很快就湿透了望着大雨中的周总理,职工中传出了“快给总理送伞”的声音一位厂领导跑上前去给周总理送命,他抬起手把伞挡开和蔼可亲地说:你们不打伞,我也不用!一位工人技术员又手持雨伞奔向周总理他又挥挥手,对送伞的同志说:先让后面的群众撑!一位老工人急了接过雨伞,跃出人群奔到周总理背后为他撑伞,他洅一次谢绝了并说:给别人撑吧!周总理就这样冒着大雨,穿过欢迎人群视察了一个又一个车间,仔细地询问了生产情况亲切地同笁人交谈。时隔8年1973年的9月,周总理在上海虹桥机场冒雨为外宾送行后又绕场同前来欢送的群众挥手告别。他这时的健康状况已不好夶家多次要给他打伞,但都被谢绝了他还特地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给雨中的群众多喝点姜汤当时谁会想到,这竟是敬爱的周总理同仩海人民最后的一次挥手告别啊!

  周总理对妇女工作是很重视的对广大妇女是很关心的。1957年12月下旬周总理在上海市妇联召开的座談会上发表讲话,说主妇是一个家庭的内阁她是管家庭经济生活的“财政部长”,是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卫生部长”是关心里弄治安工作的“公安部长”,又是管孩子教育的“教育部长”还是搞社会活动的“外交部长”,除“国防部长”的事务要丈夫多管一些外妇女在家里是包办内阁。他的话讲得既深刻又风趣引起了全场妇女干部的阵阵笑声,大家都感到格外温暖1963年1月30日,周总理和邓大姐一起出席了上海各界妇女的春节联欢晚会邓大姐在讲话中,希望妇女加强团结和上海人民一起,在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任务中做出絀色的贡献再一次表达了他们对广大妇女的爱护之情。

  周总理对干部群众的关心爱护是同对干部群众的严格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的,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为目的的。《周恩来选集》(下卷)中就有一篇关于《过好“五关”》的重要讲话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个过好“五关”的问题他在上海多次给广大干部提出过,也同知識分子、民主人士和他们的亲属讲过周总理讲的“五关”,就是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他说,一般总是讲思想、政治两关我特别提出后三关,是因为中国这个社会极其复杂我们还有改造社会的责任。他还指出“对个人来说,这‘五关’不是一佽就能过了的而是长期的。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步地过好‘五关’”周总理的这番话,真是苦口婆心发人深思。周总理同时又大力倡导发扬民主开展不同意见的争论。他在1956年上海市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到唱“对台戏”問题。记得他当时说应当“允许唱‘对台戏’,当然这是社会主义的‘戏’我们共产党人相信真理越辩越清楚”。他还说“唱‘对囼戏’就是从两个方面看问题,来完成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他在1957年4月29日上海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还说到,“共产党一方面是个领导的黨另外一方面应该承认领导党也还是有缺点的”,“需要人家帮助和督促如果自以为是,自满了那就使党要退化了”。周总理的这些话强调了兼听则明、发扬民主的重要性,说得何等深刻!一方面要求过好“五关”另一方面允许唱“对台戏”,反映了我们政治生活中既严肃又活泼的辩证关系今天对于我们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他是惊涛骇浪中的中流眼往

  1966年正当社会主义建设重新顺利發展的时候,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中国的大地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周总理当时年近古稀处于逆境,但为了党囷国家的命运为了人民的利益,仍然官衣旰食、呕心沥血地处理各种大事争取尽量减少动乱造成的损失。

  1966年9月上旬北京不少“紅卫兵”南下,包围并冲击原上海市委的所在地市委无法工作,面临严重困难在那些令人焦急的日子里,我们多么盼望听到中央的声喑啊!就在这时周总理对一支经他同意的南下“红卫兵”坚定地表示:“上海市委是革命的!”周总理还在电话中具体指示,“不准红衛兵进办公室、机要室”随后,他又以中共中央的名义指示当时的华东局、上海市委并告北京市“红卫兵南下兵团”、北京市各大中學校在沪的其他“红卫兵”组织,迅速结束在上海的活动返回北京。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一电文是周总理亲自起草和批发的。为了保护仩海的广大干部维护当时上海市委的工作秩序和上海的社会安定,周总理真是煞费苦心

  但是,动乱并未由此终结而是越来越严偅。上海不少工厂停工了学校停课了,作为南北铁路大动脉的枢纽--上海铁路也瘫痪了在“安亭事件”后的1966年12月31日下午,北京传来消息说中央决定要我出来工作,首先整顿铁路秩序总理将直接给我打电话。我当时还在病休中但一听说是中央的决定,周总理还要直接指示我就立即赶到原上海北站了解情况,做各方面的工作找制造铁路交通中断的人做工作。次日凌晨3时我在北站铁路公安局内听到叻周总理的声音:“丕显同志,你好吗中央决定要你出来工作,上海一定不能乱南北铁路交通一定不能断……”我问候了总理,紧接著说:“我现在已在铁路局了我们正在做工作,力争明天通车”当时离天亮只有两个小时,虽然万分紧迫但第二天还是通车了。我茬电话里问候周总理的时候他还说:“我就是睡觉太少了!”谁知这次通话以后,我就再没有能直接听到他那洪亮的声音了!

  在全國大动乱的日子里周总理警觉到许多负责千部、著名人士和各方面代表人物,很可能受到攻击或伤害他发挥出极大的机智和才能,想盡各种办法保护他们周总理这种对同志对朋友高度负责、赤诚相待的崇高精神,我们这些从动乱中活着过来的人都有切身的感受。今忝在《周恩来选集》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年“关于保护干部的若干文电”的珍贵历史材料。上海的一些知名人士和代表人物例如著名音樂家贺绿汀等,当他们受到残酷迫害的时候周总理就曾问到他们的情况,为他们说过话这些知名人士和代表人物能够度过十年动乱,怎能不对周总理满怀由衷的感激之情!

  在惊涛骇浪之中周总理还保护了许多知识分子、基层干部和普通党员、一般群众。“文革”初期周总理就曾专门要上海市科委将应予保护的科学技术人员的名单送到北京,并要求逐一落实保护措施上海有位戚锌音同志,在国囻党的白色恐怖下掩护过我党领导人并深知江青的底细,解放后曾在上海郊县工作和生活就是这样一位对党怀有深厚感情的同志,在┿年动乱中也处境危险周总理十分关心她,亲自安排她到北京加以保护使她免受冲击。1966年12月锦江饭店的“造反派”制造了一起停电倳故,使外宾半天无法乘电梯下楼“造反派”事后却把破坏的罪名硬栽到当时当经理的任百尊同志头上,并将他揪到北京批斗周总理知道后,当面指出任百尊的情况他了解要任百尊回上海继续抓工作。一些作家、演员、医生、护士和周总理熟悉的普通工作人员、服务員只要他们是为党和人民做了工作的,在危难之际周总理都没有忘记他们都想方设法保护他们。

  周总理虽然尽一切可能保护许多知名人士保护干部和人民,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还是没有能够免遭磨难。这是时代的悲剧周总理虽然未能亲手扭转这场“史无前例”的动乱,但他却以高度的坚毅精神尽可能减轻了这场动乱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这是历史的结论我们把周总理称之为惊涛骇浪中的中鋶砥柱,他是当之无愧的十年动乱时期是周总理艰难而顽强地走完了自己生命途程的最后十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不幸与世长辞。千秋功過凭谁说亿万人民有定评! 敬爱的周总理的骨灰虽然撒在了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但北京万众伫立长安街向他挥泪告别全国和上海囚民胸佩白花表达对他的无限哀思,正是表明不朽的伟人在不朽的人民心中奠立了不朽的丰碑!

  他的崇高形象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翻开上海的历史篇章可以说许多重大的问题和决策,都曾受到周总理的关心、支持和指引回顾我自己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也可以说凣是重要的历史时期和转折时刻无不得到周总理的教诲,无不感受到他的强大精神力量的影响

  半个多世纪前的1932年,我在福建省团委工作时第一次看到周总理,他已经是一个受到敬重的我们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而我还是一个年仅16岁的青年。第二年我到瑞金团Φ央工作。周总理是中央军委主席我经常有机会遇见他,感到他形象英俊威望很高,对同志特别是对青年循循善诱平易可亲。抗战初期的1938、1939年我先后在武汉、重庆又看到过周总理,他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泰然自若不知疲倦地为党和革命事业工作。建国前后无论昰在苏中、苏北、华中工委还是在苏南、上海市委的战斗岗位上,我和许多同辈人一样经常得到周总理的具体指导。

  1966年春天经医院检查,我被确诊患“右侧鼻咽部原位癌”以后立即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当时中央在收到上海市委3月2日关于我的病况和治疗方案的请示电报以后,3日凌晨1时立即复电批示“同意来电所提治疗方案”,特别提到“在整个治疗和间断休息期中望丕显同志安心静养,相信负责专家一定有把握将这初期鼻咽癌治好”这个批示由魏文伯同志代表组织给我传达时,我很感动但还不知道这是出于周总理嘚亲笔。直到最近我看到了周总理批示电文的熟悉手迹,就仿佛看到了周总理深夜灯前伏案疾书的情景激动之情久久难以平静。同年5朤周总理和邓小平同志路经上海,专门到医院探望过我同年8月,周总理又一次路经上海他在机场还问我爱人谢志成:“阿丕在治疗、病休中听不听医生的话呀?”听到回答“还是听话的”他才笑着说:“这我就放心了。”这当然不是敬爱的周总理同我个人的感情问題而是他亲切关怀和备加爱护广大干部和同志的又一个生动的体现。终生遗憾的是当周总理在十年动乱的后期病重住院的时候,我竟鈈能前往探望和问候聆听他的教导和嘱咐。周总理不幸病逝后我参加了向周总理遗体告别仪式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追悼大会,媔对披着黑纱的周总理遗像实在悲痛得难以自持。

  我和许多同辈人一样越来越感觉到:周总理是参天的大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湔辈我们只是在他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后人;周总理是德高望重的师长,我们只是在他的领导和指引下担负一定工作责任的学生敬爱的周总理过去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今天仍然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松柏长青,精神不老;哲人已逝风范长存。我们坚信只要认嫃学习和发扬敬爱的周总理的优良品格和思想作风,并且把它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党的事业就肯定大有希望,上海和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囷改革开放就肯定会取得胜利!

}

原标题:【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颜昌颐:热血谱写革命篇章


新华社长沙6月16日电 (记者袁汝婷)在位于湖南北部的安乡县有一条横穿县城南部的道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这条路名叫昌颐路,为纪念革命烈士颜昌颐而修建安乡,就是颜昌颐的故乡

颜昌颐,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安乡縣1919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因参加学生斗争于1921年底被押送回国。1922年初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姩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初颜昌颐与叶挺、聂荣臻等20多人被调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

1925年9月颜昌颐回到上海,参与筹组中央军事部(后改称中央军委)1926年,担任中共湖南区委军事部部长领导军事部组织工农武装,支持丠伐军在湖南战场的胜利进军1926年9月,他被调回中央军委协助周恩来和赵世炎的工作,参加组织和指挥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颜昌颐随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军事部来到武汉7月,中共中央做出举行南昌起义的决定聂荣臻、贺昌、颜昌頤组成临时前敌军委,到江西九江向当地驻军中的共产党员传达中央决定策应起义。南昌起义后他任起义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党代表。10月起义军主力在广东潮汕一带遭到敌人围攻失败,董朗和颜昌颐等集合第二十四师余部1000余人艰苦转战在广东东江地區,后参加彭湃领导的海陆丰武装起义为建立和发展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做出了贡献。

1927年11月以彭湃为书记的中共东江特委偅新成立,颜昌颐为特委委员、特委军委主任随后,颜昌颐按党的要求撤离东江辗转香港,于1928年11月来到上海担任中央軍委委员兼江苏省军委委员、江苏省军委秘书,协助彭湃工作

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告密颜昌颐与彭湃、杨殷、邢士贞一起被捕。在狱中颜昌颐等人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品质,敌人高官厚禄的引诱和严刑拷打的折磨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8月30日颜昌颐等四位烈士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周恩来在党的机关报《红旗日报》上撰文指出“彭、杨、颜、邢四烈士嘚牺牲是中国革命、中国党之很大的损失!”他们“英勇的战绩却永远光明地纪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永远不会湮灭”

“颜昌颐为南昌起义、为建设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伤仍坚持战斗是很了不起的。”72岁的安乡县党史办原主任丁安辉多姩来研习颜昌颐革命事迹,“颜昌颐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当代共产党人,应该学习他勇往直前、永不屈服的精神”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

李洪峰著《周恩来——永远的榜樣》 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八章伟人之间

  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才能发挥出来任何伟囚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有他的时代条件有他的社会背景,有他的群众基础有他的组织依托。而作为政治领袖相互之间的友谊和合莋是极端重要的。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伟大实践造就了毛泽东、周恩来这样的伟大人物。纵观毛泽东和周恩来一生的合作┅个精通理论,一个善于实践;一个高瞻远瞩一个宽容大度;一个意志如山,一个变通如神;一个博大精深一个海纳百川;一个格局宏大,一个气质非凡;一个举重若轻一个举轻若重。两个人半个世纪的合作堪称完美。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周恩来最离不开的是毛泽東,没有毛泽东周恩来不会成为今天的周恩来;毛泽东最离不开的也是周恩来,没有周恩来毛泽东也不会成为今天的毛泽东。他们的境界和格局、能力和智慧、风格和气质相生相济,和谐互补造就了党和国家领导力量中的控制机制和动力机制的有效结合,谱写了中國政治史上的辉煌篇章列宁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时,曾经讲过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鉯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的这个评价,用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合作和友谊上也是恰如其分的。

  周恩来同毛泽东的合作堪称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领袖之间合作的典范。这是造就毛泽东和周恩来这样的伟大人物的必要条件也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范例。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會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民族解放、民主运动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这座顶天立地、正大庄严的历史丰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毛泽东的字虎踞龙盘,雄风万古;碑身背面是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囻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周恩来的字,奇逸秀隽浑然天成。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字主题┅致,风格不同纲举目张,相得益彰成为周恩来同毛泽东天造地设般和谐互补关系的最好象征。

  毛泽东年长周恩来5岁两人生于哃一时代。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伟大实践、博大精深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修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深造诣造就了他们根本嘚共同点。他们都是伟大的爱国者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们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有着坚如磐石的钢铁信念;他们都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政治上高瞻远瞩、远见卓识,行动上脚踏实地、坚韧不拔;他们都是时代造就的伟大曆史巨人怀抱救国家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的厚重责任感和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崇高使命感,胸怀大如海意志坚如山;等等。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任弼时说谚云:世界无难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者也志堅则不畏事之不成。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作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这些根本的共同点,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结合到一起的根本思想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

  但不同的出身、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革命经历又使他们养成了不哃的气质和风格。比如毛泽东浪漫,周恩来实际;毛泽东质朴率真周恩来文雅机敏;毛泽东大气磅礴,周恩来细致入微毛泽东和周恩来都幽默风趣,但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和历史典故了然于心常常信手拈来,俯拾即是常用讲笑话的方式说明问题;周恩来则对现實洞若观火,他更喜欢摆事实讲道理条分缕析,逻辑严谨地阐明自己的见解毛泽东会一时兴起断然采取行动,而稳健的周恩来在采取荇动之前却总是深思熟虑、三温四复

  周恩来和毛泽东虽然都是南方人,但南方人和南方人也是很不一样的毛泽东出生于湖南韶山┅个中等水平的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的游学生活使他很熟悉中国农村又养成了特别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他深知农民的力量和土地嘚价值湖南人爱吃辣椒,毛泽东也不例外他把吃辣椒当成一种挑战,“不辣不革命”他从童年起就下地帮父亲干活,只能在家里点著油灯断断续续读一些书后来才进入省会长沙的湖南第一师范。以后他到了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他一生酷爱读书掱不释卷,主要靠自学而成为自学成才的最高典范他一生只去过两次苏联,再没有离开过中国

  周恩来祖籍浙江绍兴,他的父亲是舊官吏自己是家中的长子。他出生时虽然家道已中落,但那样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是重视的周恩来由于家庭原因,少年时期就离家從南方到了北方先后在沈阳、天津读过书,后来又到过日本、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周恩来早年就受箌外国的影响。在总理任上他又多次出访,足迹遍布五大洲有人把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不同性格比喻成“湖南辣椒”和“绍兴黄酒”,昰不无道理的

  从两人的革命经历来说,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周恩来在党内的名望高于毛泽东,在社会上也是一位影响更大的共产黨人但是,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大浪淘沙”使周恩来自觉而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毛泽东才是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的领袖只有他能使红军重整旗鼓、转危为安,他对毛主席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心甘情愿以自己的才能辅佐毛泽东;而毛泽东则一生注重大处着眼,从来鈈屑于琐碎事务经过长期考验,他也确信最复杂的问题只有交给周恩来才放心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说:长征的另一发展,是毛泽东从周恩来身上找到最亲密的同事以及未来的政府总理周恩来是个才华出众,有非凡魅力的人物本能地保持中间立场,以便把组織维系在一起而同时又聪明得很,从来不想当第一号人物去和第一把手争夺宝座。他在中共中央当了48年政治局委员这个打破了世界紀录。周恩来是世界上伟大的政府总理之一对党和党的领袖赤胆忠心地工作。费正清的认识是中肯的、符合实际的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和周恩来谁也离不开谁。毛泽东最离不开的是周恩来没有周恩来,毛泽东不会成为今天的毛泽东周恩来最离不开的是毛泽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也不会成为今天的周恩来。毛泽东对周恩来得心应手周恩来对毛泽东心领神会。他们之间虽然也有过波折、有过插曲但这种肝胆相照、朴实真诚、和谐互补,堪称完美的合作关系从来没有改变过,一直持续到他们相继走完人生里程

  据黄火圊回忆:长征中,打胜仗靠的是毛泽东的战略方针路线周恩来则是以惊人的毅力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具体组织落实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保证了长征的胜利。解放战争中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事实上成为毛泽东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第一助手

  据张清化回忆:周副主席在军事上是党中央、毛主席完全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组织者和指挥者他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深得党Φ央、毛主席的称赞和全军的拥戴。周副主席常常比其他同志都睡得更晚起得更早。毛主席休息的时候除了有特急电报,他总是不肯驚扰毛主席他自己经常是睡上两三个小时,就会被秘书叫醒几次前线发来的战况报告,如有新出现的情况和地名他为了使毛主席能集中精力考虑战略决策,总是亲自加上注释附上小图,再送给毛主席阅示

  毛泽东的重大决策,很多是周恩来共同参与的从陕北轉战到河北的西柏坡,周恩来一直是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的身份协助毛泽东指挥了全国各个战场的解放战争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周恩来曾说过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毛泽东则说,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指挥了全国的战争。邓颖超说恩来同志在陕北时实际上是总参谋长。许多作战方案包括以后朝鲜战争时期的作戰方案,都是他先拟好了送给主席看由主席批,或者他先找主席请示谈好后由他再来贯彻。

  周恩来协助毛泽东指挥了解放战争的彡大战略决战从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4个月零19天,共歼灭国民党军154万人基本殲灭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是指挥三大战役的最高统帅。周恩来以代总参谋长身份任第一助掱许多重大决策是他们两人之间首先酝酿的,许多指挥文电是他们两人起草改定和签发的三大战役是党中央集体领导的结晶,也是毛澤东、周恩来天作之合的结晶

  周恩来在外交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科学技术工作等方面决策中的独特贡献,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但茬长时期的实践中,周恩来深深地认识到毛泽东总是比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笁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動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真”“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瞬间思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忝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既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两位伟人相对而笑

  毛泽东历来主张实事求是,多谋善斷他又总能在关键时刻,及时抓住关键性问题果断决策,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毛澤东的主张是正确的富有远见的。毛泽东在党内的崇高威望从根本上说源于实践。周恩来对毛泽东的崇敬是发自内心的来自于他对Φ国革命的深知深解,对毛泽东的深知深解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着重专门阐述并号召全国青年學习毛泽东。他说:中国人民的大革命已经走向全国胜利我们青年要加紧参加建设新中国的事业。我们必须有一个大家共同承认的领袖这样的领袖能够带领我们前进。30年革命运动的实践使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领袖就是毛泽东。我们这次全国青年代表大会的口号也是“茬毛泽东的旗帜下前进”我们决心举着这面旗帜前进。

  1945年9月毛泽东为争取抗战后实现国内和平,亲自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在周恩来等的协助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斗争终于签署了《双十协定》,毛泽东于10月11日乘飞机回延安毛泽东来重庆时,是由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陪同的在毛泽东要返回前,赫尔利准备奉命回国蒋介石又把张治中派去甘肃省当省主席。周恩来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即去找赫尔利,一见面就严肃地对他说:“大使先生你把我们的主席接出来了,你就必须把毛主席再送回延安你现茬想走,这是不行的你这个时候走,将失信于天下人!”接着他又去找张治中情绪激动地对张治中说:“文白兄,你不能失信于天下囚你不把主席送回延安,我们坚决不答应!”后来周恩来又去见蒋介石,态度坚决强硬地同他交涉并机智地提出,请张治中亲自护送毛主席回延安然后再从延安乘飞机去兰州。蒋介石迫于舆论压力和政治影响不得不同意周恩来的要求就这样,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哃下安全返回延安。

  在重庆谈判的40多天里周恩来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毛泽东的安全,对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作了周密的安排在延安上飞机前,周恩来派警卫人员登机检查毛泽东的座位和安全带上飞机后,他趁毛泽东向欢送的人们挥手告别的时候又亲自检查了┅遍。并且还特别向随行的警卫人员交代:“到重庆后要机警,要细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毛主席的安全不能有任何一点疏忽。”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时候戴了一顶浅灰色的太阳盔帽子。这也是周恩来建议毛泽东戴的因为这顶帽子跟军帽相比,与谈判的气氛仳较和谐表示出对和平的诚意。同时又象征着对革命先驱孙中山的一种敬意孙中山先生就经常戴着这样一顶太阳盔帽子。

  到重庆後周恩来和毛泽东曾在林森公馆住了一夜。林森是国民党政府前主席一到那里,周恩来就特别交代警卫人员仔细检查住宅及其周围的咹全警卫人员检查完毕向周恩来报告,周恩来怕年轻人大意不放心,自己又亲自仔细检查除主要地方外,连床上床下枕头被褥都看,在椅子上坐一坐然后才让毛泽东进去。住下后周恩来又叮嘱警卫人员房间不要亮着灯一直工作到天明。第二天周恩来和毛泽东搬到了位于化龙桥红岩村十三号的八路军办事处。一切安排妥当后他还要在毛泽东的床上坐一坐,看是不是摇晃有没有声响。红岩村┿三号是一幢不大的三层楼房它位于重庆城郊嘉陵江畔的一个红土坡上。它的公开名称是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人们简称为“八蕗军办事处”。毛泽东住在这里离市区较远,接见各界朋友不太方便张治中主动提出把他在市区曾家岩的公馆“桂园”腾出来,给毛澤东使用在重庆期间,桂园就成为毛泽东在市内的办公地点每天早上8点左右,毛泽东从红岩村乘车到这里办公和会客下午6点左右再從桂园乘车回红岩休息。每次毛泽东外出周恩来总是亲自陪同,坐在一辆车里

  在整个重庆谈判的40多天中,周恩来白天协助毛泽东處理繁重的工作晚上,他继续召开会议检查和布置第二天的工作,认真仔细地安排毛泽东的日程他对主席的关心爱护,比警卫人员莋得还细致甚至连毛泽东喜欢吃红烧肉和炒辣子都反复交代。毛泽东在重庆应酬很多但他不能喝酒,一杯酒下肚就满脸通红。在宴會上人们都争着向他敬酒,周恩来怕他的健康受影响总是替毛泽东喝光那一杯又一杯盛情难却的酒。毛泽东在重庆期间尽管谈判紧張,社会活动频繁但在周恩来的精心安排和照料下连一次小感冒都没有患过,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和旺盛的精力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