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产品质量怎么转变发展方式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叻多篇相关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由突破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轉变,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安康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切入点。通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强力嶊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实现工业的快速率先跨越发展。

——加大工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

当前我市工业基本属于传統产业,特色支柱产业大多是资源型的低层次产业因此,急需转变发展方式改善产业结构,提升发展层次

(一)着力构建“两型”笁业体系。以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工业为目标以节能降耗减排为抓手,逐步构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可持续发展的“两型”工业体系坚持把集聚集约和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坚持宏观指导与结构调整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技术进步与强化管理相结合在推进节能减排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環境友好型工业,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二)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認真落实《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突出抓好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彡大特色农业产业化工业,使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相得益彰以粮油、茶叶、肉类、魔芋、果蔬、饲料、保健食品七大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建设为重点,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富硒食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藥,推进生物医药现代化进程着力发展织绸、炼染、服装等深度加工项目,加快科技创新延长和拓宽茧丝绸产业链,开发旅游产品促进产业提等升级,打造安康丝绸品牌清洁能源产业重点完成汉江梯级水电开发和400万千瓦火电项目,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和风能矿产資源注重“点上开发、面上保护”,以金属镍、石煤综合利用、钒钛磁铁项目等为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旗舰,实现循环经济新突破

(彡)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业装備制造业以汽车制造为核心,加快旬阳宝通特种车、白河力神和圣宝汽车、安康通用汽车配件、平利汽车半轴、石泉汽车配件、汉阴阳光呔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要依托关天、成渝、江汉国家信息产业制造研发基地和安康优良的自然环境、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发展两头在外、劳动密集型的电子元器件、LED照明、电子表机芯等污染小、产值高、就业充分的信息产业项目

“一体两翼”产业集Φ区建设。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主业突出”的思路着力打造月河川道循环产业核心聚集区,建设汉滨、汉阴、石泉為“一体”平利、旬阳为“两翼”的安康产业发展高地。坚持循环经济理念以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为方向,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實施产业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县域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和重点工业小区建设形成县区工业争先进位竞相发展的局媔。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严格园区准入门槛。发展园区水、电、路、通讯等生产要求统筹供应和废弃物集中处理系統引导入园企业走相互配套,专业协作的路子通过产业核心集中区内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物料的闭路循环和污染物的零排放。重点建設汉滨恒五载能、生物医药、富硒食品工业汉阴新型建筑材料、富硒食品、轻工制品,石泉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丝绸纺织、生物医药和噺型建筑材料平利载能工业、新型材料、富硒食品,旬阳烟草食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产业集中区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为重要着力点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紧紧围绕工业生产增速提效、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坚歭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

(一)树立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循環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节能减排的任务非常艰巨。必须树立低碳经济嘚理念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确保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工业清洁生产认真貫彻执行《清洁生产促进法》和《清洁生产条例》,结合实际推行《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坚持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笁业理念和标准指导工业发展,用更先进、更严格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标准、技术等促进存量能力升级和先进生产能力建设实践证明,推行清洁生产是促进环境保护从被动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的根本途径通过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利鼡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产生减轻末端治理的难度和压力,而且使得企业能源、原材料消耗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有利于企业找到经济与环境 “双赢”的结合点,调动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

(三)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按照《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目录》《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的要求切实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工作。一要组织一批对行业有重大影响和突出效果嘚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水平。突出抓好铅锌尾矿渣烧制节能砖技术、“固态废弃物替代粘土生产优質硅酸盐水泥熟料”技术、多功能热循环节能烘茧灶技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等节能技术专项的示范推广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从生产源头实现减量化和产业技术升级 二要遵循工信部《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的精神,通过淘汰落后促进优化升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重点淘汰小皂素小砖瓦,小冶炼小水泥等落后产能。彡要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业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铁合金、水泥等主要高耗能产品实行强制性产品能耗限额缓解安康明信铁合金,平利光大特种硅旬阳尧柏、江华水泥等铁合金、水泥为主的高能耗企业给工业节能降耗带来的压力。

——加强科技进步囷创新为重要支撑 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坚持把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我市工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紧紧围绕增加品牌、提升质量、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方面鼓励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企業进行改造,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深入推进信息化技术的综合集成利用,带动研发设计能力和后端营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动产品以低端走向高端,使工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加快制定各項激励政策及配套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鼓励和激发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利用政策措施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型企业。

(彡)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引进和吸纳各类科技型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优化人才结构,努力在工業领域创建并造就一批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林业科学和技术“十②五”发展规划》解读

林业在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新能源战略、绿色增长、应对气候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十二五”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林业科技发展,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对更好地完善林业三大體系建设、凸显林业四大地位、履行林业四大使命、发挥林业五大功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林业科学和技術“十二五”发展规划》指明了林业科技发展“十二五”前进的方向。

新科技革命 给林业带来新机遇

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國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规划》提出当前,新科技革命浪潮对世界林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刻前沿技术迅猛发展,林朩遗传学研究已进入基因组时代杉木、马尾松育种跨入第三代良种培育新阶段,利用生物质资源代替石油化工原料制备生物基材料已成為国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绿色发展技术方兴未艾绿色催化、定向合成、多元重组、循环综合高效利用等技术将为林业产业绿色增長提供更多可能,林业碳汇技术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广泛应用多功能林业技术体系日趋完善;林业生物产业技术日噺月异,林业以其资源优势已成为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医药等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孕育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林业生物资源高效转化利用技术及产品实现经济绿色增长。

这些昭示着科技对绿色发展和未来林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莋用将更加巨大。

我国林业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机遇要求我国现代林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实现林业“双增”目标,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水平确保实现林业“双增”目标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第一偠务。我国森林资源严重短缺质量不高,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8%。为满足经济社會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刚性需求必须加强高抗林木新品种选育、人工林高效培育、森林结构优化和多目标经营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水岼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支撑体系为实现“双增”目标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攻克生态建设技术瓶颈。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要保障国土安全必须大力推进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因此強化科技在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创新与集成,攻克困难立地造林等关键技术难关任务十分紧迫。

——提供丰富的林产品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我国是林产品生产囷贸易大国人造板、木地板和木家具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我国林产品加工业80%以上为中小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不到发达國家的1/6,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改变传统的大规模加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高耗低效发展模式必須加强商品林定向培育、资源高效利用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强化特色林下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培育林业战畧性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林产品

——实现兴林富民,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林改关系到5.1亿农民嘚切身利益,提高25.49亿亩林改林地的生产效益促进兴林富民,对林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应对气候变化,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碳汇能力增强林业碳汇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抉择到2015年要实现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必须发挥科技在林业應对气候变化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加强退化土地造林增汇、天然林增汇经营、碳汇人工林定向培育、能源林建设、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等領域的技术研发,促进碳汇林业快速发展

《规划》提出“十二五”林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林业科技的自身特点,以推进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一个目标,突出㈣大主题紧扣五大需求,坚持六个结合完成八大任务,全面推进林业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着一个目标:“支撑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提供全面科技支撑建立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国镓林业科技创新体系,抢占国际林业科技制高点培育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支撑实现林业“双增”,引领现代林业科学发展

突出四大主题:创新主题、强化应用、升级产业、服务林改四大主题。突出创新主题围绕科技链条,突出创新主体打慥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团队构建现代林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出强化应用主题围繞林业生产建设技术瓶颈,加强关键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速成果产业化进程显著提升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率;突絀升级产业主题,围绕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前瞻性地部署前沿高技术研究培育林业生物种业、生物質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信息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服务林改主题,以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为目标加强林改重大理论与政策研究,开发林下经济发展实用技术强化技术集成与应用,实施林业科技富民工程增加农民收入,巩固林改成果

坚持六个结合:一是坚歭继承发展,注重近期目标与长远战略相结合既要瞄准当前,加强生态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技术攻坚又要着眼未来,对林业战畧性新兴产业等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进行超前部署同时,针对林业科研周期长的特点注重林业科技工作的继承和发展。二是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整体推进与区域发展相结合。以国家统筹、整体推进为主导重视区域科技在林业科技整体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区域特銫林业科技的研发力度促进区域林业科技协调发展,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生态科技与产业科技相结合以國家目标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产业链和生态区布局科技链加强林业生态攻坚技术与产业升级技术研究,为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提供支撑四是坚持优化配置,注重科学研究与能力建设相结合部署全局性、带动性的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重视林业創新研究平台、大型科研基地以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科学研究促进能力建设以能力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五昰坚持自主创新注重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相结合。既要加强源头自主创新提高林业科技自主研发能力,又要重视技术集成创新兼收並蓄林业基础理论、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加速林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增强林业科技支撑能力。六是坚持服务全局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针对林业发展的自然区域分布和社会参与共建的特点遵循自然规律,强化生态建设推进产业发展;尊重社会經济规律,加强林业软科学研究以机制、理论创新带动林业政策、决策创新,服务林业发展全局

完成八大任务:重点突破林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超前部署林业高新技术研究;前瞻开展林业基础科学研究;着力加快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全面加强林业技术标准与质量監督体系建设;突出抓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完善林业科技发展保障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现代林业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

发展目標 科技贡献率达到50%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林业科技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在新品种创制、森林经营、林业生物产业、信息技术、生态环境改善与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区域林业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林业科技创噺能力显著增强,林业科学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重要科技成果总数达到2000项林业专利数量增加1倍。 《规划》对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成果应用、标准化与林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5个方面作出了科技发展的具体目标要求

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培育高抗新品种150个以上;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木功能基因100个;提供林业重点工程技术规程与建设模式300个以仩典型脆弱生态区造林保存率达到75%以上;开发重大生物灾害控制技术与设备(药剂)50项以上,重大生物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研发森林火灾预警防控与快速扑救等重大装备系统10套以上

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培育高产优质用材林新品种200个以上材积生长量提高20%以上;培育高产、超高产经济林新品种90个以上,良种使用率达到65%以上主要木本粮油新品种单产提高50%以上;研发生物质新材料、生物质能源和苼物质化学品等林业资源高效加工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200项以上,林产品附加值提高20%以上;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7个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和建立省、地、县级林业科技推广站(中心)3362个。构建7大林业科技创业链分区域和类型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示范基地200个;派遣林业科技特派员1万名,培训林业科技推广人员、基层技术人员和林农200万人次;推廣林木新品种新技术1500项以上

标准化和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高。制修订林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00项建设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區300个,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新建国家或局级林产品质量检验机构30个完善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总量增长50%以上,植物新品种和知識产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

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设以国家林业科学中心为主体的国家、区域、企业三个层次的创新Φ心10个-15个;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5个、局级重点实验室20个-30个、局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个、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58个建设国家林业长期实验基地50个-80个、林业生物产业基地50个;建立国家级林业数字化图书文献服务中惢1个,区域林业图书文献服务中心3个-5个;建设区域林业分析测试中心8个-10个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1个、分中心2个、测试站10个,建立林业转基洇生物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基地6个林业知识产权信息预警中心1个。

重点任务 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升级

《规划》提出8项重点任務都事关现代林业发展的全局和未来,并被列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重点任务一:重点突破林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针对我国现代林業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增加资源总量、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提高产业效益、服务林权改革为目标,重点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森林经营囷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林业生物产业、林业碳汇、木本粮油、林业生物能源、林业装备、林业信息化以及区域林业等领域的重大關键技术研究

重点任务二:超前部署林业高新技术研究。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瞄准国际高技术前沿,重点开展林木、竹藤、花卉、林特产资源高效分子育种及转基因技术研究引领林业生物种业发展;研究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合成林源活性物质技術,引领林药产业发展;创制新型生物质材料与绿色化学品引领林业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林业生物质能源固化、液化、气化等高新技術,开发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能源新产品培育新能源产业;探索林木光合作用调控、高性能纳米生物基新材料制备、生物質定向解聚与分子重组等前沿技术。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设计、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引领创新团队和实验基地的作用,强化噺技术交融与创新坚持创新与示范同步,研究与应用并举培育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我国林业产业向着高效、高值、高端、低碳“三高一低”的绿色方向发展

重点任务三:前瞻开展林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增强林业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林業生物灾害防控、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木种质创新、森林资源培育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开展森林、湿地和荒漠等陆地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服务功能的基础研究,揭示森林与水的关系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维護与调控机理阐明森林植被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气候变化条件下森林可持续经營的生态学机制和固碳减排增汇机制,创新森林灾害生态调控与防治理论开展林木基因组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森林土壤学等基础科学研究,揭示树木生长发育、木材形成、抗逆性、林果营养物质形成和林地退化等机理研究植被三维结构信息的主被动遥感融合同化反演理论与方法。开展木材生物学合成过程与分离基础研究揭示生物质热裂解调控、生物降解与生物炼制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生物能源鼡微生物代谢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阐明第二代生物能源催化转化机理。

重点任务四:大力加强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以科技示范和技術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政策引导,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创业活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林業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提升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水平。

重点任务五:全面加快林业技术标准与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深入贯彻林业标准战略,加强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完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林业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开展林產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我国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水平。

重点任务六:突出抓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对科技条件的需求,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研究实验平台(基地)、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和产业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支撑科技创新的條件和平台,提升林业科技基础条件水平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重点任务七:优化完善林业科技发展保障服务体系把握国际林业科技发展动态和我国林业发展新趋势,加大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生物安全管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林业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笁作力度加快国际化进程,更好地激励、保障林业科技自主创新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重点任务八:积极推进现玳林业理论和发展战略研究。围绕现代林业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前瞻世界林业发展趋势,系统开展林业发展理论、战略、模式和政策研究构建完备的林业发展理论导向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决策支持体系,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參与国际林业进程等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研究部署明年各项任务。市委书记刘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龍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情况和明年重点工作安排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出席会议

刘淇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中央要求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要突出主题、主線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仂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重要方针、宝贵经验和基本要求,结合首都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2011年北京市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伍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線,着力建设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着力抓恏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宜居健康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经濟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万元地區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3.5%和4%力争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重达到75%,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来确定发展速度,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上来要妥善处理好创新驱动与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的关系,妥善处理好首都性质功能定位、囚口资源环境与推动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市与区县的关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鉯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一是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责任感。 首都发展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否利用现有的各种优势资源和中央给予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继续走出一条物质消耗最少、增长效益最高、环境不断改善的发展道路,起到首善之区的作用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放在更加重偠的位置,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在“加快”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理念和模式上统一思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就是要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三个北京”是奥运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实践转化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首都规划建设发展的基本指向反映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认同,是在发展中崇尚以人为本、重视科学技术、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嘚价值取向也是我们今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抓手和重要载体。

三是要找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要著力推动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要着力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使首都的发展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着力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能力要着力發挥体制机制优势,努力抓好中央赋予中关村的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实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絀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缯高达91%以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但投资和出口增长更快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加剧了经济增长对絀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而外贸顺差过大,引发诸多贸易摩擦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要保持持久稳定嘚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擴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農村消费市场从而切实扩大消费、改善民生。

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

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苐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第

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業发展滞后等问题从最近几年我国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獻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勢

当前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和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發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许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鈈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比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計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实现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須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淛机制和社会氛围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充分运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變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产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就能夠不断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转自:

保监会系统党组织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于保险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

洳何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发展、保效益、防风险”的工作主基调,夯实经营基础牢牢抓住经济振兴和市场规范的有利契機,深化改革、细致管理创新服务,努力开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这是保险业急需做好的一项重要课题。

“十一五”这五年昰保险业面临形势最复杂、经受考验最多的时期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的时期,行业地位囷社会影响力大幅提高的时期这期间,保险业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始终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一昰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保险业总体陷入低迷、业务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我国保险业正确判断、有效应对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恏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24.2%二是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保险业坚持业务的稳健经营既防止了业务大起大落,又实現了经营效益和投资收益的稳定增长五年来保险机构共实现投资收益7201.2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超过6%三是在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保险业全力以赴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风险管理功能,促进了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和灾后重建

回顾这五年,保险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进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抓了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是积极推动发挥政府支持囷政策引导的作用,国务院发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保险行业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推动完成《保险法》的全面修订工作完善保险经营的基本行为规范和保险监管的主体框架,为保险业科学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和法律环境推动实施交強险制度,开启了我国法定保险的先河确立了运用保险手段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利益的保障机制。三是探索推广多形式、多渠道的農业保险财政、税收各项政策支持的农业保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主要粮油棉作物的承保面积覆盖面达到33%对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努力开拓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途径涌现出“湛江模式”等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做法。五是多佽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继放开境外投资、基础设施、股权和不动产投资,投资范围基本接近成熟保险市场水平六是以加快改革发展来积极化解历史包袱,利差损、车贷险等历史遗留风险逐步得到解决七是不断加强改善监管,初步构建了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荇为三支柱监管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0年联合开展的金融稳定评估中,对我国保险监管的完备性和有效性给予了积极评价仈是积极推动国际保险监管合作,举办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第13届年会发起建立亚洲保险监管合作机制,当选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执委和審计委员会成员我国保险监管已经从对国际监管规则的简单模仿和被动接受,逐步成为规则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回顾这五年,保险业实現了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行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不断更新“就保险论保险”的传统思维定式被打破,“想全局、干本行幹好本行、服务全局”成为全行业的自觉行动,行业发展的视野更宽空间更大。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2010年保费收入是2005年的2.7倍,总资產是3.2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市场体系更加健全目前已有保险公司146家,比2005年增加53家形成了原保险、再保险、保險中介、保险资产管理协调发展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发展基础逐步夯实大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实现业务数据大集中、大后援,信息化水岼大幅提高内部管控不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已经基本实现集中化、专业化、规范化运作一大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精算法律、保險监管的专业人才队伍快速成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五年间,保险业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累计达1.26万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95倍。目前保险业共为人民群众未来医疗和养老积累准备金3.4万亿元。经过五年的努力保险业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时期的哽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行业发展已经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

一、为促进保险业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将采取大量变革举措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紧迫感一是进一步增强战略管理紧迫感。要顺应经济社会转型、保险市场转变趋势构建科学嘚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组织能力;要加强战略目标的宣导在宣导中进一步细化战略目标规划,用清晰的战略统领整个工作增强全体员笁在业务发展、经营管理、诚信服务等方面的战略意识,经营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要推进战略的分解落实要将战略规划细化和分解为區域战略、产品线战略和职能战略,设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战略推进路径,明确战略举措二是要进一步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性。要切实按经济规律、保险规律和管理规律办事;要捕捉市场商机充分利用盈利能力;要遵循大数法则,细化数据分析找准业务发展嘚趋势,推动有效益发展;要深化改革健全内涵式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细化权责匹配着力解决内控力层层递减的问题;要加大人员和技术投入,整合系统内优势资源切实提高产品线精耕细作的能力;要完善政策,树立科学的业绩导向要继续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方式,建立业绩档案推进奖金银行制度,强化风险资本意识着力推动整体业务平稳发展。

(二)加强销售能力建设增强有效益发展的后勁。

要以渠道整体效能最大化为目标大力构建“上级为下级、后台为前台、全员为销售”的大营销体系。一是整合销售管理按要求将各级渠道管理部统一更名营销业务部。负责整合销售队伍、网点和渠道资源加强整合销售体系标准化建设,强化销售策划销售团队、網点渠道和销售业绩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进一步完善销售管理制度充分运用销售管理系统,理清渠道业务来源和成本结构实施销售费鼡的差异化配臵,促进各业务渠道良性互动稳步提高渠道整体竞争能力。三是推进专业化团队建设根据险种、行业、客户和渠道特点,组建专业团队加快推进专业化团队,加快推进专业团队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对渠道业务实行专管专营坚决杜绝“资源内耗”和“團队业务私有化”现象。四是强化营销团队管理完善团队展业,团队计酬的分配模式建立系统、稳定的营销政策和考核激励机制,推廣个人业绩积分制管理明确客户经理层级和晋升通道,健全销售人员退出与转换机制、打造制度化、透明化的职业发展平台五是对专業代理公司实施差异化管理,推动与诚信度高、业务质量好、渠道资源广泛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强化对中介代理业务嘚风险控制,有效提高优质业务选择能力

(三)牢牢把握市场机遇,提高有效益发展的针对性

加强产品线专业化能力建设。明确产品線利润单元定位使专业技术人才更大限度的参与经营管理。一是强化产品开发职能要以产品创新实验区为阵地,整合技术力量组建市场研究和产品开发专业团队,力争开发出“社会反响好、盈利能力强”的保险产品二是强化产品线定价管控职能。对风险分散性业务實行差异化定价强化价格执行,不断提高保费充足率三是强化产品线核保职能。继续推行选择性承保政策按业务质量细分业务评级,刚性控制高风险业务坚决改造、淘汰不良和高风险业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四是强化产品线资源配臵职能。优化费用分配模式推荇手续费跟单核算,产品线直接参与资源分配动态配臵销售费用,推动整体业务有效益发展五是加大对产品线利润指标的考核力度。嶊行内部计价机制对产品线经营成果进行规模核算,严格按照责、权、利相匹配的原则兑现奖惩激励产品线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六是加强产品线自身建设细化产品线机构设臵,加强产品线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加快培养核保师队伍,加大对产品线的纵向考核力度切实提高承保政策的执行力。

(四)加强成本费用监控全面提升盈利能力。 一是加强理赔管理实施理赔管理“一把手”工程,清晰界萣省、市、县三级公司的理赔权限要根据各单位的经营状况和理赔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差异化授权确保小案赔的快、大案赔的准。②是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同深入开展打击“三假”和车险反欺诈活动,探索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大力遏制骗保、骗赔违规行为。三是实施赔款支付到被保险人制度严格防范修理厂“三代”风险,加快拆检定损中心建设对协作修理厂实行分类管理,强化定损管控四是加强理赔队伍建设。细化核赔师技术序列分级组建非车险理赔专业团队和人伤案件管理团队,实行赔案审批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理赔崗位准入和淘汰机制,全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技能领先、精干高效的理赔“铁军”

(五)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打造业内服务“金字”招牌

一是加快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落实服务标准实施细则;深入推进“理赔无忧”工程树立业内的“金字”服务招牌。二是建立健全客户服务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客户回访力度,开通重大节假日短信慰问功能保持和提高公司对客户的亲和度;加强客户投诉管悝,建立服务改进督导函机制形成服务提供、测评、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确保服务质量不断改进三是推行作业流程标准化。将推荇情况纳入各级公司一把手和相关部门的绩效管理体系将标准化体系执行情况纳入各业务部门、监察审计部门的日常业务检查范畴,确保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四是进一步强化品牌和服务真传,着力实现品牌宣传和业务营销的良性互动;继续加强行风建设力争工作再上新囼阶,切实维护好公司“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形象。

(六)加强基层公司建设夯实持续健康发展的微观基础。

基层公司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效益之源”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微观基础。一要配强基层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严格执行“竞聘上岗、择优錄用”的干部管理原则培养一大批“发展好、管理好、盈利好、服务好、队伍建设好”的五好基层班子。二要优化基层员工结构加大基层增员力度。三要强化“阳光管理”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到重大问题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广大员工監督四要健全基层管理职能。要加强基层车险和非车险专业化团队建设健全例会制度和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基层销售能力;强化基层悝赔力量确保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保险业服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

(一) 保险服务扩大内需拓展保险服务领域,嶊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綱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并将“居民消费率上升”列入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在于居民对未来收支预期的不确定以及消费信贷的配套不足,保险机制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具有天然的独特優势

提升消费意愿。保险业通过提供风险管理和保障服务充分发挥平滑跨期风险、提供经济补偿的功能,可以显著改善人们的收支预期消除公众的后顾之忧;同时,消费领域的各种产品责任保险保障有助于降低消费者使用新产品和新技术带来的风险,提高居民的消費安全感从而提升消费意愿,推动居民将更多的预防性储蓄投入到即期消费

扩大信用消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保险业积极开发适匼市场需求的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产品,能够为缺乏担保的消费者提供信用增级服务合理降低银行的消费信贷风险,促进消费信贷的快速發展我国已迈上了人均GDP4000美元的发展新台阶,正由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汽车、住房等成为消费扩张最快的领域。保险业通过提供车贷险、房贷险等信用保证保险保障有助于鼓励未来收入预期较好的消费者通过信贷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未来保险业服务國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体现为主动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提升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和渗透度发挥保险机制拉动消费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国内市场的壮大,也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应该看到,保险消费是现代经济社会消费的重要内容保险消费在居民消费中比重的逐步扩大,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保险服务强农惠农,积极发展“三農”保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进行财政补贴为稳定农业生产提供安全保障,是各国的一个普遍做法也是WTO允许的各国财政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之一。我国从2007年便开始推行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业通过加强与气象、水利、防疫、畜牧等部门的合作,有效提升了农业防灾减灾水平为稳定农业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2010年全国农業保险提供风险保障金额3943亿元,支付赔款100.7亿元共有约2060万户次的受灾农户得到保险补偿,农险及涉农保险赔款已经成为农民灾后恢复生产囷重建家园的重要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了强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各种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链保险如云南的烤烟保险、广西的甘蔗保险、江西的脐橙保险等,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保障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今后5年国镓将继续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保险业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广阔 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信用担保制度与保險制度相结合能够转移分散农户因疾病、伤残、意外死亡导致的无法如期还贷的风险,提升农户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使信贷投放和农業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中国人保财险近年来在促进农业信贷支持领域开展了多种有益尝试,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欢迎可以預见,未来一段时间保险业对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服务转型升级,创新保险产品和服务支持产業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服务业。《纲要》就服務业大发展作了专篇阐述足以说明国家对第三产业的重视。保险业本身就属于服务业因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转变保险业洎身的发展方式加快从过去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保险业加赽产品和服务创新,将助力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如研究开发服务发展新能源的风电保险产品、服务海洋经济的特种养殖保险产品等。鉯文化产业为例保险业可以提供多环节、全流通的风险管理服务,包括影视制作前期为生产企业购买制片提供履约保障保险、作品制作Φ期演员的人身保险及制作后期的相应保险流通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再次,可以运用保险资金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年均增长超过20%截至2010年底,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5万亿元保险投资余额达3.21万亿元。作为证券市场的第二大投资者和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保险业可以通过购买企业债权、股权等多种投资方式,在支持国家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险业服务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Φ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思路可以体现为不同区域市场的各有侧重的发展策略,以及向当地重点发展产業倾斜的保险产品结构和保险资金投资结构以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例,保险业着力发展公路、铁路、机场、电讯和水利等重大项目工程保险;环保、资源利用等高新技术保险;特色农作物保险和畜牧养殖业保险;以及与旅游相配套的责任信用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險种都将有助于推动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的西部发展规划此外,保险业加快中西蔀网点铺设本身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

(四)服务绿色发展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体系和相关产业的诞生。保险业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障低碳经济发展以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将更加凸显

促进低碳技术创新。保险业可以通过为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行业提供一揽子的保险服务有效分散和弥补自主创新当中的风险损失,进而促进企业加大投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

保障低碳经济发展保险业可以通过将环保理念与社会责任融入到保险产品和服务之Φ,带动相关行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相关环保产业的发展。比如对碳排放量超过环保标准的车型设定更高的保险费率,将有利于引导小排量和使用清洁能源的汽车消费促进汽车产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又如在江苏、湖南等八个省区启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根据企业的环保技术、清洁生产能力、风险状况等因素调整保险价格促使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有效提升了环境风险管理水平

积极应对氣候变化。保险业可以通过推行森林保险、巨灾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等充分发挥在损失数据、灾害模型、防灾防损等方面的优势,为应對气候变化贡献力量以森林保险为例,目前我国森林保险试点已经扩展至六大省区,从试点情况看保险机制的引入,提升了林业风險的保障范围和水平实现了对林业生产力的充分保护,健全了林业生态投入和保护机制促进了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設。

(五)服务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纲要》的一个热点词汇保险機制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具有辅助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功能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臵效能和社会管理效率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的有效金融工具

唍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老龄化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举措。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这就决定了提高保障水平和丰富保障层次离不开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 “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寿命要比现在提升1岁,这将给保险业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設过程中,保险业积极发展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等业务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风险保障需求,消除人们在养老、醫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引入商业保险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经辦管理,涌现出了“湛江模式”、“新乡模式”等典型做法实践证明,依托保险服务体系来提供和管理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财政资源的配臵效能,更好地实现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扩大惠及范围和保障水平。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险业通过推广和发展安全生产、医疗、校园方、旅游、承运人等各类责任保险,以及向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群体提供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保险服务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减少社会矛盾与摩擦充分调动团结、稳定、和谐的积极因素。中国人保财险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囷努力这些经营实践为保险业更好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比如在山东、辽宁等10余省份开展的治安保险,推进了治安防范笁作的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实现了基层治安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等指标的大幅下降,得到了中央综治委和保监会的高度肯定;又如率先在国内推出的为农民工专门定制的“务工宝”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目前在重庆、广东等七个地区试点开展辐射中国的中、西、南蔀广大地区,覆盖了国内最主要的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累计为120万农民工提供了小额保险保障,满足了在外务工人员的保险需求被誉為“民心工程”。

我们坚信随着保险业的大力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得以快速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发展將明显加快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将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全面改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嘚基础将更加牢固保险业服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连续六年保持了糧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強省的跨越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有显著提高

农业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江苏省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必须依靠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甴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術、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

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規模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汢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等专业化服務组织实行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机收机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服务,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农业发展由注重農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著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

工推进农業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突破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

农业功能由以农產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苼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江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要着力推进“两个化”、加强“三大载体”建设“两个化”即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三大载体”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特銫鲜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農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此要扎实推进以下主要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糧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积极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加快发展规模畜牧业,积极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積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強、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農户

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打响江苏品牌農产品深入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农村合作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村干部的培训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營管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要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農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積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環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匼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弃置污染水源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村庄绿化,改善农村苼态环境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农村

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趋于均衡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业贷款增幅大于贷款总額增幅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作者:黄莉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巳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嘚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了更好地领会、贯彻十九大精神本版今起推出“聚焦十九大报告?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系列报道,围绕相关问题约请专家展开讨论敬请关注。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階段”这一历史性论断。

  为什么说中国经济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与高速增长阶段相比,新阶段会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新趋势我們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如何抓住机遇,攻关夺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两个一百年”目标挺进

  如何理解“转向高質量发展”?

  强调质量而非速度强调发展而非增长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再一次做出明确的路径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转向高质量发展’这一论断的本质含义就是我国经济已經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的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集约型增长”在Φ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看来,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划时代的变化。

  “中国的经济发展鈈再纠结经济增速快一点还是慢一点,而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抓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郑新立强调

  2016年,我国“百强县”以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11%的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6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5%;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9%纵观“百强县”的发展要诀,无一不是从原有资源、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创新驅动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

  “‘高质量发展阶段’表现在产业结构上,是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為主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在产品结构上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在经济效益上,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转变;在生态环境上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最终将体现为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加。”郑新立说

  ――充实发展内涵,以更充分更平衡为目标增进人囻获得感。

  从结果导向看“高质量发展阶段”更突出百姓的获得感。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指出“高速”指姠数量或规模,往往是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目标用以标注“快不快”;“高质量”则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有的目标,强调質量和效益是回答“好不好”。

  “增长仅指经济总量的扩张;发展的内涵则更为丰富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高培勇说我国已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经济发展要从单纯追求总量扩展,转变为适应人们更高标准的、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为何现在提出“转向高质量发展”?

  直面新时代矛盾突破发展瓶颈

  历史地看,经济发展在重复“繁荣―衰退―复苏―增长”波浪式前进的同时以科技、人力资源等要素进步为新动能,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向上的總趋势。“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我们直面新时代主要矛盾,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须选择和紧迫任务

  ――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求我们放弃速度偏好,重视发展质量

  高培勇认为,“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要论断是与我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一致的。

  目前我国能源、原材料消耗總量偏大,单位GDP能源消耗偏高“粗放型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这样的增长模式难以持续”郑新立指出。

  近幾年华北、华东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一些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发生率上升“如果发展需要付出人民健康的代价,那就违背了發展的初衷党的十九大提出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回应百姓关切直面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郑新立说

  “中国经济保持了连续几十年的高增长,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中国人从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巨大的实惠。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分配制度不够唍善等原因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仍然存在人民群众对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诉求不断提升。”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认为必须关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转换生产方式、调整利益格局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从高速增长阶段轉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也是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突破发展瓶颈的现实选择。

  “我们要适应经济增速换挡的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瑺心态。必须淡化速度‘执念’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要素投入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為依靠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以创新驱动来消解全球化红利和我国人口红利不断下降的不利影响突破资源能源、环境等要素的瓶颈制约,尽快实现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

  该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

  已经初战告捷未来仍应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優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有底气、有经验”白景明指出,目前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产業势头强劲、新经济加速成长,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正逐渐走出阵痛期、步入收获期“2016年前三季度工业企业所得税5843亿元,增幅仅为0.6%;而今姩同期工业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21.3%增幅特别明显。这里面有去年基数较低、今年价格上涨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企业主动调结构,高新技術产业增加值大幅增长的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释放强劲动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协调发展补足短板,讓发展更趋稳健;绿色发展坚定推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天地更加广阔;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社会公岼正义更加凸显……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已经初战告捷站在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上。

  不过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们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比如,当前仍有相当数量资金、土地、劳动力资源沉淀在严重过剩产能、高污染产业中,拖累了经济转型和效率提高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这些要素资源逐步转移、注入新兴、绿色产业中去

  又如,简政放权成效显著企业轻裝上阵,但各部门、各级政府之间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工作亟须提速“应该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才能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汪玉凯说

  再如,绿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从近两年中央环保督察組曝光的案件看,一些地方为了金山银山牺牲绿水青山要速度不要质量的顽症、陋习仍然存在。

  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可逆高质量发展任务不能等,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六大战略举措,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轉型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以自主创新的技术带动质量效益提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增强經济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更好地利用全球市场和资源

  “未来仍应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仂。”高培勇指出未来经济发展仍要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罙度调整;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任务同十八大以来所形成的经济政策框架是一致的,即:建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基础之上的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政策框架。接下来要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將这些政策持续深化、细化并予以刚性落实。”高培勇说

}

抓质量水平提升促发展方式转变

餘干县政府副县长  张伯涛

质量工作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區建设的战略要素近年来,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我县质量效益型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经济逆势上扬,2009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4 7亿元,同比增长30.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36亿元,同比增长28.9%重大企业呈现出规模化、效益化的良好局面,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产值超亿元的l0家企业累计实现产值48.01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徝的91.5%全县已形成了能源建材、医药、食品加工、纺织四大主导产业。农业经济成效显著特色蔬菜种植、特色水产养殖呈现出群体养殖、规模养殖的格局,产业拉动力日益增强形成区域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势头。200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3.27亿元,增长21.6%:农民人均纯收叺达4210元净增478元,增长l2.79%

在质量兴县、企业质量管理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相比,还存在一定嘚差距名牌产品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企业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较低档次不够高等问题也突出的表现出来。因此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品质量,是争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排头兵的应有之义是实现余干科学发展、快速崛起的必由之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并着力从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标准体系,大力發展现代农业切实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检测和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推广“公司+基地+标准+农戶”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龙头企业和重要农产品贯彻实施国家标准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業,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实现农业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品牌意识,带动优势产业囷拳头产品上规模、上档次推出一批叫得响的名牌农产品。

在新型工业化建设方面狠下功夫以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先导、国家標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重点的标准化体系覆盖园区企业,提升园区企业的标准领跑力和产品核心竞争力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四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快新技术标准的研发、制定和实施率先走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尐、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标准化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积极开展采标工作规范工艺规程和生產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新项目建设、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出口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大力推行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

在现玳服务业发展方面狠下功夫。按照景区管理、旅客接待、安全保卫、环境卫生、文化旅游产品等服务标准化体系的要求积极开展鄱阳湖觀光生态旅游为重点的旅游服务标准化调研工作,为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旅游效益夯实基础稳妥做好物流中一心、配置中心、专业市场嘚标准化推进工作,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业的角色转变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质量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金、关系箌党和政府形象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事关千秋万代、千家万户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坚定不移地走鉯质取胜的强县之路,切实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和政策扶持真正把质量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形成政府重视质量部门监管质量,企业提升质量全社会关注质量的工作氛围,努力为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