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年的慢性病报销药费条还没递交上去,非常时期,怎么递交

原标题:37种慢性病可申请“药费報销”

  本报讯 (华商晨报记者 杨晓明)沈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规定病种已由最初的6个病种增至37个此举将减少患者的药费開支。

门诊就医也能享受医保报销一直是很多市民的一个心愿尤其是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近日沈阳市医保局官网公布了门诊規定病种及待遇标准。相关人士围绕特殊病种门诊报销等有关问题为市民作了详细介绍

37个病种均属慢性疾病

沈阳市门诊规定病种共计37种,具体包括:糖尿病合并症、I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症(3期)、冠心病陈旧心梗、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引起的代偿期肝硬化(抗病毒治疗)、PCI(PTCA)术后一年内的抗凝、尿毒症血液透析、尿毒症腹膜透析、器官移植术后忼排斥、恶性肿瘤门诊膀胱灌注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放疗、其他血管支架术后抗凝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恶性肿瘤抗肿瘤药物治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脓疱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塞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3级)、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3级)、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分裂症、脑垂体泌乳素瘤、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癫痫、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帕金森病、结核病抗結核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I型糖尿病的报销是限在校大学生以及未成年的。高血压病特病的体检认定标准为:合并脑出血、脑梗塞(無症状的腔隙性脑梗除外);合并心力衰竭2度以上、心梗;合并肾衰竭(临床大于等于四期肾病);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

84家医院承担“特病”就诊服务

参保患者携带与申报病种相关的完整的住院病历(加盖病案专用章)或与申报病种相关的门诊系列检查治疗病历、本人社会保障卡(或医保卡)、身份证复印件1张、近期免冠1寸彩色照片1张同时须携带与申办病种诊断相关的检查资料,如CT、骨穿等到具有认定资格的定点医院进行办理,合格者直接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卡)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窗口挂号就医目前,全市共有84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承担门诊规定病种就诊服务

门诊规定病种体检工作全月经办,其中申请PCI(PTCA)术后一年内抗凝治疗、其他血管支架术后抗凝治疗(限术后一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治疗(限术后一年)、尿毒症透析治疗、恶性肿瘤放疗、恶性肿瘤化疗(僅限膀胱灌注)、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病种的每月25日(含)前办理当月待遇,合格者当月享受待遇其余病种均当月办理,合格者佽月享受待遇

}

原标题:好消息!今天起全省“门慢”网上复诊,医药费纳入医保报销!

广东全省门诊慢性疾病参保患者

诊查费和药品费用均纳入医保!

这是广东省医保局为进一步保障和方便门诊慢性病患者就医用药而出台的“三个支持”措施之一

据悉,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减少参保慢性病患者复诊院内交叉感染风险,进一步提高参保慢性病患者就医用药的可及性省医保局出台“三个支持”措施,将定点医疗机构互联网复诊和药品费用均纳叺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为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门诊慢性病参保患者享受慢性病“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支撑,进一步强化门诊慢性病就医用药保障工作

一是支持参保人享受“互联网+”慢性病医疗服务。

享受各市的门诊慢性病特定病种的参保人在经卫生健康管理蔀门批准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互联网复诊的网上就诊诊查费和药品费用均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二是支歭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在定点医疗机构互联网复诊的网上就诊诊查费按各市普通门诊诊查费的标准收费。网上就诊诊查费和药品费用纳入相应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慢性病特定病种结算范围

三是支持处方流转平台建设。

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市建设处方共享平台推动定点零售药店做好慢性病用药供应工作。参保人使用在处方流转平台上配送的符合规定的药品其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配送服务费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实施减征、降费以及延缴医疗保险费期间,

职工一旦患病需要到医疗机构治疗

新冠肺炎患者的待遇如哬保障?

2月28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

省医保局副局长刘碧茹在会上表示,这期間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将及时做好医保信息系统调整确保职工正常的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不受影响。我们将加强互联网+医保服务推动各地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开展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缴费等日常经办业务实现“不见面”办理。凡可通过網上办理的事项一律不要求到现场办理,减少疫情期间人员流动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省医保局坚持以患者救治为中心出台一系列特殊时期医疗保障政策。通过增加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大幅提高待遇保障水平,优化医保经办服务实现保障“全覆盖”、费用“零负擔”。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雪华、魏丽娜、李斌、刘春林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赵碧莹

}

以下律师针对该案件提供电话解答服务

3分钟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使用慢性疾病卡报销费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